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观察青年就业创业之路的调查
关于观察青年就业创业之路的调查
袁涛第四临床医学院 08级临床14班 6300608426
摘要: 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蔓延,对我国实体经济的影响日益严重,就业形势越发紧张。特别是就业市场的急剧紧缩,导致青年就业困难、就业压力大,青年就业问题成为当下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青年就业创业问题是关系青年切身利益的最核心、最现实、最直接的问题。此次调查旨在观察青年就业创业之路,全方位更深刻的了解当今青年在就业创业方面的优势以及遇到的困难,为社会和政府对他们提供有针对性的帮助指明了方向。此外,对自己目前的专业——临床医学目前的就业形势给出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做了较为深刻的探讨。还对围绕建设共青城中国青年创业基地的目标,发挥大学生的专业优势,开展青年成长创业调研活动,为我省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共青城中国青年创业基地提出了些许意见和建议。关键词:就业 创业 临床医学 共青城
导论:当前青年就业压力有增无减,对当今很多大学毕业生而言,毕业就意味着失业,如何解决他们的就业问题成了摆在社会和政府面前一道难题。倘若让此种情况继续下去,必然会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发展带来阻碍,也会让高层权威面临严峻挑战。希望通过此次调查能够为当地政府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尽可能减轻当今青年的就业创业压力。
这是我进入大学以来的第三个假期,前几个假期由于种种原因不是没有开始,就是半途而废。这次,我下定决心,要完成一次社会实践。但是,对于这种实践活动,我并不十分清楚其真正的意义。可是对于一个大学生而言,敢于接受挑战是一种基本的素质。于是,带着心中的问号,我踏上了社会实践的“道路”。在初中同学的介绍下,我们一行七人来到了一个名为昂立英语的外语学校做兼职,令人意外的是,只有我一个男生。由于那个学校在青原区,而我们都住在吉州区,所以每次上班都要横跨赣江,煞是麻烦。每天早上七点就要坐公交赶过去,然后主管会给我们安排一天的任务,大约半小时,之后就是换上工作服,戴上帽子,拿上自己的东西在楼下的小店简单的吃点早点就开始一天的工作了,起初几天只是简单的发发传单,虽然刚开始有点不好意思,但是一段时间后还是习惯了。毕竟30元一天的工资,对于我们这种生在小城市里的人来说已经很不错了。
“阿姨你好,昂立外语,请看一下。”大街上,我一次又一次的重复着这句话,顺手将传单塞给过往的路人。其中有的会拿着看看,但更多的是直接扔进垃圾桶,更有甚者就扔在地上。菜场、广场、社区、学校······短短几天我的身影遍布大街小巷,中午就在学校里休息一下,下午又要继续奋斗,一直要到下午6点,总管总结一天的业务后才收工。后面几天,不是简单的发传单了,竟然要摆咨询台,还要挂上那种迎宾的绶带,这无非是对我的一次巨大挑战。与男生相比,女生不管是在小孩还是老年人面前都比较有亲和力,所以我的业绩并不好,一天下来,就只拉到了几位客户。最后几天,我被调到了总店工作,当气模员。也就是穿一个巨型的充气衣服,扮一个“大娃娃”。我是学临床医学的,气模对我来说太陌生了。为此,我还被抓去专门培训了一段时间。看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让自己顶个庞然大物还要在门前移动,里面得空气不仅稀薄,而且温度很高,热得人难受。不仅如此,我还要背着一个重达15斤的电池,难受程度可想而知。不过看见路过的小孩都那么热情的和我打招呼,也就没有什么怨言了。短短的20几天就这么过去了,最后拿着自己赚到的钱,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快乐。
通过这次实践,我对当今青年的就业和创业做出了调查。
一、存在困难和主要问题
1、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就业市场狭窄。中国每年新增劳动人口在2000万上下,其中需要就业的新增劳动人口在1000万—1600万之间。迫于金融危机的压力,部分青年有志于选择自主创业,但择业方式受到多种条件制约,所能提供的就业岗位是极其有限的。失业人员、城镇新增劳动力、农村剩余劳动力三方面相互交织,给本来就十分困难的青年就业和创业工作雪上加霜。
2、对共青团缺乏认可,团组织服务功能未充分发挥。有些农村青年在就业创业方面不太认可共青团,遇到问题只找劳动就业部门,限制了共青团组织职能作用的发挥。由于共青团不是主要的就业创业职能部门,信息来源少,不能及时了解企业用工动态,存在着信息不对称情况,难以实现劳动力和岗位的有效对接。在服务功能上与发达地区相对完备的青年创业教育、创业服务机制相比,我们在提供创业信息和创业指导,营造创业的舆论环境和文化氛围,整合社会资源为青年创业服务等方面还不够规范、细致,相应的服务机构也不够健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服务青年创业的效率和质量。
3、择业观偏激、创业能力差,劳动技能少。很多青年在职业的选择上存在偏见,认为从事餐饮、宾馆等服务行业低人一等,有损形象,想依靠政府解决就业、创业问题。部分青年一心想找长期稳定的工作岗位,对工作环境、待遇期望高,对临时的、阶段性的就业不认可,在就业过程中失去了很多机会。在青年中普遍存在着文化程度不高,创业意识不强,劳动技能欠缺,适应能力差,就业信息不灵、就业创业能力偏低,对自主创业缺乏自信等现象,这些制约和影响着青年就业和创业的竞争力,进而增加了青年跨地区就业和自主创业的难度。
4、政策不到位、资金不足,缺乏服务青年就业创业长效机制。青年创业必须面对政策门槛和资金问题。近年来,各地区虽然也陆续推出了一些诸如减免税收、小额信贷、就业援助、社会保障等促进创业方面的资金扶持政策,但仍不完善,甚至有些创业青年对已有的政策不够了解、不会运用,有些青年甚至不知道创办企业的基本手续。另外来自社会捐助的创业资金有限,银行缺少评估风险机制,这些问题共同构筑了青年创业的“资金瓶颈”,依然满足不了青年培训、创业基金的建立等工作的需要。
二、实施对策和工作建议
一是加强广泛宣传,转变创业观念,树立正确择业观。发挥共青团的组织和网络优势,借助媒体力量,从转移就业政策、劳动保障、权益保护、提高自身素质等方面的宣传着手,宣传致富典型,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帮助青年增强就业、创业的自信心和自觉性,使农村青年转变观念,在就业创业方面增强对共青团的认可程度;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采取灵活多样的有效形式,有针对性地对失业青年和城镇新增劳动力、农村富余劳动力进行就业观念和创业意识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增强创业意识,正确认识就业形势和相关的就业政策,使其真正走向自主创业、自主择业、自我发展之路。
