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沈星和夏名双学双促心得体会
近日我们青州人民连续失去两位好同志,好市民,令我们无比痛心。他们就是青州市博物馆原馆长夏名采同志和二炮副营职参谋沈星同志。
夏名采同志出生于湖南省石门县人,土家族。196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曾在山东省博物馆工作,长期担任青州市博物馆馆长,扎根青州从事文物考古、文化研究、文化陈列等工作。对青州市博物馆的建设和发展,对青州市文化地位的挖掘推广作出了重要贡献。人们不会忘记,当年他为了动员青州市郑母镇赵氏家族捐献出家传国宝明代赵秉忠殿试状元卷,十几次进行访问,晓之以情动之以理,终于感动赵氏族人,让神秘的状元卷作为全国唯一殿试状元卷重见天日成为青州博物馆的镇馆之宝。1994年之前鲜于记载的青州龙兴寺石像大规模出土,夏名采同志夜以继日地守候在发掘和整理现场,为这批文物价值极高的千年佛像重新走向公众,作出了巨大贡献。多年来,夏名采同志就是以这种奉献精神、负责精神支持下,为青州市的文物发掘文化弘扬贡献了全部力量,退休后仍旧不顾年老体弱,不辞辛劳为青州市文化事业奔走,直到病倒在工作一线。2012年4月18日凌晨,这位国内著名的考古学家、在于病魔抗争一月多后永远了离开了他为之付出终身的青州文物事业!
沈星同志1981出生于陕西省西安市阆良区凤凰街道,2000年9月入伍,上尉军衔,2010年9月起,在第二炮兵指挥学校脱产攻读硕士研究生。2012年5月13日,在山东省青州市南阳河因勇救落水少年不幸牺牲。沈星同志牺牲以后,青州人民成群结队来到英雄献身的河畔为英雄献花、点烛;5月17日是烈士追悼会的日子,成千上万的各界人士涌向追悼会现场,气氛极为动人。当天中午,在从殡仪馆到烈士陵园的十几公里路段上,男女老少数万群众不顾烈日高温,自发列队为烈士送行,表达了对英雄的无比崇敬之情。
在得知了沈星舍己救人牺牲的消息后,昨日上午,他生前领导与同学从四面八方赶来青州,只为见上他最后一面。
在来到青州前,沈星在天津军事交通学院完成了自己的本科学业。回忆起自己的学生,沈星本科时期的队长刘政委悲痛不已。他告诉记者,沈星在校期间的两件事情给他留下了极深刻的印象。
在校期间由于表现优异,沈星成为队长助理,每天带领同学去食堂吃饭是他的工作之
一。有一次吃完饭,队伍在食堂门前集合完毕,沈星突然端着一个小盆来到同学面前,盆里装满同学们吃剩下的馒头。沈星一边啃着馒头,一边哭着对大家说:“我不知道你们是怎么样的,我只知道,我父母是靠种地把我养大的,他们种地很辛苦,很不容易。”
此事过后,食堂里浪费粮食的现象基本没有了,沈星用自己的行动给大家上了一课。
另一件事发生在2003年的暑假,当时上大三的沈星为了锻炼自己,同时也为了省钱,决定从天津骑自行车回西安老家。要知道,天津至西安的路程超过1000公里。为了这次骑行,他提前半年就开始准备,先是买了一辆二手自行车,然后给自行车链条上油、紧螺丝、修刹车,为了储备足够的体力,他每天坚持锻炼。
“他花了13天左右,从天津骑到了西安。这孩子特别懂事,每天下午到了什么地方他都会打来电话告诉我,这里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其实是怕我不放心,报个平安。”讲到这里,刘政委的声音有些哽咽了。
沈星的导师于众龙含泪说:“作为导师,我为失去了这样一位好学生感到十分惋惜,我将马上动身去青州参加他的追悼仪式。”于教授说,沈星成为研究生后,第一印象是他十分勤奋好学,沈星读本科学的是交通运输,为了弥补不足,他经常借走很多书去读,才2年时间就完成了2项重要课题,都通过了上级的验收。
沈星的同室学友廉元,是个180厘米的大小伙子。记者见到他时,他刚打完篮球回来。他说,沈班长是个篮球爱好者,中锋位置,投球很准,有他在场,场面肯定活跃。如今沈班长出差了,我们等他回来再打。
说着说着,小伙子泪流满面。我们的班长不在了,11日他出差去山东青州,13日他救人牺牲了。看着沈班长空着的床铺,我很伤心,他怎么就不招呼一声就走了?全班战友都等他回来啊!
