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安思危观后感(大全五篇)

时间:2019-05-14 00:17:5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居安思危观后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居安思危观后感》。

第一篇:居安思危观后感

《居安思危》观后感

———陈秀华

中国历史至1840年陡然改道,被迫并入以资本主义全球扩张为核心的世界近现代史,中华民族的基本任务由此发生根本转变。能否在世界资本主义的等级-竞争体系中死地求生乃至后来居上,便成为一切政党、制度、路线、政策、理论、文化、人格、审美等等的首要试金石。在这一点上,中俄两国的经历如出一辙。两国都是扶着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旗杆,从民族危亡的险境中爬起身来;都是以高度军事化的政治手段森严壁垒,抗衡虎伺狼环的外部环境;都是以高度政治化的经济手段集中人力物力,在工业化道路上昼夜兼程;后来,又都因集权体制的积重难返而逐渐丧失活力,陷入深刻的危机;最后,又都在危机中左突右冲,改弦易辙,经历了山河巨变。从宏观的相类到微观的相似,两国间高度的可比性为这部以俄为镜、感慨社会主义命运、忧心中华民族前途的作品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中俄两国的社会主义均属国家主义型社会主义。这种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已如前述,世界上诸多苦难民族对它的选择,自有其历史的合理性。这种合理性,由于没有加盖所谓“程序正义”的图章,自然不为专攻法袍法锤的法学家所理解。不过,国家社会主义在完成民族解放、经济独立的任务之后,的确负有“还权于民”的历史责任。能否顺利完成这一过程,让社会主义的公民社会和社会主义民主制度脱胎于社会主义集权体制的蝉蜕,又成为社会主义执政党所要经受的一次个考验。迄今为止,国家社会主义留下的基本是失败的教训。《居安

思危》令人刮目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它对国家社会主义展现了自我批判的一面。讲述特权阶层的第五集最有异彩,它援引苏联解体后所做社会调查:只有极少数人认为原苏共代表了劳动者的利益,而绝大多数人认为它只代表官僚阶层的利益。这个阶层集各种资源、无边权力于一身而又缺乏来自身外的制约,不数十年甚至不数年即完成由“先锋队”向“新阶级”的转变,便势有必至,理由固然了。险恶的内外环境以及与之配套的准军事体制和英雄主义文化(见于苏联粮食人民委员饿晕、中国领袖三月不知肉味之类感人事迹)只能推迟而不大可能取消这一过程。官僚特权阶层不会永远满足于公款消费,当时候到了,他们的欲望就会从使用权膨胀到所有权,就会利用手中的权力把人民的财产正式过户到私人名下,完成从书记到老板的转型。影片所引美国马克思主义学者大卫?科兹的话最为沉痛:苏共是唯一在自己葬礼上致富的政党。作者对于从官僚特权阶层到“资本主义复辟”的演化轨迹采取了直面正视的态度,这赋予影片某种灵魂性的气质,使之截然有别于无信仰、无激情、无眼光的三无式“官”样文章。不过同时,对于从国家社会主义体制到官僚特权阶层的内在发展逻辑,影片时而轻描淡写,时而避实就虚,这也折射出那个体制本身有限的自我反省空间以及自我更新的能力。

中俄两国都经历了沧桑之变。如何看待过来人“他年往事成追忆”时的感受,是需要思想者严肃对待的话题。影片所述俄国普通劳动者对前苏联的怀念,以及一些当年反共斗士的追悔之情,与今天许多中国人由改革开放的拥护者变为否定者、从而同情反右、赞美文革有着

异曲同工之处。这种情绪既有来自对今天现实的真切感受,同时也包含了对过去历史的误读,可信又不可尽信,特别需要治史者理解的态度与分析的眼光。与这种社会心理密切相关的一种思路更是值得警惕:似乎历史只提供流氓资本主义与文革天下大乱两种选择。于是,为避免再陷火坑就要把油锅想成美国进口浴缸;“浴缸”实在呆不下去时又怎么看火坑怎么像珠光宝气的唐代窖藏。这种让极左极右轮流坐庄的思想方法,已经误导了以往的改革,不应再让它误导对改革的反思,对未来的探讨。

影片的名字是“居安思危”。与这个“安”字形成耀眼反差的,是一个资本主义市场体系在中国已大体完成的事实。近三十年来国家社会主义屡战屡退,在社会生活几乎所有部门留下溃败的记录。意识形态包括文艺领域尤其如此,在那里,好像连流氓瘪三都比它更具号召力。如今国家社会主义又开始撤离它的太庙――中国革命的列祖列宗如毛泽东、农民起义之类已被迁出最新版上海历史教科书。当它退到中华民族曾经扶之而起,拄之而行的旗杆下的时候,头上的那面旗帜正在落日的残晖中寂寞飘扬,资本的天下暮色四合,已是万家灯火了。《居安思危》是一部体制内的意外之作,它有力的表达出人意料,诚挚的信仰令人感佩。但它过于眷恋国家社会主义的残山剩水,而不能向更广大的民间、更开阔的视野去寻觅社会主义的新机,使人不由想起易代之际的老臣孤忠以及他们那些衔恨泣血的诗篇。

第二篇:居安思危观后感

居安思危观后感

篇一:《居安思危》观后感

《居安思危》观后感

这些日子钓鱼岛话题很是火热,在国内的一些报道中经常听到的一句话就是“忘战必危”,看过《居安思危》这部纪录片,我对这句话的感受更深了。

苏联共产党,作为一个缔造了世界上第一个人民共和国的政党,一个催生世界无产主义革命浪潮的政党在执政99年后却落了个亡党亡国的命运。这其中的原因必然值得我们深思和借鉴,同时中国作为当今世界上第一大社会主义国家,在当今的世界格局中我们所面对的国际形势和当初苏联共产党所面对的必然有所不同,但是我们应当认识到我们的国际敌人没有变,我们的敌人时时刻刻都在盯着我们酝酿着诡计。虽然近几十年来我们的国家并没有遭遇大规模的战争从而迎来了短暂的发展机遇期,虽然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国家的综合实力不断上升,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是同时我们应当勇于承认我们所遭遇的国内和国外的困遇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庞大和复杂。