二是整合社会资源,强化多方培训,提升就业创业技能。发挥团内资源,根据就业市场的变化和青年的实际,做到培训与需求相结合、培训与岗位相对应,充分利用各级团校、青年就业服务中心、青少年宫等阵地,发挥青年创业基地的载体功能,建立市、区两级培训中心,通过举办创业论坛、创业大课堂、创业典型报告会和采取定向培训和定单培训等多种培训形式搞好引导性培训和职业技能的培训,提高青年的职业技能水平和岗位适应能力;整合社会资源,联合社会培训机构,成立青年创业培训中心、SYB培训中心,成立创业讲师团,有针对性地聘请一批政府官员、经济学家、青年企业家、高校教授、SYB培训教师、职业指导师等组建专业讲师团,对青年开展实效性强的创业素质和技能培训和“一对一”的创业辅导,为青年创业提供项目论证、业务咨询和决策参考,走社会化运作的路子,努力构建立体化、网络化的培训体系。
三是发挥团组织优势,完善服务体系,创新服务形式。充分发挥团组织的优势,借助青年就业服务中心、青联、青企协的辐射作用,凝聚力量,完善服务体系,提高服务能力,务求服务实效。为基层广大青年提供和开展信息、维权、指导及后续扶持等方面的就业创业服务。(1)与当地企业建立联系制度,收集招聘信息,通过报纸、电视、网络等传媒,发布创业项目,提供就业创业信息咨询。(2)成立青年创业维权岗,组建青年创业法律顾问团,为青年创业以及企业发展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服务。(3)建立青年创业信息网络信息平台,围
绕青年创业项目、政策咨询、法律服务、市场分析、人员聘用和企业开业指导、经营管理等有关创业知识的管理查询系统,逐步建立并完善青年“创业项目库”,为青年创业提供项目信息支持,并有效链接中国青年创业网、市区青年就业网,最大限度提供创业信息。(4)建立青年创业人才库,将与青年创业相关的青年企业家、SYB培训学员、青年创业者等建库管理,建立创业进展情况和开业成功人员档案管理服务系统。通过建立青年创业者俱乐部、创业者协会,加强创业青年交流。(5)提供后续扶持服务,包括引进社会财务公司提供财务代理服务,提供投缴社会保险、处理劳动关系等方面的代理服务,以及提供市场营销、成本核算、规避企业经营风险和品牌经营等后续服务。
四是加大扶持力度、争取政策支持、优化创业环境。大力推进青年就业服务中心“青年创业基金”,制定结合当地实际的小额贷款实施办法,对符合条件的青年,发动青年文明号、青企协会员、青联委员、机关干部提供信用担保,帮助落实推进小额信贷帮扶工作。争取党政领导重视,针对青年就业创业政策的某些空白和缺位,积极协调劳动和金融部门,出台区域性的相关政策,从解决实际困难入手,降低青年创业门槛。努力为青年创业提供一站式、一条龙服务,将各级政府推出的一些诸如减免税收、就业援助、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政策,进行收集整理,汇编成册,免费发放给青年,并通过举办创业形式分析会、报告会、政策讲解课等形式,帮助青年理解政策、运用政策。积极争取工商、税务、卫生、城建等部门的支持,出台下岗失业青年创办领办经济实体不限注册资金、不限经营方式、不限经营领域简化行政审批手续、减免税费等优惠政策。鼓励和引导有条件的青年大力发展有市场、有效益、就业容量大的劳动密集型微型企业,建立创办微型企业担保基金,进一步优化青年就业创业环境。
结语: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而随之而来的竞争也非常严峻的摆在了我们的面前,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已经不再是单纯的知识型人才。时代赋予人才新的定义:不仅能够驾驭新科技,具有创新意识,更要有将科技应用于实践的能力。
第二篇:关于青年就业创业之路的观察
关于青年就业创业之路的观察
【中文摘要】:大学生就业面临新的形势,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大学生就业是一个重大的问题。而今,越来越多的人走上了创业之路。自主创业,不仅是大学生本身的问题,也是社会教育的问题。
自1999年大学扩招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进入了空间迅速的发展阶段。大学生就业需要解答的题目日趋严肃,大学生毕业后可否顺利进入社会形态、找到自己适合的位置,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大学毕业生就业需要解答的题目不仅关系到每个学生的前途,还直接影响到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更是关系到我国社会形态人力资源和经济发展状况的一件大事。
从2002年起,国家教育部、劳动与社会保障部、人事部等部委以及许多地方政府就相继出台了有关政策,鼓励和帮助大学生自主创业、灵活就业。到了今天,青年创业综合服务体系在我省逐步完善起来,想创业的青年不但能够得到资金支持,还能够得到导师的指导,创业从当初的“孤军奋战”已经转变成今天的“一对一”帮扶了。【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 创业 职业规划
【导论】: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的特点是:压力与机遇共存。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的转变,是社会发展和国民素质提高的要求和重要标志之一。与此相应,大学毕业生在就业方式和就业格局上也必然要经历一个由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的过程,即作为一个普通社会成员去求职和就业。因此,大学生有必要消除自己的主观理想预期与社会客观实际之间的差距,主动地转变就业观念、调整自身素质,以充分适应社会。【文章主体】:
一.我国大学生就业现状
目前大学生就业现状的总体形势相当严峻,2009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总数达611万人。截至 7月1日统计,已有415万高校毕业生落实去向,与去年同期相比就业人数增加44万人;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68%,同比基本持平。
