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贫困地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几点思考
对贫困地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几点思考
在贫困地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要通过宣传发动、政策驱动、典型带动、帮扶推动等措施,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实现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达到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具体措施如下:
一、找准发展的好路子。各村在发展当地的集体经济时,一定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培育稳定的村级集体经济增长点,强化自我造血功能。一是依托资源优势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注重发挥地区特色和资源优势,通过合理开发运作,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激活了村集体经济活力。二是兴办服务业。离城区较近的村可以大力发展餐饮、娱乐、休闲生态旅游等产业,积极培育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增长点。三是创新资本运营手段。以现有土地、资金、资产入股或合资、合作兴办企业或参与企业发展。四是经营集体土地和物业。城中村和城郊村可依托区位优势,开发建设工业园区、标准厂房、仓储设施和商住楼等二、三产业载体,对外出售、租赁,走物业经营的路子。五是发展现代农业。村委会可以在技术、贮藏、加工、销售等环节上发挥集体经济的优势,解决一家一户办不了的事,培植集体农业生产基地,走特色农业、服务农业、规模农业的发展路子。六是开展全民创业。以全民创业为契机,鼓励和支持农村干部带头创业,引领发展,鼓励农村能人兴办产业、创办企业,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
二、加大支持和帮扶力度。一是要巧借国家政策。灵活运用新农村建设契机,创造条件,盘活土地,进行整体开发。利用国土整治、农业综合开发、低产林改造、退耕还林、集体林改等机遇,乘势发展观光农业、生态旅游等产业,兴办村集体农业项目。二是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各级财政安排相应的资金,采取适当的形式,支持农村发展集体经济。三是要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增强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的信贷投放实力,安排一定比例的信贷资金,专门用于支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放宽贷款抵押担保范围,允许土地使用权益、机器设备、有价证券、注册商标和无形资产作为抵押品。四是帮扶单位进一步加大帮扶力度。从班子建设、发展规划、人才培训、资金支持等方面对各村实行结对帮扶,兴办特色农业基地和农产品加工企业。农业、林业、水利等涉农部门更要注重将项目资金向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项目上倾斜,并吸纳带动社会资金参与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不断增强城市支持农村发展的输血功能。
三、营造良好发展环境。一是加强村级领导班子建设。完善村干部的选拔配
备及管理工作,在村干部的选拔上,要广开视野,扩大民主,大力选拔那些政治素质好、事业心强、有经营头脑和管理经验、乐于奉献、脚踏实地为群众谋利益的优秀人才进班子,特别是选好配强村党支部书记。二是要注重人才的引进。充分利用“西部志愿者”、“三支一扶”、“大学生村官”等政策优势,大力引进优秀的大学生在农村创业、兴业,充实村级人才队伍,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三是重视乡土科技人才的培养。科技兴农、科技兴业,关键在于拥有一批学科技、懂科技、用科技的人才。通过对乡土人才技能的培训,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后劲。四是加大人才培训力度。充分利用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站点和农村实用人才示范培训基地,结合党的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的学习,把所有村干部分期分批轮训一遍,并举办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专题讲座,增强村干部服务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能力。(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模式推介
集体经济发展之资源开发模式
资源开发模式要求注重发挥地区特色和资源优势,通过合理开发运作,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从而激活村集体经济活力。一是开发种植基地求发展。充分利用耕地、山地资源,开发建设特色农产品基地,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二是开发养殖基地求发展。三是开发特色资源求发展。利用水利资源丰富的优势,或发展小水电,或建设鱼塘等发包租赁给企业或农户,为村集体带来收入。四是对山林、水面、矿产和荒地、荒沙和荒草等资源,由村集体单独或吸收其他基金参股开发。如荆门市钟祥胡集镇虎山村依托丰富的磷矿资源,以股份合作形式组建8家企业,形成磷矿石开采、加工、运输、销售的产业链条,年集体经济收 入840万元。
◇实践案例
大冶市灵乡镇宫台村:立足“山水”谱新章
镇宫台村位于湖北黄石市大冶灵乡,紧靠“三台八景”之一的宫台山,村面积7.5平方公里,下辖19个村名小组,总人口3015人。近年来,该村依托地理特点和区位优势,发展地方经济,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宫台模式”。2009年,该村实现工农业总产值5.2亿元,村集体纯收入达到520多万元。
该村原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农业大村,村集体经济几乎为零。2007年起,村“两委”班子重新思考定位,确立了五条发展思路:一是念“山”字经,利用本村山场广种柑桔、杂果、板栗;二是做“水”文章,建起珍珠、甲鱼、肉鸭等立体养殖基地;三是造“绿色银行”,着力“盘活”现有耕地,带领群众发展苗木花卉、大棚蔬菜、雷竹等生态农业;四是打资源牌,开发矿产资源;五是唱“转型”戏,利用区位优势,引进外来企业。围绕这一思路,该村发展柑桔、板栗、中华大梨枣1000余亩,创建大棚蔬菜基地、雷竹基地、苗木花卉基地、鱼池等2000多亩,依托地下资源优势,建起矿产开发公司,发展选厂、球团厂等,成为村级集体经济的主要支柱。
宫台村依托本地资源做足了“山水”两篇大文章,有力推动了集体经济快速发展。
兴山水月寺镇南对河村:走盘活集体河砂资源之路
南对河村位于水月寺镇东南部,紧挨宜秭公路干线,312省道穿村而过,又是宜巴高速公路及“两江一山”黄金旅游的必经之地,交通便利、河砂十分丰富。2009年来,南对河村确定了“项目兴村、产业富村、集体经济强村”的发展思路,抢抓宜巴高速公路建设机遇,走盘活集体河砂资源的路子,2009年村级集体经济创收51万元。
