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长葛市程发木业有限公司诉被告许昌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第三人胡水花不服工伤认定一案

时间:2019-05-13 23:38:5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原告长葛市程发木业有限公司诉被告许昌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第三人胡水花不服工伤认定一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原告长葛市程发木业有限公司诉被告许昌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第三人胡水花不服工伤认定一案》。

第一篇:原告长葛市程发木业有限公司诉被告许昌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第三人胡水花不服工伤认定一案

原告长葛市程发木业有限公司诉被告许昌市劳动和社会保

障局、第三人胡水花不服工伤认定一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0)许行辖字第4号

行政裁定书

原告长葛市程发木业有限公司诉被告许昌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第三人胡水花不服工伤认定一案,魏都区人民法院报请本院指定管辖。本院经审查认为,本案原告及第三人的住所地均在长葛市,为方便当事人诉讼,本案宜由长葛市人民法院审理。依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案件管辖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四条第(二)项之规定,裁定如下:

本案由长葛市人民法院管辖。

二O一?年三月五日

第二篇:新安县富安煤业有限公司诉新安县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工伤认定一案

新安县富安煤业有限公司诉新安县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工伤认定一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09)洛行终字第17号

行 政 判 决 书

河南省洛阳市中级人民法院

上诉人(原审原告):新安县富安煤业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廉新庆,矿长。

被上诉人(原审被告):新安县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法定代表人:卢多哲,局长。

原审第三人:赵丙伟,男,1956年2月29日生。

上诉人新安县富安煤业有限公司诉新安县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工伤认定一案,不服新安县人民法院(2008)新行初字第14号行政判决,向本院提起上诉。本院依法组成合议庭,公开开庭审理了本案。上诉人新安县富安煤业有限公司委托代理人阴吉锋,被上诉人新安县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委托代理人陈佶、白来群,第三人赵丙伟及其委托代理人张学敏、李小穗均到庭参加了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原审法院认定,第三人赵丙伟2007年11月20日在原告新安县富安煤业有限公司工作期间,被石头砸伤腰部,经住院治疗后,赵丙伟于2008年3月18日向被告新安县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申请工伤鉴定,被告根据赵丙伟的诊断证明、身份证以及原告出具的“关于赵丙伟同志的受伤事故报告”等材料认定赵丙伟所受伤为工伤,并于2008年4月9日作出洛(新安)工伤认字[2008]014号洛阳市工伤认定通知书。

原审新安县人民法院认为,依据国务院《工伤保险条例》第五条之规定,被告作为县

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有权作出被诉的工伤认定;从原告出具的“关于赵丙伟同志的受伤事故报告”中可以认定赵丙伟是其职工这一事实成立。故被告新安县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作出的工伤认定通知书证据确凿,适用法律、法规正确,判决维持了新安县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2008年4月9日作出的洛(新安)工伤认字[2008]014号洛阳市工伤认定通知书。

上诉人新安县富安煤业有限公司诉称,1、被上诉人作为县级劳动保障部门,无权作出必须由设区的市以上劳动部门作出的工伤认定;

2、上诉人煤矿目前只是处于建设阶段,至今未投入生产,与第三人赵丙伟之间没有劳动合同,赵丙伟只是受雇于其他工程承包人工作期间受伤的,与上诉人之间不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3、上诉人于2008年3月13日出具的“关于赵丙伟同志的受伤事故报告”是在第三人误导的情况下出具的。故上诉请求:l、请求撤销新安县人民法院(2008)新行初字第14号行政判决书;

2、撤销被上诉人作出的洛(新安)工伤认字[2008]014号洛阳市工伤认定通知书。

被上诉人新安县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辩称,1、答辩人作为用人单位所在地的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有权对本案作出工伤认定。

2、在上诉人2008年3月13日给我局出具的“关于赵丙伟同志受伤事故报告” 不仅承认赵丙伟系其单位职工,而且还把赵丙伟在工作中受伤的经过书写的非常清楚具体,我单位据此认定赵丙伟的伤为工伤。

