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天 水 市十二五规划
天 水 市
农业农村经济“十二五”发展规划
(2011-2015)
根据中共天水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和《天水市“十二五”重点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安排意见》,结合《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特制定本《规划》。
一、“十一五”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现状(一)主要成就
“十一五”期间,全市农业农村经济工作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农业增产增效、农民增收的各项措施,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农业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农村改革不断深化,农业农村结构不断优化,全市农业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1.农业农村经济总量稳定增长。“十一五”期间,全市各级认真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主导产业及特色优势产业规模不断发展壮大,农业产业结构、种植结构和经济结构得到不断优化,总量持续增长。2009年,全市农业总产值79.99亿元,较2005年增加36.77亿元,增85.1%,农业增加值47.4亿元,较2005年增加27亿元,增105%,其中种植业、林业、畜牧业产
值分别占农业总产值的80%、5%、1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404元,较2005年增加854元,增长55.1%。农业农村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更加突出,基础地位进一步巩固。
2.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增强。2009年,全市粮食总产达到104.46万吨,较2005年增长24.4%;油料6.54万吨,较2005年增长24.8%;林果面积达到250万亩,果品产量96.18万吨,分别较2005年增长65.3%和91.3%;蔬菜面积达到90.8万亩,总产量达到220.8万吨,分别较2005年增长63.6%、55.6%;畜禽饲养总量达到1610万头(只),较2005年增长76.3%,肉、蛋、奶总产量达到13.69万吨、3.32万吨和1.68万吨,分别较2005年增长104.0%、129.5%万吨和139.89%。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增强,主要农产品供需状况进一步改善,农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
3.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不断提高。全市各级围绕“南林、北果、东牧、西菜”的产业布局,根据不同类型地域特色和资源优势,按照“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和特色农产品在重点地区率先突破的要求,突出发展果品、蔬菜、畜牧三大主导产业和马铃薯、中药材、化卉等特色优势产业,农业产业化经营健康发展。2009年,全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217家,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17家、市级47家、县(区)级152家。其中年销售收入亿元以上的企业5家、千万元以上的51家、500万元以上的78家,龙头企业销售收入达25.5亿元,农民专业合作社总数达到18
个,进入农业产业化领域的农民达到40%以上,农民人均从产业化经营中得到收入1043元,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农业产业化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不断提升。
4.农业基础设施及服务手段不断改善。“十一五”期间,在国家强有力的支农惠农政策支持下,全市大力实施农业基础设施、旱作农业、农业产业化、林业生态建设等项目,农业技术服务体系逐步完善、检验检测能力不断增强、技术服务水平不断提高。2009年,全市梯田面积达到416.67万亩,有效灌溉面积达到86.82万亩,保灌面积达到65.76万亩,分别比2005年增加8.9%、72.5%和76.1%;通过种植绿肥、秸秆还田、土壤改良等农艺和工程措施相结合,改造中低产田面积12万亩,测土配方施肥达到363.3万亩;完成了天水市农作物种子质量检测分中心、甘肃天水小麦改良分中心、麦积区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区域站、秦州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五县两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113个乡(镇)兽医站等建设项目,建立健全了动植物病虫害防治体系,提高了农作物种子检测、农产品质量监督检测和新品种选育能力。