过去的南对河,每年村集体经济收入不到6000元,负债却达14万多元,村“两委”无法正常运行,为村民办实事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2008年底以来,南对河村“两委”在结对共建单位县委组织部及其他单位的协调帮助下,抓住宜巴高速公路建设需要大量砂石的时机,通过公开招标,引进源鑫矿业投资有限公司投资500万元,村以河滩资源作为12%的股份,兴办了年开采量达15万立方米的砂石料场。投产前,142个农户均与村委会达成了协议,河滩全部交给村统一开发。其中64个农户接受了一次性800的补偿费,78个农户采用了入股分红的方式。村委会参与砂石料场的生产经营与管理,协调地方关系,促使砂石料场产销两旺,在经营中发展壮大。
南对河村砂石厂收入不仅还清了所有村债务,而且村集体经济积累达到了23万元。
刘坪村:发挥矿产优势做好集体经济文章
依靠利用水电、矿产资源,大力招商引进是我县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重要补充形式。如我县鸭子口乡刘坪村依靠煤矿资源,以过去村办煤矿作为股份,引资开发煤矿资源,村集体完成原始资本积累达到620万元,为下一步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岩松坪村:以水为媒壮大集体经济基础
我县山大人稀,资源丰富。特别是有丰富的水电、煤矿、锰矿和旅游资源。这些资源所在的部分村抓住了历史发展的大好机遇壮大自身经济实力。渔峡口镇岩松坪村是我县椪柑专业村,早在八十年代就兴建了红耀水电站,村以近区供低价电的方式让2134名村民每年定额享受了2.25万元的福利。
第二篇:关于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若干思考
关于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若干思考
□陈立新
近年来,我市坚持从实际出发,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原则,因地制宜探索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对于切实保障农村稳定、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促进整个农村经济的协调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目前我市仍有一些村级集体经济“空壳村”,集体经济无实力,发展生产无财力,提供服务无能力,干部说话无威力,严重影响了村级组织的向心力、凝聚力和战斗力,这显然与改革的快速推进,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不相适应。因此,如何更好地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并使之成为推进我市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强大动力源泉,是当前迫切需要研究的问题。
我市农村情况不同,基础不同,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思路和方式也不尽相同。为更好地推动我市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建议从创新发展模式、加强政策配套、强化措施保障方面入手。
创新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模式
一是特色产业带动增收。要立足村情,因地制宜,策划、生成一些特色产业项目,由村集体单独经营或吸收社会资金联合开发,发展“一村一品”,把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产业优势、发展优势。山区、海岛村要完善并依托村级经济合作组织,探索成立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将集体所有山林、海域、养殖水面等资源和农户有意愿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等集中起来,发展优势农业板块;要充分挖掘自然风景和历史人文等资源潜力,将自然、海洋、人文和旅游等资源有机结合,打造满足集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农趣体验于一体的现代农业经营模式,实现资源的整体开发利用;城中村、城郊村、园区村等要依托区位优势和交通枢纽等有利条件,通过招商引资、沿街开发、参股入股等多种形式大力发展服务业和物业经济。
二是土地流转经营带动增收。积极做好城镇建设用地增加和农村建设用地减少挂钩工作,加快土地整理、旧村改造,盘活土地存量,增加土地收益。充分发挥村集体的组织协调作用,推进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建设,建立健全土地流转有形市场,逐步扩大土地流转面积,利用土地流转,回租、出租土地进行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实现土地资产保值增值,提高集体土地利用效益,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
三是租赁经营带动增收。经县区(管委会)审批,村级组织可以独立、联合或股份合作的方式,利用村内废弃或是低效使用的旧校舍、旧厂房、旧村部等集体建设用地,参照省“三旧改造”政策标准进行改造用于出租,发展集体产权物业经济,增加集体收入。对村集体现有经营性、资源性资产和闲置资源,能够承包的按规定重新以公开招投标方式推行专业承包,积极稳妥地推行合同管理、有偿使用,提高经营效益,走资产增值增收的路子。
四是服务创收带动增收。以市场为导向,依托村集体兴办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培育农产品购销组织和农民经纪人队伍,加强统一管理,提高运行质量,增加村集体收入。可以实行劳务总承包的方式对外承接业务,组织劳力输出,通过为劳务者服务进行创收;可以兴办幼儿园、养老院等,通过低额的有偿服务,既解决农村幼儿教育、老人赡养等问题,又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
五是村庄整体托管经营带动增收。将农民财产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通过租赁、委托经营等方式,由公司对村庄进行整体规划、发展产业、统一经营,创新村庄整体开发和经营模式,村集体通过土地或闲置资金入股公司,通过公司托管经营获得保底分红增加收入。
六是农村产权抵押融资带动增收。通过明晰村集体土地的承包经营权及使用权、林权、海域使用权等农村产权,推动确权发证,并允许进行抵押贷款,以期达到盘活村集体资产,解决村集体融资难的问题,促进对生产的再投入,实现村集体由资产向资本的转换,实现村集体经济的稳定收入。加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政策配套建议
一是加大资源盘活力度。原来已安排给村集体且已征收为国有的生产生活备用地,经县区(管委会)审批后,可由村委会进行开发利用,其中涉及经营性项目仍按有关规定办理;村集体现有的建设用地如由市政府收储的,土地出让金扣除应缴税费后应全额返回给村委会,作为村集体经济收入。对产权属于市、县区、乡镇街的闲置小学等资产,可委托村管理、经营,受益全部归村集体。荔港、城港、涵港、仙港等城市主干道两旁规划布点的广告牌,在村集体土地范围内建设的,其出租经营收益部分按属地拨回村集体。
二是加大资金整合力度。各县区(管委会)要建立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库,整合各类涉农资金,综合运用扶贫贴息、财政补助等扶持政策,发挥政策叠加作用,扶持有发展能力的村发展特色产业,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要创新村级资金管理办法,对有闲置资金的村,鼓励通过市或县区等政府融资平台统筹使用,每年给予10%左右的固定收益,使集体资金保值增值。
