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的暑假红色之旅
我的暑假红色之旅
上海师专附小刁睿稼
今年暑期的七月一日正好是我们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我也经历了一系列极有意义的红色之旅,就让我来介绍一下吧:
观画展
当我在上海美术馆“咱们的共产党人”画展上,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等老一辈革命领导者栩栩如生,画面上的故事生动、色彩鲜明,映入眼帘。我就像上了一堂党课,感受到了共产党的光辉历程和峥嵘岁月。
学历史
当我怀着崇敬的心情踏进中共“一大”会址的大门,仔细聆听讲解员阿姨娓娓叙述,我的思绪也仿佛回到了那艰苦卓绝的年代。顺着小巷寻到邹韬奋纪念馆,当我和这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近代历史上杰出的新闻记者的雕像合个影时,我激动不已。他有句名言:人生向上,全靠有奋斗的精神。这也成为了我人生的目标。
登长城
当我登上梦寐以求的八达岭长城,巍巍壮观的长城好使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上蜿蜒起伏。爬上地势陡峭的长城、加上烈日当头,可以想象到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辛。
我把我的红色之旅记录在社会实践护照里,用照片记录下每一个瞬间,再做成小报。请大家分享。
历史的红色之旅是革命先辈们开创的,未来的红色旅程由我们来开创。
第二篇:暑假红色之旅感想
暑假红色之旅——广州农讲所
2011年7月30日,载着阳光和雨露,我踏上了红色旅游的征途,这一站,我去的是广州农讲所。农讲所,全称是农民运动讲习所。位于广州市越秀区中山四路42号。旧址原为番禺学宫,是明清时期番禺县培养儒生和祭祀孔子的主要场所。占地面积约1.5万平方米。始建于1370年(明洪武三年)。选择这个地方,是因为它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培养农民运动干部的学校。我们的伟大领袖毛泽东曾在这里担任过所长,讲授了“中国农民问题”、“农村教育”、“地理”三门课程,并编辑了《农民问题丛刊》。萧楚女、彭湃、周恩来、阮啸仙、恽代英、赵自选等担任了农讲所教员,分别讲授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等方面的课程。还聘请了社会知名人士郭沫若、何香凝等来所专题演讲。农讲所学员来自全国20个省区共318名。他们在这里学习革命理论、进行军事训练,还到海丰、曲江等农村考察农民运动。毕业后,学员分赴全国各地进行革命活动,播下了许多革命火种,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重要的篇章。这里是革命种子萌生之地,这里是伟大革命者思想火光碰撞的地方,所以,在这里,我想感受一下这个革命摇篮里的绚丽思想。
一、历史背景 第一次国共合作形成后,国民革命运动迅猛发展。为了配合即将进行的北伐战争,发展全国农民运动,1926年5月,由毛泽东任所长的第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在此举办,周恩来、萧楚女、彭湃等共产党员任教员。来自20个省区的327名学生,在此学习农民运动的理论和方法,接受严格的军事训练,参加重大的社会活动。他们毕业后奔赴全国各地,领导农民开展反帝反封建斗争,对中国革命做出了重要贡献。
解放后,人民政府于1953年修复旧址,建立旧址纪念馆,周恩来总理为旧址题名。1961年,国务院公布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由中共广州市委、市人民政府公布为首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1年,由中共中央宣传部公布为全国第二批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05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等部委命名为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点。
