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观看群众路线教育专题片《基石》有感
坚持群众路线不动摇
——观看党的群众路线教育专题片《基石》有感
近日,﹡﹡单位组织干部职工集中观看了由省委组织部制作的群众路线教育专题片《基石》。该片讲述了革命战争年代,发生在南粤大地上中国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生死相依、血肉相连的动人故事。看完之后,那些鲜活的历史画面还在我的脑海中久久回荡,让我不能平息。通过观看学习,我深深地受到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切实增强了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一、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通过观看《基石》专题片,我更加深刻体会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在安享美好生活的时候,不应该、更不能忘记播种幸福的人们。如果没有共产党人领导的革命事业,没有广大人民群众的倾力支持,没有无数革命先烈血肉之躯的付出,就不会取得革命事业的胜利,就不会有新中国的诞生。正是无数普通革命群众,用他们对党的信仰和忠诚,为党的事业奠定了强大的基石。片中既有李淑桓、李梨英那样的“革命母亲”,为了党的革命事业,忍受接连失去亲生骨肉的痛楚,毅然昂起头投身革命。更有何丽清那样大义灭亲的革命群众,为了掩护游击队员,用双手捂住因为饥饿而哭啼的儿子小嘴,最后却发现,出生才一个月的婴儿窒息而亡。作为一个母亲,难道她会不爱自己的亲生儿,2-
击队员一次次闯关脱险,东江纵队得以发展壮大。紫金县苏区镇人民群众因为支持和掩护苏区革命武装,450多名群众遭遇杀害,血流成河,流出田坎,汇成血田。石门村民为了隐瞒游击队员的下落,受尽了苦难,包括鞭打、灌水,最后众多村民被日军杀害。41名老百姓用他们的性命保全了游击队员的性命和安危。回望惨烈的一幕幕,到底是什么让普通群众面对敌人的枪口和刺刀时,如此从容,如此坚定,原因是共产党人领导的革命事业赢得了人民的拥护和爱戴。
过去,共产党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血肉相连,依靠群众取得了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当前,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后的最大危险就是脱离群众。随着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党员队伍里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不纯洁的现象,党内脱离群众的现象大量存在,作风问题相当严重,集中表现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问题上。从调查的情况看,一些党员干部学风不正、能力不强、贪图虚名、弄虚作假,对待工作推诿扯皮、敷衍塞责、效率低下,该干的事不干,改负的责不负,存在“和稀泥”现象。一些党员干部宗旨意识淡薄,“官本位”意识浓厚,特权思想严重,口大气粗,盛气凌人,对群众缺乏感情,对群众反映的问题漠不关心。一些党员干部贪图享乐、铺张浪费,追求奢靡生活,甚至利用手中的公权为所欲为,与民争利。这些都是当前群众深恶痛绝、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也是损害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根源。如果任由这些问题蔓延开来,后果-3-
不堪设想,我们必须对这些脱离群众的现象高度警醒。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人民群众拥护和支持是党执政的最牢固根基。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水可载舟,亦可覆舟”既是古训,更是镜子。回到《基石》专题片中,我们发现那么多的普通群众冒着生命危险掩护革命党员、支持革命事业,只因为革命党员始终同人民群众血肉相连。确实,只有同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才能得到人民的支持、拥护和爱戴,才能使党的事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因此,我们必须坚决反对“四风”,大力解决党员干部身上存在的作风问题,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以优良的作风把人民紧紧凝聚在一起,认真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以作风建设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把为民务实清廉的价值追求植根于思想和行动中。
第二篇:观看群众路线教育片有感
观看群众路线教育片《力量》有感
