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生预防雷电安全知识(小编推荐)
雷击的预防与处理(安全教育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让学生知道哪些场所和行为容易发生雷击灾害;
2、通过学习让学生知道如何预防雷击灾害。
3、通过学习让学生知道雷电发生前后的注意事项
教学重点:
通过学习让学生知道如何预防雷击灾害
教学方法:
讲授法、分析法、讨论法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哪些场所和行为容易发生雷击灾害
雷电全年都会发生,全国各地都有,而强雷电多发生于春夏之交和夏季。我国西南地区为雷击多发地区。
1.雷雨天易发生雷击的场所
(1)地势较高处的校舍。
(2)无防雷设施的校舍。
(3)离高大树木、电线杆等物体很近的校舍。
(4)露天游泳池、开阔的水域或小船上,树林的边缘。
(5)电线杆、旗杆、干草堆、帐篷等没有防雷装置的物体附近。
(6)铁轨、水管、煤气管、电力设备、拖拉机、摩托车等外露金属物体旁边。
(7)孤立的烟囱或大树(山顶孤立的大树下尤其危险)。
(8)空旷地带孤零零的棚屋、岗亭等。
2.雷雨天易引发雷击的行为
(1)大开门窗,赤脚站在泥地或水泥地上。
(2)接触天线、煤气管道、铁丝网、金属窗、建筑物外墙。
(3)使用带有外接天线的收音机和电视机,拨打、接听电话。
(4)用喷头洗澡。
(5)在旷野中打伞或高举羽毛球拍、高尔夫球杆、锄头等。
(6)进行打高尔夫球、踢足球、攀登、钓鱼、游泳等户外活动。
二、如何预防雷击灾害
(1)主动与地质、气象部门沟通,远离风险源选择校址;给校舍安装防雷装置,并进行定期检测,及时维护;清除或移栽距校舍较近的高大树木。
(2)雷雨多发地区,学校必须成立防雷领导小组,组建应急疏散组、医疗救护组、后勤保障组、宣传组、综合协调组。
(3)建立本校雷击防灾应急预案,组织演练;一旦发生雷击,全面启动学校雷击应急工作,指挥各专业组按预案确定的职责投入抗雷救灾。
(4)在雷雨季节执行天气预报传达制度,及时向老师传达气象状况,引起师生重视,提前准备。
(5)利用全校教职工会议、专题培训、广播、标语、黑板报、印发防雷击小报等形式,大力宣传雷电产生的原因及如何预防等知识,增强师生的防雷击意识及防雷击能力。
(6)教师要在学生中开展防雷击知识专题教育、防雷技能训练,要求学生时时警惕,尽力避免雷击事故的发生,在遇到雷电来临时能应知应会。
具体的室内、室外的避雷方法
室内避雷 ◎雷雨天气时,要注意关好门窗,以防侧击雷和球状雷侵入。
◎雷雨天气时,最好把电器的电源切断,并拔掉电源插头。
◎雷雨天气时,不要使用带有外接天线的收音机和电视机,不要接打电话。
◎雷雨天气时,不要接触天线、煤气管道、铁丝网、金属窗、建筑物外墙等,远离带电设备,不要赤脚站在泥地和水泥地上。
◎不要在雷电交加时用喷头洗澡。
户外避雷 ◎立即寻找避雷场所,可选择装有避雷针、钢架或钢筋混凝土的建筑物等处所,但是注意不要靠近防雷装置的任何部分;若找不到合适的避雷场所,可以蹲下,两脚并拢,双手抱膝,尽量降低身体重心。
◎如在雷电交加时,头、颈、手处有蚂蚁爬行的感觉,头发竖起,说明将发生雷击,应赶紧按上一条要求,做好防雷击动作,并拿掉身上佩戴的金属物品,如发卡等。
◎不要待在露天游泳池、开阔的水域或小船上,不要停留在树林的边缘。
◎不要待在电线杆、旗杆、干草堆、帐篷等没有防雷装置的物体附近。
◎不要停留在铁轨、水管、煤气管、电力设备、拖拉机、摩托车等外露金属物体旁边。◎不要靠近孤立的大树或烟囱(山顶孤立的大树边尤其危险)。
◎不要躲进空旷地带孤零零的棚屋、岗亭里。
◎不宜在旷野中打伞或高举羽毛球拍、高尔夫球杆、锄头等。
◎应立即停止打高尔夫球、踢足球、攀登、钓鱼、游泳等户外活动。
◎避免开摩托车、骑自行车,更不能在雷雨中快速开摩托车、骑自行车。
