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学生就业态度
“大学生就业态度”之采访提纲
一、采访目的和意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就业问题逐渐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大学生就业形势逐渐严峻。针对就业形式的严酷,生活在“象牙塔”的大学生们应该用怎样的就业态度来促使自己融进将来就业的大军呢?就业的严峻,给大学生们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如不及时调整就业态度,将会阻碍求职工作的有效进行。调查研究大学生的就业态度,有利于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培养大学生的高尚志向,促进其就业观念的升华,为大学生就业的顺利进行打好基础。
二、采访要求
1.受访人群的范围要广,至少要包含教师和学生;
2.言简意赅,用词适当。
三、采访步骤
1.面对面访谈老师和社会各界人士;
2.随机采访琼州学院在校大学生。
四、采访方法
1.小组成员分工合作,何啸负责向受访者发问,刘佳负责摄像、制作PPT,宋芳负责记录和发言总结,姜亚朋负责观察和筛选采访对象;
2.选择随机采访的方式。
五、采访问题
1、针对老师和社会各界人士:
问题1.大学生就业心理上存在哪些误区呢?
问题2.大学生就业时应该保持怎样的心态?
问题3.关于大学生就业选择有什么看法?(例如自主创业、上班等)问题4.部分大学生渴望到西藏等偏远地区支教,恁赞成这种做法吗?
问题5.您认为为什么会出现考公务员和研究生热这种现象呢? 问题6.您认为大学生实习和以后工作有没有必然联系呢?
采访对象:王家发(院长)李秀丽(心理学老师)其他人物待定。
2、针对学生:
问题1.就目前就业形势,你的就业心态如何?(乐观?迷茫?„„)问题2.你的择业要求是什么?
问题3.你会选择和你所学专业对口的工作岗位吗?
问题4.你对自主创业的看法是?
问题5.现在有很多志愿者去西部援建,你有这样的想法吗? 问题6.你认为在工作中,什么样的能力最重要呢?
问题7.你对考公务员和研究生热的观点是什么?
问题8.你认为实习和以后工作之间有距离吗?
采访对象:3名大一新生,3名大二老生
第二篇:针对大学生就业态度调查问卷
针对高校大学生就业心态的调查
问卷编号:()
亲爱的大学生朋友们:
你们好!我们是南京师范大学的学生,很荣幸能邀请到您做这份问卷调查。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整个社会对高等学校毕业生的要求进一步扩大。近些年,我国高校大规模扩招,尤其是经济危机的到来,使大学生面临着更加严峻的就业形势。本次调查的目的是为了更全面地了解江苏省大学生的就业心态,为即将毕业的同学提供就业的依据。本调查问卷总共19道选择题,您的回答对我们非常重要,因此烦请您认真如实填写。衷心地感谢您的合作!谢谢!
★以下题目除特别标注外均为单选题
年级:专业:院校:性别:
1.你的理想行业是?()
A.政府机关、事业单位B.金融贸易类C.服务业D.工业制造类E.农业生产类F.科研技术类G.医疗教育类H.其它(请填写)___
2.你选择该行业的原因是什么?()
A、就业前景好,薪酬高 B、个人兴趣所致 C、父母为你选择 D、所学专业限制 E、其它
3.在当前的就业形势下,您最想或已经进入什么性质的单位工作()
A、国家机关B、事业单位或行政机关C、学校或科研机构
D、公有制企业E、非公有制企业F、外企G、中小型企业H、无所谓
4、在就业求职过程中你优先考虑的因素是:【此题限选两个】()
A、地域B、薪酬和福利C、个人发展机会D、单位性质E、家庭期望F、企业知名度G、个人兴趣H、企业的发展能力I、无所谓
5.面对现在的就业形势,您会选择在什么地方工作?()
A.经济发达的大城市B.中小城市C.家庭所在地D.无所谓,只要能找到工作
6.你选择就业地点首要考虑的是?()
A.机会较多,发展前景好B.理想抱负因素C.家庭、情感因素
D.生活条件比较好E.看重创业环境F.良好的人才政策
7.如求职较为困难,您对去小城镇及乡镇单位就业这种情况能否接受?()
A.乐于接受B.实在没有其他机会时可以接受 C.坚决不接受
8.国家鼓励毕业生去西部发展,您愿意吗?()
A.很乐意,对国家对自己都好 B.可以考虑,无可奈何情况下愿意 C.绝对不可能
9.国家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您对此有何看法?()
A.尽管经济不景气,但也是一次机遇 B.形势严峻,很难成功 C.没想过自主创业
10.在当前就业形势下,您能接受的初次就业的月工资是多少?()
A.4000元 以上B.3000~4000元 C.2000~3000元 D.1000~2000元E 1000元以下
11.你对当前及未来几年就业形势的看法是?()
A.很乐观B.比较乐观C.一般D.比较悲观
12.在无法很快找到理想工作的情况下你对就业的看法是?()
A.毕业了先找份工作干再说,以后再慢慢找好的B.找不到理想的就继续找,即使要做一
段时间“家里蹲”C.继续深造E.自主创业F.出国
13.您认为当前就业困难的最主要的原因是【此题限选三个】()
