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6课《闭关锁国》教学设计 华东师大版

时间:2019-05-13 23:45:3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6课《闭关锁国》教学设计 华东师大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6课《闭关锁国》教学设计 华东师大版》。

第一篇: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6课《闭关锁国》教学设计 华东师大版

16课《闭关锁国》教学设计

内容分析:

第16课《闭关锁国》是华师版历史七下册第三单元的内容。本课介绍了我国明清时期,为了抵御西方殖民主义入侵,出此下策的施实了闭关锁国政策。此政策的实施直接导致中国与世界隔离,致使近代中国落后和挨打。本内容为学生学习八年级的中国近代史做了铺垫,因此它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明白“闭关锁国”只能导致愚昧和落后,对外开放国富民强的必由之路。

教学目标:

1.理清明清两朝“闭关锁国”的过程。

2.了解闭关锁国的原因和影响及其导致的危机来临。

3.认识“闭关锁国”只能导致愚昧和落后,对外开放是一个国家繁荣强盛的必由之路。教学重点:“闭关锁国”政策。

教学难点:分析清王朝“闭关锁国”的原因和影响。

教学方法:自学指导法、探究法、讲授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

出示《丝绸之路》、《玄奘西行》、《郑和下西洋》让学生观看,提出问题:三张图片共同一个什么问题?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中国的对外关系在汉、唐和明初时非常活跃,使中国名扬海外。可谁曾想到就在明中叶后,中国逐步的闭关锁国,到清朝国门完全关闭。是什么原因导致明清的统治者采取如此下策,闭关锁国给中国带来什么影响,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一下。

二、揭示课题、呈现学习目标

1.“闭关锁国” 指闭关自守,不与外界接触的一种国家政策,是典型的地方保护主义。具体说就是不与外国往来,严格限制对外经济、文化、科学等方面的交流。

2.出示学习目标,让学生朗读本课的学习目标。

三、指导自学

1.梳理出明清两朝“闭关锁国”的过程

(1)明朝:洪武:洪武后:嘉靖:倭患平息:

(2)清朝:清初:台湾统一后:1757年后:

2.闭关锁国的原因和影响

(1)原因:

用心爱心专心 1

(2)影响:

3.危机来临:

(1)皇帝:

(2)官吏:

(3)政策:

四、学生自学、小组合作

学生根据自学提示自学课本内容,对本课进行探索和整理,并提醒遇到问题小组合作解决。

五、师生交流、归纳整理

1.明清两朝“闭关锁国”的过程

(1)明朝:海禁——松弛——严禁——开禁

(2)清朝:海禁——四海关——广州

2.“闭关锁国”原因和影响,归纳如下:

(1)原因

①自大心理的反映

明朝中叶以后,欧洲资本主义兴起,中国与世界的距离逐渐拉大。而当时的中国君臣们对这一状况并不了解,对“天朝”的地大物博与繁荣强盛极尽夸张之辞,并沉醉其中,对外界懵然无知,清朝统治者妄自尊大地视西方为“夷”或“藩臣”。

②防范自卫的产物

当时,在东西方进行正常贸易的同时,西方殖民者又在中国沿海劫掠和搜集情报,进行非法活动。而对当时世界形势不了解的清朝统治者,梦想紧锁国门,永保王朝统治。

③自然经济为根源(根本原因)

清朝前期,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比较稳定,不需要外来商品也可自我供给。乾隆帝给英国国王的信中说“天朝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即是这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在思想上的反映,也是造成清朝统治者固步自封、闭关自守的根本原因。

(2)影响

“闭关锁国”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是清朝统治者严防海疆不受侵扰,确实是自卫的需要,但加分辨地关闭国门,却妨碍了中国自身的发展,导致了中国与世界的日益隔离。中国从此被抛在世界进程的后面。这对中国历史的发展带来极其不利的影响,最终造成了中国落后挨打的结果。

3.危机来临:

皇帝:好大喜功,大肆铺张,奢侈无度

官吏:贪得无厌,贿赂公行,安享太平,刮民膏脂

政策:闭关锁国

六、强化要点、理解记忆

对照归纳出的知识要点,及时给学生一定的时间朗读,强化对知识点的理解记忆和本课内容的整体把握。

七、古今联系、拓展延伸

讨论交流:

1.明清两朝“闭关锁国”为我国当前的社会主义建设提出什么警示?

2.在对外开放与交流时我们应该注意什么?

八、课堂小结

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有汉唐的辉煌,也有明清的血泪。汉时,张骞出使西域,试图打开对外交流的国门,向世界展示中国;唐时,中国自豪地向世界敞开国门,带来的是唐朝空前繁荣和全世界的尊敬;明时,国门开始合拢,为郑和的下西洋,使中国一度扬威海外;到了清朝,国门终于完全关闭,这并未给中国带来安宁和稳定,却将鸦片与战争带来了苦难的中国,中国历史就这样步入了近代社会。当今中国的发展变化,有力的证明:对外开放是一个国家繁荣强盛的必由之路。

九、当堂练习、及时巩固

(一)选择题

1.“海禁”开始于()

A.洪武年间B.嘉靖年间C.康熙年间D.乾隆年间

2.在鸦片战争前,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仅留一地与外国通商,该地是()

A.广州B.上海C.南京D.武汉

3.近代中国落后的一个关键原因是()

A.经济基础薄弱B.对内集权专制C.对外闭关锁国 D.频遭列强入侵

4.清初,曾厉行海禁,规定“片板不准下海”,这种政策带来的消极影响包括:()①完全隔断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②限制了中外正当的经济文化交流

③不利于我国人民接触外国的先进文化和科学技术④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5.鸦片战争前,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的含义是()

A禁止对外贸易B限制对外交往 C排斥西方商品D封闭边界,固守疆域

(二)材料题

1793年,英国国王乔治三世派遣以马嘎尔尼为首的使团来华,谒见乾隆皇帝,要求通商。双方互赠礼物。英国赠给中国的礼物有太阳系天体运行仪、航海望远镜、战舰模型等;中国回赠给英国的礼物有丝绸、宣纸、各种工艺品等。

请回答:

你从这两份礼单的比较中能看出中英两国的差距在哪里?

九、板书设计

(一)“闭关锁国”的大致过程

1、明朝:海禁——松弛——严禁——开禁

2、清朝:海禁——四海关——广州

(二)“闭关锁国”原因和影响

1、原因:自大心理的反映

防范自卫的产物

自然经济为根源(根本原因)

2、影响:“闭关锁国”政策在一定程度上起了防止殖民者入侵的作用,更大程度上阻........

碍了中国自身的发展、危机四伏,导致了近代中国落后挨打。

三、危机来临

乾隆:好大喜功,大肆铺张,奢侈无度

官吏:贪得无厌,贿赂公行,安享太平,刮民膏脂

政策:闭关锁国

第二篇:七年级下册历史教学设计

七年级下册历史教学设计

七年级下册历史教学设计1

一、吃透课标,整合教材

(一)落实课标,确定教学主题

本课的课程内容为通过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以及指南针、火药的应用和外传,认识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本课主要学习三部分内容,即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发达的中外交通,依据课标,我认为本课的教学主题可以确定为“宋元时期的科技和外传”。紧扣这一主题,突出以下特性:第一、思想性,坚持用唯物史观阐释历史的发展与变化,使学生认同宋元时期的科技及对世界的贡献,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坚定社会主义信念,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第二、基础性,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以普及历史常识为主,引领学生掌握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等基本的、重要的历史知识和技能,逐步形成正确的历史意识,为学生进一步的学习与发展打下基础。第三、人文性,以四大发明的成就及传播陶冶学生的心灵,帮助学生客观地认识历史,提高人文素养,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并由此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知道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通过活字印刷术与雕版印刷术的比较,认识到活字印刷术的优点。知道指南针、火药技术发明和改进的时间、作用。通过《四大发明传播路线图》,知道四大发明及其外传的范围,了解四大发明在宋元时期得到进步和发展的原因以及对世界文明的重大影响,认识到我国古代科学技术居于世界领先地位,激发勇于创新的精神和民族自豪感。

(二)依据课标,整合教材资源

历史教材是按照一定的规律和顺序来编排的,有其科学性与合理性,但不能因为重视教材而限制了教师的创造力,在教学过程中,要把握教材课堂实际现状,根据学生不同年龄、不同学习阶段的实情,深入研读教材和课标,灵活使用教材,将教材内容有机整合,使知识更具逻辑性,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本课课程内容是通过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以及指南针、火药的应用和外传,认识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教材又分成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发达的中外交通三个子目,如何正确处理好课程内容和教材三个子目之间的联系,通过仔细研究课标,通读教材,在讲授新课时先讲三大发明的出现和应用,然后把三大发明的外传放在宋元发达的中外交通这样的大背景下讲解,通过宋元时期交通路线图先讲宋元时期整体的陆路和海路交通,然后通过四大发明外传图切入四大发明外传及对世界的贡献,这样既解决了课程内容,又把三个子目有机联系起来,使本课教材内容成为一个有机整体。

二、寓邮于史,史以邮显

(1)邮票引入的设计

邮票是历史教学中有效而独特的工具。被称为“百科全书”的小小邮票,作为一种载体,把时间与空间、人物与事件结合,将历史上有意义有影响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通过方寸画面呈现给世人。一些重大的历史、著名人物、风土民俗、科技发明、文物古迹、文化典籍等往往是邮票的重要题材,而这恰恰是历史教学的重要内容。本课运用香港发行的纪念四大发明的邮票,面值1.4港元的邮票,以古称“司南”的勺状指向仪配以指南车和郑和下西洋的航船,形象地展示了指南针的产生流程及其作用;面值2.4港元的邮票以宋朝发明家毕昇、泥活字版和用活字排印的古籍展示印刷术的发明;面值3港元和5港元的邮票则分别展示了火药和造纸术的发明。以邮票切入,引导学生观察邮票,说出邮票包含的内容,科学运用这四张邮票开展教学活动,增强了历史课的趣味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教学质量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它既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四大发明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又能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观察、思考问题,走出‘纯’历史知识的好奇心、求知欲、思维创新能力,提高审美情趣,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促进教学双边互动活动,使历史课教得更轻松,学生学得更主动,从而充分理解了四大发明对世界的贡献。

(2)运用邮票的注意点及反思

当然,在历史教学中有很多其他教具可以使用,邮票只是其中的一种,不能用得太“滥”,要抓住时机,适时适度适量地使用。在运用邮票教学时,我认为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邮票的选择要有真实性,历史就是客观存在,不是野史也不是道听途说,所以选择的邮票也要客观真实,本课所选择的四张邮票就真实反映了四大发明的相关内容,也就有利于教学。第二、邮票的选择要有关联性,选择邮票教学是为教学服务的,如果仅仅是为了引起学生注意力和兴趣而与教学脱节,那这种辅助教学形式就是浮夸的,必须要舍弃。而本课选择的邮票基本反映了四大发明的过程及影响。所以在备课时,要积极发动全体学生搜集有关邮票及历史材料,让他们参与老师的备课,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觉地学,教师则充当一名导演。在运用此种方法时,尤其应注意寻找邮与史两者的结合点,将二者有机地、自然地结合起来, 恰如其分,不致给人一种生搬硬套、牵强附会的生硬感。

七年级下册历史教学设计2

【教材分析】

本课的主题是唐朝第一个盛世——“贞观之治”。本课的重点是“贞观之治”。唐朝是我国历少有的封建盛世。唐太宗居安思危,以史为鉴的开明思想和政治远见,在中国封建帝王中是罕见的。唐太宗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有利于社会的发展,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促成了“贞观之治”的出现。贞观之治为唐朝进入鼎盛时期——“开元盛世”奠定了基础。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唐朝建立、贞观之治和武则天的统治等基本史实,为进一步学习和掌握唐朝的历史奠定基础。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贞观之治局面形成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引导学生对唐太宗和武则天进行简单的评价,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唐太宗、武则天二帝的开明思想及其开明政策,促进了唐朝的繁荣,从中体会到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所起的一定推动作用。

【教学重难点】

重点:如何帮助学生对唐太宗、武则天等历史人物做出恰当的评价。对于初中学,他们评价一个人物,往往会带有感情色彩,从“好”或“坏”出发,而不能客观地分析,这就需要教师加以引导,使学生能够掌握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方法,即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看他对历史发展,尤其是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

难点:如何帮助学生对唐太宗、武则天等历史任务作出恰当的评价。

【教学过程】

导入:引导学生回忆隋朝的繁盛,然后思考“为什么如此繁盛的隋朝很快就灭亡了”,使学生理解隋炀帝的残暴统治,激化了社会各种矛盾,导致农民起义的爆发。在农民起义过程中,6,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

一、唐朝的建立

隋朝太原留守李渊在太原起兵,618年攻占长安,建立唐朝。

时间:618年开国皇帝:唐高祖都城:长安

出示《唐朝疆域图》,强调唐朝长安城的位置。

二、贞观之治

出示材料:

[贞观十八年(644年),太宗]又谓曰:“汝(指太子李治)知舟乎?”对曰:“不知。”曰:“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贞观政要·教戒太子诸王》

学生讨论这段话的含义及从中可以得到的结论:由于唐太宗对君民关系认识较为深刻(认识到人民群众的力量),贞观年间,他的治国政策和措施就是依据这一思想而制定的。

1.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吸取隋亡的教训

2.贞观之治的表现:政治,经济,文化,外交,民族方面

唐太宗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出现繁荣景象,国力逐步强盛。历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3.盛世出现的表现:

4.盛世出现的原因:

过渡:在唐朝历出现了我国的一位女皇帝,大家知道是谁吗?

三、女皇帝武则天

介绍武则天经历

1.武则天的措施:一是重视发展农业生产,二是破格提拔有才能的人。三是科举制的发展,四是设北庭都护。

最后,引用郭沫若对其统治评价的话:“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2.不足:用酷吏,滥杀无辜,修寺庙。

小结:唐太宗、武则天都推行了比较开明的政治经济措施,促进唐朝的繁荣强盛,对他们的统治应给予肯定。

【板书设计】

一、唐朝的建立

时间:618年开国皇帝:唐高祖都城:长安

二、贞观之治

1.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吸取隋亡的教训

2.贞观之治的表现:政治,经济,文化,外交,民族方面

3.盛世出现的表现:

4.盛世出现的原因:

三、女皇武则天

1.武则天的措施:一是重视发展农业生产,二是破格提拔有才能的人。三是科举制的发展,四是设北庭都护。

2.不足:用酷吏,滥杀无辜,修寺庙。

七年级下册历史教学设计3

一、牢固树立课标意识,突出教学重点难点

(一)设计思路

课程标准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研读“课程标准”自然是我展开教学设计的起点。《课程标准》(版)对本课作出如下规定:“以鉴真东渡、玄奘西行等史实为例,说明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这是较为典型的以“点”带“线”的呈现方式,指引我们在教学中重点把握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两个典型事例——“鉴真东渡”与“玄奘西行”。它们在中日、中印文化交流史上影响深远,至今为人们津津乐道。在学生认知水平及教材知识结构的综合考量下,我将这两点确立为本课的教学重点。

对“鉴真东渡”这一重点的处理,我运用图片导入法,出示《鉴真坐像》图,指导学生观察、描述图片信息并关注“双眼紧闭”的细节,询问学生其中的缘由。在问题驱动之下,学生通过充分提取书本信息并结合教师提供的《唐大和尚东征传》选段,化身为小导游为游客讲解家乡园博园内“鉴真东渡遇险纪念塔”这一景点。之所以创设这一情境,我主要是为了吸引初一学生的主动参与,将知识点变为“活的”、“可用的”知识,既增强学生对重要知识点的理解记忆,也在活动中渗透基本技能、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最后,我提供了鉴真在日本医药学发展中做出重大贡献的材料,引导学生了解在传布佛法外,鉴真还传播了中国许多的文化成就,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对另一重点“玄奘西行”的处理,我考虑到大部分的学生阅读过青少版的《西游记》或观看过相关的电视剧、电影作品,对唐僧西天取经的故事感兴趣,对相关的情节也较为熟悉,只是在历史史实与文学作品之间未能作很好的区分。基于以上分析,我设计了表格填空,指导学生完成玄奘西行与“唐僧取经”的比较,引导学生了解历史史实与文学作品之间既有联系又存在区别,潜移默化地渗透史料实证素养培育。之后,我充分利用书本上已有的《玄奘西行和回国路线图》、精心选取《大唐西域记》中的精彩片段,要求学生完善玄奘西行路线,引导其形成历史空间概念;还设计“玄奘西行可能会遇到哪些艰险”的历史想象活动,指导学生挖掘历史地图的隐性信息并研读、提取材料,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自觉迁移并整合不同学科之间习得的知识;在此基础上,我进一步追问“我们的想象符合历史史实吗”,激促学生历史思维深入,进一步渗透史料实证素养培育;后设计了话玄奘真实形象的活动,让玄奘的宝贵精神品质走进学生的心田。最后简略补充王玄策、义净等造访印度的史实,凸显玄奘在中印文化交流史上里程碑式的地位。

