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害与环境新闻报道实习报告

时间:2019-05-13 21:58:2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灾害与环境新闻报道实习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灾害与环境新闻报道实习报告》。

第一篇:灾害与环境新闻报道实习报告

灾害与环境新闻报道实习报告

这次对地震四年后的都江堰的调查报道,我拟定的方向主要是灾后都江堰旅游业的恢复以及人们生活、心里状态的恢复。通过这次实习,我学习到了很多,积累了经验。以下是我通过这次实习总结的一些心得。

灾害新闻报道首先必须尊重客观事实,报道要切合实际,准确放映事态发展全貌,但理解和包容也不能忽视。自然灾难发生后,纯客观报道是必须的,但是为了追求受众感官的强烈刺激,为提高收视率而忽视受难者和受害者家人的感受,在当下社会新闻报道尤其是灾难新闻报道中越来越多地受到批评和质疑。在日本大地震发生后,日本政府在新闻发布会上就告诫各国记者,理解和包容受害群体,直播画面回避对人物的特写,更多关注救援工作。我们看到的NHK电视台和中国中央电视台的直播,记者拍摄的镜头就大多集中在对抗震救灾、灾难大场面的拍摄上,的确在灾难面前体现了新闻报道的人性化,对受灾国家、受灾民众更多的理解和包容。同时报道更多的是通过传递政府信心,公众镇定有序,典型的自救互救场面,救援队救援的开展,未来的发展规划来传递情感关怀,引导社会重建。

当然,这次实习主要是针对灾后的报道,然而灾后报道中的人文关怀也不能忽视,对于灾后重建的效果也应该客观公正,在采访过程中过度的勾起受灾群众的沉痛回忆,不但破坏了采访气氛,也会严重伤害到受灾群众的心灵,对于灾后的报道,我们更应反映的是重生之后充满希望的一面,给予受灾的人们更多的关怀,开展舆论引导,鼓励人们积极健康地看待未来。

而对于环境新闻的报道,我也通过旅游业入手,了解旅游带给都江堰环境的伤害。曾在爱达荷、佛蒙特与西华盛顿大学执教的教授麦克·弗络姆先生给予环境新闻的定义是:“(环境新闻)是在制定决定过程中,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一种有目的、为公众而写的,以充分准确的材料为依托、反映(最新)环境问题的作品”。这个定义表明了环境新闻的制作过程,也突出了其不同于传统新闻的特征:它更注重科学性、调查性与批评性。

在采访调查中,我们需要收集详尽的资料以证明自己的报道的可靠性,也就是我们必须收集足够的证据为我们的理论提供依据。在都江堰,大量的游客不断涌入景区,汽车尾气、噪音,还有游客带来的垃圾都会给景区带来环境造成压力,而这些具体的游客量,以及破坏程度,都需要我们用数据来说明。在报道中,我们还要注重科学性、揭秘性、公众性,环境问题关乎千家万户,是像生命、水、空气、阳光一样人类须臾不可的,在报道中对具体的环境科学知识要系统把握和精确传达,最后还要对于环境问题产生的究竟进行深刻的揭露,达到发人深省的作用。

第二篇:实习新闻报道

实习新闻报道

7月,大学生毕业时节,一张张青春的面孔,带着大学生活的美好回忆,带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带着要干一番事业的理想和抱负,千千万万个大学生迈出校园,他们怀揣报效祖国的志向,走上国家建设的主战场,他们到基层、到生产一线、到重要岗位,继续舞动青春,他们将在国民经济的主战场发挥重要的作用,成为国家建设的新生力量。到地铁建设一线去,做开发城市地下空间的工程师

蔡志勇,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土木工程专业城市地下工程方向2011届毕业生,签约北京市政集团第四工程处。

7月10日星期日,小蔡匆匆地返回学校转将档案转入新的工作单位,下午又立刻赶回北京地铁14号线15标段东风北桥站项目部。“大盾构机的吊装方案明天就要论证了,我得赶紧回去把最后的资料做完。”他说。作为今年刚刚毕业、新入职北京市政集团的小蔡,其实已经跟进了两个项目了,俨然已经是这里的老员工了。

早在2010年的暑假,蔡志勇就来到了这里,参加了地铁8号线第二期6标林萃桥站施工工作的实习。在为期三个月的实习中,他作为施工员,在施工现场认真学习了模板的拆除、钢筋的绑扎、脚手架施工、侧墙支持、顶板浇筑、施工技术交底等知识。

2011年上半年,他又进入了14号线15标段东风北桥项目部继续进行实习,这些实践经验不仅印证了他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而且形成了自己的毕业设计题目,他以实际工程为基础撰写的毕业论文《东风北桥站主体结构施工组织设计》获得了今年学校评选的校级优秀毕业论文。

“为了提高就业质量,我们尝试把就业工作前移,将学生假期社会实践与教育教学活动紧密结合,打造了一条‘社会实践——专业见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就业岗位’的通道。”该校主管学生工作的党委副书记王伟对记者说,“同时我们还鼓励学生到城乡建设的一线去磨练意志品质,提升专业能力,这样才能真正成长为祖国的栋梁之才。”

在实习的过程中,蔡志勇还经历了我国地铁施工中一项“史无前例”的新技术——盾构机“四机联推”技术的应用过程。这一技术是由一个地铁车站作为始发井,四台盾构机分别向四条区间隧道同时推进,创造了单台盾构机24小时推进61.2米的我国地铁施工的最新记录。当时的盾构穿越五环、盾构联络通道方案就是他参与编写的。

前面他提到的“大盾构机”其实是专门为地铁14号线15标段隧道施工而量身打造的,盾壳最大直径为10.22米,主机最重量800吨,是目前国内地铁用最大直径的盾构机。最近一个星期,小蔡一直在和东风北桥项目部技术部

的同事们一起为这个“史上最大的盾构机”编写吊装施工专项方案和盾构区间联络通道施工方案——如何将这个的“庞然大物”运到现场,如何吊装、拼接,起重设备、设施如何设置,油路、电路如何安装,人员、辅助设备如何配置„„所有的细节问题都要一一考虑清楚,才能保证在进场之后的工作顺利进行。“等14号线建成,从望京到东风北桥的地铁线就可以实现一个洞里,行驶上行下行两趟列车了,这在北京可是首次!”小蔡说。

