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级财务管理重点综合案例分析题2-长虹的战略发展规划答案
高级财务管理综合案例分析题
2005年8月13日,四川长虹(600839)董事长赵勇、总经理王凤朝为美国一流工业设计专家高登·布鲁斯先生、以及来自清华大学和湖南大学的鲁晓波和何人可教授颁发了设计顾问聘书。至此,长虹为实现工业设计人才国际化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成为目前中国家电企业唯一一家跨地区、跨国界组建工业设计力量的企业。
据介绍,在全球制造业产能过剩、利润下降的形势下,长虹同国内外大公司一样,越来越注重产品外观工艺设计,决心以工业设计的提升,达到产品设计创新能力的提升,以此形成核心竞争优势。在长虹目前的战略发展规划中,工业设计、集成电路设计、嵌入式软件开发已成为公司确立的三大核心竞争力。
布鲁斯认为,长虹是一个有实力的大企业,公司管理层高瞻远瞩,同时有一支具有创新精神的工业设计团队。他表示,在服务长虹期间,将作为设计团队中的一分子,有信心在未来几年内,实现长虹工业设计开发项目达到国际国内领先水平。
讨论并回答问题:
1、运用高级财务管理财务战略目标定位的知识分析该案例的启示。(8分)
2、结合四川长虹的发展史运用高级财务管理相关知识分析公司战略、财务战略与集团核心竞争力的关系。(7分)
参考答案要点提示
1、运用高级财务管理财务战略目标定位的知识分析该案例的启示。(8分)
要点提示:1)请结合高级财务管理1—4章相关知识思考
高级财务管理财务战略目标的定位必须依托企业集团的战略发展结构规划。
战略发展结构 :是指管理总部或母公司为谋求竞争优势并实现整体价值最大化目标所确立的企业集团资源配置与未来发展必须遵循的总体思路、基本方向与运行轨迹。
事实表明,战略发展结构清晰与否,不仅关系着企业集团财务战略定位的准确性,而且也直接决定着整体资源配置的有序性与运转的高效率性,对企业集团的存亡与兴衰产生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2)长虹集团的发展史中的几个重要阶段的重大标志性事件都表明了这一点。
2、结合四川长虹的发展史运用高级财务管理相关知识分析公司战略、财务战略与集团核心竞争力的关系。(7分)
解答要点:强大的核心竞争力与高效的核心控制力依存互动,构成了企业集团生命力的保障与成功基础。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在于卓越战略规划和合理产业板块构造。核心控制力的本质是组织结构运转效率与制度体系的控制能力。可见,集团核心竞争力与公司战略(着眼于企业集团整体及其成员企业前途命运与未来发展的总体思路、基本方向与运行轨迹的战略规划)财务战略(为适应公司总体的竞争战略而筹集必要的资本、并在组织内有效地管理与运用这些资本的方略,是公司整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关系非常密切。
第二篇:教育综合案例分析题----答案解析
教育综合案例分析题----答案解析
案例一(南京六城区2011真题)
1、这个教师的做法违背了教师职业道德,教师应该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2、这个教师的做法也不符合德育原则: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因材施教原则,作为老师应该对学生提出适当的要求,但必须是建立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的,同时对待不同的学生要用不同的教育方式,不能所有的学生都用“写保证书”的方式
3、案例中的这位教师对学生只用了惩罚的方式,而心理学研究表明,表扬与奖励比惩罚能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因为前者能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因此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才是有效的
4、这个老师的做法不利于和谐民主师生关系的建立,作为教师应该与学生建立民主平等、尊师爱生、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因为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基础。
5、作为教师应该具有新课程理念下的学生观: ①乐观估计学生的天性。做到多看优点、多赞美
