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在青年交友、青年婚恋中进一步发挥共青团优势的实践与思考的调研报告
关于在青年交友、青年婚恋中
进一步发挥共青团优势的实践与思考的调研报告
时代在变,企业在发展,在当前国有企业改革力度不断加大,步伐不断加快的形势下,企业青年人交友、婚恋问题,也逐渐成为继产品质量、生产安全、人员成本之后的第四大问题。中策橡胶(建德)有限公司是个拥有4731名员工的大企业,35周岁以下的年轻人占到总人数的63.6%,2009年之后,企业不断迅猛发展,为了适应发展的需要,近些年来我们公司相继招聘了近200余名大学生,他们来自五湖四海,在建德新安江这块山水之乡寻求发展,安家落户。如何让外地青年人真正安心工作?如何让青年人找到人生的另一半?作为共青团组织,能发挥何种作用?需要我们团组织认真的思考,拿出行之有效的对策方法,解决这个难题。
为此,分公司团委开展了一次关于在青年交友、青年婚恋中进一步发挥共青团优势的实践与思考的调研活动,因厂区地域跨度大,青年人数众多,因此,随机对120名团员发出问卷,收回调查表109张。
“解决占20%的主要问题,就等于解决了问题的80%”,调查小组将调查中提出的主要问题进行归类分析,结合分公司团委在之前团工作过程中了解的一些团员情况,当前我公司的青年反映的交友、婚恋观,集中表现如下:
首先,在109位同事中,男性占据大半江山,为91位,这于我们企业的性质有关,我们企业为劳动密集型单位,男多女少,比例较为悬殊;青年员工中,大专以下文化程度占到85.3%;年龄以25-32岁为主,占到总调研人数的88.9 %,管理岗位人员为29位,其余80位为一线操作员工,占总人数的73.4%;月收入2000-3000元的同事共有73位,月收入3000-4000元的有21人,15人月薪达到4000元以上;以单身为主,值得关注的是,其中1位离异。
其次,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大家的交友渠道比较单一,局限于朋友介绍,而对于单位组织的交友活动,大家参与程度不高,担心参与人员复杂,活动内容或形式不符合自己的喜好;交友以拓宽社交圈,寻找志同道合的朋友为主;对于新
朋友的要求,大家看重的是知识才能和性格脾气;而交际面窄成为90%的同事结交不到朋友的首要原因,工作忙,没有时间也成为重要原因之一。在选择结交朋友的途径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倾向于通过熟人介绍,通过组织参加聚会或共同感兴趣的活动也成为大家的选择之一。并且对于交友的态度较为积极,多数人认为朋友是生活的一部分,达到89位,占81.6%。
再次,在大家的婚恋观的数据上,我们可以看到大家认为结婚的合适年龄集中在26-30岁,在男性中,看中身高外表和性格脾气,认为和自己同等收入即可,而女性更倾向于工作能力和经济条件,认为收入要高于自己才行;教师、医生、公务员仍然是受大家青睐的婚恋对象职业。并且单身的青年对自己的现状感到有些担心,觉得结婚还是好的,但是社交圈窄、工作忙、性格内向都成为大家影响婚恋的重要原因之一。为了解决个人问题,呈现两种比较明显的态度,一种是自己找,另一种是熟人介绍,而对于闪婚、隐婚、裸婚,80后、90后都能接受。现阶段“剩男剩女”的主要原因归结于:择偶要求高,占35%;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快,占32%;择偶观念改变,占13%。在择偶观上,大家的看法不乐观,集中在婚姻道德观念淡薄、缺乏家庭责任感,合计占到78.3%,而对于现在的电视相亲等活动,大家觉得可有可无和一般可以接受的态度,一半一半。
以上是目前我们企业部分青年的交友婚恋观所表现的一些现象,根据调查中提出的解决方案以及对问题根源的思考,作为分公司团委来说,今后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开展工作:
一、转变思想,真正从思想上重新认识团组织服务青年的认识。共青团工作是全局工作的一部分,最终工作目标是凝聚优秀青年,调动青年的积极性,为企业的发展贡献力量,为人才的成长创造环境。我们必须清楚的认识到,共青团组织其力量和发展的源泉,在于为企业发展服务,为青年成长服务。在青年团员的工作上,没有调研,就没有发言权,团的工作开展要将青年与企业有效的结合起来,要了解企业对青年的要求,更要了解青年的思想状况以及青年人对企业的期盼。通过调查研究,有效的开展工作。随着社会的发展,青年的物质要求、精神
