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青岛港论文:青岛港锚地锚泊船安全评价及管理系统研究
青岛港论文:青岛港锚地锚泊船安全评价及管理系统研究
【中文摘要】为了加强青岛港锚地的安全管理,更加有效地做好大风天气下锚泊船的安全保障,本文对近年来青岛港锚地主要锚泊船的类型及大风条件下走锚事故和险情进行了统计分析,同时对如何正确地解读气象部门发布的大风警报信息进行了分析和说明。在对现有的各种走锚风险评价模型和方法进行比较的基础上,结合青岛港当前主要类型的锚泊船在各等级大风条件下实际使用的出链长度,确立了不同风级下内锚地散杂货船出链长度的参考标准。使用现有确定锚泊船间距的数学模型,针对青岛港内锚地的具体条件和主要锚泊船,计算了不同等级大风条件下锚泊船应保持的安全距离,并对青岛港内锚地目前实际使用的锚泊船间距值给予了验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针对青岛港内锚地的锚泊船安全管理系统。此系统有助于VTS管理部门时时对锚地船舶进行方便、快捷的管理,尤其是在大风天气中最大限度地防止走锚以及因锚泊船之间距离过近而导致的事故的发生。
【英文摘要】To strengthen safety management of Qingdao anchorage ground, and ensure having a good security insurance of anchorage ships in rough weather, this paper makes a statistic of main ship type of Qingdao port anchorage and dragging and dangerous cases in gales.Besides, this paper analyzes and illustrates how to unscramble gale warning
information issued by meteorological department.On the basis
of comparison among several of dragging risk evaluation models and methods, combining main type anchorage ships a...【关键词】青岛港 锚泊船 安全评价 锚地管理 【英文关键词】Qingdao port anchored ships safety evaluation anchorage ground management
【目录】青岛港锚地锚泊船安全评价及管理系统研究5-6意义9-11要工作12-14的影响14-18港到港船舶现状分析走锚情况16-1818-27
ABSTRACT6
第1章 绪论9-14
11-12
摘要
1.1 研究的1.3 本文的主
1.2 本课题的研究现状
第2章 青岛港内锚地概况及大风对锚泊船安全2.1 青岛港内锚地概况14-1515-16
2.2 青岛
2.3 大风天气下青岛港锚地船舶
第3章 海上大风预警报的正确解读
18-20
3.1.1 大风的3.2
3.1 大风概念的正确理解
定义和标准18-193.1.2 大风风力的含义19-20
3.2.1 传真天气图
海上大风预报信息的来源分析20-2220-21
3.2.2 网上天气图信息21-22
22-27
3.3 海上大风预
报信息的判断和辨别22-25
3.3.1 强冷空气大风的判定
3.3.3 海上大
3.3.2 强锋面气旋大风的判定25
25-27
风实况信息的监测实际应用27-3427-3027-28
第4章 船舶锚泊安全管理的理论与
4.1 锚泊安全理论评估模型
4.1.1 利用走锚危险度来评价锚泊船安全性的模型4.1.2 结合模糊评判的锚泊安全评价模型
28-294.1.3 以锚抓力评价船舶是否走锚29-304.2 4.3 锚泊
实际工作时青岛港内锚地所采用的评价方法30-32船间安全距离的确定管理系统34-38锚泊船信息的获取35-38管理36-3737-383840-43
32-34
第5章 青岛港锚地锚泊船舶安全
5.2
5.1 水上交通气象信息的来源3434-35
5.3 管理系统流程
5.3.1 是否走锚的评估35-365.3.2 安全距离
5.3.3 发布警报,责令各部门做好防范工作第6章 结论与展望38-40
6.1 结论参考文献
6.2 对未来工作的展望38-40
致谢
43-44
第二篇:安全管理论文_煤矿本质安全管理系统研究与经验交流
安全管理论文_煤矿本质安全管理系统研究与经验交流
8月10日,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在兰州召开全国本质安全型示范矿井创建工作座谈会。
会上,中国矿业大学副校长、煤矿本质安全管理系统研究课题工作组副组长宋学锋就课题研究目标与内容、目前已完成的阶段成果、后期研究计划以及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建议进行了汇报。
课题研究目标定位是:研究建立一套以风险预控为核心,内容涵盖煤矿生产全过程的安全管理体系。这套体系具有如下特点:具有本质安全理念;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体现现代管理理论与方法;吸收借鉴国内外煤矿生产安全管理经验。目的是:通过研究、试点、示范,在全国各类煤矿推广应用,使煤矿生产逐步实现本质安全,逐步扭转煤矿生产人员伤亡事故频发的状况,实现煤矿生产健康、持续、稳定地发展。