看过《居安思危》,我认为我们的国家要想在国外资本实力恶意破坏下保持持续的发展,这要求我们的执政党-共产党要保持其思想的先进性,同时我们每个公民在面对国内国外的困境时都应当保持足够的警惕和保持充分的理智。毫无疑问,执政党在和平繁荣的时期是很容易走向腐化和堕落的,要保证我们党的先进性就要保证每个党员对共产主义信仰的坚定,坚持党内批评-团结-再批评-再团结的思路。苏联共产党在拥有20万党员时候通过暴力革命的方式推翻旧政府,但在它拥有八千万党员的时候却被平静地夺取了领导权。中国共产党 作为执政党在新的历史时期一定要保持其先进性和党员的坚定信仰,只有这样才能做出足够正确的决策,也只有这样才能有足够的力量去执行这些决策。第二个方面就是作为一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必须实施保持警惕和保持理智。我们所生活的年代只是一个相对和平的时期,我们在实现复兴的道路上必然遭遇一系列的困难,我们作为个人就是要保持警惕,防范敌对势力的文化渗透,防范国内外分裂势力的妄图颠覆。在面对西方的文化和价值观时,谨慎思考,取其精华。面对西方自我标榜的所谓“民主”和“自由”,不能被表面粉饰的假像所迷惑,作为个人保持独立的头脑审慎对待。最重要的是无论是党员还是非党员都应当坚定马克思主义,保持绝大多数人思想路线的统一,因为作为一个拥有几千万党员的执政党,崩溃最有可能从内部开始,作为一个拥有亿万人民和辽阔国土的国家,能彻底摧毁它的也最有可能是它自己。这要求我们每一个人在平常的学习中不断去深刻了解马克思主义思想,不断去坚定自己的思想认识,无论在思想还是在行动上都要做一个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

不断学习,坚定信仰,居安思危,我们的国家一定会繁荣昌盛。

41104026 代朝刚

篇二:居安思危观后感

<<居安思危>>观后感

众所周知。世纪之交,在资本主义的故乡,接连爆出三则震惊世界的新闻:1999年,由英国剑桥大学发起,评选“千年第一思想家”,结果是马克思位居第一,而似乎早已被习惯公认为第一的大科学家爱因斯坦却屈居第二。紧随其后,英国BBC广播公司又以同一命题,在全球互联网上公开投票,结果仍然是马克思第一,爱因斯坦第二。2005年7月14日,英国广播公司(BBC)广播第四频道以古今最伟大的哲学家为题,调查了三万多名听众,结果是:共产主义理论奠基人卡尔?马克思以27.93%的得票率荣登榜首,居于第二位的苏格兰哲学家大卫?休谟得票率仅为12.6%,远远落在其后。西方著名的思想家柏拉图、康德、苏格拉底、亚里斯多德等更是望尘莫及,黑格尔甚至没进入前20名。通过学习和接受教育,使自己的内心世界更加充实,心态更加平和,进取心更加坚定,党员意识进一步增强,在思想和工作上都取得新的成绩,使自己成为思想上的先锋,业务上的尖子,努力把党赋予的工作和自己的人生追求融为一体

《居安思危》通过苏共亡党、苏联亡国的历史回放,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世和今生画出一道沉郁悲慨的平行线,中共、中国、乃至中华的来世半隐在那引申出的虚线之中。——苏共亡党的历史教训让我们感到,苏共之所以垮台,并导致苏联解体,是一个由渐变到突变的发展过程,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内部的,也有外部的;有历史的,也有现实的;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有经济的,也有政治的。总之,是各种

因素相互交织和作用的结果,归根结底是苏共自身出了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苏共没有正确认识和对待党的历史及其领导人。苏共不能正确对待党的历史和过去的领导人,是苏共垮台的一个重要原因。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所作的报告全盘否定斯大林,对苏共的打击最大,既否定了斯大林个人,也否定了党的历史,否定了列宁主义,其消极影响存在了几十年。

二、苏共在思想理论建设上没有处理好坚持马克思主义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关系,丧失了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权。

三、苏共改革的路子没有走对,出了问题。斯大林时期苏联经济的发展是比较快的,实现了工业化,奠定了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正是由于那个时期经济发展和国力增强,才有力量打败希特勒。取得卫国战争的胜利。经济上真正出问题是后来。首先经济结构不合理,过分强调发展重工业,特别是军事工业,忽视农业、轻工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很慢,影响了群众的积极性。

四、苏共没有始终加强党的组织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把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好。苏共失败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党的组织建设薄弱,基层组织缺乏凝聚力和战斗力,党员队伍质量下降,不能发挥先锋作用。片中谈到,苏共拥有20万党员时夺取了政权,拥有200万党员时打败了希特勒,而到拥有近2000万党员时却失去了政权,其中的教训十分沉痛。高中时对自己振动最大的一件事莫过于苏联的解

体,可能那会还幻想过有一天能对着红旗宣誓,而它就是红旗的发源地,一个英雄辈出的国度,一个曾经的社会主义基石,自然心往矣。可是衰也忽焉,轰然一刻,恍如烟梦。虽然80年代末已经知道它已经病入膏肓,可还是满心希望回光返照的一天,祝福它重现红旗插上总理府的那一刻辉煌,可惜人算不如天算,气数将近,又遇到一个崇祯一样心浮气躁的末世君主,没几下子,真的折腾完了。虽然后来上学又看了一些苏联历史回顾,可是对这个国家内在的因素还是不甚了了,所以怀着浓厚的兴趣看了几集关于苏联的历史回顾专题,才知道老话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很有道理。如果说斯大林开创了个人崇拜和一言堂,赫鲁晓夫则是对理论断章取义,混淆了矛盾,勃列日涅夫就是一个败家子。头位还只是粘了尘土的好人,老赫则象千创百空的奶酪,剩下的就没法提了。可是不明白了,后两位也是经历了战火考验的军人出身,可是到了和平年代,功成身就了却丧失了思考能力,也许俄国文化底蕴还是不足,少了诸葛亮这另类的相面大师,要不怎么会把老赫之流纳入军中。不过也许这就是欧洲特色,贝当和戈林,也都是一战的知命人士,可是历经一个和平年代后,就成了狗熊的代名词。(戈林表现还好一点,至少德国空军开始还是横扫西欧)。看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怎么理解都对。

五、苏共没有把党的干部队伍特别是各级领导班子建设好,使领导权落入反苏亲美分子手中。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苏联解体、苏共解散已经十五年了。真正总结好苏联垮台的教训,对于坚定共产主义信念

和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因此,必须始终强化自身的思想政治修养,永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一、强学习,提高理论功底。在以后的工作中,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地抓好学习。努力做到:学理论,要抓住实质,在提高理论素养上下工夫,加深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解。学经济,要在市场经济规律和经济发展趋势方面下工夫,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使自己能够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二、强世界观的改造,努力提高政治素质。作为一名统计战线上的青年党员,在各种考验面前必须自重、自警、自励、自律,筑牢思想防线,自觉抵御各种消极腐败的侵蚀。不断加强世界观的改造,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确看待名利、权力和地位,正确对待顺利与困难、成功与挫折、赞扬与批评,以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立足本职,勤奋工作,开拓创新,自觉奉献。

三、端正思想态度,增强党员意识。端正思想态度,把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贯穿始终,并从中找到学习的动力,学习的方向,通过学习和接受教育,使自己的内心世界更加充实,心态更加平和,进取心更加坚定,党员意识进一步增强,在思想和工作上都取得新的成绩,使自己成为思想上的先锋,业务上的尖子,努力把党赋予的工作和自己的人生追求融为一体。篇三:《居安思危》观后感

