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抗洪法》汇报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抗洪法》
贯彻实施情况的汇报
各位领导:
首先,我代表住房城乡建设局全体干部职工,向各位莅临我局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抗洪法》贯彻实施情况,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县城作为我县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防汛工作备受各级领导和居民的关心与关注。多年来,县城中心城区防汛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兄弟单位的关心和大力支持下,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行防汛工作行政首长负责制,落实防汛工作各项岗位责任制,积极实施防汛工作两个转变,加大抗洪工程建设,强化抗洪设施监管力度,为全县经济社会的发展、城乡人民安居乐业提供强有力的保障。现就具体工作汇报如下:
一、注重规划,确保抗洪防汛有章可循。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抗洪法》的规定,为提高县城的防汛能力,建立健全了城区防汛工作组织领导体系和工作岗位责任制体系,建立健全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岗位责任制度。成立县城中心城区防汛指挥部,总指挥由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董学刚担任,机构设在我局,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中心城区防汛抗洪规划编制、防汛排涝工程建设、防汛排涝环境综合治理、防汛排涝设施维修护理等工作,使我县城区的抗洪抢险、防汛救灾工作有章可循,不断促进防汛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
根据新编制的县城总体规划,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抗洪法》要求的“确保重点、兼顾一般”原则,坚持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结合,坚持近期建设和长远规划结合,坚持北部截流和南部泄洪相结合,对县城现有的防汛抗洪设施进行了详细摸底,搞清枢纽工程运行情况,明晰防汛排涝管道的承载能力,制定了《临猗县城区防汛预案》,编制了《临猗县城区防汛抗洪规划》。
县城目前建成区东西5.5公里,南北3公里,面积16.5平方公里,地形北高南低,西高东低,坐落在峨嵋岭与涑水河之间,海拔高程390——410米。防汛抗洪主要措施是北截南泄,枢纽工程主要有城北的红旗渠、城中的排水网以及城南的入涑渠。
城北红旗渠城区段全长4800米,过水流量5m/秒,是阻截洪水进城的主要渠道,但近年来随城市建设的不断加快,城区居民的不断增多,加之一些村民违反《防洪法》,在渠上搭建临时设施,造成红旗渠西段、中段生活垃圾肆意填埋,虽然我们做了大量清理和拆除工作,但终因城区居民防洪法律意识淡薄,防汛监察人员相对短缺,没有收到预期效果,影响红旗渠泄洪功能的正常发挥,是防汛抗洪的一个重大隐患。所以我们在编制防汛抗洪规划时,一是要求尽快疏通改造红旗渠,保证其过水流量达5 m/秒;二是强化红旗渠的区域管理,拆除影响泄洪的临时建筑,制定相应规划,并严格管理,认真控制;三是积极贮备截流物资,在遇超过红旗渠承载能力的特大洪灾时,在五一路、建设北路、双塔北路、东城路和北环路的交汇口用沙 2 3
3袋进行堵截,使洪水沿北环路绕城东流。根据县志记载,二十年一遇洪水最大流量为28 m/秒,以此为标准,需准备沙袋3250条,《临猗县城区防汛预案》中已经把任务分解给了各成员单位。
城中的排水网沿街两侧成扇形布置,整个排水系统采取因势利导,雨污合流,重力自流制,经南环路布置的截流管向南排入涑水河,主要街道排水管道全长81公里,预计最大蓄水
2.5万m,城区若3小时降雨超过30—35mm,总雨量可达5万 m,远远超出了现有排水管网的负荷能力,如果排水不畅,很容易形成县城内涝。所以在编制规划时,特别规划新建二条入涑渠,即:五一路入涑渠、东入涑二号渠。其中,五一路入涑渠1500米,设计流量3.5 m/秒;东入涑二号渠2300米,设计流量3.8 m/秒。
城南的入涑渠目前建成四条,分别是东入涑渠(流量2.5 m/秒)、武家沟入涑渠(3.5 m/秒)、华晋大道排水道(1.5m/秒)和西环路排水道(2 m/秒),泄洪流量合计9.5 m/秒,无法满足城区泄洪要求的设计流量16.8 m/秒。因此,急需新建规划的五一路入涑渠和东入涑二号渠。另外,因涑水河设计的最大承载流量为15 m/秒,全部入涑渠建设完成后城区的最大泄洪流量为16.8 m/秒,超过了涑水河设计最大承载流量,无法正常排洪,影响城区排洪体系功能的正常发挥。因此,我们在落实《防洪法》,制定防洪规划时,特别建议对涑水河流域进行专项治理。
二、加大宣传,增强抗洪防汛思想意识。
抗洪抢险、防汛救灾工作必须保持“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3 333333333333
3的工作态势,始终做到“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宁可做过,不可错过;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不备;宁可事前流汗、流血,不可事后流泪”。因为,近几年来未发生大汛大涝大洪现象,局部干部群众存在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所以务必克服意识隐患,进一步增强县城居民的水患意识。我们每年安排专人、投入财力,加大对防汛抢险工作的宣传。如印发防汛通知、防汛预案等二百余份,进行防汛抗洪宣传;并在村民截流灌溉易发地段树立警示牌,告诫广大群众增强抗洪抢险、防汛救灾的思想意识。
三、增加投入,加大防汛抗洪设施建设。