该校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地下工程系主任张怀静教授告诉记者:“我们培养人才的目标切中了城市发展的命脉,北京地铁建设急需这样的专业人才,今年毕业的学生大多数都和蔡志勇一样投入到北京地铁建设一线。” 到建筑工程一线去,做大型工程项目的技术主力

费俊杰,该校土木工程专业建筑工程方向2011届毕业生,签约北京建工集团海外项目部。

见到小费的时候,他刚刚完成论文的答辩。等拍完毕业照,他就又要整理行囊重新回到自己曾经奋战过两个多月的沙特阿拉伯达曼市朱拜勒工业区的SABIC住房项目的三期工程,继续他未完成的使命。

小费,土生土长的北京男孩,他个头不高,实在朴素。话语间透露出经过海外大工程项目历练的成熟。他看上去完全不像刚刚毕业的学生,更像是已经干了几年的工程技术人员。

“沙特是什么样子?神秘吗?”当被问到这样的问题的时候,小费憨厚的一笑:“我感觉也没有什么神秘的,其实就是由于他们是政教合一的君主制王国,当地人多是虔诚的伊斯兰教徒,戒律比较严格。”

在小费的描述中,他所在的地区,没有什么娱乐场所,没有酒吧、没有电影院、没有KTV„„ “哦,那不是生活很单调吗?”

“是啊,所以我们除了工作之外,就只能找点活动自娱自乐,这也锻炼了我们自我调节的能力。不过,这倒是适宜工作和学习的!”说到这儿小费笑了笑。

事实确实如此,在沙特实习的两个多月的时间里,小费和他同专业的四位同学,顾不上炎热的亚热带沙漠气候、每周一两次沙尘暴的侵袭、还有繁重的工作压力,每天从早到晚一干就是十几个小时„„如海绵吸水一样,汲取工程实践的经验和知识,学习CAD绘图知识与技巧,同时锻炼着自己的耐心和责任感。

他们实习所在的SABIC住房项目的三期工程位于达曼市朱拜勒工业区,包括1280套别墅的设计、采购及施工,以及整个配套外线的施工,这些别墅共有五种户型,由两种结构类型组成,分别是878套预制结构,402套现浇结构。项目的合同类型为EPC合同,建筑面积近50万平方米,总

工期为42个月。该工程的业主是沙特第二大基础工业公司——SABIC公司。

面对如此大型的建设项目,同时海外工程又与国内的工程在原材料加工、施工组织、技术流程,以致物资运输、材料管理、人员管理、后勤保障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不同,他们说,能赶上这样的实习机会是太大的幸运,他们倍加珍惜。翻看小蔡密密麻麻的实习日志,里面出现的最多的词就是“充实”和“忙碌”。每天早上六点多起床,有时午夜甚至凌晨才能回到宿舍休息,很多的时候连饭都是在工作台前吃的——检查排水井的高程,排水管线草图绘制,测量工作,土方量的计算,画污水管和排水管的剖面图、统计管道的材质、管径和管长、绘制集水井的CAD图、考察和勘测工程现场„„工作一个接一个,有压力当然也是很好的学习机会,“参加这样大型海外工程项目的实习,让我成长了许多,可以说我们所做的工作完全顶得上一个正式员工。”在实习报告的最后小费这样自豪地说。

他们的指导教师侯敬峰说:“通过实际工程的历练,我看到同学们在专业知识、外语能力乃至社会经验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据该校就业指导中心主任朱俊玲介绍,今年和小费一同签约北京建工集团的二十几位同学,几乎都经历了类似的实际工程的锻炼,这使他们走上工作岗位就能很快地进入角色,在较短的时间里就能成为工程项目的技术主力。

到建筑设计一线去,用好专业知识把每个工程设计好

刘子贺,该校给水排水工程专业2011届毕业生,签约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学校学工办副主任刘艳华至今还记得,这个成绩优秀、充满灵气的孩子在去年就业见习总结会上,汇报了自己在珠江地产马驹桥项目实习的收获和体会,他将自己在实际工程中所接触到的生活给水、热水、中水、排水、消火栓系统以及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等知识讲解地清晰、准确。“当时就有两家单位跟我表示,这样的学生只要来我们都愿意要。”刘老师说。之后他还在北京建筑设计院参与了第九届中国北京国际园林博览会、康泉二期中央国家机关职工住宅、北京乐成国际学校体育馆扩建、黑龙江安达圣景国家花园等项目的建筑给排水的设计工作。人们每天都能接触到的生活用水问题,它怎样来,怎样去,如何循环利用,成了刘子贺实习的重要组成部分。

“珠江地产马驹桥项目小区的生活给水采用变频泵给水,地下泵房内设2套不锈钢生活给水水箱、3台给水泵、1台补水泵、1台气压罐以及2台紫外线消毒器。平时供水使用给水泵,当夜晚住户用水量小的时候,经过电脑控制就

可以关闭给水泵,使用气压罐给水,这样就可以减少能耗。同时,引入市政中水,因此在卫生间洗脸盆和厨房的洗涤盆下,分别装有中水水表和给水水表。排水系统采用污水、废水采用合流制,室内污废水重力自流排入室外污水管,地下室污废水采用潜水泵提升至室外污水管网„„”说起自己实习过的工程项目刘子贺就来了精神,对于建筑给排水工程中的技术问题如数家珍,娓娓道来。

这些实际工程操作方法让他大开眼界,在大量的实际工程中,他不仅见到了大量的实物,重温了书本上学到的知识,而且学习到了目前使用的最先进的技术。“这样的实习对我的帮助太大了,而且也使我在应聘设计院工作时得心应手。”小刘说,“我要脚踏实地,在设计院这个平台上,用好所学知识把每个工程设计好。”

第三篇:人与环境实习报告

优点:作者认真概括了实习每一个片断,并通过查找相关的资料补充和丰富实习内容,所引用的材料基本适当。并在此基础上,引出3个专题进一步论述,行文有的放矢,重点基本突出。不足:引用的材料在文章重未经消化,仍呈资料状态,缺乏明白的说服力。

