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重阳节主题班会
主题:“感悟重阳文化,传承敬老美德” 活动目标:
通过回顾重阳节的相关知识,初步感悟重阳佳节的文化内涵;通过调查走访、查找资料、节目表演以及与家人的沟通交流,了解当今社会和本地区尊老敬老的实际情况,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运用信息、资料统计等能力,培养学生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
活动准备
1、训练主持人、各小组组长;主持词
2、复习上节课知识,做成幻灯片(你知道重阳节的日期吗?你知道重阳节还可以被称为什么节?我国人民过重阳节都有哪些习俗?)
3、全班同学朗诵《弟子规》练习,分角色朗读;做成FLSH;
4、指导第一小组朗诵诗歌《孩子,我想对你说》;做成FLSH;
5、找张品正照片、谢延信视频、6、采访同学辅导:采访联系,确定人选;训练采访同学;录像剪辑视频;
7、读作文;
8、一封信,买信封、信纸,写信,挑选;
9、道具准备,表演辅导;
10、爱心;
11、诗朗诵辅导;诗稿做成FLSH;配乐。
活动过程:
一、复习,回顾重阳传统文化
1、老师宣布班会主题;(老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是农历九月初九,是我国的传统节日——重阳节。三周前,我们已经开展了一次以“九九重阳节,浓浓敬老情”为主题的班会,从中大家了解重阳节的知识,畅谈自己的心声,效果非常好,那次班会我们班获得了中心校主题班会评优一等奖;大家高兴吗?我们为自己祝贺一下。(鼓掌)
老师:为了使大家能够能够更好地传承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美德,今天,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再次召开班会,主题是“感悟重阳文化 传承敬老美德”,下面我们就有请班长罗飞作为主持人,大家欢迎他上台!
2、班长:谢谢大家(手指大屏幕)——让我们一齐宣读班会主题——“感悟重阳文化,传承敬老美德”(等同学齐读后)说“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3、复习上次班会中介绍的关于重阳节的知识。
班长:同学们,上次班会我们了解了重阳文化,谁来说说你记住了什么。班长:重阳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尊老敬老是我国人民的传统美德。古往今来,人们都非常重视尊老敬老方面的教育。以前我们曾经学习过《弟子规》这本书,其中对于尊老敬老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下面大家一齐来重温《弟子规》中的第一章“孝”。大家看大屏幕一起诵读(放音乐、出示《弟子规》)
二、实践探究,传承中华传统美德
班长:通过回顾,我们初步感受了重阳节的有关文化;我们知道,重阳节又称老人节,它要求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上次班会之后,我们班同学自愿结合成了三个小组,积极行动起来,了解现在社会上尊老敬老状况、调查本地区尊老敬老方面的具体情况、讨论为长辈过重阳节的具体做法,下面就请第一小组向大家汇报。
1、了解现代社会上尊老敬老状况(公益广告、读一封信后谈感受、说道德模范等)
(1)看视频:
第一小组组长:同学们好,我们第一小组通过看书、上网查找资料等实践活动,知道了我国现在60岁以上老人已经达到1.4亿,这就表明我国已经提前进入了老龄化社会,那么这些老人的生活状况是怎样的呢?我们为大家选了几个典型资料,请大家先看一段视频。看完后,请各位同学谈谈自己的感受。(插播
1“常回家看看”视频○)
组长:谁来谈一下你有什么感受?(组长负责指名„„)