在本课中,“遣唐使”、“唐与新罗的交往”虽未直接列入课程内容,但“鉴真东渡”本身与“遣唐使”到来密不可分,“唐与新罗的交往”作为一个修订版教材的新增子目,也从一个侧面生动展示唐朝时期中外交流的活跃盛况,有助于本课难点的理解,不能置之不理。在这两个板块的处理上,我主要抓住典型人物如弘法大师、吉备真备、崔致远,利用典型图片如《弘法大师行状绘词》,通过图说历史、教师讲述的方式完成,在处理的篇幅及力度上都做了相应的减法。这样的处理可以使得各子目、各板块间详略有别、详略得当,主干知识、重点突出,易于学生把握。

本课的课程内容还要求学生能“说明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这对学生的学习提出较高的要求。与一般的历史时间、地点、人物等史实性知识不同,这属于规律性、理论性的知识,从行为动词看又属于理解层次要求的知识,对初一学生而言是一个难点。对此,我选用《中华文明史》中“(隋)唐是中华对外交流的高潮时期,这一时期的对外交流在深度和广度上远远超过了前代”这一具有一定权威性的观点,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学习起点;同时我提供了较为丰富的资源,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探究活动,从理解“宽度”、“广度”远超前代中逐步突破唐朝中外文化交流“发展性”这一特征。

(二)设计展望

1.深入全面地研读课标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已经能做到关注课程内容要求,能够依据相关行为动词属性基本判断有关历史问题的量与质的要求,从而做到有的放矢。除此之外,我认为还应当对历史课程的性质、基本理念、设计思路、课程目标、实施建议等内容进行综合的、全面的、深入的了解,做到不仅知道“教什么”,明白“怎么教”,更明晰“为什么教”,这对精准把握并突破教学重难点是有益的。

2.关注课标的动态发展

现行的课程标准是20颁布的,而统编历史教学书在此之后经历了较长时间的审查与修改于近两年才投入使用。所以存在对课标进行相应调整的情况。此外,《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已于正式出台,其中提出的历史核心素养的理念也需要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加以关注。我认为把握课标最新的调整与变化,有助于我们精准把握并突破教学重难点。

二、发挥课程资源优势,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一)设计思路

“课程资源”的提出、开发与运用是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亮点。历史学科涉猎广泛,与其他学科相比,它拥有无法比拟的、独特的、丰富的课程资源。它的开发与利用有助于落实课程目标,也能丰富课堂教学、满足学生需要,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众多的课程资源中,我首先充分地利用了教科书资源。在本课教学设计中,我带领学生解读教科书上的插图资源如《弘法大师行状绘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描述当时的情形知晓遣唐使来华的史实,既感受唐王朝的繁盛,也感悟日本人的向学与坚持。我还利用《日本奈良唐招提寺内的鉴真像》、《玄奘西行求法(邮票)》作为相关子目学习的导入材料,以人带事,顺应学生认知发展的规律与需要。此外,我还注意用好教材辅助板块课文旁设“相关史事”、课文后设“课后活动”,引导学生描述画面信息或以之作为思维材料展开活动促进思考,培养学生的观察与思维能力。为什么首先考虑的是教科书资源?教科书是第一课程资源,也是课程资源的核心。教科书不仅是教师开展教学的“教本”,亦是学生学习的“学本”,是学生获取最为便捷、使用频率最高的课程资源。教师能在课堂中利用已有课程资源进行情境、活动的创设,不仅可以调动学生课上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而且有助于学生加强对教科书的了解,进一步增强了统编教材的可读性,从而为课后的自主学习创设条件。

本课还甄选了乡土史课程资源。我选用了鉴真东渡遇险纪念塔和如东掘港国清寺遗址,并以之设计了“角色扮演”及学习延伸的活动。乡土史课程资源是课程资源中具有特色的一类资源,它是师生所处的某一行政单位具体地域特色的、能够反映特定范围内受众文化心理的、承载历史与现状的资源,具有形象具体、生动活泼、赋予学生更多参与的可能性等突出特色。这类课程资源的利用,能够较好地拉近历史与学生、与现实的距离,从而客观上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此外,本课还选择了大家喜闻乐见的历史题材的视频文学作品资源,如导入部分节选了纪录片《中国通史》中第五十集的片段,不仅起到较好的凝神激趣的作用,同时也让学生对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盛景有了一个总体的把握,为本课难点的理解打下一定的基础。在“玄奘西行”子目处理中,我展示出影视作品《西游记》的剧照图片,迅速吸引学生的眼球,并通过后续的列表对比潜移默化地渗透史料实证素养的培育。

(二)设计展望

1.课程资源开发应紧扣教学目标

课程资源的开发及利用已成为一线教师的自觉之举。现今,大量的课程资源被搬上课堂,的确起到一定的兴趣激发作用,却也存在脱离课程目标或教学目标而随心所欲选用资源的情况。我认为教师在兼顾学生兴趣的情况下,应当紧紧围绕教学的重难点、课程标准要求和学生的学习经验、认识规律进行合理的选取有教学价值的课程资源,让课程资源既发挥消除学生与历史心理距离的作用,也能更好地为课程或教学目标服务。

2.重视乡土史资源的开发与运用

乡土史资源不仅可以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补充和印证,而且可以拉近学生与教学内容之间的距离,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研究身边的历史。这类资源的运用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增进热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也利于活化教学内容,提升学生的探究热情、水平和思维能力。

总结:如果说教科书是编写者在精准全面理解课程标准基础上的一次再创作,那么历史教学也是基于课标及教材的一种再创作。本课仅是基于唯物史观的一种理解与创作。不同的史观、不同的视野会赋予本课不同的魅力,可以引领学生从不一样的高度与宽度欣赏历史的意蕴、体会历史的深邃、感受历史的真谛。

七年级下册历史教学设计4

一、科学定位,优化教学效果

(一)依据课标,确定教学主题。

首先,本课的课程内容为通过经济繁荣、开放的社会风气和唐诗的盛行,了解盛唐的社会气象。以文成公主入藏等史实为例,说明唐代民族和睦。其次,本课主要学习四部分内容,即经济的繁荣、民族交往与交融、开放的社会风气、多彩的文学艺术,分别从经济发展、民族关系、社会生活和文学艺术四个方面展开,四者之间相互联系,从不同侧面共同展现了唐朝的盛世景象,这些内容均和本单元主题切合,由此,我认为本课的教学主题可以确定为繁荣、开放。紧扣这一主题,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知道唐朝前期农业、手工业、城市繁荣的表现,知道唐太宗实行开放的民族政策及唐朝民族交往交融的情况,了解当时的开放的社会习俗及多彩的文学,知道文成公主对汉藏团结的历史贡献;通过历史图片及文献资料的阅读、鉴赏,学会发掘、概括历史信息,并分析相关现象出现的原因;感受盛唐气象,增强文化认同感,树立民族平等友好的观念,认识到中华民族的.历史由各族人民共同缔造。

(二)立足课堂,培育历史素养。

历史素养的发展离不开教育,历史教育教学是实现培养与发展学生历史素养的有效途径。因此,课堂教学必须紧紧围绕着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这一主线展开。在本课中,最突出的历史素养有:

(1)史料实证素养,本课运用了大量古代的壁画、瓷器、雕塑、石碑、绘画、书法等实物史料,如展示出土的秘色瓷、唐三彩骑驼乐舞俑,证明唐朝陶瓷业生产水平很高,展示唐戴帷帽女子骑马雕塑、吹排箫乐伎壁画说明唐代社会风气的开放,展示颜真卿的《颜氏家庙碑》、柳公权的《玄秘塔碑》、阎立本的《步辇图》、敦煌莫高窟的彩绘壁画和雕塑等说明唐朝书法、绘画方面成就斐然。这些实物对于历史研究起到了证据作用,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的史料实证的学科精神。

(2)家国情怀素养,本课通过讲解唐朝经济的繁荣、民族的交融、开放的社会风气、多彩的文学艺术感受到盛唐的气象,增强了学生对中华文明的认同感,通过学习唐朝与各民族交往,尤其是通过文成公主入藏的史实,感受到各民族之间的友好团结,树立民族平等的观念,认识到是各族人民共同缔造了中华民族的历史。通过引用并朗诵唐朝的诗歌,感受唐朝昂扬进取的时代精神。

(三)贴近学生,凸显教学立意。

根据本课在本单元的地位和学生实际水平,确定本课的教学立意在于:1.全面了解盛唐繁荣开放景象,基于课程标准,本课应让学生掌握的是知道唐朝前期农业、手工业、城市繁荣的表现,知道唐太宗实行开放的民族政策及唐朝民族交往交融的情况,了解当时的开放的社会习俗及多彩的文学,知道文成公主对汉藏团结的历史贡献,这既符合本课教学内容实际,也符合初中学生的接受水平。2.阅读历史图画培养审美情趣,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其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就是阅读历史图画,本课采用了《雨中耕作图》、《唐三彩骑驼乐舞俑》、《秘色瓷》、《步辇图》、《唐戴帷帽女子骑马雕塑》、《弈棋仕女图》、《吹排箫乐伎壁画》、《颜氏家庙碑》等大量的图画,既通过图画认识和了解了唐代在经济、民族关系、社会风气和文学艺术方面的成就,也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优化环节,教材子目有机整合

(一)教材整合的设计

本课分成经济繁荣、民族交往与交融、开放的社会风气、多彩的文学艺术四个方面,看似相互独立,但实际上这四个子目之间前后有着联系。讲民族关系时,运用了阎立本的《步辇图》,讲解了文成公主入藏这段历史,同时通过图片了解到了阎立本的人物画中的人物形态各异,神形兼备,凸显了唐朝绘画的成就。在讲解开放的社会风气时,运用了唐戴帷帽女子骑马雕塑图,既描述了当时的社会风气,又展示了唐朝雕塑成就斐然。我认为把教材有机整合解决了内容繁杂和课时有限之间的矛盾,帮助学生构建起历史知识结构的完整体系,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二)教材整合的注意点和反思

教材整合要服务于教学,能优化学生的学习效果,成就历史课堂的魅力。所以教材整合要依据课程标准,依托教材。课程标准是编写历史教科书的依据,也是进行历史教学和学生学业评价的依据,在进行教材整合前首先要研读和领会课程标准的内容,把握其核心思想。其次,整合也不能漫无边际,要从历史观和文明观角度对教材中的内容作出合理的迁移和必要的取舍。另外,教材整合要结合学情和教师自身特点,在备课时应多考虑班级学生的学习准备状态、认知水平和结构,学习风格,学习动机等,并能对学生在学习中可能遇到的困难进行预估,以生成一份结合学情特点的有实效的教学设计,整合子目内容,突出重难点,教师在整合时还要考虑自身特点,语言习惯,知识结构组成等,切莫东施效颦。本课的教材整合我认为可以再精致些,使用时机再灵活些。教材的整合要建立在学生预习较为充分的情况下进行,要不然教材整合的结果会适得其反。

三、以诗证史,挖掘史料资源

本课讲的是盛唐气象,既包含了经济、民族关系、社会风气,也包含了文学艺术,而唐诗恰恰是文学繁荣的最突出表现,这一时期的诗歌创作很多源自于当时的社会表现,通过诗歌来验证史实,体现史料来源的多样性,也帮助学生学会对史料真伪的辨析,充分挖掘了诗词背后的史学资源,为此,我精心挑选了四首诗,诗的内容有关于筒车的使用,长安城的宏伟,对少数民族的册封、唐女子下棋,涵盖经济、民族关系和社会风气三个方面,而且是盛唐时期的作品,以诗证史,借诗歌内容来考订史实,由诗以见证经济、民族关系、社会风气的繁荣、开放,同时也展示了唐诗的魅力,将主观的鉴赏活动与严谨的学术考辨相结合,以诗证史,不仅大大拓宽了唐诗解读鉴赏的思维空间,也有助于提高唐诗研究的学术品位,扩大了史料范围,也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

从本课采用的以诗证史法来看,达到了预定的教学目的,让学生多角度的认识了盛唐气象。在采用这种方法教学时,要注意到诗与史实属特征不同的两个领域,“虚”与“实”之分野十分明显,因此在选择诗歌的时候一定要贴近史料。

七年级下册历史教学设计5

20xx年版《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中要求:“坚持用唯物史观阐释历史的发展与变化,使学生认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拓展国际视野,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这一要求体现了初中历史教学“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教师应坚持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为宗旨,积极引导学生对整个人类历史发展进程进行正确的考察,并帮助他们逐步学会更加全面、客观地认识历史问题。就历史学科而言,其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思维品质和关键能力,是历史知识、能力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表现。那么如何通过初中历史课程的学习,促进学生拓展历史视野,形成历史意识,发展历史思维,提升历史素养呢?本课中提出以下一些历史教学的实施策略。

一、依据课标教材,确定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课堂的组织灵魂,人们学习历史的根本目的是解决现实中的种种问题。课程标准对本课的要求是了解女真族的崛起,知道金灭辽及北宋;知道岳飞抗金的事迹和南宋偏安。本课上承第6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主要学习三个子目的内容:女真族的崛起、金灭辽及北宋、南宋的偏安。教材一方面讲述了女真族建立了金政权,先后灭掉了辽和北宋,并在对南宋的战争中掳掠残杀,遭到了岳飞等南宋军民的奋起抵抗,最终和南宋达成和议,形成南北对峙局面。另一方面课文贯穿了民族交融这条暗线。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主动学习汉族的政治制度与先进文化,加快了民族交融的进程。这就需要在唯物史观引领下整体把握这时期的民族关系。

根据学情以及教学经验,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学生观察图片、地图,并结合材料和课文内容,了解女真族的崛起,知道金灭辽及北宋,并对北宋亡国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讲述岳飞抗金的故事,学习岳飞精忠报国、正气凛然的精神;学习相关史实,尝试对宋金和议进行分析和评价,知道南宋偏安;认识我国各民族人民密切交往、相互依存,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形成。

二、紧扣教学设计,落实素养培育

本课导入部分和课文小结,都采用《辽、北宋、西夏形势图》和《金、南宋对峙形势图》,既承上,直接点题,又首尾呼应。从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到金与南宋的对峙,既是一个时间概念,又是一个特定的空间概念。这时期各民族的碰撞和交流,形成了民族交融的新高潮,推动了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进一步发展。根据学情,利用形势图,直观引导学生从历史的时空概念入手效果比较好。

女真族的崛起是本课的第一子目。在杰出首领完颜阿骨打的带领下,女真族不断壮大,为摆脱辽的控制和压迫,起兵抗辽。阿骨打一面与辽作战,建立“金”政权,一面改革军政体制,重视农牧业生产,吸收中原地区的先进文化,逐渐具备了灭辽,甚至灭北宋的实力。在这一子目中为了增加学生的史料实证意识,不仅提供了大金得胜陀颂碑图片,而且选取了《大金得胜陀颂》碑文,形成图文互证,孤证不立和多重证据的历史学习方法。对于初一的学生来说,他们在丰富多彩的图像与相对枯燥的文字之间当然会选择前者。漫画、连环画在学生中的受欢迎程度就很能说明问题。现在的历史教科书也顺应这一趋势,加入了大量插图并全彩印刷,大大提高了可读性。然而,这种对图像资料的偏爱也许会带来重图轻文的隐忧。因此,历史课堂中培养学生图文互证的意识十分有必要。此外,史料实证注重材料必有出处、材料的科学性、证据意识等。为了求证金太祖改革女真部落军政体制,发展生产,颁行女真文字,给学生提供了《金史﹒太祖本纪》中有关“猛安谋克”的记载和注重农耕生产的史料,以及女真文墨锭图。对这些史料的运用,既是探究历史的重要方法,也是理解历史和解释历史能力的重要表现。

金灭辽及北宋是本课的第二子目。首先侧重于讲战争的过程。培养学生理解概括讲述战争过程的能力是战争史教学的核心部分,也是学生最不易掌握的内容。因为它不但涉及大量的地名,特别是古代的地名,还有交战双方的具体位置以及战略战术等,所以必须借助地图才能讲清战争的过程。历史地图蕴含着丰富的隐性知识,它是课文内容的必要补充。教学中,借助于地图册中金灭辽及北宋的示意图,教师示范讲解金灭辽的过程,然后再请学生结合课前准备的内容讲解金灭北宋的情况。这样引导学生读图识图,以图释文,了解金灭辽、灭北宋的史实,不仅可以培养学生时空观念,拉近学生与历史的时空距离,还可以让学生获得一种能力,一种穿越历史场景的能力。其次,提供史料分析北宋灭亡的主要原因。学生通过前面所学,对北宋的政治有一定的了解,这样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能够对北宋灭亡的主要原因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通过材料解读与问题探究,培养学生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的能力。