城市生态学实习报告邓一婷引言人与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人类总是在不断地改造环境,创造不仅使用,而且美观的环境空间。城市所意味的,不仅仅是建筑、街道、商店等人工建构物的堆积,而蕴涵着在诸多功能性设施及硬质景观相伴下的社会文化、经济、政治和城市居民多姿多彩的生活。从外在的视觉影像来看,城市是由其平面结构、天际轮廓、各色建筑、街市设施、区域地标、开放的空间、植栽园林及穿梭不定的交通工具所构成,然而这些都是城市人在选择和被选择的行为方式下形成的物质形态,其间蕴涵着深厚的自然法则、社会心理、人文情感及历史沧桑。

20世纪著名的城市学和建筑学学者刘易斯·芒福德在其代表性著作《城市发展史》中指出:“如果城市所实现的生活不是它自身的一种褒奖,那么为城市的发展形成而付出的全部牺牲就将毫无代价。无论扩大的权力还是有限的物质财富,都不能抵偿哪怕是一天丧失了的美、欢乐和亲情的享受。”“当我们漫步于城市中时却可发现这种现象是无初步在的,周围的建筑物仿佛能够讲话、能够行动,正像居住在其中的居民一样;而且通过城市的物质结构,过去的事件、很久以前做出的决定、久已形成的价值观念等,都继续存活下来并且散发着影响。”

正是为了充分认识到城市环境与在建构城市环境的过程中人的作用,作为城市生态学的学习者,我们于XX年4月5日进行了一次位于北京西北郊的实习。

一、实习概况

我们于早晨8:00从北大逸夫二楼前出发,经过光华楼、图书馆、燕南园、李大钊铜像、蔡元培铜像,到达未名湖南岸,看到翻尾石鱼,出北大西门,穿过蔚秀园、承泽园、海淀公园、柳浪庄、北京城市绿化隔离带,到达颐和园南如意门,观看门外的京密引水渠,之后从颐和园南如意门进入颐和园,到达昆明湖南岸,沿西堤到达万寿山和东宫门,结束实习。沿途就绿化、建筑等自然和人文景观做了一定的调查,获得了一定的资料,也得出了一些自己的思考和结论。

二、实习内容及分析

1、关于一条有争议的路

走进北大东门,可以看到的是一条宽阔笔直的大路。作为北大少有的几条宽阔笔直的大路之一,它是一条争议颇多的路,路边整齐的人工保养得很好的草坪宣告着现代化和国际化的全新的北大。这条路周围集聚着北京大学比较现代化的建筑群——理科一号楼、二号楼、逸夫一楼、逸夫二楼、逸夫苑、理科教学楼等等。而在这条路的尽头又是富有传统韵味的仿古式楼群。很多人认为,路面的宽阔与笔直与周围建筑的仿古式屋顶不大协调。除了整齐的人工草坪,路的两面是栽种得整齐得近乎过分的小树,而路的尽头则是生长多年的高大而遮荫的大树,不协调的感受更加强烈。这大概就涉及到了所谓的“视觉适应性”。在很多时候,我们很少考虑特定的环境,只是单纯地去套用一种种看上去很好很先进的模式,而忽略了特定环境对建筑等人为设施的特殊要求。

也许这也是规划中的一个问题。就如同北大校园中随处可见的新式建筑与老式建筑的交相辉映,也许不能算是完美的选择。

2、校园里的世外桃源——燕南园

燕南园是北京大学燕园众多园林中较小的一个,园中只错落着十几幢精致雅洁的二层小楼和平房小院,这里是北大教授一个住宅区。人们常说,“北大的名教授不一定都住在燕南园,但燕南园住的都是名教授”。单说50年代,燕南园里就住着马寅初、汤用彤、周培源、冯友兰、朱光潜、陈岱孙、侯仁之、林庚诸先生,后来又搬进来王力、魏建功等先生。冰心女士执教燕京大学的时候也曾经在此生活过。这足以反映其内涵的深厚与文化积淀了。燕南园中独立的住宅模式正是老教授们学术研究的理想环境。正如一位老教授在接受采访的时候指出,尽管略显

古老,自己也不会想到要去改变房子的老式格局,有一个原因是,尽管很多书都捐给了图书馆,家里的藏书也导致装修的不便。然而更加关键的一点——老房子的格局是一种可以使人安下心来读书治学的环境。多年的积淀,已经使这个小小的园子充满了书香之气……那么,除了书香,对于久在这里居住的人们来说,它又意味着什么呢?在实习过程中接受采访的主要是60岁以上的老人,在这里居住时间都超过了35年。他们普遍认为,燕南园有着良好的居住环境,首先它位于一个台地上,地势比周围都高,这是一个良好的地理环境。

而其间各色的植物,又为园子提供了一个协调的生态环境。作为极具特色的住宅园林,燕南园吸引着各方来客,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的师生还曾经在此写生,研究其建筑特色。然而燕南园也有其不足之处。被采访者普遍指出的有以下几点:其一是来游览观光的人群打破了原有的宁静和洁净,过路的汽车扬尘和制造噪音,给园内的环境带来了很大程度的破坏。其二是公厕的问题。公厕占用的土地是过去孩子们的游戏场,而由于疏于管理,公厕的建设不仅消灭了孩子的游乐,也对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其实在燕南园中,每户独立的住宅中都有独立的卫生设施,公厕的设立只是为园外小商小贩提供了便利。作为北大校园中少见的几个室外公厕之一,它的设立自然有其道理,然而选址在富有文化底蕴和深厚内涵的燕南园,选址在老教授们读书治学的燕南园,或许并不是很合理。其三是办公与住宅的矛盾。正如一位被采访者指出,燕南园中有的住宅已经被学校划归某些行政机构,行政机构的办公进一步打破了园子的宁静,不能不引起深思。燕南园的风韵,代表的正是北大风韵的一部分,是治学的风范和怡然的性情。它的完整,是北大的不可分割的一分。也许,它的宁静不应该遭到打破和窥伺……

