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三字经的感想

时间:2019-05-13 23:22: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读三字经的感想》,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读三字经的感想》。

第一篇:读三字经的感想

暑假中,有一天我在《三字经》上读了“膻焦香,乃腥朽,此五臭,鼻所嗅。”这句话的意思是膻,焦,香,腥,腐这五种气味,我们都可以通过我们的鼻子闻到。

这句话,我很喜欢它,原因是这句话有一个典故。读完我有很大的感慨和想法,在这里和大家一起分享。

话说晋朝的时候,有个小官叫陈遗。陈遗的的母亲很节俭,从不肯把吃剩的饭菜倒掉,连锅巴也要好好收藏起来,陈遗受妈妈的影响,从小就很节省。有一次,他看见厨房里有一大桶锅巴,便把他们都晒干了,收藏好。有一年发战争了,陈遗带军去迎战,把锅巴留在军营里,他们的队伍被冲散了,他和十几个人饿了一天。陈遗想起了在军营里的锅巴不是什么好东西,应该不会被拿走,他悄悄返回军营,拿回锅巴和大家一起救急,这十几个人靠锅巴活到了援兵来。

读完这个故事,使我深深地懂得了节俭这种传统美德的重要性,一些你有平时看起来不起眼的东西在关键时候能发挥很大作用甚至是救命。其次我们生活在今天这个物质极大丰富的社会,更要懂得节俭的重要性,我们知道现在地球资源越来越少,如果我们不珍惜所拥有的一切,不节约,铺张浪费的话,总有一天我们人类要自食其果的,所以我们要提倡节约,反对浪费,从小事做起,你我一起行动吧!

第二篇:读三字经范文

读《三字经》,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九峰实验学校计英

提到传统文化,不少人首先想到的也许就是“三纲五常”。这“三纲五常”也收录在《三字经》里:“三纲者 君臣义 父子亲 夫妇顺”“曰仁义 礼智信 此五常 不容紊”。在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三纲五常”便成了中国封建社会几千年来占据绝对地位的伦理道德准则。我们并不否定这一伦理道德观念在其发展演变过程中已被打上了封建统治的烙印,尤其是那所谓的“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妇纲”成了维护封建统治最有力的武器,变成了束缚人性的最大枷锁,但我们决不可否认儒家的这一伦理道德规范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正面影响,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发扬光大所起的巨大作用。就如同《三字经》一样,个别之处也许与现时格格不入,但《三字经》里的精粹之言,那“玉不琢 不成器 人不学 不知义”,那“养不教 父之过 教不严 师之惰”,依然为人们所津津乐道。《三字经讲要》在序中称“《三字经》之内容涵盖甚广,有教学之要、读书次第、历史沿革、天文地理、学行典范等等,堪称是一部‘国学简要索引’,或者叫‘中华文化小百科’。”读《三字经》,可以引导学生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一、诵读《三字经》,初步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中国青基会在1998年初成立了社区文化委员会,由著名学者陈越光担任主任,负责组织实施“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工程”,而在此之前,1994年我国台湾省台中师范学院的王财贵教授,已开始推行“儿童诵读经典”的教育,他认为:“我国传统文化是活泼的、开放式的,从伦理到自然科学,它包含的内容丰富多彩,它能教会我们思考,开发人的思维宽度。同样,让孩子们在少年时代就背诵这些经典作品,不仅能提高孩子的素养,还能提高孩子的学习能力,让孩子爱学,会学,掌握好的思维方式。”“中华古诗文诵读工程”刚推行时,科技部研究中心进行了评估,结果是:94.2%的家长和100%的教师认为背诵古诗文对提高孩子的语言文字能力有好处。