南宋的偏安这一子目是本课的难点。教材从南宋建立、岳飞抗金和宋金对峙局面的形成三个方面进行了叙述。如何正确看待岳飞抗金,辩证地分析和评价宋金和议等问题是这部分的重难点。为此,课前布置学生准备岳飞抗金的故事,通过讲故事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初步认识岳飞抗金,再提供金军南下的史料,让学生思考:人们为什么尊重和爱戴岳飞?引导学生明白,人民之所以将岳飞视为民族英雄,这是因为他精忠报国的精神深深打动了一代又一代的国人。抗金斗争中,他率领的岳家军纪律严明,作战勇敢,是当时抗金力量的中坚;岳飞和岳家军抗击金军南下,为南方地区创造了相对安宁的生产生活环境,让南方人民免受战争灾难,保护了人民的生命财产,维护了南宋人民的利益。他站在正义的一面,因此得到人们的尊重和爱戴。对于宋金和议,补充了相关资料,让学生对照相关内容一一分析影响。总之,第三子目主要侧重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家国情怀作为最高层次的核心素养,是历史课程中历史价值观教育的根本归宿,体现出对历史课程所承载的培育和涵养正确的历史价值观的高度重视和深切期望。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学生能够从历史的角度认识为国为民的民族英雄,能够认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历史发展趋势,形成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具有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三、反思课堂实践,推动教学共生

历史素养是通过日常教化和自我积累而形成的,不是一蹴而就的。一节课下来,切实体会到一是教师要不断充实自己。本课第一子目注重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意识。备课时,教师首先就得翻阅一些史料,如《大金得胜陀颂》碑文和《金史》等,对所教学的内容进行印证。只有具备了丰富的学识,在教学时,我们方能在课堂上左右逢源。二是要引领学生自我积累。鼓励和指导学生阅读历史通俗读物,浏览相关历史网站,从而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历史感。三是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历史知识。利用博物馆、历史遗址、遗迹等教学资源,组织学生实地参观,可以拉近历史与生活、历史与现实的距离。本课课前调查了解到,一部分学生们去过杭州岳飞墓。学习岳飞抗金时,这部分学生不仅学习热情高涨,而且感受到历史的“有用”,求知的欲望更浓。四是开放课堂,教学相长。如今的初中学生成长于新世纪,思维活跃,知识面比较广,可以有序、有效地让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合作学习。当然,教师提出的问题必须接近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有话说,踊跃表达,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因势利导,从而使历史课堂成为学生喜爱的课堂。

七年级下册历史教学设计6

【科举制的创立】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⑴掌握科举制度创立和完善的过程;

⑵了解与科举制有关的进士、明经、殿试、状元等相关历史名称和知识点。

⑶理解科举制的创立对隋唐社会带来的影响及对后世中国产生的巨大影响

2、过程与方法:

⑴通过小组讨论归纳,使学生认识到科举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中央政权选拔各级官吏的一项重要制度,影响极为深远,从而引导学生不断探究,交流学习心得,培养合作意识。

⑵通过角色扮演,借助图片、图表、历史文献等辅助,再现历史情景使学生创造性思维得到发挥,线索更加清晰,使学生真正走进课堂,产生历史认同感,体验学习的快乐。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科举制的创立有利于加强封建统治,对封建社会的政治制度和文化教育事业产生了深远影响。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科举制创立和逐渐完善。

2、难点:科举制度的影响

【教学方法】

1、角色扮演,分组讨论。

2、师生互动,让学生参与历史教学,培养学生共同学习、合作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古人云:人生有四大喜事。那么是什么呢?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金榜题名时、洞房花烛夜。我们今天就谈谈其中的一件喜事那就是金榜题名时,提到金榜题名时,我们立马就会想到考试,我们每个同学可谓是久经沙场的老将,我们知道考试是今天社会对人才的一种较为公平选拔方式。那我们知不知道在古代社会是如何选拔人才的呢?由此导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

(一)科举制的诞生

1、诞生的背景:魏晋时期按门第出身的九品中正制(科举制创立前,土族制度和九品中正制是做高官的基本条件。也就是说要做高官必须同时具备①本人要出自高门权贵家庭。②还必须有地方官员和高门权贵推荐。没有显赫的家庭背景是不能做高官的。这样选拔官吏的实权并没有控制在朝廷手中。)

2、科举制在隋朝的诞生与哪两位皇帝相关?分角色表演隋文帝、隋炀帝时期的读书人,介绍自己所处时期的选官制度和形式,概括总结文帝和炀帝分别为科举制诞生做了哪些贡献?

3、讨论:科举制的诞生的作用。教师总结科举制与它的本质区别是:普通读书人和贫穷人家的子弟可以自愿报名参加官府的考试,这样就扩大了选官范围,选官权力也就牢牢控制在中央手中。那么我们现在就来学习科举制的创立。

过渡:隋朝科举制虽然规模不大,还不完善,但却有着重要意义。那么,科举制在唐朝是怎样完善的?

(二)科举制的完善

1、唐时科举考试的科目以哪两科最重要?常设考试科目:秀才、明法、明书、明算、明字、三史科、开元礼科。以进士和明经科最为重要。

2、唐朝科举制的完善与哪些皇帝有关?

唐太宗时,扩充国学规模,扩进学舍,增加学员,考中进士第一名,称状元。

武则天时,大力提倡科举,举行殿试,不仅有文举还开设武举。

唐玄宗时,诗赋成为进士主要考试内容

进士及第是一种高荣誉,人称“登龙门”。新进科进士聚集在京城长安曲江参加国宴,在曲江垂帘观看。高门权贵也云集于此挑选新科进士做女婿。新科进士们附诗抒情、春风得意。

(过渡):我们现在学习了这么多,请大家讨论一下科举制对当时和后世及对整个世界文明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三、科举制的影响

(1)改善了用人制度,对社会发展有进步意义。

A、科考形式是封建时代所可能采取的最公平的人才选拔考试。

B、他扩展了封建国家引进人才的社会层面,扩大了唐朝以后封建统治的阶级基础,为封建统治阶级不断注入新鲜血液。

(2)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3)开创了整个社会读书求学的良好风气。

诗赋取士,促进了唐诗和唐文化的发展,造就一批诗人,推动古文运动和传奇小说发展,使唐文学达到很高水平。

七年级下册历史教学设计7

一、依据课标,把握教学主题

本课内容比较碎片化,怎样才能使教学形散而神不散呢?

依据课标要求:

1.知道《本草纲目》《天工开物》《农政全书》等名著,了解明代科技的成就及影响。

2.通过明长城和北京城的建筑,体会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据此,本课教学主题是以“明朝”为大背景,从科技、建筑和文学的视角,进一步了解明朝的时代特色:明朝时期,农业生产水平提高、手工业技术进步、商业和城市经济繁荣,为科技发展和建筑成就的取得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同时,明朝时期对西方自然科学的积极汲取也是明朝科技发展的一大特色。另外,明朝专制集权发展到极致,皇权空前强化,受政治和社会现实的影响,明朝北京城的建筑结构、布局和气势极显庄重。明朝政治、经济、社会风气与社会生活的变化,推动小说和戏曲等大众文学得到很大发展,深受广大民众喜爱,对后世的文学艺术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挖掘教材,提升关键能力

(一)比较探究 认知科技发展

明朝三大科技名著《本草纲目》《天工开物》《农政全书》分别涉及医学、农业和手工业,在了解它们的作者、内容及影响等史实的基础上比较、归纳:它们之间有怎样的共同点呢?

1.都总结了历代的成果,既具有实用性,又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2.诞生都与经济发展有关,尤其是明朝时期,农业生产水平提高、手工业进步、商业和城市经济繁荣,为科技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3.都凝聚着作者的辛勤努力和智慧,他们注重实践,善于吸取前人的研究成果,注重归纳整理;博采众长、不盲从的创新勇气,有刻苦钻研的坚强意志。

(二)用足素材 助推历史理解

统编教材设计了大量的插图,配备了许多辅助性栏目,为教和学提供更多的资源和平台。

例如:如何从北京故宫的建筑理解明朝的君主集权强化的特征呢?一般地,用得较多的是两个平面图,一是北京城图,另一个是紫禁城平面图。的确,从北京城的布局设计可以看出,宫城(即紫禁城)在中心,但又如何从紫禁城平面图看出皇权中心呢?教材中明代《北京宫城图》就是极具价值的辅助素材。通过查阅大量资料:

明代《北京宫城图》画面中的紫禁城:以俯视的视角、中轴对称的形式,在祥云雾绕中若隐若现。

为何有祥云?有人说是画家没见过紫禁城的真面目,想象的,也有人说也许是为了显示神圣庄严,也许兼而有之吧。因为那时对一般百姓而言,这里的确是一个神秘而又神圣的地方,他们不可能知道里面的情形。

据考证“紫禁城”的由来:依照中国古代星象学说,紫微垣(即北极星)位于中天,乃天帝所居。皇帝自认为是 “天子”,他的宫殿就应当位于地球的正中间。皇帝居住的地方,防备森严,寻常百姓难以接近,所以故宫又称“ 紫禁城”。

综合上述分析:这幅庄严的紫禁城图有着巨大的象征意义,云雾中浮现的不仅是明朝初年建成的紫禁城,同时也象征着一个强盛而神秘的帝国。也许在当时人看来,天下的中心是中国,中国的中心是北京,北京的中心是紫禁城。

由此可见,北京故宫的建筑反映了当时君权至上的时代特点。

三、贴近学情, 促进历史认知

(一)温故知新 认知文学作品

从本课学情看:大部分学生对长城和北京城及《三国演义》《水游行传》《西游记》都比较熟悉,也比较感兴趣,这都为本课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有助于学生归类、整理、分析、比较。

以文学为例,怎样在学生已知的基础上温故知新,对明代小说进行更深刻的分析比较归纳呢?从查找的资料看,发现有不少人持这样的观点:在我国明朝时期,小说戏曲等大众化的文学艺术形式有了突出的发展,这些作品大都具有反封建的积极内容,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点;对以后的小说戏剧等文学艺术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我以为对于其中的“反封建”的内容值得推敲:水《水浒传》描写的梁山好汉反抗官府统治,《西游记》,描写唐僧取经的艰难历程,抒发了铲除邪恶势力的愿望。《牡丹亭》通过杜丽娘与柳梦梅的爱情故事,批判了吃人的封建礼教。但是《三国志通俗演义》(俗称《三国演义》)是有争议的,作者对于胆敢违抗封建秩序的曹操是一贬再贬,把他说的体无完肤,但对于封建正统的刘备则是多加褒扬肯定,可以说他是一心维护封建礼教的,封建社会的三纲五常的,君君臣臣子子都是作者歌颂的对象。

因此,我着重从三个方面引导学生在已知的基础上对这些熟知的文学作品有更深刻的认知:

1.明朝是小说创作的黄金时期,对后世影响深远。

2.三部小说都是在群众或民间文学的基础上经作家加工再创作完成的,明朝文学由过去的高雅走向通俗,即所谓大众文学,即更加通俗易懂,适应了市民阶层的欣赏要求。

3.这些作品都描写了鲜明的人物形象,表现对人的主体个性的张扬,对君主专制的思想发起了强有力的冲击,起到人文觉醒的作用。

(二)活动体验 感悟文化遗产

课本课后活动:1987年北京故宫和万里长城都被列为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请阅读课文,并结合图文资料,思考故宫和万里长城都被列为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的理由。

文化遗产指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文物、建筑或遗址。因此,“文化遗产”是对历史文物、建筑或遗址的充分肯定,也是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加强民族凝聚力、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最佳题材。为此,我以“文化遗产”为关键词设计活动,分组探讨长城和北京城被列入文化遗产的理由:

1.从历史角度看建筑的建立背景或目的。

2.从艺术或科学的角度看建筑的规模、结构或布局。

3.从文化的角度看建筑的文化内涵。

以长城为例,学生对长城的图片早已烂熟于心,引导他们从三个角度,层层剖析,认识长城:

1.建立背景:为防御蒙古贵族南扰而修筑。(与秦长城一样都为了防御北方游牧民族)

2.规模结构: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总长万余里。以城墙为主体,形成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与以前的长城相比,规模大、布局合理,坚固、质量优异。以砖石建筑为主,比以前更坚固,今天看到的长城主要是明长城。

3.文化内涵

(1)从位置看,长城位于北方游牧民族与农耕地区的连接处,也是长城内外各民族贸易与文化交流的平台,是各族交往的纽带,是凝聚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纽带。

也就是说:长城的功能不仅以军事防御为主,而且还是长城内外各民族交流的平台。

(2)从所处地势看,长城依山而建,突起在山岗之间,被称为建筑的奇迹,凝聚着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正如一位外国友人说:“建造长城的民族,是没有任何困难不能克服的民族。”

(3)万里长城被视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寓意就是:长城,凝聚着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是凝聚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纽带,体现了中华民族勤奋智慧、坚韧刚毅、充满向心力和凝聚力的民族精神。

七年级下册历史教学设计8

【繁盛一时的隋朝】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隋朝的建立和统一,社会经济的繁荣,大运河的开凿及历史作用。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全面分析“隋朝开通运河是好事还是坏事”的综合分析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大运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是与长城齐名的世界最伟大的工程之一,激发热爱祖国,振兴中华的高尚情操。

二、教材分析

本课简要介绍了隋朝的建立,社会经济的发展,大运河的开凿。重点叙述了大运河的开通和作用,这是本课的重点。隋初经济的繁荣难以理解,这是本课的难点。

三、课前准备

师:搜集本课的资料,相关的图片。生:在图书馆搜集有关大运河的资料。

四、教学过程

一】导言引入

师:讲述“隋炀帝赏琼花”的故事,那么隋炀帝专为看琼花开通大运河的说法否对。隋朝是怎样建立的?大运河是如何开凿的?(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二】互动授课

让学生阅读第一框的内容师:隋朝是哪年建立的?隋帝又是如何统一全国的?有什么意义?生:581年,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589年,灭掉陈,统一全国。引导学习概括出“结束了西晋以来,二百七十多年的分裂,对峙的局面,开创?大一统?的局面,为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过渡:封建王朝从汉朝以来,都注重以农立国“夫农天下之本也”经济繁荣的基础在于农业,那么,隋朝经济发展如何呢?

师:隋朝经济繁荣出现的原因?

生1:“国家统一,社会安定”2:“隋帝励精图治,改革制度,发展生产”。

师:从哪些方面可见经经济繁荣?

生1:人口激增2:粮仓丰实引导学生阅读第二框内容“大运河的开通”

投影:大运河的图片,放轻音乐生:结合地理简介大运河隋朝大运河在6开始,到6全线开通,以洛阳为中心,他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四段,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经过浙江、江苏、山东、河北、天津、北京

六省市。全长四五千里,是世界上的伟大工程之一,大运河开通后“高旅往返,船乘不绝”。

师:大运河的作用有哪些?

生:“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全国统治。”

师:“隋炀帝专为看琼花开通大运河的说法对不对?为什么?”

学生根据搜集的资料,在小组交流。生:不对。隋炀帝开凿大运河,既有贪恋江都的美景的动机,搜括江南财富的目的,也有兵力强大,帝王的霸气。

师:隋炀帝对为什么能够开纵贯南北的大运河?生:利用已有的经济实力师:隋朝开通大运河是好事还是坏事?

