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成语之乡邯郸典故
邯郸被誉为“冀南明珠”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春秋未叶就作为一个地方经济中心的城邑见于史册,迄今已有2500多年的文字记载历史。邯郸是战国时期七雄之一赵国的国都,秦代立为邯郸郡旨府,汉代是全国最繁荣的五大都会之一,与长安、洛阳、开封、成都齐名,如今是河北省三大城市之一,被国务院列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邯郸名胜古迹甚多,目前已发现的就有400多处,著名的有古赵王城,武灵丛台、回车巷、学步桥、南北响堂山石窟、磁山文化遗址、黄粱梦吕仙词等。“邯郸学步”、“胡服骑射”、“负荆请罪”、“黄粱美梦”等历史典故都发生在这里,与其相关的著名典故尚有“毛遂自荐”、“渑池之会”、“完壁归赵”、“纸上谈兵”、“利令智昏”、“排难解纷”、“河伯娶妇”、“围魏救赵”等等,因此,邯郸有成语之乡誉称,每年都吸引着大批国内外游客。
每一个成语典故,都有一个故事传说,都与当地的民俗风情相关联,至今这些成语仍具生命力,被广泛引用。这里以“邯郸学步”和:“负荆请罪”为例来介绍一二。
说起“邯郸学步”,自然会联想到“学步桥”。此桥位于邯郸市内,南北横跨沁河之上。桥为三孔石拱桥,大孔券两侧有四小拱券。全长35米,宽8.3米,通高4米。大孔跨径6.2米。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长1.7米,高0.8米,雕凿人物走兽。柱头雕狮子,形态各异,制作精巧。桥名出典于《庄子·秋水篇》。传说战国时期,邯郸人以能走善行而著名。他们走起路来步伐雄健,姿势威武而优美,别的地方的人对此十分羡慕。燕国寿陵地方有几个少年,因慕其名,不远千里,专门前来赵国学习邯郸人步法的技巧。可是,这几个少年学了很久,不但没有学到邯郸人优美的步履,反而把自己原来行走的步法也忘掉了。在他们回燕国时,只得爬行而归。这就是“邯郸学步”的典故,至今人们还常常引用,用它来比喻摹仿别人不成,反而丧失了自己原有的技能。唐代大诗人李白借这一典故写过“寿灵失本步,学煞邯郸人”的诗句。
“负荆请罪”说的是“将相和”的故事。说“将相和”自然要联系到邯郸市内的“回车巷”。今邯郸市旧城南门里路西,有一条约2米宽的狭窄街道,巷口有碣石一通,上书“蔺相如回车巷”6个大字。此巷虽无奇花异草,都吸引了古往今来无数游人。巷小名气大,就因为它与“负荆请罪”(或称“刎颈之交”)的出典有关。相传,战国时赵王大监家臣蔺相如极富才辩,曾奉命出使强秦,不惧艰险,机智勇敢地完成了“完壁归赵”的使命,又在秦赵渑池之会中独具虎胆,强逼秦王以击击回答赵王鼓瑟,保全了赵国体面。由于这两次外交活动的成功,他赢得了赵王的信任,连连升迁,被赐为“上卿”,位在“左将军”廉颇之上。而廉颇因自己是屡立战功的将军,对蔺相如如此受封很不服气,扬言要当面侮辱他。蔺相如胸襟开阔,以大局为重,对廉颇一再谦让。其高大气质终于使屎颇愧悟,他脱下衣袖,裸露臂膀,背上荆条,前往蔺相如府上请罪,两个人由此结成誓同生死的知交。从此,赵玉靠蔺相如和廉颇的辅佐,国势日盛抗住了强秦,保全了国家这便是后世流传为“将相和”的故事的由来。
第二篇:邯郸成语典故
邯郸成语典故
(一)邯郸学步
这个故事说的是战国时代,燕国寿陵有个少年到赵国都城邯郸去,看到邯郸人走路的姿态很美,就跟着学起来,结果不但没有学好,反而连自己原来的走法也忘记了,只好爬着回到家乡。后来这个故事演化为成语——邯郸学步,比喻模仿别人不到家,反而把自己原有的本领也丢掉了。
在邯郸市区中心地带有一座学步桥,传说燕国少年就是在这里学邯郸人走路的。现存的石桥建于明代,已不再通车,围绕石桥修建成了一个市民休闲娱乐广场,把学步的故事刻成雕塑教育后代,广场还刻立了许多碑文,讲述着邯郸的历史,还有一个不规则雕塑上面刻了与邯郸有关的成语条目,寓教于乐,很有意思.这是一个流传的很广的故事。流传的广泛固然是好事,更重要的是我们不能够忽视这个邯郸成语典故在今天的启示意义。如今无论是经济发展,还是人们生活,照抄照搬西方的倾向严重,忽视了自身的特点,结果学得不伦不类。什么时候都不能忘本,这是大家在谈到这个成语时首先应该想到的,只有结合自己的长处发展才是根本。
(二)负荆请罪
在邯郸市区距离火车站不远的街道里,有一处非常短小的巷子——回车巷,这里就是蔺相如回避廉颇的窄巷。如今这里新修起了很多仿古建筑,巷子也名存实亡,古风尽失,但是还在巷口立了一通石碑,记述负荆请罪的故事。
这是一个曾经入选中学课本的邯郸成语典故。战国时,赵国文官蔺相如出使秦国御敌有策,使得价值连城的和氏美玉完璧归赵,又赴渑池会舌战秦王,维护国体尊严,被封为上卿,位于大将廉颇之上。屡立战功的老将廉颇心中不服,扬言如见到蔺相如就要羞辱他。一次两人乘坐马车相遇与窄巷之中,蔺相如顾全大局,让自己的马车退出窄巷避让廉颇,致使廉颇深受感动,认识到自己心胸太狭隘。于是廉颇便光着上身,身背荆条到蔺相如家请罪,从此两人结为生死之交,赵国将相和睦,国势大振。这个故事也很快演变成成语,表示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真心实意地接受对方惩罚。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有了错误勇于承认,勇于接受处罚,就能够获得他人的原谅,征得别人的尊敬。这个成语还是非常有现实意义的,我们共产党人更应该有蔺相如和廉颇的这种胸怀,古人尚且如此,我们今人还有什么不能想开的呢?