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是:理论上,研究本质安全和本质安全管理的概念及内涵,提出适合中国煤矿发展的本质安全生产管理模式及其实现途径;宏观上,研究政府监管的职责范围、内容的划分及责任追究,对现有标准、法规提出完善建议,提出政府监管体系的模式;微观上,研究煤矿事故综合致因理论,分析事故发生的机理;确定安全生产的相关元素及相互关系,建立以风险预控为核心的煤矿安全管理体系;完善安全生产管理标准,制定安全评估等级划分标准;开发适合我国煤矿企业本质安全管理的管理软件;通过典型煤矿企业本质安全管理示范研究最终形成适应我国煤矿特点的本质安全管理模式。
研究内容分为三个子课题。子课题一:煤矿本质安全的理论研究,内容包括:目前国内外安全管理现状的分析和先进安全管理理论与模式的研究;本质安全的概念及内涵;煤矿事故致因理论及在我国煤矿管理体系中的指导作用;提出适合中国煤矿发展的本质安全生产管理模式;提出安全文化建设的模式与途径;为其他两个子课题的研究提供其他必要的理论支持。子课题二:国家政策、法规体系及政府监管体系的研究,主要内容包括:政府监管的职责范围、内容及责任追究;现有标准、法规的分析与完善建议;政府监管体系的模式;政府监管的手段;相关的支撑保障条件。子课题三:煤矿本质安全管理体系、评估标准体系及实证应用的研究,内容包括:煤矿风险源的辨识与风险评估;本质安全管理体系,包括:本质本质安全管理要素体系、管理目标与标准、管理措施和管理方法;本质安全评价体系的确立:确定不同类型矿山本质安全风险度,建立本质安全管理评估标准与评价方法;本质安全管理系统软件的开发研制:将煤矿本质安全管理体系和评价体系软件化;同时软件包括国家煤矿安全系列政策法规等信息库;本质安全管理系统的实施途径与方法;本质安全管理系统的试点与效果评价。
靖远煤业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潞安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枣庄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平顶山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徐州矿务集团有限公司、淮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新汶矿业集团有限公司鄂庄煤矿、靖远煤矿本质安全管理模式研究及本质安全矿井建设项目十家单位作大会交流发言。
靖远煤业有限责任公司总工程师高小明发言的题目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创建本质安全型矿井。靖远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经过长时间的分析、研究、探索,提出了靖远煤业
本质安全型矿井建设模式,即:采用系统工程和工业工程的思想与方法,追求人、机、环境、管理各要素的和谐统一,在现有经济、技术可行及资源合理利用的条件下,实现安全无事故的矿井恒久性安全目标。
中国神华集团公司副总裁郝贵在发言中指出:神华集团始终把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全力推进高产高效矿井建设,作为实现本质安全的根本出路;始终把增强责任主体意识,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作为建设本质安全型矿井的关键;始终把创新安
全管理模式,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安全综合管理体系,作为建设本质安全矿井的重要基础;始终把提高意识、齐抓共管,作为建设本质安全矿井的重要手段。2006年,神华集团进一步制定了实现“五型”(本质安全型、质量效益型、科技创新型、资源节约型、和谐发展型)企业的“十一五”规划,计划利用3-5年时间,率先把神华集团建设成为本质安全型企业,百万吨死亡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潞安集团公司潞安环能股份公司董事、副总经理霍红义发言的题目是:全面实施“369安全系统管理”,着力创建本质安全型煤炭企业。潞安集团公司深化安全系统管理,构建本质安全管理体系,进一步建立了以“三大支撑体系(安全文化、安全质量保证、安全监管)”、“六大保证系统(安全文化建塑、安全质量管理、安全监督管理、安全行为控制、重大事故预控、事故应急救援)”、“九项否决机制(安全目标、安全重点工作、安全风险以及采、掘、机、运、通、地测防治水安全质量)”为主要内容的“369”本质安全系统管理体系。潞安集团公司实施安全文化建塑,创建本质安全文化环境;推行质量标准化和岗位标准化,实施对作业环境、机器设备、个体行为有效的控制,创建本质安全生产环境;建立本质安全管理评价机制,确保体系运行有效。
