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实施方案
关于实施“为了明天——预防青少年
违法犯罪工程”的方案
安县界牌镇初级中学校
为全面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深入落实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关于深化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意见》要求,全面贯彻中央综治委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和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决定实施“为了明天——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程”的文件精神,进一步扎实做好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现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及校园周边治安状况,根据县教育体育局和界牌镇党委、政府的有关文件精神,特制定以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为了明天——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程”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和谐社会,按照科教兴国、依法治国和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要求,坚持法制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坚持课堂教育与课外教育相结合,坚持近期目标与长远目标相结合培养青少年学生法制观念,切实调动各部门、广大师生的积极性,促进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深入开展,进一步提高广大青少年学生的法律素质,努力把青少年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合格人才。
实施“为了明天——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程”的工作目标是:提高认识,加强宣传,营造全社会关注支持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良好氛围;增强责任,履行职责,建立和完善学校政教处为主导,各部门协同配合,各年级、班主任及全体任课教师积极参与的全方位、立体化的学校未成年人教
育工作新格局;强化学校教育基础,构建学校、家庭、社区(村、组)三位一体的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网络;创新工作载体和工作机制,增强广大青年学生的法律法纪意识,提高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工作水平,遏制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
二、主要内容
在校学生是青少年的主体,学校是青少年法制教育的主阵地,要根据不同学龄阶段的学生生理、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在青少年法律素质的养成上下功夫,有针对性地抓好在校学生的法制教育。
1.加强对广大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和法制教育。要充分发挥学校的主渠道作用,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位,采用青少年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方式进行思想品德教学,着重进行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观念教育,增强学生的国家意识、权利义务意识、守法用法意识。根据我校德育教育工作实际,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开设法制教育校本课程,确保在学生九年义务教育期间普及基本法律知识,提高青少年学生的法律素质,培养爱国意识、交通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以及分辨是非的能力,从小养成遵纪守法的好品德。帮助家长树立科学的育儿观,掌握正确的家教方法,特别要为教育子女存在困难的家庭提供指导和帮助。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鲜活、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社会教育活动,建立健全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学生教育体系和社区(村、组)综合评价体系。
2.做好重点群体的管理、帮教工作。建立“五类”特殊学生群体(留守学生、单亲家庭学生、贫困家庭学生、残疾学生、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帮扶工作方案,落实具体人员进行教育帮扶,力争工作有的放矢。与综合治理办、镇派出所密切配合,做好对辍学在家的闲散青少年的教育管理工作,逐步建立科学有效的管理机制,做到生活上解困,学习上帮助,行为上纠偏,就业上扶持。针对流浪儿童,围绕预防、救助、抚养、教育、安置等重点问题,积极帮助党委、政府和派出所、综治办的同志做好预防、打击控制、操纵流