5.生态建设成效显著。通过实施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天然林保护、中德财政合作生态造林等林业重点工程,生态建设步伐加快。“十一五”期间完成人工造林78.76万亩,封山育林48.95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00多万亩,200多万亩森林面积得到有效管护,310.1万亩森林面积纳入国家补偿的重点公益林范围。
以十条林网带为骨架的生态防护体系初具规模,十条防护林网带得到完善、巩固和扩展,森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林草植被得到恢复,林地面积逐年扩大。全市森林面积达到647.51万亩,林木覆盖率达到30.2%,较“十五” 末提高了3个百分点。生态环境的改善为全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
6.科技水平不断提高。全市各地依托资源和产业优势,加快全膜覆盖、测土配方施肥、设施栽培、农机化技术、节水灌溉、果品、蔬菜标准化生产、冷配改良、秸秆青贮等农业实用新技术得到广泛推广。天水市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园区晋升为国家级园区,“天水花牛苹果商贸城”“天水北山生态产业示范园”和“天水南山花牛苹果产业园”建设启动实施,对全市农业技术进步起到了典型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提高到了45.6%。
7、农村改革不断深化。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积极探索完善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的各项办法措施,在全省第一个制定出台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实施办法,在麦积区开展了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试点工作,积极为全市农村土地流转探索办法措施,促进了全市土地流转工作向有序、合理、合规、依法方向转变。全市农村土地流转面积达到16.84万亩,为农业规模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全面启动,完成确权到户面积247.9万亩;粮食直补、农机具补贴等政策得到全面落实,受益面逐年扩大;16个乡镇的城乡一体化试点工作起步良
好,在城乡建设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社会事业等方面迈出了坚实步伐。
(二)主要问题
1.农民收入水平较低,农民增收面临诸多制约因素。我市农业经营规模小,产业链条短,农村二三产业发展滞后,农业生产比较效益低,农民增收渠道不多,增收难度依然较大。200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404元,低于全省平均水平576元、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749元,农民增收非常缓慢。加之受自然、市场、农民素质等多重因素影响,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
2.农业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尚未形成,现代农业发展的后劲不足。农业投入欠帐较多、基础设施薄弱,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相对落后。从现阶段看,农民积极筹资投劳、政府持续加大投入、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规范的多元投入机制尚未形成;引导信贷资金、民间资金向农业投入的机制还不完善;招商引资受环境、财力等诸多条件的制约,投入少,发展现代农业的后劲不足。
3.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不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我市农业产业化尚处于起步阶段,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生产能力不强,有基地、无规模,有产品、无品牌的现象较为突出;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较慢,作用发挥不充分;龙头企业规模小, 技术含量低,加工产品多为初级低档产品,产业链条短,缺乏能够带动产业发展的大型龙头企业和出口企业。龙头企业与基地联结不紧密,运行机制不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不牢固,带动农民增收的能力
较弱。
4.农业基础设施滞后,资源制约突出。全市573万亩耕地中,川地不足40万亩,人均耕地1.58亩;山旱地面积大,耕地质量差,土地生产率低,后备资源缺乏;农村基础设施相对落后,抗灾能力较弱,干旱、霜冻、雹洪等自然灾害频繁,可持续发展能力仍然较低,农业发展的资源和环境约束依然突出。
二、“十二五”农业农村经济面临的发展机遇