组长小结:正如大家所说的,工作再忙、学习再紧张也不要忽略自己的父母长辈。老人们为我们辛勤操劳了一辈子,年弱多病之际更需要我们的关心。随着他们年龄的增长,更渴望和家人团聚,全家人欢聚一堂,是老人最大的精神享受。孩子们的笑声,能够给老人带来莫大的精神安慰。
(2)配乐,朗诵诗歌
组长:上了年纪的老人,在身体和心理方面有哪些需求呢?我们小组还为大家带来一首诗歌《孩子,我想对你说》,希望大家听完后能够明白老人们在身心方面的需求。(配乐,朗诵诗歌)
(3)讲尊老敬老事迹
组长:我相信,通过我们小组同学搜集的视频和朗诵的诗歌,大家一定能够感受到老人们的心声。不光在重阳佳节,每时每刻我们都要关注他们。因此,我国各个部门每年都要进行道德模范的评选表彰活动,尊老敬老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这几年连续涌现出谢延信、张品正等多个孝老爱亲的典型人物,下面就请赵雨心、蒋伟超介绍他们的感人事迹。(对照着照片,讲解谢延信、张品正的事迹,注意精简)
老师:她们为我们介绍的就是近两年来,中宣部、中央文明办等部门联合开展的“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中孝老爱亲的道德模范。其实,像这样的道德模范,还有很多。赵云亮冒着生命危险捐肝救父亲;吴显才生活条件困难,还
主动承担赡养孤寡老人,一共有45位之多。这感人的故事说也说不完,听也听不厌。我在观看这两届的颁奖晚会时,一次又一次地被模范人物的行为感动得热泪盈眶。我相信,他们这种道德引领的作用,会使全国人民都向他们看齐。下面请第二组同学继续为大家汇报。
2、了解调查本地区尊老敬老情况,亲身感受尊老敬老的重阳传统文化
(1)采访
组长:第一小组准备的内容真丰富啊!让我们第二小组也介绍介绍吧!。组长:在第一小组上网查资料的同时,我们第二小组的同学走出了校门,走进了社区、敬老院和乡政府,以小记者的身份采访了相关人员,下面就请大家看看我们于家务乡的老百姓和政府部门是怎样开展尊老敬老活动的。
采访词:
校门口:
年轻:叔叔您好,重阳节就要到了,请问您准备怎样为家中的老人过重阳节呢?
年老:爷爷您好,重阳节要到了,我们想了解,近几年来,国家和社会对您有什么照顾?
敬老院:院长您好,我们想了解一下,现在我们的敬老院当中有多少老年人啊?我们敬老院是怎样做好老人工作的?
仇庄村:王书记您好,我们是渠头小学的学生。我们从《通州新闻》和《通州时讯》当中经常看到您介绍村里的状况,这几年,我们仇庄村的居住环境、经济发展都得到了快速发展,在尊老敬老方面也做得非常出色。九九重阳节就要到了,作为村里的书记,您准备怎样为村中的老人过重阳节呢?您想对老人们说些什么呢?
乡政府:乡长您好,我们是渠头小学的学生。我们于家务回族乡被称为和谐之乡,不光民族团结工作开展的好,在尊老敬老方面也很突出。九九重阳节马上就要到了,我们想了解一下,近几年来,我们于家务回族乡政府在尊老敬老方面有什么具体的措施?今年的重阳节,您有什么新的想法呢?
视频后,师:短短的几分钟,让我们对身边的敬老情况有了了解。尤其是仇庄村书记说的一句话,让我印象很深:他们高兴了,我们就做对了。其实,让老人们高兴,也是我们最大的心愿。
2组长:现在,整个社会包括我们于家务回族乡,已经逐步形成了尊老敬老的良好社会风尚。其实我们班,也有很多尊敬孝敬老人的同学。让陆老师来介绍一下。
老师:上次班会后,每名同学都写了以“‘九九重阳节,浓浓敬老情’主题班会有感”为题目的周记,我认真欣赏了咱们班每个同学的作文,发现大部分同学的文章都写得很精彩。
比如说:马天翼同学在作文中写道:“吃饭时,我主动给爷爷拿筷子、为奶奶端饭;入睡前,我会为爷爷奶奶铺好被褥。”石子卿同学说:“我今后要体谅奶奶的辛苦,不让奶奶再为我操心。”
一句句朴实的话语,道出了同学们的真实想法。是的,著名作家毕淑敏说,“当我们年轻时不懂事,当我们懂事时已不再年轻”。同学们小小的年纪,就能够感受到爷爷奶奶的辛劳,我感到同学们长大了、成熟了,老师心里感到由衷的欣慰。任宇欣同学的作文中融入了对奶奶的感激之情,下面大家来听一听。
(王志敏读作文)
王志敏:今天就是重阳节,我们同学有什么打算呢?看,第三组同学已经准备好了,我们请他们来为大家讲一讲。
3、今天就是重阳节,我们同学有什么打算?