浪儿童的黑恶势力的工作。对有不良行为和轻微违法犯罪行为的青少年,有针对性地开展帮教和矫治工作,做好有不良行为和轻微违法犯罪行为学生的教育转化、青少年刑释解教人员的再就学就读帮教工作。
3.净化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针对非法网吧、不良网络信息和游戏软件、淫秽色情出版物、“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校园及周边环境混乱等突出问题,积极寻求党委政府和派出所的配合,加大打击力度,制定有效措施,开展集中专项整治。认真开展好警校共建工作,建立警校共建工作站,加强学校的治安防范工作。要在认真探索和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加强日常监管,建立长效机制。认真开展好课外活动,加强青少年教育活动阵地建设,提供优秀精神食粮,用健康的文化思想吸引和影响广大学生,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文化条件。
4.营造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良好氛围。通过行之有效的方式,提高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对青少年违法犯罪危害性的认识,推动他们在各自岗位上积极参与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动员全社会都来关心和支持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事业。充分利用具有社会影响的青少年违法犯罪典型案件、社会热点问题、“国庆”、“五·四”、“六·一”、“国际禁毒日”等有利契机,以正面引导为主,有针对性地开展宣传教育活动。运用文艺演出、报告、讲座、宣传橱窗、卡通画册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创造性地开展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宣传教育活动。
三、重点工作
1.学校要认真开设好法制课,将法制教育纳入教学大纲,纳入教学计划,真正实现教学计划、课时、教材、师资“四落实”;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实行“四结合”,即法制教育与德育教育相结合,法制教育与教学相结合,校内教育和校外教育相结合,学法与守法用法相结合,把传授知识和法纪教育融为一体,组织生动活泼、寓教于乐的法制实践活动。
2.实施学校“校园净化工程”。遵照上级相关部门的安排部署,积极在学生中开展“远离不良文化”专项教育活动,引导学生不买、不看、不传有害健康的“口袋书”,不传、不唱“粗口歌”、不使用侵权盗版读物,自觉上缴不良文化产品。向学生推荐一批优秀少儿图书、歌曲、童谣和音像制品。定期开展清理收缴管制刀具、棍棒等危险物品的专项工作,力求防范于未然。积极开展好“崇尚科学、反对邪教”的宣传教育工作。加强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取缔学校周围200米以内的网吧和电子游戏经营场所,铲除校园周边的“黄、赌、毒”等丑恶现象,维护学校治安稳定。
3.巩固和发展家长学校。按照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推进家长学校和家庭教育指导机构的建设,开展家庭教育科学知识的宣传普及活动,帮助和引导家长树立科学的家庭教育观念,掌握正确的家庭教育方法。建立家长学校的定期培训制度,推进教学场所、师资、教材的“三落实”,着力为单亲家庭、困难家庭、流动人口家庭等提供家庭教育指导与帮助,提高他们对未成年子女的监护和教育能力。
4.广泛开展“青少年维权岗在行动”活动。深化创建优秀“青少年维权岗”活动,建立有效的防护机制,认真组织实施“净化工程”、“防护工程”和“督察工程”,使学生远离不良文化。
5.学校要把法制教育、文化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教育作为一项重要工作,积极开展心理矫治和心理健康教育。
四、推进措施
1.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开好各年级的法制教育课程,不断提高法制课质量;把法制教育贯穿于各科教学中,使学生能经常接受到法律知识的熏陶,逐步增强学习效率。
2.积极创造条件,配备心理教师,开设心理教育课堂,设立心理健康咨询室,矫正学生的心理误区,化解学生的心理矛盾。二是要聘请校内外有关人士组建学校道德法制教育宣讲组,有计划、经常性的开展主题法制教育
活动;注重后进学生的帮教工作,组织任课老师、团队干部和品学兼优的学生对后进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结对帮教工作。
3.有效利用课余时间,开展丰富多采的学法用法实践活动。要通过举办法律知识竞赛、文艺汇演、开展有奖征文、模拟法庭、专题报告、走访少管所、观摩法院少年法庭开庭等活动,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生动、直观、形式多样、潜移默化的法制教育。
4.保证学校工作在法制轨道下健康运行。通过制定和完善各种制度,落实责任,保证学校正常的教学、科研秩序,把教学管理工作纳入法制化管理轨道;加强学校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落实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各项措施,整治学校周边环境,深入开展创建安全文明校园活动,切实保证师生有一个和谐、安全、健康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5.创建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要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青少年学生活动场所建设和管理工作的通知》精神,依托课外活动基地开展法制教育。
