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社会实践总结报告及心得体会 (最终版)

时间:2019-05-13 23:57:0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暑期社会实践总结报告及心得体会 (最终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暑期社会实践总结报告及心得体会 (最终版)》。

第一篇:暑期社会实践总结报告及心得体会 (最终版)

西华师范大学

新闻传播学院与历史文化学院暑期社会实践

嘉陵江上游流域古城镇街区格局及历史文化探究

总结报告

引言:

当岁月的树还透着的沁沁绿意,当时间的风还拂着青春的气息,匆忙的我们,在不经意间就步入一片夏的浓荫中,暑期社会实践总结报告及心得体会。这个季节,我们放飞童年延至的风筝,背上行囊,挂上单反,从南充启程,沿嘉陵江北上,历时整整十天,跨越 1328公里,走访嘉陵江上游流域四个古城镇,拍摄照片10362张,记录笔记937页,在实践中磨砺意志,在探索中寻找青春的意义。

正文:

滔滔嘉陵江,北起秦岭、中连剑门、南抵长江,绵延千里,孕育了厚重灿烂的地域文明。随着西部大开发进程的不断推进,作为沟通我国西南、西北的天然南北交通走廊,其战略意义日益凸现,已被国家列为战备航道。嘉陵江上游流域地区有着相近的地缘属性、文化源流,在巴蜀文化的大背景下,挖掘整理嘉陵江上游流域古城镇街区格局及历史文化的资源,探寻嘉陵江上游流域文化的内涵、特色,有利于增强我们的文化认同感,对促进文化创新与产业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在实践中可以检验我们在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加深对自己专业的了解,增强我们的专业实践经验,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7月4日,经过多重选拔,新闻传播学院与历史文化学院共计十名同学从众多暑期社会实践报名者中脱颖而出,他们不仅在各自的专业领域成绩优秀,而且具备一定的专业实践经验以及社会交际能力。

7月5日,十名实践队队员与两位分别来自新闻传播学院与历史文化学院的领队老师齐聚一堂,在新闻传播学院党总支副书记钟华丽老师和历史文化学院历史学博士蒋晓春教授的指导下初步制定了本次嘉陵江上游流域古城镇街区文化考察的范围、目标以及采集资料的方式、途径等。

7月6日上午9时,十名队员以及两位领队老师共同参与了在学术报告厅举行的出征仪式。半小时后,全体实践队队员共计十二人在我校大门口合影留念后便踏上了前往第一站——广元昭化的征程。

1、联系当地媒体,做好宣传工作

2、摄影、采集信息(采访当地居民)

3、走访政府相关部门

7月日9日晚上——7月10下午

阆中老观古镇

1、联系当地媒体,做好宣传工作

2、摄影、采集信息(采访当地居民)

3、走访政府相关部门

7月10日晚上——7月15日

阆中古城

1、联系当地媒体,做好宣传工作

2、摄影、采集信息(采访当地居民)

3、走访政府相关部门

7月16日

南充周子古镇

1、联系当地媒体,做好宣传工作

2、摄影、采集信息(采访当地居民)

3、走访政府相关部门

7月6日——7月9日广元昭化

7月6日从南充出发时,天空一扫多日的阴霾,晴空万里,似乎为我们的出行展露笑颜。队员们个个兴致都很高,在从南充前往广元昭化的一路上都谈笑风生,虽然两个院的同学都是初识,但都很快熟悉了彼此,没有陌生感。经过六个多小时的颠簸,我们终于抵达了昭化古镇。昭化古镇位于白龙江、嘉陵江、清江三江交汇处,嘉陵江水在此洄澜,水系宛成,太极天成,有“天下第一山水太极”自然奇观之美誉。昭化,古称葭萌,此地四面环山,三面临水,至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和2244年连续建县史,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剑门蜀道风景名胜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剑门蜀道遗址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迄今为止国内保存最为完好的唯一一座三国古城。古城景区面积20平方千米,总人口1.7万人,1992年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命名为四川省历史文化名镇。素有“巴蜀第一县,蜀国第二都”之称。相传此地是刘备入川第一站的葭萌关所在,也是张飞与马超挑灯夜战之地,老将黄忠、严颜勇退曹兵,蜀国大将军费祎病死昭化并葬于昭化等都发生在这里,姜维兵困牛头山更是在不远处。

实践队一行12人背着厚重的行囊,在华灯初上时穿过詹凤楼巍峨的城门,那一刻,在这群山环绕着中的古镇,你依稀可以想象到当年千军万马穿城而过马蹄声飞响的场景。

实践队在昭化古镇詹凤楼前合影

当天晚上,我们分成两组,根据先前搜集的资料,前往昭化古镇的四街五巷进行前期的踩点工作。居于群山怀抱中的昭化古镇没有城市的车马喧嚣,没有霓虹灯的闪耀,但却有着一种古朴的苍凉之美,让你的心灵得到休憩。

第二天一早,队员们就分成两组冒着倾盆大雨展开工作。第一组由新闻传播学院的同学组成,他们主要通过摄影的方式采集昭化古镇四街五巷的图像信息;第二组由历史文化学院同学组成,他们主要通过走访当地政府、古镇保护管理所等有关部门进行资料采集。当天,昭化古镇大雨倾盆,队员们冒着大雨,迎难而上,不怕苦不怕累,先后走访了昭化古镇的南门“临江”、东门“瞻凤”、西门“临清”、北门“拱极”以及古县衙、古驿道、龙门书院等,拍摄了几百张照片。因为下雨路滑,队员唐莹在拍照时不小心摔倒,为了保护相机,她的膝盖被摔伤,而队员王荣春也在拍摄过程中不慎滑倒,他的相机镜头也被摔坏了。但是,不管天气条件有多么恶劣,队员们都坚持工作,把这些困难当做是对自己意志的磨砺。晚上,回到住处,队员们先总结了当天的工作,各自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领队老师还对第二天的工作进行了安排布置。

7月8日上午,我们接受了《广元日报》的采访,将我们此行的目的及意义告知了采访记者。而后队员们一起前往了费祎墓、费敬侯祠、八卦井、战胜坝、鲍三娘墓,深入实地地考察昭化古镇的古迹以及古建筑,并且详细记录下了相关文献资料。下午,由张仕琼老师带队的一行7名队员一起前往了牛头山,牛头山海拔1214米,从山顶可俯瞰昭化古镇的全景。由于下大雨,队员们只得一个个举着伞前行,再加上山洪突袭了上山的古道,使得上山的路程变得更加艰辛。经过两个小时的攀爬,队员们终于抵达了牛头山上拍摄昭化古镇的最佳拍摄位置——拜水台,拜水台海拔一千多米。可惜,当天天公不作美,雾锁重山,从拜水台上俯瞰昭化古镇只看到雾霭重重,队员们只得无功而返。庆幸的是,在下山途中,从半山腰的位置看去,尚可见气势磅礴的白龙江,队员滕雪飞和王荣春赶紧拿出相机不顾被大雨淋湿的身体抓紧时间捕捉到了这一珍贵的画面。