(三)完璧归赵
这则邯郸成语典故也是我们小学课本里学过的。我给大家再简单说一说。
战国的时候,赵惠文王有一块叫做「楚和氏璧」的宝玉,被秦国的昭王知道了,昭王便派了位使臣到赵国来跟惠文王商量:「惠文王,我们秦国愿意以十五个城池,和赵国换取这块「楚和氏璧」的宝玉。
惠文王一听:“这该如何是好呀?秦国这么强大,如果把宝玉交给秦昭王,他要是耍赖,不把十五个城池给我们;如果不给,秦昭王会不会一气之下派兵来打我们,到底该怎么办才好?”大家议论纷纷,一时也没有个好主意。有人提议:“我们去请智勇双全的蔺相如来,他一定会想到好办法的。”
蔺相如来了之后,惠文王第一句话就问他:「秦国要用十五个城来交换我的楚和氏璧,你看我应不应该答应他呢?」蔺相如毫不迟疑的说:「秦国强,赵国弱,我认为您不答应也不行呀!」「可是,假如秦国拿了我的璧玉,却不把城池给我,那我该怎么办?」惠文王忧心地问。蔺相如马上接口说:「秦国要拿十五个城池来交换赵国的楚和氏璧,假如赵国不答应,那当然是赵国的错;反过来,若秦国得到了璧玉,却不把城池给赵国,那错就在于秦国了。因此,照我的看法,还是派人将璧玉送到秦国去比较好。」
赵惠文王觉得蔺相如说的很有道理:「依你看,派什么人去好呢?」蔺相如自告奋勇的说:「假如大王实在找不出合适的人,臣倒愿意前往一试。秦国如果守信把城给我们赵国,我就把璧玉留在秦国;如果秦国食言,不把城给赵国,我一定负责将原璧归还赵国」。
蔺相如到了秦国以后,见到了秦昭王,便把璧玉奉上。秦昭王一见到璧玉后,高兴地不得了。不断地把璧玉捧在手上仔细欣赏,又把它传给左右的侍臣和嫔妃们看,却都不提起十五个城池交换的事。蔺相如一看情形不对,马上向前对秦王说:「大王,这块璧玉虽然是稀世珍宝,但仍有些微的瑕玭,请让我指引给大王看看!」
秦王一听:「有瑕玭?快指给我看!」蔺相如从秦王手中把璧玉接过来以后,马上向后退了好几步,背靠着大柱子,瞪着秦王大声说:「这块璧玉根本没有瑕玼,是我看到大王拿了宝玉以后,根本就没有把十五个城池给赵国的意思。所以我说了个谎话把璧玉骗回来,如果大王要强迫我交出璧玉的话,我就把楚和氏璧和我自己的头,一起去撞柱子,砸个粉碎。」蔺相如说完,就摆出一付要撞墙的样子。秦昭王害怕蔺相如真的会把璧玉撞破,连忙笑着说:「你先别生气,来人呀!去把地图拿过来,划出十五个城市给赵国。现在你可以放心把璧玉给我了吧!」
蔺相如知道秦王不安好心,就骗秦王说:「这块楚和氏璧,是天下人都知道的稀世珍宝,赵王在交给我送到秦国来之前,曾经香汤沐浴,斋戒了五天,所以大王在接取的时候,也同样应该斋戒五天,然后举行大礼,以示慎重呀!」。秦王为了得到璧玉,只得按照蔺相如所说的去做。蔺相如趁着秦王斋戒沐浴的这五天内,叫人将那块璧玉从小路送回赵国。
五天过去了,秦王果真以很隆重的礼节接待蔺相如。蔺相如一见秦王便说:「大王,秦国自秦缪公以来,二十多位君王,很少有遵守信约的人,所以我害怕受骗,已差人将璧玉送回赵国!如果大王真的要用城池来交换楚和氏璧,就请先割让十五个城池给赵国,赵王一当遵守誓约将玉璧奉上。现在,就请大王处置我吧!」 秦昭王一听璧玉已经被送回赵国,心里虽然很生气,却也佩服蔺相如的英勇,不但没有杀他,还以礼相待,送他回赵国。
后来,大家就用“完璧归赵”来形容将别人的东西完整的归还给别人的意思。这则成语充分表现了蔺相如机智果敢,不畏强暴的品格,不愧为战国有名的儒相。
(四)胡服骑射
春秋至战国前期,华夏传统服装是长袍宽袖,不便于骑马射箭。为此,公元前307年赵武灵王下达易服令,让男人改穿胡人式的紧袖短衣和长裤。这一举措对重服饰礼义的传统观念形成了重大冲击,众多臣属惊呼这是“变古之教,易古之道,逆人之心”。赵武灵王却从作战需要出发,反对法古不变,以强有力的行政命令推广服饰改革。他还亲自骑马弯弓并露宿草原,聘请擅长骑射的胡人充当教练,推广了养马、制革、设兽医和筹办草料等完整配套的制度,很快培训出1万名装备精良且射术高超的骑兵,其他列国的步、车兵和北方零散部落在其狂飙般的攻击下,一时均非对手。经过短短十几年,便由一个小小中山国都敢侵犯的弱邦崛起为唯一能够同秦相抗衡的强国。
“胡服骑射”虽然是一场军服改革,但影响却是多方面的,使人们的心理和思维方式发生了明显变化,打击了“先王之道不可变”的保守思想,勇于革新的思想得到树立,减弱了华夏民族鄙视胡人的心理,增强了胡人对华夏民族的归依心理,缩短了二者之间的心理距离,促进了二者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为以后的民族大融合和国家大统一奠定了心理基础。
这则邯郸成语典故对后世的影响不仅仅是服饰上的。首行它弱化了服饰的身份标示功能,强化了其实用功能。减弱了华夏民族鄙视胡人的心理,增强了胡人对华夏民族的归依心理,缩短了二者之间的心理距离,奠定了中原华夏民族与北方游牧民族服饰融合的基础,进而推进了民族融合。
(五)围魏救赵
公元前354年,魏国军队围赵国都城邯郸,双方战守年余,赵衰魏疲。这时,齐国应赵国的求救,派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率兵八万救赵。攻击方向选在哪里?起初,田忌准备直趋邯郸。孙膑认为,要解开纷乱的丝线,不能用手强拉硬扯,要排解别人打架,不能直接参与去打。派兵解围,要避实就虚,击中要害。他向田忌建议说,现在魏国精锐部队都集中在赵国,内部空虚,我们如带兵向魏国折都城大梁猛插进去,占据它的交通要道,袭击它空虚的地方,向魏国的国都大梁(今河南开封)进军,它必然放下赵国回师自救,齐军乘其疲惫,在预先选好的作战地区桂陵迎敌于归途,魏军大败,赵国之围遂解。孙膑用围攻魏国的办法来解救赵国的危困,这在我国历史上是一个很有名的战例,被后来的军事家们列为 三十六计中的重要一计。围魏救赵这一避实就虚的战法为历代军事家所欣赏,至今仍有其生命力。
