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阿里“马云化”的危与机:从精神教父变为绊脚石
阿里“马云化”的危与机:从精神教父变为绊脚石
2013年08月09日 10:04过去的14年间,马云更像是一个孜孜不倦的“精神教父”,他和他所宣扬的梦想、激情成为驱动阿里集团这家公司最根深蒂固的DNA。现在,马云成为阿里集团后马云时代的“绊脚石”了吗?
“大师王林**”还在发酵,阿里集团创始人马云再次卷入“大师”**中。
马云在微博上回应称:“人类很容易以自己有限的科学知识去自以为是地判断世界。科学不是真理,科学是用来证明真理的。”马云强调,过度沉溺信仰和迷失信仰都是迷信,“今天大家是后者”。
这番与舆论相悖的言论引发了更多的关注,实际上,就在不久之前,马云刚刚遭遇了一场与香港某媒体“矛盾公开化”的**。
与此对应的,则是阿里集团的公关团队在四处“灭火”。公开场合里,又再次出现阿里集团IPO的边角内幕,毫无疑问,这对于转移公众与媒体的注意力有一定的作用。
过去的14年间,马云更像是一个孜孜不倦的“精神教父”,他和他所宣扬的梦想、激情成为驱动阿里集团这家公司最根深蒂固的DNA。现在,马云成为阿里集团后马云时代的“绊脚石”了吗?
崇拜
15分钟的演讲平均每一分钟会被席卷全场的掌声打断。
5月10日21时25分,浙江杭州黄龙体育中心。近3.5万人,大多数人为了等待马云的“告别演讲”至少已经在微雨中坐了两个小时。
马云曾说,“我最怕的是那些竞争对手动不动讲管理、讲组织、讲文化、讲人才,把这些当作企业最大的竞争。”他喜欢谈梦想而不是讲管理,也从不放弃任何一个“传播梦想”的机会——包括谢幕演讲。
在马云看来,世界上只有两种人,有梦想和没有梦想。这种几乎与生俱来的梦想情结将阿里集团打造成一家靠梦想驱动的公司。这种“梦想驱动”与乔布斯的“现实扭曲力场”不无相似之处。和乔布斯合作过的人摆脱这种影响是非常困难的事情,马云则是用梦想去激发与感染身边的人。
有人说,阿里是销售驱动的公司,必须具有精神控制力;也有人说,阿里是马云个人意志的某种延伸,让人的零散凝聚意志精炼抽象成统一的价值观,成为马云意志的延伸、阿里性格的沉淀——网商大会与马云的生日同期,马云离职 “交班”与阿里日同期,这些并非巧合。
马云是一个不懂技术的英雄,却懂得用他的梦想和英雄主义去感染人。在阿里集团内部,马云的直觉总是神来之笔。譬如拆分淘宝,马云说是来自于直觉——没有常规意义上的决策过程,确定目标、拟定方案,评价与选择。另外一面,价值观与企业文化是阿里集团最与众不同的基因,价值观的塑造帮助马云把“同样味道”的人聚在一起,帮助他实现梦想。用阿里集团人力资源部的资深总监郭襄(花名)的话讲,整个阿里的味道是一点点长出来的,而公司内部不仅仅马云在做文化,文化也不止于今天。
阿里集团人力资源部副总裁刘墉(花名)当时就是马云面试的,他毫不讳言对马云的追随,“我是冲着马云而来,而且很多员工都是冲着马云来的”。在刘墉看来,马云有一种能力,用自己的梦想和理想影响其他人,“马云每一次开会,不管是大会小会,他刚开始都是我的梦想我的理想,阿里集团的梦想和理想。”
“马云对阿里集团的管理启蒙思想来自于《基业长青》一书。”一位接近阿里的投行人士
告诉记者,在这本书中,作者柯林斯和波勒斯描述的高瞻远瞩公司的四个特点——热烈拥护的理念、灌输信仰、严密契合和精英主义,这跟阿里集团一向所做的基本吻合。
也许,任何一家公司想做大,如果仅仅靠收入上的激励是远远不够的,对公司的控制的最佳方式就是精神上的统一,让人齐心协力和认同才是更深层的推动力,从这个意义上讲,企业管理过程中将面临心理学甚至哲学层面的种种辩论,而这些辩论,也都在阿里集团出现了。固然,马云成为阿里集团的精神领袖——这一部分缘于他自己足够的气场,也有公关的推动、读者对成功者和坚持者的自发推崇密切相关。
虽然马云对外宣称,阿里集团文化中有“六脉神剑”等,但在很多外部人眼中,马云才是阿里集团唯一的精神领袖和文化代表,人们会很容易把阿里集团简单地概括为“马云”、马云的判断、马云的估计、马云的预测……
隐患
硬币的另一面则是,阿里快速扩张的业务已成马云社会影响力的扩散器,其社会地位和知名度因此急速上升,外界对作为公众人物的马云社会责任感的要求也在提高,其不当言论引发的舆论反弹愈加激烈,并或正或负地作用于阿里。
