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破销售假钻石的骗术5篇

时间:2019-05-13 22:58: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识破销售假钻石的骗术》,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识破销售假钻石的骗术》。

第一篇:识破销售假钻石的骗术

识破销售假钻石的骗术

天气渐暖,越来越多的青年开始筹办婚礼。但是,如何选择、购买钻石却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个别不法商贩在销售钻石的背后玩起花招和“猫腻”。下面来看看专家来分析不法商贩的主要手法吧。

【只标洋码】按国家规定,金、银、铂首饰制品,都应在其制品上打印数字和字母表示,但是在商品标签上是必须用汉字标出规范名称、成分含量及特殊处理工艺,否则,大多数消费者很难看懂。

【克隆证书】鉴定证书是珠宝玉石及饰品的“身份证”,然而不法商家却在钻石饰品“身份证”上云山雾罩地大做文章:有复印“克隆”的,有移花接木的,还有一批钻石只有一个“团体身份证”的。

【歪道镶嵌】一颗钻石往往需要镶嵌后才成为一件首饰,由于经过镶嵌后的钻石较难精确鉴定,故而这其中的手段更是花样迭出。常见的有藏瑕法、拼合法、垫衬法、填充法、镀膜法、染色法等。

【以次充好】长期以来,珠宝界创造了许多改善钻石的高超技法,如辐照、酸浸、注胶、炝色等。但如果不向消费者明示是否经过处理,即为以次充好。例如翡翠的以B、C货充A货,辐照变色或染色的珍珠等。

在购买钻石时要注意鉴别钻石的鉴定证书,是否正规有效;货比三家,多看、多问,要逐一问清关键词语的确切含义;要注重工艺款式是否中意,了解工艺和设计的潜在价值。

【用舌头尝尝钻石】

油性试验:用一支油基墨水的特制笔或圆珠笔,在钻石的台面划一条线,则会留下一条不间断直线。而其他的仿制品则是断续的点线。

水滴试验:水珠在钻石上将长时间保持球形,而仿制品上的水滴则会在相对短的时间内散开。

哈气试验:在钻石上哈口气,如钻石上的水汽立即消失为真钻石;若水汽在钻石上停留几秒钟后才消失则为假钻石。

感觉试验:在室温下用舌头接触钻石及其仿制品时,钻石比仿制品要凉得多

第二篇:求职攻略:如何识破十大招聘骗术?

人们在求职过程中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骗局,诸如将推销员宣传成“市场部经理”等。那么,如何才能有效规避求职陷阱?下面对求职中常见的十大骗术进行了专题盘点,并列出对策,无论你是应届生、还是职场老人都应提高警惕。

对于应届毕业生来说,最大的心愿就是能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由于缺乏社会经验,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骗局。例如不靠谱的虚假招聘,将招聘岗位进行“美化”,将推销员变成“市场部经理”,将保险业务员称为“保险经理”,等等,上当受骗的职场新人数不数胜。从“校园人”转型为“职场人”,应届毕业生如何才能有效规避求职陷阱?下面对求职中常见的十大骗术进行了专题盘点,并列出对策,毕业生务必提高警惕。

骗术一:只“试用”不聘用

求职者口述:应聘了一家公司做项目助理,说好先试用3个月,试用期2000元,表现好才能转正。试用期间给到我的工作多到不行,不得不天天加班,心想刚毕业没有工作经验刚开始都是苦的,就咬牙坚持了。没想到三个月后,人事经理竟然表示“人职不匹配”,让我走人……心里憋屈到不行。

专家建议:有的单位为了降低用人成本,在业务特别繁忙的时候大量招聘低成本的应届毕业生。等试用期一过,就以各种理由解聘。大学生在求职时一定要仔细阅读劳动合同,尤其是其中关于劳动报酬、工作内容、合同期限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细节。

骗术二:“储备经理”变“卖保险”

求职者口述:在网上我投了一家金融公司的“储备经理”职位,没多久就接到面试电话,面试了两次,被录取了。经过两周的培训后,我才知道,原来这家公司把我招来就是做保险业务员的,“储备经理”竟然成了卖保险的!

