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抗“非典”医院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XXX,女,51岁,中共党员,原手术麻醉科护士长,主管护师。现在XX医院新成立的“留观隔离区”从事“抗非”一线护理工作。XX这位七四年就参加革命工作,且已有14年党龄的共产党员一贯以其崇高的思想觉悟、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以及对护理事业的无限热爱,周到细致地护理每一位病人,在病人、同事和群众中享有较高的声誉。曾多次被评为“
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三八红旗手”等光荣称号。
在面对“非典”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前,她,一个共产党员,更是以大局为重,视疫情如命令,视病房如战场,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把风险留个自己,把安全留给他人,忘我工作,竭尽全力发扬白衣战士的救死扶伤精神,发扬共产党员的无私奉献精神;舍小家顾大家,把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了第一位,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充分展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亮丽风采。
从决定成立“留观隔离区”的那时起,XX就做好了时刻“冲锋陷阵”的准备。在已了解到广东、北京等地“非典”凶险情况、知道叶欣、邓练贤等同行以身殉职的消息前提下,她深知自己与可能随时出现的“非典”病人的这种“零距离”的接触会有怎样的危险。关键时刻,她没有半点的犹豫和退缩,而是主动站在了“防非”一线,第一个报名要求参加一线的值班。就在医院4月23日召开紧急专题会后的第二天中午1时30分,XX就接到护理部的紧急通知:要求立刻在14时30分之前赶到医院办公室,参与“留观隔离区”的护理工作。时间紧迫,虽已在手术台上站了一上午,正值中午午休时间,但她顾不上休息,二话没说,穿上衣服就直奔医院。听完有关情况和注意事项后,她来不及思考和休息,又冲到了抗击“非典”的第一前线——发热病人留观隔离区,连续作战。
4月25日上午11点,首例怀疑“非典”患者正式转入监控区,开始实施全程监控。为确保万无一失,监控区实行封闭式管理,所有病区工作人员必须穿上三层以上的隔离服,戴上橡胶手套、防护眼镜、厚厚的帽子和口鼻罩,套上过膝的脚套,在病区连续4个多小时的时间内,不能上卫生间、喝水等,工作相当艰苦,压力相当大。由于长期积劳成疾,XXX患下了腰痛的毛病,而病区这种艰苦的工作负荷和巨大的心理压力,更是到了考验她身体的时候。为了减少上卫生间的次数,更为了为医院节省昂贵的一次性防护服和用品,XX在进病区值班前尽量减少喝水、吃东西。遇上天气闷热的时候,她更是被厚实的防护具给闷得汗流夹背。尽管如此,她仍不忘一个共产党员的神圣职责,带头做好其他工作人员和病人、家属的解释说服工作,以自己积极乐观的态度稳定大家的情绪,提醒大家注意个人防护,鼓励大家认真履行救死扶伤的神圣天职。
当天下午,XX市“非典”专家组成员分两批到病区对病人进行了会诊,一直到晚上8点,才确定将该病人列为“非典”排查对象。但XX他们仍没有丝毫的放松,深知这场“非典”战役还将更加艰巨地持续下去。