A缺乏实际技巧与精练B就业期望太高C就业人数太多D企业的要求太高E没
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F 个人能力不足G学校就业指导不够H缺乏社会关系I
聘技巧欠缺J用人单位选拔不公平K所学专业、难以对自己准确定位
14.你认为以下哪一样对你求职最有帮助?()
A.学历证书、学习成绩B.实习经验C.个人形象D.专业技能E 综合能力
15.你现在进行着怎样的就业准备 ?【本题多选】()
A.在完成学业的同时,参加各种职业培训,拿到了若干职业技能证书
B.关注社会就业市场动态,随时调整自己的就业策略
C.多方寻求实习机会,弥补经验不足的缺陷,增强求职的自信
D.有自主创业的想法,并进行了相应的准备,争取自己主导自己的命运
E.没有特别的准备,但相信“车到山前必有路”,顺其自然吧
F.更新就业观念,不去参与一些热门职位的竞争,准备相应政府号召,去社会 层锻炼
G.其它(请填写)___
16.你获得就业招聘信息的渠道有?【本题多选】()
A通过家庭和个人社会关系、托熟人B、通过学校提供信息和推荐
C、人才招聘会和人才市场D、媒体招聘会信息
E、相关的招聘考试F、其他(请填写)___
17.你认为什么能力会帮你在求职中取胜?【此题限选两个】()
A.创新能力B.人际交往能力C.自我表达能力
D.扎实的学习能力E.专业能力F 环境适应能力G其他
18.您对学校就业指导的看法()*
A非常实用,能对自己求职成功起到重要作用B一般,有一定的作用
C没有太大作用D说不清楚
19.对于高校就业指导,您最希望获取哪方面的信息【此题限选两个】()
A.应聘技巧B.用人单位信息C.求职心理辅导
D.职业规划辅导E.专业出路F.其它(请填写)___
再次感谢你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填写问卷,我们在此感谢你的参与和支持!
南京师范大学 暑期社会实践工作小组
第三篇:焦曼 大学生就业态度调查报告(模版)
大学生就业选择调查报告
姓名焦曼
学号09200051
专业人力资源管理
系部管 理 系
班级101
32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成为社会焦点,在金融危机影响下,不仅大学毕业生就业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在校大学生也不可避免为自己的职业前景担忧。11月1日至5日,我在中南民大工商学院的在校大学生中进行了调查。
本次调查针对在校大学生的就业心理,旨在了解在校大学生的就业观念,用数据分析来引导学生为自己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就业规划。
一、调查方式:
调查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问卷的填写采取不记名的形式,从而使问卷结果相对客观真实。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50份,回收有效问卷146份。
二、问卷内容的设计:
针对毕业生就业的主动性、依据、态度、所需信息等方面,共设11个选择题,2个开放性问题。
三、调查对象:
问卷调查对象:我校本、专科共150人。
四、综合来看,我院学生的就业意向主要有以下特点:
1、“个体”的发展成为毕业生择业的首要标准。一般来说,毕业生对职业的选择主要受其择业标准的影响。为了了解即将毕业的大学生的择业标准,我们设了2、3两个题目。在工作性质方面我们提供了四个选项,有接近一半的学生选择了“公司企业”,而选择“事业单位”和“高校、科研机构”的分别占25%。一些同学反映,即使想到机关、学校等事业单位,也是希望能有个稳定的工作环境,工作之余仍到公司做与专业对口的工作。也就是说明在择业过程中,学生比较重视发展自己的专业,这在“择业依据”的选择上也有明显的体现。在我们提供的5个选项中,选择“专业发展”的占45%居首位,其次是“薪酬”,占27%,而企业性质仅占18%。在上述选项结果中可看出,自我价值的实现和个人目标的追求,已经主导着毕业生的就业选择行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尊重人的个性化,强调充分发挥人的主观意识能动性,体现平等、开放、自由的特点,这使得昔日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被“统包统配”压抑的自我意识开始显现出来。大学生注重自我发展,有与社会发展目标相一致的方
面;但如果过分强调个人的发展,而不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在一定程度上将难以适应目前社会需求的现实,造成择业的困难,这是需要引起注意的问题。
2、绝大多数希望到大城市工作。