◎人在汽车里要关好车门、车窗。
◎多人一起在野外时,应相互拉开几米距离,不要挤在一起。
◎高压电线遭雷击落地时,近旁的人要保持高度警觉,当心地面“跨步电压”的电击;逃离时的正确方法是双脚并拢,跳着离开危险地带。
◎身处空旷地带宜关闭手机,更不能拨打电话。
(7)加强家校联系,要求学生向家长及邻居讲解防雷击知识,让防雷击知识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学校要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通过以上措施,增强师生防雷击的意识和预防雷击的能力,最大限度地保护师生的生命安全和学校的财产安全。
三、雷电发生前后的注意事项
1.雷电发生前
当校园上空暴雨、闪电、雷鸣即将发生时:
(1)切断校园内包括微机房、远程教育室、教室、办公室等场所的一切电源。
(2)班主任应当迅速通知、召集正在室外活动的学生安全地回到教室。
(3)根据天气状况,学校可适当调整放学时间,避开雷雨时段。
2.雷电发生时
(1)应当关好门窗,防止球形雷(滚雷)窜入室内造成危害。
(2)不得打电话或接听手机。
(3)不要靠近室内的金属设备(如水管)及门窗等容易被雷击中的地方,不要赤脚站
在泥地和水泥地上。
3.雷击伤害事故发生后
(1)立即启动雷击事故应急预案。
(2)拨打120、999急救电话,并及时通知受伤学生的监护人马上赶赴现场或医院。
(3)受雷击而烧伤或严重休克的人,他的身体是不带电的,抢救时不要有顾虑,应该迅速扑灭他身上的火,实施紧急抢救;若伤者失去知觉,但有呼吸和心跳,则有可能自行恢复,应该让他舒展平卧,安静休息后再送医院治疗;若伤者已经停止呼吸和心跳,应迅速果断地交替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和心脏挤压,并及时送往医院抢救,在专业医护人员未接替前救治不能中止。
(4)及时做好其他学生的心理抚慰工作。
(5)在遭受雷电灾害后,应及时向教育主管部门和气象主管机构报告灾情,并协助气象主管机构做好雷电灾害的调查、鉴定工作,分析雷电灾害事故原因,提出解决方案和措施。
第二篇:安全教案(预防雷电)
雷电灾害与预防安全教案
班级:
时间:2018年
月
日
地点:教室
一、教学主题:雷电灾害与防范
二、教学过程
雷电是大自然中静电放电过程,是雷云接近大地时,产生云和云之间以及云和大地之间放电,迸发出光和声的现象。雷电是常见的自然现象,它实质上是天空中雷暴云的火花放电,放电时产生的光是闪电,闪电使空气受热迅速膨胀而发生的巨大声响是雷声,雷雨天容易遭受雷击,致人受伤甚至死亡。
(1)雷电天气时,要留在室内,并关好门窗;在室外工作的人应躲入建筑物内。
(2)不宜使用无防雷措施或防雷措施不足的电视、音响等电器,不宜使用水龙头。
(3)雷雨时,切勿接触天线、水管、铁丝网、金属门窗、建筑物外墙,应远离电线等带电设备或其他类似金属装置。
(4)减少使用固定电话和手提电话。
(5)切勿游泳或从事其他水上运动,不宜进行室外球类运动,离开水面以及其他空旷场地,寻找地方躲避。
(6)切勿站立于山顶、楼顶上或其他接近导电性高的物体。(7)切勿处理开口容器盛载的易燃物品。
(8)在旷野无法躲入有防雷设施的建筑物内时,应远离树木和桅杆。(9)在空旷场地不宜打伞,不宜把羽毛球拍、高尔夫球杆等扛在肩上。
(10)不宜开摩托车、骑自行车外出。
(11)大量的雷击抢救实践证明,遭受雷击后,有一部分呈死亡状态的人还未真正死亡,即使心脏停止跳动,呼吸停止,也往往是一种暂态现象,通常称为雷击“假死”。辨别的方法是观察受害者的身体是否出现紫兰色斑纹,若未出现,说明还未真正死亡,应迅速就地抢救,通常采取的方法是人工呼吸和体外心脏按摩法,对雷击导致“假死”人员的抢救,往往需要一段较长的时间,切不可半途而废。