到5月底止,“留观隔离区”已先后收治了10位发热排查病人,其中在继续隔离治疗者2名,治愈出院8名。尽管还没有疑似或确诊“非典”病人,但XX及其他医护人员仍坚守阵地,不放松对任何一个隔离病人的高度警惕,在随时做好应战准备的同时,仍精心医护“留观隔离区”的每一位监控病人,做了大量细致工作,得到病人和家属的理解和支持。在留观隔离区,医护人员普遍反映:他们遇到的最大困难不是辛苦繁重的工作,也不是对可能感染SARS的恐惧和忧虑,而是发热病人的思想工作。特别是第一位进来的谢某,在没有确定为排查对象之前,其本人及家属的恐惧几乎到了极点,以至于难以配合治疗和护理,由于肺部X光片进展较快,极不利于病情的康复。为此,在XX的带领下,组织护士们商讨了详细的心理治疗方案,做了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消除他的孤独感、恐惧感;尽可能满足其所需,送饭送水到床旁、买各种杂志给他看,还借了一台收音机放在他的床旁桌上……其家人知道他在里面的详细情况后,最终放心回家,并且再也不提出要进隔离区的要求了。经过积极的治疗和护理,他现已完全康复出院,对大家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赞扬。
还有几位发热病人难以接受其被完全隔离的事实,否认自己是“排查对象”,强烈要求出院。面对这种情况,XX她们反复耐心地说明住院观察和消毒隔离的重要性,从SARS对其家人及周围人群危害程度的角度来说服他(她),同时还以精心的护理和治疗来感化病人,使他们配合医疗工作的正常开展。4月底,病区又住进了一对同时发热且有疫区接触史的母子,为保险起见,工作人员对他们进行了周到细致的消毒隔离措施,反复宣讲消毒隔离知识,帮助他们度过角色冲突期,使他们一直配合治疗直至康复出院……
当有不能理解的人问起XX:“你这样拼命到底是图个什么?”时,她总是笑着回答:“图对得起自己的职业,对得起自己的良心”。是啊,XX在北京还有一个正在读大学的儿
XXX,女,51岁,中共党员,原手术麻醉科护士长,主管护师。现在XX医院新成立的“留观隔离区”从事“抗非”一线护理工作。XX这位七四年就参加革命工作,且已有14年党龄的共产党员一贯以其崇高的思想觉悟、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以及对护理事业的无限热爱,周到细致地护理每一位病人,在病人、同事和群众中享有较高的声誉。曾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三八红旗手”等光荣称号。
在面对“非典”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前,她,一个共产党员,更是以大局为重,视疫情如命令,视病房如战场,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把风险留个自己,把安全留给他人,忘我工作,竭尽全力发扬白衣战士的救死扶伤精神,发扬共产党员的无私奉献精神;舍小家顾大家,把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了第一位,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充分展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亮丽风采。
从决定成立“留观隔离区”的那时起,XX就做好了时刻“冲锋陷阵”的准备。在已了解到广东、北京等地“非典”凶险情况、知道叶欣、邓练贤等同行以身殉职的消息前提下,她深知自己与可能随时出现的“非典”病人的这种“零距离”的接触会有怎样的危险。关键时刻,她没有半点的犹豫和退缩,而是主动站在了“防非”一线,第一个报名要求参加一线的值班。就在医院4月23日召开紧急专题会后的第二天中午1时30分,XX就接到护理部的紧急通知:要求立刻在14时30分之前赶到医院办公室,参与“留观隔离区”的护理工作。时间紧迫,虽已在手术台上站了一上午,正值中午午休时间,但她顾不上休息,二话没说,穿上衣服就直奔医院。听完有关情况和注意事项后,她来不及思考和休息,又冲到了抗击“非典”的第一前线——发热病人留观隔离区,连续作战。