3、上诉人提出其与赵丙伟不存在事实劳动关系并无任何证据证明,其主张不应采信。综上,答辩人对本案工伤认定享有法定职权。答辩人作出洛(新安)工伤认字[2008]014号洛阳市工伤认定通知书程序合法,实体公正,适用法律正确,应予维持,请求驳回上诉人的上诉请求。

原审第三人答辩意见与被上诉人意见一致。

本案二审查明的事实与原审认定事实一致。

本院认为,1、被上诉人新安县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作为县级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依据国务院《工伤保险条例》第五条第二款“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劳动保障行

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工伤保险工作”之规定,有权对第三人作出工伤认定,对于上诉人提出的工伤认定必须由设区的市以上劳动保障部门作出,被上诉人作为县级劳动保障部门无权作出工伤认定的诉求,于法无据,不予支持;

2、上诉人称自己煤矿尚处于建设阶段,与第三人间不存在劳动合同的理由并不影响其与第三人间事实劳动关系的形成,且其为第三人出具的“关于赵丙伟同志的受伤事故报告”本身即证明上诉人承认了赵丙伟系其职工这一事实;

3、上诉人称其所出具的受伤事故报告系第三人误导所致,因无相应证据支持,依据谁主张谁举证原则也不予支持。综上,被上诉人新安县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作出的洛(新安)工伤认字[2008]014号洛阳市工伤认定通知书程序合法,证据充分,应予支持。一审新安县人民法院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应予维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六十一条第(一)项之规定,判决如下:

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本案二审案件受理费50元,由上诉人新安县富安煤业有限公司负担。

本判决为终审判决。

审判长刘俊江

审判员侯宏生

审判员汤丽

二00九年三月二十七日

书记员张丽梅

第三篇:原告李新社浙江富马仪表有限公司诉被告开封仪表有限公司、第三人李新社劳动争议一案

原告李新社浙江富马仪表有限公司诉被告开封仪表有限公

司、第三人李新社劳动争议一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09)顺民初字第542号

民事判决书

原告浙江富马仪表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张立弟,董事长。

委托代理人姜周健,浙江嘉瑞成律师事务所律师。

被告开封仪表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秦聚周,董事长。

委托代理人房超,该公司员工。

委托代理人李嘉然,河南论衡律师事务所律师。

第三人李新社,男。

原告诉称,第三人曾系温州恒海科技有限公司员工。双方于2005年劳动合同终止后,原告因生产需要聘用第三人为产品设计师,并签订了技术人员聘用合同,合同期限自2005年3月28日起至2011年3月27日止。合同签订后,第三人一直在原告处工作。2008年12月4日,被告以第三人与其存在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关系、原告招用尚未与其解除劳动关系的第三人,给其造成经济损失为由,向开封市劳动仲裁院申请劳动仲裁。开封市劳动仲裁院于2009年7月2日作出汴劳仲裁字(2009)第57号裁决书,裁决原告与第三人的劳动合同终止,第三人继续履行与被告的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原告赔偿被告间接经济损失910000元。原告认为,该裁决缺乏事实与法律依据,原告是在第三人与其他企业解除劳动关系后才与其签订劳动合同,未违反劳动法的相关规定,第三人原所在的单位是开封仪表厂,并非与被告存在劳动合同关系。因开封仪表厂是国有企业,改制后的被告是股份制企业,基于企业性质发生改变,第三人有权选择是否受聘于被告。开封仪表厂因改制与第三人终止了劳动合同关系,第三人未与被告签订新的劳动合同,与其不存在劳动关系。故请求依法判令原告与第三人签订的劳动合同合法有效,原告无须向被告赔偿经济损失。

