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爱国主义旗帜在学生心中飘扬

时间:2019-05-13 22:50:3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让爱国主义旗帜在学生心中飘扬》,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让爱国主义旗帜在学生心中飘扬》。

第一篇:让爱国主义旗帜在学生心中飘扬

沂源县三岔中心学校让爱国主义旗帜在学生心中飘扬

自9月29日起,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引导学生理性爱国、知识报国,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中心,以培育爱国情感和民族精神为主线,以系列教育活动为载体,逐步强化学生的爱国主义意识,激发爱国主义情感,不断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责任感、使命感。

该校成立了爱国主义教育月活动领导小组,制定了活动方案和活动内容; 通过周一升旗仪式,把国旗、国徽、国情、国史知识贯穿在国旗下讲话过程中;开展“祖国万岁”歌咏活动,开展国防教育活动;利用国庆节这一重大节日,深入广泛向学生进行国情、国史知识教育,让学生了解感受祖国发展的巨大变化,深刻体会“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内涵;在此基础上利用国庆节长假,学校将让学生调查了解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的近五年来,祖国取得的巨大成就,抒发广大学生对伟大祖国的热爱之情和对祖国美好。组织专题报告会。以钓鱼岛为核心,从中国最早发现、命名、中国对钓鱼岛的管辖、中外地图证明钓鱼岛历史上就属于中国及日本利用甲午战争非法窃取钓鱼岛、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钓鱼岛回归中国等事实,让学生在钓鱼岛问题上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做个明明白白的爱国者;结合当前保钓游行集会中出现的非理性行为,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一次法律法规知识教育,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集会游行示威法》相关知识的教育,教育引导学生知法懂法,自觉守法,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组织学生爱国征文比赛。引导学生理性爱国,正确表达自己的爱国意愿,引导学生把自己的爱国热情转化为学习的动力,勤奋学习,主动发展,“为中国成为二十一世纪世界第一强国而读书。”

教师在课堂上集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渗透,集中进行理性爱国、理性保钓引导。另外,通过家长会、致家长的一封公开信等形式,教育、引导家长配合做好爱国主义教育活动。(通讯员亓和田)

第二篇:让爱国主义旗帜飘扬千秋万代(推荐)

今天,当我们站在在这里,目视着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时,相信我们大家的心中都会涌起一种无比自豪、无比骄傲、无比神圣的感情。因为这红旗,这由世世代代仁人之士用鲜血染红的旗帜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象征。不论我们在什么时候;不论我们在什么地方,只要我们看到五星红旗高高飘扬,我们就会自然而然地想到:祖国是和我们血与肉的相连,荣与辱相通地在一起。祖国的光荣就是我们的光荣,祖国的耻辱就是我们的耻辱。

祖国是一个民族的根;是一个民族的属于自己的生存空间;是一个民族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耕耘、播种和收获的土地,是一个民族能将自己的梦想变成现实的依托;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之鸟能够自由翱翔的蓝天,是一个民族能够孕育自己的伟大英雄的摇篮;是一个能够用自己的智慧创造文明的文化和文明的基地;是一个民族永远都不会被便服的精神和永远不会被摧毁的力量的源泉。

为了祖国,为了民族,宁死不屈的苏武被囚禁在北海牧羊十九年而且从不离开象征祖国尊严的汉使竹节;为了祖国,为了民族,文天祥拒绝了高官厚禄的诱降,高歌“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诗句慷慨就义;为了祖国,为了民族,抗日英雄方振武面对强敌发出“宁为战死鬼,不为亡国奴”的恕吼;周恩来十岁就了发出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证书”的誓言;毛泽东更以它顽强的奋斗与他的战友一起实现了创建新中国的伟大抱负。

我们都是祖**亲的儿女,我们都是在祖**亲的哺育下健康成长的青年。正因为有了祖**亲的繁荣、昌盛和富强,我们才能有今天这样幸福的生活,才能在这个美丽的校园里读书、学习。假如没有祖国这棵为我们遮风挡雨的参天大树,我们的生命又将会是怎样的灰暗与苍凉。

爱自己的祖国,这是一个民族的内在精神里蕴藏着的一种最炽热最高尚的情感;这是一个民族向世界袒露的最伟大的最高尚的灵魂;这是一个民族的尊严的体现。爱自己的祖国是无条件的。就象诗人舒婷所说的:“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去取得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