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副司长张浩明说:“大学生就业现状在金融危机给我国经济和就业带来不利影响的情况下,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取得如此成绩实属不易。”在社会针对高校毕业生的岗位需求出现同比下降的情况下,2009年高校毕业生总数比2008年增加52万,同时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毕业生就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当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大众化趋势也就不可避免,大学毕业生就业方式也必然走向大众化,在中国这个转变过程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和就业人口高峰交织在一起,从而使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显得格外突出。
二、高校贫困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因素
高校贫困大学生就业是由一系列作用于贫困大学生的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而造成的,本文将从客观因素、主观因素两个层面剖析高校贫困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因素。
(一)影响贫困大学生就业的客观因素
1.家庭经济的困难,影响就业能力培养
在精英教育时代,大学生的教育费用是由国家统包的,不仅不必交学费,每月还有生活补贴,毕业后统一分配。而大众化教育阶段,上大学要交学费,毕业后要自己找工作。且不说上民办大学要交高额的学费,就是国家计划内招生的,每年学费也在3600元至6000元左右,另加住宿费、伙食费、代管费及日常费用,每年的总支出至少在l万元以上。这对一个年经济收入只有几千元甚至更少的贫困家庭来说,负担可想而知。随着就业竞争的激烈化,学生无论是考研、考公务员还是到企业求职,都要付出大量的精力和财力,而不断攀升的求职成本又成为摆在贫困大学生面前的“拦路虎”。这样就限制了他们择业的范围,使他们失去了很多与命运抗争的机会。
2.用人机制的不健全,影响贫困生的公平就业
据有关调查和统计资料显示,贫困群体集中在农民阶层和城镇普通市民阶层,这两个阶层的社会经济地位相对低下,他们所受的教育程度较低,仅仅通过比较简单的体力劳动来获得报酬,导致了他们在文化、社会资源占有量上明显处于劣势,这又反过来影响他们的子女在就业机会上的不平等。由于就业身份的限制,贫困生可以支配和使用的社会资源有限,难以获得可以适合其发展需求的工作,形成“马太效应”。贫困学生家庭为他们提供的就业信息就要少得多,来自老、少、边、穷地区的贫困家庭更是没有能力给其子女就业提供帮助。
3.“资金式”扶助有局限,就业帮扶措施不到位
目前,高校对贫困生的帮助更多地停留在经济帮扶层面,通过“奖、助、勤、减、免、贷”等绿色通道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贫困生的经济困难问题,但是对贫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心理辅导和就业指导、就业服务方面缺乏有针对性的一对一帮扶。虽然教育系统已经意识到贫困生工作的重要性,但是在相关制度建设、人员配备、工作流程等方面存在滞后,不能使扶助工作做好做细,贫困学生的特殊需要没有得到充分关注,对贫困学生个性化人格品质的培养仍还不够,对贫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情感投入不足等等。
(二)影响贫困大学生就业的主观因素
贫困大学生是就业的主体,外部环境毕竟是就业的客观影响因素,影响贫困大学生就业最重要的因素还是内部因素即大学生的主观因素。
1.贫困生就业心理压力大,就业期望值过高
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非贫困学生相比存在着比较明显的问题。高校大学生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抑郁、焦虑、强迫、人际关系敏感、偏执以及敌对等。相比之下,贫困学生心理异常人数比例偏高。同时,高校贫困生大多存在择业期望值过高的现象。这些贫困生大多从小生活在贫困的家庭中,他们从小就希望将来通过自己考个好大学、找份好工作来改变家庭的困境,于是他们在大学毕业后求职期望值比一般大学生更高。
2.贫困生冷门专业比例高,择业范围局限性大
经济的困难直接影响了贫困生高考志愿的填报方向,由于热门专业的学费往往高于一般专业,而国家在政策上对冷门专业有一定的倾斜,吸引了不少贫困考生,致使贫困生多集中分布在冷门专业,就业面本身较为狭窄。由于所承担的家庭责任相比一般学生要重,迫使他们不得不首先考虑谋求生计,尽快找到工作以分担家庭的重担,考研对他们来说是一种奢求,也没有经济实力考各种证书。于是大多数人选择了直接就业,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就业的途径,限制了贫困大学生的求职范围。
3.贫困生就业实力较弱,职业生涯规划缺失
贫困大学生大多接受的是相对薄弱的基础教育,教育观念较落后,对孩子的培养目标就是为了考大学,很多学生的计算机水平、英语的应用水平、文体技能等综合素质的培养被忽视,在创新实践、组织协调、语言表达、人际交流等方面体验的较少。考入大学以后,由于性格孤僻内向,缺乏与老师、同学的交流和沟通,在这种长期封闭的心理状态下,影响了自身的全面发展。而且对自我的职业生涯茫然,在知识面、各方面综合素质、人际交往能力方面比较欠缺,对他们的应聘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三、促进高校贫困大学生就业的对策探讨
贫困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很多,要想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并非一朝一夕的努力可以完成的。社会应该给予贫困生更多的帮助,国家应制定促进贫困生就业和劳动权益保障的法规和优惠政策,担负高校贫困生培养职责的高校,也应该多花心思、下大力气解决贫困生就业难的困境,作为就业主体的贫困生更应该正确认识自己,不断增强主体意识,明确就业目标,逐步完善自身综合素质,实现自救。
(一)社会层面的措施
1.进一步优化就业政策和就业环境,降低就业成本,完善贫困生就业保障政策
我国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地区差别、城乡差别很大,行业差别也较大,事业单位、垄断性行业和国有大中型企业与非垄断性行业、中小企业的收入、福利待遇差异较大,这就造成一些发达地区和经济效益好的行业成为贫困大学生难以涉及的领域。因此,要通过制定更加优惠的政策,尤其是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和经济效益差的行业,要有倾斜政策,给予重点扶持,以便缓解经济发达地区和经济效益好的行业的就业压力,增加贫困大学生在这些地区和行业的就业机会。2.健全职场的法律法规,营造公平求职环境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步伐的不断加快,贫富差距日益加大,处于社会最底层的低收入家庭在子女接受高等教育和就业等方面都遭遇了不同程度的困难,国家必须大力倡导、努力营造公平公正的社会竞争机制,通过制定完善的就业政策和严厉的惩罚措施杜绝开后门、拉关系等不正之风,让寒门学子也可以凭借自己的实力与家庭经济状况好的毕业生公平竞争,优胜劣汰。
