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进一步落实“三个办法一个指引”严防信贷资金流入民间借贷市场的通知
特急
粤银监发〔2011〕241号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广东监管局文件
关于进一步落实“三个办法一个指引” 严防信贷资金流入民间借贷市场的通知
各政策性银行分行、国有商业银行分行,工商银行广东省分行营业部,各总行直属专营机构,广发银行,各股份制商业银行广州分行(不含广发行),邮政储蓄银行广东省分行,广州银行,各城市商业银行广州分行,广州地区各信托公司,广东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广州农村商业银行,广州番禺新华村镇银行,广州增城长江村镇银行:
近期,民间借贷呈现活跃趋势,高利贷和非法集资现象有所增多。根据银监会要求,为督促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进一步加强内控管理,严防相关风险,现就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进一步落实“三个办法一个指引”等监管要求,严格执行“受托支付”原则,切实加强贷款真实用途审查和贷后跟踪管理,严防信贷资金流入民间借贷市场,防止贷款被挪用于 -1-
高利贷投机。
二、建立与各类“影子银行”间的防火墙,严格控制并审慎办理相关授信和信贷资产转让等业务,防范风险转嫁和因各种原因介入高利贷。
三、加强舆情监测,如媒体报道高利贷、非法集资时涉及相关银行,要及时查实。对与事实不符的报道要及时向公众澄清,做好舆论引导工作。
四、加强员工教育,开展自查自纠,全面摸查银行员工有无以个人名义或借用银行名义参与民间借贷、高利贷和非法集资等行为。
五、重点围绕下列情况开展自查,包括:
1、有无因客户(包括企业和个人)涉及民间借贷而影响银行信贷资金安全,导致贷款分类向下迁徙的情况。如有,请提供具体案例。
2、有无员工以个人名义或借用银行名义参与民间借贷、高利贷和非法集资的情况。如有,需同时报告处理情况。
3、有无发现与银行合作的担保公司出现偏离担保主业,违规从事民间借贷的情况。如有,请提供具体案例。
4、法人银行机构同时报送与各类“影子银行”建立防火墙的制度安排、工作措施等情况。
请各银行机构于10月31日17:00前将自查报告通过“广东银监局办公综合业务系统”发至我局办公室邮箱。
联系人:赵晶晶,杨耿业;电话:83336925,83354675。特此通知。
二〇一一年十月二十日
-2-
主题词:金融监管贷款新规民间借贷通知
内部发送:刘福寿局长,林海副局长,文振新纪委书记,办公室,各监管处室,政策法规处,统
计信息处。
联 系 人:赵晶晶联系电话:83336925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广东监管局办公室2011年10月24日印发
(共印4份)
第二篇:防范银行信贷资金流入民间借贷市场的措施
防范信贷资金流入民间借贷市场的措施
民间借贷是指公民之间、公民与法人之间、公民与其它组织之间的借贷。2011年以来,在社会资金整体偏紧的情况下,民间借贷“量价”有所走高,“危机”日渐显现,“转嫁”风险与日俱增,作为银行,如何有效识别信贷客户是否参与民间借贷,确保银行信贷资金安全、严防信贷资金流入民间借贷市场,乃为当务之急。
一、民间借贷产生的危害
对于企业而言,在正规金融渠道难以满足资金需求的情况下,迫于经营压力,一些小企业就会通过民间借贷市场进行高成本融资,这也是民间借贷市场长期存在、小企业屡屡深陷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应当看到,作为正规金融体系的衍生物,民间借贷在一定程度上对缓解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提供了有益补充,其合法性、合理性应当得到承认。但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管,民间借贷市场的高利率化和投机化倾向日益严重,民间借贷,特别是“高利贷”已经成为小企业的“毒品”,吞噬着小企业的肌体。2011年浙江惊现“跑路潮”,一年因高额融资成本而跑路的小企业超200家,9个月消亡2.5万家企业。