生:学生分小组讨论:全面分析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功过。出示唐朝诗人皮日休的诗: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开凿大运河征发几百万人,给广大劳动人民带来沉重的苦难。”“开通大运河,成为我国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天下转漕,仰此一渠’,推动了南北经济交流,促进了运河两岸城市的发展,巩固了隋朝的统治”学生比较今天的运河和隋朝大运河有什么区别?补充:当今运河相当于三条铁路运输量,每日通过船只三百余艘。

七年级下册历史教学设计9

一、教学目标

1.学生能通过情景模拟,移情深入到历史场景,根据史料并加以合理地想象,分析出“开元之治”,农业生产的进步,手工业技术的提高和商业繁荣的特点,提高分析能力。

2.学生概括出“开元盛世”出现的原因和主要措施,认识到“开元盛世”是唐朝达到全盛的历史地位。

3.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进一步学会与人合作,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学习能力教强的学生向全班展示小组成果,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4.学生体会到“开元盛世”的繁盛是多方面的,学会从多个角度分析问题。

5.学生感受到唐朝统治前期的繁荣,提升民族自豪感。

二、教材分析

(一)、课程标准:

知道唐玄宗和“开元盛世”,初步认识唐朝兴盛的原因。

(二)、教材内容分析:

1.本课选自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3课。

2.教材以杜甫的《忆昔》导入,从宏观上介绍唐朝开元时期的繁荣富庶景象。第一部分为“开元之治”,介绍唐玄宗统治前期在政治上任用贤才,重视地方吏治,为人节俭,以身作则的情况。第二部分为“盛世经济的繁荣”,从农业、手工业、商业三个方面介绍开元盛世经济上的表现,具体包括:修建水利工程,发展农耕技术,新品种蔬菜从西域传入,江南盛产茶叶,曲辕犁、筒车的创制;丝织技术高超,唐三彩;长安坊市制。教材继而小结“开元盛世”的表现,是唐朝的全盛时期。这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第三部分为“唐朝的衰亡”,介绍了“安史之乱”,唐朝由盛转衰,继而灭亡。第三部分是小字部分,略讲即可。

三、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课外阅读或观看影视作品,对唐玄宗统治后期比较了解,尤其是唐玄宗与杨贵妃的故事和安史之乱的史实,加上此部分在教材是小字部分,不需要在课堂上花太多时间。学生对唐玄宗前期的情况知之甚少。在教学中要给学生提供必要的史料,引导学生分析。经过之前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从政治、经济、文化三个角度去把握一个时代的特点的分析方法。学生也可以从提供的史料中提炼关键词,但分析和概括能力有待提高。七年级的学生对故事和古诗比较感兴趣,要补充一些关于“开元之治”的小故事,提供古诗时要加上注释,让文言文水平较低的学生也不会产生障碍。学生对图片能产生直观的感受,促进理解,因而要给学生提供曲辕犁、唐三彩和唐长安城等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想象空间。另外,我校提倡“先学后导,合作探究,自主建构”的教学模式,因此在教学中采取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学生对小组合作参与度也是较高。但实际教学中很有可能小组的分析可能不够深刻和不到位,教师要加以补充和引导。在小组合作中,有部分同学比较内向,教师要鼓励每位小组成员对小组成果有所贡献。

四、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小组合作讨论探究法、讲解法、情境创设法、提问法

教学资源:学案(包括文字史料和图片)、课件

五、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开元盛世在经济上的表现

教学难点:农业工具的改进

六、教学过程

6.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读诗悟史

阅读杜甫《忆昔》的前半部分,引导学生分析从唐玄宗统治前期的社会特点: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

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

宫中圣人奏云门,天下朋友皆胶漆。

百馀年间未灾变,叔孙礼乐萧何律。

活动2【活动】小组合作探究

1.教师给每个小组分配代入的角色并提供材料。小组情境代入,收集学案中的材料、教科书、《历史地图册》中的相关材料。

(1)第1、2组假设是开元时期的玄宗身边的重臣,了解政治生活。

材料一:一天,大雨不停,道路泥泞。唐玄宗在便殿休息,想与姚崇讨论政务。但这种天气,年纪不小的姚崇要进入皇宫是很不方便的。于是,唐玄宗命令侍者用皇帝的御辇抬姚崇进宫。

材料二:宰相姚崇在拥立和辅佐玄宗治国方面的功劳特大,居官甚清,乃至于居无府第,久住佛寺,玄宗对他非常爱敬倚重。但姚崇晚年对两个儿子疏于管教,两子、广收赠礼,而姚崇又为一个受贿下属说情,玄宗便允准姚崇辞去宰相职务,对受贿者照惩不误。

材料三:有一天唐玄宗照镜子,见自己脸庞消瘦,闷闷不乐,旁边的宦官说道:“陛下用韩休为相,凡事力争,弄得陛下心情不好,何不将其罢免,改用萧嵩为相。”唐玄宗正色答道:“朕貌虽瘦而天下必肥。萧蒿为相,凡事唯唯诺诺,从不提出自己的见解,他退下去后,我总是夜不能寐,唯恐事情办不好。韩休为相,诸事力争,他退下去后,我睡觉很踏实。”

(2)第3、4组假设是唐朝江南地区的一名农民,描述耕作的新变化,概括这些变化对生产所产生的影响。

材料一:唐玄宗开元时期共修水利38处,天宝时又修8处,共46处,约占唐朝所建水利工程的20%。唐玄宗命令大臣对于破坏水利工程者严厉查处。

——根据《新唐书·地理志》整理材料二:旧式犁长一般为今9尺左右,前及牛肩;曲辕犁长合今6尺左右,只及牛后。犁架变小,重量变轻,便于回转,操纵灵活。推进犁评,犁箭向下,犁铲入土则深;提起犁评,犁箭向上,犁铲入土则浅,适应深耕或浅耕的不同要求,便于精耕细作。犁壁不仅能碎土,而且可将翻耕的土推到一侧,减少前进的阻力,同时,通过翻覆图块断绝草根的生长。曲辕犁最早出现于江东地区,适宜了江南地区水田面积小的特点。

(同时提供曲辕犁结构图)

材料三:“水能利物,轮乃曲成。升降满农夫之用,低徊随匠氏之程。始崩腾以电散,俄宛转以风生。虽破浪于川湄,善行无迹;既斡流于波面,终夜有声。”

——(唐)陈廷章《水轮赋》

(3) 第5、6组假设是唐朝的一名手工业者(陶瓷业或丝织业),介绍在手工业方面的技艺和成就。

材料一:

邢人与越人,皆能造瓷器,圆似月魂堕,轻如云魄起。 ——皮日休《茶瓯》

邢瓷类银,越瓷类玉。——陆羽《茶经》

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陆龟蒙《咏秘色瓷器》

材料二:

缭绫缭绫何所似?不似罗绡与纨绮;应似天台山上明月前,四十五尺瀑布泉。中有文章又奇绝,地铺白烟花簇雪。织者何人衣者谁? 越溪寒女汉宫姬。去年中使宣口敕;天上取样人间织。织为云外秋雁行,染作江南春水色。广裁衫袖长制裙,金斗熨波刀剪纹。异彩奇文相隐映,转侧看花花不定。昭阳舞人恩正深,春衣一对直千金。

——白居易的《缭绫》(节选)

(4) 第7组假设是唐长安城的一名商人,介绍一天的生活。

材料一: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遥认微微入朝火,一条星宿五门西。

——白居易《登观音台望城》

材料二:朱雀大街长5000米,宽155米,将长安城平分成左右两半。长安的商业区称“市”,东市对内贸易,西市对外,有很多阿拉伯人、波斯人都在西市经商。街道中间的部分叫“坊”,是住宅区,共有108个坊,每个坊都有名字,都有门。清晨,有人负责击鼓,坊门打开。集市每天中午开市,营业到太阳落山。晚上有禁宵,专门有士兵查夜,人们必须在坊中。白居易、韩愈、柳宗元、魏征等人在长安的坊间长期居住过。

——根据侯磊《唐诗中的大唐》整理(安徽人民出版社,20xx年版)

2.教师巡视,给每个小组提供必要的帮助。

活动3【活动】小组成果展示

1.每个小组上台汇报研习成果并指导台下的同学完成学案,每组有2分钟的汇报时间。

2.每个小组汇报后,其他小组对不明白的提法提问或提出质疑,汇报的小组进行解答 。老师作必要的补充。

活动4【讲授】全课小结对全课的知识点进行梳理,指导学生做笔记和记忆

活动5【作业】布置作业

1.阅读杜甫《忆昔·其二》后半部分的节选,慨括唐玄宗统治后期社会的特点。

2. 收集与安史之乱相关的唐诗,了解安史之乱发生的原因、经过和结果。

第3课 “开元盛世”

课时设计 课堂实录

第3课 “开元盛世”

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读诗悟史

阅读杜甫《忆昔》的前半部分,引导学生分析从唐玄宗统治前期的社会特点: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

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

宫中圣人奏云门,天下朋友皆胶漆。

百馀年间未灾变,叔孙礼乐萧何律。

活动2【活动】小组合作探究

1.教师给每个小组分配代入的角色并提供材料。小组情境代入,收集学案中的材料、教科书、《历史地图册》中的相关材料

(1)第1、2组假设是开元时期的玄宗身边的重臣,了解政治生活。

材料一:一天,大雨不停,道路泥泞。唐玄宗在便殿休息,想与姚崇讨论政务。但这种天气,年纪不小的姚崇要进入皇宫是很不方便的。于是,唐玄宗命令侍者用皇帝的御辇抬姚崇进宫。

材料二:宰相姚崇在拥立和辅佐玄宗治国方面的功劳特大,居官甚清,乃至于居无府第,久住佛寺,玄宗对他非常爱敬倚重。但姚崇晚年对两个儿子疏于管教,两子、广收赠礼,而姚崇又为一个受贿下属说情,玄宗便允准姚崇辞去宰相职务,对受贿者照惩不误。

材料三:有一天唐玄宗照镜子,见自己脸庞消瘦,闷闷不乐,旁边的宦官说道:“陛下用韩休为相,凡事力争,弄得陛下心情不好,何不将其罢免,改用萧嵩为相。”唐玄宗正色答道:“朕貌虽瘦而天下必肥。萧蒿为相,凡事唯唯诺诺,从不提出自己的见解,他退下去后,我总是夜不能寐,唯恐事情办不好。韩休为相,诸事力争,他退下去后,我睡觉很踏实。”

(2)第3、4组假设是唐朝江南地区的一名农民,描述耕作的新变化,概括这些变化对生产所产生的影响。

材料一:唐玄宗开元时期共修水利38处,天宝时又修8处,共46处,约占唐朝所建水利工程的20%。唐玄宗命令大臣对于破坏水利工程者严厉查处。

——根据《新唐书·地理志》整理材料二:旧式犁长一般为今9尺左右,前及牛肩;曲辕犁长合今6尺左右,只及牛后。犁架变小,重量变轻,便于回转,操纵灵活。推进犁评,犁箭向下,犁铲入土则深;提起犁评,犁箭向上,犁铲入土则浅,适应深耕或浅耕的不同要求,便于精耕细作。犁壁不仅能碎土,而且可将翻耕的土推到一侧,减少前进的阻力,同时,通过翻覆图块断绝草根的生长。曲辕犁最早出现于江东地区,适宜了江南地区水田面积小的特点。

(同时提供曲辕犁结构图)

材料三:“水能利物,轮乃曲成。升降满农夫之用,低徊随匠氏之程。始崩腾以电散,俄宛转以风生。虽破浪于川湄,善行无迹;既斡流于波面,终夜有声。”

——(唐)陈廷章《水轮赋》

(3) 第5、6组假设是唐朝的一名手工业者(陶瓷业或丝织业),介绍在手工业方面的技艺和成就。

材料一:

邢人与越人,皆能造瓷器,圆似月魂堕,轻如云魄起。 ——皮日休《茶瓯》

邢瓷类银,越瓷类玉。——陆羽《茶经》

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陆龟蒙《咏秘色瓷器》

材料二:

缭绫缭绫何所似?不似罗绡与纨绮;应似天台山上明月前,四十五尺瀑布泉。中有文章又奇绝,地铺白烟花簇雪。织者何人衣者谁? 越溪寒女汉宫姬。去年中使宣口敕;天上取样人间织。织为云外秋雁行,染作江南春水色。广裁衫袖长制裙,金斗熨波刀剪纹。异彩奇文相隐映,转侧看花花不定。昭阳舞人恩正深,春衣一对直千金。 ——白居易的《缭绫》(节选)

(4) 第7组假设是唐长安城的一名商人,介绍一天的生活。

材料一: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遥认微微入朝火,一条星宿五门西。

——白居易《登观音台望城》

材料二:朱雀大街长5000米,宽155米,将长安城平分成左右两半。长安的商业区称“市”,东市对内贸易,西市对外,有很多阿拉伯人、波斯人都在西市经商。街道中间的部分叫“坊”,是住宅区,共有108个坊,每个坊都有名字,都有门。清晨,有人负责击鼓,坊门打开。集市每天中午开市,营业到太阳落山。晚上有禁宵,专门有士兵查夜,人们必须在坊中。白居易、韩愈、柳宗元、魏征等人在长安的坊间长期居住过。

——根据侯磊《唐诗中的大唐》整理(安徽人民出版社,20xx年版)

2.教师巡视,给每个小组提供必要的帮助。

活动3【活动】小组成果展示

1.每个小组上台汇报研习成果并指导台下的同学完成学案,每组有2分钟的汇报时间。

2.每个小组汇报后,其他小组对不明白的提法提问或提出质疑,汇报的小组进行解答 。老师作必要的补充。

活动4【讲授】全课小结对全课的知识点进行梳理,指导学生做笔记和记忆

活动5【作业】布置作业

1.阅读杜甫《忆昔·其二》后半部分的节选,慨括唐玄宗统治后期社会的特点。

2. 收集与安史之乱相关的唐诗,了解安史之乱发生的原因、经过和结果。

七年级下册历史教学设计10

【两汉经营西域和丝绸之路】

[知识与能力]

掌握教材中出现的基本人物、事件、时间;认识到开发边疆的重要性。

[过程与方法]

1、以多种角度来训练学生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方法的初步运用能力;

2、将阅读、听讲、识记三方面材料综合起来的思维能力及独创、灵敏是思维品质的培养;

3、口头表达能力的锻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国家兴衰、个人成就、个人成败的原因。

[重点]两汉经营西域

[难点]历史人物的作用与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动力相互关系的史观。

[课时]1课时

[课型]新授课

[方式与方法]以讨论为中心的综合启发式教学

[授课过程]

一、复习、提问上节内容

二、导入新课:今天我们一块学习第17课两汉经营西域和丝绸之路

三、讲授新课:

(1)张骞出使西域:

1、西汉时期,人们把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也就是今新疆地区和更西的地方,称为西域。

2、公元前138年,公元前1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

3、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管理西域事务,这是西域各国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的开始。

(2)丝绸之路:从长安往西经过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内,运到西亚,再由西亚转运到欧洲。

(3)班超经营西域:

1、公元73年,东汉政府派班超出使西域。

2、班超派甘英出使大秦;

3、166年,大秦的使臣来到东汉,这是欧洲国家同我国直接友好往来的开始。

四、小结。展示课件知识点汇萃

五、作业

附:板书设计

一、张骞出使西域:

1、把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称为西域。

2、公元前138年,公元前119年,张骞出使西域。

3、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管理西域事务,这是西域各国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的开始。

二、丝绸之路:

从长安往西经过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内,运到西亚,再由西亚转运到欧洲。

三、班超经营西域:

1、公元73年,东汉政府派班超出使西域。

2、班超派甘英出使大秦;

3、166年,大秦的使臣来到东汉,这是欧洲国家同我国直接友好往来的开始。

七年级下册历史教学设计11

【“和同为一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吐蕃的社会发展及与唐朝的关系,了解回纥、粟末、南诏的社会生活及与唐朝的关系。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唐朝民族政策的特点、出现这种政策的原因及影响,培养学生归纳能力和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问题的能力。

【重点和难点】

重点是吐蕃的发展及唐朝与吐蕃的友好关系。难点是唐太宗的“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的态度。

【教学过程】

1、复习提问上节内容

2、导入新课:

历中原地区的许多统治者与边疆地区的少数民族矛盾重重。但在唐朝初期,却有一位皇帝深深地赢得了北方各民族地拥戴。在这位皇帝生前,各族首领尊奉他为各族首领――“天可汗”,这位皇帝是谁?他为什么获得各族的尊重?唐朝与哪些民族保持了怎样的关系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5课。

3、讲授新课

唐朝的哪两位皇帝设立了管辖西域的机构?

一、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

1、吐蕃的风俗习惯

(1)生活的地区:青藏高原一带。

(2)生产:游牧为业,有的以农耕为生。

崇尚战功,军法很严,战时前队皆死,后队方进。以战死为荣,几代都战死的被视为高门大族。

赞普——藏语,意为有权势的君王,沿用为吐蕃国王的专称。

2、文成公主入吐蕃

(1)介绍松赞干布。

(2)学生思考并回答: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和亲有什么特殊的意义?

①维护了和平,增强了友谊

②密切了双方经济文化交流

3、金城公主入吐蕃

出示材料:

“吐蕃赞普尺带珠丹给唐朝皇帝的书信: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为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乐。”

思考:为什么吐蕃赞普要自称外甥,又说是先皇帝的舅宿亲?因为金城公主嫁给尺带珠丹,所以唐朝皇帝是他的岳父,他自称为外甥;而他的前辈松赞干布曾娶文公主,所以唐朝皇帝又是尺带珠丹的舅家。

二、回纥、靺鞨、南诏的兴起

七年级下册历史教学设计12

【教材分析】

本课简要介绍了隋朝的建立,社会经济的发展,大运河的开凿。重点叙述了大运河的开通和作用,这是本课的重点。隋初经济的繁荣难以理解,这是本课的难点。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隋朝的建立和统一,社会经济的繁荣,大运河的开凿及历史作用。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全面分析“隋朝开通运河是好事还是坏事”的综合分析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大运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是与长城齐名的世界最伟大的工程之一,激发热爱祖国,振兴中华的高尚情操。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中国封建社会开始于公元前475年。1000多年过去了,经过了“战国、秦、汉,封建社会的确立和初步发展”时期,又经过了“三国、两晋、南北朝,封建国家分裂和民族大融合”时期。581年,隋朝建立。589年,隋灭陈,重新统一南北。中国封建社会进入新的时期,“封建社会的繁荣——隋、唐。”

二、讲授新内容

板书: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

1、南北重归统一

提问:为什么说是同归统一?