②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学生,做到悦纳错误、多宽容
③认识到学生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做到相信学生、多期望
④认识到学生是人,做到尊重学生、讲民主
案例二(河南特岗2011真题)这个教师采用的“罚站”这样的惩罚方式违背了教师职业道德,教师应该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法律法规
案例一
答:学校的做法不合理。这是因为:
1、学校的做法侵犯了学生的受教育权
2、不符合德育原则:导向原则、疏导原则
3、德育方法:表扬奖励与批评惩罚相结合 学校这样做不合理。原因如下:
一、从法律的角度说,义务教育法中明确规定,享受九年义务教育是学生们的权利,任何人无权剥夺。因此,对品行有缺点的学生,教师应当耐心的教育、帮助,不得歧视。学校对未成年学生包括那些犯了错误的学生,只有“教育权”,而无抛弃、勒令离校、限制上课等“处罚权”;
二、从情理的角度说,十四岁学生的特点决定了他们对于事物认识的不完善、不深刻,明辨是非的能力不够强,基于这样的身心特点,犯错误、违反校规校纪是在情理之中的。如果学校都以开除、限制学生上课等简单的方式处罚学生的话,那么,教育既无艺术,也无科学可言了。虽说教育不是万能的,但学校未经尝试其他教育方法遍急于处罚学生,显然不合情理。
三、学校随意处罚学生,甚至将违反纪律的学生驱逐出校园,推向社会,是对社会、学生的一种不负责任。学校作为专门教育机构应当承担起教育责任。何况,对于学生的错误,学校领导和教师也有一定的责任。案例二
(1)停止学生上课的做法是不对的;这种做法侵犯了学生受教育的权利,教师要依法执教。
(2)对违反纪律的学生所采取的处理措施,应当同学生违纪程度相适应,应当有充分客观的事实依据和法律依据。老师不得随意不让学生上课甚至是退学,不能带有个人偏见和感情用事。后进生的转化需要教师的爱心、耐心和信心;教师要对学生一视同仁,不可偏激,要讲究教育艺术。(看法不宜偏激,方法要基本符合实际,有一定操作性和创造性)
心理学
案例一
学习动机的激发是指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要是通过教学过程进行的。激发学习动机一般采取下列有效的方式和措施:
(一)激发兴趣,维持好奇心
兴趣和好奇心是内部动机最为核心的部分。是培养和激发学生内部学习动机的基础。教师可以通过下述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1、教师在可能的情况下,向学生讲明所学内容的用处。
2、创设问题情境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的十分有效的一种方法。
3、向学生提出他们现有知识无法解答的问题,挑战他们现有的理解能力,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由此产生学习的内部动机。
(二)设置合适的目标
当目标是自己设定的时候,个体通常会付出更多的努力。教师可以:
1、与学生讨论过去的目标实现的情况,然后再为下阶段设定新的目标
2、帮助学生设定一个具有挑战性又现实的目标。
(三)培养恰当的自我效能感
当个体拥有了相应的知识技能后,自我效能感就成为个体行为的决定性因素。教师如何帮助成绩不好的学生提高自我效能感:
1、通过为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设定难易合适的任务,让他们不断地获得成功体验,进而提高自我效能感。
2、让学习不好的学生观看和想象那些与自己差不多的学生的成功操作,通过获得替代性经验和强化来提高他们的自我效能感。
3、教师可以通过归因训练改变学生对自己学习能力的错误判断,形成正确的自我效能感判断。
(四)归因训练
改变学生不正确的归因,提高学习动机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
一是“努力归因”,无论成功或失败都归因于努力与否的结果。
二是“现实归因”,针对一些具体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现实归因,以帮助学生分析除努力这个因素外,影响学习成绩的因素还有很多,如智力、学习方法、还是家庭环境、教师等因素。
这种归因训练的好处在于,在学生做“努力归因”时又联系现实,在做“现实归因”时又强调努力。
(五)表达明确的期望,合理运用外部奖赏
学生需要清楚地了解自己应该做什么,如何被评价以及成功之后会有什么收获。教师应该:
1、教师把期望明确地传达给学生