专家建议:一些单位在发布招聘信息时,经常对招聘职位的工作内容模糊化,以高职位的名义进行招聘,然后把求职者放到跑业务、拉客户的岗位上。在求职时一定要搞清楚职位的具体内容,询问工作细节。在面试时,求职者也要多加留心,免得上岗后发现实际工作与预期有出入,使自己陷入困境。

骗术三:不交培训费,工资为零

求职者口述:接到一家公司的面试通知,去了之后,没有向我索要任何费用,让我留下先试用一段时间,然后再考虑是否录取。我辛辛苦苦做了一个月,结果他们却说我专业知识不足必须参加公司内部培训,培训费300元。我不愿意,对方就说,不交培训费可以走人,一个

月工资也免谈。

专家建议:以录取作为诱饵,骗取培训费已屡见不鲜了,但仍有毕业生掉入此类陷阱。一般正规公司会向求职者说明试用期的工资情况,即使在试用期没有通过考核,求职者也会得到相应报酬。另外,按照有关规定,招聘单位不得以招聘为由向求职者收取任何费用,如报名费、培训费等等其实是一些企业变相敛财的手段和方法。对于这类打着招聘旗号的收费需要警惕,切勿盲目交钱。

骗术四:薪酬模糊损失惨重

求职者口述:面试了一家公司,谈好“基本工资”3000元,当时以为是到手3000元也没细问,就糊里糊涂签合同了。说是朝九晚五,但由于工作繁重,实际每天都工作10个小时以上,到了发工资那天,竟然发现自己仅仅拿到2000元。而查询的结果是“扣了税、服装费、培训费……”

专家建议:工资其实是一个很模糊的概念,常见有税前工资、税后工资的区别。有的用人企业尽管开的工资很高,可是求职者最后到手的很少,原来是公司从中代扣了各种有关费用。在正式签合同前,一定要把薪酬待遇谈清楚,并在劳动合同中清晰注明。一旦发现企业不履行其工资、保险与福利,可以向当地劳动保障部门举报。

骗术五:“皮包公司”

求职者口述:我收到一家房地产公司的电子邮件,通知我去面试“业务经理”,待遇非常优厚。上网查了一下,却发现招聘简章上学历要求竟然中专就OK,网上还有各种求职者的吐槽,说入职后根本不签劳动合同,“业务经理”都要上街发传单……

专家建议:通常这类公司是以低标准将毕业生招进来为公司干活,而其承诺的高工资是不会兑现的,且存在各种不规范用工。若接到自己并未投过简历的公司的面试通知,应该事先核实该公司的情况,确定其规模与用人需求,然后再去进行面试。

人们在求职过程中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骗局,诸如将推销员宣传成“市场部经理”等。那么,如何才能有效规避求职陷阱?下面对求职中常见的十大骗术进行了专题盘点,并列出对策,无论你是应届生、还是职场老人都应提高警惕。

骗术六:以名企招工为幌子

求职者口述:在网上偶然看到一家职介机构可推荐求职者进入500强企业就心动了。咨询下来对方要求我先交1500元的费用,才能安排推荐。为了能进500强,就在网上付款了。谁

知道我付了款后,长达1个多月,对方却迟迟不给我介绍工作。一次次催促,对方就一个答复:等联系好了会通知你。

专家建议:一些求职心切的毕业生见到“包你进500强”的广告就信以为真,最后不仅心愿落空,付出的种种费用也统统要不回来了。“黑中介”千万不能信。

骗术七:月薪8千缩水变3千

求职者口述:我在网上看到招聘广告,月薪8千元招“IT经理”,想着自己专业对口就去面试了。面试了两轮,最后才知道什么月薪8千哪,试用期就3千,还是税前工资,转正后通过各种考核再加上绩效奖金才有可能达到8千。抱着“以学习为主”的想法就先签了试用期合同,但才2个月,对方就以“没有发展潜力”把我给开除了。

专家建议:对于诸如此类“挂羊头卖狗肉”的招聘伎俩,毕业生一定要警惕,清楚自身实力,从基础做起,逐渐展现自己的才华,不要轻信高薪诱惑。

骗术八:不签劳动合同

求职者口述:毕业一个月前,我与一家私企签订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协议》。毕业后,那家单位一直没有和我签《劳动合同》,而我也没当一回事。在辛苦工作了4个月后,公司突然把我裁员了,最后我什么赔偿都没得到。

