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石窝镇南河青年汇工作内容1[五篇材料]

时间:2019-05-14 01:19:3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大石窝镇南河青年汇工作内容1》,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大石窝镇南河青年汇工作内容1》。

第一篇:大石窝镇南河青年汇工作内容1

大石窝镇南河〃青年汇简介

大石窝镇南河〃青年汇以南河村设施农业发展为依托以服务青年自主创业为主线、发挥青年汇从农村中来贴近农村青年的自身特点,关心青年的全面成长,反映青年的要求,维护青年的正当权益,努力为青年提供具体有效的服务,以团市委“围绕中心、开展活动,合作共赢、共同发展,以人为本、凝聚人才,建立机制、规范管理”的工作原则为指导;在团区委和镇团委的带领下,以实现“汇公益、会培训、汇服务、汇交流、汇宣传”五汇工作为目标,开拓乡村青年组织建设和活动开展的新阵地、新方式。

大石窝镇南河〃青年汇工作内容

汇交流

南河青年汇组织本村有志青年通过外出参观学习考察,不定期进行交流讲座,让青年把高效农业、精细农业等知识、经验、做法学到手,切实运用到实践中,使农业发展得又好又快,使本村青年的文化素质、种植技能以及综合素质不断得到提高,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农民收入,不断改善农业结构,实现农业现代化,也进一步增强了青年自主创业的积极性,服务

通过组织交流学习和现有的农业技术人员和外聘农科院专家,南河村为文化素质、种植技能以及综合素质较强的,在生态农业、科技兴农、农业产业化等方面的青年人才搭建了一个组织载体,成立了一支青年志愿者技术服务队,该服务队可以引导农村青年学用科技,在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推广中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带头积极参与农业结构调整,带头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继续做强优势产业,进一步做大特色产业,积极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培训

加强对青年的农业技术培训,广泛开展以实用技术、农业科技和科普知识为主要内容的技术培训,提高青年种植户的专业技能,培养新型农民,不断提高农村青年科技致富和自主创业的能力。

公益

各级团组织积极争取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支持,联合税务、工商、劳动保障、财政等部门出台了有关政策,在对农村青年创业的税费减免、费用收取、银行小额联保贷款、社会保险、技能培训等方面出台优惠政策,为青年创业创造更有利的条件,保证青年增收成才。

宣传

南河青年汇一直注意宣传,充分依托各种媒介,积极整合宣传力量,广泛宣传造势。通过建立青年示范基地、青年创业大棚等宣传活动,进一步带动青年进行自主创业,增加就业渠道。

第二篇:中央电视台《寻找最美村官颁奖典礼》录制工作在大石窝镇举行

中央电视台《寻找最美村官》颁奖典礼录制工作在大石窝镇静琬广场举行

9月29日,中央电视台《寻找最美村官》颁奖典礼录制工作大石窝镇静琬广场举行。颁奖盛典由短片、人物访谈、文艺表演三部分构成,节目录制取得圆满成功。

第三篇:谷城县南河镇农村“三资”委托代理服务工作情况汇报

落实三个强化 促进三大管理

——谷城县南河镇农村“三资”委托代理服务工作情况汇报

按照市县统一安排部署,该镇于2008年依托镇财政所建立了农村三资委托代理服务中心、农村综合招投标中心。三年多来,依靠民主、健全制度、强化程序,委托代理服务工作逐步走上规范运行轨道,取得了突出成效。

(一)强化民主参与,实行阳光管理

实行村务公开、阳光操作,是“三资”委托代理服务应坚持的原则之一。在实践工作中,该镇突出“两个改变”,注重“两个加强”:一是改变“代理等于包办”的思维定式,加强“民本意识”。该镇着力推进村务公开、民主理财,定期公开三资变动情况,定期征集村民主理财小组的意见和建议,把农村“三资”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监督权交给群众,一切重大村务都交给群众来讨论、来决策。让他们参与村级“三资”运行的全过程,尤其是村民主理财小组、村民代表会议对村级财务开支、集体资产资源处置的初审和表决,以及事后的财务公开,从而为委托代理工作把好了前后两大关口,有效地发挥了群众监管作用,依靠阳光操作实现了上级监管和群众共管的有机统一。

