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人民银行反洗钱基础情况统计表》填表说明(小编推荐)
《中国人民银行反洗钱基础情况统计表》填表说明
各金融机构填表时,请区分组织者,2012年人行聊城中支共计组织三次培训,其中,2月28号,面向交行、浦发、华泰人寿、国华人寿、天平汽车5家新设金融机构开展一次培训;6月29号,面向所有金融机构培训一次;8---9月份,统一组织所有金融机构远程教育培训一次。所以,各金融机构在填写反洗钱培训工作次数时,要区分不同的组织者,每一金融机构在填写自身的反洗钱培训次数时,要剔除人民银行作为组织者发起的培训。同样,各金融机构在填写反洗钱宣传工作次数时,也要区分不同的组织者。同时注意:反洗钱宣传工作中“参加宣传活动人数”是指各金融机构本身参加宣传活动的工作人员数量,并不是指受众人数。
还有,填表时也请注意:该表统计的是2012年全年的合计数,要注意和上次宣传月活动总结中上报的《宣传情况统计表》的逻辑关系。
如有不明白,请联系:8426638。
第二篇:《保险机构反洗钱工作开展情况统计表》填表说明
附件4
《保险机构反洗钱工作开展情况统计表》
填表说明
一、客户身份识别(件)
(一)客户身份识别:按照《金融机构客户身份识别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管理办法》第十二条、第十三条、第十四条及第三十三条的规定,对客户承保、退保、理赔或给付环节进行的身份识别。
(二)达到识别金额以上:按照《金融机构客户身份识别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管理办法》第十二条、第十三条、第十四条规定,在承保、退保、理赔或给付时应开展客户身份识别的规定金额以上的保险合同。
(三)通过第三方识别:委托保险专业中介机构和保险兼业代理机构对客户进行身份识别,或委托法人单位(投保人)对本单位参股人员(被保险人)进行身份识别,并符合非自然人或自然人身份识别规则。
(四)发现问题:发现客户存在使用匿名、假名、证件造假、证件失效、利用他人证件、犯罪嫌疑人及其他重要问题。
(五)件:按新契约主险保单件数、退保批单件数、满期领 取批单件数、理赔案件数进行统计。1份保单(批单、案件)统计为1件,无论其中的投保人、被保险人、非法定受益人是否为同一人。
二、客户身份重新识别(件)
(一)重新识别:在保险合同存续期间,由于客户重要信息变更等原因需要重新进行客户身份识别的。
(二)变更重要信息:《金融机构客户身份识别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管理办法》第二十二条第(一)项所指并已完成的重新识别。
(三)行为异常:《金融机构客户身份识别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管理办法》第二十二条第(二)、(三)、(四)、(七)项所指并已完成的重新识别。
(四)身份信息异常:《金融机构客户身份识别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管理办法》第二十二条第(五)、(六)项所指并已完成的重新识别。
(五)保单质押贷款:针对客户投保后办理保单质押贷款,或发现客户以保单为抵押品向其他机构借款行为时,按照本机构内部反洗钱规定所开展并完成的客户身份识别措施。
(六)发现问题:发现客户存在使用匿名、假名、证件造假、证件失效、利用他人证件、犯罪嫌疑人及其他重要问题。
三、客户身份资料保存(套)
指按照《金融机构客户身份识别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 保存管理办法》)第二十七条第一款的要求保存的客户身份资料。按新契约保单件数、退保批单件数、满期领取批单件数、理赔案件数进行统计,其中有多种(或多个)证件复印件或影印件的,均按一套统计。
四、交易记录保存(套)
指按照《金融机构客户身份识别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管理办法》第二十七条第二款的要求保存的交易记录。套数计算方法同上。
五、大额交易报告(份)
(一)大额交易:已报送并有人民银行反洗钱监测分析中心正确回执的大额交易笔数。接收到人民银行反洗钱监测分析中心回执时间所在季度填报。
(二)涉及金额:大额交易报告涉及的累计交易金额。
六、可疑交易报告(份)
(一)可疑交易报告:已报送并有人民银行反洗钱监测分析中心正确回执的可疑交易份数。接收到人民银行反洗钱监测分析中心回执时间所在季度填报。
(二)涉及金额:可疑交易报告涉及的累计交易金额。