农讲所旧址中,当年的所长办公室、教务部、军事训练部、课堂、学生宿舍等均按原貌布置,并辅有《农讲所旧址复原陈列》展览,实事求是地展示第一届至第六届农讲所的历史。我馆修复了番禺学宫东路建筑的明伦堂和光霁堂,设有《孔子与儒学》、《中国科举文化》、《广东各地学宫》等展览。同时,配合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举办富有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意义的专题展览。自建馆以来,农讲所旧址已经接待观众2000多万人次,还迎接了数以万计来自世界五大洲的国际友人。
二、参观过程
农讲所的大门没有中山纪念堂那么的雄伟,那么的恢宏,但是却丝毫不减严肃之态。就像一个内力深厚却深藏不露的老人,但是却有与生俱来的让人敬畏的气势在。正门悬挂着周恩来1953年题写的“毛泽东同志主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的横匾。似乎短短的几个字就可以让人感受到这位老人的深厚内力了。
进入正门,跨上泮池上的石拱桥,看到两边的池上的红莲花在阳光的照耀下,就像娇艳欲滴的姑娘,也许生长在农讲所里,近朱者赤,所以她也染上了那种铮铮铁骨的气魄,不会让人觉得怜悯,只会让人感到心生敬佩。
番禺学宫里,当年的所长办公室,教务部,军事训练部,课堂,学生宿舍等,均按原貌布置。
值星室破旧的牌子上还写着值星官,里面有一台历史悠久的时钟,一张残旧的桌子,和一个简陋的报架。时钟没有走动,但却丝毫不阻碍历史年轮的转动,而今我们清晰的见到了当时的一切摆设。就是一个词“简陋”,充分的发挥我们中华民族的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教务部是在原来番禺学宫大成门,教务部负责的是管理和组织教学工作,当时陆沈任教务主任,肖楚女任专职教员,里面整整齐齐的排着简陋的桌椅,桌椅上整齐划一的摆放着笔墨纸砚,驻足感受时,就像真的能看到当时的学生们低头执笔认真的书写,而教员在讲台上激情飞扬的教授的情景。
毛泽东办公室,原是番禺学宫更衣所。毛泽东常在这里会见教员、学生,还主编《农民问题丛刊》。从实物展览中可以看出,毛泽东之前的生活是多么的节俭,所用之物是那么的简朴,充分的体现了他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也许最抢眼的就是那一个五排的书架和那一个报架,还有桌上的几叠书,毛泽东能够带领我们创出新生活,也是汲取了许多的知识,做了许多的研究,在书桌上苦研了多少了日夜的吧? 之后我还参观了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陈列。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简单的八个大字,却具有不可阻挡的气势,就像我们现在的中国共产党立志要为人民服务那样的坚定不退缩。陈列馆里介绍了广州农讲所的办学情况,说明了农民问题是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没有农民的支持和拥戴,国民革命不会成功。馆里还陈列了当年学生们的军装、草鞋、挂包、奖章、奖状等。我就像是在看一部历史剧一样,眼前似乎能够看到当年他们在这农讲所中生活,学习,努力奋斗的情景。使我不经要驻足欣赏,静心聆听。
三、参观感受 通过这次的参观学习,我深切的领略到了那段光辉历史、革命领袖们为建设新中国而甘于在艰苦的生活工作环境中努力前行的伟大革命牺牲奉献精神,还有那段共产党成立的艰辛历程。这一幕幕实情实景,比一本教科书更让我们震撼,更让我们警醒,更让我们要时刻提醒自己,自己是一个党员,党员的义务与责任是什么!也让我们鞭策自己要认真学习党的先进思想,要时刻发扬党的精神,不断提高自己的党性觉悟。要坚定理想信念、发挥先锋作用;要有责任意识,有服务理念;要注重加强世界观改造,与时俱进。在社会实践中提高自己,在为人民服务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从而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而努力奋斗。
第三篇:暑假社会实践总结(红色之旅)
