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课内阅读与课外知识的研究结题报告
题组关 于 课 内 知 识 与 课 外 阅 读 的 研 究1218班祁泽华班 级:课 长:
课题组成员: 段涵洋王磊甄丽阳向张倩范天智王晨星范雅丽
指 导老 师: 赵晋丑
单位: 晋城市泽州县第一中学
关于课内知识与课外阅读的研究
泽州一中1218班8簇
摘要:
本课题针对高中生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着我们高中生不能把课外、课内阅读有机衔接起来,缺少阅读兴趣,没有良好的阅读方法和阅读习惯,阅读实践少,阅读量少,阅读面窄等现实问题,依据现代教学理论和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在认真整合和积极借鉴国内外有关研究经验的基础上,探索了语文课外阅读与课内阅读的内在联系,建立了“课内带课外,课外促课内”的课外、课内阅读有机衔接的方法体系。将课内知识与课外知识紧密相连,不仅增长了语文知识,而且独立探究能力,立题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教学实践意义本课题研究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调查研究法课堂实验法等方法,就高中语文课内外阅读教学的基本现状、改进策略和教学模式等问题进行了具体研究,最终探索出了“边实践,边思考,有计划,有步骤”的阅读有效策略,有效地改变了高中语文课内外阅读的基本现状,促进阅读方式的转变,提高了高中生素质和语文成绩,真正做到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关键词:课内;课外;兴趣;链接
一,(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在当前的高三语文教学中,普遍感到我们高中生阅读量不足,积累不丰富,经验和思想匮乏,说话写文章言之无物,运用语言的能力低下。这种状况在实施素质教育之后有所改观,但依然未能从根本上解决上述问题。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未能摆脱唯教材是本的教学思维,将绝大部分精力放在对教材的讲解分析上,对引导我们高中生进行课外阅读又缺乏有效的引导和指导。二是缺乏必要的阅读氛围,难以激发我们高中生课外阅读的兴趣,三是现在信息渠道太多,书籍浩如烟海,我们高中生无从选择,不知该读什么书。四是由于升学的压力,迫使我们高中生沉溺于茫茫题海之中。供我们高中生自由支配的时间十分有限。五是学校、家长和担心社会的影响和免于承担不必要的责任而限制我们高中生与外界的接触,从而闭塞了他们的视听。以上种种因素极大地影响了语文学习.(二)课题研究的意义我们力图通过该课题的研究改变语文教学的被动局面,设法扩大兴趣,使我们高中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开阔视野,丰富知识,积累语言,提高写作能力,进而发展智力及学习能力。
(三)课题研究的现状
当前语文阅读教学的研究大多仅限于课外阅读或者课内的孤立研究,对于二者有机结合的研究相对较少,本课题的提出意在尽我们最大的努力,为解决这方面存在的空白而有所建树。
二、课题研究的设计
(一)课题研究的目标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是探索语文课外阅读与课内阅读的内在联系,建立课外、课内阅读有机衔接的方法体系。将课内知识与课外知识紧密相连,提高我们高中生的语文知识水平和语文素养,培养我们高中生的独立探究能力。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
语文不是一门纯粹的技术性学科,它的许多能力因素不是靠直接的传播和简单的模仿来获得的,而是在常年累月的语文实践中慢慢的悟,一点点的积累而获得的。因此学习语文仅靠课堂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我们高中生求知的需要,必须把课内外衔接起来,培养我们高中生的语文能力。本课题研究意在运用系统论的观点,把课外阅读与课内阅读的内在联系做为切入点,研究课外、课内阅读有机衔接的方法体系。研究的重点是如何指导我们高中生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
(三)课题研究的假设
叶圣陶先生指出:“语文教本只是些例子,语文教本不是个终点。从语文教本入手,目的却在阅读种种的书。”这告诉我们,语文学习不能停止于课堂、滞留在课本,而应立足课堂,着眼课外。希望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引导我们高中生将课内学到的语文知识和方法,迁移、延伸向课外,从阅读中汲取知识,具备扎实的语文基本功。由课前带动课上,课上带动课后,将课内知识与课外知识紧密相连,由点及面,丰富我们高中生的语文知识,提高我们高中生的语文素养。
三、课题研究的实施
本课题研究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调查研究法、课堂实验法,就高中语文课内外阅读教学的基本现状、改进策略和教学模式等问题进行具体研究。
(一)阅读习惯和阅读方法的培养
1.首先要采取多种方法帮助我们高中生明确阅读的目的和意义,端正阅读态度;其次要通过讲述、对比、训练等方式暗示习惯在阅读活动中的重要意义,提高我们高中生对养成良好阅读习惯的认识,引起我们高中生的心理需求。
2.激发阅读兴趣。实践证明,兴趣可以激发我们高中生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可以促使他们专心注意,仔细阅读,认真思考,有意识记;可以使他们产生充沛的精力,顽强的毅力,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3.启发我们高中生自觉。阅读习惯是一种高度自觉的阅读行为,本身包含着自觉的心理因素。启发我们高中生阅读的自觉性,增强形成阅读习惯的心理动力,一要培养我们高中生的学习毅力,帮助他们克服阅读上的困难,使他们能坚持下去,取得成功;二要增强我们高中生的自制力,经常鼓励我们高中生要勤奋努力,及时强化这些行动,克服懒惰的心理。
(二)课外阅读内容与课内阅读内容的衔接与延伸及阅读内容的选择语文阅读的资料、报纸杂志很多,网络里也到处都是。但能够与我们高中生阅读能力相当并使我们高中生喜爱读或适合他们阅读的资料却需要给我们高中生指导或挑选,这样可以避免我们高中生在繁杂的资料中满头雾水、不知如何是好,无法选择,毕竟我们高中生的时间是有限的。
1.要根据教材内容选取与教材内容相关的背景知识或人故事,扩大我们高中生视野锻炼我们高中生阅读能力。如:中外名人、历史故事、名作名画介绍等。
2.选取与我们高中生学力相当的、我们高中生感兴趣的话题进行材料阅读或口语对话。如:对运动明星姚明、刘翔等的宣传文章或本人兴趣、爱好的报道;娱乐名星周杰伦、张涵韵等的相关资料,让我们高中生口头介绍他们个人爱好或与之相关的故事。
(三)开掘出课外阅读与课内阅读教学衔接的渠道
1.找准切入点。阅读教学的容量是非常大的,仅凭课堂上的几篇文章是无法满足我们高中生的阅读需求的,如何才能既不占用太多的课堂时间又能引导激发我们高中生课外阅读呢?必须找到一个两全其美的切入点。我们经过反复思考,认为这个最佳的点就是“兴趣”,在课上主要是激发兴趣,让我们高中生在课外主动地读。杨振宁教授说过:成4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兴趣是一个倾向于注意认识某事物的一种心理活动,它是获得知识、开阔眼界丰富心理生活的重要动力。
2.坚持每课一读。上面的引导只是有一个好的开始,如果不趁热打铁的话,我们高中生那三分钟热度很快就会降温。所以我们坚持每节课都利用三分钟左右的时间给我们高中生读一篇短文,小心地保护着他们刚刚产生的一点兴趣。这些短文都是我们精心选择的,有时读到精彩处故意停下来,让我们高中生猜猜情节的发展,当异峰突起,或峰回路转之时,全班哗然。有时故意留下悬念,把最精彩的结局留下不说,待下一节课再揭谜底。通过这类活动,渐渐地培养起我们高中生的阅读兴趣,让他们对书产生了好感.3利用阅读课进行比较阅读。每周一节的阅读课为引导我们高中生进行系统阅读提供了一个好机会,利用这节课将阅读的好处和魅力尽情挥洒,教给我们高中生阅读的方法和技巧,启迪我们高中生以创造性的思维,点燃我们高中生智慧的火花。通过这些阅读不但提高我们高中生阅读的兴趣,教会其阅读的方法,重要的是开发了我们高中生创造性的思维,同时也引起我们高中生对社会和人生的关注。通过阅读,我们高中生的知识经验扩充了,认知观点新鲜了,思
想感情升华了,阅读方法迁移了,自我能力提高了。利用课外活动开设欣赏阅读。对于一些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如果不进行点拨,我们高中生由于受到生活经验的局限往往难以理解其中所蕴含的美质。培养我们高中生积极健康的审美观,让我们高中生理解读一篇好的文章犹如品茗一壶香茶,能净化人心,让人荡气回肠
。5.读写、读说结合,进行反馈阅读。为了对我们高中生阅读情况进行了解,同时也是使阅读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将读与写、读与说结合起来。培养我们高中生持久的阅读兴趣,训练其思辩能力和想像能力。
(四)通过为我们高中生创设阅读成果展示平台的方式巩固并激发我们高中生继续阅读和长期阅读的热望
1.小组竞赛。在小组之间挑选代表或轮流每周每组一人,利用课前五分钟介绍自己本周的阅读内容,与他人员比赛,记入小组,最后累计各组分数。每月一评,选出优胜组表扬。
2.班级组织演讲比赛或阅读比赛,人员由各组选出。评选优胜者进行奖励。
3.学校范围的阅读或演讲比赛。通过更大范围和规模的能力或知识水平的展示平台,不但可以达到我们高中生之间的相互促进,也更有利于课题探索与试验的进行和成果的推广。
五、课题研究的反思总结整个研究过程,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研究结果证实了理 论假设和概念定义的正确。证实了语文课外阅读与课内阅读衔接研究的正确性。同时这一研究成果启示人们:语 文 课 外 阅 读 与 课 内 阅 读 衔接,能推进学校的语文教改,能大面积提我们高中生的语文能力,能较好
6培养我们高中生的创新能力,使我们高中生的素质得到全面发展。这一成果还启示人们,语文课外阅读与课内阅读衔接,可培养我们高中生新的道德观念,培养我们高中生的人文精神,可培养分我们高中生的合作精神,能使语文教学做到“教育社会化”和“社会教育化”。社会是一个广阔的天地,教育者应该让我们高中生进入这一广阔天地,参加社会实践,审视社会人生,了解世俗人情,获得必要的社会经验,为将来走向社会作知识准备。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整个社会日趋开放,教育要做到三个面向,要培养四有新人,要立足于全面提高青少年的整体素质,势必要求教育工作者用宏观的眼光,以惊人的魄力让教育从封闭走向开放,从学校走向社会,进行开放式语文教学,就必须建立一整套适应这一方面的方法措施以及有关规章制度,同时要及时总结这方面的成功经验。
参考文献
][ 1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
