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时期共青团与青年干部队伍建设研究-中央团校-杨名(博士)2
尊敬的编辑:
您好!
感谢您在百忙之中给予关注!祝您:工作顺利生活愉快!
杨名中央团校
新时期共青团与青年干部队伍建设研究
杨 名
(中央团校共青团工作理论研究所北京100089)
摘要:根据新时期共青团与青年工作对青年干部队伍建设的新要求,结合中国青年干部成长的外部环境因素发展变化,从共青团与青年干部队伍建设的人格特征、综合素质、选拔任用、教育培养与管理考核等影响因素的角度,系统分析和研究了共青团与青年干部的成长规律,初步探索了青年干部队伍建设研究的基本路径和重要方法。
关键词:共青团与青年干部;成长规律;队伍建设
新时期,随着中国社会经济健康快速发展,青年特点、青年需求和青年价值观取向日益多样化,对共青团与青年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研究共青团与青年干部成长规律是适应国际竞争,推进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迫切需要。
青年干部成长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内在因素、外部环境、管理与监督[1]。其中,内在因素主要包括政治素养、知识结构、创新意识、组织能力、心理素质、形象设计和人格塑造等。外部环境主要是指社会和组织提供的机会和条件,以及家庭关系和人际关系等。管理与监督是青年干部的培养、选拔、考评、监督的机制、方式、内容和要求。同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决定青年干部成长方向的重大问题[2],具备良好的人格特征和综合素质是青年干部成长的现实基础,正确有效的选拔任用、教育培养与管理考核是促进青年干部成长的有效方法。因此,系统分析和研究青年干部的人格特征、综合素质、选拔任用、教育培养与管理考核的一般规律,对于促进青年干部健康发展和青年干部队伍建设,深入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具有重要意义。
1. 青年干部的人格特征
人格是人类心理行为的基础,人格特征影响人对外界的认识过程、调节机制和行为方式[3]。团干部的个人特征是中央企业集团级团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影响因素,美国心理学家卡特尔编制的十六种人格因素问卷,广泛应用于升学、就业咨询、人才选拔和专业成长性及专业创造性预测[4]。十六种相对独立的人格特质包括:乐群性、聪慧性、稳定性、恃强性、兴奋性、有恒性、敏感性、怀疑性、幻想性、敢为性、世故性、忧虑性、实验性、独立性、自律性、紧张性等。用测量所得的十六种人格因素标准分, 可推算出综合的、深层次的次级人格因素类型, 主要是适应与焦虑型、内向与外向型、感情用事与安详机警型。在实际应用中能
做出许多预测, 如心理健康水平、专业成就水平、创造力水平、在新环境中的成长能力。据此, 能对职业选择进行指导[5]。
由于人格特征具有可塑性的特点[6],因此,青年干部队伍要培养其积极向上的人格、稳定的情绪和良好的心境,不断改善其人格特征。青年干部群体的人格特征可以通过问卷形式进行科学的定量测量和分析,比较和研究环境各异的省区中团干部的人格特征、差异情况及其成因。从心理学角度研究和分析人格特征可以为青年干部的培养塑造及其作用的发挥提供依据,并为社会认识新一代人的素质提供参考依据。
2. 青年干部的综合素质
未来世界的竞争是国民综合素质的竞争,同时也是青年干部综合素质的竞争。要保持经济持续的发展,就必须全面提高青年干部的综合素质。国民综合素质是由人的体力素质、智力素质、文化素质、科技素质、政治素质、道德素质等多方面的素质构成,其中体力和智力素质又是科技文化素质的前提条件,科技文化素质则是青年干部综合素质的基础素质。
新时期共青团与青年干部综合素质相关研究认为,团干部应该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知识素养、能力素养和心理素养等[7]。其中,针对企业团干部素质的相关研究认为,企业团干部应把握好的四种关系,把握好市场经济与加强共青团工作的关系,把握好精简机构同加强共青团工作的关系,把握好团干部的兼职与加强共青团工作的关系,把握好发展改进与加强共青团工作的关系。同时,企业团干应具备把握大局的本领、要有凝聚人心的本领、要有善于引导人们思想和行为的本领、要有熟知市场经济的本领、要有倡导新的价值观念的本领[8]。
因此,青年干部综合素质应注重道德素质、价值观取向、个人性格、智力因素、技术能力、社会能力、体能等影响因素。其中,道德素质主要是指青年干部要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事业心,正确的公私观和良好的个人信用。价值观取向主要是指个人实现价值的标准,包括成就导向型、自由导向型、自我完善型、支配导向型和实惠导向型等。性格主要是指个人的乐观性、独立性、敢为性、合作性、坚持性和进取性等。智力因素主要包括记忆力、注意力、观察力、想象力和思维力等。技术能力主要是指语言能力、说服能力、分析能力、学习能力、研究能力和操作能力等。社会能力主要是指协商能力、交往能力、适应能力、创新能力、决策能力和组织领导能力等。体能主要是身体素质优于生理及医学健康指标。