二是改变“一言堂、家长制”的传统模式,加强“权力制约”。实行三资管理以后,该镇在财务收支、资产资源处置管理上,由过去的“一支笔审批”变为“具体经办人、民主理财小组或村民代表会议、村分管财务领导乃至全体村干部会审会鉴,中心终审终鉴”的程序进行,任何一张条据的报销,一宗资产资源的处置必须经过村民代表、全体村干部、服务中心审核认可后方能生效。这样,从制度和程序上、从民主到集中上管住了管钱的人、管钱的手和管钱的笔。有效地制约了各村“一把手”的权力,堵塞了三资管理上的漏洞。

(二)强化制度建设,实行有序管理

该镇依据《谷城县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办法》、《谷城县农村集体资产资源处置办法》和《谷城县农村集体经济合同管理办法》等文件规定内容补充完善了民主理财及财务公开制度、农村财务审计制度、村级资产资源处置评估制度、责任追究制度以及服务中心工作制度、工作程序、工作人员岗位职责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做到有章可循、有章可依。促进了“三资”运行的有序管理。

一是落实“四制”,确保资金有序流动。在资金管理上,坚持落实四项举措。第一是“专户储存制”。即农村三资委托代理服务中心根据有关法律政策,一律取消村级在金融部门开设的账户,实行一个账户管全镇,把各村的每一笔财务收支全部纳入监控范围。第二是“使用报批制”。即对村级每拨付一笔资金都要由村级申请——民主理财小组签字——中心提出拨付意见——乡镇分管领导签批四道关口,方能办理拨付手续,否则中心出纳有权拒拨。第三是“开支会审制”。即对村级财务支出改过去一支笔审批为集体会审,并明确规定了审批权限,对500元以上的开支由村两委班子研究,经村民主理财小组讨论通过并报镇包村干部、镇分管领导签批后方可支出。第四是“责任追究制”。对村干部因执行资金管理制度不到位,造成坐收坐支严重、转移收入私设小金库、贪污挪用、审批失职等情况,视情节轻重分别给予通报、经济、行政、法律等相应的责任追究。

二是把好“四关”,确保资产有序变更。在集体资产管理和处置上,该镇主要是把好四道关口。一是把好登记关。对村级集体资产,全面进行清查核实,界定资产权属,明确产权关系,搞好产权登记,建立动态资产台帐,每半年将资产存量情况进行公示,接受村民监督。二是把好处置关。处置集体闲置的存量资产,村委会首先要广泛征求村民代表、党员和群众意见,形成初步方案后提交村民代表大会表决,按会议决议向镇申请报批。三是把好招标关。对资产标的额在5000元以上的,一律交由镇农村综合招投标服务中心进行公开竞价处置。四是把好公示关。对处置资产所得和用途及时向村民进行公示,资产租赁、入股等收益每季度向村民进行公示。

三是用活“三权”,确保资源有序流转。在资源管理上,该镇按照“所有权不变、承包权稳定、经营权放活”的方针,坚持依法管理与开发增值相结合,做到管而不死,管出效益。笋峪村600亩集体山场长期无人管理,盗伐现象严重,村两委决定将其对外发包,村民代表议标为5.5万元,通过公开竞标,承包费提高到了8万元,通过竞标为村集体净增收入2.5万元。

(三)强化过程监督,实行防范管理

实践中,该镇坚持实行防范在前、全程跟踪的长效管理机制,确保每一个环节不出问题。

一是坚持全过程的“中心”监控。农村“三资”管理,重点在资金监管,为加强对村级资金的监管,该镇于2007年7月建立了镇农村会计服务中心,实行农村财务“双代管”,村级只设财务报账员,村级财务全部委托会计服务中心集中监管,使该镇农村财务管理得到逐步规范; 2008年10月在此基础上成立镇农村“三资”委托代理服务中心,制定完善了《农村集体资金管理办法》、《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办法》、《农村集体资源管理办法》,中心的职能进一步扩大,管理程序进一步完善,监控能力进一步增强。对村级开支的监管办法进一步规范,参与到资金管理的全过程。村集体日常小额支出实行了备用金制度;一次性超过备用金的大额资金开支,履行了村级民主管理、向服务中心申报审批程序。镇农村“三资”委托代理服务中心真正成了农村干部用钱的“铁将军”。

二是坚持多层次的群众监督。重点落实了“四项制度”:第一是村民代表会议制度。在大额资金使用、资产资源处置、工程项目建设等方面,实行村民代表大会票决制;第二是民主理财制度。村民主理财小组每季度对村级财务进行全面审核一次,每年年终对村级资产资源等实物进行清查,并将清查结果进行公示;第三是村务公开制度。各村在做出村级基础设施建设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经济事项决策前,事先公开有关情况,广泛征求群众意见,让群众参与,并在事后公示结果,接受群众监督;第四是民主理财回访制度。镇纪委和镇农村“三资”委托代理工作领导小组随机随时抽查各村民主理财开展情况,对民主理财走过场、弄虚作假的村进行警告批评。通过民主理财,赋予了群众的知情权、落实了群众的参与权、实现了群众的决策权、保障了群众的监督权,使民主理财真正成为农村干部廉洁自律的“整容镜”。

