第一篇:邓小平的一生之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邓小平的一生
在观看邓小平同志的一生后,我感受颇深。他不仅是我国的伟大领袖,更是人们追求进步的先驱。邓小平同志是我国的开国元勋,对祖国的繁荣富强做了杰出的贡献。
他在三次被打到三次复出中,从未表现任何不满,依旧那么关心国家大事,不在乎个人的荣辱。我觉得有这样高尚的情操谈何容易,可是邓小平同志且做到了这点,他不在乎自己的命运多舛,只在乎祖国的未来是否一帆风顺。面临蒋介石的叛变革命,面对自己人生的跌宕起伏,他从未觉得世道的不公,一心只想着国家的未来,担心国家在这动荡不安的时局中如何度过困难。他的伟大不是我的三言两语所能表达的,我才觉得自己的渺小,觉得自己只顾自身的发展,没想太多国家的大事,想想都惭愧。
从邓小平同志的人生经历,我明白了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胫骨,饿其体肤,空泛其身,性佛乱其所为。总之不管是英雄造时势,还是时势造英雄,邓小平同志的杰出贡献是我们必须牢记,他是我们当代大学生学习的榜样。在邓小平的事迹中,我总结的是:不管前途多么坎坷,我们都应该迎难而上而非迎难而退。在面对个人荣辱上,我们应首先想到国家而非自家。没有国家,自家存在又有何意义?你看,邓小平同志从艰辛的求学历程到走上革命的道路,无不体现了他追求远大理想的目标。他先后担任中央秘书长、一二九师师政委、国务院副总理等,在这之中政治生涯的跌落也是两次在他的祖籍江西,可见人生跌宕的变化真是不尽人意。伟大的人物就是在磨练中锻炼出来的,酸甜苦辣真是样样俱全。
不过对我影响最深的还是他提出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和一国两制的创想,体现了他的智慧和独到的眼光,在不忘自己原则的基础上为国家争取最大的利益。他一生艰苦奋斗,一生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体现他不在乎自身的小利益全心关注国家,此外在他自己年迈之时依然为了人民早日过上小康生活曾多次乘坐专列到南方考查,亲自到国外学习先进技术,注重学习消化和吸收为使我国人民早日走出困难生活过上幸福美好的日子。
再多的话语都表达不了我内心对邓小平同志的敬佩,我深知有这样卓越的贡献和犀利的眼光不是我们人人都具备的,但是我们可以向这方面发展自己,让自己成为真正的人才,是人力资源而非人口资源。我们应当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相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千万不能盲目崇拜伟人。因为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就是有非常杰出贡献的人也有可能存在做错什么事的可能。就我们伟大的毛主席一样,他的十年文革对我们国家来说就是一场灾难,但是我们不能完全归咎于主席本人,要一分为二的看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所以在这之后的邓小平同志的全面纠正错误中,反对不科学的两个凡是,都体现了他相信真理,崇尚科学。让我们看到了邪不胜正,使我们坚信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我更有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强烈愿望,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简言之,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但是我们追求美好日子是现实的,就像邓小平同志坚信我国将繁荣富强一样。他一生的艰辛奋斗,是我们学习的楷模。在此,再次表达我对他无语言表的敬佩之情!他对历史的深远影响,充分体现了付出之巨大。
第二篇:邓小平一生简介
邓小平一生简介:
1904年8月22日出生,1920年赴法国勤工俭学,1924年参加中国共产党,后转往苏联学习。1929年底和1930年初,同张云逸等在中国南部的广西领导百色起义和龙州起义,创立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第八军和左江、右江革命根据地。1933年由于拥护毛泽东的正确主张,曾被当时党内“左”倾领导者撤职。1934年10月参加长征,年底担任中共中央秘书长,1935年1月参加了在贵州省遵义县城召开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八路军129师政治委员。在对解放战争具有重大意义的淮海战役和渡江战役中,任总前委书记。
1952年任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1954年改为国务院)副总理。在八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中央委员会总书记。文化大革命期间,遭到公开批评和谴责。曾先后两次被撤销党内外一切职务。
1977年7月中共十届三中全会上恢复了原来担任的党政军领导职务。同年8月在十一届一中全会上继续当选为中央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1978年3月当选为政协全国委员会主席。1981年6月当选为中共中央军委主席。1989年11月,中共十三届五中全会同意他辞去中央军委主席职务,退出领导岗位。
从1978年以来,邓小平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决策人,提出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方针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主张。他提出把全党全国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他提出了“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1992年春,他视察南方并发表重要谈话。此后,明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改革的步伐。