这则邯郸成语典故的精彩之处在于,以逆向思维的方式,以表面看来舍近求远的方法,绕开问题的表面现象,从事物的本源上去解决问题,从而取得一招致胜的神奇效果。当敌人实力强大时,要避免和强敌正面决战,应该采取迂回战术,迫使敌人分散兵力,然后抓住敌人的薄弱环节发动攻击,致敌于死地。
(六)刎颈之交
战国时,赵国宦者令缨贤的门客蔺相如,受赵王派遣,带着稀世珍宝和氏璧出使秦国。他凭着智慧与勇气,完壁归赵,得到赵王的赏识,封为上大夫。
这下廉颇可不乐意了,他认为自己英勇善战,为赵国拼杀于前线,是第一大功臣,而蔺相如只凭一张嘴,居然官居自己之上。廉颇很不服气,就决心要好好羞辱他一番。
蔺相如听到这个消息,便处处回避与廉颇见面。到了上朝的日子,就称病不出。有一次,蔺相如有事出门遇到廉颇。廉颇就命令手下用各种办法堵住蔺相如的路,最后蔺相如只好命令回府。廉颇就更得意了,到处宣扬这件事。蔺相如的门客们听说了,纷纷提出要回家,蔺相如问为什么,他们说:“我们为您做事,是因为敬仰您是个真正崇高的君子,可现在您居然对狂妄的廉颇忍气吞声,我们可受不了” 蔺相如听了,哈哈一笑,问道:“你们说是秦王厉害还是廉颇将军厉害?我连秦王都不怕,又怎么怕廉颇呢?秦国现在不敢来侵犯,只是慑于我和廉将军一文一武保护着赵国,作为赵王的左膀右臂,我又怎能因私人的小小恩怨而不顾国家的江山社稷呢?”
廉颇听说后,非常惭愧,便袒胸露背背着荆条向蔺相如请罪。这就是另一则有名的邯郸成语典故“负荆请罪”。从此,他们便成了同生死共患难的好朋友,齐心为国效力。
(七)毛遂自荐
战国时,秦军在长平一线,大胜赵军。秦军主将白起,领兵乘胜追击,包围了赵国都城邯郸。
大敌当前,赵国形势万分危急。平原君赵胜,奉赵王之命,去楚国求兵解围。平原君把门客召集起来,挑选20个文武全才一起去。经过挑选,最后还缺一个人。门下有一个叫毛遂的人走上前来,向平原君自我推荐说:“听说先生将要到楚国去签订‘合纵’盟约,约定与门客二十人一同前往,而且不到外边去寻找。现在还少一个人,希望先生就以毛遂凑足人数出发吧!”平原君说:“先生来到赵胜门下几年了?”毛遂说:“三年了。”平原君说:“贤能的人处在世界上,好比锥子处在囊中,它的尖梢立即就要显现出来。现在,处在赵胜的门下已经三年了,左右的人们对你没有称道,赵胜也没听到赞语,这是因为没有先生什么才能的缘故。所以先生不能一道前往,请留下!”毛遂说:“我不过今天才请求进到囊中罢了。如果我早就处在囊中的话,就会锥子那样,整个锋芒都会露出来,不仅是尖梢露出来而已。”平原君终于与毛遂一道前往。
到了楚国,楚王只接见平原君一个人。两人坐在殿上,从早晨谈到中午,还没有结果。毛遂大步跨上台阶,远远地大声叫起来:“出兵的事,非利即害,非害即利,简单而又明白,为何议而不决?”楚王非常恼火,问平原君:“此人是谁?”平原君答道:“此人名叫毛遂,乃是我的门客!”楚王喝道:“赶快下!我和你主人说话,你来干吗?”毛遂见楚王发怒,不但不退下,反而又走上几个台阶。他手按宝剑,说:“如今十步之内,大王性命在我手中!”楚王见毛遂那么勇敢,没有再呵斥他,就听毛遂讲话。毛遂就把出捕援赵有利楚国的道理,作了精辟的分析。毛遂的一番话,说得楚王心悦诚服,答应马上出兵。不几天,楚、魏等国联合出兵援赵。秦军撤退了。平原君回赵后,待毛遂为上宾。他很感叹地说:“毛先生一至楚,楚王就不敢小看赵国。”
这则邯郸成语典故现在有比喻自告奋勇,自己推荐自己担任某项工作的意思。
(八)纸上谈兵
赵括从年轻的时候起就学习兵法,谈论用兵打仗的事,认为天下没有人能够抵挡他。(赵括)曾经跟他的父亲赵奢议论过用兵打仗的事,赵奢不能驳倒他,然而赵奢不说他好。赵括的母亲问赵奢其中的原因,赵奢说:“打仗是要以命相搏的事,但是赵括把它说得轻而易举。假使赵国不让赵括做将军也就算了,如果一定要他担任将军,那么毁掉赵国军队的一定是赵括了。”
赵括随即代替廉颇担任抗秦大将后,全部更改原有的纪律和规定,自以为是,撤换并重新安排军官。秦将白起听说了这些事,出动变化莫测的军队,假装败退,截断了赵军运输军粮的道路,把赵国的军队一切为二,赵国的军队军心离散。经过四十多天,军中兵士饥饿,赵括带领精锐的兵士亲自上阵战斗。秦军射死了赵括。赵括的军队大败,于是几十万兵士投降于秦国,秦国把他们全部活埋了。从而加速了赵国的灭亡。
我认为这则邯郸成语典故对现在的商场和职场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对刚毕业的大学生们,刚出校门还没有丰富的社会经验,只是在学校学了一些最基本的应用技能,只有慢慢积累经验,虚心请教老员工,把学到的知识融会贯通于本职工作,才能防止纸上谈兵。
(九)一言九鼎
战国时,秦国的军队团团包围了赵国的都城邯郸,形势十分危急,赵国国君孝成王派平原君到楚国去求援。平原打算带领20名门客前去完成这项使命,已挑了十九名,尚少一个定不下来。这时,毛遂自告奋勇提出要去,平原君半信半疑,勉强带着他一起前往楚国。
平原君到了楚国后,立即与楚王谈及“援赵”之事,谈了半天也毫无结果。这时,毛遂对楚王说:“我们今天来请您派援兵,你一言不发,可您别忘了,楚国虽然兵多地大,却连连吃败仗,连国都也丢掉了,依我看,楚国比赵国更需要联合起来抗秦呀!”毛遂的一席话说得楚王口服心服,立即答应出兵援赵。
平原君回到赵国后感慨地说:“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九鼎大吕:钟名,与鼎同为古代国家的宝器。)
“一言九鼎”和“毛遂自荐”出自同一个典故。平原君夸奖毛遂“一言九鼎”的本意是烘托出他的口才好,演变到现在就成了信守诺言了!