《三字经》行文大致以谐韵编写,三字一句,四句一组。每四句就像是一首歌,学生易于诵习,鲜明的节奏感和韵律感,学生读来朗朗上口、津津有味。诵读《三字经》,可以让学生接触经典古文,尽管学生对其有些内容不能完全理解,但正处于记忆力和直觉力的发展期的预备班的学生来说,背《三字经》对他们来说却是毫无障碍,相反可以很好地训练他们的记忆力。《三字经》是多方面知识的浓缩,具有巨大的价值。学生可以在诵读中既可以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又能让他们端正品行,受益终身。最主要的是可以引领学生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解读《三字经》,深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三字经》内容包罗万象,义理深奥,反复诵读,仔细解读,可以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一)、明孝悌 知礼仪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以礼仪大邦闻名于世,我国人民从来就有知书达礼、仁爱孝悌的传统美德。《三字经》中 “黄香温席”“孔融让梨”等以礼著称的典故,就深刻的反映了这一点。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常常会忽略亲情。呼唤亲情,既成了人们心灵的渴求,也是对传统的回归。如果孩子懂得孝悌,就能让家庭添几多情趣,多几许温馨。再者现代社会讲究合作意识,合作需要双方融洽相处,融洽相处的内因便是中国传统强调的“礼让、谦虚”。而不少独生子女“唯我独尊”的心理,一旦固定,要想让他们成为长期合作伙伴,恐怕很困难。因此,在独生子女家庭占大多数的当今社会,培养学生“明孝悌、知礼仪”的美德尤为重要。《三字经》颇有趣味的表达对学生有着极大的吸引力,而其深入浅出的表现形式,尤其那些浅显的小故事更易被学生所关注,更易让学生接受其蕴涵的做人道理。,有利于引导学生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好读书 读好书

读书使人明智。大凡成功之士,都喜欢读书。古有欧阳修枕上、马上、厕上读书,成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近代林纾嗜书如命,以“读书则生,不则入棺”八个字为座右铭来鼓励、鞭策自己。康有为还把林纾与严复并列为当时最杰出的翻译家,称赞说“译才并世数严林”。《三字经》里有许多内容就是教导学子要好读书:“披蒲编 削竹简 彼无书 且知勉”“如囊萤 如映雪 家虽贫 学不辍”„„《三字经》里选取著名典故,用节奏鲜明的语言,告诫学生要好读书,教导学生只有好读书者方能成为有用之才。

但是仅是好读书是远远不够的,苏东坡说得好:“少年为学者,每一书皆作数次读之,书之富如大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岂能尽取,但得其所欲求尔。”《三字经》也提倡学子读好书,尽管文中没有一句话明确此义,但是书中罗列了许多著名典籍:“四书六经”“三易”“春秋”等无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这些书凝聚了炎黄子孙智慧的结晶。作者罗列这些书实际上向莘莘学子推荐了一批好书,意图就是引导学子读好书。而学生在学习“凡训蒙 须讲究 详训诂 明句读”到“读诸史 考世系 知终始”这一部分时,可以直接了解中华传统典籍,初步认识一些大家。教师适当的引导,还可以激发学生对经典之作深入探究的好奇心。例如,在讲到“论语者 二十篇 群弟子 记善言”,教师可以将课内学到的《论语六则》和常用的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色厉内荏”等内容串联在一起讲,让学生觉得这些作品并非高不可攀,鼓励学生走进原著。

在解读《三字经》“好读书 读好书”的内容时,实际上还帮助学生“好读书 读好书”的观念。而这一点其实就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生生不息的支柱。

(三)、读历史 知兴衰

作为一个中国人对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不能说了然于胸,也应该有一个清晰的轮廓。《三字经》仅用288字把中国各朝各代的演变一

一道来,简约明晰,学生只要背出这288字没,就能对中国历史如数家珍,同时这288字,还言简意赅地总结了历史兴衰的原因,尤其是一个朝代走向衰亡的原因。如“周辙东 王纲坠 逞干戈 尚游说”概括了周朝衰败的原因,如“至崇祯 阉祸后 寇内讧 闯逆变 神器终”一针见血地指出明朝灭亡的缘由。

以史为鉴,学生读历史,知兴衰,可以使自己更加明智。

(四)、效榜样 有作为

列宁说过: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因为榜样身上所具备的品质及他们的成功,最能引起学子的共鸣。《三字经》中的榜样比比皆是,从“温席的黄香”到“让梨的孔融”,从“八旬梁灏大廷夺魁”到“天才少年祖莹、李泌”,这些榜样都十分明确地告诫学子:向他们学习,就能有所作为。从青少年心理发展来看,少年人往往爱把榜样作为模仿的对象,以榜样的行为,规范自己的举手投足。学生读完《三字经》,认识了古代道德典范和古代勤学好学之士,无形中会以他们为榜样,学习榜样的优秀品质:勤学刻苦、锲而不舍„„