3、苹果园的变迁——静园草坪

著名的静园草坪过去是一片苹果园,作为草坪,它取代的是过去的东草坪的地位。曾经的东草坪就在现在的新图书馆的位置,它曾经是很为学生们所喜爱的一片浪漫草坪。有一名北大学生这样写道:“东草坪是北大老图书馆东边的那块地儿。这里曾经是高晓松那帮拿把破吉它到北大糊弄小女生的主儿极尽能事的舞台,更是我们北大人读书休憩的好地方。很多北大的情侣相识、相约、相恋在东草坪,他们对这块草地的感情更深厚。……李嘉诚说:这块地儿空着怪可惜的,我给你们点儿钱,再修半截图书馆吧。一年后,这里再没有一人一张报纸一本书的景象了,一座比最高人民法院还庄严肃穆的建筑淹没了本来该发生的好多故事。”(资料来源:campus.chinaren.com)后经学生强烈要求,原先的苹果园就被改成了草坪。草坪的浪漫又恢复了,然而那片校园中不可多得的果园却永远地失去了。多少总是有些可惜的。兼容,或许真的很难。这些年来,北大为了接纳越来越多的求学者,为了与国际接轨,很多原有的自然和人为的独特的风景都只能让位给新的建筑,这引起了无数老北大人的感怀。而发展总是要有的,关键是怎样发展,如何在适宜的地方做到寸土寸金地利用土地,而在另一些地方留下我们的骄傲。如果有一天,未名湖开始缩小,或者未名湖周围矗立起了新式的建筑,那才是我们真正的悲哀。“一塔湖图”并非北大的全部,北大的精神,很广,北大的骄傲,就在于它所创造的文化,科学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4、匠心独具——通向未名湖的小径

北大的校园北部可以说是古韵十足,像中国的传统园林,在优美的浪漫中又给人以思想和历史的沉重感。“北大的生活更接近于传统的文人士大夫。”一位总是喜欢留连于未名湖畔的清华学生说。这种文人士大夫气,从那一条条通向未名湖的小径也可以体现出来,它的荫蔽和静谧,构成了北大独特的风景。幽静的小径边生长着各色的植物。引人注目的是雪松下的石头,它独特的用途使人耳目一新。松针下部的蜡质物是酸性物,下落到土壤中会使土壤受到酸化影响,土质变差,以至于到了刮风的时候会有尘土飞扬。而石头可以防止扬尘,从而保证了这里路面与空气的清新与洁净。而路旁的传统建筑的大屋檐则为麻雀等鸟类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环境,鸟鸣声不绝于耳。在这里,人与自然真正融为一体,是一道不可多得的风景。

新华网XX年10月6日有如下报道:(资料来源:www.xiexiebang.com)

不需要再多说什么了,万泉河的水质污染已经到了极为严重的程度,而它的污染又对周边的水环境造成恶劣的影响。控制污染源应该是最根本的解决途径,而环保局又声称污染源无法查出,那么,一个彻底而坚定的环保行动就显得犹为重要了。如果坚定地去做,污染源是不可能不现身的。行政管理和措施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9、绿化隔离带

在向柳浪庄走的路上可以看到一行很大的标语——“保护林木绿地,巩固绿化成果”。是海淀区市政管理委员会立的。又可以看到一队士兵带着工具去植树。这提示着我们北京正在进行的绿化隔离带建设活动。这种建设又让我产生了对北京西郊历史变迁的兴趣。我找到了一些资料。关于“海淀”的变迁陶世龙先生在《历史上海淀的江南水乡景色——据侯仁之:<晚晴集>摘编》一文前写道:“海淀本有淀,1948年来北京时,经燕京大学即现北大校园,去颐和园,在向北转西处,见面积不小的芦苇塘;50年代初尚在。路侧多为农田,土肥水足,京西稻所出,复多莲藕,其后不知何时泯灭。”侯仁之先生《晚晴集》中则提到:“在清代,海淀一带园林密布,园中有湖,园外复有水荡甚多,田中种植风荷香稻,宛如江南水乡,有诗为证。忽牵野性到江湖,沿月扁舟入画图。几曲波光连太液,千枝灯影散莲蓬。--清人咏未名湖前身的景色万泉十里水云乡,兰若闲寻趁晓凉。两岸绿杨蝉咴咴,轻舟满领稻风香。--乾隆咏自畅春园西花园舟行至圣化寺,描写的是当时巴沟附近的水乡景色。”

这种变迁,究竟是进步,还是失误和倒退?消失的风景线:京西柳浪庄海淀柳浪庄,东傍长河,西邻颐和园,历经五百年生息,今有千户人家,人称京西第一村。柳浪庄是京西稻之故乡。清代这里有360顷御稻田,皇家每天吃一顷。此地还有“南七北六一十三圈”之说:当年开垦这片稻田时,清廷将工程包给了南

七、北六,十三个省,至今村南尚有“兴工地”的地名。乾隆皇帝在《万泉堤上圣化寺即景杂诗》中,也有“万泉久湮塞,甲申岁始命疏浚,即其地开水田,今春加垦辟”的注文。他还以“垂柳依依村舍隐,新苗漠漠水田稠”的诗句,描写柳浪庄的景色。京西稻籽粒饱满,蒸出饭来清香四溢。据说毛主席在解放初期在颐和园尝过用京西稻做的饭,他连说“好吃”,建议推广京西稻

然而,已有五百年历史的柳浪庄即将消失,因为它正处在绿化隔离带上。根据北京市总体规划,北京市区的格局是“分散集团制”,即城市由中心区和环绕周围的十个边缘集团组成;在中心区和边缘集团以及各边缘集团之间,用成片的绿化区隔离。柳浪庄所在的万柳地区,就处于颐和园旁边的百米绿化隔离带上。万柳工程的实施后,所在地农民上楼,退耕还林,柳浪庄将变成绿色风景区。(资料来源:华夏旅游网)看到这消失了京西稻的、正处于建设状态的柳浪庄,心情真的是十分复杂。绿化隔离带的建立为了构建首都地区的绿色生态构架,北京市作出了建设三大绿色屏障的决策,即以燕山、太行山绿化工程为主的第一道绿色屏障,以5河10路绿化和农田林网为重点的第二道屏障,以绿化隔离地区形成的第三道绿色屏障。

绿化隔离地区是北京城区最近的绿色屏障,按照《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在城市中心区和10个边缘集团之间以及各边缘集团之间建设,绿化面积为125平方公里的城市森林。工程从1986年开始实施,今年隔离带建设已完成了绿化面积3.5万亩,是过去6年绿化面积的总和,形成了10个面积在5000亩左右的绿色板块。这10大绿色板块相互连接后,将形成环绕北京城的生态屏障,对改善首都的生态环境将发挥重要作用。(资料来源:www.xiexiebang.com)诚然,绿化隔离带的建设是北京生态环境建设的一个重大举措,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然而京西稻代表的是北京的一种文化,一种资源,一种传统。京西稻已经在随着北京的建设渐渐消失,现在则连它的故土也将不复存在,当它完全从我们的视野当中消失,我们失落的,又是什么呢?为什么就不能有一种方案,在审视和慎重地对待文化资源和传统的同时,寻找生态的最佳切入点呢?也许,京西稻,本不该从北京消失的;也许,柳浪庄,本不该从地图上消失的。