要求、发展要求不同,所占地位不同。当前,从整体上看,青年的精神要求和发展要求高于物质要求。
我们分公司是个有着40多年历史沉积的老厂,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年青人加入到杭橡这个大家庭中来,有一线操作岗位的员工,以本地人为主,也有大学毕业生,专业对口的专业技术管理人才,来自五湖四海的年青人,为了实现自己的发展抱负,来到新安江。经过一两年的适应期,最终会找到各自的发展方向。想让大家安心工作,谋得更好的发展,就必须要解决后顾之忧——个人问题,这个是特别现实的一个问题。作为团组织,就更加应该关心年青人的交友婚恋问题。
二、真正的行动起来,发挥团组织的主观能动性,开展有效的活动,做好引导青年、服务青年的工作。
自2009年以来,分公司为关心爱护外地大学生,每年的中秋节、元宵节,组织外地大学生联谊活动,提供年青人交流的平台,到今年的中秋已经有4个年头了,这项活动已经成为分公司团委的品牌活动之一。
积极开展外部联谊活动。2011年10月,组织单身大学生与更楼幼儿园老师的联谊活动,分公司50余名单身大学生参加;2012年8月12日晚,分公司60名青年团员受邀,参加建德团市委组织的单身青年交友派对活动。交友派对现场,街舞表演、男女对唱、女声独唱、美猴王表演等节目赢得现场阵阵掌声,游戏环节“情歌对唱”、“游戏互动”、“现场配对”、“才艺展示”等环节,点燃了现场的氛围。分公司的优秀团员青年,积极上台参加活动,充分展示了我们杭橡人的乐观勇敢、积极向上的良好精神风貌。
积极为优秀青年搭桥牵线,通过各种社会渠道,介绍朋友。通过这种渠道的介绍,2010年至今,受众人员为20余人,次数达到30余次。这种方式的开展,更有针对性的根据个体,介绍合适的人选,增加了成功的几率。
青年人已经具备了较为完整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现在物欲横流的现实社会,会让个别人出现较为偏激的思想观念,团组织要通过有效的活动进行正
面的倡导,面包会有的,牛奶也会有的,大家要积极乐观的面对未来,不能因为一时的失败而垂头丧气,继而做出伤害自己、伤害他人的行为。
三、利用分公司现有资源,开辟青年人的活动天地,真正关心维护年青人的切身利益。
根据年青人的活动特点,我们由团委牵头,组建了各个社团,如话剧社、文学社、书画社、舞蹈队、篮球队、青年志愿者等多个组织群体,青年们可以根据各自的兴趣爱好,找到各自的组织,在活动中陶冶情操,拓宽了自己的交友圈,合理的安排好自己的业余时间,健康快乐的生活。
我们说现实是唯美的,更加是残酷的,唯美在于你有很多的想象空间,去设想自己的未来生活,残酷在于活生生的要吃饭、要生活。团组织在维护党和国家、企业的利益的同时兼顾年青人的合法权益,在青年人关心的住房、工资、入党、提拔使用等方面属于合理而可能要求时,一定要积极帮助解决。
2011年10月,分公司选出10名见习干部,经过1年的考核,其中7位顺利晋升,7人中都是35周岁以下的青年人,其中4人为分公司团干部。
下一步,分公司团委为真正关心年轻人,将开展“三个联系”活动,即联系一家房产公司,以便于青年人安居住房;联系一家婚纱影楼,便于青年人的婚礼一条龙服务;联系一家单位,共建友好团委,资源共享,更好的开展团工作,服务青年。
企业共青团工作,关系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分公司团委将秉承着“服务企业、服务青年”的宗旨,开展各项工作,进一步加强整个团组织的组织意识和服务意识,将团组织的力量作用在企业经济发展上来,为企业的生存发展壮大做出更大的贡献。
新安江分公司科一党支部
2012年11月8日
第二篇:对青年官兵婚恋状况的调研与思考(范文)
对青年官兵婚恋状况的调研与思考
------------------发布时间:2011-01-05 15:34:30 【我要纠错】 【字号 大 默认 小】【打印】【关闭】
部队官兵的婚恋问题既是个人问题,也在影响部队和谐稳定的重点。能否引导广大官兵树立正确的婚恋观,帮助官兵妥善处理好婚恋家庭问题,直接影响到部队的内部安全与发展建设。近期通过问卷调查、座淡讨论、个别谈话等方法,对所属官兵的婚恋家庭状况进行调研发现,绝大多数官兵能够以积极的心态处理个人婚恋问题,妥善把握工作与婚姻的关系,但受多元化观念、多类型环境制约以及官兵自身特点等因素影响,个别官兵在婚恋家庭上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特别给予关注,认真研究解决。