在学校的组织下,7月11日——16日为期6天的时间里开启了我的暑假社会实践,和我一起接受实践的还有本院的其他五位同学,我们主要追寻了弥漫着浓厚红色革命主义意义的西安市、以及延安市,在这有限而极具重温历史的时间里,我不仅领略到祖国大好河山的雄伟,以及深沉的革命传统教育。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这宏伟的句子,在小学时期读来虽波澜壮阔,气韵十足,可不曾想象是怎样一副气势翻涌的场面,当我真正站在黄河壶口边上的时候,才领略到这句诗的神韵之处,仿佛也看到了李白当年也站在这壶口满腹诗情的样子;当我一步一步靠近壶口瀑布,心中对大自然的敬畏油然而生,慢慢膨胀....湍急宏大的河水从天而降,心里的情结顷刻间泛滥如眼前的奔流,远远流长,我想走得更近些,用手去触摸您,让我崇敬的母亲河,您不仅养育了中华儿女,更传承了不屈不饶、勇往直前的拼搏精神,我突然觉悟这正是我所缺少又必须得到的心境。
告别宏伟的母亲河,我们来到延安,首先我们寻访重温了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革命先辈曾经生活、工作过的地方,在这极富历史味道的土地上,深切的感受到革命道路的艰辛,而正作为大学生的我,为何不发扬革命前辈们艰苦奋斗的精神呢,想到这,倍感惭愧。当年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同志等革命领袖,虽在这露天的食堂、简陋的集体宿舍.....如此艰辛的环境下,但他们心里满怀崇高的革命使命,紧紧的团结在一起,赶走了入侵的日本鬼子,这是一段多么让人高歌传唱的历史传奇。如今是新的时代,在党的正确领导下,我们更要坚定住信仰,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继承伟大党人的心理斗志。虽然日子越来越幸福了,但我们决不能被裹着糖衣炮弹的“享乐主义、金钱主义、铺张浪费等”思想所俘虏。在重走这段红路的道路上,我还领悟到坚守实事求是的精神也非常的重要,在延安时期,革命伟人正是用这种精神织成的顽抗防备,人民军队才能用极其简陋的武器装备,取得伟大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我们要坚持不懈地加强责任心、责任感的心理素质培养,争取做个党的优秀接班人。
在这次充满意义的实践中,不但丰富了我的社会实践见识,同时也提高了我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自身素质的修养,也让我树立起义务服务社会的思想和坚持不懈的勇气;同时,也让我更加明确了人生目标,为将来更好的回报祖国、服务社会打下坚实是基础。社会实践是引导我们走出校门、探足社会的一个很好的平台,然而这个平台后面的感悟我将受用一生。
第四篇:我的红色之旅
我的红色之旅
12月17日,天气晴朗,阳光明媚。天空似乎比往常更蓝,云彩似乎比往日更白,神采奕奕的我和同学坐上220公交车从学校开始了我的红色之旅.第一站,我与同学参观了八一南昌起义纪念馆,我们在这里一起回顾了先辈们的不朽事迹。作为生长在和平年代的一个社会青年,我的感慨很深。19世纪的悲怆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但自20世纪,中国迎来了当家作主的时刻,这一切都要归功于1927年那难忘的时刻。1927年8月1日,几位起义领导人在南昌点燃了革命的圣火,自从那时起,中国革命的火种便燃起在祖国的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它指引了中国人民取得革命的最终胜利。时至今日,我们才有了强大的祖国。人们不会忘记那辉煌的时刻——八一南昌起义。作为一次参观活动,我觉得这一次八一起义纪念馆之行很有意义。在那里我们深化了自己对历史的认识,使自己的思想觉悟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站在伟人的雕塑下宣誓,贴在红旗旁重温那段辉煌的历史,那是何等的骄傲和自豪。那心中的血液在沸腾,浑身充满了无穷的力量和激情!我和同学参观了纪念馆,那里陈列了许多当年革命先辈们使用过的武器和生活用品,这使我深刻地了解到当年革命条件的艰苦和形势的紧迫。革命先辈们为了民族的解放,不惜抛头颅洒热血,把满腔的热情献给了伟大的革命事业,他们用行动证明了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也为我们这些后辈们做出了好榜样。当我看到当年起义布防图和革命志士们在领袖的正确领导和指挥下,奋勇杀敌时,我被先辈们军事思想的先进性和革命热情的高涨所震撼。那时我便思索先辈们的这些都从何而来,历史给予了我答案,那便是他们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真理的信仰和誓死为受苦受难的人民创造幸福生活而奋斗的决心。
