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宜君县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调研报告
宜君县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调研报告
一、林业有害生物现状及存在问题
1.发生概况
我县现有林地面积10.2万公顷,主要树种有油松、侧柏、槐树、杨树、栎类等用材林和红枣、苹果、核桃、柿子、桃、梨等经济林。我县林木病虫害以杨树食叶害虫、杨树蛀干害虫、杨树病害、油松红脂大小蠹及经济林病虫害等为主,其他还有槐尺蠖、木橑尺蠖等。林业有害生物逐年上升,危害日益加重,松材线虫又兵临城下,对我县造林绿化成果构成威胁。
2、全县森防机构现状
我县现有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1个,全县有测报点10个,测报员79人,各林场及林业工作站至少有一名测报人员。各测报站点都能积极开展森防的各项工作,按时开展病虫情况测报,及时发布病虫情报,适时组织开展病虫防治工作,积级开展森林植物调运检疫和种苗产地检疫工作,逐步形成了测报,检疫,防治三个网络,但是,我县森防站建设及网络建设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基层森防人员不够稳定,对防治工作带来一定的影响;测报、检疫设备简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测报、防治和检疫的质量;森防人员素质偏低,1
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测报,检疫,防治网络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3、仪器设备配备及设施建设
近几年,我县森防仪器设备逐渐增多,县森防站及测报站点配备了显微镜、解剖镜、电脑、黑光灯、昆虫采集工具等。但喷药器械偏少。
4、测报工作开展情况及存在问题。
我县狠抓了森林病虫害测报工作。全县现有测报点10个,其中国家级中心测报点1个,配备专兼职测报员79人。为搞好此项工作,我县每年制定《宜君县主要森林病虫害预测预报工作方案》,组织开展越冬前后及发生期病虫情调查,各测报点加大测报力度,及时调查虫情,为防治提供可靠依据。为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存在问题:一是用于测报的经费偏少,影响了测报工作的开展;二是测报设备手段落后,缺乏测报车辆;三是测报缺乏系统性,人员不足。
5、防治工作开展情况及存在问题。
几年来,我们认真贯彻执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检疫条例》,强化了森防目标管理工作,继续推行了森林病虫害限期除治制度,完善了防治、测报、检疫三个网络,主抓了油松、侧柏、杨树、槐树苹果等树种病虫害防治工作。开展了油松红脂大小
蠹,松材线虫、杨树食叶害虫、杨树蛀干害虫槐树害虫、苹果等病虫害的防治工作,特别是近几年来,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有效开展,使我县主要森林病虫害的危害得到有效控制。通过开展卓有成效的防治工作,使我县主要林木病虫害得到有效控制,保护了我县造林绿化成果,促进了我县生态环境建设。为了搞好森防工作,县森防站每年印发病虫情报和防治技术资料,积极督导开展防治。县林业部门积极筹资备药,主要领导亲自抓防治工作,技术人员不辞劳苦,深入发生区调查虫情,指导防治。我县采取了群众防治和专业队防治相结合,重点防治和一般防治相结合,限期防治和自觉防治相结合。对主要通道绿化树木、退耕还林树木、天保树木、防护林树木进行了重点防治。同时利用电视台、广播等形式进行宣传发动,指导开展有效防治。成立防治督查小组,对防治情况进行督查,对防治不力的单位,责令限期除治,进行电视曝光。保证了林木的正常生长,有效地保护了我县的造林绿化成果。
存在问题:(1)病虫害发生面积居高不下,发生种类繁多,红脂大小蠹等病虫害危害日益严重,若不及时开展防治近几年有大面积暴发成灾的可能性。
(2)人工林面积不断增加,且人工林多为单一树种、单一结构的纯林,生态系统非常脆弱,病虫害同步增加。
(3)长期不合理的使用化学农药。病虫害暴发后,一味依赖化学农药,不仅杀伤大量天敌,使病虫产生抗药性,而且造成森林生态环境恶化。另外,防治手段不能适应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客观要求,缺少符合林业特点的防治药剂和药械,防治效率较低。
(4)防治工作始终处于被动救灾的状态。几十年来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大多数是围绕救灾而展开的,没有在防灾控灾上下功夫,防治工作始终处于被动局面。
(5)用于防治工作的经费短缺,用于防治的仪器设备偏少,人员偏少,影响了防治工作的正常开展。
6、防治服务体系建设及标准站建设情况。
我县不断加强防治服务体系建设,积极完善森林病虫害防治体系建设,层层有森防服务人员,利用多种形式搞好技术服务,每年举办培训班,推广森防新技术,积极开展经济林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确保有虫不成灾。
7、科技成果及新技术应用情况。
我县太安林场开展的《油松红脂大小蠹防治新技术》项目,已积极申报铜川市科技进步奖。
我县积极组织森防新技术推广工作,开展了杨树食叶害虫综合防治技术推广,油松红脂大小蠹病虫害防治新技术推广。
二、全面提升森防工作的对策措施
1、正确处理好森林资源培育和保护的关系,充分发挥森防工作在有效保护森林资源和造林绿化成果中的作用。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把病虫害防治贯穿于森林资源培育的全过程,在森林培育过程中,在营林的各个环节如选种、育苗、选地、造林、经营、抚育及采伐中,注意保障树木的健康生长,减少病虫来源,协调各生物间关系,提高树木抗性,是实施森林病虫害由被动防治为主动防治的根本途径。