影片用精彩浓缩的笔墨回顾了小平同志一生中极富传奇色彩的“三落三起”的坎坷经历,讲述了他在关键的历史转折时刻敢冒风险、力挽狂澜的动人故事。影片撷取了大量历史珍贵资料镜头,真实地展现了小平同志的生平事迹、思想韬略、丰功伟绩和人格魅力。影片创作者以崭新的当代意识、独到的审美发现和情感化、平民化、日常化的创作视角,将小平同志的光辉形象近距离地呈现在观众面前。尤为可贵的是,创作者在历史资料镜头的寻找、挖掘与整理上下尽苦功,其中,部分鲜为人知的历史镜头是第一次在影片中披露,体现出了珍贵的文献价值和独特的审美趣味,给观众带来耳目一新的感受。
电影是色彩斑斓的历史记录,也是肺腑情感的真诚抒发。电影采取了浓缩生平重点写三落三起,突出个性重点写人生辉煌,抒发情怀重点写伟人个性的创作思路。影片纪录感极强的概括了小平同志的早年岁月、战争生涯、元勋地位,这种浓缩性的表现把省略下的空间,用来专门对他三落三起的坎坷经历,进行了浓墨重彩的反映。
邓小平是我国 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理论的创立者。
第三篇:邓小平的一生
通过观看电视纪录片和对相关书籍的阅读,我对邓小平这一伟人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邓小平是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核心,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同时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他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创立了邓小平理论。他所倡导的“改革开放”及“一国两制”政策理念,改变了20世纪后期的中国,1978年和1985年,曾两次当选《时代》周刊“风云人物”。邓小平的一生是曲折的,可谓是三起三落。邓小平留给世人的就是邓小平理论以及那些让人奋进的话语。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的伟大飞跃的理论成果。从1978年以来,邓小平提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方针和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四项基本原则。主张全党全国的工作重点要坚定不移地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要求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提出坚持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四项保证:进行机构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实现干部队伍的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打击经济领域和其他领域的犯罪活动;整顿党的组织和作风。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
我想中国人是不会忘记这件事的。1982年9月,号称“铁娘子”的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来到北京,与小平同志就香港主权进行谈判。
小平同志斩钉截铁地说:如果到19971.1982年9月,号称“铁娘子”的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来到北京,与小平同志就香港主权进行谈判。小平同志斩钉截铁地说:如果到1997年还收不回香港,那就意味着中国go-vern-ment是晚清go-vern-ment,中国领导人是李鸿章!”面对撒切尔夫人的威胁,小平同志还说了一句话:“中国人穷是穷一点,但打起仗来是不怕死的。”邓小平最伟大的发明:“一个国家,两种制度。”这是邓小平同志在20多年前的一次重要谈话中所做的经典概括。党和国家职能部门依据这一构想,对台湾、香港、澳门分别制定“一国两制,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港人治港”、“一国两制,澳人治澳”等具体的方针、政策,顺利地实现了香港1997年、澳门1999年回归祖国的工作,并对台湾的和平统一工作也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1987年,菲律宾前总统访华,谈到南沙问题时说:“至少在地理上,那些岛屿离菲律宾更近。”邓抽了口烟:“在地理上,菲律宾离中国也很近。”从此,南沙再无战事。邓小平展示了卓越的政治外交思想。
最著名的论断:“发展才是硬道理。” 80年代末、90年代初,正当中国进入改革开放的关键时刻,87岁的邓小平挺身而出,掷地有声的提出了“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著名论断。这句话朴素、深刻,官员一学就会,百姓一听就懂,用“硬”来修饰“道理”二字,极为新颖、有力,可以说是过去、现在与将来引领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重要的指导方针之一。
最深情的表白:“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这是邓小平为英文版《邓小平文集》作的序言中的一句,文字朴实,感情真挚,成为文集的点睛之
笔。“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也随即传遍世界各地。如果我们各级领导干部都能真的把自己当着人民的“儿子”,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自觉践行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和谐社会,中国将变得更加强大、更加繁荣!