牛头山腰俯瞰白龙江

9日,队员们一早便前往蜀道线上有名的“桔柏古渡”。新旧唐书所载唐玄宗幸蜀,“遇有双鱼负舟过津,议者以为龙”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相传唐明皇还在渡口南岸罢兵三日摆宴,此地至今还叫“摆宴坝”。且因白龙江水白,嘉陵江水赤,初相汇合,还各自保持自己的流向和本色,“泾渭分明”,清浊不混,似如两龙翻滚。队员们冒着大雨,徒步从昭化古镇到达了“桔柏古渡”,但是因大雨使得嘉陵江水位暴涨,“桔柏古渡”已经完全被水所淹没,只剩一片汪洋,队员们只得立即回到古镇继续分头采访当地居民。我们采访了怡心园的主人林树云先生,林先生是古镇上有名的民间收藏家,他细致地向我们介绍了他所收藏的宝贝。同时还采访了古镇上的几大家族,透过几个家族的历史可以展现出昭化古镇近代的历史变迁。

9日下午,队员们收拾行李离开了昭化古镇。在昭化古镇的三天里,大雨始终没有停过,大多数队员因冒雨工作而感冒,但却一点都没有影响到工作。若是出门旅游,徜徉古镇时伴随着细雨微风,那实属一件十分惬意的事情,但是我们有繁重的任务需要完成,所以三天里都伴着大雨让我们的工作进行地有些艰难,而我们却在此过程中过得忙绿而充实!

7月9日——7月10日阆中老观古镇

7月9日下午,为抓紧时间和节约经费,实践队兵分两路,一路由历史文化学院董清平老师带队前往广元市元坝区政府获取相关资料;另一路由新闻传播学院张仕琼老师带队来到了阆中老观古镇。老观古镇位于阆中市城区东北45公里处,东通仪陇、巴中,南至阆中、南充,西接苍溪,北上旺苍、广元。老观镇占地面积3平方公里,其中古镇面积1.5平方公里,老观古镇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南朝梁武帝天监八年(公元509年)在此设白马义阳郡,西魏时期改为白马郡并设奉国县,至元世祖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撤县,设县历时729年。其后,老观几经变动,终成今样。我们一行七人包括四名新闻传播学院同学以及领队张仕琼老师和两名历史文化学院同学于晚上八点半抵达老观古镇,此时,天空又下起了细雨,镇上没有路灯,所以我们抓紧时间在镇上找到了一家旅馆,但是镇上的住宿条件实在不容乐观,一走进这家旅馆就有股发霉的味道,而被子床单也有股潮湿的霉味,张老师为了节省经费还一直和老板讲价,队员们也都没有抱怨条件不好,只是默默地做着自己的本职工作。当天晚上初步安排好第二天的工作后,我们都不敢盖潮湿有霉味的被子,伴着淅淅沥沥的雨声和衣而睡。

7月10日一早天空终于放晴了。我们一行7名队员分成两组,一组由张老师带领前往老观镇政府搜集相关资料,另一组前往老观古镇街道进行拍照采访。古镇上的居民都很热情好客,他们热心地接受我们的采访,为我们讲述老观古镇的历史,诉说他们自己生活的故事。而老观政府也很热情地接待了我们,不仅提供了翔实的资料,还邀请我们观看了老观古镇的传统节目——灯戏。灯戏是川北地区人民日常生活点滴的文化升华。当地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中国的灯戏在四川,四川的灯戏在川北,川北灯戏窝子在老观。”老观灯戏又叫“喜乐事”,最初盛行于农村,在旧时农村没有通电,晚上需要点灯唱戏,灯戏因此得名。它以搞笑取乐为主,每逢喜事、过年过节都会演出。临近午饭时间,老观镇党委办公室李主任邀请我们一起吃午饭。李主任在吃饭时向我们详细介绍了老观古镇的历史、文化、风俗,使我们受益匪浅。饭后,李主任还带我们参观了老观古镇的古粮仓以及镇上的重要古建筑,并且与我们一道接受了老观电视台的采访,为我们的宣传工作给予了重大帮助。下午李主任为我们引荐了老观灯戏的第八代传人——侯万伯,我们也对他进行了独家采访,加深了对老观风俗文化的了解。

7月10日——7月15日阆中古城

下午6时,我们乘车前往阆中古镇与另一路队员们汇合,社会实践报告《暑期社会实践总结报告及心得体会》。阆中市位于四川北部,嘉陵江中游,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号称“天下第一江山”。阆中古城位于阆中市城区南侧,是阆中的历史城区,也是四川省唯一完整保存下来的古城(而非古镇)。阆中古城原有面积2.56平方千米,现划定的保护区面积1.78平方千米,古城重点保护区面积0.67平方千米。阆中古城是全国现今存留不多的传统城市风貌型历史文化名城,以山水城相依相融的城市格局,完全契合于“龙、砂、水、穴”这一中国古代城市选址布局的风水意象。晚上九时,我们在阆中市古城志愿者协会的热心帮助下前往白塔山拍摄阆中古城的夜景。在白塔山上俯瞰阆中古城别有一番趣味,不仅将整个古城尽收眼底,而且灯火璀璨中依稀可见这座千年古城的绰约风姿。

7月11日早晨,阆中又下起了绵绵细雨,队员们起了个大早,坐在客栈的院子里开会,安排布置当天的任务。考虑到阆中古城比之前去的两个地方都大,一组同学前往政府相关部门获取了阆中古城建城建制的珍贵史料,另一组同学前往各个街区和景点及主要民居进行前期踩点和初步了解,通过上午的摸底工作,我们大致知道了各个点的位置和大概情况,为接下来的工作展开奠定了基础。

下午,为了节约时间、提高效率,我们将全体队员分为两组,由新闻传播学院的同学和历史文化学院的同学搭配,一边拍摄古城中的主要建筑一边做采访记录。两组队员冒着大雨先后走访了华光楼、中天楼、贡院、张飞庙、川北道署、学院行署、清真寺、火神楼、南门楼以及古城里的秦家大院、杜家大院等具有古典特色的民居建筑。当天晚上,我们还采访到了川北皮影的第七代传人王彪,川北皮影又叫王皮影,创于康熙年间。皮影流派中,他们是惟一以姓氏命名的。曾多次代表中国民间民俗文化参加国际艺术交流演出,荣获国际艺术金奖以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传承与发展贡献奖。2008年,川北皮影还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而王彪本人也被选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通过他的讲解,我们更加了解了川北王皮影的发展变化和阆中古城的文化风俗。