对于银行而言,如果未有效识别信贷客户是否参与了民间借贷,而与其发生了信贷业务,无论企业是民间融资的接受方还是受让方,均给银行的信贷管理提出了严峻的考验,因民间借贷的特征即是高息借贷,企业在付息或收息方面所付出的精力远远大于经营发展,引发银行信贷资金安全出现风险隐患、更有甚者产生声誉风险。2013年2月初,陕西省的张孝昌民间融资案案发,部分散户聚集广场向安 全脱身的大户讨要投入的资金,大户中包括中国工商银行神木支行。此事件给整个银行业敲响了警钟,严重影响了借款银行声誉风险,从而防范银行信贷资金流入民间借贷市场成为银行信贷管理的重中之重。
二、小企业民间借贷的识别方法
由于银企信息不对称,民间借贷又具有隐蔽性,如何识别信贷客户是否参与民间借贷却有难度,但也有其内在规律性。现初步形成“四看法”,即看账目、看往来、看老板、看动机。
(一)看账目、五比对
一是比对负债规模与资产规模。通过人行征信系统查询企业既有银行融资规模,同时查清是否有正常的信托、应付款、应收款等,根据其经营状况,判断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所需资金量,如该数额远远大于或小于银行负债、商业银行信用总额,主要股东又不具备提供超出资金的实力,则企业可能参与了民间借贷。
二是比对应收应付与生产状况。其他应收、应付款科目余额较大,或有大额进出,与企业规模不相匹配,应根据明细,深入了解企业是否参与民间借贷。应收应付账款科目金额较大,不符合企业生产经营实际,应核查企业是否将应计列入其他应收、应付科目列入此栏,以此规避银行对大额暂借款的调查。
三是资本公积与发展进程。资本公积与企业财富积累经历应保持一致,如果企业实收资本较小,而资本公积迅速增加,或无故提高资 2 本公积;或大额、连续增资,应对其来源进行审核,防止一些民间借贷以增资入股形式参与。
四是比对财务费用与融资总额。根据查明的企业银行融资总额,匡算出所需财务费用,如果其存在大的差额,要求企业做出解释,若其无法提供合理证明,则可能将支付民间利息或收取利息计入其中。
五是比对管理、销售费用与经营状况。根据企业管理人员、销售人员数量、销售模式、薪酬制度等,结合该类企业费用的行业平均水平,匡算合理的管理、销售费用,如其明显高于同业,或与实际不符,要核查是否将民间借贷成本违规计入此科目。
(二)看往来、五关注
一是关注关联关系。一些参与民间借贷的企业往往通过设立关联企业,来掩盖民间其行为。除通过工商部门查询关联信息外,还可通过如下方式:如企业主对企业重大事项是否了解、同业资金往来是否频繁等。
二是关注交易对手情况。通常情况如其交易对手应与其有上下游关系。如交易对手中存在小额贷款公司、担保公司、投资公司等主体,或在银行账户中含有“证劵、基金、期货、房地产、投资、担保”等的借方交易,则有可能参与了民间借贷。
三是关注规律性资金进出。企业银行账户存在整笔划款、但并非划给上下游企业或用于归还银行贷款;或银行贷款到期前几日有资金划入划出。
四是关注异常交易行为。一些企业为规避银行调查,可能将民间借贷伪装成贸易关系。一方面伪造商业合同及其他交易资料,制造采购或销售假象进行资金往来;再者尽管企业实施了交易行为,但不符合商业规律,如从其企业购入商品再转手出卖,中间几乎无利差;再如长期拖欠供货商货款且价格不公允等。
五是关注涉诉和抵押信息。通过全国法院被执行人信息查询系统等网站,可查询企业设计民间借贷诉讼及被执行信息。企业申请银行贷款的抵押物如有曾抵押给担保公司等融资性机构的记录,有可能也参与了民间借贷。
(三)看老板、五了解
一是了解企业主投资理念。与企业主交谈中询问其对于投资等的看法,观察其态度和认识。向同业特别是竞争对手询问其对企业主投资倾向的看法。如果企业主行事激进、投机心理较重,热衷于参与高风险行业,则可能将企业周转资金挪用于投机行为。