第四篇:邓小平之观后感
邓小平之观后感
96k28b102820张倩
自从看了邓小平的事迹后,我受益匪浅,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作为一个中国的大学生,我有责任有义务,向邓小平同志学习。为了维护中华民族的荣誉,一定要竭尽全力。邓小平同志身材虽然矮小,但是他在我们心中的形象比天还高。他不屈的毅力,他正直的品质,他的勤俭节约,他的积极乐观,他的聪明才干,他的外交天分,他的无私为人民服务,他的为新中国的发展而计略谋划,永远是我们学习的典范。我深深为之骄傲。
小平同志的丰功伟绩,在我们新世纪大学生的心中埋下了种子,影响了我们这一代人的世界观,我会尽力向他学习,为新社会的建设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拥有自己的人格魅力。学好专业课,并且锻炼好自己的身体,好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所以,为了中国的发展,我们一定要努力!
第五篇:读后感之邓小平
读《邓小平传记》有感
邓小平,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理论的创立者。他在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向以江汉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顺利过渡中,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确保了党和国家的稳定发展。他是我们党和国家在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上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关键人 物,是一个新时代的开创者。
这是《邓小平传记》的前言,我想也是整本书的一个真实写照,能够很好的表现出书的内容,很简单,很朴素,却很深刻的表达出整本书作者的一个观点,就是我们伟大领袖邓小平同志最好的评价。
在阅读了《邓小平传记》后,让我对邓小平同志的辉煌人生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书中以大量翔实的资料,讲述了邓小平同志的早年生活、战争年月、十年战乱、改革开放等一系列历史时期的经历。邓小平的一生,是光辉的一生。在70多年波澜壮阔的革命生涯中,他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新中国的成立,为中国社会主义的创建,巩固和发展,建立了永不磨灭的功勋。
正如本书的内容简介所描述的一样:20世纪,是中国革命风雷激荡,改天换地的世纪,就在这样大动荡的年代,一个拯救民族于困厄之境的伟人诞生了,他就是邓小平。
(1)抗日战争时期
他和师长刘伯承深入华北敌后,创建了太行、太岳等抗日根据地。1943年主持八路军总部的工作时,在艰苦的条件下担负起领导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党政军的全面工作。
(2)解放战争时期 解放战争时期,他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晋冀鲁豫野战军、中原野战军、第二野战军政治委员,晋冀鲁豫中央局书记,中原局、华东局第一书记。1949年9月,他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参加了开国大典。10月,任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随后和刘伯承率部向西南进军,占领了云、贵、川、西康诸省,参加领导了进军西藏和西藏和平解放的工作,实现中国大陆的完全解放。
(3)建国时候
他首先推动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反对“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领导和支持开展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提出必须完整地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同时,他还提出要尽快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4)改革开放时期
1978年12月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辟了中国改革开放和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他在这个会议上对中国共产党政策的历史转变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1982年9月中共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他在开幕词中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他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创立和发展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这一理论科学地阐明社会主义本质,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中国这样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
同时,他为解决香港、澳门、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倾注了大量心
血。他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一个中国,两种制度”的构想,按照这个构想,香港和澳门已分别在1997年和1999年回归中国。他提出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主张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准则。在他的主持下,中国同美国建立了外交关系,同日本缔结了中日和平友好条约,恢复了中苏两党两国的关系,发展了同周边国家和第三世界国家的友好关系。他为打开中国外交新局面,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来进行现代化建设,维护世界和平,做出了不懈的努力。
然而,在称赞邓小平同志辉煌的事迹之时,我们不得不承认他背后的艰辛与努力。在本书中,让我印象最深刻、最受启发的还是邓小平“三起三落”的人生经历。相信所有了解过邓小平“三起三落”的经历的人都会被他那宽阔的胸怀、坚强的意志以及非凡的智慧所打动和鼓舞。
(1)首先,在20世纪30年代初,邓小平在中央苏区担任省委宣传部部长,因执行毛泽东正确路线遭到掌握中央权力的“左”的势力的批判和斗争,被撤销所任职务并受到党内 “最严重警告”处分,贬为区委巡视员。