2、外部奖赏在此是指物质上的奖励,教师在运用外部奖励时,应持谨慎态度,对那些已有内部动机的活动最好不要轻易运用物质奖励,只有对那些缺乏内部动机的活动予以物质奖励,才可能产生积极地激励作用。
(六)提供明确、及时的反馈,有效地运用表扬
“反馈”在此指的是给学生提供关于其成绩的信息。教师应该:
1、运用反馈,注意反馈必须明确、具体,必须使反馈紧随个体的学习结果。
2、必须提出经常性的反馈,使学生能付出最大的努力。
3、表扬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主要是强化学生适当的行为,对他们所表现出的期望行为提供反馈。
表扬的方式比表扬的次数更重要。表扬的有效性取决于它的具体性、可靠性以及行为结果的依随性。
案例二
1.学习动机分类中的外部动机,教师应一方面逐渐使外部动机转化为内部动机,任何外界的要求、外在的力量都必须转化成个体内在的需要,才能成为学习的推动力
2.首先应适当过度学习,超过150%时,学习效果并不递增,很可能引起厌倦、疲劳等而成为无效劳动;其次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鱼,教师应教授小明学习策略,提高其迁移能力
3.教师很少让小明回答问题,小明体验成功的机会就少,这样不利于提高小明的自我效能感,教师应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向小明提出难度适中的问题,让其体验成就感,增强信心,进而激发其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4.小明的这种怀疑是一种非理性的观念,教师可以利用艾里斯的理性情绪辅导方法,帮助小明建立理性观念,因为合理的观念导致健康的情绪,健康的情绪有利于积极学习5.心理研究表明,来自学习结果的种种反馈信息,对学习效果有明显影响。同时,表扬与奖励比批评与指责能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因为前者能使学生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而后者恰恰起到相反的作用
6.归因理论认为,学生对自己学业成败原因的推断,通过影响其情绪感受和对未来学习结果的预期,从而影响后续学习的动机。小明进入高中后,在几次年级统考中名词后移,虽经努力而未见成效,就将自己的学业失败归之于能力低下,这一消极归因使其感到羞愧,对未来学习结果的语气也很不乐观,因而降低了学习的坚持性。
案例三(江西省考2010真题)
问题一:后进生转化主要途径
1、建立和谐良好的师生关系,这是进行转化的前提和条件。
2、对其关心爱护,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尊重和关爱的同时向其提出恰当的要求
3、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是否低层次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小黎父母不在身边,缺乏归属于爱的需求,得不到他人的认同和欣赏,尊重的需求得不到满足,教师需要给予更多的关爱和关注,不仅关心学生的学习更要关注学生的生活,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也承担了“临时家长”的角色
3、善于捕捉学生的亮点,从正面加以引导
4、创设转化条件,协调家长、任课教师等各方教育力量获得支持,形成教育合力,共同致力于发展学生的智力、发展其情感、健全其人格。
5、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形成遵循长期性与反复性相结合的规律,因此班主任对小黎要有耐心、恒心以及爱心。要反复抓、抓反复
问题二:
1、由于其父母长时间不再身边,所以,使得她缺少普通孩子所拥有的家庭的温暖。心理的归属感和安全感都由于其父母不在身边而受到严重的影响。这就要求,班主任在教育时要更多的给予她关心和爱护,从学习上、生活上和心理上都对其进行帮助和安慰。
2、小黎的性格比较孤僻、不善于与同学交往,造成了她经常与周围的同学产生摩擦,同学与他的对峙行为,更加造成了她与周围同学及教师的逆反情绪,加重了她的性格孤僻。在教育的过程中,班主任老师要正确对待小黎,不但要更多的关心她,用自己的宽容心和爱心去感化他,避免直接批评,不要与她发生真面冲突,要注意保护她的自尊心,采取以柔克刚的教育方式,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帮助他分清是非,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愿意主动去改正。同时还要发动班集体的教育作用,发动班级的同学去帮助她,理解他并且感化她。班主任是班级人际关系的艺术家,班主任要去逐渐缓解紧张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