学员刘锐说,沈星不是我的班长,但因为他是大哥哥,为人又好,我和张波、张建文等人,经常去他那里蹭电话卡打电话,沈星都爽快地帮助。他跟很多人关系都好,3月份他在解放军161医院住院做痔疮手术,大家全部去医院看他、陪护他。于众龙教授还为他做了2餐面条,送到医院去。
夏名采同志和沈星同志都是外乡人,都为青州的建设和发展事业献出了生命。他们的贡献是巨大的,青州人民不会忘记他们的无私奉献。一个外乡人,能够全心全意地投入青州市的社会发展中来,直到献出宝贵的生命,这是一种什么精神?人民群众为什么对他们给予那么高的评价?为什么情不自禁地为他们落泪?为什么自发地为他们送行?为什么产生强烈的反响?很简单——为人民服务!只要我们每一个人,每一个党员,每一个公职人员都时刻想着群众,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尽最大的努力为社会贡献力量,我们就能够取得群众的感情支持,就能够获得最大的力量。
党员干部如果与群众关系疏远就会产生感情隔阂,群众有困难干部不积极处理,干部有难时群众就自然袖手旁观。我们党的力量来源于群众,党与群众的血肉关系不可分割。通
过学习夏名采同志和沈星同志的光辉事迹,让我们得到启发:只有我们无私无畏地为群众利益服务,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衷心支持,我们的事业才能健康顺利地发展壮大。高高在上,脱离群众,颐指气使,我行我素就必然远离群众,就会变成孤家寡人、莽汉、蠢蛋、聋子、瞎子,自以为老子天下第一,其实仅是自我陶醉,一切都是虚幻。
我们要学习夏名采同志和沈星同志的高尚品格,刻苦学习、勤奋工作、深入钻研、乐于奉献,关键时刻拉得出冲得上,为全市科学发展、社会文明进步贡献最大力量。
第二篇:双学双促 沈星 夏名采心得体会
“双学双促”活动心得体会
最近,为大力弘扬沈星同志、夏名采同志先进事迹,我市开展了学习英雄沈星、学习楷模夏名采,促进转型科学发展、促进社会文明进步的“双学双促”活动,通过活动,我学到了很多。
沈星、夏文采,两个虽然生活的离我很近,但与我的生活甚少有交集的两个人,用他们的行动深深的震撼了我的心灵。夏名采同志是青州市博物馆原馆长,沈星同志是二炮副营职参谋,虽然工作不同,身份不同,但他们都用自己的切身行动为我们做出了表率,他们不愧是我们青州人民的榜样。两位同志的逝去,令我无比心痛。
夏名采同志曾在山东省博物馆工作,长期担任青州市博物馆馆长,扎根青州从事文物考古、文化研究、文化陈列等工作。对青州市博物馆的建设和发展,对青州市文化地位的挖掘推广作出了重要贡献。人们不会忘记,当年他为了动员青州市郑母镇赵氏家族捐献出家传国宝明代赵秉忠殿试状元卷,十几次进行访问,晓之以情动之以理,终于感动赵氏族人,让神秘的状元卷作为全国唯一殿试状元卷重见天日成为青州博物馆的镇馆之宝。1994年之前鲜于记载的青州龙兴寺石像大规模出土,夏名采同志夜以继日地守候在发掘和整理现场,为这批文物价值极高的千年佛像重新走向公众,作出了巨大贡献。多年来,夏名采同志就是以这种奉献精神、负责精神支持下,为青州市的文物发掘文化弘扬贡献了全部力量,退休后仍旧不顾年老体弱,不辞辛劳为青州市文 化事业奔走,直到病倒在工作一线。2012年4月18日凌晨,这位国内著名的考古学家、在于病魔抗争一月多后永远了离开了他为之付出终身的青州文物事业!