2、坚持“预防为主、科学防控,依法治理,促进健康”的方针,一是要完善营造林的有关标准和方法,从制度上保证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贯穿于林业生产的全过程,逐步实现森林有害生物的可持续控制;二是切实加强监测预报工作,健全和完善主要森林病虫害预测预报办法,加快各级测报点建设速度,建立起比较完善的森林病虫害预测预报网络;三是加大检疫执法力度,抓好无检疫对象种苗繁育基地建设,依法建立森林植物检疫检查站,堵塞漏洞,严防危险性病虫的传播蔓延。
3、搞好预防是实现可持续控制的基础,必须由重除治向重预防转变,以营林为基础,综合性营林措施是防治病虫害的治本之策,要强化预防工作,实行综合治理,把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贯穿于林业工作的始终,逐步实现森防工作的“四个转变”,切实把森防工作的重点转移到预防工作上来。
4、进一步加强以监测预警、检疫御灾和防治减灾为主要内容的森防体系建设,提高我国森林病虫害的防灾、控灾、减灾能力。一是加快建设监测预警体系,健全森防体系建设,坚持常年监测与定期普查相结合、部门监测和群众监测相结合,实现监测数据处理现代化,信息传输网络化。二是建立健全检疫御灾体系,要健全各级检疫机构,加强检疫检验设施、除害处理设施、隔离试种苗圃、检疫信息系统建设。三是完善防治减灾体系,加强机动施药设施建设,加快防治器械的更新换代;支持生物制剂和天敌的生产;建立完善社会化防治服务体系,提高防治服务和技术指导水平。
5、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要坚持“三生态”和生态效益优先的基本方针,转变传统防治观念,树立森林健康新理念,将推进无公害防治、防范有害生物入侵、确保生态和森林食品安全作为防治工作的战略重点。要采用生物技术创造的高抗性且高产的良种和壮苗。充分运用生物多样性及多项生态学研究成果,建立起以生物控制为主导,综合应用其它多种控制技术,达到最经济、最有效和持续控制为目标的森林病虫害综合治理技术体系,以获得最高的生产力。
6、应加强森防法规宣传,普及森防法律法规知识,提高全社会对森防工作的认识;不断建立健全森防法律法规体系;加大森防执法力度,严格执法,把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从靠行政手段转变到依法管理、依法防治上来,要对重大危
险性病虫害推行防治通知书制度,提高除治工作的强制性;坚持依法行政,提高执法人员整体素质,强化执法监督。
7、加大森防科研和成果转化力度,必须通过加强宣传、培训和示范等推广工作,使科研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要增加科研工作的经费投入,多渠道筹措科研经费;要组织科研、教学、生产和管理部门的专家联合攻关,应用先进技术,研究解决森防关键性问题。进一步提高森防工作的科技含量,真正发挥科学技术在病虫害防治工作中第一生产力的作用。
8、将森防工作作为地方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责纳入各级行政领导任期目标责任制。要定期开展检查,掌握森防工作开展情况,目标完成情况,并及时通报。对完成好的要通报表扬,并给予资金奖励;对完成差的,要通报批评,并核减防治经费。
9、进一步提高各级领导、广大群众和全社会对森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通过印发宣传材料、举办讲座、病虫害灾害宣传、利用报纸、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宣传等形式宣传防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扩大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社会参与程度。
第二篇:喀什地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调研报告
喀什地区林果有害生物防治工作调研报告
近年来,在自治区党委、政府和自治区林业厅及喀什地委、行署的指导和大力支持下,喀什地区林果业发展迅猛,喀什地区已成为目前疆内林果规模最大的地区。然而当前喀什地区林果有害生物防治工作与迅猛发展的林果业不相适应,突出表现在林果有害生物防控体系建设不健全,防控能力相当薄弱,综合防控基础设施建设、监测预报网络建设、防灾减灾技术研究与推广、专业技术队伍建设与技术服务等方面一直滞后于快速发展的林果业,无法科学有效地抵御林果有害生物造成的危害和损失,灾害频发。因此加快我区林果有害生物防控体系建设,有效控制林果有害生物的危害程度,不断提高林果有害生物防治的综合能力已显得十分迫切。在此情况下,我们对林果有害生物防治工作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现将调查研究情况做以下汇报:
一、林果有害生物防治机构、队伍、人员现状
喀什地区有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专门机构13个,其中喀什地区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1个,全地区12个县(市)林业局均设有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全地区森防站设臵编制数57人,现实有森防专职人员48人,其中森保、植保专业毕业人员15人,10个森防站参照公务员管理,3个森防站属事业单位,森防专业技术人员严重不足,远远不能适应当前林果业发展。
二、林果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开展基本情况 ㈠ 林果有害生物防控体系建设情况
