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绿化造林工作总结
×年我局绿化造林工作在局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在市林业局造林科的指导下,在全区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围绕营建全国生态建设示范区的奋斗目标和年初签定的绿化造林目标管理考核责任书,坚持科技兴林,推进林业产业化进程,打造
秀美翠屏,全科人员全力以赴,扎实工作,在工作任务繁重、人员力量薄弱的情况下,全面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并取得了较好成绩。现将全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主要工作情况(xiexiebang.com,全国公务员公同的天地www.xiexiebang.com)
全年共完成造林万亩,其中完成退耕还林工程配套荒山造林万亩,占任务的,利用植被恢复项目完成造竹万亩,油樟万亩;完成天然林保护工程封山育林亩,占任务的,完成幼林抚育万亩,占任务的。
(一)以两大工程为重点,大力营造林,加快林业发展。
围绕我局“以西部大开发为契机,抓住各种机遇,以营造林为工作重点,大力增加森林植被,加快全区林业发展步伐”的战略布署,全力作好营造林工作,把好造林“三关”。一是把好苗木关,今年所需的万株竹种和万株油樟苗实施了招投标制度,纳入了政府采购,坚持苗木质量标准,选用良种无损伤、无病虫害苗木;二是把好栽植关,做到开挖大窝(××厘米),施足基肥,苗木必须随起随栽,栽植时带足水、扶正干、踏实根;三是把好抚育关,适时培土、灌溉、追肥和进行病虫害防治,以确保苗木的成活和正常生长。
⒈实施好退耕还林工程。××年下达了配套荒山造林任务万亩,由于我区已无成片荒山,完成任务必须拓展造林空间,充分利用疏林和“四旁”零星隙地,采取政府招标采购苗木发放给农户栽植的办法,较好地完成了配套荒山任务。今年上半年,开展了退耕还林“十一五”规划。根据国务院关于编制退耕还林规划的部署,开展了全区退耕还林工程有关情况的调查,并结合实际,对“十一五”期间退耕还林进行了规划,规划实施面积万亩,省林业厅实际转报万亩;
⒉天然林保护工程。通过森林管护专职人员及协管员以巡山为主的森林管护,全区万多亩森林资源得到了有效的管护;
⒊大力培育林业产业资源,加快林业产业化进程。利用两大工程和植被恢复项目,新造油樟林万亩,黄栀子万亩,竹林万亩。
⒋积极探索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在赵场、明威、沙坪、金坪、思波等乡镇进行林药、林草畜等退耕还林造林模式,积极引导退耕农户开发林下地利用。赵场镇建立了亩退耕还林林下地苦篙种植示范基地,明威乡建立了亩示范基地,沙坪建立了亩林草蓄示范基地,金坪镇建立了余亩林草蓄示范基地,思波乡建立了余亩林下地香草示范基地。
(二)加强营造林后续质量管理,巩固造林成果。
按照“造一片,成一片”的要求,切实加强营造林后续质量管理,巩固造林成果。一是认真落实管护责任,加强万亩退耕还林造林地的管护,将政策兑现与管护效果直接挂钩,督促农户管护措施落实到位。二是加强造林地缺窝补植,对造林存活率(保存率)达不到栽植密度的小班,组织补植补栽。三是狠抓幼林抚育,指导、督促农户松土、除草、灌溉和病虫害防治等。
(三)加快绿色通道建设,打造“秀美宜宾”。
绿色通道建设是是对外开放、迎接国内外宾客的重要窗口。为了迎接××年四川省第四届旅游发展大会在宜宾的召开,目前我区已基本完成了内宜路、宜长路绿色通道建设,内宜路两侧已造林余亩,宜长路两侧亩,并于今年上半年完成了缺窝补植和施肥等专项工作。补植麻竹、杂交竹万株,其中宜长路补植万窝,用竹种万株,内宜路补植万窝,用竹种万株。对宜长路绿化带施用复合肥吨。
今年国庆大假期间,根据市委、市府的部署及市林业科学研究所制定的《宜宾市绿化工程规划设计方案》,局里组织了技术力量,由造林科牵头负责,对宜珙路、七星路、吊白路、内宜高速南北出口等条公路段进行了规划设计。规划造林面积亩,行道树绿化公里,设计总投资近万元。若市区财政投资能到位,“秀美宜宾“将指日可待。