枣庄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办公室主任杨芳洲发言的题目是:文化铸魂、科技兴安、管理强企,全力打造本质安全型矿井。枣庄矿业集团经过近几年的努力探索和实践,逐步形成了以强化执行文化为核心,不断创新安全文化,推进安全管理模式由“制约+自觉”向“自觉+制约”的转变,切实加强“三基”(基础、基层、基本功)建设,筑牢安全生产稳定发展的基础平台;大力推行“三化”(军事化、精细化、市场化)管理,以强势执行力为安全稳定发展提供保证;通过实施“三个亮点”(质量标准化、企业文化、环境综合治理)工程提升安全质量管理的层次和境界。枣庄矿业集团以“三基”,“三化”,“三个亮点”为主要内容的、独具枣矿特色“三三三”管理模式和管理文化,建立了预防为主、持续改进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安全监察部部长于子忠在大会经验交流时说:开滦集团近年来,围绕构建本质安全型企业,提出了“安全第一、生产第二”的安全理念,运用系统安全管理理论,围绕从人治向法制、被动防范向源头管理、集中开展安全整治向建立长效安全生产机制、事后查处向夯实基础、控制安全事故向职业安全健康五个方面的转变,积极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平顶山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安监局局长杨建国发言的题目是:打牢安全基础,建设本质安全型矿井。平顶山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坚持人本管理,培育八大安全理念:一是确立“生命至上,安全为天”的认识观;二是确立“安全是法”的法制观;三是确立“安全是最大效益”的效益观;四是确立“重在落实”的管理观;五是确立“超前防范”的风险观;六是确立“齐抓共管”的系统观;七是确立“安全工作一百减一等于零”的科学观;八是确立“一切为了安全,一切服从安全,一切服务安全,一切优先安全,一切保证安全”的哲学观。努力使广大职工将安全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从而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
徐州矿务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吴志刚发言的题目是:突出四大要素,致力本质安全,打造助推百年徐矿科学发展新平台。2001年初,徐矿集团率先在全国煤炭系统提出“本质安全、珍爱生命”的安全理念和创建本质安全型矿井的目标,力争通过“人、物、系统、制度”四大要素的高度和谐统一,实现“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不因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而发生事故”的目标,即:人的个体按规程操作,杜绝违章;“物”在动态或静态状态下始终安全运行;系统实现“人机互补、人机制约”;制度不断规范,实现生产过程的管理零缺陷、零事故。创建本质安全型矿井的最终目标,就是要使企业基本达到无灾可救、无险可抢、无事故发生的局面。
淮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曹荣平发言的题目是:创建本质安全矿井,着力打造平安矿区。在本质安全型矿井的创建上,淮北矿业集团积极培育先进的安全理念,提出“只有不到位的管理,没有抓不好的安全”,用文化力量影响职工的安全意识和行为;健全完善制度,推行科学方法,促进科学管理;依靠科技进步,提高装备水平,走安全高效发展之路;以安全质量标准化为主线,不断改善安全生产环境;抓系统,上装备,严监管,盯关键,抓住重点,提高预防突发事故的能力; 规范职工行为,打造本质安全人。
新汶矿业集团有限公司鄂庄煤矿矿长陈杰发言的题目是:构筑闭环管理模式,建设本质安全型矿井。新汶矿业集团有限公司鄂庄煤矿连续安全生产十四周年、安全产煤1300万吨、千万吨死亡率为零。新汶矿业集团有限公司鄂庄煤矿认真吸取全国各类事故“轻视事前管理,注重事后处理”的开环式管理的教训,以过程质量确保安全质量,将安全管理诸要素的整合,变革成一种典型的恒动管理,互相衔接,互相制约,整个安全生产大系统形成一条封闭的管理链。以“责任无缝隙”管理为基础,推动了对诸要素、诸环节的控制力,从而使任何一件事情都处于不间断的反馈与监控之下,杜绝出现责任的真空地带,确保整个安全生产系统的闭环控制。简要称之为“事事有人管、管理靠闭环、闭环保安全”。
靖远煤矿本质安全管理模式研究及本质安全矿井建设项目课题组刘洪涛博士介绍该项目基本情况。
峰峰集团梧桐庄矿本质安全管理体系建设扎实推进
2008-11-29 峰峰集团梧桐庄矿作为全国47家本质安全管理体系试点之一,紧紧围绕自身实际,扎实推进体系建设。目前,该矿本质安全管理体系已进入第二个阶段,他们分专业成立了五个分管小组进行深入推进,着力建立完善《煤矿本质安全管理体系》所需要程序文件和相关制度,各项工作正在扎实稳步开展。
该矿从年初被确定为集团公司唯一的试点单位以来,他们就把创建活动作为2008年安全管理主线,专门成立了本质安全管理体系创建推进工作组,矿长亲自担任组长,第一阶段1—3月份已组织对全矿管理人员、班组长进行了构建《煤矿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知识的相关培训,培训中层管理干部、班队长共计357人。从四月份开始,该矿本质安全管理体系建设进入第二阶段,他们组成了风险管理小组、人员不安全行为管理小组、组织保障小组、内部审核小组、信息系统小组等五个小组开展具体工作。该矿将严格按照本质安全管理体系要求,建立《煤矿本质安全管理体系》所需要的12项制度、8个体系手册,11个程序文件,建立相应的软件系统。各推进小组将按照各自分工不同,在基层单位和岗位间深入开展了危险源辨识、危险源分类、危险源监测方式确定、危险源风险评估确定、风险预警、管理对象提炼和管理标准制定等,并对所有不安全行为进行分类,确定不同类别人员不安全行为管理措施的控制途径,制定完善人员准入、培训、行为规范、人员管理机制等配套方案制定一系列制度。