[ 2 ]《中国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研究》
(吕世虎、肖鸿民)
致谢
我们的课题在研究过程中,得到了许多人的大力支持:绿欣市场相关负责人对我们的调查给予了很大帮助,广大学生积极配合我们的调查;各科老师为我们提供
了便利,为我们的测定进行了精心指导;赵晋丑老师 对我们的全部研究过程进行了指导,并及时提出修改建议;我们课题组全体成员精诚协作,使我们的课题能够圆满结题。在此,向给我们提供帮助和支持的每一个人一并表示感谢。
第二篇:最新《小学课内拓展阅读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小学课内拓展阅读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
1、课程标准提出义务教育阶段就应完成400万字的阅读任务,其中小学阶段就应完成145万字。根据课程标准的精神,丰富语文积累,培养课外阅读潜力,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素养。
2、透过课内拓展阅读,扩大课外阅读量,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提高听说读写的潜力,陶冶情操,培植人文精神,积淀民族文化。
二、课题提出的依据。
1、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课堂教学中,老师往往局限于教材的繁琐分析,有些家长更愿意让孩子做各种各样的试卷,不愿让他们读课外书。
2、课程标准规定小学阶段完成145万字的阅读任务。实验的基本目标是透过教材建设,制定课外阅读规划,加强课外阅读指导,使课标中关于课外阅读的要求落到实处。
三、课题研究的好处
1、进一步研究并掌握当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体系,拟订各年级各年级课外阅读的培养目标。
2、探索课外阅读的基本原理,基本途径和基本经验。
3、探索课外阅读与语文教学活动的关系,研究课外阅读的模式。
4、研究课外阅读对学生成长,认知的作用,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潜力。课题结题报告。
5、透过本课题的实验,推进我校小学语文教育素质化,促进儿童全面素质的提高。
四、课题研究的资料
1、课外阅读的基本原理,基本途径。
2、课外阅读的基本特征以及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
3、课内外阅读的相辅相承。
4、课外阅读的方法探索。
5、创造性课外阅读教学。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
1、文献法。
2、调查法。
3、问卷法。
4、检测法。
5、比较法。
6、综合法。
六、课题研究的步骤
1、加强学习培训,提高理论认识。
课题研究工作能够顺利进行,关键靠教师,因此,加强语文教师的培训与学习是重点。从课题申报立项开始,我们就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开题报告,查阅相关资料,根据课题整体状况,用心撰写学习笔记,透过不断的学习培训,使实验教师的现代化教育理论知识,逐渐丰富,科研水平逐步提高。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经常组织教师进行一些知识和科研阅读知识竞赛。以便让教师的课外阅读储量不断注入活水源头。
2、重视课题管理,规范课题行为。
根据扬州市课题组管理的规定,我们十分重视课题的管理工作。在流程上按照“开提论证——中期评估——结题鉴定”来实施。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做了如下要求:(1)课题组例会制度
我们课题组定期召开课题会议,进行有关课题实验的学习,交流工作中的做法以及自己的收获。
(2)坚持课题月报制度
在每个月底,课题主持人将对本月所所做的额工作以及收获体会,填写月报表。
(3)填写《课题实验手册》
根据校园教科研管理的额规定,课题组要求每一位实验教师认真填写《课题实验手册》,一般在学期初填好计划(本学期个人研究打算),中途填好专题研讨课例或活动方案,学期末做好小结,撰写实验论文。
七、课题研究的大体框架。
1、制定课外阅读规划。
根据本校的具体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课外阅读规划,从课外阅读的目标、阅读资料、阅读总量、阅读活动、阅读文体等几方面拿出明确而具体的计划和措施。
2、创造条件促进“读”。(1)课内阅读延伸。
(2)允许在“早读”或“自习”时翻课外书报,每周抽出一小时,集中进行课外阅读的指导。
(3)布置作业以启发学生理解书报中的有关资料情节,学习其中的方法为主,从而增加课外阅读的兴趣。
(4)推荐读物与传观读书笔记并重。教师必须要做好书刊导读工作,利用图书资源,广泛开展阅读。
3、介绍方法,引导“读”。
结合阅读教学,介绍一些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如:选读法、浏览法、精读法、摘读法。
4、开展活动强化“读”。
(1)谈天说地三分钟,每节语文课开始,以名人名言,新人新事物等为资料进行口语交际。
(2)开展课外阅读竞赛。展评优秀读书笔记,读书与征文有机结合。(3)举办各种语文活动,如“成语擂台赛”,“古诗文朗诵会”等。
八、课题研究的实验步骤及日程安排。(一)实验步骤
1、成立课题研究组,议定课题,制订方案,明确分工。
2、完成课题前期的调查、论证工作,向市教委立项申报。
3、课题组成员集中讨论教学方案,开展一人一课活动,落实方案。
4、开展阶段性的测试工作,撰写实验报告和论文。
5、汇总材料,完成实验总结,迎接结题验收。(二)日程安排
1、XX、8——XX、10成立课题组。
2、XX、11——XX、1开题、评审、修改。
3、XX、2——XX、2实验、明确要求。
4、XX、2——XX、4初步总结。
5、XX、5——XX、12归纳模式。
6、XX、1——XX、6汇编成册,成果展示。
九、课题研究的初步成效(一)成果归类: 课题研究三年来,我们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现归类如下:
1、超额完成了小学阶段的课外阅读任务。
课程标准提出了小学阶段就应完成课外阅读145万字,实施这一课题以来,我校学生超额完成了课外阅读量。
2、基本确定了各年级的课外阅读资料。
经过课题组成员的反复研究和从实践中的反馈调整,我们按年级规定了课外阅读的资料,有步骤,有计划,有系列地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丰富学生的积累。
3、教会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
透过课题实验,我们教会学生许多行之有效的方法,如选读法、浏览法、精读法、摘读法,并教会学生摘录、剪贴、查找等许多种积累的方法。
4、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语文。
我们在实验中,开展了许多阅读活动,如“谈天说地5分钟”,“征文竞赛”,“成语擂台赛”等,寓教学于活动之中。
5、构成了一套课外阅读教学模式。
对于课外阅读,我们保证课时,要求教师认真备课上课,并研究教学模式。很多教师不断探索,从而不断更新教学模式,提高课外阅读实效。
6、提升了语文教师的理论素养。
课题研究主在研,重在思。许多教师勤于总结,勤于反思,勤于探索,提高了自身素养,撰写了许多优秀论文。
7、注重学生的心理意志品质的熏陶。
我们透过多种活动,主要是演讲比赛等形式,加强学生对所读文章中重点 4
人物的印象,从而以之精神导行,透过阅读提高学生自身修养。
(二)学生阅读量分析: 年级
古诗20首,文章10篇,成语40个 二
古诗15首,成语4类,50个左右,文章20篇 三
古诗34首,文章35篇,成语9类,名言警句30句 四
古诗10首,文章10篇,成语3类,歇后语10个 五
古诗20首,文章20篇,成语6类,名言30句,歇后语20句 六
古文30篇,古诗33首,文章30篇,对联(学习类)16副,歇后语成语如干
(三)阅读面分析
透过查阅“读书摘录卡”,“教师备课笔记”等,目前我校学生参与课外阅读面达1000%,各年级既定的课外阅读资料的额阅读面达100%。
十、课题研究的反思推荐
1、课题的研究最终要构成本校的校本教材《中闸小学课外阅读材料》。
2、要进一步改革现有的课时数量,保证学生课外阅读的时间和效果。
3、在课内外阅读的结合方面加大研究,要真正做到以课外阅读促进学生语文潜力提高的目的。
4、要进一步整合教育资源,个性是语文课内外教材资料和资源,提高学生的兴趣。
第三篇:最新《课外阅读课导入方法研究》的结题报告
《课外阅读课导入方法研究》的结题报告
1、课题的提出 1.1选题的背景
古人有“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之说。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吕淑湘先生也说过,他学习语文,30%得益于课内,70%得益于课外。我国当代著名教育家朱永新说过:一个多读书的人,其视野必然开阔,其志向必然高远,其追求必然执着。苏霍姆林斯基对课外阅读推崇备至,他曾说过:在小学里,独立阅读在学生的智力发展、道德发展和审美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此,不论是《语文新课程标准》还是上级下发的文件中,都一再强调要加强对小学生课外阅读的重视和指导,一些校园精心打造阅览室,设置阅读课,举办阅读节,其目的就是为了让更多的师生参与到课外阅读行列中来。这样一来,从表面上看,是对课外阅读重视了。而其实呢,从很多老师和孩子口中得知阅读课就是大家所公认的副科,他们从来就没有转变过以往的看法。
原因可想而知,首先是老师们的观念还没来得及转变过来,孩子们也只是学着老师的口吻人云亦云罢了。其次也许是从事阅读课教学任务的老师所上的课或者所推荐的书目吸引不了孩子眼球的缘故吧。
1.2课题的实践好处
第一,导入是课堂教学的第一环节,也是不可缺少的环节。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对“导”说得最为切中:“‘导’者,多方设法,使学生能逐渐自求得之。”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说:“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导入得法,能够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好奇探究心理,唤起学生的阅读欲望,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第二,在教学过程中,导入起十分重要的作用。具体表此刻以下几个方面:
1、有效的导入如同一把开启学生兴趣大门的金钥匙,能一下子就扣住学生的心弦,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引导学生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从而为整节课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开端。