581年,北周外戚随国公杨坚夺取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年号开皇。因怕时运随之而走,去掉“走之”,称为“隋”。于南北朝后期,北方民族大融合和江南经济的发展,重新统一的条件已经成熟。(板书:1.隋朝的建立时间;公元581年建立者;隋文帝杨坚定都;长安)

2.隋朝的统一

提问:南北朝的王朝顺序和重要年代

北魏分裂为西魏和东魏,西魏由北周替代。东魏由北齐替代。北周灭北齐,统一北方。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时间581年,定都长安。(副板书)

南朝为宋、齐、梁、陈,都以建康为都,建康就是今南京市。589年,隋灭陈,重新统一南北方。晋王杨广,也就是后来的隋炀帝,是灭陈大军的统帅之一。(副板书)

板书:(581—589—618)

<1>隋朝统一的原因

提问:看图隋朝的疆域四至。(相当于现在中国除去内蒙西藏的领土大小。南边到越南,东边到朝鲜交接,北边到内蒙南边,西边到新疆以西。)

隋文帝杨坚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杰出皇帝。领导完成祖国南北方的重新统一。

3.隋朝初年经济繁荣

<1>表现:人口、垦田、粮食

结论;隋文帝在位期间国家统一,安定。人民负担较轻,经济繁荣发展,史称隋文帝的统治为“开皇之治”。

三、大运河的开通

1.开通大运河(出示《隋朝大运河图》)

时间:公元6。解释三点四段五河六省(浙江、江苏、山东、河北、天津、北京)

2.开运河的原因(目的)

3.开运河的意义

四、隋朝的覆灭

隋炀帝是中国封建社会有名的暴君,他为了满足奢侈生活和虚荣心,营建东都洛阳,修豪华的宫殿;沿运河南下游江都;三次对高丽作战。他滥用民力,征发的徭役兵役负担远远超过人民可承受的极限。终于,人民大起义爆发,全国起义农民达几百万,重要的有30多支。隋朝的统治在人民起义的打击下陷于瓦解。隋朝的官吏,也趁机打起反隋旗号。太原起兵的李渊渡黄河占领长安,仿效当年汉高祖刘邦,与民约法,废除苛政,争得政治与军事上的主动权。6,宇文化及在江都杀隋炀帝。李渊即皇帝位,建立唐朝,是为唐高祖。

【板书设计】

一、南北重归统一

1.隋朝的建立时间;公元581年建立者;隋文帝杨坚定都;长安)

2.隋朝的统一(581—589—618)

<1>隋朝统一的原因

3.隋朝初年经济繁荣

<1>表现:人口、垦田、粮食

二、大运河的开通

1.开通大运河(三点四段五河六省)

2.时间:公元605年

3.开运河的原因(目的)

4.开运河的意义

三、隋朝的覆灭618年

七年级下册历史教学设计13

一、规避知识碎片化,实践教学主题化

本课的课程内容是知道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理解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知道宋元时期商业贸易的繁荣。本课主要学习三个子目的内容:农业的发展、手工业的兴盛和商业贸易的繁荣。三部分关于发展的表现方方面面,内容丰富,很容易知识碎片化。为了“去碎片化”,我认为本课在教学设计中应该实践教学“主题化”。本课重点要解决的问题是为什么两宋时期经济的发展和变化,最终促成了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这就是本课的主题。所以,本课在进行“主题化”教学设计时,紧紧围绕主题进行知识整合和活动设置,体现出三部分内容之间联系密切,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推动商业繁荣局面的出现,两宋时期南方经济的全面发展直接导致了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这样就将历史教学内容都有效地串联组合起来,成为有迁移力量的知识群,形成宏观的大历史。

二、开发图片资源,培育历史学科素养

很多七年级学生对经济类历史内容不太感兴趣,感觉距离他们很遥远,但本课教材中图片资源丰富,图片的直观性、趣味性让学生对读图说史这一方式喜闻乐见。因此,本课教学中对图片资源进行了充分的开发利用。本课教学设计中使用了14幅图片,大部分来自课本和地图册,引导学生对图片加以观察、解读,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

(一)《耕获图》

宋代的《耕获图》是了解宋代江南农业生产状况难得的形象材料。先引导学生观察这幅图片,教给他们观察的顺序和方法,让他们描述画面上的情景。然后让他们从《耕获图》所蕴含的信息中找出南方农业得到发展的原因:第一,青山绿水,片片肥田,说明江南具有发展农业的优越自然条件。第二,农民的劳动场面和庄主悠闲自得情景,说明社会安定,这就为农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第三,出现翻车,这是因为北人南迁,不仅为南方农业生产提供了劳动人手,还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加快了南方农业发展的速度。课本上有一张图片上的秧马就是一种先进的拔秧工具。画面中还出现了一人一牛犁耕的方法,说明宋代南方耕作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并超过了北方。从画面上看,既有插秧,又有收获,反映了江南一年两熟的双季稻生产情况。这样先引导学生读图,创设情境,通过一说一问,缩短了历史与现实、教材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学生的注意力、兴趣被老师调动起来,在求知欲的作用下,有利于历史理解,巧妙地利用图片来突破教学重难点,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二)《清明上河图》

《清明上河图》就如宋朝社会的一部“小百科全书”。请学生说说从《清明上河图》中获得了哪些信息。从汴河上的舟楫往来,想到了宋代汴河漕运的繁华;住宅和商铺混在一起,发现这就打破了坊与市的限制;画面中商铺林立、酒旗飘扬、熙熙攘攘,热闹非凡,面对《清明上河图》,能感受到宋朝社会的市井气味和繁华气象扑面而来。引导学生仔细地观察图一,可以看到城外的虹桥,虹桥上两边有一些房子,可能是做什么用的?这是一种什么现象呢?由此给学生介绍一个新词:“草市”。在宋代,紧临州县城郭发展起来的新的商业市区被称为“草市”。北宋时,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城市人口的增加,有些城市商业区域扩大到城外,这就形成了草市。而《清明上河图》中所描绘的虹桥上两边的房屋,就是草市的前身。再请学生观察图三,设置问题:猜一猜,“正店”两字旁边的大门上面是什么?追问:为什么要用灯箱呢?由此,引出夜市。这样设计依图为据,因势利导,再辅以问题驱动,赋予图片一定的深度和生命力,起到“以图代文,无文之史”的作用,让历史在学生的眼里和脑海里鲜活起来。

(三)《宋代经济发展》图及汉、唐、宋代经济分布图

本课还使用了《宋代经济发展》图及汉、唐、宋代经济分布图,这些地图显示了历史事件发生的空间,有助于学生直观地感受经济重心南移,有助于理解这一历史现象。

古人云“左图右史”,从这一课的设计可以看出,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能恰当、灵活地运用图片,不仅可以使历史课堂更加丰富多彩,和谐高效,还能有效地促进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三、实现情知合一,增强民族自豪感

我们在经济史的教学中往往会忽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而中学历史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主要是通过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以及历史资料去教育学生,历史教学中涉及的这些历史事件、历史人物都是人类活动的过程,其中一定包含着人类的情感和文化思想。因此,在本课的设计中,我认为首先要找出本课中所蕴含的情感和思想,进而进一步分析这些情感和思想中的进步、积极向上的因素。本课可以引导学生认识宋代是我国经济高度发展的时期,产生民族认同感,增强民族自信心,感悟推动经济发展的动力。其次是要思考通过什么样的手段、途径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本课在最后提供了法国人谢和耐在《南宋社会生活史》中的一段话:“(宋代中国)现代化程度令人吃惊……中国是当时世界首屈一指的国家,其自豪足以认为世界其他各地皆为‘化外之邦’。”请学生从宋代经济的发展的角度谈谈如何理解“(宋代)中国是当时世界首屈一指的国家”。学生通过列举宋代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最早的广告,有着繁荣的大都市、广阔的海外贸易和先进的造船技术等等,感受到宋代实现了社会经济的跃进,宋代中国的经济在工业化、商业化、货币化和城市化方面远远超过世界其他地方,从而真正认识到宋代是当时世界首屈一指的国家,是中国历史上的“黄金时代”,增强了民族自豪感。

我认为要做到情知统一,教师要善于研究与反思教学实践,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把握契机,潜移默化感染学生的情感世界,激起学生情感上的涟漪和共鸣。

七年级下册历史教学设计14

【秦汉王朝与匈奴的和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匈奴在我国历的贡献。培养学生综合归纳的能力;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作用与反作用有一个初步认识。

2、过程与方法

师生互动,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培养分析问题、概括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两汉时期汉与匈奴的关系,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

[重点和难点]

两汉时期汉与匈奴的关系的事例

[课时]1课时

[课型]新授课

[方式与方法]以讨论为中心的综合启发式教学

[授课过程]

一、教师可以导入框中的歌谣导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

1)、匈奴

1、匈奴的首领称为单于

2、秦末汉初,匈奴首领冒顿单于统一蒙古草原。

2)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

公元前1,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进攻匈奴,取得胜利。

3)昭君出塞:

公元前1世纪匈奴分裂,其中一部的首领呼韩邪单于归附汉朝,汉元帝把昭君嫁给呼韩邪单于。呼韩邪单于和昭君为汉匈两族的友好相处和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

4)东汉时,匈奴分为南北两部,东汉明帝派窦固、窦宪攻击匈奴,取得胜利。

三、小结:列举两汉时期汉与匈奴的关系的事例

1)西汉初年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

2)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进攻匈奴,取得胜利;

3)公元前1世纪匈奴的首领呼韩邪单于归附汉朝;

4)汉元帝把昭君嫁给呼韩邪单于。呼韩邪单于和昭君为汉匈两族的友好相处和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

5)东汉明帝时,派窦固、窦宪攻击匈奴,取得胜利。

四、作业:举例说明两汉与匈奴的关系。

附:板书设计

一、匈奴

1、匈奴的首领称为单于

2、秦末汉初,匈奴首领冒顿单于统一蒙古草原。

二、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公元前119年,卫青、霍去病

三、昭君出塞:公元前1世纪,汉元帝把昭君嫁给呼韩邪单于。

四、东汉明帝派窦固、窦宪攻击匈奴,取得胜利。

五、列举两汉时期汉与匈奴的关系的事例

七年级下册历史教学设计15

一、整合教材子目,巧设教学活动

(一) 遵循特定原则,整合教材子目

本课完整展现了隋朝从建立、统一、强盛,直至灭亡的全过程,充分展现了历史的时序性和完整性。隋朝的统一与强盛离不开隋朝两位皇帝的励精图治,隋文帝建立隋朝并实现全国统一,他发展经济的同时,废除了前朝的选官制度,注重考查人才的学识,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隋炀帝则正式创立进士科,科举制正式确立。此外,隋炀帝还开凿出贯穿南北的大运河,进一步将统一的隋朝推向繁荣。但同时,包括开凿大运河在内的一系列暴政,又使得隋朝最终走向了灭亡。因此,基于历史的时序性,我将第二子目“开通大运河”和第三子目“开创科举取士制度”互相对调。这样的调整便于子目之间的合理过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更重要的是便于学生对于隋朝的这段历史系统化,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统编教材是集合了很多专家学者的智慧汇编而成,并将作为统一教材推行全国,所以这本教材十分具有科学性和严谨性。教材中每一个子目的设计和编排都是专家们智慧的结晶,所以我们在实际教学中也不可任意调整子目、整合板块。我认为对于教学中子目的调整和板块的整合需遵循一定的原则:首先,整体性原则。初中历史教材的有些子目之间没有形成系统连贯的体系,子目之间跨度大,逻辑性不强。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通过整合教材并结合一些过渡方法,将不同知识点沟通衔接起来,使教学内容紧密相连,环环相扣。其次,时序性原则。相比于高中的模块专题式教材,这类通史类教材时序性强,但也不是面面俱到。有些子目在编排上只选择了某个知识片段,使得历史知识零碎不完整,各知识之间跨度较大,新旧知识又缺乏必要的铺垫和承接,甚至子目之间呈现因果联系和相互推动的关系。这就需要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整合增加旧知识,加强知识的联系,达到知识的巩固和教学的承接。最后,学情性原则。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无论是调整子目还是整合教材,都要基于学生的学情展开,针对不同的班级进行调整。基础较好的班级更偏向于能启发他们思维的探究活动或者角色扮演,而普通班的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内容更加在意,一些探究性的子目之间的设问过渡在这样的班级就很难展开。

(二) 分析重点难点,巧设教学活动

教学重难点是每一节课的筋骨,无论是基于什么原则,对于教材子目的调整都是针对教学重难点进行的,而每一节课教学重难点是在分析课程标准和学情的基础上设定的。本课的课程标准是知道隋朝的统一,了解科举取士制度的创建和大运河的开通,知道隋朝灭亡的原因。由于初一的学生缺乏相关知识储备,给本课的教学带来一定的难度。但是,由于不少学生阅读过《隋唐演义》等小说,对隋朝建立、统一,隋炀帝的暴政等方面内容存在一定的知识储备,并且对这方面内容比较感兴趣。再加上经过一学期对初中历史的学习,对事物的理解、概括、分析、比较,以及史料研读能力都有所提高,这为本节课评价大运河的开凿、分析隋朝灭亡原因等探究活动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基于课标的指导和学情的分析,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定为隋的统一、科举制度,教学难点定为科举制度。为了突破重难点,必须设置出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

第一,针对隋的统一这一教学难点,我引入了《隋朝疆域图》这一教学工具,让学生根据这幅历史地图说一说隋朝统一的过程,通过地图直观的感受“统一”。历史地图提供了直观的确切的地域空间图像,表现了文字难以达到的效果,与文字相辅相成,因此,在历史教学中正确合理的利用地图,能够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的比较能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甚至可以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健康的情感。

第二,针对科举取士这一教学重难点,我则充分利用了前人的研究成果。首先让学生从陈清泉、郑天禄的《略论“九品中正”制度的弊病及其影响》的一段文字中,分析九品中正制的弊端,感受改革人才选拔制度的迫切性。紧接着,再通过两段选自沈为慧的《史学阅读与微课设计:中国古代史下》和袁行霈的《中华文明史》中的文字材料,让学生在与九品中正制对比的基础上畅谈科举制的进步性。几段文字材料的呈现能有效锻炼学生阅读材料的能力。我们在选择文字材料时,除了要紧扣重难点之外,还要保证材料的正确性、真实性,抛却那些似是而非的材料。

二、开发诗歌资源,实现文史价值

唐代是我国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在这些诗歌中,有很多充分反映当时社会现状的诗句。最典型的则是“诗圣”杜甫,他的诗多反映社会现实和人民疾苦,因此他的诗被后人称为“诗史”。唐诗作为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却与历史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历史大师陈寅恪在《元白诗笺证稿》中也倡导以诗文证史。所以在隋朝的这段历史教学中,我充分的挖掘运用了唐诗,这对学生学习历史、了解历史原貌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探究历史史实,领悟评价方法

隋朝大运河的开凿造福千秋万代,但大运河的开凿对于当时隋朝的影响,千百年来,人们对此众说纷纭,争论不休。针对这一问题,我引用了唐朝两位持不同观点的诗人的古诗,皮日休的《汴河怀古》和胡曾的《汴水》。让学生通过对这两首古诗的理解,探究得出自己的观点。而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不仅理解了大运河的巨大作用,也对隋炀帝的暴政有了直观深入的了解。两首古诗的运用让学生从多角度评价隋朝开凿大运河这一历史事件,教会学生客观的评价历史事件的方法。

隋炀帝开凿大运河、开创科举取士制度,将隋朝进一步推向强盛。但同时,隋炀帝又纵情享乐、奢侈无度,好大喜功、不恤民力。唐朝诗人吴融的《隋堤》和罗隐的《炀帝陵》都对隋炀帝的功过是非做了或偏颇、或客观的评价。从简短的几句诗歌中,我们会不由自主的想象,隋炀帝的陵墓只有几亩田那么大,完全不符合其好大喜功的个性,最终落得了如此凄凉的下场。两首古诗为学生创设了丰富的历史情境,对于学生客观评价隋炀帝这一历史人物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加强思想教育,关注传统文化

皮日休的《汴河怀古》比较客观地评价了隋炀帝的功过,通过对这首诗歌的探究,学生能够感受到大运河的开凿是建筑史上的奇迹,我国古代人民所具有的聪明才智是无与伦比的。从中领会大运河的精神,就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断开拓进取的伟大精神。这对于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和良好的道德品质打下基础,同时对于他们思想观念的升华,情感意志的磨练也将产生深刻影响。

唐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与语文课堂上学习的唐诗相比,历史课堂上的唐诗是让学生结合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基础上去理解诗歌、朗诵诗歌。在隋朝这段历史中适时的运用诗歌,使学生能够认识到这些诗歌的深刻内涵,形成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认同感,激发学生关注传统文化,从而树立对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

第三篇:七年级历史下册教学设计

七年级历史下册《开放与交流》课堂教学设计

肥西金牛初级中学 孙启明

课程标准

以遣唐使、鉴真东渡、玄奘西行等史实为例,说明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教学目标

1.掌握鉴真东渡与玄奘西行的史实。将玄奘西行的历史与学生所熟悉的《西游记》联系起来,通过观察玄奘西行路线图,想象玄奘西行路上的困难;通过遣唐使与鉴真东渡知识的学习,并观察鉴真东渡的示意图,分析鉴真五次东渡失败的原因,从中感受鉴真、玄奘执著的精神。

2.知道鉴真和玄奘为中外文化交流所作出的贡献。通过展示唐长安城出土的外国人陶俑等图片,理解唐朝长安城被称为国际化大都会的原因,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知道唐朝的开放与交流是空前的,认识开放与交流是对唐代繁荣的原因之一;能结合家乡(西安)的现实理解开放政策在城市乃至国家发展中的作用,树立学生的开放意识。教学重难点

掌握遣唐使、鉴真东渡、玄奘西行等中外交往的史实是本课的重点。内容较杂,人名、地名较多是本课教学的难点。教学过程

导入:播放《西游记》片头曲,问学生是什么音乐(《西游记》),讲的是什么事情?《西游记》所讲的是真是假?学问本节课你就会明白了。

展示课题:《开放与交流——唐代的对外关系》

【设计意图】以学生熟悉的信息入手,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亲切感。首先区分小说《西游记》与史实玄奘西行:前者属于小说,有虚构成分,后者熟悉客观史实,是真实存在的。

一、玄奘西行

结合以下两个问题,学生自主学习,组内探讨后得出结果。1.玄奘西行的目的是什么?《西游记》中的唐僧是如何回答的? 玄奘西行中会遇到妖魔鬼怪吗?