近年来,本着“发展与抗洪并举,建设与抗洪并重”的原则,近几年投入了大量资金用于中心城区抗洪工程、排涝工程、排污工程、城区的低洼街巷改造工程、城区汛情隐患点治理排查上,从2008年开始,累计投资1500余万元,新建或改造了双塔南北路、北环路、府东西大街等多条道路20多公里的排水管道,进一步完善中心城区的排水管网体系,使中心城区的防汛抗洪能力大大提高。目前,在武家沟实施道路新建工程时,我们对武家沟入涑渠进行了彻底清淤工作,累计清淤500m,并加固盖板600m,保障武家沟入涑渠泄洪能力的正常发挥。
四、上下联动,落实防汛抗洪责任制度。
《抗洪法》第三十八条规定:防汛抗洪工作实行各级人民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统一指挥、分级分部门负责。加之城区防汛工作量大、涉及面广,稍有疏忽,极有可能酿成大患。因此,我们在贯彻实施《防洪法》时,要求各成员单位一定要把 4
3此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对防汛工作的组织领导,统一部署,统一指挥,统一调度,统一行动,为安全渡汛提供强有力组织保证。
1、全面落实防汛抗洪责任制。各成员单位的党政主要领导要亲自抓、负总责,要把党政首长负责制贯穿到防汛工作的全过程,对宣传发动、队伍组织、物资准备、抗洪抢险、灾后救助等各个环节全面负责。县防汛指挥部成员要依照责任分工,明确职责,全力做好所分管地段和区域的防汛工作。防汛责任人要尽快到岗到位,实行24值班制,深入到所负责的地段去,抓紧熟悉防汛业务,调查了解有关情况,切实解决存在问题,把各项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2、建立健全防汛抗洪考核机制。各成员单位要做到有令则行,有禁则止。要坚持依法防洪,完全搞好泄洪渠道的清障工作,对违法在渠道内乱堆乱放、乱筑围堰、人为设障、凿洞截流、破坏渠道等违法行为,要加大查处力度。
3、组建成立防汛抗洪抢险队伍。专门成立由环卫管理队、绿化管理处、城管监察队及骏迪市政公司人员为主,各成员单位人员共同参与的防汛抗洪抢险队伍,一遇险情,随时听从调遣。同时备齐了防汛抗洪的各种物资,做好一切应急准备。
以上汇报有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二0一一年八月十八日
第二篇:抗洪自救汇报材料(范文)
乌托邦暴雨灾害生产自救
情况汇报
尊敬的王海书记、各位领导:
先将乌托邦向“8〃11”暴雨灾害生产自救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一、乌托邦“8.11”暴雨受灾情况
8月11日以来,乌托邦连续普降大暴雨,受灾较为严重,截至8月17日下午5时,全乡水稻受灾XXXX亩;烤烟受灾XXXX亩;玉米受灾XXXX亩;大豆、西瓜及其他各类蔬菜受灾共计XXXX亩;桂花树苗受灾XXXX亩,桑树受灾XXXX亩;鱼苗冲走约X吨,出栏肉猪死亡XXXX只,猪XX头;被淹房屋XXX间,其中受损XXX间,有垮塌现象的XX间(包括住人房屋和牲畜圈舍),因房屋垮塌转移人员XXX人,因地质灾害转移人员XXX余人;桥梁受损XX座,道路塌方或下陷长度共计XX1km;变压器受损XX台;水泵房电机受损XX台,造成乡区XX个村(社区)XXXX户,XXXX人生活用水中断;因停水和水淹造成停工项目共X个(主要为:乌托邦公租房项目,XXX改造项目,xxXX发项目,XXX项目,敬老项目,XXX项目,XXX项目等),停产公司XX家(李嘉里化工,滕倪药业)。
二、救灾工作开展情况
灾情发生后,乡党委高度重视,于12日早上8:30组织召开班子紧急会议,立即启动《乌托邦2013年防汛抗旱应急预案》(乌党政办发„2013‟13号),十二个工作组近XXX余人立即奔赴各村,统计灾情,查看地质灾害点、记录房屋倒塌等情况,并及时将信息汇总上报至区应急办、政府办等部门。
12日晚上7:00,党委班子成员再次召开紧急会议,研究制定了《乌托邦“八〃一一”暴雨灾害生产自救实施方案》(乌府发„2013‟31号),方案确定了应急工作的三原则:一是先急后缓原则:要把重灾户、重灾区域、重点险情放在工作的首位,优先安排加紧实施。二是先保后安原则:确保受灾群众迅即从危险地段撤离出来,首先保障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即:有饭吃、有衣穿、有住处、有干净水喝、有病能及时治疗,然后再进行逐步妥善安臵。三是统筹推进原则:要把救灾、核灾作为近期工作的重点,结合各项扶持优惠政策统筹推进,最大限度减轻受灾群众经济损失。同时,物资供应与救助,地质灾害点的巡查和值班,河流、矿山、企业的安全和迎燕水库泄洪时人员撤离,重新明确了十五个应急处臵工作组深入各村分别就灾情的收集和上报,灾情信息的审核、上报,应急抢险过程中的医疗救护,全乡范围内供电、供水,食品、饮水安全工作认真的落实。并成立了由书记、乡长任组长,其它班子成员任副组长,中层干部为成员的乌托邦“8〃11”暴雨救灾工作指挥部,全面负责全乡“8.11”暴雨救 2 灾、核灾工作研究和部署,指挥全乡救灾、核灾等相关工作。
三、重点工作开展情况
1、地灾点及房屋垮塌处理情况:乌托邦地质灾害点X个,房屋受损XX户,垮塌X户,为了确保地灾点和房屋垮塌人员的安全,我乡强制转移房屋垮塌户人员XX余人,地灾点人员XX余人,第一时间保证了群众的生命安全,没有发生人员伤亡的现象。
2、XXX只死猪处理情况:此次暴雨中,乌托邦虽然雨量不是最大,但是西河乡的雨水经开心河的上游直接流入乌托邦,导致乌托邦部分村洪风过境时,一片狼藉,无法形容。如:XXX村XXX、XXX、XXX三户养殖户XXXX余出栏生猪及猪舍被大水移为平地,大水过后,只见到处是死猪。灾情发生,乌托邦党委不等不靠,及时向区农业局发出报告,请区农业局相关专家配合,组织群众对部分死猪进行了深埋处理,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不发生重大疫情事件。
3、积水区域处理情况:针对沿河村寨,乌托邦安排巡逻队沿岸巡逻,疏散沿河人员,做好宝宝河、唐顺河、丽佳河、甜水河等河段人员过往安全值守工作,在危险地段设臵安全禁示提醒标志,专人24小时值守,杜绝人员因过河造成意外伤亡事件发生;做好积水区域的安全保卫工作,特别是做好积水区域内人员捕鱼、车辆强行通行等方面的宣传工作,有效的控制了群众因强行通行造成的意外事件发生。