通过这次对八一起义纪念馆的参观,我深化了对历史的认识,特别是对中国近现代史的了解。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会更勤奋刻苦,在生活中会更朴素节约,关爱他人,积极参加各种有益的活动,让我的大学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不要让自己在回首往事时却发现自己的行囊仍空空,足印仍曲曲。奋斗是我人生的职责,八一精神便是我奋斗的动力。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我们应该知道“有德无才是废物,有才无德是危险品”的道理,我们所谓的德就应该以全心全意为人民务为最高奋斗目标,一旦我们确定了这一目标,我们的灵魂也会因此而变得高尚,那时的你必定是一个德才兼备的人。
第二站,我们来到了革命烈士纪念堂。到里面参观了江西革命烈士们的英雄事迹和各种雕塑和展品。在蔚蓝的天空和金色的阳光衬托下,这座革命纪念堂显得格外庄严肃穆,走进纪念堂,一种红色气息迎面扑来,让人倍感振奋,接着,一幅幅惨烈的战争场面出现在我们面前,不禁将我们带到了那战争场面,在解说员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各位英雄烈士,并了解了他们的英雄事迹。
这次参观,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当年革命时期的革命烈士们还有他们的英雄事迹,更增添了我的爱国主义意识,另一方面,我觉得,它给我最深的,就是一份感动、一份发自内心、抨击心灵、毫无掩饰的触动,我也不知道这份触动从何而来,但它的确是令我十分感动。那些英雄烈士们,是多么多么的可爱、可敬和伟大,如果没有你们的牺牲,那还有今天富强民主的祖国啊!那还有今天幸福美好的日子啊!英雄烈士们,我永远向你们致敬、永远向你们学习,学习你们身上那种大无畏、为祖国奉献的精神,学习你们身上那种爱祖国、爱人民的品质。
可以说,这次参观,让我受益匪浅,让我学习和懂得了很多很多东西,希望这些能在未来的道路上引导我,让我的人生更加正确、更加成功!
最后一站,我们来到了八一广场,在高大雄伟的革命烈士纪念碑下,在布满彩色风筝的蓝空下,一切都被定格在这历史的一刻,脑海中一直浮现着先前参观过的种种影像。回忆是靠主流线的牵引,才一直沿着脑细胞投影下去。
记忆中洗马池的灰色五楼,断然5000平米的它屹立于万众异眸,声光电的运用自如令八一起义活像应运而生。五雄石雕迎面开场,群英雕像两侧散开。一主八一因果概况,一副中华新貌历程。红灰主色寄革命意义,绿荫环绕寓群众力量。
馆正门姿势各态的五人却用身体语言透露了他们所思所想与那所谓的精神面貌:其一者握拳45°表明蓬勃的斗志以及预测这场革命的胜利,其二者提眼镜一笑于此危乱中乐观依旧,其三者单手支腿挑明昂扬血拼之意,余二者抱臂叉腰尽显民众生活常态。
正因为有这些人风范至高,才使他们成了领袖,才有一些先进思想灌入的可能,才有把革命搞下去闹下去的结果。天心纡大胜,潮汕战节节失利。汪精卫阴谋暗布,迫使中共转阵河心小船会谈;朱德鸿门宴麻将桌牵制敌军两大军团团长副团长,得以使八一起义一炮打响。若没有这些曲折与光明轮换电影式上演,我想历史也就没有存在的意义,八一起义也便不会让人惊心动魄热血沸腾。有时候历史被掀开了,又是重新一种解释;有时候历史被重读后,又是另一种品味。二楼大多的陈列物是八一起义后,中国一场又一场政治或是经济革命纪念物,例有八年抗战、三次战役、新中国成立、整改援朝、两弹成功、长征神舟发射以及四代元首标志性口号等。一件物品,一种思想,便是一段历史。
无论这些历史怎么反映怎样变迁,但究其本总是沿着中国逐渐繁荣强大的趋势导演进程的。我们不可能停留在痛苦回忆中,因为历史最终向着好发展,聪明的人会让回忆变成蛋糕。
回忆也是需要过滤的,因而需要保留美好的。你多么痛苦过,也许你失恋了,你还沉迷于对某个影子的念念不忘中,甚至于像近期的科院师范某男样为情所杀,你也得忘记,找回到原来感情的白纸,继续乐观着走完即使暂时单身也依旧潇洒的日子,回到最初的原点。你多么失意过,也许你失败了,你依然忘不掉被嘲笑的阴影,甚至于像去年的富士康因为种种压力连环跳楼,你也得微笑,乐观与坚强会让生活向好的方面发展。
