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明超·写作:超越阅读的私人化体验

时间:2019-05-13 23:55:1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毛明超·写作:超越阅读的私人化体验》,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毛明超·写作:超越阅读的私人化体验》。

第一篇:毛明超·写作:超越阅读的私人化体验

写作:超越阅读的私人化体验

自我介绍:

全名毛明超,地地道道的杭州男生,和西湖一起住了15年。喜欢慢跑,在城西小和山边的英特外国语学校慢悠悠地跑了三年,却在中考的时候一不小心绊倒了,硬生生地比别人早一点撞线,跌跌撞撞地冲进了杭州外国语学校。自己写的文章鲜有发表,倒是在网上遭到的欢迎比较多一点。从小不幸,被“书”操纵了好多年,以至钱包屡屡遭遇不明损失;等到发现,脚地又一滑,继续向前跑着了。现在还在小和山,绕着杭外的校园跑,背着一只叫高一(3)的包。

作文秘籍:

写作是极其私人化的东西,而其中足以令你的作品出众的是文字的内涵。提高文字内涵和吸引力,丰富自己的思想是比较基本而有效的办法。通过阅读,在阅读之中寻求对作品的独到解读是我最喜欢的方法。把这种分析的缜密和创造力扩大到人和事,再加上比较好的心态,写作就真的如此而已了。

经验之谈:

私人化的写作

我读初中三年,写过的随笔只有八十余篇,拿得出手的又只剩下一半;学识并非渊博,成绩并非夺目,因而假装专家,侃侃而谈,似乎不太可能。而将此文写成一部“阿甘正传”式的奋斗史,又有违我所愿;再者就连萝卜青菜都各有所爱,我也并不指望此文能给所有人提供多少有价值的东西了。想来想去只好倚仗自己稍微丰富一点的阅历为认同我的方法的人略略给些参考了。

我觉得,写作,至少有质量的写作是极其私人化的东西。各位应当先分清写作与仿写之间的差别。仿写的最终目的并不是锻炼人的创造才能,而主要是在意分析能力。你首先辨别例句所用的修辞,然后考虑作者手法或遣词上有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并且对句或结构作出判断;如果是诗歌,还需要讲究格律。等你把一切分析得差不多了,即使你还是用花比喻美人这样的落入俗套,仿写还是成功的。

然而写作却并非如此。因为他是私人化的,所以他很在意属于每一个人的特点。我记得王尔德说过:“第一个用花比喻美人的是天才,第二个用花比喻美人的是庸才,第三个用花比喻美人的是蠢才。”我觉得这句话是以支持我的观点,那么接下来就是个问题,该如何发现属于自己的特点?

就我个人而言,我觉得由于修辞,尤其是比喻的应用是如此广泛,以致于所有我们身边较为美好的东西全被比喻牢牢地控制住了。大家只要翻开诸如《好词好句》这样的书,准保可以找上一箩筐。而且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这样的修辞太多了;就像病毒一样把我们全给放倒了。也许时不时地从你的嘴里也会出现这样的句子:灯,你像太阳一般明亮„„

于是我们很轻易也发现,要想光凭文字来创造属于自己的特点真得很难,就连顺口溜、口头禅传播速度也快得无法想象。我就曾经经历过城东和城西的同学争执一首打油诗的版权

问题。我想除了余华,估计很难找出能把汉语写到怪诞得令人“发指”的样子;也许各位读过《十八岁出门远行》就能更好地体会了。就我的阅读史来看,敢用汉语这么写小说的,除了余华不作第二人想。但是更关键的事实在于,评论家在关注余华文字魅力的同时,也将相对较多的目光放在具有某种荒诞特征的情节冲突以及也许存在的影射上了。

长篇累牍地写了那么多,我只想说一点:对于私人化的写作,追求文字上的标新立异,困难之至,并且很容易使文章流于对词藻的堆砌。更好的办法应当是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到文章的内涵当中。如果只让我说一点经验,写完这段话我就可以无憾了。

格外关注思想内涵的作家并不占少数,他们中的极小一部分人就是以列出一个令人敬仰的名单。(列夫•托尔斯泰的名字就足够分量,但或许我们还可以加上托马斯•曼和詹姆斯•乔伊斯)陀思妥耶夫斯基说:“我对思想的关注程度远甚对完美文体的在意。”这句话或许可以为我撑腰。当然,没有出众的文字表达能力作基础,再优秀的思想也不会摆脱冬眠的命运,但使文章闪出你的光芒的却只有内涵。

以上这两段话将牵扯到很多问题。我想也许会有人问:如何使文章的内涵丰富起来? 再次重申的是,写作是极其私人化的东西,为文章丰富内涵提供保障的只有你丰富的内涵,或者说是自己的修养。我只尝试过阅读这种方法,并且觉得它非常管用。如果总结性地加上一句,我愿意说:好的写作必须超越阅读。