(三)重大可疑交易报告:符合《金融机构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关于重大可疑交易报告的规定,有合理理由认为该交易或者客户与洗钱、恐怖主义活动及其他违法犯罪活动有关并报告中国人民银行当地分支机构的可疑交易。保险机构当 期发生重大可疑交易的,应当以附件形式提交有关该笔可疑交易的情况说明。
七、开展洗钱风险评估(项)
(一)洗钱风险评估:按照《保险机构洗钱和恐怖融资风险评估及客户分类管理指引》第十五条的规定,保险机构组织开展的洗钱内部风险评估程序并已形成评估报告。一项评估跨两个季度进行的,统计在完成评估报告所在季度。更新原有洗钱风险评估报告或针对新产品、新营销手段等开展的专项洗钱风险评估可独立统计为一项。
(二)保险机构当期完成洗钱风险评估的,应当以附件形式提交该洗钱风险评估报告。
(三)保险机构应于2016年第四季度()报送时以附件形式报送本机构现有洗钱风险评估报告。
八、建立健全反洗钱制度(项)
(一)建立健全反洗钱制度:保险机构自行制定或更新的反洗钱内控制度或操作流程。凡接收到监管部门或上级机构转发的制度后按原文执行的,不属于统计范围;如果根据本级机构情况进行进一步完善的,则属于统计范围。
(二)保险机构当期建立健全反洗钱制度的,应当以附件形式提交该制度内容。
九、反洗钱资源投入
(一)人员配臵:反洗钱专职、兼职人员合计数。
(二)系统建设、维护费用:反洗钱信息系统(含业务系统嵌入的反洗钱模块)的开发费用和维护费用。
(三)培训、宣传费用:现场和视频培训费用、宣传资料费用、广告费用等。
(四)以上费用在无准确的实际支出数据时,可以合理估计统计。
十、反洗钱培训(次)
(一)培训次数:现场培训和视频培训总数。
(二)参加培训人员:参加现场培训和视频培训总人数,多次培训按累计人数统计。
十一、反洗钱宣传活动(次)
(一)反洗钱宣传活动:包括对外宣传活动和对内宣传活动。对外宣传如在营业场地悬挂条幅、张贴海报、发放宣传资料等;对内宣传如发行《反洗钱工作简报》等。
(二)对外宣传活动次数按照项目和时间计算,同日发生多项宣传也按一次统计;对内宣传次数按照发行的期刊数、发放有关反洗钱资料或书籍的次数等进行统计。
十二、反洗钱内部审计(次)
(一)反洗钱内部审计:保险机构审计部门、负责反洗钱工作的部门进行的反洗钱专项审计、检查或包括反洗钱内容的审计、检查。
(二)审计机构数:每一个持有《经营保险业务许可证》的 被审计机构统计为一次。一项审计跨两个季度进行的,统计在现场审计离场所在季度。
(三)覆盖率=(审计家次/机构数量)*100%。机构数量指保险机构自身及所辖分支机构数量。具体家数以保险监管部门颁发的《经营保险业务许可证》数量为准。
十三、冻结涉恐资产(起)
(一)指保险机构按照《反恐怖主义法》和《涉及恐怖活动资产冻结管理办法》的相关要求,冻结恐怖活动组织和恐怖活动人员拥有或者控制的保险资产。件数按照恐怖活动组织和恐怖活动人员的数量统计。如多个恐怖活动人员间具有同谋、同伙关系,合并统计。
(二)保险机构当期冻结涉恐资产的,应当以附件形式提交案件资料。
十四、获得荣誉情况(项)
指保险机构在人民银行系统和保监会系统组织的反洗钱评比中获得荣誉,或因协助发现重大洗钱案件获得人民银行、司法机关等部门书面表扬或荣誉。人民银行反洗钱监测分析中心对保险机构大额和可疑交易报告通报情况不包括在内。
十五、受到处罚情况
指保险机构在人民银行系统和保监会系统组织的反洗钱检查中受到的行政处罚情况。监管函、监管谈话、风险提示函等监管措施不包括在内。
十六、协助查证洗钱案件情况(起)
指保险机构协助反洗钱行政主管部门调查可疑交易活动、协助司法机关调查涉嫌洗钱犯罪活动、协助纪检监察机关查证资产状况等。
十七、协助查证洗钱案件信息
(一)分支机构名称:收到协助查证法律文书的保险机构省级分支机构名称。
(二)当事人:查证机关要求查证的自然人或法人机构。
(三)身份证号/组织机构代码:自然人当事人的身份证号或法人机构当事人的组织机构代码。
(四)工作单位及职务(限自然人客户):协助查证时当事人的实际工作单位及职务。当事人投保单所述工作单位及职务与实际工作单位及职务不一致的,请予以说明。
(五)协查案件涉及金额:当事人在本机构投保的累计金额,含已失效的保单。
(六)查证机关:出具协助查证法律文书的机关。
(七)协助查证原因:当事人涉嫌的上游犯罪罪名。如查证机关出于保密原因未说明的,请予以注明。
(八)协助查证时间:首次接到查证机关出具的协助查证法律文书的时间。
(九)协查案件情况:简要描述查证机关人员前来查证的起 因、经过、当事人的投保情况、协查后的进展等情况。详细资料请以附件形式提供,如查证机关出示的文书、当事人身份资料、保险合同、账户资料的截屏或复印扫描件等。
(十)是否冻结保单:截至报告时,查证机关是否要求冻结保单,如是请注明冻结机关、依据、期限、金额等。
(十一)保险产品类型:当事人所投保的保险产品类型,如分红险、健康险、意外险等。
(十二)缴费方式:趸交或期交。