(12)据有关专家介绍,出现雷击事故后,最好对被击伤者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
(13)在外出时遇到雷雨天气,要及时躲避,不要在空旷的野外停留。
(14)雷电交加时,如果在空旷的野外无处躲避,应该尽量寻找低凹地(如土坑)藏身,或者立即下蹲、双脚并拢、双臂抱膝、头部下俯,尽量降低身体的高度。如果手中有导电的物体(如铁锹、金属杆雨伞),要迅速抛到远处,千万不能拿着这些物品在旷野中奔跑,否则会成为雷击的目标。
(15)特别要小心的是,遇到雷电时,一定不能到高耸的物体(如旗杆、大树、烟囱、电杆)下站立;这些地方最容易遭遇雷击危险。
学生签字:
第三篇:预防雷电安全(安全教育教案)
时间:2012年4月6日星期五 主讲人:彭向慈
主题:雷击的预防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让学生知道哪些场所和行为容易发生雷击灾害;
2、通过学习让学生知道雷电发生前后的注意事项
教学过程:
一.雷雨天易发生雷击的场所(1)地势较高处的地方。(2)无防雷设施的地方。
(3)离高大树木、电线杆等物体很近的场所。
(4)露天游泳池、开阔的水域或小船上,树林的边缘。
(5)电线杆、旗杆、干草堆、帐篷等没有防雷装置的物体附近。
(6)水管、煤气管、电力设备、拖拉机、摩托车等外露金属物体旁边。(7)孤立的烟囱或大树。
(8)空旷地带孤零零的棚屋、岗亭等。二.雷雨天易引发雷击的现象有
(1)大开门窗,赤脚站在泥地或水泥地上。
(2)接触天线、煤气管道、铁丝网、金属窗、建筑物外墙。(3)使用带有外接天线的收音机和电视机,拨打、接听电话。(4)用喷头洗澡。(5)在旷野中打伞或高举羽毛球拍、锄头等。(6)进行踢足球、攀登、钓鱼、游泳等户外活动。
三、如何预防雷击灾害
1、雷雨天气时,要注意关好门窗。
2、雷雨天气时,最好把电器的电源切断,并拔掉电源插头。
3、雷雨天气时,不要使用带有外接天线的收音机和电视机,关闭手机,更不能接打电话。
4、雷雨天气时,不要接触天线、煤气管道、铁丝网、金属窗、建筑物外墙等,远离带电设备,不要赤脚站在泥地和水泥地上。
5、不要在雷电交加时用喷头洗澡。
6、立即寻找避雷场所,可选择装有避雷针、钢架或钢筋混凝土的建筑物等处所,但是注意不要靠近防雷装置的任何部分;若找不到合适的避雷场所,可以蹲下,两脚并拢,双手抱膝,尽量降低身体重心。
7、如在雷电交加时,头、颈、手处有蚂蚁爬行的感觉,头发竖起,说明将发生雷击,应赶紧按上一条要求,做好防雷击动作,并拿掉身上佩戴的金属物品。
8、不要待在露天游泳池、开阔的水域或小船上,不要停留在树林的边缘。
9、不要待在电线杆、旗杆、干草堆、帐篷等没有防雷装置的物体附近。
10、不要停留在水管、煤气管、电力设备、拖拉机、摩托车等外露金属物体旁边。
11、不要躲进空旷地带孤零零的棚屋、岗亭里。
12、不宜在旷野中打伞或高举羽毛球拍、锄头等。
13、应立即停止踢足球、攀登、钓鱼、游泳等户外活动。
14、多人一起在野外时,应相互拉开几米距离,不要挤在一起。
15、高压电线遭雷击落地时,近旁的人要保持高度警觉,当心地面“跨步电压”的电击;逃离时的正确方法是双脚并拢,跳着离开危险地带。教学目标:
1、知道雷电形成的原理过程,明确雷雨天气的危害,树立防雷电的安全意识。
2、通过调查和收集资料,了解好掌握预防雷击的方法好技能。
3、初步掌握遭遇雷击之后的紧急治疗方法和应急措施。
教材分析:
引言部分指出了雷电的危害,同时揭示了本课要了解的内容和重点的教学任务。主体部分共设不友好的来访者和避开雷电防雷击两个主题。
教学重点:
雷电形成的原理过程,明确雷雨天气的危害,树立防雷电的安全意识。
教学难点:
遭遇雷击之后的紧急治疗方法和应急措施。
教学过程:
一、认识雷电
1、教师为学生播放一段雷雨季节电闪雷鸣的视频资料,提问:‘这是什么现象?经历过这种天气吗?当时有什么感受?”