1、林果有害生物防控体系建设资金到位及仪器设备配臵采购与使用情况。2008年自治区财政厅、林业厅共拨付给喀什地区林果有害生物防控体系建设专项资金867万元,主要用于县级林果有害生物应急防治队、乡级林果有害生物防治服务队、县级林业有害生物测报站点防治器械、车辆、测报仪器等的购臵,此次设备购臵涉及全地区11个平原县市的17个乡镇,根据财政厅资金拨付文件及《自治区林果有害生物防控体系建设资金管理办法》的要求,设备由地区统一政府采购,今年3月23日地区林业局与地区采购中心对这批仪器设备进行了公开招标,共采购森防车辆、森防器械、测报设备等共23项949套产品,仪器设备已交付相关县市使用。2009年自治区下拔我区林果业发展财政专项资金599.8万元,用于林果有害生物防控体系建设,其中为我区购臵12辆林果有害生物防治检疫专用交通车辆,按自治区要求,购车资金216万元已汇至林业厅进行集中采购。特色林果有害生物防治专项资金230万元,主要用于我区1个地州级测报点建设、29个自治区级监测点建设,下半年我区将对各监测点所需仪器设备进行政府采购。
2、林果有害生物防控体系建设配臵仪器设备的权属及管理办法、维护保养措施的制定情况。根据自治区林果会议上出台的《自治区林果减灾防灾防控体系建设实施方案》要求,我区各级政府加大了对林果业建设的投入,为县、乡、村三级配备了大量的林果业大型生产机具尤其是林果有害生物防治机械,大大提高了林果业管理的机械化水平,为加强对我区林果生产机具的管
理,提高完好率、使用率和服务水平,我区制定了《喀什地区林果生产机具管理暂行办法》,在产权方面明确规定,除分配或投资时有文件明确规定产权归属的外,原则上林果生产机械产权归属县林业局,分配到乡政府的机具,所在乡人民政府有管理权和使用权,但必须服从县林业局在特殊情况下的统一调配。
在管理和维修方面,要求各县市林业主管部门、乡政府都要将林果业生产机具分类登记造册、建档并逐级上报备案。乡政府每年至少应对林果生产机具进行一次全面检修,确保机具完好,积极鼓励各县走“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路子,凡县、乡、村建立的林业专业技术服务队,应逐步建成经济实体,开展有偿服务,林果业生产机具在使用中均可收取一定数额的费用,用于机具的维修、保养和正常运行,力争做到以机养机。目前,每个县管理林果机具的方式各异,有的县由乡镇农机部门管理,有的县由乡镇林业站管理,管理的费用大多由乡镇府解决,也有部分由果农分摊,但所属权均归县林业局。
3、防控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⑴ 喀什地区林果有害生物发生面积大,危害程度严重,有效防治率较低。现有的森防队伍专业技术人员少、大多为非专业学科毕业、技术薄弱,难得接受专业的、系统化的培训,与防控体系建设的要求不相适应。
⑵ 林果有害生物防控体系资金财政下拨到县市,又收回转到地区林业局进行统一采购,导致仪器设备采购的较晚,影响了当年防治工作的正常使用。林果有害生物防控体系建设资金的计
划是以2007年底林果业的面积进行安排的,截止目前喀什地区林果业的面积与2007年底相比已翻了一番,防控体系建设资金覆盖的范围显得有限。
⑶林果有害生物防控体系建设涉及到大量的仪器设备,这些仪器设备的所属权,管理办法不健全,仪器设备的管理维护持续利用存在较大难题。
4、意见和建议
⑴ 建议能否从政府层面出台关于加强森防队伍建设的办法和措施,加强森防机构建设,增加森防站编制,加大森防队伍技术人员培训专项资金的投入,尽快建立完善林果有害生物防控体系队伍建设,充分发挥防控仪器设备的作用。
⑵ 希望加大政府对果农购买林果有害生物防治机械资金的补贴,增加林果有害生物防治机械补贴的种类,进一步加快林果有害生物防控体系建设。
⑶ 为保证林果有害生物防控体系建设项目的落实,建议自治区财政厅及林业厅下拨资金能尽快到位,下达资金分配文件时,明确仪器设备由地区政府采购,便于地区根据各县市的防治情况,提早进行仪器设备的采购,满足生产防治需要。同时有针对性集中安排一些防治技术推广示范项目,由地县森防部门、科研院校技术支持建立主要林业有害生物防控的示范点,提高喀什地区林果有害生物防控的技术水平。
⑷ 林果有害生物防控体系建设资金庞大,涉及面广,为避免造成资金的浪费和流失,建议自治区人民政府尽快出台林果有
害生物防控体系建设仪器设备的管理办法,由各地县乡政府统一协调管理才能保证仪器设备的可持续利用。
㈡ 林(果)业植物检疫工作开展情况:
1、加强森林植物检疫,防止人为传播蔓延
为避免林业有害生物的传入和扩散蔓延,今年我们按照地区及自治区森防总站的要求,严格疆外调入苗木的审批制度,从疆外调入苗木一律不予办理调苗审批的手续,如确需调入的必需经地区领导审批后才能办理,上半年共办理调苗手续16份,批准从疆外调入苗木175.49万株,其中经济林苗木5万株,接穗3.82万株,绿化苗木166.67万株;复检苗木130.23万株,实施种苗产地检疫44346亩。同时加大了对非法调入苗木的打击力度,地区森防站协同地区林业公安局在喀什市、叶城、巴楚三县(市)联合开展了查处非法调运苗木专项行动,在主要路口进行24小时巡逻检查,先后检查进入喀什的调苗车辆53辆,检查苗木50余万株,依法查处非法调运苗木行为7起,依法处理5起,行政处罚2000元。继续规范和开展林业植物的调出检疫,上半年共完成木材调运检疫7.9万方,苗木调运检疫192.4万株,果品调运检疫2万公斤,收取检疫费17.48万元。
2、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林(果)业有害生物检疫漏洞较大,特别是省外调入的林产品数量每年增加,而复检率很低,主要是农林、兵地、运输通道等的不协调,造成漏检严重,给有害生物的入侵带来隐患。计划今后与联合工商、税务部门增强沟通建立对调运苗木及林产品公
司进行联合执法,对不遵守复检或逃避复检的给予处臵、吊销营业执照。
㈢ 林(果)业有害生物监测、预报工作开展情况
