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牛局长”段喜廷示范推广农机化新技术[五篇范文]

时间:2019-05-13 22:59:2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铁牛局长”段喜廷示范推广农机化新技术》,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铁牛局长”段喜廷示范推广农机化新技术》。

第一篇:]“铁牛局长”段喜廷示范推广农机化新技术

]“铁牛局长”段喜廷:示范推广农机化新技术

在天门,十里八乡的农民都称市农机局局长段喜廷“铁牛局长”。16日,记者赴天门踏访,探其由来。原来,段喜廷1981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油菜机械化直播、土豆机械收获、棉田田间管理等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试验示范和培训推广工作,天天和“铁牛”泡在一起。久而久之,农

民都亲切地称他“铁牛局长”。

“‘铁牛局长’下乡从来不惊动乡镇,戴个草帽,光着脚就下田了。”天门农机局党总支委员王呈良说,以前农民不认识收割机、插秧机,面朝黄土,腰弓背驼地扯秧、插秧。段局长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于是决心下乡亲自示范推广农机。

一开始,部分农户不愿相信这个铁家伙能种好地。2006年4月13日,段喜廷跟石河镇唐李村的李天喜说好去帮他家插几亩田的秧,机器刚开始启动,李天喜的老婆看到机插的行距较大,认为荒田了,拉着

段喜廷大骂。

杨岭村吴焕强家里看到机插秧行距过大,又私下在行距大的地方人工插了一排。最后因为种得过密,产量大减,而机插的产量正常,农民才接受并自发使用农机。“工作上是领导,工作外是兄弟,由最初的水稻机插秧服务队发展到现在的华丰农业专业合作社,与‘铁牛局长’的帮助密不可分。”合作社理事长

吴华平谈起段喜廷直竖大拇指。

2007年4月底,华丰合作社在育秧过程中,几百亩地的种子突然全部死在秧盘中。段喜廷得到消息后,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和吴华平一起找原因。整整7天,他们都在净坛乡的一位农户家里打通铺睡。最终发现是因为水过多,太阳照射下温度升高将种子烫死了。他们赶紧采取补救措施,才没有影响农作物种植。丰收合作社理事长杨社军6年前是一个普通的农机手,当年听说有农机补贴,一天冲到段喜廷办公室,拍着桌子问:“为什么别人有,我没有,农机补贴是不是透明的?”段喜廷耐心说明情况,并帮助他联系拖市镇直河村小麦机收的活。“一亩地赚了30元,一共赚了3万元。”杨社军说,“这是我赚到的第一桶

金,真没有想到我对他吼,他还肯帮我。”

从农机手,到组织农机队,到组成合作社和华丰合作,提供技术指导,帮忙争取政策资金,丰收合作

社的每一步壮大都凝结着段喜廷的心血。

现在丰收合作社正在推广段喜廷提供的“虾稻连作”模式。“每亩利润5000元,每日入账2万至3万

元。”杨社军笑着说。

第二篇:2010年秋季农机化生产及新技术推广实施方案

2010年秋季农机化生产及新技术推广实施方案

来源:安徽农机推广网 2010-09-10 10:45:33 【打印】

为切实抓好“三秋”农机化生产,充分发挥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中的载体作用,更好地发挥农机推广示范引导作用,根据市、区农机化工作会议精神要求,现结合我区“三秋”农业生产实际和农机化现状,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国务院《关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精神为指导,以促进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为目标,以玉米机械化收获和秸秆还田、机械深松整地为重点,以新机具新技术推广为支撑,以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农机大户等为依托,着力优化农机装备结构,着力推进技术创新,着力提高机械化水平和农机化作业质量,着力促进农机、农艺、农业经营方式协调发展,充分发挥农业机械在三秋生产中的主力军作用,确保全面完成今年秋收秋种任务和农机安全生产。

二、秋收秋种农机化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农机化现状全区现拥有各类玉米联合收割机303台(其中摘穗式36台,小麦玉米两用机267台),秸秆粉碎专用机120台,拖拉机62852台,(其中大中型拖拉机4565台),机引犁55489台,机引耙39553台,旋耕机6592台,播种机19056台,深耕(松)机139台。2009年,埇桥区玉米机收率为7%,大豆机收率30%,秸秆机械化还田水平为15%,秋季机耕、机播综合机械化水平在95%以上。

(二)存在的问题

1、玉米机收仍是我区玉米生产机械化的瓶颈。一是种植的农艺要求跟不上。行距太小、接穗高度过低,玉米、大豆间作等均制约玉米联合收获机的推广应用。二是收获期偏早。玉米早收,既影响了玉米的产量,又不利于玉米籽粒收获机的推广使用。