(四)开展科技培训,推广林业科技,努力提高林业科技在生产领域中的推广应用。
由于我区基层林业干部变动较大,业务知识欠缺,严重制约我区林业发展。为此,局领导高度重视,不惜代价给林业站购买业务书籍,开展科技培训。今年月,根据局领导的安排,造林科承办了全区林业干部专业技术知识培训班,编印了培训教材,培训林业干部余人,并经考试全部合格,取得了较好的培训效果。另外,积极开展科技示范基地建设,建立了黄栀子丰产技术示范基地、麻竹示范基地、油樟丰产示范基地等,以点带面,推动林化、林纸等林业产业基地建设。同时,利用造林指导、“三下乡”活动等向广大林农印发了黄栀子、油樟、竹子等栽培管理实用技术资料万余份。
(五)开
展义务植树,提高全民绿化意识。
参加全民义务植树,是我们每个公民的法定义务。通过对全民义务植树重要性、全民性、法定性和义务性的广泛宣传发动,使广大干部群众认识到全民义务植树对人类生存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意义,提高参与义务植树的自觉性。区级领导带头参加义务植树,履行植树义务。全区共完成义务植树万株,占任务的,其中栽植乔木
万株,花灌木万株,花卉万株。收缴“以金代劳”资金万元。
(六)加强工程档案管理,巩固工程建设成果。
档案管理是天然林保护和退耕还林工程管理的重要内容。我们安排了专人负责,对天然林保护和退耕还林工程建设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保存和利用价值的各种文字材料、图表、合同、卡片、声像等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归档,做到了“门类齐全、结构合理、数量充分、质量优化”,以提取工程建设经验,巩固工程建设成果。
二、存在的问题
(一)工作缺乏精益求精。有时不是很重要的工作,就不严格要求,往往满足于应付交差,工作缺乏精益求精。
(二)缺乏主观能动地开展工作。工作中穷于应付,没有围绕林业发展主观能动地开展工作。
(三)林业科技推广工作薄弱,技术力量严重欠缺。营林生产科技含量较低,传统林业粗放经营思想严重,很多新品种、新技术等很难在营林生产中推广应用。
(四)幼林抚育工作力度不够。随着两大工程造林的推进,幼林抚育任务逐年增大,造林科承担着抚育的督促检查指导职责,由于造林科其它任务繁重,忽视了幼林抚育的重要性,工作力度不够。
(五)对乡镇林业站指导不到位。
三、明年工作初步打算
(一)完成上级下达的两大工程造林任务。
预计明年有天然林保护工程人工造林任务亩,封山育林亩,退耕还林任务万亩,配套荒山造林万亩。
(二)加强林业科技推广工作。
一是引进和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建立科技示范点。
①杨梅引种试验。杨梅是我国良好的经济生态树种,著名的特产果树,四季常绿,栽培容易,是绿化山地、治理水土流失的先锋树种,而且果实初夏成熟,色泽艳丽,风味独特,种植杨梅可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可持续发展。引种杨梅,对丰富我区造林树种,发展林业意义重大。详尽内容另编立项报告。②山苍子丰产技术推广示范。山苍子又名山鸡椒、木姜子,属樟科木姜子属植物,落叶小乔木,花、叶、果肉可蒸提山苍子油,在香料、食品、医药及饲料工业方面都具有重要价值。本市及周边地区几乎绝大部分采自野生果实,山苍子油年产量约吨,产值万元左右;山苍子树生长快,至年可开花结果,是兼具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树种,山苍子油及其精加工产品在香料、医药、食品等行业具有广泛的用途,是我国大宗的传统出口创汇的林产品,具有很强的国际市场竞争力,近年来油价在万元间波动,精加工产品更是供不应求,市场缺口较大,发展山苍子林基地可行。③中药村黄柏基地建设。黄柏属木本中药材,以其根皮、干皮和枝坡提制中药“黄连素”,具有清热、止泻、下火等功效,其医疗药用十分广泛。黄柏现有野生资源少,经长期开发,资源已枯竭,价格呈上扬之势,现黄柏鲜皮每吨价格达—元,且一直供不应求,市场前景十分广阔,发展潜力大。拟在南广镇、赵场镇、李庄镇发展万亩,采取公司农户的形式,由公司与农户签定购销协议;④油樟丰产技术推广示范;⑤苦竹丰产技术推广示范。
