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采油厂采油工程软件应用现状分析及建议(东辛-王俊)
采油厂采油工程软件应用现状分析及建议
摘要:随着油田“数字油田”战略的实施,采油厂采油工程信息化水平有了显著的提升。通过对胜利全局各采油厂、油公司采油工程信息化工作的调研,并结合东辛采油厂工程信息化的特点和取得的成效,阐述了引进和自研软件系统应用现状,并对下步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议,为广大从事采油工程信息化技术研究与管理的人员提供一个参考。
主题词:采油工程软件应用数据自研
在油田信息化建设大环境下,为了进一步发挥信息技术对采油工程的推动作用,提升采油工程系统整体决策、管理和科研工作水平,从分公司到各采油厂都做了大量的工作,推广应用了一批软件系统,覆盖了注采管理、集输管理、作业运行、工艺研究配套等方面,对提高生产总体管理水平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随着油田源头采集系统的不断完善、数据处理等应用的不断深化,软件用户的需求不断细化和深入,对软件系统的建设和引进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十分有必要对采油工程信息化应用的现状进行分析研究,结合生产实际,总结成功经验、找出差距与不足,为开展下步工作提供参考与支持。采油工程数据基础建设情况
1.1 采油工程数据基础概况
2005年起,按照油田信息化建设总体规划和油田企业“数据中心”建设的总体部署,有限公司各单位全面应用了源头数据采集系统。截止目前,油田各采集单位都已建立起了数据采集、审核、加载、存储管理一体化的源头采集管理体系,初步实现了数据的“一次采集、集中管理、授权共享”。采油工程数据的采集、规范作为源头数据采集的一部分,得到了相应发展。
但由于工程数据采集频率随机性大,数据表关联性较差,数据应用体系尚不健全,采油工程方面的数据采集(特别是作业部分的数据采集)仍属薄弱环节,数据质量、数据的完整性、及时性有待进一步改善。
采油工程数据库目前采用的标准共有3个:开发数据库98标准、开发数据库05标准、源头数据标准。各数据采集单位05年以前的历史数据,均采用98标准建设,05年以后数据采用源头数据标准建设。
采油工程总库采用开发数据库05标准与源头标准相结合的方式,在对两大标准进行分析论证、确保数据完整的基础上,确定了开发静态、测试、化验等数据采用05标准,作业、开发动态等部分采用源头标准建设。随着《采油工程决策支持系统》等大型应用软件的开发,应用库结构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目前各二级源头数据分库由局信息中心统一进行结构的维护、更新。但各单位为
1满足自身的应用需求,又建立了自己的应用库,对数据库结构和采集范围进行了扩充完善。
1.2 采油工程数据存在的问题及下步建议
1.2.1 随着应用的不断深化,采集标准需要不断修订
首先源头数据难以完全涵盖采油工程应用的状况。各厂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建立了源头标准之外的数据采集,满足厂级应用。自建的数据采集需要纳入源头标准统一采集应用。其次大量生产过程管理中的常用数据表项没有纳入。目前的源头数据只能对结果数据进行采集,无法完成对过程数据的收集。例如施工过程、资料处理过程等,而这些数据恰恰是应用部门进行数据对比分析,提高措施成功率的关键。第三,随着新工艺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新的生产工艺信息需要纳入源头采集。例如:完井工具、代码的扩充、措施类型的增加等,需要不断修改完善采集项。
1.2.2 数据建设之上缺乏应用的支撑,数据质量难以保证
缺乏应用系统的支撑,对于已入库的数据质量难以考核。目前源头数据仍然是采的多用的少,有些表至今没有一个软件使用其数据。例如采油设备档案类的17张表,从2004年源头采集以来一直是采的多用的少,数据质量和标准有待应用的推敲。2009年采油工程决策支持系统推广以来,对这些档案类数据重新重视起来,但在应用过程中不断发现数据标准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因此只有在应用的支撑下才能使得数据质量进一步提高。
数据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并不一定需要通过行政命令来实现,有些可以通过技术政策来引导和推进,有些可以以来成熟的应用的示范作用,让拥有最大用户的软件系统成为事实上标准或规范。
1.2.3采油厂间应用标准不统一,数据基础环境有待改善
从总体应用上看,各采油厂基于目前的源头数据库、98版的开发数据库、05版的开发数据库,都有采油工程应用系统的建立,不利于统一应用的开展。从局层面上应该逐步废止一些老的标准,统一于源头数据采集,统一于05标准的应用,采油厂内部的应用系统要向新数据标准上迁移,或者通过开发新系统替代哪些维护修改工作量大、繁杂的系统。