(十)因人成事
平原君一行到楚国后,平原君马上求见楚王,要求楚王迅速派出援军,和赵国联合抗秦。可是楚王惧怕秦国,不肯答允。两个人从清早谈判到中午,也没谈出结果。毛遂等三十人,在殿前阶下,等得焦急起来。那十九人就对毛遂开玩笑说:“毛先生,上殿去露露锥尖吧!”毛遂二话不说,提剑登阶,从容上殿,对平原君说:“赵楚联合抗秦的利害关系,两句话就可以说清楚,为什么说了这么半天还决定不下来呢?”楚王问平原君:“这是什么人?”平原君说:“是我的家臣,也是我的随员。”楚王便转向毛遂呵斥道:“还不快给我下去!我正在同你们君主谈话,你算个什么?”毛遂按剑而前,对楚王说:“你仗着楚国是个大国,就这样随意呵斥人?你要知道,眼前在这十步之内,大国也没有,你的性命全在我的手里。你叫嚷什么!”楚王不作声了。毛遂接着说:“我听说商汤以七十里的地方取得了天下;周文王以百里的地方臣服了诸侯,难道他兵多吗?只不过能发挥他的优势,振奋他的威力罢了。现在楚国土地方圆五千里,雄兵百万,这是称霸天下的本钱。象楚国这样盛强,天下各国都不能对抗。白起,小娃娃罢了,带了几万兵来和楚国打仗,一战就夺去了你们的鄢、郢等地;再战就烧掉了夷陵的楚先王墓;三战干脆俘虏了大王你的先人,这是百辈的仇恨啊,连赵国都感到羞耻,而大王却不知道好歹!军事联盟是为了楚国,不是为赵国。在我主人面前,你叫嚷什么?!”楚王又害怕又惭愧,连连称是,满口应承说,“确实象先生说的,愿意把全国的兵力参加同盟。”毛遂又逼问:“联合抗秦的事定了吧?”楚王忙说:“定了。”毛遂就招呼楚王的左右说:“快拿鸡、狗、马的血来!”血来了,毛遂捧着铜盘跪献给楚王说:“请大王先用手指蘸血涂在唇边,这是定盟的仪式;接着是我的主人,最后是我。”涂完血,毛遂左手拿着血盘子,用右手招唤殿外的十九个人说:“喂!你们接着在堂下涂血吧。你们这些老爷碌碌无能,就象所说的依靠别人成事的!” 这则邯郸成语典故可以参看毛遂自荐和一言九鼎。
这件外交大事,就这样靠着毛遂的口才而终于取得了成功。平原君因此很称赞毛遂,其余十九人也更信服他了。
平原君定盟后回到邯郸,感慨地说:“我不敢再鉴别人才了!毛先生到了楚国一次,就使赵国的声望提高了百倍。毛先生的三寸长的舌头,比百万雄兵还强啊!”后把毛遂奉为上等门客。
以后,人们就把自己没本事,而靠别人的力量办成事的叫作“因人成事”。
第三篇:邯郸经典成语典故(正反面)
邯郸成语典故
邯郸作为我国古代五大名都之一,不仅在历史上占据着辉煌的一页,而且,在文化方面也留下了丰富的遗产。在人们日常所用的成语当中,相当一部分产生于以邯郸为中心的赵国。据不完全统计,同赵国及邯郸历史相联系的成语典故多达百余条。因此,邯郸有“成语之乡”的美称。
1、胡服骑射
典自《史记·赵世家》。赵武灵王是赵国的一位奋发有为的国君,他为了抵御北方胡人的侵略,实行了“胡服骑射”的军事改革。改革的中心内容是穿胡人的服装,学习胡人骑马射箭的作战方法。为此,他力排众议,带头穿胡服,习骑马,练射箭,亲自训练士兵,使赵国军事力量日益强大,而能西退胡人,北灭中山,成为“战国七雄”之一。“胡服骑射”这个典故告诉人们不要固步自封,应学习别人的长处,勇于改革。相传,邯郸市西的插箭岭就是赵武灵王实行“胡服骑射”训练士卒的场所。
2、“完壁归赵
典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战国时代,秦昭王欺骗赵国说,愿用15座城池换取赵国的和氏璧。赵惠文王不敢拒绝,但又怕上秦国的当,这是赵国大臣蔺相如自愿请命带保玉到秦国完成换城任务。临行时他对赵王说:“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完壁归赵 ”。随后蔺相如到秦国献了璧,但见秦王没有换城之意,就凭自己的机智和勇敢,把和氏璧从秦王手里要回,派人送往赵国,并入宫指责秦王不讲信义,秦王知璧已经回赵,便无可奈何,只好送蔺相如回国。
现在,人们用“完壁归赵”比喻把原物完整无损地归还原主。
3、邯郸学步
典自《庄子·秋水》。说的是战国时代,燕国寿陵有个少年到赵国都城邯郸去,看到邯郸人走路的姿态很美,就跟着学起来,结果不但没有学好,反而连自己原来的走法也忘记了,只好爬着回去的故事。
这个成语比喻模仿别人不到家,反而把自己原有的本领也丢掉了。
4、黄梁美梦
出自唐代沈既济的传奇小说《枕中记》。该书写的是有位叫卢生的秀才进京赶考途径邯郸,在附近一个村庄住店,遇见道人吕翁。卢生自叹穷困,吕翁就给一个枕头,卢生枕着枕头入睡后,梦到自己娶了一位高贵美丽的妻子,并进京考中了进士,当了宰相,儿子也成了名门贵族,真是子孙满堂,福禄双全,一直活到80多岁才寿终正寝,可是一梦醒来,店主做的黄米饭还没熟呢!“黄梁美梦”这个成语便由此而生,卢生经过的村从此得名黄梁梦村。
现在人们利用这个成语比喻虚幻梦想一场空。
5、负荆请罪
见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战国时,蔺相如因多次为国争誉立功,被封为上卿,位于大将廉颇之上。廉颇心中不服,扬言如见到蔺就要羞辱他。蔺相如为顾全大局,多次退让躲避廉颇,致使廉颇深受感动,于是廉颇便光着上身,身背荆条到蔺相如家请罪,从此两人结为生死之交,赵国亦将相和睦,国势大振。这个成语表示完全承认自己的错误,请求对方惩罚。邯郸市内至今仍保留着蔺相如回避廉颇的“回车巷”遗址。
现在,人们用“完壁归赵”比喻把原物完整无损地归还原主。
邯郸成语典故
6、破釜沉舟
典自《史记·项羽本记》。敌军围赵王于巨鹿,项羽前峰初战少荆。项羽率大军渡过漳河后,沉船破釜。持三日粮进军,义无反顾,以示一往直前,决不后退的决心。
7、奇货可居