专家建议:《就业协议书》不能代替《劳动合同》,单凭《就业协议书》,学生正式报到就业后的劳动权利无法得到保障。《劳动合同法》第十条明确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骗术九:忽略合同条款

“被交”违约金

求职者口述:我与一家公司签合同时还未毕业,但公司要我先进入实习期。在两个月的实习期,我只拿到1500元实习工资。实习结束后,我以为工作已经敲定就打算回学校修完剩下的课程,9月再回到公司正式上班。但我向公司请假时,公司却以合同中“工作前两年不得连续请假一周以上”的条款为由,认定我违约,最后我不得不交了高达2000元的违约金。专家建议:由于就业形势比较严峻,很多用人单位都提出了一些明显的不合理条款。在合同中,有些单位设置一些模棱两可或带有诱惑性的条件,毕业生在签订合同时一定要仔细阅读

各项条款,慎重签约,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骗术十:“招而不聘”陷阱

求职者口述:我参加了很多招聘会,但问询下来发现很多公司其实根本就不打算招人。有些只是小企业借机来做宣传,还有一些就是走个形式而已。

专家建议:学生在求职前,要对企业的情况、招聘职位有全面了解,做到心中有数,以免费时费力,无功而返。

第三篇:从查处销售假水稻种子案件

从查处销售假水稻种子案件 看办案技巧和经验的重要性

2011.5.3

我们工商机关监管社会主义大市场,离不开查处经济案件。但查案有许多讲究,相同的案情,不同的人办理,结果是千差万别的,剔除当事人配合因素外,办案人的技巧和经验是非常重要的。现在,我就通过自己当分局长期间亲自办理的一起假水稻种子案件,来说明这个问题。此案从发现案源开始,经历了“抓住尾巴、引蛇出洞、现场斗法、取证较量、艰苦磨合、处罚到位”复杂过程。可以说,此案查处过程起伏跌宕、复杂曲折、充满玄机。在查处的每个环节,当事人完全是按照我局的思路行事的,我们牢牢把握住了查处的主动权。

1.抓住尾巴。

2010年3月15日,Q工商所接到举报:辖区多家种子经营户,销售假冒四川省某种业有限责任公司的“Ⅱ优718水稻种子”。执法人员初查发现,天福市场3家、鱼台市场1家经营户销售的涉嫌假冒优718种子均购自创业大市场6区18栋2、4号的创业种业经营部。

分局接到报告后,认为这是一起性质严重的涉农案件,当前气温正在回升,农村打秧育种工作即将开始,破案时间紧迫。但是,创业大市场不属于我局辖区。分局一面向市局请示指定我局管辖,一面指示Q工商所会同举报人,对创业种业经营部进行布控,以期抓住其销售假冒种子现行证据。

时间一天天过去了,到市场上购买良种的农民慢慢多起来,但监控人员由于不是全天候蹲守,仍没察觉创业种业经营部销售假冒种子迹象,更没发现售假行为。看到天气一天天暖和起来,我们的心气也随着气温在升腾翻滚,火烧火燎的。到了4月上旬,监控人员还是没有消息,我实在是坐不住了„„。

2.引蛇出洞。

一个设想在我脑海里形成,那就是改变目前被动监控为主动出击。4月6日,我召集办案人员开会,并特意通知举报人参加。会议分析了一个时期以来监控工作存在的问题,就转被动为主动统一了思想,我作出了几项决定:一是动员举报人发挥作用,积极配合工商机关办案;二是对主动出击行动进行具体部署,商量了细节,约定了呼应、衔接办法„ „

4月8日上午9时许,一位农民到创业种业经营部购买优718水稻良种,当这位农民付了货款,正待将种子装车运走时,被及时赶到的我Q工商所执法人员撞个正着,农民购买的就是涉嫌假冒良种。这一幕正是我刻意导演的一出好戏,举报人事前联系了购买种子的农民,又报告了Q工商所。紧随其后,我带领分局机关人员也赶到现场,便立即对销售门市部进行了现场检查,又发现了二十余袋目标种子。现场询问创业种业经营部负责人C老板,C只承认这种种子就这么多。询问他的仓库所在,C称鱼台有一处仓库。我立即派执法人员前去查看,那处库房内没有发现目标种子。