三是收获机械偏少。我区近年来在购机补贴政策的拉动下,玉米收获机虽然增长幅度较大,但相对我区百万亩的玉米种植面积而言,缺口依然很大。

2、秸秆没有好的去处。秸秆作为人们生火做饭的主燃料已由用煤球、煤气、电等能源所替代;农村留守人员对大量秸秆难以处理;部分农民对秸秆还田的作用没有全面的认识,经营土地只注重收益,不注重养地,没有看到秸秆还田带来的长远效益。焚烧秸秆的现象还普遍存在3、深松技术尚未得到大面积推广。由于使用深松技术的增产作用具有缓释性、机具投入资金太大、农民生产成本增加等原因,目前该技术在我区尚未大面积推广。

4、小麦播种质量不高。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小麦播种存在播期太早、播量太大、播幅太窄、播种太深的问题,播种质量达不到小麦高产栽培技术的要求

三、目标任务今年全区玉米种植面积为99.5万亩、大豆种植面积为89.35万亩。力争全区玉米机收率突破20%,大豆机收率达到35%,秸秆机械化还田水平突破20%;全区计划小麦播种面积为176万亩,秋季机耕、机播、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8%以上。

四、实施计划

(一)主要推广技术

1、玉米机械化收获技术。玉米机械化收获是我区玉米机械化生产最薄弱的环节,全力抓好玉米机械收获技术推广工作,是落实全省农机化技术推广重点工作之一。目前我区有小麦玉米互换割台的玉米摘穗收获机,该机能一次完成玉米摘穗和玉米秸秆还田作业,但它对玉米种植行距有一定的要求,行距50cm~80cm收获效果较好,否则收获时玉米抛洒率较大。另外一种是小麦玉米籽粒收获机,该机能一次完成玉米收获脱粒秸秆还田作业,但它对玉米的成熟度和含水率有一定的要求,如果含水率高,则会导致收获的玉米籽粒破损严重、含杂多。再一种就是玉米割晒机,它是把玉米秸秆割倒整齐平放在地面然后人工掰穗。根据往年经验,经引进试验示范适合我区玉米收获机械为小麦玉米两用收获机及互换割台玉米摘穗机。2010年要靠农机购置补贴的优惠政策,大力倡导小麦玉米两用收获机,以提高我区玉米收获机保有量。我们农机部门要及时对机手进行操作技术培训,重点跟踪其田间实际作业情况,搞好田间技术服务,加快推进玉米机械化收获进程,提高我区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

2、玉米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玉米秸秆属生物质再生能源,其利用技术有秸秆还田、秸秆饲料、秸秆发电、秸秆沼气、秸秆碳化等综合利用。结合我区实际,建议玉米秸秆综合利用:(1)玉米秸秆机械化还田。主要还田方式有秸秆粉碎还田、覆盖还田等形式。玉米秸秆直接还田是应用玉米联合收获技术,在收获玉米穗的同时实现秸秆粉碎还田。或着在人工摘穗和用玉米籽粒收获机收割后,应用秸秆还田机将秸秆粉碎灭茬还田。特别是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的田块,大力推广玉米等作物秸秆还田成效显著。(2)秸秆转化为饲料。玉米秸秆是畜牧的主要饲料之一,它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可推广应用秸秆拉丝机、秸秆饲料压块机将玉米秸秆加工成块状饲料,既便于贮存,又可以直接饲喂,是一项理想的复合饲料综合利用技术。

3、机械化深松技术。深松是土壤耕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它能使50CM深度内的土层得到松碎,从而达到松碎土壤而不翻土,在保持原土层不乱的情况下,调节土壤三相(固、液、气)比例,使耕作层下面的土壤熟化,为作物生长发育创造适宜的条件。目前我区拥有的深松机有振动深松机,V型深松机和凿形深松机,振动深松机和凿形深松机深松后留下的小沟容易跑墒,因此在深松机后面加上镇压辊或铁耱能基本消除深松带来的小沟和大土块。

4、精量播种技术和化肥深施技术:就是在土壤水、肥条件较好的地块上,通过机械手段降低播种量,控制基本苗,改善小麦群体生长环境,增加透光、透气性。化肥深施就是通过机械将化肥定量均匀地施到小麦种下3-5cm处或两行中间处的一定深处,既能保证被作物根系充分吸收又减少肥料有效成分的挥发和流失,达到节肥增产的目的。