三是加大经营性资产充实力度。对资源匮乏、资金短缺、扶持发展较困难的贫困村、空壳村,由各县区(管委会)负责在有增值前景的城区或集镇区购置一处物业,如店铺、市场摊位等,以补充村集体的经营性资产,其租金可作为村集体经济的稳定收入。
四是加大征地补偿力度。各县区(管委会)在征收村集体土地时,可安排安置用房等固定资产,以补充被征用村集体经济。自发文之日起,对整村土地已累计征用80%以上的,在条件许可情况下,可以批准20亩左右的土地用于发展村级集体项目建设;对新征收的建设项目用地,除规定的补偿外,再按每亩5000元给予村集体奖励,作为村集体经济收入。
五是加大财税支持力度。坚持政府投入在扶贫开发中的主体和主导作用,各级政府每年都要统筹安排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专项资金(市级财政3000万元、各县区2000万元、北岸1000万元、湄洲岛300万元),重点用于扶持贫困村、空壳村,并对可推、可看、可学的先进典型村给予奖励。对空壳村、贫困村的村办企业,从注册之年起,5年内缴纳税收形成的市、县(区)级财力留成全额返还给村集体;对空壳村、贫困村的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办理组织机构代码证等,有关部门要依规定免收各种证照类、管理类、登记类行政事业性收费;对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建设集中居住点、保障性住房、农贸市场、民办幼儿园等,适当减免水电、通讯、广播电视等配套服务费;对村集体发展特色农业,开发荒地、林地等资源的,有关资源补偿费市、县(区)级留成部分应全额返还村集体。
六是加大审批程序简化力度。发展空壳村、贫困村村级集体经济项目的报批,市、县区(管委会)相关部门要简化审批程序,减少审批环节,为村集体经济发展提供绿色审批通道。对总投资在300万元以下、技术要求简单的项目,其立项、用地、规划、招投标等环节的审批由县区(管委会)负责,报市相关部门备案。对村集体出资成立的集体企业,工商等相关部门要进一步简化审批程序,提供优质服务。强化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推进措施
一是科学规划,分类指导。结合各村经济基础、资源条件等实际,面向市场,因村制宜,实行差别化政策,分类指导各村科学制定村级农业产业发展规划,积极创新农村集体经营模式。重点推广以盘活闲置资产发展二、三产业的资产营运型,以土地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的资源开发型,以发挥当地禀赋优势发展特色产业的特色产业带动型,以村集体和企业联营发展的合作开发型,以村集体组织农业技术能手对农民提供生产服务的综合服务型,以村集体和农户组织建立的专业合作社型等行之有效的集体经济发展模式。
二是规范制度,创新管理。要指导开展村集体“三资”清理工作,以集体资产处置、集体资源发包等农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为重点,认真细致地清查盘点,切实做到家底清楚、产权明晰。要健全集体“三资”相关管理制度,着重建立健全定期清查、台账管理、资产评估和租赁承包等制度,健全民主决策和民主管理、村级财务收支预决算、大额资金使用和非生产性开支控制等相关管理制度。要充分利用管理平台,对集体“三资”现状、变动情况、履约情况等实行动态管理。各乡镇(街道)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和要求,定期开展农村财务专项审计,并充分发挥民主理财小组作用,形成民主监督、审计监督相结合的监督约束机制。
三是化债节支,开源节流。积极做好村级债务化解工作,探索村级公益性债务化解途径。各级各部门要做好引导工作,帮助农村基层组织完善各项制度,禁止村集体举债大搞建设,严格实行村级项目建设举债申报审批制度,举债必须在确保还债资金有来源的前提下,经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并报乡镇(街道)批准后方可实施,防止产生新的不良债务,确保村集体资金保值、增值。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对村级转移支付资金的监管,确保资金及时足额落实到位。
四是结对帮扶,健全机制。健全“领导挂钩、部门帮扶”制度,市、县两级党员领导干部都要挂钩联系至少1个贫困村或空壳村,各级机关、事业单位至少结对帮扶1个贫困村或空壳村,确保每个贫困村、空壳村都有结对帮扶单位,切实做到不脱壳不脱钩。统筹做好领导干部住村夜访、机关部门对口帮扶、党员干部驻村任职等工作,通过出点子、招项目、引资金,在帮扶“输血”的同时,注重提高村级自身“造血”功能,帮助村民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形成村集体经济发展的长效机制。探索异地莆田商会及驻外党支部帮扶机制,由市工商联、流工委牵头,引导异地莆田商会及驻外党支部反哺家乡,与贫困村、空壳村结对帮扶。
五是下放权力,推动发展。对于贫困村、空壳村办理旧村部、旧校舍集体土地证,可按有关规定,由所在村委会出具《土地权属来源具结书》,报经主管单位同意后,向县区(管委会)国土部门提出土地登记申请,经公示无异议后予以上报县区(管委会)审批并按原用途发证。涉及发展村集体经济的项目用地,可按照城市规划用途办理用地报批手续并按规定方式供地。为妥善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旧村部、旧校舍翻扩建涉及规划、消防手续审批,可参照工业企业厂房及安置房“两证”简化办理,由县区(管委会)政府出具具结报告后直接办理。
六是典型示范,以点促面。分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培育一批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先进典型,对一些措施实、变化大的村及时加以总结推广。要突出以点带面,依托幸福家园、美丽乡村和中心村党委建设,发挥典型村、中心村强村示范和引领作用,通过资源共享、项目共育、人才共用、制度共建,推进经济实力较强的村与贫困村、空壳村共建互帮,形成连片开发、整体发展,营造产业互通、项目互补、人文互融、经济互赢的良好氛围,促进整个片区经济实力提升。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农民共同富裕,加快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保障农村基层组织正常运转、巩固党在农村执政地位的重要物质基础,对于增强村级组织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只有行动起来,真心实意地为农村谋福利,为农民增福祉,才能加快实现城乡一体发展,共同实现城乡福利均等,从而为建设宜业宜商宜居莆田贡献力量。
第三篇:关于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几点思考
关于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几点思考
加快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是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任务。近年来,崇儒乡农村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但由于种种原因,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不尽如人意,集体经济积累逐年减少,而且十分不平衡,直接影响了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如何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特别是如何解决一些贫困村发展经济无实力,提供服务无能力,干部说话无威力的现状,使得村集体有钱办事,有能力办事,从而增强农村基层组织的向心力、凝聚力和号召力,这是我们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迫切需要探讨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集体经济发展现状和主要特点