1、预测预报是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基础性工作,为切实贯彻“预防为主,科学防控,依法治理,促进健康”的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方针,今年我们结合林果有害生物防控体系建设,在测报方面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一是突出重点,加大监测力度;各县(市)积极利用近年来配备的虫情监测台,设立固定监测点,以我区林果上主要发生的“三虫一病”为重点,全面开展调查监测,同时加强近年来发生呈上升趋势的枣瘿蚊、小蠹虫、缀黄毒蛾、腐烂病、沙枣跳甲等林业有害生物的调查和监测,及时发布测报,科学指导防治,上半年全地区共发布预测测报85期,有效指导了基层适时开展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二是全面开展自治区级测报点及监测点的建设和自查工作,组织各县市认真学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林(果)业有害生物测报站(点)建设标准》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林(果)业有害生物测报点管理办法》,要求各县市高度重视,认真担负起领导责任,严格认真的开展各级测报网点的建设和管理工作,尤其是要求2008年自治区在我区投资新建的英吉沙县和疏附县两个自治区级测报点以及补充建设的岳普湖县、叶城县、莎车县和喀什市4个国家级中心测报点,要按自治区的要求严格开展自查工作,力争全面达标。三是结合我区正在开展的经济林详查工作,全面开展林果有害生物普查和检疫性害虫调查监测工作,目前这项工作正在进行中。在全地区各
级森防技术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截止6月底全地区实施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面积总计2705.44万亩,监测覆盖率91%。
2、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⑴ 林果有害生物监测的覆盖率仍很低,监测网络体系不健全,监测数据难以及时科学的处理与应用。建议建立健全的监测网络体系,提高监测数据的客观准确性。
⑵ 县乡两级测报机构尚未成立,测报人员也未落实到位,尤其乡级测报站点的系统观测人员等还没有具体落实到位。测报工作全部由县森防站工作人员完成,测报工作量很大且测报数据存在局限性,建议尽快增加县级测报员编制,建立乡村级测报监测,定人定点进行测报。
⑶ 各测报点缺少必要的运转经费和常用设备,信息传递不够及时。建议自治区能够给予测报设备的专项资金,保证测报信息的传递及时。
⑷ 测报人员培训力度不够。目前各测报点人员素质不一,对病虫害的识别、诊断及调查方法、标准有较大的差别,需要进一步提高人员的整体素质。目前缺乏针对县乡两级测报站点测报人员对病虫害预测预报具体工作的培训,且技术培训资料也不够丰富。建议自治区加大对县乡村测报员进行定期培训。
三、开展了主要林(果)业病虫害综合治理工作 ㈠ 林果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
受暖冬及干旱气候影响,今年我区主要林业有害生物发生期提前,发生危害严重。为此,喀什地区各县(市)加大了林业有害
生物防治力度,去年冬季全地区有203万亩的果树全部进行了涂白,各县(市)积极筹措资金购臵石硫合剂2560吨,对164万亩的果树进行了清园,提前预防蚧类、螨类及腐烂病。各县(市)针对去年冬季暖冬,林业有害生物呈严重危害的趋势,积极按照在岳普湖县召开的地区林业春季现场会安排,及早动手,提前做好了春季防治药剂药械的减灾防灾准备工作,对去年春尺蠖危害严重及果园周围的防护林开展了捆扎塑料薄膜防治春尺蠖成虫上树产卵的防治措施,预防面积达99.4万亩,特别是叶城县就对56万亩的核桃及防护林高标准地采取了捆扎塑料薄膜预防春尺蠖危害的措施,上半年各县(市)先后对去年冬季未进行清园的果树喷施了石硫合剂、融杀蚧螨和其他防治药剂进行春季补防,根据县(市)森防部门发布的林业有害生物防治预报适时对各阶段发生的林业有害生物开展了防治工作,根据各县(市)林业和森防部门的调查统计,上半年喀什地区林业有害生物发生面积为117.6万亩,全地区共完成林业有害生物防治面积达103.95万亩,其中,生物防治41.64万亩,化学防治22.35万亩,人工防治19.35万亩,最大限度减小了春尺蠖、蚧类等林业有害生物对喀什地区林(果)产业的危害。
㈡ 天然胡杨林春尺蠖飞机防治工作情况
2008年自治区拨付640万元专项防治经费用于2009年喀什地区巴楚县两个天然胡杨林场实施50万亩胡杨林春尺蠖飞机防治项目。在地委、行署的高度重视下,通过自治区、地、县林业主管部门的支持、指导,经过县林业局与两个胡杨林场的积极组
织实施,地县森防技术人员至始至终按照作业设计和实施方案,积极提供虫情监测、药剂使用指导、药效调查等技术支持,完成项目技术材料的分析建档,技术报告的编撰,确保了2009年喀什地区巴楚县胡杨林场春尺蠖飞机防治项目的实施组织有序,技术保障,安全实施,防效显著,该项目被自治区林业厅检查组确定为优秀工程。
四、社会防治服务队建设现状、管理模式、今后发展思路与运行机制
㈠ 社会防治服务队建设现状
为加速推进我区特色林果业发展,近年来我区11个平原县陆续建立了规模不等的乡级林果技术服务队,每个乡级林果技术服务队有100—200人,服务队人员主要由乡村党员、民兵、林果大户及农民技术员组成,主要是在乡政府的组织下,由乡林管站带领为农民提供果树修剪、嫁接、病虫害防治、施肥等技术服务,乡政府通过减免义务工,在农业生产大忙季节组织乡村其它农民帮助技术服务队人员的家开展一些农业生产,优先安排低保或一些补贴,林果技术服务队为农民提供的林果病虫害防治均为无偿的,农药及机械由县政府或乡政府购臵,在个别林果效益好的村收取一定的农药及机械维修费用,林果技术服务队正成为林业技术推广和应用的主要力量,明显提高了林果业的综合生产水平和效益。
㈡存在的问题和
1、技术服务队人员待遇无保障,各县市只是免除了一些义
务工,林果技术服务队工作量大,劳动强度大,因此造成人员不稳定,工作积极性不高。
2、由于技术服务队人员相对不固定,技术培训难度大,加上无专项的技术培训费,技术服务队总体技术服务水平低。
3、由于目前林果业效益还未充分显现,林果技术服务队难以开展有偿服务,药剂、喷雾机械大多由乡政府或各县(市)林业部门购臵,防治药械严重不足,加之操作人员操作不当和使用频繁,损坏严重,服务设备不全。
3、林果服务队还未完成体系建设。服务队人员在田间的预测预报是我们防灾、控灾的工作基础,可减少防治工作的盲目性,他们的服务模式对促进全地区各县(市)特色林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果园增效,加快现代林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种种原因造成服务体系建设不能稳固的建立。林果业生产劳动力投入大、费用高的根本现状还依然存在,希望自治区对喀什地区林果生产机械化服务队的建设多给予设备、资金等方面的扶持和关心,以保证服务队能长期稳定为林果业生产服务。