3.现场斗法。

执法人员都知道,查处这样的案件,现场查获更多的违法商品意义重大。眼前就是能否找到仓库的问题。种种迹象表明, 创业种业经营部东相邻的房间就是C的仓库,但C老板根本不承认。此时那间房子也大门紧锁,工商执法不允许强行进入,进不去就验证不了真假,怎么办呢?我与分管局长等交换意见,都没有好招,我也在苦苦思索打开死结的办法。我知道,现场十余名执法人员都在等着我的决策„„近11点钟,我分咐C老板跟随我们几个执法人员到门市部的二楼接受询问调查。

二楼是C的生活间,内有桌椅等家俱,环境相对安静些。几个人坐定,我让C坐在对面的中间位置,把气氛搞得很正式,弥漫着浓重地威严感,由我主问话。

我说:“C老板,我们今天来这里检查,是接到人检举的,有人反映你用普通稻谷冒充种子出售(此话的意义下面交待),是不是事实我们将作进一步调查。我们既不会放过疑点,也不会冤枉好人,你作为公民,有义务配合我们调查。”

C老板回答说:“我卖得不是普通稻谷,确实是种子”。他的语气很硬朗,“我过去在市种子公司工作过,法律我明白,我会配合你们搞清楚。”

我接着说:“作为分局长,我直接查案不会多,今天既然来到你这里,肯定要把事情搞清楚。请注意,今天你在此说得每一句话都会留下记录,如若不实,你将会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听清楚没有?”

C老板恭敬地回答:“明白,明白。”

“那好。”我提高了嗓音,一字一句地吐出问话:“我问你,你门市部东××号房屋是不是你的仓库?”

听到我问这话,C老板神情一怔,嘴巴吱唔着。我不会容他有思索时间,立即紧逼:“只要你回答是或不是?我再提醒你,你要对你说的话负责!”我的话掷地有声,摔在地上当当响,我觉得有足够杀伤力。我们几个人的视线同时射向他。

C老板可能以为我们已经掌握确凿证据,抵赖无用了,只好承认仓库是他的,但否认里面有目标种子。我哪里会允许他喘息呢,责令他立即打开仓库,接受我们的检查。

C老板只得无奈地打开了仓库,这是关键性突破。我局执法人员在满满一库房稻种中,翻找出了目标种子,经过清点,共有85大包,计3400公斤,我局当场全部查扣。现场首战胜利,为圆满查结此案奠定良好基础。

4.取证较量。

查扣到了大量目标种子,即假“优718”种子,我的心情安定了很多。鉴于C老板通法规、头脑灵、反应快、路子广的特点,我早预料到取证不会顺利,果不其然,Q工商所执法人员几次问话,他次次陈述得不一致,像泥鳅一样滑得很。我只得亲自上阵,与C老板面对面交锋,取得了两件关键性证据。

办理此案前,我已仔细研读了《种子法》,知道“以彼种子冒充此种子”也是假种子。为了求证C老板出售的是假种子,我们徉称调查他涉嫌出售普通稻谷。C不知是计,极力辩解,说他出售的是优838种子,不是普通稻谷。为了证明他说得是实话,C详细陈述了其用优838假冒优718的动机和经过,提供了购进优838的发货票,以及印制的假包装袋等物证。C老板自己乖乖地跳进我们设的陷阱里。据此,证据充分,铁案如山。

非法销售数量直接关系到案件处罚量,是必须查清的要点之一。由于C老板不愿提供或者没记销售台帐,致使非法销售数量没有书证支撑,只能依靠C的笔录认可。可是,C老板的三次陈述,前后均不一致,办案人员不知怎样定案。我得知后,直接找C问话。我说:“你几次笔录均不一致,说明你态度不够老实。你提供不出销售台帐,我就可以用你购入数量减去查扣数量,即等于你销售数量来进行认定。”C见我这么说,心里盘算耍懒后果更为严重,只得乖乖地供述了非法销售数量,又主动提供了销货依据。我局便以此为依据,没收了他的非法收入。