(二)机械化作业技术模式玉米→小麦轮作机械化作业模式

1、技术路线:玉米联合收获→玉米秸杆粉碎还田→深松(3—5年1次)→小麦免耕(或旋耕)施肥播种

2、机具选型:1)收获——自走式或背负式玉米联合收获机2)秸杆粉碎——秸杆粉碎还田机3)深松——全方位深松机或震动深松机4)施肥播种——SGTNB-220型旋播种机或2BMG-4/6型免耕播种机

3、技术要点:1)、玉米果穗苞叶干枯、松散,籽粒“乳线”消失,基部形成黒层时,为最佳收获期。2)、秸秆粉碎长度不超过10cm,粉碎还田的同时要配施一定量的氮肥。3)、机械化深松虽适用于本区各种类型土壤,但要视其不同类型土壤的物理性状,选择不同的深松方式,才能有效地改良土壤。实施深松作业前要进行土壤剖面分析来加以确定。大豆→小麦轮作机械化作业模式

1、技术路线大豆联合收获→耕翻整地→机械播种

2、机具选型收获——大豆联合收获机土壤耕翻——耕耙犁或铧式犁播种——旋耕(免耕)施肥播种机

3、技术要点:1)大豆联合收获的适宜期是在完熟初期。此时大豆叶片基本脱落,茎、荚、叶均呈现出品种特有的光泽,籽粒含水率下降到20-50%之间,用手摇动植株会发出清脆的响声。2)耕深要保持一致,耕作深度一般在20-25cm,要做到不重耕、不漏耕。3)用旋耕机或钉齿耙进行整地,做到耙透、整平,土壤要上松下实,无卧垡,无漏耙现象。4)播种时,做到行距均等、播深一致,种子在种沟内分布均匀,播行要直,无漏播、重播现象。

五、实施措施针对全区农机化现状及玉米机械化生产存在的突出问题,建议在今年的机械化秋收秋种和农机新技术新机具推广中宜采取如下措施:

1、成立组织,落实目标责任制。一是区政府要成立“三秋”农机化生产工作领导小组,加强领导,落实目标责任。各乡镇、有关街道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明确目标任务和职责分工。二是农机部门要在技术服务、机具调度、安全管理、信息宣传等方面做好全方位的指导服务。成立农机化技术服务指导组,为三秋农机化生产提供技术服务;机具调度组,搞好机具调度,规范跨区作业中介服务组织管理;安全组,组织农机执法人员巡查作业区域,加大安全生产监管力度,最大限度地减少和预防农机事故的发生;信息宣传组,充分利用网络、短信、明白纸、给机手一封信等形式,及时发布技术信息、作业信息;继续设立“有困难找农机”热线电话,为广大农民和农机手排忧解难。其他部门也要密切合作,形成合力,共同把三秋工作做实做好。

2、加强培训,提高农机推广队伍和农机手技术水平。从我区农业生产的实际需求出发,一是继续坚持农机农艺结合,邀请农机农艺方面专家、农机具生产厂家的技术人员现场授课,让农机推广人员切实掌握新型农机具的护养、调整、维修、操作等技术,不断了解农艺方面的新知识。二是按照《农业部要求各地做好秋冬种农机作业技术专项培训》通知的要求,拟在9月20日前,由区推广站和农机校举办两期玉米机械化收获、土壤深松、旋播施肥及保护性耕作等技术培训班,主要培训对象为:农机大户、种粮大户、农机专业合作社成员及享受农机购置补贴的农机户。更好地为三秋机械化生产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服务

3、树立典型,充分发挥农机专业合作社和农机大户的示范带动作用。一是充分利用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向农机专业合作社和农机大户倾斜,鼓励和扶持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大户、种粮大户积极购置玉米收获机、大中型拖拉机、深松机具、旋播施肥复式作业机械等,充实先进的农机装备,使用先进的农机化技术,发挥农机专业合作社及农机大户在三秋农机化生产中的示范带动和辐射作用。

4、技术落实,把推广玉米迟收增产技术与推广玉米籽粒收获机结合起来,提高小麦玉米两用机的利用率。玉米推迟收获是一项不增加任何投入的增产增效措施,据测算,推迟10天收获,可增产100斤左右。由于晚收,玉米成熟度高,籽粒含水率低,也有利于玉米籽粒收获机的推广应用,提高了玉米籽粒收获机的利用率。同时,玉米晚收、必然导致小麦晚播。小麦适时晚播可减少冬前耗水耗肥,提高御寒抗冻的能力,利于小麦安全生产和增产。玉米籽粒收获后大量秸秆残留地表,可推广秸秆捡拾打捆,进行秸秆综合利用,比如秸秆发电、用作饲草等。或者装配秸秆碎草机(器),将秸秆粉碎后均匀抛洒地表,进行秸秆还田。