2014年4月27日大家观看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基地教学片《力量》。短短地100分钟里,影片运用大量历史文献资料和亲历者采访讲述,将一个个感人至深的人物和事件串联起来,形成一部依靠群众打天下教育片,此教育片折射出沂蒙山抗日根据地坚实不可撼动的群众基础,反映了我党一心为人民利益奋斗的优良历史。
观看影片的过程中,我不止一次被沂蒙人民的革命精神和淳朴情怀所打动,几乎是泪流满面地看完的,被一个个母亲用行动支持革命所感动,是啊,没有沂蒙老乡们送郎参军、献子入伍、救护伤员、传递情报、缝军衣、做军鞋、抚养革命后代,八路军将士,如何能在艰苦的抗战岁月里勇往直前,打败装备精良的日本法西斯侵略者和国民党反动派?百万独轮车支前大军,就像历史的车轮,以不可遏制的力量创就了奇迹般的历史。群众是伟大,我默默对自己说,作为一名党员一定要紧密联系群众。
翻开中国革命的历史画卷,可以清楚地看到,谁关心群众的呼声,依靠群众的力量,谁就能取得辉煌的胜利。当时,人民群众为何死心塌地为八路军运粮帮助八路军,就是因为他们心里有一个信仰,共产党能让穷人当家作主。这个信仰就是一种无形的巨大的力量。共产党也正是有了群众这块坚
韧的基石才有了中国这美好的今天。如果不把人民群众看作衣食父母,违背人民的意愿,就一定会被历史淘汰。
《力量》一片,也让我对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工作稍有感慨,古语“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欲成大事,必先赢得民心。中国革命的胜利来源于群众路线和群众基础,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根基来源于群众路线和群众基础,中国共产党的未来同样来源于群众路线和群众基础,这是恒古不变的革命真理和中国共产党员孜孜不倦的实践基础与追求。也是我们观看教育片《力量》,深刻学习和领会群众路线的原因和最终目的。
作为一名教书的,也必须有一种信仰,群众路线的根本出发点与最终归宿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人民服务的信仰不变,工作起来才有动力,才有足够的力量。是的,我们本就身在职工群众之中,更应努力奉献职工群众。我们所做的一切宣传工作都是来自职工群众的真实事件,报道职工群众所作所为,宣传职工群众的典型,最终就是为企业塑形象。一名政工人员,报道他们想知道的所知道的,只有这样,群众才会理解你、配合你、支持你。
《永恒》观后感
2014年4月27日,学校组织全体党员进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集中学习,并观看了《永恒》这部关于“沂蒙精神”的电视专题片。该片在短短60分钟里,运用大量历史文献和亲历者讲述,跨越了七十年峥嵘岁月,将一个个感人至深的人物和故事揭示出一种“永恒”的沂蒙精神。“沂蒙红嫂”明德英,为救八路军伤员毅然解开衣襟,将乳汁滴进伤员嘴里。“他们的父母打鬼子去了,不一定还能回来,咱得把人家的根留住了。”沂蒙母亲王换于再简单不过的话,掏出了自己最赤诚的心。而在冰冷的汶河水中,32名妇女用肉身铸就了通向胜利的桥梁„„
沂蒙人也是人,为什么对共产党有如此深厚的感情?显然是共产党首先做得好。沂蒙山区是著名的革命老区,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的长期革命斗争中,党和人民群众建立了密不可分的鱼水、血肉联系。刘少奇、罗荣桓、陈毅等老一辈革命家都曾在那里战斗过。在血与火的革命战争年代,他们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与人民群众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团结和依靠人民群众,开展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在硝烟和炮火中与人民结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
影片中有一个情节格外令笔者感动。那就是时任中共山东分局书记朱瑞的马踩坏了老百姓的两个西瓜,朱瑞当时就
掏出两个铜钱放在了被踩烂的西瓜上,次日又亲自找到西瓜地的主人赔礼道欠。《永恒》正是用这看起来似乎微不足道但却格外打动人心的真实故事,充分展示了中国革命的胜利来源于群众路线和群众基础,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根基来源于群众路线和群众基础。
然而在改革开放的今天,不少官员在物欲横流中却迷了方向,在声色犬马中脱离了群众,忘记了党的根本宗旨。前些年,抢收“超生费”时,一些工作人员入室“抢劫”,扒房扔瓦,有的工作人员连老百姓家的一个扫帚也不放过„„近些年,在圈地、拆迁中,又大肆扰民,强拆不行就“误拆”,有的甚至不惜动用了“火攻”。在“误拆”中,多少弱势群体有家难回,流离失所;在强拆下,有多少人被打伤打残,甚至被活活打死;在强权下,又导致多少人长年上访。暴力拆迁就像“牛皮癣”迅速传染,成为明火执仗危及社会稳定的根源,一桩桩,一件件,数不清,道不完。再加上近年来无处不在的官场“四风”,“技节”如此,主干怎不受“累”?怎不让共产党这棵大树与人民群众的“鱼水关系”变成“水火关系”?
