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有关国民阅读调查
题外话:这两年一直希望有关机构或部门,比如新闻出版局、新闻媒体或图书行业协会、高校等,能够在全市范围内,进行一次设计周密、覆盖全面的市民阅读调查,形成一份地方性色彩浓郁、对行业发展富有参考借鉴或指导意义的阅读报告。有一次甚至还和本地的一家专业的数据调查咨询公司老总谈论过,他颇感兴趣。可惜我一直没去充当这个“发起人”,努力推动它付诸实践。
如今,自己离零售愈来愈远。要推动此事发展,大概可以尝试商业化运作,让广告策划公司承办,针对此主题,与政府、媒体结盟(主办单位),游说财大气粗的公司(如中移动、各大银行、电力公司、自来水公司等等)作为活动贯名单位,针对家庭阅读、企业阅读、青少年阅读……做详细的数据调查分析。使之有所裨益于政府部门的相关决策,以及图书行业的服务方向调整等等。
由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第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课题组发起的此次国民阅读调查,虽只有标本意义,却依然能够让我们大概判断整个社会国民阅读的流向和趋势:
图书阅读止跌略涨 数字阅读大幅攀升
——第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之十大发现
“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是为了解全国国民阅读倾向发展趋势与文化消费现状而进行的一项连续性、大规模的基础性国家工程。项目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组织实施。第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是继1999、2001、2003、2005年之后,于2007年8月至2008年初进行的大型调研工程。
在促进国民阅读受到广泛重视,被列为国家公共文化建设重要工程的背景下,此次调查受到政府管理部门和社会各界高度重视,财政部列为扶持项目,拨专款进行支持。本次调查内容包括:国民对图书、报纸、期刊、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及网络出版物等各类出版物的阅读时间、购买数量和金额;书刊等出版物购买渠道、阅读场所、阅读倾向的情况;家庭藏书情况;读者最喜爱的出版社、杂志社和读者最喜爱的作者;国民对版权的认识情况;农家书屋等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使用情况等。
在新闻出版总署的领导下,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根据领导指示精神,本次调查工作在保持该项目连续性的基础上,对调查问卷做了比较大的补充修改,增加农家书屋和其他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方面的问项,并增加了电子书、手机报等新媒体方面的问项,样本城市增加到56个,覆盖我国29个省、市、自治区和直辖市。调查的有效样本量增加到20800个,将农村样本提高到25%。另外,本次调查还增加少数民族地区的样本,少数民族地区样本量占总样本量的15.6%。
调查于2007年8月启动,12月正式入户执行。经过调查执行、三级问卷复核、数据录入处理及分析工作,目前调查结果全面完成,于2008年7月23日正式发布。
一、报纸是国民阅读率最高的文字媒体,图书阅读率止住连续下滑趋势,网络阅读率继续大幅攀升
国民对各类媒体的阅读率显示了国民文化消费的总体趋势与基本结构。本次调查获得了新的国民四大类出版物阅读率调查数据。根据历史同比口径,以下数据为国民识字人口的阅读率数据。
报纸是阅读率最高的文字媒体,以73.8%的阅读率位于首位(2005年未调查报纸阅读率);杂志阅读率为58.4%,排第二位,比2005年的47.9%提高了10.5%;图书阅读率为48.8%,排第三位,比2005年的48.7%略有回升;互联网阅读率为44.9%,比2005年的27.8%提高了17.1%。
上述数据表明,我国国民报纸阅读率份额最高,期刊阅读率出现较大幅度上升,图书阅读率止住连
续下滑趋势,比2005年略有回升,显示出党和政府与社会各界近年来积极开展的国民阅读促进活动已经初见成效。而网络阅读率则继续快速提高,呈现出新媒体强劲的增长势头。
二、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国民对各类媒介接触呈现出爆发式增长趋势
从不同经济发达程度的区域国民的媒介接触行为变化趋势看,我们用各地级市市辖区年生产总值(数据来自《2006中国城市统计年鉴》)来为维度来衡量其经济发达水平。
从整体来说,随区域经济水平的增长国民的媒介接触种类增多,但这种增长并非是线性的。从年生产总值与媒介接触种类的变化关系看,在经济欠发达区域,国民媒介接触种类随经济水平的上升呈现快速上升;在经济中等发达区域,国民媒介接触种类随经济水平的上升缓慢;在经济发达区域,随经济水平的上升又带来国民媒介接触种类的急剧上升。
也就是说,很有可能在经济水平达到一定发达程度之后,国民媒介接触种类会有一个爆发式的增长。
三、网络媒体成国民依赖度排名第二媒体
由于不同媒介自身的覆盖率有很大差异,因而我们需要讨论在该媒体覆盖的人群中有多少人会对该媒体产生依赖。我们采用“依赖度”这个指标来衡量媒体的这一特性。具体的计算方法为:依赖度=依赖该媒体的比例/该媒体的过去一年接触率×100。
注:音像出版物的过去一年接触率采用过去一年接触了录像带/VCD/DVD或盒式录音带/CD/MP3的人群占人口总体的比例计算。
从均值上看,我们可以看到,电视是一种依赖程度很高的媒体。在不同的使用目的上,平均有48.2%的电视观众将电视作为可以依靠的媒体。其次是互联网,平均依赖度为29.3%;第三位的是报纸,为23.8%。
四、我国国民对阅读的重要性认知程度较高,国民人均年阅读图书4.58本,平均家庭藏书量76本
本次调查数据显示,国民对阅读重要性的认知程度较高,69.1%的被访者认为当今社会阅读是“非常重要”或“比较重要”。在18~29岁年轻人对阅读重要性的认知要显著高于其他年龄段的群体。