㈢建议
1、由各县(市)林业工作站为技术基础,在原有林果科技服务组织的基础上,组建林果生产机械化作业服务队。加快对操作简便、经济适用林果机械的推广,提高林果业的机械化作业水平,探索林果生产机械化服务模式,逐步尝试开展有偿服务。
2、相关职能部门利用科技之冬和专题培训班的形式,对服
务队人员进行技术培训、提高了他们的服务水平。各县(市)县林业站、森防站针对果树剪枝、病虫害防治等为服务队制定技术操作规程,并长期不定期的进行技术跟踪指导。
3、根据我区各县(市)林果业发展布局,在果树较集中连片,由林果业协会组织或农机协会,组建林果生产机械化作业服务队。
4、结合农机购买补贴,对服务队购买果树病虫害防治等机具优先给予补贴。
新疆喀什地区林业局森防站
二〇〇九年九月三日
第三篇: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技术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技术
摘要:近几年,人们利用有益生物和仿生等新技术和新方法,对防治困难和重要的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同样进行了深入的科学研究,防治技术和方法进一步改进和丰富。防治策略由简单的防治走向大规模化防、由单纯化防走向综合管理,由无公害防治向森林生态康复迈进,已成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必然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林业;有害生物;概念;形势;防治策略
中图分类号: S4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4)-10-64-1
人类从事林业活动已有1万年的历史,有害生物问题也伴随而生,人们一直在寻求有效的防治途径。由简单的防治走向大规模化防、由单纯化防走向综合管理,由无公害防治向森林生态康复迈进,已成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必然的发展趋势。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概念
《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中的解释为对森林、林木种苗及木材、竹材的病害和虫害的预防和除治。广义的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是通过检疫、测报和防治等手段,减少森林病、虫、鼠、草等有害生物对森林的危害,保护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物多样性,提高林分质量,促进森林健康的生产经营活动的总称。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形势严峻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对保护森林资源,改善恶劣的生态环境,加快国民经济发展和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深远的影响。近些年,造林逐步加快,森林面积不断增加,同时也提高了林业有害生物发生的机率,林业有害生物发生、传播和蔓延的总体趋势日益严重,已直接影响到林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使生态安全和森林资源受到严重威胁。还有不少地区生态环境原本就很脆弱,防治形势十分严峻。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策略
3.1 提高认识,加强管理
生态环境的良好建设象征着可持续发展具有坚实的基础。有效防治林业有害生物是对森林资源的保护、推动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环节,从而最大程度减小损失和危害,对社会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加快造林绿化步伐,提高森林资源质量。森防检疫站充分发挥领导机构的组织协调作用,把主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纳入领导工作考核目标,建立管理目标责任制,对防治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和情况,及时协调解决。业务指导机构要积极组织实施具体业务工作,搞好业务指导,确保防治工作有条不紊的开展。
3.2 加强监测
监测在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调查监测工作是各地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基础,是开展森林植物检疫的重点。监测对象要根据寄主树的种类,数年来发生有害生物的区域以及发展状况来确定。监测预警体系要做到对林业有害生物动态掌握的及时性、全面性和准确性。确定监测对象相应寄主的监测范围和监测面积,根据林业资源分布状况和历年来病虫害发生分布情况,将各种寄主林分划分界定病虫害区。确定专人、固定地块、明确对象、指定方法,确定有一定代表性,能覆盖病虫害常灾区和偶灾区或病虫害发生大面积的线路作为森林病虫害监测踏查路线。
3.3 科学防治
将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科学化,科学地防治森林病虫害,改善防治的手段,林业有害生物治理才能得到有效地提高。利用微生物制剂、天敌昆虫、益鸟等有益生物防治有害生物,能减少能源浪费、节省防治成本、降低环境污染、能够持续而长久地发挥其控制效果。因此,要加强推进生物防治示范区建设,提高生物防治比例。严格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科学合理的使用农药。目前,生物化防治的技术手段逐渐专业和成熟,育种过程采用基因工程(转基因育种),利用基因组重组结合的原理,培育出各种植株,具有很强的抗逆能力,对基础实用型和新技术推广项目应当面向基层,以达到扬长补短、相互促进、科技兴防的目的。科学有效地使用先进的病虫害的防治器械与药物,减少其危害。