二是了解企业主从业经历。调查企业主财富积累过程,看其目前对企业的投入情况和企业运营情况是否相称,是否存在炒房、炒原材料、炒股票期货等投机行为。了解其是否曾经有在投资咨询公司等机构任职的经历,是否在这些机构有股权投资。
三是了解企业主人际关系。向有关群体询问,核实企业主亲属及交际圈中是否有从事民间借贷者,交谈过程中如发现企业主对民间借贷市场利率、渠道、手续等情况很熟悉,则可能与民间借贷市场关系密切。四是了解企业主生活习惯。如企业主有吸毒、赌博等不良嗜好应予以高度警惕。如发现企业主经常出入高档场所、频繁换车、购买奢侈品等,但消费水平明显超出其收入水平,要分析其资金来源是否参与民间借贷。
五是了解企业主异常动向。密切关注企业主个人及其亲属资金动向,一旦发现异常,及时采取措施。如企业主及其亲属、财务人员账户中大额或定额资金进出频繁,则有可能参与了民间借贷。
(四)看动机、五分析
一是分析企业行业前景。如果企业从事“两高一剩”、“十一小”或国家命令禁止的限制类行业;或行业市场竞争激烈、利润率较低且有走下坡路的趋势;或行业资金回收周期长、经营性现金流偏弱,此类状况往往出现资金链紧张而参与到民间借贷中。
二是分析企业经营状况。结合财务报告、水电费、纳税申报表等信息,摸清企业原材料、人力成本、存货、回款等情况,计算其现金流是否能支撑正常生产经营,能否满足银行贷款本息等。核查企业近年来生产经营状况,如销售额、利润等出现大起大落,现金流起伏较大,则参与民间借贷的可能性也存在。
三是分析企业投资状况。高度关注偏离主业跨行投资、主营业务收入占比持续下降的企业,尤其关注对外投资抄起净资产50%的企业,一旦亏损将严重影响资金周转,转而寻求民间借贷。
四是分析企业资金变动。涉及民间借贷的企业一般资金不宽裕,银行活期储蓄留存资金很少。如其在所在融资银行的总存贷比小于 10%,说明其资金面较为紧张,客观上存在参与民间借贷的可能。如其账户虽有一定存款,但不断减少或出现异常变动,也应予以关注核查,同时其存在短贷长用、应收账款回款不理想,往往也伴随资金紧张。
五是分析企业异常情况。走访企业中,如发现经常有人出入要账,可能为民间融资债权人。如企业办理业务时有人跟随,也应引起高度关注。此外有的企业在申请授信时有比较明确的时间要求,如表示“最好在某日期前能审批或放款”,可能需要贷款用于归还民间借贷。
三、防范信贷资金流入民间借贷市场的措施
为使银行信贷资金用途合理运用,从而形成银企双赢,应从贷前、贷中、贷后三阶段及制度建设等方面采取切实有效的防范措施。贷前环节:贷款调查要通过“望、闻、问、切”,深入了解客户的经营成本、原材料价格、经营环境和经营状况,根据贷款用途分析其现金流量和还款来源,根据现金流量来确定贷款期限、金额和担保方式,尤其是调查清楚客户资金回笼账户资金进出情况,全面了解客户相关资信和客户的信贷需求。检查自身员工是否与借贷企业内外勾结,把信贷资金“转手”放高利贷。是否存在对企业风险识别能力不足或难以甄别。如,贷款采取“受托支付”,但借款公司与受托支付方勾结,甚至与受托支付方的更下游环节勾结,提供虚假进货合同等假票据,合谋从银行骗取信贷资金。企业的订单签订情况,以防银行信贷资金盈余,将从源头控制其流入民间借贷的途径。
贷中环节:贷款审批后支用前,审核人员应仔细核查授信条件落实情况,签订《授信条件落实情况审核意见书》,根据银监局《三个办法一个指引》之规定,严格执行受托支付走款方式,审核支用材料,核查合同、发票的真实性,确保银行信贷资金有的放矢,必要时可向贷款下游客户进行印证。
贷后环节:要格控制贷款用途,严禁企业挪用贷款。一是贷款客户在支用贷款时,信贷经办人员应填写贷款使用情况明细表,并作为信贷档案材料保管。贷款按计划支用完毕后,信贷经办人员需书面分析资金使用情况,报信贷经营部门负责人签字后,归入信贷档案。二是加强贷后检查。关注企业财务变化,强调信贷经办人员下户检查时要对贷前认定的企业财产进行检查,对新增加或减少的财产要及时进行补充认定,同时对认定财产的增减变化做出书面记录,并作为贷款档案资料进行保管。同时,要加强对贷款保证人的检查,明确检查书面报告的内容和形式要求。三是加强财务分析。要重点加强企业应收款项、存货、大额短期投资、占净资产比例较大的长期投资、无形和递延资产、利润构成和主营业务的盈利能力、或有事项等的分析,并且要具体规定分析的内容和方法。四是信贷经办人员岗位发生变化时,办理企业财产检查认定结果的核实交接手续。