至此,创业种子经营部销售假种子案完全查清。2009年4月间,当事人从四川省某公司订购散装优838种子3800公斤,购进价每公斤8元,于2009年12月运抵我市后,当事人觉得,若把这批种子假冒成优718种子销售将会获取更大利益。于是,当事人自行构思,通过X市某彩印厂印制了假冒优718包装袋4000个,自行对这批散装种子进行了分装销售。截止案发时,除去被查扣的3400公斤,已销售假冒优718种子400公斤,销售价为每公斤20元,违法所得为4800元。当事人用科技含量相对低的种子假冒科技含量相对高的种子销售,不仅使消费者多付了货款,还会直接造成粮食减产减收,在当前春耕季节和国家重视“三农”的大背景下,社会危害和影响是比较严重的。

同时查明,当事人在经营场所,使用“B城种业有限公司”名称,其经营者C老板也使用印有“B城种业有限公司”的名片从事经营活动,属于“冒用有限责任公司”行为。

5.艰苦磨合。

像钓鱼一样,现在鱼已经咬上钩了,但能不能把鱼提出水还是个大问题。有四点不利因素在制约着我们:一是C老板系个体工商户,不是公司法人,容易滑脱开溜。二是此案干系重大,处罚量不会小,当事人难以接受,往往会拼命挣扎。三是会有说情干扰。四是天气渐热,扣留的虽是假冒优718种子,但也是优838种子,若不趁农时拍卖处置,价值将会大打折扣,直接影响我局办案效益,也就是时间不等人。

为保证在和谐执法的前提下,我局既定处罚目标得以实现,我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是设定较高磨合线。现在的社会环境,生硬地适用法律条规处罚是不现实的。要想实现处罚目标,必须设定较高的磨合线。以磨合线为上限,以处罚目标为下限,两限之间部分就是磨合缓冲区。对于此案,我局抛出的处罚磨合线是,两种违法行为同时处罚,拟罚款总额达58400元,这样磨合余地比较大。具体为:(1)没收假冒优718种子3400公斤、假冒包装袋59个;(2)没收违法所得4800元;(3)经营假种子罚款人民币38400元;(4)冒用公司名义从事经营活动罚款人民币20000元。

二是巧解说情压力。现在是无案不说情,C老板假种子案也不能例外。直接找我的就有3次:一为托我的朋友讲情,能托上的,往往都是关系很近的朋友,好在我“六亲不认”是出名的,且我解释,我局办案有完整体制,是集体拍板,当局长也不能一人说了算的。二为C老板哥哥说情。C的哥哥为市某部门头头,过去当过市里某领导秘书。一天找到我办公室,我们作了坦诚交谈。我从法律规定的严肃性、假冒种子的危害性、讲到产生后果的严重性。C的哥哥成了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对我们的处罚,只能认账不能讲其它。三为C老板直接到我家里求情。我以这件事为素材,写了《老板,你不该这样》的廉政征文,表明了我拒腐蚀的态度。

三是威慑加压。我与C老板的几次交谈,透彻表达了我以下态度:一为告诫其必须主动配合我局工作,其态度决定我局处罚自由裁量的高低。二为我局只能依法行政,各级组织和社会都在监督我们,举报人也会紧盯不放,你应该打消任何不切实际的幻想。三为现在媒体都非常关注“三农”问题,若不能及时结案,保不住媒体会介入报道,对你今后的生意肯定会有很大影响。这些威慑很有效果,逼迫C老板从惊恐、挣扎,到麻木、配合。

6.处罚到位。

时间到了4月26日,查处假种子案件也到了关键时刻。当天,我召集有关人员研究,分析对方心理,认为C及其家族一系列反应均属正常,即由惊恐到挣扎,由挣扎到逐渐接受,现在只是希望将罚款数量往下降一降而已,但心理防线已接近崩溃。鉴此,我决定给C老板最后一击,以逼其就范,争取本周内执罚到位。即要求Q工商所立即下达处罚告知书,使C老板感觉到已无任何回旋余地。果然,C接到告知书后,赶紧前来求饶,我趁机通过案审会敲定了最后罚款数。5月4日,C老板假种子案罚没28800元上缴国库,连同随后变卖处置的3400公斤优838种子,本案共计罚没近50000元。创造我局单案处罚个体户罚款数量的新高。