沈星同志1981在山东省青州市南阳河因勇救落水少年不幸牺牲。沈星同志牺牲以后,青州人民成群结队来到英雄献身的河畔为英雄献花、点烛;5月17日是烈士追悼会的日子,成千上万的各界人士涌向追悼会现场,气氛极为动人。当天中午,在从殡仪馆到烈士陵园的十几公里路段上,男女老少数万群众不顾烈日高温,自发列队为烈士送行,表达了对英雄的无比崇敬之情。
夏名采同志和沈星同志都是外乡人,都为青州的建设和发展事业献出了生命。他们的贡献是巨大的,青州人民不会忘记他们的无私奉献。一个外乡人,能够全心全意地投入青州市的社会发展中来,直到献出宝贵的生命,这是一种什么精神?人民群众为什么对他们给予那么高的评价?为什么情不自禁地为他们落泪?为什么自发地为他们送行?为什么产生强烈的反响?很简单——为人民服务!只要我们每一个人,每一个党员,每一个公职人员都时刻想着群众,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尽最大的努力为社会贡献力量,我们就能够取得群众的感情支持,就能够获得最大的力量。
党员干部如果与群众关系疏远就会产生感情隔阂,群众有困难干部不积极处理,干部有难时群众就自然袖手旁观。我们党的力量来源于群众,党与群众的血肉关系不可分割。通过学习夏名 采同志和沈星同志的光辉事迹,让我们得到启发:只有我们无私无畏地为群众利益服务,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衷心支持,我们的事业才能健康顺利地发展壮大。高高在上,脱离群众,颐指气使,我行我素就必然远离群众,就会变成孤家寡人、莽汉、蠢蛋、聋子、瞎子,自以为老子天下第一,其实仅是自我陶醉,一切都是虚幻。
我们要学习夏名采同志和沈星同志的高尚品格,刻苦学习、勤奋工作、深入钻研、乐于奉献,关键时刻拉得出冲得上,为全市科学发展、社会文明进步贡献最大力量。
第三篇:学习沈星夏名采心得体会
学习英雄沈星、学习楷模夏名采的心得体会
东夏镇教育系统开展了“学习英雄沈星、学习楷模夏名采,促进转型科学发展、促进社会文明进步”的“双学双促”活动。为大力弘扬沈星同志、夏名采同志先进事迹,激发全镇干事创业教书育人的满怀激情。
沈星同志、夏名采同志是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过程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是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道德楷模,是见义勇为、舍己为公的时代英雄。“双学双促”活动的重要意义,学习沈星同志奋不顾身、舍己救人的崇高精神,高举旗帜、听党指挥的理想信念,忠于职守、奋发有为的优良品质,牢记宗旨、恪尽职守的忠诚品格;向他学习这种高尚精神,立足工作岗位,把自己的工作做好,更多的奉献社会,奉献他人。沈星同志作为一名80后现役军人和在校学生,用生命实践了自己在党旗下“随时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庄严誓言,用英雄的壮举展示了一名共产党人的崇高品格和革命军人的赤胆忠心,用青春热血诠释了一个时代青年的人生意义和生命价值,是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道德楷模,是见义勇为、舍己救人的时代英雄。学习沈星同志的先进事迹,开展向先进英模人物学习活动,以英雄的感人事迹和献身精神激励全市广大青年和干部群众倡树新风,干事创业,努力工作,为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文化强市贡献力量。学习夏名采同志无私奉献、任劳任怨的高尚情操,忘我工作、鞠躬尽瘁的敬业精神,用心用力、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淳朴善良、清正廉洁的高尚品德,努力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具体行动,真正做到忠于职守、用心用力,少说多干、狠抓落实,为促进全市转型科学发展、社会文明进步做出新的更大贡献。夏名采同志几十年如一日,坚守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时刻以一名优秀党员干部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始终保持高度的事业心、责任感和使命感,兢兢业业工作,踏踏实实干事,把全部身心都投入到文物保护、考古发掘、文物研究等工作中,为我市文物和文化事业发展献出了毕生精力,做出了突出贡献。向夏名采同志学习,学习他牢记宗旨,恪守信念,对党忠诚的政治品质;学习他顾全大局,无私奉献,任劳任怨的高尚情操;学习他忠于职守,忘我工作,鞠躬尽瘁的敬业精神;学习他用心用力,奋发进取,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学习他淳朴善良,平易近人,清正廉洁的高尚品德。