3、小黎虽然与周围的同学和老师不断的产生冲突,但是她的自尊心是相当强烈的,同时她也和其他的学生一样,希望能够获得别人的尊重和赞赏。另外,小黎目前是初二的学生,这时的他处于心理学上所说的“心理断乳期”或“危险期”,这时的学生主要表现出叛逆、情绪情感偏激、易激动、易暴燥、情绪两级波动等特点,这个时期是学生成长的转折点也是教育的关键期,需要教师投入更多的关心、关爱与关注,教师要认识到学生这一时期的特点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关心其心理的健康成长,帮助他处理一些心理的矛盾与困惑,使他能更好地面对现实生活中出现的困惑,帮助他成长中出现的种种烦恼。
教育学
案例一(河南特岗2011真题)
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告诉我们,标准化考试过分强调了语言智能和数学逻辑智能,忽视了其他同样为社会需要的智能,使学生身上的许多重要智能得不到确认和开发,学生在语数英外所表现出来的其他方面的特长,同样是高智商的标志。案例中的小明的优势智力领域就是自然观察者的智能,案例中小明初中班主任的做法去看待成绩较差但有不同特长的学生,就会感到,他们很了不起,根本不是什么“差生”。只要为他提供了合适的教育,学生都能成才。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做的就是为具有不同智力潜能的学生提供适合他们发展的不同教育,为他们的成才创设条件,把他们培养成为不同类型的人才,这个也是真正意义的因材施教的体现。案例中班主任的做法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关注学生的特长,肯定了小明的特长并鼓励他们发展自己的特长,这样的做法鼓舞了学生的信心,是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最重要的是对特长的兴趣会带动对其他学科的兴趣,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各科学习成绩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案例二(江西省考2011真题)
1.我不赞成小李的教学观。小李出发点是新课改中以学生为主体,但是却忽略了两点,一是教学过程中没有注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二是上好一堂课仅注重气氛热烈是不够的。
(1)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结合。小李仅仅关注学生,以学生发言、表演为主,缺乏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发挥,这样的教学缺乏深刻性。
(2)上好一堂课除了气氛热烈,还应做到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内容正确、方法得当,这样才能使学生明确一堂课的任务和重难点,使学生巩固每节课学到的知识。
2.(1)一堂好课的前期准备除了充分研究教材,还应了解学生。小张上课的问题是没有注意到学情的分析。教师的教育对象是具有主观能动性、具有情感的人。特级教师所教的学生和小张所教的学生是不同的。这就决定了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教学方式。
(2)“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相互提高的动态过程,没有固定的模式。小张在教学中遵照特级教师的教学模式,对教学过程中发生的具体问题就会束手无策。所以在教学中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选择教学方法,运用启发式的教学,和学生进行互动,在互动过程中不断调节教学方法,最后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3.(1)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2)开展微格教学。(3)专门的教学能力训练。(4)反思性教学。
案例三