“十二五”期间,随着国家政策支持力度的持续加大、区域发展环境的逐步改善、自我积累发展水平的稳步提高及农村各项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我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将迎来全新的发展机遇。一是近年来中央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国家对“三农”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的逐步加大落实,必将进一步激发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二是《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的实施,为我市跳出传统农业的制约、发挥区域比较优势、优化农产品布局和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果品、蔬菜、畜牧三大主导产业和马铃薯、中药材、花卉等区域特色优势产业、打造西部地区现代农业高地创造了良好条件;三是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为进一步加大国家对我市农业发展的支持力度、解决困绕我市农业发展的突出问题提供政策平台和制度保障;四是甘肃天水航天育种示范区建设被国务院列入《关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西部地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意见》,对进一步发展航天育种等高新技术产业、提高我
市技术创新能力、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创造了条件;五是《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国家支持我省、我市农业的重点和方向,对提升我市农业发展能力和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六是经过多年探索实践,我市已形成了明晰的农业发展思路,出台了一系列加快农业发展的扶持办法、措施,广大干部群众加快发展、农民群众致富奔小康的愿望十分强烈。良好的发展机遇,为我市农业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对“十二五”规划的顺利实施创造了良好条件。
三、指导思想及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按照“强基础、调结构、兴产业、扶龙头、抓改革、促增收”的总体思路,围绕农民人均纯收入到“十二五”末实现翻一番的目标,以调整产业结构为主线,以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为重点,依靠科技进步,着力建设五大绿色果品产业示范区、三大绿色蔬菜产业基地、四大畜牧产业示范区,做强果品、蔬菜、畜牧三大主导产业。至“十二五”末,力争把天水打造成全国航天育种基地,国家级循环农业示范市,甘肃省优质绿色农产品加工城市,全国重要的元帅系苹果、红富士苹果商品生产出口基地,西北最大的鲜食蜜桃基地,“西菜东调”基地,标准化养殖示范基地,关中—天水经济区现代农业生产示范高地,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促进全市农业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
(1)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7.84%,“十二五”末达到127.3亿元;
(2)农业增加值:年均增长7.84%,“十二五”末达到77亿元;
(3)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5%,“十二五”末达到5560元。
2.生产目标
(1)粮食:“十二五”末播种面积474.5万亩,总产量年均增长2.37%,达到120.2万吨;
(2)果品:“十二五”末面积达到350万亩,总产量年均增长11.01%,达到180万吨;
(3)蔬菜:“十二五”末播种面积达到125万亩,总产量年均增长5.24%,达到300万吨;
(4)畜牧:“十二五”末畜禽饲养总量达到2750万头(只),年递增9.33%,肉、蛋、奶、鲜鱼产量年增长10.57%、9.99%、21.18%和5%,总产量分别达到25.02万吨、4.48万吨、3.42万吨和1300吨;
(5)农机:“十二五”总动力年均增长9%,达到172万千瓦;农机经营收入年均增长8%,达到8.8亿元;
(6)生态环境:森林面积达到750万亩,年增长2.48%,森
林覆盖率达到35%以上。
3.农业产业化目标
(1)龙头企业:重点培育年销售收入2000万元以上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00家;
(2)加工水平: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销售收入达到50亿元以上,年均递增13.21%,力争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45%以上;
(3)品牌建设:每年申报认证和管理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8-12个,培育1-2个优势名牌产品;
(4)农民专业合作社:每年增加农民专业合作社50个,达到500个。
四、建设重点
