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纪录片钓鱼岛历史观后感
钓鱼岛历史观后感
化工11-8班 彭康营 11014020802
上课,我们老师组织我们看了一场纪录片,内容大概就是关于钓鱼岛的历史。
影片先从从清朝开始的中国历史介绍整个过程的事件,包括二战,日本在二战中对亚洲人民的屠杀和祸害。
1894年8月1日,日本向清政府宣战,甲午战争爆发。清政府战败后于1895年4月17日,签订了《马关条约》,中国割让台湾、澎湖及附属岛屿给日本,钓鱼岛是台湾的附属岛屿,当然也在条约的范围之内。然后日本马上把钓鱼岛划为某省的管辖范围,把钓鱼岛占为己有。
中国对日本正式宣战,宣布废除包括《马关条约》在内的一切中日条约。1943年12月1日,中、美、英三国在开罗发表宣言,坚持日本无条件投降,剥夺日本自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在太平洋上夺得或占领的一切岛屿,把日本侵占的中国领土如东北、台湾、澎湖、琉球及其附属岛屿归还中国,其中自然也应包括钓鱼岛。
1945年9月2日,日本无条件投降,台湾回归了祖国;但钓鱼岛等岛屿却被美军占作靶场。在以后的几十年中,日本和美国单方面签订了很多协定以及和约,使钓鱼岛迟迟没有回归祖**亲的怀抱。
看了影片,我觉得这始终是历史遗留下的问题。作为战后最富有的国家,美国,在逼迫日本投降后,一方面为世界“伸张正义”,让日本归还所有占有的领土,可是最后归还的名单中却没有钓鱼岛。之后,美国把钓鱼岛的管理权交给日本,并且借以中国威胁为由进驻日本。整个过程我认为就是美国借助二战遗留下来的问题遏制中国发展,在冷战时期,由于两个超级大国间的较量,使得中国得以发展,美国在击败苏联之后,也注意到了另一个正在崛起的敌人,中国。所以,美国以各种手段遏制中国在太平洋的发展,比如收买台湾搞台独,卖军火给台湾,与日本联手占领钓鱼岛等等,都是美国为了遏制中国在太平洋发展的手段。就现在的形势,我觉得中国必须实施强烈的外交谴责,和一些外交的遏制手段。因为现在的中国在战争能力上,完全不是美国对手,强行开战,可能会导致经济和政治的衰落和亡国的危险。现在中国的崛起已经惊动世界,现在不止是美国,欧洲的国家们很多也对我国进行了贸易封锁。所以,现在我觉得我国要先结交盟友,比如站在同一战线的俄罗斯,巴基斯坦等国家,还有大力发展经济和军事力量,现在的先进战机,航母,也是我国对于军事工业的一种提升。
我相信在不久的未来,我国定能从根本上,和平解决钓鱼岛问题。就算不能够和平解决,我也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的解放军能够击败从海的另一端来的敌人,解放钓鱼岛!二战留下的债,我国定能与日本美国等国一一算清!
第二篇:钓鱼岛历史观后感
钓鱼岛历史观后感
上节课,老师给我们看了一部纪录片,一部关于钓鱼岛历史的纪录片。钓鱼岛是现在中日两国争议之地,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这一切都要从清朝说起。清朝时,日本向中国发动战争,中国惨败并且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从此,钓鱼岛划入日本的管辖范围,日本政府立马把它划为日本某省的一个地区,实施本土统治。
二战结束以后,日本战败,美国逼迫日本归还所有占领的领土,但是,日本并没有把钓鱼岛归还给中国。而在之后的年份里,美国不顾中国的反对,贸然把钓鱼岛完全交给日本管理。就形成了现在这种情况的局面。
对于钓鱼岛问题,始终是历史遗留下来的问题,我觉得这个过程和问题的产生就是美国。因为现代美国为了遏制中国在太平洋地区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道岛链封锁,现在,又贸然把钓鱼岛交给日本,明显就是为了遏制中国。
二战和一战中,日本罪恶滔天,罄竹难书,屠杀了我多少同胞,造成多少的战乱,祸害了多少的人!而现在,日本却没有丝毫悔改之心,参拜靖国神社,篡改教科书,否认历史,还勾结美国来威胁中国的安全,非法夺钓鱼岛。而美国,借助中国要“夺岛”为由,驻军日本和钓鱼岛,在太平洋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军演,目的就是想威慑中国。为什么美国要这样做呢?和平发展不是更好吗?因美国是个工业和军事大国,而军火又是很暴利的一个项目,敦促中日矛盾,那么日本必须大量购买武器装备,美国又可以趁机发一笔。再加上现在中国经济飞速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系,军事力量也快速发展,在美国看来,有种发展成为第二个法西斯那样的组织,所以,必须进兵驻守,防止本土安全受到威胁。第三,借助中国发展为由,勾结日本,日本受欺负为由,大量研发和制造先进武器,就可以冠冕堂皇地制造很多杀伤力大的武器。
而在我看来,我国现在的做法应该是加强对岛的管理,不可太鲁莽夺岛。在现在中国威胁论的煽动下,很多国家纷纷以中国威胁为由大量研发武器装备,一旦开打,后果不堪设想,不但对中国的经济实施重创,还可能会使国家丧失主权,就像晚清一样。在我们国家内部,我们必须加强研发和提高军事力量,防止战争的爆发,还有我们必须大力发展经济,只要经济实力强大,我们就有强大的资金力量,综合国力和军事力量的提升绝对是质变的,在外交上我们必须积极外交,比如和同和日本有领土纷争的俄罗斯结盟,同时也可以打击美国在亚洲的嚣张气焰,也可以在经济和军事上压制日本,使其不敢轻举妄动。
所以,在这个问题上,不是一时半会能解决的问题,这个问题,在我国强大起来的时候,才能完全解决!