《居

危》

学生:李威

学号:20080304015 班级:行政管理08-1三十年的改革开放,使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的物质生活条件和精神面貌得到了极大地改善,为中国百姓创造了实实在在的福祉;三十年的改革开放,为中国的发展注入了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一个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中国以焕然一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东方。随着国家的高速发展,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也不断地提升不断巩固,已成为世界上不可忽视的力量。

作为一名大学生,作为伟大祖国的接班人,面对繁荣的现状,我们不能忽视国家内部存在的矛盾,不能忽视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不断渗,不能忘记世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解体。我们要做到“以史为鉴”,深刻分析苏联解体的原因,来指导我们正视我国的现状,正视我国存在的矛盾,深刻的认识到我国存在的危机。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老师带领我们观看专题历史片《居安思危》就变得如此及时,如此的重要。专题历史片《居安思危》从八个方面深刻阐释了苏联共产党诞生、发展、壮大,特别是如何走向溃亡的过程,对苏共的垮台与苏联解体的原因作了全面、深刻的分析。观看八集专题历史片《居安思危——苏共亡党的历史教训》后,我有了以下几方面的认识:

一、人民群众是共产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从《居安思危》这部专题片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个曾经和人民血脉相连的政党在发展过程中,逐渐脱离了人民群众,不再代表人民群众的利益,特权阶层的出现逐渐拉开了党和人民的距离,政治上的争权夺利,党内高层的严重腐败,渐渐脱离了曾经是其执政基础的人民群众,苏共垮台前夕,已不再代表广大苏联人民,它只代表它自己,只代表仅由极少数人构成的党内特权阶层的利益。面对这样一个不代表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党,人民当然没有理由为了阻止它的消亡而去抗争,这样,人民的冷漠与无动于衷也就可以理解了。

我们应从苏共的发展和消亡过程中吸取教训,要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始终不渝的走群众路线。依靠群众,充分发挥群众的作用,使群众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力军,成为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力量之源。

二、一切从实际出发,走适合自己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

苏共是一个有着70年执政史和2000多万党员,曾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并领导其人民创造过令世界瞩目的辉煌成就的大党,正是因此它的灭亡让世界为之震惊。从《居安思危》中我们不难看出教条化地对待马克思主义,扼杀了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是其灭亡的关键原因之一。

从斯大林到赫鲁晓夫,再到勃列日涅夫,在他们的带领下苏联的发展之路是那么的坎坷和曲折。他们都是针对计划经济小修小补,都是照搬西方列强的发展之路,盲目的发展重工业,轻视轻工业,致使国力不断消耗,人民生存环境恶化。不能根据国情的变化而转变发展之路,致使他们走向了灭亡。

改革开放实现了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变,是我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端,正是这三十年使中国由贫穷走向了富强,又落后走向了中兴之路。事实证明,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是正确性,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走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阳光大道。历史见证了改革开放的伟大成果,我们坚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之义道路会越走越好。

三、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不断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首先,苏共在思想理论建设上没有处理好坚持马克思主义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关系,丧失了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权。苏共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党在理论上背离了马列主义,失去了正确理论的指导,失去了对意识形态领域的控制,造成党内外思想混乱和社会政治动荡。赫鲁晓夫上台后,世界政治、经济形势不断变化,科技革命迅速兴起,苏共领导人却视而不见,党的理论没有新的发展,理

论工作长期处于停滞状态。一方面,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了,不能用以解决现实问题,出现反马克思主义的倾向也难应对。另一方面,虽然公开宣传坚持马克思主义原则,但实际上制定了违背马克思主义的路线,实行错误的对外政策,加上党的领导干部言行不一,说一套、做一套,搞特殊、搞腐败,人民群众从不满发展到怀疑马克思主义和对党不信任,而这种情绪又总是被敌对势力所利用,造成了严重后果。

再次,戈尔巴乔夫的修正主义,主张走向“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重申并坚持对苏联共产党和社会主义进行重大的修正与改革。本质上彻头彻尾的资产阶级的性质,意识形态上主张彻底抛弃马克思主义,政治上要求实行资本主义的多党制,戈尔巴乔夫时代在进行所谓政治体制“改革”过程中,在所谓的揭批大量苏联共产党历史上形成的历史罪恶,并掀起了整个社会上丑化、诋毁苏共思潮泛起的基础上,把苏共逐渐被当作了社会向前发展的最大“阻碍机制”、产生一切罪恶的源泉来对待,并及时打出和推行”一切权力重归苏维埃“的旗帜和路线,迫使苏共自己交出交出原来执掌和指挥国家正常运转的各种权力,强调并强制推行交由所谓的直接“选举”出来的“苏联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苏维埃”行使。

通过历史事实做出深入的理论分析,深刻揭示了“依靠无产阶级专政保卫社会主义制度,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揭示了阶级斗争学说和无产阶级专政理论是

第三篇:关于居安思危观后感

关于苏联解体的原因众说纷纭,这些不同的说法试图从各个角度去分析解读苏联灭亡的真实内幕。作为一名纪检工作人员,笔者只想从腐败这个角度去粗略谈谈自己肤浅的看法。下面是写写帮文库的小编为你们整理的文章,希望你们能够喜欢

居安思危观后感

自4月9日前后开始,贵州省气象局举行系列专题讲座,邀请省内有关专家、教授就党的十八大精神为广大干部职工再次进行解读,其中省委党校副校长汪建初先生在其以《中国梦》为题的讲座上谈到的“危机意识”问题时,其声情并茂的讲述可谓振聋发聩,引人深思并感概万千。

危机意识亦即忧患意识,是在社会发展转折或关键时期一种清醒的防范和预见意识,是人类社会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最重要的精神动力,表现为坚强的意志和奋发的精神,源于人类自觉的危机感、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在我国几千年的文明史上,忧患意识是一笔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至今仍然闪耀着熠熠的光辉。我国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早就提出“君子忧道不忧贫”的主张,从安身立命的高度重视忧患意识,并将其当作做人和为官的准则;著名儒家典籍《孟子》散文名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对忧患意识的重要意义进行精辟的论述;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则用“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的辩证法来警醒世人要未雨绸缪、防患未然。

正是上述这种宝贵的精神财富,不断孕育和鼓舞着自古至今一代又一代爱国人士常怀忧国忧民之心,有的甚至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曲惊心动魄的壮歌!