被告辩称,第三人与被告存在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关系,至今未终止或解除。被告前身是开封仪表厂,第三人于1982年到该厂工作,参与了厂内多项专业技术工作,掌握着主要产品体积管制造的核心机密。1995年,双方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签订了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2003年,根据开封市政府的统一规划,开封仪表厂进行了整体改制,包括第三人在内的原开封仪表厂全体在册职工均由开封仪表有限公司接受,企业名称的变更并不影响与第三人劳动合同的履行。开封市劳动仲裁院对事实的审查和确认是完全符合事实和法律规定的,原告所主张的第三人在其他单位工作不能成为其拒绝承担赔偿责任的理由和借口。第三人和原告的行为给被告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仲裁机关根据原告和第三人提供的第三人在被告处最近实际工作期间的7份体积管电控部分内部承包制造合同进行核算,其数额虽无法从根本上弥补被告的损失,但从计算方式和具体方法上体现了公平和公正,该计算方式和数额应得到支持。

第三人述称,1995年11月15日,第三人受开封仪表厂聘用并与其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2002年7月15日开始,双方先后签订了7份承包合同,至2003年12月份承包合同终止后,第三人一直待岗,仪表厂既未发放工资,也未续订承包合同。为了生存,第三人只得给仪表厂递交了辞职报告而自谋出路。2004年2月6日,开封仪表厂改制为开封仪表有限公司,即本案被告。改制后,被告仍未通知第三人工作或签订新的劳动合同。2004年2月7日,第三人与温州恒海科技有限公司签订了《技术合作和聘请协议书》,合同期满后,第三人又与原告签订了《技术人员聘用合同》,合同期限自2005年3月28日起至201

1年3月27日止。该合同签订后,第三人一直在原告处工作。直至2008年11月28日,第三人才接到被告通知,要求第三人到被告处报到。至此,第三人被其他企业聘用的工作时间已达四年多。2008年12月4日,被告以第三人与其存在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关系、原告招用第三人给其造成经济损失为由,向开封市劳动仲裁院申请仲裁。第三人认为开封市劳动仲裁院的裁决书有悖于事实与法律,第三人已向开封仪表厂递交了书面辞职书,与改制前的企业不再存在劳动合同关系,企业改制后被告也未聘用第三人或签订新的劳动合同,更不存在劳动关系。被告为第三人缴纳社会养老保险金是其单方行为,是其劳资管理混乱所致。故请求人民法院作出公正判决。

经审理查明,1995年11月15日,开封仪表厂和第三人签订了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2002年7月15日至2003年12月25日,双方又签订7份体积管电控部分承包制造合同,并约定合同履行期间,第三人的劳动报酬停止支付。该7份体积管电控部分承包制造合同约定的结算价分别为:2002年7月15日大庆DN200为36680元,2002年10月15日濮阳DN300为46560元,2002年10月16日秦皇岛DN500为77490元,2003年4月1日冀东DN400为46130元,2003年6月20日东营DN500为48380元,2003年9月2日大庆DN350为93200元,2003年12月25日辽河DN250元为48870元,合计397310元。2003年12月22日,开封仪表厂改制为开封仪表有限公司,即被告。被告仍一直为第三人缴纳养老保险费至2010年2月。2004年2月7日,第三人与温州恒海科技有限公司签订《技术合作和聘用协议书》,期限至2005年2月6日。该合同期满后,第三人到原告处工作,与原告签订了《技术人员聘用合同》,期限自2005年3月28日至2011年3月27日。2008年11月,被告通知第三人,要求其于2008年11月28日前到被告处报到,但第三人未去报到。2008年12月,被告向开封市劳动仲裁院申请仲裁,要求确认原告与第三人签订的劳动合同无效,由第三人继续履行与被告的劳动合同,要求第三人返

还离开后为其交纳的社会保险金11100.38元,并要求第三人赔偿经济损失2583000元,由原告承担连带责任。2009年7月2日,开封劳动仲裁院作出汴劳仲裁字[2009]第57号裁决书,裁决该裁决书生效十五日内,原告与第三人的劳动合同终止,第三人与被告继续履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并同时由原告赔偿被告间接损失910000元;对被告的其他请求不予支持。原告对该裁决不服,提起诉讼。