至XX年7月,崇儒乡全乡村集体经济组织资产总计152万元,村均5.63万元。村集体经济总收入为12.39万元,村均4588元。全乡27个行政村中,20个村集体经济空白或可以忽略不计,是典型的空壳村;有集体经济收益的村7个,年集体经营收入夜都在5万元以下。
农村集体经济增长缓慢,集体经济的发展滞后。主要体现:第一是失衡性。乡域周边地区比边远地区发展快、实力强;乡镇企业发展快的乡村比没有企业或企业少的乡村好;班子强的地方比班子弱的地方发展快;第二是单一性。资源 型收入特征明显,发展空间不大,大多数村集体经济收入靠林业、水电、茶园承包等,收入形式单一;第三是波动性。农村集体经济收入不稳定,一些地区受资源本身和市场的双重影响,年收入波动大,甚至出现逐年下滑的趋势。有的村不仅基本没有集体经济收入,而且还为基本建设而负债,农村集体经济十分脆弱。农村集体经济较好的地方事情还好办,而集体经济弱的地方,要办一件事难度相当大。
二、当前村级集体经济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基础薄弱,先天不足。在落实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过程中,由于对“统分结合、双层经营”体制的片面理解,绝大多数村只强调“分”的一面,忽视了“统”的作用,不仅没有保留集体经营的土地、山林,而且把一些适宜集体统一经营的项目也平均分包到户,甚至把积累的集体资产也拆分殆尽,村集体经济从此退回到近乎空白的境地。在此基础上,重新发展集体经济自然困难重重,特别是地理位置偏僻、既无资源可供开发利用,又无人才资金等优势的村,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就更加艰难。
2、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在新形势下,发展村集体经济缺乏内在动力和外部扶持,村干部对还要不要、特别是还能不能以及如何发展集体经济缺乏明确的认识。对农村工作只注重总体经济的发展和各项工作任务的完成,对发展村集体经济缺乏明确的要求和配套的扶持措施,即使有,也仅仅 只是停留在书面上、口头上,没有认真加以贯彻落实。广大农村干部通过切身体会,虽已意识到发展集体经济在农村工作中的作用,但不少人只乐于顺风使舵,而不愿意逆水行舟,在缺乏物质和经济基础的条件下,对发展集体经济存在畏难情绪,不愿克服困难,开拓进取。
3、路子不宽,体制不顺。目前村集体经济的经营性组织职能是由村两委代为行使。村两委由于参与管理的村务头绪繁杂,很难集中精力发展集体经济。部分村干部受计划经济的思想影响比较深,对市场经济新形势下发展集体经济思路不够广,办法不够多,对自身的优势认识不足,挖掘不够。还有一些村两委之间由于各种原因经常会产生矛盾,形成互相掣肘的局面,对发展集体经济也十分不利。
4、村干部素质参差不齐,班子凝聚力和战斗力不强。目前,村干部是村集体经济经营管理的直接参与者,干部队伍中存在的不公、不和、不强、不廉等“四不”现象直接制约着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如有的干部缺乏事业心,常年在职不在位,或者在位不干事,只顾埋头个人发财;有的干部责任心不强,回避困难和矛盾,按规定可收取的承包款等不去收取,对积存的债权债务新官不理旧帐,甚至旧帐未了又添新帐;有的干部急功近利、搞短期行为,不积极创收,反而放手花钱,加上集体资产经营管理水平低,村集体资产底数不清,责任不明确,资产流失现象较严重,导致集体财力 日渐衰竭;有的干部为集体办事业一筹莫展,互相之间闹矛盾、扯皮内讧却有一套,成为集体经济健康发展道路上的一大障碍。
5、负担过重,入不敷出。目前,一些原应由农民承担的经济负担大多转嫁到村集体经济头上。特别是随着税费收入的规范,村级不规范收入来源的减少,尽管农民负担减轻了,但村集体收入渠道也相应地缩小了,“无钱办事”的矛盾将更突出。此外,农村自然资源贫乏,地理条件差,制度不健全,管理混乱等,也是影响集体经济发展不可忽视的原因。
三、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对策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和我们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今后一个时期,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应按照“因地制宜、集中力量、分类指导、突出重点、逐步推进”的方针,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力争取得新突破。
1、创新思路,重点帮扶。过去有些贫困村在发展集体经济中,没有从本地实际出发,不顾客观条件办项目,贪大求高,急于求成,脱离实际,不但经济发展不起来,而且还背上了沉重的经济负担。为此,在发展集体经济时,要坚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注重效益,不留包袱”的原则。从当前各地实践的情况看,立足当地资源,以市场为导向,选择农业产业化经营型、资源开发型、服务创收型、体外造血 型、收取租金型的发展项目,效果较好。
2、外力推动,重点帮扶。集体经济发展不起来的村,有的受区域条件的限制,所处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信息不灵,生产环境恶劣,农业产业结构单一,以种植业为主,二三产业发展不起来;有的虽然资源丰富,但由于缺乏发展启动资金,单靠当地的政府财政的扶持非常有限。因此,必须借助外力,动员和依靠各方面的力量,在政策、智力、技术、资金、人才等方面加大帮扶力度,促使贫困村增强“造血功能”,逐步形成自我发展能力。
3、启动内因,增强信心。一些村集体经济发展不起来,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党组织缺乏战斗力,缺乏发展集体经济的责任心,有的基层干部思想作风不正,素质不高,管理不善。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关键要建设一个好的党支部领导班子,尤其要有一个好书记。班子不行,集体经济即使扶上去,仍然会垮下来。启动内因,就是要扶贫先扶志,抓住村党组织和村委会班子建设这个关键,对软弱涣散党组织及时进行整顿,大胆选拔那些在改革开放中先富起来、愿意为群众服务的经济能人任村主要领导,切实帮助基层干部克服“等、靠、要”思想,激励他们振奋精神,增强责任心,把外部支援转化为基层干部的内在动力,增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
4、多种形式增加收入。一方面,着力增加资源性收入。农村税改后,引导农村以资源型项目建设促发展十分必要,通过项目推进培植财源,找准财源建设的切入口,培育增长点。以当地资源优势为依托,结合其区域经济特点和财政经济实际,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短、中、长期发展规划。竹木资源比较丰富的村,兴办加工厂、工艺厂;具有旅游资源优势的村,发展旅游业。同时,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强化村集体对土地资源的统筹管理,土地经营权属于村集体的,充分开发利用;土地承包经营权属于农户的,按照“农户自愿、村户互利”的原则,把不适宜分散经营的土地进行适度集中,由集体搞好综合开发后再发包经营。另一方面,积极开发可持续性收入。对近城近镇、适宜发展城郊型经济的村,兴办加工企业、发展餐饮服务业等;地处山区的村宜林则林,宜果则果;近溪流域、库区周边的村,大力发展淡水鱼养殖业。为了拓展村集体经济增收之路,有条件的村集体以土地、种子、肥料等生产资料入股,并承担生产费用,农户则以劳力、管理、技术入股,产品由集体收购销售后,按销售额的比例分红,实现厂村与农户的“双赢”。