我国国民平均每人阅读图书4.58本,比2005年的人均4.5本增加0.08本。其中城镇人口平均每人读书6.68本,显著高于农业人口的平均每人3.51本。
分析不读书的原因,“没有时间”成为排第一的原因,比例为49.4%,“没有读书习惯”居第二,比例为42.8%。
我国国民家庭藏书量平均为76本。其中城镇人口家庭平均藏书105本,远远高于农村人口的48本。
五、“80后”作家韩寒、郭敬明闯入“最受读者欢迎的作者”前十,《读者》杂志和人民出版社位列“最受读者喜爱的杂志和出版社”之首
从读者最爱读的作者看,排读者最喜爱的作者第一位的仍然是武侠作家金庸,这也是他连续第二次排读者最喜爱的作家第一名。此外,“80后”作家韩寒、郭敬明闯入“最受读者欢迎的作者”前十位,并分列第四、第五名。这显示出年轻一代作家在读者中的受欢迎程度。此外,在读者最喜爱的作家前十位中,当代作家占了六位。
与2005年第四次调查相比,前十位有八位作家相同,不同的两位分别是由韩寒和郭敬明取代了上次进入前十的冰心和曹雪芹。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最广受我国读者喜欢的杂志是《读者》,其次是《知音》,第三是《家庭》,然后依次是《青年文摘》、《家庭医生》等。
从最受读者欢迎的出版社看,人民出版社继续保持第一,这已经是该社第四次排第一。此外,新华、人教、上海人民、人民文学、作家、商务等也是多次进入前十。
六、国民人均月阅读报纸约7.4份,通过购买获得报纸的比例为76%,报纸自费购买市场已经形成2007年在我国识字人群总体中,每人每月平均阅读报纸约7.4份。识字人群报纸阅读情况整体上呈现出一种“两极化”的倾向。具体表现为:在我国识字者报纸阅读总体中,每月读20份以上报纸的读者比例最高,占24.5%;而不读报纸的人数比例达到39.9%。在报纸阅读人群中,通过自费购买方式获取报纸的达到72.6%。在所有渠道中,报纸读者通过报摊购买获得报纸的比例最高,其次分别为家庭订阅、借阅、单位订阅的途径获得。
七、2007年国民人均月阅读杂志约1.7本,文化娱乐类杂志的阅读率最高,近七成国民可接受的杂志价格在6元以下
在我国识字人群总体中,平均每人每月阅读杂志约1.7本。每月平均读1~2本的读者比例最高,占21.1%;其次为每月读3~4本的读者,占识字总体的9.3%;每月读5本以上杂志的读者较少。我国城镇户口居民和农业户口居民在杂志阅读方面存在比较大的差异。城镇户口居民人均月阅读杂志约2.7本;农业户口居民人均每月阅读杂志约1.1本。
在不同类型杂志中,文化娱乐类杂志的阅读率最高,达到45.9%;其次是家居生活类杂志,阅读率达到39.7%;第三是文学艺术类杂志,阅读率为35.0%。财经管理类、学习辅导类、学术科技类和卡通漫画类阅读率偏低一些。在能够接受的杂志价格方面,近七成国民能接受的杂志价格在6元以下,只有1.1%的国民能接受杂志价格在20元以上。
八、近两成有读书习惯的国民阅读电子书,手机报和电子杂志的读者规模均超过200万人
数据显示,在我国图书读者中,知道、听说过电子图书的人群占总体的47.4%。过去一年阅读过图书的人群中,19.3%的人口阅读过电子图书。其中男性中21.4%,显著高于女性中的16.3%。城镇人口中电子图书阅读率为24.8%,远远高于农业人口的14.7%。网络在线阅读是最普遍的阅读方式,选择比例高达79.7%。其次为下载阅读,49.6%,这部分人群具有高学历、年龄较大、高收入等特征。
九、我国公共文化设施的总体普及率为65.0%,已建成农家书屋地区对农家书屋平均使用频率达到人均年6.7次
调查显示,我国公共文化设施的总体普及率为65.0%。就城镇地区而言,报刊栏是普及率最高的公共文化设施,达50.1%,其次为公共图书馆,普及率为44.8%,而社区阅览室的普及率排第三,为28.7%。在使用频率方面,仍以阅报栏为最高,平均使用频率为13.3次/年,而社区阅览室的平均使用频率为6.9次/年,略高于公共图书馆的使用频率。
农家书屋工程是新闻出版总署等8部委于2007年初共同发起实施的一项惠及广大农民群众,推动农村文化建设的重大工程,被列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5项重大工程之一。经过一年多的实施和发展,农家书屋在农村地区取得了一定成效。从使用频率上看,已经建成农家书屋的地区,其平均使用频率为6.7次/年,与城镇公共文化设施中公共图书馆6.5次/年、社区阅览室6.9次/年的平均使用频率不相上下,可见在农村地区建立农家书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农村受访者对于农家书屋的满意度较高,67.5%的农村受访者对农家书屋表示满意。表示“一般”和“不满意”的主要原因是“书报刊太少”或“环境不理想”。
十、国民对版权的认知度超过七成,经济越发达、规模越大的地区,民众的版权认知度越高
在2005年的调查中,我们首次将“国民版权知识基本状况”加入调查范围。本次调查结果显示,71.3%的民众表示“听说过”版权这回事。与2006年60.6%的民众认知率相比,民众对于版权概念的认知度有大幅度提高。
从不同区域看,不同区域的民众对于版权概念的认知存在差异,经济越发达、规模越大的地区,民众的版权认知度越高。
第二篇:全国国民阅读调查阅读题答案
全国国民阅读调查阅读题答案
《全国国民阅读调查》阅读原文:
材料一:
【据新华社电】由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组织实施的第十一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4月21日在京发布。
调查显示,20xx年我国国民人均纸质图书的阅读量为4.77本,比20xx年增加0.38本,连续7年稳步提升;人均阅读电子书2.48本,比20xx年增加0.13本,纸质图书、电子书的阅读量略有提升。
在纸质图书和电子书阅读量上升的同时,报刊和期刊的阅读量依然保持下降趋势。据统计,20xx年,人均报纸阅读量较20xx年的77.20期(份)下降了6.35期(份),期刊的人均阅读量也比20xx年的6.56期(份)下降了1.05期(份)。