在古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在遭受迫害并放逐江南后又遇国破家亡,其政治理想彻底破灭,挥洒血泪写下了反映他饱含爱国之情和忧患意识的千古绝唱——《离骚》,并怀恨投江以死明志以警世人;唐朝政治家魏征冒着犯上和被杀头的危险,在《谏太宗十思疏》中一针见血地劝谏唐太宗要其“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北宋文学大家范仲淹在遭贬出京之后创作《岳阳楼记》时仍未忘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倡导以天下为己任、任劳任怨、忧国忧民;爱国词人陆游身患重病还在吟哦“位卑未敢忘忧国”……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戊戌变法、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历次运动中,涌现出来的忧国忧民的仁人志士更是不胜枚举!他们无一不是胸怀祖国兴衰和民族存亡、大众疾苦,采取各种不同的方式努力去抗争、去战斗,有的甚至抛头颅、洒热血,献出自己年轻、宝贵的生命,直至换来一个令西方列强震惊的崭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欧阳修在他的《伶官传序》中记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晋王去世时把三支箭赐给庄宗,并嘱咐庄宗不要忘记消灭背叛他的三个仇家的心愿。庄宗将箭供奉在宗庙里,每次出兵作战时均祭祀祷告并抽出一只放入锦囊,命人背着走在队伍的前面以鼓士气,凯旋之后则又隆重地将箭放回。可是等到仇敌消灭、天下平定,谁料却出现一军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逃、军队离散等的衰败场面。因此,作者得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这样饱含忧患意识的宝贵经验教训。

其实,一个国家、一个朝代的兴衰、存亡如此,一个家庭、单位或企业、行业乃至一项事业也莫不如是。

“气象事业是一个新兴的朝阳事业”,贵州省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赵广忠先生日前在与该局广大干部职工集体谈心时,除了主张“有声有色地工作、有情有义地交往、有滋有味地生活”、“好日子,好好过”之外,同时还呼吁大家热爱我们的“朝阳事业”,悉心去呵护和努力为之付出,字里行间无不流露出牵挂事业兴衰的忧患意识!

俗语说得好:创业难,守业更难!其实,要将所守之业发扬光大更是难上加难!因此,我们只有时时警醒自己,从自己做起,真正做到居安思危、深谋远虑,才能齐心合力共同将我们伟大的“朝阳事业”推向更加光辉灿烂的明天!

居安思危观后感

怀揣虔诚的心入剧院,伴随着震撼感观看,带着痛惜和反思离开。这是广大党员干部观看《苏共亡党亡国二十年祭》真实的感受。该片运用大量珍贵的历史资料和那场巨变的亲历者、当事人及普通民众的诉说,全景式地展现了苏共亡党及苏联解体的全过程,深刻揭示了苏共执政70多年和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一夜之间分崩离析、迅速垮台的历史教训。观看完此片,观众久久沉浸在震惊和痛惜中,带着感伤和反思离开。一个可以和美国平起平坐甚至军事上凌驾于美国之上的超级大国一夜之间就土崩瓦解。一个拥有近2000万名的世界第一大党,却丧失了执政地位,亡党亡国。苏共亡党亡国的历史教训永远值得全世界共产党人深刻反思。

苏共执政后期的苏联,各个行业各个部门充斥腐败,社会风气急转直下,道德败坏,整个社会暗流涌动。通过垄断政权而产生的占人口极少数的特权阶层却垄断着整个苏联的财富和权力,造成了整个社会财富向特权阶层集中,社会逐渐分化,而普通百姓的生活日渐贫困或者没有改善,加剧了对享有特权的苏共和官员极度仇恨。腐败现象腐蚀党的肌体,切割党同人民的血肉联系,失去了人民的信任,最终在人民群众的欢呼声中亡党亡国。查看当时的历史资料可以看到表面上的苏共腐败就已经达到了触目惊心的程度。前苏联的官僚特权阶层在得势的几十年间,纷纷把公有财物变成自己的家产,各级官员和企业负责人暗中合作,成为贪婪的掠夺者和腐化的寄生虫。据1962年5月19日的苏联《红星报》报道,列宁格勒一个军用工厂的领导人,把自己的亲信安插在工厂所有关键性职位上,把国营企业变成了“私人企业”。3年内,仅出售自来水笔一项就贪~污了120万卢布。另据1962年5月18日的《乌克兰真理报》报道,哈尔科夫的一个家具厂的厂长,在工厂中附设了一个地下针织车间,进行投机生产。这个厂长有几个老婆,几辆汽车,几所房子,并且是赛马场上的大赌棍。这些企业负责人总是同国家的物资供应部门、商业系统和其它单位的工作人员勾结在一起,在警察和司法机关中也有他们的保护和代理人,甚至还得到了国家机关中高级干部的支持和庇护。据1963年10月20日苏联《消息报》和1964年第12期的《消息报?星期副刊》报道,莫斯科精神病防治所的一个附属工厂的厂长及其一伙,通过贿赂,获得了58部针织机和大量原料,同52个工厂、手工业合作社和集体农庄搭上关系,几年中赚了300万卢布。他们收买了社会保安机关工作人员、监察员、稽查员、巡视员等。仅丘尔巴诺夫就收受贿赂654200卢布,约合105万美元。1983年10月31日,乌兹别克共产党第一书记、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夏?拉?拉希多夫因侵吞数十亿国家资金的乌兹别克棉花案件而自杀。

苏共特权阶层的形成(特权阶层大概4万人左右,算上其家属大概300万人左右),为苏联解体和苏共被解散埋下了“地雷”,也造成了整个社会民众最终抛弃苏共,投向叶利钦的怀抱。官僚特权阶层享有的特殊权利,主要有五个方面:1、特殊工资。即除正式工资之外还同工资一起发给另外一个所谓的“钱袋”,其数额不等,使权贵们的收入高达社会平均水平的四倍。2、特殊供给。各级党政机关均设有内部供销点,政府根据官职大小、地位高低发给一定数量的有价证券,持有者能够买到稀缺商品。3、特殊住房。许多风景名胜避暑胜地,都有大小官员的别墅。4、特殊服务。享有特殊的医疗服务,病房护理周全,伙食好,医疗水平高。配备有小汽车等良好的交通工具,以及大批的服务人员和警卫人员。政府还提供大量的补贴,免费到疗养胜地度假、出国旅游等。5、特殊教育。子女从幼儿园到大学都有保送进入最好的学校享受优秀教育的制度。这些党政要员,不仅是国家资源的分配者,还成为国家资源的占有者、所有者。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官员享受这种特殊权利极为不满。党内官僚特权阶层的存在和腐败之风的蔓延,其危害是不言而喻的。阿尔巴托夫说,腐败在苏联不仅造成了国家物质上的损失,“道德上的损失就更为惨重,社会分化加剧;经常遇到磨难的大多数对那些不仅享受福利照顾而且享有种种特权、任意攫取不义之财而又逍遥法外的‘上流人物’的憎恨之情与日俱增,埋下了社会冲突的地雷”。