根据我们对“希望工作于哪类环境”的调查,仅选前沿、发达城市的就占46%,愿意回家乡工作的仅占13%。这说明毕业生都集中在的大城市或沿海发达城市。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我们认为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大城市或沿海发达地区能够给施展个人才能提供较多的空间。随着中国加入WTO,许多方面正在逐步与国际化接轨,大城市或沿海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越来越快,信息化社会带来知识和观念的更新速度也在加快,在迅速发展经济和大规模的城市化建设的同时,也给毕业生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二是大城市或沿海发达地区能够提供相对较高的收入水平。学生读大学期间,家庭经济负担普遍较重,毕业后能够找到收入较高的单位,迅速缓解家庭经济压力,也是许多毕业生的想法。三是大城市尤其是上海、北京、广州等信息前沿城市,信息更新比较快,在这些城市发展,虽然压力稍大,但毕竟专业起点相对要高一些,不容易被社会淘汰。
尽管大学生择业地点集中于大城市或沿海发达地区有其一定的合理性,但择业地点的过度集中化,必然导致大城市或沿海发达地区的人才闲置和浪费,增加大学生就业的难
度。据国家教育部统计,200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有175万人,比2002年的123万人净增42.3%,大城市或沿海发达地区劳动力市场上大学生的供给已经出现大于需求。而04年的高校毕业生212万,比03年又增加了67万人,增加了45%,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压力相当大。
3、对就业前景的态度比较乐观。
通过调查,有37.5%的学生对就业持乐观的态度,36.44%的学生认为他们就业有一定的优势。对于薪酬的要求,“您认为薪酬为多少比较现实又可接受”,84.75%的学生集中选择了“1000—3000”,在我们的四个选项中这属于中等水平。保持这种积极而不盲目乐观的心态,对毕业生择业是很重要的。
4、择业自主性不高。
“在择业过程中谁的意见比较有说服力”,有53%的学生选择了自己的父母亲人,相对缺乏自己的主见。开始考虑就业问题的时间53%的是大三下学期以后,主动性较低。
在调查中我们也发现,由于存在竞争的因素,听取同学意见的毕业生最少,师兄比院系领导和辅导员更有说服力,所以邀请往届优秀毕业生回校做宣传、介绍就业经验等对毕业生的就业会更为有利。
5、最需要就业信息。
根据我们对“您最需要学校为您提供哪类信息”的调查,67%的毕业生选择了“用人单位的招聘信息”,其他依次为“职业能力测评”24%,“求职面试技巧”20%,“择业心理辅导”6%。
我院毕业生了解就业信息的手段依次是,“人才交流市场”44%,“其他就业网站”28%,“家人或朋友介绍”22%,“我院就业信息网站”11%,“学校就业信息栏”8%。上述数字反映了我院的就业信息网站和就业信息栏的利用率很低,下一步我们应加大宣传力度,同时及时更新内容。
6、先就业,再择业
74%的毕业生打算毕业后就参加社会工作,40%的选择考研或参加专升本考试。对待就业和择业的态度,61%认为“先就业,再择业”,49%的选择“先择业,再就业”。
五、针对毕业生择业意向调查中发现的一些问题,我们认为应作好以下工作:
1、积极宣传、贯彻和落实党和国家制定的毕业生就业方针、政策,加强对毕业生政策上的指导。
2、提供全面的就业信息服务,及时搜集、整理、储存和发布用人单位的需求信息,包括专业、人数、报酬、要求、用人单位基本情况等,供毕业生随时查阅。
3、为用人单位和毕业生提供更多双向选择的机会,利用学校的各种有利条件,组织好“毕业生就业招聘会”。
4、加强对毕业生就业观的指导和教育,帮助他们认清就业形势、端正就业思想、正确认识自己和社会。
5、加强与兄弟高校的沟通,学习其他高校的就业指导经验,丰富就业指导的手段,突出个性化服务,建立针对毕业生职业测评和求职技巧等的各项服务内容。
通过本次调查问卷的数据分析,也算是一次职业性向测验的尝试,其基本结论如下:
(一)、在校大学生对薪酬的期望趋向合理,但就业取向仍然存在供需的矛盾。
(二)、在校大学生与社会职场缺乏信息沟通,大学生很少社会实践,对雇主的选人标准没有心理准备。
(三)、在校大学生在注重知识和能力提高的同时,不能忽略道德品质的修养,因为没有一个雇主不把德才兼备作为选人的重要标准。
第四篇:大学生就业方式与就业态度心得报告(精选)
大学生就业方式与就业观念心得报告
一.前言
随着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和高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毕业生的数量随之逐年剧增,特别是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社会劳动力资源配置日趋合理。这些不仅使得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社会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观念、就业取向、就业方式等随之也发生了根本的转变。