4月25日上午11点,首例怀疑“非典”患者正式转入监控区,开始实施全程监控。为确保万无一失,监控区实行封闭式管理,所有病区工作人员必须穿上三层以上的隔离服,戴上橡胶手套、防护眼镜、厚厚的帽子和口鼻罩,套上过膝的脚套,在病区连续4个多小时的时间内,不能上卫生间、喝水等,工作相当艰苦,压力相当大。由于长期积劳成疾,XXX患下了腰痛的毛病,而病区这种艰苦的工作负荷和巨大的心理压力,更是到了考验她身体的时候。为了减少上卫生间的次数,更为了为医院节省昂贵的一次性防护服和用品,XX在进病区值班前尽量减少喝水、吃东西。遇上天气闷热的时候,她更是被厚实的防护具给闷得汗流夹背。尽管如此,她仍不忘一个共产党员的神圣职责,带头做好其他工作人员和病人、家属的解释说服工作,以自己积极乐观的态度稳定大家的情绪,提醒大家注意个人防护,鼓励大家认真履行救死扶伤的神圣天职。
当天下午,XX市“非典”专家组成员分两批到病区对病人进行了会诊,一直到晚上8点,才确定将该病人列为“非典”排查对象。但XX他们仍没有丝毫的放松,深知这场“非典”战役还将更加艰巨地持续下去。
到5月底止,“留观隔离区”已先后收治了10位发热排查病人,其中在继续隔离治疗者2名,治愈出院8名。尽管还没有疑似或确诊“非典”病人,但XX及其他医护人员仍坚守阵地,不放松对任何一个隔离病人的高度警惕,在随时做好应战准备的同时,仍精心医护“留观隔离区”的每一位监控病人,做了大量细致工作,得到病人和家属的理解和支持。在留观隔离区,医护人员普遍反映:他们遇到的最大困难不是辛苦繁重的工作,也不是对可能感染SARS的恐惧和忧虑,而是发热病人的思想工作。特别是第一位进来的谢某,在没有确定为排查对象之前,其本人及家属的恐惧几乎到了极点,以至于难以配合治疗和护理,由于肺部X光片进展较快,极不利于病情的康复。为此,在XX的带领下,组织护士们商讨了详细的心理治疗方案,做了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消除他的孤独感、恐惧感;尽可能满足其所需,送饭送水到床旁、买各种杂志给他看,还借了一台收音机放在他的床旁桌上……其家人知道他在里面的详细情况后,最终放心回家,并且再也不提出要进隔离区的要求了。经过积极的治疗和护理,他现已完全康复出院,对大家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赞扬。
还有几位发热病人难以接受其被完全隔离的事实,否认自己是“排查对象”,强烈要求出院。面对这种情况,XX她们反复耐心地说明住院观察和消毒隔离的重要性,从SARS对其家人及周围人群危害程度的角度来说服他(她),同时还以精心的护理和治疗来感化病人,使他们配合医疗工作的正常开展。4月底,病区又住进了一对同时发热且有疫区接触史的母子,为保险起见,工作人员对他们进行了周到细致的消毒隔离措施,反复宣讲消毒隔离知识,帮助他们度过角色冲突期,使他们一直配合治疗直至康复出院……
当有不能理解的人问起XX:“你这样拼命到底是图个什么?”时,她总是笑着回答:“图对得起自己的职业,对得起自己的良心”。是啊,XX在北京还有一个正在读大学的儿[page_break]子,母子俩相依为命,况且儿子所在学校也正因“非典时期”正施行全封闭式管理。XX在繁重工作的同时,难道就不牵挂她儿子的安危吗?母子俩也只能约好时间在电话里相互叮嘱“防非”要点了。
直到现在,XXX同志仍和其他医务人员一道,冒着生命危险默默地在抗击“非典”一线工作着,默默地履行自己的职责……
第二篇:抗“非典”医院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XXX,女,51岁,中~员,原手术麻醉科护士长,主管护师。现在XX医院新成立的“留观隔离区”从事“抗非”一线护理工作。
XX这位七四年就参加革命工作,且已有14年党龄的共产党员一贯以其崇高的思想觉悟、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以及对护理事业的无限热爱,周到细致地护理每一位病人,在病人、同事和群众中享有较高的声誉。曾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三八红旗手”等光荣称号。