4、交通保畅工作开展情况:一是组织村干部、群众抢修,确保各村通村公路正常运行,对重点塌方地段设臵警界线和安全提醒标志,目前没有发生因塌方造成的交通事故;二是组织人员24小时对167县道时行值守,确保167县道交通正常通行;三是加强宣传引导,积极引导群众提高抗灾防灾知识和能力,开展生产自救工作。
截止17日下午5时,乌托邦共计投入救灾资金XXXXXX余元、组织干部职工、各村支书、主任、文书、副支部及部分群众XXX余人次、出动车辆XXX余台XXX余次开展了生产自救工作。
四、救灾工作存在的存在的问题
在救灾工作,我乡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干部职工组织群众生产自救的能力有限,给救灾工作带来一定的压力;二是群众安全意识较低,不配合撤离,给救灾工作带来一定的影响;三是救灾资金欠缺,给灾后重建工作带来严重的考验;四是村级公路损毁严重,恢复重建资金缺乏。五是应急水泵缺乏,给沿河两岸村民生供水带来一定的影响;六是八大水库如果开闸,对转移区群众生活压力较大备用帐篷、棉被等物资短缺;七是农作物受灾严重,群众损失较大;八是房屋损毁严重,灾后重建压力较大。
五、灾后重建工作打算
在下一步的恢复重建工作中,我乡党委将严格按照“两个 4 到位、三个机制、四个落实”的要求,鼓励灾民按照“自建为主、帮建为辅”的原则,积极开展恢复重建工作。
(一)达到“两个到位”,解决灾民根本问题。
1、领导干部到位,树立灾民重建信心。全乡干部职工严格按照《乌托邦“八〃一一”暴雨灾害生产自救实施方案》的总体安排,现场办公,协调解决具体困难和问题,认真履行各自工作职责,强化工作协作与配合,深入一线,靠前指挥,确保救灾工作顺利进行。
2、救灾资金到位,解决灾民生产、生活问题。在恢复重建工作中,我乡将及时协调灾民重建所需的物资、宣传灾民重建的相关政策,加大对灾后重建的资金投入力度和政策帮扶力度,确保灾民尽快恢复重建。
(二)强化“三个机制”,解决灾民最关心的问题。
1、强化领导帮扶机制,解决因灾致贫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在下一步的恢复重建中,我们将采取一位党委班子成员帮扶一户灾民的工作机制,特别是落实好帮扶房屋受损灾民的工作机制,整合2013农村危改户资金,解决好XXX户房屋受损户和X户房屋垮塌户的建房问题。
2、强化规划引领机制,解决好沿河村民的居住问题。下一步的工作中,我们将结合戈家寨水库建设问题,做好沿河村民的搬迁规划,将沿河村民进行整体搬迁,从根本上解决沿河村民的 5 安全问题。
3、强化耕地治理机制,有效降低农作受灾风险。在下一步的工作,我们将结合当前的土地整理项目,农业产业园区规划等机遇,大力加大耕地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特别是良田好土的排灌设施问题,有效的降低农作物受灾风险。
(三)做好“四个落实”,提高灾民经济收入。
1、落实好绝收耕地的补耕补种工作,达到大季损失小季补,小季损失蔬菜补的要求,从根本上提高灾民的经济收入。
2、落实好灾后养殖补助相关政策,发动灾民大力发展养殖业,解决灾民的经济收入问题。
3、落实好灾后人员外出就业问题,解决灾民恢复重建资金问题。
4、落实好教育机制,提高灾民生产自救能力。在恢复重新工作中,我们将充分宣传国家的有关优惠政策,鼓励灾民按照“自建为主、帮建为辅”的原则,积极组织灾民开展生产自救,教育灾民树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坚决克服“等、靠、要”的思想,想尽一切办法,推进救后重建工作。
中共乌托邦委员会
2013年8月17日
第三篇: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
第二章 组 织
第八条 县级以上按行政区域建立地方各级红十字会,根据实际工作需要配备专职工作人员。
全国性行业根据需要可以建立行业红十字会。
全国建立中国红十字会总会。
第九条 各级红十字会理事会由会员代表大会民主选举产生。理事会民主选举产生会长和副会长。
各级红十字会会员代表大会闭会期间,由理事会执行会员代表大会的决议。
理事会向会员代表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接受其监督。
上级红十字会指导下级红十字会工作。
第十条 中国红十字会总会设名誉会长和名誉副会长。名誉会长和名誉副会长由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理事会聘请。
第十一条 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具有社会团体法人资格;地方各级红十字会、行业红十字会依法取得社会团体法人资格。
《章程》
第三十七条 地方红十字会
(一)各级地方红十字会的权力机关是同级会员代表大会。各级地方红十字会会员代表大会每五年召开一次,由同级红十字会理事会召集,如遇特殊情况可提前或延期召开,时间不得超过一年。
(二)各级地方红十字会建立理事会和常务理事会,任期五年。有3名以上(含3名)专职常务理事的红十字会,需设执行委员会,主持日常工作。
省、市(地)、县级红十字会名誉会长由同级理事会聘请当地主要领导担任。
(三)省、市(地)、县级红十字会会长一般应推选当地同级现职领导担任,其工作变动时应及时改选。
常务副会长、副会长和秘书长应保持相对稳定。常务副会长为本级红十字会机关法定代表人,主持日常工作。
(四)县级以上红十字会应根据工作需要配备专职工作人员,并具备能够独立自主开展工作的条件。
国务院关于促进红十字事业发展的意见
(四)积极推进红十字会体制机制创新。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国际人道主义原则相适应的体制机制,理顺政府与红十字会的关系,使红十字会在人道救助工作中发挥更大作用。改革和完善红十字会内部治理结构,创新管理模式,强化民主决策机制,提高组织执行能力。加大上级红十字会对下级红十字会的财务监督、业务指导、工作督查力度,下级红十字会主要专职负责人的任免提名要听取上一级红十字会的意见。在有条件的地方红十字会开展社会组织改革试点,探索建立“高效、透明、规范”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红十字事业发展的意见