第三篇:历史纪录片《信仰》观后感
头上星空,心中明月
——历史文献纪录片《信仰》观后感
如清风拂面,如净水润心,如星空闪烁,如号角激鸣,继往之日秉持,主要主义真,开来之时坚守,时代先锋行。一曲《信仰》,激荡的是头上的星空,点亮的是心中的明月。
曾几何时,我们看着一部部英雄电影成长,听着一个个英雄故事入睡,在当时幼小的心灵里,埋下的是不畏生死的英雄主义情节。“铁肩担道义,妙笔著文章”,“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这些都是我们懵懂年代对英雄感性的认知。时至今日,学习着马克思主义的真理,经受着党的光辉思想的熏陶,我渐渐地认识到,这不单单是一种英雄气概,不单单是一种家国情仇,更本质的,这是一种信仰。
信仰,一个熟悉又陌生的词汇,从何来,向何去,如何把握又怎样坚守,或许只是一种理论?抑或为人处世的法则?信仰到底是什么?我想,信仰是期待,是一种经得起时代洗礼,耐得住时间考验的心灵守望。
一把火,一声号召,澎湃在烈火中闪耀的,是与传统剥削和压迫制度决裂,动员农民起来革命的信仰之光;一条江,七天恶战,陈树湘决然断肠,实践自己崇高的苏维埃的信仰;梅岭一战,陈毅“绝笔”奋书: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这样的信仰,又是何等彻底的自觉与豪迈!革命年代,信仰壮烈而恢弘,充满了英雄主义的美感,又更是一份生命的承诺,实践,是勇气,兑现,是霸气!
一副笑容,微行大义,普通战士张思德,让“为人民服务”成为信仰的题中之义;一颗螺丝钉,好事做不停,雷锋又将这一信仰实践的尽致淋漓。建设时代的信仰,是孟泰王进喜 创业时的不惧艰难,是林县人民修建红旗渠的自强不屈,是钱学森的爱国,是邓稼先的执着,是“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是朴实的劳动,是奉献。
唯一不变的,只能是改变。当下新时代,我们的信仰是沈浩孔繁森的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华西村的改革创新、共同富裕,是谭千秋的挺身而出,是许振超王乐义的创先争优,是我们身边的一位位先进共产党员的付出与努力。我们的信仰较之从前变了,但变的从来只是外在的实践方式,内在的本质却依旧鲜活。
没有实践的信仰是空想,没有信仰的实践充满迷茫。信仰,让人们凝聚起来,勇往直前以赴之,断头流血以从之,殚精竭力以成之,于是,我们有了共产党,有了新中国,有了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有了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
信仰,是我们头上的星空,深邃而崇高,指引着我们前进;信仰,也是我们心中的明月,是我们自觉实践的坚强基石。以马克思主义科学思想指导,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不怕牺牲,努力奋斗,为国家奉献,为人民服务,为伟大的共产主义事业添砖加瓦,这是一个共产党员一生的职责,一生的守望。
信仰在传承,事业在延续,让我们与时代同行,与人民共进,不负党员名!