在面对“非典”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前,她,一个共产党员,更是以大局为重,视疫情如命令,视病房如战场,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把风险留个自己,把安全留给他人,忘我工作,竭尽全力发扬白衣战士的救死扶伤精神,发扬共产党员的无私奉献精神;舍小家顾大家,把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了第一位,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充分展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亮丽风采。
从决定成立“留观隔离区”的那时起,XX就做好了时刻“冲锋陷阵”的准备。在已了解到广东、北京等地“非典”凶险情况、知道叶欣、邓练贤等同行以身殉职的消息前提下,她深知自己与可能随时出现的“非典”病人的这种“零距离”的接触会有怎样的危险。关键时刻,她没有半点的犹豫和退缩,而是主动站在了“防非”一线,第一个报名要求参加一线的值班。就在医院4月23日召开紧急专题会后的第二天中午1时30分,XX就接到护理部的紧急通知:要求立刻在14时30分之前赶到医院办公室,参与“留观隔离区”的护理工作。时间紧迫,虽已在手术台上站了一上午,正值中午午休时间,但她顾不上休息,二话没说,穿上衣服就直奔医院。听完有关情况和注意事项后,她来不及思考和休息,又冲到了抗击“非典”的第一前线——发热病人留观隔离区,连续作战。
4月25日上午11点,首例怀疑“非典”患者正式转入监控区,开始实施全程监控。为确保万无一失,监控区实行封闭式管理,所有病区工作人员必须穿上三层以上的隔离服,戴上橡胶手套、防护眼镜、厚厚的帽子和口鼻罩,套上过膝的脚套,在病区连续4个多小时的时间内,不能上卫生间、喝水等,工作相当艰苦,压力相当大。由于长期积劳成疾,XXX患下了腰痛的毛病,而病区这种艰苦的工作负荷和巨大的心理压力,更是到了考验她身体的时候。为了减少上卫生间的次数,更为了为医院节省昂贵的一次性防护服和用品,XX在进病区值班前尽量减少喝水、吃东西。遇上天气闷热的时候,她更是被厚实的防护具给闷得汗流夹背。尽管如此,她仍不忘一个共产党员的神圣职责,带头做好其他工作人员和病人、家属的解释说服工作,以自己积极乐观的态度稳定大家的情绪,提醒大家注意个人防护,鼓励大家认真履行救死扶伤的神圣天职。
当天下午,XX市“非典”专家组成员分两批到病区对病人进行了会诊,一直到晚上8点,才确定将该病人列为“非典”排查对象。但XX他们仍没有丝毫的放松,深知这场“非典”战役还将更加艰巨地持续下去。
到5月底止,“留观隔离区”已先后收治了10位发热排查病人,其中在继续隔离治疗者2名,治愈出院8名。尽管还没有疑似或确诊“非典”病人,但XX及其他医护人员仍坚守阵地,不放松对任何一个隔离病人的高度警惕,在随时做好应战准备的同时,仍精心医护“留观隔离区”的每一位监控病人,做了大量细致工作,得到病人和家属的理解和支持。在留观隔离区,医护人员普遍反映:他们遇到的最大困难不是辛苦繁重的工作,也不是对可能感染SARS的恐惧和忧虑,而是发热病人的思想工作。特别是第一位进来的谢某,在没有确定为排查对象之前,其本人及家属的恐惧几乎到了极点,以至于难以配合治疗和护理,由于肺部X光片进展较快,极不利于病情的康复。为此,在XX的带领下,组织护士们商讨了详细的心理治疗方案,做了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消除他的孤独感、恐惧感;尽可能满足其所需,送饭送水到床旁、买各种杂志给他看,还借了一台收音机放在他的床旁桌上……其家人知道他在里面的详细情况后,最终放心回家,并且再也不提出要进隔离区的要求了。经过积极的治疗和护理,他现已完全康复出院,对大家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赞扬。