5、现场示范,充分展示新机具、新技术应用的直观效果。拟定2010年9月下旬,在桃园镇光明村和北杨寨乡振北村召开玉米机收根茬破碎、土壤深松等新机具、新技术现场演示会,选50亩玉米地块进行现场演示,计划组织玉米联合收割机10台,大中型拖拉机30台,振动深松机10部,根茬破碎机8台,其中作业机具:玉米摘穗联合收割机(互换割台式)6台,根茬破碎机6台,深松机组6台套。实现玉米机收50亩,机械化深松30亩,20亩用作试验对比。10月初,在灰古镇秦圩村或夹沟镇夏刘寨村召开玉米籽粒收获、灭茬、深松、旋耕施肥播种技术演示会,演示会作业面积50亩,计划组织大中型拖拉机20台(作业机12台,展示机8台);玉米籽粒联合收割机10台;深松机10台;旋耕施肥播种机10台。其中作业机组6台套,作业面积各50亩,按玉米机收—机械深松—旋耕施肥播种作业依次进行。通过现场会的直观演示,不仅能让广大农民朋友开阔眼界,了解到玉米机械化收获、土壤深松、旋播施肥等先进的农机新机具、新技术,还可以起到很好的宣传、示范带动作用。

六、总结评比各乡镇农机服务中心、局属各单位及相关股室要高度重视,提前做好三秋农机化生产各项准备工作,全力以赴投入三秋农机化生产工作。秋种结束后,各乡镇农机服务中心和局属各单位要对三秋农机化生产工作进行认真总结,区农机局将把“三秋”农机化生产及新技术推广工作作为年终考核评比的一项重要依据。

第三篇:mm县2011年无公害蔬菜生产及新技术示范推广实施方案

××县2011年无公害蔬菜生产及新技术示范推广

项目实施方案

为推动我县无公害蔬菜产业的进一步发展,认真做好今年的无公害蔬菜生产及新技术示范推广项目,现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项目实施单位及负责人 实施单位:××县菜篮子工程办公室 项目负责人:××

二、项目实施地点及规模

本项目在××镇××村、××乡××村实施。项目建设规模700亩,种植品种为娃娃菜,其中××镇××村400亩、××乡××村300亩。

三、项目建设主要内容

1、采取“十户联保”推广模式,选举十户联保人;实行“三表一册”制度,制订农户花名册、农药购买及使用登记表和技术员联系表,制作发放无公害娃娃菜生产宣传手册,推广娃娃菜的无公害栽培技术规程。

2、大力推广优良娃娃菜新品种如席珍、春玉黄等。

3、大力推广应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化学农药如杀虫剂毒死埤、啶虫脒,杀菌剂百菌清,推广病虫害物理防治技术,如推广使用黄板诱杀、杀虫灯诱杀等技术。

4、增加有机肥施用量,有机肥须充分腐熟,推广应用生物菌肥、微肥,科学配方施肥等综合技术。

四、资金安排

项目总投资10.5万元,主要用种子、农药补助,其中:

1、娃娃菜种子补助100元/亩,共补助7万元;

2、农药补助50元/亩,共补助3.5万元。

五、经济效益分析

通过项目实施,每亩商品率达到80%,每亩产量达到8000棵,按每棵0.5元计算,亩产值达到4000元,亩纯收入达到3000元,带动农户400户以上,户均收入达到5000元以上。

六、工作要求

(一)建立“十户联保”制度

1、扶持联户联保人。在项目实施区,对地块相邻的菜农,每10户(或10户以上)为一小组,选举出一名联户联保人,组织10户实行联保、互相监督、诚信种植。在无公害蔬菜技术培训当中,联户联保人必须参加,同时负责指导10户正常的无公害娃娃菜生产,“十户联保”率达到80%以上。

2、制定“三表一册”。“三表”即联户联保人基本情况登记表、农药购买及使用登记表、技术人员联系表;“一册” 即无公害娃娃菜生产手册。将制作的“三表一册”发放到每一户,并要求联户联保农户认真填写,详细记录娃娃菜的种植品种、生产面积、定植时间、用肥情况、用药情况、农资投入、产量收获、经济效益等,并且有联户联保农户签字,经联点承包的科技人员担保有效,全程监控基地生产过程。如其中1户使用高毒或不按无公害标准种植,其他9户菜农不得签字,这10户菜农生产的娃娃菜视为有害蔬菜都不得上市销售。同时,不得享受重点推广技术中无公害蔬菜推广技术补助费。