爱自己的祖国是无言的,就像它在默默中教会我们做人要有山的脊梁、江的气魄、海的胸怀一样。只有爱自己的祖国,我们的民族才能成为世界上最富强最不可战胜的民族。

让爱国主义旗帜飘扬千秋万代,永不褪色。

我的演讲完了,谢谢大家。

第三篇:精选升旗演讲稿:让爱国主义旗帜飘扬

精选升旗演讲稿:让爱国主义旗帜飘扬

今天,当我们站在在这里,目视着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时,相信我们大家的心中都会涌起一种无比自豪、无比骄傲、无比神圣的感情。因为这红旗,这由世世代代仁人之士用鲜血染红的旗帜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象征。不论我们在什么时候;不论我们在什么地方,只要我们看到五星红旗高高飘扬,我们就会自然而然地想到:祖国是和我们血与肉的相连,荣与辱相通地在一起。祖国的光荣就是我们的光荣,祖国的耻辱就是我们的耻辱。

祖国是一个民族的根;是一个民族的属于自己的生存空间;是一个民族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耕耘、播种和收获的土地,是一个民族能将自己的梦想变成现实的依托;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之鸟能够自由翱翔的蓝天,是一个民族能够孕育自己的伟大英雄的摇篮;是一个能够用自己的智慧创造文明的文化和文明的基地;是一个民族永远都不会被便服的精神和永远不会被摧毁的力量的源泉。

为了祖国,为了民族,宁死不屈的苏武被囚禁在北海牧羊十九年而且从不离开象征祖国尊严的汉使竹节;为了祖国,为了民族,文天祥拒绝了高官厚禄的诱降,高歌“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诗句慷慨就义;为了祖国,为了民族,抗日英雄方振武面对强敌发出“宁为战死鬼,不为亡国奴”的恕吼;周恩来十岁就了发出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证书”的誓言;毛泽东更以它顽强的奋斗与他的战友一起实现了创建新中国的伟大抱负。

我们都是祖**亲的儿女,我们都是在祖**亲的哺育下健康成长的青年。正因为有了祖**亲的繁荣、昌盛和富强,我们才能有今天这样幸福的生活,才能在这个美丽的校园里读书、学习。假如没有祖国这棵为我们遮风挡雨的参天大树,我们的生命又将会是怎样的灰暗与苍凉。

爱自己的祖国,这是一个民族的内在精神里蕴藏着的一种最炽热最高尚的情感;这是一个民族向世界袒露的最伟大的最高尚的灵魂;这是一个民族的尊严的体现。爱自己的祖国是无条件的。就象诗人舒婷所说的:“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去取得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

爱自己的祖国是无言的,就像它在默默中教会我们做人要有山的脊梁、江的气魄、海的胸怀一样。只有爱自己的祖国,我们的民族才能成为世界上最富强最不可战胜的民族。

让爱国主义旗帜飘扬千秋万代,永不褪色。

我的演讲完了,谢谢大家。

网友们,精选升旗演讲稿就到此为大家介绍完毕了,在这里祝大家都能早日写出一篇好的文章。

第四篇:让爱国主义的旗帜永远飘扬

让爱国主义的旗帜永远飘扬

在世界民族之林中,我们中华民族是最为大的民族之一。因为她有着一脉相传的血统,有着上下五千年悠久的历史。为什么我过经历了几千年的大起大落,依然雄踞在世界的东方?为什么我们这个古老的民族,至今仍具有强大的活力?着就是因为我们中华民族具有一种伟大的生命力,这就是中华民族的不灭之魂。五千年春夏秋冬,季节轮回,五千年的文明铸造了一个伟大的民魂。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的东方,是雄鹰就要翱翔,是巨龙就要飞腾。

“唯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能真进步。”爱国主义是民族之魂,是民族精神的表现,她是千百年巩固其来的,是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断发展壮大的精神动力,是民族文化的精华。

司马迁狱中受刑写下了千古流传的“史家之绝唱”;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赤胆忠心;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生写照;文天祥宁死不屈唱出了方式流芳的浩然正气……

爱国魂是最纯洁的灵魂,爱国心是最美丽的心灵,爱国情是最真挚的感情,爱国是我们每一个华夏儿女最神圣的使命。爱国是一种高尚的情操,也是一种神圣的职责;爱国是一种良好的习惯,更是一种脚踏实地的实践;爱国是一种升华的思想,更是一种心甘情愿的奉献。

