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唱响我们的青春之歌
唱响我们的青春之歌
青春是美丽的,青春是豪迈的,青春是火热的,青春是激昂的„„面对青春谁能无动于衷?谁愿意虚掷生命?谁不想意气风发?谁不想一鸣惊人?《青春之歌》以强烈的时代气息和使命感震撼着一代又一代青年。
手中拿着《青春之歌》,眼睛越过灵动的文字,内心的波澜却一再翻滚。从“九一八”到“一二九”,一批来自大学生的进步爱国青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的革命斗争中,迅速崛起,点燃激情的烈火,奉献最美的年华。中国的一代青年由于党的教育领导,不断更新观念,改造自我,献身革命,实现价值。这些青年成长的过程告诉我们,只有投身于无产阶级的革命事业中,才能以正确的选择,诠释美丽的青春。
小说中那个美丽的姑娘林道静,拥有花一般的青春年华,从一个弱女子成长为一个坚强的革命者,用年轻悦耳的声音唱响了一首铿锵有力的青春之歌,这是多么伟大的成长过程,其中人生的波折、精神的磨难和灵魂的化蛹成蝶是怎么一个惊心动魄的过程啊,林道静经历了青春的洗礼之后,灵魂站到了高处,成了一代年轻人追求真理、重塑自我的榜样。
我们生活的年代距离林道静的年代并不遥远,我们对于中国青年运动波澜壮阔的历史也并不陌生,但是,为什么在和平安逸的环境中,我们作为新的青年一代,却好像失去了昂扬的斗志和饱满的激情?任是非冷漠了双眼,让信念丧失了判断?花样年华的我们习惯了父母的叮咛和安排,在挥霍时间和金钱的过程中,让浑浑噩噩浸蚀了锐意进取。青春在我们肆意的“潇洒”中渐行渐远,却没有留下深刻的痕迹和奋斗的足迹。是什么蒙蔽了我们的眼睛?是什么挫伤了我们的心灵?是什么冲淡了我们的激情?是什么降低了信念的支撑?
林道静,她的青春洋溢着激情,挥洒着希望,蕴含着力量,年轻的声音唱响的是一曲铿锵嘹亮的青春之歌,冲破黎明前可怕的黑暗,怀着坚强不屈的信念迎接初升的太阳。那种充满生命激情的力量,那种为坚持真理而不顾一切的勇气,那种为实现理想而不懈奋斗的精神,无不展现她特有的青春之美。正是这种力量、勇气和不屈的精神,锻铸了一个使人景仰的“女战士”。林道静的人生又是波澜壮阔、历尽沧桑的,壮阔到让无数有志之士热血沸腾,沧桑到让世界都改变了颜
色。林道静代表了中国革命时期的热血青年,她和小说中的许多革命青年一起,如同一个个动人的音符,在中国大地上谱出一曲动人、激昂的青春乐曲,他们将自己与国家命运联系起来,在20世纪上半世纪青春躁动的中国,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中国之未来而奋斗。他们为无怨无悔的青春坚定前行,为可歌可泣的青春画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我们不禁要问,是什么让他们这样选择这样义无反顾?是精神和信念的力量。青春需要精神和信念的支撑,只有具有了这样的支撑,我们才可能具有舍我其谁的壮志豪情,才会义无反顾地去追求自己的理想,开创属于自己的天空,唱响灵魂深处的歌声。