一、部队官兵婚恋现状
(一)官兵婚恋观念日趋多样化。当前,在社会变革、观念碰撞、文化交融的新形势下,部队与地方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官兵婚恋观念呈现多样化。一是婚恋观念日趋开放。调查问卷显示,未婚青年官兵对“婚前同居”选择“能够接受”和“无所谓”的占80%;认为“网恋是一种新型恋爱方式,可以与网络中认识的异性谈恋爱”的占75%;认为“恋爱不一定要结婚,分手不代表不负责任”的占80%。这一组组数据反映了官兵婚恋观念的日趋开放,说明随着社会的发展变革和官兵与社会越来越广泛的接触,一些非主流婚姻观念对青年官兵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二是婚恋观念日趋功利。调查问卷和个别谈话显示,未婚青年官兵在择偶方面认为“配偶的工作、收入和家庭背景是首要考虑因素”的占45%;认为“如果没有经济基础作保障,即使自己很喜欢也不会与之结婚”的占70%;认为“相貌是自己选择配偶的一项最重要标准”的占37%;认为“找一个能有助于自身事业发展的配偶很重要”的占65%;在个别谈话中还了解到,有35%的已婚官兵表示“如果再给一次选择的机会,自己会把配偶的个人收入和家庭条件放在第一位”。这说明官兵对配偶的相貌、经济、家庭背景等更加注重,婚恋观念更加趋于功利。三是婚恋观念更加实际。问卷调查和座谈讨论显示,80%的官兵选择“渴望‘山楂树之恋’式的纯洁爱情,但自己不可能获得,还是找一个门当户对的配偶比较实际”;65%的官兵选择“在驻地或家乡找对象,不会接受两地分居的婚姻”;15%的官兵表示“自己与对象长期分居两地,有分手的打算”;7%的官兵表示“接受两地分居的现状,会与其结婚”;30%的官兵表示“谈恋爱时可以随意一些,但真要谈婚论嫁就要对对方的各个方面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这说明官兵的婚恋观念比较容易受社会、地理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决定官兵婚姻的不再仅仅是感觉,官兵的婚姻观念更加实际。
(二)官兵婚恋中面临的问题日益增多。在调研中发现,受个人婚恋观念、工作性质、经济条件、两地分居等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官兵面临的婚恋问题和家庭矛盾日益增多,需要给予高度关注。一是盲目交友、婚恋草率的问题。青年官兵正处于青春萌动期,在生理、心理上与异性交往的要求较为强烈。但由于部队的特殊性,青年官兵的空余时间和生活区域受到严格限制,几乎没有机会与异性进行接触,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青年官兵交友的盲目。问卷调查显示,90%的青年未婚官兵渴望与异性进行交流,对出现在视线内的异性有较强的关注度;35%的青年官兵认为“跟异性交往感觉最重要,不在乎对方是什么人”;45%的官兵表示“曾经或正在利用互联网与自己不熟悉的异性交流感情”;10%的官兵与异性交往不到一个月就开始谈婚论嫁。二是未婚官兵择偶困难的问题。目前,本单位青年未婚官兵的比例占官兵总数的55%,通过对这部分官兵进行问卷调查,其中10%的大龄官兵“还没有找到合适的女朋友”;20%的官兵表示“驻地符合自己择偶标准的异性太少,在驻地找到合适意中人的几率很渺茫”;30%的官兵表示“自己几乎没有机会与地方适龄女青年进行接触”。三是已婚官兵两地分居影响家庭稳定的问题。问卷调查显示,本单位警官两地分居人数为6人,占总数的21.7%,这些两地分居的警官平时对家庭、老人、子女照顾较少,易引起配偶的埋怨和家人不满,夫妻间容易出现相互误解、猜疑等问题,引发家庭危机。已婚士官因部队政策规定,目前均处于两地分居状态,这些士官的配偶部分与双方父母不在一地,有的还没有固定工作,一个人照顾孩子,家庭实际困难和生活压力很大。四是少数已婚官兵婚姻家庭矛盾突出的问题。调查显示,单位35%的官兵(包括警官和士官)配偶没有固定工作;55%的官兵表示“偶尔会与配偶因琐事吵架”;5%的官兵表示“经常会与配偶吵架,已经影响到了夫妻之间的关系”。
二、造成部队官兵婚恋现状的原因分析