7月12日上午,我们继续深入阆中古城的大街小巷,深入观察它的街道格局、建筑特点、居民日常生活等,通过拍摄和采访记录,更加细致深入的了解到了阆中古城。下午,我们在阆中市古城志愿者协会的帮助下驱车前往天宫院和袁天罡墓,我们用相机和文字记录下了唐代两位天文大家李淳风和袁天罡的卓著成就。

7月13日,我们一行7人前往锦屏山拍摄阆中古城全景,在攀登途中,一路沉醉于锦屏山的幽静自然,感受着它清新澄澈的气息。我们在锦屏山的最高处——八仙洞,拍摄到了阆中古城的全景,并在此过程中详细记录了锦屏山上各景点的史料信息,为全面了解阆中古城的历史打下基础。另一组队员则采访了阆中市高级工艺美术大师刘先澄老师,他对阆中古城街道名称的由来、收集、考证、整理做出了卓越贡献,刘老师向我们讲解了阆中古城多条著名街道的由来,还为我们提供他的研究资料。下午,队员们还采访了古城保护办公室主任柯敏老师,他向我们讲述了阆中古城的街区格局以及多个著名景点的保护与开发,队员们也从他的讲解中获取了详细的资料。

7月14日,队员们两两一组共分成了五组,分头前往古城中的主要街道,并采访了张飞牛肉、阆中蒸馍、保宁醋等销售阆中特产的店铺负责人,向他们了解这些特产的相关资料,而后又深入阆中古城中的小巷子,挖掘到一些鲜为人知的关于古城的信息和小故事,以此更加透彻地了解到了阆中古城的方方面面。下午,我们接受了阆中电视台的采访,阆中电视台的记者跟随队员们深入古城的街区进行跟踪拍摄,记录下了队员们认真工作的场景,拍摄了队员们详细考察古城民风民俗的画面。新闻传播学院的安志婕同学代表全体队员向阆中电视台表达了此次前来阆中古城考察的主要目的和意义。采访结束后,由张仕琼老师带领六名队员先行回到了南充,剩下的包括董清平老师在内的五名队员继续留在阆中进行后续结尾工作。

7月15日下午,五名队员回到南充。当天晚上,全体队员开会布置16日到南充周子古镇的相关事宜,初步安排分配了第二天的行程和任务。

7月16日 南充周子古镇

7月16日早晨,队员们乘坐7时4分的早班火车从南充赶往蓬安县城。周子古镇地处嘉陵江中游,以上河街、下河街、盐店街(又称红军街)、顺河街四条古街为主,这里的古民居院落群保持着明清以来的原生状态,静静地矗立在嘉陵江边。站在古镇旁边的龙角山上俯瞰,古镇、古院、古树、嘉陵江水、嘉陵漫滩(东门河坝)以及绵延不断翠绿的群山尽收眼底,令人情思悠悠,被誉为“嘉陵第一桑梓”。

一组队员按计划立即前往县政府有关部门获取资料,另一组队员从蓬安县城乘坐公交车直达周子古镇。大约半小时后我们就抵达了周子古镇的入口,队员们下车后立即抓紧时间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此时,温度还较低,江面还有雾气未散去,负责摄影的队员拍摄到了烟波浩渺的嘉陵江面,使得远处的财神楼显得犹如蓬莱仙境。进入周子古镇后,队员一方面采访古镇上的居民,一方面用相机记录着周子古镇的街区以及建筑风貌。9时30分左右,蓬安电视台的记者在古镇的下河街拍摄了队员们采访、拍照时的场景,新闻传播学院的唐莹同学代表全体队员接受了蓬安电视台的采访,她向记者传达了我们此行周子古镇的主要目的和意义。采访结束后,全体队员继续深入古镇,拍摄了大量重要的图片信息,采访了古镇上有典型代表意义的商铺,如“吴馓子”、“麻花西施”、“姚麻花”、“河舒豆腐”、“曹氏豆干”等,并详细询问了他们的产生、发展状况,还采访了世代居住在镇上的居民,从他们的口述中更加直观细致地了解到了周子古镇的发展变迁。

下午,我们一行12名队员又登上了龙角山,实地考察了画圣广场。而后我们沿山路而下,寻访了宋代学者周敦颐驻足讲学的地方。下午四点,天又下起了淅淅沥沥的雨,我们乘船横渡嘉陵江,到古镇的对岸去寻访司马相如故里。但是几经辗转都未能找到司马相如的故居,询问当地百姓也无功而返,当地居民也并不清楚故居的具体位置。无奈,我们只得结束一天的行程赶往蓬安火车站,搭乘晚上七点半的火车回到了南充。

7月17日——7月21日南充西华师范大学

结束了在外的奔波劳累,实践队的十名队员聚集在文科楼历史文化学院623会议室开始整理此次社会实践深入实地调研的四个古镇的资料。队员们分工协作,互相帮助,人手一台电脑,每天工作九个多小时,争取尽快完成调查报告,向上级汇报我们此次暑期实践的成果。

后记:

树总是默默地生长,而后才让天空看到它高大的模样。我们一路克服许许多多的困难,走过泥泞的小路,攀过陡峭的山路,似火的骄阳烤不化我们坚强的意志,倾盆的大雨淋不灭我们执着期望。在实践中,我们挥洒青春的汗水,抹去眼角的泪花;在实践中,我们学会独立自强,逐步褪去脸上的稚气;在工作中,我们学会宽容体谅,学会互相帮助。感谢学校给予我们这次机会能够深入社会,将自己的专业所学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检验自己各方面的能力,积累了宝贵的实际操作经验,为以后的工作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感谢带队的张仕琼老师以及董清平老师,谢谢你们细致入微的关心和指导,我们会将这十天的时光当做人生的宝贵财富,永远铭记于心。最后,我们更应该感谢自己,铭记这十天的珍贵时光,谢谢自己的坚持与努力!