整个社会的普遍腐败和过着像沙皇一样生活的特权阶层,政府高官的轿车一路绿灯,从来不知道还有塞车这回事,造成的后果是极为严重的。中国记者亲历苏联解体时发现民众若无其事,街上到处都是在庆祝的民众。1991年8月解散苏共,因苏共名誉扫地,人民没有起来保卫苏共,各级党组织没抵制,军队也分裂和倒戈。人民群众不是隔岸观火,就是幸灾乐祸,甚至直接加入掘墓人行列。心中没有人民,忽视群众利益,加上全面的腐败和特权制度,所以苏共被人民抛弃了。腐败是造成苏联政息党亡的重要原因。我们要从苏共亡党亡国的历史中吸取教训。

一、坚持党要管党。拥有7000多万党员的中国共产党,是世界第一大党。(next88)队伍庞大,人员参差不齐,各种机会主义者可能隐身于党的队伍中,一旦出现危机,这种人会最先跳出来背叛党。革命时期敌人的刺刀清纯了我们的队伍,和平时期,特别是党作为执政党长期执政,各种机会主义者就会混入我们的队伍。要把好队伍入口关,做好党员的考察,发现动摇分子应该及时清理出队伍,反之,就要大胆提拔在危机灾难面前经受得住考验的党员干部。党要运用各种有效措施管理党,居安思危,防患未然。苏共灭亡的一个教训就是没有一个专门管理党员的机构,甚至还不承认社会主义社会有腐败现象存在,放任党员腐化堕落,逐渐脱离群众,有的甚至成了人民群众的公敌。

二、坚持思想政治教育,保持党的纯洁性。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引导和教育广大党员干部。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不断改造主观世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为名所缚,不为利所累,不为色所诱,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

三、重点加强党员干部的监管。进一步加强民主监督,加强政府层级监督,使政府机关置身于广泛有效的监督之下。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没有监管的权力最容易出现以权谋私,权力寻租、权钱交易。在对党员的监管中,重点要放在掌握权力的党员干部上。掌握权力的党员干部,是政府形象的具体代言人,干部出现腐败,影响就会很恶劣,容易败坏党群干群关系,导致人民群众离心离德。

四、建立健全制度体系,用制度管人。建立健全惩防体系,惩防并举,重在预防。加强制度建设,消除深层次体制性矛盾,把防治腐败的要求落实到权力运行的各个环节,逐步铲除容易滋生腐败的土壤和条件,形成完善的制度体系,让权力在阳光下公开透明运行。形成完善的干部选拔机制,防止在选人用人上暗箱操作,从机制上减少和遏制权力寻租。苏共党内官僚特权阶层之所以能够产生和长期存在,最根本的原因是对权力的垄断,尤其是对干部分配、任命权力的垄断。继续完善和执行“三重一大”制度,防止权力过分集中。

五、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各级党员干部要深入群众,了解群众的所思所忧。为民众办实事,办好事,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始终保持查办案件的高压态势,对腐败分子依法依纪、绝不姑息、以反腐倡廉实际成效取信于民,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对反腐败斗争的信心。(范泊静)

居安思危观后感

近期,我办组织观看了《苏共亡党亡国20周年祭》纪录片,该片运用了大量珍贵的历史资料和倾听并记录了20年前那场剧变的亲历者、当事人和普通民众对那场剧变及其后果的诉说,全景式地展现了苏共亡党及苏联解体的全过程,揭示了苏共执政70多年和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一夜之间分崩离析、迅速垮台的深刻历史教训,让我们更深刻体会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唯物主义的历史观,深刻认识了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必要性,进一步增强了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增强了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一、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增强政治意识

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决定了我们必须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中国共产党已经是拥有8500万党员的世界第一大党,每年还有成千上万的新成员加入其中。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趋多样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趋利性和差异性也必然反映到党内来。理想信念的淡漠,价值观念的多元,已经十分明显,在是与非、荣与辱、优与劣、利与弊、得与失等等方面的评价尺度上也是人言人殊,莫衷一是。这已经深深地影响到一些党员对共产主义理想的信仰,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四化的信心,对人民群众的信用。党的执政能力与党的性质、党的宗旨密切相联;同时,党的执政能力又是具体的、实在的,它与8500万党员的素质、形象紧密相连。每一位党员就是构成执政能力的“细胞”,只有一个个这样的“细胞”康健,执政能力才能提高。

因此,我们应从这样的视角看待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问题,自觉抵制各种不良思潮的侵蚀,时刻谨言慎行,做到“不信谣、不传谣”,以历史为鉴,永葆党的纯洁性,牢记党的宗旨,坚定共产主义信念,不断增强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和危机意识,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强化党的纪律约束,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自觉抵御各种诱惑,坚决克服和纠正各种违反党的纪律的行为,进一步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时刻严格要求自己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二、牢记为人民服务宗旨,落实群众路线

我们要按照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要求,坚决反对“四风”,防止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必须践行宗旨,乐于奉献。戈尔巴乔夫执行的改革成为新生资产阶级的催化剂,大批干部腐败变质。苏联解体后,莫斯科的大富豪、俄国政府中的高官,不少是原来苏共的干部,干部贪腐,脱离群众,成了党和国家的蛀虫,最后历史证明一个腐朽的政党是必将被人民所抛弃的。作为执政党的党员要密切联系群众,经常深入群众,了解群众,倾听群众的心声,把握群众的思想脉搏,及时反映群众的意愿,真正在与广大群众的交心交友中增进对群众的理解和与群众的血肉感情。从财政监督工作的具体实践来讲,就是要深入基层,了解基层单位的财务管理状况及执行国家重大财税政策的有关情况,听取一线群众有关国家财税政策改革的意见建议,了解基层群众的具体诉求,不断改进工作作风,多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切实帮助群众排忧解难。

三、珍惜和平与安定,积极进取奋斗

我们党是国家的执政党,党的团结发展关系到国家的富强,民族的复兴,人民的幸福,只有国泰民安,人民才能安居乐业。历史和实践表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是革命最彻底、代表中国最广泛阶层的利益、得到广大人民拥护的政党。当前我党领导下的中国,是经济发展最好、社会变化最大、人民最有幸福感的时期。

所以我们每一个共产党员都应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不断增强居安思危的思想意识,坚定社会主义信念,紧紧围绕在党中央周围,带头弘扬积极进取、艰苦创业的优良作风,坚决反对和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腐朽思想,反对与抵制各种反科学思潮,永远保持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以高尚的人格魅力感召和凝聚广大群众,为单位和社会的团结和谐稳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为党的事业、国家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

居安思危观后感

10月15日,松江东方有线公司第一党支部组织支部全体党员、中层以上领导干部认真观看了《居安思危》教育参考片之《苏联亡党亡国20年祭——俄罗斯人在诉说》。该片运用大量珍贵的历史史料,记录了那段历史的亲历者对那场巨变的诉说,全景式地展现了苏共亡党及苏联解体的全过程。