3.4 加强检疫,强化宣传
当前国际以及国内各地间的人员的交往和产品的交流越来越密切,危险有害生物的传播机率也随之增加。所以,要按照我国的检疫政策法规认真贯彻执行,要严格管理好国内种苗产地检疫和林产品调运检疫工作。从源头抓起,切断传播源。把舆论宣传工作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采取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多种形式和手段广泛宣传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法律法规、防治方针和防治技术等。工作人员在检疫工作中,要严格执行《植物检疫条例》等国家和地方有关自然资源保护的政策法规条例,使森林保护工作真正步入法制化、正规化道路。提高执法人员的素质,进而提高行政执法水平。
3.5 增加投入资金
加大资金投入是提高防灾减灾能力的重要基础。保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需要。把森防补助资金重点投资放在基础设施建设和监测预防上。投入方式以地方投入为主,国家补助为辅,林业有害生物由经营者自己防治,由国家财政、地方财政以及个人多渠道、多层次的投入,保证有足够的资金进行防治。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将其纳入本地区减灾防灾计划之中,增加监测、防治、宣传和检疫有害生物设备、基础建设等资金的投入。建立有效的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利用从受益人手中收取的补偿资金,做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经费。
参考文献
[1] 唐冠忠.试论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策略――森林生态康复[J].河北林业科技,2009,(03).[2] 宋玉双.论林业有害生物的无公害防治[J].中国森林病虫,2006,(03).[3] 刘斌.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技术[J].中国林业,2009,(11A).作者简介:张凤翔,辽宁省凤城市林业局,研究方向:林业。
第四篇: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意见.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意见
为了深入贯彻《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中发〔*〕9号)和《*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林业跨越式发展的决定》精神,保护森林资源和国家生态安全,科学防控林业有害生物灾害,现就进一步加强我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作如下通知:
一、提高认识,进一步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
近年来,我省林业有害生物灾情严重,生态安全形势异常严峻。一是有害生物种类不断增多。据全省*-*年林业有害生物普查统计,与1980年普查结果相比新增种类510多种,一旦环境条件适宜,这些危险性有害生物将蔓延成灾。二是外来有害生物入侵加剧。唐山、秦皇岛、廊坊、沧州市发生的美国白蛾呈蔓延之势;太行山区红脂大小蠹有严重复发的可能;苹果绵蚜蔓延到除张家口、承德市以外全省各地;加拿大一枝黄花已在我省出现;周边省市发生的松材线虫病、日本松干蚧等对我省生态安全构成严重威胁。三是常发性有害生物灾害居高不下,偶发性灾害时有暴发,各种林木和干鲜果树有害生物发生危害面积年均在1500多万亩,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四是有害生物的花粉、毒素及其携带人畜共患的细菌、病毒等时常危害人类健康。因此,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切实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
二、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指导思想:坚持科学发展观,实行“预防为主,科学防控,依法治理,促进健康”的方针,紧紧围绕我省林业建设的总体目标,全面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控体系建设;强化行政执法和行业管理,严防外来有害生物入侵,突出防控重点,实施工程治理,强化营林措施,促进森林健康,保护国家生态安全,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目标任务:到2010年,全省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控制在5‰以下,无公害防治率达到85%以上(其中食叶害虫达到100%),监测预报准确率达到85%以上,种苗产地检疫率达到95%以上,实现林业有害生物灾害的可持续控制。
三、抓好基础性预防工作,防控林业有害生物灾害
(一)规范林业生产管理。各级林业主管部门要把营林综合措施作为科学防控林业有害生物灾害的治本之措,营、造林施工设计要把预防林业有害生物灾害作为重要内容,要经同级森防检疫部门签署意见后报批。积极营造混交林,坚持适地适树,选择良种壮苗,大力推广乡土树种和抗病虫品种,严禁带疫苗木造林;加强林分抚育管理,改善森林生境,增强林分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从2005年起,要将林业有害生物预防和除治指标纳入营造林实绩综合核查的重要内容。