三、创新红十字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三)推进红十字会体制机制创新。各级红十字会要改革和完善红十字会内部治理结构,优化理事会、常务理事会人员构成,提高执行委员会的执行力,创新管理模式,健全民主决策程序,强化决策和监督职能,探索建立“高效、透明、规范”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大上级红十字会对下级红十字会的财务监督、业务指导、工作督查力度。下级红十字会主要专职负责人的任免提名要听取上一级红十字会的意见。
第四篇: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
第六十号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的决定》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于2012年8月31日通过,现予发布,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胡锦涛 2012年8月3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
(1993年7月2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通过 根据2012年8月31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的决定》修正)
目 录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第三章 农业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第四章 农业技术推广的保障措施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六章 附则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促使农业科研成果和实用技术尽快应用于农业生产,增强科技支撑保障能力,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制定本法。
第二条 本法所称农业技术,是指应用于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的科研成果和实用技术,包括:
(一)良种繁育、栽培、肥料施用和养殖技术;
(二)植物病虫害、动物疫病和其他有害生物防治技术;
(三)农产品收获、加工、包装、贮藏、运输技术;
(四)农业投入品安全使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技术;
(五)农田水利、农村供排水、土壤改良与水土保持技术;
(六)农业机械化、农用航空、农业气象和农业信息技术;
(七)农业防灾减灾、农业资源与农业生态安全和农村能源开发利用技术;
(八)其他农业技术。
本法所称农业技术推广,是指通过试验、示范、培训、指导以及咨询服务等,把农业技术普及应用于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的活动。
第三条 国家扶持农业技术推广事业,加快农业技术的普及应用,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
第四条 农业技术推广应当遵循下列原则:
(一)有利于农业、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
(二)尊重农业劳动者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的意愿;
(三)因地制宜,经过试验、示范;
(四)公益性推广与经营性推广分类管理;
(五)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注重生态效益。
第五条 国家鼓励和支持科技人员开发、推广应用先进的农业技术,鼓励和支持农业劳动者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应用先进的农业技术。
国家鼓励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等先进传播手段,普及农业科学技术知识,创新农业技术推广方式方法,提高推广效率。
第六条 国家鼓励和支持引进国外先进的农业技术,促进农业技术推广的国际合作与交流。
第七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领导,组织有关部门和单位采取措施,提高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水平,促进农业技术推广事业的发展。
第八条 对在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中做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
第九条 国务院农业、林业、水利等部门(以下统称农业技术推广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负责全国范围内有关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在同级人民政府的领导下,按照各自的职责,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有关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同级人民政府科学技术部门对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进行指导。同级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负责农业技术推广的有关工作。
第二章 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第十条 农业技术推广,实行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与农业科研单位、有关学校、农民专业合作社、涉农企业、群众性科技组织、农民技术人员等相结合的推广体系。