答:(1)赵老师工作的主要问题是对不同情况的教育对象没有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和措施,而是一样同等对待,这样,优秀学生的长处没发挥出来,中等生没有得到进一步的培养,差生朝着更不利的方向发展。为了取得学生的信赖,赵老师不是采取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学习和游乐,而是放纵学生,甚致带头违反校规。赵老师的做法还违背了德育的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原则,对待学生,作为老师确实应该爱护、关心和民主,但这种爱护不是溺爱和放纵,对学生我们也应该向他们提出适当的要求。
(2)教师应该具备以下素养:①职业道德素质:包括忠诚教育事业,热爱学生,为人师表,团结协作;②文化知识素质:包括专业知识、教育学方面的知识;③教学能力的素质;④良好的心里素质。
赵老师是一位非常热爱学生、热爱教育事业的的老师,具备了职业道德素质,但他忽视了其他方面的教师素养,因此,为了改进赵老师的工作,首先应该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化方面的素质,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教育学、学生心里方面的知识,丰富自身的文化内涵和素养,提高自身各方面的能力素质,通过教学实践,总结教育方法,来提高自己的教育能力,同时教师要有健康的心里素质,才不会困难压倒。
案例四
答:此案例中的甲乙两位教师代表着两种不同的教学观、学生观、教师观及师生观。
首先,案例中的甲老师是传统教学模式的代表。他在整个课堂中,都是以自己为中心,对于学生的提问不以为然,并且在课堂中没有尊重这位提问的学生,让这位学生在整个课堂中很尴尬,更不用说好好学习了。甲老师的这种做法只会使他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张,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会使甲老师看不清学生的本质,使自己的教学之路越走越狭窄。
另外,案例中的乙老师则与甲老师完全不一样,是现代教学模式的代表。在他的整个课堂中,把学生作为了课堂的主体,充分发掘学生的个性特征及潜能,培养学生多种智能的发展。课堂中乙老师充分鼓励学生质疑,并让学生独自找到答案,同时配有德育的进行,对全班的学生进行了理想教育。可以看出,乙老师给予了学生充分的尊重与信心,他和学生之间将会是朋友、共同学习的伙伴和谐关系,这点也是现代教学观所提倡的。由此可见,乙老师的教学方法高于甲老师,而乙老师的教学方法同样也是我们年轻教师值得学习的。
新课程改革
案例一
学校的做法是正确的,它体现了“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新课程理念。
①学校把学生看成是发展中的人,将学生分层,确定了学生的现有发展基础和差异,教师在教学中兼顾了学生之间的差异,从而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体现了评价标准的分层化,关注被评价者之间的差异性和发展的不同需要,促进每一位学生的进步,使他们的智慧和才能充分发挥出来,实现自身价值。
②新课程倡导民主、开放、科学的课程观,体现了课程结构的均衡性和综合性,避免过分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学校开放了校本课程,体现了教师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放者,改变了以往被动执行的做法。
③该案例面向每一位生动活泼、发展、有尊严的学生,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关注学生的发展过程,重视评价的主体性与评价对个性发展的建构作用。
案例二
1、评价功能失调,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忽视改进、激励、发展的功能,表现在学生身上就是学生只关心考试得了多少分,排在第几名,而很少关心考试中反映出来的自身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过分关注活动的结果。(如学生成绩、教师业绩、学校升学率等)忽视被评价者在活动的各个时期的进步状况和努力程度,忽视对日常教育教学活动的评价,忽视对教育活动发展、变化过程的动态评价。
3、评价主体单一,基本上没有形成学生、教师管理者、教育专家、家长等多主体共同积极参与,交互作用的评价模式,忽视了评价主体多源,多向的价值,尤其忽视自我评价的价值。