制度建设:
一是做好“三项工作”。一是高度重视存在的风险,建立健全风险的监测、预警和快速反应机制,通过监督检查、员工举报、媒体披露、舆情监测等多种渠道收集相关信息,并及时甄别处理、快速反应和及 早介入,确保风险早发现、早处置、早化解。二是切实加强银行员工管理,严把准入关口,不断提高“免役”能力,防止“带病上岗”。健全约束机制,高度关注基层机构管理人员、客户经理等员工的日常行为。加强警示教育,多形式加强员工金融与法律知识岗前培训,进一步增强金融风险意识和风险识别能力。三是严格执行问责制度,做到责任到位、追究到位、惩诫到位、整改到位,重视后续跟踪和整改,堵塞管控漏洞,健全风险防范机制。
二是筑牢“三道防线”。建立借款人、经营责任人、客户经理三位一体的防控体系。通过《贷款用途声明书》的方式,确认客户已了解贷款的使用要求及用途限制,进一步强化其守约意识。将贷款申请、审批、放款核准、作业监督、贷后管理等环节已纳入系统管理,实现贷款业务的受托支付、实贷实付全流程控制,各司其责,层层把关落实,提高贷款资金受托支付执行比例。在贷款发放过程中,客户经理离职应进行风险检查,且与客户面对面核对,核查其经办贷款资料是否齐全、审批手续是否完整、抵押物估值是否合理、是否用于正常经营活动。
三是遵守“三个办法”。严格执行“三个办法一个指引”规定,贷后管理使用《贷款用途跟踪卡》重点监控贷款资金流向,防止用于参与民间高息借贷的等非法融资,防范贷款风险。严格对照贷款新规,坚持深入核实贷款用途、流向和强化联动监控,加大查处力度和监控问责力度。对申报授信的新客户要加强贷前调查,利用征信系统和信贷管理系统,调查了解客户信息,把贷前工作做得更细。贷款审批严 把准入关,同时,加强监督企业贷款流向。加强贷后检查,坚持联动防控,不发放无指定用途的个人贷款,不帮借款人采用化整为零方式规避受托支付、对充当客户融资中介、参与民间中介融资等行为,加大查处问责力度。
五是坚持“三大排查”。一是开展员工参与民间借贷风险排查,排查是否存在银行员工参与融资性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典当行以及各类投资理财类公司等机构进行的民间借贷活动;排查员工是否参与高利转贷、非法集资等违法活动。二是开展信贷项目转嫁风险排查,从转嫁风险的环节传递上入手,查是否存在被个别企业利用,将贷款资金投入民间借贷获取高额利差;是否被担保公司利用,充当担保公司低息资金来源;是否授信客户为参与民间借贷的企业或个人担保,间接影响银行授信资金安全;是否正常的抵质押贷款业务被民间借贷者利用成为民间借贷资金的血库;是否通过从企业借到承兑汇票,到银行进行贴现后,将贴现资金用于发放高利贷。三是开展柜面业务操作风险排查。加强柜面业务操作风险的防范,强化对帐户大额资金交易的监控,加强在开户、印鉴卡、支付密码器等环节的控制,对于个人柜面要关注大额存、取款和大额存单等业务。对信贷业务、票据业务和印章业务管理开展全面自查,确保加强运行风险管理,有效堵住信贷资金流入民间借贷市场。
第三篇:落实“三个办法一个指引”全面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湖北分行
中国农业银行2010年信贷工作会议交流材料
落实“三个办法一个指引”
全面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
湖北分行
2009年以来,银监会先后发布了《固定资产贷款管理暂行