部队官兵婚恋观念的变化和婚姻中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都有其深刻的思想根源和外部原因,是社会环境、个人观念、职业特点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一)社会环境因素。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各种思潮的相互交融,生活质量、竞争压力、“房奴车奴”、社会地位等名词经常出现在官兵嘴边;“娶个好老婆,少奋斗十年”、“娶妻,先看老丈人”等思想在部分官兵头脑中占有一席之地,社会环境已经影响了部分官兵的婚恋观。一是日益加剧的经济社会压力的影响。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高房价、高结婚成本已成为官兵必须面对的问题,不少官兵承受着较大的经济压力。在生活压力面前,不少官兵不得不放弃或改变自己颇为理想化的婚恋观,更多地去考虑配偶的职业、收入、家庭背景等现实因素。二是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随着“功利主义”、“享乐主义”、“不劳而获”等不良思想的蔓延,不少社会青年不是比贡献、比学识、比修养,而是比家境、比潇洒、比消费。部分青年官兵在与地方青年进行交流时,心态失衡,对迅速富裕起来的渴望,使得少数青年官兵坚持以对方家境富裕为择偶标准,只是看重对方的经济条件和家庭背景而草率成婚。三是家庭和亲友的影响。每一位官兵的父母和亲友都希望官兵建立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但由于工作忙、机会少等客观原因,部分官兵迟迟未能“修成正果”,回家探亲时父母和亲友一遍又一遍的催促,对亲友美满家庭的羡慕都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官兵的婚恋观,导致少数青年官兵盲目交友,婚恋草率。
(二)个人观念因素。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年轻官兵在婚恋问题上的自主意识日益突出,择偶方式由自由恋爱、亲朋介绍逐步向网络交友等扩展。首先,官兵传统的道德观念逐渐发生变化。受西方文化影响,我国数千年来的传统婚恋美德受到一些新观念、新潮流的冲击,少数官兵家庭责任感、道德观念和法制意识逐渐淡薄,导致个别自控能力差,思想道德素质不强的官兵放松了对自身的要求,滥交异性朋友,严重影响了部队内部的稳定。其次,官兵在认识自我方面存在偏差。部分官兵在择偶中没有正确的给自己定位,存在“高估”和“低估”自己的现象。高估,即对择偶标准要求太高。随着军人社会地位的提高和工资待遇的大幅度提升,不少青年官兵择偶标准过高,导致成了大龄青年。低估,即对自身信心不足。个别官兵受社会不良风气影响,片面的认为自己难以获得异性青睐,无心择偶,逃避婚恋。
(三)职业特点因素。部队工作具有任务繁重、生活紧张、纪律严明等特殊性,官兵生活工作的环境在地域上也有限制,这都给未婚和已婚官兵带来了不便,也引发了一些问题。对于部分未婚官兵,由于部队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婚姻面临诸多困难。未婚官兵往往工作繁忙、远离家乡,没有足够的时间和渠道寻找心仪的对象。对于个别已婚官兵,由于工作压力和缺乏沟通,已婚官兵婚姻仍然面临挑战。加之无暇顾及家庭,在儿女抚养、照顾老人、家务劳动等方面长期依靠妻子一方,缺乏情感交流也容易引发感情危机。对于个别部队领导,存在认为“婚姻是个人的事,自己不好过分干涉”的片面思想,平时不注意对所属官兵的婚恋行为进行教育监督,出现问题后才幡然醒悟。
三、部队官兵婚恋问题的应对措施
(一)丰富教育形式,引导官兵树立正确的婚恋观。注重用正确的婚恋观念引导官兵,提升婚恋质量,促进家庭和谐。一是加强正面教育。通过课堂教育、谈心交流、组织谈话等形式,有针对性的组织官兵学习《婚姻法》、条令条例等部队婚姻管理有关规定,深入开展社会主义婚姻文化、婚姻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引导官兵树立正确的婚恋观、家庭观。适时组织开展军人婚恋观专题教育和军人荣誉感教育,教育官兵始终不忘军人身份,树立良好形象。二是加强婚恋指导。在部队内部适时开展婚恋心理咨询教育、婚恋问题专题心理辅导,有针对性地帮助青年官兵纠正错误偏见,端正择偶动机,明确择偶标准,逐步使青年官兵养成良好的婚姻道德行为,提高自身化解婚恋矛盾和自我承受能力,避免因婚恋挫折而导致心理矛盾加剧,预防过激行为的发生。三是加强警示教育。针对官兵思想认识上的个体差异,在正面宣传引导的同时,以部队官兵因婚恋问题引发的案(事)件为反面教材,引导官兵分析每一次案件的起因,警示官兵遵守道德规范,结合自身实际深刻检查存在的问题。