4、评价标准机械、单一,过于强调共性和一般趋势,忽略了学生、教师、学校的个性发展和个体间的差异性。
5、评价内容片面,过于注重学业成绩,而对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活动中体现和忽视,或者缺乏有效的评价工具和方法。
6、评价方法单调,过于注重传统的纸笔测验,对体现新的评价理念的新质性评价方法不够重视。
7、忽视对评价结果的反映和认同,使评价的激励、调控、发展功能得不到充分发挥。
8、评价对象基本处于被动地被检查,被评判的地位、自尊心、自信心得不到很好的保护,对评价往往持一种冷漠、应付、对立、讨厌、拒斥或者害怕,恐惧、逃避的态度,甚至出现欺骗,弄虚作假的行为。
第三篇:高级会计师考试案例分析题真题及答案
【案例分析题】
A 公司是国内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大型企业集团,近年来一直致力于品牌推广和规模扩张,每年资产规模保持20%以上的增幅。为了对各控股子公司进行有效的业绩评价,A 公司采用了综合绩效评价方法,从盈利能力、资产质量、债务风险和经营增长状况等四个方面对各控股子公司财务绩效进行定量评价。具体指标及其权数如下:
项目按现行组织机构测算按董事李某的方案测算按董事罗某的方案测算
财务费用(均为有息债务利息费用)1.41.21营业利润1217.52
5利润总额1217.525
净利润101521
有息债务(平均)202020
所有者权益(平均)202020
平均资本成本率7%6%5%
同时,A 公司还从战略管理、发展创新、经营决策、风险控制、基础管理、人力资源、行业影响和社会贡献等八个方面对各控股子公司进行管理绩效定性评价。
为便于操作,A 公司选取财务指标中权数最高的基本财务指标——净资产收益率作为标准,对净资产收益率达到15%及以上的子公司总经理进行奖励,奖励水平为该总经理当年年薪的20%。下表为A 公司下属的M 控股子公司2010 年的相关财务数据:
项目金额(亿元)
营业收入7.48
利息支出0.1
2利润总额0.36
净利润0.26
年末负债总额3.06
年末资产总额(年初与年末数相等)6.8
应收账款(平均)1.87
所有者权益(平均)3.8
经过对M 公司业绩指标的测算,M 公司最终财务绩效定量评价分数为83 分,管理绩效定性评价分数为90 分。
要求:
1.分别计算M 公司2010 年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报酬率、总资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资产负债率和已获利息倍数(要求列出计算过程)。
2.测算M 公司综合绩效评价分数,并依据综合绩效评价分数判断其归属的评价级别和评价类型(要求列出计算过程)。
3.判断A 公司仅使用净资产收益率作为标准对子公司总经理进行奖励是否恰当,并简要说明理由。
【分析与解释】
1.净资产收益率=0.26/3.8×100%≈6.84%(1 分)
总资产报酬率=(0.12+0.36)/6.8×100%≈7.06%(1 分)
总资产周转率=7.48/6.8×100%=110%(或1.1 次)(1 分)
应收账款周转率=7.48/1.87×100%=400%(或4 次)(1 分)
资产负债率=3.06/6.8×100%=45%(1 分)
已获利息倍数=(0.12+0.36)/0.12=4 倍(1 分)
2.M 公司综合绩效评价分数=83×70%+90×30%=85.1 分(1 分)
根据其评价分数,M 公司评价级别为A(0.5 分),评价类型为优(0.5 分)。
3.A 公司仅使用净资产收益率作为奖励标准不恰当。
理由:仅使用净资产收益率进行评价不全面(或:不符合全面性原则;或:没有综合考虑财务、非财务业绩评价指标)(0.5 分),并对管理层经营管理水平进行定性评价(0.5 分)。
第四篇: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综合练习案例分析题答案(最终版)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综合练习案例分析题答案
6.仲裁庭详细审阅了双方当事人提供的材料的证件,并进行了必要的调查,认为卖方未按合同规定的期限装运,又没有在合同规定的装运期内将不能装运的情况通知买方,而是到装运期满后才电告买方,要求延长信用证的有效期。因此,卖方应对未能如期装运承担责任,并应赔偿买方由此而引起的损失,在损失金额的计算上,仲裁委员会参照国际上的习惯做法,按合同价格与应该交货时的国际市场价格之间的差价计算,经仲裁庭调查确定每公吨的差价为人民币11.53元,并据此作出裁决,应由卖方向买方赔偿人民币11 530元结案。应如何分析?