工商机关办案,往往是执法人员与当事人智慧的搏弈,能力的较量,心理的抗衡。纵观此案,我局若不是及时调整办案策略,做到此变彼变,见机行事,魔高一尺,道高一丈,要么案件办流产了,要么大案办成了小案,达不成最佳效果。鉴此,这里与各位同仁们共勉:干中学,学中干,不断地实践,不断地总结,不断地提高,擦亮我们的慧眼,磨快我们的刀剑,用我们的智慧和忠诚,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彰显我们工商机关的执法权威和形象。(此文发表在《工商行政管理》2011年第17期)

第四篇:新技术加老经验识破包金骗术(写写帮推荐)

新技术加老经验识破包金骗术

前几日看到央视报道,江苏省常州某家典当企业收到包金典当。再加上近来假黄金典当泛滥,让大家最近对黄金的鉴别存在一定的恐慌。这个看似比较棘手的问题,可以从新鉴别技术上有所突破。

如今泛滥的包金主要分实心和空心两大类。实心包金的,可以在无损鉴别上采取火烧、手掂、听声音、看做工、密度法等几个办法来组合实现。要提醒大家的是,实心包金虽然不难鉴别,但往往会使鉴定者麻痹大意,在七八十克以上的假东西上翻船。

而空心包金的鉴定较难。传统的火烧法固然非常好,任何一件假货都逃不过此项鉴定技术,但我们如今面对的是新兴典当,必须在赎当时给客户完整的当物。这就决定了我们只能采取无损检测的手段。

现在,笔者针对光谱仪对于高仿包金饰品做一些常规的有效的分析。笔者所举例的是一条项链由橄榄核和圆珠带两种造型的黄金饰品组合而成。挂扣处是AU999的千足金。

单纯从金饰不纯的原因来分析,正常的焊药成分是可以理解的,但经光谱仪检测分析这条项链没有看到焊药的成分;其次是金包银的特性比较明显,千足金最后实测结果为足金以下,且主要杂质为含量较高的银,含有量远远高过了国家首饰标准定性的含量要求。再结合之前的7步鉴别,可以得出“存在包金的风险非常大”的推论。

从焊药的成分比来看,银铜锌的比例非常高,即使是小作坊生产的金饰也不会使用如此多的焊药。因为从真金通过此焊药制成的黄金首饰中焊药的占有量平均值来分析,这条项链是属于严重不合格产品。

值得一提的是,常规火检(不熔化)是无法检测出目前的包金当物的,尤其是外层包裹金的用量达到3%时,火检法就无法判断了。

对于包金类项链,有几点要切记:第一是克重,30克至40克之间是目前最常见的高仿空心项链的重量;第二是造型,橄榄核加以不同的纹饰配圆珠,由男士典当。其实,此种项链一般为女士佩戴居多,男士来当而且多数从脖颈摘下不符合常规;第三是驾驶证,常州的典当案就是出示了机动车证而不是身份证。央视报道的常州骗当的事件反映出一些问题:成功预防了骗当的企业采取的方式是密度法。但假设几种情况:如果这家企业遇到的项链是空心的,怎么办?如果被骗企业火烧的地方不是挂钩处,火烧时仔细观察黄金颜色变化的时间长短,结果会怎样?如果此项链是真金又如何通过密度法和火烧判断出99与999.97与99.18K与22K,长此以往一年累计的损失会有多少呢;如果仅通过密度仪又如何区分18K不同颜色的饰品呢?因不同颜色代表主要添加的金属不同,如紫铜,白银,钯金等这样密度会怎么样变化来区分呢?如果仅有火烧如何区分18K白与铂金,钯金?如何区分18K彩金的纯度呢?如果比较细小的女士项链如何保证火烧后不出现断掉的事情呢?不存在包金的可能性了,但是纯度又用什么方法来做准确的判断呢?

出现上述疑问以及很多还未被列出的问题,归根结底是典当行黄金鉴别手段的落后。笔者认为,虽然有丰富的鉴定经验,又能及时学习最新的包金鉴别与制作工艺,只需人为加强预防意识,维持现有的典当量,规避包金典当的风险还是可以实现的!但此法不能让黄金

业务做大做强。而老企业收当包金而受骗的事情也会防不胜防。所以,业界还是要时常更新鉴别技巧、增加鉴别新知识,并将各企业的鉴定经验形成有效的交流和互享。

下载识破销售假钻石的骗术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识破销售假钻石的骗术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