典自《史记·吕不韦列传》。投机商吕不韦于赵孝成王时在邯郸遇到在赵国做人质的秦公子异人,认为他可以作为自己搞政治投机的资本,便说“奇货可居”。于是他先在经济上支持异人,并把与自己早已暗中同居、身怀有孕的赵姬让给异人为妻。接着又买通秦昭王的太子安国君宠爱的华阳夫人,使华阳夫人认异人为儿子,后又帮助异人回国。秦昭王死后,安国君继位,不久国君又逝世,立异人为秦庄襄王,赵姬所生之子政为太子,即后来的秦始皇,吕不韦也因此当了秦国的丞相。
这个成语比喻挟持某种独特的技能或成就作为资本,以博取 名利地位。
8、毛遂自荐
典自《史记·平原君列传》。毛遂是战国时赵国平原君赵胜的门客。当秦军围攻赵国都城邯郸,平原君到楚国求救时,毛遂以囊锥自喻,说让自己处于囊中,早已脱颖而出了,并自荐同往。后来平原君与楚王谈判没有结果,毛遂上前展露才华,陈述利害,威言并加,使楚王答应派兵救赵。
9、纸上谈兵
见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年轻时熟读兵法,善于谈兵,连父亲也难不倒他。后来赵王中秦王反间计,让他替廉颇为赵将。在长平之战中,赵括只知根据兵书作战,不知灵活处理,后被秦军射死,部下40万人全部被俘。
以后人们用纸上谈兵比喻只会高谈阔论而无真本事,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10、犹豫不决
典自一则战国故事。长平战役结束后,秦军乘胜包围了赵都邯郸城。魏国的安厘王差他的将军晋鄙去解围。由于惧怕秦军,晋鄙走到汤阴就按兵不进了。魏王又派了个客籍将军辛垣衍,化装从小路偷偷地进入邯郸城,通过平原君向赵王传达魏王的意见说:“秦国所以要急迫地围困赵国,是因为以前和齐闵王争僭皇帝的称号,后来秦国取消了皇帝的称号,实因齐国的缘故,本心是不愿取消的。现在齐国更加虚弱了,天下只有秦国实力最强。我看秦王不一定是贪图贵国的邯郸,他的意思是想求做皇帝呢。赵国如果真能派使者去秦国,尊秦昭王为皇帝,他一定高兴,把军队撤回去了。”平原君听了,很是犹豫,一时拿不定主意。这时候,鲁仲连正巧在赵国游历,碰上了秦军围困邯郸。他听到魏国的将军要叫赵国尊奉秦王做皇帝的消息,就急忙来见平原君,问道:“这件事怎么样了?”平原君焦躁地说“咳,我还敢说什么事呢!百万大军折损在国外;现在邯郸也给人包围了,魏王派了客将军辛垣衍来,要叫赵国去尊奉秦王做皇帝,这个人还在这里没走。我还敢说什么事呢!”鲁仲连责备平原君说:“我起初以为您是天下的贤公子呢,我到现在才知道您并不是天下的贤公子!那个魏国来的客人辛垣衍在哪儿?我请求代替您斥责他,把他打发回去。”平原君答:“让我把他召来见见先生吧。”
人们常用“犹豫不决”来比喻遇事拿不定主意,下不了决心,也指不决断的人或事。
(河北工程大学宣)
第四篇:毛泽东与邯郸成语典故
毛泽东与邯郸成语典故
郭振兴 李广
仔细阅读毛泽东同志的著作,你会发现有大量的邯郸成语典故被恰如其分地引用,从《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到第五卷,达数十条之多。
一
纸上谈兵是著名的邯郸成语典故。这则故事最早见于司马迁所著《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史记》载:战国时期,赵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从小就喜欢兵法,他把兵书背诵的滚瓜烂熟,说起来滔滔不绝,头头是道。但他的父亲赵奢并不认为他行,并明确指出:“兵者,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可谓知子莫若父。公元前260年,在事关赵国生死存亡的长平之战中,赵括接替廉颇为将,执掌了兵权,改变了廉颇制定的战略战术,只论兵书,不知合变,结果被秦国军队打得大败,不仅自己死于万马军中,也使得45万赵国军队被尽行坑杀。以后人们根据这个故事,把那些死啃书本、不联系实际的人隐喻为“纸上谈兵”。
1936年12月,毛泽东同志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明确指出:“做一个真正能干的高级指挥员,不是初出茅庐或仅仅善于在纸上谈兵的角色所能办到的,必须在战争中学习才能办得到。”(见《毛泽东选集》合订本第165页,下同)这时的中国社会正处于帝国主义入侵和国民党三番五次向红军展开空前规模的军事围剿之时,工农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开始了二万五千里长征。到达陕北后,在民族危亡、内忧外患日趋严重的情况下,毛泽东同志发表了这篇文章,号召全党全军研究战争,制定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显然,毛泽东同志在这里引用“纸上谈兵”一词,就是反对“纸上谈兵”,倡导在战争中学习战争,不能不切合实际,夸夸其谈,否则,是不能取得战争胜利的。
二
在毛泽东同志的《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还多次引用了“以一当十”这一词语。“以一当十”出自于《史记·项羽本纪》,原文曰:“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楚战士无不以一当十,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揣恐。于是,已破秦军。”事情的大致经过这样的:楚霸王项籍,字羽,身材高大,力大无比。秦朝末年,秦王派兵攻打赵地,赵军大败。这时,赵王以陈余为将,张耳为相,率军逃到巨鹿固守。楚王为了救赵,派大将宋义为上将,项羽为副将,率领楚军前去救援。宋义止马不前,被项羽杀死。接着,项羽率楚军渡过漳河。楚兵过了河以后,便把船都凿破,沉入水中,把做饭的锅和蒸饭用的瓦甑都敲毁,只保留三天的粮食,用以向士兵表示,如不能战胜秦军,就只有死路一条,没有退回去的可能,借以激励士兵拼死而战。楚军一到,立即把秦军包围起来,一时间,战鼓齐鸣,杀声震天。项羽挥戈跃马,带头冲入敌阵,把秦将苏角一刀砍于马下。楚军的士卒,个个勇猛无比,以一当十,大败秦兵。前来救赵的各路将士见楚军与秦军奋勇血战,都站在自己的营垒上观看,不敢出兵,惊得目瞪口呆,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巨鹿之战。