应当是高尔基说过:“阅读一本好书,就是和一个伟大的灵魂在对话。”这个对话过程将使我和绝大多数人受益非浅。阅读的好处在于,它将许多具有高贵修养和深厚文化底蕴的人们的思索过程用最便捷的方式传递给我们。因为对于真正思想闪光的人们来说,文字忠于他们的大脑和精神。一本日记或对话是极好的例子,它将给你一个完全真实的人物,包括他们的喜怒哀乐和小小的癖好。

然而,并非所有的阅读都如此方便;对于小说诗歌的阅读则无异于一段险恶的旅途,这样的阅读要伴随着分析与思考,你将要探索作家未知的心灵禁地,你要讨论“为什么他这样想?”;因为我们懂得“距离产生美”这样一个简单的道理——只有隐藏在文字深处的思想发出的光芒更为耀眼。

这样的阅读无疑是痛苦的。可是我觉得阅读应当更进一步。诚然,若你按照上面的阅读,那你将收获很多有价值的思想。(或许是一个警句,一段发人深省的分析;或一些在你看来非常出众的世界观)但那些还都只是别人的东西。如果说之前的阅读是消化,那么你现在需要的则是吸收。最简单也是最实用的问题就是你喜不喜欢这段话(或这个观点或这样的一个人)。我并不认为世界上有无缘无故的喜欢和讨厌,因此我更希望各位举出一些原因。千万不要小看,也许你的原因微不足道,但是每一个原因都是文章的特点所在。

分析阅读法

如果说要给我的阅读方法取个名字的话,我愿意叫它“分析阅读法”。自从上初中的第一节语文课后我就开始摸索这样一套办法,起因只是我的恩师提出的问题过于艰深难懂。

现在,我对这样的阅读的痛苦已经习惯,倒是可以从容地给各位整理一些技巧来了。首先是怀着足够的尊敬去阅读,因为每一篇文章都具有它自己的优点,这是我们需要向它学习的。诚然,有很多作家写的作品并不能令人满意。

第二是阅读的时候手边放支铅笔,并稍微写一些什么,这是留下阅读的印迹的极好办法。不要一味追求数量,只是要有感而发。(其实所谓的摘抄也不过就是这样一个过程。)话说回来,如果你真的迫切地写下了第一点,就不用担心数量的问题,思维就好像打开了一个缺口一般地泉涌出来——除非你不乐意再写下去。第三是要有足够的勇气质疑。正如前面所说,有很多作家的作品不能令人满意,而有一些评价并非特别公正。你需要对文章有自己的理解;当然前提条件是质疑的理直气壮,找得出证据。这样的怀疑如果能被解决,那么你的理解和思考就可以更加深入;如果不能被解决,那么这是你的成功。

这样的分析阅读至少有两个好处,第一,它使阅读有深度;第二,它使阅读有质量。这两点曾对我的写作产生了无法估量的帮助。我认为这样的阅读方式将会使你的思维方式发生你无法预计的改变;它将使你的思维更加敏锐,因为你曾从细小的突破,尝试去与作者的思想接轨;它将使你的思维更加成熟,因为你曾思考过自己是否喜欢这篇文章——你曾举出它的优点、缺点(也许哲学管这个叫辨证思维);它还会使你的思维富有创造力(当然你需要运用得法),这是因为你创造了一种方式来解决读这个故事,并且赋予这文字一种特定的内涵;毕竟“读者是文章的唯一终审官。”

我的书目

说了这么多关于阅读的东西,再来讲讲我自己。我觉得自己从小到大,只有从初中开始才算做真正的看书;而如果不是恩师的指导,入“阅读”之门恐怕就要浪费掉我初中三年的青春。我想如果能够重现恩师给曾经的我们的某些指点,或许会对各位产生些帮助。

我的阅读是从《张爱玲散文》和《苏东坡传》(林语堂)开始的,等到入了门,就一发不可收拾了:《缘缘堂随笔》(丰子恺)和《傅雷家书》(前者我读了好几遍,一直很喜欢丰的某种淡雅而朴实,后者应该和父母一起阅读);

海明威的《老人与海》(这应该去看英文原著,感受一下不能再普通的语言);

博尔赫斯和卡夫卡的短篇小说(如果能够找到残雪写的《解读博尔赫斯》或者《艺术复仇》收获会更加大;不过这两册书只能作为欣赏,千万不要肆意模仿);

杨绛的《我们仨》(制作非常精美,文字还是一如既往的恬淡,有机会还可以阅读《洗澡》,虽然情节上要复杂一些;杨绛的翻译也很出色,例如她译的《斐多》);

格非写的《塞壬的歌声》(这是我读得最好的一本书了——书上都是笔记,而且沿着格非的写作你可以找到更多好的作家和作品,我就是从里面找到了废名,现在还一直喜欢;听说马原的《阅读大师》也一样的出色,可惜没有机会找来阅读);

鲁迅,余华,苏童的作品也很出色,不再一一列举;

里尔克的诗(我最喜爱的作家,虽然一直到现在还不能理解他的诗句。不过有可能的话《给一个青年诗人的十封信》将对人产生巨大的积极作用);