1.2.4采油工程指标处理体系不规范。
采油工程指标体系的建立需要大量的统计和专业化计算,但目前这些规则、算法没有一套体系将其规范化,基本靠人工或各自独立的系统来自行设计,造成应用数据的不统一。直接影响着生产应用及辅助决策的质量,2009年全局通过推广采油工程数据处理系统,有望从根本上改变多年来难以统一的问题。
2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情况
2.1 管理信息系统现状
在采油厂层面,由于采油厂业务管理的复杂、多样性决定了照搬引进的模式行不通,软件开发方式由完全引进向合作开发、自主研发过渡;特别是一些技术力量较强的采油厂建立的应用系统涉及各个生产层面,甚至在矿级也组织了一些特色应用。
注采管理内容较广,目前采油厂建立的系统主要是针对具体的专项管理开展的,种类较多,覆盖面比较广。重点在生产动态管理、油井工况分析、设备台帐管理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的应用系统建设,基本能够满足目前的生产管理应用需要。
在注水信息管理,个别采油厂开发过一些较小规模的应用。如“注水井洗井管理”、“注水井分层测试成果解释”、“注水井水嘴调配与设计”。
在工艺措施分析方面,随着工艺水平的不断提升和新工艺措施的不断涌现,建立以源头库与方案库数据库为基础的,覆盖防砂、解堵、调剖、机采四大措施,包括实时数据更新、周期对比、报表分析等功能,一套油水井工艺措施实施效果跟踪的配套软件,支持采油厂工艺技术人员进行单井工艺与不同油藏、不同开发阶段的适应性研究。
在作业运行管理方面,以单井设计网上流转为主线,逐步实现作业运行流程化管理,各厂建立的软件主要以“设计编写—流转—审核为主线建立了相应的查询、统计分析功能。大部分厂实现了作业设计的网上审批管理。部分采油厂针对自己的需求,在作业设计运行、作业现场管理及监督、作业费用结算、效果分析等方面开展了应用。逐步实现了作业全过程的信息化管理。
2.2 管理信息系统存在问题及建议
2.2.1信息系统的建设缺乏统一规划,需要按照工作流的思路进行改造
很多系统的开发只以本部门需求进行设计,而不考虑相关协作部门的应用需求,不能互联互通,造成信息孤岛;另一方面,系统的建设只考虑高层决策管理的需求,没有兼顾基层生产经营分析的需要,基层对系统的建设积极性不高。未来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思路,应该有采油厂高层管理人员参加,强调高层规划工作,即以战略数据规范为中心的总体规划和总体设计,形成一套完整的“自顶向下规范和自底向上设计相结合”的策略。
2.2.2 前期建设投入大、后期维护跟不上,需要严格按照项目管理的要求建设信息系统
目前油田在用的应用软件,大都以项目的形式组织开发,项目结束后没有后续软件维护费用,随着应用的深入和功能的需求的增加,软件得不到及时更新维护,逐渐失去使用价值。采油厂前几年开发的软件只要做出来就行,根本不管实现的过程,系统的可维护性、可扩展性都非常差,必须把系统工程、信息工程等工程化的方法引入到信息系统开发过程中,才能使得这个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其次就是要注重用户参与开发的原则,这里的用户包括单位的领导、核心用户、辅助用户等,并且要深
度参与软件全过程的开发,既要以甲方代表身份出现,又应成为真正的系统开发人员,当系统交接以后,才能使系统发挥较大的应用价值。
2.2.3各单位应用水平参差不齐,软件重复开发现象严重
受采油厂重视程度的影响,管理信息系统的研发、推广、应用的层次差别较大。有些厂通过自研、合作开发应用的信息软件多达30多个,业务覆盖面广;而较差的厂仅局限在分公司推广的软件。另外,功能相同的软件重复开发现象较多。这需要局有关处室加强合作,不断将一些某厂成熟应用的系统向其它厂推荐使用,即节约了重复开发的费用,也能够实现业务流程、数据的规范统一。
3专业研究软件的应用
胜利油田开发四十余年来,采油工程系统紧密结合不同开发阶段需求,加强科研攻关与技术集成配套,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采油工程技术系列,为油田开发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按照科研攻关和现场技术服务的实际需要,主要针对压裂酸化、机械采油、防砂、三采等技术系列,配套了采油工程专业软件,形成了主流软件和特色软件相结合,自主研发和引进相互补充的应用格局,对采油工程技术研究和实施效果发挥了支撑作用。
目前,采油工程专业软件主要以引进为主、合作研发为辅,软件主要集中在采油院,各采油厂工艺优化软件较少。专业领域主要涉及完井工程、人工举升、注水工程、稠油热采、油藏模拟及堵调、压裂酸化、防砂工艺和仿真与设计等方面,其中以人工举升、压裂软件等专业方面的种类和数量居多。