二是探索立体林业开发。探索林下地利用,特别是已实施的万亩退耕还林林下地的利用进行探索,解决生态增效、经济发展、农民增收。进一步在沙坪、金坪、赵场等乡镇建立退耕还林林、草、蓄示范模式,在思坡乡建立林药草模式油樟香草,推动了全区退耕还林工程健康发展;
三是加强科技指导,推广先进适用技术。进一步印发油樟、黄栀子、竹、枇杷、桃、梨等栽培管理适用技术(可张贴的号纸彩印)。
(三)加强对林业站的指导。
乡镇林业员变化频繁,“生手”很多,加强对林业站工作人员的培训、指导十分重要。今后将重点在林业实用技术、重点林业工程管理、档案及电子档案管理等方面对林业站进行具体指导。
(四)进一步加强幼林抚育工作。
“三分造七分管”,为确保造一片成林一片,必须进一步加强两大工程造林幼林管护工作,特别是退耕还林工程,每年有元亩的现金补助,可视为管护费,在兑现前,对退耕户退耕地的补植、成活率、幼林抚育、管护责任制落实等情况进行详尽的复查,复查合格的,予以兑现,复查不合格的,责令按要求管护后才予兑现。
第二篇:造林绿化工作总结
关于二○○八年春季造林绿化工作总结
达林发„2008‟72号
达州市林业局:
2008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战略之年,也是进一步抓住林业发展机遇,加快林业现代化步伐的关键之年。入春以来我县造林绿化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林业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林业工作全局,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建设生态文明、发展生态产业、实现绿色富民”的工作思路,进一步推进我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通过广大林业职工和全县人民的共同努力,紧紧抓住春季林业生产的黄金季节,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活动,形成了全民搞绿化、全社会办林业的良好氛围,为全面完成2008年造林绿化任务开好了局。现总结于后:
一、大力开展春季造林行动
今春以来,我局结合雪灾自救,仍然把巩固重点工程造林成果、开展重点工程补植补造作为全县造林绿化的重点。一是突出抓好两大工程的补植补造。为保证造林质量,巩固造林成果,今春以来,对全县因雪灾需要补植的地方和补植的数量进行了详细汇总统计,并进行了补植筹划,并抓住春季有利造林时机,及时开展补植补造。特别是对历年的退耕还林地块,充分发挥退耕农户的积极性,全面补植补造。同时我局还实行局领导包片督促负责制,组织林业专业技术人员深入第一线进行技术指导。各工程乡镇积极行动、任务明确、责任落实、措施到位。全县共完成因雪灾和造林保存率低的补植补造面积3.2万亩,其中退耕还林工程补植1.8万亩,天保公益林补植1.4万亩,补植各类种苗达161余万株。二是超前规划,超前实施,力争春季造林绿化工作有大的突破。为了保证把今年造林工作落到实处,切实提高造林质量,我局在春季提前安排完成天保公益林2.3万亩(其中人工造林0.5万亩、封山育林1.8万亩);育苗180亩;完成绿色通道建设16公里,其中公路绿化14公里,河流绿化2公里;零星植树450万株。
二、开展义务植树,提高全民绿化意识
参加全民义务植树,是我们每个公民的法定义务。通过对全民义务植树重要性、全民性、法定性和义务性的广泛宣传发动,使广大干部群众认识到全民义务植树对人类生存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意义,提高了参与义务植树的自觉性。今年是全国开展义务植树运动的第27个年头,我县的县级义务植树于3月7日在南外镇雷音铺村六组滴水湾举行,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四大班子领导及县绿委各成员单位、南外镇、青年学生等300余人,参加了义务植树活动,共栽植2000余株湿地松,一片荒坡变成了绿地,拉开了我县2008年义务植树的序幕。同时,县绿化委员会发出了文件,动员号召全县适龄公民履行植树义务,要抓住春季造林的黄金季节,大力开展义务植树活动,把我们的家园建设得更加美好。全县各地积极响应,掀起了春季植树造林热潮。截止目前全县春季累计义务植树270万余株,参加义务植树达58万人次,使我县义务植树迈上规范化、基地化的轨道。