2、学生根据生活体验交流对雷电的认识。
3、教师引导:“雷电是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在我们生活中就经常会遇到雷雨天气。你知道雷电是怎样形成的吗?”
4、学生先就自己了解的相关知识介绍,然后教师结合教材介绍进行补充。可以利用
电发生器等科学试验器材为学生演示一下雷电产生的原理。
二、正确认识雷电的危害
1、教师引言:“雷电发生时的温度高达2000℃,大家想象一下,这样的温度会产生怎 的危险?
2、学生根据自己的认识交流雷电的危害。
3、教师小结:“云层能积聚大量正电荷,而地球是导体,本身积聚负电荷,从而使得云层与云层之间、云层与地面之间形成很高的电势差,几百万伏到几亿伏,因而产生的电流就十分强大,达到几万安至十几万安,形成高热和强光,会造成巨大破坏,能使人立即死亡。
如果通过树木、建筑物,巨大的热量和空气的振动都会使它们受到严重的破坏。”
4、根据真实案例体会雷电的危害。
(1)
了解教材“真实再现”的案例,教师提问:“这样的严重后果你想到过吗?当
我们遇到雷雨天气的时候,你想到会有这样的危险发生吗?”
(2)
学生交流对这一事件的认识,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对雷电灾害的了解
和认识。
(3)
教师为学生提供更多雷击事件案例,帮助学生更全面、明确地认识雷电,重
视雷电的危害。
三、整理资料
1、教师指导学生将收集的资料和通过学习了解的雷电危害进行整理。
2、学生交流收获。
四、野外预防雷击
1、教师引言:‘当我们上学、放学的时候,外出游玩的时候遇到雷雨天气是常有的
事情,那么如果在外遇到雷雨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2、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和了解的相关知识进行交流,教师结合教材相关资料进行补充。
(l)避雷、避雨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2)使用雨具时应该注意的事项。(3)留意自己的衣着有没有容易导致危险的物品。
(4)避免使用电子产品。
(5)不进行危险活动。
五、家庭防雷电措施
1、教师出示一组居家生活中的防雷电图片,让学生判断其正确与否,并说明理
由教师给予分析和补充。
2、教师启发:“我们在雷雨天气应该注意防雷击,那么在平时没有出现雷电天气的
时候,又该怎样预防雷电呢?”