10、京密引水渠与北京水治理

关于北京水环境治理北京水环境的治理是一项重大的工程,也是一项历史上就不断进行的工程。北京中心地带在古代曾是湖泊群,从昆明湖可以通航至紫禁城,又有筒子河、护城河环绕皇城、京城,湖水相连,使北这座历代名都在威严大气之外,又增加了几分秀丽和飘逸。但自清代末期开始,由于北京水系疏于管理,河道淤积污染,航运废止。新中国成立后北京市对城市水系进行过三次较大的整治,兴建了官厅和密云两大水库,开掘永定河引水渠、京密引水渠,将两大水库的水引入北京,增加了北京的环境用水量,水环境大为改观。但毕竟40多年来未对水系进行过彻底治理,20世纪80年代后经济迅速发展,外来人口急剧增加,河湖遭到新的污染,有的河道成了臭水沟。湖泊淤泥深厚,据北京市水利部门的监测,淤泥累计达到230万立方米。

北京水环境恶化的状况引起了中央和市政府、市民的广泛关注。1998年初在北京市人大代表会上,225名市人大代表联名提出议案,要求治理城市河湖的污染。1998年9月26日,从治理北京心脏地区的六颗明珠——“六海”开始,城市水系治理拉开了帷幕。京城水系治理的目标是“水清、岸绿、流畅、通航”,这次水系治理为北京历史上首次,规模之大、投入之多都没有先例。京密引水渠-——继昆玉河后又一景观河道京密引水渠技术改造工程是解决北京城市供水的基本建设工程项目,全长112.7公里,成为京城供水最重要的“大动脉”。据官方报道,1989年京密引水渠开始冬季送水,从此引水渠的输水任务由季节性输水转变为常年不间断输水。但经过30多年的超负荷运行,京密引水渠已年久老化,而且大部分土渠冲刷严重,泥土大量淤积,影响了输水能力。渠道损坏造成极大的水资源浪费。

据1990年至1999年统计分析,京密引水渠的渗漏和蒸发损失率平均为23%,最高的1999年达到32.7%,进行技术改造已经十分迫切。技改工程完成后,渠道的输水能力增强,可使十分宝贵的地表水资源得到充分的节约利用,每年可节水1亿立方米。今年春天开始京密引水渠两岸的绿化,设计方案是草和树层次分明,京密引水渠已成为继昆玉河、南护城河之后的又一景观河道。(资料来源:XX年10月29日北京晚报)然而据我们了解,京密引水渠在1998年前还是基本自然化的,现在已经完全人工

化了。过去水渠旁是高大遮荫的树木,而今天笔直的河岸旁边只有刚刚栽种的整齐划一的小树。现在的京密引水渠已经成为一条景观河道,可以看到河道上面的条条游船。常来此地的游客对自然河道的消失普遍存有遗憾,而同时也对环境的整治表示理解。据说过去这里没有人管,十分乱,现在则好得多了。

11、颐和园

颐和园是京津地区生态环境最好的园林。我想,此次实习的最后一站设在这里,就是要挖掘生态建设中的美,以及在美中寻找不足。也许对于颐和园,本应该有很多东西要说,却又不知从何说起。因为它,实在是太庞大太壮观了,而其中又蕴涵了太多的美,太丰富的思想和文化。每一个又都拥有太多的评论和赞美,我再说似乎显得多余。那么就谈一些背面的东西吧!在颐和园的西堤上,一对中年夫妇谈到自己对绿化的一点看法。他们认为,北京——包括颐和园——的绿化应该有自己的特色,应该在追求自然的同时创造出新意,而目前的绿化则显得很刻意,千篇一律。而在昆明湖西岸,我们又看到了所有人都不愿看到的、让人震惊的一个镜头:一根长长的管子,向湖中排放着黑黑的污水……那一刻,我们都沉默了。这类似的一幕,我曾经在青岛的海滩上看到,然而作为湖,自净能力又是远不如海的。我不知道,在奥运会的契机下,大力推动颐和园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关键时刻,那一根管子,意味着什么。急功近利,终究不是解决问题的方式。

三、专题分析与思考

1、关于绿化北大校园绿化

在《校园各功能区的绿化情况分析及建议》中,有关于北大校园绿化的一些思想。根据校园绿化的原则,宿舍区应该空气清新,环境优美、舒适,花草树木品种丰富,适用树形优美的常绿乔木、开花灌木,使宿舍区具有春、夏、秋、冬四季景色。教学区应该采用整齐式园林手法,树木采用对植、列植或在建筑物两侧栽植绿篱,在建筑物前铺设大面积草坪,点缀美观的花灌木或栽植地被植物。忌栽飞扬花絮的树木和易引起过敏反应的植物。教学区的植物绿化存在一些问题。如三教与五四体育场相邻,中间仅有圆柏等矮小灌木及碧桃等小乔木,缺少噪音屏蔽带,使得教学楼内正常学习受到很大影响。理教周围主干道两侧栽种的槐树,易生虫害,影响美观,另外,理科楼群周围缺少乔木,略显单调。

行政区作为学校对外交流的窗口,园林规划布局较好。乔木种类繁多,以雪松、银杏、白皮松等树形优美的树种为主,以孤立树的形式矗立在早熟禾草坪上,宁静、庄严、肃穆,符合行政区景观要求。美中不足的是,办公楼前面的花坛花期已过,已经枯萎变黄,无人理会,与周围景观极不协调,有失观瞻,建议及时更新,以保证花色常鲜。