(二)加大产地农残检测力度,坚决杜绝禁用和限用农药进入生产基地。项目实施村要张贴禁用和限用农药目录,配备农药残留速测仪,力争对每户生产的娃娃菜进行产地速测,确保产品农残不超标。

(三)认真推行无公害娃娃菜生产技术规范。编制无公害娃娃菜生产宣传材料,印制无公害娃娃菜标准化栽培技术规范以及国家禁止销售和使用的高毒高残留农药宣传材料,发放到户。并通过各种培训手段,使技术规范和禁用限用农药深入人心。

(四)积极推广应用“诱杀技术”,提高无公害娃娃菜生产水平。积极推广应用以黄板、频振式杀虫灯等害虫绿色防控技术,降低化学农药使用量,提高无公害生产水平。

七、项目组织与管理

1、加强领导,精心组织

为了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在农业局的统一领导下,成立由农业局局长××同志任组长,菜办主任××同志为副组长,菜办技术人员为成员的项目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项目实施,配合省项目监管单位完成项目监督检查。同时,项目实行法人负责制,由菜办主任××负总责,抽调的专业技术人员具体负责项目的技术指导工作,明确分工,责任到人,保证项目措施落到实处。

2、典型引路,示范推广

本项目要建立2亩的科技创新试验田,试验技术负责人要明确,责任到人。通过引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等多种途径,试验农业新技术,力争在无公害栽培技术上有新突破。

3、强化技术培训,提高农户素质

组织技术人员,深入项目农户和田间地头,开展多层次、多形式、多种方法的技术宣传、培训和指导工作,重点介绍主要优良新品种的特性及无公害栽培技术,使广大农户真正掌握主导品种及无公害栽培技术要领。

4、组织田间观摩,及时解决问题

项目工作领导小组要组织有关人员在不同生育时期对项目进行田间观摩,现场指导,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5、加强项目资金管理

项目工作领导小组及时协调财政部门拨付项目资金,确保资金按时足额到位,切实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项目资金要做到专款专用,不得挪为它用,确保补贴资金真正落实到位。菜办要全力以赴、尽职尽责地做好项目实施与技术服务工作,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上报项目工作领导小组。

6、做好检查验收工作。项目完成后由菜办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自查,并及时向省农牧厅经作处和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上报工作总结。

附:娃娃菜无公害栽培技术要点

娃娃菜无公害栽培技术要点

一、整地做畦

选择土壤肥沃,排灌方便的沙质壤土至黏质壤土为宜。注重基肥的使用,全面施足腐熟有机肥,每亩施10~15公斤复合肥做底肥,深翻耙平。

三、播种定植

娃娃菜可直播,也可育苗移栽。精量播种时,即每穴点播1~2粒或1穴2粒和1穴1粒进行交叉点播,亩用种量100~150克。

四、植株管理

播种后2周要及时间苗、定苗、补苗、拔除杂草。要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要积水,在植株迅速膨大期(结球期)每亩追施尿素10公斤1次。

五、采收

当全株高30~35厘米,包球紧实后,便可采收。采收时要全株拔掉,去除多余外叶,削平基部。

第四篇:云川县2009土地治理项目科技推广项目技术工作总结(博士王辣椒新品种、新技术示范推广)

云川县2009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省级科技推广

项目技术工作总结

云川县2009年承担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省级科技推广项目---博士王辣椒新品种、新技术示范推广项目以来,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有关文件精神,在省、市、县各级领导高度重视下,在省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专家指导下,在项目承担单位全体人员共同努力下,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和农民种植实际需求,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强化措施,扎实有效地推进了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省级科技推广项目实施工作。现将2009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省级科技推广项目---博士王辣椒新品种、新技术示范推广技术工作总结如下:

一、简述项目推广地原有种植制度、品种和技术应用情况。

1、种植制度 项目实施区兴业镇位于淮河入江水道以北,云川县县城东侧,云宝南线横穿腹部,是云川县菜篮子。历来是云川县蔬菜新品种高产示范镇,周年为县城居民提供新鲜可口的蔬菜,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经过多年不懈的农田水利建设,已形成沟、渠、路配套,涝能排、旱能灌。