5、多条渠道谋求发展。一是推进改革体制。一些村办企业形成规模、集体经济实力较强的村,正面临着如何加快发展的问题。这就要求村级经济组织要加快领导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步伐,进一步提高市场化程度,以顺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对村办企业的管理,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进行 改革,使之规范运作,以经受市场经济的风险考验,实现滚动发展。产业化发展较快、一品一业已形成较大规模的村,要围绕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成立专业服务公司、专业购销公司或市场中介组织,开展有偿服务创收。二是寻求政策扶持。近年来全乡村级集体经济虽然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仍很脆弱,迫切需要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因此,各级党组织和相关部门要多方协调配合,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服务支持。特别要做好条块衔接,制定的政策能够得到落实。金融、工商、税务、城建、计划、土地、规划等部门要对村办企业经济项目在审批、立项和融资等方面优先考虑、优先安排、优先办理。在筹措项目建设资金时,可采取市场融资的方式,允许村集体以土地、资金等作为资本入股,通过收租分红等形式增加集体收入。此外,要进一步建立领导和部门帮扶联系点制度,通过政策上引、资金上扶、项目上带、信息上联,用实际行动扶持村级集体经济的健康发展。三是强化自身管理。乡党委、政府要帮助村建立健全村级财务管理、资产管理、资产承包、资产融通、土地有偿使用、资产收支预决算、民主管理监督和集体资产亏损责任追究制度等一整套规章制度,认真做好村财村务公开工作,广泛接受群众监督,提高集体资金运营的质量和效益。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要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把经营情况列入村务公开的范围,接受群众监督,确保管好资产、用好资产,保值增 值,防止流失。
第四篇:关于萝北县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思考
关于萝北县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思考
康忠全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农民共同富裕、加快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主要手段。近年来,萝北县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坚持科学发展和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路,创新机制,积极探索发展新路,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快速稳步发展。
一、我县农业和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现状和主要特点
(一)基本现状
萝北县下辖5镇3乡(其中1个朝鲜族乡),63个行政村,农村人口4.2万人。耕地111万亩,其中机动地1.9万亩。种植业以水稻、玉米、大豆、瓜菜为主,养殖业以奶牛、生猪为主。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是农业、农村工作的首要问题和中心任务,也是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近几年来,县委、县政府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市的部署,切实加强“三农”工作,坚持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积极采取调整农业结构、扩大农民就业、加快科技进步等措施,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农民收入实现快速、稳步增长。截止2010年末,村级固定资产总值4,777万元,实现农业增加值6.54亿元,年均增长18%,是“十五”末的2.3倍;农民人均纯收入9000元,年均增长18.5%,是“十五”末的2.3倍;粮食总产量6.15亿斤,年均增长16.6%,是“十五”末的2倍;奶牛存栏和生猪饲养量分别达到1.45万头和28万头,年均增长18.6%和6.1%,分别是“十五”末的2.3倍和1.4倍。
(二)主要特点
一是从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途径看,实现形式多样化。各乡镇在支持和引导村集体经济发展实践中,通过资源开发、兴办企业、反租倒包、招标承包、股份合作、市场带动、扶持发展等多种形式壮大村域经济,促进村级集体增收。如东明乡黎明村从省开发办争取100万资金,建起了民族风味咸菜加工厂,今年将以对外发包或投资入股的方式正式投产,村集体收取的承包费;召兴镇裕丰村招商引进生物有机肥厂,村集体每年有近10万元收入;团结镇利用闲置校舍、废弃地招引项目、资金,扶持和引导各行政村因地制宜,重点发展了以粮食仓储、深加工、建筑材料为主的产业项目。目前,红旗村水稻无土育秧基质生产项目投产达效,工农兵米厂实现引资合作经营,工农兵塑料编织袋厂、东风村免烧砖厂三个已建小工企项目基本实现与市场的有效链接,东方红、嘟噜河、红卫粮食烘干塔等项目也已建成达产,通过小工企发展就地转化农村富余劳动力,盘活了集体闲置资产,增强了村集体经济实力。
二是从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构成看,收入结构比较单一。在实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条件下,大部分村民凭借改革开放的好政策和自身的聪明勤奋先富了起来;然而一些村由于忽视统的一面,村集体经济并未获得有效发展,一些乡镇企业和村办企业停产倒闭或改制,村集体入不敷出。特别是农村税费改革后,农村经济发展迅速,农民人均年纯收入增长较快,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却严重滞后于农村经济的发展。目前绝大多数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来源为机动地发包收入和财政转移支付款,自身“造血功能”严重不足。据调查资料显示,2009,肇兴镇“农村集体经济”总收入为129万元,其中:财政转移支付42万元,机动地及网滩发包收入23万元,机动地粮食补贴收入17万元,修路采沙收入14万元,其他收入23万元;总支出是117万元,其中:人员工资16.6万元,办公经费12万元,财政实扣五保户供养6万元,其它支出73.4万元,结余资金12万元,这在全县乡镇村集体收入来说居于上游。名山镇名山村的村集体收入主要依赖于财政转移支付和机动地发包,获得的收益用于基本建设后所剩无几。其它无机动地发包的行政村,每年仅靠财政转移支付款来勉强维持村委会的正常运转。