国家鼓励和支持供销合作社、其他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社会各界的科技人员,开展农业技术推广服务。
第十一条 各级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属于公共服务机构,履行下列公益性职责:
(一)各级人民政府确定的关键农业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
(二)植物病虫害、动物疫病及农业灾害的监测、预报和预防;
(三)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的检验、检测、监测咨询技术服务;
(四)农业资源、森林资源、农业生态安全和农业投入品使用的监测服务;
(五)水资源管理、防汛抗旱和农田水利建设技术服务;
(六)农业公共信息和农业技术宣传教育、培训服务;
(七)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
第十二条 根据科学合理、集中力量的原则以及县域农业特色、森林资源、水系和水利设施分布等情况,因地制宜设置县、乡镇或者区域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
乡镇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可以实行县级人民政府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管理为主或者乡镇人民政府管理为主、县级人民政府农业技术推广部门业务指导的体制,具体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
第十三条 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人员编制应当根据所服务区域的种养规模、服务范围和工作任务等合理确定,保证公益性职责的履行。
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岗位设置应当以专业技术岗位为主。乡镇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岗位应当全部为专业技术岗位,县级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专业技术岗位不得低于机构岗位总量的百分之八十,其他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专业技术岗位不得低于机构岗位总量的百分之七十。
第十四条 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专业技术人员应当具有相应的专业技术水平,符合岗位职责要求。
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聘用的新进专业技术人员,应当具有大专以上有关专业学历,并通过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组织的专业技术水平考核。自治县、民族乡和国家确定的连片特困地区,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批准,可以聘用具有中专有关专业学历的人员或者其他具有相应专业技术水平的人员。
国家鼓励和支持高等学校毕业生和科技人员到基层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吸引人才,充实和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队伍。
第十五条 国家鼓励和支持村农业技术服务站点和农民技术人员开展农业技术推广。对农民技术人员协助开展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活动,按照规定给予补助。
农民技术人员经考核符合条件的,可以按照有关规定授予相应的技术职称,并发给证书。
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应当加强对村农业技术服务站点和农民技术人员的指导。
村民委员会和村集体经济组织,应当推动、帮助村农业技术服务站点和农民技术人员开展工作。
第十六条 农业科研单位和有关学校应当适应农村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开展农业技术开发和推广工作,加快先进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普及应用。
农业科研单位和有关学校应当将其科技人员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实绩作为工作考核和职称评定的重要内容。
第十七条 国家鼓励农场、林场、牧场、渔场、水利工程管理单位面向社会开展农业技术推广服务。
第十八条 国家鼓励和支持发展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等群众性科技组织,发挥其在农业技术推广中的作用。
第三章 农业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第十九条 重大农业技术的推广应当列入国家和地方相关发展规划、计划,由农业技术推广部门会同科学技术等相关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相互配合,组织实施。
第二十条 农业科研单位和有关学校应当把农业生产中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列为研究课题,其科研成果可以通过有关农业技术推广单位进行推广或者直接向农业劳动者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推广。国家引导农业科研单位和有关学校开展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服务。
第二十一条 向农业劳动者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推广的农业技术,必须在推广地区经过试验证明具有先进性、适用性和安全性。
