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传帮带制度
贵阳市黔灵小学
青年教师“传帮带”制度
青年教师是学校教育师资资源的后备力量和生力军,他们有激情和干劲,但是实践教学经验相对不足。所以,应该由有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对其进行指导,将自己在多年教学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经验传授给他们,帮助他们尽快适应教学工作。现特制定“传帮带”青年教师制度如下:
一、凡被安排对青年教师进行一对一“传帮带”的指导教师,均应责无旁贷地积极参与到对青年教师的“传帮带”工作中来,服从学院安排,一对一地对青年教师的教学工作进行指导。应当尽心尽力完成指导工作,不得推诿、敷衍。
二、,凡我校青年教师,必须认真接受学校安排教师的指导,积极主动向指导教师学习,虚心接受意见。
三、青年教师到学校任教后,根据专业方向和拟担任课程内容,由学校统一安排指导教师对其进行一对一指导。
四、由学校教导处根据青年教师实际情况,安排相应的教师对青年教师进行一对一帮助。
五、指导教师首先应指导青年教师端正教学态度,关心爱护学生,爱岗敬业,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
六、指导教师应指导青年教师备课并作好教案、教学工作计划,同时针对如何开展课堂教学,给出实质性的建议。并对青年教师用普通话授课、教学仪态等教学相关问题进行指导。
七、在“传帮带”工作进行期间,指导教师每学期应跟踪听课不少于5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去发现问题,并及时加以指正,帮助青年教师提高。
八、青年教师在接受“传帮带”期间,每学期应听指导教师的课不少于6节,在教学观摩过程中去学习和改善教学技巧。
九、指导教师有责任指导青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总结教育教学经验,并积极撰写教育教学总结与论文。
本办法从2011年12月1日起执行。
贵阳市黔灵小学
2011年11月15日
第二篇:教师传帮带制度
****中学教师传帮带制度
进一步加强我校教学常规管理,规范教学行为,保证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稳定发展,我校遵循“以人为本,为学生终身发展负责”的办学理念,加强教研网络的建设和提高教育科研管理的力度,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课题的管理,实施和总结,推动教学教研工作的深入开展。为了我校教师队伍的迅速成长,特制定教师传帮带制度:
一、青年教师是学校的未来,青年教师工作是学校的跨世纪工程,是学校长远、持续发展的保证,学校把青年教师的教学工作纳入重要的议事日程。
二、学校对青年教师的传帮带采取集体和个别相结合的方式。学校为青年教师创造宽松、进取、积极的工作环境和氛围,为青年教师成功成才创造条件。学校定期组织教学讲座,请有经验、有成就的中老年教师讲课。
三、学校聘请思想进步、工作责任心强、教学经验丰富、教学实绩突出的中高级教师与青年教师结对传帮带,在学年初举行拜师会,给指导教师发放聘书,帮带双方签订责任书。
四、传帮带指导教师应在工作态度、责任心、职业道德、教学常规、教学方法、组织教学、考试、处理课堂偶发事件等方面对青年教师进行热情具体的帮助指导,青年教师应尊重指导教师,虚心接受指导。
五、指导教师每学期按指导效果计算一定工作量,指导效果在学期未由教务处、教研室、教研组以及通过听课,召开学生座谈会的形式进行考核评估认定。
六、对指导青年教师成效显著,青年教师成长迅速的传帮带对子,学校于每年底对指导教师和青年教师进行表彰奖励。
七、每一年评选一次校先进青年教师,对思想作风好、工作态度积极、职业道德优良、教学实绩突出的青年教师予以表彰,并授予“校先进青年教师”光荣称号。
八、经费保障。学校对教师队伍的培养培训所需费用,每年都拨出一定的专款,给予经费保障。对在教科研工作中能力强、业绩突出的教师,学校给予物质和精神上的奖励外,还极力为他们提供出外考察学习机会,以进一步提高其教科研能力。
第三篇:小学教师传帮带活动制度
黄土完小2017—2018学教师传帮带活动制度
为了加强我校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充分发挥榜样教师的带头作用,使培养青年教师得到有效的培养和成长,特制定教师传帮带活动制度。
一、传帮带活动对象:全体任课教师
二、传帮带活动形式:活动主体与活动对象一对一帮扶。活动主体:在中级职称以上教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县级以上(含县级)教学能手、优秀教师(班主任)中选拔,而且具备下列条件:思想健康,师德高尚,有合作奉献精神,业务能力强,理念新,教育教学具有特色,研究成果值得推广,群众威信较好。活动对象:3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初任学科教师;新晋级教师(初级职称)。