此外,政府主管部门还要定期对各地落实贫困大学生就业工作政策、就业指导工作、就业市场的管理、招聘行为等进行检查、监督,防止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上出现“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腐败现象,对在毕业生招聘工作中出现暗箱操作和钱权交易的行为,要给予严厉打击。
(二)学校层面的对策
1.加强思想品德教育,培养贫困学生健全人格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深入到贫困生中去,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深层次问题上进行“解困”,要充分利用心理辅导教师和就业指导教师的角色优势,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咨询和就业辅导活动,给予他们更多的人文关怀,为毕业生个人能力、心理素质等方面提供咨询服务,要向贫困生宣传高校就业制度改革的必要性和必然性,教育他们正确看待贫困,正确认识社会经济转型期所产生的各种问题,树立战胜一切困难的信心,努力做好贫困大学生就业期的“自理解困”工作。
2.重点加强“能力式”资助,培养贫困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贫困大学生大都来自贫困地区,那些地区教育资源严重匾乏,与城市中小学优越的教育环境相比,基础知识不太牢固,实践动手能力差,这些是在进入大学校门以前就存在差距。如果在大学阶段得不到及早的弥补,势必对大学的学习造成影响,并使差距越拉越大,因此高校在教学和日常管理中应重视这一现象,创造条件大力培养贫困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如组织工作能力、交际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爱好与特长等。
3.构建有效的贫困生职业生涯规划体系,加强贫困生的就业指导与服务
当前,高校要在个性化、全员化、全程化就业指导上下功夫,做好深入细致的贫困生就业指导工作。第一,帮助贫困生更新就业观念,搞好职业生涯规划。第二,帮助贫困生收集就业信息,抓住就业机会。第三,组织贫困生进行求职演练,增强求职信心。高校只有通过系统的职业指导,才能帮助学生完成“学校人”向“社会人”的角色转变。
(三)个体层面上的措施
1.正确认识自我,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贫困大学生在择业前,要学会全面了解社会,客观分析和认识自己,充分意识到自己的优势在哪、劣势在哪,从社会的角度、他人的角度、全面的角度来认识自己在择业中的角色,确立切实可行的择业目标,找准自己和社会的结合点。
2.转变就业观念,调适就业心理与就业期望值
贫困生大学生要想顺利就业,必须转变就业观念,树立全新就业择业观和成才观,调适就业期望值,这样才能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才能实现充分就业。首先,要树立“大学生就是老百姓”的观念,要摒弃精英教育阶段的就业观。其次,要树立到基层、到农村、到中小企业、非公有制企业、到西部地区建功立业的观念,这也是今后一个时期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再次,要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立业的观念。
3.培养综合素质,提高自身的求职择业能力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仅靠单一的专业知识已不能适应社会对大学毕业生的要求,大学生应成为既懂专业基础知识又通览各方面知识的复合人才。因此,贫困生在校期间要认真学习,不断优化和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积极参加各类校园文化活动,培养团结协作、吃苦耐劳、勇往直前的奋斗精神,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职业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克服自卑胆怯的心理,强化竞争意识,以形成面对就业不畏挫折的进取心态,积极融入社会。
4.树立创业意识,尝试走创业之路
贫困毕业生应该在长期实践的基础上,了解市场,了解社会,树立正确的创业世界观、创业理想,激发创业需要,端正创业动机,培养创业兴趣,坚定创业信念,努力培养自主创业的风险意识、团队意识、挫折意识、创新意识、法制意识、自信意识和终身学习意识在实践创业中积累经验,增长才干,及时了解国家对自主创业的政策和支持。同时,应通过参加社会实践和实习活动,对专业的社会需求和发展前景深入了解,根据实践中自我适应度的反馈信息,反思和调整自己的职业取向,初步确定出与自己能力相吻合的职业选择。贫困毕业生还应配合学校开展的各种创新团队活动,培养创业精神、开拓精神及动手能力,了解自己的兴趣、特长和专业背景,为今后选择创业、确定职业目标奠定基础。
【结语】:随着实践经验的不断总结,高校贫困生就业体系也将不断趋于完善,包括贫困生在内的全体高校毕业生培养工作都将大大加强,高校贫困生不仅不会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难圆上大学的梦想,而且他们顺利成才、充分就业也决非是梦想,寒门学子也将和广大同学一道茁壮成长。【参考文献】: 1.曾湘泉等:《变革中的就业环境与中国大学生就业》[M],中国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2.莫荣主编:《2003-2004年:中国就业报告》[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年版 3.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中国的就业状况和政策白皮书》[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4年第18-19期。4.www.xiexiebang.com 5.www.59168.net
第三篇:青年就业创业之路
青年就业创业之路
“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应贯穿大学四年”的呼声很高,很多大学生提出了就业指导服务不能仅仅是“季节性快餐”,而应为全程性指导服务,全方位切入。事实上,从国外的经验看,大学生应该从一踏进大学校门就应该开始职业规划,为自己的发展设定长远的目标。那么,如何做好大学生的职业规划呢?①要正确的自我定位