总之,纪录片《永恒》告诉我们,是人民用鲜血和乳汁供养了我们,是人民用双手和脊梁支撑着我们。同时,纪录片《永恒》还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最大的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联系群众鱼得水,脱离群众树断根。只有我们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才能把我们放在心上;只有我们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能把我们当成亲人。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我们只有以优良作风把人民紧紧凝聚在一起,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才会迸发出更加磅礴的力量,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第三篇:观看《基石》专题教育片
观看专题教育片《基石》的心得体会
近日,我观看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专题片《基石》,该专题片生动讲述了中国共产党人与南粤儿女生死相依、血肉相连的动人故事,当中有“革命母亲”李淑桓,有“为党献一生,为国献三子”的“红军阿姆”李梨英,还有何兰英、陈铁军等革命先烈,深刻诠释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和党的群众路线的丰富内涵。专题片也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正是靠着一个个像牢固基石的基层组织,铺就了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道路,带领广大人民群众从战争岁月走向和平年代,从封闭落后走向繁荣富强。
观看后,我被革命先烈的伟大事迹深深地感动了。想到自己是一名战斗在教育基层第一线的党员教师,应当要学习革命先烈的无私奉献精神,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好好学习,积极工作,争当优秀党员和优秀人民教师。下面就具体谈谈我的心得体会:
一、应加强学习,提高素质,牢固基础
教师的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而在今天,教师的职责有了更广泛的内涵。因此,教师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和广博的社会见闻,精通教学业务,才能将最准确,最实用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才能赢得学生的敬重和信赖。所以教师必须与时俱进,要坚持学习,在知识的海洋里吸取营养,提升自身的学识,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为做好教育教学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须满腔热情,发挥能量,温暖他人
作为人民教师,应当热爱党的教育事业,对工作必须有满腔热情。俗语都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工作是艰辛而清苦的,教师每天要进行着大量平凡而琐碎的工作,日复一
日,年复一年,备课、上课、批改作业、管理班级„„但是,我们应做好现在,着眼未来。以苦为乐,甘于奉献,勤勤恳恳,以饱满的热情投身到工作中去。每天踏进校门,报以学生一个微笑,给与学生一次称赞,带头捡起地面上的一片垃圾,以充满激情的姿态上好每一节课,做学生心目中的阳光老师。面对孩子,要有阳光般灿烂的笑脸;面对同事,要有阳光般温暖的态度;面对家长,要有阳光般真诚的交流;面对教育,要有阳光般火热的心态;面对教研,要有阳光般积极的热情;面对发展,要有阳光般不息的能量。
三、要为人师表,言传身教,教书育人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在各个方面都应当要为人师表。作为教师,千万不要居高临下地对待每一位学生,而要把自己当作学生的亲密朋友。在教师的言语中,应该多一些鼓励性的语言,如:“加油”,“你真行!”“老师相信你能成功!”“多么希望你能改正缺点”。“你的进步令老师非常满意。”“做错事,不要紧,有错就改是好孩子。”教师要言传身教,要学生做的,自己首先要做到,为学生树立好榜样,让学生学有榜样,赶有方向。一声声叮咛,一个个动作,一次次鼓励,就像春风化雨般润物细无声,使学生健康成长。
通过观看这部教育片,我的思想得到了一次新的洗礼,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尽心尽力,充分发挥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出色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第四篇:观看《基石》教育片心得体会
观看《基石》教育片心得体会
本周学校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教师观看《基石》教育片。让我再次从一定的理论高度上明确并检讨自己做为一名党员教师,肩上责任之大。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重视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一个显著特点。中国共产党正是靠着一个个像牢固基石的基层组织,铺就了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道路,带领广大人民群众从战争岁月走向和平年代,从封闭落后走向繁荣富强。专题片突出宏观叙事与微观描述相结合,突出地域特色与时代特征相结合,选取典型的、有影响性的事件和人物作为切入点,展现新时期机关、农村、社区、国企、非公企业、教育、服务窗口、社会组织等各行各业基层党组织在党的领导下和党员的带领下取得的巨大成就,同时阐明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性。选题以小见大、以点带面,主题立意高远,创作思路新颖,表现形式生动活泼。通过“走前头作表率——机关党建”、“把方向谋发展——农村党建”、“求创新促和谐——社区党建”、“当示范作引领——国企党建”、“当示范作引领——国企党建”、“当示范作引领——国企党建”、“强作用助发展——非公党建”、“提质量强水平——教育党建”、“重服务树行风——服务窗口党建”、“问冷暖解民忧——社会组织党建”等8集内容,采取实景拍摄与历史还原结合的方式,展现人物、事件的特点和亮点。本部专题片既是一部视角独特、内容丰富、史料翔实的电视纪录片,也是一部融政治性、思想性和可视性于一体的党员教育的好教材。