2、有效的导入能够铺设桥梁,促进新旧知识间的衔接,以旧知识带动新知识的学习。
3、恰当的导入对学生起诱导作用,让学生的探究欲望和情绪沿着教师事先设
定的方向前进。
4、导入对整堂课起总领的作用,主要表此刻对对教学过程的驾驭和教学资料的总体把握上。
2、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2.1王宝大的导入技能
哈尔滨师范大学王宝大教授在《导入技能结束技能》一书中指出课堂导入的一系列目的:导入新课,新旧衔接,启发学生,激发兴趣,说明目的,暗透动机,创造氛围,营造情境等等。
2.2胡淑珍(1996)的课堂教学理论
导入也叫开讲,她认为导入作为课堂教学重要的一环,它能够是一堂课的开始,有时也贯穿于课堂教学之中。
2.3阎承利(1999)的课堂导入艺术
提出了新课导入、设计导语应遵循的一些原则,并介绍了某些学科课堂教学最优化的一些导入方法。
2.4爱伦的微格教学法
微格教学法包含对课堂导入技能系统研究,给出了导入技能的定义:教师用以引起学生注意、引起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明确学习目的并建立知识间联系的教学行为。
2.5C.特耐提出的导入功能
导入功能为引起注意、激起动机、构建教学目标、明确学习任务以及建立联系。他们认为,在新的教学资料开始时,吸引学生的注意是很重要的;求知欲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导入要构建学习目标,使学生进入良好的心理准备状态,全神贯注地有好处地开展学习;导入要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顺利地导入新课。
2.6《语文课程标准》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务必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资料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取,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构成。
3、课题主要研究资料及方法
在阅读课教学时,透过多种形式的导语设计,使学生的认知活动和情感体验迅速融入到课堂中,引领学生进行有效的阅读,使学生喜欢阅读,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
3.1课堂导入设计的原则 3.1.1趣味性原则
著名教育家巴班斯基认为:“课堂之所以务必搞笑味性,并不是为了引起笑声或耗费精力,而就应使课堂上掌握所学材料的认识活动的用心化。充满情趣的导入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调剂课堂教学的气氛和节奏,师生们往往会在简单愉快中到达默契交流。
3.1.2发展性原则
用贴合和满足学生需求的“刺激“作为课的开始,能增加学生欢乐之情感体验,能鼓舞学生深入学习,是一种强大的推动力。孩子在高效学习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了原有的知识水平,使感知、记忆、思维等过程优化,由量变到质变,促进智能的不断发展。
3.1.3针对性原则
课堂导入适用于实际教学中,由两方面需要兼顾:一方面要针对教学资料的特点而设计。另一方面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状态、知识潜力、兴趣爱好等而设计。如低端能够从讲故事、做游戏等入手,中高年级能够从比较、设置悬疑、朗读、创设情境等方面入手。
3.1.4启发性原则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教师不想办法让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内心状态,就急于完成教学任务,那么这期间所学的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使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因为用心的思维活动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必能引起学生对新学习资料的热烈探究。
3.1.5创新性原则
赞科夫认为:“不管你花费多少力气跟学生解释掌握知识的好处,如果教学工作安排得不能激起学生对知识的渴求,那么这些解释仍然落空。”一般来说,导入所用的材料与课文的类比点越少、越精,就越能留下疑窦,越能吸引 3
人。因为心理学研究证明,令学生耳目一新的“新异刺激”,能够有效地强化学生的感知态度,吸引学生的注意指向。
3.2课堂导入的形式
3.2.1情境导入法。情境导入法就是利用语言、设备、环境、音乐、绘画等多种手段,制造一种贴合教学需要的情境,大面积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情绪、注意力,使学生处于用心的学习状态之中。
罗老师在引导孩子阅读《了不起的狐狸爸爸》一书时,先让孩子们看一段视频。孩子们在观看这段视频的过程中,始终关注着狐狸一家的安危,当看到挖掘机一点点地捣毁狐狸的家时,孩子们的神情变得越来越紧张。罗老师就在这时把视频戛然而止。之后,它让孩子们说说发生什么事情了在孩子们说到狐狸一家正遭受着灾难时,罗老师紧之后让孩子们想想,有什么好办法能够让狐狸一家躲过这场灾难孩子们纷纷说了自己的办法,罗老师没有多作评价,只是说孩子们真会想像,帮狐狸一家想了那么多的好办法。之后她把话题一转,说:“孩子们都别着急了,老师告诉大家,正在这千钧一发之际,狐狸爸爸想到了一个好办法,让狐狸一家躲过了这场灾难。你想明白这个好办法是什么吗请你赶紧拿起书本阅读吧!”罗老师的话音刚落,孩子们迅速行动起来,教室里只能听到了孩子们翻书的声音,可见,孩子们对此刻的阅读是多么渴望。
3.2.2温故知新导入法。新课导入要注意新旧知识间的相互联结。透过复习已学过且与新课有关的知识导入新课,从而降低学生学习的坡度,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欲望。
在师生共读《西游记》一书时,为了激起孩子的阅读兴趣,我在开课前,先让孩子们回顾了此前所学资料,为继续阅读作好了铺垫。“话说孙悟空大闹天空激怒玉皇大帝,被如来佛祖擒拿,压在五指山下。这五百年来,孙悟空吃了不少苦,受了不少罪。你能来说说它都吃了哪些苦吗”孩子们思考了一会儿,就开始畅所欲言了。有的说他连水也喝不到,真可怜;有的说只能靠路人丢给他的东西作食物;有的说成天吃不饱,还挨冻;有的干脆找出书中的句子读给大家听。我说:“是阿,大家和老师一样,也都十分同情孙悟空,想帮忙他摆脱眼前的困境,是吗”孩子们表示赞同似的点点头,我紧之后说:“之后,孙悟空盼星星、盼月亮,最后等来了自己的救命恩人,想明白他是怎样得救的吗赶 4
紧翻开书,看谁最先明白,告诉我们大家。”如此一来,不但复习了旧知,同时激起了阅读新资料的兴趣,大家还在憋着劲儿地比,谁先明白答案,好告诉大家。
3.2.3表演导入法。导入是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授课之前先排演好阅读书籍中的一个场景,然后进行学习,能够燃起孩子参与阅读的激情。
如在推荐《木偶奇遇记》一书的阅读时,顾老师采用了先让孩子们表演书中的一个故事《小木偶的故事》,老木匠给了小木偶一个“笑”的表情后,小木偶出门了。它首先碰到了小红狐,小红狐设法骗走了小木偶的红背包,但因为它只会笑,结果被熊警察、小兔子等动物误解,以为小木偶在撒谎。小木偶委屈极了,可又没法改变自己的现状,它感到很郁闷。之后,小木偶碰到了蓝鼻子女巫,神奇般地拥有了人类所有的表情。表演完后,顾老师让孩子们说看了这个故事的感受,孩子们一边观看表演,一边就在阅读书中的故事,在嬉笑声中自然而然地明白了其中的道理。顾老师说:“小木偶拥有了人世界所有的表情以后,接下来又会发生什么故事呢同学们能够去阅读《木偶奇遇记》一书,书中将会告诉你更多搞笑的故事,你也将会表演更多的故事。”在顾老师的引导下,孩子们阅读的兴致高涨。
3.2.4质疑导入法。质疑导入法也叫设置悬念法,小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总是对新奇、新颖、不平常的现象和事物感兴趣。因此,我们在设计导语时,就要抓住孩子的这个特点,提出对孩子来说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启其心扉,促其思维。古人云“学贵于思,思源于疑”,我在推荐《再被狐狸骗一次》一书时设置了这样的悬念:先出示狐狸的图片,让孩子们或说说对狐狸的认识,或讲讲自己所明白的一个狐狸的故事,把孩子们对狐狸的评价写在黑板上(字体较小)。然后在黑板上用彩色粉笔写上其他孩子对狐狸的不同评价(字体较大),同时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之后陈述老师的观点:你们的评价老师觉得有道理,他们的评价老师也觉得有道理,这到底是为什么呢请你仔细阅读《再被狐狸骗一次》一书中的两个故事《瞎眼狐清窝》和《再被狐狸骗一次》,读后说说你的感受。这样就很自然地把学生引到新书的阅读当中,激起了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这方法不仅仅启迪了孩子的思维,也起到了推荐阅读的目的。
3.2.5背景介绍法。介绍作者、主人公、时代及写作背景等来铺垫主题,导入新课。
如荐读《时代广场的蟋蟀》一书时,金老师先是问:“同学们,最近在读些什么好书能给我们介绍一下吗”之后是引:“听了同学们介绍,我们又多了几本值得看的书。有个作家丹尼尔.潘拉克以前说过,能够从自己整理过的书架上,找到自己想找到的书,是件很棒的事。如果能够把自己喜欢的书,介绍给别人,那更是一件幸福的事。这天金老师要做一个幸福的人,向大家推荐一本好书。(出示书的封面:《时代广场的蟋蟀》)然后介绍:有人说“看书看皮(封面),看报看题”。真正会看书的人,往往会先从书的封面看起,而且从书的封面就能明白书的大概资料。同学们,看这本书的封面,你能得到些什么信息(1)国际大奖小说.爱藏本.(2)20世纪全球五十本最佳童书之一(3)纽伯瑞儿童文学奖银奖。纽伯瑞儿童文学奖:这是一个美国的童书大奖。它在世界儿童文学界的地位仅次于国际安徒生奖。纽伯瑞奖由美国图书馆协会于1922年开始设立,每年一次,授予在美国出版的原创儿童文学作品,以此鼓励作家为孩子们创作优秀作品。这个奖项以十八世纪英国著名儿童文学家纽伯瑞的名字命名,这位出版家因开创了现代英美儿童文学的发展道路而被誉为“儿童文学之父”。(这样伟大的作品,是哪位伟大的作家创作的呢让我们记住这位伟大的作家乔治.塞尔登)4)封面上这三只可爱的小动物就是故事中三个重要的主角。这只个头最大的猫,名叫亨利,是一只忠诚、憨厚的猫。这只老鼠叫塔克,聪明机灵略带一点市侩。(把金钱看得很重),但是应对朋友,他还是把一生的积蓄贡献了出来。还有一只看似不起眼,但却是文章中一个十分重要的人物,来自康州乡下的蟋蟀柴斯特,所有的故事都围绕它展开,柴斯特是这部作品的主人公。大家再猜猜这本书讲述的会是一个怎样的故事让我们一齐开始阅读吧!在介绍完这本书的封面以后引导孩子们阅读,激起了孩子阅读的渴求。