如果说黄河是一条延绵千里哺育无数炎黄子孙的中华血脉,那么读书就是传承千年励传百世的中华魂。书声是天籁之音,它是世间最美的声音。

在书中我读到了孔子“温故而知新”的知而不惑;读到了李白“千金散尽”的飘逸洒脱;读到了屈原“上下求索”的忧民之诗;读到了苏轼“大江东去”的千古豪迈;读到了岳飞“精忠报国”的不朽情怀。

在今天,我们不仅要在书中得到先人留下的宝贵财富,还要将这些精神上的财富发扬光大,用我们的才智贡献于中华的崛起,祖国的飞腾和民族的兴旺,这是我们理想和追求的动力。嫦娥一号的顺利升空证明了奔月的故事不再是中国人唯美的深化于传说;北京奥运会展示了我国神州无比的风采于文化的渊博;神舟飞船的成功发射再一次向世界证明了我们祖国的强大和科技的先进,展示了不屈不挠、勇于创新的中华之魂……

遥想古时,展看今朝,中华的精神之魂如燎原上的火种,燃边了这片神圣的土地;如高立的丰碑,铭刻着世代相传的铮铮誓言……

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我们遥增强爱国的情感和振兴祖国的责任感,树立民族自信心,弘扬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高举爱国的旗帜,自强不息、顽强拼搏,把爱国之情转化为爱国之动力。会有一天,祖先们会把他们手中的接力棒,满怀信心的递给我们,我们一定要让祖国屹立于世界顶端!

第五篇:让“诗絮”长久飘扬在学生心中

让“诗絮”长久飘扬在学生心中

──新课程标准下中学语文诗歌教学的现状与施教方略初探

一、两种不良倾向

新课程标准下的中学语文诗歌教学,主要表现为两种不良倾向:一是教得太死,一是教得太活。

(一)教得太死

这种教法在目前的中学语文诗歌教学中占主流。大部分老师是根据新课程标准下的高考和中考试卷上出现的诗歌试题的题型而进行针对性的教学。也就是所谓的应试教学。在教学上主要采用以下几个步骤:文学常识的记忆,关键字的理解,重点字句的含义,重点句表达作者的感情等。尽管有不少人对这种教学方式进行过猛烈的抨击,但由于这种教学方式容易在应试中取得较好的效果,就使人不想为而为之。纵观近几年的中考、高考,在诗歌方面的试题,也的确显示出了让人可以针对的程式化:2004年的中考试卷,在古诗方面的试题,主要以名句填空为主,而且还是最最常见的一些名句。一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都考了十几年了,2004年的中考试卷上还有八家在考。我们不是说这首诗不该考了,因为学生每年都是新的,这样千古流传的名句考也是理所当然的。但这样会给人造成一种错觉:古诗文就那么几分,学生到时背背就解决问题了,平时无需下那么大的功夫。下了功夫,学到了能力,在这种题目上也无法表现出来。也正是由于这样的原因,一些老师在教学古诗文时过于草率,只让学生会背会写就算完成了教学任务。对于如何品味、如何鉴赏,则是一带而过。2004年的中考试卷中,也有两三家出了鉴赏类的题型,题目也只是对课文注释的翻版,学生平时稍加留意,答对没有太大的难度。

和中考相比,高考的古诗文题目全是选自课本以外的诗歌,题型以鉴赏居多。学生读起来难度较大,似懂非懂。学生答题也没有十足的把握。好在大多是选择题,最后可以任选一个了事。其实,要做到对这类题型有把握,非一日功夫所能达到的。五千多年的文化积淀,那么多的古诗文,要背到原文,那种量的巨大是难以想象的,何况还会出现一些本来就让人很难看懂的“朦胧诗”。所以学生也很清楚,就那么二三分,需要花上那么大的功夫吗?何况还有其他学科在争时间。一些学生就抱着很乐观的态度,看懂了更好,看不懂就蒙,蒙不对也不会影响大局。这就是造成中学语文古诗文教学,教得过于死板在主体和主导方面的原因。

(二)教得太活

这类教法大多出现在公开课上。经过一段时间的充分准备,收集相关的资料,运用光、电、声、色等高科技的手段,把一堂平时只背背写写的古诗文课上得让人耳目一新。没有谁敢说这种教法不好,但是这种教法也只是一朵昙花,只限于很长时间才能等到的公开课上,平时的课堂教学是很难见到的。和前面的应试教学相比,这种教法又显得太活,学生很难接受,教学效果也不太理想。这种教学方法目前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形式:

1.朗读型。整堂课都在读。老师读,学生读,录音读,分组读,集体读,单独读„„读贯穿一堂课的始终。其间配以舞蹈、绘画,甚至小品表演等手段。课堂气氛异常活跃。但读完以后,学生还是一无所知。读是一种手段,只是为营造一种气氛而读,只是在那一堂公开课上集中读,恐怕是很难见效的。朗读只是一种感染,要想让它能对学生的语文能力产生影响,就必须是熟烂于心的背诵。巴金先生不是在年青的时候就会背诵《红楼梦》吗?于是才有他的《家》《春》《秋》等传世之作。现在的中学生能背诵的东西少得可怜,有的诗歌上课 1

时能背诵,时间稍长又忘完了。白居易的《长恨歌》就不是所有的学生在上这课时就能背诵完的吧!更有甚者,有的老师在朗读中,不停的指点,内容包括朗读的节奏,重读与轻读,声音的高低,语调的长短„„我们要问的是,那样读有依据吗?如果说那种读法是老师对那首诗的理解是可以的,统一的强制性地让每个学生都如此读,就不妥当了。

2.咏唱型。咏唱是学习古诗的一种手段。早在先秦时期《墨子·公孟》篇云:“诵诗三百,弦诗三百,歌诗三百,舞诗三百”一些文化名人也为古诗谱写过乐曲。如胡适、赵元任、俞平伯、文怀沙、霍松林等都有传世作品。李叔同先生的那首“长亭外,古道边”传唱半个世纪,叶至善先生则用外国乐曲为150多首古诗选配了乐谱,影视剧和当红歌星也有少量作品流行。但这对于中华茫茫诗海,那点数量就少得可怜了!诗歌是不是咏唱就比背诵记的牢固呢?根据我们平时的经验,感觉也未必就是。我们到练歌房唱歌的时候,不是经常只会哼乐曲而不会唱歌词吗?而我们所能哼的乐曲至少是某个时代刻骨铭心的作品吧,那歌词怎么就不能记住,因为我们平时用得太少啊!古代的诗歌不是流行歌,会对学生产生那么大的诱惑。有的学生能一字不差地记住几十首,乃至上百首流行歌的歌词,却背不下几首古诗;能说出各国足球明星的各自爱好,却搞不清苏轼就是苏东坡„„这也是让教育者百思不得其解的一个问题啊!再说给古诗谱曲的问题,我们是根据什么就能把那首诗定格为那种的曲调?定为那种的曲调是在表达作者的感情,还是在表达曲作者对古诗的理解?“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把一个人对一首诗的理解,定格为一首诗就应该如此理解,也是不符合新课程理念的吧。如果用《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的谱子唱《敕勒歌》还能让人接受,但用“新年好”的谱子去唱李白的《朝发白帝城》而且是童声齐唱,你还能感觉妙处吗?还有一些老师自己给诗歌谱曲,弄的歌不像歌诗不像诗,学生唱也不是,背也不是。这对学生理解诗歌还有帮助吗?

3.拓展型。拓展是新课程标准下语文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适当的拓展对开拓学生的文学视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都能起着积极的作用。但是目前的一些古诗文课,已被拓展的让人感觉没了边际,是一种为拓展而拓展的胡乱拓展。我曾听过一位老师上的《孔雀东南飞》,整堂课就在讨论焦仲卿为什么休掉刘兰芝。学生的思路是放开了,想象的原因五花八门。但这课的重点在哪?学生讨论以后会有什么样的收获?还有人能根据“悠然见南山”的诗句判断出陶渊明眼睛的斜视。这种避重就轻的拓展,除了引得学生的哈哈一笑,还能有什么价值?《中学语文教学》上曾刊登一位老师的古诗文探究性学习的教学设计,短短的一节课,涉及古诗文鉴赏方面的名作二十多篇,而且都是近阶段较有影响的著作。有人说过,就那些著作,大学中文系的本科生、研究生也要用上一个学期才能看出一点名堂。我们的学生真的就有那样的水平了吗?我们中学的古诗文教学用得上作那么高深的探究吗?学生探究后,古诗文的鉴赏水平就能培养出来了吗?