队员感想:

我觉得这次暑期社会实践,不仅是一次实地探究活动,更加培养了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包括采、写、编、摄等技能,同时也接触了社会,懂得了更多地社会交往技能,辨别人以及与人交往的技能,受益匪浅。

——安志婕

这次的社会实践活动极大地提高了我们的实践能力,大家都学到了很多东西。更重要的是认识了一群好朋友,有一帮同甘共苦的队友。

——王荣春

通过这次的社会实践活动,让我更好地认识到了实践的重要性。社会实践团队中的我们不仅学会了同甘共苦,共同学习提高,而且也在实践中收获了许多人生中宝贵的经验,让我们能够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可以学以致用。

——姜雨桢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这次的社会实践不仅让我在实践中成长,学会苦中作乐,让我更深刻地体会到了团队的力量,在放肆的年华里度过了美好的时光。

——杨畅

此次社会实践虽然天公不作美,十天有七天都在下雨,我们在风雨中穿梭,快乐的行走,自由的呼吸,努力的学习,一大家子人由陌生到熟悉,由沉默到无话不说。我想说谢谢大家,让我收获如此之多!

——刘学梅

虽是一路风和雨,但和这次社会实践的收获比起,确实如同一粟之于沧海。这次实践,让我结交许多优秀的同学,并从他们身上学得很多东西;从广元到南充,我们一路走来,扩展了视野,专业知识也有了很大提升。感谢人生中的每次际遇带给我的成长。

——林雪芬

通过此次活动,锻炼了我的实践能力,拓展了我的专业知识,也让我充分感受到了合作的力量和团队的温暖,十分感谢我的这次暑期社会实践。

——阳金平

我很荣幸参加此次学校组织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通过这次活动让自己得到了锻炼。对嘉陵江流域古镇街区文化进行了解加深了对自己专业的理解,让我明白了我们既要学好书本知识更要参加社会实践才能提升自己的能力。

——侯智林

参加这次活动让我认识了很多朋友,大家都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互相学习,希望以后也是好朋友。在实践中,我认识到了很多摄影名家,他们给予了细心的指导和建议,我相信自己会越来越强大。

——滕雪飞

伴着夏的热烈,感受嘉陵江的磅礴气势,探寻古城镇的魅力。风雨中,我们互相依偎,结伴而行,吃苦当吃补;实践中,挥洒青春的热血,锻造坚强的意志,一路学习,一路欢歌!

——唐莹

新闻传播学院2010级1班唐莹

二零一二年七月二十一日

第二篇:暑期社会实践总结报告

光辉闪耀九十载,青春建工十八大

——扬州大学建筑科学与工程学院2012年暑期社会实践工作总结

一、活动概况

为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深入学习贯彻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光辉闪耀九十载,青春建工十八大”为主题,以十八大召开为契机,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我院按照“继续发扬好传统,不断创造新特色,努力取得新成绩”的总体要求,发挥学院的专业优势,闸室开展2012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通过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院广大青年深入学习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投身实践,服务社会中提升自身素质,增强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实现自身全面发展。

今年,我院紧密结合农村基层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需要,根据“按需设项、据项组团、双向受益”的原则,设立了两支省重点团队扬州市既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普查团、保护文化遗产助力运河申遗小分队;及其他校重点团队如:建筑垃圾回收利用小分队、奔赴各市的对江苏省货运交通需求现状分析小分队、古建筑测绘小分队、等与专业学习相关的暑期实践团队,也有围绕民生展开的相关团队,如新生代农民工现状调查小分队、新疆民族学生发展状况调查小分队等共计13支社会实践小分队。2012年暑期社会实践我院应参加实践人数为 人,参与率为。7月2日下午,我院举行了2012年暑期实践出征仪式,院党委余洪副书记、院团委虞强书记、田甜副书记及近200名团队队员、所有宣传报道组成员出席了这次会议。院党委副书记余洪为院总团及省重点团队授旗,就社会实践活动提出了具体要求并宣布我院社会实践活动小分队出征。

二、活动总体过程

(一)筹措准备阶段—未雨绸缪、加强组织 1.广泛动员

精心组织

由于低年级学生对社会实践活动认识相对有限,因此加大前期的准备工作非常必要。通过文件通知,材料学习,使得全院本科一、二年级的同学对社会实践有了全新的、更为深刻的认识。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早在五月底,学院活动方案的征集工作就已经如火如荼的展开,学生参与热情高,学生自主设计活动方案数的 份、组建服务团队数

支,其中省级重点团队二支,团队人数共计

。六月中旬,经过专家老师们的仔细筛选,确定了以建筑垃圾回收利用、古建筑测绘江苏省货运交通需求现状分析等为主题的实践方案。

2.加强组织 明确分工

学院党政领导专门听取了院团委的准备工作汇报并对活动做了进一步的研究部署,下发了《 的通知》,成立; 社会实践领导小组,由院党委副书记余洪老师具体负责活动开展,而加强了对全院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指导和协调。学院专门拨付了 元经费支持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

3.领导重视 专家指导

学院历来高度重视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在7月6日的出征仪式上,院团委书记介绍了我院今年社会实践方案的基本情况,党委余洪副书记对此次社会实践发表了自己的心得体会并对我院全体青年大学生给予厚望,要求各队在“三下乡”社会实践中要规范科学化实施活动方案,要切实体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积投身“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此外,学院动员和组织刘雁、张建新、张敏莉、李胜才、杨鼎宜等40多位教授、老师担任社会实践指导老师,聘请校内外有关专家、地方领导和部门负责同志担任顾问,为我院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提供了有利的技术支持和组织保证。

(二)实践实施阶段—不畏艰苦,运用专业知识为社会服务

今年实践服务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内容: 1.响应国家号召 关注建筑能耗

灯火通明的大型公共建筑每天会消耗多少度电?设施一流的高层建筑洗手间一天会消耗多少立方水?为摸清政府办公楼和大型公共建筑的耗能“家底”,最终为政府制定节能政策提供可靠依据,将从7月2日起,建筑科学与工程学院建筑能耗调查小分队在扬州市范围内进行“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及大型公共建筑能耗调查”。建筑用能是能源消耗的主要组成部分。然而,从现行的国家统计年报体系中,很难得到比较准确的建筑能耗统计数据,致使各级政府行政管理部门在制定节能减排目标,制定相关发展规划、工作计划及政策法规和标准规范时,缺乏有效的建筑节能数据做依据。分队将对包括政府办公楼、商场写字楼等建筑面积在5000~10000平方米的大型建筑进行建筑能耗调查。能耗调查将首先从机关单位的建筑能耗开始,逐步扩展到其他建筑。

据悉,大型公建单位建筑面积的能耗为一般普通住宅的10~15倍。此次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及其逐月的电耗、气耗、水耗等,都是主要内容。被调查对象须提供相关数据的原始记录单或交费清单复印件,因为这些都是调查能耗的关键。能耗调查将通过了解大型建筑的真实状况,从而研究出有效的节能运行管理措施、节能改造优化技术及合理的用能模式,为扬州制定能源审计、能效公示等制度及相关标准提供可靠的依据。对不配合分队调查的单位晓之以情,动之以理,从国家战略方面劝导他们配合调查。该活动被 《建筑时报》、《中国日报》、《科学时报》、《新华日报》等国家级、省级媒体报道多达30余次,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为扬州的大型建筑能耗的减少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参考素材,成为我院的一个经典调查。