自我评估,要清楚的自我认识,发现自己的真正兴趣所在,要清楚的知道自己的实际情况,不可盲目无术。养成写日记的好习惯,对自己经历过的有意义的事情一一记录下来,有空的时候就拿来看看,经常回想自己爱出错的地方,以后就尽量地避免。
②做好自我规划
自我规划就是确定短期和长期目标。人是有理性的动物,受周围环境的影响特别明显。要不断的激励自己努力再努力。完成一个个的目标,那么最后的胜利一定属于你。在大学的四年里,每个人所采取的方式和途径各有不同,但是归纳起来也就是以下几点。
第一年为检测时期,也就是刚才提到的自我定位。来到大学的校园里,不要埋头于学习,注意看一下周围的那些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们,看看他们是如何应对就业的,不妨为自己找准方向。第二年为定向期,知道了自己的具体情况就可以更清楚的为自己定位了。在此期间一定要打好专业基础。第三年为冲刺期,在定向的基础上好好的努力。不要空虚的过大学生活,到头来,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第四年为分化期,大四到了,工作的工作,考研的考研。分化很明显。总的来说,大学四年的规划基本上都是这个模式。
③学校应承担职业指导的责任
对于职业指导,我们在来看看美国的毕业生是如何就业的?
美国实行的也是毕业生自主择业制度,政府并不直接干预和限制,而是由劳工部、学校、中介机构、和用人单位进行协调进行。学校在其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是毕业生就业的“高参”。美国高校一般都有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进行职业指导和就业服务。而学校就业指导的重点就是推行四年职业规划项目。在学生入学的第一年,中心就开始对学生进行职业教育,帮助学生接触和了解就业状况;第二年
帮助学生检查自己的性格、兴趣和专长,进而帮助学生选择专业;第三年帮助学生了解雇主资料和市场需求,参加一些社会实践和招聘会,让学生直接感受就业市场;第四年辅导学生写求职信,传授求职要领和面试技巧等专门技能。
这种就业指导贯穿学生的整个大学生涯,对学生就业观的形成,增强择业能力和求职技巧很有帮助。就业指导中心还非常重视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服务,学校收集、整理的就业信息都要输入电脑,供学生随时查阅;此外,中心每年还要向雇主推荐学生就业,举办职业交流洽谈会,并负责接待雇主来校对毕业生进行面试。经学校推荐的毕业生成功就业率往往高于其他渠道。
毕业生面对着求职的巨大压力,究竟缺乏的是什么?有关专家指出,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最缺乏的不是找不到就业的机会,而是不知道该去做什么工作?不知道自己会做什么工作?
针对这一实际问题,上海各高校几年来相继出台了一些新举措,开阔了人们的视野,开辟了大学生就业新天地,来看一下复旦大学的新举措。
2003年,复旦大学就业总人数比2002年增加了24.8%,统计数据表明,2003年本科生一次就业率达到94.7%,硕士毕业研究生一次就业率为96%,博士毕业研究生一次就业率为97.6%,与2002年同期相比较,本科生的就业率有所提高,研究生的就业率略有下降。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又向“服务性”的方向迈了一步。2003年成立的“复旦大学学生职业发展指导委员会”,由相关政府部门支持,由校级主管部门担任领导,以专家教授为顾问,以企事业单位为资源,以本校学生职业发展服务中心为主要职能部门。据了解,这个委员会的成立,使复旦大学横贯大学生四年的“职业发展教育”有了一个很好的开端。复旦大学依托指导委员会的资源,针对本校各年级开设了“择业求职技巧”、“当代职业概况”等公共选修课进行职业发展教育。另外,学校还联合用人单位建立了一批以公司名称命名的行业考察基地,行业培训基地和行业见习基地,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了解社会,体验知名公司的企业文化,发掘自己的职业潜能,同时也为用人单位提供了接触和了解大学生的机会。复旦大学的这一系列的动作,其实其指导思想只有一个,就业压力和就业导航的位置,让学生提早直面就业压力。一系列针对低年级大学的“新生职业导航”,将跟踪大学生的四年成长,从根本上帮助大学生来规划
好人生。名校有自己独特的资源,复旦最大的资源就是他有众多的校友,复旦大学团委的“职业导航行动”就用足了复旦的校友资源。在复旦校园网的相关网页上,参与复旦校友讲师团的“各界成功人士”的介绍,都在网上供大学生点击选择,被选择一定数量后,学校就会把讲师请到学校和同学面对面交流,通常这些校友是不会不满足“学弟学妹”门的热情的。根据有关资料统计,复旦大学2003年毕业生就业率在高校中名列前茅,回看就业全景,从中可以看到,开展职业指导对学生就业带来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
根据有关资料统计,在美国参与创业的人口比例高达21%,换句话说就是美国每五个人就有一个人参与创业。经济发展教育先行,教育是发展的基础,但是年轻人完成了教育以后干什么呢?应该鼓励青年一代去参与创业。事实上,我们这些与改革一起诞生的年轻人有着强烈的创业渴望,在目前阶段来说只是苦于必要的创业扶持和引导。我们有火一样的创业热情,希望政府部门应该积极鼓励我们去自主创业,通过有关的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降低创业的门槛、创业成本和创业的风险,让我们大学生的创业精神得到弘扬和落实。
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是人力资源管理中最原始的也是最重要的环节,这一问题的解决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校和个人的生存和发展以及整个社会的稳定。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工作不仅仅是学校的本职工作,还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和关注。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发展,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就显得尤为突出了,我们广大的大学毕业生们还是应该以火一样的热情,大胆创新,为我们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去开辟一爿属于自己的天空!年轻就是资本,年轻就是财富,我们年轻,我们就有活力。我们要以火一样的热情,来点燃我们的青春,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成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精英式”人才,我们的国家才会兴旺发达!