受数字媒介迅猛发展的影响,20xx年我国成年国民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持续增长,首次超过半数,达到50.1%,较20xx年上升了9.8个百分点。其中,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和电子阅读器阅读均有所上升。
据统计,我国超九成有数字化阅读行为国民是49周岁以下群体,中青年群体是数字化阅读的主力。其中人均每天手机阅读时长为21.70分钟,比20xx年的16.52分钟增加了5.18分钟。
据中国新闻研究院院长魏玉山介绍,“获取便利”是我国国民选择数字阅读的首要原因,其选择比例超过六成,“方便随时随地阅读”和“方便信息检索”,也成为国民选择数字阅读的重要原因。魏玉山表示,超九成的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者表示阅读电子书后就不再购买其纸质版,这一数据连续4年持续上升,反映出数字出版对传统出版物的冲击作用不断加强。
据调查结果显示,有70.5%的国民认为当今社会阅读对于个人的生存和发展来说“非常重要”或“比较重要”,认为阅读不重要的比例仅为5.2%。
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出版管理司司长吴尚之表示,国家将充分利用农家书屋、社区书屋等平台,面向基层面向群众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并将加强全民阅读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继续推动全面阅读立法和规划工作,努力营造“书香中国”浓厚氛围。(徐硙)
材料二:
【本报讯(记者韩晓东)】由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组织实施的第十一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日前在京发布结果,调查显示,20xx年我国成年国民图书阅读率为57.8%,较20xx年上升了2.9个百分点,包括书报刊和数字出版物在内的各种媒介的综合阅读率为76.7%,较20xx年上升了0.4个百分点,其中,报纸和期刊的阅读率分别较20xx年下降超过5个百分点,而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则上升了近10个百分点。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院长魏玉山介绍,我国国民的图书阅读率从20xx年至今已经连续七年稳步回升。
从对国民各类出版物阅读量的考察看,20xx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的阅读量为4.77本,比20xx年增加了0.38本。人均阅读报纸和期刊分别为70.85期(份)和5.51期(份),与20xx年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20xx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阅读电子书2.48本,比20xx年增加了0.13本。与20xx年相比,传统纸质媒介中,20xx年我国成年国民对图书、报纸和期刊的接触时长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新兴媒介中,上网时长和手机阅读的接触时长呈增长趋势,其中,通过手机上网的比例增幅明显,与20xx年的29.2%相比,增长了13.5个百分点。
对我国国民倾向的阅读形式的研究发现,66.0%的成年国民更倾向于“拿一本纸质图书阅读”,有15.6%的国民倾向于“手机阅读”,超过更倾向于“网络在线阅读”的国民比例(15.0%)。
从阅读者的.年龄分布看,0—17周岁未成年人是纸质图书阅读的绝对主力,这一群体的图书阅读率为76.1%,人均图书阅读量为6.97本,较20xx年提高了1.48本,其中,14—17周岁未成年人课外图书的阅读量最大,为8.97本。另外,通过对亲子早期阅读行为的分析发现,20xx年我国0—8周岁有阅读行为的儿童家庭中,平时有陪孩子读书习惯的家庭占到86.5%,在这些家庭中,家长平均每天花费23.87分钟陪孩子读书。
另据悉,为了更好地推动全民阅读活动的开展,满足国民多元化阅读需求,由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等机构共同发起的第二届“文明中国”全民阅读活动将于近期全面启动,届时将开展包括全民阅读送纸书、送数字阅读客户端、开展阅读创作征文活动在内的多种全民阅读活动。
(《中华读书报》20xx年4月23日01版)
材料三:
天津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张宝义认为,人们不是不阅读,是阅读的方式在变。手机、互联网等新媒体的兴起,对传统阅读方式造成巨大冲击,习惯了网络“浅阅读”的民众,难有耐心阅读“大部头”,从阅读纸质书变成电子书、微博、微信。但带来的问题是,只能获取大量碎片化的信息,要领略经典著作深刻的美,需要时间和耐心。
(摘自央视网《中国人正面临“阅读危机”?》20xx年4月25日)
材料四:
今天是第19个“世界读书日”,也是伟大文豪莎士比亚诞辰450周年。每逢这个日子,有识之士便是一次集体焦虑,然后便痛心疾首,感叹中国人读书太少,并不乏数据证明,比如人均读书才四五本,远低于韩国的11本,法国的8.4本,日本的8.5本,美国的7本……更有论者恨铁不成钢,千万别成为屏奴,要多读纸质图书。
其实,不必过于焦虑。中国人的阅读率正在上升,比如,去年我国成年人人均纸质书和电子书合计阅读量为7.25本,较20xx年上升了0.51本。今天的阅读率一定超过古代,在遍地文盲的时代,特别是印刷技术落后的时代,阅读率怎么可能高?至于指责国人喜欢浅阅读,习惯用电子工具阅读,更是经不起推敲。时代在变,电子书也是书,不能因为读了纸质书就有了优越感。试想,那些喜欢龟壳书的人有理由嘲笑竹简书吗?而习惯于竹简书的读者又有理由嘲笑纸质书吗?载体变了,书犹在,喜欢阅读何必拘泥于载体不同?