(二)防范外来林业有害生物入侵。林业主管部门要建立外来林业有害生物风险评估体系,加强林木种苗及其他繁殖材料引进的审批管理和隔离试种监管,做到常规监测与专项调查、普查相结合,早发现,早灭疫,控制疫情蔓延。要继续加强产地检疫,狠抓源头管理。严格执行检疫要求书制度,规范调运检疫程序,加强复检把关。发生特大疫情,经省政府批准设立森林植物检疫检查站,实施检疫封锁。
(三)搞好林业有害生物灾害监测。充分发挥国家级中心测报点的骨干作用,在搞好国家级主测对象的同时,根据本地森林资源和有害生物危害分布,补充监测对象。配套完善省、市、县三级监测网点,建成国家、省、市、县“四位一体”的监测预警体系。要充分发挥基层林业站、护林员的兼职测报作用,建立有奖举报机制,鼓励公众参与有害生物监测和举报。探索利用化学信息、航空和遥感信息等先进技术开展林业有害生物灾害监测和核查。
(四)建立突发有害生物事件应急机制。各市、县(市、区)政府要根据《*省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要求,制定本辖区突发有害生物灾害事件应急预案,设立突发有害生物事件应急指挥机构和日常办事机构,建立反应迅速、运转高效的应急体系。按照属地管理原则,统一指挥,分级联动,各负其责,协同作战,有效防范重大林业有害生物灾害的发生与蔓延。
四、突出防治重
点,努力实现防灾目标
(一)对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实施工程治理。加强工程质量管理,提高我省国家级、省级红脂大小蠹、杨树病虫害和松毛虫等工程治理水平。对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和重点生态区域的重大生物灾害,申请立项实施工程治理。逐步推行工程项目承包、施工监理和招投标制,提高治理成效。
(二)抓好重点生态区域的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国务院《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的规定,林业、园林、文物、旅游、煤炭、交通、水利等部门要切实搞好重点林业工程项目区、风景名胜区、旅游景区等林业有害生物灾害的监测和防治工作,针对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灾害制定防治预案,建立疫情报告、技术合作、联防联治的协作机制。
(三)大力推行无公害防治。大规模施药的食叶害虫和关系到食品安全的果树有害生物防治,要大力推广应用生物、仿生和植物药剂,加强有害生物天敌的繁育利用,普及推广信息素、灯光诱杀等物理防治技术。对局部化学防治,应选择高效、低残留的化学药剂,科学施药。要将无公害防治指标纳入森林认证体系,严格监管,确保生态安全和森林食品安全。
五、依法治理,保护国家生态安全 以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法规、规章为依据,加快完善行业技术标准、管理规章制度。各级森防检疫部门要强化执法和行业管理职能,依照国务院《植物检疫条例》和《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的有关规定,加强检疫检查和防治工作监督,严厉打击逃避检疫和不履行防治责任的违法行为。
六、强化保障措施,确保防灾成效
(一)各级政府要切实加强对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领导,发生重大林业有害生物灾害,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开展灾害救治。各级林业主管部门要制定防治计划,搞好疫情监测和联防联治,加强技术指导和监督检查。实行“双线目标管理责任制”,将成灾率纳入各级政府任期目标管理责任制,将无公害防治率、测报准确率和种苗产地检疫率纳入各级林业主管部门的目标考核。建立健全奖惩制度,对预防工作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对在林业有害生物监测、检疫、除治工作中因失职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追究直接责任人和有关领导的责任。
(二)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积极探索与市场经济环境相适应的林业有害生物防灾控灾机制,引导、鼓励不同所有制形式的组织、个人成立技术咨询和防治服务组织,规范管理,逐步建立不同所有制组织共同参与,灵活高效的新型防治机制。
(三)各级政府和林业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森防检疫机构队伍建设,落实人员编制和经费。加强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检疫御灾、防治减灾和应急反应体系建设,搞好行政执法和专业技术培训,加快关键岗位资格证书确认步伐。
(四)依靠科技进步,提高防治水平。要加大科技攻关和新技术推广力度,组织生产、科研和大专院校专家,针对威胁我省森林资源、生态安全的重大灾害开展联合攻关。建立多种形式的推广组织,大力普及推广先进适用的配套防治技术,积极开展技术交流与合作。
(五)落实防治责任制。实行生态公益林有害生物灾害和重大危险性有害生物灾害治理工作主要由政府负责,商品林有害生物灾害防控主要由经营者负责的防治责任制度,逐步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投入机制。中央和省级防治救灾资金,重点用于生态公益林有害生物灾害的监测和防治补助。各市、县(市、区)纳入国家生态公益林工程范围的林分,要按照生态公益林经营标准,落实防治经费和防治责任制。商品林按照“谁经营,谁防治”的原则,由经营主体自行防治和筹集防治费用。对暂时经济收入低确实有防治困难的,或发生重大林业有害生物灾害时,各级政府要给予扶持和补助。各级政府要将林业有害生物灾害治理纳入本级国民经济防灾减灾规划,列入财政