第四篇:关于观察青年就业创业之路的调研活动报告
关于观察青年就业创业之路的调研活动报告
李慧理学院信计091班5501209020
前言: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以创业带动就业是解决就业问题的一个重大方针,促进全民创业必将为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不竭动力。目前就业创业已经成为青年最具体、最现实、最迫切的需求,特别是2009年以来,在世界金融危机的背景下,青年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南昌大学提出了开展“观察青年就业创业之路”的调研活动报告。近年以来,推进青年就业创业工作已经成为南昌大学共青团事业新的伟大实践,任务光荣而艰巨。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南昌大学各领导高度重视、迅速行动,坚决贯彻落实关于鼓励青年创业就业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践行科学发展观,立足“服务青年成长成才”,进一步做好青年就业创业服务工作,理清工作思路,明确工作目标,确定工作任务,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搭建服务平台,形成了良好的工作势头,从而研究探索青年就业创业的有效途径。
导论: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蔓延,对我国实体经济的影响日益严重,就业形势越发紧张。特别是就业市场的急剧紧缩,导致青年就业困难、就业压力大,青年就业问题成为当下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青年就业创业问题是关系青年切身利益的最核心、最现实、最直接的问题。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关系到千家万户。就业创业是青年面临的最大民生问题。如今,青年“就业难”已成为当前社会普遍关心的问题,不少地方都在积极鼓励青年自主创业,用创业带动就业,越来越多的青年将目光投向了自主创业,但是最终选择自主创业的青年却寥寥无几。究竟是什么阻碍了就业创业,共青团又要如何帮助青年就业创业,已成为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这次调研活动旨在激发广大青年学生创业激情并为他们提供创业、就业指导的一个新平台。用这些成功人士的创业经历和成长体会,激发青年沉重的创业热情,为他们培养创业意识、投身创业实践提供帮助,使初入社会的青年在创业的道路上多一些引导,少一些坎坷。同时,也深刻认识自己在就业创业过程中所经历的挫折和磨难,使青年人能正视就业创业的艰难和不易。希望通过这次调研活动使将来要就业创业的青年能更多地了解认识体会如今就业创业的难处,从而想出相应解决方法和措施。
主体:就业为民生之本,稳定之基,和谐之源。我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劳动力大国,无论经济形势如何,就业问题都始终是一个长期性的战略课题。就业和创业也是当前社会上最热门词语,在谷歌上搜索关键词达6千万、1亿条次,百度上则为8千万,9千万条次。广东、浙江、江西、广西、河南等很多省市提出了“全民创业”口号。2009年人社部批准82个城市成为首批国家级创业型城市,主要任务是率先建立组织领导体系、完善政策支持体系,健全创业培训体系,构建创业服务体系、健全工作考核体系。
就业创业工作历来为党政关心、社会关注、青年关切。充分就业与经济增长、价格稳定、国际收支平衡是我国宏观经济管理四大目标。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有正相关性,通货膨胀与社会失业有反向相关性,他们之间变化关系大家可以用菲利普斯曲线去分析和认识。就业与创业相应而生,相互促进。就业对创业起到技能、经验的训练和积累作用;创业创造新需求新岗位从而带动就业,对就业具有倍增效应。因此,有必要把就业创业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和认识。
近日,中国人力资源服务外包企业易才集团总裁李浩近日接受腾讯大成网的专访,作为人力资源行业创业的先行者和成功者,李浩结合自己的经历和经验对即将就业和欲创业的青年大学生提出建议:关键是要培养创新实践能力,这对于就业创业是同样重要的。
虽为“80后”,但李浩已经是一家全国规模企业的总裁。2003年,毕业不久的李浩选择创业,投身人力资源外包行业,创立易才集团。经过6年的努力,易才集团已经拥有了遍布中国本土近百家分机机构,跻身为中国人力资源外包服务提供商的第一梯队。
在李浩的概念里,培养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是一项易才集团必须担起的社会责任。“作为国内最大的人力资源服务外包企业,易才集团有义务利用自身的行业优势,为大学生提供就业创业指导和服务。”他说,“我们希望培养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把创新理念转变成价值的能力,培养他们差异化就业的竞争力,而不只是简单的解决就业问题。大学生应该多实践,多行动,创新实践能力对于就业创业都同样的重要。”
李浩说:“在大学时的专业和现在的工作没有一点关系。”但李浩个人认为,“人可以用很强的学习适应能力来弥补经验上的不足。从智联剥离出人力资源外包自己做,这和我本人的性格有关,总是渴望创造出新的东西,你会发现易才一直在不断变化,变化和稳健,共同构成了我们快速成长的基因。”凭借对人才服务市场的敏锐直觉和对整个产业的前瞻性研
究分析,李浩判断人力资源外包服务将大有可为,看准机会后,他于2003年10月和创业伙伴一起创办了易才人力资源顾问公司。发展到如今,易才服务的企业已达1万多家,其中包括西门子、联邦快递、丰田、宝马等多家财富500强公司。