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越来越成为全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因此,对当代新时期大学生就业状况,特别是就业心理状态进行调查研究,及时了解其变化趋势,对进一步完善大学生就业指导体制,促进大学毕业生的社会就业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作为大二的学生在不久以后即将踏入社会,开始我们人生中的又一个旅程。走出校园,我们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择业。随着时间的发展已成为大学生面临的严峻问题。选择什么样的具体职业应该根据每个人的潜能和特长来确定。要量体裁衣,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行业的更加细化,与此相对的职业也更加多样化,这一情势为具有不同潜能和特长的个人寻求更符合自身条件和兴趣的职业,创造了日益广阔的前景。因而,当代大学生在选择职业时,要正确判断自己有哪些潜能和特长,力求做到对号入座。
二.研究方法
1.调查方法:采取问卷调查的形式,运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
2.调查对象: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的学生
3.问卷的设计:制作问卷时,我们力求所选题目确切、简洁、针对性强,并遵
守以下几点:问卷主题明确,所有设问都必须与主题有关;言
语简明准确,以免影响理解和答问;问卷项目由浅入深,并注
意期间的来联系,使被调查者可以连贯做答;设问切合实际,充分考虑被调查人的差异。
4.问卷情况:共发放问卷100份,收回100份,有效问卷96份
5.采用XCEL录入和SPSS13.0进行统计
三.调查结果及分析、关于就业形势与自身就业前景评价
关于目前社会的就业形势,91%的调查者认为“形势严峻,就业比较难”,分别有3.8%的调查者认为“形势正常”和“不了解”,而认为“形势较好,就业容易”的有1.3%。其中理工科和文史类有一定的区别,理工类的有34.6%的学
生认为就业容易,文史类的只有16.7%认的学生认为就业容易。可见,绝大多数毕业生对当前的就业形势的严峻性已有了一定的认识。
在对自身就业前景评价方面,多数毕业生则显得较为自信。调查表明,对就业前景持一般态度的调查者占56.4%,20.5 %的毕业生对自身就业前景比较乐观有信心,14.1%的调查者表示不乐观,而9%的调查者则表示不知道。对此的解释可能有两种,一是毕业生已在择业前做好了不太充分的准备,加之金融危机的到来,加大了应届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二是毕业生尚未进入求职面试的高峰期,对求职的艰辛认识不够。随着求职面试的高峰期的逐渐到来,迷茫的同学的比例还会上升。这就需要就业工作者深入了解他们的困惑所在,有针对性地加强就业指导,以使他们及时调整好心态。
2.对专业的认同性分析
在面对对所学专业前景方面的调查中,21.2%的学生认为很有前途,61.3%的学生认为较有前途,18.5%的学生认为无前途。其中,各专业的就业状况对其对所就读专业的认同性产生很大影响,例如近年就业状况较差的师范类教育学专业有43.6%的学生认为其专业很无前景,而就业前景看好的师范类地理科学专业有63.2%的学生认为专业很有前途。
另外在专业与社会职业需要的适应度方面,由于现在许多毕业生就业时专业不对口,大部分学生认为择业时专业的影响力有所下降。、关于升学和工作的选择
在升学和工作的选择上,79.5%的调查者选择工作,11.5%的人选择升学,而
2.6%的调查者选择考公务员,还有7.7%的调查者选择了回家创业。可见,在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前,很多同学想在国家的优惠政策下,自主创业,减少就业的压力,锻炼自己的能力。这些人是需要大力扶持的。、关于就业的影响
在就业决策时,有39.8%的调查者受父母的影响比较大,有3.8%的调查者表示会受老师的影响,还有5.1%的调查者比较相信自己的朋友,“自己做决定,不受他人影响”的调查者占51.3%。可见,现在的毕业生在做选择时还是比较慎重的。、关于就业地点的选择
调查表明,66.7%的调查者选择就业地点时,格外青睐大城市和沿海发达地区。这主要是因为大城市比较重视人才,工作和生活条件好,经济收入高,发展机会多,并且接受新信息快,因而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尽管大学生择业首选大城市和沿海发达地区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择业地点过于集中,势必导致人才的闲置与浪费,同时也增加了就业的难度。10.3的调查者喜欢到国外和内地的盛会城市去工作。而对于西部边远地区和农村地区,经济不发达地区,有23%的毕业生
将其作为首选。尽管国家出台了很多鼓励毕业生到西部和福建省欠发达地区的基层就业和参加志愿服务的优惠政策,但毕业生的积极性仍显不足。这表现出大学毕业生择业的功利性和短视,他们不愿承担艰苦的工作,奉献意识与锻炼意识不强。学校应该通过各种形式加强对大学生的奉献意识的培养,对毕业生的择业中的功利和短视心态要适时加以引导。、关于薪酬标准