6.积极推进青少年学生网络文明建设。要结合“青少年安全网吧”创建活动的开展,依托学校电教室和校外管理规范的网络阵地,广泛开展在校生网络知识培训普及活动,利用现代网络手段开展法制教育,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最大限度地消除不良网络内容对青少年学生的负面影响。
7.开展“为了明天——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程”集中宣传活动。利用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有利契机,在一定时间内开展集中宣传活动。
五、工作要求
1.青少年学生的法制教育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必须要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齐抓共管,动员全社会广泛参与。建立健全协调运作、开展工作的责任机制,营造领导有力、职责明晰、分工协作、规范有序、整体推进的工作格局;建立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联动机制,形成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的工作网络,逐步实现青少年法制教育的制度化、规范化。
2.学校要建立健全法制教育和依法治校组织领导机构,建立依法治校责任制,落实各项建设标准,确定专人负责,采取切实措施,切实落实任务。推动学校依法治校工作的全面启动和深入开展。
3.建立监督制约和激励机制,增强学校、教师和学生学法用法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法制教育要纳入学校教育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估体系,开展专项评估。要把“四落实”的情况作为评估学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把学生学法和遵纪守法的情况记入学生鉴定的内容。适时召开总结表彰大会,对青少年普法和法制教育工作有成效班集体和个人予以表彰奖励。
4.加强调查和理论研究,搞好青少年法制教育的教育科研活动。各年级和教研组要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把握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积极探索青少年法制教育的有效途径,不断提高青少年法制教育的成效。
2007年2月21日
第二篇:2013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实施方案
福海县职业高中预防青少年违法
犯罪工作实施方案
为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切实提高青少年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预防青少年学生违法犯罪,结合我校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建立健全组织机构。
建立由校长为组长、副校长副组长,德育主任和班主任为组员的组织机构,并聘请司法局警官为法制校长兼法律顾问。
二、总体工作思路和目标
总体思路:以科学发展观为引领,以素质教育为导向,突出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在从学校德育教育中的地位,标本兼治,齐抓共管,实施“八个一”主题活动,即围绕预防青少年犯罪,举行一次手抄报展览、开展一次征文、进行一次演讲比赛、听一次法制报告会、组织一次法制教育公益宣传、开好一次专题家长会、进行一次法制教育图片展、组织一次温馨家庭活动;总体目标:围绕以上工作思路,建立起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长效机制,形成教育引导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强大合力,营造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良好外部环境,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教育网络,创新工作载体和工作机制,努力实现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教育的全覆盖和在校学生违法犯罪的“零”发案。
三、主要内容
在校学生是青少年的主体,学校是青少年法制教育的主阵地,要根据不同学龄阶段的学生生理、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在青少年法律素质的养成上下功夫,有针对性地抓好在校学生的法制教育。重点抓好“六大教育”,即理想信念教育、社会公德教育、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普法教育、安全教育。
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对未成年人进行理想、道德、法制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增强未成年人的法制观念,是未成年人懂得违法和犯罪行为对个人、家庭、社会造成的危害,违法和犯罪行为应当承担法律责任,树立遵纪守法和防范违法犯罪的意识。