PEOffice是中石化推广的专业应用软件,软件功能包含了从油气生产数据统计、生产动态分析、生产状态评价、生产规律预测、生产故障诊断、生产优化设计到井下管柱数据查询与管柱图制作生成等油气生产技术管理分析和生产优化设计的各个环节,在同一软件平台上可以满足油气生产不同技术工作的需要。从2005年推广以来,目前各采油厂利用PEOffice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在工况管理、抽油机故障诊断、管柱图绘制方面应用效果比较好。
人工举升方面的软件数量和种类较多,优化设计对象包括了抽油机井、电泵和螺杆泵井。软件优化的侧重点均有不同,有协调供排关系提高产能的,有节能降耗提高系统效率的,以及进行杆柱受力分析防偏磨设计等。这些软件的应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油井的设计、优化水平。
采油厂目前引进的软件有:能耗最低机采系统优化设计软件、机械采油井生产系统优化设计软件、PEOFFICE软件(Proddesign模块)、优化抽油机井系统设计软件(OPRS系统),使机械采油工艺技术从单井节点分析到生产管网的优化等实现了软件优化设计,进一步提高了单井的产能和系统效率。
自主研发方面,采油厂结合自己的特点,研发了机采系统优化设计软件。这些软件在实际应用中发挥了较大作用。目前每年的新投油井、措施和维护的工作量很大,而且随着新工艺、新工具的出现,要求软件应用规模和软件功能方面进一步的扩充和完善,如进一步加大深抽、抽稠泵、水平井方面的举升优化等。
目前虽然各类辅助采油工程管理、设计优化、预警分析等软件应用较多,但在深层次的区块调整开发、工艺适应性分析、采油工艺模拟评价等方面还有待研究投入。曾经试验应用的石油大学开发的“区块RE调剖决策系统”、“油水井酸化评价系统”等与实际应用还有较大的差距。另外在针对不同油藏在开发过程中主导采油工艺技术和配套工艺技术的辅助研究与分析方面,方案编制过程的支持,对各种工艺技术的模拟和设计优化、实施效果分析评价,适应性与经济技术界限评价等方面仍十分欠缺。
目前分公司正在建设的“工程工艺中心”将会逐步改观采油厂专业软件捉襟见肘的局面。工程工艺技术中心主要面向采油工程的井筒举升、措施增产、提高采收率技术和单井工艺研究等方面,开展专业软件资源协同工作环境建设,为有效提升采油工程技术水平提供支撑,主要为采油院、采油厂工艺所提供支持
通过系统的建设,配以专业软件系列,实现工程工艺技术中心的建设目标,为工艺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提供技术服务平台,形成以网络系统为纽带,合理配置的服务器群、存储、配套机房,为采油工程的决策支持提供强有力的硬件支撑平台。
在资源配置中采用服务器虚拟化技术,有效的实现资源共享和故障隔离,物理分区可以使物理分区之间独立运行,互不影响,有效的隔离故障。通过资源动态调整,不同的分区来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实现故障隔离和资源共享。
4结束语
按照油田信息化“十一五”规划目标,今后一个时期采油工程信息化建设主要任务是:从全局层面出发,协同勘探、地质综合研究继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建成油田数据中心、工程工艺技术应用中心,建成采油工程辅助决策支持系统。
采油厂将会在采油工程系统信息化方面,把握采油工程信息化的核心,以提高油田开发效果为目的,解决好注水、采油、集输、作业等系统的信息化的问题。必须要紧紧围绕着油水井的管理与施工技术分析,借助于信息化的手段、建立起科学的油水井管理模式,提供能够方便、解决核心问题的软件,用信息化提升采油工程的总体水平。
第二篇:采油工程数据处理系统推广工作会汇报材料--东辛
采油工程数据处理系统(采油、注水、集输)推广阶段总结
一、系统概述
采油工程决策支持系统是胜利油田采油工程信息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工程,是一套贯穿分公司、采油厂两级管理,满足分析决策、生产管理和技术研究三方面需求的软件系统。采油工程数据处理系统是采油工程决策支持系统的基础,是基于源头数据采集的采油工程日度处理、月度处理体系,目的是要实现采油工程数据处理的日常化、信息化、规范化,为各级采油工程综合业务应用提供信息化支持;满足各级采油工程相关查询、统计、分析以及综合信息发布的实际应用需求。
2007年采油工程数据处理系统启动,以孤岛采油厂为试点,按采、注、输、修四大专业分步实施。采油、注水子系统于2009年5月份开始在分公司推广,经过一年多的推广应用,系统涉及的源头数据采集差错率明显下降,各类报表能够按时生成上报,基本达到预期效果。集输子系统于2010年7月年开始推广,数据处理流程已经建立,目前主要工作是在规范源头数据采集。
二、系统在东辛的推广情况