三是从村级集体经济区域布局看,发展程度不平衡。由于受自然环境、基础条件、区位优势、班子状况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村集体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日益突出,乡镇之间,甚至同一乡镇中村与村之间的差距也是越拉越大。如团结镇17个行政村中,村财收入较多的有红卫村、东方红村、东风村、工农兵村、前卫村、勤俭村,这些村村集体收入一方面来源于财政转移支付,另外一方面村里有一定的机动地、林地、专业合作社或是房屋等固定资产,通过发包机动地、林权改革、房屋出租出售以及合作社运营获得一定的经济收入;其他行政村由于没有机动地和固定资产,则完全依靠财政转移支付,有的村屯甚至因为负债过重,被债权人告上法院,强制执行了部分欠款,严重影响到村委会的工作和正常经费支出。东明乡村集体流动资产为187万元,而全乡村集体负债总额为200万元。北部山区的太平沟乡兴河村村集体经济资产为32.47万元,而负债91.41万元,“空壳村”现象还在一定范围内存在。另外,有许多行政村看上去每年有几万元的收入,实际上欠银行贷款,集体公用资金往往是负数。村集体“无钱办事”问题严重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由于我县各乡镇在地理位置、资源分布、自然条件等方面存在着一定差距,这是影响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客观原因。主观原因具体表现为人的因素。主要表现为四缺,一是缺认识。观念的滞后制约了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空间,为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留下了“盲区”和“空白”。一些村干部和群众文化水平较低,思想保守,观念陈旧,对新形势下发展村集体经济缺乏正确认识,认为在单产发包
到户的今天,再发展村集体经济已不合时宜;再加上部分村干部畏难思想严重,缺乏开拓进取精神,在发展上迈不开步子,这就导致在一些村出现了无人关心集体经济发展、无人负责抓集体经济的局面;另外有很多村认为现在发展集体经济困难多,上级政府应该像对待城市一样承担村级公共服务,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等、靠、要”思想。二是缺思路。一些村干部缺乏市场意识和经济头脑,有的村干部则忙于具体工作,还要顾及自家的生产和生活,很少把时间和精力用于发展集体经济上,不能很好地寻求发展路子,容易满足于出租房屋、土地、林地等微小的租金收入,对发展集体经济缺乏长远的规划和思路,村集体经济发展缺乏项目带动和支撑。三是缺资金。在改革开放初期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过程中,一些村将几乎所有的耕地、山林分包到户经营,导致可开发利用的村集体资源缺乏,村集体固定经营性收入项目少,无集体资产可盘活使用,造成大部分村集体经济基础差,底子薄,甚至还差账欠债,即便是有了思路也难以筹足启动资金,发展新项目道路艰辛。四是缺管理。部分村干部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能力不强,发展思路不清,发展措施不力,加之农村人才资源匮乏,农村优秀人才外流,虽然发展了项目,但跟踪管理不规范、不到位、不善于经营,导致村级集体经济难于得到持续稳定发展;少数村委会、村民小组在村务公开、财务管理、民主议事等工作中,不能严格执行有关规章制度,民主理财形同虚设。加上少数村干部法制观念、民主意识、自律意识不强,尊重村民民主权利不够,集体资产管理处置不依规、不依法、不依程序,导致集体经济财务不清、管理混乱,甚至造成集体资金和财产的流失,极大地挫伤了群众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积极性。
三、加快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几点建议
1、在统一思想、形成合力上求突破。一是营造积极的舆论环境。切实加强对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舆论宣传,提高全社会特别是基层干部对村级集体经济发展
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旗帜鲜明地引导广大基层干部和群众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积极鼓励村干部理直气壮地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二是营造宽松的政策环境。要围绕实施“强基工程”,坚持分类指导,因村制宜,明确各村的发展定位和产业空间布局,确保项目落地有载体、发展有平台。对工业主导型的村,在用地、立项审批上给予优先;对特色农业、旅游农业和商贸主导型的村,在税收、项目资金上给予帮助,推进村级经济集约化发展。三是营造轻松的发展环境。积极引导村干部把思想注意力、工作精力更多地投到抓发展上来,把有限的村级财力、物力等资源要素更多地集中到发展经济上来,保护基层抓发展的积极性。正确处理好加快发展与兼顾农民利益的关系,化解各类不稳定因素;要切实关心农村弱势群体的生产生活,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为村级经济发展营造稳定和谐的发展环境。
2、在因村制宜、拓宽思路上求突破。一是依托资源优势发展特色经济。充分利用农林资源和荒山、荒水、荒地、荒滩等自然资源,通过集体独资或联合农户参股等形式开发建设特色农产品种植或养殖基地,然后通过发包即专项承包经营增加村集体收入。要围绕农业产业化经营理念,依托天蓝、地肥、水净的自然优势,进一步发展状大绿色食品水稻、万寿菊、瓜菜、水飞蓟等绿色、特色经济作物的种植,努力形成特色农业块状经济,二是依托存量资产发展物业经济。地处城乡结合部、工业园区、旅游度假区等周边的村,可采用村单独建设、村村联建、异地购置等方式开发建设街面商业用房等集体经济发展用房,获得稳定的物业租赁收入;对空置校舍、旧厂房等各类集体所有用房进行整修改造,通过出租、入股等方式,发展村集体物业经济。三是依托生态优势发展休闲旅游经济。要充分利用丰富的旅游资源,生态优势明显的特点,通过招商引资,以集体资源参股等形式,发展农家乐、休闲观光农业、山水生态游等,增加集体资源开发收入和服务经营收入。如团结镇充分发挥位于三江湿地保护区的地理优势,适量进行湿
地观光游、农家游开发,拓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的新途径;名山镇名山村借助全省旅游名镇开发契机,可作村集体资产以入股形式开发建设旅游产业,太平沟乡太平沟村借助全县黄金古镇建设,依托区位优势发展家庭旅馆、特色农村饭等旅游经济。四是以“携手共建”、“三级联动”等活动为契机,借力发展。继续采取部门包村和领导帮扶联系点制度,通过政策上引、资金上扶、项目上带、信息上联等途径,帮助引进一些项目、资金和技术,创造发展条件,增强造血功能,努力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
3、在以人为本、提高素质上求突破。一要选好“领头雁”。及时调整那些思想守旧、不思进取、发展村级经济业绩平平的村干部,真正把一批年纪轻、文化高、观念新、想干事、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而不出事的优秀党员选拔到村级领导班子中,把政治素质高、发展有本事、群众信得过的能人型、带动型的党员村干部和党员群众推到村书记的位置上,以实绩论英雄,凭本事坐位置。二要加强对村干部的培训。借助县乡党校、农技校、农村远程教育站点等强势资源,根据新形势、新任务、新目标,有组织、有计划地培训村级干部,重点加强对国家产业政策、经济法规、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等基础知识和业务理论的培训,提高村干部的政策理论水平和实战能力。三是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要把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纳入乡镇、村干部目标责任制的主要内容,作为考核乡镇、村干部的重要依据。对在一定时期内村级班子建设和村级经济发展成效显著的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要制定能充分发挥村干部工作积极性的误工补贴制度,建立和完善对干部工作业绩和收益挂钩制度,充分调动农村干部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积极性。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萝北县委组织部