在长达几十年的中国革命实践中,毛泽东同志历来重视对战略战术的研究,提倡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在战略上藐视敌人,在战术上重视敌人,这是毛泽东同志一贯的军事法则。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毛泽东同志还提出了“我们的战略是以一当十,我们的战术是以十当一,这是我们制胜敌人的根本法则之一。”(第209页)高度概括了“十”与“一”之间的辩证关系,说明了战略与战术的重要性。毛泽东同志在这篇文章中还进一步说道:“„以一当十,以十当百‟,是战略的说法,是对整个战争整个敌我对比而言的;在这个意义上,我们确实是如此。不是对战役和战术而言的;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决不能如此。无论在反攻或进攻,我们总是集结大力打敌一部。”(第209页)表现出毛泽东同志高超的军事领导艺术和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
三
毛泽东同志的《矛盾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经典著作,充分体现了毛泽东的哲学思想,为指导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在这篇光辉著作中,毛泽东同志使用了著名的邯郸成语典故“兼听则明,偏听则暗”,教育全党同志全面地看待问题,多方听取意见,不断提高工作水平。
“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出自于司马光所著《资治通鉴》。据记载,在唐代政治生活中,有一次,唐太宗李世民问谏议大臣魏征:“君主怎样才能明智,怎样就会昏暗?”魏征(邯郸馆陶人)答道:“兼听则明,偏听则暗”。意思是说,能够倾听各方面的意见才能明达事理,偏听偏信就会看不清事情的真相。
显然,这个成语典故引起了毛泽东同志的思索。因此,毛泽东同志在《矛盾论》一文中指出:“唐朝人魏征说过:„兼听则明,偏听则暗。‟也懂得片面性不对。可是我们的同志看问题,往往带片面性,这样的人就往往碰钉子。”(第288页)毛泽东同志还以水浒为例,进一步说道:“《水浒传》上宋江三打祝家庄,两次都因情况不明,方法不对,打了败仗。后来改变方法,从调查情况入手,于是熟悉了盘陀络,……第三次就打了胜仗。《水浒传》上有很多唯物辩证法的事例,这个三打祝家庄,就是最好的一个”。在这篇文章中,毛泽东同志还对以往的历史经验做了总结,认为“中国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同志们所以犯错误,就是因为他们看事物的方法是主观的、片面的和不全面的。”“只看见局部,不见整体,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这样,是不能找出解决矛盾的方法的,是不能完成革命任务的,是不能做好所任工作的,是不能正确地发展党内的思想斗争的。”(第229页)毛泽东同志的一番话可谓一针见血,对于解决党内问题起到了重大作用。
四
《抗日根据地的政权问题》是毛泽东同志在1940年3月6日为中共中央写的对党内的一个指示,指出:“必须保证共产党员在政权中的领导地位,因此,必须使占三分之一的共产党员在质量上具有优越的条件。只要有了这个条件,就可以保证党的领导权,不是要一天到晚当作口号去高喊,也不是盛气凌人地要人家服从我们,而是以党的正确政策和自己的模范工作,说服和教育党外人士,使他们愿意接受我们的建议”。
探史可以看出,“盛气凌人”一词初见于《战国策·赵策四》。有文曰:“赵太后新用事,秦急攻之。赵氏求救于齐。齐曰:„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太后不肯,大臣强谏。太后明谓左右:„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左师触龙愿见太后,太后盛气而揖之”。太后即赵威后,赵惠文王妻,孝成王之母。公元前265年,赵惠文王卒,赵孝成王年幼,赵威后执政。这时,秦王趁机攻打赵国,连拔三城,形势危机。此时,只有连齐抗秦才是救国之策。但齐国要求以太后溺爱的幼子长安君为人质,方才出兵,否则,拒绝赵国的要求。群臣力谏,太后不准。最后,老臣触龙通过一番巧妙地游说,终于使赵威后答应了齐国的要求,送幼子去齐国为人质,换取了齐国的救兵,解救了赵国的危难。
在这里,毛泽东同志又一次把邯郸成语典故“盛气凌人”应用于笔下,驾轻就熟地把邯郸古代历史文化融会于中国革命的实践中,借以扩大革命阵线,争取中国革命的早日胜利。
五
“不教而诛”一词曾出现在毛泽东选集第五卷中。见于《荀子·富国》:“故不教而诛,则刑繁而邪不胜;教而不诛,则奸民不惩。”“不教而诛”意思是说,事先不进行教育,犯了错误就惩罚。
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对于其他错误,也是这个办法。预先出告示,到期进行整风,不是„不教而诛‟,这是一种小民主的方法。”(《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第328页)毛泽东引用此语意在说明,我们不主张不加教育就给予惩罚。对人民内部的事情,党内的事情,要用整风的方法,用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方法来解决。