(摘自20xx年4月23日《北京青年报》)
《全国国民阅读调查》阅读题目:
(1)阅读材料一和材料二,两家媒体对公布“第十一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一事都作了报道,概括说明它们各自传递的重要信息有哪些异同。(5分)
(2)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二,简要说明新华社记者和《中华读书报》记者报道的侧重点有哪些不同。(6分)
(3)根据材料三,谈谈作者认为“浅阅读”有哪些表现和危害。(6分)
(4)材料四对“指责浅阅读”一事提出异议,它与材料三在观点上的根本分歧是什么?你又是怎样看待浅阅读的?(8分)
《全国国民阅读调查》阅读答案:
12.(1)相同点:纸质图书和电子书阅读量上升,报刊和期刊的阅读量下降。
不同点:材料一①我国成年国民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持续增长;②中青年群体是数字化阅读的主力;③数字出版对传统出版物的冲击作用不断加强;④绝大都数国民认为当今社会阅读对于个人的生存和发展很重要。材料二①大多数成年国民更倾向于纸质图书阅读;②未成年人是纸质图书阅读的绝对主力。
(2)材料一侧重于报道,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持续增长和数字化阅读的主体是中青年群体;材料二侧重于报道,纸质图书阅读方式仍然受到大多数成年国民的青睐和纸质图书的阅读主体是未成年人。
(3)表现:①阅读方式:通过手机、互联网等新媒体阅读;②阅读内容:从阅读纸质书变成阅读电子书、微博、微信。危害:只能获取大量碎片化的信息,而没有时间和耐心领略经典著作深刻的美。(表现每点2分,危害2分。)
(4)根本分歧:①材料一作者认为,手机、互联网等电子工具导致了浅阅读;②材料二作者认为,指责国人喜欢浅阅读,习惯用电子工具阅读,是不对的。
看法:这一问事实上是根据第一问而设,要求学生能够基于这两种观点,结合自身的体验,谈出自己的看法。无论是赞成其中的任何一种观点,还是根据这两种观点提出一个中和性的看法,只要观点明确,逻辑清晰,言之有理即可。
第三篇:第九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图书阅读率为53.9%
第九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图书阅读率为53.9%
中新网4月19日电 19日对外公布的“第九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初步成果显示,2011年中国18—70周岁国民各媒介综合阅读率为77.6%,比2010年增加0.5个百分点。其中,图书阅读率为53.9%,比2010年增加1.6个百分点。
由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组织实施的全国国民阅读调查项目,到目前为止已经持续开展了九次。第九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从2011年9月开始全面启动,2011年9月至11月开展样本城市抽样工作,2011年12月至2012年2月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入户问卷调查执行工作,2012年2-3月开展问卷复核、数据录入和数据处理工作,4月完成本次调查初步成果的分析和发布工作。本次调查增加了对电子书、电子报纸和电子期刊阅读情况的调查。调查执行样本城市为49个,有效样本量为18881个,其中未成年样本占到总样本的24.1%,农村样本比例为26.8%。数据经过加权后,可推及中国0—70周岁人口11.6亿,其中城镇居民占37.3%,农村居民占62.7%。
值此第17个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正式对外发布初步研究成果。
(一)2011年中国18—70周岁国民各媒介综合阅读率为77.6%,比2010年增加0.5个百分点。其中,图书阅读率为53.9%,比2010年增加1.6个百分点,数字阅读方式的接触率比2010年上升了5.8个百分点,增幅为17.7%。
2011年中国18—70周岁国民包括书报刊和数字出版物在内的各种媒介的综合阅读率为77.6%,比2010年的77.1%增加了0.5个百分点。其中,图书阅读率为53.9%,比2010年的52.3%增加了1.6个百分点;报纸阅读率为63.1%,比2010年的66.8%下降了3.7个百分点;期刊阅读率为41.3%,比2010年的46.9%下降了5.6个百分点。
但值得注意的是,从对书报刊的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情况分析来看,中国18—70周岁国民电子书阅读率为16.8%,电子报和电子期刊的阅读率分别为8.2%和5.9%。
数字化阅读方式(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光盘阅读、PDA/MP4/MP5阅读等)的接触率为38.6%,比2010年的32.8%上升了5.8个百分点,增幅为17.7%。
(二)各类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较2010年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呈较快增长势头。
对各类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情况进行分析发现,2011年中国18—70周岁国民的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光盘读取等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具体来看,2011年有29.9%的18—70周岁国民进行过网络在线阅读,比2010年的18.1%增加了11.8个百分点;有27.6%的国民进行过手机阅读,比2010年的23.0%增加了4.6个百分点;有5.4%的国民在电子阅读器上阅读,比2010年的3.9%增加了1.5个百分点;有
2.4%的国民用光盘取读,比2010年的1.8%增加了0.6个百分点;有3.9%的国民使用PDA/MP4/MP5等进行数字化阅读,比2010年的2.6%增加了1.3个百分点。可以看到,各类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较去年增幅均超过30%,而其中网络在线阅读的接触率增长幅度最大,增幅达65.2%。