从2012年起,阿里集团上上下下都在读一本名为《失控》的书,这是马云推荐的。该书记述了作者对当时科技、社会和经济最前沿的一次漫游,以及借此所窥得的未来图景。书中阐述的一个道理是:要想诞生出新的、出乎意料且真正不同的东西,必须放弃主宰一切的愿望,让位于底层的群体。
对于退休原因,马云认为主要是让贤,给年轻人机会。他在给员工的信中写道:“互联网是年轻人的天下,能给他们提供更多、更大的舞台是我们的责任,更是我们的荣幸,也是我们这些人可以给公司未来创造最大的贡献所在。”
但事实是,马云在公司内部有“教主”之称,他几乎与阿里集团互为化身,高度捆绑,接任者要掌管阿里集团,得有打破这种血脉关联的气场与能力,显然是一项难度不小的工作。在上海复理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企业管理系博士孙金云看来,像马云这样的明星创业人退居二线,无可避免给企业带来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首先是对公司品牌形象的影响,其次作为创始人的企业家,外部有独特的关系网,更多地附着在个人身上。如何将这种关系网络的资产进行有效转移也是问题。
“创始人与接班人也会是一种师徒的关系,师傅会从旁观察,在收权与放权之间做平衡,这个时间也许会是几年时间。” 孙金云说。而马云在讲述的退休规划中,他希望回归“老师”的角色。
遗憾的是,在告别演说中,他谈得最多的仍然是梦想。马云崇尚的“个人领袖”+武侠文化,在创业初期确保了阿里集团目标明确且执行力强大,但公司在高速成长之后,新进员工并不把阿里集团当做一家创业型公司,而是按照一家成熟的大公司来期望。
另一方面,在功成名就后,阿里的老员工毕竟不都是真正的江湖侠士,当现实利益摆在眼前时,用画饼的江湖文化精神上抚慰员工显然已经不够,江湖、帮派与现实利益间的冲突埋下了诸多隐患。
更多其他的员工,尤其是新进入公司的85后、90后,“崇拜”一词则显得有些遥远。新员工能够见到马云的次数很少,因而他们更关注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收入、团队文化、同直接主管是否合作愉快,在阿里集团内网上,如果他们对某位高管的发言不满,他们可以直接扣掉高管在内网上的人气值。
对于“继任者”陆兆禧而言,这并不是一个那么好的开始:梦想和激情更像是马云的专利品,如何用好马云这个符号很重要,但首先应该把他的个人风格与价值观剥离开,将马云的价值观转换成企业的价值观,从而建立自己的自信。
阿里集团未来要走的路,更需要的是科学、理性以及强大的执行力,而非单纯的创始人
崇拜。
马云退休,对于阿里集团只是另一个开始。在过去的14年里,马云用他的梦想磁场打造了这家公司。但是他也会发现,价值观可以很实也可以很虚,真正遏制腐败滋生,推动公司往前走的,除了梦想还需要理性科学的系统。这个系统更像一种生态环境,允许成千上万灵活多变的小而美生存,也更强调整体的分享与协同。“去马云化”,对于这家声名远播的企业来说,是眼下和未来一个不可逾越的重要命题。
消息称阿里巴巴若选择在香港上市 马云将失去控制权
随着上市日期的临近,关于阿里巴巴上市地点的猜测也日趋热烈。
昨天(8月6日),有消息称,阿里巴巴迟迟未能确定上市地点,原因在于公司目前实际股权架构中,马云及其他董事持股量仅为10.38%,远远少于软银的36.7%和雅虎的24%。而阿里巴巴一旦选定在香港上市,因估值不达标未能向雅虎回购股份,再加上港交所规定股份上市后一律统一为投票权平等的普通股,届时马云可能会失去对阿里巴巴的控制权。有业内人士指出,港交所设有上市前查询机制,阿里巴巴已经与上市推广部有接洽讨论,但不便透露讨论细节与进展。
对此,阿里巴巴相关人士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重申,公司上市时间和上市地点仍未确定,不便做出回应。而港交所总裁李小加则公开表示,香港上市规则体系在不断完善中,港交所欢迎阿里巴巴到港上市,双方在讨论,还没有可宣布的消息。
即便一切都尚未有定论,但内地券商早已迫不及待展开了对阿里巴巴“影子股”的密集调研,以期分得一杯羹。
控制权成核心因素