另外诸如四大名著和列夫·托尔斯泰的大家之作,建议开设阅读欣赏课;若是想要仔细地分析,难度太大了。

其实这样的阅读方式虽然痛苦,但是等到重新从架子上取下某些书随便翻翻,我总是会感觉到一种莫名的快乐。接下去就是把你所吸收的运用到写作中去了。我试着用这种自己的方法阅读了一些书,在写书评的时候觉得顺手多了。这是眼下最方便有效的办法了。其实写书评的时候只要回忆起看书的时候思索的痕迹,略略把它们梳理志通顺的文字就好了。由于之前有了那么多辛苦的阅读,写书评的时候文字就有份量,站得稳脚跟,话就掷地有声了。我现在回想过去经历的时候,觉得不光是书评,影评也是很有益处的,但是电影当中的很多不适合青少年的镜头,所以还是多看书吧。

天下不单单书评一种文体,那是不是分析阅读的好处就涉及不到呢?就我而言,这无非是把阅读的对象换成山、水、人或事。写人是非常简单的,因为人比书更加有条理,他的言行举止和他的精神是密切相关。外套就是书的封面,行为是情节,思想是主题,习惯是你解读他的暗号。只要语言不是太过呆板,慢慢地写他的一举一动,浅浅地写他所想(因为这个很难捉摸),调侃他的习惯,一个活灵活现的人就跃然纸上。每个人眼界不同,看山水心情不同,所想所得也不会相同。所以这样的的文章我也没什么值得分享。但是我还有个小小的提示:若不是写书评和影评,就不要让你的思想过分炫耀,要不然文章就会生硬的令人丧失阅读的举趣。

再把话题扯回到我自己身上来。我认真读书作文只有三年,又幸而遇到良师益友,他们不能不说是我最美好的记忆的一部分。但即使是他们,也会对我的写作的某些文章存有误读或者不理解的地方。我想,写作是自己的东西,闪光的是文章和你自己的内涵;就像人也会被误解一样,依托在你思想之上的文字同样也会被误解和轻视。写作本身十分重要,可是对待写作的态度又何尝不是重要得一如你对待生活的态度呢?给你的笔留下足够长的时间,回想起你阅读收获的点滴,发掘属于你的思想的光芒,写作,真的如此而已。

问卷调查:毛明超卷

你的性格:随时间改变,早晚不太一样。不过总体来说比较活泼开朗。

你的爱好:看书,运动(尤其是篮球和慢跑),听音乐,玩游戏,睡大觉

你最崇拜的人:有很多啊,说不上来,不过比较崇拜自己

你最尴尬的一件事:被别人认错,尤其是当成他(她)的好友

你最喜欢的节日:父亲节、母亲节、圣诞节和自己的生日

你喜欢和别人交往吗?喜欢,白天的时候喜欢和一大群人一起玩啊聊天啊,晚上的时候更愿意和几个比较好的朋友交谈。

你的课余时间安排在哪一方面最多:运动和阅读

你每天的运动时间:平常住在学校里面的话,一天应该有一个小时吧?周末在家里的话不下雨,总是要去打两个小时的篮球。

你每天的娱乐时间:很少吧,我自己也不是太需要娱乐,整个人老是很轻松的。你常用计算机做什么事:聊天和找资料,现在游戏也玩得少了„„

在业余时间,你比较喜欢读哪一类的书:短篇小说和诗歌,有时候读些书信。没有充足的时间我一般不读长篇小说。当然了,寒暑假的时候不读长篇那就浪费了。

一到周末,你最想做的事情:好好地睡一觉。

目前,你的最大心愿:说不上啊,觉得什么都很好诶。那么最好就让时间永远停留在我15岁的时候吧„„

考试之后,你喜欢怎么样放松自己:和朋友一起出去玩。

现在,你对自己较满意的地方:做什么事情都有激情,很少放弃。

现在,你对自己比较不满意的地方:做事情的时候没条理„„

你最喜欢成为什么样的人:渊博,安逸,平和的好人;有很多朋友,总是很快乐。你最不喜欢成为什么样的人:自私的人。

你最喜欢的职业:国际经济类的职业,不过如果日子能比较好的话,我比较喜欢自由职业者。你认为目前的高中生活怎么样:比初中要自由很多,但是有很多事情要自己去摸索。初中给你的最大收益:很多老师和朋友,还有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你暑假一般怎么过:很不好说,因为每年基本都差不多一个样:出门旅游,和同学出去玩,看看书做些作业„„应该没有什么新鲜的。

你初中遇到过的最大挫折:初一的时候上语文课发言被全班同学否决„„我对这件事情的记忆特别深刻。

你对自己人生前途的态度:享受生活。

你一生最大的梦想:暂时还不明朗。

假如你有一根魔棒,你最先想用它改变你什么:帮我把眼镜摘掉„„

下载毛明超·写作:超越阅读的私人化体验word格式文档
下载毛明超·写作:超越阅读的私人化体验.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