(三)2011年中国18—70周岁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35本,报纸和期刊的人均阅读量分别为100.70份、6.67期。
从对传统纸质出版物阅读量的考察来看,2011年中国18—70周岁国民人均阅读图书、报纸和期刊分别为4.35本、100.70期(份)、6.67期(份)。除纸质图书阅读量外,本次调查中还考察了国民对电子书的阅读数量。分析结果显示,2011年中国18—70周岁国民人均阅读电子书1.42本。
(四)中国国民每天接触传统纸质媒介和电波媒介的时长均有所减少,但上网和接触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等媒介的时长有所增加。
从中国18—70周岁国民每天接触各类媒介的时长来看,2011年,传统纸质媒介(图书、报纸、期刊)和传统电波媒介(电视、广播)的接触时长,均比2010年有所减少;但新兴数字媒介(互联网、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的接触时长均比2010年有所增加。
传统媒介中报纸的接触时间最长,中国18—70周岁国民人均每天读报时长为22.00分钟,但比2010年的23.69分钟减少了1.69分钟;人均每天读书时长为14.85分钟,比2010年的16.78分钟减少了1.93分钟;人均每天阅读期刊时长为11.80分钟,比2010年的13.66分钟减少了1.86分钟。人均每天看电视时长为95.41分钟,比2010年的98.90分钟减少了3.49分钟;人均每天听广播的时长为11.24分钟,比2010年的11.57分钟略有减少。
从新兴媒介来看,互联网的接触时长最长,中国18—70周岁国民人均每天上网时长为47.53分钟,比2010年的42.73分钟增加了4.80分钟;人均每天手机阅读时长为13.53分钟,比2010年的10.32分钟增加了3.21分钟;人均每天电子阅读器阅读时长为3.11分钟,比2010年的1.75分钟增加了1.36分钟。从新兴媒介的增长幅度来看,手机阅读和电子阅读器的接触时长增幅相对较大,分别为31.1%和77.7%。
(五)2011年中国18—70周岁国民上网率为54.9%,比2010年增加了5个百分点。
2011年,中国18—70周岁国民上网率为54.9%,比2010年的49.9%增加了5个百分点。具体来看,有超过半数(50.6%)的国民通过电脑上网,有25.4%的国民通过手机上网。手机上网率的增幅明显,与2010年的16.6%相比,增幅高达53.0%。
中国18—70周岁网民上网从事的活动中,互联网的娱乐功能排在首位,例如,有72.7%的网民将“网上聊天/交友”作为主要网上活动之一,有50.0%的网民将“在线听歌/下载歌曲和电影”作为主要网上活动之一,有41.5%的网民将“网络游戏”作为主要网上活动之一;信息获取功能也受到较多网民的重视,有63.1%的网民将“阅读新闻”作为主要网上活动之一,有46.3%的网民将“查询各类信息”作为主要网上活动之一。值得注意的是,有16.0%的网民将“阅读网络书籍、报刊”作为主要网上活动之一。
(六)中国18—70周岁的国民对图书、期刊及电子图书的价格承受能力均有所增加,接触过数字化阅读方式的国民能够接受一本电子书的平均价格为3.50元,手机阅读的群体中,51.4%能够接受付费阅读,2011年手机阅读人均花费20.75元。
对于购买一本200页左右的文学类简装书,有25.6%的国民能够接受8—12元的价格,有25.5%的国民能够接受12—20元的价格;22.5%能够接受8元以下,17.1%能够接受20元以上,另有9.2%的国民认为只要喜欢多贵都买。对中国国民能够接受图书价格的量化分析发现,中国国民能够接受一本200页左右的文学类简装书的平均价格为13.43元,比2010年的12.75元增加了0.68元。
对期刊承受能力的分析发现,中国18—70周岁国民平均可接受一本期刊的价格为6.60元,比2010年的6.12元增加了0.48元。
在接触过数字化阅读方式的国民中,有41.8%的人表示能够接受付费下载阅读,这一比例比2010年的53.8%有明显下降。但数字化阅读接触者总体能够接受一本电子书的平均价格为
3.50元,价格接受程度比2010年的3.45元也略有增加。
手机阅读的群体中51.4%的人在过去一年中进行过付费阅读,而有48.6%的人只看免费的手机读物。综合所有手机阅读人群在2011年全年花费在手机阅读上的费用,调查发现手机阅读人群在2011年全年人均花费在手机阅读上的费用为20.75元。
(七)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者中八成以上为18—40周岁
人群,纸质读物阅读仍是七成以上国民偏好的阅读形式,有11.8%的数字阅读接触者在读完电子书后还曾购买过该书的纸质版。
从数字化阅读方式的人群分布特征来看,中国18—70周岁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者中,18—29周岁人群占到54.9%,30—39周岁人群占30.3%,40—49周岁人群占10.7%,50周岁及以上人群占4.0%。可见,中国数字化阅读接触者中85.3%是18—40周岁人群。
对中国国民倾向的阅读形式的研究发现,75.3%的18—70周岁国民更倾向于“拿一本纸质图书阅读”,有11.8%的国民更倾向于“网络在线阅读”,有9.4%的国民倾向于“手机阅读”,有
2.5%的人倾向于“在电子阅读器上阅读”,1.0%的国民“习惯从网上下载并打印下来阅读”。
另外,有11.8%的数字阅读接触者表示,在阅读过某一电子书后还曾购买过该书的纸质版本。
(八)接近六成的18—70周岁国民认为自己的阅读数量较少或一般,有六成以上国民希望当地有关部门举办阅读活动。
2011年中国18—70周岁国民对个人阅读数量评价中,只有1.2%的国民认为自己的阅读数量很多,7.6%的国民认为自己的阅读数量比较多,50.7%的国民认为自己的阅读数量很少或比较少,另有40.5%的国民认为自己的阅读量一般。
从国民对个人纸质阅读内容和数字阅读内容的阅读量变化情况的反馈来看,有7.7%的国民表示2011年“增加了纸质内容的阅读”,但有12.2%的国民表示2011年“减少了纸质内容的阅读”;有4.4%的国民表示2011年“减少了数字阅读内容的阅读”,但有6.2%的国民表示2011年“增加了数字阅读内容的阅读”。
对于个人总体阅读情况,有21.2%的国民表示满意(非常满意或比较满意),有20.9%的国民表示不满意(比较不满意或非常不满意),另有57.9%的国民表示一般。
中国国民对当地举办阅读活动的呼声较高,而农村居民的期望程度要高于城镇居民。有62.6%的18—70周岁国民认为有关部门应当举办读书活动或读书节,其中,城市居民认为当地有关部门应该举办阅读活动的比例为60.6%,农村居民中这一比例为64.0%。
(九)0—17周岁未成年人图书阅读率为83.1%,比2010年的82.7%略有上升,未成年人的人均图书阅读量均有增长,且均明显高于成年人的人均图书阅读量。