4.鉴赏型。诗歌的内容讲解的很粗糙,然后就是学生轮流上台朗读从网络上下载的,或是从一些鉴赏词典中摘抄的有关那首诗的赏析文章。气氛热烈,文采飞扬。殊不知,学生读完之后还是学生。下载和抄袭永远不是创新。有的老师还把一个作家不同时期的作品放在一起进行比较,称之为比较阅读。然后就有学生能写出神采飞扬的赏析文章。作家生平的叙述,作家思想的研究,作家内心感受的揣摩,甚至作家艺术风格的归纳,俨然是在进行一场学术的探讨。我们的学生真的有了这样高的鉴赏水平吗?那就得问问上那一堂课的老师了!事实上,初中生只有一点古诗文的感性认识,欣赏的能力还没有形成,高中生有一点古诗文欣赏的模糊认识,也还不能形成独立的欣赏观。有的老师认为让学生多见一点就会尽早成熟他们的欣赏观。但我们要说的是,学问是有其阶段性的,人的认识也有阶段性,如果像前面那样,我们的学生还要去上大学吗?我们的大学还要开设“中文系”吗?新课程标准也只这样要求的:“培养学生古诗文的鉴赏能力”我们有些老师不是在培养,而是在运用。如此拔苗助长的教学方式能起到好的效果吗?

二、教学策略

教得太死不利于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教得太活,让学生难以适从。那么如何解决上述两种不良倾向呢?我们认为可以采用如下的策略:

(一)点睛──加强古诗文的基础知识教学

学生的古诗文的基础很薄弱。从小学到高三,学了这么多年的古诗文,不少同学不知什么为压韵,如何压韵。不知什么是诗歌的节奏,如何划分诗歌的节奏。在中考和高考中都出现这类试题,但大多数学生是通过老师的强化训练记住的,不是真正掌握了这类知识。古代的私塾先生开始就教学生如何对字,如何对词,“黑对白”,“花红对柳绿”,这是古诗文学习最基础的东西。一代国学大师陈寅恪当年曾用对对子作为清华大学的国文考试,可见其重要性了。我们现在还去做吗?也许有人已经发现学生在这方面的薄弱,所以在近几年的中考、高考中有时也能看到这类试题。也许是分值太少,还不能引起老师和学生的重视。古诗文的平仄就更是没有几个学生懂了。像这样在空中建造楼房的教学方式,其效果能怎样呢?我们至少要让学生知道古人作诗是怎么一种做法吧。

(二)积累──加大学生背诵古诗文的数量

从目前选入中学课本中古诗文的数量上看,初中仅有50首,高中也不过60首左右,这加在一起的100多首诗,就是学生都会背,也不算多的。但从学生实际背诵的数量上看,就少的可怜了。一般的情况是,学生学那首诗的时候可能能背诵,但时间稍微长一点就忘了。长一点的诗歌,不少学生在学的时候就背诵不下来。所以,虽然我们课本中选了这样数量的诗篇,但能记在学生心中的却没有这样的数量。我没有作过普遍性的调查,就我教过的几届学生来看,能熟练完整的背诵学过的古诗最好的也就五六十首,最差的一首诗都背不完整。

学生的背诵也是诗歌教学中很难解决的问题。我们要求学生去背诵,他们背诵不了,我们能有什么好办法呢?听说古代的先生有戒尺,学生背不掉书能把手心打肿的。也许迫于先生的板子,那时的学生背诵的古诗文比现在的学生要多得多。现在没有哪个老师敢那样做了。有些专家提出要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我不反对这种主张。但在背诵古诗文上,好像这种主张只适应一首诗或几首诗的处理。要想用被老师鼓起的积极性和兴趣解决要背的所有古诗文恐怕就有难度了。因为,人的记忆是有遗忘的。不是我们背过的东西就永远能记住的。心理学家不是研究过吗,人要彻底记牢一段文字需要七次反复的记忆,而且这七次还不是连续的七次,而是遗忘后再去记。所以,背诵诗歌是一个艰苦的过程,是考验一个人毅力的过程,那一时被鼓起的积极性和兴趣能起多大作用,不用我说了吧。这就要求我们做老师的反复抓,抓反复,不要认为学生背完了就解决问题了。要有让他们把古诗文记得熟烂于心的构想,那我们的古诗文的教学就是另外一种情状了。2004年,我进行了古诗文“记时”背诵的实验。就是把一首诗,或几首诗规定背诵的时间。比如,刘禹锡的《陋室铭》我们规定的时间是20秒。教学效果不错,你可以一试。