第二十二条 国家鼓励和支持农业劳动者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参与农业技术推广。
农业劳动者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在生产中应用先进的农业技术,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在技术培训、资金、物资和销售等方面给予扶持。
农业劳动者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根据自愿的原则应用农业技术,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强迫。
推广农业技术,应当选择有条件的农户、区域或者工程项目,进行应用示范。
第二十三条 县、乡镇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应当组织农业劳动者学习农业科学技术知识,提高其应用农业技术的能力。
教育、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农业、林业、水利、科学技术等部门应当支持农业科研单位、有关学校开展有关农业技术推广的职业技术教育和技术培训,提高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和农业劳动者的技术素质。
国家鼓励社会力量开展农业技术培训。
第二十四条 各级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应当认真履行本法第十一条规定的公益性职责,向农业劳动者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推广农业技术,实行无偿服务。
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以外的单位及科技人员以技术转让、技术服务、技术承包、技术咨询和技术入股等形式提供农业技术的,可以实行有偿服务,其合法 7 收入和植物新品种、农业技术专利等知识产权受法律保护。进行农业技术转让、技术服务、技术承包、技术咨询和技术入股,当事人各方应当订立合同,约定各自的权利和义务。
第二十五条 国家鼓励和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涉农企业,采取多种形式,为农民应用先进农业技术提供有关的技术服务。
第二十六条 国家鼓励和支持以大宗农产品和优势特色农产品生产为重点的农业示范区建设,发挥示范区对农业技术推广的引领作用,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和现代农业建设。
第二十七条 各级人民政府可以采取购买服务等方式,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服务。
第四章 农业技术推广的保障措施
第二十八条 国家逐步提高对农业技术推广的投入。各级人民政府在财政预算内应当保障用于农业技术推广的资金,并按规定使该资金逐年增长。
各级人民政府通过财政拨款以及从农业发展基金中提取一定比例的资金的渠道,筹集农业技术推广专项资金,用于实施农业技术推广项目。中央财政对重大农业技术推广给予补助。
县、乡镇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工作经费根据当地服务规模和绩效确定,由各级财政共同承担。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截留或者挪用用于农业技术推广的资金。
第二十九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保障和改善县、乡镇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条件、生活条件和待遇,并按照国家规定给予补贴,保持国家农业技术推广队伍的稳定。
对在县、乡镇、村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的职称评定,应当以考核其推广工作的业务技术水平和实绩为主。
第三十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保障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获得必需的试验示范场所、办公场所、推广和培训设施设备等工作条件。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试验示范场所、生产资料和其他财产不受侵害。
第三十一条 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和县级以上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应当有计划地对农业技术推广人员进行技术培训,组织专业进修,使其不断更新知识、提高业务水平。
第三十二条 县级以上农业技术推广部门、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对其管理的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履行公益性职责的情况进行监督、考评。
各级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和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应当建立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专业技术人员工作责任制度和考评制度。
县级人民政府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管理为主的乡镇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人员,其业务考核、岗位聘用以及晋升,应当充分听取所服务区域的乡镇人民政府和服务对象的意见。