(二)积极创造条件,帮助官兵解决实际问题。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真正重视、真情关怀、真心爱护官兵。一是生活上多关心。努力为官兵解决住房、家属就业、子女入托入学、就医看病、转业安置等关系切身利益的难题,为官兵婚恋家庭稳定提供外围保障。切实落实好大龄官兵、两地分居官兵的休假探亲制度,真正让他们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处理自己的婚恋问题。二是感情上多交流。对于未婚官兵特别是大龄未婚官兵,各级领导要主动与其交流思想,消除他们的急躁情绪。要引导官兵分清主次,明白自己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工作这个主要方面,从而使婚恋与事业二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三是合理调配干部任职。已婚官兵任职调配时,充分考虑居住地等地理因素,确保已婚官兵能够安心工作,不因家庭问题牵扯过多精力。对于适龄未婚官兵,适时将他们从偏远工作岗位调整到城区岗位,扩大他们的择偶选择范围。
(三)健全婚恋服务机制,保证官兵婚恋质量。不断完善各项服务机制,满足官兵正当的婚恋需求、提升婚恋质量。一是建立婚姻情况登记制度。对未婚官兵,各单位领导应详细了解其基本情况、择偶标准、家庭状况等方面情况,逐一做好登记。充分发挥自身与地方单位接触较多的优势,为所属官兵牵线搭桥,把好婚恋关口。二是建立婚恋联络制度。建立“社会、单位、家庭、个人”一体化的婚恋联络机制,积极与未婚官兵父母联系、沟通,发挥他们在官兵婚恋中的重要干预作用,及时纠正偏差,减少婚恋问题发生;加强与驻地妇联、民政、教委、医院等单位联系,开展形式多样的联谊活动,帮助官兵解决婚恋问题。三是完善政审排查制度。各级组织要注意观察、掌握官兵的婚恋情况。在官兵确定恋爱关系时,必须及时介入,通过发函、座谈等形式,审查对方的自然和社会情况,政审时还要加强双向的教育和引导,帮助对方在婚前了解部队、了解官兵。对双方条件明显不符、差异较大的要进行适度必要谈话,帮助处于迷茫状态的青年官兵端正观念、认清事实。
(四)加强纪律约束,规范官兵婚前行为。对于部分自控能力比较差的官兵,很容易受社会风气和不良思潮的影响而误入歧途,这就需要组织在源头上抓好管控。一是要强化经常性思想分析制度。要严格落实对官兵特别是青年官兵的经常性思想分析、思想汇报制度,充分发挥“三互”小组、思想骨干队伍的作用,搞好不间断的思想考察,及时掌握官兵的思想、工作、生活、社交等情况,把苗头和隐患解决在萌芽状态和初始阶段,使官兵时时处在组织监管之下。二是要加强法纪条例的落实力度。要认真抓好官兵的法纪教育,教育年轻干部正确认识和处理婚姻自由与部队纪律的辨证关系,把追求婚恋自由的权利限定在部队条令条例允许的范围内,防止个别官兵打着“婚姻自由”的旗号做违法乱纪的事情。同时坚持从严治警方针,对违反纪律的官兵给予必要的思想教育和纪律处分。三是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制度。各级领导要认真履行“一岗双责”责任,加强对所属官兵的关心、管理,严格明确责任,落实奖惩制度,对不尽心、不尽职造成婚恋问题的单位,及时追究相关责任,真正发挥各级领导的管理教育作用。(部队领导存在认为“婚姻是个人的事,自己不好过分干涉” 的片面思想,平时不注意对所属官兵的婚恋行为进行教育监 督,出现问题后才幡然醒悟。
三、解决基层官兵婚恋矛盾问题的对策
基层青年官兵是部队建设中生力军、主力军,婚姻恋爱 也是其不可回避的人生课题。如果处理不好工作、感情和家 庭的关系,很容易牵扯官兵精力,极有可能对部队全面建设 会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各级要高度重视解决好基层官兵的 婚恋生活问题。
(一)加强教育引导,端正官兵婚恋观念。要高度重视