2、品种和技术应用情况 兴业镇秦庄、五星村劳动力比较充余,劳动者素质高,蔬菜种植水平好,对蔬菜种植技术较有经验。项目实施区历来是蔬菜新品种示范、推广的核心区,农民对蔬菜新品种、新技术接受速度快,应用熟,已经总结出大面积蔬菜无公害高产配套栽培技术。

二、推广的技术与品种优势(特性)、在当地的适应性

1、技术特性

(1)苗期病害 辣(甜)椒苗期主要病害是猝倒病和立枯病。①病症 猝倒病发病初期,茎基呈水渍状,后变黄褐色,缢缩成线状,在叶沿未枯前倒伏。立枯病发病时,茎基部产生椭圆形褐色斑,以后病斑向四周扩散,使茎基变褐,缢缩;早期病苗叶片白天萎蔫,晚上恢复,严重后,地上部萎蔫不再恢复;在一段时间内,病苗仍然直立不倒。

②发病原因 低温高湿。③防治方法

A.适时通风排湿,及时间苗,追施叶面肥,增强幼苗抗病性。B.发现病苗,及时拔除,周围撒上石灰粉,防止病情传播。C、及时喷施75%的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8%瑞毒霉锰锌300—400倍液,72%的普力克400倍液。

(2)辣(甜)椒病毒病

①症状 主要危害叶片和枝条。病叶呈淡绿色,叶面凹凸不平,叶脉起皱,有的叶片呈线形蕨叶或花叶形;枝条染病,则有褐绿色条斑,植株矮小。

②发病原因 高温干旱且有蚜虫条件下易发病。③防治措施

A、农业防治:选用抗病品种;对种子进行严格消毒;预防高温干旱;整枝打杈在晴天中午进行。

B、化学防治:定植后用40%的抗蚜威2000倍液及时喷施灭蚜;发病后喷施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1.5%植病灵乳剂1000倍 2 液,7天一次,连续喷施2—3次即可。

(3)辣(甜)椒炭疽病

①症状:主要危害叶片和果实。病叶和病果上初为水渍状褐色圆形斑,后来逐渐形成褐色同心轮纹斑。

②发病条件:属真菌病害。病菌在病残体或种子上越冬,通过叶片或果实的表皮及伤口侵入植株体内,借助风雨、田间作业和育苗传播。当气温在15—30摄氏度、空气相对湿度90%以上时,容易发病。

③防治措施

A、农业防治:选用抗病品种;避免连作;采用温汤浸种杀灭种子表面病菌;加强田间管理,推广配方施肥;预防高温高湿;采收后及时清除病果及病残体。

B、化学防治:用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农抗120的300倍液喷洒,每7—10天一次,连续喷2—3次。

(4)辣(甜)椒疫病

①主要症状:叶片、茎、果实均受此病危害。病叶有暗褐色圆斑,其边缘为黄绿色;病茎有水渍斑,病斑绕茎表扩展成黑褐色条斑,分枝也有褐色斑,病部易缢缩折倒;病果的果蒂部有水渍状暗绿斑,潮湿时长出白霉,呈褐色腐烂,干燥后成为褐色僵果。

②发病条件:病菌在病残体和种子上越冬,借助雨水和育苗传播,在气温25—30摄氏度,空气相对湿度90%以上时发病重。

③防治措施:

A、农业防治:实行轮作倒茬;选用抗病品种;对种子进行温汤 3 浸种;推广无土育苗或无菌土育苗;加强田间管理,预防高温高湿;及时清理病残体。

B、化学防治:发病初期,用25%瑞毒霉可湿粉剂7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施,每7—10天一次,连续喷施2—3次即可。

(5)辣(甜)椒软腐病

①主要症状:该病主要危害果实。病果有水渍状暗绿色斑;后期果皮变白,果肉呈褐色,腐烂并有臭味,干燥时果实干缩,但并不脱落。

②发病条件:病菌在病残体上越冬,借助雨水、浇水和昆虫活动传播。阴雨天、气温25—30摄氏度、空气相对湿度90%以上时,易发此病。

③防治措施

A、农业防治:实行轮作;及时清除病残体;加强田间管理,预防高温高湿。

B、化学防治:杀虫防病,控制传播,用2.5%溴氰菊酯2000倍液或40%菌杀乳油3000倍液喷施,及时杀灭烟青虫、棉铃虫等钻蛀性害虫;在发病初期,用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湿性粉剂或新植霉素4000倍液或77%可杀得可湿性微粒剂500倍液喷施,7—10天一次,连续喷2—3次。