(一)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步伐 1.大力发展粮食生产
继续实施地膜粮食工程、植保工程、种子工程、沃土工程、农业机械化工程和粮食高产创建活动,对先进实用的粮食增产增效技术进行组装配套,依靠科技,提高单产,增加总产。重点推广旱作节水、优良品种、间套复种、机械化耕作、科学施肥、病虫害防治集成技术;突出抓好玉米、马铃薯两大高产作物全膜双垄沟播、小麦全膜覆土穴播、马铃薯脱毒种薯技术示范推广。实施科技入户工程,因地制宜开展小麦、玉米、马铃薯等作物高产创建活动,总结完善不同作物高产创建技术模式,加快先进实用
技术的普及推广。到2015年,全膜双垄沟播面积达到130万亩,小麦全膜覆土穴播面积达到50万亩,测土配方施肥面积达到460万亩,小麦、玉米、马铃薯等主要作物良种率达到95%以上,夏秋粮比例由2010年的44.4:55.6调整到40:60。
2.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布局、集中连片、突出规模”的原则,重点抓好主导产业示范区和基地建设,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跨越式发展。
(1)基地建设
以培育“一县一业、一域一品”为重点,加快建设国家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中国优质花牛苹果基地、中国航天育种基地、西北特色农产品集散贸易中心、天水三阳现代农业示范区。“十二五”末力争把秦安县打造成全省果品生产强县,把武山县、甘谷县打造成全省设施蔬菜生产大县,把张川县、清水县打造成全省草食畜生产大县,把秦州区、麦积区打造成全省农产品加工基地。
①果品业 以苹果、蜜桃为重点为重点,坚持因地制宜,整村整流域推进,成片成带发展,加快规模化发展步伐。充分发挥花牛苹果、秦安蜜桃、下曲葡萄、秦安花椒、天萃大樱桃、清水核桃等品牌优势,在麦积区、秦州区、秦安县、甘谷县、武山县河谷川道区及浅山区以发展优质元帅系苹果、富士苹果、桃、大樱桃、葡萄、早酥梨、花椒等树种为主,在清水县、张川县高海
拔地区以发展核桃、仁用杏等树种为主,扩大基地建设规模,实行标准化生产,力争到2015年,以花牛苹果为主的苹果面积发展到200万亩,果品总面积达到350万亩;建设万吨级果品贮藏保鲜果库库群,不断完善果品从产地到终端市场的冷链物流贮藏保鲜体系。把我市建成西北地区最具特色的高产、优质、高效果品生产示范基地,建成全国重要的元帅系苹果、红富士苹果商品生产和果品出口基地,果品年加工贮藏能力达到60万吨。
②蔬菜业 以蔬菜示范区建设为重点,在适宜区不断扩大种植面积,到2015年,全市蔬菜面积达到125万亩,总产量达到300万吨,其中设施蔬菜面积达到35万亩。重点建设三大基地:一是“天水市渭河川道设施蔬菜基地”。以武山、甘谷两县渭河川道地区为重点,建成22.5万亩设施蔬菜生产基地、5000亩标准化育苗基地。二是“天水市高原夏菜基地”。重点在清水、张家川县的17个乡镇,建成10万亩高原夏菜生产基地,建成面积2万亩的标准化蔬菜生产示范园20个。三是“天水市城区菜篮子供应基地”。新建秦州、麦积两区城郊“菜蓝子”供应基地5万亩,年生产优质、安全蔬菜15 万吨,辐射带动发展城郊蔬菜基地10万亩。在绿色无公害基地集中的区域建立8个农业检测中心(站)(其中:市级1个,县级7个)、40个农产品检测点,蔬菜基地产品质量安全合格率达99%;不断加强绿色农业检测功能,提高检测质量和水平。建立“天水蔬菜网”,逐步实现全市蔬菜信息网上发布、产品网上销售,搞活蔬菜流通,扩大销售区域。
建立菜篮子配送中心2个,农超对接超市10个;扩建农业部定点市场秦州瀛池、麦积东部蔬菜批发市场。通过基地带动,把我市建设成西北地区最大的“西菜东调”、“高原夏菜”基地和冬春季蔬菜供应中心。
③畜牧业 重点抓好以下七大基地建设。生猪:以秦安县、甘谷县、武山县、麦积区等49个乡(镇)242 个村为重点,抓好良种仔猪繁殖场建设,组织农户开展规模养殖。到2015年,全市能繁母猪达到20万头,累计发展规模养猪户3.5万户,规模养猪场750 个,养猪小区 150个,猪饲养量达到458万头,建成全省最大的标准化养猪示范区。蛋鸡:以秦安县、秦州区、麦积区、清水县、甘谷县的38个乡(镇)116个村为重点,大力发展良种蛋鸡和肉鸡。到2015年,全市累计发展规模养鸡户8000 户,规模养鸡场230 个,养殖小区110 个,鸡饲养量达到2037万只,建成标准化良种蛋鸡示范区。肉牛:以张川县、清水县、麦积区等6县(区)的39个乡(镇)246个村为重点,以秦川牛为基础,大力推广黄牛“三元”杂交改良技术,发展西门达尔、夏洛来等良种肉牛,抓好冻配改良。到2015年,全市累计发展规模养牛户7500 户,规模养殖场200 个,养殖小区230 个,良种肉牛饲养量达到123万头,建成百万头优质肉牛养殖示范区。奶牛:以秦州区、麦积区的14个乡(镇)31 个村以及各县城郊为重点,积极引进荷斯坦良种奶牛,大力推广奶牛胚胎移植技术和性控冻精人工授精技术、青贮氨化技术、无公害奶牛饲养管
理技术,扶持发展优质高产奶牛,建成天水高产奶牛生产示范基地。至2015年,全市奶牛存栏达到2万头,建成14个千头规模养殖村。肉羊:以张川县、清水县、甘谷县、武山县的36个乡(镇)221 个村为重点,引进小尾寒羊、无角陶赛特等优良品种进行杂交改良,推广舍饲养羊技术。到2015年,全市累计发展规模养羊户4500 户,规模养羊场150 个,养羊小区70 个,良种肉羊饲养量达到 132万只。草产业:大力发展人工种草,加大天然草原改良力度,大力推广以青贮为主的农作物秸秆加工调制技术。至2015年,新增紫花苜蓿、红豆草等优质人工牧草50万亩,改良草场10万亩,农作物秸秆利用率提高至60%。水产业:在武山龙台、马力、秦州太京、娘娘坝、麦积甘泉等冷水资源分布较丰富的乡(镇)大力发展鲑鳟鱼、鲟鱼等冷水、亚冷水性鱼类养殖;在麦积党川、东岔、秦州娘娘坝建立自然保护区,发展大鲵养殖;在张家川马鹿、武山龙台积极争取建立保护区,摸索秦岭细鳞鲑生活习性,开展人工驯化养殖;大力发展休闲垂钓,提高渔农收入。至2015年,鲜鱼产量达到1300吨。