9月11日,易才集团成都分公司创立了“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是易才集团响应团中央号召,缓解国内就业状况,本着强烈的社会责任心在分公司和客户中成立的。易才成都分公司还发起了由区域高校参与的“促进大学生就业联盟”。成都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学院等四所高校与易才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搭建起大学与企业的沟通平台。今年6月,易才集团和北京理工大学成立了大学生创业中心,这是国内第一家校企合办的创业基地,李浩透露此项活动还将发展到成都地区,并结合成都当地的特点进行推广,李浩认为各地的创业模式想法和技术都是相同的可以互相借鉴的。在成都青年创业面临的机遇和环境有所不同,成都有哪些商业模式适合创业?例如文化娱乐和电子科技。这也是易才集团下一步探索研究的方向。成都是易才西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易才也必将加大对成都的投入,运用自身专业优势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促进经济发展。作为专业的人力资源服务公司,易才集团非常愿意为广大的青年朋友提供各种就业见习机会,为他们的职业生涯有一个较好的开端,尽快走向社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为国家作出贡献。
在我看来,不管是要就业还是创业,我们都会在就业创业过程中经历许多磨难和挫折,我们不能怨天尤人,要正视就业创业的艰难和不易,要一直保持着就业创业的热情、信心和决心。培养创新实践能力对就业创业是极其重要的,多开展实践活动,培养创新才能,将专业的相关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
结语:促进青年就业创业的主要建议措施
1.政府促进,优化青年就业创业环境。一是帮助青年更好地了解政策。可以将各级政府推出的一些诸如减免税收、就业援助、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政策,通过网站、公告等形式告知青年;二是帮助青年更好地运用政策。通过举办就业创业形式分析会、报告会、政策讲解课等形式,帮助青年理解政策、运用政策;三是积极帮助青年争取政策。针对青年就业创业政策的某些空白和缺位,联合有关部门制定并出台区域性的相关政策,进一步优化青年就业创业环境。
2.财政支持,降低青年创业门槛。为缓解青年创业的资金“瓶颈”问题,应建立“青年创业发展基金”,制定小额贷款实施办法,对于可行项目给予不同额度的贷款,推进小额信贷帮扶工作。要鼓励和引导有条件的青年大力发展有市场、有效益、就业容量大的劳动密集型微型企业。也可以多渠道筹集资金,建立创办微型企业担保基金。积极争取工商、税务、卫生、城建等部门的支持,出台下岗失业青年创办领办经济实体不限注册资金、不限经营方式、不限经营领域简化行政审批手续、减免税费等优惠政策。
3.完善培训体系,提升青年综合素质。一是针对思想观念保守、就业创业意识不强的青年,通过举办就业创业论坛、就业创业大课堂、就业创业典型报告会等形式,引导青年转变观念,增强就业创业意识;二是针对有就业创业意识、但缺乏就业创业能力的青年开展系统的就业创业素质和技能培训。三是针对在就业创业过程中缺少经验的青年,为其配备了就业创业导师,进行“一对一”就业创业辅导。
4.(一)加大对青年就业创业观念的引导力度。
(二)积极开展具有较强社会影响力的青年就业创业实践活动。
(三)强化服务手段,打造服务青年就业创业的工作平台。
(四)着眼长远发展,建立健全工作机制。
参考文献:
第五篇:关于青年就业创业之路的调查报告
关于青年就业创业之路的调查报告
——农村青年的就业创业之路
摘要
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科技的进步越来越显示出它的优势。如今有一部分农村青年早早辍学赋闲在家或者在外给人打工,还有一部分是找不到理想的工作。在寒假期间,我在自己的家乡小潭村和部分亲戚朋友中做了一下调研,发现青年就业创业形势不容乐观,尤其是前些年受金融风暴的影响,国内各大企业纷纷裁员,不少青年农民工提前返乡。平素寂静的乡村一下子热闹了不少,但人们并没有开心,失业的阴影还笼罩着他们。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也是一个劳动力大国,青年就业创业问题无疑是影响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随着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的不断深入,青年就业的环境、条件、愿望和职业选择等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就业创业问题越来越受到党的关注、社会的关心、青年的热切关切。
关键词 青年就业 青年创业对策
导论
从我做的调研看来,我不能准确知道我们村失业的青年人数的具体数目,不过也应该超过了我们村总失业人口的百分之四十一。随着中国加入WTO、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产业结构的升级,青年的就业创业问题日趋严重。就业乃民生之本,青年就业是影响青年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近几年来,青年的就业困难和创业问题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在农村改革不断深化的大背景下,农村青年就业的环境、条件、愿望和职业选择等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如何认识这些变化,为农村青年就业创造良好的条件,解决青年的就业困难与创业难题,不仅关系到青年自身的发展,也关系到社会的稳定。
正文
关于青年创业问题,我有些自己的想法。“万事开头难”创业之初很多人都走