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根据雅虎去年和阿里巴巴签订的股票回购协议,阿里巴巴IPO须满足至少筹集30亿美元现金以及每股发行价格超过去年回购价的1.1倍等先决条件,才可继续回购雅虎手中剩余股份。
这一切或是导致阿里巴巴今年频繁造势,以提高IPO估值的重要原因。
据市场猜测,估值及董事会控制权问题,被指或是阿里巴巴在美国还是中国香港上市之间犹豫的关键因素。
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底,马云私人持股约7.43%,加上其余七名管理层共持有10.38%,但并未披露是普通股还是优先股。另一方面,雅虎及软银两大外资股东则各持约24%和36.7%,远高于马云的持股量。由于四人董事会架构中,阿里巴巴管理层占两席,雅虎及软银各占一席,因此,多年来马云仍掌握着控制权。
按照港交所的规定,在香港上市的企业,只能为单一股权结构,即所有股票权拥有相同的表决权,故大量具有DualClassStructure(双重股份结构)的企业为了保住控制权,往往会选择于美国上市。
因此,有分析认为,假如阿里巴巴选定在香港上市,因估值不达标未能向雅虎回购股份,再加上港交所前述规定,届时马云可能会失去对阿里巴巴的控制权。
但是,一名不愿具名的法律人士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说:“双重股份结构的公司有很多,阿里巴巴并非第一例。尽管香港监管机构开绿灯的可能性不大,但是假如股东之间对控制权有约定,监管机构也会尊重。”他认为,阿里巴巴为此放弃香港市场的可能性不大。“这个说法很有可能是想在阿里上市前将水搅浑。”
另一名拟上市公司的CEO也对记者表示,阿里巴巴选定香港上市的可能性极大。“阿里巴巴此前在香港上市过,对政策和规定都十分熟悉。此外,美国监管机构对信息的监管都十分严格,阿里巴巴的业务模式可能会受到更大的考验。”
券商调研“影子股”
对于市场的猜测,李小加指出,香港上市规则体系在不断完善中,港交所欢迎并希望阿
里巴巴到港上市,但决定权不在交易所,双方仍在讨论中,还没有可宣布的消息。
阿里巴巴官方最新的消息则来自集团新任首席执行官陆兆禧,7月9日,他在香港会见媒体时称,上市集资将主要用于并购方面,至于阿里巴巴何时上市以及在哪里上市,最终的决定人是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
尽管各方猜测并无定论,但并不妨碍资本市场对阿里巴巴的高度关注和热炒。
一名资深券商研究人士向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透露,多家券商和基金业人士近期已经密集开始对阿里巴巴相关的A股上市公司进行调研,包括星网锐捷(行情 股吧 买卖点)、华测检测(行情 股吧 买卖点)、内蒙君正(行情 股吧 买卖点)等。
他预计,随着阿里巴巴IPO进程的逐渐深入,产业链配套、商业模式延伸、潜在并购标的以及阿里巴巴集团的股东方等四类上市公司,将会出现持续性的主题投资催化剂。不过,他坦言,投资者对阿里巴巴的上市地点并不关心,他们在乎的是其最终的定价。“即便选择在美上市,其市值参考eBay也能达到800亿美元左右,且阿里巴巴商业模式较eBay有更大的成长空间,全面的战略布局也应当享有更高的溢价。”
而给出这一市值参考的依据则是阿里巴巴强大的吸金能力。近日,其大股东美国雅虎财报披露,阿里巴巴集团2013年第一季度净利润为6.69亿美元,较去年同期的2.2亿美元增长了200%。这是继去年第四季度之后,阿里巴巴连续第二个财季净利润超过腾讯。
与此同时,腾讯同期盈利为40.711亿元(约合6.494亿美元),比上一季度增长了17.3%。而另一互联网巨头百度一季度净利润约3.3亿美元。
事实上,过去半年海外上市的互联网公司都受到各方资金的疯狂追捧,其中网易半年股价上升近4成。
投资银行(行情 专区)界人士指出,由于IPO一般上市程序需时约3个月至5个月。因此,若阿里巴巴选定来港上市,今明两周将是阿里巴巴向港交所入表的最后窗口。如果阿里巴巴未能提交申请,则有可能改为美国上市或推迟上市时间。(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