3.2.6朗读激趣法。配乐朗读书中的一段话,阅读分析后导入新课,从而激发起孩子们的阅读兴趣的一种方法。如在推荐阅读《昆虫记》一书时我设计了这样的导入:同学们喜欢昆虫吗下面的昆虫中你最喜欢谁你能说说它有什么特点吗一孩子说喜欢萤火虫,我就立刻出示了书中写萤火虫的精彩片段。
萤火虫稍稍探察了全身都藏在壳里,只有外套膜的软肉露出一点儿的捕猎 6
对象,认为能够开始工作了。这时萤火虫打开它的工具,这工具很简单但细小的肉眼看不见,要借助放大镜才能看出来。这是两片编程钩状的颚,十分锋利,但细得像一根头发。从显微镜里能够看到,弯钩上有一道细细的槽。这便是它的工具。
萤火虫用它的工具反复轻轻敲打着蜗牛的外膜,就仿佛和蜗牛逗着玩,而不是蜇咬。用一个“扭”字来形容萤火虫对蜗牛施行的手术比较恰如其分。萤火虫不慌不忙有条不紊地扭着,每扭一次,还要稍加休息一下,似乎想了解扭的效果如何。牛的次数不多,至多扭六次蜗牛就无法动弹,没有知觉了。萤火虫的方法是这么迅速奏效,几乎能够说是闪电般的,毫无疑问,他利用带槽的弯钩已经把毒液传播到蜗牛的身上了。这些看似温和的蜇咬,却能产生快速的效果。
如果蜗牛的壳和它的支持物没有贴紧,这么一来,萤火虫就能够安静地美餐一顿。
请你读读上面这段话,说说读了这段话以后的感受(生说阅读感悟)。紧之后告诉孩子们这段话出自法布尔的《昆虫记》一书,此书里面像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喜欢的同学就赶紧去阅读吧。上面出示的这段文字主要呈现的是萤火虫捕食蜗牛的过程,读来饶搞笑味,孩子们也挺喜欢。让书中的文字自己来打动学生,从而激发起他们的阅读兴趣,确实是个好办法。
3.2.7故事导入法。老师们大多有这样的感受,课堂上提到课本外的资料时,学生的用心性很高,对这些资料个性感兴趣,针对学生爱听奇闻轶事的心理特点,在导入时,引用与教学资料相关的故事趣闻,使学生思维活跃、思路开阔,无疑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引导阅读《斑羚飞渡》一书时,我为学生讲述了这样的一个故事:在南美洲的大森林里,突然发生了火灾,大火迅速包围了森林,烈焰腾腾、火势凶猛。就在这火海里一大片黑压压的蚂蚁,被熊熊大火逼得节节后退,火的包围越来越小,渐渐地,蚂蚁似乎无路可走。然而,就在这时,出人意料的事发生了:蚂蚁们迅速骤拢起来,紧紧地抱成一团,很快就滚成一个黑乎乎的大蚁球,蚁球滚动着冲向火海,尽管蚁球很快就被烧成了火球,在噼噼啪啪的响声中,一些居于火球外围的蚂蚁被烧死了,但它们依然没有离开自己的岗位,内部更 7
多的蚂蚁却绝处逢生,生存下来。这小小的蚂蚁能做出这样的壮举,同样,书中一群温顺的斑羚也做出了令人震惊的伟大壮举,这天我们就要共同来读一读沈石溪的《斑羚飞渡》一书。教师声情并茂的讲述,把学生带入了新的教学情境之中,孩子们阅读的激情很快被点燃了。
3.2.8游戏导入法。导入艺术生动,活泼,搞笑,即借助游戏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游戏这一焦点上,巧设悬念,先声夺人,拨动学生的心弦,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透过游戏后的提问,提醒明确学习目标和学习资料,提高学生自主参与性。
在引导阅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书时,我先给孩子们做了个游戏。先由一孩子蒙上眼睛,表示看不到世间的任何事物。另外一些孩子则分开蹲在教室的各个地方,当作花草树木。然后由蒙着眼睛的孩子来到花园里,寻找春天……(尽可能多让几个孩子体验失去光明的痛苦)紧之后让刚才体验过的孩子来说说看不到光明的感受。小结:一个人假如失去了视觉,失去了听觉,失去了语言,永久生活在黑暗与寂静之中,那将是多么的可怕和不可想像的事阿。海伦·凯勒,就遭遇了这样极大的不幸。但她却是一位生活在黑暗中而又给人类带来光明的女姓;一位度过了生命的88个春秋,却熬过了87年的无光、无声、无语的孤绝岁月的弱女子,以其勇敢的方式和杰出的成就震撼了世界和人类的“精神楷模”。那么,海伦·凯勒巨大的生命力量究竟源自何处,奇迹又是怎样出现的呢《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使我们找到了答案。海伦·凯勒的精神源泉,那就是她对生命的珍爱,对生存的渴望,对生活的赞美,对人类的友善情感和战胜困难的坚定信念。这天,让我们一齐走进海伦·凯勒的精神世界,去品味这被誉为“精神楷模”的杰出女作家给我们展示的丰富情感。
此外,导入的方法还有很多,如解题导入法,巧引诗文导入法,谜语导入法,歌曲导入法等等,不管是哪种导入方法,都要求我们教师根据新课改的要求,结合教学实际选取合理的导入方法,以学生为主,因时而变,因势而改,因文而生,把课堂导入转成展示学生多方面才艺的舞台。
导入是一节课的良好开端,是师生间建立感情的第一座桥梁,它既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又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设计导语时,我们必须要注意导语的科学性、时间性,必须要精练、灵活、新颖,让它更大程度地激发起学生阅读 8 的兴趣,为点燃学生的阅读心灯服务。
第四篇:课内课外文言真题
2013-2015年语文中考真题(课内、课外文言文)
2013年(一)(12分)
满井游记
袁宏道
①燕地寒,花朝节后,余寒犹厉。冻风时作,作则飞沙走砾。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返。
②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③夫不能以游堕事,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而此地适与余近,余之游将自此始,恶能无纪?己亥之二月也。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欲出不得/得之心而寓之酒也B.未百步辄返/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C.于时冰皮始解/学而时习之D.麦田浅鬣寸许/遂许先帝以驱驰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8.第①段写城中的余寒景象,有什么作用?(3分)
9.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本文通过对水光山色、柳条麦田的描写,以及对游人的欢欣、鱼鸟的悠然自得等情态的描绘,勾勒出一幅满井春色图。
B.作者写初春景象,抓住了万物复苏的特点,如“将舒未舒,柔梢披风”一句,写出了
春回大地时柳枝初展的神韵。
C.“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将品茶、饮酒、骑驴观赏等画面合为一组镜头,写出了游人络绎不绝的盛况。
D.这篇游记,采用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最后一段则以议论作结,表明了作者寄情山水的志趣。201
4(一)(10分)
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6.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3分)
(1)孰视之()
(2)臣之妻私臣()
(3)时时而间进()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邹忌面对妻、妾、客的赞美,没有沾沾自喜,而是冷静思考,由己及君,现身说法,劝说齐王除蔽纳谏。
B.齐威王的可贵之处在于有自知之明,能广开言路,博采众议,使齐国在内政治清明,在外“战胜于朝廷”。
C.讽喻是本文的一大写作特色。文章用邹忌与徐公比美设喻,从家事到国事,以小见大,由浅入深,说服力强。
D.本文剪裁巧妙,详略得当。开头详写比美,为下文做充分的铺垫,突出了进谏的作用和纳谏的效果。
201
5(一)(10分)
小石潭记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6.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3分)
(1)潭中鱼可百许头()(2)以其境过清()(3)不可久居()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2)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8.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一句,通过描写潭上青葱的树木和翠绿的蔓藤,突出小石潭周围环境的幽美,与下文“四面竹树环合”相呼应。
B.文章对潭中游鱼的描写动静结合,如“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是从静态上描写,而“俶尔远逝,往来翕忽”呈现的则是游鱼的动态美。
C.作者以发现小石潭——潭中景物——潭中气氛——小潭源流——交代同游之人为顺序来安排材料,移步换景,景随情迁,前后照应,结构紧凑。
D.同是描绘山水美景、借景抒情之作,《小石潭记》抒发了作者贬官失意后的凄苦孤寂之情,而《与朱元思书》则流露出作者爱慕自然、避世退隐之意。
2013(10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4题。
赵且伐燕,苏代为燕谓惠王日:“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①啄其肉,蚌合 而箝②其喙③。鹬日:'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日:'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擒之!今赵且伐燕,燕、赵久相攻,以敝大
众,臣恐强秦之为渔父也。愿王熟计议之也。”惠王日:“善。”乃止。(选自《战国策》)
【注释】①鹬(yù):一种水鸟。②箝(qián):夹住。③喙(huì):嘴。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2分)
(1)赵且伐燕()
(2)以敝大众()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擒之。
3.请写出选文包含的一个成语,并说说它给你的启示。(2分)
4.为什么苏代能说服惠王中止出兵?(3分)
201
4(二)(9分)
祁黄羊去私
晋平公问于祁黄羊曰:“南阳无令,其谁可而为之?”祁黄羊对曰:“解狐可。”平公曰:“解狐非子之仇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仇也。”平公曰:“善。”遂用之。居有间,平公又问祁黄羊曰:“国无尉,其谁可而为之?”对曰:“午可。”平公曰:“午非子之子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子也。”平公曰:“善。”又遂用之。
国人称善焉。孔子闻之曰:“善哉祁黄羊之论也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祁黄羊可谓公矣。”
(节选自《吕氏春秋》)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其谁可而为之/或异二者之为