过不少弯路,这是普遍现象。关于创业,最主要在于你是否能找准方向,找到别人没有发现的商机。譬如我堂哥初中毕业以后,他就去昆明替人打工了。他在那儿呆了一年,发现他工作的那个地方,做铝合金和玻璃门窗生意的人很多,做窗帘的商家屈指可数。那里对门窗的需求量大,有在建设中,对窗帘的需求无疑也很可观。于是他想在那租家店做窗帘买卖,自己当老板。起初他父母是死活不同意,怕他是有始无终、血本无归。后来具体情况我就不得而知了,只知道他父母最终还是同意了,并表示给予他一定程度上的资金支持。我不了解他一年盈利多少,我只知道两年后他就买了车。我叔叔见他生意红火,也搬到那里开了一家窗帘店,收入也还过得去。
对于农村青年而言,知识相对偏低,很多人就下意识觉得自己没有了创业的可能。其实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吃穿是永恒的,吃穿的市场也就永不衰竭了。就拿吃的东西来说,那里面商机无限啊,关键看你是否想到了。比如元宵佳节人们常吃的汤圆,我到过很多家汤圆店,发现汤圆品种普遍较少,远远不能满足广大消费者多样化的饮食需求。如果我们能将水果引入,打造水果馅的汤圆,那汤圆的品种自然也就因水果中的的繁多而丰富了起来,它的色、香、味也自然与传统的汤圆不一样了。这样还同时符合消费者绿色饮食的低碳生活方式。不仅吃有创业的商机,人们日常生活的其他生活用品也包含未知的商机。
不少来自农村的打工一族的青年人认为创业需要大量的资金。其实不然,有些小型行业创业资金很少,一般人都能承受。如果实在没有足够的金钱,也可以像亲朋好友借,或者自己省吃俭用慢慢积累也行。要是觉得积累的时间太长,也可以直接从银行贷款。
对于农村青年就业的问题,还有很多存在的问题。首先表现为农村青年普遍文化程度偏低,相当一部分人没有一技之长。他们中很多人都是靠出卖苦力挣钱,很少人从事脑力劳动,直接接触高端技术。还有一部分人做一些简单的技术活,据他们讲,只要稍微识字的人,简单学一下就熟悉了。这也无形中让他们的就业面狭窄了不少。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很多新技术、新岗位不断出现。然而不少农村青年无法胜任这些工作,造成了经济学上所谓的“结构性失业”。要解农村青年创业就业难的问题,我认为有以下四个方面的措施。
一方面从政府、政策的角度出发在扶植青年创业方面的政策导向上施加积极的影响,从而更好地发挥出扶植青年创业的作用
(一)加强教育。这是治本的方法。农村青年就业创业难很大程度上与他们自身的文化素质较低有关。中国已经推行了九年义务教育的政策,各个公民有义务接受和完成规定的教育。各地区领导干部应尽最大努力,保证
(二)技术培训。针对农村青年缺乏一技之长的问题,应组织农村青年技术培训。同时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也需要进一步增强。各地相关负责人组织把握农村青年的普遍性技能需求,围绕种植、养殖和农产品加工业,科学设置培训内容,灵活采用多种方式开展培训,最大程度服务于广大的农村青年。
(三)资金扶持。农村青年创业也有一部分原因是资金短缺。各级政府也有一些优惠政策。资金是农村青年创业的第一难题,农村青年有的刚工作不久,有的甚至连工作都还没有,而大多数家庭又没有足够的实力来支持家中的孩子来创业。这对于大多数想要创业的年青人来说都是很难跨过的一个坎!甚至于许多想要创业的青年人在创业资金这第一道槛上就被挡住了。各地区有义务实施贷款优惠政策,提供程序简单、利率低、额度较大等优惠的诚信贷款。同时免收行政事业性收费、提供小额担保贷款、享受职业培训补贴、享受更多公共服务等来帮助青年人创业,留住那些已经创业成功的青年人,以创业促就业。
(四)信息完全。由于地理因素或其他原因,找工作的人与提供工作岗位的公司
之间无法了解对方的信息,造成了想找工作的人没有工作,想招聘的公司招不到合适的人。对于这一问题,各级村干部不仅要在公告栏上公布完全的招聘信息,还应该通过电视、网络、手机等受青年人喜爱的通讯传媒上发布工作信息,保证信息的流动性好和完全性。
唐代诗人李白有诗云:“ 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青年人创业就业需要这样一种豁达的胸径。现在的年轻一代,实际上是中国社会转型中的一代,注定要承受付出转型代价的一代。他们的上一代,实际上仍然在吃传统体制的旧饭,并未真正的投入到市场竞争中;他们的下一代,将因为社会的不断进步而获得很大程度的劳动保障;而他们这一代,将注定在“失业浪潮”中打拼。这是时代的代价,青年人要去不断适应,找出更适合自己的职业之路。
结语 在我的人认识中,很多在学校读书的青年人都说他们宁愿出去工作,而不愿在校读书;而已在社会的青年人都宁愿回校读书。实际上我们青年人上学,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为的都是将来走进社会,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我们应该在今天努力掌握专业知识,明天才能更好地为社会服务。才能不至于就业与失业中徘徊苦恼。经过这次调研,我从中大致了解到了农村青年就业与创业难的现实情况。在与他们的交谈中,我能感觉得到知识的重要性。人往往是很奇怪的,总是等到碰壁了才来后悔。现在很多找不到工作或者不知如何创业的农村青年人,以前只想快点踏出学校,走入社会,等真正融入社会才感叹知识太少,无法与别人竞争。这是每一代人中都有过的心态。我们青年人在生活中不论做什么事情都必须有主动性和积极性,对成功要有信心,要学会调整心态,利用空闲时间充实自己,努力提高自己的竞争力。
在这次寒假的工作中,虽然只是和几人熟人聊了一下他们的感受和工作历程。但也让我懂得了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的重要性,真可谓获益良多,这对我今后的生活和学习无疑都有很大的帮助,从中让我有很大的启发,让我有了更多的学习的动力来源,让我更加懂得去珍惜我的大学生活,好好利用这段时光学好专业文化。也让我知道金钱赚取的不容易!在以后的大学生涯里我也会走得更顺畅一些。也衷心希望农村青年们的职业之路能更宽广一些。期盼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年走上就业创业之路,真正拓宽就业创业渠道,为新农村建设做贡献。
参考文献:http://tw.hp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