四、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明确职责,形成组织保障机制。为加强预防青少年犯罪工作的领导,学校成立由校长任组长,副校长任副组长,其他校委会班子成员为成员的预防青少年犯罪活动领导小组。同时,成立由副校长任组长,分管德育工作的教师任副组长,少先大队辅导员和各班班主任为成员的预防青少年犯罪工作小组。
2、加强学校德育队伍建设,形成队伍培训机制。特别是加强法制副校长、班主任,提高学校德育队伍整体素质。同时加强所有任课教师和学校工作人员的培训,增强对学校德育教育的意识,并率先垂范。
3、加强管理,强化措施,形成教育考核评估机制。把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作为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纳入学校管理综合考
核,加大考核权重,作为评优树先的重要指标。对预防措施不力,出现重大违法犯罪案件的班主任采取一票否决,取消内一切先进的评选资格。情节严重的追究主要责任人的责任。
福海县职业高中
2013-2-29
第三篇:街道2019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实施方案
XX街道2019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实施方案
为全面落实“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各项工作,切实提高街道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整体水平,积极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创造更加良好的社会环境,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紧紧围绕社会治理总体要求,充分发挥各村居(单位)在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中的基础作用,全面打造“青少年零犯罪村(居)”,为建设“强富美高”新XX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工作目标
按照社会治理工作的部署要求,以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为基本目标,通过健全工作机制,整合工作力量,强化工作合力等有效举措,实现在校生零犯罪的工作目标,全面提升街道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整体水平。
三、工作举措
一是要狠抓社会环境整治。
加大对辖区内网吧、游戏机室等场所的监督管理和联合整治力度,严禁未成年人进入网吧,坚决取缔黑网吧,严惩重罚违规经营行为。学校要组织学生开展“远离网吧”宣誓等活动,教育广大学生远离不良场所,同时要积极建设好校外辅导站等活动阵地。要加大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力度,依法严厉打击侵害师生人身财产安全、扰乱学校教育教学秩序的行为,切实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二是要强化学生素质教育。
在注重在校生文化基础教育的同时,切实抓好对青少年学生的法制和思想道德等教育。要扎实开展“远离毒品”、“拒绝邪教”、“文明上网”等教育活动,开展法律知识竞赛、青少年模拟法庭和各类法制讲座,不断增强青少年对违法犯罪的免疫力和自控力。要充分发挥法制副校长和法制辅导员作用,定期上好法制课,特别是要重视对留守儿童的管理和“双差生”的转化工作,绝不能让他们失学辍学,轻易流向社会。
三是要切实办好家长学校。
建立完善家长学校,切实做到“五有”,即有机构、有场所、有计划、有教材、有制度,最大限度发挥家长学校的作用,帮助和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提高科学教育子女的能力,增强家长为国教子的责任,学会科学教子的方法,有效树立正确的亲子观、成才观,积极营造有利于青少年成长的家庭环境。四是要关爱社会闲散青少年。
要切实加强对社会闲散青少年和无业青年的教育和帮扶工作。要积极建立区域性信息管理系统,准确掌握社会闲散青少年的基本情况和现实状况,并通过跟踪服务、专人联系、定向辅导等方法,积极在生活上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在思想上帮助他们进步,在培训和就业上对他们予以扶持,矫正他们的不良行为,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他们违法犯罪。五是要教育转化失足青少年。
坚持“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对失足青少年要做到思想有人教,困难有人帮,行为有人管。要积极落实对犯罪或失足青少年的帮教和矫正工作,在校内组织师生帮教,在校外充分发动“五老”人员、派出所和家庭进行结对帮教,切实予以教育转化。要结合社区矫正工作,广泛动员社会力量,积极开展对犯罪情节轻微、社会危害不大的青少年的社区矫正,进行“一对一”、“多助一”帮教服务,切实为他们融入社会解决难题。四、工作要求
1、加强领导,落实责任。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是贯彻落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举措。切实把工作措施落实到基层。各单位一定要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要根据自身实际,在调查研究基础上及时成立创建活动领导小组,制定切实可行的创建活动计划。要按照
“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层层落实工作责任,切实将创建工作任务分解落实到具体责任人。将创建工作纳入综治与平安建设考核范围。