“双学双促”活动使我的思想和灵魂得到一次净化和洗礼,在践行党的宗旨上更加坚定,在贯彻落实上级的决策部署上更加自觉,在教育教学改革上更加作为。
第四篇:双学双促心得体会
双学双促心得体会
近日我们青州人民连续失去两位好同志,好市民,令我们无比痛心。他们就是青州市博物馆原馆长夏名采同志和二炮副营职参谋沈星同志。
夏名采同志出生于湖南省石门县人,土家族。196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曾在山东省博物馆工作,长期担任青州市博物馆馆长,扎根青州从事文物考古、文化研究、文化陈列等工作。对青州市博物馆的建设和发展,对青州市文化地位的挖掘推广作出了重要贡献。人们不会忘记,当年他为了动员青州市郑母镇赵氏家族捐献出家传国宝明代赵秉忠殿试状元卷,十几次进行访问,晓之以情动之以理,终于感动赵氏族人,让神秘的状元卷作为全国唯一殿试状元卷重见天日成为青州博物馆的镇馆之宝。1994年之前鲜于记载的青州龙兴寺石像大规模出土,夏名采同志夜以继日地守候在发掘和整理现场,为这批文物价值极高的千年佛像重新走向公众,作出了巨大贡献。多年来,夏名采同志就是以这种奉献精神、负责精神支持下,为青州市的文物发掘文化弘扬贡献了全部力量,退休后仍旧不顾年老体弱,不辞辛劳为青州市文化事业奔走,直到
病倒在工作一线。2012年4月18日凌晨,这位国内著名的考古学家、在于病魔抗争一月多后永远了离开了他为之付出终身的青州文物事业!
沈星同志是陕西西安人,1981年生,生前是解放军第二炮兵青州士官学校参谋,上尉军衔,他于2010年9月考入解放军第二炮兵指挥学院,是一名在读研究生军官。事发前几天,沈星从学校请假回单位调研,搜集毕业论文资料。
13日上午王鸿昊同学不慎落水时,沈星同志正陪妻子和3岁多的女儿在南阳桥附近游玩。当沈星听到“救人,救命”的呼救声,发现一个男孩正在水中挣扎,情况十分危急的时刻,他还没等妻子反应过来,就迅速脱掉外衣,纵身跳入河中施救。
沈星一次又一次奋力将王鸿昊托出水面。但由于河堤湿滑,被推上岸的王鸿昊一次次重新滑落水中。沈星用尽最后一丝力气将王鸿昊托出水面,让别人把王鸿昊拉到岸上,自己却不幸沉入河底。当人们把沈星救上岸时,他已不醒人事,被送往医院抢救无效,最后壮烈牺牲。
沈星同志为救他人的生命,献出了自己的宝贵生命。
他用生命实践了自己在党旗下“随时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庄严宣誓,用英勇的壮举展示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崇高品德和革命军人的赤胆忠心,用宝贵的青春诠释了一个时代青年的人生意义和生命价值。他不愧是在党的光辉哺育下成长起来的优秀青年,是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道德模范,是见义勇为、舍己救人的时代英雄。
沈星同志已离我们远去,但他的精神永存。他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他的崇高精神和高尚品德永远值得我们学习。我们要学习沈星同志奋不顾身、舍己救人的崇高精神。沈星同志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不会游泳的他面对冰冷的河水没有丝毫犹豫,奋不顾身,全力救人,直至献出自己年轻而宝贵的生命。这一英雄的壮举,感天动地,可歌可泣。在生死考验面前,他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用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英雄赞歌,立起了一座不朽的精神丰碑。
做为一名教师,我决心要学习他的献身精神,自强不息的精神;,在实际工作严格要求自己,为人师表,爱岗敬业,勤奋努力,做到既教书又育人,努力做到以身作则,尽心尽力,服从领导,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加强职业道