B.解孤非子之仇邪/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C.国无尉/去国怀乡
D.孔子闻之曰/不求闻达于诸侯
10.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3分)
善 哉 祁 黄 羊 之 论 也 外 举 不 避 仇 内 举 不 避 子
11.结合选文,分析“国人称善”的原因。(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5
晋文公攻原
晋文公攻原①,裹十日粮,遂与大夫期十日。至原十日而原不下,击金而退,罢兵而去。士有从原中出者,曰:“原三日即下矣。”群臣左右谏曰:“夫原之食竭力尽矣,君姑待之。”公曰:“吾与士期十日,不去是亡吾信也得原失信吾不为也。”遂罢兵而去。原人闻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归乎?”乃降公。卫②人闻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从乎?”乃降公。
[注释]①原:原国②卫:卫国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
A.遂与大夫期十日/陈太丘与友期行
B.原三日即下矣/令初下,群臣进谏
C.夫原之食竭力尽矣/一食或尽粟一石
D.可无归乎/男有分,女有归
10.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3分)
不去是亡吾信也得原失信吾不为也
11.如何看待晋文公“罢兵而去”的行为?请说明理由。(3分)
2014、6.(1)孰:仔细(2)私:偏爱(3)间:间或,偶然。(每项1分,意思对即可。)
7.(1)(2分)(邹忌)再照镜子看看自己,更觉得远远不如(徐公美)。关注点:“自视”(看看自己)、“弗如远甚”(远远比不上)。
(2)(2分)命令刚下达,群臣都来进谏,门前、院内像集市一样(热闹)。关注点:“初下”(刚发布)、“若市”(如同市场)。
8.D“开头详写比美”不对,是详写邹忌与妻、妾、客的对话,以及邹忌比美后对这些对话的反思领悟。
9.B你(A.任用/行为。C.诸侯国,国家/国都。D.听说/出名。)2015、6、【每个1分。(1)可:大约(表示估计数)(2)清:凄清、冷清(3)居:留、停留】
7、【(1)(2分)听到水声,像玉佩、玉环相碰发出的清脆声音,(我的)心情(因此)高兴起来。关注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每对一处给1分,最多给2分。(2)(2分)(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关注点:“斗折”“蛇行”“明灭可见”,每对一处给1分,最多给2分。】
8、C【“潭中气氛——小潭源流”“景随情迁”不对。】
9、A【约定(B.攻克/下达;C.粮草/餐;D.投降,投靠/归宿)】
10、【不去/是亡吾信也/得原失信/吾不为也(用了四条或四条以上“/”,本题给0分。用了1—3条“/”,每对1处给1分。)】2013、1、(1)将要(2)使……劳苦(贫困)
2、两个都不肯放掉对方,(一个)打鱼人把它们一起捉住了。
3、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或:鹬蚌相争、鹬蚌相持)
启示:面对矛盾(冲突),要以理智、包容的态度对待,避免两败俱伤。
4.(1)从苏代的角度看:①法巧妙。用寓言故事引入(讽喻或类比的方式),使惠王易于接受。(1分)②态度诚恳。为燕赵双方的利益着想,陈述利害,入情入理。(1分)(2)从惠王的角度看:善于听取别人的建议。(1分)
参考译文:
赵国将要进攻燕国,苏代为燕国去跟赵惠王说:“这次我来,路过易水,一只蚌刚好出来晒太阳,而一只鹬一下就叼住了蚌的肉,蚌立即合住壳夹住了鹬的嘴。鹬说:'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就会有死蚌。'蚌也对鹬说:'你的嘴今天不拿出去,明天不拿出去,就会有死鹬。'两个都不肯放掉对方。(一个)打鱼人把它们一起捉住了。现在赵国马上要起兵进 2013、6、B
7、(我这)才知道郊野之外未尝没有春天,可住在城里的人(却)不知道啊。
8、这是欲扬先抑的写法。(1分)烘托出作者”欲出不得“的压抑烦闷之情;
(1分)反衬了满井春意盎然的景象。(1分)
9、C 攻燕国,燕赵两国长期互相攻战,而使民众劳苦贫困,我深恐强大的秦国会马上成为那个打鱼人。希望大王您再仔细考虑考虑。”惠王说:“好。”于是中止了这件事。2014、9.B你(A.任用/行为。C.诸侯国,国家/国都。D.听说/出名。)
10.善哉/祁黄羊之论也/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用了1—3条“/”,每对1处给1分;用了四条或四条以上“/”,本题给0分。)
11.一是因为祁黄羊大公无私(或“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2分)
二是因为晋平公从善如流,知人善任(或“听从祁黄羊的建议,任用解狐和(祁)午”)。
【参考译文】
晋平公问祁黄羊:“南阳这个地方没有长官,谁可以任用?”祁黄羊回答说:“解狐适合。”平公说:“解狐不是你的仇人吗?”祁黄羊回答说:“您问的是谁可任用,不是问我的仇人是谁。”平公(称赞)说:“好。”就任用了解狐。过了一段时间,晋平公又问祁黄羊说:“国家没有掌管军事的官,谁可以任用?”祁黄羊回答说:“祁午适合。”晋平公说:“祁午不是你的儿子吗?”祁黄羊回答说:“您问的是谁可任用,不是问我的儿子是谁。”晋平公(又称赞)说:“好。”就任用了祁午。
国人都称赞这件事。孔子听到了这件事,说:“祁黄羊的建议真好啊!他荐举外人,不(感情用事)排除自己的仇人,荐举自家的人,不(怕嫌疑)避开自己的儿子。祁黄羊可以称得上是大公无私了。”2015、9、A【约定(B.攻克/下达;C.粮草/餐;D.投降,投靠/归宿)】
10、【不去/是亡吾信也/得原失信/吾不为也(用了四条或四条以上“/”,本题给0分。用了1—3条“/”,每对1处给1分。)】
11、【(1)赞成晋文公的行为,晋文公的可贵之处在于讲信用(恪守诚信)(2分)。因为讲信用才能不战而胜,“攻原”得卫(1分)。
(2)反对晋文公的行为,晋文公错在墨守成规(一成不变、不能随机而变)(2分)。因为“原三日即下矣”(或“夫原之食竭力尽矣”),如果他一鼓作气,就能攻下原国(1分)。(3)我们要辩证地看待晋文公的行为,晋文公这样做有利有弊(1分)。利在讲信用,“攻原”得卫(1分);弊在墨守成规,功亏一篑(1分)。(或者:利在讲信用,得人心(1分);弊在墨守成规,错失时机(得到原国,实属侥幸)(1分)。)】
第五篇:班级文化建设与研究结题报告
《班级文化建设与研究》结题报告 涉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课题组
一、课题基本情况
(一)研究的背景
1、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
如今各种传媒及网络的腐朽文化侵蚀着校园,学校这块净土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污染,给学生的素质带来不同程度的损害,这就加重了学校教育,尤其是班级对学生意识观念和文化教育的负担。然而,现实中我们接触到的班级文化几乎千篇一律,给学生造成审美疲劳,无法收到应有的教育效果。
中共中共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化校园育人环境,使中小学成为弘扬正气,团结友爱,生动活泼,秩序井然的精神文明建设基地。在当前教育改革的大好形势下,为提升学校的办学品位,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教师的专业发展,已经有很多学校致力于学校文化建设的研究和实践,成效显著。
班级是学校的细胞,是学校开展教育活动的最基本、最稳定的基层组织,也是学生在校进行学习生活的基层集体。因此,班级文化不仅是学校文化最基本的组成部分,也是学校文化建设最基本的支点与抓手,班级文化建设理应成为学校和班主任工作的重点。
2、班级自身成长的需要。
提高学生的思想文化素养,树立自强不息、勇往直前的奋斗精神,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的开拓意识不容忽视。班级文化建设的探索研究,有利于创设一种班级生态文化,有利于创设和谐的育人氛围,能促成良好的班风建设,能形成良好的学习环境,使每一个学生都在积极、健康、向上的风气中接受持久而稳定的熏陶,共同成长。
3、学生人格塑造的需要。
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格,是当前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当前世界教育的主题。作为培养学生人格的一个主要方面——班级文化,它对学生人格的影响可能持续一生。研究表明:在民主型的班级里,同学之间相互信任、关系和谐,班级成员情绪高昂,自信心、自尊感和成就欲较强,呈现出一种既相互竞争又团结协作的欢乐气氛。在这种气氛里,优秀的学生感到自豪,落后的学生奋起直追,每个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得到赞扬和保护,主体性得到充分弘扬。因此,合理运用班级文化这一无形的教育资源,能在实际的班级生活中有效地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
(二)研究的意义
1、培养学生自主管理素质,健全学生人格,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在新课程改革理论体系中,特别强调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坚持学生的主体性原则和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通过班级文化建设,增强学生的主人翁精神,培养学生自我管理的意识和能力,这不仅可以增强德育的实效性,更可以在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中,健全学生人格,成就学生终身良好品质和自我完善的能力。
2、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教师教育效率,成就教师幸福生活。教师的年轻化已成为当前教师队伍的主流,年轻教师经验不足,缺乏对教师这一职业的认同感和幸福感在较大程度上制约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因此,教师的专业成长是师资建设的重中之重。青年教师的培养不能是宽泛空洞的,而应有抓手和支点。班级文化建设研究课题可以为年轻班主任教师的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平台,并以此为切入点,引导班主任掌握班主任工作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加深对班主任工作的理解,提高班主任工作的效率,同时让班主任老师在班级文化建设中享受到工作的愉悦和职业的幸福感。