还有几位发热病人难以接受其被完全隔离的事实,否认自己是“排查对象”,强烈要求出院。面对这种情况,XX她们反复耐心地说明住院观察和消毒隔离的重要性,从SARS对其家人及周围人群危害程度的角度来说服他(她),同时还以精心的护理和治疗来感化病人,使他们配合医疗工作的正常开展。4月底,病区又住进了一对同时发热且有疫区接触史的母子,为保险起见,工作人员对他们进行了周到细致的消毒隔离措施,反复宣讲消毒隔离知识,帮助他们度过角色冲突期,使他们一直配合治疗直至康复出院……
当有不能理解的人问起XX:“你这样拼命到底是图个什么?”时,她总是笑着回答:“图对得起自己的职业,对得起自己的良心”。是啊,XX在北京还有一个正在读大学的儿子,母子俩相依为命,况且儿子所在学校也正因“非典时期”正施行全封闭式管理。XX在繁重工作的同时,难道就不牵挂她儿子的安危吗?母子俩也只能约好时间在电话里相互叮嘱“防非”要点了。
直到现在,XXX同志仍和其他医务人员一道,冒着生命危险默默地在抗击“非典”一线工作着,默默地履行自己的职责……
第三篇:抗雪灾先进个人事迹
抗雪灾保畅通的先头兵——记来安县公路分局张龙同志先进事迹
张龙同志是来安公路分局养护处副处长兼小修队队长,来安公路的病害处理、坑槽的挖补都在他的带领下得到整治。他就像一名医生一样,每天都在给公路把脉治病,保证公路的平整、整洁和安全畅通。他虽然是养护处副处长,在办公室却看不到他的身影,每天从早到晚,他都和工友们一道工作劳动在公路上。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是一位爱岗敬业、敢打硬仗的硬汉……。
他从事的虽然是平凡的道路维护的工作,但他懂得确保公路安全畅通的重大意义。公路是国民经济的动脉,能够确保国民经济动脉安全畅通,就是一项平凡而伟大的工作。
凡是从事过公路工作的都懂得,公路养护工是一项繁重体力技术工种,他在露天作业,有两大特点,一是夏天天气温度越高,越要工作在路面上;一是天气越寒冷,特别是雨雪天,越要在公路上除冰扫雪。
张龙同志作为副处长兼小修队长,身先士卒,带领职工夏战三伏,冬战三九。煅炼打造出了一支能打硬仗的小修队伍。他在工作中有股拼命三郎精神,天气越热,修补公路坑槽越忙,你就越能在公路上看到他的身影。重活、脏活他带头干,虽然皮肤晒黑了,但他的感召力和凝聚力却提高了。
公路养护工是一项高危工种,每天都在和伤亡打交道,汽车在他们身边来往穿过,稍不注意安全,就会发生交通安全事故。他们从事路面作业,特别强调安全第一,放好安全标志牌、锥,身穿安全服等。07夏天公路作业,一位过路汽车司机处理不当,开进了作业区,向一位道工撞去,张龙见事不妙,不顾自己的安危,眼疾手快,冲上去一把将工友推开,自己却被撞伤。经医院诊断为石腿骨裂。俗话说伤筋动骨一百天,他在治疗期间放心不下路面坑槽修补工作,腿绑着石膏,扶着拐杖坚持上路指挥工作。天气虽然炎热,但每有一人叫苦叫累,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了任务。他这种以路为业、以路为家的爱岗敬业精神,感动了同志们。
今年新年伊始,皖东大地于1月12、15日降雪以来,从26日至今连续4天普降大到暴雪。降雪厚度达30公分以上。道路雪阻、陡坡急弯处路滑,严重威胁着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降雪就是公路人抗雪灾保畅通的战斗信号。作为抗雪灾保畅通的突击队长张龙,肩负着对人民生命财产高度负责的重任,面对暴风雪,迎难而上。面对暴风雪带来的灾害,张龙和他的战友们急灾民之所急,想灾民之所想。张龙把抢险救灾的重点目标锁定在104国道和312省道滁来段上。因为104国道是国民经济的动脉,是国家抗雪灾运送物资的重要通道。滁来路是省、市把救灾物资及时运到来安县的重要通道,它们是受灾群众的生命线。同时,也是疏散分流南洛高速受阻车辆和人员的重要通道。如何才能确保104国道25.5公里来安段和省道312线滁来段的安全畅通,是对抗雪灾保畅通突击队的一次重大考验。张龙亲自上阵,科学指挥。一是分批轮换,实行24小时全天候清雪除冰;二是帮助受困车辆排除险情;三是提出了一切为了受阻司乘人员服务的口号,把受阻司乘人员当成自己的亲人,把他们的困难当成自己的困难,只要他们有求我们就必应,并作为战时一条硬性纪律来规定执行。