2.助力运河申遗 弘扬扬州文明

今年暑期,扬州大学建筑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大学生利用暑期实践的机会,对扬州这个地处长江中下游,位于京杭大运河交汇处,古运河穿城而过,具有近2500年历史的古城,而且作为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小分队队员从各个方面了解运河的有关状况,对运河的如今的作用,历史上的地位等做了一个充分的了解,队员也来到扬州市中心文化宫附近展开了对古运河申遗的宣传活动。主要包括发放宣传页、放置多块古运河附近遗产点介绍展板以及签名活动。众多市民纷纷在横幅上签字,共同助力运河申遗。还赶赴其他宣传点展开更多的运河申遗宣传活动。省委组织部部长的莅临指导也让小分队的工作更有激情。运河历史悠久,现今对它的调查与申遗也是对祖先工作的肯定。

我院运河申遗小分队的同学历时颇久的实践成果既为扬州古城的保护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也为古运河的申遗贡献了自己的力量,为扬州的古城保护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成为历史街区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

3.应国家号召 倡导节能减排

“扬州市建筑垃圾回收与再利用”小分队实地调查扬州的建筑垃圾利用现状,随着扬州市兴建文明城市的步伐不断迈进,绿色和环保的观念也愈加深入人心。与此同时,大量建筑垃圾已成为人们日益注重的环保问题中的“头号难题”。拆迁后建筑垃圾约有千万立方米,既不能恢复耕种植被绿化,也无法填埋,太多更不能运走,造成环境污染,虽然它也浑身是宝,但人们对其也只能望“宝”兴叹。建筑垃圾加剧了土地、资源的紧张局面,已经严重影响到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加强建筑垃圾的综合回收与利用迫在眉睫。举办这样一个活动目的是为了让大学生能进一步走近社会,从社会现象中发现问题,并加以思考和解决,本活动也让使建筑垃圾回收利用观念深入人心。整个调查过程让成员们感觉到从政府到企业,从企业到个人,从个人到家庭,只有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才能把这个利国利民的事给办好,一方的努力却无人参与无异于杯水车薪,众人拾材火焰高,我们要站在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的高度,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充分认识建筑垃圾综合利用对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性,把建筑垃圾的综合利用提到重要议事日程,作为发展循环经济、实施自主创新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切实推进建筑垃圾综合利用,让扬州的未来更美好。这次活动也先后引起了《中国日报》、《建筑时报》等20余家国家级、省市级媒体的关注,引起了一定的反响。

4.联系实际

专业反哺社会

作为一个拥有2500多年的历史的文化名城,扬州古建筑、文化名园众多。为更好的保护古城历史文物,建筑测绘一直是我院建筑学专业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的特色活动,从吴道台宅第到诸氏盐商住宅从往年的贾园到个园,我院“留住身边的文明——古建测绘”已经走多了整整十个年头。今年,受扬州市园林管理局的委托,我院建筑系的同学在系主任的带领下,对东关街、狮子巷、龙首关等40余处古建筑进行了精确测绘,队员们利用所学专业知识,结合先进的测绘手段,绘成历史建筑图册,并对历史建筑的特色、意义、现状、保护和再利用等方面展开研究,还绘制出详细的建筑平面、立面、剖面图以及建筑三维立体数字模型。今后,只要轻点鼠标,即可直观地欣赏到扬州城古建筑风貌。该活动被《建筑时报》、《新华报》、《科学时报》、《中国日报》等国家级、省市级媒体报道多达30次。使古建筑的爱护观念更深入人心。

(三)实践总结阶段—认真总结,让实践效果更加深入 在校团委的关怀指导、学院领导的关心以及相关组织的支持下,在带队老师和全体队员的共同努力下,2012年我院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总体上取得了较大的成功,基本达到了预期“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实践目的。《社会实践活动手册》上交数 和完成调查报告(心得体会)份数 及其占应参加社会实践学生数的比例100%。结合我院专业特色,充分发挥了大学生的知识技术优势,通过提供技术、文化、信息、等服务,引导和帮助了广大农村群众提高素质,增强本领,促进农村经济的产业调整和社会的全面发展为我省率先进入小康社会大号基础。

通过社会实践,同学们也加深了对社会的认识和了解,增强了服务社会、建设祖国的本领和能力,完善了社会实践活动在育人体系中重要环节。在服务社会的同时,同学们结合了自己的专业知识,不仅体验到学以致用的喜悦,而且也使同学们能以大学生的身份参与到社会实践活动中,并为社会尽上自己的绵薄之力。更为重要的是,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暑期社会实践,对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

与此同时,实践报道的宣传报道也收获颇丰,引起社会媒体的广泛关注。我院暑期社会实践事迹先后被《新华社》、《新华日报》、《中国文物报》、《中国日报》、《建筑时报》、《中国建设报》、《科技日报》等国家级媒体宣传报道11次,被省市级媒体《江苏工人报》、《中国江苏网》、《扬州日报》等宣传报道45次,起到了良好的宣传作用,不仅宣传了建工学院,也提升了扬州大学的社会影响力,使扬州大学始终活跃在社会实践的第一线上。

三、活动特色

我院今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紧密围绕活动主题从实际出发,考虑各种情况,全面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成效显著的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纵观我院2012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具有如下特色:

(一)注重实践,关心弱势群体,为新农村建设服务

近年来,随着农业结构调整向纵深推进较多农民收入增长,农村税费改革取得重要成果,社会事业进一步发展。但必须看到,当前农村和农业的发展还是处于艰难的爬坡阶段,农业基础设施不是很完善、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矛盾依然突出,解决好“三农”问题依然是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重大而艰巨的任务。

针对这一情况,我院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暑期社会实践,原则上要就近就便,组织学生在学校的周边、学生家庭所在的城镇社区或者本村范围里开展活动,紧密结合农村基层经济建设和扬州经济发展实际需要,征询可行性方案进行研究。我院根据自身特色和学生特长,在保持以往的作法的基础上,继续采用点面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组建重点团队示范带动的形式,积极鼓励“配套组队”、“特色组队”、“属地组队”和“社团组队”等形式。通过确定一批重点帮扶对象,规划一批重点服务项目,组建一批重点服务队伍,集中力量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服务活动,以期该次活动能促进我省的经济建设,提前实现小康社会。在这种目的下,我院多个小分队分赴各城市农村第一线,用自己的知识和努力为新农村建设献计献策。