同时,4月份该矿在第一阶段培训的基础上要延伸到基层一线,开展第二期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知识培训工作,利用一个月时间对基层单位、辅助单位的所有员工进行全部培训,矿安全管理工作组将对培训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每周四召开工作推进会,收听调度工作进展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部署安排,不断提高了全矿干部员工的认知程度和思想意识,确保本质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的稳步扎实推进。
构筑和谐管理体系 建设本质安全型企业 电力安全事关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抓好安全生产,是所有电力企业的首要任务。几年来,中国华电集团哈尔滨发电有限公司对安全生产工作常抓不懈,为企业改革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截至2005年3月29日,该公司实现安全生产3000天,创造了这家企业的安全生产最高纪录。
哈尔滨发电公司是位于哈尔滨市中心的城市供热电厂,目前担负着哈尔滨市南岗区中心市区500余万平方米冬季采暖供热和周边工商企业用工业蒸汽,以及通过21条直配线路担负南岗区、动力区、道里区重要区域的供电任务。做好企业安全生产工作,是一项事关企业生存与发展的经济任务,同时也是一项必须高度重视的政治工作。但是,企业自1988年改建投产起,就存在着生产系统设备的先天不足,在1993年以前,安全生产一直没有长周期纪录。几届企业领导为安全生产煞费苦心,全方位出击,不懈努力,终于构筑了“设备、人员、环境”和谐统一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在具体实践中,取得了一定成效。
我们在不断深化企业改革进程中,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设备、人员、环境这三个影响安全生产的重要因素之间的关系。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安全生产的保障水平,建立起设备健康基础,实现基本安全;在安全生产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突出解决人的安全意识和素质问题,使员工在心理、思想和行为上形成自我意识,使安全管理迈上新台阶;超越传统的安全监督管理局面,用环境提升安全水准,确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实现安全生产的长期稳定。
一是加大投入,努力夯实设备健康基础。
哈尔滨发电公司始终丝毫不放松设备管理工作,高度重视设备缺陷、故障所引起机组非停运对安全生产的影响,切实加强设备管理和检修治理工作,努力提高设备健康水平;以抓好检修质量管理、降低机组非计划停为重点,开展专项治理;在提高设备检修方面下气力,努力提高设备等效可用系数,狠抓日常维护管理,提高运行管理水平;生产系统认真检查、分析落实检修、改造措施,加强技术监督和重点反事故措施落实,提高防范设备事故的能力。八年来,公司投入技改资金达5000万元,有效地保证了设备健康,目前,公司主辅设备完好率达100%。
二是狠抓培训,确保人员素质符合安全生产要求。
几年来,哈尔滨发电公司不断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工作,开展岗位技术、技能竞赛,每年组织生产系统员工开展安全知识竞赛,把安全知识考试成绩作为员工上岗的必要条件,促进了员工队伍整体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党政工青密切配合,围绕安全生产主题做文章,每年均开展有针对性的主题安全教育活动,为确保安全生产营造良好的氛围,在客观上为员工安全生产意识的提升搭建了平台,从而使员工完成了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再到“我会安全”的心路转变。
三是强化管理,完善健全生产系统安全机制。
哈尔滨发电公司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倡导、树立“以零违章、零缺陷、确保零事故”的安全生产管理理念,全面落实以安全第一责任者为核心的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大对违章的考核力度,确保安全生产“可控、在控”目标的实现;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安全生产制度体系;加强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工作,严格执行“两票三制”,抓好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安全设施规范化、安全措施
标准化、安全性评价经常化等工作内容不断健全。
抓好安全生产是哈尔滨发电公司的第一责任,安全生产是公司各项工作的基础,是生产经营、发展和稳定的前提,安全是效益,安全是信誉,安全是竞争力;切实保证员工的人身安全,是对员工的最大关心和爱护,是保障员工和其家属最根本利益的具体体现。安全生产出现问题,就谈不上保证职工的稳定收入和福利待遇,更谈不上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将继续带领全体员工,从讲政治的高度,本着对党和国家、对员工和家庭高度负责的精神,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确保安全生产长周期,不断开创安全生产工作的新局面。我们将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 一是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构建“本质”安全企业。