2、预防为主,教育优先。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必须坚持“教育为先”的原则,把加强对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放在首位。不论是村(居)还是学校都要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在学校继续深入开展宣讲周恩来故事、创建“周恩来班”活动。司法所要深入学校、村(居)有针对性地开展法制教育,要把法制教育系列化,把法制教育落实到重点对象。
3、齐抓共创,形成合力。开展“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是综治与平安建设工作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既是一项民心工程,也是一项系统工程,各有关村(居)、单位和社会要同心协力,齐抓共管。各村(居)网格中心(站)要切实发挥创建活动的牵头协调和督查指导作用;各职能部门要相互协作,强化沟通,充分发挥自身在创建活动中的职能作用,努力形成创建活动的强大合力。
4、夯实基础,常抓不懈。必须切实加强村(居)、学校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分类指导。要注意及时总结先进单位的经验,指导面上的工作,也要注意抓好薄弱环节,更要把实现青少年零犯罪工作作为评选先进村(居)、学校的重要条件。在发挥基层组织作用的同时,注意发挥“五老”的作用。
第四篇: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实施方案
八里小学预防小学生违法犯罪工作实施计划
为贯彻落实《洛南县预防中小学生违法犯罪工作方案》,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我校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构建平安、和谐校园,现结合我校教育实际,制定实施计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精神,按照“加强教育引导,强化过程管理,完善预防机制,注重工作实际”的原则和思路,坚持教书育人,以人为本,德育为先,在学校全面实施“学生违法犯罪预防工程”。
二、工作目标
在学校全面实施“学生违法犯罪预防工程”的基本目标是:全体师生必须高度重视,思想认识到位,组织领导得力,工作队伍健全,责任明确,预防机制完善,管理措施落实,工作效果明显;学生严重违规现象减少,杜绝学生违法犯罪行为,增强法制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不断提高我校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的整体素质。
三、预防小学生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闫卫平
副组长:金明(法制副校长)
成员:尤虎生、王善民、唐彩绒、陈志鹏、熊治华
四、工作主要措施
(一)始终把德育放在学校教育首位。进一步端正教育思想,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观念,坚决纠正重智育、轻德育,重课堂教学、轻社会实践的偏向,坚持实行德育“一把手”负责制,实行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切实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
1.完善队伍建设。加强德育队伍建设,选拔思想品格优秀、工作能力强的尤虎生、唐彩绒、陈志鹏教师负责德育工作,确定金明副校长分管学校德育工作;切实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精心选任每个班主任,配备副班主任协助班主任工作,坚持岗前培训,坚持每学期召开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会,切实加强班级管理,开展星级班级评比活动。实行校领导和中层干部蹲点、包班负责制。、增强班级之间、年级之间的工作信息沟通,要求教师会二个星期一次,学生会一个月一次。切实落实和提高班主任的工作待遇;落实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的职责,研究学校各部门、各学科的特点,明确岗位育人责任,构建符合本校实际的“全员、全程”育人体系,把德育渗透到教学、管理、服务等各环节中。
2.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学校要完善心理咨询室的建设。积极营造宽松、温馨的环境,建立齐备的档案资料和个案跟踪档案,充分利用校园网开辟网上心理交流园地。心理咨询辅导教师由王善民、陈志鹏老师担任。
3.继续做好学生素质评价和“学生成长手册”档案资料积累(1—3年级均要有学生成长手册)。不断改进和完善学校与家长沟通,学生与家长沟通、教师与学生沟通的形式和方法,坚持正面、客观、积极地评价学生。要求班主任每学期家访要达100%,科任教师要达80%。
4.组织开展学校德育工作考核评比活动。德育处要按照《洛南县学校德育工作考核评比实施方案》项目,开展工作,落实任务,逐项达标,并结合学校实
际创新德育工作的途径、方法和举措。
(二)加强和改进小学法制教育,制定和实施“五五”普法规划。
1.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加强我县小学法制教育的决定》,认真上好法制教育课,把《小学法制教育读本》作为必修教材,切实做到“教学有大纲,学习有教材,任课有教师,课时有保证;从三年级起,每月至少安排一个课时用于法制课教学。
2.坚持开展法制教育主题班会、法律知识竞赛、模拟法庭、参加审判旁听、参观戒毒所等形式多样的法制教育活动。贯彻落实《全民禁毒教育实施意见》,利用“6〃26”国际禁毒日、“12〃4”全国法制宣传日精心设计和组织实施“毒品预防教育宣传周”和“法制教育宣传周”活动,提高学生法律素质和自我保护能力。