(十三)支付方式:银行转账或现金交易。
(十四)是否开展客户身份识别及留存相关资料:在协助查证前,本机构是否按照《金融机构客户身份识别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管理办法》的规定开展客户身份识别工作并留存相关资料,否则请说明原因。
(十五)是否报送大额交易报告:在协助查证前,本机构是否按照《金融机构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的规定向人民银行反洗钱监测分析中心报送大额交易报告,否则请说明原因。
(十六)是否报送可疑交易报告:在协助查证前,本机构是否按照《金融机构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的规定向人民银行反洗钱监测分析中心报送可疑交易报告,否则请说明原因。
(十七)客户风险等级:在协助查证前,当事人在本机构的 洗钱风险等级。
(十八)截至报告时的案件状态:截至提交报告时案件所处阶段,如立案、侦查、起诉、审理、判决等。
(十九)截至报告时的保单状态:截至提交报告时保单所处状态,如有效、退保、已理赔或给付等。
十八、其他
(一)填报单位:填写保险机构名称。
(二)本期数与累计数:“本期数”指报送当期的发生数,“累计数”指本累计发生数。其中“人员配臵”、“专职人员”项目中,本期数指当期人员变动数,累计数指期末实有人员数。
(三)制表人:报送反洗钱信息的经办人,经办人应同时为本公司反洗钱工作联系人。
(四)复核:负责反洗钱工作的部门负责人。
(五)负责人:分管反洗钱工作的公司领导。
(六)联系电话:经办人的办公电话及手机号码。
(七)如果所列内容没有发生,仍需要在空白处填“0”。
(八)填表说明由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负责解释。
第三篇:人民调解案件情况统计表填表说明
人民调解案件情况统计表填表说明
一、填报单位和报送要求
本表填写单位为乡镇(街道)司法所。从4月份开始,统一按此表报送,本表报送周期为月报和季报。月报统计周期为如:4月1日至4月30日,5月2日前报到县司法局基层股。每月的季报统计周期为:第一季度从本1月1日至3月31日底,4月2日前报到县司法局基层股,第二、三季度,以此类推。
二、指标解释
1、第1项“调解案件总数”指纠纷当事人申请调解、调委会主动调解和有关部门委托移送调解的案件总数,无论调解成功,还是不成功都应计算在内。
2、第4项“疑难复杂纠纷”指涉及当事人众多、权利义务关系复杂、久调不结、调解周期长的纠纷,可能导致矛盾激化、群体性事件、越级上访或民事纠纷转化为刑事案件的纠纷,以及具有重大社会影响或人员伤亡的纠纷。
3、第5项“协议涉及金额”指统计期内调解纠纷达成口头协议和书面协议,所涉及的金额。
4、第13至28项“案件分类情况”:当一个案件涉及多个类型时,仅依其中一类属性进行统计。
5、第13项“婚姻家庭纠纷”指家庭成员之间发生的纠 纷,包括夫妻、婆媳、姑嫂、翁婿、妯娌等因生活琐事发生的纠纷和离婚、继承、赡养、抚养、分家析产等纠纷。
6、第18项“损害赔偿纠纷”指基于民事侵权行为的赔偿责任引发的纠纷。因劳动争议、道路交通事故、医疗、物业管理引起的损害赔偿纠纷,统计在劳动争议纠纷、道路交通事故纠纷、医疗纠纷、物业纠纷栏内。
7、第21项“山林土地纠纷”指因林权制度改革、土地承包、草场、滩涂使用等引发的纠纷。
8、第24项“环境保护纠纷”指因施工扰民、环境污染等引发的纠纷。
三、数据关系
1=6+7+8+9 1=10+11+12 1=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 1≧29+30 1≧3
第四篇:教师培训情况统计表填表说明
教师培训情况统计表填表说明
1、本表除“教师签名”、“审核人签名”手写外,其余均为打印,每人一张,近三年未参加任何培训的教师打印空表一张并签字。
2、将鼠标移至表头各项目处将会显示该填写项目的简要说明。
3、本表统计包括“国培”等各级各类培训。
4、参加培训教师本如果有三次以上培训,可以在相应插入行以保证完整填写培训项目。
5、学分计算参照平市教人„2013‟71号:(摘要如下)
第四条 中小学教师每年参加培训所获学分不得少于30学分。在五年一周内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学分不少于30学分,累计学分不得少于360学分。新任教师须另需参加100学时以上的新教师适应性培训。
第七条 参加县级及以上教育行政部门举办或经教育行政部门批准举办的各级各类培训,完成培训学习任务、并经培训机构考核合格获得培训结业证书者,依据培训结业证书登记的学时数认定学分,其中县级集中培训每1学时计1学分,市(州)级集中培训每1学时计2学分,省级集中培训每1学时计3学分,国家级集中培训每1学时计4学分。其中,获得优秀学员的,按国家级、省级、市(州)级、县级 各加10分、8分、6分、4分;成绩不合格者,不认定学分。