【设计意图】知道玄奘西行的目的,将知识兴趣化。

2.说一说,玄奘有哪些贡献(他给天竺带去了什么,给唐朝带回了什么)?

【设计意图】学生掌握古代中印文化交流的具体内容。学生在回答过程中,教师用多媒进行辅助展示。

1.目的:求取佛经经义,台词:“贫僧是从东土大唐而来,前往西天拜佛求经,路过宝地,借宿一宿”。

2.给天竺带去: 将《老子》翻译为梵文介绍到天竺;

给唐朝带回: 天竺经卷657部;口述辑录而成的《大唐西域记》,是第一个系统地把天竺 介绍到中国的人。

唐朝除了与天竺交流外,与日本也交往密切,从而引入下一部分内容。

二、遣唐使与鉴真东渡

唐朝时中日交流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盛况空前。唐朝的中日关系是官方、民间同时进行交流的。1.官方派遣——遣唐使

什么是遣唐使?随遣唐使来的著名留学生是谁?

教师请学生回答何为遣唐使,并展示遣唐使图片,介绍随遣唐使而来的著名人物——留学生阿倍仲麻吕。遣唐使给日本带回了什么?

遣唐使带回日本的:唐朝的典章制度、天文历法、书法艺术、建筑技术以及生活习俗等。促进了中日经济文化交流,对日本的生产、生活与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设计意图】学生阅读教材,掌握基本知识点,明确遣唐使的性质;感受唐代中日友好关系下的文人之间的伟大友谊。2.民间自发——鉴真东渡 首先教师对鉴真作简单介绍。

鉴真为什么要东渡?他前五次东渡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接着展示鉴真东渡的路线图,学生看图思考鉴真东渡艰难的原因及困难:航海技术不发达,靠季风,危险性大;第五次东渡中身患眼疾,双目失明等。

【设计意图】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感受鉴真东渡的执着精神。鉴真给日本带去了什么?

学生在教材中直接找出答案。教师适时可介绍唐招提寺的建筑及医术等,并指出鉴真最后圆寂在了日本,终生在为中日文化的交流在做贡献。

鉴真带去日本的:

佛教经义;建筑技术、书法、医药; 唐朝文化对日本的影响:

学生观察图片信息(唐朝与日本的建筑雕塑、服饰、文字等),对比分析得出结果,从而对唐朝与日本的交流有深入的认识。教师列出表格,比较鉴真东渡和玄奘西行的异同。

【设计意图】组内探讨得出结果,培养学生探究的能力,有利于知识点的掌握。

教师进一步阐述,从鉴真东渡与玄奘西行共同点中,我们感受到的是是他们迎难而上的精神,这种精神也是我们大家所要具备的,我们在生活或学习中会遇到很多困难,需要的正是玄奘、鉴真这种迎难而上的精神。

评选唐代外交的形象大使,你会给谁投一票呢?

【设计意图】调动学生积极性,学生自由发言,重在掌握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的史实。

之所以有玄奘、鉴真一类的人是因为他们处在一个开放的时代。那开放的时代下唐代的都城是什么样子呢?

三、国际性大都会长安

学生根据问题阅读,自主学习本部分内容。1.唐长安城的基本情况怎样? 繁荣的长安:面积大,约为今西安城的10倍;人口多,近100万,为当时世界之最。

布局整齐的长安:一是城市外形及结构:外城、皇城、宫城三部分,整齐划一;二是城市内部主要组成:市坊分开。【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2.为什称唐长安为国际性的大都会呢?

通过展示西安出土的外来人陶俑图片,证明唐朝时长安城有很多外国人,这当然就携带着外来的元素、外来的文化。所以长安城不单单是唐朝的长安,更是世界的长安。那为什么唐长安城会有这么多外国人?(或者说明唐朝对外采取的是何种政策呢?)是因为唐朝实行开放的政策。

开放与国家发展有何关系呢?教师展示历史现象,学生总结:开放则国兴;封闭则国衰。各地区之间经济文化的交流,互相取长补短,为我所用。教师进一步指出,实际上遣唐使、鉴真、玄奘等的交流正是唐开放政策的体现,而这种文化的交流反过来又促使唐朝的繁荣,开放与繁荣形成良性的循环。

唐朝的繁盛得益于开放和交流,不论是古代还是现代,中国都需要世界,世界也需要中国。中外文化交流的广泛开展,不仅使中华文明更加辉煌,也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今天的西安正在试图再现“盛世长安”景象,并提出了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目标,想一想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对我们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有什么启示?(抓住时机,进行开放和交流)【设计意图】结合现实,树立学生开放的意识,热爱家乡的情感。板书设计

一、玄奘西行

二、遣唐使与鉴真东渡

1、官方派遣——遣唐使

2、民间自发——鉴真东渡

三、国际性大都会长安

教学反思:本课课题为《开放与交流》,课标要求是“以遣唐使、鉴真东渡、玄奘西行等史实为例,说明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依据课标,本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遣唐使、鉴真东渡、玄奘西行的史实,由于本课内容较杂,人名、地名较多,故讲解起来有些费力,所以在讲授中注意结合学生的兴趣点,力求在完成课标的情况下,使学生树立开放的意识,了解文明之间交流的重大意义。

第四篇:七年级历史下册教学设计与案例 (精选)

《原始的农耕生活》

孙玲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在中华文明起源中我国原始农耕经济的主要情况,使学生了解中华文明处于起源阶段时原始农耕经济的发展水平,进而认识其发展对中国远古时代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

2、过程与方法

本课教学用具是多媒体教学课件,教学方法是启发式的谈话法,设计探究问题与学生质疑相结合。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同创造出我国原始农耕文化的先民们在自己劳动成果中体现出的智慧与淳朴的情感,进而促发或增强学生对祖国历史和文化的认同之心,对中华民族祖先的尊敬之情。[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

难点是大汶口文化时期出现的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这些概念和结论。[教法、学法]应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课时]1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学设计] 1导入新课

课本引言中伏羲氏教民熟食、结网捕鱼和神农氏教民播种五谷的故事,然后学生带着问题预习课文,进入学习状态。2.探究过程

(1)教师出示探究问题:假如你是一个生活在原始社会的人,仅靠在野外采集食物为生有哪些不便之处?(受季节变化和天灾影响大,食物来源不充足,需要不断迁徒,等等),然后引出获得固定的食物来源怎么办的问题,从而得出开始农耕生活是原始人类改善生存状态的关键的认识。

(2)学生阅读教科书上的《白虎通》引文,看看能得出什么结论。展示图片,让学生观察、比较河姆渡的原始居民建造的干栏式住房、半坡原始居民半地穴式房屋复原图,并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分析这两种房屋建筑有什么不同?

(3)展示历史图片:观察在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成就中,有哪些农耕经济现象?各种因素的内在联系如何:原始农业中的生产工具与产量的关系,原始农业与渔猎的关系,原始农业与饲养业、手工制陶和纺织的关系,生产、生活与原始艺术和早期文字的关系,原始陶器和纺织与定居生活的关系等。

(4)利用《我国原始农耕时代主要遗址图》,学生指出河姆渡、半坡、大汶口的具体地点后,启发学生观察、分析该时代文化遗址分布的情况,寻找分布特点。

(5)在了解了大汶口原始居民农耕生产的内容后,让学生阅读课文的最后一段小字,然后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讨论大汶口晚期的墓葬里,为什么有了随葬品?应怎样看这一现象?

(四)巩固小结

1.出示话题:我国的原始居民过着什么样的生活?你愿意生活在那个时代吗?为什么?(根据老师展示的历史实物图片,学生发挥想象力,任意选择一种居民设计、表演他们一天的生活)

2、小制作:看看谁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设计出一个经济实用的表格,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类,明确农耕经济中的劳动分工。

(五)推荐作业

1、制作与本课农耕经济有关的自由阅读卡,可以是神化传说、历史故事,诗歌,也可以是农耕小知识。

2、有条件的学生,可以到农村感受一下农民耕作的苦与乐。板书设计

一、河姆渡的原始农耕

1、时间---距今7千年

2、生活位置:河姆渡居民位于长江流域

3、农业:河姆渡居民种植水稻,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

4、河姆渡居民会建造房屋,还会开挖水井。

二、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

1、时间---距今五六千年

2、生活位置:半坡居民位于黄河流域

3、农业:半坡居民种植粟。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

4、半坡居民会制造彩陶。

三、大汶口居民

1、时间---距今四五千年

2、地点---山东大汶口

3、在后期,出现了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

《原始的农耕生活课堂实录》

孙玲

问:我们上节课讲到的山顶洞人,已处于氏族公社时期。那么,山顶洞人之后,又有哪些居民生活在祖国的土地上?他们是怎样生活的?什么时候开始种植粮食?什么时候会建造房屋?这都是本课要讲的内容。(板书)

一、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

1、距今年代

问:山顶洞人比北京人有哪些进步?〖体质特征、制造工具、使用火、社会组织形式〗 距今约七千年到五千年,祖国境内的一些氏族公社达到繁荣时期。课本上列举了哪些遗址作为代表?长江流域的河姆渡原始居民和黄河流域的半坡原始居民 〖河姆渡:浙江 半坡:陕西西安〗(板书)

2、磨制石器

上节课讲到,山顶洞人已经懂得了磨制和钻孔技术,那么到了氏族公社的繁荣时期,也就是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生活的年代,他们在制造和使用工具方面有了那些进步?已经普遍使用磨制石器请同学们在“普遍使用”这几个字下面划线。普遍使用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磨制石器不仅数量大、种类多,而且制作技术有了发展。

这一时期,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已经使用弓箭。问:弓箭的使用对当时人们的生产有什么好处?用弓箭射猎更远、更准,能捕获更多的动物弓箭的使用是狩猎技术的重大进步,也是生产工具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此外,当时的人们还懂得制作鱼网、鱼叉、鱼钩来捕鱼。

问:北京人和山顶洞人所从事的主要生产活动是什么?渔猎和采集到了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生活的年代,在长期的采集活动中,人们逐渐认识到一些植物的生长规律。问:掌握了某些植物的生长规律之后人们就可以干什么?人工种植作物于是就产生了原始的农业。随着弓箭的使用,人们的狩猎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有时候捕获的猎物一时吃不完,猎物当中又有没被打死的,于是当时的人们就想方设法地驯服这些动物,因而产生了原始的畜牧业。人们种植庄稼,饲养家禽家畜。

问:当时的原始居民主要种植哪些作物?水稻和粟 “粟”、“栗”(板书)

3、水稻和粟的种植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水稻和粟是几千年来人类赖以生存的两种主要粮食作物。我们祖先创造的这些成就是对世界文明的一大贡献。

尽管这时已出现了原始的农业和畜牧业,但由于生产水平还比较原始,所以打猎和捕鱼仍占有重要地位。

(板书)

4、陶器的制造和原始纺织业

农业出现后,粮食成了主食,这就需要大量的容器、炊具,陶器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半坡人使用的陶器大多是红色底子,上面画着人面、鱼形、鹿形等黑色和褐色的花纹,所以称为彩陶。

这件彩陶盆上绘有人的头像,圆圆的头,粗粗的眉,两眼眯成一条线,耳部各有一条小鱼紧连着,形象生动有趣,反应了当时人们富足的生活,可以说是一件珍贵的原始工艺美术品。当时也有了原始的纺织业,人们穿着兽皮和粗糙的麻布衣服。(板书)

5、房屋的建造和定居生活

随着原始农牧业的发展,人们的衣食来源较稳定了,也就要求生活相对安定。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已经学会建造房屋和在低洼的地方开挖小井,过着定居的生活。

《灿 烂 的 青 铜 文 明》

孙玲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比较全面地掌握夏、商、西周时期我国以青铜文明为代表的奴隶制经济发展的基本史实。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我国夏、商、西周时期的奴隶制文明辉煌灿烂,源远流长,一脉相承。2 过程与方法:

(1)教师指导学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动手上网查资料,搜集史料,体会夏 商周青铜文明的辉煌。

(2)通过合作讨论,得出正确结论。3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本课,学生了解我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树立人民创造历史的正确人生观。重点和难点:

青铜器的高超工艺是全课的重点子目。

正确地理解青铜文明这一概念是本课的难点问题。教法和学法:

启发式教学结合网络教学 2自学探究式学法 [课时]1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学手段:多媒体和网络教学 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出示一组三星堆文化图片,进而引导学生初步了解商周时期青铜文明的基本概况。

打出司母戊鼎,四羊方尊的图片供学生讨论,了解夏商周青铜器的高超技艺,运用物理和化学知识分析青铜器的制作成分和制作工艺。并要求学生用橡皮泥或胶泥制作一种器皿,引出夏商周陶瓷,玉器制造业也很兴盛,体会劳动人民创造历史的艰辛,通过实践提高感性认识。

以同学们日常生活中常吃什么?导出夏商周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情况,得出当时的农牧业已相当发达的结论,这个时代人们所创造的物质文化,便被称作青铜文明。4 设置二个动脑筋题:

(1)组织学生讨论:谈谈你所认识的青铜文化,全面了解青铜文化,认识是农业,手工业,畜牧业和商业的繁荣,形成了夏商周灿烂的青铜文明。

(2)提出你认为谁是辉煌灿烂青铜文化的创造者?问题,供学生讨论,明确青铜文明代表夏商西周高度奴隶制文明。

教学小结:要求学生自行设计本节课的知识结构,体现知识的整体性。

课堂验收:摘星星专栏,以多种方式使学生掌握本课知识重点。为进一步发散学生的思维,提出问题你认为我国是世界文明故国吗?学生大体了解什么是文明古国,并和其他世界文明古国横相联系,增强民族自豪感。

板书设计

一、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1、在原始社会末期,我国出现青铜器;

2、到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著名的有司母戊鼎----至今发现的最大青铜器和四羊方尊

3与商周同期,在我国西南的成都平原,也盛行一种青铜文化,即三星堆文化。

《灿 烂 的 青 铜 文 明课堂实录》

孙玲

师:上节课,我们共同学习了夏、商、西周三个朝代的兴亡史,请同学们列举黑板上这四个年代的重大事件。

生:(纷纷举手。答略)

师:(对学生的回答给以肯定、鼓励)很好,夏商西周时期,特别是商朝,以青铜器著称于世。

师:谁能说一下与鼎有关的成语

生:三足鼎立,钟鸣鼎食,人生鼎沸,一言九鼎??

师;同学们的成语知识很丰富,鼎在我国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他曾是权利和地位的象征,发展到今天,已变成了烧香的工具,那么与鼎有关的青铜文明是怎么回事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5课《灿烂的青铜文明》。

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快速阅读整体感知本节课内容

师:同学们读书很用心,根据课本内容,现在我把大家分成4组,从右往左每两竖行一组,分别是青铜器铸造业组;陶瓷玉器制作组;农牧商业组;奴隶组。

师:奴隶组的同学先不要难过,请你们组找出当时奴隶的生活处境,思考你们与青铜文明之间的关系,其他组的同学也找出你们组在当时的发展表现,思考你们与青铜文明之间的关系。

师:请青铜铸造组的同学先发言。

师:同学们发言很积极,我想强调两点;

1、青铜器的发展过程是;出现于原始社会,发展于夏,灿烂于商,丰富于西周。

2、青铜器有4个特点;工艺精,品种多,应用广,分布广。特别是“三星堆文化”提及的青铜器风格不同。

师:大家知道最精美的青铜器是什么吗?