游憩区主要指未名湖周围园林区。本区植物种类繁多,趋于自然生境,乔木、灌木、草本自然分层,树木郁闭度高,是休闲、娱乐、学习的好地方。

总之,我们在进行新的绿化建设时,要注意从植物本身特性,植物的精神内涵与景点、建筑的搭配,实施的可行性,成本节约等方面综合考虑。(资料来源:www.xiexiebang.com)人工化的自然与完全的自然,可以说是一个讨论了许久的问题,然而结论的得出又是那样困难。就如同校园里一片片修建齐整的草坪,与那一丛丛自生自灭的杂草;就如同燕南园中那一株株车前草,任人踩踏而依旧旺盛;就如同那二月兰、蒲公英,不需要浇水而繁茂生长;就如同静园草坪中那让人踩踏的马边草;就如同那刚到春天就发出新绿的早熟禾;就如同未名湖小岛中的芦苇……草坪的功用究竟是什么?是观赏?是美观?还是让人充分与自然接近?人工养护的草坪,总是显

示出一分远离尘嚣的孤高与自拔,一个个旋转的喷水口让人对自然的力量产生怀疑,一台台自动化的割草机让人对人的力量产生近乎怪异的崇拜。从小就习惯了“草坪禁止入内”的告示牌的我,总是对齐整的草坪敬而远之。

忽然就想起,坐在昆明湖南岸的草坪上吃午饭时,路人投来的怪异的目光。隐隐约约还听到有人鄙夷的声音:在草坪上吃饭,草坪不是要更脏么?于是就想到了过去的自己,看到别人在草坪上野餐,总是义愤填膺……然而现在的思想却产生了很大的变化,虽然在踏入草坪时还总是有几分犹豫和不安。是的,如果人总是被隔离在自然之外,那么自然的妙处又该如何去体会?亲近自然,同时保护自然……一路上看到了很多这样的例子。而有时自然的力量和其精密程度真是让人叹服。燕南园草坪上,十几种植物和谐地生长共存,蚯蚓的存在则为其创造了一个极其良好的生长环境。在杂草和人工种草同时存在的地方,总是杂草先于种草而绿。与自然界生命过程割裂开来的自然物总是显得异常脆弱。在柳浪庄的野地中,生长有先锋植物灰藜,作为一年生植物,它在一年中能长很高,对土壤产生很大的改良作用。

3-6年之后,灰藜被其它植物取而代之,二年生草本植物、多年生灌木、乔木等逐渐进行演替生长。在颐和园万寿山上,有一个古代的水土保持工程。山体上建成覆瓦状,从而加强雨水的下渗作用,减缓雨水的下流作用,这样就可以起到保水和保土的作用。充分利用自然的特性为自然服务。在万寿山上生长着自然条件下的侧柏,以及其他一些自然状态下生长很好的植物,而园林工人却想把它们全部清理掉,在山体上多种一些草。然而不耐旱的人工草势必需要更多的人工浇水,从而为喜旱的侧柏提供了一个不利的生长环境,最后必然导致不利的生态结果。试图人为改变自然的选择,必将得到违背自然的选择。(这样的和谐与完整,不正是我们所期待的吗?这种统一的景色,不是正我们所寻找的么?)(资料来源:www.xiexiebang.com)

2、关于城市环境的整治我们有一个责任,即不仅仅是仔细考虑美的含义,而且开放我们自己去体验美并且遵循美的引导。这种人类特有的适应才能帮助我们同自然界发展一种伦理关系。——L.K.奥斯丁在我国许多城市社区及城乡结合部区域,由于土地利用方式及人口日益增长的压力,使得大面积裸露的土地受到长期的侵蚀和沙化,原由树林植被被轻易伐弃;水资源短缺,垃圾、废水处理系统不完善,环境污染加剧等情形在生态上个社区的健康生存发展带来长久的、潜在的危机。另一方面,社区中旧有的建筑街道、溪水及文化名胜等历史文化景观在社区的改建和新建中被轻易拆除、解体或毁坏。这显然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不相符合。而在北京市,这样的情况同样存在。我们在北京西郊的实习当中,就见到了很多这样的情况。

“首都城市现代化建设,要按照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正确处理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提高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水平,促进人和城市、人和自然的协调与和谐,努力开创经济繁荣、生活富庶、环境优美的城市文明发展道路……”,中共北京市第九次代表大会报告给人们描绘出了一幅未来5年美好的蓝图:人均绿地面积将更多,空气将更加清新,百姓的住房将更加宽敞,道路也将越来越宽广,堵车现象越来越少……北京人居质量会变得越来越高。市政府已经确立投资上百亿元来打造“碧水绕京城”的美景,目前,许多昔日的臭河道已变成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场所。北京还将再投入54.5亿元进行大规模的城市河道整治,XX年市区将不再有臭河过市。万泉河的变清应该是指日可待了。北京市政府还确定了138项城市环境整治重点工作,即开展包括圆明园遗址公园搬迁腾退规划、中央电视塔周边整治规划、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周边地区环境整治规划、颐和园周边环境整治规划、明城墙遗址公园建设规划等重点地区环境建设项目的规划设计工作。然而这种重点整治,实行起来似乎并不是那么顺利。

《北京晨报》XX年12月01日报道,“在北京大学西门外蔚秀园南墙和畅春园北墙之间,有条三四米宽的小胡同,这就是篓斗桥地区。这里挤满了私搭乱建的小平房,环境堪称脏乱差。眼下,这里成了拆迁现场,半年后,将建成一条宽阔、整洁的花园式新道路。篓斗桥地区和它南面的西苑操场路,两条小路

才两三百米长,却集中了几十家小商店、六七个发廊,还有饭馆、酒吧。环境脏乱,与北大校园文化氛围极不协调。为此,北京市和海淀区两级政府与教育部和北大共同努力,筹集整治拆迁费1.3亿元。篓斗桥地区拆迁范围南到畅春园、北至蔚秀园、东临颐和园路、西至篓斗桥,涉及84户拆迁户、7198.06平方米拆迁面积和227名拆迁人口。目前,绝大多数人已经搬走了,昔日嘈杂的小街现在变成了拆迁现场。不久,这里将建成宽10米的平整街道,配上绿化美化,篓斗桥地区将变成篓斗桥花园。”眼下距报道时期已经过去了一年多的时间,然而我们在实习经过的时候,篓斗桥地区似乎还是描述中的情形,“宽阔、整洁的花园式新道路”似乎还在摇篮之中,这不能不说是城市环境整治工作中的一个欠缺和漏洞。只规划不办事,整治过程阻力重重,即使在首都北京也是如此,真是让人有些寒心。