(1)念信
组长3:这次班会前,我们为了筹备班会活动内容,让每位同学给家里的老人带回一封信,信中有这样一个问题。(点击)
昨天我们已经收到了家长们的来信,今天在这里,让我们打开信封。(都打开信封)
自己先来读一读,看看爷爷奶奶希望我们做什么。
下面谁为大家读一读你手里的信。(读爷爷奶奶的希望即一封信)
(2)表演
组长3:今天就是重阳节,为了带给他们一份惊喜,我们组特意准备了一些道具,请几位同学提前表演一下。(观看表演)
师:第三组同学的想法很好,表演得也很到位。今天就是重阳节,除了他们表演的,你还能为老人们做什么呢?(点名说,评价:嗯 这个我们都能做到;这需要我们用心去做;看来你明白了我们班会的目的„„)
(3)写心意
组长3:老师曾经教育我们,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就是说:我们不但要尊敬自己的长辈,还要爱戴其他老人。此时此刻,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想法。今天我们第三小组为每名同学都准备了一颗爱心,下面让我们小组的同学为大家发一下。(停顿)
现在请大家在爱心上写下你对天下所有老年人的祝福。(放音乐写)
谁愿意来读一读。
希望大家回去后送给我们身边的老教师、老邻居以及一切需要我们关心照顾的老年人。
班长:最后,让我们来朗诵我们学过的一首诗《让感恩走进心灵》,全体起立。
《让感恩走进心灵》
班长:全体请坐。下面请班主任为我们今天的班会作总结。
老师:岁岁重阳,今又重阳,九九重阳节蕴含着丰厚的文化内涵,我们只是粗浅地感悟;我们中华民族古往今来有无数个尊老敬老的感人事迹,今天我们也只是表面的了解;但是践行尊老敬老的行为,我们却片刻不能迟疑。希望同学们能够付出自己的行动,让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代代相传!
班长:感悟重阳文化 传承敬老美德 主题班会到此结束。
第二篇:重阳节主题班会材料
重阳节主题班会材料
一、班会主题思想: 1.知道九月初九是我国的重阳节,了解相关的重阳节知识
2.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心和尊敬老人的优秀品质。
3、通过这次主题班会,呼吁每一个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奉献自己的一份爱心, 使学生养成勤俭节约、敬老爱老的良好风尚,让我们的社会变得更加和谐。
二、班会材料: 重阳节的来历:
东汉时期,汝河有个瘟魔,只要它一出现,家家户户就会有人病倒,甚至天天有人丧命,这一带的百姓受尽了瘟魔的蹂躏,惨不忍睹。当时有个青年叫恒景,瘟疫夺走了他的父母,自己也差点儿丧了命。恒景病愈后,他辞别了心爱的妻子和父老乡亲,出去访仙学艺,为民除害。恒景历经艰险,终于在一座古山里找到了一位法力无边的仙人,给他一把降妖宝剑,并密传授降妖剑术。恒景废寝忘食,日夜苦练,终于练出了一身非凡的武艺。有一天,仙人把恒景叫到跟前,对他说:“明天是九月初九,瘟魔又要出来作恶,如今你的本领已经学成,应该回去为民除害了!”。这时,仙人送给恒景一包茱萸叶,一瓶菊花酒,并授以避邪秘诀,让恒景立即骑着仙鹤赶回家去。恒景回到家乡,在九月九日早晨,他按照仙人的嘱咐把乡亲们领到附近的一座山上,发给每人一片茱萸叶,一盅菊花酒。中午时分,北风骤起,天昏地暗,随着几声凄厉地吼叫,瘟魔冲出汝河,扑到山下。这时,瘟魔突然闻到茱萸的奇味和菊花酒的醇香,瑟瑟发抖,不敢前行。说时迟那时快,恒景手持降妖宝剑,经过几个回合的激烈搏斗,将温魔刺死,瘟疫消除。从此,每年的农历九月九日,登高避疫的风俗便年复一年地流传下来。
重阳节的习俗:
1、赏菊饮菊花酒,起源于陶渊明。陶渊明以隐居出名,以诗出名,以酒出名,也以爱菊出名;后人效之,遂有重阳赏菊之俗。
2、插茱萸,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或佩带于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带,还有插在头上的。