本院认为,第三人与开封仪表厂于1995年11月15日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建立了劳动关系。开封仪表厂虽于2003年12月改制为开封仪表有限公司,即被告,但并不影响双方如约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第三人关于已向开封仪表厂递交辞职申请,双方已不存在劳动合同关系的述称因没有证据,本院不予采信。第三人在没有与被告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况下,又与原告签订劳动合同、建立劳动关系,违反了有关法律规定。而原告招用尚未解除劳动合同的第三人,亦违反了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依法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原告关于要求确认与第三人签订的劳动合同合法有效的诉讼请求于法无据。本院不予支持。开封市劳动仲裁院按照第三人于 2002年7月至2003年12月为被告创利650000元计算因第三人于2005年3月至2008年12月受聘于原告,使被告减少利润约1300000元,裁决原告按此利润的70%承担连带责任符合法律规定,并无不当。现第三人已与原告建立事实上的劳动关系,客观上与被告的劳动合同已无继续履行的必要,故应予以解除,第三人应返还被告为其缴纳的社会养老保险金个人应负担部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八十三条、第九十九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九十条、第九十一条及劳动部《违反〈劳动法〉有关劳动合同规定的赔偿办法》第四条、第六条之规定,判决如下:

一、浙江富马仪表有限公司与李新社于2005年3月28日所签订的《技术人员聘用合同》无效。

二、李新社于本判决书发生法律效力之日起十五日内赔偿开封仪表有限公司经济损失

1300000元,浙江富马仪表有限公司对该数额承担70%的连带赔偿责任,计910000元。

三、解除李新社与开封仪表有限公司于1995年11月15日签订的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李新社于本判决书发生法律效力之日起十五日内返还自1995年11月15日之后开封仪表有限公司为李新社代缴的社会养老保险金个人应承担部分(数额以开封市社会保险事业管理部门的记载为准)。

如果未按本判决指定的期间履行给付金钱的义务,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九条之规定,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

案件受理费10元,由浙江富马仪表有限公司负担。

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上诉于开封市中级人民法院。

审判长李兴立

审判员王静

审判员 杨琳

二O一?年六月二日

书记员 金 沙

第四篇:原告湘乡市鑫旺饲料有限公司诉被告湘乡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工商行政确认一案

原告湘乡市鑫旺饲料有限公司诉被告湘乡市劳动和社会保

障局工商行政确认一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0)湘法行初字第24号

行政判决书

原告湘乡市鑫旺饲料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朱昭平,总经理。

委托代理人曾宇林,该公司财务主管。

委托代理人金林,湖南法至律师事务所律师。

被告湘乡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法定代表人喻鸿伟,局长。

委托代理人周新锋,该局干部。

委托代理人张立良,湖南法至律师事务所律师。

第三人唐新平,男。

委托代理人胡俪君,湖南省湘乡市环市法律服务所法律工作者。

委托代理人龙桃先,湖南省湘乡市环市法律服务所法律工作者。

原告湘乡市鑫旺饲料有限公司因不服被告湘乡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于2009年12月9日对第三人唐新平作出的2009劳工伤认(268)号工伤认定结论书,于2010年6月4日向本院提起诉讼,本院于同日立案受理后,在法定期限内向被告送达了起诉状副本、应诉通知书、举证通知书,向第三人唐新平送达了起诉状副本、参加诉讼通知书,并依法组成合议庭,由审判员易再凌担任审判长,审判员杨烈辉、人民陪审员刘映辉参加评议,于2010年6月24日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原告湘乡市鑫旺饲料有限公司的委托代理人曾宇林、金林、被告湘乡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的委托代理人周新锋、张立良、第三人唐新平及其委托代理人胡俪君、龙桃先到庭参加了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湘乡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根据唐新平的申请,对唐新平2009年8月4日在湘乡市鑫旺饲料有限公司打扫卫生时从高处摔下致伤,造成左股骨粉碎性骨折,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第一项规定,作出2009劳工伤认(268)《工伤认定结论书》,认定为工伤。