在具体工作中,重点解决好人、设备和环境三个方面的问题。在人的方面,通过多种形式的安全技术培训,提高员工关爱生命的自觉性,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防护技能;加大管理力度,坚决反对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完善和落实各项安全措施,防止人为失误的发生,真正解决安全生产中人的问题。在设备方面,以降低非计划停运、减少重复性检修为重点,进一步加强技术监督管理,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提高设备健康水平,增强设备的安全可靠性和经济运行能力。在环境方面,认真落实反措工作,改进和完善工作流程、作业流程和操作流程,保证作业人员安全;继续推进现场作业程序标准化工作,减少随意性、偶然性事件的发生,有效地避免安全生产风险,消除环境中的不安全因素。通过不断探索、总结和努力,从根本上解决人、设备与环境中存在的各种不安全因素,达到三者和谐统一,最终实现人员无违章,管理无漏洞、系统无缺陷、设备无故障、环境氛围好的本质安全型企业。
二是狠抓责任制落实,实现安全生产的可控在控。
实践证明,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关键在于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哈尔滨发电公司各级人员、各个岗位进一步明确安全生产责任,继续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避免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方面存在的表面化、形式化、口头化问题,各级行政一把手在安全生产管理上必须到位,要克服主观主义、形式主义、本位主义等倾向,切实履行一把手负责制,加强安全管理的各项基础工作,从源头抓起、从人头抓起、从心头抓起,做到安全生产基础工作到位,监督体系与保证体系到位,安全生产预警机制到位,用铁的制度、铁的面孔、铁的处理坚决反对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的现象。在安全生产上做到凡事有人负责、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据可查,形成人人关心安全、处处注意安全、上下共保安全的良好局面。
三是牢固树立“大安全”观念,全方位抓好企业安全工作。
哈尔滨发电公司位于哈尔滨市中心位置,客观上使企业安全环境变得复杂;由于厂区没有贮灰场,由近30辆重型货车向郊区周转运灰,这使企业的交通安全工作特别是冬季交通安全承担了巨大的压力。在交通安全工作方面,要做好车辆检修、维护、保证车况良好,做好行车前的危险点分析,提高对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坚决杜绝交通事故的发生;在防火安全工作方面,加强火灾隐患检查整改,油区等重点部分要加大检查整改力度,提高消防意识,防止火灾事故发生;要下力气抓好综合产业安全工作,消除隐患,加强外来施工队伍和临时工的安全管理,严格资质审查和安全技术交底。全公司员工要树立“爱厂敬业”思想和主人翁意识,分担压力、化解矛盾,弘扬正气,立足本职,做好安全工作,要牢固树立全方位安全理念,丝毫不放松基建、交通、财务、生活、治安保卫等安全管理工作。
九层高台,始于垒土,我们珍惜得来不易的安全生产成绩;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我们也深知安全生产容不得半点麻痹疏忽,我们将一如既往地做好安全生产工作,为集团公司“358”战略第一阶段目标的顺利实现做出应有的贡献。
什么是本质安全型企业
“本质安全”的提法,源于20世纪50年代世界航天技术的发展,这一概念的广泛接受与人类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对安全文化的认识密切相关,是人类在生产、生活实践过程中,对事故由被动接受到主动预防,以实现从源头杜绝事故和满足人类自身安全保护的需要,是人类在安全认识上取得的一大进步。
本质安全型企业有如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一是运行本质安全。即企业所有设备和系统的运行是正常的、稳定的,并
且自始至终都处于受控状态。
二是设备本质安全。即设备和系统在设计和建造环节上都要考虑到应具有较完善的安全防护功能,以保证设备和系统能够在规定的运转周期内安全、稳定、正常地运行。这是防止事故的主要手段。
三是人员本质安全。即作业者完全具有适应生产系统要求的生理、心理条件,具有在生产全过程中很好地控制各种环节安全运行的能力,具有正确处理系统内各种故障及意外情况的能力。要具备这样的能力,首先要提高企业员工的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职业纪律水平;其次要广泛深入地开展安全教育和培训,实现由“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转变;第三要提高职工的政策法制
观念、安全技术素质和应变能力。