分析:1.关于卖方不按期装运的责任问题
在国际贸易中,卖方不能按期装运,虽然是常有的事,但由此而引起的法律后果是严重的。在C.I.F.、C.F.R.或F.O.B.条件下,卖方是以在装运港装货完成其交货义务的,合同的装运期实际上就是交货日期,因此,对于卖方来说,按合同装运期交货就更具有其重要意义。各国法律在卖方延迟交货的处理上,虽然存在着差异,但是交货期一经订定,卖方即有在规定时间或期限内履行交货的义务,否则承担法律责任,这已成为国际贸易中普遍公认的原则。
2.本案中未按期装运的原因与应吸取的教训
从本案来看,该批农产品之所以未按期装运,主要是国内运输上的原因(具体是条件和效率等原因)。由于运输和装卸的原因,导致卖方未能在合同规定的时间内装船,尽管合同交货迟延是国内承运人的责任,非卖方本身的直接过失所致,但作为C.I.F.的卖方,仍应承担不能按期装运的责任。按照国际贸易中的一般解释,在C.I.F.条件下,卖方应负责租船或订舱,卖方在签约时,就应从备货、运输、装运等各个环节通盘考虑。从卖方对这件事的处理来看,也有值得总结经验教训的地方。特别是当卖方预计按期交货有困难时,就应该在装运期满之前,通过适当的方式与对方洽商,以求得买方的谅解和配合,通过修改信用证或其他方法,对原合同进行补充与修改(当然,有时买方不会轻易同意卖方的意见,那是另外一回事了)。但卖方并没有这样做,而是在违约造成既成事实之后,才找买方商量,这就授人以柄,使自己的处境更加被动,对于协商解决争议也增加了困难。
8、案例6-7.西欧ABC公司是我某出口公司的多年老客户。该公司每年都向我订购大量整船装运的大米转销非洲。某年年底,该公司又来电传,询购中国稻米。我方某出口公司经研究国际市场大米供求情况与我货源可能,与之洽谈这笔交易。自该年12月30
日到次年1月10日,双方经多次交换电传,达成6万公吨大米交易(包括两种规格:一种为碎粒不超过35%,数量35 000公吨,二/三/四月每月各装约12 000公吨;另一种为碎粒不超过25%,数量25 000公吨,三/四月每月各装约12 000公吨),并签订了销售合同。由于采用F.O.B.条件,另附为ABC公司所熟知并早经其确认的F.O.B.装船条款,作为销售合同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该条款规定:买方所租载货船舶必须不迟于本合同规定的每一装运月份的第20天抵达装运港,否则,由此而使卖方遭受的任何损失和费用需由买方负担。
合同签订后,2月份应装运的大米,经我方催促,买方于2月下旬派来租轮接运,3月4日装船完毕。为了保证能继续按时装运收汇,我方随即一再催请对方迅速办理3月份应装货物的派船事宜。3月10日接对方电传称:由于租船市场船源紧缺,租不到船只,要求延晚一个月装运。我方即复电指出:按合同规定必须如期派船接运,如租船确有困难,我方可例外同意延期装运,但必须按每公吨7美元计算赔偿我方利息、仓租、保险费损失(共计168 000美元)。对方则强调:因日本等国为紧急装运谷物和卡车而大量抢租船只,造成租船困难,并以运价上涨已增加负担为由,表示仅能支付象征性补偿,不能承担我方提出的索赔金额,并望给予照顾。按合同规定,我方是完全有权要求赔偿全部损失的,但考虑到该商系我大米出口的主要客户之一,以往关系较好,我本着既要严肃履约,又要有助于今后业务开展的精神,将索赔金额减为120 000美元,以示照顾。对方又声称,经过最大努力,船只无法找到,并称此系不可抗力事故性质,只能赔付30 000美元;我方拒绝后,对方又增至50 000美元。在我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下,最后ABC公司不得不承认延迟派船的责任,同意赔偿我方80 000美元,并继续全部履行合同了结此案。应如何分析?
分析:本案例向我们提出两个问题,值得加以探讨。一为我方对外索赔是否有充分有力的依据,二为本案的出口F.O.B.合同是否可作进一步的改进和提高?