办法》、《流动资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个人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和《项目融资业务指引》(并称“三个办法一个指引”,简称贷款新规),初步构建和完善了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贷款业务法规框架。特别是全流程管理的立法思路、实贷实付和受益人原则,对于规范银行机构贷款操作行为、防范贷款风险、保护借款人合法权益,具有十分重要意义。为此,湖北分行严格按照总行及外部监管部门统一部署,把贯彻落实好贷款新规,作为加强精细化管理、培育信贷文化、提升风险管理水平的一次重大机遇,迅速成立实施新规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实施工作方案,有效确保了贷款新规顺利实施,贷放风控机制得到落实,受托支付方式执行情况良好。2010年1-11月,全行累计新发放贷款1238亿,其中符合采用受托支付方式发放459亿元,占比37%,实际执行受托支付方式发放447亿元,执行率97.4%。不少行在执行中,还因地制宜,结合实际,探索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和措施。比如,十堰分行用“三分法”对房地产项目贷款进行管理,该行经验被新华社、经济日报等多家媒体和银监会《监管工作信息》宣传报道;襄樊分行所有贷款支付均符合贷款新规要求,银监会以《工作动态与研究》方式对该行的做
1法给予充分肯定。我行贯彻执行贷款新规的主要做法是:
一、加强培训,理解和掌握贷款新规内涵
贷款新规的实施,客观上确实给银行增加了管理环节和成本,给借贷双方带来了诸多不便,还有部分同志甚至消极地认为实施支付管理不利于营销客户。针对这样的情况,我行首先抓好培训,抓思想认识的统一和提高,抓贷款新规内涵的理解和掌握,采取集中培训和视频培训方式,传导贷款新规核心内容。2010年一季度,先后开办三期培训班,参加人员包括各二级分行分管信贷行长、信贷前后台部门负责人、风险经理及省分行相关部门业务骨干,辖内各二级分行也以员工大讲堂为平台,对县级支行信贷部门负责人及客户经理、风险经理进行转培训。全行累计培训1000余人次,覆盖面达100%。通过培训,使信贷从业人员进一步理解和领会了贷款新规的精神与内涵,掌握了各项规定和要求,认为贷款新规实现了“实贷实存”向“实贷实付”转变,加强了各支付环节控制,法人客户流动资金贷款额核定、受托支付、个人客户面谈等内容,有利于落实贷款精细化管理,避免过度借贷、贷后监管缺位,改变了“安全”就能放贷、“只要优质客户就能大量放贷”、“重贷前轻贷后”的错误观念,树立起合规经营管理理念,做到“熟记于心、熟练于手、熟用于工作”。
二、加强宣传引导,营造有利贷款新规实施的氛围
由于贷款新规出台时间相对较短,银企双方执行还有个磨合过程,特别是有部分客户因手续增加、真实性严格审查,客观上造成放贷效率降低,有抵触情绪。对此,我们一方面主动就贷款新规与银监部门沟通交流,将实际业务操作过程中出现的困难或问题及时进行汇报,另一方面积极进行广泛宣传,使
广大客户了解贷款新规,使其认识到贷款新规的实施,并不是一味地提高获得贷款门槛或使贷款程序变得繁琐,而是提升了金融服务水平,有利于更好保障客户利益,以此来提高客户执行贷款新规自觉性。各营业网点通过播放LED显示屏、悬挂横幅、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扩大知晓范围。襄樊分行为提高广大客户特别是优质客户对贷款新规的了解,组织客户经理深入各企事业单位做好客户宣传解释工作,累计拜访企业300余户次,个体商户6000余户次,力求取得广大客户的理解、支持和配合,为贷款新规实施营造良好外部环境。
三、研究实施细则,做到无缝连接
根据总行“四个办法”和《固定资产贷款发放与支付操作规程》,湖北分行制定了《关于贯彻落实“四办法一规程”的实施意见》,进一步细化和规范了放款审核岗设置、账户管理、贷款支付方式及标准和资金监管等问题。一是加强岗位职责管理,设立放款审核岗。湖北分行在辖内各行设立专职、兼职放款审核岗位,实行放款责任制。全省共配备法人客户放款审核岗96人,个人业务放款审核岗173人,对不同类型、不同权限的业务,进行用信前审核。二是加强受托支付管理,明确贷款支付方式。在借款合同中约定贷款发放专户,对不按合同约定支付贷款资金以及化整为零规避受托支付的,可根据合同约定停止发放与支付贷款。三是明确“多层”支付管理要点。根据企业财务集中管理模式和公司治理结构的特征,对不支持受托支付方式的“资金池管理客户”,贷款须经借款人转支付给实际用款单位的,经营行(或上级行)应与借款人签订协议,明确借款人转支付的合约责任,履行放款人的监管职责。四是合理核定法人客户流动资金贷款需求。贷前合理测算借款人营运资金需