2、品种特性 在该项目实施中,大力推广高产、优质、高抗辣椒品种博士王。

博士王是从天南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引进的设施辣椒新品种。4 2005-2006年在赣榆县设施蔬菜主产区沙河、青口、赣马等镇的日光温室、塑料大棚内进行多点试验、示范,博士王表现出早熟、优质、丰产、抗性强,商品性好等特点,深受菜农和消费者欢迎:

(1)特征特性

①产量高 博士王在本地设施栽培,表现为结果早、果实大、单果重、连续结果性强,且后期结果仍能保持大果特性,据日光温室结果期调查,博士王果实长度10.1㎝、果肩直径4.3㎝、单果重42.5g,较对照品种苏椒5号果实长度平均增加1.0㎝、果粗度(直径)增加0.6㎝,单果重增加12.0g,日光温室栽培每667㎡产量达6500 kg,塑料大棚栽培每667㎡产量达 5500 kg,较苏椒5号平均增产35.6%。

②熟性早 博士王比苏椒5号早熟6d左右,6节即可开花,比苏椒5号提前1节,分枝性强,早期结果多且连续结果性强,果实膨大速度快。

③品质优 主要表现为:一是果实外形美观为长灯笼形,果色为黄绿色、皱皮、色泽鲜亮;二是果实大且均匀;三是果实口感好,为微辣型、皮薄质嫩,适合大众口味。

④抗性强 博士王植株长势强,开展度大,耐肥、耐低温、耐弱光能力强,夜间温度14-16℃时能正常结果,抗病性较强。

⑤效益高 实践证明,苏椒5号博士王较苏椒5号增产增收2000元/667㎡、增质增收600元/667㎡以上(市场售价每㎏比苏椒5号高0.1元左右),设施栽培每667㎡经济效益增加2500元以上。

⑥商品性好 由于苏椒5号博士王的果实具有果型大、口感好(辣度适中)等特点,其抢占市场能力强,销售前景好。

5(2)无公害栽培技术 ①培育壮苗

A、日光温室冬春栽培育苗

8月中旬播种,播前种子用55℃水烫种,搅拌10分钟后,捞出种子再放入0.1%的高锰酸钾溶液浸种10-15min,取出种子,清洗干净后,用清水浸种5-6h,种子吸足水后,捞起沥干直播,一般不催芽。采用高畦育苗,注意遮阴保湿、防高温、防水淹、防暴雨,出苗后及时揭去地膜,防止烧苗或出现高脚苗。

B、塑料大棚栽培育苗

11月下旬催芽播种,将经消毒且浸泡好的种子先用湿纱布袋装好,然后再用干毛巾包裹,夹在装满热水的两个盐水瓶之间,放入保温箱(泡沫箱)内催芽,每12小时盐水瓶换一次热水,注意保温箱不要直接与地面接触,防止受热不匀影响催芽效果。采用大棚+小拱棚+地膜、小拱棚外加草苫的“三膜一苫”保温育苗。育苗时,每10㎡苗床施用腐熟的有机肥50 kg,50%多菌灵80-100g,土、肥、药一定要混合均匀。

C、苗期管理。温度及肥水管理同常规。当幼苗长到3-4片真叶时进行分苗。8月份育苗因采用遮阳网等遮阳降温,早盖晚揭,遇雨覆盖塑料薄膜,防暴雨伤苗,停雨后及时揭膜。11月份育苗应注意保温,出苗后可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2.2%普力克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雾,防治立枯病、猝倒病。

②整地施肥与定植 A、整地与施肥

平整土地重施基肥,每667㎡施优质腐熟的圈肥,日光温室用量为8000-10000kg,塑料大棚为6000kg,三元复合肥50kg,饼肥100 kg,深翻细耕后,日光温室做成南北向畦,塑料大棚做成东西向畦,畦宽100㎝。

B、定植

日光温室10月初定植,塑料大棚4月初定植。定植行距,大行距为60㎝,小行距40㎝,定植株距为33㎝。

③田间管理

A、定植后的肥水管理

辣椒对肥料较为敏感,追肥应以复合肥为主,配合少量氮肥。在对椒采收后第一次追肥,随灌水每667m2施45%三元复合肥10-15kg,第二次追肥,在盛果期随灌水每667m2再施45%三元复合肥10-15kg,以后根据植株长势酌情追肥。定植时一定要浇足定植水,生长期间,根据土壤墒情及时补水,避免土壤过于干旱,灌水应采取膜下暗灌,切忌大水漫根。