张龙在抗雪灾保畅通的战斗中,针对不同路段,采用不同的方式除冰铲雪。一是用铲车在104国道上来回连续除冰铲雪,特别是在急弯和危险路段铲雪除冰。二是将工业盐用水融解,装入洒水车,用洒水车喷洒盐水,进行融雪化冰。此举,即节约了盐,又达到了融雪化冰的目的,更重要的是达到了环保的要求。三是在急弯和陡坡处抛撒防滑材料,确保车辆的安全通行。四是在大、中型桥梁上彻底清除冰雪,确保桥梁的安全和畅通。
暴雪在不停地下着,张龙带领着突击队在不停地战斗着。他们挥动着洋镐、铁锹和扫把,在公路线上形成了一道道壮丽的景观。张龙带领战友们在冰雪覆盖的公路上,除冰扫雪。冰雪被一镐一锹地铲除,黑色路面在一公分一公分地不断延长。4天来张龙没有回过家,每天在路上战斗16个小时以上。困了,就在保洁车上睡一会;渴了,就喝一口凉开水;饿了,就在雪路上吃一口盒饭。见到受困车辆,他就带领战友帮助车辆排除险情,他们一边清雪除冰,一边抛撒防滑材料,一边帮助推动车辆前行,直到正常行驶。他们也记不得推动过多少次车辆了。他们这种舍小家顾大家的精神感动了南来北往的司乘人员,他们一个个地树起大拇指,感叹地称赞道:“好样的”。
张龙带领着突击队员们战斗在冰雪严寒的公路上,离远望去,就像一条蠕动的长龙,在银妆素裹中舞动。大地是白色的,但是一条条黑色长廊却永远显现在白色大地上。
在抗雪救灾的过程中,张龙家的小孩,因天气严寒得了重感冒,高烧不退,正在医院治疗,急需他在小孩身边。但是他一声不响地投身到抗雪灾保畅通的战斗中。他的家属责怪他无情无意。但是,领导和同志们得知此消息后,都称赞他有情有意。他的情是南来北往司乘人员的情;他的意是南来北往司乘人员的意。
在这场几十年不遇的抗雪灾保畅通战斗中,张龙带领战友顶风冒雪,衣服潮湿了、脸冻红了,每天战斗了十几个小时,但是没有一个人畏缩不前。因为哪里最艰苦,哪里有共产党员;哪里最危险,哪里就有张龙。张龙发扬了一个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和带头作用。当一辆辆南来北往的车辆从他身边通过时,张龙和他的战友们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全椒公路分局连续奋战24小时全力以赴保畅通
由于连降暴雪,辖区公路严重受阻,交通一度中断,为了尽快打通s206(滁全路)重要道路,保障救灾物资车辆迅速通过,元月29日,全椒公路分局组织30多人,动用3台装载车,连续奋战24小时,对滁全路路面进行全面清理,目前路面积雪已清理完毕。
全椒公路分局因准备早,各项工作设施落实到位,抢险工作井井有条。目前,投入经费达7万余元,出动抢险人员700人次,备防滑料350余吨,工业盐27吨,出动巡查车辆60余次,出动装载车等100台次。
第四篇:抗雪灾先进个人事迹
抗雪灾先进个人事迹
抗雪灾保畅通的先头兵——记来安县公路分局张龙同志先进事迹
张龙同志是来安公路分局养护处副处长兼小修队队长,来安公路的病害处理、坑槽的挖补都在他的带领下得到整治。他就像一名医生一样,每天都在给公路把脉治病,保证公路的平整、整洁和安全畅通。他虽然是养护处副处长,在办公室却看不到他的身影,每天从早到晚,他都和工友们一道工作劳动在公路上。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是一位爱岗敬业、敢打硬仗的硬汉……。
他从事的虽然是平凡的道路维护的工作,但他懂得确保公路安全畅通的重大意义。公路是国民经济的动脉,能够确保国民经济动脉安全畅通,就是一项平凡而伟大的工作。
凡是从事过公路工作的都懂得,公路养护工是一项繁重体力技术工种,他在露天作业,有两大特点,一是夏天天气温度越高,越要工作在路面上;一是天气越寒冷,特别是雨雪天,越要在公路上除冰扫雪。