1917年列宁领导的俄国十月革命取得伟大的胜利,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苏共在执政74年后就迅速垮台,苏联解体,世界政治地图上一大片红色区域消失。

时隔20余年,再回看苏联的荣辱兴衰,让我们在感受到惋惜的同时,也体会到了深刻的教训。在戈尔巴乔夫执政时期,苏共党内腐败严重,莫斯科的特供商店达100多处,在这里各种进口的生活用品应有尽有,供高级干部享用,党的高层背离组织,丢弃信仰,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盛行,严重地脱离了群众,逐渐将一个伟大的政党推向灭亡。以史为鉴,反思自己的思想、工作等各方面,它提醒着我们每个共产党员要永远牢记党的宗旨,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密切联系群众,加强学习,严格自律,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关于居安思危观后感

三十年的改革开放,使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的物质生活条件和精神面貌得到了极大地改善,为中国百姓创造了实实在在的福祉;三十年的改革开放,为中国的发展注入了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一个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中国以焕然一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东方。随着国家的高速发展,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也不断地提升不断巩固,已成为世界上不可忽视的力量。

作为一名大学生,作为伟大祖国的接班人,面对繁荣的现状,我们不能忽视国家内部存在的矛盾,不能忽视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不断渗,不能忘记世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解体。我们要做到“以史为鉴”,深刻分析苏联解体的原因,来指导我们正视我国的现状,正视我国存在的矛盾,深刻的认识到我国存在的危机。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老师带领我们观看专题历史片《居安思危》就变得如此及时,如此的重要。专题历史片《居安思危》从八个方面深刻阐释了苏联共产党诞生、发展、壮大,特别是如何走向溃亡的过程,对苏共的垮台与苏联解体的原因作了全面、深刻的分析。观看八集专题历史片《居安思危——苏共亡党的历史教训》后,我有了以下几方面的认识:

一、人民群众是共产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从《居安思危》这部专题片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个曾经和人民血脉相连的政党在发展过程中,逐渐脱离了人民群众,不再代表人民群众的利益,特权阶层的出现逐渐拉开了党和人民的距离,政治上的争权夺利,党内高层的严重腐败,渐渐脱离了曾经是其执政基础的人民群众,苏共垮台前夕,已不再代表广大苏联人民,它只代表它自己,只代表仅由极少数人构成的党内特权阶层的利益。面对这样一个不代表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党,人民当然没有理由为了阻止它的消亡而去抗争,这样,人民的冷漠与无动于衷也就可以理解了。

我们应从苏共的发展和消亡过程中吸取教训,要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始终不渝的走群众路线。依靠群众,充分发挥群众的作用,使群众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力军,成为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力量之源。

二、一切从实际出发,走适合自己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

苏共是一个有着70年执政史和2000多万党员,曾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并领导其人民创造过令世界瞩目的辉煌成就的大党,正是因此它的灭亡让世界为之震惊。从《居安思危》中我们不难看出教条化地对待马克思主义,扼杀了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是其灭亡的关键原因之一。

从斯大林到赫鲁晓夫,再到勃列日涅夫,在他们的带领下苏联的发展之路是那么的坎坷和曲折。他们都是针对计划经济小修小补,都是照搬西方列强的发展之路,盲目的发展重工业,轻视轻工业,致使国力不断消耗,人民生存环境恶化。不能根据国情的变化而转变发展之路,致使他们走向了灭亡。

改革开放实现了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变,是我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端,正是这三十年使中国由贫穷走向了富强,又落后走向了中兴之路。事实证明,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是正确性,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走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阳光大道。历史见证了改革开放的伟大成果,我们坚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之义道路会越走越好。

三、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不断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首先,苏共在思想理论建设上没有处理好坚持马克思主义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关系,丧失了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权。苏共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党在理论上背离了马列主义,失去了正确理论的指导,失去了对意识形态领域的控制,造成党内外思想混乱。赫鲁晓夫上台后,世界政治、经济形势不断变化,科技革命迅速兴起,苏共领导人却视而不见,党的理论没有新的发展,理

论工作长期处于停滞状态。一方面,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了,不能用以解决现实问题,出现反马克思主义的倾向也难应对。另一方面,虽然公开宣传坚持马克思主义原则,但实际上制定了违背马克思主义的路线,实行错误的对外政策,加上党的领导干部言行不一,说一套、做一套,搞特殊、搞腐败,人民群众从不满发展到怀疑马克思主义和对党不信任,而这种情绪又总是被敌对势力所利用,造成了严重后果。

再次,戈尔巴乔夫的修正主义,主张走向“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重申并坚持对苏联共产党和社会主义进行重大的修正与改革。本质上彻头彻尾的资产阶级的性质,意识形态上主张彻底抛弃马克思主义,政治上要求实行资本主义的多党制,戈尔巴乔夫时代在进行所谓政治体制“改革”过程中,在所谓的揭批大量苏联共产党历史上形成的历史罪恶,并掀起了整个社会上丑化、诋毁苏共思潮泛起的基础上,把苏共逐渐被当作了社会向前发展的最大“阻碍机制”、产生一切罪恶的源泉来对待,并及时打出和推行”一切权力重归苏维埃“的旗帜和路线,迫使苏共自己交出交出原来执掌和指挥国家正常运转的各种权力,强调并强制推行交由所谓的直接“选举”出来的“苏联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苏维埃”行使。


第四篇:居安思危观后感

篇一:居安思危观后感

前两天观看《居安思危》这部影片前三集,在近二个小时放映过程中,情节扣人心弦。剧中以列宁建立政权到最后的剧变、解体,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员,我的感想如下:

一、坚定不移地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坚持科学发展观,注重思想政治修养,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树立无产阶级的世界观、人生 观、价值观,时刻牢记并努力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始终坚持忠于党、忠于于祖国、忠于人民的政治本色,不断提高政治、理论、思想意识,职业道德、社会公德等方面的觉悟,不断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努力争做一名政治思想过硬,业务技能过硬的职工。

二、廉洁奉公,爱岗敬业,严格要求,认真做好本职工作。作为一名党员,要向身边的优秀党员学习,以他们为榜样,做到廉洁奉公,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始终想着所做的每一件事都事关党员形象,时刻约束自己。在实际工作中,时刻严格要求自己,严谨、细致,尽职尽责,努力做好本职工作,认真完成部门、领导交办的各项任务,积极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三、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一定要更加认真负责,牢牢记住入党誓词,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严格地用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努力向优秀的党员同志看齐,为实现长沙水文的发展,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生。