3、学生交流日常生活中的防雷电措施,教师补充,如安装避雷针等。
六、雷击后的救护
1、师:“雷电的危害是巨大的,我们平时一定要加倍小心。不过如果有人不幸遭遇雷电伤害,我们千万不要慌张,也不要犹豫不决耽误救治的时间,学习正确的施救方式可以让我们及时帮助遭遇雷击的患者摆脱生命危险。”
教师播放对遭遇雷击者的紧急救护视频,并结合视频进行救护方法的讲解。
2、学生分组进行救护技能的训练。
第四篇:2016小学生防风防雷电安全知识教育讲座
小学生防风防雷电安全知识
夏季天气变化异常,雷雨大风天气较多,为了同学们的上下学的安全,温馨提示:
一、防风
1、大风天气里注意走路、骑车少走高层楼之间的狭长通道。因为风力在狭长通道内会加大,从而会对行人带来一定的危险。
2、注意不要在广告牌和老树下长期逗留。有的广告牌由于安装不牢,一些老树已经枯死,根基不牢。在大风天里,广告牌、老树非常有可能断裂,对行人造成危险。
3、注意尽量少骑自行车。当侧风向骑行时,很有可能被大风刮倒,造成身体损伤。
4、大风天气应关闭好门窗,收好衣物等,以防被风卷走.4、注意携带口罩、纱巾等防尘用品。防止沙尘对眼睛和呼吸道系统造成损伤。
5、多饮水:尘沙干燥天气易出现唇裂、咽喉干痒、鼻子冒烟等情况,也就是上火。可多饮粥类、汤类、饮料、果汁,增加肌体水分含量。
6、常清洁:风沙天气里,有条件的应该洗个澡,彻底清除尘沙,及时更换衣服,保持身体洁净舒适。二防雷
一、室内防雷
1、立即关闭电视、电脑,注意千万不要使用电视机的室外天线,因为雷电一旦击中电视的天线,雷电就会沿着电缆线传入室内,威胁电器和人生安全。
2、尽可能的关闭各类家用电器,拔掉一切电源插头,以防雷电从电源线入侵,造成火灾或人员触电伤亡。
3、不要触摸或靠近金属水管以及与屋顶相连的上下水管道,不要在电灯下站立。尽量不要使用电话、手机,以防雷电波沿通信信号线入侵,造成危险。
4、关好门窗。打雷时,不要开窗户、不要把头或手伸出窗外。广东省球雷活动比较频繁,对钢筋水泥框架结构的建筑物来说,一般关闭门窗可以预防侧击雷和球雷的侵入。
5、不要在室外参加体育活动,如赛跑、打球、游泳等。
6、不宜使用花洒冲凉。这主要是因为万一建筑物被雷直击时,巨大的雷电流将沿着建筑物的外墙、供水管道流入地下,雷电流有可能沿着水流导致淋浴者遭雷击伤亡。同时也不要去触摸水管、煤气管道等金属管道。
二、室外防雷
1、最好就近进入避雷装置良好的建筑物内,这是最安全的。千万不要进入庄稼地的小棚房,小草棚,因为在那里避雷雨很容易遭受雷击。
2、要远离高烟囱、铁塔、电线杆等物体,否则是很危险的。
3、打雷下雨时,注意不要打金属骨架雨伞,或者扛举长形物体;不要骑摩托车或者自行车。可以躲进有金属车身的汽车内,一旦汽车被雷击中,金属会将电流导入地下。
4、不要惊慌,不要奔跑,最好双脚并拢,双手抱膝就地蹲下,越低越好。
5、不宜躲在大树底下。强大的雷电流通过大树流入地下向四周扩散时,会在不同的地方产生不同的电压,在两脚之间产生跨步电压。
6、不宜到室外收取晾晒在铁丝上的衣物。
磨子桥小学
2015/5/12
第五篇:小学生防雷电安全教案
小学生防雷电安全教案
教学目的:
1、通过读新闻、演小品等形式引起同学们对防雷安全的重视。
2、通过本次班会活动,使同学们了解一些基本的防雷知识,学会在雷雨天防范措施。
课前准备:
1、让同学们收集有关雷击事故的新闻。
2、组织学生排演小品。
3、了解一些基本的防雷击的常识。活动过程 :
(一)主持读有关雷击事故的新闻引入主题。
1、主持A读新闻。
2007年5月21日,广西藤县古龙镇田心村3村民在野外干活,遇雷暴、大雨,到一简陋的西瓜帐篷避雨,遭遇雷击。其中2人死亡,1人被击脚部受轻伤。经调查核实:一是雷击点地处空旷田间地带,搭起的瓜篷较易引雷;另外就是在雷击点的很大范围内无任何电的设施,而在打雷期间,两人使用手机,手机电磁场则是祸根。
据不完全统计,2006年我市因雷击发生灾害478起,造成4人死亡,多人受伤,数千台电器、通信设备等被雷击损坏。在全国,每年雷电灾害近万次,造成人员伤亡数千,直接经济损失达几十亿到上百亿元。
2、主持B:大家听了这则新闻有什么感想呢?