三、狠抓种苗基础,提高种苗质量
种苗是造林绿化工作的基础,苗木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两大工程的造林质量。为此,我局进一步加强了苗木的管理,规范了种苗运作,实行了定点育苗、定向培育,特别是对马家苗圃的苗木进行了统一管理。全县共育苗180余亩,为工程造林可提供各类合格苗木295余万株,主要有柏树、杉木、马尾松、香椿、杨树等10余个树种。今年通过抗雪灾保苗,清污扶苗,有效地战胜了雪灾,保住了造林用苗。同时注重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大力开展栽培技术推广培
训,严格实行种苗“两证一签”,对林木种苗实行“不检不调、不检不储、不检不售”,保证了林业生产用苗的质量,为我县工程造林用苗和补植补造提供了种苗基础。
四、强化质量管理,巩固营造林成果
按照“造一片,成一片”的要求,切实加强营造林后续质量管理,巩固造林成果。一是认真落实了管护责任,加强对我县11.3万亩退耕还林造林地的管护,将政策兑现与管护效果直接挂钩,督促农户管护措施落实到位。二是加强造林地缺窝补植,对造林存活率(保存率)达不到栽植密度的小班,组织补植补栽。三是狠抓幼林抚育,指导、督促农户采取松土、除草、灌溉和病虫害防治等措施,幼林长势良好。四是认真搞好退耕还林成果巩固专项规划和城乡绿化专项规划。从规划入手,力求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加强营造林后续质量管理,巩固造林成果。五是抓好宣传教育,提高全民造林意识。为提高全县人民对工程化造林重要意义的认识,掀起一个植树造林,绿化达县的高潮,我局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宣传车、标语、简报等形式在各乡镇广泛宣传林业工程化建设的重要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及国家林业政策和有关的林业法律法规。通过发放资料、录像宣传、实地现场操作培训等方式,提高了林
农对经济特色树种的栽培管理水平。据统计,今年共发放科技宣传资料5000余份,培训林农3500人次。
五、下半年工作打算
一是抓好未成林造林地的管护工作,确保造林成效。
二是按照上级工程造林计划,切实做好计划的安排、规划、实施和验收工作。
三是加强育苗田间管理,保证秋冬造林和补植用苗,确保今年任务全面完成。
第三篇:造林绿化工作总结
XX镇地处XX市南部,距枣庄新城8公里,总面积86445.2亩,辖41个行政村,是山区半山区镇。XX镇抢抓枣庄、XX两级市委、市政府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契机,立足于早动员,早安排,早组织,大力实施森林建设。今年以来,全镇累计完成造林面积5300亩,四旁植树30万株,义务植树42万株,建精品造
林工程两处,全镇森林覆盖率达43.7%。我们的做法是: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森林城市建设提供强力保障。为加强森林建设工作的领导,我镇成立了以镇长为组长,分管镇长为副组长,林业、水利、农业等相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将造林绿化工作纳入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镇主要领导亲自部署,亲自指挥,分管领导把造林绿化工作抓在手上,靠前指挥,协调调度,全力推进,人大、政协多次视察造林绿化工作,提出了指导性很强的意见和建议,有力推动了造林工作开展。