(三)归纳──巩固背诵成果

诗歌的背诵不是一日的功夫,需要进行适当的间隔反复背诵。我们通过对所学过的诗歌的归纳,不仅能起到复习的效果,还可以提高学生欣赏诗歌的能力。同样是写伫立形象,李白的“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与岑参的“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所表达的意象完全不同。应该说后者比前者的心情更复杂,后者除了有前者对友人的关切,还有对友人的羡慕和说不出的嫉妒,因为武判官此次去京也可能有好运,而作者却还得留在那天冷地寒的地方,什么时候能离开,谁也没底。这种想象不能是教师说出来的,而是让学生自己去体会,时间长了,学生对诗歌欣赏的能力就有了。近几年的中考试卷已经注重对这方面的考查,南京市让学生写出带“鸟“字的诗句。河南省让学生写出古代诗人咏花的诗句。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要背诗,还要会归纳。

(四)活动──提高鉴赏能力

前面我已说过,诗歌的背诵是一个艰苦的过程,也是一个考验人的意志的过程。一时的冲动是背诵不了多少诗歌的。没有一定量的诗歌积累,任何快捷的方式也很难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如何才能达到我们要达到的目标,开展活动就是一种很好的手段。虽然,新的课程标准规定了一些活动,但在实际的教学中是很难开展起来的。古诗文的教学一定要有活动,可以这么说没有活动,学生的古诗文鉴赏水平是永远提高不了的。活动可以复习所学过的内容,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动可以交流学生彼此对诗歌的感受。如何开展活动,没有现成的模式,因为我们面对的学生不同。

古诗歌的教学活动要有一定的次数。我们现在进行的活动都是一些象征性的,为进行普通话的宣传,我们就组织一次诗歌朗诵活动,为纪念什么节日,我们找几个学生朗读一下诗歌,这样一个学期也不过一次两次,这能起到什么作用呢?

古诗歌的教学活动是灵活多样的,我们可以让学生看一组图片去联想所学过的诗歌,我们可以利用课余的时间让学生背诵几首以前学过的诗,我们可以在课前的两三分钟让几个组选出代表去背诵另外几组学生抽出的诗歌„„

古诗歌的活动要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老师的检查是有限的,只有把学生发动起来,活动才能长久地开展下去。(杭法刚)

编辑短评:对中学语文诗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抓得很准,解决问题的策略提得到位,可看出作者既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又有深刻的理性思考。教改需要这样的老师。(温立三)

下载让爱国主义旗帜在学生心中飘扬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让爱国主义旗帜在学生心中飘扬.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飘扬的旗帜 心中的太阳

    歌颂党恩演讲稿歌颂党恩演讲稿简介:朋友,你还记得《卖火柴的小女孩》吗?那可怜的小女孩悲惨遭遇你还记得吗《歌颂党恩演讲稿》一文简介结束 歌颂党恩演讲稿正文开始 朋友,你还记......

    飘扬的旗帜 心中的太阳

    飘扬的旗帜 心中的太阳 ——歌颂伟大的党 如果有人问我,党在你的心中是什么?我可以自豪地说,党就是一面飘扬的旗帜,一盏指路的明灯;如果有人问我,党在我心中有多重?我可以郑重地回......

    飘扬的旗帜 心中的太阳[本站推荐]

    飘扬的旗帜,心中的太阳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 大家上午好!我叫侯红双,来自于斑竹垱镇卫生院。非常荣幸能够站在演讲台上为建党九十一周年作演讲,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飘扬的......

    让爱国主义旗帜高高飘扬

    让爱国主义旗帜高高飘扬 2007-10-2 党的十七大即将召开之际,人民共和国迎来了58周年华诞。我们党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这次重要大会,使今年的国庆节格外喜兴而又隆重,......

    重温过去铭记历史 应该让爱国主义旗帜永远飘扬

    重温过去铭记历史 应该让爱国主义旗帜永远飘扬 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 爱国主义,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的力量。 在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

    旗帜飘扬

    旗帜飘扬 土木106班 修明慧彩虹虽然短暂,却将天空装点的无比瑰丽;夕阳虽然年迈,却将热情普照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昙花虽然一现,却将希望孕育于无形的天地间.美好的情感,圣洁......

    党的旗帜在心中飘扬

    党的旗帜在心中飘扬 ——读《光辉的旗帜》有感 山东省定陶县第一中学高一二部七班 孔紫萌 指导老师 刘鲲鹏 我冲一杯香茗,在窗明几净地书桌上翻开了赤红封面的《光辉的旗帜》......

    我心中一面永远飘扬的旗帜

    我心中一面永远飘扬的旗帜 作者:李虹单位:株洲市环境保护研究院 “一个党员一盏灯,一个党员一面旗。”从第一次递交入党申请书,到每一篇思想汇报的形成,我的心灵都受到了极大的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