3、城市环境艺术的思考从万泉文化公园,想到了城市环境艺术。人类从洞窟与巢居中走出来,筑土构木,为自己的生存营造了栖身之地。工业化与科技革命为人类创造了大量财富,也为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人口、资源、环境等一系列问题越来越严重。面对嘈杂、拥挤、污染的城市,人们渴望重新回到大自然的怀抱,去呼吸大自然的新鲜空气,享受阳光的沐浴,为自己营造融入自然的新的生活环境。矗入云天的高层建筑,蛛网般的高速公路,川流不息的车辆,瑰丽闪烁的城市夜景以及光怪陆离的商品橱窗,给现代社会绘制了一幅变幻万千的现代生活图景。今天,与其说人们生活在自然环境了,不如说生活在一个无所不包的人工世界了。这个人工世界,虽然以自然世界为物质依托,但已使人远离了原生自然,它启发人们深思这样一个问题:在工业社会的条件下、,能不能建造一个美好的生活环境,解决日益紧张的土地资源,日益拥挤的交通,日益恶化的城市环境等新问题。

如何维护城市的风景线,是城市发展中面临的新问题。现代人工城市的环境空间,只有人工设计表现自然环境,寓自然于环境之中,才能使人类与环境和谐共处,才能建设人类美好的未来。环境艺术在创造人类现代生活的同时,也设计着人类未来的文明。城市环境中,有许多方便人们生活、娱乐、交通而存在的硬质景观以及植物绿化及各种水体等形态构成的软质景观。它们作为城市社会中功能性设施和工具的同时,构成了城市环境景观的实体要素。此外,许多城市或城郊环境中存在着许多天然的景观资源,如若公共艺术的设置与这些人工的硬质景观、软质景观和非人工的自然景观相协调、相组构,就将使纯精神的公共艺术作品与其周遭环境因素(人工或非人工的)共同构成更大空间范围和心理效应的公共艺术景观,就可以使城市建筑性环境、公共设施环境及自然生态环境的整体组构在发挥其服务功能的同时,更好地体现其艺术和文化的审美价值和人性化原则。在环境艺术的生存与推广中,不可避免地面对着人居环境及相关区域的生态平衡和生态维护的需求。1972年6月5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上,通过了一个旨在鼓舞和知道世界各国人民保持和改善人类环境的宣言,即《人类环境宣言》。宣言中强调指出,“……人的定居和城市化工作必须加以规划,以避免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它从一个侧面提示我们,对于大地环境经管规划和较大型的公共艺术的推广活动方面应当做到:

1、树立社会文化和经济开发活动中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

2、珍惜和合理使用土地及景观资源。

3、反省和避免艺术规划和创作活动中有碍于人类极其社会健康、幸福和可持续发展的行为状态。

4、明晰公共文化艺术与生态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

5、确立公共艺术推广与城市环境及景观规划间的协调与统合的原则。客观上,公共艺术在当代城市人居环境、生态环境的改造与维护中,正应该起到它美化环境、催发人气、促进正确的生态观念、协助绿色革命的部分作用。我国城市化、工业化过程中自然环境和绿色生态系统遭到前所未有的毁坏和失衡,森林、绿地、湿地及地表水环境资源大量消失,成为威胁城市生存环境,威胁人类社会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严重问题。因此,无论从维护人类社会宏观生态环境的目的着眼,还是从公共艺术及其景观的审美效应出发,都必须强调公共艺术与城市环境中绿色生态建设的密切关系,促使公共艺术在总体上

与硬质景观和绿色生态元素之间,达到平衡与和谐,从而达到优化和“软化”城市环境的效果。城市环境艺术,一种在选择之中的进步与慰藉。

四、总结

一天的实习,学到了很多的东西。第一次用全新的眼光去看待周围的一草一木。忽然发现了很多理论知识在实际中的体现,一时间感到欣喜甚至不知所措。的确,城市生态学是一个十分需要从实践当中汲取营养的学科,只有不断实践、从实践中不断摸索、进步,才能够真正了解这门学科的真谛。而它所包含的范围又是那么的广阔,它所带来的影响又是那样的深刻……而在实习当中,也发现了许多以前所忽略的东西,有让人愉快的,也有让人不那么愉快的。从学校东门的那条大路,到颐和园的昆明湖,留下了太多的回忆与思考。城市的环境,还有太多等待着改进,也有太多需要进一步的规划和治理。而保存与整治,又是一种两难的选择。如何在存留作为文化古都的北京风貌的同时,在发展经济和建设的同时,将北京的生态建设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则是需要引起很多思考的。而现在我能够做的,只有把它们写下来,在重新审视,在审视当中,获得进步。而假如我的审视能够引发哪怕一点点的进步,就是很感满意的了。

第四篇:新闻报道报告

新闻报道报告

主题:玻璃海绵骨修复技术

新闻来源:materials today.com,2011年11月14日 阅读人:刘雅安学号:200923041

组织工程是当代重要的研究领域,而骨修复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骨的愈合在人体中算是最容易的,因此,很多修复性的研究都是围绕着骨修复技术展开。

新闻主要讲述的是,我们人的身体除了有机结构,矿物结构在生物体中起了重要作用。科学家们试图模仿生物矿化过程中,以进行修复骨骼和牙齿这样的事情。富兰克林河泰LED在佐治亚州卫生科学大学(美国)和陈吉华在第四军医大学(中国)团队目前研究出一种新的方法,即就是利用生物矿化的胶原蛋白、二氧化硅混合材料。而生物矿化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不容易模仿,而研究人员想通过控制生物矿化过程,修复受损的牙齿或使之合成软骨和骨组织。科学家们希望种子成骨细胞从病人自己的身体到基板上,附着之后进行繁殖。例如将一种“脚手架”植入,帮助受损的骨骼修复、再生。科学家发现,胶原纤维是一种理想的底物,但他们不够坚实的。研究人员利用胶原蛋白与二氧化硅混合,得到一种聚合后的硅胶,干燥后,保持原来的海绵状的多孔结构。这种结构植入人体后,也许就可以进行骨的再生。相比之下纯胶原蛋白,混合化合物是稳定的,报道称研究人员希望,可以用此用来修复骨骼。

