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系部刊物专题策划、企业文化宣传文案《共步杏林陈李济》
轻叩南药大宅门,共步杏林“陈李济”
▅ 文/08药学 钟焯仁 山少爷”的器宇轩昂,有人肆意留恋“西关小姐”的动静皆宜;光阴似箭,日月如梳,有座“南药大宅门”的丰碑,正在时光的夹缝中迎来它的410岁生日。2010年9月28日,经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官员宣布,广药集团旗下陈李济药厂获得“全球最长寿制药厂”称号。就让我代表药学人,也代表广州人,叩开“南药”的大宅门,带领大家领略这段不朽的神话。
作为中医药四大老字号之一,它的故事缘起410年之前„„
从”因诚信立业”到枝繁叶茂
早在明万历二十八年岁末,广东南海县商人陈体全收得货银从水路折返广州,不慎将巨额货银遗落在船上。幸好得同乡李升佐拾获,李不因财昧义,执意在码头久候失主。陈失金后,寻找至码头,因得李仗义相助遗金物归原主。又逢码头一老人因急病晕倒,李当面出手相救。陈感李为人义深仁厚,遂二人结为挚交,恳切将遗金半数投入李原在省城大南门已未牌坊脚(即今北京路194号)经营的中草药店以扩大经营。二人立约:“本钱各出,利益均沾,同心济世,长发其祥。”两人经考量再三,字号得名“陈李济”——首先是陈李各取一姓,示意永久合作,同时包含“同舟共济”的意思;再是办药店必须有“同心济世”的愿望。这段传奇从一个义举开始,它告诉人经商的哲学即“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也传递了医药工作者应有的职业操守“德正守义,心慈济世”。这就是它长盛不衰的首要原因。
此后,陈李济的家族式经营在重农抑商的封建社会可算是离经叛道而又极具特色。两家两姓合伙经营,俨然就是股份制的雏形。两族轮流选任司理(厂长)。不是单一的家业,不会因为一族的衰落而没落。两族的族长在无意中形成了类似现今“董事会”的运行模式,司理在执行既定职务目标时,就像现今的经理人;无能者在下一届自动落选,促成了互相监督,互补长处的良性竞争。从而化解了家族企业单一管理者的风险。此举在当时来说,是非常具有预见性的。在创立初期,陈李济形成了“前店后厂”的生产格局。纯手工生产,广集古今良方。秉承“火兼文武调元手,药辨君臣济世心”的制药宗旨严谨验方,悉心研究炮制技术,不断改进工艺,制成各种有独特疗效的成药。因经营有道,使这家小药号站稳了脚跟,并越做越大。
储心制药,铸广药品牌
中成药易受存放条件的影响而产生质与量的损耗,这一直都是困扰药商的问题。而岭南气候湿热,如何防潮湿防霉变防虫蛀,以满足远足人群甚至海外购货的需求?康熙年间,陈李济首创蜡壳药丸剂型,引发了当时中药包装的重大革命。利用隔气绝水的蜡壳包裹,能使药物在能长时间保质保鲜。1958年,陈李济就有多达12000个用于蜡壳药丸剂型制作的蒸笼,有“蒸笼王国”的美誉。在逊清时代,陈李济相中每届科举考试赶考者舟车劳顿、水土不服的良机,运送应急药品以备考生不时之需,因疗效确切,声誉昭著,遂铸“广药”名号,被百姓所传扬。清同治年间,同治皇帝偶感风寒,久治不愈,服用陈李济的“追风苏合丸”后即药到病除,遂钦赐“杏和堂”封号以彰其德,而民国年间正式将“杏和堂”注册为商标,沿用至今。清末民初,陈李济已经有生产膏、丹、丸、散、茶、油、酒、锭等八个剂型的能力。1
路上满荆棘,时势造英雄
在战争年代,陈李济老铺在炮火中两度被毁。为保百年家业,店铺以搬迁及开设省市支店的形式得以残存,也为其后的大区划连锁性经营提供了地理优势。在随后的1926年,陈李济远征香港。建立了支店与分厂,为其发展对外贸易奠定了基础。而上海支店迁移到新加坡大马路开业,也标志着其对外贸易的开始。到民国初年,陈李济已经形成了一个跨省、跨国的连锁店网,带领这家百年老号逐渐攀比向鼎盛的巅峰。
陈李济与中国民主革命有很深的渊源。民主革命时期,与彭湃并称“工家革命两巨头”的杨殷烈士就是李家女婿。他在大革命时期到陈李济发动工人、组织工会,并把它作为大后方,领导了1927年的广州起义。当时广为流传的革命暗号兼广告词“神农茶,神农茶,癍痧发热有揸拿”也因此而来。