3.充分发挥法制副校长和法制辅导员的作用。学校主动联系和反映学校情况,为其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使其认真履行法制副校长和法制辅导员的六项职责。法制副校长和法制辅导员坚持“以案说法”的形式,保证每学期上法制辅导课不少于二次。
(三)重视做好后进生教育转化工作。广泛开展学习我县优秀教师的活动,树立教育转化一个“后进生”与培养一个“优秀生”同样光荣的思想,给予后进生更多的关爱和指导。认真落实后进生教育转化制度,各班每学期要确定帮教对象,建立帮教档案。特别关注单亲家庭子女等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问题。采取思想道德、心理健康和法制教育相结合的方法,做好学生违法犯罪预防工作。对于有违法或轻微犯罪行为的学生,学校要视情况按程序送工读学校就读。树立正确的科学发展观和政绩观,全面评价学校教育质量。加强学籍管理,从源头上控制后进生流失,杜绝以各种借口转移后进生的不合理行为。使用好各项助学资金,完善贫困生就学助学制度,确保学生不因经济困难而辍学或成为后进生。
(四)认真抓好中小学网络文明教育。认真落实《洛南县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网络文明教育实施方案》工作要求,加强网络文明教育和严格管理,规范学生上网行为,引导学生文明上网,远离社会经营性网吧,自觉抵制不良信息的侵蚀。加强网络德育研究,坚持开展针对性和实效性强的网络文明教育活动,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网络文明教育机制。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校园网课外时间对学生开放。
(五)努力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实施校园“三净化三禁止一规范”工程。加强学生文学社团建设,组织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进班级活动。引进竞争机制,鼓励学生承办校园各类主题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市、学校每年开展的“读书月”活动,开展“百部好书进校园”、“优秀经典诵读会”、“我们班的图书角”等活动,营造健康向上的班级文化、校园文化氛围,弘扬校园文化主旋律,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六)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预防机制。进一步加强学校家长委员会的建设,努力办好家长学校。继续探索和不断完善网上家长学校,开展家访、电访、信访、网访和接访活动,加强与学生家长的联系和沟通。继续推进“四进社区、共建和谐”校外教育活动,促进学校教育与家庭、社区教育的有机结合。落实《学校安全管理条例》,开展校园周边治安环境综合治理专项行动,将《关于排查校园“黑恶”势力情况的通知》的统计情况主动报告有关部门及时处理,坚决打击滋扰校园和学生的社会不良团伙和不法分子,形成齐抓共管预防学生违法犯罪工作的合力。
建立学校与城关派出所合作、内部信息互通机制,定期通报学生违法犯罪情况,研究分析中小学生违法犯罪的特点、原因和趋势,有针对性地采取防控教育措施。每学期,由学校联系有关部门召开一次情况研究分析会。
(七)建立相关的制度
1.加强各职能部门联系与合作。由学校综治办(保卫科)和东门派出所等职能部门参加的联席会议,通报中学生的违法犯罪情况,认真分析违法犯罪的原因,制订预防措施。畅通学校与社会、家庭的联系渠道,形成以学校为主体,家庭、社会共同参与的预防网络,营造全社会关心中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浓厚氛围。
2.建立健全管理制度。结合学校实际,建立明确的工作制度和工作程序。
3.建立信息互通制度。从当地实际出发,建立学校与派出所互通信息制度,通过各种方法加强学校与派出所沟通。一是辖区派出所要将有关学校、学生的治安信息及时传达给学校领导和保卫部门的人员;二是学校要及时将学校内部出现的治安问题和学生的思想状况、治安隐患的苗头通报给辖区派出所,以防患于未然;三是对一些突发事件,学校和辖区派出所要及时掌握,尽早发现,共同妥善解决。同时,学校要建立与家长互通信息制度,畅通学校家长相互联系的渠道;建立学校内部信息传递制度,保证有效运转。
(八)运转预警机制
我校预警机制的运行分为三个部分,即预防、预警和应急。
一、预防:强化管理与教育,预防学生违法犯罪
1.把德育放在学校教育工作首位。进一步加强学校德育队伍建设,强化以班主任为主体,以团队干部、以及学科教师为骨干的全员育人队伍。要明确岗位育人责任,对管理薄弱、问题较多的班级,进一步强化校领导和中层干部蹲点制度。要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努力达到预防违纪违规、违法犯罪的目的。增强班级之间、年级之间的工作信息沟通,把德育渗透到教学、管理、服务各个环节,确保工作落到实处。
2.加强学生行为规范与法制教育。坚持通过课堂教学、举办法制讲座等多种有效途径,着力强化学生行为规范训练,引导学生牢固树立“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犯罪为耻”的荣辱观,提高防侵害的能力。将每年四月定为法制宣传教育月,开展生动形象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师生普法率达到100%。法制副校长每学期不少于一次到学校进行法制宣传,通过授课、讲座、与学校共同举办法律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同时,学校要组织学生开展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实际的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生活质量,提高他们对违法犯罪的自我防范意识,增强辨别是非和自我保护的能力,学会报警、求助等自护手段,教会他们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自觉抵制各种不良社会因素的引诱和侵害。