三是坚持全方位的部门审计。建立委托代理服务中心之初,该镇由镇纪委、财政所联合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工作的通知》,专门就全镇农村“三资”管理问题的审计工作做出了部署。第一是强化以集体资产和财务收支为主要内容的经常性审计。第二是强化村干部离任经济责任审计。第三是强化专项资金审计。对扶贫资金、移民资金、重点工程建设资金、惠农强农资金等专项资金由各职能部门配合“三资”代理中心负责进行审计。

经过三年多的工作实践,该镇两个中心的运行逐步走上了规范化轨道。显示出了良好效果。镇农村“三资”委托代理服务中心成立至今,累计代管村级收支达3206万元,审减不合理支出47.40万元,查处财务违纪案件6起,查处违纪人员6人,其中2人给予党内警告处分,涉及违纪金额23万元,其中属贪污的2.15万元已全部退赔到位;完成农村集体资源处置事项25件,达成交易总额155.7万元(标的额125.9万元),为集体增收29.8万元;进行工程项目招投标10件(内部议定额534.40万元),中标金额483.80万元,为集体减支50.6万元。

谷城县农经局罗韶斌供稿

2012年4月14日

第四篇:初头朗镇2011年农牧业产业化工作汇1

初头朗镇2011年农牧业产业化工作汇报

半年来,我镇农牧业产业化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围绕“优势产业增效益、特色产业扩规模、特色产品创品牌”的发展思路,按照“稳粮、增牛、上猪、扩鸡”的总体目标,强力推进农牧业发展方式转变,促进农民持续高效增收。深入推进设施农业、陆地瓜菜、中药材、山地无公害杂粮等区域特色产业开发,做大特色产业规模。大力推进示范点建设和标准化生产,努力促进农特产品向品牌优势转化。加大涉农项目整合实施力度,切实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全镇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农民收入稳步增长。

一、工作开展情况

1、巩固设施农业优势,试点特色种植效益

加强设施农业品牌建设,以发展锦绣黄桃、香妃葡萄、红提、茉莉香葡萄等特色果品为主,把设施农业建设成高效农业、生态农业,休闲农业,近郊现代农业,做到“一个跟进,三个统一”:技术服务指导全程跟进,统一品种、统一定植、统一上市,形成了“一个区域、一个品种”的生产模式,在今年的实验中,孤山子村的25个大棚葡萄,8元一市斤交给中介人,中介人12元卖给批发商,一季平均收入3万元,盛果期,年可产两季,每季产2500公斤,年收入可 达8万元。而且市场占有率极高,初步形成了具有初头朗镇特色的名优品牌。为发展巩固设施农业效益起到了科技示范带动作用。

2、强化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半年来,我镇继续稳步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通过大力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加大试验、示范力度等措施,发展完成新品种、新技术示范推广项目12个,示范推广面积10000多亩。完成玉米膜下滴灌4000亩,完成任务的106%。发展胡萝卜1200亩、甜菜1000亩、杂粮杂豆4000亩、玉米制种2000亩。发展大垄双行覆膜玉米模式示范田200亩。为农民增收打下坚实的基础。

3、优先养殖产业发展,提高小区建设水平

今年,我们新成立养猪合作社一个(陆家营村会员17户),新建占地35亩的猪场一处(王迎春),养猪场扩建3处,新发展养猪专业户3户。初步形成了养殖小区5处(南山咀、孤山子后梁、初头朗大河东、初头朗原军营、三把火沙胡同)、养猪专业村4个(初头朗、大酒缸、彩凤营子、孤山子),今年1-7月份猪出栏达到42000头、存栏27000头;特别是沙胡同曹东种猪场,祖代母猪存栏400头。今年新发展养牛专业户9户牛,存栏达到4300头。鸡新增存栏30万只。特色养殖进一步发展,獭兔养殖户发展到96户,种兔达到1500只。新发展占地20亩的鹿场一处(那不打),目前正在建设中。动物免疫率达到100%,动物产地检疫率达到90%以上。在瘦肉精专项整治过程中,加大宣传力度,并不定期抽检,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4、加大水利基础设施投入,保障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水利普查工作按要求进度有序开展,今年新打配机电井23眼,改善灌溉面积7800亩;争取项目资金245万元,新立项9处人畜饮水安全工程,解决2348口人的饮水难问题;争取资金69万元,实施移民后期扶持项目1个;投资148万元实施退耕还林成果巩固项目2个,分别在柴胡栏子村打配5眼机电井、铺设管道7700多米和在三把火村新建500立方米的蓄水池、铺设管道9300多米。