在求职者最为关心的薪酬问题上,毕业生的期望值一般。12.8%的调查者的月薪期望值在800元以下,其中21.8%的调查者的月薪集中在800--1200元这一档上,35.9%的调查者选择1200--xx元之间,月薪在3000元以上的占20.5%;有17.9%的人的月薪期望值在3000元以上。这表明,大学毕业生希望自己早点从父母的经济依附中解脱出来,实现经济上的独立,并渴望获得舒适的生活条件,因此希望能获得较高的薪酬。、关于对口与心中的期望值
据调查,12.8%的调查者认为会“接受,并准备跳槽”,23.1%的人会“努力适应工作”,61.5%的调查者“工作时或工作后会考虑继续深造。2.6%的调查者还没考虑好。看来,兴趣与期望值对于工作的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专业如果不对口绝大多数的调查者会在现在的岗位上工作。64.1的调查者会愿意从事现在的工作,只有9%的调查者表示不愿意,19.2%的调查者会“先在本专业干,再考虑转行”这些人对自己的工作的选择是小心而慎重的,个人兴趣和专业在选择工作时是占非常大的比重的。7.7%的调查者认为无所谓。8、求职信息
在就业比较紧张的情况下,很大一部分调查者会认证考虑自己今后的就业。其中66.7%认真考虑过,26.9%的调查者“偶尔会想想”这类人可能还没体会到就业的艰辛,有5.1%的调查者很少再考虑,还有1.3%的调查者想“到时候再考虑”。
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50%的调查者希望得到更多的公司的介绍和招聘信息,15.6%的调查者希望得到更多的有关薪资及福利的信息,19.2%的调查者希望得到更多的关于面试和演示的技巧介绍,说明学生在这方面的经验还不是很多,需要加强锻炼。有5.1%的调查者希望了解更多的公司员工的现身说法。借此了解公司的用人机制和管理方法,做到心中有底。
9、关于就业目的此次调查表明,有大约80%以上的调查者就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生计的需要”只有17.5%的少数调查者是为了自己的兴趣爱好,为了得到社会的认可和为社会做贡献。剩下的2.5%的调查者认为就业是为了奠定建立家庭的基础。可见,在经济危机的时候人们还是迫以生计的。这也说明啊学生就业观念的不端正,需要老师的大力指导。
10.面临就业的心态
在面临就业机会时,大多数学生都能用正常的心态去把握,主要体现在调查数据上。在关于目前有一个好机会但预料到以后还会有更多的机会时如何选择,有82.3%的学生选择迅速抓住当前的机会,不在观坐,有13.1%的学生选择观望,只有4.6%的学生选择先签约,随时准备解约。在关于你已经签约又遇到一个更好的机会时如何选择,有45.8%的学生选择诚信为上,维持合同,有35.2%的选择与现在的签约单位协商后再定,16.3%的选择其它,只有2.7%的学生选择毫不犹豫的解约,再签其他单位。因此,当代的大学生还是能用正常的心态去把握机会,能用良好的道德品质来选择机会。
11.自主创业方面的分析
在自主创业方面的调查中,总体上,关于想过自主创业吗?有41.4%的学生想过,有30.8的学生偶尔想过,有27.8的学生没想过。从上面数据上看,大多数学生都想过自主创业,说明大学生的自主创业意识进一步加强。在自主创业最需要哪些帮助,35.8%的学生需要经验的积累,37.9%的学生需要资金,16%学生需要家庭的支持,10.3%的学生需要政府的扶持。这说明大学生自主创业还需要多方面的支持。、关于最关心的问题
无论在什么时候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都会面临各种怎样和企业的双向选择。调查者在这方面的选择还是很明确的。有53.8%的调查者预计在择业过程中遇到的最主要的问题是可能“专业不对口或专业面太窄”这给学生就业造成了很大的困惑。2.6%的调查者预计“户口难解决”,24.4%的调查者预计是“缺乏社会关系”7.7%的调查者预计“信息严重不足”不能很好的去加以选择,11.5%的调查者预计是其他的原因在择业过程中的阻力最大。没调查者选择“性别歧视”说明大家还是比较相信能力的。
而用人单位最关心的是求职者的能力包括“所学的专业能力”、“所毕业的学校”、“社会经验”以及“潜力”,占总调查的87.1%,“技能、特长、品德”只占到了10%的比重,剩下的2.9%的调查者认为用人单位最关心求职者的性别。当前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的主要问题是“人才市场供大于求,属于买方市场”、“毕业生的思想不够端正,期望值过高,择业过于挑剔”“社会上一些‘凭关系,走后门’的现象比较严重”占总人数的78.6%,认为“学校、政府、用人单位及学生之间的沟通较少了解不够”的占11.3%,认为“学校的就业指导薄弱”、“高校的人才培养规格和质量难以满足社会的需求”、“毕业生的不符合政策规定的择业行为比较多”的调查者占10.1%。
四、思考与建议
这是一个求职大军遭遇失业恐惧的时代,是一个追逐挑战又渴望成功的时代。求职择业对当代大学生来说既是难得的机遇,又是严峻的挑战。我校大学毕业生的职业价值观呈现出多元化、复杂化的倾向,择业意向表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他们追求自我发展,强调自我价值的实现,重视经济利益。毕业生中出现的盲目乐观、奉献意识与艰苦奋斗精神缺乏、诚信缺失等心态,不仅会影响到毕业生眼下的择业,同时还会进一步影响到以后的成长与职业发展。针对以上出现的不良择业心态,提出建议是:
1.大学生认清就业形势,把握就业机会
当代大学生要理性地看待目前的就业形势,把握社会发展的趋势。当前由于许多部门和媒体过分的渲染就业形势的严峻性,导致很多大学生就业信心不足,因此,广大毕业生应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全面冷静地分析自己和社会,不断地充实自己,认真把握每次就业机会。学校应针对性地开展就业指导和服务,帮助大学生走出就业阴影,提高就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2.全面提高个人素质,提高就业竞争力
当代大学生应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增加社会实践的机会不断提高个人能力和专业素质。只有全面提高个人素质,使自身既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养,又有广博的文化知识和社会知识,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获胜。
3.要踏踏实实地做事,一步一个脚印,要有灵通的就业信息和强硬的个人素质。专业很重要,但要不断地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有人说好关系是泥饭碗,会碎的;文凭是铁饭碗,会锈的;而只有能力才是金饭碗,走到哪里都会闪闪发亮。”在当今社会,只有有能力的人,才不会被时代所淘汰,只有有能力的人,成长的舞台才会无禁区。
4.转变思想,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
我国目前处于社会转型期,人才的供需矛盾突出,其中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和社会需求之间的各种矛盾不断加剧,毕业生的就业期望与社会需求之间有很大的反差。因此在这样的形势下,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尤为重要。广大学生应改变等待就业、第一就业的就业思想,树立职业流动的观念,克服思想压力和心里负担。同时,大学生还应转变非大城市不去、非高薪不干的就业思想,自觉地把个人成长和国家需要相结合,到基层去,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和人生价值。
5.开展全程化就业指导,强化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和社会锻炼
根据调查我省大学生普遍缺乏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和社会锻炼,因此帮助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意识和择业观念,确立清晰的就业方向,提高就业能力,促进大学生的个体发展与完善,是目前高校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各高校要根据自身的特点,有目标有计划地构建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将就业指导课程纳入人才培养方案,统一安排,分目标分阶段地贯穿整个大学期间。低年级以职业生涯规划为主线,让学生了解自己,学会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特别是学会规划自己大学的生活;高年级以职业能力、求职技能与常识为主线,帮助大学生了解社会,强化能力训练,做好充分的就业准备。
另外,就业指导课程要形式灵活多样,例如学生感兴趣的经验分享、互动沟通、案例分析等方式,让学生自己有更多的体验和感悟的机会。
综上所述,高校应建立健全完善的大学生就业指导机制和就业指导课程体系,使就业真正成为广大学生自我发展和成长的动力,为毕业生顺利实现社会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五篇:大学生就业
去年8月兴起的华尔街金融危机诱发全球金融震动,花旗、美林、贝尔斯登、雷曼等经济大鳄出现巨亏或濒临破产,银行、证券、房地产从高峰跌入低谷,危机风暴波及各行各业,全球性的经济衰退宣告到来。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将突破600万人,而把人力作为一种资源看待的今天,同样纳入市场供需关系的范畴,在供需关系不平衡的情况下,使得本已积重难返的大学生就业问题变得更加严峻和迷茫。很多赴美留学的中国学生可能会选择回国就业,这势必会加大国内高端人才市场的竞争。作为一个特殊群体——毕业和临近毕业的大学生,将遭遇多方面的挑战和挤压,一边是更多的毕业生需要就业,另一边却是工作岗位减少。不少企业停工歇业,大量员工被“裁”等现状凸显在我们面前。不少急于就业的毕业生在竞争中往往采取“自降薪酬”来博取优势,而更多的是自己仍有较高期许的人陷入“供求两难”的尴尬境地。
面对这严峻仍至残酷的形势,我们该如何应对呢?