毫无疑问,在毛泽东同志的著作中,成语典故俯拾皆是,举不胜举。而一些邯郸成语典故的运用,更增加了邯郸地方文化的魅力,并赋予了邯郸历史文化以永久的生命。古语新用,使得毛泽东同志的文章更加新颖别致,意味深长,引人入胜,发人深省,同时也为我们研究地方文化树立了光辉典范。
毛泽东同志曾二十六次莅临邯郸,对这片土地的发展寄予了无限希望。
来源:邯郸日报
第五篇:走进成语典故之乡教案
走进成语典故之乡教案
河北省唐山市迁西县罗屯镇新店中学
付小文
河北省的邯郸是具有3000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早在春秋时期就见于史籍,战国时期是七雄之一—赵国的都城。悠久的历史产生了邯郸灿烂的文化和不朽的文明,涌现了众多脍炙人口的成语典故,因此被誉为“中国成语典故之乡”。我特意在网上浏览了位于赵苑公园内成语典故苑,细细品位了一下成语的魅力,经调查,大部分学生对此也很感兴趣,决定将本课题目定为《走进成语典故之乡》,让学生在收集成语和将成语分类的过程中,深入了解邯郸成语的实质内涵,了解成语故事中蕴涵的丰富的邯郸文化和邯郸人文精神,从而能正确地运用成语。这样既激发了学生学成语的兴趣,又使学生在各种活动中自然而然地积累了成语,同时还培养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和创新能力。
活动目标
1、情感态度目标:
(1)让学生知道成语是中国灿烂文化宝库中的艳丽奇葩,通过学成语让学生深入了解邯郸文化,从而热爱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感。
(2)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的精神。
2、知识与能力目标:
(1)激发学生学成语的兴趣,引导学生坚持不懈地积累成语,运用成语。
(2)让学生通过学成语学习课外知识。
(3)让学生将文字资料变成有趣的活动展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活动形式
竞赛、讲故事、表演、猜谜、手抄报、自我评价、互相评价
课前准备
1、让学生自由组成四小组。
2、让学生自主定好本组收集材料的范围。
3、让学生自主商量好本组活动的形式。
4、让学生自主定好计划,做好组员分工合作的安排。
活动指导
第一阶段:(指导拟计划、人员安排)
1、老师指导每组学生推荐出一个组长。
2、老师指导各组长指挥组员商讨定好作展示的主持人和作展示的人员名单,并定好展示的内容和安排好每个组员收集资料的任务。
3、各组定好出手抄报的人员名单和数量,老师确定上交手抄报的日期,指导组长督促组员完成任务。
第二阶段:(指导整理材料和选择展示形式)
1、老师指导各组长指挥组员将收集到的材料分类、整理。
2、各小组采用自己喜欢的形式在班内汇报、展示。
3、总结延伸。
导入:请大家看一看阅览室怎么样? 生1:阅览室充满了书香的气息 生2:阅览室内很安静
生3:阅览室的图书摆放非常整齐 生4:阅览室的图书非常的多 生5:阅览室是个优美的地方
6:在这样的环境中,我迫不及待的想翻开一本书去阅读 生7:阅览室的墙壁上都贴着许多名人名言 师:恩 你真善于观察
师:同学们,我们的阅览室里有很多的图书,同学们每周都能来这里上阅读课,大家喜欢在这里读书吗? 生:喜欢
师:你都读过哪些书?是怎么读的有什么收获呢?
请你说 生1:我读过寓言故事 我一边读一边想,明白了很多道理
生2:我读过历史故事 我一边读一边想象故事情节 我懂得了许多历史
生3:我读过十万个为什么,我一边读一边看图 一边想 我知道了许多科学知识 生4:我读过成语故事 我一边读一边记成语的意思 我知道了许多成语 师:好 同学们 都是爱读书的好孩子读一本好书就像是交到了一位好朋友
今天我就给大家带来了一位好朋友它的名字叫
成语故事——齐说
我还为大家带来了一段成语故事 大家想听吗
生:想
(师讲故事)井底之蛙
师:大家还想不想知道更多的成语故事呢? 生:想
师:今天让我们走进成语乐园去领略成语的魅力,我们河北省的邯郸被称为成语典故之乡,出自邯郸的成语就有1500多条,像邯郸学步完璧归赵等等,你还知道哪些跟邯郸有关的成语呢,谁愿意来说一说?来,请你来说
生1:负荆请罪
亡羊补牢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师:恩 一下子能说出这么多 你知道的真多
生2:惊弓之鸟 一字千金 生3:顶天立地 师:好
你说吧
生4:纸上谈兵 三寸之舌 生5:似是而非
师:恩 声音真洪亮
生6:指鹿为马 生7:毛遂自荐 生8:掩耳盗铃
生9:南辕北辙
顶天立地 掩耳盗铃 师:恩 大家的知识可真丰富呀
今天 老师给大家也带来了一个成语故事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出示成语故事 狐假虎威)首先听老师来读一读
边听边想这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师读故事)
师:故事听完了谁来说一说这是一个怎样的故事
来
请你说
生1:一只老虎抓住一只狐狸 想吃掉它 狐狸骗老虎说他是天地派来的百兽之王老虎不信和狐狸到森林里走了一趟 野兽们看见他们纷纷逃命
老虎以为狐狸真的很威风却不知道百兽们害怕的不是狐狸 而是自己
师:说的真好 你真是一个会听课的好孩子这么快就明白了故事的主要内容
现在请你在故事当中找一找自己喜欢的句子读给大家听一听