二、制定扶持政策,加大对林业建设的投入力度。根据不同造林区域的地域特点,大力推广土地流转和规模种植。在延续并兑现往年补助政策的同时,进一步加大对林业建设的投入,对于京台高速路两侧绿化用地,将绿化用地流转到大户手中,镇政府每亩补植900元,连补两年。对于成片荒山造林发展的经济林,在享受上级补助的基础上,镇政府每亩再补助100元。对新造林成方连片100亩以上的国家重点生态林每亩补助300元,根据造林自然条件,镇政府还适当予以补助。
三、放活营林机制,充分调动群众林业生产积极性。我镇坚持“荒山绿起来,林业活起来、农民富起来、生态好起来”,明晰产权,充分调动广大农民和社会各界参与造林工作积极性。大自然农业投资有限公司通过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采取土地流转的方式,流转土地4200余亩。目前,成片造林800亩,栽植核桃石榴、柿子4.2万株,发展“林下养殖”经济,建设鸡、鹅育雏舍5间,养殖芦花鸡3万只。前大官、后大官、葫芦套、卜掌等村,采取流转土地的方式,流转山坡地1000亩,全部用于发展经济林。其中,卜掌村采取山坡地互换、租贷的方式,规模发展山坡经济林。有山村把零散的山坡地化零为整,将各户原先小块、零星的山坡地集并成大块,以每亩每年800斤小麦的产量交给农民租金,签订土地流转合同,统一发包经营。
四、创新造林模式,打造创森绿化精品工程。今年是创森的实施年,我们按照“突出重点、打造精品”的建设理念,以荒山造林、山坡经济林发展为重点,坚持生态建设出精品,采取工程化造林机制,实行招投标,严格按合同管理,专业栽植,包栽、包活、包管护。实行林业生态建设质量责任追究制,严把规划关、整地关、苗木关、栽植关、浇水关、管护关,力争把每一项造林工程建设成为质量高、效益好的精品工程,切实发挥效益。实行林木产权单位管护责任制,构建责权统一、种管结合的长效管护机制,确保林业建设重点工程一次成形、一次成景、一次成功,力争把每一项造林工程建设成为质量高、效益好的精品工程。前大流域、郭沟流域被评为“重点精品荒山造林工程”,刘村梨园被认证为国家AAA级森林文化景区,葫芦套铁路主题公园文化创意园被列为市级森林文化重点工程项目。通过实施工程化造林、责任化管护,有力促进了林业的大发展,提高造林绿化水平。
第四篇:林业造林绿化工作总结
一、生态绿化工作
2018年市政府下达我区造林任务6000亩,我区完成6000亩,完成率100%。为全面提升中捷绿化水平,园区管委会对造林非常重视,多次召开关于土地流转的专题会议。园区领导亲自踏查造林地块,动员城管局、交通局、各分区单位负责人及农务局班子成员参与到造林绿化中来。园区领导熊俊杰对造林任务、质量、成活率提出严格要求。我们着重建设大方大片造林和桑经济林两项重点工程。我区造林机制是政府公开招投标方式,从整地作业、购苗、种植、管护(保成活率)等方面全部由中标单位承担并完成。
(一)、绿化地块
1、大方大片造林
以增绿量为目标,以沿海防护林工程建设为依托,充分利用宜林盐碱地,大力开展大方大片造林,2018年在3858亩的白蜡片林,其中:大郭庄2500亩,朱庄子400亩,徐庄子658亩,辛庄子300亩。
2、生态林向经济林成功转型
自2016年秋冬季以来,我区对生态特色经济林建设方面,提出了发展方向和思路。根据我区立地条件,2018年完成叶桑种植2180亩,其中:刘官庄940亩,徐庄子1240亩。
(二)主要做法
1、做好基础工程:土方工程是决定绿化任务完成的基础,要确保土方平整及时到位。
2、优选各种苗木:选择适应性强,成活率高的优质苗木,乔木以白蜡为主,桑经济林以叶桑为主。
3、加大投入力度:2018年造林绿化投资3500万元。
4、加强宣传报道:绿化宣传到位,在电视台、中捷视点、园区官网对绿化工作从作用、意义、实效以及监管措施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宣传和报道。
(三)工作计划
种植阶段已完成,后期进入树木养护阶段,视墒情及时浇水、除草、防治病虫害,确保成活率达到85%以上。
二、美国白蛾防治工作
为确保园区2018年美国白蛾防治任务的圆满完成,保障林果资源和生态安全,中捷农务局制定了《2018美国白蛾防治实施方案》。
1、疫情监测
并根据市森防办要求,从4月25日开始,及时将诱虫灯布置到位,共农科所、辛庄子、盐场3个测报点,每个测报点设置2台诱虫灯,共计6台杀虫灯,并配备1名查防员负责对本村队居民小区范围内的绿色植物进行疫情普查,并将每日诱集的成虫数据统计上报到农务局美国白蛾防治办。