一、要调整好心态
保持处惊不乱清醒的头脑,既然“寒潮已经袭来,就要有“过冬”的准备。认真分析近几年的就业形势,转变观念,正确审视自己。因为你可以不了解别人,但必须了解你自己,对自己剖析的深度和广度比以往时候更重要,如自己的优点、缺点、能力、性格及弱点,切忌好高骛远。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尤其需要改变错误的自我认知和社会认知。诚然,由于受压力、焦虑、浮躁等情绪影响,仰或没有时间和心情去思考这个问题,但必须甚至挤出时间去思考这个问题,绝不能茫茫然不知所措或是自怨自哎。
二、准确的职业定位
近年来,“职业定位”、“职业生涯规划”已经不是什么新鲜名词,多数大学生在走进校门的第一天就被辅导员灌输了“职业生涯”的理念。每个职业人都要有一个适合自己的职业定位,大学生正处于职业发展的探索期,在择业方面容易迷茫,更需要有一个适合的正确职业定位。
职业定位要结合自己的性格、兴趣、价值观、能力等综合信息进行分析考虑,大学生在为自己进行职业定位时,不能抱着完美主义的想法,一开始的要求不能过高,最好是围绕自己的专业,不要做自己不喜欢的工作,或者不要从事自己不适合、不擅长的工作,那是没有发展空间的。
三、要注重掌握专业技能
如今,很多企业在招聘中越来越注重实际操作能力,对于大学来说主要就是专业能力,而非学历。一般来说,学历仅意味着更雄厚的理论基础和技能,然而,对于那些学历不高或学校一般的大学生,如果能在大学期间利用业余时间加强专业技能的学习,并参加专业的培训,我们的实际技能并不一定比名牌大学的学生差。而很多的企业在用人方面是很实际的,会综合考虑一个人学历和技能。所以,大学生在大学期间要把自己的专业技能的提升作为重点来考虑,不断强化自己专业能力,从而提高就业的含金量。
四、提高社会实践经验
很多公司在招聘都有一条“要有几年的工作应验”,这是现在社会的就业准则,很多公司都希望能招到能马上胜任工作的人。因此,大学生在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一定要能把理论技能应用到实践中,一定要参加社会实践。大学生要围绕自己的就业目标来参与目标行业或职业的实践,通过实践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和素质。这样就能以学生的身份提早踏入社会实践,在毕业之后就有了更为积极有效的措施来面对激烈的职场竞争。
五、综合素质的提升
虽然学习和专业知识很重要,但社会中需要的是复合人才,职业中更是非常看重情商和逆境商。如果能力太单一,那么职业发展也会很受限制。所以,大学生还需要掌握其他综合能力。如掌握一些工具类的技能,如网络、外语、谈判等。提高自己在人际交往、沟通协作方面的能力。大学生应该通过几年的学习,让自己能真正独立和成熟起来,能通过在学校中参与处理各种关系,参加各种活动来提升自己的沟通技巧、人际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让自己具备自信、谦让、果断、责任心等美德,以良好的形象进入职场。
金融危机虽然给全世界带来了恐慌,失业人口增加,就业压力增大。理性选择,就业没有想象中那么难。尽管金融危机会给毕业生就业带来不利影响,但我国政府出台的大力度拉动内需政策,将带来不少新增就业机会和岗位供毕业生选择。同时,农村基层岗位和中西部地区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缺口依然给就业开辟了新的途径,只要毕业生能正确认识自己,找到能施展自己才华的舞台并不困难。
金融风暴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没有信心到社会中去竞争,去搏奕,去接受新的东西。正如温总理所说“信心比黄金重要”,谁能经得住考验,谁就是最终的胜利者。
上面的兄弟回答的很具体,但我觉得太教条。太书面化。不实在。
但总是谈到“金融危机”,诚然“金融危机”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对大学生就业机会带来了很大冲击。但我觉得中国大学生就业难并不是因为一两场“冲击”带来的,这是一个长期的问题。十年甚至二十年或更长。“人多”造成的。这是句废话。但是实话。
还有其实找工作并不难,你想找到自己称心如意的就不容易了。好多大学毕业生觉得自己念了这么多年书毕业就拿个千八百块钱,心有不干。“你”总是心有不甘,但到最后也只能“心甘情愿”了。我想说的问题就是放下姿态,别把自己太当回事儿,得知道自己是吃几碗“干饭”的。别老想别人工资多少多少钱。得知道自己想干什么,能干什么,干什么尽量能干好。总之,就是把心态放平和,不管别人挣多少钱,别羡慕别人的高薪,尽量做好自己。
补充:而且现在找工作走后门的情况也是非常严重,就拿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的事业编来说,都是猫儿腻很大。这也打乱了大学生的正常就业秩序。但没辙,谁也没辙。最后就比谁的人儿硬了。我虽说说的有些绝对,但这也是事实。