第五篇:环境实习报告

人与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人类总是在不断地改造环境,创造不仅使用,而且美观的环境空间。城市所意味的,不仅仅是建筑、街道、商店等人工建构物的堆积,而蕴涵着在诸多功能性设施及硬质景观相伴下的社会文化、经济、政治和城市居民多姿多彩的生活。从外在的视觉影像来看,城市是由其平面结构、天际轮廓、各色建筑、街市设施、区域地标、开放的空间、植栽园林及穿梭不定的交通工具所构成,然而这些都是城市人在选择和被选择的行为方式下形成的物质形态,其间蕴涵着深厚的自然法则、社会心理、人文情感及历史沧桑。

20世纪著名的城市学和建筑学学者刘易斯?芒福德在其代表性著作《城市发展史》中指出:“如果城市所实现的生活不是它自身的一种褒奖,那么为城市的发展形成而付出的全部牺牲就将毫无代价。无论扩大的权力还是有限的物质财富,都不能抵偿哪怕是一天丧失了的美、欢乐和亲情的享受。”“当我们漫步于城市中时却可发现这种现象是无初步在的,周围的建筑物仿佛能够讲话、能够行动,正像居住在其中的居民一样;而且通过城市的物质结构,过去的事件、很久以前做出的决定、久已形成的价值观念等,都继续存活下来并且散发着影响。”

正是为了充分认识到城市环境与在建构城市环境的过程中人的作用,作为城市生态学的学习者,我们于xx年4月5日进行了一次位于北京西北郊的实习。

一、实习概况

我们于早晨8:00从北大逸夫二楼前出发,经过光华楼、图书馆、燕南园、李大钊铜像、蔡元培铜像,到达未名湖南岸,看到翻尾石鱼,出北大西门,穿过蔚秀园、承泽园、海淀公园、柳浪庄、北京城市绿化隔离带,到达颐和园南如意门,观看门外的京密引水渠,之后从颐和园南如意门进入颐和园,到达昆明湖南岸,沿西堤到达万寿山和东宫门,结束实习。沿途就绿化、建筑等自然和人文景观做了一定的调查,获得了一定的资料,也得出了一些自己的思考和结论。

二、实习内容及分析

1、关于一条有争议的路

走进北大东门,可以看到的是一条宽阔笔直的大路。作为北大少有的几条宽阔笔直的大路之一,它是一条争议颇多的路,路边整齐的人工保养得很好的草坪宣告着现代化和国际化的全新的北大。这条路周围集聚着北京大学比较现代化的建筑群理科一号楼、二号楼、逸夫一楼、逸夫二楼、逸夫苑、理科教学楼等等。而在这条路的尽头又是富有传统韵味的仿古式楼群。

很多人认为,路面的宽阔与笔直与周围建筑的仿古式屋顶不大协调。除了整齐的人工草坪,路的两面是栽种得整齐得近乎过分的小树,而路的尽头则是生长多年的高大而遮荫的大树,不协调的感受更加强烈。

这大概就涉及到了所谓的“视觉适应性”。在很多时候,我们很少考虑特定的环境,只是单纯地去套用一种种看上去很好很先进的模式,而忽略了特定环境对建筑等人为设施的特殊要求。

也许这也是规划中的一个问题。就如同北大校园中随处可见的新式建筑与老式建筑的交相辉映,也许不能算是完美的选择。

2、校园里的世外桃源燕南园

燕南园是北京大学燕园众多园林中较小的一个,园中只错落着十几幢精致雅洁的二层小楼和平房小院,这里是北大教授一个住宅区。人们常说,“北大的名教授不一定都住在燕南园,但燕南园住的都是名教授”。单说50年代,燕南园里就住着马寅初、汤用彤、周培源、冯友兰、朱光潜、陈岱孙、侯仁之、林庚诸先生,后来又搬进来王力、魏建功等先生。冰心女士执教燕京大学的时候也曾经在此生活过。这足以反映其内涵的深厚与文化积淀了。

燕南园中独立的住宅模式正是老教授们学术研究的理想环境。正如一位老教授在接受采访的时候指出,尽管略显古老,自己也不会想到要去改变房子的老式格局,有一个原因是,尽管很多书都捐给了图书馆,家里的藏书也导致装修的不便。然而更加关键的一点老房子的格局是一种可以使人安下心来读书治学的环境。多年的积淀,已经使这个小小的园子充满了书香之气……

下载灾害与环境新闻报道实习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灾害与环境新闻报道实习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环境实习报告

    人与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人类总是在不断地改造环境,创造不仅使用,而且美观的环境空间。城市所意味的,不仅仅是建筑、街道、商店等人工建构物的堆积......

    环境实习报告(范文大全)

    人与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人类总是在不断地改造环境,创造不仅使用,而且美观的环境空间。城市所意味的,不仅仅是建筑、街道、商店等人工建构物的堆积......

    地震与地震灾害读书报告

    :《地震与地震灾害》读书报告 1、简述地震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及主要应用的方面。 答:地震学的主要研究内容:1.地震的宏观调查;2.测震学,地震观测和数据处理;3.地震活动性、地震危险......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实习报告

    巩固和运用目前所学的专业知识,通过参加实际工作,初步了解和掌握环境保护的基本知识,锻炼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学习和提高处理社会工作中的人际交往能力。实习内容:(一)......

    城市人与环境实习报告

    一、实习概况 1. 实习目的:通过自己的所见所闻,以及同当地居民或公园游客的交流, 增进我们对于城市生态系统的基本要素、城市人与环境关系的认识,以及了解人们对于环境的真正需求......

    新闻报道与写作

    第一节新闻写作的真实性原则 一、新闻写作对真实性的要求: 1新闻报道的具体事实必须真实准确 (1.确有其事2.构成新闻的基本要素必须准确无误3新闻中引用的各种资料必须准确无......

    罗非鱼的生长环境与气象灾害(精选5篇)

    罗非鱼的气候适宜性及气象灾害防御 目录 一、罗非鱼的生长环境(一)、罗非鱼的生物学特性 1、罗非鱼的生活习性 2、罗非鱼的食性与生长(二)、罗非鱼的生存空间与高要市气候 二、......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实习报告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生产实习报告 一、 生产实习的目的 本次生产实习是在综合实验楼进行的,是我们专业学生的一门主要实践性课程。本次实习主要是要求大家通过生产实习,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