由于“采油工程数据处理”这项工作要涉及多个部门和单位的数据采集、校验、报表处理、指标审核与上报等工作,工作量比较大,是采油工程数据流和业务流的融合统一过程。为了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落实分公司采油工程决策支持系统推广应用的精神,采油厂成立了“采油工程数据处理系统”领导小组和推广实施小组,并针对具体岗位进行了分工安排,保证系统的推广运行。
(一)采油注水系统推广运行情况
2010年1月系统验收以后,系统由工艺所全权负责日度、月度处理、相关表数据规范、审核校验、考核。注采科负责最终中石化报表的审核与上报。经过持续的宣贯,系统相关单位已经把这项工作融入日常运行管理。主要工作包括如下:
1、加强对各级业务部门的沟通、宣贯工程数据处理系统的意义和功能,尤其是引起采油厂主管领导和各级分管领导的重视。
2、明确系统相关单位的职责,督促职责的落实,抓住数据采集、数据审核关键点不放松,超前计划、超前要求,严考核、硬兑现。例如在十一长假前,我们在9月底利用查错程序进行预检查,将错误数据提前反馈到责任人,并在5日要求数据源点单位相关人值班,配合数据差错修改,保证报表按时生成。对于超期未整改的错误数据,在采油厂月度质量检查中予以通报。
3、建立数据处理专题网站,及时通报相关信息和要求文档,建立起与基层的交流平台。将软件操作中问题、数据规范的要求、指标统计方式解释、错误数据类型和整改方法总结成文档,通过网站下发。
4、建立档案数据规范流程,开发了附录表采集审核软件,实现设备厂家、型号的采集与审核入库,编制了设备编号生成器软件,简化了档案数据采集流程。
5、开发应用“工程数据管理”软件,实现数据表间关联完整性校验,代码转译,错误数据跟踪管理。将软件推广到采油矿、队,实现了自校验、自改正。
6、编制程序实现与开发月度处理一致性校验,进一步细化完善系统自带查错程序的不足。例如“新投水井”、“新投油井”定位到具体井号。
通过以上管理与技术并重思路,使得采油厂采油注水部分工程数据进入了规范的运行环境,虽然在前期在数据规范、管理软件开发过程中做了大量工作,但在后期管理过程中见到了好的应用效果,在数据处理检查、纠错、修改过程中效率明显提高,操作简化,工作量降低,质量提高。从10月份反馈的检查结果来看仅在基础数据齐全性有0.52‰差错率。
采油工程数据处理(采油注水)运行网络图
(二)采油注水系统推广运行情况
1、集输系统推广组织分工 组 长:卢明昌 副组长:李旭东 刘军
成 员:赵雷、姜丽、付广永、越有富、赵靓、许继平、马焕臣、王利华、张延明、周忠义、2 李世胜、杨英、张琳、季海霞、马晓爽、刘桂芝、杨丽、高波、高洪琴
具体分工:
(1)系统推广工作由信息中心、油气集输科负责牵头,具体负责系统推广实施方案制定和运行协调;负责协调程序的安装、调试与修改、维护;负责采油工程数据处理系统所需源头数据采集的数据管理规范的制订和运行监督管理。
(2)月度数据处理由油气集输科负责,协助信息中心监控日度数据采集和处理,每月对处理的结果和问题及时通报。并负责设备档案类厂家、型号等基础数据收集和规范入库。相关指标的计算方法和统计规范的落实确认。
(3)系统涉及的数据由采油矿所属联合站负责录入,由联合站技术员负责审核把关。主要完成工作:
1、组织培训。9月份,派遣了油气集输科、信息中心、采油矿等单位10人参加了第一期的培训。对采油工程数据处理系统(集输部分)有了一个整体认识,对系统涉及的源头数据表、数据处理流程及后台管理有了总体了解。集输科根据系统推广的总体要求,并制定了初步的实施方案。
11月3日,集输科聘请项目组成员,召集各联合站、污水站的技术员在辛二站以现场会的形式,讲解《集输数据处理校验细则》和《集输数据源点采集规范》。并明确了数据整改要求。
2、规范数据采集
1、规范附录表,根据采油工程数据处理附录表的采集要求,在采油厂的统一规划下,由信息中心负责维护、审核,建立全厂统一完善的附录内容。
2、规范静态数据表。如使站名和每月上报的集输月报相对应,在YS_DHA14(站库基础信息)中将原单位代码对应的单位名称修改为东辛采油*矿**联合站,原油处理站在站名一项录入**联合站,污水处理站在站名一项录入**污水站;在YS_DHA01站库能力数据中,核实每个站库的设计能力和实际能力。
3、规范设备编码。采油厂信息中心统一建立了12位的设备编码规则,统一完善了静态数据资料采集,并逐步规范动态数据表的采集。
三、存在问题
(一)数据采集问题
1、系统部分采集的数据独立于源头,不利于采油厂统一管理
开关井数据、抽油杆类型、侧钻井、水平井基础数据、用电数据等目前分摊在采油队、矿、3 地质所等单位,缺乏检查考核机制,应该纳入源头数据采集体系,以源头数据采集管理规范进行约束。尤其是抽油杆类型、侧钻井水平井基础数据完全可以修改源头结构实现。
2、源头数据采集软件功能不完善。
(1)在有采集附录的字段中仍允许手工录入,造成字段采集不规范。
(2)有些填写数据累计项不能够自动计算,手动录入易出错;如:YS-DHB08中流量计累计读数,YS-DHB07中泵累计运行时间。