队员们通过此次活动,不仅了解了各地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状况,进一步认识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意义,而且能亲身参与社会主义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感觉非常高兴,确是在活动中“受到了教育、增长了才干、做出了贡献”。

(二)落实古建测绘运河申遗,为扬州古城保护做贡献

扬州,地处长江中下游,位于京杭大运河交汇处,古运河穿城而过,是一座具有近2500年历史的古城,作为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这里以明清时代的个园(以四季叠石闻名于世)、何园(以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享誉海内)等众多名胜古迹。

我院古建测绘和运河申遗小分队的同学历时颇久的实践成果得到了部门和专家的认可,既为扬州古城的保护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也为古运河的申遗贡献了自己的力量,为扬州的古城保护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成为历史街区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普及节能意识,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号召

为响应当前国家关于节能减排、珍惜利用自然资源的政策号召,我院结合自身专业特点,组织小分队深入平常市民家和建筑生产第一线,广泛调研当前行业中节能减排的现状。

其中,同学们通过走访市民家中,挨家挨户的进行问卷调查,最后通过对近400份颇具代表性的问卷进行统计分析。

“扬州市既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普查团”分队对扬州大型建筑的调查,积极探访实地,走访现场,走上街头对市民进行问卷调查,响应国家关于节能减排的政策号召。

“扬州市建筑垃圾回收利用调研团队”成员通过对扬州建筑垃圾的处理现状的调查研究,总结垃圾处理的主要方式及各种方式的优缺点,最终提出自己的合理化建议,提醒人们少仍垃圾,“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只要给予有效利用,这不仅对于环境有益,也完全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四)结合专业,热点追踪

我院暑期实践对江苏省货运交通需求现状分析小分队奔赴江苏各市,进行耗时长久的货运交通需求现状调查,分队成员不畏酷暑,坚持在各地进行调查,并利用网络积极收集资料,在有限的时间完成了这项艰苦的任务。队员们表示通过这项调查,积累了经验,巩固了专业知识,对货运交通现状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古建筑测绘小分队对扬州主要的古景点、古建筑的测绘,为扬州的古城保护留下了积极有效的资料,既强化了人们对古建筑保护的认识,也为将来留下良好的素材。

(五)强化宣传,扩大影响范围 为提高大学生对社会实践意义的认识,加强宣传活动,对内营造活动氛围,对外扩大活动影响,增强本次活动的教育效果,院新成立的大学生新闻中心积极筹划,组织动员,搞好对内、对外宣传,在出发前确定各小分队的安全负责人和宣传联络人,安全负责人要确保小分队人员的行车安全、住宿安全和饮食安全,确保整个实践活动在队员人身安全的情况下进行,宣传联络人要每天向学院及新闻中心报告今天的活动时间安排,通过手机、电话、邮箱等及时传达信息,既节省了时间,也使对外宣传更具直接性、真实性。为保证对外宣传的高质量进行,我院新闻中心每天都有队员深入射虎实践第一现场,从宣传报道的角度审视问题,获取第一手的资料,做到宣传报道的专业化、具体化。

(六)积极支持学校和兄弟学院的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 今年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我院同学在做好自己工作的同时还积极支持学校和兄弟学院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假期过程中,留校做宣传报道的同学还积极通过现场及网络交流、活动联谊等方式同校宣报中心、农学院宣报中心的同学交流写作经验、宣报心得。

通过今年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同学们丰富了知识,拓宽了视野,提高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队员们的人际交往经验,进一步明确了自己的专业定位,坚定了自己人生的奋斗方向。实践队员们用知识去贡献和谐社会的建设,用实际行动去饯行“光辉闪耀九十载,青春建工十八大”的诺言。

第三篇:暑期社会实践总结报告

炎炎夏日,炽烈的太阳烤灼着大地。热浪滚滚的大街上,总有群不畏酷暑的大学生在奔波。烈日和炎热并没有磨灭他们的意志,反而点燃了他们的热情,他们追寻着六十年前解放南京的足迹,去亲身感受六十年前那场伟大的渡江战役。

怀揣着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崇敬之情和对六十年前那场伟大战役的好奇之心,我们走向了经历过渡江战役的老革命家的住处,开始了对他们的采访。老人们谈起当年的战役仍然意气风发,颇有些指点江山的意味。更有谈到精彩至极之处时情绪激昂仿佛又回到了那个六十年前枪林弹雨的时候。老人们绘声绘色的描述几乎把战场的原貌展现在我们面前,也道出了许多鲜为人知的英雄故事和战斗情节,让我们在场的学生们无不为之动容。

这次的社会实践活动让我最大的收获就是能够参与一项很有意义的公益活动——带领“万家帮”的智障儿童参观渡江胜利纪念馆。智障儿童是社会的弱势群体,他们的生活空间较为狭小,对一些事情很不了解,我们想通过本次活动在参观纪念馆的同时让他们既得到了欢乐同时也接受了爱国主义教育。七月十三日下午我们准时拉着他们的手走进了庄严的渡江胜利纪念馆。馆内一件件珍贵的历史文物无处不在昭示着那场惊心动魄的战斗,无处不显示着老一辈革命战士的坚强意志和勇敢精神。在参观文物的同时讲解员也在生动的给我们讲解着文物的来历、价值,时而穿插着对渡江战役和战前战后国内大形势的介绍。孩子们虽然有着先天的障碍,但是在活动中表现出对这些新奇事物的巨大好奇,都认真仔细的聆听、观摩,脸上也不是洋溢着欢快的微笑。渡江胜利纪念馆是为建国六十周年新建的一个纪念馆,其中不乏有许多高科技的成分,其中在展厅中央有一个打屏幕,通过3d动画的效果模拟当时渡江战役的情景,再配合声音的效果使人觉得身临其景。展厅的后半段是南京解放后南京建设方面的成就,介绍了南京的第一任市长和重要领导干部,让我们了解到了南京城在解放后的历史,也让我们了解曾经的老南京的面貌。参观结束了,参与本次活动的志愿者和“万家帮”的孩子们在渡江胜利纪念馆后的打平台合影留念,看到大家脸上的笑容,每个人的心里都感到非常欣慰。

这个暑假,我们小分队还利用现有的设备和素材拍摄了大学生自导自演的电影《南京!南京!》。虽然从各个方面来说都不如专业导演拍摄的好,但是却体现了我们的一颗勇于挑战、敢于创新的心。这部影片凝结了我们小分队的心血,记录了我们本次活动的过程,见证了我们的成长,并且在先锋书店举办了首映仪式。