德修养成,同时,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教育理论水平,丰富专业知识,加强教育、教学与教研能力’方案范文.库.整理~的培养,加强的事业心和工作责任感。在实际教学中关爱每一个孩子,使他们每天能快乐充实;同时在教书本知识的同时还要加强思想品德的教育,教学生如何做人。对学生要有耐心特别是学困生,对他们要采取多鼓励少批评的方法,以宽容的心态去对待他们的每一次过失;用期待的心态去对待他们的每一点进步;用欣赏的目光去关注他们的每一个闪光点;用喜悦的心情去赞许他们的每一份成功。在教学上,要积极参加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不断更新教育教学观念,认真备课、上课、听课、及时批改作业、讲评作业,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广泛涉猎各种知识,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使学生学有所得,不断提高,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思想觉悟,圆满完成自已的教学任务,以实际行动来为失去的英雄们致敬。
第五篇:双学双促心得体会
“双学双促”活动心的体会
最近,青州人民连续失去了两名亲人,他们是青州博物馆原馆长夏名采同志和二炮副营职参谋沈星同志。他们的不幸去世使整个青州大地沉浸在悲痛之中,同时他们的先进、英勇事迹也传遍了中华大地。
为大力弘扬沈星同志、夏名采同志先进事迹,激发全校教职工干事创业激情,我们偶园回中在青州市教育系统的统一部署下,开展了“学习英雄沈星、学习楷模夏名采,促进转型科学发展、促进社会文明进步”的“双学双促”活动。
夏名采同志出生于湖南省石门县人,土家族。196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曾在山东省博物馆工作,长期担任青州市博物馆馆长,扎根青州从事文物考古、文化研究、文化陈列等工作。对青州市博物馆的建设和发展,对青州市文化地位的挖掘推广作出了重要贡献。人们不会忘记,当年他为了动员青州市郑母镇赵氏家族捐献出家传国宝明代赵秉忠殿试状元卷,十几次进行访问,晓之以情动之以理,终于感动赵氏族人,让神秘的状元卷作为全国唯一殿试状元卷重见天日成为青州博物馆的镇馆之宝。1994年之前鲜于记载的青州龙兴寺石像大规模出土,夏名采同志夜以继日地守候在发掘和整理现场,为这批文物价值极高的千年佛像重新走向公众,作出了巨大贡献。多年来,夏名采同志就是以这种奉献精神、负责精神支持下,为青州市的文物发掘文化弘扬贡献了全部力量,退休后仍旧不顾年老体弱,不辞辛劳为青州市文化事业奔走,直到病倒在工作一线。2012年4月18日凌晨,这位国内著名的考古学家、在于病魔抗争一月多后永远了离开了他为之付出终身的青州文物事业!
沈星同志1981出生于陕西省西安市阆良区凤凰街道,2000年9月入伍,上尉军衔,2010年9月起,在第二炮兵指挥学校脱产攻读硕士研究生。2012年5月13日,在山东省青州市南阳河因勇救落水少年不幸牺牲。沈星同志牺牲以后,青州人民成群结队来到英雄献身的河畔为英雄献花、点烛;5月17日是烈士追悼会的日子,成千上万的各界人士涌向追悼会现场,气氛极为动人。当天中午,在从殡仪馆到烈士陵园的十几公里路段上,男女老少数万群众不顾烈日高温,自发列队为烈士送行,表达了对英雄的无比崇敬之情。
沈星同志、夏名采同志是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过程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是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道德楷模,是见义勇为、舍己为公的时代英雄。通过这次学习活动,我深刻认识到开展“双学双促”活动的重要意义,我要学习沈星同志奋不顾身、舍己救人的崇高精神,高举旗帜、听党指挥的理想信念,忠于职守、奋发有为的优良品质,牢记宗旨、恪尽职守的忠诚品格;学习夏名采同志无私奉献、任劳任怨的高尚情操,忘我工作、鞠躬尽瘁的敬业精神,用心用力、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淳朴善良、清正廉洁的高尚品德,努力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具体行动,真正做到忠于职守、用心用力,少说多干、狠抓落实,为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社会文明进步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双学双促”活动,重在学习、贵在行动,真正做到学英模、找差距,见行动、比贡献,抓落实、创一流。通过这次活动的开展,我的思想和灵魂又一次得到净化和洗礼,我要更加坚定地践行党的宗旨,更加自觉地贯彻落实上级的决策部署,更加作为地为推进我校教育的健康长效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