如今,繁重的学业压力,使得一部分学生心生厌学念头,而《三字经》中那种积极入世,鼓励莘莘学子奋发有为的基调,无疑一贴清醒剂,给学生带来振奋。传统文化中所倡导的积极“入世”的思想,“积极进取”情怀,在《三字经》中有充分的体现:如“尔幼学 勉而致 有为者 亦若是”这些积极向上的精神,可以鼓励学生在感受传统文化之时,奋发进取。

三、品读《三字经》,继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品读《三字经》,可以从体验感悟着手。体验感悟可以分三步,每堂课的学习,学生要有学习启发;每一阶段的学习,学生撰写学习感受;整本书学习结束后,安排学生畅谈学习收获,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深入领悟《三字经》的精髓,读懂书中的精神内涵。真正读懂《三字经》的学生还应该把《三字经》中的要求付诸行动,以行动去体验,并努力使之成为自觉行为,以实际行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这点来说,《三字经》的影响无疑是深刻的、有价值的、有意义的。

当我们翻开《三字经》,深入那灿烂的文化,掀开那悠久的历史、研读那深邃的思想时,我们更加理解编者了凡在《三字经讲要》中所提到的:“希望能协助‘国家未来的主人翁’,成就其学问与人格,将来长大后真正有服务社会、贡献国家的能力与热忱”。

第三篇:读三字经

读《三字经》有感

苏家镇学校六、二班

俗话说得好“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之前我对这句话似懂非懂。直到有一天,我终于恍然大悟,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记得上小学低年级时,爸妈出外打工,长年在外,由于从小交流甚少,我性格很内向不爱说话,上课不爱发言,经常迷迷糊糊的,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所以,学习成绩在班里处于中下游,加上自己不爱和同学交流,也没有几个知心朋友,有什么事都憋在心里。渐渐地,我变得越来越沉默,越来越自卑。一天到晚打不起精神,灰心丧气的,总觉得大家都不喜欢我,失去了自信心,也开始厌学了。爸爸妈妈知道后,心急如焚,从外地急忙回来,面对我的状况,爸妈也束手无策,绞尽脑汁也想不出办法来。

直到有一天,学校开展了诵读国学经典活动,我们班选了《三字经》,同学都开始背诵《三字经》了。有一天,我放学回家写完作业,就打开《三字经》背了起来,当背到“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这一句的时候,看着下面的注释,我的心突然被触动了:再好的玉石如果不经过能工巧匠的精心雕琢﹑刻画,也不会成为耀眼夺目的玉器;天资再聪慧的人不勤奋学习,也不会成为国家栋梁。是啊,如果我年少时不用功学习,不珍惜时间,在学习上确立自己的奋斗目标,并不断鞭策自己克服困难努力学习,长大以后怎样面对人生的考验,拿什么本领去建设祖国呢?到时只能“老大徒伤悲”了!这段话让我理解了父母和老师经常督促教育我的良苦用心。平常,爸爸妈妈经常督促我抓紧时间学习,教育我,我却满不在乎,有时甚至有点反感,讨厌他们,嫌他们太唠叨。偶尔在学校犯了错老师批评自己,嘴上不说什么心里却有不服气的时候,觉着没什么大不了的,不就是犯了个错误吗?却没有想到“苟不教,性乃迁”的道理。正因为一个人如果得不到及时正确的教育指导,即使有善良的本性,也可能被改变。所以无论是老师还是父母,都好像雕刻师一样,在用他们的教导、督促

努力让我们成为最精美的“成品”。在诵读《三字经》过程中,我受到了启迪,逐渐爱上了诵读,喜欢上了学习,发誓一定要刻苦学习。以往自己的学习态度太不端正了,没有奋斗目标,不知从何下手,我下定决心,从现在开始一定要好好学习,制定学习计划,树立学习目标,努力提高成绩,在每一阶段设定追求目标,去实现、超越它,长大考一所好大学,努力创造美好未来。

现在,我已将《三字经》熟背于心了,其中这句“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也被我写在了纸上,端端正正地贴在书桌旁的墙上,我要让它时刻提醒我:一定要勤奋好学,天天向上,要从现在开始,从每一件小事做起,去实现、追求自己的理想,做最好的自己!