第四篇:历史纪录片《信仰》观后感
历史纪录片《信仰》观后感
选择信仰很艰难,坚守信仰更难。在建党91周年之际,局党支部组织我们观看了6月25、26、27日下午播出的历史文献纪录片《信仰》。
纪录片分“只要主义真”、“壮志换新天”、“时代先锋行”3集,每集时长50分钟,展示各个时期优秀共产党员的精神品质、理想信念和传奇故事,讲述了党和祖国战斗和发展的各个阶段涌现出的众多优秀中国共产党员中的典型人物、典型事迹,重分体现了全党干部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争做先锋楷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纪录片以党的90多年历程为背景,采用“大背景、小细节”的表现手法,通过讲述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优秀共产党员的感人故事,深刻阐述了共产党人的核心价值观。
纪录片讲述了战斗在革命年代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先驱们积极探索革命道路的过程;讲述了在新中国建设初期,战斗在社会主义建设各个战线的劳动能手、劳动模范的事迹;描绘了大量的党员干部们在带领人民群众奔向小康生活道路上兢兢业业、勤勤恳恳的公仆本色;讲述了以马克思主义为终身信仰的优秀共产党员们积极探索、开拓创新、敢于攀登的新时代精神„„
《信仰》这部纪录片中所讲述的所有的人、所有的事迹,都无时无刻不激励着我们踏着先人的足迹,始终要牢记党的宗旨,自觉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带头讲政治、顾大局、守纪律,更好地立足岗位创先争优,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作为一个社会人,是追求理想,还是追求名利,结果会大不相同。追求理想的是奋发向上的过程,也是升华人生的过程。
一是要以马克思主义作为终身信仰,重新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共产党章程。始终坚持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我们工作的重心和奋斗的目标。
二是要善于学习,善于积累。一要向书本学习,在阅读中提高智慧;二要向实践学习,在工作中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三要向同事学习,在沟通中提高学习能力;四要向群众学习,在联系中提高调查研究的能力;五要向领导学习,在观察中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更快更好的提高自己的服务能力和业务水平,把理想信念融入到平凡的工作中,真抓实干,要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实实在在为人民服务。
三是要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作为一名机关工作人员,我们不仅仅是代表了国家和政府,更重要的是它是人民的公仆。有了正确的观念、良好的品格还不够,我们还需要庄重的举止,文雅的谈吐,内外兼修。这样才能更好地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也有利于更好地开展工作,服务大众。
四是要扎根基层,自觉奉献。我们千千万万的同仁,分布在全国统计战线的各个层次,我们的工作对掌握宏观经济、发展动态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每一个数、每一张表,都凝聚了各行各业工人们的心血,是我们艰苦奋斗的所得。因此,正确反映行业数据,保证数据的准确性、有效性,是各级统计工作者恪守的工作准则,这就要求我和我的同事们扎根基层,严格把关,认真负责从数据源头下手,把握工作方向,保证数据质量,容不得半点马虎。
结合这次观看《信仰》历史纪录片,我再一次重温了党章基本要求,结合保持党员先进性和纯洁性教育要求,对照党内优秀分子的典型事迹,寻找自身差距和不足,不断提高思想觉悟,提高各方面素质,扎扎实实按照以上几个方面的要求,脚踏实地,真抓实干,以一流的工作业绩和良好的精神状态,创先争优,以无愧于党和人民赋予我的权利。
第五篇:央视历史纪录片《信仰》观后感
《信仰》观后感
6月24日至25日晚,为庆祝建党91周年,展示各个时期优秀共产党员的精神品质、理想信念和传奇故事,历史文献纪录片《信仰》在央视综合频道首播,分“只要主义真”、“壮志换新天”、“时代先锋行”3集,每集时长50分钟,以党的90多年历程为背景,采用“大背景、小细节”的表现手法,通过讲述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优秀共产党员的感人故事,深刻阐述了共产党人的核心价值观。90多年来,正是一代又一代信念如铁、百折不挠的优秀儿女忠诚践行党的宗旨,勇立时代潮头,植根中国大地,与人民心连心,为旗帜添风采,我们党和她所领导的民族伟业才能于艰苦卓绝中砥砺奋进,于风云变幻中风光无限。
在观看《信仰》中我体会到,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始终要牢记党的宗旨,自觉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带头讲政治、顾大局、守纪律,更好地立足岗位创先争优,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作为一个社会人,是追求理想,还是追求名利,结果会大不相同。追求理想的是奋发向上的过程,也是升华人生的过程。如果追逐个人名利,那么追到了也不会满足,追不到则会失望痛苦。在现实生活中,往往发现这样一种现象,一些开始时工作很不错并且很有成绩的干部,后来却堕落成人民的罪人,究其原因根子就是在信仰上出了问题。没有信仰,就经不起失败的考验,就不会有矢志不渝的追求,人活得就欠高尚。那么,自己又如何坚定信仰呢? 我认为应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学习教育科学,学习业务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业务水平。把理想信念融入到平凡的工作中,重要的是行动和实干,要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人活着要有目标,有了目标,才会有奋斗的激情。德才兼备,注意为人师表,努力使自己成为具有高尚的思想境界和道德品质、知识渊博、懂得教育规律的教育工作者。忠诚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有正确的教育思想,对学生全面负责,对全体学生负责,爱生育人。教师不仅是学生学习上的指导者,也是学生思想品格的引路人。按照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的要求,从学生实际出发,努力完成教学任务。认真组织好课堂教学,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保质保量地充分发挥课堂40分钟的作用,扎扎实实地完成每课时、每单元的教学要求。勇于改革,锐意进取,积极进行各种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不断探索,不断总结,有所发现,有所创造,开拓前进,不断提高教育和教学质量。服从分配,团结同事,互教互学,坚持正义,少说空话废话,多干实事正事。适应新时代教育的要求,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和文化修养。任劳任怨、对人真诚、热爱学生、人际关系和谐融洽,处处以一名新时代人民教师的要求来规范自己的言行,努力地提高自己的素质和修养,创先争优,为党的事业奋斗终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