求,综合考虑借款人现金流、负债、还款能力、担保等因素,根据银监会《流动资金贷款暂行办法》规定,审慎确定借款人流动资金贷款的授信总额及具体贷款额度。全行共核减流动资金贷款业务172笔,金额5.23亿元。五是加强个人贷款面谈面签管理。通过实地调查方式,对借款人所提供的资料真实性和有效性进行核实,与借款人面谈,多渠道收集有关申请人的经营情况等信息,全面了解借款人经营动态和资信等情况,尽量减少借贷双方信息不对称。
四、强化业务运作环节责任,完善信贷业务流程
重点抓好四个主要环节:一是严格把好借款人资金需求量测算关,强化调查、审查人员责任。专门设计了估算借款人新增借款营运资金量计算模板,要求贷款调查岗、审查岗在信贷业务操作中对借款人新增流动资金贷款额度进行科学估算,对没按规定进行测算的,下一环节不予受理。二是抓好放款审核流程管理,加强放款审核岗责任。规定信贷业务批复中提出的“信用发放条件”和“合同约定内容”,均属于信贷业务实施的限制性条款,在未落实全部限制性条款之前,不得向客户提供任何信用。三是改善受托支付管理手段。支付时严格按结算管理要求操作,对有关账户适当限制现金管理、网上银行、电话银行等功能,以实现对账户的有效管理与控制,防止信贷资金被挪用。四是加强贷后管理工作。在全行推行贷后管理例会制度,搭建行长、相关前后台负责人与客户经理、风险经理共同分析贷后管理事项,通报风险及制定相关防控风险政策和措施的平台。
五、强化检查问责,提高执行力
湖北分行年初根据贷款新规相关要求,组织开展了房地产、政府融资平台、个人住房按揭等贷款的自查自纠活动。10月中旬,组织开了展全行信贷业务合规大检查,重点检查客户的经营变化情况、贷款用途和资金支付合规性等情况。检查共发现应用而未用受托支付方式支付的贷款56笔、1.4亿元;要求压退存量法人客户流动资金贷款4.46亿元。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一律按照《中国农业银行员工违反规章制度处理办法》实行违规积分处理,并组织参加违规问题责任人员培训。同时,为增强贷款新规的执行力,我们还制定了《授信执行管理工作考核办法》,通过科学设置考核指标,对合同管理、放款审核、账户监管、贷后检查和风险预警等内容按季进行量化考核,将结果纳入二级分行业务经营考核体系。通过三个季度考核兑现,各二级分行对授信执行管理工作重视程度加强,贷款新规实施,对湖北分行授信执行管理工作起到了有力推动作用。
湖北分行实施贷款新规一年以来,四个方面成效明显:一是“审慎经营”、“依法管贷”理念进一步加深。通过贷款新规实施,全行上下对贷款新规精神内涵、积极作用有了深刻认识,增强了审慎经营、依法管贷理念,达成普遍共识、良性互动。
二是“实贷实付”、“受托支付”实现银企双赢。贷款新规的执行,既降低了银行信贷资金被挪用风险,也有利于引导客户纠正非理性贷款行为,减少盲目投资、投机带来的风险,同时也降低了企业的财务成本和资金管理成本,使企业高管特别是财务负责人权力得到有效制约。我行客户葛洲坝集团的财务负责人,对贷款新规在规范公司财务管理方面起到的积极作用予以肯定,表示愿意和贷款新规执行较好的商业银行携手共赢。
三是信贷经营管理方式更趋规范。贷款新规实施,改变了
过去经营行一次性突击放贷、一次性全部收贷的粗放经营做法。同时,按照贷款新规审贷与放贷相分离基本要求,推动各级行建立独立的放款操作部门或岗位,落实放贷条件,实现授信业务操作集中、专业化管理。
四是贷后资金监管力度增强。贷款新规的实施,从授信源头和操作环节两个层面上,把控贷款用途和额度,防止超客户需求放贷带来的资金挪用风险。
以上,是我行一年多来执行贷款新规的一些具体做法,与系统内先进行做法相比,可能还有许多不足和差距。为此,我们着眼建设长效机制,把实施贷款新规,作为一项加强信贷管理精细化的长期性、基础性工作来抓,继续稳步推进此项工作。
谢谢大家!