第四篇:读三字经有感

读《三字经》有感

今天我读了《三字经》最后的一些——“莹八岁,能咏诗”到“戒之哉,宜勉力”,里面讲的是古圣先贤的故事精神和人生的哲理。其中有几句话十分影响我“幼而学,壮而行,上致君,下泽民”“扬名声,显父母,光于前,裕于后”“勤有功,戏无益。”这几句话主要讲我们要小时候努力学习,不能耽误学习的黄金时段。这样,长大为国。、为民、为自己都有好处。还能使父母长辈感到骄傲自豪,造福于后代。

以前,我总以为学习的机会和时间还很长,不必这么累这么认真地学习,可以留着一些知识以后慢慢学。可现在我才知道,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我们学习的机会只有那几次,错过了就再也遇不到了。并且知识也像一个黑洞一样,越来越大。今天你会了这个,明天又有新的知识等着你,可谁又能保证你前一天学的知识忘不了呢?知识像一只被人吹的气球一样越来越大,就算你有三个脑子每天不停地记也记不完。所以,我们要把握好近在手边的学习机会,千万不能错过,一错过就再也记不住了。

玩耍的快乐只是暂时性的快乐,并且这种快乐就像夏天里的冰一样,一吃还想吃。我们学生可以享受一下这种快乐,不过不可多享。如果多享受,意志差的同学就会控制不住自己,从而无心学习,长大后悔莫及。学习的快乐是永久性的快乐。它像一杯咖啡,刚开始有苦,然后是淡淡的苦,再而是微香,最后是香醇。我们要学会做长久的快乐,虽然刚开始没有香,不过会越来越有甜头。从而让你爱上这种长久的快乐。

我要学会做一个珍惜时间,品尝学习“咖啡”的小才女。

读《三字经》有感

中华民族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教育影响着一代代中国人,而 《三字经》正是这些优秀传统文化之中的典范之作。他至今影响行着我和我身边的许许多多的人,你可别小瞧它,这里面含意无穷呢!其中关于学习的故事让我最受感动。《三字经》有一段是这样写的:“头悬梁,锥刺股。彼不教,自勤苦。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这几句话的意思是:战国的苏秦,读书时为防止瞌睡把头发吊在房梁上,困倦时用利锥刺自己的大腿来提神。他没有老师教诲,而是靠自己勤奋刻苦。晋朝人车胤夏天抓萤火虫装入纱袋,当作现在的电灯泡照明,用来晚上读书;孙康冬天夜晚借院子中雪反射出来的光看书。他们家里都非常非常的贫穷,但从来没有放弃和停止过学习。我觉得古人的做法虽说有些不合科学道理,但这种自觉学习的精神影响了一代代的后人。从历代文学家、政治家和科学家的经历来看,没有任何一个有成就的人是不爱学习的。想一想自己,感觉十分惭愧:家庭有能力支持我读书,学校又是德育教育基地和典范,老师教学水平也很高,可以说各方面条件都很好,可以更广泛和深入地学习知识。可是自己没有好好珍惜,学习不刻苦,有时还做了违反纪律的事,回想起来真是后悔。今后我要向这些优秀的古人学习,学习他们克服困难、勤奋学习的精神,做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三字经》不但是一本书,还是古代人们智慧的结晶,是文学的宝藏,是永不褪色的经典。它浓缩了中华上下几千年的历史,一个又一个的故事,教会我们做人的道理;一篇又一篇的寓意吸引着大家。快和我一起去读这本好书吧!