被告在答辩期内向本院提供了如下证据和法律依据:

1、湘乡市工伤认定申请表,证实唐新平受伤的具体经过,原告湘乡市鑫旺饲料有限公司同意进行工伤认定;

2、湘乡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对湘乡市鑫旺饲料有限公司企业注册登记资料,证实该公司有合法的用人资格,法定代表人朱昭华,曾宇林是公司的股东。

3、被告湘乡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工作人员周新锋、李明丽于2009年12月29日对曾宇林作的工伤认定调查笔录。曾宇林证实,唐新平是湘乡市鑫旺饲料有限公司的上料工,2009年8月4日曾宇林打电话要龚远春去公司打扫屋面卫生(因公司生产用的啤酒糟从烟囱喷了出去,被雨淋湿了,曾宇林打算扫下来,拿回去喂鱼),龚远春说要再喊一个人,曾宇林同意了,并且这次打扫卫生公司是要付工钱的。同时证实,该公司不是每天都有事做,工人都是按70元/天计工资,有事做就通知工人来上班,一般都是由曾宇林打电话。

4、被告湘乡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工作人员周新锋、李明丽于2009年11月26日对龚远春作的工伤认定调查笔录,龚远春证实,2009年8月4日早上七点左右,曾宇林打电话给龚远春,要龚远春再喊一个人去把厂里屋顶的卫生打扫一下,于是龚远春就喊了同村的唐新平一起到公司去打扫卫生,唐新平在打扫卫生过程中从楼梯上摔倒,后公司法人代表朱昭华到场打的120急救电话。

5、被告湘乡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工作人员周新锋、李明丽于2009年12月7日对龚

远春作的工伤认定调查笔录,龚远春再次证实,2009年8月4日是曾宇林通知他去公司打扫屋面卫生,龚远春说一个人不好搞,要再喊一个人,曾宇林同意了,于是龚远春就喊了唐新平。同时,龚远春补充证实,凡是公司的工作,不管是正常生产,还是设备维修、打扫卫生,都是按天计算工资,只要是给公司干活,都是要发工资的。

6、被告湘乡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工作人员周新锋、李明丽于2009年11月26日对陈铁生作的调查笔录。陈铁生证实,唐新平是湘乡市鑫旺饲料有限公司的职工,2009年8月4日唐新平是公司安排搞卫生,是正常上班时间。

7、湘乡市鑫旺饲料有限公司一班工作安排表,证实唐新平是公司职工。

8、湘乡市第二人民医院骨科诊断书,证实唐新平伤情。

9、唐新平的工伤认定结论书。

10、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75号公布实施)第十四条第一项。

被告以上述证据证明其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程序合法、事实清楚、证据确凿、适用法律正确。

原告诉称:2009年8月4日龚远春和第三人唐新平在清理原告厂房屋面上杂物时,因唐新平安全意识不强从高处摔下受伤,后被告湘乡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于2009年12月9日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第一项规定,认定为工伤。原告认为第三人唐新平受伤时原告单位处于停产歇业状态,第三人的伤情不是在工作时间、工作岗位上,因工作原因形成的,不符合《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第一项之规定,不应属于工伤。请求人民法院依法撤销被告作出的2009劳工伤认(268)号《工伤认定结论书》所作出的错误认定结论。

被告辩称:2009年8月4日第三人唐新平根据原告的安排,从事屋面杂物清理工作,是工作范围内的事情,受伤地点也是工作地点,受伤也是因工作原因引起的,根据《工伤保

险条例》第十四条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被告作出的工伤认定,程序合法、证据确凿、适用法律正确,请求人民法院依法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维持被告对唐新平作出的工伤认定结论。