(3)采集平台中无法满足单点数据生成上报,如:YS_DHB01、YS_DHB 04、YS_DHB 05、YS_DHB06、YS_DHB08、YS_DHB28、YS_DHB29、YS_DHB30等表中无法进行单点生成,每次选中要生成的采集时间,点击生成数据后,会生成昨天全天的数据,只能一条一条的通过追加录入。
(4)静态数据YS_DHA08表中为站库原油稳定塔参数,而冷却塔也被要求录入在此张表中,参数不适合。
(5)部分表的采集界面设计不合理,例如ys_dhb05采集时间的排列顺序不整齐。不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不方便技术人员查询审查数据内容。
(二)统计算法的问题
1、检泵周期的计算
检泵周期统计处理方法不合理,造成各厂统计的检泵周期与实际分公司、采油厂日常统计的差别太大,无法使用,统计算法和计算取值过程需进一步完善。
2、统计算法不合适
在表6-1中,水平井平均单井日水平中的液和油统计有错误,比实际值高很多,累计产量中,只是统计的开油井,转注井或停井的产量遗漏掉了。
(三)与开发月度处理算法不一致
1、水井开井数的计算,开发中不要求月注水量大于0。
2、新投井的计算,“新投油井”开发的算法是年内新投见油井,若往年投产未见油,今年见油仍算新投,不管投产年月。
(四)边界值的处理问题
边界问题是指月度处理中一些字段、数据的产生处在月末,造成相关数据缺漏或者统计缺失的问题。如新投井的统计,投产日期为2009年12月31日新投的井,在开发中会当做2010年新投。
1)采油厂新投井的投产日期为该井第一次上作业的日期,若上作业时间较长,在本月未开 4 井,即在开发月度中该井不会产生记录,而目前的算法会报错。建议修改新投井统计校验算法,以开发的依据。
2)系统效率、动液面等字段存在本月最后几天投产后,未测试,造成数据缺漏。建议在算法中增加月末边界的判断,去除该类井的统计。
四、下步计划及建议
1、积极与项目组联系,将采集系统软件中存在的不足加以完善,为基层提供简单易用的采集源头采集系统。
2、加强对泵站技术人员及岗位录入人员的培训,尽快熟悉软件操作和数据规范填写要求,加强静态、动态数据审核管理,要求各站技术人员每天对上报的数据进行审核,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3、完善集输数据处理相关的考核制度,加强数据审核考核力度,尽快完善数据采集。
4、建议进一步完善采油注水部分功能:
1)完善开关井数据采集流程。目前“开关井数据维护”、“当日未开井维护”、“开关井数据检查”、“躺井审核”四项功能分散,并且在管理流程上有资料员、工程技术员分别录入,且功能分散,易造成数据项录入不全,审核过程流于形式,建议简化流程,合并功能。
2)完善档案类数据采集管理。目前缺失较为严重的是井下工具(封隔器、配水器等)、油管类,建议将这类数据的采集规范放在作业部分,目前采油队难以完成采集要求。
3)进一步优化数据处理流程,对检泵周期、系统效率、运行时率等关键指标的统计重新优化处理流程。
第三篇:济南市中水工程建的设现状分析与建议
济南市中水工程建设现状分析与建议
《经济师}2004年第l0期●区域经济 济南市中水工程建设现状分析与建议 摘要:文章分析了济南市中水工程建 设的意义,政策和存在的问题并对中水工程 建设提出了建议.关键词:中水工程建设现状分析 建议
中图分类号:F20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o04)10—243— 02 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当今人类面临的最 严峻挑战之一.水是人类生存的生命线,也 是一个国家农业和整个经济建设的生命线.缺水的危害性绝不亚于水患.没有水,人都 不能生存,还谈什么开发与发展.从新世纪 发展的战略高度看.必须花大力气解决水的 问题.解决中国水资源短缺问题应当贯彻 “坚持开源节流并重,把节水放在突出位置.以提高用水效率为核心,全面推行各种节水 技术和措施,发展节水型产业.建立节水型社 会”的方针.在运用行政,经济,法律等手段 深化节水的同时,加大科技投入,大力推行污 水处理回用,进一步提高水的有效利用率,使 有限的水资源发挥更大的作用,努力实现“有 限的水资源供给,保障无限的社会经济发展” 的目标
济南是水资源短缺的城市.随着经济发 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对水的需求将 不断增加,水已经由“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变 为“稀缺”.解决城市缺水的问题,直接关系 到人民群众的生活,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关系 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这既是我国当前经济 ●韩庆祥侯家彪冯玉春李春燕