读《三字经》有感

成雅小学 三年级(2)班 霍西

在暑假里,我做了一件错事,妈妈就让我看《三字经》,让我懂得多一些道理,不再做这些愚蠢的事情。一开始,我就想:“看这本书有什么用呀?”看了之后,我真的学到的了许多道理。比如: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这句话。意思是:小孩子不肯好好学习,是很不应该的。一个人倘若小时候不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既不懂做人的道理,又无知识,能有什么用呢?从那以后,我就发奋起来,对自己说:“一定要好好学习,不要做个没用的人。”还有这句:勤有功,戏无益。戒之哉,宜勉力。意思是:凡是勤奋上进的人,都会有好的收获,而只顾贪玩,浪费了大好时光是一定要后悔的。所以,我就又对自己说:“一定要勤劳,让自己活得更加真实。不要浪费时间,否则,就会后悔,世界上没有后悔药吃的。”

它虽然短小的篇幅,却蕴含着许多深刻的道理,脍炙人口、广为流传。它深深地吸引我,这不止是它生动有趣的人物历史故事,还有它本身富有的内涵。三字一句,两字一韵,不禁使人读起来琅琅上口。在生活中,每一个人不可能做到十全十美,但无可否认,《三字经》的确是一个人人生路上的良师益友。不论是在道德、历史、地理……文化上内外都会受益非浅。每看一篇,我都会被陶醉在经文的韵律和生动的故事中。

中国古代文明所做的切是无可抹灭的,这为中国古文明也留下了光辉的一页。《三字经》,深远而持久地影响着每个中华儿女,中华民族的美德铸造了它,让我们继承这些美德,发扬它吧!

第五篇:读《三字经》有感

读《三字经》有感

我对三字经中“首孝弟,次见闻”这句话含义的印象很深刻。

有些孩子认为,学校习只要能好好学就行了。对家人好不好都无所谓了。其实,在我国,孝是放在第一位的,见闻在第二。孝顺.良知.品德往往是第一,因为,如果你有一些知识,往往用在坏处,也是对社会美有好处的。这短短的六个字,却是古人结合出来的生活结晶啊。如果没有父母把你生出来,如果没有父母养育我们,如果没有父母呵护我们,我们怎么能见识天文地理是父母的期望,如果我们达到父母的期望,也要对父母有所回报,千万不要报着学习为父母、家人这种态度。父母希望我们成绩好,是因为为我们的未来着想|、为我们未来有更好的生活着想。

见闻,不是上下来就有的,要培养,因此家长要时时刻刻提醒我们,有时,我们不听话,家长也会说我们,但不要因此恨他们。你想,我们上下来时,经常体弱多病,父母抱怨过吗?我们每天都想吃好吃的饭菜,吵着要去买,他们抱怨过吗?学费,不是买这个就是买那个,他们抱怨过吗?相反,你正聚精会神地写作业,他们让我们送一下拖把而已,你难道没抱怨过吗?你难道没责怪过他们吗?

“首孝弟,次见闻”这句话我希望每个人都能做到。

下载读三字经的感想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读三字经的感想.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读三字经有感范文大全

    读三字经有感读三字经有感1这学期老师要求我们背诵《三字经》。通过阅读和默记,我深深地体会到《三字经》中所讲的仁、义、智、信在我们小学生成长中的作用,中国传统文化的精......

    读《三字经》有感(通用)范文合集

    读《三字经》有感(通用15篇)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读《三字经......

    读《三字经》有感[范文大全]

    读《三字经》有感(15篇)读完一本名著以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读后感了。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读《三字经》有感,仅......

    读《三字经》有感(范文大全)

    读《三字经》有感读《三字经》有感1人刚生下来的时候原本都是善良的、好的。如果性格品质、行为习惯好的话大家都会接近你和你玩儿;如果行为习惯是坏的话,那么大家就不会接近......

    读《三字经》有感

    读《三字经》有感 暑假期间,老师布置我们读《三字经》这本书。爸爸说,《三字经》是我国的文化经典和精髓,阅读它可以学习古文化,增长知识,增加涵养,从中汲取智慧。 《三字经》自南......

    读三字经有感

    读《三字经》有感 《三字经》这本书,相信大家都看过吧。“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这短小精悍、脍炙人口的《三字经》,内容有自然常识、有历史故事、有道德常规、也有......

    读三字经有感三字经有感

    读三字经有感 我读完了《三字经》这本书,让我感受颇深。 《三字经》把我国从古到今的许多故事、知识,以三字经文的方式展示给我们,其中有教我们做人的,有教我们做事的,还有教我们......

    读三字经有感

    《三字经》读后感 12170801朱永翔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无论是耄耋黄发的老人还是咿呀学语的幼儿都对这朗朗上口的中华传统经典《三字经》或多或少信口拈来,而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