(2)其次,在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文化大革命”刚开始不久,邓小平就被指责为“党内第二号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遭到全国范围声势浩大的声讨和批判。他当时担任的党中央书记处总书记、国务院副总理等职务,未经任何正当程序便被撤销了。接着,随着林彪“一号令”的发布,已经65岁的邓小平又被发配至江西新建县的拖拉机修造厂劳动改造,当了一名普通钳工。
(3)最后,在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北京许多干部群众为悼念周恩来逝世,反对“四人帮”倒行逆施,自发地掀起了“天安门运动”。为此,邓小平又被指责为“天安门反革命事件”的“总后台”,并被撤销了所担任的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等党内外一切职务,只“保留党籍,以观后效”。
这三次政治打击,每一次都惊心动魄、来势凶猛,大有泰山压顶之势。我想,一般人如果遇到接连三次的严厉、沉重的政治打击之后,往往就会一蹶不振,悲观丧气了。然而,邓小平在这些困难面前却越挫越勇,用顽强地毅力去克服困难和挫折,始终保持着永不放弃的精神和一颗乐观的心态,以国家的命运和大局为重,不断地总结经验教训,为今后做借鉴。同时,继续坚持事实就是的正确路线,从而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才会导致在“三落”之后最终出现了“三起”。他的一生“三起三落”,被错误的打倒和蒙受冤屈时,从不怨天尤人,而是不屈不挠,表现了他无私无畏的品德、坚忍不拔的意志和海纳百川的胸怀。邓小平同志用自身的实际行动体现了伟人的风范和崇高的精神境界。
毋庸置疑的是,邓小平同志创立的邓小平理论,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和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他开辟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道路,给我们展现了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的光明前景;他走过的人生历程,为人们奉献了一部厚重的20世纪历史教科书。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构想,体现了邓小平同志社会价值观。与早期社会主义思想先驱和各国共产党人的社会价值观相比,这一社会价值观都表现出鲜明的特点。
1、邓小平社会价值观的精髓——实事求是、讲求实效。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也是邓小平理论和邓小平价值观的精髓。实事求是内在地要求讲求实效。针对“文化大革命”的教条主义、形式主义及其产生的“假、大、空”等弊端,邓小平鲜明地提出凡事都要讲求实效,“看效果”,“拿事实来说话”。因此,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追问及由此而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革和路线方针政策的和执行,如“三步走”发展战
略、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都深刻体现实事求是的光芒。“黄猫、黑猫,只要捉住老鼠就是好猫”;是讲求实效的真实写照。
2、邓小平社会价值观的目标——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共同富裕
建国初期,特别是社会主义初步建设和探索过程中,囿于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和社会发展阶段认识上偏差,中国共产党把本应加快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主要精力转向了利用革命胜利的有利形势,不断变革生产关系,大搞阶级斗争,以求尽快实现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纯洁美好的社会主义社会的理想。没有意识到,现代化和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真正社会主义是建立在社会发展的基础之上的。
与建国初期和社会主义初步建立时期不同,邓小平的特色社会主义构想,则是把实现现代化和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重要目标,而不是把建立纯之又纯的“穷”社会主义作为价值目标。因此,在社会主义体制的设计和社会行为的选择上,以及路线、方针、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过程中,实现现代化和共同富裕规范共产党人一切行为的根本尺度。
改革开放20年来,国际国内形势起伏变幻,邓小平始终“扭住”经济建设不放,尽管“左”残余势力屡屡顽强表现自己,但中国共产党以实现现代化为基本政治目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以共同富裕为目标的思想没有发生过根本性的动摇。
3、邓小平社会价值观的评价标准——以“三个有利于”为根本评价标准 价值目标的调整、价值取向的转换,必然引起评判标准的根本性变化。在传统社会主义时期,是以姓“资”姓“社”为标准来评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否正确的标准,决定联欢会的的基本立场是社会主义的还是资本主义的,“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这一标准制约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邓小平同志依据对社会主义的理解,深刻地指出:“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三个有利于”标准提出,大大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改变了我们闭关锁国的状态,为学习世界先进技术、文化和管理方式,开拓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域、社会发展的具体形式提供了理论和实践的依据,成为新时期价值观体系的根本价值标准。
邓小平关于个人与整体关系的见解,既体现了他唯物主义者的勇气,又展现了他辩证思想的睿智,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价值观。重视个人利益、个人的独特性及全面发展,是邓小平价值观的重要特征。以强调天人合一,个体融入整体为特征的传统的整体主义价值观,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
读《邓小平传记》有感
管理学院107班
张希
1012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