3、登高,所以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4、1989年,我国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传统与现代巧妙地结合,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老年人的节日。全国各机关、团体、街道,往往都在此时组织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的老人们秋游赏景,或临水玩乐,或登山健体,让身心都沐浴在大自然的怀抱里;不少家庭的晚辈也会搀扶着年老的长辈到郊外活动或为老人准备一些可口的饮食。
有关重阳节的诗句: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赏析:这首诗中,“独在异乡”,暗写了孤独寂寞的环境,对于初次离家的少年来说,对这种环境特别敏感。“异客”则更强调了游子在异乡举目无亲的生疏清冷的感受。用“独”和两个“异”字组在一句诗里,大大加深了主观感受的程度。第二句“每逢佳节倍思亲”是前面情绪的合理发展,说明平常已有思亲之苦,而到节日,这思念就愈加转深和增强了。“倍”字用得极妙,是联系上下两句情绪之间的关键。这两句构成全诗的一个层次,是从抒情主人公自我的主观感受来表现思亲之情的。
蜀中九日
唐·王勃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赏析:诗歌开头就承题,“九月九日望乡台”,点明了时间是重阳节,地点是玄武山,此处将玄武山比作望乡台,以此来表达乡愁,思乡之情倍增。“他席他乡送客杯”,点明了诗人当时是在异乡的别宴上喝着送客的酒,倍感凄凉。诗歌的前两句就勾勒出了一个易让人伤感的环境,正逢重阳佳节,又是客中送客,自然容易勾起浓郁的乡愁,于是就很自然地引起了下两句对鸿雁看似无理之问:“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采桑子重阳
毛泽东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唐·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赏析:这首词是作者婚后所作,抒发的是重阳佳节思念丈夫的心情。传说李清照将此词寄给赵明诚后,惹得明诚比试之心大起,遂三夜未眼,作词数阕,然终未胜过清照的这首《醉花阴》。
第三篇:重阳节主题班会
农历九月初九是我国的重阳节,重阳节又叫“老人节”,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所以结合重阳节开展关于“尊老、敬老”为目的主题活动是非常必要的.2018年10月17日,正值重阳节当天,我校以班级为单位,开展了重阳节主题班会活动。
老师们以谈话的形式.向同学们耐心的介绍了重阳节的来历和风俗。并且在班会中培养学生敬重老人,关心老人的优良品质,明白孝敬长辈的道理。在日常生活中,也让我们的学生们懂得要用实际行动来表达对老人的情感,不能光是说说而已,最后,让同学们自由交流了本次主题班会的心得体会。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这句话是告诉我们,既要孝顺自己的父母、长辈,也要关心身边的老人。重阳节带给我们不仅仅是登高、赏菊、吃重阳糕等风俗习惯,更多反映了一种信息:老年人更需要爱、需要健康、快乐。创建一个爱老敬老养老助老的氛围,需要孩子们从小做起。
第四篇:重阳节主题班会
小学生庆祝重阳节主题班会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同学们,你们知道这首诗写的是什么节日吗?(重阳节)对,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所写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表现了诗人重阳节时远在他乡,不能与亲人兄弟一起登山,对亲人的思念之情。看来,古人对于重阳节这个节日是非常重视的。
1、故事:重阳节的来历
主持人乙:重阳节是怎么来的?请听()给大家带来的故事。
主持人甲:重阳节有哪些风俗呢?请听()、()给大家介绍,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有请他们。
2、欣赏幽默小品《特别的让座》并谈感想。
主持人乙:同学们都想成为尊敬老人的好孩子,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做到这样的,我们班有几位小朋友为了这次的班会课,特别排练了一个小品,大家想看吗?