四是环境本质安全。环境包括空间环境、时间环境、物理化学环境、自然环境和作业现场环境。环境要符合各种规章制度和标准。实现空间环境的本质安全,应确保企业的生产空间、平面布置和各种安全卫生设施、道路等都符合国家有关法规和标准;实现时间环境的本质安全,必须做到按照设备使用说明和设备定期试验报告,来决定设备的修理和更新。同时必须遵守劳动法,使员工在体力能承受的法定工作时间内从事工作;实现物理化学环境本质安全,就要以国家标准作为管理依据,对采光、通风、温湿度、噪声、粉尘及有毒有害物质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控制,以保护劳动者的健康和安全;实现自然环境本质安全,就是要提高设备和系统的抗灾防灾能力,并做好事故灾害的应急防范对策的组织落
实。五是管理本质安全。安全管理就是管理主体对管理客体实施控制,使其符合安全生产规范,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安全管理的成败取决于能否有效控制事故的发生。安全管理要从传统的“问题发生型”管理逐渐转向现代的“问题发现型”管理。为此,必须运用安全系统工程原理,进行科学分析,做到超前预防。
神华集团本质安全型矿井建设实施情况的汇报
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一个以煤炭为基础,煤、电、路、港、油为主业的综合性能源企业,现有7大矿区14个煤炭企业54个生产煤矿,总长1512公里的自营铁路、年吞吐能力7000万吨的港口和总装机容量1051万千瓦的投运电厂。长期以来,神华集团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始终致力于高起点、高标准建设本质安全型企业,着力以“四坚持”、“四强化”为根本,不断创新安全管理水平,逐步形成了具有神华特色的安全管理模式。
一、紧紧依靠“四坚持”,牢牢把握实现安全生产的“根”。
“四坚持”从实践的意义来看是构建本质安全的“根”。“四坚持”立足于实践,应用于实践,并且特别注重从传统的、经验的管理模式到现代的、本质的安全管理的转变,多角度、多方位来解决安全管理
基础问题。
(一)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全力推进高产高效矿井建设,不断提升系统安全水平。这是实现本质安全的根本出路。神华集团在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探索和实践中,瞄准世界先进水平,不断引进新技术、新工艺、新成果,结合自身生产特点,注重配套设备的应用和工艺布局的合理,持续优化生产系统,极大地改善安全生产条件,建设了规模化、集约化、高产高效的生产模式。
煤炭的高产和煤矿的高安全性是可以兼得的。神华集团下属国内第一个亿吨级煤炭生产基地的神东矿区,从开建之初就大胆突破传统观念,坚持以高起点、高技术、高质量、高效益、高效率的“五高”方针引领矿井的建设布局,着力从生产规模化、技术装备现代化、管理手段信息化、队伍专业化等方面进行超前创新,创建了“一井一面”、“一综两连”300人年产千万吨的高产高效模式,建成大柳塔等7个千万吨矿井(群)、补连塔等3个千万吨综采工作面、榆家梁等3个自动化工作面和上湾5个300米加长工作面(目前工作面最长达360米),走出了一条具有神华特色的安全高效发展模式。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大大降低了事故发生率,为本质安全生产创造了优越的条件。1998年至2005年,神东矿区原煤产量从713万吨增加到1亿多吨,7年增长了14倍;全员工效由9.65吨/工增长到119.6吨/工,7年增幅超过12倍,是国有重点煤矿平均水平的30倍以上,世界最先进的采煤国——美国2004年的全员工效为55.2吨/工;煤炭生产百万吨死亡率由0.164降低到0.0098,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287,国有重点煤矿的1/95。
自然条件好坏并不是决定是否能够做到安全生产的唯一标准。当初处于极度困境的“西三局”,近几年通过资源整合,技术改造,合理集中生产布局,优化采煤工艺,简化生产系统,不仅提高了生产能力,还大大提升了安全生产水平。与1998年相比,目前矿井采煤工作面由30个减少到20个、掘进面由53个减少到33个、综采工作面由2个增加到12个,原煤产量却从612万吨提高到1669万吨,百万吨死亡率从3.43降低至0。目前,神华集团正在按照神东建设模式,大刀阔斧地对其它煤炭生产基地的资源进行整合,大力实施矿井技术改造,除去年新收购的宁煤、新疆和宝日希勒三个纳新企业外,其他单位到2006年底将全部淘汰落后的房柱式开采,实行集约化、大规模生产,采煤机械化程度将达到100%,掘进机械化程度达到80%。
神华集团正是由于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全力建设高产高效矿井,最大限度简化生产系统,使安全水平逐年得到阔步提升。在原煤生产实现连续6年千万吨以上增长的同时,杜绝了3人以上重大人身伤亡事故,6年累计产煤5.41亿吨,原煤生产百万吨死亡率平均为0.116。特别是2005年,生产原煤1.5亿吨仅死亡3人,死亡人数仅占全国死亡人数的0.05%,而煤炭产量约占全国7.1%,百万吨死亡率仅为0.02,大大低于国有重点煤矿的0.931的平均水平,也超过美国0.03的平均水平,达到世界
先进水平。