请你来吧
生1:狡猾的狐狸眼睛一眨 想出了一个脱身之计 我从这句话中感受到了狐狸的狡猾
师:恩 说的真好
我们来看这句
狐狸的眼睛一眨 就想出了一个脱身之计 可见这只狐狸非常的狡猾 老师也想来读读这句话大家想不想听听
生:想 师读这句话
师:谁还想读一读 生读
师:恩 不错 很有感情了
谁能读的比他还好
恩
请你来试试 生读
师:恩 读的真有感情 谁还想读读这句话 这么多同学都想来读
下面请同学们自由的读这句话 生自由读
师:恩 谁愿意再来试试 生读
师:读的真好 这真是一只狡猾的小狐狸
我们再来看看故事中还有没有你喜欢的句子 来给大家读一读
生1:老虎憨厚的对狐狸说 小兄弟 你真的好威武啊 师:恩 谁还愿意把这句话读一读 生2读
师:恩谁还愿意在读一读
生3读
师:你从这句话中读出了老虎的什么特点 谁来说一说 生1:读出了老虎的憨厚
和老虎的笨和傻
师:这只老虎又憨厚又愚蠢 明明小狐狸骗了它
它还不知道
以为狐狸就是真正的百兽之王
还憨厚的夸奖狐狸说小兄弟你真的好威武啊
看了这只老虎又憨厚又愚蠢
谁愿意再来读一读这句话呢
有感情的读一读 要读出老虎的憨厚和愚蠢来 生1读
师:哦 比较有感情了 谁还愿意来读一读 生2读
师:读的真棒 这真是一只又憨厚又愚蠢的老虎
谁还想来读一读
这么多同学都愿意来读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话好不好
生:好 生齐读
师:好了 在这个故事当中 还有一些好词宝宝藏在里面呢
谁找到了 生1:脱身之计 神气活现 理直气壮 百兽之王 胆大包天 狐假虎威
师:你真是一个善于积累的好孩子 找到了这么多好词请坐
谁还想到了 给大家说一说 生2:所到之处 师:还有吗
生3:满口答应 眼见为实 生4:神气活现 生5:所到之处 师:同学们都是善于观察善于积累好词的孩子们 还可以把这些好词记在自己的笔记本上 摘录下来经常翻开来读一读 这也是一种很好的阅读方法 读到这谁能说一说这则成语故事 他的意思是什么呢
生1:这则成语常用来形容借助别人的势力来吓唬别人
实际上掩盖不了自己的虚弱本质 师:恩 你理解的非常正确
谁还来说一说 生2:别去依仗别人的势力来欺压人 师:恩 你说的也不错现在让我们来读一读这则成语让我们懂得了什么道理呢
来 你来说吧 生1:告诉我们不要像狐狸那样狡猾 也不要想老虎那样愚蠢 师:恩 谁还有自己的想法
生2:做人不能像老虎那样愚蠢也不能像狐狸那样狡猾
生3:做人不能像狐狸那样狡猾 借助别人的势力威风来吓唬别人 也不能借助别人的势力威风来欺压别人
师:恩 好 大家都是会读书爱读书的好孩子们 下面让我们来回忆回忆刚才我们在读书的时候用到了怎样的阅读方法呢
生1:老师先读一遍让我们说一说是个怎样的故事 师:恩 我们在读成语故事时
要边读边想这是一个怎样的故事也就是要读懂故事 然后我们又是怎么读的呢
生1:老师又让我们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 读一读并让我们说说从这些句子中读出了狐狸和老虎的什么特点
师:恩 通过朗读佳句我们就能明白狐狸和老虎的特点
最后我们又是怎么读的 生1:老师又让我们说说这个成语的意思和明白的道理 师:恩 我们还要读懂成语的意思并从中明白道理
、师:好同学们
刚才我们学习了阅读成语故事的方法在以后的读书过程中请大家用到这些学习方法 将读书的快乐用纸和笔 用手和心记录下来 让他们成为我们成长道路上美好的回忆好吗
生:好
师:刚才我们只阅读了一篇成语故事 大家想不想阅读更多的成语故事呢 生:想
师:下面就请同学们到阅览室中去选择自己喜欢的成语故事书来阅读借阅图书 师:同学们 如果你拿到了一本书 想要快速的找到自己想要的成语故事该怎么办呢 生:翻看目录
师:下面就请同学们快速的翻看目录 找到自己喜欢的成语故事按照刚才老师教你的阅读方法来读一读自己喜欢的成语故事 开始吧 放音乐读成语
小组交流
师:好 同学们 看到大家兴趣盎然的交流 你一定有很多阅读收获谁愿意把自己的阅读收获和大家一起分享呢
来 请你第一个说吧
生1:我读了井底之蛙这个成语故事我积累的好词师 井底之蛙
满不在乎
一望无边 我积累的佳句是我是生活在井底的青蛙 ======满不在乎的摇摇头
师:恩 你真是一个爱读书又善于积累的好孩子
谁还愿意来展示自己的阅读收获
生2:我读了 杀鸡吓猴的故事
我对其中的一句话非常感兴趣 我想美美的读一遍 大家想听吗 生:想
生2:主人便敲起锣........早躲到 人群中去了(有动作)
师:嗯 真好(鼓掌)——同学读的真美 真吸引人 我们都被深深的陶醉了老师把自己做的书签奖给你
谁还愿意来展示自己的阅读收获
——请你来
生3:老师 我们小组的同学 不仅喜欢读成语故事 还喜欢表演成语故事呢
我们都喜欢邯郸学步这个成语故事 想把它表演给大家 大家想看吗 生:想
师:掌声有请
(表演成语故事)最后说出道理 师:他们表演的好不好 生:好
师:谁还有自己的阅读收获 想和大家一起分享呢
生3:我读了一篇成语故事 叫南辕北辙 我想给这个成语故事编一个结尾 大家想听吗 生:想
生3:----国人一直乘着马车往北走
路费都用完了 还没有到楚国这时他才知道自己走错了方向
他没得吃没得喝 又饿又渴 幸亏遇见了好心人 帮助了他还把他送回了家乡(鼓掌)师:嗯
————同学创编的故事结尾非常有新意同学们都听得特别入神
谁还给大家来展示展示
来 ————请你来吧
生4:我读了叶公好龙 这个成语故事 我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 并把他画了下来(讲故事)谢谢大家
师:嗯 好 此时此刻老师的心情和大家一样 是非常快乐的 希望同学们永远充满书香 充满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