2、美国白蛾防治工作的实施
按市局要求将全区防治任务承包给6个防治专业队,区级财政投入防治资金8万元,并配备高压机动喷雾车6台套,投入人力700人次,共发放高氯60箱,灭幼脲20箱,功夫菊酯40箱,地面喷药防治面积12000亩,诱虫灯5台,使我区美国白蛾防控工作基本达到了要求,有虫株率控制在了0.1%以下。
三、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试点林业项目
为保证我区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试点林业项目的建设成效,结合我区情况制定了本级实施方案。我区2016年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试点林业项目涉及农业一分区一队、三队2个村,农业二分区九队1个村,农业三分区十二队1个村。本项目共实施五年,2018年补助资金150万元。
四、2019年工作谋划
1、夯实生态文明基础
扎实推进造林绿化,搞好防护林建设和通道绿化工作,以树典型、建亮点、抓示范为主,建设高标准和高质量的生态绿化。
2、发展经济林产业
发展桑经济林,既达到生态林绿化建设任务又满足发展经济林产业需求。
3、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
建立健全防治机制,加强防控队伍建设,做好应对突发事件的经费、物资和技术储备等各项工作,抓好防治人员队伍的技术培训工作。
第五篇:乡镇绿化造林工作总结
2009年乡镇绿化造林工作总结
2009年我镇认真按照县政府的统一部署,依靠县农牧渔业局的正确指导,以我镇今年是全面实现小康的冲刺关键年,建设绿色##、生态##。去年全县绿化工作会议召开以后,我镇加强组织领导,深入宣传发动,认真制定规划,掀起绿化高潮,到目前为止,全镇完成沿海高速、五环路、开发大道、海防路等道路绿化,完成南阳、立发、三角、洋蛮河、油坊头五个村四条河道绿化。我镇超额完成了今年的绿化造林任务1200亩。已完成1255亩。
现将我镇今年的绿化工作总结如下:
一、组织到位,贯彻迅速
为了将绿化造林任务贯彻落实到位,工作会议以后,我镇进一步完善此项工作的组织领导机构,成立了由镇党委书记挂帅,镇长任指挥,党委人大政府分管负责同志任副指挥,各村村民委员会主任为成员的绿化工作领导小组,并于12月20日召开了绿化工作会议,进行贯彻落实,各村党支书、村主任镇农技站参加会议,会上镇负责人作了工作动员部署,这次会议上结合县交我镇的任务,分解量化到各村,为了进一步明确工作责任,各村还向镇政府递交了绿化工作责任状。会议结束后,镇广电站运用自办节目进行了宣传,重点宣传绿化对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生活质量、提升环境品味等方面的重要性,有效地调动了全
镇广大干群绿化工作的参与意识。
二、摸清情况,科学规划
为了认真落实全年新增造林面积1200亩的任务,我镇安排农业技术推广站的同志突击四天对全镇范围内可小班绿化的情况进行了摸底,并形成初步方案。我镇成片造林小班绿
化主要集中规划在道路和河道。
三、突出重点,强势推进
我镇重点建设的开发大道、五环路及其北延伸段、海防路以及沿海高速,按照高起点设计、高标准建设、高速度推进的要求,绿化效果十分明显。沿海高速862.8亩只用了10天左右的时间全部实施了绿化。各村按照镇下达的绿化任务纷纷进行了落实,主动联系绿化公司,掀起了一股绿化造林高潮,将规划的符合造林标准的道路闲地尽可能绿化到位,镇农技站对所绿化的小班一条条、一处处进行核实登记,完善台账资料。
四、对照目标,奋力冲刺
为了确保完成全年绿化工作,我镇一是抓住季节。把3月份作为全面完成绿化任务的冲刺突击月,集中力量,搞好突击。二是突出重点。将道路和河道绿化作为重点,要求绿化公司保质保量完成任务。三是强化督查。结合各村递交的责任状,对各村的完成情况进行认真督查,并将督查的结果列入2009年的各村考核细则。四强化责任。绿化工作栽植是基础、管护是关键,我们将与各村各单位进一步完善管护责任,明确管护人员,确保绿化的成活率、保存率达9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