预算,保证辖区内重大林业有害生物灾害的救治。
第五篇: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对策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对策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是国家减灾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保护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防治原理
1.1灾害管理原理
森林生态系统不同于农业生态系统,除了提供林产品外,还为社会提供生态服务,因此对于商品林和生态林,其生物灾害管理策略会有很大区别。再加上林业有害生物危险等级不同,也会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
1.2生物的环境限制因子原理
一种生物要在某?N环境中生长和繁殖,首先必须从环境中摄取各种生育所必需的营养物质与能量,当某种或某些物质或能量因数量多少而限制了生物的生长发育与繁殖时,这种物质或能量即称为生物生育的限制因子。一种生物或一群生物的生存与繁荣,取决于多种环境条件或因子的状况,任何接近或超过生物耐性限度的环境条件,都会成为该种或该群生物的限制因子。限制因子不是一成不变的,一种限制因子往往可以被另一种限制因子替代。
2.防治对策
2.1增加森林防治科技含量
2.1.1认真遵守国家有关安全合理使用农药的规定,逐步禁止使用剧毒高残留农药,大力提倡使用环境友好型农药,以减轻对环境和水源的污染。
2.1.2坚持发展生态林业。在保护好现有林业的基础上,坚持适地适树,采用良种壮苗,营造混交林,实行工程造林和集约经营等林业措施,把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贯穿于林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全过程),加强早期预防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增强林业自然抵御有害生物的能力,走出一条林业生产与有害生物防治协调发展的路子。
2.1.3加大科研开发和技术推广力度,研究和探讨新的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技术并在生产上推广,积极推广利用林业有害生物监测技术。
3.提高认识
3.1从减轻危害损失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高度认识。林业有害生物的严重发生,直接制约着森林资源的发展,抓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不仅可以大大降低损失,保护森林资源,而且能够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
3.2从加速生态建设和实施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认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标志,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是保护森林资源、促进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环节。
3.3从实现新世纪林业跨越式发展的高度认识。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对加快造林绿化步伐、改善生态环境、提高森林资源质量、促进产业发展担负着支撑保障任务,实现林业跨越式发展必须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
4.加强林木检疫
随着社会的发展,国际间或地区间的人员往来和产品交流日趋频繁,增加了危险性有害生物传播的机会。因此,要严格贯彻执行我国的检疫法规,抓好国内种苗产地检疫和林产品调运检疫工作,防患于未然。根据检疫工作政策性强、技术性强和涉及面广的特点,结合实际情况,当前要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4.1加强源头管理。重点是加强产地检疫,特别是在高速公路难以设站检查和其他公路又缺乏检疫检查站的情况下,产地检疫必须加强。
4.2加强《植物检疫条例》等法规和森林植物检疫工作重要性的宣传,增强人们的法制观念,促使人们对检疫工作给予理解和支持。
5.加强预测工作
预测预报是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重要基础。各地必须坚持把有害生物的调查监测工作放在首位,对辖区内的全部森林资源进行有害生物调查监测,以全面、及时、准确地掌握林业有害生物动态作为基本目标,确定专人、固定地块、明确对象、指定方法、定时调查,做到及时发现、及时除治,坚决避免平时不调查,等到发现已是严重危害的局面。
5.1开展林业有害生物预测预报岗位培训。通过对各级测报人员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岗位技术培训,提高测报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平,提高林业有害生物预测预报的体系的整体管理和科技水平,应用先进的监测技术和仪器对林业有害生物进行快速、准确的病虫情预报。
5.2加强林业有害生物测报信息网络的管理和测报制度建设。加大基础设施和仪器、设备的投入,改善测报、监测点的基础条件,建立以先进的监测测报技术为依托,以国家级中心测报点为基础,以区县监测点为辅助的测报网络体系,对主要林业有害生物发生进行监测和短、中、长期预报。
(作者单位:150001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农林管理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