张龙同志作为副处长兼小修队长,身先士卒,带领职工夏战三伏,冬战三九。煅炼打造出了一支能打硬仗的小修队伍。他在工作中有股拼命三郎精神,天气越热,修补公路坑槽越忙,你就越能在公路上看到他的身影。重活、脏活他带头干,虽然皮肤晒黑了,但他的感召力和凝聚力却提高了。
公路养护工是一项高危工种,每天都在和伤亡打交道,汽车在他们身边来往穿过,稍不注意安全,就会发生交通安全事故。他们从事路面作业,特别强调安全第一,放好安全标志牌、锥,身穿安全服等。07夏天公路作业,一位过路汽车司机处理不当,开进了作业区,向一位道工撞去,张龙见事不妙,不顾自己的安危,眼疾手快,冲上去一把将工友推开,自己却被撞伤。经医院诊断为石腿骨裂。俗话说伤筋动骨一百天,他在治疗期间放心不下路面坑槽修补工作,腿绑着石膏,扶着拐杖坚持上路指挥工作。天气虽然炎热,但每有一人叫苦叫累,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了任务。他这种以路为业、以路为家的爱岗敬业精神,感动了同志们。
今年新年伊始,皖东大地于1月12、15日降雪以来,从26日至今连续4天普降大到暴雪。降雪厚度达30公分以上。道路雪阻、陡坡急弯处路滑,严重威胁着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降雪就是公路人抗雪灾保畅通的战斗信号。作为抗雪灾保畅通的突击队长张龙,肩负着对人民生命财产高度负责的重任,面对暴风雪,迎难而上。面对暴风雪带来的灾害,张龙和他的战友们急灾民之所急,想灾民之所想。张龙把抢险救灾的重点目标锁定在104国道和312省道滁来段上。因为104国道是国民经济的动脉,是国家抗雪灾运送物资的重要通道。滁来路是省、市把救灾物资及时运到来安县的重要通道,它们是受灾群众的生命线。同时,也是疏散分流南洛高速受阻车辆和人员的重要通道。如何才能确保104国道公里来安段和省道312线滁来段的安全畅通,是对抗雪灾保畅通突击队的一次重大考验。张龙亲自上阵,科学指挥。一是分批轮换,实行24小时全天候清雪除冰;二是帮助受困车辆排除险情;三是提出了一切为了受阻司乘人员服务的口号,把受阻司乘人员当成自己的亲人,把他们的困难当成自己的困难,只要他们有求我们就必应,并作为战时一条硬性纪律来规定执行。
张龙在抗雪灾保畅通的战斗中,针对不同路段,采用不同的方式除冰铲雪。一是用铲车在104国道上来回连续除冰铲雪,特别是在急弯和危险路段铲雪除冰。二是将工业盐用水融解,装入洒水车,用洒水车喷洒盐水,进行融雪化冰。此举,即节约了盐,又达到了融雪化冰的目的,更重要的是达到了环保的要求。三是在急弯和陡坡处抛撒防滑材料,确保车辆的安全通行。四是在大、中型桥梁上彻底清除冰雪,确保桥梁的安全和畅通。
暴雪在不停地下着,张龙带领着突击队在不停地战斗着。他们挥动着洋镐、铁锹和扫把,在公路线上形成了一道道壮丽的景观。张龙带领战友们在冰雪覆盖的公路上,除冰扫雪。冰雪被一镐一锹地铲除,黑色路面在一公分一公分地不断延长。4天来张龙没有回过家,每天在路上战斗16个小时以上。困了,就在保洁车上睡一会;渴了,就喝一口凉开水;饿了,就在雪路上吃一口盒饭。见到受困车辆,他就带领战友帮助车辆排除险情,他们一边清雪除冰,一边抛撒防滑材料,一边帮助推动车辆前行,直到正常行驶。他们也记不得推动过多少次车辆了。他们这种舍小家顾大家的精神感动了南来北往的司乘人员,他们一个个地树起大拇指,感叹地称赞道:“好样的”。
张龙带领着突击队员们战斗在冰雪严寒的公路上,离远望去,就像一条蠕动的长龙,在银妆素裹中舞动。大地是白色的,但是一条条黑色长廊却永远显现在白色大地上。
在抗雪救灾的过程中,张龙家的小孩,因天气严寒得了重感冒,高烧不退,正在医院治疗,急需他在小孩身边。但是他一声不响地投身到抗雪灾保畅通的战斗中。他的家属责怪他无情无意。但是,领导和同志们得知此消息后,都称赞他有情有意。他的情是南来北往司乘人员的情;他的意是南来北往司乘人员的意。