3.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进一步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通过宣传橱窗悬挂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举办心理健康教育讲座等形式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要积极开展针对不同群体学生的团体心理辅导、个别心理咨询及朋辈互助活动。在考试、升学等重要阶段更要加强针对性的指导。
4.做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坚持正面、积极、客观地评价学生,使每一位学生找到自身发展的平台。认真落实行为不良等特殊学生教育转化制度,确定帮教对象,探索有效的帮教措施,给予学生改正错误的机会,提高教育转化效果。高度关注留守学生和单亲家庭子女的思想道德教育问题。
5.努力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各位老师都要承担指导家庭教育的责任,通过和学生家长联系、家长接待等形式,同学生家长建立经常性联系,开展家校共建活动。实行“三官三员”进校制度,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开展校园周边治安环境综合治理专项行动,坚决打击滋扰校园和学生的社会不良团伙和不法分子,促进未成年人安全、健康成长。
二、预警:
预警系统是整个教育预警机制的核心环节和关键所在,要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监测网络的构建
设立监测点。为了提前获取相关信息,学校保卫科、各年级组、门卫室为校内信息监测点。
监测员队伍以班主任、门卫及保卫人员、教师、学生等最有可能获取第一信息的人员为主体,其他教职员工全员参与。
监测员的职责是发现监测对象和其他人员有异常情况,及时向学校保卫科或相关人员报告。
2、信息的处理
保卫科对获取的信息要及时进行分类,根据信息的级别在第一时间分别作出处理,对于应上报的信息,在及时上报的同时应采取相应措施,防止事端的恶化。重大信息应及时上报,不得漏报、瞒报、误报。
3.班主任和有关人员要注意运用观察、谈话、侧面了解等手段,着重抓好学生请假、校门进出等日常环节,及时获取有效信息。建立重要信息登记、通报制度及首问责任制度。各责任人对所联系对象要定期进行隐患排查,防患于未然。对重点预警对象或发现有异常的对象要落实专人监测,通过座谈、家访、师生联系等形式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学习生活细节,特别要关注学生的朋友往来情况、家庭或个人的变故情况、平时表现的异常情况,从中分析原因,及时采取对策。
三、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
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是有效阻断和遏制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重要保证。应急措施主要把握两个环节:一是事件发生过程的快速阻断;二是重大事件发生后的应急处理。为了保证应急处理的及时有效,有关同志必须做好以下工作:1.应急机制的建立。包括信息的获取和处理、应急队伍的组建、应急工具的配置、各部门的协调配合等。2.应急过程的处理。一是首先获得突发事件的有关人员应立即向各相关责任部门报告;二是对重大突发事件,学校应立即启动应急机制,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并在2小时内报上级领导;三是要迅速与家长和有关人员联系,通报事件发生情况,取得他们的支持与配合;四是情况特别严重的,应及时与派出所等部门及其它有关部门联系,实施综合治理,防止事态恶化;五是对应急处理的学生要进行必要的帮教。要严格突发事件报告制度,防止事态恶化。对未按规定上报,不处理或处理过程中因失职而造成严重后果的个人,视其情节轻重,学校将进行通报或追究相应的责任。
城关镇八里小学
2013.2.25
第五篇: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材料
团县委关于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
汇报材料
2012年,共青团会宁县委以“维护和保障青少年的合法权益,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为中心目标,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开展了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引导青年牢固树立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提高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进一步提高了全县青少年的维权意识,增强了法制观念,有效地预防和减少了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的发生。
一、健全组织机构,加强领导职能