(1)小品《特别的让座》。
大概内容:一位老奶奶走上公交车,但车上已经没位置了,司机叔叔大声地对所有乘客说:尊老是我们的传统美德,请主动给老奶奶让座。可是车上的乘客好像没听到司机叔叔的话,有的人忙着聊自己的电话,有的人忙着照镜子打扮,有的人在聊天,有的人在装睡觉,有的人在耍手机游戏……突然车子急刹了。司机叔叔说:“我实在忍不住了,老奶奶,没人给你让座,我来给你让座。”老奶奶激动地说:“你怎么知道我是老驾驶员呢?我可是有六十年的驾龄哦,好吧,让我来帮你开车吧!”所有的乘客都害怕地站起说:“我来让座!”
参与表演的同学:老奶奶(),司机(),打电话的乘客(),照镜子的乘客(),聊天的乘客(、),睡觉的乘客(),耍手机游戏的乘客()
(2)谈体会
主持人甲:看了几位同学精彩的表演,你们想说什么呢?(请几位同学谈一谈。)
主持人乙:同学们都说得很好,相信你们会像自己说的一样去做,而且会做得更好。
3、快板表演《弟子规》
主持人甲:尊敬长辈是我国的传统美德,早在古代,人们就非常注重对孩子进行尊敬长辈的教育了,下面请欣赏()带来的快板表演《弟子规》。掌声有请!
长者先 幼者后 长呼人 即代叫 人不在 己即到 称尊长 勿呼名
对尊长 勿见能 路遇长 疾趋揖 长无言 退恭立 骑下马 乘下车
过犹待 百步余 长者立 幼勿坐 长者坐 命乃坐 尊长前 声要低
低不闻 却非宜 进必趋 退必迟 问起对 视勿移 事诸父 如事父
事诸兄 如事兄
全体同学朗诵《弟子规》
4、变轻魔术
主持人乙:大家喜欢看魔术吗?今天男同学为我们带来了一个神奇的魔术表演,有请—
5、谈一谈
主持人甲:重阳节快到了,我们可以为爷爷奶奶做些什么事情呢?
.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打一个电话或陪老人吃一顿饭 讲故事给老人听
和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拍一张幸福照 陪伴老人一起散步
为老人们做水果拼盘。自制贺卡表达美好祝福
6、三句半:重阳节
主持人乙:重阳节是个尊老爱老的节日,下面请听三句半——重阳节
7、活动总结
主持人甲:通过这节课,我们不仅了解了重阳节的来历,还知道了重阳节的相关习俗,既增长了见识,又培养了我们对老人的尊敬之情。
主持人乙:我们既要孝顺自己的父母、长辈,也要关心身边的老人、长辈。希望每个同学能尊敬老年人,做个尊老的好孩子。
主持人:最后祝愿天下的老人,重阳节快乐!
8、播放《孝亲敬老歌》结束这节课。
第五篇:重阳节主题班会(范文模版)
“敬老爱老、健康快乐”重阳节主题班会
活动目标:
1.了解重阳节的风俗及民族文化含义 2.学会感恩,学会珍惜,学会感激老人。
3.用自己的行动来表达对老人的情感,动手又动脑。
4.培养敬重老人,关心老人的良好品质,弘扬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活动准备:
1、关于重阳节的传说故事和有关图片。
2、事先让家长和孩子初步了解有关重阳节的有关民俗。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吗?前几天老师给你们布置了一个任务,就是了解重阳节的有关内容,你们都了解了重阳节的哪些内容,谁能来给我们大家说一说?
二、认识重阳节 1.了解重阳节的来历
通过故事《重阳节由来的传说》,加深学生对重阳节的了解和认识。2.介绍重阳节的风俗习惯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农历九月初九的重阳节,人们有丰富的活动,如登山、赏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插茱萸等等。3.关于重阳节的诗歌 《采桑子重阳》 毛泽东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过故人庄》
孟浩然
三、发表感言 播放图片,发表感想。
(1)我可以为爷爷奶奶做些什么事情?
a.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打一个电话或陪老人吃一顿饭。b.讲一个动人的故事给老人听。
c.为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拍一张幸福照。d.陪伴老人一起散步。
e.为老人们做一道可口的菜(可以是水果拼盘)。f.自制一张精致的贺卡表达对他们的美好祝福。(2)我想对爷爷奶奶说句心里话。
四、活动总结
通过这节课,我们不仅了解了重阳节的来历,还知道了重阳节的相关习俗,既增长了见识,又培养了我们对老人的尊敬之情。在这里,老师要送给你们一句话: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这句话是告诉我们,既要孝顺自己的父母、长辈,也要关心身边的老人、长辈。希望每个同学能尊敬老年人,做个尊老的好孩子。相信你们能做到的是吗?最后祝愿天下的老人,重阳节快乐!