年轻的我们,在一帆风顺的环境中幸福地成长。父母的呵护和师长的关爱,在我们眼中成了理所当然的一切,似乎生活原本就是这个样子,稍有不同和挫折就容易愤愤不平,甚至怀疑人生,放弃生命。在缺少磨难的环境中,我们的耐挫能力越来越差,注重享乐,挥霍青春,浪费生命的现象屡见不鲜。有的同龄人不愿意受学校纪律的约束,甚至对父母和老师苦口婆心的劝诫充耳不闻,动辄逃课,去网吧,还美其名曰“张扬个性”、“潇洒人生”。生活的逆流还没有出现,波折还没有到来,有的人脸上却显出一副看透人生的 “成熟” 与 世故,举手投足间带着无所谓的态度„„请问,以这样的姿态,如何去面对生活的风吹雨打?如何去面对社会的万千变化?如何实现自我的价值?如何成就一番事业、报效国家?“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读着《青春之歌》,我不由感受到一种彻骨的痛苦,年轻是我们的资本和财富,但是我们能有多少个青春可以挥霍?韶华易逝,青春难再,难道要等到年华把我们抛弃之后再去幡然悔悟、奋起直追?而回首那一串串“潇洒”“浪漫”的美好时光,留下的只有遗憾和歪歪扭扭却无法倒退的脚印。
让信仰成为我们的精神之光吧。在《青春之歌》中,林道静最初是迷茫的,是对党的信仰让她不再迷茫,而是如同溪流入海一样。在浩瀚的大海中,个人永远年轻,青春永远美丽,心灵永不孤独。我们要像林道静一样,去感受生活的惊涛骇浪,去面对现实的挫折考验,去实现真正的价值理想。失去了信仰,就如同花儿失去了阳光,灵魂失去了依傍。一个人在青年时代,没有朝气是苍白的,没有理想是可怕的,因为青春的魅力就在于朝气与理想。理想主义是人类进步的途
径,一个富有青春气质的民族总是世界上最富于进取与朝气的民族。看到日本青年在内蒙植树,美国青年在非洲做义工,被许多人认为叛逆的安吉利娜·朱丽做慈善,我感到欣慰,在汶川,玉树大地震中更有无数青年的英姿烛照了民族的希望,那是来自信仰的光芒。歌德晚年对信仰有过精辟的论述:“世界历史唯一真正的主题是信仰与不信仰的冲突。所有信仰占统治地位的时代,对当代人和后代人都是光辉灿烂、意气风发和硕果累累的,不管这信仰采取什么形式;另一方面,所有不信仰在其中占统治地位的时代,都只得到一点微弱的成就,即使它也暂时地夸耀一种虚假的繁荣,这种繁荣也会飞快地逝去”。歌德的话深刻表明,信仰在社会发展和历史变迁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而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青年人信仰的阵地如果存在可能的空白或者缺失,那无疑是非常可怕地事情。林道静在艰难的人生探索中一直锲而不舍、孜孜以求,对党的信仰变成了她灵魂和精神的支柱。从此林道静彻底成长起来,坚强起来,在人生道路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青春因此而无比绚丽多姿。
我们也是一个个正在成长中的林道静,我们也有自己斑斓的梦想,伟大的蓝图,我们也有“君子以天下为己任”的胸襟抱负,但是如何在社会现实中实现自己的理想却是一个耐人深思的问题,如何让青春的热血沸腾起来还需要信仰给我们插上有力的翅膀。
历史昭示未来,青春点燃激情。在人生最美的时刻,我们理当“欲上青天揽明月”,“乘长风破万里浪”,去建功立业,勇于担当,让青春不老。新时代的号角早已吹响,我们要以天下为己任,用青春的执着磨砺稚嫩的臂膀,让炽热的阳光历练娇弱的身躯,让信仰的光芒照亮前行的方向。
青春是灿烂的,青春也是稍纵即逝的。让我们坚守青春的希望,让岁月见证火热的激情,把豪情壮志变成铮铮誓言,变成勇往直前的动力,为了信仰的尊严,为了美好的明天,唱响属于我们的青春之歌!