三、活动内容:
1、学校经全面考评,确定活动主体人选,并组织开好动员会,公布导师名单。
2、确立活动主体人员的传帮带任务。(1)每两年结好一个对子。(2)经常进班上示范课。(3)每人参与一项课题研究。
(4)每期形成一件高质量的教学成果。
3、成立帮学对子,张榜公示。
4、传帮带具体实施内容:(1)坚持合作备课
(2)坚持进行观课议课活动。
(3)共同学习新课程相关理论与实践指导文章。(4)共同设计学生作业。
(5)每期上好一堂帮扶对子汇报课。接受本学科教师的检测和评价。
(6)帮扶期间参加一次教学比武活动。
四、活动时间:
传帮带活动主体人员对一个对象的培养,原则上时间为两年,特殊情况延至三年。
五、活动考核评价要求
学校将此活动作为教师考核重要内容,教导处通过不定期抽查和专项检查,建立档案。凡符合导师要求,经自愿报名,会议研究确定为活动主体人选,学员也采取自愿报名的形式,由学校统一安排,经双方同意后确定为帮扶对子。凡确定的帮扶对子在帮扶期内评优晋级优先。学校还将每两年对优秀导师和学员给予奖励。
六、此制度从2017年9月起执行
黄土完小
2017年9月8日
第四篇:生产发展部传帮带制度(模版)
生产发展部传帮带制度
目的:完善部门规章制度,使部门新进职员更快、更全的了解本部门的工作内容。从而尽快进入工作状态,更好的为部门、为公司服务。
学习内容:OEM制度和流程、各个外协长家的信息介绍、接单-审单-领料-发货流程、补料报损、成品返厂、请款流程、合同订立流程。
施行方法:本部门新到员工的传帮带工作施行由经理统筹负责,老员工协助配合的方式进行。新员工在对本部门有了初步认识后可以通过向本部门老员工分别学习的方式加深对我部工作的了解认识。最后由我部经理对该员工的学习进行考评来确认其能否胜任未来的工作。
本制度对我部门长期有效,自2014年1月1日开始实施
奥润顺达生产中心生产发展部2013年12月30日
第五篇:济源职业技术学院教师传帮带制度
院教字〔2009〕11号
签发人:赵东保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
关于对新教师进行传帮带的管理规定
为了进一步发挥我院骨干教师的带动作用,加快新教师的成长,提高新教师教学科研水平,保证教学质量,经学院研究,特就新教师传帮带工作作出如下规定:
一、帮带对象范围
参加工作不足两年,以及调入我院不足两年且之前未从事过高校教学工作的人员均纳入“传帮带”对象范围。
二、指导教师基本条件
综合素质高、教学效果好、科研能力强的教师可担任本专业(或相应课程)“传帮带”的指导教师(简称导师),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具有中级以上职称,教龄5年以上;
2、上一学年两学期学生评教分值均在80分以上;
3、上一学年教学质量评价结果在所在部门排名前二分之
— 1 — 一;
4、特别优秀者可适当放宽条件。
三、工作要求
1、新教师工作期间,除承担一定的教学任务之外,在教学和科研方面需接受导师的具体指导。新教师要注重教育理论的学习,虚心听取意见和建议,每学期听导师的课不少于15节,定期组织召开所教学生座谈会,了解自身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逐步提高教学水平;积极参加教科研课题的研究,提高科研能力。
2、导师在对新教师进行指导期间,要定期召集新教师组织教学研讨,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案书写、科研课题的研究等方面给予新教师具体的指导;在新教师授课期间,导师应安排时间听课,对教学提出改进建议,听课时间每学期不少于10节;导师应注意收集学生对新教师课堂教学的建议和意见,及时反馈给新任课教师,并提出具体改进措施。
四、组织落实
1、“传帮带”工作由督导室总体管理,各系部具体落实。
2、每年9月份由系部根据本部门教师实际情况,提出导师人选,报学院督导室审查,督导室会同教务处、人事处确定导师名单,并反馈给各系部。
3、新教师与导师实行双向选择,最后经系部统一协调后确定“传帮带”结对名单,并报督导室备案。
4、每名导师原则上可以指导1至2名新教师,指导期限为一学年。
五、考核
1、指导期满,新教师教学能力达到一定的要求,则给导师计入一定的工作量。每指导1人原则上按30个课时计算,具体数额与指导效果挂钩。达不到要求者扣除一定数额的工作量。指导效果的考核由督导室牵头进行,每学年考核结束由督导室将导师的指导工作量进行汇总,以便教务处进行绩效工资的核算。
2、学院对指导效果特别突出的导师有优先提供一次培训学习、进修的机会。
3、具体考核细则由督导室另行制定。
六、本规定自2009—2010学年开始执行。
二○○九年十月二十日
主题词:教师队伍建设
管理
规定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 2009年10月20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