最后,我用在八一纪念馆留言册上的题字作为结束语:因为来过,所以成长。历史,我们与它一起成熟。
班 级:11广播电视新闻学
学 号:2011101554
姓 名:谢显柳
第五篇:红色之旅
红色之旅
XX年XX月XX日,怀着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怀着对革命先烈的万分崇敬,我们在单位党组织的组织下踏上了红色之旅。本次红色之旅以中国五大革命圣地之一的红色革命根据地西柏坡为重心,途径济南、曲阜、泰安、石家庄等。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
我们的第一站是山东省省会——济南。济南自然风光秀丽,自古素有“泉城”之美称。尤以趵突泉、黑虎泉、五龙潭、珍珠泉四大名泉久负盛名,自古享有“家家泉水,户户垂柳”之誉。济南拥有的泉水之多,流量之大,景色之美,独步天下.这些泉,纵横分布,错落有致,既有趵突、黑虎、珍珠、五龙潭四大泉群,又有郊区泉群,誉称72名泉。本次红色之旅,我们有幸一睹被誉“为天下第一泉”的72名泉之首——趵突泉的风采。趵突泉分为三股,清而至绿,争相喷涌,昼夜不息,让人感觉永远那么纯洁,那么活泼,永不疲乏,永不退缩。这就是大自然的伟大!
济南除了趵突泉,还有一个不得不去的地方——大明湖。大明湖是繁华都市中一处难得的天然湖泊。蛇不见,蛙不鸣;久雨不涨,久旱不涸是大明湖两大独特之处。大明湖自然景色秀美,名胜古迹争辉。波光粼粼的湖面上,时有鱼儿跳波,偶见鸢鸟掠水。碧波之上,画舫穿行,小舟荡波。沿湖八百余株垂柳环绕,婀娜多姿,风情万种。绿荫之间,曲廊秀桥、亭台楼阁若隐若现,令人应接不暇,可谓步移景换,游趣无穷。各处游客云集,指点观赏,欢声笑语,一派繁华景胜,好似北国江南。在我的心目中,大明湖公园比颐和园没有多大逊色。大明湖的美景赏不完,大明湖的古迹品不尽。遗憾的是时光如梭,我们还来不及细细品味大明湖的美就匆匆离开了······
万世文章主历代帝王师
我们的第二站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的故乡——曲阜。在这里,我们游览了孔庙、孔府以及孔林。孔庙是我国历代封建王
朝祭祀孔子的庙宇,是一组具有东方建筑特色、规模宏大、气势雄伟的古代建筑群。孔府也称圣府,是孔子的后代子孙们——衍圣公居住的地方,是我国仅次于明、清皇帝宫室的最大府第。孔林本称至圣林,是孔子及其家族的墓地,是我国规模最大、持续年代最长、保存最完整的一处氏族墓葬群和人工园林。曲阜“三孔”体现了历代君王,历届大臣,历朝百姓对孔子的尊敬。孔子的大部分思想在当今的社会仍是真理,仍然值得我们去学习、去体会。有空的时候翻翻《论语》,品品孔子,一定会受益匪浅。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我们的第三站是泰安。泰安也因泰山而得名,从古语“泰山安则四海皆安”中来,寓意“国泰民安”。到了这里,自然一定要去素有“天下第一山”之美誉的我国的“五岳”之首——东岳泰山。泰山不仅是一座自然山,更是一座文化山、精神山。泰山的美有霸气的一面。它拔起于齐鲁丘陵之上,主峰突兀,山势险峻,峰峦层叠,形成“一览众山小”和“群峰拱岱”的高旷气势。同时,泰山多松柏,更显其庄严、巍峨、葱郁;又多溪泉,故而不乏灵秀与缠绵。缥缈变幻的云雾则使它平添了几分神秘与深奥。它既有秀丽的麓区、静谧的幽区、开阔的旷区,又有虚幻的妙区、深邃的奥区,需要我们去寻找,去发现。无限风光在险峰,也许在泰山的某个角落还藏着我们未曾见过的美景。当然,作为一座文化山,泰山有历代刻石2500余处,堪称中国书法第一山!秦统一以来12位皇帝举行泰山封禅祭拜大典,以历朝有百代帝王各种级别参拜!由此可见,泰山在我国的精神文化领域有着不可代替的地位。人生如登山!若不亲自攀登怎知泰山之古?怎知祖先之精神!就像当年汉武帝八登泰山,发出一连串感叹:“高矣!极矣!大矣!特矣!壮矣!赫矣!骇矣!惑矣!” 就像明太祖朱元璋尊谓泰山:“泰山根盘齐鲁兮,不知其千百里;泰山高耸入云兮,不知几千万仞”。来到泰山,心花怒放;来过泰山,获益良多。
千军万马指挥若定三大战役运筹帷幄
我们的第四站终于到了本次旅游的重点、全国著名的五大革命圣地之一——西柏坡。西柏坡是党中央、毛主席进入北平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