第五篇: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浅谈
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浅谈
经管站
刘广秋
农村集体经济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是增强农村基层组织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保证。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积极“探索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实践证明,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了,基层组织就有服务手段和服务实力,在农民群众中的威信就高,凝聚力和战斗力就强;就能把家庭承包经营的积极性与集体统一经营的优越性有机结合起来,更好地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解决一家一户办不了、办不好的事情;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就能发展公益事业,改变村容村貌,促进农村社会和谐。因此,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是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实现农民共同富裕的需要;是实现全面小康,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协调发展的需要。农村集体经济说白了就是你村有没有收入项目,如何去发掘收入项目。
一、基本情况
我镇是典型的农业镇,村级基本没有工业,村集体资产有限,村集体资源也不多。该镇有39个村,农业人口3.5万人,农户9228户,耕地面积62470多亩。全镇2012年清产核资统计数据显示,债权总额147万元,债务总额318万元,帐面显示债务大于债权。村级债权中,有相当大一部分为无效债权。村集体年收入在5万元以上的少之又少,大多数村集体经济属于“空壳村”和负债村。12年经济年报统计全镇每个村正常支出:村干部工资2.46万元,报刊费646元,水电费500元,日常维修维护办公经费6000元,合计31746元。按最高转移支付3万元,维持以上支出都很困难。
二、分析 村级集体经济薄弱的原因
多年来,农村集体经济状况不容乐观,不良债权过大,债务逐年增加,集体资产几尽枯竭,资源匮乏,造血功能不足,严重束缚着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使村集体很多正常或不正常的支出没有资金来源,导致大多数村集体不得不采取贷、垫、借等手段,维持各项工作的开展,失去造血功能的村集体只能债台高筑的维持运转,从而使集体经济逐步走向低谷、走向薄弱。
一是受思想观念束缚,导致集体经济缺乏发展后劲。部分干部没有危机感和紧迫感,观念和思维方式陈旧、保守,信息不灵,缺乏开拓进取精神和创新意识,对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缺乏必要的认识,没有从根本上摆脱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束缚,无法推动和促进农村经济的大发展。
二是受政策因素的影响,导致集体经济严重萎缩。对于绝大多数村没有造血功能的现状,在产生利益和成绩的同时,村级集体经济也在不同程度的受到削弱,而承担起了沉重的经济包袱,比如计划生育、各种达标工作、农业结构调整、改善生产条件、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村内道路硬化,农田水利建设等都需要村级配套和落实。
三是受人为因素影响,导致集体经济包袱沉重。一些干部受社会不良风气影响,对集体经济管理和积累意识淡薄,是集体经济管理的一个薄弱环节。多年来,在费用收缴过程中,由于村干部不敢碰硬,不善于做群众工作,遇到困难不是去解决,而是采取其他的手段在解决问题时又制造了困难,从而使强村变弱村,弱村变穷村,使集体利益受到严重的损害。仅税费一项村级共为农户垫付达100多万元。有些村干部为了个人利益,于集体利益不顾,损公肥私,对集体资产乱支滥用,管理上有漏洞,导致集体积累流失的现象较为严重。
村集体经济薄弱,弱化了村集体经济的组织功能,发展生产无财力,提供服务无能力,干部说话无威力,干事无魄力。农村社会化服务功能大大弱化,相当一部分村凡事都向农民要钱,例如:村内通工程、农村电力改造等,导致干群关系紧张,较大程度上影响了村级组织的向心力、凝聚力和号召力。
三、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存在的的问题
多年来,村集体经济始终处于低落状态,主要是受思想观念、创业意识和生产资源的影响,使集体经济停滞不前,甚至倒退,严重地阻碍了集体经济的发展和积累。
一是集体积累来源渠道单一,相当一部分村集体积累为负数,没有什么增收渠道。相当一部分村干部从思想意识上就没有想如何来寻找、拓宽收入来源渠道,得过且过,反正月月有几百块钱的工资,还有几亩地种着,就这样不死不活的应付着,不干事也不惹事,在村里还能当个人头,冲冲人,你就不想想,要不是在村里有个一官半职,老百姓谁能理你。
二是少数村负债过大,存在无钱办事、无力办事的二难境地。三是资源没能得到充分开发利用,闲置、浪费现象严重。
四是非生产性支出过大,部分村干部乱支滥用,管理上有漏洞,导致集体积累流失的现象较为严重。
五是鼓励支持村级发展集体经济的优惠政策少,缺乏强有力的扶持措施和优惠政策。村级发展载体建设力度也不够,导致村集体经济增收的后劲不足。六是发展村集体经济思路狭窄,有的村干部一提及发展,往往过分强调缺乏资金、人才、技术等客观条件,不能立足已有的土地、资源等优势求发展,对发展村集体经济的信心不足、方法不多,存在等、靠、要的思想,缺乏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工作局面难打开。
七是村领导班子素质不高,有的长期处于软弱瘫散状态,村主要负责人变动频繁,不能很好地带领群众发展集体经济。
四、如何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
近年来,针对村集体经济发展滞后的状况,各级政府都相当重视,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取得了相当明显效果。如何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必须结合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改革为契机,以农村社会稳定和村集体经济低风险、高效率动作为原则,坚持以人为本、因地制宜、科学谋划、创新思路的工作方针,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一是强化载体建设,增强村级发展的“造血”功能。
1、加大村创业点建设力度。加大思想解放的力度,加大村级创业点建设步伐,大力实施“凤还巢”工程,把村级创业点建成村级发展的强大磁场,消除少数镇村干部的怕、等、靠、要的思想;多方筹措资金,支持和帮助农民自主创业;鼓励有区位、资源、人才等优势的村,加大村创业点的建设规模和力度;对自身条件不够的村,也要依靠村级自己的力量,创造条件加快村级发展步伐,可充分利用企业、民间资本等外来资金的投入力度,全力推进村级创业点建设,加快推进村创业点建设步伐。
2、加大村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力度。着力打造村综合服务中心为民服务平台,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对广大群众进行农村政策、法律法规、科技信息、实用技术等集中学习培训,引导广大群众到村综合服务中心开展各种活动,着力提高广大群众的科技文化和致富能力。