从前期的社会实践筹划到实施再到最后的总结,我们经历了近三个月的时间。这三个月中我们走出了校园,学到了我们在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锻炼了我们的实践能力,让我们珍惜,让我们难忘……

第四篇:暑期社会实践总结报告

暑期社会实践总结

2012年夏天,我的大一暑假,我如愿的参加了学校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重要作用。而学校对每年的假期实践都相当的重视,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与机会,并为我们保驾护航,期待着我们能从中得到锻炼,学到在学校里学不到的知识与能力。而我们也正是本着对自己负责对社会热心的态度,积极响应学校的号召参加了这次实践。

我们队的实践课题为邯郸县区基层农村社会管理现状调研。队员共有七人,张博老师为指导老师,郝磊主席做我们的队长。一周的调查我们从室内到室外,从城市到农村,吃了很多苦,但更多的是收获。

我们去了邯郸的创鑫小区、春晖小区、安居集团三广小区,现将在各小区做的活动详细情况叙述如下:

在创鑫小区实践队队员向小区中的人普及社区环保知识,并向他们开展社区医疗调查问卷及环保调查问卷,社区人员积极主动的配合我们队员工作再加上队员的积极热情,此种活动赢得小区的站长及保安充分赞同。后来队员们又向路过的中小学生普及中小学生环保知识及暑期安全教育知识,同时还向他们做了一下关于环保知识的调查,小学生可爱的表情使得在场所有疲惫的队员又从新有了工作的热情。

在春晖小区,队员们在为春晖小区办公室整理办公材料,改善了他们的不足之处,增添了我们的创新,并系统的为他们规划了建设文明小区的方案。随后,队长郝磊同学带领队员到小区幼儿园进行宣传安全健康教育,幼儿园老师及小朋友们对我们非常欢迎,认真的听完我们的安全解说。接着张博老师带领我们到小区进行环保知识调查问卷和医疗保险调查问卷,小区区民积极配合我们的工作,并对环保和医保提出了自己宝贵的看法和建议。

在安居集团三广小区,经理魏士杰热情招待了我们,并对我们的活动表示充分的赞同,与邯郸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相符。活动开始实践队队员向小区中的人普及社区环保知识,并向他们开展社区医疗调查问卷及环保调查问卷,社区人员积极主动的配合我们队员工作再加上队员的积极热情,使得活动在小区中顺利的展开。活动中还吸引了一些关心社区环保知识的人,从他们那里得到了许多的意见和建议,活动充分得到张老师的赞同。

我们此行,既进入政府机关与相关领导交谈,又深入社区与平常市民畅谈,不同的地点不同的人我们掌握了与他人沟通的技巧。但无论与谁,最重要的都是礼貌,以我们的真诚与笑容去和他们交流。同时,我们明白了要想获得相关信息,自己要有清晰的目标与要求,别人方能理解你,帮助你,满足你。

虽然在活动进行时,有不可预见的辛劳与看不到的成果,但我看着我的其他队员,他们依然能不惧艰辛,他们和我一样,不甘放弃,这已是责任,背在肩上,我们年轻,我们不怕输。我们倔强的相信我们能坚持到最后,我们能做出一份成果,这就是回报。

在炎炎夏日,我和我的队员们穿着志愿者服装奔走在大街小巷,一起用汗水浇灌青春,用笑容同阳光比灿烂。这是一笔珍贵的财富和一份不可多得的回忆,我们的暑假因为有它而没有虚度,我们的阅历因为有它而更加丰富!

第五篇:暑期社会实践总结报告

暑期社会实践总结报告

——校庆晚会志愿者

欧洲语言文化学院

万佳伟

10070051 从延安时期的艰苦奋斗的抗大三分校俄文大队,到今天桃李满天下的北京外国语大学,母校走过了70年的风风雨雨。2011年9月24日,是北外的70岁华诞,能够在自己的大学期间赶上70周年校庆,本来就是一件非常荣幸的事情,能够在此基础上成为校庆志愿者,对我来说更是莫大的荣耀了。

还记得校庆志愿者的报名和选拔是从上学期就开始了,当时自己积极的报了名,并且录取为第一批志愿者,自己非常的受鼓舞。此后,每每看到校园大屏幕上的校庆倒计时牌就感到异常受鼓舞,对校庆这一天非常的期待。

上学期期末的时候,作为志愿者参加了两次培训,培训上主要学习了北外的光辉历史和志愿者应该具备的素质以及志愿服务过程中要注意的事项。说实话,自己是第一次参加如此大型规模的志愿活动,很多东西比如说志愿工作的工作要点以及各种流程等等,在志愿活动还没开始的时候,其实自己已经收获了很多的东西。

整个校庆志愿者的战线拉得很长,包括非常多的活动,之前因为之间冲突问题,许多活动没有机会参加,自己真正开始工作是从暑假里准备正式的校庆活动开始的。

假期的时候收到校庆工作小组负责人的通知,说校庆晚会急需志愿者排练一个非常重要的节目,当时非常紧急,也非常重要,自己也没多想,准备了两天便提前结束了暑假回到学校。回到学校的第二天便立刻投入到了紧张的排练当中。说实话,排练真的是非常的辛苦,从8月22日开始,每天训练6个小时以上,并且时不时根据时间安排加练。但是,自己并没有因此而有什么怨言,因为校庆晚会是除校庆庆典之外最重要的校庆项目,而我们所负责的节目贯穿整个晚会,是整个晚会的灵魂和主线,自己能够为她贡献自己的力量,荣幸之至。

从8月22日到9月25日,一个多月的时间,60人阶梯教室就是生活的主旋律,每天高强度的排练,上课期间晚上的加练,排练之余的节奏熟悉,为了晚会,我们通过各种方式努力着。整个活动的过程中,遇到了非常多的困难和阻碍,也有很多的不愉快,但是,现在来看,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关于校庆的只属于自己的最宝贵的记忆。校庆结束之后,自己曾经去看晚会的视频,一种自豪感油然而生,70年对于北外来说是一座里程碑,而自己能够在这其中发挥作用,这也是自己人生中永远铭记的一刻。

30天的朝夕相处,也让我结识了许多朋友,也体会到了友谊的珍贵。大家一起吃工作餐,一起在训练中纠正每一个动作,一起在休息的间隙嬉笑打闹,一起开着各种无伤大雅的玩笑,一起忍受着半夜2点彩排但是却不能睡觉的痛苦。现在想来那些日子是那样的美好和快乐,心理有着一个目标怎么样都是幸福的。正因为我们一起经历了那么多,我们的友谊才更加深厚。有时候一名组员身体不舒服了,大家都会来关心他的病情。如果哪天气温很高,就会有有心的同学搬来纯净水来给大家喝。真正的友谊正是体现在这样点点滴滴之中。现在即使我们又回到了正常的学习和生活之中,大家见面的机会不免减少和很多,但每次在校园路上,在食堂,亦或是在自习室碰见,都是热情而亲切的打招呼。一个问候就将思绪拉回了从前,对啊,我们的友谊永远不会随着校庆活动的结束而终结,相反,他只会历久弥新。