3. 青年干部的选拔任用
青年干部是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骨干、是革命的接班人,他们的思想政治状况、能力水平和精神状态如何,直接关系着党的先进性和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关系到党的前途命运和革命事业的兴衰成败。因此,必须树立正确的用人标准, 并据此选拔青年干部,才能选出真正合格的接班人[9]。在青年干部选拔过程中,特别优秀的年轻干部或者工作特殊需要的,可以破格提拔。党政领导干部可以从党政机关选拔任用,也可以从党政机关以外选拔任用,党政领导班子成员一般应当从后备干部中选拔。
青年干部要在实际工作中发展有新思路,改革有新突破,开放有新局面,各种做法有新举措,以创新的精神,实践的精神,努力成为有知识、懂业务,胜任本职工作的内行[10]。青年干部选拔要始终坚持思想政治素质放在首位,选拔干部坚持德才兼备,任人唯贤的原则,防止出现“重才轻德”现象。注重看干部的作风,注重考查干部公认程度,充分听取群众意见,以人民群众的评价作为选拔标准,扩大党员和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
因此,青年干部的选拔标准首先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认真调查研究,有强烈的革命事业心和政治责任感,有实践经验,有胜任领导工作的组织能力、文化水平和专业知识。能够正确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依法办事,清正廉洁,勤政为民,以身作则,艰苦朴素,密切联系群众,坚持党的群众路线,自觉接受党和群众的批评和监督,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反对官僚主义,反对任何滥用职权、谋求私利的不正之风。
4. 青年干部的教育培养
加强青年干部教育培养是党的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需要培养一大批政治强、素质高、品德好的青年干部。加强青年干部的教育培养,指导和帮助青年干部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带头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促进青年干部成长进步,对巩固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和保证新时期科技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在青年干部的教育培养方面,相关研究认为团干部教育培养方式要创新,传统的从理论到理论、从课堂到课堂的教学模式越来越难以应对团干部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难以满足青年干部不断提高领导能力和素质的迫切需求。团干部教育培养必须紧贴实际,创新教学方式,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基于胜任特征的团干部选拔和培养相关研究认为,优秀团干部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差异不明显。团干部胜任特征主要包括17项因子,按照重要性依次为:自信、主动性、积极进取、独立工作能力、威信、责任心、沟通协调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交际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果断性、学工协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开朗外向、乐于奉献、灵活性[11]。通过胜任特征专题培训,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团干部的胜任能力,部分因子甚至会出现较为显著变化。
5. 青年干部的管理考核