3、推动学校文化建设,提升学校办学品位,促进学校科学发展、持续发展。班级文化建设是学校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文化建设的缩影。学校可以通过班级文化建设推动学校文化建设,以整体提升学校的办学品位,促进学校科学发展、持续发展。
(三)课题的界定
学校文化是学校所特有的文化现象,是指学校内有关教学及其他一切活动的价值观念及行为形态。从外部形态来看,它表现为学校师生员工“在这儿做事的方式”。从产生的程来看,学校文化是基于预设的价值观,这些价值观产生制度,并进而约束行为。尽管有点难以捉摸,但学校文化经常会以强有力而又以微妙的方式影响学校师生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并以学校特有的群体反应方式支配着学校师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从而直接决定了学校教育的效果。
班级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学校文化的缩影。因此,班级文化和学校文化类似,它是一种氛围,是一种精神,是一种组织文化,渗透到班级的管理理念、管理体系以及班级活动等各个方面。简单地说,班级文化主要指班级内部形成的具有一定特色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从具体内容上主要分为:班级目标文化、班级环境文化、班级制度文化、班级精神文化四个方面。其中班级文化的核心是班级精神,班级文化的关键是班级管理制度。
(四)研究的目标
1、遵循教育科学规律,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教育实效 通过课题的研究转变班主任教师的教育观念,使班级工作从以班主任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做班级的主人。
以往,我们在班级管理上,往往是“保姆式”的管理方式。老师累,效率低,学生也不买账。其原因主要是“保姆式”的管理方式不符合学生的实际,没有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意识,与教育科学以及新课改理念相悖。开展班级文化建设旨在促进教师尊重教育规律,尊重教育主体,提高教育实效,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班主任老师的工作压力。
2、深化对班级文化建设内涵的理解,探索班级管理的有效模式,促进班主任教师的专业成长
通过开展“人文性”育人的班级文化建设,打造班级文化品牌,通过班级品牌文化的营造,进而形成内涵丰富、特色显著的儒雅、文雅、高雅的校园文化。通过课题的研究,探索班级自主管理的有效模式,促进班主任专业成长,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实现以“人文性”育人,提升学校德育工作实效。
和教学研究立足于课堂教学一样,班级文化建设是校本研究的重要载体,能从学校实际出发,可操作性强,是班主任队伍建设的一个重要平台。
(五)研究的内容
1、探索基于班级文化建设上进行班主任队伍建设的途径。培养班主任的五种能力:(1)了解学生的观察能力。(2)以言讲理的说服能力(3)建设班风的组织能力。(4)引导活动的指导能力。(5)善于总结的研究能力。
2、结合学校“文明礼仪进校园”的校园文化主题,打造“举止文雅、谈吐儒雅、情趣高雅”的班级文化群体。
3、以班为实验单位,围绕本课题总的指导思想,学习先进的教育管理理念和国内外有效的班级文化建设经验,结合班级以及学段的实际,以“学习——实践——反思——学习——再实践”为主线,有效地进行班级文化建设课题的研究。
4、各班班主任教师根据学校课题的研究计划积极开展了相关的工作: ①布置教室。
②设计班级标志。包括:班徽、誓词、班训、班级公约等。③健全班级的规章制度,形成正确的舆论环境,④结合班级对儒雅、文雅、高雅内涵的理解,开展班级文化建设系列主题活动,5、做好阶段性的研讨工作。原则上一个学期召开一次课题阶段班级文化建设研讨会,做好经验交流、问题探讨、现场观摩、典型表彰等工作,以确保课题研究扎实有效地开展。
(六)研究的方法
1、调查研究法。调查本校在该课题研究之初,班级文化建设的现状,以及对研究过程中、研究之后的状况进行详细跟踪调查,为研究班级文化建设提供事实性依据。
2、经验总结法。针对班级文化建设中有效性缺失的问题,通过调查分析影响班级文化建设效果的主要因素,在研究班级文化建设的有关理论的基础上,形成经验总结,写成论文。
3、个案研究法。选取典型案例进行反思,分析研究,进一步调整后再实践,再反思总结。
(七)研究对象
全校所有班级都属课题研究对象。
(八)拟解决的问题
1、解决因班主任老师无明确教育管理思想或教育管理理念陈旧以及班级管理方法滞后而导致教育效率低的问题。
2、解决因保姆式管理而导致学生依赖性强、归属感薄弱、自主管理素质低,缺乏活力等问题。
3、解决班级管理平庸,没有个性,缺少班级品牌的问题。
(九)研究的步骤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3年7月—2013年9月)
1、成立课题领导小组,确定研究课题和方案,作好课题申报工作。
2、做好师生的宣传、动员和培训工作。
3、拟定子课题及研究计划,收集本课题相关资料,做好总课题的开题工作。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3年10月—2014年8月)以班为实验单位,围绕本课题总的指导思想,学习先进的教育管理理念和国内外有效的班级文化建设经验,结合班级以及学段的实际,以“学习——实践——反思——学习——再实践”为主线,有效地进行班级文化建设课题的研究。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4年9月—2014年11月)
1、收集、整理过程性研究资料,组织教师撰写研究性论文。
2、整理课题核心成果资料,撰写课题结题报告,编写论文集。
3、作好结题申报,迎接课题的验收、评估。
(十)组织分工
组长:组织课题全面工作。
成员:主要负责课题的研究工作。
(十一)预期成果
1、《班级管理制度汇编》(文本)
2、《班级文化建设研究论文集》(文本)
3、一班一品(图片、视频、文本)
4、《课题研究实验总结报告》(文本)
(十二)经费保障
本课题组全体成员自筹经费外,积极向学校申请课题经费,得到了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
1、课题组负责经费概算与分配
2、经费来源:涉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二、课题的主要研究工作
(一)加强课题组建设,保障课题研究规范实施。为保证课题研究的顺利实施,我们课题组争取学校的支持,成立了以校长王国生同志为组长,主管德育的副校长席玉平同志、主管教学的副校长任贵明同志为副组长,政教处、研究室、各教学部主任为成员的顾问团。
课题组多次以专题会、工作会、德育年会的形式对课题的内涵进行论证,对课题的操作进行探讨,结合外校特色,力求在传统校园文化的基础上打造“和谐感恩”为特色的校园文化,去影响和促进班级文化特色的生成和发展,从而创设班级育人的氛围,搭建学生成长的阶梯。
在加强学习,不断实践的基础上,我们课题组确立了“五个一”的课题操作模式,即:围绕一个中心——班级文化建设,注重课题内涵;达成一个共识——打造班级文化特色,发展班级文化特色,完成从认识到实践的转变;依托一个载体——班级文化交流展示课,鼓励师生从不同角度,以不同方式探索班级文化特色;开辟一个阵地——《班级文化建设课题网站》,对内学习、研讨,对外展示、交流;实现一个飞跃——从传统、经验、简单、封闭型的班级管理模式和工作方法跃升到科学、民主、创新、开放型的班级文化建设和策略机制。
在操作模式的基础上,确立以班级文化建设为核心的学校德育工作方针,围绕班级文化建设深化校园文化建设,从德育理念,队伍培训,学生行为,校园环境,文化活动等方方面面统筹规划,互相促进,整体提升学校的德育工作水平。
(二)注重调查分析,保障课题研究有的放矢。为了了解班级文化建设的实施情况,课题组编制了班主任和学生的问卷调查各一套,调查的对象为我校全体学生和班主任,问卷侧重以下四个方面情况:
1、班级文化建设参与情况的调查。
受调查学生主动参与的学生为96.7%的学生,3.3%的同学表示不直接参与。说明学校和班主任的工作没有做到全覆盖。受调查班主任主动积极参与的班主任为100%。说明班主任的工作意识与态度极强,有强烈的上进欲望。
2、班级文化建设中突出重点情况的调查。
班级文化建设的内容上主要分为目标文化、环境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四个板块。受调查学生问卷调查中14.4%重点在班级目标文化建设,28.6%在班级物质文化建设,24.6%在班级制度文化建设,32.4%在班级精神文化建设。受调查班主任问卷调查中12.2%重点在目标文化建设,29.4%在环境文化建设,22.6%制度文化建设,25.8%在精神文化建设。从学生和班主任的调查中发现,两者在班级文化建设的工作重点出现认识上的一些误差,但总体情况差异不是很大。
3、班级文化建设实施情况的调查。
受调查学生问卷调查中72.4%学生觉得班级在各方面进步明显,19.6%学生觉得进步一般,6%学生觉得没有进步。受调查班主任问卷调查中81.4%班主任觉得班级在各方面进步明显,13.2%学生觉得效果一般,5.4%班主任觉得没有效果。学生和班主任普遍认为班级文化建设的实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对班级和学生种形成了正面的引导和促进的作用。
4、“学生心目中的理想班级是怎样的”的情况调查。
受访者学生46%认为班级有良好的班风和学风最重要,同学们拥有共同的目标与理想,学规守纪,快乐学习;33%学生认为舒适的环境、温馨的教室布置是他们的首选,大家动手一起来创造温馨的家园是快乐成长的关键。21%学生认为和谐的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是他们最想要的,有喜欢的老师和好伙伴是学习的最大动力。
根据调查情况,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必须紧紧围绕育人的总体目标、紧扣学生发展的实际需要,着力在“新”、“特”、“实”上下功夫。
第一、班级文化建设要有“新”意 班级文化建设要根据时代发展要求,坚持素质教育方向,努力通过赋予新内容,创设新载体,使学生的学习成长环境与新课程改革要求相承接,与学校整体育人环境要求相一致,与学生成长发展需求相吻合。赋予班级文化建设新内容,要着力在深化建设内涵上下功夫。
第二、班级文化建设要有“特”色
班级是班级文化建设的基本单位。班级文化的建设只有体现时代特征、学校特点、班级特色,符合班级发展实际,符合学生发展实际,才能体现价值、发挥应有作用。
第三、班级文化建设要有“实”效 班级文化建设要有实效,关键是要正确处理好三方面的关系。一是处理好班级文化建设与加强班级管理的关系。二是处理好班级文化建设与营造和谐班级的关系。三是处理好班级文化建设与推进制度建设的关系。
(三)加强学习培训,保障课题研究的专业水准。班主任是班级文化建设的操作者,这只队伍的专业化水平决定了班级文化建设的推进程度和实施效果。为了解决班主任对班级文化建设的认识、理解、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和困惑,提高班主任操作文化建设的专业水准,课题组采取了“请进来、多交流、勤展示”等多种形式进行队伍培训。