5、积极开展生态治理,推动森林城市建设步伐 今年,我们完成了G111线、经山线公路绿化补植任务4500株,植树造林2314亩,补植造林1100亩,退耕还林补植8914亩,京津风沙源治理1200亩。完成6600亩2003退耕还林检查验收工作。完成林改29万亩的外业工作。在初头朗村南梁建设了高效节水经济林500亩.完成库区周边绿化1000亩。

6.扎实推进移民工作,竭力维护社会稳定

妥善解决了前期移民工作中遗留的一些问题,对移民信访问题高度重视、积极处理。正在积极争取移民后期扶持项目和相关政策支持。

7、认真落实防汛抗灾工作,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我镇成立“三防”领导机构,制订防汛抢险岗位责任制和应急预案,建立一支约1500人的防汛抗洪抢险队伍,确保防汛责任、防汛人员、防汛物资三落实,通过村务公开栏、短信等形式的宣传,提高群众的灾害防范意识及应急处理措施;镇、村实行领导、干部24小时值班工作制,并要求镇、村、组干部24小时开机,随时调动。

二、存在问题:

1、设施农业遗留问题多,设施农业贷款难,土地流转机制不健全,影响设施农业发展。

2、农业产业化程度不够高,产业结构调整动作不大,没有形成基地规模,产业开发缺乏龙头企业带动,专业合作社发展缓慢。

3、农产品科技含量和加工业水平较低,农产品的销售方面较薄弱;在订单农业上,企业和农民的诚信较差。

4、特色产业项目争取困难较大,特别是在养殖业项目上。

5、移民政策不明确,无法开展移民工作,信访隐患突出。

这些都是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来加以解决的。下一步工作打算

对农牧业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薄弱环节,下半年将着重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做好设施农业发展的成果巩固、提档升级。

进一步理顺关系,解决好在设施农业快速发展中遗留的资金、土地等问题。培养经纪人和设施农业经济合作组织,实现“一项目区一协会”模式,引进先进管理技术和高科技产品,创建我镇设施农业品牌,努力打造出“一镇一品”的优势果品。引进和培育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家,大力推行设施农业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管理、公司化经营模式。

2.加快养殖业集中区建设步伐。

引导村民由一家一院分散养殖逐步向养殖业集中区养殖过渡,不断完善大酒缸和初头朗生猪、陆家营肉牛3个养殖集中区建设,重点推进福山庄村整村蛋鸡养殖业发展,力争新增生猪5000口、蛋鸡30万只、肉牛1000头。切实抓好动物疫情监测、诊断、报告工作,加强动物及产品检疫监督,进一步提高检疫质量。进一步建立完善以政府为主体的动物防疫责任体系,确保免疫密度达到100%。

3.推进结构调整和产业化经营。

积极引进新的种植模式和技术,优化种植结构。引导农民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推进土地经营的规模化、集约化和效益化。成立种植专 业合作社和养殖专业合作社各1个。新打配机电井15眼,新增保灌面积4000亩。推广报马梁订单式山地农作物生产模式,年内订单农业达到2000亩。

4、围绕三座店水库,加大农业旅游资源开发力度,充分挖掘三座店自然风光、夏家店历史遗迹、柴胡栏子烈士陵园等旅游资源置,利用克旗旅游必经线路优势,我们把发展近郊休休闲旅游观光农业作为镇域经济发展的主导方向,打造朝阳产业。重点打造“一库”(三座店水库观光游)、“两线”(经山线特色农家游:发展设施农业采摘园2处、林果采摘园600亩、农家乐特色餐饮3处;初柴线红色革命游)休闲旅游产业建设,真正的实现旅游与文化产业、与农业观光与休闲度假为一体,努力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初头朗镇人民政府 2011年8月2日