关于团干部管理机制和考核机制研究方面,相关学者综合运用关键绩效指标KPI和360度全方位考评体系对高校团干部考核机制研究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12]。首先,以团组织工作的战略目标为核心,分析出要实现这一目标的切入点,然后把这些切入点落实到各项活动中,再按照各项活动的不同性质分解出相应的KPI。最后,采用360度全方位考评体系对关键绩效指标考评体系进行了完善,初步建立了一套团干部考核机制。也有相关学者认为,共青团与青年干部考核制度是把管人和管事统一起来的有效措施,因而也是加强团的系统领导的主要方法。搞好干部考核工作,关键是建立科学化的综合考核评价体系。其内容一般应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社会评价,即上级团委、同级党委、同级干部群众和下级团组织、团员对该干部的客观评价二是能力测定,主要是测定该干部是否具备与其职务相适应的知识和能力三是实绩考核,即检验其实际工作成果和社会贡献。考核工作要在有关党委的领导和帮助下进行,考核结果要向本人反馈并报告党委。考评过程一般采取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相结合,集中检查与平时检查相结合,听取汇报与走访了解相结合。考核方式采取听汇报、查资料、实地查看、深入走访、开座谈会等[13]。
青年干部队伍建设,要建立和完善各类干部的考核指标体系。根据不同类别、不同职位、不同职责, 确定细化量化干部分类考核标准, 坚持岗位、目标、职责、能力水平相对应原则, 实现党政干部考评定量化、标准化、规范化和科学化[14]。同时,要创新青年干部激励和约束的考评与管理方式。干部考核评价结果要与干部的任用、培养、提职和奖惩等制度有机结合起来,作为奖惩与职务变动的重要参考依据,做到是非功过分明、奖惩激励与约束并用,实现目标激励、责任激励和效果激励的作用,以形成良好的干部考核评价激励机制。
6. 结论
目前,对于如何建设一支符合时代要求和团干部自身成长规律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团干部队伍,还缺乏较为系统的构想和长远目标[15]。这主要表现在青年干部选拔工作仍未摆脱行政化倾向,团员青年的民主权利得不到保障,专职团干部的领导“势能” 相对下降,团的系统领导软弱无力,团干部培训工作的内容、方法及规模,均未能适应团干部流动性大的特点和工作连续性、稳定性的要求,这是团干部队伍建设中普遍存在的矛盾。正视这些矛盾,结合青年发展特点,系统分析共青团与青年干部的人格特征、综合素质、选拔任用、教育培养与管理考核等对于促进青年干部自身发展的影响规律,将成为青年干部队伍建设研究的基本路径和重要方法。
参考文献 1 卓汉容.研究青年干部成长规律的思考[J].广东青年干部管理学院学报,2001,01:6-11.2 李长城.略论青年干部成长中的几个问题[J].青岛教育学院学报,1999,01:61-63.3 樊晓光.1692名高等师范生毕业前16PF测评报告[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2, 10: 120-123.刘学景,吉峰,宋爱芹.高校行管人员人格特征分析[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2001, 10: 252-253.李学铭,余冰.广东、新疆团干部人格特征比较研究[J].青年研究,1992,09:30-34.6 潘蕴倩.心理学基础[J].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9,34.夏英毅.浅谈新时期团干部应具备的素养[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07,02:3-5.8 余有金.市场经济条件下团干部素质培养探析[J].中国青年研究, 2003,05:87-88.9 王爱芬.青年干部的选拔与培养[J].青年探索,2003,04:55-56.邹巍.选拔使用团干部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中国高校后勤研究,2003,05:64-65.11 钱云祥.胜任特征与师范专业班团干部的选拔和培养[J].宜春学院学报,2008,03:50-54.向勤.高校团干部考核机制研究[J].湘潮(下半月)(理论),2008,11:21-22.葛元璋,秦志强.建立科学的团干部目标管理机制[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1992,01:36-39.赵增援.干部选拔机制的创新与优秀青年干部培养的思考与实践[J].陕西电力, 2007, 08: 61-64.徐永光, 关于团干部制度改革的思考与展望[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1987, 04: 14-19.联系地址:北京市 海淀区 西三环北路25号 中央团校 办公楼109杨名(收)邮编:100089
电话:138 101 48707
Email: myangcn@126.com
作者简介:杨名(1977-),男,吉林九台人,中央团校进修部(共青团工作理论研究所)
助理研究员,管理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服务创新、共青团与青年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