3、加大高效农业示范区建设力度。按照“一村一品、一村一特”的思路,切实抓好村高效农业的规划、发展,加大农业新产品、新技术、新机械的推广和运用力度,加大农田改造投入力度,增加农田产出,促进农业增效,增加农民收入,不断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二是注重政策、人才扶持,增强村级发展的“活血”功能。
1、突出政策扶持。良好的优惠政策能够激活各生产要素,促进经济快速发展。上级政府要在不同时期有针对性地制定激励扶持农村发展的政策,及时出台相关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政策、规定、意见,对人员、资金、奖励等方面都有明确规定,为村集体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为能人创办项目,放开手脚,为加快强村富民增添翅膀。
2、突出干部人才队伍建设。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主要在于选好“一能人”、配强“一班人”、培养“一批人”、富裕“一村人”。一是要选准配强村领导班子,实施“能人治村、能人兴村、能人富村”战略,将那些个人无致富项目、无带富能力的村支部书记换下来,把那些事业心强、懂经营、会管理、具有发展集体经济的强烈意识、开拓精神和无私奉献、不怕吃苦、秉公办事、廉洁自律的人选进班子,提高村级班子发展集体经济的能力。二是强化学习培训。加大村干部外出学习考察的力度,进一步解放思想,拓宽他们的视野和抓农村工作的思路;加大内部培训教育力度,结合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实际需要,邀请各类专家、学者来实地教授、举办培训班,提高村支部书记的综合素质。三是加大人才队伍培养力度。建立健全村级后备干部队伍选拔培养制、农村实用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制、农村各类经纪人队伍培养制、大学生村官定向培养制等一系列农村人才队伍建设长效机制,大力培育本地乡土人才,充分发挥“土秀才”的示范、引导、带动作用,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支撑。
3、突出产业组织服务作用。挖掘自身优势,采取不同经济发展模式,为增强集体经济拓宽发展渠道。加大村级党组织的设置改革力度,以产业为依托,以农户为基础,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或协会,实现村、民收入“双轮”驱动。加大党支部+专业合作社、党支部+协会、党支部+企业+基地的组建力度,让农民自主进行选择和加入,充分发挥专业合作组织的优势,提高抗拒市场风险和市场竞争的能力;对具有发展高效农业和规模经营的村,结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围绕主导产业,组建生产、加工和流通环节的中介组织,搞好产前、产中、产后有偿社会化服务,创办多种形式的村级经营性服务实体,兴办合作经济组织,开展购销服务等多种形式增加村集体收入,充分发挥产业组织在推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中的巨大作用。
4、突出民主机制建立。加大村级民主建设进程,不断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增强村级党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战斗力。进一步深化党群议事会制、民主生活会制、村务财务集中会审制等一系列制度,进一步建立、健全村党建工作制度;通过党员大会、村民代表大会、村务公开栏以及开展专项检查、召开现场观摩会等有效措施,大力推进阳光行政、阳光议事工作,使村级重大事项和决策都有群众代表参与,村务、财务实行群众点题公开,全面推进农村基层民主建设进程。
三是坚持内管外联,增强村级发展的“化血”功能。
1、加强经济管理,认真落实各项规章制度,为增强集体经济强化监督机制。继续加强村级集体经济的财务管理和民主监督机制,防止集体资产流失,节约各项经费支出,减轻集体经济负担,实现集体经济的资产积累。一是内部管理制度要再落实,提高资金利用的透明度,防止集体资产、资金、资源造成不必要的流失和浪费。二是非生产性开支要再压缩,严格按规定控制报刊费、电话费、接待费等费用的支出总量。有必要探讨实行村支部书记公职化改革,减少村干部职数,减轻村集体负担。三是村务公开要再透明,提高村民对村务公开的认识,对不公开、假公开和半公开的现象实行有效监督;经管站要加大对村务公开的检查力度;重大投资决策和建设项目,必须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提高村务公开的透明度。
2、加大村级债权清收,将过去的群众往来与农户核对清楚,根据实际情况,订立还款计划,有矛盾的要处理到位,协调到位,对重点户依法进行清收。村级债权债务是当前制约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各村要根据实际情况适时对债权债务进行一次彻底的清理整顿,包括帐内、帐外的,应回收的各种欠款一定要收回。同时,把村级债务控减工作纳入政府目标进行考核,建立债务内部控制和责任追究制度,力求控新债、化旧债。
3、加大“三资”管理。村集体的资产、资源,要做到数目清楚、产权明确,充分发挥其经济和社会效益。对于村集体资产,要在资源性资产抓开发、经营性资产抓创收的同时,也要抓好公益性资产的管护和流动性资产的规范管理工作,杜绝集体资产“跑、冒、滴、漏”的现象。坚决清理集体资产,包括资金、厂房、设备、资源等,采取变卖、租赁、抵帐等手段,化解村级不良债务。一是有效盘活集体资产,开展资本经营。加快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股份合作制改革和集体资产运作主体的建立健全,通过盘活现有农村集体资产来不断增加集体资产收益;通过拍卖、出租、入股等方法,充分开发利用现有“四荒”资源,发展农林特产业。对村集体所有的闲置资产、“四荒”资源、水利设施等,通过拍卖、租赁、承包等多种方式综合开发利用,发挥现有存量资产的效益,多方增加集体收入。比如对村级林木,采取“村有、民护、分成”或对外招投标承包的管理方式,培植集体财源。比如对村所有的房屋、厂房等固定资产采取合作、租赁、联营等方式参与开发和经营,实现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二是搞活土地经营,以土地生财增加收入。依法经营土地资产,通过引导、鼓励集体非农建设用地以使用权入股、租赁等形式与单位和其他经营组织合作,增加集体收入。三是鼓励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开展土地整理和村庄整治,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新增有效耕地归村集体所有和经营。同时加大村“三资”监管、查处力度,发现违规的,坚决查处到人。
4、加大激励扶持,切实提高政策利用效率,为增强集体经济寻求政策支撑。一是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列入农村经济工作的总体规划,合理确定指标,并从信息、人才、技术、立项等方面寻求帮助。二是通过借助外力发展壮大集体经济,通过招商引资、联合开发等形式,大搞资源开发与利用,增加集体经济收入。三是加强对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典型和事迹的宣传,形成发展集体经济的良好社会氛围。四是对集体经济发展好的村干部制定奖励政策,使村干部的报酬增长与集体经济的发展、集体积累的增加有机挂钩,形成内在的激励机制。五是充分利用“三个全覆盖”和“结对帮扶”政策,加大与帮扶部门和职能部门联系,通过切实的帮扶增强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全力加快新农村建设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