(二)坚持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大力实施NOSA安健环综合管理,不断提升安全基础管理水平。在现代的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中,安全质量标准化是从基础的层面来提升安全管理水平。神华集团在长期的安全实践中,深刻感受到抓好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对提升安全管理水平的重要作用,并作为一个“法宝”自上而下始终紧抓不放,不懈推进。从2000年开始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以来,以煤矿为重点,四次修改考核标准,创造性地制定铁路、港口、电厂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和考核体系,逐步摸索形成一整套覆盖矿、电、路、港的标准化建设模式。使得一系列安全规章制度具有鲜明的神华特色,也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员工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转变,深深打上了标准化的烙印。在此基础上,国华、神东、黄骅港等公司还大胆引进和推广NOSA安健环管理,建立和实施风险预控管理体系。以风险管理为基础,通过强化安全隐患排查与风险评估、危险源辨识监测及预警、控制与治理、个体防护、应急救援等环节,突出动态检查和达标,全方位、全过程掌握安全生产动态,致力源头防范、闭环管理,不断将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贯穿于生产全过程,延伸到生产末端,具体到每个岗位、每个环节。使安全管理逐步由“被动式、后知后觉式”向“主动式、先知先觉式”转变,不断提升了安全质量标准化水平。从而使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实现了“由静态达标向动态持续达标,由局部达标向全方位、全过程达标,由单项达标向全面达标,由日常工作达标向制度化、规范化达标,由形象达标到本质达标”的转变,不仅夯实了安全基础,同时也确保了动态生产中的安全生产。
(三)坚持科技创新与进步,不断提升科技兴安水平。神华集团始终把大力提高自动化、信息化水平,立足超前预防、提升防御灾害能力,作为企业实现本质安全必要手段。首先用装备保安全。大胆引进、吸收国际先进的综合机械化采煤装备和采煤工艺。采煤机以电牵引取代液压牵引,液压支架用电液控制系统取代手动操作,工作面电气设备采用高电压、大容量的组合式自动调节控制开关,装备有功能齐全的工况参数监控系统等,为煤矿安全生产搭起先进装备和技术平台,从而极大地提高生产、供电等系统的安全可靠性。其次用信息化保安全。建成了国内先进的综合信息网络,形成公司总部、煤炭公司、煤矿三级监测监控体系,极大地提高了矿井安全信息化管理水平。神东矿区坚持“无人则安”原则,通过技术进步和创新,建成了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特大型矿井群综合信息通讯自动化系统,实现了煤矿监测监控和综合信息管理网络化、胶带运输和辅助生产系统自动化,做到了生产全过程自动化监测,井下固定岗位无人值守。总调度室一人可监控全公司14000多个点的生产运行状况,使矿井定员减少了36%,改善了安全环境,提高了矿井安全系数。神东整个矿区年产一亿多吨煤,若按过去传统煤矿至少需要二三十万人,而目前实际只有6000人左右;矿井下360米宽、6000米长的一个工作面只有7个人。第三用科技保安全。实施“科技兴安”战略,将技术创新渗透到安全生产管理的各个环节。建立了以科技和制度为核心的本安型生产体系和科技创新基地,成立了以中国科学院与中国工程院院士为首的专家咨询委员会。采用产学研相结合,围绕瓦斯防治、粉尘治理、引进设备的国产化、桥梁晃动、航道泥沙淤积、电厂俄制机组空预器中心筒裂纹等安全生产技术难题集中进行科研攻关,较好地解决了存在的安全隐患或问题。
(四)坚持安全高投入,增强安全发展后劲,不断提升安全保障水平。本质安全水平的提高需要高水平的安全投入来支持。神华集团本着“舍得一切,不舍安全”的管理理念,确保对安全的投入。近7年,累计投入上百亿元资金用于煤矿、铁路、电厂、港口安全专项治理。更新改造了矿井瓦斯监测监控、通风系统、瓦斯抽放、防尘、防灭火、防治水等各大系统和消防救护装备等,极大地提高了安全保障能力。在煤炭市场近年需求旺盛、顶着三亿多元的经济损失和两千多名职工待岗的巨大压力,去年对瓦斯涌出异常的河滩沟矿、白狐沟平硐采区果断实施永久性报停。对于安全技措的提取,神华集团按照国家规定的高标准进行提取,最高提取额达31元/吨。仅此一项,每年全集团提取总额达10
亿元以上。
二、大力实施“四强化”,紧紧抓住实现安全生产的“本”。如果“四坚持”是构建本质安全的“根”,那么“四强化”就是构建本质安全的“本”。通过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引导、制约作用,有针对性地强化由零散的到系统的、随意的到规范的、暂时的到恒久的转变,才能逐步趋近本质安全的目标。