篇二:居安思危观后感

专题历史片《居安思危》阐释了苏联共产党诞生、发展、壮大,特别是如何走向溃亡的过程,对苏共的垮台与苏联解体的原因作了全面、深刻的分析,给我感触最深的一点是,在戈尔巴乔夫宣布苏联解体、苏共下台后,竟然没有一个苏共党组织、一个党员公开对此表示反对或进行抗争。从表面上看,这一现象似乎令人难以理解的,因为这毕竟是一个有着70年执政史和2000多万党员,曾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并领导其人民创造过令世界瞩目的辉煌成就的大党。

然而,从《居安思危》这部专题片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个曾经和人民血肉相连的政党在它自身的发展过程中,逐渐脱离了人民群众,特权阶层的出现逐渐拉开了党和人民的距离;教条化地对待马克思主义,扼杀了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在政治上实行个人专权、破坏党内和党外民主,渐渐脱离了曾经是其执政基础的人民群众,苏共垮台前夕,当时的苏共领导人不仅在思想上取消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还在在党内监督机制上否定民主集中制,推行绝对民主化。此时的苏共已不再代表广大苏联人民,它只代表它自己,只代表仅由极少数人构成的党内特权阶层的利益。面对这样一个不代表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党,人民当然没有理由为了阻止它的消亡而去抗争,这样,人民的冷漠与无动于衷也就可以理解了。我们应从苏共的发展和消亡过程中吸取教训,不让历史悲剧再次重演。

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无论在其成功的方面,还是在错误、失败的方面,其经验和教训对我党我国都是一笔宝贵的财富。自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创造了许多辉煌的经济奇迹,成就固然欣喜,但我们也不能头脑发热,必须保持清醒和冷静,居安思危,认清中国依然是发展中国家这一基本国情,中国与世界一流大国之间仍存在差距。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指出:“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对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任务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和紧迫。全党必须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常怀忧党之心,恪尽兴党之责,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继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确保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这段话充分说明了我党对于现在国际形势清楚的认识,以及对于自身的严格要求。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是古人的经验和教训,是规律。四中全会提出必须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具有深远意义,它关系着党的命运,而党的命运,决定着民族兴衰、国家强弱和人民的福祸。面对现在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我党如何才能发展壮大,带领中国走向富强,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坚持贯彻落实马克思主义思想。苏共垮台、苏联崩溃并不能说明马克思主义失灵。

尽管苏联的悲剧已成事实,但中国等国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并没有因此而停止。尽管一百多年来,世界发生了巨大变化,西方国家实施了各种拯救资本主义的方案,但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仍然没有改变。因此,马克思对资本、资本主义的分析、批判就依然有效。只要人类历史的演进没有终止,无论人类社会生活发生怎样的变化,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依然具有无可替代的解释力。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本身具有科学的、理性的力量,它靠的是以理服人,只有在讲科学道理的基础上,只有让人民感受到,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制定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是真正符合人民利益的,才能有效地让人民相信马克思主义,接受马克思主义,所以我们应该坚持贯彻落实马克思主义思。

篇三:居安思危观后感

专题历史片《居安思危》阐释了苏联共产党诞生、发展、壮大,特别是如何走向溃亡的过程,对苏共的垮台与苏联解体的原因作了全面、深刻的分析,给我感触最深的一点是,在戈尔巴乔夫宣布苏联解体、苏共下台后,竟然没有一个苏共党组织、一个党员公开对此表示反对或进行抗争。

从表面上看,这一现象似乎令人难以理解的,因为这毕竟是一个有着70年执政史和2000多万党员,曾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并领导其人民创造过令世界瞩目的辉煌成就的大党。然而,从《居安思危》这部专题片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个曾经和人民血肉相连的政党在它自身的发展过程中,逐渐脱离了人民群众,特权阶层的出现逐渐拉开了党和人民的距离;教条化地对待马克思主义,扼杀了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在政治上实行个人专权、破坏党内和党外民主,渐渐脱离了曾经是其执政基础的人民群众,苏共垮台前夕,当时的苏共领导人不仅在思想上取消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还在在党内监督机制上否定民主集中制,推行绝对民主化。

此时的苏共已不再代表广大苏联人民,它只代表它自己,只代表仅由极少数人构成的党内特权阶层的利益。面对这样一个不代表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党,人民当然没有理由为了阻止它的消亡而去抗争,这样,人民的冷漠与无动于衷也就可以理解了。我们应从苏共的发展和消亡过程中吸取教训,不让历史悲剧再次重演。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无论在其成功的方面,还是在错误、失败的方面,其经验和教训对我党我国都是一笔宝贵的财富。自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创造了许多辉煌的经济奇迹,成就固然欣喜,但我们也不能头脑发热,必须保持清醒和冷静,居安思危,认清中国依然是发展中国家这一基本国情,中国与世界一流大国之间仍存在差距。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指出:“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对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任务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和紧迫。全党必须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常怀忧党之心,恪尽兴党之责,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继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确保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这段话充分说明了我党对于现在国际形势清楚的认识,以及对于自身的严格要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是古人的经验和教训,是规律。四中全会提出必须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具有深远意义,它关系着党的命运,而党的命运,决定着民族兴衰、国家强弱和人民的福祸。

面对现在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我党如何才能发展壮大,带领中国走向富强,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坚持贯彻落实马克思主义思想。苏共垮台、苏联崩溃并不能说明马克思主义失灵。尽管苏联的悲剧已成事实,但中国等国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并没有因此而停止。尽管一百多年来,世界发生了巨大变化,西方国家实施了各种拯救资本主义的方案,但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仍然没有改变。因此,马克思对资本、资本主义的分析、批判就依然有效。只要人类历史的演进没有终止,无论人类社会生活发生怎样的变化,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依然具有无可替代的解释力。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本身具有科学的、理性的力量,它靠的是以理服人,只有在讲科学道理的基础上,只有让人民感受到,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制定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是真正符合人民利益的,才能有效地让人民相信马克思主义,接受马克思主义,所以我们应该坚持贯彻落实马克思主义思想。

二、紧密联系人民群众,将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苏共的垮台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苏共脱离了人民群众,搞起了特权化。中国共产党应吸取这一经验教训,时刻与人民群众保持紧密联系,将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努力为人民群众谋求利益,这样才能得到人民的支持,才能不断发展壮大。

三、坚持改革开放,努力发展经济建设。只有国家富强了,才保证国家的安全稳定,才能使人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得到提高,这样才会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

作为一名大学生,作为祖国的未来,我们肩负着振兴祖国的历史重任,更应该有居安思危的意识。我们应该做到:

一、坚定地拥护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我们应当关心国家大事,了解当今世界发展的趋势,尤其是中国在国际上所处的环境,敏锐观察和判断国际动向,将祖国的命运与自己紧密联系起来。

二、用马克思主义思想武装头脑。马克思主义是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是工人阶级的世界观,是工人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是工人阶级争取阶级解放和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用马克思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才能更好地为党和祖国的发展做贡献。

三、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我们应当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积极迎接科技和知识经济的挑战。

四、积极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投身于社会经济建设。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民族不竭的动力,只有不断改革,着眼于历史的高度,取其精华、取其糟粕、推陈出新,一个国家、一个政党才能永葆青春。

第五篇:居安思危观后感

居安思危观后感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居安思危观后感》的内容,具体内容:唐朝政治家魏征冒着犯上和被杀头的危险,在《谏太宗十思疏》中一针见血地劝谏唐太宗要其“居安思危,戒奢以俭”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阅!篇 1 首...唐朝政治家魏征冒着犯上和被杀头的危险,在《谏太宗十思疏》中一针见血地劝谏唐太宗要其“居安思危,戒奢以俭”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阅!