第八条 凡参加学历提高培训的教师,凭毕业证进行学分认定,学习期间(最长5年)每学年计30学分。人社部门组织的公修课培训,按5年30学分认定。
第九条 担任县级及以上教师培训机构举办的教师培训项目教学、辅导工作者,按承担任务的实际学时数认定学分,学时数以聘任单位出具的证明为据,分别按照县级每1学时计2学分,市(州)级每1学时计3学分,省级每1学时计4学分,国家级每1学时计5学分。
第五篇: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统计表填表说明
2010年统计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统计表
填表说明
一、填报单位和资料来源
1、起报单位为乡(镇、街道)计划生育办公室,县级以上人口计生委(局)逐级汇总、上报,直至省人口计生委。
县级以上人口计生委(局)所填报表的数据,来源于下一级人口计生委(局、办)上报的报表数据。
2、报表中第1、2、3、4、5、6、8项的数据,依据全员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系统生成数据填写;第7、8、9、10、11、12、13、14、15、16项的数据,依据全员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系统、本级及所辖单位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相关资料数据填写。
二、报表统计期限
2009年10月1日0时至2010年9月30日24时。
三、指标解释
1、跨省流入育龄妇女:统计期末在本行政区域内居住30日以上、非本省(区、市)户籍、从事务工、经商等活动(探亲、访友、就医、上学、出差等除外)的18-49周岁的女性人口总数。
2、跨省流入已婚育龄妇女:统计期末本行政区域内跨省流入人口中已婚(不含未依法登记的事实婚姻)女性人口总数。
3、跨省流出育龄妇女:统计期末户籍地在本行政区域,但离开户籍地30日以上、现居住地为外省(区、市)、从事务工、经商等活动(探亲、访友、就医、上学、出差等除外)的18-49周岁的女性人口总数。
4、跨省流出已婚育龄妇女:统计期末本行政区域内跨省流出人口中已婚(不含未依法登记的事实婚姻)女性人口总数。
5、省内流动育龄妇女:统计期末在本行政区域内居住、户籍地为本省(区、市)其他县(市、区),但离开户籍地30日以上、从事务工、经商等活动(探亲、访友、就医、上学、出差等除外)的18-49周岁的女性人口总数。
6、省内流动已婚育龄妇女:统计期末本行政区域内省内流动人口中已婚(不含非依法登记的事实婚姻)女性人口总数。
7、查验《婚育证明》数:统计期内本行政区域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查验跨省流入育龄妇女《流动人口婚育证明》次数。
8、已婚育龄妇女建档数:统计期末为跨省流入已婚育龄妇女建立的计划生育档案(含电子档案)数,统计时点妇女已迁离的其档案不列入统计。
9、在本省生育总数:统计期内跨省流入育龄妇女在本行政区域生育子女总数。
10、在本省生育政策内人数:统计期内跨省流入育龄妇女在本行政区域内生育总数中符合女方户籍地生育政策的生育子女人数。
11、在本省落实计划生育手术例数:统计期内本行政区域为跨省流入已婚育龄夫妇提供国家规定免费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例数。
12、在本省查环查孕例数:统计期内跨省流入已婚育龄妇女在本行政区域接受查环查孕服务的例数。
13、《婚育证明》发放人数:统计期内本行政区域为跨省流出育龄妇女发放《流动人口婚育证明》数。
14、已婚育龄妇女落实避孕节育措施例数:统计期内为跨省流出已婚育龄妇女实施各种避孕节育手术例数合计。
15、专项经费支出总额:本省全年用于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支出总金额。县级以上人口计生委(局)上报数应含本级支出总金额。
16、专项经费中免费技术服务支出:本省上一年专项经费支出中为实行计划生育的流动育龄夫妻免费提供国家规定的基本项目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支出金额。具体免费项目详见《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实施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