1、“请进来”。学校花大力气邀请多名全国著名教育专家来校对全体教师进行高水准培训,促进班主任专业水平提升。
2013年11月,我们提请学校组织全体老师观看了全国著名教育家、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全国模范班主任、《人民教育》理论室主任任小艾的教育讲座视频。
2013年12月,学校邀请了河南省骨干教师,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郑州市优秀教师,郑州市第二届“名师”,郑州市师德标兵,郑州市教育教研先进个人李迪莅临我校,做了一场主题为《班级活动的组织与策略》的专题讲座。通过诸多鲜活的案例,以其独特的方式启发和引导班主任在教育教学中能够给学生方向感、关注弱势学生、培养有个性的学生、有创造性的学生、以及有敏感性的学生,努力促使班主任工作从生活里来,向生命里去。
2、“多交流”。课题组每年都要组织多次理论学习、学习心得交流、班级文化设计评比,并请文化建设优胜班级的班主任面向全校进行经验交流,在内部研讨中为解决文化建设中的共性问题提供新思路和途径。通过交流以典型引领班主任自觉学习,互相学习,积累经验,取长补短。
3、“勤展示”。在每年的班级文化建设评比中,课题组均要组织优秀作品现场展示。在2013年学校班级文化建设交流展示活动中,11学前艺术班的班级文化建设获得特等奖。他们根据变平面为立体,化静态为动态,注重环保这三个理念,设计了希望之树,班级公约,心灵鸡汤,生活掠影,魅力90后,美文欣赏六个板块。都是学生自己的创意,自己动手经营的天地,每个人都倾注了情感,用了心思,可想而知,这样的班集体不让学生热爱都难。
(四)坚持活动评议,保障课题研究的实践效果。
近年来,课题组坚持行动研究法,把课题研究转化为具体行动。每学期初均在全校组织开展以“创建特色班级文化”的校园文化建设活动,要求各个班级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并根据班级管理的特色,选定受大多数同学欢迎的主题,从环境文化、制度文化、目标文化、精神文化等方面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创设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推进学校文化建设的开展。
学校制定以下评比标准进行评议:A、班级文化主题鲜明有特色;充分展示班级的特色,内容生动活泼,有教育义意,深受学生喜欢,可持续发展。(30%)B、学生整体精神面貌好。(10%)C、学生行为习惯好。卫生整洁,无人乱丢垃圾;桌椅、电脑平台、墙壁无乱画迹象;校服规范,发型规范,无人戴首饰,无人带手机进校。(30%)D、班级学生学习气氛浓。(20%)E、班级日常管理较好,纪律严明。(10%)按照“一看材料,二查现场,三到班随访,四常规管理一天一检查,五检查结果一周一汇总”的操作程序审核评定,获奖比例每个学部50%,评出一二三等奖,公布以后在每周升旗仪式上颁发流动红旗。
1、确立班级目标文化,树立追求的共同愿景。
在学校“创建特色班级文化”活动中,许多班级在不断学习和找寻班级的共同愿景,共同理想与目标。班主任们在全面了解和分析各自班情、学情的基础上,依靠集体的智慧碰撞,制定出具有本班个性特色的标志、名称、口号、目标等。
2、建设班级环境文化,让班级成为师生的精神家园。
在2013年“班级特色文化”创建中,许多班主任关注教室环境的布置,与全体同学群策群力,充分利用教室的黑板报、特色园地、以及墙面等,精心布置美化教室的环境,努力使教室的墙壁说话。学生的手抄报、书画作品、摄影作品,都运用点缀教室的四壁,既美化了教室环境,又鼓舞了学生创作的热情,时时给学生以启迪。
初二(6)班设计的有特色:
A.黑板留言——格言警句。在黑板的固定角落,每天由一位学生写上一句名人名言、哲理警句,天天点亮“心灯”。
B.课桌留言——座右铭。每个学生的座右铭都包含三个内容:自己最崇拜的人的名字或照片,班级里自己的竞争对手的名字、针对自己不良习惯的警示语。
C.墙壁留言——写满快乐和自信。在班中悬挂一本“好人好事”。“学习园地”上有学生自己的习作、书法、优秀作业的展示;“特色园地”中粘贴学生的摄影作品,手工制作,科技小发明;有时则是手抄报、剪贴报的展示等等。
D.开辟“优乐园”——记载成长印迹。把所有学生的照片和优点卡贴在里面,卡上的优点不断增加,让学生在班级里快乐地成长、自信地微笑。
E.读书角——“阅读名著,品味人生”。每位学生将自己喜欢的一本名著或刊物带到学校,成立“班级读书角”。在走近名著、走近名人中,感受人文情怀;在走近文化、走近传统中,陶冶道德情操。
F.创作社——引导着班级的主流思想和文化。创作班刊系列——《春之声》《夏之梦》《秋之实》《冬之韵》的诞生,一篇篇文章,一首首小诗,都凝聚了学生写作的快乐,记录了他们成长的足迹,折射了思想闪烁的光辉,体现了诗意栖居的蕴藉。
3、创新班级制度文化,提升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
在2013年“特色班级文化”创建活动中,许多班级广泛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再通过民主表决确定,建立班级文明礼仪、学习常规、卫生值勤、奖惩等制度,强化学生的规范意识,以积极的态度去执行,促使学生进行自主管理。通过班干部值日制,从学习、纪律、卫生、两操等各方面进行分管督促,形成相互监督,共同进步的良好局面。
初一(2)以民谣的形式编制《我们的共同承诺》,轻松中透着严谨。A.衣着问题要注意,校服穿戴要整齐,红领巾、校徽要佩戴。B.头发问题要注意,男生不留长发,女生不能散发,刘海也要注意。C.学校语言要文明,不讲粗话,不讲脏话,更不给他人取绰号。D.学校举止要文明,不动手,不乱跑,不乱踢,不追逐。E.班级卫生要注意,不乱扔,不乱画,勤弯腰,勤打扫。F.学校公物要爱护,不乱摸,不乱碰,看到破坏现象要阻止。G.学习时光要珍惜,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特殊情况要请假。H.读书上课要认真,不乱说话,不捣乱,勤思考,勤举手。I.每天作业要完成,不抄作业,不漏作业,更不一起核对作业。J.手机电脑要注意,手机不带入学校,电脑不长时间玩耍。K.休闲娱乐要注意,不看不健康书籍,不去网吧、游戏室等各类不适合的娱乐场所。L.同学朋友相处要得当,不过分“亲密”,不可不理不睬,和睦团结最重要。M.班干部,要注意,“三公三不”要坚守——管理班级时公开、公正、公平,平时学习时不乱用职权,不带头犯错,不徇私舞弊。N.班主任,要注意,“三多三少”要留意——多点笑容少点脾气,多点宽容少点苛刻,多点关怀少点责备。为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实现自我教育,促进校园文明程度的进一步提升,2013年我校推行“值日班”制度,深化班级制度建设。“值日班”管理是以班为单位,每天由一个班级负责对全校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环境卫生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劝导、服务的自主管理制度。以班内安排、个人自愿相结合的方式确定岗位,明确职责,引领学生诚信守责,追求荣誉,从而将每一次值日作为班级发展、个人成长的新台阶,作为班级文化建设的新载体。“值日班”制度的实施是对班主任组织管理工作的一次全面检查和考核,是增强班集体凝聚力的重要途径。它通过体验式活动,培养学生养成良好习惯,具有良好公民道德意识,提升文明素质。实行“值日班”制度旨在调动每一位学生参与学校日常管理、学生行为规范管理的积极性、主动性,从管理中锻炼自我,反思自我,促进校园文明程度的提高。值日班制度的实施丰富了我校班级制度文化建设,受到广大师生和家长的欢迎,2012年11月,张家港电视台《教育周刊》栏目对这一制度进行了专题报道。
4、塑造班级精神文化,激发群体激励的内驱力。
在2013年“特色班级文化”创建活动中,许多班级致力于塑造班级精神文化,努力形成良好的班集体,增强班级凝聚力,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促进良好的班风、学风形成。
高三(4)班以“争先”作为班级精神。提出“发掘自我,奋勇拼搏,扬帆掌舵,气势磅礴”的内涵,通过以下形式培育争先精神:A.荣誉榜:将学生的优良表现及进步幅度颇大的表现公告于此。B.心语心愿:全班48人每人一心,心上标明姓名,学习目标等。C.读书驿站:同学们读过文章,书,电影等之后写出自己的感受,或者给大家推荐好书等等。D.书画天地(作品展示):展示学生满意的字、画、作业。在群体激励中该班在当年的高考中囊括了全市高考文科前三名,一人北大、一人清华、一人港大、五人南大,获李政道奖学金一人。
初二(1)班以“和谐共进”为精神文化建设主题。采取以下实施办法:A.优化班级文化环境,建立积极、健康、融洽的班级心理环境。B.建立净化、美化、知识化的班级物质环境,要求同学保持教室的干净整洁,窗明几净,物品放置井然有序,形成“班级就是我的家,我要为家作贡献”的良好氛围。C.教室后墙:开辟文化特色专栏,定期更换内容,如学生优秀作文、书法、学习体会等。D.开展各种各样的学习竞赛活动,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竞争与互动,激发学生个体与整个班集体的学习与工作的热情,使学生的各方面都得到很大发展。E.建立值日班长责任制,实行岗位轮换制度,让每一位学生参与到班级的管理中来,培养学生的责任感,鼓励学生发挥主人翁精神。一年来,成长为张家港市“优秀班集体”。
三、研究的主要成效
从2013年7月至2014年11月,两年来的课题研究对我校全方位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尤其是在完成学校第三个五年发展规划并开始第四个五年发展规划的历史时刻,对于落实“特色为根、质量为本、文化为魂”的办学方针,建设“美丽校园”发挥着重要的推动作用。通过班级文化建设推动了学校文化建设,提升学校办学品位,促进学校科学发展、持续发展。通过班级文化建设培养了学生自主管理素质,健全学生人格,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通过班级文化建设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教师教育效率,成就教师幸福生活。
(一)促进了学校品牌的深度发展。近年来,学校努力创建“和”文化,营造和谐高雅的校园文化氛围,实现学校的快速、持续发展,我们正遵循科学发展、人民满意的办学原则,努力办成誉满大江南北的新型外国语学校的典范。
我校已获得全国合格外国语学校、全国重点大学暨“211工程”大学生源基地学校、苏州市首批双语学校、苏州市非公有制党建工作示范点、苏州市教育信息化示范学校、苏州市中小学艺术教育工作优秀学校、苏州市德育先进学校、苏州市绿色学校、张家港市文明单位、张家港市巾帼文明岗、张家港市十佳卫生学校等称号,并担任全国外语特色学校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学校连续获得张家港市高中教育质量综合评估一等奖,小学、初中、高中教学质量均列全市前茅。小学、初中学生巩固率,初中毕业生升学率均达100%。2010、2011届高三毕业生高考本科平均上线率超过73%,2012届高三毕业生高考本科平均上线率超过83%,2011届陶倩英琦同学获得张家港市文科第一名,并获得李政道奖学金,2012届顾心怡同学成为江苏省文科状元。为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等国内所有名牌高校和部分国际知名大学输送了一大批优秀毕业生,50余名学生被国外知名大学录取。(郭程现就读美国芝加哥大学、吕曜晖现就读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