从未成年人的图书阅读率来看,2011年9—13周岁未成年人图书阅读率最高,为93.5%,比2010年的92.1%增长了1.4个百分点;其次是14—17周岁人群的图书阅读率为81.0%,比2010年的83.0下降了2个百分点。而0—8周岁人群的图书阅读率为75.2%,比2010年的74.3%增长了约1个百分点。
对未成年人图书阅读量的分析发现,2011年中国14—17周岁未成年人课外图书的阅读量最大,为10.68本,比2010年的9.99本有所增加。其次为9—13周岁未成年人,人均课外图书阅读量为7.24本,比2010年的6.32本增加了0.92本;0—8周岁人群的人均课外图书阅读量为5.40本,比2010年的4.78本有所增加。可以看到,三个年龄段未成年人的人均图书阅读量均超过了18—70周岁成年人。
(十)在0—8周岁儿童的家庭中,平时有陪孩子读书习惯的家庭占到85.9%,这些家庭中家长平均每天花费24.15分钟陪孩子读书,比2010年的陪读时长有所增加。
对亲子早期阅读行为的分析发现,2011年中国0—8周岁儿童的家庭中,平时有陪孩子读书习惯的家庭占到85.9%,这些家庭中家长平均每天花费24.15分钟陪孩子读书,比2010年的22.78分钟略有增加。
此外,0—8周岁儿童的家长平均每年大约带孩子逛书店3.12次,比2010年的2.69次略有增加。
第四篇:国民经济核算论文
农村集体经济问题改革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全面推行, 我国农村经营体制开始由传统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同时农村财务管理体制存在和运作的社会基础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该体制所服务的对象由人民公社体制下的集体经济转变为以农户为基础的经济组织。农村财务管理体制因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而暴露出一些问题。
关键字:财务管理制度
生产力
双层经济体制
资产流失
一、农村集体经济财务管理制度的历史演变
1、集体经济的含义。集体经济, 即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经济, 是指由部分劳动群体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一种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它是劳动群众根据自愿互利原则组织起来的, 实行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的合作经济组织。
2、人民公社时期农村集体经济财务管理制度。人民公社化时期, 在自然乡村的范围内, 由农户自愿联合, 将其所有的生产资料(土地、较大型农具、耕畜等)投入集体所有。集体利用整合的资源优势统一组织农业生产, 农民进行集体劳动。经营方式上, 实行政社合一。这种经营模式虽然强化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行政化管理, 但脱离了当时农村集体经济的性质和规律,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这一时期我国农村财务管理体制存在的基础是人民公社的一大二公体制。该体制下土地等生产资料归集体所有, 农产品等经营收入由生产队统一支配, 农户没有生产经营自主权及农产品支配权。与之相适应, 公社、大队、小队逐级设立了附属于行政的农村财务管理制度。农村的财务管理体制是农村社会制度高度集体化、公有化的象征, 是计划经济体制下, 我国农村政策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3、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农村集体经济财务管理模式。1984年,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在广大农村普遍展开。该经营体制的重要特征就是土地归集体所有的性质不变, 把经营权交给农户。与人民公社时期的不同之处在于由过去的集中经营转变为统分结合双层经营。家庭经营在双层经营中属于分散经营层次, 但仍属于集体经济的范畴。与此同时, 农村的财务管理体制和运作的社会基础也发生根本的变化。该体系所服务的对象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由原来为人民公社体制下的集体经济服务开始转向服务于以农户为基础的农村经济组织。
二、双层经营体制下的集体经济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随着农村经济的迅猛发展, 农村集体经济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如村财务制度执行不严;物资管理手续不全;集体资产与财务账目管理混乱;财务信息披露不准确及集体资产流失严重等。
双层经营体制下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是以自主经营取得收益来维持基层政权稳定, 履行农村社会管理和经济管理的双层职能。该特点说明了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同时也反映出我国农村集体经济财务管理及制度与执行层面的复杂性。
1、村级财务管理制度。改革开放前, 由于农村集体经济长期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 与之相对应的集体经济财务制度的设置相对比较简单。农村双层经营体制的推行使得集体经济整体实力大大增强, 但农村财务管理制度并没有实现较大的变革。
主要表现在会计科目设置不健全、不规范;总账与明细账, 总账与日记账不分。甚至一些经济相对落后的村集体连正式的账簿都没有。由于会计科目与账簿设置上出现诸多漏洞, 致使一些集体经济业务无法反映和控制。
2、财会人员设置。每一村级经济组织的会计与出纳等财务人员负有对本村经营活动和收支业务进行真实、全面系统、连续地反映与核算职能, 并对本村的经营活动负有一定的监督权。即会计等财务管理人员在村级这一特殊的管理体制中具有相当重要作用和意义。但就目前总体状况来看, 农村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管理水平还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甚至在一些村级集体经济相对落后的村组, 农村财务人员对现行的会计制度和财务处理程序根本不了解。