社会发展的一项紧迫任务,也是关系现代化 建设长远发展的重大问题.对“资源型缺水” 的济南来说.一味“开源”是不现实的.只有加 强城市节水工作,采取措施提高水的利用率.才能确保济南的可持续发展.中水是解决一 个地区,一个城市的供需矛盾和水污染的经 济,快速的有效途径.一 ,济南市中水工程建设的现状与意义 所谓“中水”是指水质介于给水水质和排 水水质之间的,可在一定范围内再使用的那 部分水.“中水工程”则是中水生产,供给,使 用的设施(设备)的设计,制作,安装等项目的 总称.“中水”之名源于日本.相当于我们通 常所说的“污水处理回用”,“污水资源化”和 “污水再利用”等概念.中水是水资源有效利 用的一种形式和途径,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 物.济南市的中水工程建设研究始于1988 年,先后建设了南郊宾馆,玉泉森信,济南机 场,将军集团济南卷烟厂,济南机车工厂,济 南海关,山东师范大学等19个中水项目,设
计规模这10000/d,许多新建,扩建,改建的 建设工程正在规划设计中水工程.中水的应用受中水处理出水水质的制 约,而水质受经济技术条件的限制.当前,中 水主要应用于不直接接触人体的各种杂用 水,如冲洗便器,清洗车辆,冲洗路面,浇灌花 草绿地,水景补水,间接冷却水的补水,消防 用水等.济南市建设中水工程的现实意义表现为 以下几个方面:(一)恢复泉水喷涌的需要
济南素有“泉城”之美誉,泉眼之多,流量 之大.在我国城市中是罕见的.由于地下水 的过量开采,自1973年开始,泉水开始间断 出流,1981年~1985年平均每日涌量仅为 6,3万立方米:1988年四大泉群出现跨干 涸,时间长达9o0余天,是有记录以来干涸时 间最长的一次.泉水断流严重影响了济南市的形象,破 坏了济南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资源.节水保泉,恢复泉水喷涌是各级政府和广大 市民的迫切要求和工作重点,也成了全市城 市节水工作的长期任务.(二)节约新水量,保护水环境
由于不与人体直接接触的约占生活用水 总量30%~50%的用水可以由中水代替.建 设中水工程后,在保持同样生活质量的情况 下,原有的自来水供水量可节省30%~50%.如果再将企事业单位和城市杂用水全部由中
水代替,预计到2o05年,济南市城市中水的 需求量将达到15~20万m3/d.2010年将达 到40~50万nlj/d,约占城市需水量的20%~ 25%.如此规模的中水量,既减少了对有限 水资源的开采,又可最大程度地满足城市发 展和人民生活对水的需求,延缓对水资源的 开发需求,保护生态环境,改善人民的生活质 量.(三)降低用水成本,产生显着的经济效 益
中水工程的水源是自身的排水,相对较 稳定,可靠.在同样供水情况下.可利用的水
要.按照职能二,地方对其主导产业有相当的支配权力,在现代企业制 度和市场机制条件下,具有较强的自适应能力,能根据市场形势的变化 调整产业结构,生产量和品种,根据生产要素投入比例和区域经济法规 政策的有关规定(这些法规政策不应与国家和国际相关准则法规相悖), 拥有一定配额的销售和利润分配,从而拥有一定的财力和煤炭资源为基 础发展协作配套工业.煤炭工业的下游产业如火力发电,煤化工及其深 加工的较高附加值工业,以及利用煤矸石,粉煤灰等发展建材工业.上 游部门产业如矿山机械制造与维修等,使煤炭工业对区域经济具有更大 的关联效应,提高和改善山西区域经济的产业结构,减少双向利润转移 形成的反差,带动区域经济的全面发展.3.融合模式是山西区域经济水平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根 据产业经济学理论,经济持续稳定地发展,关键是要有适时适度推动产 业结构的能力,产业结构随社会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由低层向高层 次的转换过程的三种基本模式是:(1)以自然资源开发为主,资源型产业 占主导地位的资源导向模式:(2)以自然资源开发为主,向加工制造方向 转化直到加工制造业占主导地位的结构导向模式;(3)从结构导向向高 技术方向转变,大力提高技术产业在产业发展中的比重,甚至占主导地
位的技术水准导向模式.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提高和引 进,使山西区域经济由资源导向模式向结构导向模式转变,这就不可避 免地要求作为区域主导产业的煤炭产业发展模式进行相应的变化.融合 模式正是适应这一要求.在煤炭产业融合模式下,地方拥有更大的责, 权,利,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更大的发展相关产业的能力和空间,积 极调动全社会的力量从原来只注重输出原煤转变为煤化工,煤深加工, 火电工业以及制造业并重,并最终占主导地位,以实现山西区域经济持 续,稳定向较高层次导向模式的转变.四,结论