学校“和谐·感恩”德育文化品牌逐渐深化。《人民教育》2010第八期●名校扫描以《和谐,让梦想成为现实——记江苏省张家港外国语学校和谐校园建设》为题发表了记者任国平撰写的学校“和”文化建设报道。文中写到:“„„爱因斯坦说过,学校应该永远以此为目标:学生离开学校时是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一个专家。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趋向多元,在智力因素之外,更看重一个人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合作、健康审美等综合素质,“全面发展、个性和谐”的人才最具有发展潜力。在和谐的育人文化里,外国语学校每个孩子所获得的正是这些走向未来的精神滋养和熏陶。外国语学校的师生们,正是以这样近乎虔诚的精神,心怀教育理想,齐心协力地构建着知识和人生的金字塔。在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里,教师幸福地工作着,学生快乐地成长着。和谐,让这里的每个师生拥有了强健的双翼,向着梦想振翅翱翔„„”
(二)促进了学生生命发展。通过班级文化建设,增强学生的主人翁精神,培养学生自我管理的意识和能力,增强了德育的实效性,在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中,健全学生人格,成就学生终身良好品质和自我完善的能力。
近四年来,我校学生近500人次在市级以上各级各类比赛和活动中获奖、报道。2012.6.25《扬子晚报》、江苏新时空、张家港电视台报道文科状元顾心怡的成长心路,2012.6.13苏州日报《端午粽飘香》报道外校利用端午节进行传统文化教育,2012.2《中学语文》以《苏州市张家港外国语学校花语文学社》为题介绍我校重点社团花语文学社,2012.2.17张家港日报以《外校学子征战“哈佛模联”》为题报道我校参加哈佛模联活动的情况。苏州教育局、苏州市共青团组织的苏州市第五届快乐成长节中顾心怡被评为“苏州市学子之星”,模联社团被苏州教育局、苏州市共青团评为苏州市第五届快乐成长节中被评为“苏州市社团之星”,2012.5获得江苏省教育厅组织的江苏省第十一届中小学生健康教育知识竞赛活动优秀组织奖,健美操社团获苏州市教育局颁发2011年肯德基全国青少年校园青春健身操苏州赛区二等奖,踢踏舞社团被苏州教育局、苏州市共青团评为苏州市第五届快乐成长节中被评为“苏州市中学生达人”,陈袁杰因拾金不昧(30万元)被评为2011年张家港市十大好人好事之一并获张家港市首届“凤凰基金”奖学金,2012年11月张家港市电视台以“外校实施值日班制度,深化小手拉手文明向前走活动”为题在城市生活频道报道我校开展值日班制度。
学校的“和谐·感恩”的精神文化已经深深渗入张外人的心田,2012届高中毕业生陈佳楠(录取中国传媒大学)在写给母校的信《筑梦,逐梦》中写道:“„„深爱外校,魂牵梦萦。如今,离开了外校,每每打开电脑,一次一次点开,我才发现,自己爱你爱的很深,我的母校。虽然已经离开母校,但我还是会不自主的去关心你的一切。记得十一回张家港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回母校看看。看看这里的一切,闻闻这里独有的草木的芬芳。现如今,每每在梦里回到你身边,橘桂飘香,让我沉醉,使我靠近你时,扑鼻而来的,依旧是你的芬芳。想你,爱你,我的母校。这份情,永远难了。风车在四季轮回的歌里天天的流转,我们的四季年华终会成为光阴的故事,我会将在母校的每一刻都赋予可铭记的理由,因为我爱你,我的母校!张家港外国语学校,这个我梦想起飞的地方。你给的这份情,永远难了,那就让我将它永远放在心里。十二岁的那个夏天是不会再回来了,但我永远记得那个满怀憧憬走进外校的女孩,十六岁的那个夏天也不会再回来了,但十六岁的那个梦会一直伴随着我走下去。不论前方多坎坷,不论前路多漫长,有母校,有恩师,有梦想,我必将勇往直前。母校,请您与我共同见证我的成长,我的未来!„„”
(三)促进了班主任专业化高位发展。通过班级文化建设研究课题我们为班主任的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平台,引导他们掌握班主任工作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加深对班主任工作的理解,提高班主任工作的效率,同时让班主任在班级文化建设中享受到工作的愉悦和职业的幸福感。近四年来,我校教师近200人次在各级各类德育竞赛和活动中获奖、报道。我校全国知名的德育专家、苏州市教育领军人才王开东老师多次受邀赴全国各地讲学、培训班主任,影响广泛,他的德育文章《教育是什么》、《学生有选择不优秀的权力》等13篇先后发表在《班主任之友》、《河南教育》、《教师月刊》等国家级核心期刊杂志上。朱燕老师的《班级文化建设之环境建设》发表在《新课程》、倪丽元老师的《班级管理的金钥匙》发表在《考试周刊》、方理老师的《把握学生心理特点营造和谐对话气氛》发表在《现代教育科学》、刘桂岩的《一个后进学生的转变》发表在《河南教育》、黄洁的《春雨的启示——谈教师的“爱”和“育”》发表在《班主任》、李春燕的《由“闷葫芦”到“开口松子”》发表在《新课程》。在市首届德育骨干教师评比中,沈洁、李春燕、黄洁等被评为德育能手和德育新秀。李春燕、张红等多人被评为苏州市优秀班主任,邵丽新、周亚红、刘扣芬、魏丹等多人被评为市级优秀班主任,赵樱恒、谭肃暮、陶花、徐云霞、盛莺等一批班主任在苏州市、张家港市班主任基本功竞赛中获奖,一只懂文化、会管理、受欢迎、专业化的班主任队伍日臻完善。2013年校本德育课程《歌者印迹——讲述张外学子生命成长的故事》被评为“苏州市校本课程优秀成果”。
在中国教育学会班主任专业化总课题组举行的历届“班主任专业视野”高层论坛中,我校20多人参加课题成果评选。黄洁老师的《尽力擦和放弃擦》一文在中国教育学会“第一届全国班主任专业化教育科研课题成果”的评选中,获育人故事“一等奖”;徐辉老师《感谢有你主题班会》一文,在中国教育学会“第二届全国班主任专业化教育科研课题成果”的评选中,获“一等奖”;赵春雷老师的《抓住心灵转化的契机——例谈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德育渗透》、《班主任工作的现状分析及改善措施》在中国教育学会“第三届全国班主任专业化教育科研课题成果”的评选中,获“一等奖”(后发表在《教师博览》);强桐江老师提交的论文《教育是一种智慧的服务》、朱敏丰老师提交的论文《宽容既是教育》在中国教育学会“第四届全国班主任专业化教育科研课题成果”的评选中,获“二等奖”。在中国教育学会“第六届全国班主任专业化教育科研课题成果”的评选中,强桐江老师提交的论文《在心灵的碰触中成长》、朱敏丰老师提交的论文《用爱撑起孩子成长的天空》获“一等奖”。
在班级文化建设中,青年班主任正历练成长,为队伍专业化注入活力。2012年青年班主任代表支莉娅在学校班级文化建设经验交流会中谈到体会时说道:“„„学会正确关爱,营造温馨班级。一个班,关起门来就是一个大家庭。如果这个大家庭中的每一个同学都如兄弟姐妹般互相关心着、帮助着、照顾着、鼓舞着,那么他便是温馨的,温暖的。在班级管理中我努力做到“偏爱”后进生、严爱优等生、博爱中等生„„班主任工作精心而又繁琐,在今后的教育生涯中,我将用我的青春继续耕耘属于我们的那片园地。我无悔,我高兴,因为我是一个班主任„„”。
四、研究的反思
在班级文化建设中,有问题也有收获。发现和暴露出一些问题,将是我们今后需要着力解决的。在实践中提炼出一些成功经验和管理方法,需要进一步推广形成了学校班级个性品牌文化。
(一)存在的主要误区。
1、部分班主任重智轻德,忽视文化建设。认为只要升学率高,教育质量好,就可以名声在外;尖子生越多,学生的创造能力就越强;中高考成功,班主任就成功,从而忽视了对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人文素质和综合能力的培养。
2、部分班主任注重环境、制度文化,忽视目标、精神文化。认为只要有环境文化,就可以造就精神文化;只要严格管理,自然就可以形成育人氛围;只要学生听话,秩序稳定就是好班级,从而忽略了一个班级的文化底蕴。一个班级的文化氛围,其实正是一个班级生命力之所在,是一个学生全面发展的动力源泉。
3、部分班主任因循守旧,忽视创新。要么就是中规中矩地带班,只抓常规,满足于学生不出事;要么就是被动跟随,学校有啥活动就参与啥活动,对活动不主动、不热心,对学生不引导、不指导,忘记了班主任其实是班级文化的设计者、践行者,是学生人生道路的导师。教育需要智慧,需要爱心奉献,更需要创造性的班级文化建设。
(二)获得的主要感悟。
1、要注重发挥正确的舆论导向,以文化育人。积极发挥校园文化的正向引领和激励作用,引导师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发展观,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形成班级文化发展的内驱力,塑造全体师生共同的价值观和奋斗目标。
2、要注重建设高品位的校园环境,以环境感人。外校15年的校园建设,要不断追求品质提升,让学生从学校的变化中感受学校文化的内涵,用心灵审视学校的每一个宣传栏,每一个文化窗口,每一面墙、每一朵花,有所思,有所感,有所得。
3、要注重文化传统的积淀,以品牌育人。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我校以“和谐感恩”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内涵,以12个主题活动月、两个文化节这些传统活动,要做到年年有新意,坚持不断线,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培育着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高雅的审美情趣和积极的创新意识。
4、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个性,以特色育人。在班级文化的建设中要相信学生,发动学生,依靠学生,成就学生,以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为重点,以学生的个性特长为亮点,培育符合班级学生精神需要和审美特点的特色文化,让班级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起点,成为师生终生留恋的地方。
“春风吹过花千树”,《班级文化建设的案例研究》这个课题开阔了我们的视野,提升了我们的理念,丰富了我们的活动,促进了我们的发展,必将有力地推动我校的素质教育再上新水平,再谱新华章。
涉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2014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