3、货币资金管理制度。货币资金管理是农村集体经济财务管理的核心和重点。故每一村组包括村民小组都设有会计人员负责管理具体的账务, 出纳人员负责货币资金的收支及其日记账业务。但由于农村财务管理制度实施缺乏力度, 以及财务管理人员业务素质不高, 在一些村集体经济组织中出现了职责不分;收支不分;会计出纳人员于一身的现象。货币资金管理漏洞百出, 不规范运作方面经常发生, 如多头开户, 多人插手管账,村干部随意坐支, 钱账不分, 出纳人员常年无掌控现金, 而一些村书记、主任甚至是一些村民小组长随意操纵现金收支。
4、村级财务收支预算制度。财务收支预算制度是一个组织进行财务管理与核算的重要制度和原则。但是村级两委一些主要干部特别是村主任或村支书责任心不强, 对各种支出审批不严, 而民主理财、收支预决算制度以及民主议事制度形同虚设。预算决算具体实施时寅吃卯粮现象时有发生。村级财产无法实现基本的保值增值, 还出现了比较严重的资产流失现象。
参考文献:
第五篇:如何塑造国民精神
如何塑造国民精神
一、当前国民精神信仰存在的主要问题
“民族精神”是指一个民族在其谋求生存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地理环境、物质生产和生活 方式、社会制度以及历史文化传统等万面的差异,而形成的具有本民族特色的心理素质、意 志倾向和性格特征。它也是一种意识现象,并具有伦理的本质。但它又不同于具体的道德规 范。道德规范是外在的道德要求,而民族精神则主要是由于伦理文化的积淀所形成的精神气 质。这种精神气质,在阶级社会中虽打有阶级的烙印,但却具有民族的共性。这种民族共性,相对于其他民族来说,则是个性,即民族特征。现阶段,我国国民精神信仰正经历着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洗礼,难免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两个方而。
1.部分个体崇高精神信仰淡化 崇高的精神信仰应该是以国家和人民利益至上、以追求真善美作为价值判断的主要标准 和个体生活的重要目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发展目标主要集中在经济建设方面,这使国 家的生产力水平得到了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改善。国民中的个体对物质 条件的依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逐渐加强,正如马克思所言的“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是被意识 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实际生活的过程”那样,市场经济的发展,物质因素 与个人的生活急急相关。以自我为中心的个人精神信仰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逐渐膨胀起来,撞击着改革开放之前的诸如共产主义理想、爱国主义、大公无私等信念,个体崇高精神信仰 被淡化。现实社会中的拜金主义、唯利是图、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漠不关心他人、缺 乏社会责任感等现象无一不是崇高信仰弱化的具体体现。
2.国民整体精神信仰部分紊乱 个体精神信仰的状况直接决定着国民整体精神信仰的现状。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 民精神信仰整体上是良好的,但是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入,而临着过度的物质主义和实用主义 吞没理想主义和真诚信仰的危机,国民精神信仰的一部分一度出现短暂性“真空”。进而造成 紊乱现象:其一,国民政治信仰边缘化。国民政治主体意识淡薄,除了与自己利益相关的事 情之外,几乎没有参政议政概念,史无从谈起关系国家大事之想法,完全把自己置身于下家 政治之外。其一,国民信仰中的功利化信仰加强。所谓功利化国民精神信仰,就是国民唯有“金钱至上、及时行乐”理念,以“金钱多寡”价值来衡量得失,以“享乐与否”方式来评价生命。比如,国民只注重眼前经济利益而忽视环境恶化的发展方式、只知道享用而不知道回报社会 等这些现象都是国民功利化信仰直接或间接作用的结果。其二,国民精神信仰中不良信仰滋 生蔓延。由于改革开放进程中社会现实生活的一些方面呈现复杂化和无序状态,一些人只看 到社会生活中阴暗而和一些丑恶的现象,他们对当前的社会改革和激烈的社会竞争难以适 应,对现实感到失望,精神寄托转向神灵以寻求庇护,使封建迷信思想和有神论思潮在社会 中死灰复燃。
二、塑造健全的国民精神的主要途径
塑造健全的国民精神的途径有许多。主要介绍以下四方面: 第一,确立正确的价值导向。社会转型份致社会关系多样化和社会生活的丰富化,带来 了人们价值取向的多样性和多元性。道德品质是国民精神结构的核心,要塑造健全的国民精 神,必须确立正确的价值导向。党的十七人报告指出,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关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这成为 我们确立正确的价值导向的指份原则和方针。价值取向是某一价值个体所作出的行为抉择和 日标指向,而一定社会为了维护和建立某种社会秩序,必须进行社会调控,一定社会为了实 现自己的调控目标标,依据一定的价值观念和价值原则的要求,形成一种总的指份思想,提 出社会生活的总的指向,这就是价值导向。价值导向和价值取向是一元和多元的关系。任何 社会都有自己的价值导向,力图建立起一元的价值份向体系。个体的价值取向具有分散性、枝竹性、功利性,易受偶然因素所左.右,无法反映整个社会的全貌。而社会的价值导向往 往能够克服这此缺陷,只有正确的价值导向发挥其引领和整合作用,和谐社会才能发育和成 熟,健全的国民精神也才能培养和塑造。确立正确的价值导向,并非否认和排除个体的价值 多元取向,只是强调在此基础上构建统一的道德份向体系,这要求通过家庭、机关、企事业 单位和社会各个方面,对一个体价值取向进行引导,并使之内化为国民内在的自觉的信念和 意向。