(指导教师张春英)
第二篇:唱响青春之歌
唱响青春之歌
威县二中 初二十五班作者:王颖
我的诗,我的梦,我的蓝天,我的歌,我要用灿烂的乐章奏出我的青春之歌。
有人说,青春是一个季节,或春或秋,或冬或夏,也有人说,青春是一条很长的跑道,铺满落叶,铺落野花,还有人说,青春是一泓欢乐的泉水,在鸟语花香的春天奔流,而我说,青春是一首歌,它的作者与演奏者就是拥有它的每个人。
曾经的我很厌恶歌曲,因为他让我心情烦躁,动不动就发脾气,使我身边的朋友越来越少,随之离去,那时的我很迷茫,就在我几乎快要崩溃的时候,她给了我方向,她说:我在音乐里听出了自己,音乐让我的心一点点的温暖,希望你也让你的青春之歌为你的存在演奏出来。她的这句话,让我清醒了,我开始尝试听一些温柔的歌,一点点的,我发现,原来歌曲就是我们心灵的窗户,它让我在快乐中体验那首歌的妙处,它让我彻彻底底的忘记了当初的我,现在的我已经爱上了音乐,当我现在的同学也在厌恶、讨厌音乐时,我就会拍着她的肩膀,意味深长的对她说:其实音乐就是心灵的窗户,它就在你的身旁,只要你有一双发现它的慧眼,我相信你的青春之歌也会为你的存在演奏出来。这句话是她当初告诉我的话,现在我会把她的希望告诉那些厌恶音乐的人,希望他们也会让自己的青春之歌演奏出来,为自己的青春和音乐而喝彩!
青春之歌是人生的花朵,是年轻生命的闪耀,是纯真的结晶,激流般的热情,梦幻般的憧憬,决不妥协的坚贞。
第三篇:唱响青春之歌
中文一班徐笑男110101114
唱响青春之歌
电影《青春之歌》拍于1959年,讲述了女主人公林道静所走过的发展道路。
电影的女主角林道静是一个放射着青春光彩的女知识分子形象。性格温柔沉静,勇敢善良、上进、不断追求进步。主人公具有必要的反抗精神和与旧的阶级关系不断抗争和叛变的过程中,但这必须有其本身固有的“贫农”的血统。作为五四时期的文化青年,她身上充满对旧家庭伦理道德的反叛思想。她无法忍受旧家庭秩序带来的桎梏,于是只能选择逃亡和寻找。人们从林道静走过的曲折道路中,既看到党的教育和革命理论的指引作用,又看到她本人的主观努力和自觉改造;正是这二者的结合,才使她成长为真正的共产主义战士。
与此同时,在一个人们只能发出一个声音的年代,我们不难想象《青春之歌》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及表现手法。影片《青春之歌》没有脱离当时电影常见的表现手法,如:人物思想及造型的脸谱化,善恶忠奸一眼就能看出来。
影片成功的塑造的众多的反面人物,因为他们让人一眼就能够看出他们是“坏人”。他们的言行举止,甚至外貌,衣着打扮,都无不透露着邪恶。他们的反面正是用来衬托林道静等的正气于骨气,将各个正派的主人公偶像化,神圣化,象征化。这是极具政治色彩的表现手法,在现在的我们看来很像一场闹剧,假的可以,但是在影片拍摄的那个时代却应该是极具鼓动性的,对当时的精神统治具有一定的作用。
中文一班徐笑男110101114
总的来说,《青春之歌》依旧是一部反映当时统治阶级思想的电影,时间和地点决定了它的特点。从一定意义上讲,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有希望,未来的发展就有希望。让我们也唱响青春之歌,破茧成蝶,谱写绚丽的篇章。
第四篇:唱响青春之歌
唱响青春之歌梦想光荣绽放
感悟人生,青春如风景,让棵棵小草不断地欣赏世界;阅读青春,梦想如绿洲,让株株幼苗不停地追求阳光。不是因为缘分,不是突然想起,中国梦想一直孕育在我心里。
中华历史悠远流长,古时的祖**亲啊,是那样潇洒和动人。磅礴美丽的姿态,给人以生活的张力和对创作的热爱。全世界的每个角落都对她的风采和繁盛有了想象的驰骋,可是这诗赋一般的故事最终却迎来了悲凉的结局。祖**亲的眼眸暗淡了,“人思自奋”的时候,到来了。
痛定思痛,抚今追昔。华夏子孙实干兴邦,正用自己的力量,用自己的方式,用自己的热情书写着故事的后续!