我国加入WTO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为山西区 域经济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机遇,抓住机遇,及时调整区内各产业结构, 特别是作为区域内支柱产业的煤炭产业.建立一定数量和范围的煤炭 资源开发区,利用山西区域内煤炭的自然资源优势和煤炭开采的技术优 势,以煤炭产业发展的融合模式,引进资金,设备,实行现代企业制度的 投资,开发及运作,使山西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上一个更高的经济发展梯 度.参考文献: 1.郝寿义,安虎森主编.区域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2o03 2赵国良主编.现代企业制度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作者单位:西华大学管理学院四川成都610039)(责编:查谨)?--—— 243?--——
●区域经济《经济师}2004年第10期 量相对增大,用水的保证率提高随着水价的 提高,污水回用的经济价值也逐渐突出,中水 工程正在成为节约挖潜,降低成本的有效途 径
(四)节省城市给水排水的总投资 建设中水工程,无疑是要增加建设投资 的:目前,中水处理工艺按生物处理考虑,其 工程投资约为1500~2500元/I.但是,由于 就近回用,水量有保证,输送距离短,更由于减 少了城市供水和排水的水量,从而降低了城市 给水排水管网和处理工程的负荷,就城市给水 排水建设投资的总体而言,其经济性是显而易 见的按照全市城市供水和污水处理(含污水 管网)工程投资现状,每回用一立方米的中水, 可相应地减少供水工程建设投资约2500元, 可减少排水管网和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投资 约计2000元一综合计算,每回用一立方米的 中水,可节省城市给排水设施建设投资2000~ 3000元一另外,随着技术的进步,中水工程的 成本正在逐渐降低而且,发展中水工程具有 不可替代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如果把中 水工程所具备的减少污水排放,维护生态平衡,增强供水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等社会效益和 环境效益纳入到成本计算之中,与其他拓展水 源的方式相比,中水工程具有明显的综合效益 优势一
总而言之,中水工程是保证城市供水的安 全性和可靠性,降低城市对外部水源的依赖程 度,增强社会经济发展的资源自立和自主能力 的重要战略措施;中水工程是立足自有水资 源,满足用水需求增长的经济有效的途径,是 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必由之路: 二,济南市中水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法规的修订滞后
国家建设部1996年月8日发布了《城市 中水设施管理暂行办法,原山东省建委1998 年8月7日印发了《山东省城市中水设施建设 管理规定j,1997年1月1日施行的《济南市城 市节约用水管理办法》对中水建设也进行了规 范
济南市城市节约用水管理办法》第十六 条规定:下列工程项目,必须配套建设中水设 施: 1建筑面积在2万平方米以上的宾馆,饭 店,商店,公寓,综合性服务楼及高层住宅;2建筑面积在3万平方米以上的机关,科 研单位,大专院校和大型综合性文化,体育设 施: 3规划人口在3万人以上或每日中水回 用量在750立方米以上的住宅小区 这些法规和规章的发布实施,对促进全市 城市中水工程的建设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一 但是.原有法规规定的中水工程建设范围 的标;住,是在1986年北京市自来水水价的基 础上.按照中水成本与自来水用户的用水价格 持平的原则确定的,现在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 ,艺如自来水用户的用水价格增长了3~5 售,中水成本已经大大低于自来水用户的用水 价格,水资源也比当时紧缺了很多等.当前, 根据变化修订标准十分紧迫
(二)缺乏中水工程建设管理的市场机制 ?--——
244?--—— 和创新意识
资金不足,营养不良,是当前中水工程建 设的瓶颈,严重制约着中水工程的发展.但 是,资金不足,投入不够不是根子,只是表面.根子在于缺乏发展中水工程的创新思路,缺乏 吸引人才,技术,资金投入的市场氛围和政策 措施.说到底是没有建立起一个适应市场经 济体制的自我发育,自我生长的内在机制,没 有使市场成为引导中水工程发展的主导因素.(三)没有建立起适应市场机制的水价体 系
投入产出是衡量中水工程经济合理性的 重要指标.只有中水工程建设者有利可图时, 才能激活中水市场.目前,水的价格既没有反 映水的价值,也没有反映水作为稀缺资源和重 要物资的稀缺程度,用水者不必承担其用水所 产生的外部不经济性目前,水价过低造成了 供水企业不能自我发展,开发利用得不到有效 保护.中水工程的经济效益低下,妨碍了用水 者在提高水的利用率方面的投入.三,加快中水工程建设的建议