广州解放初期,民生凋敝,百废待兴。陈李济得到广州政府的大力支持,职工组织生产自救,企业再步正轨。适逢1954年公私合营时期,陈李济连同万春园等7家药厂,一家药社,一家制蜡作坊,组成了当时的“广州陈李济联合制药厂”。1958年“大跃进“期间,为缓和原材料紧缺与生产间的矛盾,经多名老中医与技术人员的努力下,研制出”壮腰健肾丸“,缓解了当时的困局。文革期间,老铺牌匾被当做”垫脚板“逃过一劫。三百余年的“陈李济“招牌改名为”广州中药二厂“、杏和堂商标被易名”广中商标“直到八十年代初才得以恢复。其后,陈李济被中国药材公司认定为国家重点重点中药厂。90年代,陈李济完成了大规模的现代化改造,并在新世纪来临之际率先通过了国家GMP(药品生产管理规范)认证。
逆境求存,稳步求变,面对绝境,他们并没有并没有自乱阵脚。身处困局,他们仍能奋力地寻找到生机,读懂这之中的每一着,我们也许能通晓这不倒翁之所以“不倒” 的原因。
乔迁新址,新的开始
1998年,为响应政府号召,适应广州的中心城区改造,陈李济厂房从北京路迁至广州大道南1688号。原因有二,一是随着城市的发展和人口的激增,在人口密集区设置厂房显然不妥。二是闹市商业区地租高昂,局限企业的扩大发展。虽然昔日旧址已经被改造成一座商业城,商铺密集,霓虹闪烁,但是大楼的外观仍然保留着当年的特色。虽然昔日“大排长龙”只为在“架势堂“里“执药”的老街坊早已经远去。但只要看到银座广场那圆拱和骑楼底下的大柱子,仍然能依稀感受到当年陈李济的风采与气派。
来到新厂区,首先看到的是那古色古香的牌坊。漫步其中,随处可见各种中药植物,有常见的紫苏、薄荷,也有比较少见的“洛神花”等,让人感觉置身于一个中草药植物园。凝视如今崭新的楼房,方觉得陈李济早已不是明朝万历年间的小作坊了,而在整座现代化厂区里,惟有一栋建筑与众不同,那就是2004年落成,2005年开放参观的“陈李济中药博物馆”。馆内布置按照当年在北京路老店的陈设还原的,缓缓推开厚重的大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陈李济老铺的情景就呈现于眼前。馆内每一件藏品,都在低声述说着这段具有410年历史的故事,余音绕梁。
“陈皮之谊”话旧时代药厂营销
广东自古以来就不是我国的政治中心,尽管陈李济有几百年的历史底蕴支撑,但远在南方、缺少官方背景支撑的它仍有较为局限的一面。虽说“南有陈李济,北有同仁堂”。在经营历史上,它比同仁堂“先跑”69年。但缺少政治背景,就迫使陈李济必须对营销策略下狠功夫,特别是面向官方的品牌推广。
俗语有话,广东有三宝“陈皮、老姜、禾杆草”,论知名度与功效,要数第一的肯定是陈皮。原料以新会柑皮为最佳。每年冬柑收获,陈李济必派人前去采购。回来后按收购年限分类并进行加工。陈皮贮存越久就越发珍贵,原本只是用于本厂原料的陈皮,成了特有的珍品,进而被钦点调京御用。另传说曾任孙中山侍卫队长的前陈李济司理李朗如,每年都要拿一些“镇厂之宝”———“百年陈皮”送给宋庆龄和何香凝,至新中国诞生后,他当上广州市副市长,此“陈皮之谊”仍年年继续,被传为佳话。这样好而且产量有限的东西,如果换了别的厂家可能要“坐地起价、吊起来卖”,但陈李济却只送不卖——送给一些优质客户,或重要社会公关对象,赢得“陈李济有好药”的声誉,岂是这小小陈皮价值所能抵的?
做药如做人,从来一丝不苟
作为“陈李济第十一代传人”,陈永涓从小就受到父辈的严格教导,为人规矩实在—— “同台吃饭,手肘莫横”,虽然贵为老字号的继承人之一,但她从来不摆架子,苦事难活样样身先士卒,亲力亲为。从简单的饭桌礼仪做起,到为人处世,从来一丝不苟;旧时的陈李济还组建了自己的消防小队,街上一旦发生火灾就立即出动救火。为此街坊都十分感恩,事后会送烧猪来答谢。旧时陈李济地处闹市中心,门前车水马龙。在饥民、难民较多的旧社会,常有行人晕倒,员工见状必出门营救施药。再如烈日当空,广州街头各种挑担、拉车苦力众多过往,陈李济又在人行道设茶缸,免费供应茶水。这可不是心血来潮好心的冲动,而是百年老铺作为条规的济世要则。
期待未来再续神话
传统的继承与发展,是不断渗透现代元素前进过程,陈李济能维持走到今天也正是在不断探索如何将现代元素来丰富和发扬我们传统制药的精髓,无疑,中药制造业的腾飞必定是由传统制药与现代生命科学理论、现代技术、现代管理理念等的现代元素有机地融合的不断深化而成的。在“养生”一词屡遭拷问的今天,陈李济并没有选择固步自封,2009年其与时俱进,毅然挺进”药妆“市场并小有成绩。身处中医药发展的最后阵地,作为广州的一张”活名片“,要保持老字号历久常新,不能单单依靠机械化的传承,更要后人创造性的发扬光大。诚信立业,心怀苍生,陈李二氏,同心济世。这个神话仍在继续,而剧本的走向,就把握在我们这些后人都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