篇 1

首先感谢老师给予我这次机会观看《居安思危》,这部片子让我思考了很多,即使我的有些思想十分的浅薄,学生依然想表达出自己的或许不如别人如此高深的些许感受。

总的来说,《居安思危》包括八个章节,主要涵盖了苏共的产生,发展和变化等方面的内容。下面我主要分别从各章内容的分析中,得出一些自己的思考。

(一)内容分析

1、苏共兴衰的历史轨迹

列宁执政时间为 7 年,从 1917 年-1924 年;斯大林执政时间为 29 年,从1924 年-1953 年;赫鲁晓夫执政时间为 11 年,从 1953 年-1964 年;勃列日涅夫执政时间为 18 年,从 1964 年-1982 年;安德罗波夫和契尔年科的执政时间为 3 年,从 1982 年-1985 年;戈尔巴乔夫执政时间止于 1991 年。

这些苏共最高领导人由于身居高位,对苏联的经济政治以及社会各方面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有好的,积极的因素,当然也包括不好的,消极的因素。尤其到了苏联共产党执政后期,苏共最高领导人的决策思想等方面的错误,更是对苏联解体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2、苏共的基本理论及指导方针

苏共执政初期,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坚决拥护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主张实行无产阶级专政。斯大林执政时期,实行了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模式,也称斯大林模式,对全国的社会经济政治实行高度控制。到了赫鲁晓夫执政时期,开始全盘否定斯大林,甚至否定马克思主义,出现了怀疑社会主义的原则性错误。赫鲁晓夫之后的苏共最高领导人,使执政模式进一步僵化,尤其在戈尔巴乔夫时期,宣扬实行西方的多党制,议会民主制以及意识形态多元化,改变了社会主义性质和发展的方向,犯了不可原谅的错误。

篇 2月 15 日,松江东方有线公司第一党支部组织支部全体党员、中层以上领导干部认真观《居安思危》教育参考片之《苏联亡党亡国 20 年祭——俄罗斯人在诉说》。该片运用大量珍贵的历史史料,记录了那段历史的亲历者对那场巨变的诉说,全景式地展现了苏共亡党及苏联解体的全过程。

1917 年列宁领导的俄国十月革命取得伟大的胜利,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苏共在执政 74 年后就迅速垮台,苏联解体,世界政治地图上一大片红色区域消失。

时隔 20 余年,再回看苏联的荣辱兴衰,让我们在感受到惋惜的同时,也体会到了深刻的教训。在戈尔巴乔夫执政时期,苏共党内腐败严重,莫斯科的特供商店达 100 多处,在这里各种进口的生活用品应有尽有,供高级干部享用,党的高层背离组织,丢弃信仰,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盛行,严重地脱离了群众,逐渐将一个伟大的政党推向灭亡。以史为鉴,反思自己的思想、工作等各方面,它提醒着我们每个共产党员要永远牢记党的宗旨,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密切联系群众,加强学习,严格自律,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篇 3

前两天观看《居安思危》这部影片前三集,在近二个小时放映过程中,情节扣人心弦。剧中以列宁建立政权到最后的剧变、解体,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员,我的感想如下:

一、坚定不移地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坚持科学发展观,注重思想政治修养,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树立无产阶级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时刻牢记并努力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始终坚持忠于党、忠于于祖国、忠于人民的政治本色,不断提高政治、理论、思想意识,职业道德、社会公德等方面的觉悟,不断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努力争做一名政治思想过硬,业务技能过硬的职工。

二、廉洁奉公,爱岗敬业,严格要求,认真做好本职工作。作为一名党员,要向身边的优秀党员学习,以他们为榜样,做到廉洁奉公,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始终想着所做的每一件事都事关党员形象,时刻约束自己。在实际工作中,时刻严格要求自己,严谨、细致,尽职尽责,努力做好本职工作,认真完成部门、领导交办的各项任务,积极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三、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一定要更加认真负责,牢牢记住入党誓词,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严格地用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努力向优秀的党员同志看齐,为实现长沙水文的发展,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生。

下载居安思危观后感(大全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居安思危观后感(大全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居安思危观后感

    《居安思危——苏共亡党的历史教训》观后感 1111210059 那达翔基础医学院免疫系 看了纪录片《居安思危——苏共亡党的历史教训》,使我受到了很大的触动。该片围绕苏共亡党、......

    《居安思危》观后感(合集)

    《居安思危》观后感 在课堂上看了《居安思危》这部纪录片,对我的感触很大,长达几小时的电视片,同学们凝神聚目,在感受前苏联的辉煌与衰败的同时,我们不禁感叹――中国的发展道路......

    居安思危观后感

    居安思危观后感 怀揣虔诚的心参与观影《居安思危》,心绪在震撼中跌宕起伏,最后带着痛惜和反思离开。这是我的真实的感受。该片运用大量珍贵的历史资料和那场巨变的亲历者、当......

    居安思危观后感

    观后感 众所周知。世纪之交,在资本主义的故乡,接连爆出三则震惊世界的新闻:1999年,由英国剑桥大学发起,评选“千年第一思想家”,结果是马克思位居第一,而似乎早已被习惯公认为第一......

    《居安思危》观后感大全

    《居安思危》观后感 “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开放,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和现代化事业就会被葬送”。 “实行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中国的强国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的历史性决策”。......

    居安思危观后感

    《居安思危》观后感 苏联解体,对于全球的社会主义运动来说是一个沉重的打击。有人说,苏联的解体是西方和平演变的结果,也有人说,苏联的解体是由于苏共中央内部出现问题而导致的......

    居安思危观后感

    《居安思危》观后感 1991年11月5日,也就是十月革命节的前夕,在没有外敌入侵和特大自然变故的情况下,随着叶利钦发布命令,完全禁止苏共和俄共在俄联邦境内的所有活动,至此,经历了93......

    《居安思危》观后感

    观《居安思危》有感专业:控制工程学号:2111103178姓名:罗威强“亲爱的朋友,我们都爱列宁山,让我们迎接黎明的曙光,从高高山上我们遥望四方,莫斯科的风光多明亮,工厂的烟囱高高插入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