第三人述称:2009年8月4日第三人和龚远春经公司股东曾宇林通知清理公司车间屋面上的杂物,第三人不慎从楼梯上摔下受伤。第三人是在工作时间、工作场所,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被告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认定第三人的伤情为工伤,是正确的,请求人民法院依法予以维持。

经庭审举证、质证,本院对被告的证据作如下认证:对被告所举证据,第三人均无异议;对证据1,原告对合法性、关联性无异议,但认为不能证明第三人是在工作时间受的伤;对证据2,原告无异议;对证据3,原告对真实性、合法性无异议,但认为不能证明曾宇林是被告的人事主管,不能证明第三人出事当天做的事是应原告要求做的;对证据4,原告认为龚远春证实曾宇林是人事主管不实在;对证据5,原告认为证人龚远春反映的事实不客观、不真实;对证据6,原告认为证人陈铁生当天没有上班,只是猜测,只能证明第三人当天为原告铲过啤酒糟,不能证明其他;对证据7,原告无异议;对证据8的真实性、合法性无异议,但对关联性有异议。本院认为,被告提供的所有证据,均是被告在办理案件过程中,依法、依职权调查收集而来,原告虽提出了一些异议,但没有提供相应的证据和法律依据支持其异议。对被告所举证据,本院依法予以认定。

根据各方当事人的举证、质证,结合认证和本院在庭审中查明的情况,本院认定如下法律事实:

第三人唐新平系被告湘乡市鑫旺饲料有限公司的职工。2009年8月4日,被告湘乡市鑫旺饲料有限公司股东曾宇林通知龚远春(也是该公司职工)清理公司车间屋面上的杂物,龚远春征得曾宇林同意后,喊来第三人唐新平一起清理屋面杂物。在清理过程中,第三人唐

新平不慎从楼梯上摔下受伤,经湘乡市第二人民医院诊断为左股骨粉碎性骨折及多处软组织挫伤、挫擦伤等。2009年10月9日第三人唐新平向被告湘乡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提出工伤认定申请。被告经调查取证后,于同年12月9日作出劳工伤认(268)号《工伤认定结论书》,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第一项的规定,认定第三人唐新平所受之伤为工伤。原告湘乡市鑫旺饲料有限公司不服,于2010年2月26日向湘乡市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湘乡市人民政府于2010年5月12日作出复议决定:维持湘乡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作出的2009劳工伤认(268)号《工伤认定结论书》。原告湘乡市鑫旺饲料有限公司仍不服,于2010年6月4日向本院提起诉讼,要求本院撤销湘乡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作出的2009劳工伤认(268)号《工伤认定结论书》。

本院认为:第三人唐新平清理原告屋面杂物是在龚远春征得原告股东曾宇林同意后工作的,并且原告应当按规定支付工资,因此第三人唐新平清理公司屋面杂物的行为是原告临时安排的工作,且是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伤害的,被告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第一项的规定,认定第三人唐新平所受之伤为工伤的结论是符合法律规定的。原告诉称第三人唐新平受伤时间是在该公司的非生产季节内,不属于在工作时间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其理由依法不能成立。综上所述,被告湘乡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依照《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对第三人的工伤认定申请予以受理、调查核实,并在法定时间内作出工伤认定决定,其所作具体行政行为证据确凿,适用法律、法规正确,符合法定程序。据此,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五十四条第(一)项之规定,判决如下:

维持被告湘乡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对第三人唐新平2009年8月4日所受伤情作出的2009劳工伤认(268)号《工伤认定结论书》。

案件受理费50元,由原告负担。

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

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上诉于湘潭市中级人民法院。

审判长易再凌

审判员杨烈辉

人民陪审员刘映辉

二0一0年七月二十三日

书记员李静

下载原告长葛市程发木业有限公司诉被告许昌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第三人胡水花不服工伤认定一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原告长葛市程发木业有限公司诉被告许昌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第三人胡水花不服工伤认定一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