第二,加强社会组织的建设。人是社会化的动物,马克思曾经说过,人的本质是社会关 系的总和。现代人无论从生理上还是智力上,很难以个人的形式来满足需要,只能以群体的 形式来增强满足人们多种多样的需要的能力和可能,群体和组织作为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卞要 载体,也是价值份向发挥作用的重要渠适,它对个人的影响最直接,每个人都会加入到各种 正式或非正式的组织和群体中,来满足心理和社会的需求,并受其规范的影响。塑造健全的 国民人格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个体的全而自由发展,也只有个体的全而自由发展,才能塑 造健全的国民人格。然而,单纯依靠一个个个别国民自身的修养和自觉来塑造健全的国民 人格是不现实的,它必须依靠社会组织来进行。当今世界,拥有社会组织的多寡已成为一个 国家社会化程度的重要标志。我国社会缺乏西方巾民社会自发形成的历史过程,结果形成了 高高在上的权威主义的政治、行政、法律制度,与之相制衡的各种社会力量极不成熟,因此 形成了强大的国家和弱小的社会的格局。社会组织发展的迟缓,严重地影响了国民在日常行 为中习得先进的行为方式与合理的公共适德要求的机会,并且由于在日常生活中缺乏操练健 全国民人格表现出来的行为的场所,使健全国民精神的意识难以现实化。因此,要在立法和 行政上加大力度,使大多数国民可以被组织或志愿加入到各种民间社团、协会之中。这样,一方面,个体的利益要求就整合成为集团或社群式利益,它们之间的竞争会形成动态的平衡,社会冲突就会以各利,方式在各个层而上分解和弱化,从而利于构建安定有序的和谐社会;另一方而,能在组织内部营造发挥价值份向的内部环境和小气候,从而促成健全的国民人格 的塑造。
第三,注重国民心理调适。认知、情感、意志品质是人格的构成要素,所以,国民心理 调适是塑造健全的国民人格的必要途径。而对社会利益格局的变化、收入差距的拉大和社会 地位的变动,公众会产生诸如焦虑心理、受挫情绪、相对剥夺感等心理失衡问题,这此问题 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可能会份致危及社会安定的群体不良行为,也与塑造健全的国民人格的 方向相背离。这就需要注重国民心理调适。调适国民心理首先要做好引导国民自我调适上作。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引导国民在理性地认知个人与社会的基础上,依靠调整、控制自 己的心理,来提高适应社会环境的能力和应对挫折的承受能力。二是指导国民自觉加强个性 修养。个性修养高的人,能适应变革的环境、适应社会现代化的要求,能够了解、悦纳、超 越、发展、完善自我。因此,自觉加强个性修养是提高人们心理调适能力的有效途径。其次 要加强社会总体心理调适。社会总体环境营造是国民心理调适的外部环境和大气候。它能创 造良好的外部大环境来影响、调竹公众的心理。社会总体调适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来形成,其中作为拥有公共权力、管理公共事务、代表公共利益、承担社会责任的特殊社会组织,它 既可以通过制定和实施法律规范及公共政策来影响和调节公众的心理和行为,又可以通过控 制意识形态和公共传播媒体来引导、营造社会的思想、文化和舆论,还可以通过社会动员、社会协调、社会强制等多种方式来调动各种社会力量达成社会目标,因此政府作为社会总体 调适的行为主体,应发挥其对国民心理调适的主导作用。主导作用的最重要的方而就是加强 文化建设,铸造精神支柱。我国巾场经济与现代文化的迅猛发展使国民的传统的价值观、适 德意识、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都受到很大冲击,各方面的冲击已超过传统文化的承载力而引 起了主流文化的断层,这也是现实人格失范的卞要原因。
目前,迫切需要一种符合我国国情 和社会发展要求的整合型文化体系,这种整合型文化体系应注重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 神支柱,倡导社会公平、社会互助和社会和谐,为建立协作型的人际关系提供思想动力和文 化支持,增强社会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整合力。建设这种整合型文化体系,要求我们在加强 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社 会主义主流文化建设的基础上,检索传统文化的优良基因,大力继承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形成 的优秀国民品格和积极进取的民族精神;增加主流文化而向实际的开放性及宽容性,大胆吸 收西方国家先进的文化;清理和规范多元文化的无序状态,重新占领恶性文化所侵占的领域。
第四,激发民族危机感有利于塑造当代国民精神 激发民族危机感有利于形成既能实际操作,又能激发理想的规范的国民精神 体系。当代国际之间的竞争尤其激烈,面对国际大市场咄咄逼人的危机与中国并不理想的现 实,如果没有在新的国民精神的统率下所形成的民族凝聚力,其后果难以设想。激发民族危机感有利于克服过分夸大经济作用对国民精神所带来的负面效应。过分夸大 经济的作用,以为经济的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灵丹妙药,这种意识直接作用于国民精神就 形成了对物质利益的过分注重而物化的人性,人与人之间关系异常冷漠无情。激发民族危机 感,它同样要求经济发展的核心地位,同时更注重社会的整体平衡发展,尤其是人们精神 修养的提高,奉献意识的加强。激发民族危机感有利于国民精神的自我超越。伴随着经济体制的转型和社会的日益发 展,国民精神的革新势在必行。用比较实在沁“国家、民族”为主旨的国民精神来统率人民的 思想领域,它在理想的未来人生与物质的现实人生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使得国民精神的超越 分阶段地完成,而不脱节以显得徘徊不前,必将有力的克服今天国民精神所表现出的“复 杂化、多元化、无序化”,并激发起人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以中国所特有的方式实现了 国民精神的自我超越。激发民族危机感有利于形成积极的健康的国民精神。
当前社会的发展,过分注重了眼前 的经济利益而忽略了整个社会民远的生存利益。这种发展的盲目性给整个国家,乃至全球带 来下大危胁,而激发民族危机感所形成的国民精神,则要求人们致力于国家兴盛的同时,更 要注重从生态环境、社会效益与人类的健康发展等方面来作出平衡而民远的发展计划,推动 整个社会朝着理想的方向健康发展。塑造健全的国民精神还有其他许多途径,如将学校教育由应试教育改为素质教育,统筹 社会的发展以为塑造健全的国民精神创造物质基础等。
总之,健全的国民精神的塑造是构建 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它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并非一蹴而就的,它 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为之努力才能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