关心官兵的婚恋问题。一是坚持正面教育。通过组织官兵学习学习《婚姻法》、《纪律条令》、《军队贯彻实施〈婚姻 法〉的若干规定》和《军人道德规范》等法律法规,深入开 展传统家庭伦理道德教育,帮助官兵认清军人不仅要执行 《婚姻法》的一般规定,还要遵守部队关于军人婚恋的特殊 规定,增强官兵处理婚恋问题的法规意识、纪律意识和道德 观念,从而引导官兵正确对待交友、恋爱与结婚,正确处理 做好工作与组建家庭的关系。二是注重谈心教育。充分发挥
“三互”活动的补充作用,结合官兵个人经历,区分不同原 因、不同层次,分别开展提醒式、警戒式婚恋教育。加强与 官兵的谈心交流,以召开婚恋观座谈会、集中讨论会和个别 谈话等方式,对官兵的婚恋情况进行了分析,倾听官兵在工 作、生活方面的情况和婚恋方面的实际困难,组织已婚干部 谈经验、感受,未婚官兵谈困惑、迷茫,及时化解各类思想
等方面难题,减轻其家庭负担;对于妻子无工作、生活困难 的家庭,要按照政策规定积极为其办理随军家属未就业期间 基本生活补贴和养老、医疗保险个人账户补贴。对夫妻关系 紧张但仍有感情基础的,要积极做好调解疏导工作;同时尽 最大努力帮助官兵解决居住条件、子女入学、入托和家属就 业等实际困难,最大限度地减少或避免官兵家庭矛盾。
(三)严肃婚恋纪律,规范官兵婚恋行为。要加大对官
兵婚恋问题跟踪管理的力度。一是严把审查关口。要本着对
官兵负责的态度,严格遵守军人结婚年龄、对象地域要求、审批程序等特殊规定,切实落实官兵恋爱报告和函调核查等 相关制度,确保及时发现思想道德等存在问题的婚恋对象,同时教育引导官兵把追求婚恋自由的权利限定在部队纪律 允许的范围内,防止官兵以婚姻自由为名做违法乱纪的事 情,把好官兵婚恋观和军属入口关。二是健全管理机制。坚
持把加强官兵婚恋管理作为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通过建立官兵家庭档案,修订完善干部婚恋管理规定,进一 步规范教育、谈心、家访、慰问等活动,逐步形成婚恋管理 的长效机制。结合工作实际,利用不同时机,对官兵花钱大 手大脚、网恋现象、与驻地女青年交往等方面进行深入排查 整顿,做到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真正将不良现象消灭在萌芽 状态,确保牢牢掌握官兵的思想动态和婚恋状况。三是严格 责任追究。
要坚持从优待警与从严治警并举的方针,当官兵 的荣誉和合法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积极鼓励官兵勇于、善 于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对个别打着恋爱的幌
子,欺骗感情玩弄对方等违背社会公德、逾越法律界限的行 为,应坚决支持依法予以处理,维护官兵的合法权益和部队 的良好声誉。严格落实领导 “一岗双责” 责任制,对不尽心、不尽职造成婚恋问题的单位领导,要追究责任,严肃处理,确保真正发挥各级领导关爱、管理作用,保证部队的安全稳 定。
第三篇:在新农村建设中如何发挥好农村青年作用的建议与思考(精)
在新农村建设中如何发挥好农村青年作用的建议与思考
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围绕“团的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青年群众得实惠”的总体要求,全面深入的了解当前农村青年工作的现状,探索新形势下农村青年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思路。我所在的团市委机关“走进青年——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丹东青年新发展”调研实践活动第二小组的4名同志先后对凤城团市委、合作区、太平湾电厂、水电六局、东北有色金属学院等单位的情况进行了实地调研,通过座谈、走访、问卷、征求意见等形式对农村青年的现状进行了认真的调查分析,对我市团组织如何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更好的服务农村青年形成了一些基本的认识。