每一种声音、每一张笑脸,背后都深藏着普通老百姓的“梦”。这“梦”从清晨开始,收获一天的生活。勤劳朴素,安居乐业;健康快乐,和谐舒心,如同黄土地一样的朴实无华的“梦”,是最为真实真挚的中国梦。
每一个进步,每一次牺牲,昭示着无数仁人志士的“梦”。这“梦”从近代开始,奋斗了一个半世纪。不屈不挠,前赴后继;追求民主,建设富强,如同长城一样的坚强雄伟的“梦”,是最为自立自强的中国梦。
从我们青少年作起,肩负未来,实现梦想,如同星空一样的灿烂光芒的“梦”,是最为青春活力的中国梦。
“干到九十岁,种出亩产一千公斤的杂交水稻”的科学家袁隆平,有爱心舞蹈老师的完玛草,有把太极推向世界的李连杰,有花样滑冰冠军庞清、修建,有“我再试一次!”的马云,有“无论如何都要让技术赶上世界水平”的邓稼先,有失去双臂的残疾人杨孟衡和试飞英雄李中华„„
中国的事业,是由千千万万的普通劳动者缔造和推动的。
有位名人在演讲中说道“The best is yet to come”,译过来是说,“最好的,尚未到来”。一切迂回的路都绝不白费!复兴的路上,我们每走一步,就必定会得一步的经验。不管这一步是对还是错,"对”有对的收获,“错”有错的教训。坚守自己的岗位,坚持完成学业,等到失败的痛楚已经逐渐痊愈,多锻炼了一份坚强和胆量,那时,我们一定又有了新的勇气和力量去开拓前程。
请原谅我这番稚气未脱的言论吧。
领导着我们实现梦想的那些人们,谢谢你们的坚强和努力!无论绕了多远,无论被阻挡得多么严密,只要不忘记前人留下的方向,就有走到目的地的一天,就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天!
第五篇:用激情唱响青春之歌
用激情,唱响青春之歌
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上午好
五月的春风情深意暖,五月的花海流溢飘香。
在这光彩夺目的季节里,我们迎来了第九十一个“五四青年节”。
有人说,青春是一首歌,回荡着欢快、美妙的旋律;有人说青春是一幅画,镌刻着瑰丽、浪漫的色彩。
1919年5月4日,在北京、天津、济南等地,为了驱逐黑暗、争取光明,为了祖国的独立和富强,青年学生冲出校门,率先点燃了反帝爱国的火焰,迅速燃遍全中国。
为了驱逐黑暗,争取光明,为了祖国的独立和富强,一群意气风发的青年发出了“救国家于危亡,拯人民于水火”的呐喊。他们用热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最壮丽的青春之歌,绘就了一幅最宏伟的青春图画。
也许历史已遗忘了他们中大多数人的姓名,但五四先驱们所倡导的“爱国、进步、科学”的五四精神却永远将为此后一代又一代的青年所继承和发扬。
从面对敌人刀枪从容不迫13岁的王二小到写就“生的伟大,死的光荣”不朽传奇15岁的刘胡兰,从无私奉献的雷锋到深圳爱心天使丛飞„„
虽然他们己经离我们而去,但他们己化作人们心中一座永远的丰碑,在我们一代代青少年的血脉中激荡涌流。
今天,我们伟大的祖国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上海世博会的顺利开幕,21世纪期待我们创造新的青春辉煌。振兴中华的责任,已落在我们同学们的肩上,“五四”的火炬,已传到了我们同学们的手中。“五四”的精神,需要我们同学们发扬光大。“五四运动”告诉我们,青年学生要有正义感、更要有责任感;“五四精神”昭示我们,青年学生要有爱国心,更要有进取心。我们的青春应该是飞扬的,我们的人生应该是激情的。因此,弘扬“五四精神”不应该只停留在口号上,更要体现在实际行动上:在生活中,要注意行为规范,着装得体,展示青年学生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在学习上,刻苦钻研,勇于拼搏,彰显青年学生“舍我其谁”的豪情壮志。21世纪是一个充满希望和挑战的世纪,是一个机遇与成功并存的世纪。因此,一个有价值的人生应该是:无怨无悔的昨天,丰硕盈实的今天,充满希望的明天。
同学们,让我们拿出实际行动来,积极向团组织靠拢,用激情,唱响人生最壮美的青春之歌;用青春,绘就人生最瑰丽的生命画卷!充实的人生,因为奋斗而更加美好;闪光的人生,因为拼搏而更加绚丽!谢谢大家!大冶外校714班吴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