在这场几十年不遇的抗雪灾保畅通战斗中,张龙带领战友顶风冒雪,衣服潮湿了、脸冻红了,每天战斗了十几个小时,但是没有一个人畏缩不前。因为哪里最艰苦,哪里有共产党员;哪里最危险,哪里就有张龙。张龙发扬了一个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和带头作用。当一辆辆南来北往的车辆从他身边通过时,张龙和他的战友们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全椒公路分局连续奋战24小时全力以赴保畅通
由于连降暴雪,辖区公路严重受阻,交通一度中断,为了尽快打通s206(滁全路)重要道路,保障救灾物资车辆迅速通过,元月29日,全椒公路分局组织30多人,动用3台装载车,连续奋战24小时,对滁全路路面进行全面清理,目前路面积雪已清理完毕。
全椒公路分局因准备早,各项工作设施落实到位,抢险工作井井有条。目前,投入经费达7万余元,出动抢险人员700人次,备防滑料350余吨,工业盐27吨,出动巡查车辆60余次,出动装载车等100台次。
第五篇:抗冰救灾先进个人事迹
抗冰救灾先进个人事迹
2008年元月下旬,风雪、冰冻,赣东北大地,山上白色的冰雪向人们昭示着寒冬的严酷。**县最北部的边远山区**乡是冰雪灾严重地区之一,罕见的的冰雪,严重威胁着电力安全运行,电力营业站站长**带领大家抗风雪、保供电,电网和电力员工们都接受着严峻的考验。
元月28日,**同志上午在参加完县公司“抗冰灾抢险保电工作会议”,看到北风呼啸还夹着雨水的天气,想到**营业站内只有4人,供电面积有170多平方公里,高低压线路及台区大部分都是在高山丛林中。午饭未吃就驱车赶回营业站,召集全所人员和村电工,讨论分析冰雪对**辖区内的影响以及防范措施,并请社会电工、所里人员及村电工成立了抗冰保电小组。此时,看到雪越下越大,便组织准备好抢险的材料和工具,自已又到乡政府领导汇报负荷紧张及冰雪可能对**供电形成的负面影响,争取当地政府的支持。
28日晚9点31分,突然停电,经公桥变电站告知10KV**线跳闸,**冷静的分析了当时情况,立即带人拉开了离**较远的海拔900米的10KV茶宝村支线后,请示调度恢复了供电,但茶宝、潘村两百余户近千人无电,看着漫天大雪,天气异常寒冷,又临近春节,他随即通知了抢修组成员,明天一大早实施抢修。
**茶宝山地处海拨900米的高山上,是**县最高山,由于连日的雨雪天气,6公里山路,车开了近1小时,还有两公里台阶路已结冰,只能人背工具和材料艰难的向山上攀去。虽然当时此地已是零下4、5度,抢修人员到山顶上却是满头大汗,到达目的地后,大家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所有的线路、设备均被一层厚厚的冰雪覆盖着,导线覆冰直径达30—40毫米,部分横担因导线超重而变形,电杆倾斜,此时仍然下着雨加雪。**立即将抢修组14人分成了成3队,对该条线的小坑、杨树塘、金家山、合源东边等台区进行巡视检查,4个小时后,各小组经检查汇报,倒杆10基、高低压断线4处、6根。为了防止事故的扩大,**当即立断,命一组人员对倾斜的电杆进行加固,防止倒杆事故的再次发生,一组对金家山台区进行抢修,附近村民看到电力员工顶风雪、冒严寒还抢修,都纷纷赶来帮忙,扛电杆、背材料、砍通道,一直干到晚上5点半,终于恢复了该台区32户居民用电。为了节约时间,抓紧完成抢修任务,早日恢复其他台区的供电,**叫站里一位同志回站里取材料,自己带着其他抢修人员住在山上用户家中,第二天一早继续抢修,公司副经理汪地和接到汇报后,带领公司人员赶往支援,在全站人员艰苦努力和村民的大力帮助下,及时恢复了另外三个台区的供电,到发稿时,地处海拨900多米的山村还有30余户未恢复送电,**等人还住在山上抢修,乡亲们得知公司汪经理冒着雨雪送来抢修材料,紧紧的拉着他的手说:“05年,你们电力部门在37度、38度的高温烈日下,为我们无电村架设电力线路,今天你们又在这么冷的冰雪天,赶来抢修,供电的服务真是做到了我们老百姓的心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