1,尽快修订有关法规,出台《济南市城市 中水设施建设管理办法》.《济南市城市中水 设施建设管理办法》的起草工作已几易其稿, 论证工作接近尾声新办法调整了建设范围, 增加了市场运作的内容,对中水设施的建设管 理作了较为全面的规定.有关部门要尽快完 善中水工程建设管理的法律,法规,适应水资
源短缺的新形势,把中水工程建设纳入到依法 管理的轨道.2.把中水工程建设纳入城市建设总体规 划,建立该项规划的审批制度,分步实施.污 水处理要从以达标排放为主,转化为以处理回 用为主,城市污水处理厂和区域污水处理站的 建设要以回用为目的.规划,公用,城管,环保 等部门要联合起来,对城市供水,污水处理,中 水回用等进行综合规划,制定措施,严格把关, 分步实施今后,中水应作为城市供水的重要 组成部分纳入国民经济计划,新建,扩建,改建 的工程项目.必须通过节水措施评价才能开工 建设.3.制定中水工程的技术政策和技术规范, 指导中水产业的技术进步和发展,加强中水工 程的卫生监测,保障中水使用安全.在科学实 验和跟踪监测的基础上,制定中水工程的技术 政策,技术规范,研究完善各种用途的中水水 质标准,扩大中水的使用范围.中水工程经营 者必须对出水水质进行不间断的监测,并定期 向主管部门报告中水工程建设主管部门要 十分重视对中水卫生安全性能的科研监测工 作,要会同卫生部门对中水水质进行不定期的 抽查,确保中水的使用安全
4,按照市场机制,培育中水工程建设运营 主体,借鉴国外经验,建立中水工程的投融资 体制,建立通畅的投融资渠道中水工程分散 建设,点多面广,单个工程的投资小,可以有更 多的单位和个人投资建设和运营管理.政府只
需按照市场机制制定政策加以规制,而不再需 要为投资,建设和运营等问题操心.在投资建设方面,政府要改变思路,按照 “谁投资,谁受益,谁使用,谁付费”的原则,把 中水工程由公益事业转变为产业,由政府包办 转变为社会承办.所有权和经营权可以分离.政府有能力建的政府建,没有能力建的,要交 给市场,由市场进行运作,按照市场机制建设 运营.对于按要求应该建设中水工程的单位, 单位可以自建,也可以采取近些年国际上较为 流行的B()T运作方式,即投资运营回报模式.BOT方式要求,中水工程建设单位(或使用单 位)不再是工程的投资主体,而将建设和运营 权都交给企业,企业通过运营收费收回投资, 获得收益,若千年后企业将产权移交给建设单 位或使用单位.BOT模式可以刺激社会资本 进入中水工程市场,既解决了中水工程建设资 金不足的问题,也促进了中水产业的发展,更 有利于吸引人才和技术,增加就业.中水工程的经营运作方式应与投资方式 相适应.自建中水工程可由建设单位直接经 营,也可以将中水工程的经营权委托给其他企 业,实行企业化管理和特许经营制度.无论哪 种经营运作方式,中水工程的生产和服务,都 必须符合国家和地方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接 受有关部门的统一管理和监督.5.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水价 体系,使用水者的外部不经济性内在化,利用 经济杠杆,激发用水者对中水工程建设的投入
积极性.近期,制定水价应遵循“居民生活用 水计划价,机关,学校等事业单位成本价,生 产,经营用水市场价”的原则.根据用水的优 先次序和对水质的内在要求.制定自来水的价 格和污水处理费标准.居民生活用水实行阶 梯水价,使用水多者付更多的水费;企事业单 位的生产生活用水实行定额用水,计划用水, 超额累进加价收费;绿化,清扫,冲厕等可由中 水替代的用水,水价要高于生产生活用水价 格.用水价格中应包含一定的水资源费,污水 处理费的收取标准应不低于污水处理成本,利 用中水应免收或减收水资源费和污水处理费, 对于达到零排放的用水单位,应免收污水处理 费.6,加大科技投入,加快技术创新步伐.传 统的水处理技术是针对单项水质指标的.随 着水污染的加剧和中水用途的不断扩展,中水 的水质标准将逐步提高,水处理技术正向着集 约化,系统化发展.因此,应加大投入,加快技 术创新步伐,对中水处理技术进行开发研究, 将传统的给排水技术与现代生物技术,光电技 术,膜技术等进行集成,提高中水水质,降低中 水成本,扩大中水应用范围.7.建立各种类型的中水示范工程.示范 工程不仅是摸索经验,典型突破的引路工程, 而且是技术创新和体制创新的综合栽体.当 前应组织力量在以下方面进行示范:利用市场 机制,吸引社会资金,建立中水工程社会化建 设,运营的示范工程,推动产业化进程.建立
城市污水回用于工业用户的示范工程.针对 新建住宅小区,建立节水和水的综合利用示范 工程,探索生态住宅小区的建设和污水零排放 的路子.(作者单位:山东建筑工程学院山东济 南250014,山东科学大学山东泰安 271021)(责编:贾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