乡镇人民政府管理为主、县级人民政府农业技术推广部门业务指导的乡镇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人员,其业务考核、岗位聘用以及晋升,应当充分听取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和服务对象的意见。
第三十三条 从事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的,可以享受国家规定的税收、信贷等方面的优惠。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四条 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未依照本法规定履行职责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第三十五条 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及其工作人员未依照本法规定履行职责的,由主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通报批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第三十六条 违反本法规定,向农业劳动者、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推广未经试验证明具有先进性、适用性或者安全性的农业技术,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第三十七条 违反本法规定,强迫农业劳动者、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应用农业技术,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三十八条 违反本法规定,截留或者挪用用于农业技术推广的资金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章 附则
第三十九条 本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农业部:推动地方制定新农业技术推广法实施办法
2012-08-31 来源:中国网 字号: 12 14 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8月31日举行新闻发布会。谈到新的农业技术推广法的贯彻实施,农业部副部长张桃林称,农业技术推广法的修订颁布,对于加强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也对整个农业科技创新都会起到更有力的法律保证。同时也是对各级农业部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张桃林称,农业部门将以农业技术推广法的修订为契机采取措施,深入地推进农业技术推广事业的发展。主要抓以下几项工作:一是,要加强学习和宣传的工作。部里将对此做出统一的部署和安排,组织各地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农业科研机构、教学单位认真地学习新的农业技术推广法。同时,把学习农业技术推广法和深入贯彻落实今年的中央1号文件相结合。今年中央的1号文件也是聚焦农业科技,特别是对农业技术推广做出了“一个衔接,两个覆盖”的明确要求和部署。要深刻地学习领会条文的精神,提高做好农业技术推广的责任感,把这个规定、条文精神逐条地传达到各个推广机构、每一个农技推广人员。同时,还要加强社会的宣传,让全社会各个方面更多地了解、理解农业技术推广法,能够更多、更好地关注支持农业技术推广法的实施,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
二是,指导和推动各省抓紧制定、修订与新的农业技术推广法相配套的地方性法规,因为新修订的农业技术推广法和原法相比,无论是针对性,还是可操作性方面都明确增强,应该说是更加全面、系统。不仅有一些方向性、指导性的要求,也有一些具体的、刚性的规定。但是,农业技术推广法毕竟是一个农业技术推广领域的基本法律,也不可能对所有的问题都规定得那么具体。我国的经济社会,包括农业、自然条件、生态条件,差异、变化、组合类型很多,农业技术推 广工作发展不平衡,所以,还要地方具体地规定、因地制宜地制定一些实施办法。农业部将抓紧研究出台在整个农业技术推广法的基本框架下的政策文件,把一些具体的工作进一步细化,同时指导和推动地方能够抓紧制定新的农业技术推广法的实施办法。
三是,深入、加快地推进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改革与建设工作。这几年,特别是近三四年,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和建设的步伐很快,力度也很大,成效也比较明显。但是与现代农业需求相比,还存在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将会同各地农业主管部门,在中央有关部门和地方党委政府的支持下,按照新的农业技术推广法的精神、规定和要求,进一步加强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其中包括进一步健全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强化公益性职能。
进一步加大力度深化农技推广机构的管理体制改革。最近几年,很多省份在这里做了很多的探索,现在县乡一体的农技推广体系所占的比例逐步提高。另外,在运行机制方面,进一步健全工作制度,包括:聘用制度、培训制度、责任制度、考评制度等等,特别是运行机制的创新方面进一步加大力度。加强基层农技推广队伍的建设,提高他们的技术推广和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再有,加强农技推广机构设施条件的建设,包括办公场所、试验示范基地以及正常的、必须的工作交通条件。还有是要加强“一主多元”体系的构建。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主要是履行基本的公益性职能,但是光靠国家农技推广机构的工作,是不能满足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民服务需求的,需要通过这一个基层农技推广机构的建设,联合组织协调聚集各方面的力量,采取各种方式来参与和加强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包括高校、科研院所、涉农企业、农业专业合作组织,以各种方式参与到农技推广中来。这次在规定中,实际上对每一个推广主体都有要求和规定,也都有鼓励和引导的政策。