(一)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不断提升执行力水平。首先自上而下坚持“一把手”亲自抓安全。集团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等高层领导基本做到逢会必讲安全,各子(分)公司主要领导布臵工作优先安排安全工作,各矿(段、厂)长亲自抓安全、管安全,工作重心必须放在现场。其次,坚持管理理念创新。在全集团提升“煤矿只要管理到位,就能够做到不死人”和“煤矿生产过程中,能够做到瓦斯不超限,超限就是事故”两个理念,并把这两个理念提升是否到位,作为检验矿(厂、段)长执企能力的重要标准。第三,突出依法治企,强化责任制落实。健立和完善了安全生产责任和目标管理体系、安全管理绩效量化考核及奖惩等体系,突出重管理、重现场、重班组,将压力和责任层层分解、级级传递。实行领导干部深入现场信息卡填写和下井跟班等制度,闭环管理,着力提高下井质量。推动领导干部将工作重心下移、深入一线、靠前指挥,强化责任制的落实。据统计,今年1-6月份,各子(分)公司分管安全副总经理平均每月下现场14次,14个煤炭生产企业总经理平均每月下井7.5次,矿长18次,安全副矿长21次,达到或超过国家规定次数的两倍。对员工,大力推行了安全结构工资制和工作票等制度,把利益机制、竞争机制、激励机制有机结合起来,利用经济杠杆作用来激发全体员工抓安全、管安全的积极性。目前集团基层各单位职工安全工资比例达到了30%左右,班组长达到50%左右,最高达60%。第四,实行“一票否决”,加大对事故的处罚力度。安全就是干部职工的政治生命。如今年3月16日宝日希勒公司宝雁矿发生放炮事故,造成两人死亡。共有21人受到处分、112人受处罚、局矿两级共罚款320万元,其中宝雁矿矿长被撤职,副矿长、总工程师被降职;宝日希勒公司的总工程师、分管安全和生产的副总经理分别严重警告处分,董事长、总经理、党委书记分别罚款4.6万元、4.2万元和4.2万元。
(二)强化安全教育培训,不断提升员工安全综合水平。不断递进的更高质量的教育培训、提升职工个人安全水平,是建设本质安全型企业渐进渐强的不竭动力。神华集团始终把提高员工安全素质作为预防事故的根本措施,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开展安全技能培训。构建了自上而下的安全宣传教育及舆论体系、适时的安全教育体系、业余帮教体系、安全知识培训体系、安全警示体系和干部作风考核体系等六大体系。建立了38个培训基地和相应的配套培训装备。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分类组织开展培训,做到培训计划、费用、教材、人员、考核、效果六落实,并在区队大力推广每日一题问答,每月一考核,确保了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通过强化校企交流合作,不断拓宽教育培训渠道,与中国矿业大学等高校联合组织各类培训班,多方位提高职工安全综合素质和技能。同时大力推广风险预控管理,超前防范,不断增强员工自保互保和自我防范意识,在作业前自觉进行风险评估,工作之前想到五个问题。即:本人做此项工作有哪些风险?不知道不去做;本人是否具备做此项工作的技能?不具备不去做;做本项工作所处的环境是否安全?不安全不去做;做本项工作是否有适当的工具?不恰当不去做;做本项工作是否已配戴了合适的个人防护用品?不合适不去做。
(三)强化安全隐患查治,不断提升安全防范水平。安全隐患特别是重大安全隐患一日不除,矿则一日无宁日。神华集团就是把这样的理念贯穿于经常性的安全隐患专项排查与整治之中,力求做到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现,防患于未然。2005年,仅从神华集团总部就组织各类安全检查32次,累计查出各类安全隐患两千多条,神华集团下属各单位自检隐患1.3万多条。一年来,集团先后对8个采煤工作面、10个掘进头实行停产整顿。神华集团高层领导对安全隐患高度重视,视“隐患为事故”,对查出的瓦斯等重大隐患,多次召开总经理常务会议、安全现场座谈会,从资金、措施、责任人、整改期限一项一项加以落实,确保了隐患整改真正落到实处。特别是去年年底,集团公司董事长、总经理两次主持召开,由集团总部主要领导、相关部门和各子(分)公司一把手参加的安全座谈会,共梳理出95条重大安全隐患,并以安全隐患总经理令和总裁令下达到各单位,督促按照定整改项目、定整改措施、定整改资金、定整改时间和定整改责任人的“五定”原则进行落实。并于今年3月份开始每周召开一次全集团安全电视电话会,及时通报隐患整改情况、部署下一周安全重点工作,收到了较好效果。今年6月份集团公司还派驻由集团公司领导和股份公司高管为组长的6个安全工作小组,深入基层,督促子(分)公司加大隐患整改力度,帮助解决安全难题。
(四)强化党政工团齐抓共管,不断提升安全文化水平。创建本质安全型企业决不是某个部门、某个个体的事情,而是一项全员性的工程,需要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神华集团通过长期的实践,全面构建了党委抓督察宣教、行政(董事长、总经理)抓全面管理、分管领导抓监督检查、总工程师抓技术管理、工会抓群网、团委抓青岗、纪检抓效能监察、妇联抓家属协管、员工互相监督的“九位一体”管理体系,并且建立了安全管理的群防群治平台,形成了点点相连、连点成线、连线成面的全员、全方位、全过程抓安全的强大合力。在此基础上,强化了安全文化建设,着力通过安全文化来提升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广泛开展“向事故告别月”、“向不安全行为告别”、“百日安全”、“安康杯”竞赛等活动,创建以安全为主题的文化氛围,形成人人关爱安全、人人关注健康、人人关心环保的意识。
“四坚持”、“四强化”是神华集团长期安全生产实践的重大结晶。尽管目前神华企业还没有能够全面实现本质安全的目标,“四坚持”、“四强化”的实施,极大地促进了神华集团建设本质安全型企业的进程。神华的实践证明,“四坚持”、“四强化”是创建本质安全的“根”和“本”,抓住了根,抓住了本,有根有本,才能逐步实现本质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