农村青年创业人才是指农村中具有一定的创业素养,依靠科技致富创业,在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农产品流通、企业经营管理等方面掌握了一定科技含量的实用技术和先进的管理营销才能,能够为当地农民创业起到示范带头作用,是带动农业发展的新型青年农民,是农业发展的带头人,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和核心所在。我市由于农业基础还比较落后,农业科技含量不高,农村青年创业人才成长缓慢,结构不合理,发挥作用不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观念落后,人才匮乏。由于长期受农耕文化影响,农民思想保守,做事不愿意出头。一些农村青年创业者靠自己的才干和技术致富后,担心其他村民嫉妒,不敢露富,又怕担风险,不愿意扩大规模,停 留在家庭作坊式的模式中难以发展壮大,难以起到示范带动作用。具体表现为农村科技人才的总量匮乏、密度不够、结构失衡、分布不合理。由于大部分青年外出务工,导致目前农村青年创业人才年龄偏大,技术含量低,技术更新慢,发展空间相对狭小。
(二)管理滞后,经费不足。由于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体制,科技人员经常是单兵作战,相互之间技术交流和合作较少,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表现为一方面人才短缺但同时又存在人才浪费闲置的现象,影响了现有农村青年科技人才的积极性。取消农业税后,没有资源的乡镇财政增收乏力,大多只能保证工作人员的工资,使农村人才培养开发工作经费紧张,现代农业科技难以全面推广和有效实施,农业产业化进程缓慢。由于农业投资见效慢,一些财力雄厚的企业很少投资农业。农村个人贷款还有一定难度,限制了投资大、科技含量高的潜力农业项目发展,也影响了农村青年人才的成长进步。
(三)组织不到位,培训不规范。近年来市、县有关部门联合开展了一些农村人才资源的培养和开发工作,但科学规划不足,还存在着项目单
一、各自为阵的局面,没有形成开发培养人才的整体合力,使农村青年人才开发、培养、管理缺乏系统性、连续性和针对性。由于没有全面统一的预测和规划,在开展科学技能培训工作时,目的性和针对性不强,对不同类型的培训对象没有分类对待,培训未能和农民就业创业有效联系。致使青年农民参加培训的热情不高,培训工作难以有效推进。
二、培养和开发农村青年创业人才的对策与建议
(一)营造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在农村青年创业人才开发工作中,要突破传统观念,以农村青年中心、青年农民创业基地为核心,鼓励各类农村青年创业人才领办、创办民营科技实体和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优先为农村青年创业人才安排科技推广项目、提供科技信息和技术支持,优先评聘专业技术职称等。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改进工作方式,为农村青年创业人才落实各种政策。联合农业、科技、气象等部门开通长期服务热线,为广大农村青年创业人才在生产实践中遇到的各种实际困难提供技术指导和服务,联合农业部门在种子、技术和农用物资等方面为他们提供优质服务,为青年农民创业降低成本,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二)加强现代农业技能培训。加强以青年农民为主要对象的现代农业科普培训,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前提和基础。以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为重点,全方位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举办专题讲座。通过“请进来”的方式,邀请市、县农业、科技部门技术人员和科研院所专家到乡镇、村开设讲座,为青年农民提供农业新技术、新信息等服务。通过和农业院校合作,以科技下乡、科技赶集、科技培训等方式,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农业科技基地和田间地头进行实践指导,不断提高农户的科学种养水平。通过青年联合会、青年企业家协会等外围组织,成立专项技术服务组,定期派出技术专家现场解答疑难问题。探索由团市委牵头,组织技术人员与农户结对子的方式,开展科技示范服务,提高农户的种养水平。促使农村青年创业人才不断更新观念,交换信息,打开思路,互通有无,资源共享。