B、植株调整

在门椒结果后应尽早摘除内生弱枝,生长盛期还应及时疏剪密枝,以改善通风透光条件,提高光合效能。

C、病虫害防治

辣椒病害主要有病毒病、疫病等。病毒病的防治在做好种子处理,及时防治蚜虫、粉虱等传毒媒介的同时,生长期间应预防高温干旱,在发病初期,可用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1.5%植病灵乳剂1000倍液喷雾。疫病的防治,在发病初期可用68%金雷(雷多米 7 尔)水分散粒剂600倍液灌根或50%福帅得悬浮剂2000-2500倍喷雾,视病情连续防治2-3次。辣椒虫害主要有粉虱、蚜虫等。粉虱可用25%扑虱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喷雾防治,蚜虫可用10%蚍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喷雾防治。

④采收

辣椒的门椒应适当早收,以免坠秧,结果期采收应在果实已长到最大限度,果皮变厚时进行,最好在下午采收。

三、采取的主要措施

1、宣传发动 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简报、数字农业网等新闻媒体,跟踪报道土地治理项目科技推广工作的政策措施,先进经验和实施效果,加强信息服务,加大对优质辣椒博士王增产增效的宣传力度,努力扩大土地治理项目科技推广工作的影响。

2、制定工作方案 根据云川县2009土地治理项目科技推广项目任务书,项目承担单位云川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制订了项目实施工作方案,并报县农业局、县农业资源开发局审批。同时,严格按照项目实施方案要求,进行实施。

3、授课与田间示范指导。

(1)授课 在该项目实施过程中,举办了三期技术培训班,分别于2009年6月26日在云川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四楼会议室由高级农艺师赵建华讲授辣椒适期基质培育壮苗技术,参加培训人数70人。2009年7月8日在云川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四楼会议室由高级农艺师张远芬讲授辣椒精细整地,覆膜定植技术,参加培训人数60人。2009年11月25日在云川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四楼会议室由高级农艺 8 师汪龙生讲授辣椒科学肥水管理技术,参加培训人数70人。

(2)田间示范指导 在该项目实施过程中,项目承担单位云川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组织专门技术人员赵建华、汪龙生、王云川、何春正等专门驻点,深入到兴业镇秦庄、五星村进行进行跟踪技术指导。

四、推广后所取得的主要成效

对照项目合同,取得了预期的成效。主要表现在:

1、建立了2000亩博士王新品种辣椒生产基地,其中设施大棚辣椒200亩;选用推广了优质高产辣椒新品种博士王;适期基质培育壮苗;精细整地,覆膜定植;合理调控棚内温湿度;科学进行肥水管理;适期采收;组织大棚辣椒生产技术培训,主要培训村组干部、农民和种田大户3次200人;印发技术资料2000份。

2、辣椒产量明显增加。在辣椒大面积成熟采收前经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组织,邀请有关专家、有经验的农民,进行测产验收:项目实施基地兴业镇秦庄、五星村平均亩产3058.8公斤,较前三年平均单产2500公斤/亩,增产558.8公斤,达22.3%。总产达6117.6吨,较前三年平均总产增加1117.6吨。

3、经济效益显著提高。通过大棚辣椒生产技术的推广,可减少辣椒全生育期内用药次数;同时由于采用高效低毒农药,生产优质辣椒,实行优质优价,基地农户辣椒平均亩产值达到24470.4元,亩纯收入为7830.5元。总产值4894.08万元,总纯收入为1566.1万元。

4、社会效益进一步增强。通过该项目的实施,项目明确主导品 9 种、选准主推技术、开展主体培训,提高了基地广大农户科技学种田水平。按照“技术培训到村、技术明白纸到户、示范指导到田”的要求,集中向广大农户推介和传授辣椒新品种、新技术、新知识,使广大农民应用农业实用技术的能力及科学种田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5、生态效益进一步提高。在项目实施中,云川县大力推广辣椒新品种、新技术、新药肥。广大农户大力应用优质、高产的辣椒新品种;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大力推广辣椒专用肥、有机肥,减少了水体污染,保护了环境,实现了用地与养地相结合,确保农业可持续性发展。

五、体会和建议

1、实施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省级科技推广项目—博士王辣椒新品种、新技术示范推广项目,有利于辣椒生产技术的提高,有利于辣椒产量的提高和辣椒品质的改善,有利于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

2、进一步加大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省级科技推广项目资金投资力度,扩大农业科技推广普及面,实现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药肥应用。

下载]“铁牛局长”段喜廷示范推广农机化新技术[五篇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铁牛局长”段喜廷示范推广农机化新技术[五篇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