现在的就业形式在这里我不像多说,大学生面对这种严峻的形势,在调查过程当中了解到,现在大学生也正视到了这一点。大学生“毕业就失业”,早已不是危言耸听,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当今中国一系列就业问题中一道特殊的难题,那么大学生就业究竟面临怎样的难题那?具体请看调查报告
下面是调查过程:
据了解,多数人无法一次应聘成功:2.7%的人应聘次数在5次以内;2成的人应聘次数在6—10次。而且人们在求职的过程中花费很大:2/3以上的人不足500元;将近2成的人花费在500—999元之间。在求职成功后,据不完全统计:10.8%的人很满意;52%的人比较满意;不满意者仅占3.2%。另外,求职时间长也是一个因素:20%的人在1个月之内就找到了工作;24.8%的人在1—2个月之内找到了工作;22.9%的人在2—3个月之内找到了工作,人均费时3.13个月,有的甚至成为“校飘族”。
就拿计算机行业来说吧。大学生就业难主要表现在:
1.供与求平行上升,供求矛盾并不突出。
2.量与质逆向而驰,量稳质降十分明显。
3.冷与热分布不均,冷热两极反差强烈。
一是不同高校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就业不平衡,名牌大学、工科院系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表现为热,而一般院校毕业生的就业表现为冷。
二是用人单位热,计算机专业毕业生表现冷。从社会总体需求来看,社会及用人单位对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需求量大,很多单位急需计算机专业人才,有的单位是高薪引进,有的单位则是降格以求。而现在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还不能认清当前的就业形势,认为学计算机专业是高投入,在找工作时应该得到高的回报,习惯于和以前的师兄师姐们的工作环境和待遇攀比,导致期望值与用人单位所能提供的报酬相距甚远。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对一般用人单位表现出极为冷淡,有的甚至“宁愿失业,也不要找一个自己不满意的工作”。
三是学校热,用人单位冷。当前,各高校十分重视毕业生的就业工作,主动跑市场、跑职场,为学生找就业的门路。但由于高校师资队伍老化、知识陈旧、教学方法呆板,毕业生的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远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用人单位很难找到令自己满意的毕业生,对毕业生表现为冷。
四是动手能力强的同学在就业时热,而能力差的同学在就业时受到用人单位的冷遇。在机关、事业单位,对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要求是在掌握一定计算机技术的前提下考虑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企业更看重的是毕业生的动手能力。因此,专业素养高、综合能力强、动手能力突出的学生在就业时非常抢手,而素质一般的学生在就业时就显得十分困难。
总儿言之,大学生就业难这一社会问题的症结何在,经过一个假期的调查和了解,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专业面太窄;缺乏社会关系;信息不足;性别歧视。
据了解,在填写了试用期月均净收入的学生中,不含社会保险的男生月均净收入为1915元,女生为1820元;转正后月均净收入男生为2706元,女生为2441元。进一步分析发现,校际差异大于性别差异,名校女生的收入最高,试用期与转正后月均净收入分别为3291元与3975元;而同校男生为3012元与3670元。如果我们将名校女生中一名到国外就业、月收入高达15000元去掉后,女生月均净收入跌至2974元和3660元,低于同校男生,但仍明显高于其他9所高校的男生与女生。
为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应大力加强哪些方面的工作? 给大学生更多实践机会;高校应根据市场需求培养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信息;规范就业市场,制止凭关系、走后门等不公平现象。
作为一名大学生,“坚决拼一个美好的未来”是他们的目标。他们已经觉得没有退路了。所以他们很苦——这是我的感觉。两天的时间中,我接触了很这样的“校漂族”,很多时候我都被他们的这种精神感动着。他们真的很苦!我感觉到他们所承受的不仅仅是生活上的拮据,而更大是他们所承受的巨大精神压力,用他们的话说,他们己经没有退路了。从心底里我佩服这些人。但我觉得这不是一种正常的状况,作为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毕业后勇敢面向社会,理性分析,理性选择,去寻找适合发挥自己才智的新天地,自立自强,回报社会,这才是进取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