(三)发挥创业人才的带动作用。加大农村青年创业人才培育力度,培育出一批敢为人先、经营有方的先进青年农民典型。让他们在自己致 富的同时,充分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影响带动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在过去几年的农村两委换届中,一大批从事特色种植、养殖、加工的青年农民致富带头人进入了村委会班子,更好地起到了组织带动作用。团组织应联合有关部门共同创建青年农民创业基地,更好地发挥青年创业人才的示范带动作用。探索依托基层团委、农村青年中心创办青年农民科技致富协会,发挥技术指导、信息服务作用。通过成立各种农村青年科技协会,推动农村青年创业人才牵头兴办种植、养殖、营销等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辐射带动,影响一片。由协会组织为当地青年农民提供技术服务和资金帮助,推广产业化、集约化、标准化农业生产,统一收购农产品,统一进行销售策划和具体营销,解除青年农民生产的后顾之忧。
三、建立培养青年创业人才的长效机制
新农村建设是一个长期过程,“生产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要义之首,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提高农村生产力水平,是建设新农村的首要任务。农村青年创业人才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也需要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去具体组织和落实。
(一)完善培育机制。培养青年创业人才的工作重点要是提高青年创业人才整体素质。一方面,充分发挥农村青年中心、农村文化站等阵地作用,每年定期组织青年创业人才集中培训,进行政策、实用科技知识的理论辅导,提高他们的创业素养。另一方面,要立足实际,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组织青年创业人才走出家门与外界加强技术交流与合作,到发达地区和先进企业参观学习,启迪思维,开阔视野。并根据 农村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和青年创业人才专业技术发展的实际,依托青年联合会、青年企业家协会、青年民营企业家协会等组织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组织各类专家上门服务,进行有针对性的技术辅导,为创业者解决技术难题。
(二)提供具体扶持。一是争取政策上支持。对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农村科研生产项目实施者,协调有关部门争取政策支持,给予重点扶持,为青年农民创业创造良好的环境。二是技术上支持。通过各级青年协会,充分发挥青年农业专家、青年科技人才的技术优势,通过开展专家与青年创业人才结对子活动,既及时帮助青年创业人才解决在生产、经营中的技术难题,又为青年专家、科技人才提供实践场所,实现优势互补。三是资金上支持。对进行特色农业开发、有较大发展潜力的项目,积极争取当地政府和金融部门的支持,使农业小额贷款向青年创业人才倾斜。整合资源成立青年农民创业发展基金,通过举行优势农业项目招商洽谈会等形式,引导青年企业家在农村投资,多渠道为农村农业发展注入外力,引来活力。
(三)建立激励机制。评选优秀农村创业人才,树立良好的社会导向。将青年创业人才的评选工作纳入整个青春建功新农村活动之中,激励创业人才的成就感。通过开展“杰出青年农民”“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青年农民创业示范基地”等评选活动,大力宣传青年创业人才的先进事迹和成功经验,加大对优秀青年创业人才的奖励、表彰力度,扩大青年创业人才的影响力。对那些年纪轻、技术素质较高的青年创业人才重点培养,符合条件的推荐、吸收加入党、团组织,使其由个人带头致富向带领群 众共同致富转变。
开发农村人才资源,培养青年创业人才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发展农业经济的一种战略性措施。通过各种有效措施,培养选拔一大批优秀的青年创业人才,为我市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