二0一0年十二月二十六日
第四篇:中国银监会合作部关于督促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进一步贯彻落实“三个办法、一个指引”的通知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合作部(通知)
(银监合„2011‟30号)
中国银监会合作部关于督促 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进一步贯彻落实 “三个办法、一个指引”的通知
各银监局(西藏除外)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监管处:
对去年四季度及今年一月份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贯彻落实“三个办法、一个指引”的现场检查发现,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贯彻执行“三个办法、一个指引”的工作不到位,违规现象比较普遍。为切实推动贷款新规的落实,有效防范经营风险,现就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切实提高认识,增强新规执行自觉性。各级监管部门要继续加大宣传和督导力度,采取多种方式,切实提高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对“三个办法、一个指引”重要意义的认识和深刻内涵的理解,继续加强对员工培训,提升每个员工的认知和操作水平,切实转换并真正树立审慎经营理念,把思想和行动都统一到银监会推动贷款新规的工作部署和要求上来,把贯彻落实贷款新规变成自觉行为。
(二)完善制度流程,提高贷款新规执行水平。省联社要充分发挥行业管理和指导作用,将“三个办法、一个指引”的贯彻实施作为行业履职的重要内容,从基础性工作和实际执行两个方面加大推动力度。特别是尚未统一制定操作规程或实施细则、未对合同文本进行统一修订、未按要求对业务流程进行全面梳理和未对岗位职责予以明确等基础性落实不到位的省(区、市)联社,要在8月底前落实到位。同时要加大对执行过程的指导和检查,切实推进贷款新规的全面落实,提高整体执行水平。
(三)加强重点指导,确保关键环节落实到位。各级监管部门和省联社要突出重点,加强对执行新规的业务指导,通过加强对关键环节的管理,确保贷款新规和“三查”制度的有效执行。一是交易合同真实性的审核。要求机构不仅要认真审核交易合同的具体内容,还要加强对与交易相关的提单、货运单、仓储单以及各和税票、发票等资料收集的审核,确保交易真实、有效。二是认真做好贷款需求测算。要着力克服农村中小金融机构主要客户群体普遍存在财务管理不规范,财务信息不真实等困难,按照要求、根据不同服务对象找出相对科学的测算依据,力求测算结果更接近实际。三是加强贷款支付管理。各级监管部门和省联社必须指导机构按照要求,成立专门组织或设定专门岗位,明确职责,加强对贷款支付管理,防止贷款被挪用。四是做好贷后资金流向的跟踪及检查。各机构除要求借款人定期汇报及提供资料证明资金使用情况外,还要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加强对借款人资金的流入、流出情况,特别是与其交易对手之间的资金往来状况的监测与跟踪。
(四)加大整改力度,提高贷款新规执行有效性。各银监局要将现场检查发现的问题进行全面梳理,及时反馈给各省联社。各省联社要针对问题,从细化制度、完善流程、强化内控、建立科学考核机制上进行整改。各属地监管局要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责成各机构认真剖析问题成因,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明确整改责任人和整改时限要求,确保问题整改到位和制度执行有效。
(五)实施从严处罚,提升贷款新规执行力。各级监管部门对于现场检查发现的违规问题,要在厘清责任的基础上,切实按照“三个办法、一个指引"的有关规定,对相关机构和责任人予以问责,坚决落实处罚见钱、见人的要求,提高其违规成本,增强震慑效果;对违规问题多、整改不到位、同质同类问题屡查屡犯或工作推动不力的机构,除要对机构降低评级、控制准入、限制有关业务外,还要与机构负责人均任职资格审核、履职考核等挂钩。