1.对外提出索赔,必须具有充分的依据,才有可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在处理本案件中,正由于符合上述要求,所以取得较好效果。现分析如下:
(1)在国际贸易中,销售合同是一种以货物买卖为目的的业务合同。买卖双方都需承担一定的合同义务,即卖方必须按照合同规定的时间、地点、质量和数量交货,买方则必须按合同规定的时间、方式支付货款和受领货物。按各国法律规定,合同当事人如果违反合同义务,包括明示的和默示的,就须根据不同情况,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对于采用F.O.B.贸易条件订立的合同(又称F.O.B.合同),按照国际上一般解释,卖方的主要责任是:在指定日期或期限内,在约定的装运港,将合同所规定的货物装上买方
指定的船只,并负担自货物装船为止的一切费用和风险;买方的主要责任是:自费租船或预定所需舱位,并将有关船只的名称及装货日期通知卖方,并承担上船之后的一切费用和风险。因此,在F.O.B.合同中,买方负责租船订舱的主要义务是卖方按照合同装货义务的前提条件,在买方提供必要的船只并给卖方装船通知书之前,卖方将不能履行合同中的交货义务。而且,一般认为,交货时间是合同的一个重要条件,如买方不按时提供船只,卖方将被免除其交货责任。
(3)为了减少和避免可能发生的误会和争执,我外贸合同应力求订得明确、具体、周详和严密,以保障我方的经济利益。就本案而言,我出口公司在这笔大米交易中所拟订的出口销售合同中,除订明品质、数量、包装、价格、交货支付等主要条款外,并以“一般条款”的形式订明“单据、商检、不可抗力、仲裁”等条款。由于这是一份F.O.B.整船装运的合同,需由买方负责派船前来装货,所以又加附F.O.B.装运条款(Loading Terms)。买方所租订船舶的到港时限、滞期、速遣费、装船时间的计算,以及其他装船有关费用的负担等。这些问题都需在F.O.B.装运条款中作出规定,并应在交易达成前洽得买方同意,以便作为整个销售合同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由双方遵守执行。本案合同的F.O.B.装运条款,虽有缺陷,但总的说来订得还是比较适当的。
2.在国际贸易中,F.O.B.合同的卖方,为了保障自身的利益,一般都要求在合同中明确规定买方指定船只到装运港的日期或期限,以及如果提前、延迟或不能指定船只因而引起的额外费用和风险责任,概由买方承担的条款。同样,买方也往往要求在合同中规定船舶按时到达后,如卖方未能按合同规定将货物装船以致造成空船和滞期损失,概由卖方承担的条款。为此,卖方为便于事先做好装船准备,又常在合同中规定,买方必须在船舶到达装运港前若干天通知卖方有关船名和估计到达时间(我国出口公司为便于贯彻有关的国别政策,还应要求国外买方通知载货船舶的船旗和船长的姓名、国籍)。此外,为了便于与租船合同和港口当局的规定相适应,在订立F.O.B.合同时,还需规定船舶到港作业的装货率(装货时间)、滞期费、速遣费及计算办法。
本案的合同是一个整船运输并由买方自费租船的出口F.O.B.合同,应按上述办法处理。我出口公司在该合同的装船条款中,对船舶的到达期限、装货率、滞期/速遣费及其计算办法,都作了比较明确的规定,就保障我方权益言,是比较好的。但是,如果对照国际上一般F.O.B.合同通常应该规定的条款,本合同对买方船舶未能或延迟到达虽作了“使卖方遭受任何损失的额外费用需由买方负担”的规定,但对存仓待运期可能遭受的风险,未作具体规定,一旦发生意外事故,能否援引国际惯例应由买方承担风险,仍易发生争执。对待买方拒绝或不能及时派船接货的问题,国际上有卖方可凭备运提单或存仓
栈单议付货款的办法,在我对外订立F.O.B.出口合同时,仍可作为借鉴,以防止和减少在大额F.O.B.出口贸易中,遭受意外的风险和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