生:四羊方尊。

师:对。下面我们一起欣赏四羊方尊,请同学们分四人一组讨论:它究竟美在何处? 生1:四头羊分挂四方,比较匀称。

生2:整个铜器有很多雕刻、绘画放在一起,井然而不杂乱,并且起到了装饰作用,显得更加好看。

生3:纹饰与雕刻结合自然,协调完美。

??

师:蟠缠的龙与静坐的羊在一起,寓动于静;整个器皿,各种图案交织一起,协调完美,造型雄奇等。

师:现在请陶瓷玉器制作业组的同学发言。

生:

师:回答的很熟练,通过这一组同学的回答展示,我们知道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国外最早的瓷器和制瓷技术都是由我国传出去的,“中国”的英文是china,也表示“瓷器”。

师:以上主要谈论的是夏商西周时期在手工业方面的发展,现在我再请农牧商业组的同学发言。

生:

师:同学们回答的已很全面,这一时期人们的生活比较丰富,农牧商业较发达。“五谷”“六畜”都已齐备。

师:既然夏、商、西周时期,我国的农业、手工业、畜牧业、商业都很发达,为什么要以青铜作为当时文明的象征呢?

生1:因为当时的青铜器很多。

生2:因为当时的青铜器铸造业很发达。

师:要想全面的理解青铜文明,就要先了解什么是青铜时代,从刚才生产工具的演变过程,可以推断青铜时代就是人类使用青铜器用于生产和生活的发展阶段。具体是指夏商西周时期,在这个时代所创造的物质文明便被称为“青铜文明”。可见,青铜文明绝不能简单归纳为青铜器或青铜器铸造业,当时的青铜器已经渗透到农业、手工业、畜牧业、商业之中,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师:好了,下面探讨一个问题:这一灿烂文明是谁创造的?

生:奴隶

师:由奴隶组来陈述你们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创造这一文明的?

生:

师:你们举的例子很鲜活。当时的奴隶确实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那么,谁能说一下,灿烂的青铜文明与奴隶的悲惨生活之间是什么关系?

生:

师:没有奴隶,有没有灿烂的青铜文明?

生:有。

师:手工业、农牧业、商业的繁荣形成了夏、商、西周灿烂的青铜文明,而灿烂的青铜文明是由奴隶创造的。他们分布在手工业、农牧业、商业等各个行业进行劳动,同时青铜文明的灿烂又是以奴隶生活的悲惨作为代价的。所以作为现代人,我们在可怜同情奴隶的同时,对他们更多的应该是尊重。因为没有他们就没有灿烂的青铜文明。灿烂的青铜文明歌

原始社会到末期,我国已有青铜器。

夏朝种类渐增多,商朝青铜灿烂期。

司母戊鼎精工艺,四羊方尊造型奇。

举世闻名“三星堆”,青铜立人有新意。

奴隶生活多悲惨,非人待遇好辛酸。

戴者枷锁搞生产,没有自由和饱暖。

生命不如牛和马,人祭人殉任屠杀。

《春秋战国的纷争》

孙玲

[教学目标]

1、知识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春秋时期著名的霸主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晋楚争霸与城濮大战,了解南方的吴越争霸,掌握战国的形成过程、名称、方位及长平之战的影响。

能力要求:通过比较春秋争霸战争和战国兼并战争所体现的不同时代特征,培养学生在比较中认识历史的能力。

2、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齐桓公、晋文公和越王勾践建立霸业过程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国兴靠治,人兴靠明确的追求目标和坚忍不拔的毅力。兴人是兴国的关键。

[重点和难点]

本课的重点是齐、晋称霸。

本课的难点是春秋争霸战争和战国兼并战争的不同,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军的进攻等表述中,就隐含着历史走向统一趋势的意思,要指导学生分析理解。

[课时]1课时

[课型]新授课

[方式与方法]综合启发式教学

[教学过程]

1、导入:同学们,我们生在山东,长在淄博,齐鲁大地,物产丰盈,人杰地灵。谁能说说看,为什么称山东称为齐鲁大地?齐国古都出现在哪一历史时期?引出课题。提问:东周从何时开始,它分为哪两个历史时期?为什么取名春秋战国?(明确春秋战国是两个历史时期)

一、春秋争霸

(一)第一霸主齐桓公

出示史料:平王立,东迁于洛邑,避戎寇。平王之时,周室衰微, 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史记·周本纪》

阅读材料回答:

1、春秋时期为什么出现诸侯争霸的局面?

2、春秋时期出现了哪些主要霸主?最早称霸中原的是谁?,3、假如你是齐桓公,应该怎样作才能成就霸业?请同学们充当谋士,为齐桓公献计献策。小组讨论,选出代表发言。

教师对学生的发言给予鼓励,然后做一概括总结。

1.齐国东方,盛产鱼盐。出示春秋形式图,显示齐国的位置。

2.任用管仲,改革内政。(插入 管仲与齐桓公图,问:你知道管仲与齐桓公的故事吗?谈谈你对齐桓公的看法.)

3.尊王攘夷为号召,扩充疆界。尊王攘夷的含义是什么?

过渡:齐桓公以后即起参与争霸的是晋国和楚国。晋楚数次联合盟国在中原地区的对决,先后持续百余年,是春秋时代最壮观的景象。

(二)、晋楚争霸

1、这两国争霸的情况怎样?哪位同学能说说看?(培养学生概述历史事件,口头表达的能力)

2、奠定晋文公成为霸主的战役是什么?

3、为什么本处于劣势的晋军能取得胜利?

4、想一想春秋时期,齐国和晋国能够迅速强大的共同原因是什么?今天有哪些历史启迪?

5、除了中原各国的争霸,还有南方的哪些国家也加入了争霸战争?

6、你听说过卧薪尝胆的故事吗?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

春秋时期的两百多年间,诸候们打了四百多场大战。到春秋末期,初期的一百多个诸候国锐减到二十几个了。到战国时期主要只有七雄,这

说明了什么?(出示春秋战国形势图。此题有些难度,可对照地图,学生讨论,然后回答。)

二、战国七雄:

战国时期,形成七雄并立的局面,出示战国七雄示意图,让学生观察它们的地理位置,说出有什么特点?(教师总结口诀: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到中间)这七雄中,哪些国家变化最大?谁能指图说说看?(如果学生能回答出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可不作讲解

1、战国时期是一个人才辈出的时代,由家乡梓童山的鬼谷洞,引出军事家孙膑庞涓,学生了解桂陵、马陵之战。

2、请大家想一想,身处这样一个环境中,一个国家怎样才能避免被消灭的厄运呢?

3、如果你是当时的预言家,请你预测战国时期的走向(或历史发展趋势)是什么?哪国最有能力主宰历史?

瓦。

、战国七雄的局面是怎样被打破的?长平之战中秦取胜的原因是?

三、课堂小节:出示历史歌谣,小节本课。春秋诸侯齐首霸,尊王攘夷管助他,晋楚争霸在中原,此时旧制如碎战国七雄并立打,桂棱马棱留史话。长平战后秦无敌,秦扫六合统天

四、课堂练习(见幻灯片)板书设计

一、春秋争霸:、在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东周开始。

2、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3、著名的霸主有: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

4、在公元前7世纪中期,葵丘会盟,标志着齐桓公的霸业达到顶峰,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

5、城濮大战:公元前7世纪晋楚双方在城濮大战,晋胜,楚败。

二、战国七雄:

1、战国从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1年,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

2、韩、赵、魏三分晋国,后来田氏建立齐国。

3、列举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结合图位置:最北是燕国;最南是楚国;最东是齐国;最西是秦国)

4、这个时期的战役有桂陵之战、马陵之战。

5、公元前260年,秦、赵之间发生了长平之战,赵国战败,从此,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军的进攻。

《春秋战国的纷争课堂实录》

孙玲

问:

1、西周为巩固统治采用了什么制度?分封制什么是分封制?周天子把土地和人民,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诸侯有向天子纳贡、随从作战、定期朝见的义务

2、西周是什么时间灭亡的?公元前771年西周被谁所灭?西北的少数民族犬戎 请同学们列举出夏、商、西周三朝的开国之君和亡国之君,找出其中印象最深刻的一位,谈谈自己的看法。

问:西周的都城在哪里?镐西周灭亡后,周平王在镐呆不下去了,就把都城迁到什么地方?洛邑请同学们在地图册上找出镐和洛邑的位置。由于从地理位置上来看,镐在洛邑的西边,所以我们把定都在镐的周朝称为西周;反过来说,洛邑是在镐的东边,所以定都在洛邑的周朝我们称之为东周。

问:东周是什么时候建立的?公元前770年东周经历了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问:春秋的时间范围?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为什么把这段时间称为春秋?第30页注释①由于《春秋》所记历史事实的起止年代,大体上与一个客观的历史发展时期相当,所以历代史学家便把《春秋》这个书名作为这个历史时期的名称。大家记不记得,公元前476年也是我国哪个历史发展阶段的下限?奴隶社会因此,我国的奴隶社会经历了几个朝代?四个分别是什么?夏、商、西周、春秋春秋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板书)

一、春秋五霸

1、周王室衰微及春秋五霸

上一节课说到,西周时期,周天子是全国的最高统治者,诸侯要服从周天子的命令。但是西周末年,王室力量削弱,诸侯常常不来朝见天子,也就是不履行臣属的义务。平王东迁洛邑后,周天子的地位又如何?一落千丈诸侯不再听从天子的命令,天子反而依附于强大的诸侯。

俗话说: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由于周天子不能对各诸侯国发号施令,因此一些较大的诸侯国,不断进行兼并战争,谁战胜了,就召开各诸侯国会议,迫使大家承认他的首领地位,成为“霸主”。问:各诸侯为什么争当霸主呢?因为成为霸主之后,就可以在政治上号令诸侯,在经济上从小的国家榨取财物所以诸侯争霸的实质是为了获取周天子过去享受的政治、经济特权。问:春秋时期,有几个主要的霸主呢?五个历史上称他们为“春秋五霸”。问:“春秋五霸”是哪五霸?齐桓※与“恒”区别※公、宋襄※读音※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问:“春秋五霸”还有没有另一种说法?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问: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是谁?齐桓公

(板书)

2、齐桓公称霸

问:齐桓公为什么能够首先称霸?〖第一,齐国在今山东北部,得渔盐之利,经济富庶,为东方大国,为其争霸提供了有利的条件。第二,齐桓公善于用人,任用管仲为相。管仲改革内政、发展生产,改革军制,齐国实现国富兵强,为争霸提供了雄厚的实力。第三,齐桓公在称霸的过程中,以“尊王攘夷”为号召,发展齐国势力。〗

问:管仲改革主要包括哪几方面的内容?政治、经济、军事制度结果如何?国富兵强也就是说,齐国称霸的条件成熟了吗?成熟了

问:齐桓公在称霸的过程中,还采取了什么手段呢?以“尊王攘夷”为号召,发展齐国势力什么是“尊王攘夷”呢?第31页注释① “尊王攘夷”包含“尊王”与“攘夷”两层意思。实行“尊王”有什么好处呢?当时周王室日益衰微,周天子已丧失了实际上

的权威,但仍是传统上的“天下共主”,在政治上仍有号召力。如果公开抛弃周天子,取而代之,必然遭到各国诸侯的共同反对。因此齐桓公表面上打出“尊王”的旗号,但实际上是在干什么?积极发展自己的势力问:“尊王”与后代的哪一个政策有相似之处?挟天子以令诸侯此外,当时周边一些少数民族向中原扩展,在威胁面前,一些较弱小的诸侯国难以自卫,需要大国出面联合各诸侯国共同进行抵抗。因此,“攘夷”在当时也很有号召力。

“尊王攘夷”是齐桓公成功的对外政策,也是他争霸的有力手段。

问:齐桓公称霸的标志是什么事件?葵丘会盟时间是在什么时候?公元前7世纪中期齐桓公的霸业达到了顶峰,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

(板书)

3、晋楚争霸

晋文公是与齐桓公齐名的一个霸主,他长期过着流亡的生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做国君以后,晋文公进行了改革。问:改革的内容是什么?发展生产,整顿内政,训练军队改革的结果是什么?晋国很快成为北方的一个强国,为确立霸主的地位奠定了基础当时楚国的势力已发展到黄河流域,就与在黄河流域的晋国产生了冲突。公元前7世纪后期,晋楚双方在城濮大战〖※“濮”写法※〗。城濮之战的结果是什么?晋军大败楚军从此,晋文公成为了中原的霸主。城濮之战是春秋前期最大的一次战争,也是我国古代战争史上有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之一。晋楚争霸持续了百余年,后来楚庄王打败晋军,做了中原的霸主。

五霸中的宋襄公,争霸未成,在历史上留下了“宋襄公仁义丧师”的笑话;秦穆公东进受阻,向西发展,独霸西方。两人都未成为中原霸主。“春秋五霸”中,真正成为中原霸主的只有晋文公和楚庄王两人。

(板书)

4、争霸战争的作用

问: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产生了什么作用呢?①争霸战争给人民带来种种灾难和痛苦;②但也产生了有利于历史前进的客观效果,在战争中有些诸侯国被消灭,出现了一些较大的国家,为全国统一奠定基础

春秋末年,比较大的诸侯国有齐、楚、秦、燕〖※读音※〗、晋。那么到了战国时期,这几个诸侯国有没有什么变化呢?有

(板书)

二、战国七雄

1、七雄并立

战国时期的时间范围?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为什么把这段时间称为战国?第30页注释①战国时期在我国历史中是处于哪个历史发展阶段?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也就是说,从战国开始,我国进入了封建社会。春秋末年这五个主要的诸侯国到了战国初期有什么变化?晋国卿大夫中的韩、赵、魏三家,瓜分晋国〖历史上称为“三家分晋”〗。稍后,齐国大夫田氏,取代原来的国君,建立田氏齐国〖历史上称为“以田代姜”〗这样就形成了齐、楚、秦、燕、赵、魏、韩七雄并立的局面。请同学们看课本第33页的《战国形势图》,找出七国的位置。〖口诀: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到中间〗

(板书)

2、七雄间的战争

战国中期,各国之间战争更为频繁,著名的战役有桂陵之战、马陵之战等。问:成语“围魏救赵”讲的是哪一场战役的事情?桂陵之战

(板书)

3、长平之战

战国初期,之所以会出现七雄并立的局面,说明了什么?七雄之间势均力敌到了战国后期,这种状况有没有改变?有当时哪一个诸侯国的势力最强大?秦国秦国不断通过战争兼并其他六国的土地,于是爆发了著名的长平之战。问:长平之战的交战双方是哪

两国?秦、赵两国赵国的主要将领是谁?廉颇、赵括有一个成语跟赵括有关,是什么?纸上谈兵赵国派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统率军队,结果怎么样?赵军40万人向秦军投降,赵括被射死长平之战是战国时期最大的一次歼灭战。长平之战标志着其他六国再也不能抵挡秦的进攻了,秦统一之势已成。

《夏、商、西周的兴亡》

孙玲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一)知识目标

了解夏、商、西周的更替的脉络,对每个朝代的建立时间、建立者、灭亡时间、亡国者等有一个基本的认识,掌握西周分封制。

(二)能力目标

学习本课培养学生查阅资料,识别历史地图,合作的能力。通过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基础知识,分析得出结论:夏、商统治者的统治态度直接影响着国家的存亡。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概括、归纳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组,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通过搜集整理资料、制作示意图、编写和表演历史剧、讲故事的过程,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通过抒发感想,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通过制作比较表、分组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的运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课堂容量。

[度价值观]

通过夏、商、西周历史的学习,认识到国家统治者的残暴统治激起人民的反抗,最终推翻其统治,人民群众有权利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手段达到目的,树立民族责任感和法律意识。

[重点] 我国的原始人类

[难点] 通过奴隶制国家与原始社会对比,分析奴隶制度的进步性。

[课时]1课时

[课型]新授课

[方式与方法]综合启发式教学

[教学思路]

课前导学

1据学生的特点、能力、基础水平合理分组;学生以组为单位,查阅书籍、杂志、网站,搜集有关夏、商、西周的文字、图片、及视频资料。

2.夏、商、西周朝代更替情况表格。

3.有能力、有条件的学生可以制作相关的手抄报、课件等。

二、教学渗透

1.上网查询、搜集和剪辑相关影视资料,渗透信息和多媒体技术的运用。

2.可用多种生动活泼的文艺形式加深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总结知识要点,如编演历史短剧等以加深对本课内容的理解,使文、史融为一体。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导入新课。前面学习了原始社会的有关内容,到原始社会末期,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夏。从此奴隶制在我国建立。