播放《孝亲敬老歌》结束这节。
重阳节主题班会
开场白:
主持人甲: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同学们,你们知道这首诗写的是什么节日吗?(重阳节)对,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所写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表现了诗人重阳节时远在他乡,不能与亲人兄弟一起登山,对亲人的思念之情。看来,古人对于重阳节这个节日是非常重视的。
1、故事:重阳节的来历
主持人乙:重阳节是怎么来的?请听()给大家带来的故事。
主持人甲:重阳节有哪些风俗呢?请听()、()给大家介绍,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有请他们。
2、欣赏幽默小品《特别的让座》并谈感想。
主持人乙:同学们都想成为尊敬老人的好孩子,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做到这样的,我们班有几位小朋友为了这次的班会课,特别排练了一个小品,大家想看吗?
(1)小品《特别的让座》。
大概内容:一位老奶奶走上公交车,但车上已经没位置了,司机叔叔大声地对所有乘客说:尊老是我们的传统美德,请主动给老奶奶让座。可是车上的乘客好像没听到司机叔叔的话,有的人忙着聊自己的电话,有的人忙着照镜子打扮,有的人在聊天,有的人在装睡觉,有的人在玩手机游戏„„突然车子急刹了。司机叔叔说:“我实在忍不住了,老奶奶,没人给你让座,我来给你让座。”老奶奶激动地说:“你怎么知道我是老驾驶员呢?我可是有六十年的驾龄哦,好吧,让我来帮你开车吧!”所有的乘客都害怕地站起说:“我来让座!” 参与表演的同学:老奶奶(),司机(),打电话的乘客(),照镜子的乘客(),聊天的乘客(、),睡觉的乘客(),玩手机游戏的乘客()(2)谈体会
主持人甲:看了几位同学精彩的表演,你们想说什么呢?(请几位同学谈一谈。)主持人乙:同学们都说得很好,相信你们会像自己说的一样去做,而且会做得更好。
3、快板表演《弟子规》
主持人甲:尊敬长辈是我国的传统美德,早在古代,人们就非常注重对孩子进行尊敬长辈的教育了,下面请欣赏()带来的快板表演《弟子规》。掌声有请!
长者先 幼者后 长呼人 即代叫 人不在 己即到 称尊长 勿呼名
对尊长 勿见能 路遇长 疾趋揖 长无言 退恭立 骑下马 乘下车
过犹待 百步余 长者立 幼勿坐 长者坐 命乃坐 尊长前 声要低 低不闻 却非宜 进必趋 退必迟 问起对 视勿移 事诸父 如事父
事诸兄 如事兄
全体同学朗诵《弟子规》
4、变轻魔术
主持人乙:大家喜欢看魔术吗?今天男同学为我们带来了一个神奇的魔术表演,有请—
5、谈一谈
主持人甲:重阳节快到了,我们可以为爷爷奶奶做些什么事情呢?
.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打一个电话或陪老人吃一顿饭 讲故事给老人听 和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拍一张幸福照 陪伴老人一起散步 为老人们做水果拼盘。自制贺卡表达美好祝福
6、三句半:重阳节
主持人乙:重阳节是个尊老爱老的节日,下面请听三句半——重阳节
7、活动总结
主持人甲:通过这节课,我们不仅了解了重阳节的来历,还知道了重阳节的相关习俗,既增长了见识,又培养了我们对老人的尊敬之情。
主持人乙:我们既要孝顺自己的父母、长辈,也要关心身边的老人、长辈。希望每个同学能尊敬老年人,做个尊老的好孩子。
主持人:最后祝愿天下的老人,重阳节快乐!