第五篇:镇潭南村慈善分会工作经验交流发言稿1

全市村级慈善分会会长培训班

暨工作经验交流会材料之八

天元镇潭南村慈善分会工作情况交流

2011年10月11日

潭南村地处天元镇西南,南依329国道线,西靠周巷镇。村区域面积达1.2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150人,暂住人口1850余人。2010年全村人均收入11844元,村集体固定资产297万元,可用资金30万元。全村区域内共有大小企业60多家,工业总产值2.7亿元。

潭南村慈善分会自2010年5月成立以来,紧紧围绕本会宗旨,积极做好扶贫济困、分散救助工作,发挥了慈善机构的作用。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慈善事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宣传是慈善工作的先锋,我们通过广泛宣传,大力传播慈善文化,营造良好的慈善氛围。首先,在全村范围内悬挂横幅,对村域范围内各个企业发放募捐倡议书。其次,加强与镇广电站合作,利用电视等媒体大力宣传慈善工作。再次,树立慈善典型。发挥慈善典型的带动作用,通过榜样带动,营造慈善氛围,提高人们对慈善工作的认识及参与热情。

二、精心组织捐款,增强慈善救助的实力

一是精心做好排查摸底工作。对全村区域内企业的经营规模、产值状况、经济效益三个方面仔细分析排摸,最后确定了

123家企业作为重点募捐对象。二是村级干部高度重视。书记主任亲自带领班子成员上门动员,每户必到,受到了企业主们的积极响应,纷纷拍板表示一定会配合做好募捐工作。三是慈善募集规模不断扩大。通过全体村班子的努力,顺利地与家企业签订了连续六年等额募捐村企结对协议,今年共筹得善款25.5万元,其中冠名企业一家,村下拨4.5万元,共计善款30万元整。今年5月初村班子在筹集善款时,考虑到村企中又有一家企业具有一定规模、经济效益较好,因此也列入了募捐对象。截至2011年7月31日止,共募集善款26.5万元,比去年增加一家企业,募捐款增加1万元。全村涌现了11个爱心捐赠在1万元以上的单位和个人,其中有 1个捐赠额在5万元。

三、开展慈善救助,树立村慈善分会新形象

关注民生,扶贫济困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也是慈善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以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扎实做好 “一帮一助学”、“爱心助残”、“爱老抚孤”等慈善工作。截至7月底,已实施助学11人金额1.4万元;助困31人,金额3.23万元;助医19人,金额2.37万元;助老 363人,助老费及物资8.16万元;突击救助1人,金额0.93万元;春节慰问86人,金额2.92万元,累计总支出19.01万元。受益总数511人次,其中新村民受益4人,金额0.56万元。除了对个体的救助外,村慈善分会还加大对慈善公益类项目建设的投入,使受益者从个体扩大到全村百姓。

四、加强自身建设,构建和谐社会

加强组织建设,积极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完善慈善阳光管理制度。加强对慈善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更好地为村民群众服务。同时定期不定期地通报慈善捐赠与救助的情况,公开接受社会监督,确保了慈善款物管理规范化、常态化、程序化、透明化,赢得更多企业单位和群众的参与支持。

村慈善分会的建立、运作是一项新的工作,一年多来在市、镇两级领导的精心指导下,我村的慈善工作得以顺利开展,募捐成果和社会效益显著。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做好宣传发动工作,扩大募捐对象,使重点捐助和一般捐助有机结合起来,扩大善款来源,让更多需要帮助的新老村民得到救助,让更多的慈善公益类项目得以实施。

五、几点启示

一是高度重视,尊重善者。村班子所有人在前期作动员工作时,每户必到,让所以参与慈善事业的企业主、村民十分感动。特别是企业主,都认为这是好事,纷纷表示将慷慨解囊。

二是搭建平台,服务行善。村级慈善分会建立前,许多企业也有逢年过节慰问老年人,向困难群众、职工提供救助的习惯。现在村慈善分会建立了,将更加科学有效的分配资源,为最急需帮助的人雪中送炭。

三是汇集爱心,构建和谐。村级慈善分会的建立,为村域范围内的爱心人士提供了献爱心的平台,也为困难群众带来了福

音。我村慈善分会本着一视同仁的态度,为全体新老村民服务,有助于缓解矛盾,构建和谐氛围。

“人人参与慈善,人人皆可慈善。” 2011年上半年的慈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离上级领导的要求与人民群众的期盼还有差距,如慈善宣传的广度和深度有待进一步推进,募捐形式,有待进一步探索创新。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探索,把慈善事业发扬光大,为构建和谐社会而努力。

下载大石窝镇南河青年汇工作内容1[五篇材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大石窝镇南河青年汇工作内容1[五篇材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