1948年党中央、毛主席移驻西柏坡,在这里指挥了震惊中外的三大战役,召开了具有历史转折意义的七届二中全会。在这里,我们参观了中国中央旧址。它给人的感觉,除了简陋还是简陋。破旧的房子加上破旧的家具,当时的艰苦可想而知。但是,就是在这里,在这么艰难的条件下,我们的党指挥军队,打败了装备精良,条件优越的国民党。之后,我们还参观了西柏坡纪念馆,了解了一九四七年至一九四九年的两年时间里西柏坡发生的一系列历史大事。这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纪念馆内的电报墙。电报墙上用事实说得非常清楚:十个月不到,在西柏坡这个世界上最小的指挥部里,一不发人,二不发枪,三不发粮,只发了197封电报,就打败了国民党反动派几百万军队。这胜利是坚持的胜利,是勇气的胜利,更是民心的胜利。
在了解了西柏坡之后,我觉得移驻西柏坡本身就是一个了不起的决定。要知道延安是长征之后中国共产党建设多年的根据地,放弃需要多么大的决心。非有大智慧大胸怀的人是做不出这撤离的决断的。“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得。”毛主席正是一位高瞻远瞩有着大局观念的伟人。至此,我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崇敬,对党的热爱有多了一分。
说到西柏坡,西柏坡精神自然是少不了的。西柏坡精神于毛泽东在西柏坡召开的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中共中央在西柏坡的时期,是中国革命的伟大历史转折时期,也是我党民主革命过程中最成功、最辉煌的时期。在西柏坡,中共中央不仅领导新民主主义取得全国胜利,而且为实现党的工作重心从农村到城市、从战争到建设的转变,为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开辟了通途。党中央在西柏坡时期的辉煌历史和成功经验,铸就了伟大的西柏坡精神。这是一种代表历史性转折的革命精神,是中国无产阶级革命精神发展的新阶段,是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的延续和发展。西柏坡精神,不仅是我们党,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特别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发扬光大。
西柏坡的故事很多,给我的教育很深刻。走进西柏坡就是走进六十多年前那激情燃烧的岁月,也就是走进一部辉煌厚重的历史!它的名字,镶嵌在中国解放战争的丰碑中,镌刻在共和国大厦的基石上——新中国从这里走来。
游过了西柏坡,本次红色之旅有接近了尾声。在西柏坡之后,我们还游览了赵州桥及隆兴寺。它们展现了我国古代领先于世界的技术,体现了我国古代广大人民群众的智慧,让生为一个中国人的我感到无比的自豪。
五天的时间虽然很短,但红色之旅的意义却是很深远的。通过这次红色之旅,我欣赏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品味了祖国的古今文化,体会了老一辈革命者的艰苦,明白了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明确了作为一个年青团员的奋斗目标。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我们一定要继续发扬革命传统,保持革命本色,继承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事业,与时俱进,抓住机遇,开拓创新,努力做到:
一、加强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政治理论学习,加强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
二、实践“三个代表”,提高政治素质,在思想行为上,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紧紧围绕党的中心工作而开展各项工作。
三、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坚持走群众路线,为党在群众中树立良好形象而尽一份力,真正起到密切党群关系的桥梁和纽带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