做为办校近一年的晋江市第五实验小学教师队伍中的一员,我觉得自己做得还不够好,实在不能因为个人的不求上进影响学校的发展。于是我应该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一、带好新教师,为新教师的成长尽心尽力。
一年来,虽很投入一年级的数学科的教学工作,但重点还是在一年3班上,对于其他班级的数学老师的关心与指导还不够到位,单靠每周一次的年级集体备课及教研时间是不够的,作为一名老教师,应该要合理地制定计划与安排好进度,不仅从业务上,还要在思想上指导年轻教师,起好表率作用。主要还是自己的学习不够,业务不够精湛,今后自身要加大力度自我学习。
二、做好学生家长思想工作,让更多的人从正面上评价学校,促进学校的发展。
每一个班级就是学校面向社会的一个窗口,每一位老师也就是一个窗口。加强家校联系,让更多的家长理解并支持我校的做法,为学校教育的良好愿景出力是每一位老师应尽的,作为党员教师更应起表率作用。
三、积极并带头完成学校交给的任务,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稳定发展提供帮助。深知自己在业务上不够精湛,但是要主动完成学校交给的任务,不能及时处理文件及完成所负责的工作应做自我批评。下定决心,在处理学校交给的任务要加速,按时或提前完成。工作上不拖行政班子的后腿。
第五篇:观看教育片《基石》心得体会
观看教育片《基石》心得体会
通过组织的统一安排,我非常荣幸观看了教育片《基石》,该教育专题片生动讲述了中国共产党人与南粤儿女生死相依、血肉相连的动人故事,深刻诠释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和党的群众路线的丰富内涵,看后我深受感动,特别是当看到伟大的群众母亲为了保护游击队的生命安全而亲手捂死一个月的亲生孩子一幕,我再也压制不住内心的激动,热泪满眶。
《基石》充分演绎了中国共产党能取得抗战胜利的关键所在,就是因为有了雄厚的群众基础,得到全国人民群众无私的、发自内心的舍命支持,人民群众为中国共产党筑起牢固而坚硬的铜墙铁壁,用他们的血肉身躯换来了子孙后代幸福安康的生活。今天,在大部分人民群众都过上安稳生活的时候,有些党员干部的思想觉悟就在这种安逸的生活中慢慢退化,甚至开始扭曲、腐蚀,安逸的生活使我们渐渐忘记了悲壮的历史,迷失了方向,忘记了是谁赋予我们今天美好的生活环境。现在的党员干部绝大多数没有经历过那个惨烈的年代,对今天的安定生活想当然,从而放松了自我审视、自我改造,心里自认为比人民群众高一等,一听别人说羡慕自己在某某单位工作,有某某权力的时候,心里就有一种高高在上、飘飘然的感觉,殊不知,这个权力正是人民群众赋予
我们的,是人民群众委托我们统一行使、服务于人民群众的,一旦脱离人民群众,权力来源何在?权力用处何在?
在人民群众对腐败现象怨声载道,对党员干部滥用职权、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等现象已见怪不怪的时候,党中央果断部署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给我们某些“患病”的中共党员及时打了一支救命针,同时给绝大多数党员打了一支预防针。使我们认清自己的位置,我们是人民的公仆,而不是人民的主人。我们要做的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想方设法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简化办事程序,方便群众办事,而不是人民群众挤破脑门想着如何讨好我们,如何跟我们打好交道,从而才能好办事、办好事。
我们要坚持密切联系群众,一切从群众利益出发,为群众谋福祉。党的事业之所以能成功,不单是靠共产党员,而且离不开我们广大群众老百姓的支持。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紧密联系群众,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爱戴。人民群众不惜冒着生命危险,甚至舍弃身价性命来保护革命事业的星星之火。人民是党的事业取得成功的基石,我们要改变作风,密切联系群众,与人民心连心,时刻为人民谋福祉。中国共产党最大的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长期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通过一幕幕用鲜血染成的道路,就是要告诫全体党员时刻牢记,我们党之所以能取得革命事业的伟大胜利,是人民群众拥护和支持的结果,我们手中的权利
是人民赋予的,我们不能忘本,我们必须转变作风,用好手中的权利,始终与人民群众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
观看《基石》只是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一个开始,作为一名中共党员,我坚决拥护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认准自己的位置,坚守工作岗位,用好手中的权力,做好人民群众的公仆,努力提升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