团县委高度重视青少年维权和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积极履行县预青办职责,一把手亲自抓,并把各乡镇、县直学校团队组织负责人都纳入小组机构成员,进一步明确了相关各部门的职责和任务,建立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团县委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积极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为做好青少年维权和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提供了组织保障。
二、大力开展法制宣传,全面提高青少年法律意识
团县委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大力开展《未成年人保护法》和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宣传活动,今年先后印发“两法”宣传资料1000余份,开展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法律咨询服务20余人次;组织学校团队组织,通过板报、橱窗、专栏,举办法制座谈会、报告会,大力宣传法制知识,引导青少年争做“普法小使者”,在青少年中有效地形成了学法、知法、懂法、用法良好氛围。
三、创新模式、拓展维权平台,唤起全社会的维权意识
积极提供以“维权、预防、教育”为主要目标的法律援助。与县司法局、法院、检察院等有关部门联合,为权益受到侵害的青少年提供法律援助。最大限度地体现法律援助的意义,也更为有效地维护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同时在中小学建立维权阵地。充分发挥校园橱窗、板报、校报,校园电视台、网站、红领巾广播站等团队宣传渠道,对《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条例》进行宣传。
四、创建法制学校,加强青少年的法制和安全教育
近年来我县大部分学校都成立了法制学校,依法维护学生的受教育权;尊重学生人格及其人身权、财产权和其他合法权益,并聘请了县公安局、县检察院、县法院少年庭、乡镇派出所的专业人员为学校的法律顾问、法制副校长,他们根据不同青少年的身心特点和各校的实际情况,定期到学校为学生举行法律知识讲座及法制报告,对个别问题学生进行分类指导。通过讲解法律知识和对发生在同学身边真实的违法犯罪案例的分
析,使他们对一些犯法行为有了更新的认识和界定,对法律知识的学习产生了浓厚兴趣,进而有力的引导青少年知法、学法、懂法、用法、护法。
五、优化青少年成长环境,实施 “校园净化工程”
针对组织、强迫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黑恶势力,不良文化产品,毒品、及违法违规网站等问题,团县委充分发挥“网吧义务监督员”的职责,定期联合县文化局、公安局等相关部门对学校周边网吧、游戏厅等场所进行集中整治。各学校团队组织也定期到学校周边网吧、游戏厅等场所进行检查,对经常出入这些场所的学生进行“一对一”的说服教育,帮助青少年认清这些不良场所对他们成长和学习所造成的潜在危害。在中小学生中开展“远离不良文化”,杜绝淫秽色情“口袋本”图书,学生彩票等不良文化产品进入校园教育活动,并加强青少年禁毒志愿者队伍建设,以宣传教育为主要手段,有效遏制青少年毒品犯罪活动。
六、发挥职能、感化教育,实施贫困生资助制度
采取“依法治流、责任堵流、救助截流、教管防流”等措施,构建未成年人接受均等教育的平台。切实做好进城务工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工作,从入学、缴费等方面对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学进行保护。团县委充分发挥实施希望工程的优势,今年以来,先后对300多名少年儿童进行资助,并积极牵线搭桥援建希望小学3所,与县外学校开展“手拉手”互助活动,并积极倡导县直各单位、各乡镇与农民工子女集中的学校开展结对帮扶活动,共摸底农民工子女集中的学校51所,已开展结对帮扶的学校32所。这些措施的实施,为我县教育及扶贫开发起到了重要作用大大改善了我县办学条件,有力维护了少年儿童受教育的合法权益。
七、建立健全青少年帮扶工作机制,加强对重点、特殊青少年群体的教育和管理
成立了由县委政法委牵头,公、检、法、司、文化、教育、民政等部门和团县委、妇联等组织的青少年法制教育和维权工作领导机构,及时调查处理有关青少年权益的上访信件,有效保护了青少年的合法权益,团县委与县法院配合成立了“青少年法庭”,指定专人参与审理涉及青少年的案件,对所有涉及到青少年的案件做到不公开审理,不报告青少年真实姓名,充分保障青少年被告人的辩护权,最大限度地维护青少年的合法权益。全面开展未成年人普查工作,了解需要重点关注的青少年的基本情况。重点抓好进城务工子女,城县下岗职工子女、农村困难儿童以及残疾青少年等特殊和困难群体的帮扶工作。深入开展优秀“青少年维权岗”创建工作、“真情助困进万家”扶贫帮困行动、“托起明天的太阳”行动、特殊群体儿童情况调查、创建快乐成长服务站,关爱和服务城乡特殊和困难少年儿童。加大对中小学生、贫困大学生等相对弱势青少年群体的保护力度。大力推动各乡镇100%建立预防组织,完善预防组织成员联席制度,强化考核机制,发挥预防办参与处理、协调、督办与青少年权益相关的事务中的积极作用。
学生合法权益得到尊重和维护。学校健全学籍管理制度,依法维护学生的受教育权;尊重学生人格及其人身权、财产权和其他合法权益;加强对学校教学、生活、活动环境、设施的安全检查,维护校园的安全与秩序;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建立学生安全和伤害事故处理程序和报告制度,依法妥善处理学生伤害事故;建立和实行校内学生申诉制度,保障学生申诉的法定权利;无体罚或者变相体罚及侮辱、歧视学生的现象,维护好学生的合法权益和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