(六)进行后续跟踪,做好下一阶段的现场检查。按照现场检查计划,各银监局都在对今年上半年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贯彻落实“三个办法、一个指引”工作实施现场检查。各局在现场检查工作中,除按照《2011年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现场检查项目要点》(银监合„2011‟14号)明确的有关内容检查外,要把对“去年四季度及今年一月份执行情况”查出的问题,作为重点进行跟踪检查,确保整改工作落实到位。另外,按照银监会的统一要求,还要将“中长期贷款合同(含平台)的修订补正工作”情况也作为检查内容,一并做好检查。附表
1、附表
2、附表3请于2011年7月末与检查项目要点附表1.2.3.4一并上报合作部。
附表:1.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贯彻执行“三个办法一个指引”整改情况统计表
2.农村中小金融机构中长期贷款合同修订补正情况统计表
3.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流动资金贷款“受托支付”起点金额情况统计表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合作部(印)
2011年6月28日
第五篇:20110505 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印发“三个办法一个指引”有关指标口径及流贷受托支付标准的通知
特 急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文件 银监办发〔2011〕142号
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印发“三个办法一个指引”有关指标口径及流
贷受托支付标准的通知
法规部、研究局、银行一部、银行二部、银行三部、银行四部、非银部、合作部、统计部,各银监局:
最近,一些监管部门和银监局建议,应明确“确保各行今年按照贷款新规走款比重真正达到80%以上”的口径,以及流贷受托支付标准等。经认真研究,现通知如下:
一、关于80%以上走款比重的口径
“80%以上”走款比重指标的分子是当年累计发放固定资产、流动资金、个人三类贷款的受托支付金额,分母是当年累计发放三类贷款按贷款新规要求应受托支付金额。该指标反映各机构执行贷款新规和受托支付走款的合规程度。各单位要积极组织实施现场检查,监督各机构执行贷款新规及走款的合规情况。
目前使用的非现场监测统计指标,分子是当年累计发放固定资产、流动资金、个人三类贷款的受托支付金额,分母是当年累计发放三类贷款金额,该指标反映各机构受托支付走款占全部贷款的比重。各单位可将其用于日常监测统计和同质同类机构之间的比较分析。
上述两个指标相互参照验证,从不同角度反映各机构执行贷款新规的具体情况。各单位要充分利用这两个指标,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对于执行不到位(包括走款比重未达到80%以上)的机构,对其相应不到位的贷款提高资本附加和增加拨备,直至采取限制市场准入、暂停相关业务、限制贷款发放等联动监管措施,确保被监管机构执行贷款新规“齐步走”。
二、关于合理确定流动资金贷款受托支付标准问题
《流动资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规定,贷款人应根据借款人的行业特征、经营规模、管理水平、信用状况等因素和贷款业务品种,合理约定贷款资金支付方式及贷款人受托支付的金额标准。对于支付对象明确且单笔支付金额较大的贷款原则上应采用贷款人受托支付方式。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前一阶段贯彻执行中,大部分能够与借款人合理确定受托支付的金额标准,但也存在部分银行业金融机构确定的受托支付标准偏高、要求偏松的问题。各单位要加大力度督促各银行业金融机构严格按照流动资金贷款管理的有关规定与借款人适度、合理地确定贷款受托支付金额标准,单笔受托支付金额标准上限不得超过1000万元人民币。各单位在检查中要督促各银行业金融机构纠正流动资金贷款受托支付标准偏高的现象,确保流动资金贷款受托支付管理的有效实施。
二○一一年五月五日
主题词:贷款新规 口径 标准 通知(共印20份)
联系人:周信辉
联系电话:66279505
校 对:周信辉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
二○一一年五月六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