第五篇: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10)
(1997 年 5 月 9 日 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 会第二十五次会议通过根据 2010 年 6 月 25 日 第十一届全国 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 会第十五次会议 《关于修改 〈 中华人民共和国 行政监察法〉的决定》 修正)
一、填空题
1、监察机关是人民政府行使监察职能的机关,依照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 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和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实施监察。
2、监察工作必须坚持(),重证据、重调查研究,在适用法律和行政纪律上人人平等。
3、监察工作应当实行教育与惩处相结合、()相结合。
4、监察工作应当依靠群众。监察机关建立()制度,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于任何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和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的违反行政纪律行为,有权向监察机关提出控告或者检举。
5、监察机关立案调查的案件,应当自立案之日起()月内结案;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办案期限的,可以适当延长,但是最长不得超过一年,并应当报上一级监察机关备案。
二、选择题
1、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监察机关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监察工作,对()负责并报告工作。
A本级人民政府B上一级监察机关C本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监察机关D没有明确规定
2、根据《行政监察法》的规定,任免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监察机关领导职务在提请决定前,必须经上一级监察机关同意。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监察机关的领导人员是指()。
A正职领导人员B副职领导人员C正职和副职领导人员D处级以上领导人员
3、根据 《行政监察法》的规定,监察人员依法执行职务,受法律保护。当监察人员办理的监察事项与本人或者其近亲属有利害关系时,()。
A 应当回B 可以不回避C 可以回避也可以不回避D 没有规定
4、根据《行政监察法》的规定,对省级人民政府领导人员实施监察,应由()负责。
A本级监察机关B 国务院监察机关和本级监察机关C 国务院监察机关D本级监察机关和下级监察机关
5、对监察决定不服的,可以自 收到监察决定之日 起三十日 内向作出决定的监察机关申请复审,监察机关应当自 收到复审申 请之日 起()日 内作出复审决定。A 三十B 五 十C 六十D 九十
6、有关单位和人员应当自 收到监察决定或者监察建议之日 起()日内将执行监察决定或者采纳监察建议的情况通报监察机关。
A 十B 十五C 三十
7、国家行政机关公务员对主管行政机关作出的处分决定不服的,可以自 收到处分决定之日 起()日 内向监察机关提出申诉。
A 十B 十五C 三十
8、国家行政机关公务员对复查决定仍不服的,可以自收到复查决定之日 起()日 内向上一级监察机关申请复核。
A 十B 三十C 六十
9、下列机关和人员不属于国务院监察机关监察对象的是()。
A国务院各部门及其公务员B国务院各部门工勤人员
C国务院及国务院各部门任命的其他人员D省、自 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及其领导人员
10、监察工作必须坚持实事求是,重证据、重调查研究,在适用法律和行政纪律上()。
A 人人平等B 照顾弱势群体利益C 尽量公平D 功过抵消
11、监察机关之间对管辖范围有争议的,由其()确定。
A上级政府机关B相互之间协调C 共同的上级监察机关D 上级党委
12、监察机关对于()的案件,经调查认定不存在违反行政纪律事实的,或者不需要追究行政纪律责任的,应当予以撤销,并告知被调查单位及其上级部门或者被调
查人员及其所在单位。
A 领导交办B 公检法移交C 立案调查D 发现
三、简答题
某市监察局经初步调查,认为该市教育局局长魏某在出国考查期间有严重违纪行为,决定对其进行查处。问: 依据 《行政监察法》,对魏某的调查处理应按什么程序进行?
答: 根据 《行政监察法》 规定,监察局对魏某调查处理按照下列程序进行:(1)对需要调查处理的事项进行初步审查; 认为有违反行政纪律的事实,需要追究行政纪律责任的,予以立案;(2)组织实施调查,收集有关证据;(3)有证据证明违反行政纪律,需要给予处分或者作出其他处理的,进行审理;(4)作出监察决定或者提出监察建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
一、填空题
1、公务员2、实事求是3、监督检查与制度建设4、举报
二、单项选择题
1C2C3A4C5A6C7C8B
B10A11C
12C
5、六个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