2、学习新课

学生通过预习已经对夏、商、西周三朝的内容有了一个大体的了解。再通过填充历史再现表格从整体上有一个脉络清晰的掌握。

3西周建立。

一、夏朝、建立时间:公元前2070年

2、都城:阳城

3、建立人:禹、禹死后,传位给启,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夏朝最后一个国王是桀

二、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在公元前1600年部落商在汤率领下灭夏、商朝最后一个国王:纣(暴君),酷刑炮烙、周武王继位,在公元前1046年,周、商在牧野大战,商朝灭亡,三、西周在政治上实行分封制。西周后期,政局混乱,发生了国人暴动,赶走了周厉王,公元前771年西周灭亡。

3、课堂小结:多媒体显示历史坐标图,对本节课内容作一个概括总结。

4、开发思维

这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夏桀、商纣的残暴统治引起了人民的强烈反抗。就夏桀、商纣的残暴统治,人民的反抗。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先分组讨论。同学们还可绘制漫画,讲故事,写诗以及一切可以表现自己观点的形式都可以用来为自己服务,在形式问题上可以大胆探索,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5、自我测验

利用选择题和材料题两种题型对学生的掌握情况作一个了解。所以,选择题主要是基础知识的再现,材料题是一个知识拓展题。向学生提供了奴隶制下奴隶的悲惨处境,加深对讨论问题的理解。这部分采用抢答的方式,使学生有兴趣参与进来,主动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板书设计

一、夏朝

1、建立时间:公元前2070年

2、都城:阳城

3、建立人:禹

4、地位---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

5、禹死后,传位给启,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6、夏朝最后一个国王是桀

1纣

3西周建立。

4了国人暴动,7

二、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在公元前1600年部落商在汤率领下灭夏

2、商朝最后一个国王:、周武王继位,在公元前1046年,周、商在牧野大战,商朝灭亡,、西周在政治上实行分封制。西周后期,5、政局混乱,6、发生、赶走了周厉王,8、公元前771年西周灭亡。

《夏、商、西周的兴亡课堂实录》

孙玲

问:我国的原始社会时间跨度?距今约170万年到约公元前2070年原始社会有什么特点?①生产力极度低下;②生产资料公有原始社会瓦解后,人类社会进入阶级社会,第一个阶级社会是奴隶社会。我国的奴隶社会是什么时候形成的?约公元前2070年到什么时候瓦解的?公元前476年※没有用“约”字经历了多长时间?约1600年(板书)

一、我国最早的国家——夏

1、夏朝的建立——约公元前2070年

问:我国奴隶社会的开始是以什么事件作为标志的?夏朝的建立

在氏族公社后期随着阶级的出现,原始社会走到了尽头,阶级社会出现了。“天下为公,选贤与能”的禅让制也被“天下为家”的王位世袭制所替代。禹当部落联盟长的时候,已有特权。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禹在位时经历了从部落联盟长到夏国王的过渡阶段。

(板书)

2、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问:什么是禅让制?尧舜禹时,部落联盟首领由推选产生,这种更替首领位置的办法,历史上叫做“禅让”那世袭制又是什么呢?课本第20页注释① “禹传子,家天下”,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世袭制在我国历史上沿袭了将近四千年。

问:为什么说夏不是部落联盟而是国家?夏朝建筑了城堡、宫殿,建立了政府机构和军队,制定了刑法,设置了监狱——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国家机器。部落联盟是依靠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 问:夏朝国家机器的作用是什么?奴隶主阶级压迫奴隶和平民的工具什么是平民第20页注释③国家不是为整个社会成员服务的机构,而是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工具。所以说,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一个国家都有其统治范围,那么夏朝的统治范围又有多大呢?夏朝的统治中心区域,在今河南西部和山西南部一带

(板书)

3、夏桀的暴政

问:夏朝的第一个国王是谁?禹问:谁是夏朝的最后一个国王?桀夏桀是一个怎样的人?夏桀是有名的暴君他为了自己寻欢作乐,不管人民死活,还恬不知耻地自以为太阳。大家想一想,老百姓会不会买夏桀的帐啊?不会百姓对夏桀恨之入骨,宁愿和他同归于尽。桀的暴政是夏朝灭亡的根本原因。于是黄河下游的商国,起兵攻夏,灭亡了夏朝,建立了商朝。

(板书)

二、商汤灭夏和盘庚迁殷

1、商汤灭夏建国

问:商汤灭夏建国,时间是在什么时候?约公元前1600年也就是说,夏朝灭亡的时间是什么时候?约公元前1600年请大家算一算,夏朝的统治持续了多长时间?约470年问:商汤为什么能够灭夏建国呢?客观条件:夏桀失去民心;主观条件:商国力量强大所以说,一件事情要想成功,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缺一不可。问:商国为什么力量强大?商汤是位能干的君主;任用了有才能的伊尹

商朝前期,都城固定吗?不固定为什么商朝前期不断迁都?政治**和水患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什么时候才有改变商王盘庚迁都到殷

(板书)

2、盘庚迁殷

盘庚迁殷,是商朝历史发展的重要转折点。为什么这样说呢?大家想一想,商朝前期,政治稳定吗?不稳定从哪一点可以看出?多次迁都盘庚迁殷后,商朝的政治稳定了吗?稳定了而且商朝的统治区域不断扩展,成为当时世界上的大国。由于盘庚把国都迁到殷,所以后人又把商朝称为什么?殷朝或殷商夏桀暴政导致夏朝灭亡,商汤灭夏建立了商朝。到商朝末年,也出现了一个暴君,他是谁呢?纣,又称商纣或纣王课本上列举了商纣的暴政。请同学们比较一下,商纣和夏桀的暴政哪些地方是相同的?修筑豪华的宫殿,追求奢侈享乐那么商纣与夏桀比起来哪一个更残暴?商纣从哪一点看出?创制“炮烙”等酷刑 “炮”读音商纣的暴政导致了什么结果?商朝的灭亡

前面讲过,夏朝的灭亡,除了因为夏桀暴政失去民心之外,还有什么原因?商国力量强大那么商朝的灭亡,又是因为什么原因呢?①商纣暴政使社会矛盾空前尖锐;②周国的力量强大

周国一开始就是一个强大的国家吗?不是那么周国的兴盛是在什么时候?在谁统治期间走向兴盛的?周文王周国为什么能够兴盛?周文王重视农业生产,任用贤才前面说到,商汤任用的贤才叫什么?伊尹那么周文王任用的贤才又是谁呢?姜尚,又称为姜子牙或姜太公

周文王为灭商打下了政治、经济、军事基础。但是周文王有没有看到灭商的那一天呢?没有周文王死后,灭商的大任就落到了谁的肩上?周武王此时,商朝的统治更加腐朽,灭商的时机已经成熟。

(板书)

三、武王伐纣

问:武王伐纣的时间是什么时候?公元前1046年请大家注意武王伐纣的时间,它与我们前面所提到的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在表述上有什么不同?没有用“约”字这说明了什么?这一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是确定的武王伐纣的过程中,发生了一场著名的战斗,是什么?牧野之战由于商纣的暴政不得民心,战争一开始,商军纷纷倒戈,引导周军攻入商都,商朝灭亡。

周武王灭商以后,建立周朝,都城镐,历史上称为西周。为了巩固奴隶主政权,西周统治者实行了什么制度?分封制

问:什么是分封制?周天子把土地和人民,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诸侯有向天子纳贡、随从作战、定期朝见的义务周天子与诸侯的关系是怎样的?周天子是最高统治者,诸侯是天子的臣属,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

问:西周实行分封制的目的是什么?巩固奴隶主政权实行分封制后结果如何?西周通过分封诸侯,加强了统治,成为一个疆域广大的奴隶制国家由此可见,西周统治者实行分封制的目的达到了吗?达到了

第五篇:七年级历史下册 420《文学艺术下》教案 华东师大版

华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第二十课 文学艺术(下)

课程标准:列举古代书法、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方面的主要成就。学习目标

知识识记: 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张旭、苏轼等书法家及其名作

阎立本、吴道子、黄公望等画家及其名作。

能力培养 通过指导学生欣赏书法、绘画、雕塑等艺术作品,提高学生对艺术作品的鉴赏能力和历史想象力。

情感教育和价值观

在欣赏灿烂辉煌的中国古代艺术成就的过程中,让学生了解古代艺术家杰出的创造才华,刻苦的钻研精神和热爱祖国的真挚情怀,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心。

一定的艺术作品总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产生的,通过各类艺术的发展演变以及艺术作品风格特点的分析,帮助学生认识艺术创作与社会现实之间的关系,初步形成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教材学情分析

重点 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张旭、苏轼等人的书法艺术;

吴道子、范宽、苏轼、李公麟、张择端、黄公望、徐渭等人的绘画艺术;唐代的歌舞。

难点

较准确的讲解各类艺术的发展演变及其作品的风格特点,深刻领会艺术作品中的丰富内涵。上册书中已学习过文学艺术,学生对如何学习该部分内容已心中有数。因该部分内容欣赏性较强,故学生愿意学习,同时因为该部分内容机械识记性亦较强,且本节课课堂容量较大,故记忆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教法 自主探究,多为互动 欣赏讨论并重 教学过程

提问上一节课所学过的内容后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文学艺术,主要从书法、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方面来了解古代中国人民所创造的辉煌的社会文明。

导入新课

1、我国文字是有什么发展演变而来的?

2、说出我国文字字体的演变顺序。

3、被誉为“书圣”的书法家是谁?他是什么时候的人?他的代表作是什么?

学生回答后引入新课:书法艺术到了隋唐时期,呈现一派繁花似锦的景象。

一、书法 ⑴ 隋唐的书法

a 学生看书116页—117页,回答下列问题

唐朝有哪几位书法家?他们所擅长的字体分别是什么?代表作品有哪些? ?

b 师生共同欣赏课本上书法家的作品(生分小组讨论作品的不同特点,说出自己特别欣赏哪一个人的字,并就该字体说说自己写字的不足。让三个组进行发言。师做总结陈述)

c 组织学生阅读张旭和怀素练字的故事,启迪思考:怎样才能取得事业上的成功?圣自由发言,师让学生明确一点:任何艺术上的成功,都离不开坚实的基础和心志的投入。⑵ 宋代的书法

a 看书回答问题:宋代的书法有何特点?宋代新书风的代表人物是谁?

b 放多媒体,引领学生欣赏苏轼的《寒食诗帖》,并阅读课文对苏轼的介绍性文字。

c启迪学生思考课本119页思考题:苏轼曾在诗中说:“吾虽不善书,晓书莫如我,苟能通其义,常谓不学可。”你能理解苏轼诗的意思吗?谈一谈你对这首诗的看法。

明确苏轼之所以会有如此高的成就,其关键就在于创新,大屏幕打出江泽民总书记的话: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民族永不衰竭的动力。鼓励学生的创新意识。⑶ 元代的书法

看书回答: 元代的书法家是谁?他的字体风格是什么?代表作品是什么? 师生共同欣赏赵孟頫的作品。⑷ 明代的书法

看书回答: 明代有哪些书法家?其代表作是什么?

学习完书法这一框题后,引领学生总结归纳:书法家的作品为什么会流传后世?启迪创新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二、绘画

学生看书解决下列问题(问题用大屏幕展示)

⑴ 初唐的画家是 ;盛唐的画家 创造了一种笔墨圆润、富有粗细浓淡变化的线条,后人称他为“ ”。

⑵ 唐代山水画画家是、。其中 所作的《 》是现存最古的卷轴山水画作品。宋代山水画作品是 画的《 》和 画的《 》 ⑶ 北宋风俗画的代表作品是 画的《 》。

⑷ 北宋中后期,花坛上出现了一股讲求笔墨情趣和诗文意境、忽略形似,强调神似的画风,后人称这些画为“ ”。对文人画的勃兴起了重要作用,他的作品是《 》。⑸ 元代画坛 画成为画坛主流,其中 做的《 》备受后人推崇。⑹ 明代绘画最富创意的是泼墨大写意花卉画,代表人物是明后期的 其作品是《 》 学生边看书边解决问题,同位互对答案。教师强调重点

a 放多媒体 欣赏阎立本的《步辇图》,体会大唐盛世局面的繁华,培养民族自豪感。b 欣赏课本吴道子的《送子天王图》,白描手法,强调他被誉为“画圣”,他的创精神。

c 放多媒体 欣赏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同时提出思考的问题:艺术和现实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张择端为什么会有如此高的成就?张择端是我们诸城人的骄傲,你作为新时代的诸城人,应该为诸城做点什么呢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为家乡做贡献的意识。

d文人画是怎样兴起的?那一人物对文人画的勃兴起了重要作用?他的画如何?与他同时代的文人画画家是谁?其作品是什么?欣赏二位的画作。突出苏轼的创新精神。

e 欣赏课本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揣墨山水画的风格:雅淡空灵,意境深远。陶冶情操。

f欣赏课本徐渭的《墨葡萄图》,教师简介其生平事,领会画为心声,画是精神生活的寄托,是对现实生活的或曲折或直接的反映。

三、雕塑艺术

复习提问隋唐以前雕塑艺术的成果,如秦兵马俑,北朝佛教石窟中的雕塑作品,指出这些雕塑大都表现政治或宗教题材,生看书,明确宋代以后,雕塑走向生活化实用化 引领学生看书回答问题 宋代雕塑艺术以 为题材,具有 风格。明清的雕塑作品水平如何? 师生欣赏北宋定窑的白瓷孩儿枕、北京故宫太和门前的铜狮(见课本)

四、舞蹈艺术

学生自己看书回答问题 我国的原始歌舞出现于 时代。

商代和西周,乐舞已经很盛行。在湖北随县出土的成套 表明我国古代音乐在春秋战国达到较高的水平。

唐朝是我国著名的宫廷乐舞有《 》和《 》 小型娱乐性舞蹈大体有两类: 舞和 舞

首先请音乐课代表归纳问题: 在舞蹈艺术发展过程中,有何特点?请举一例说明之。

在回答特点这个问题时,要强调中外吸收、学习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学习别人的长处,使自己不断的提高和进步。

引领学生欣赏课本124页、125页插图

形成性测试:见课课练,可根据自己的训练要求,自由组合测试题。课堂小结 老师一方面强调重点,另一方面结合学生实际,鼓励其学习,增强其民族自豪感和爱国心,充分认识艺术来源于实践的科学论断,张扬其学习的风帆。同时引领学生归纳,这些作品有的流寓海外,被外国博物馆收藏,学生思考原因,培养为中华之崛起读书的豪情 板书设计 文学艺术(下)

书法 隋唐的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 张旭、怀素

宋代的苏轼 米芾,元代的赵孟頫 明代的文征明董其昌 绘画 山水画 唐朝的阎立本、吴道子 宋代的范宽

花鸟画 宋徽宗

风俗画 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文人画 苏轼的《古木怪石图》元代的黄公望 明代的写意花卉画 雕塑 白瓷孩儿枕

舞蹈 战国青铜编钟 隋唐的宫廷乐舞 《秦王破阵乐》《霓裳羽衣舞》 教学后记

下载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6课《闭关锁国》教学设计 华东师大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6课《闭关锁国》教学设计 华东师大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七年级历史教学设计

    第10课 “休养生息”与“文景之治” (教学设计) 高坝一中文综组赵波波 〖教学目标〗 1.知识识记 ①了解楚汉战争、刘邦开国的基本情况。 ②知道休养生息、文景之治等基础知识......

    七年级历史教学设计

    七年级历史教学设计 《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 课程标准: 了解宋代的社会生活。 教材简析 宋代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是两宋时期封建经济继续发展的产物,本课紧承12课两宋经济的发......

    七年级历史下册教学工作总结

    七年级历史下册教学工作总结 东关初中 安芳妮 本学期,本人任教七年级三个班的历史课。一学期来,本人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勤恳、坚持不懈的精神从事教学工作。作为......

    七年级历史下册教学总结

    七年级历史下册教学总结——总结过往,以便走好今后的路王文斌本学期即将结束了,按照教学计划以及新的《历史课程标准》,已经如期完成了七年级历史下册的教学任务。回顾这学期的......

    七年级历史下册教学工作总结

    篇一:七年级历史下册教学工作总结七年级历史下册个人教学小结渠口九年制学校 刘 晓 琴 七年级历史下册个人教学小结 刘晓琴 本学期我继续担任七年级三个班的历史教学工作,在......

    七年级下册历史教学工作总结

    2014年级上期七年级下册历史教学工作总结 转眼间,又一学期过去了。在本学期里,本人担任初一年级历史教学工作。一期里,本人对教学工作不敢怠慢,认真学习,悉心研究教法,虚心向其他......

    七年级历史下册教学心得

    七年级历史下册教学反思 结合自己的教学,仔细想来,存在以下问题:下学期的工作已经结束了,到底有哪些值得反思和回顾呢?回想这五个月来的工作,其中的酸甜苦辣滋味油然而生,不禁感慨......

    七年级下册历史教学总结

    七年级下册历史教学总结 郑清凤老师 本学期我担任七年级1-8班的历史教学工作任务。我认真备课,扎实开展教学活动,勤于听课学习他人长处。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顺利完成教学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