8、播放《孝亲敬老歌》结束这节课。
重阳节主题班会
一、活动目的:
1.了解中华民族的风俗文化,养成尊老敬老的好习惯。
2.随着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的速度加快,让学生从小就认识到尊敬老人、爱护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我们未来一代的责任和使命。
3.老人的人生经验是丰富的,人类正是靠着有经验的老人毫无保留地将金子一样珍贵的智慧传给一代又一代,才能得以延续、发展和壮大。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老马识途”的道理。
二、活动过程:
1.(一名男孩身着唐装,高声朗诵中上场)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男孩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我是谁?
同学甲:我知道,你是唐朝的著名诗人王维,你朗诵的这首诗周老师曾经教过我们,叫《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重阳节的时候作的,对吗?
同学乙:我还知道,那年你只有十七岁,正在长安赶考。看到人们都那么高兴地和家人一起欢度重阳节,你在长安感到非常孤独,思念远在蒲州的亲人,才写下了这首诗。
2.(男孩显得非常高兴)同学们,你们说的真好!我们中华民族从古至今有着非常多的良风美俗,如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是为了纪念我们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清明节百姓扫墓祭祖、植树造林、禁止烟火,官员励精图治、勤政清明,以此告慰割肉奉君的介子推的一片丹心。那么你知道重阳节的来历吗?
“欢度重阳”主题班会一
男孩显得非常高兴)同学们,你们说的真好!我们中华民族从古至今有着非常多的良风美俗,如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是为了纪念我们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清明节百姓扫墓祭祖、植树造林、禁止烟火,官员励精图治、勤政清明,以此告慰割肉奉君的介子推的一片丹心。那么你知道重阳节的来历吗?
大家纷纷开始讨论。
同学丙:我们还是听周老师说说,好吗?
赵老师:同学们,也许你很早就通过了王维的诗句知道了重阳节,今天赵老师再向你们详细介绍一下我们古老的节日重阳节,好吗?
播放幻灯片。
赵老师: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重阳节又称为“双九节”“老人节”因为古老的《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古人认为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并且从很早就开始过此节日。庆祝重阳节的活动多彩浪漫,一般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义,况且秋季也是一年收获的黄金季节,重阳佳节,寓意深远,人们对此节历来有着特殊的感情,唐诗宋词中有不少贺重阳,咏菊花的诗词佳作。
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已经有2500多年了。
在民俗观念中,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包含有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寓意。1989年,我国把每年的农历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重阳节又多了一层新含意。
同学们,通过你们搜集的资料,谁能在老师的基础上再介绍一下重阳节? 3.同学介绍重阳节
同学丁:重阳节有登高的习俗,金秋九月,天高气爽,这个季节登高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和登高相联系的有吃重阳糕的风俗。
同学戊:高和糕谐音,作为节日食品,最早是庆祝秋粮丰收,喜尝新粮的用意,以后民间才有了登高吃糕,取步步高的吉祥之意。
同学己:重阳日,历来就有赏菊花的风俗,所以古来又称菊花节。农历九月俗称菊月,节日举办菊花大会,倾城的人潮赴会赏菊。从三国魏晋以来,重阳聚会饮酒、赏菊赋诗已成时尚。在汉族古俗中,菊花象征长寿。赵老师:我们中国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尊老敬老的国家,从古至今有许多孝子的故事世代流传,黄香温席、闻雷泣墓等都为我们作出了典范。老人不但哺育了我们成长,更是人类智慧的保有者,老人的人生经验是丰富的,人类正是靠着有经验的老人毫无保留地将金子一样珍贵的智慧传给一代又一代,才能得以延续、发展和壮大。每个人都会经历天真浪漫的童年,朝气蓬勃的青年,成熟稳重的壮年,和白发苍苍的老年,所以孔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在我们咿呀学步的时候,老人为我们付出了毕生的精力,我们唯有孝顺他们、关爱他们才能报答他们的恩情。更多的老人虽然身体已经不再健壮,但是精神一样矍铄,感情一样丰富,只要我们用心,他们一定会有快乐、幸福的晚年。
播放“夕阳红”歌曲,全班跟唱。
“敬老爱老、健康快乐”
-庆“重阳节”主题班会
日庄镇院里小学
五年级 2012、10
重阳节主题班会
日庄镇院里小学
四年级 2012.10
重阳节主题班会
日庄镇院里小学
三年级 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