3、同学们议论,各抒己见。
4、主持小结:
A:生命在你手中,防雷击安全不容忽视。B:所以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防雷击的安全知识,并要运用所学的知识增强自我防范。农村是雷电防御的薄弱区和雷电灾害的多发区。据统计,在我国雷击伤亡绝大部分发生在农村。究其原因,一是农民对科学防御雷电意识淡薄,以封建迷信思想解释雷电现象相当普遍;二是农民防御雷电的能力低下,不懂得在雷电天气条件下如何自我防范;三是农村建筑物忽视雷电防御装置建设。
(二)防雷击安全知识竞赛(抢答形式)
1、打雷时,在家里怎样使用电器? 切断电源,拔掉电话插头,同时不要接触煤气管道、自来水管道以及各种带电装置,更不要在雷电交加时用喷头冲凉,因为巨大的雷电会沿着水流袭击淋浴者。不要使用设有外接天线的收音机和电视机,不要接打电话。强雷鸣闪电时,一定不要使用手机。
2、如果打雷、闪电时,我们在户外,那该怎么办呢?
不要停留在高楼平台上,不要进入孤立的棚屋、岗亭,不要在大树下躲避雷雨,如万不得已,则须与树干保持3米距离,下蹲并双腿靠拢。如果在雷电交加时,头、颈、手处有蚂蚁爬走感,头发竖起,说明将发生雷击,应赶紧趴在地上,尽量低下头,因为头部较之身体其他部位最易遭到雷击,这样可以减少遭雷击的危险,并取下身上佩戴的金属饰品和发卡、项链等。不宜在水面和水边停留,不宜在河边洗衣服、钓鱼、游泳、玩耍,不宜快速开摩托、快速骑自行车和在雨中狂奔。
3、在野外,如找不到合适的避雷场所,应该怎么办?
找一块地势低的地方,蹲下且双脚并拢,手放膝上,身向前屈。远离树木、电线杆、烟囱等尖耸、孤立的物体。不宜进入孤立的棚屋、岗亭等低矮建筑物。
4、在空旷场地手是不宜拿哪些东西,不宜做哪些运动?
不宜打伞,不宜把金属工具、羽毛球拍、高尔夫球棍等物品扛在肩上。切勿游泳或从事其他水上运动,不宜进行户外球类、攀爬、骑驾等运动,尽快离开水面以及其他空旷场地,寻找有防雷设施的地方躲避。不宜开摩托车、骑自行车赶路,打雷时切忌狂奔。
5、在室内怎样防雷? 关好门窗,尽量远离门窗、阳台和外墙壁。在室内不要靠近、更不要触摸任何金属管线,包括水管、暖气管、煤气管等。.在无防雷设施的房间里尽量不要使用家用电器,包括电视机、计算机、有线电话、有源收音机、电冰箱、洗衣机、微波炉等。建议拔掉所有的电源插头。在雷雨天气不要使用太阳能热水器洗澡。发生雷击火灾时,要赶快切断电源,并迅速报警。
6、雷击烧伤如何急救?
雷击时的电流热效应可引起电烧伤,使人体炭化成焦状。如果遭受雷击者衣服着火,可往伤者身上泼水,或者用厚外衣、毯子把伤者裹住,以扑灭火焰。对呼吸、心跳停止者,先做心肺复苏,再处理烧伤创面。用冷水冷却伤处,然后盖上敷料,若无敷料可用清洁的布、衣服等包裹。及时转送当地医院救治,并采取抗休克措施。
(三)看小品,议一议:
1、小品内容:一名小学生放学回家由于不懂防雷常识,结果被雷击中。
2、议一议:
(1)这个小朋友有哪些做法容易引发雷击事故?(2)在打雷时,在家里和户外我们分别应怎么做?
3、把小朋友的错误纠正过来。
4、由小品、谈心得体会。
(四)小结:
1、同学们小结:通过这次活动,你懂得了什么?
2、班主任小结:生命只有一次,幸福快乐掌握在你的手里,希望同学们通过这次班会活动,学会珍惜生命,掌握防雷常识,学会自我防范。
(五)课外延伸
请你做个防雷击宣传员,向低年级的弟弟妹妹传授防雷常识。向家长和邻居宣传防雷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