依稀记得那个8月,在那个空旷的校园里,在偌大的体育馆四层,我们60人最初相聚的地方。大家来自不同的院系,却为了同一个原因相聚在这个地方,每个人的心理都有一个决心——一定要让这台晚会成为校庆活动证最浓墨重彩的一笔,一定要让所有北外人都深深地记住这他。正如晚会的总导演毛导一直强调的那样,我们要让所有人看了我们的晚会都是哭着离开,让他们感动于所有人的付出与努力,感动于北外这所传奇的学校那光荣过往。

一开始大家就拿出了百分百的热情来练习每一个动作,不管是最简单的《懂你》,还是旋律复杂、动作繁多的《校园变奏曲》,每个人都是认认真真地一遍遍熟记每一个动作。不记得我们到底练习了多少遍《五洲欢腾》、《岁月如歌》……也许有几十遍吧,也许有将近一百遍了,但是没有一个人喊过苦,叫过累。每个人都选择了默默忍受。

我想我们阶梯教室里的每一个人在那时候都深深的懂得了责任的含义,既然选择了担当一名光荣的校庆志愿者,我们就有责任有义务为北外奉献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在整个的将近一个月的彩排过程中,我没有缺勤过一次,没有早退过一次,没有因为专业课或是个人杂事而旷调任何一次的彩排练习,不是我不知道学习是一个学生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不是我没有任何的个人私事,但是我深深得明白我如今享受的一切都是北外为我提供,而现在我有能力也应该为我的母校奉献自己。而大家也都深深地明白这一点,没有人抱怨,大家都默默地尽到自己的那一份责任,为北外奉献着自己,感受到的是那样的充实和快乐。

不得不提的是,在60人阶梯教室的节目之外,我自己还在《毕业》这个节目中有一段表演。我表演的是一位舍不得离去的毕业生。当时在排练时,毫无排练经验的的根本放不开,语言毫无感情可言,达不到这个节目应有的效果,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最后的彩排。彩排时,自己的表演在导演的指导之下才勉强通过。到正式表演时,说实话自己真的是被整场表演深深的感动到了,为自己是一名北外人而感到异常的自豪。这份激动之情贯穿整场晚会,以致当自己说台词时,竟有些哽咽,当时自己完全进入了角色,想想自己3年之后离开北外的时刻,想想自己离开这片终究深爱着的土地,心里竟难受了起来。现在想起来,那可能是作为一个北外人,作为为70华诞母校庆生的孩子的小小的依恋和激动吧!

60人很小,小到我们只是占据着舞台的两个角落,小到我们只是观众眼中不断晃动的点缀舞台的白色的小点,小到我们每个人的名字都不会出现在演职人员表上。60也很大,大到没有我们就没有《五洲欢腾》那样磅礴的气势,大到没有我们就没有《约定》那样的荡气回肠,大到没有了我们就没有了那些毕业的离愁别绪。舞台上我们永远不会是主角,我们也不应该是主角,但这绝对不应该是我们放松对自己要求的借口。一台晚会不是全部由主角构成,配角也不是可有可无,正相反,我们起的作用是关键性的。60人是舞台的背景,但是我们谁也没有因此而否定自己的价值,我们要撑起整个舞台的气势,我们要认真地配合舞台上每一个节目。因此也可以说没有我们六十人就没有这台晚会的巨大成功。我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体现了自己的价值。

晚会的最后,全场齐声高唱北外校歌,晚会现场的歌声久久回荡,所有人都舍不得离去,那种心情,真的是很难表述,我觉得只有参与到其中的人才能真正地体会到其中的深深爱意。

当最终整台晚会以一种完美的形式呈现在观众面前时,我从那些泪眼婆娑的观众的目光里读到了两个字——惊艳。我们做到了,我们用整场晚会让他们知晓到了北外这所为新中国培养最多外交官的顶尖外国语学校的辉煌过往,感受到了北外老师们那种兢兢业业,数十年如一日在讲台上教书育人的执着精神,领会到北外学子为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而将生死置之度外的大无畏气概。我们用整场晚会感动了所有人。

下载暑期社会实践总结报告及心得体会 (最终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暑期社会实践总结报告及心得体会 (最终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暑期社会实践总结报告

    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总结报告 引言: 当岁月的树还透着的沁沁绿意,当时间的风还拂着青春的气息,匆忙的我们,在不经意间就步入一片夏的浓荫中。这个季节,我们放飞童年延至的风筝......

    暑期社会实践总结报告

    传承 ——暑期社会实践心得 暑假期间,出于对我国传承千年的软笔书法的喜爱,我选择在一家书画培训机构担任助教工作,既能协助教师管理同学,也能从中学习书写软笔书法,沉浸在书法的......

    暑期社会实践总结报告

    暑期社会实践总结报告 ----------卫生院社会实践 一、 暑期社会实是有益于我们大学生对社会的认识,更是有益于我们对于未来工作内容的熟悉。今年很好的利用了这个暑假的时间,......

    暑期社会实践总结报告

    暑期社会实践总结报告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发挥共产党员的先进性,落实党中央关于共产党员“争先创优”的有关文件精神,响应院团委关于参加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号召,在紧密结......

    暑期社会实践总结报告

    xxx大学暑期社会实践答辩报告 一、实践活动简介 本次暑假社会实践活动由xxx大学xxx老师的带领xxx研究生一年级的15名研究生在成都市新都区斑竹园镇进行了从7月11日到7月15日......

    暑期社会实践总结报告

    二00九年七月五号,我们09年暑期社会实践悄然结束,在此次为期五天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我们不但学到了作为一名工作者和志愿服务者应有的姿态,也明白了不少为人处事的原则,同时,为我们......

    2015暑期社会实践总结报告

    2015暑期社会实践总结报告 今年的暑假有将近两个月的时候,刚开始的时候我制定了一个合理的计划来合理安排我的生活,决定先回家打工一个月左右,剩下的时间自己在自由安排,看似简......

    2009暑期社会实践总结报告

    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对于一个大学生而言,敢于接受挑战是一种基本的素质。虽然天气炎热,烈日当头,我毅然的踏上了社会实践的道路。暑期的社会实践一晃而过,却让我懂得了很多东西,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