④特色优势产业。马铃薯产业:以健全脱毒种薯生产体系、提高脱毒种薯覆盖率为重点,在海拔1600米以上高寒阴湿和半阴山区,建设淀粉加工薯示范生产基地48万亩,建成脱毒原种繁殖网棚1500亩、一级种繁育基地1.5万亩、二级种繁育基地15万亩,实现全市马铃薯脱毒种薯全覆盖;在海拔1400-1700米一般干旱山区和半阴山区,建设中晚熟鲜食薯示范生产基地20
万亩;在秦州区、甘谷县、武山县渭河川道海拔1400米以下川塬区建设早熟菜用和食品加工专用薯生产示范基地12万亩。全市马铃薯播种面积达到131.09万亩,总产量达到231.5万吨,扶持一批加工运销龙头企业,形成以基地建设为基础、加工运销企业为龙头、生产、加工、包装、运输、销售为一体的产业开发新格局。中药材产业:在渭北干旱区,重点建设党参、红(黄)芪、柴胡、生地生产基地;在秦岭西部半湿润区,重点建设板蓝根、柴胡、半夏生产基地;在关山地带林缘区,重点建设半夏、黄芩、大黄、天麻、杜仲生产基地,加快GAP认证步伐,提升中药材生产能力和水平。至2015年,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37万亩,其中标准化生产基地面积15万亩;总产量(干品)达6.3万吨。花卉产业:以麦积、甘谷、秦州为重点,以市、县区农业示范园区为依托,重点建设月季、百合、菊花、仙客来、一品红、红掌、竹芋、杜鹃、凤梨等花卉生产基地,培育知名品牌,加快产业发展步伐。至2015年,花卉总面积达到5200亩,盆栽花卉达到287.5万盆,总产值达到9200万元。
(2)龙头企业
全面贯彻落实《天水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扶持意见》,加快培育产业链条长、市场份额大的龙头企业,进一步完善“公司+基地+农户”等利益联接机制,通过争取国家和省上投资、招商引资等融资渠道,重点扶持29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详见附表6),实现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着力提升核心带动作用。
果品产业重点扶持花牛苹果(集团)、长城果汁、威龙葡萄等8家果品生产、贮藏、加工、包装、销售龙头企业;蔬菜产业重点扶持神舟绿鹏、昌盛食品、众兴菌业等5家蔬菜研发、种植、加工、贮藏、运销龙头企业;畜牧产业重点扶持康晟食品、嘉信畜牧等9家畜牧养殖、加工、销售龙头企业;中药材产业重点扶持天森药业、岐黄药业等3家中药材生产、加工、运销龙头企业;其它产业重点扶持甘肃丰收农业、四门水帘贡醋、武山绿源等4个薯、粮、油、豆加工、运销龙头企业。大力培育发展潜力大、市场前景广、带动能力强的其它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积极筹建天水市农业龙头企业信贷担保有限公司,解决龙头企业融资难、担保难的问题,促进龙头企业发展壮大。至十二五末,全市年销售收入1亿元以上的龙头企业达到10家、5000万元至1亿元的达到20家(详见附表7)、2000万元至5000万元的达到70家,2000万元以下的达到200家,逐步形成果品、蔬菜、畜牧、马铃薯、中药材五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集群,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快速发展。
(3)品牌认证
加强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及产品认证,争取5年内有35处基地通过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50个农产品通过无公害农产品质量认证,30个农产品通过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认证,5个农产品通过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增强我市农产品的知名度,提高市场竞争能力,不断扩大农产品的销售范围。
(4)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
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不断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到2015年,带动45%以上的农户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使60%以上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实现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合作化购销,规范化管理;示范社标准化生产率达到100%,主要生产资料统一购买率达到80%以上,商标注册率达到90%以上。
(二)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1.加强耕地质量建设。加强农田土地综合整治,改造中低产田,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减少化肥使用量,推行有机肥综合利用与无害化处理,鼓励使用农家有机肥,增加土壤有机质,提高耕地产出能力。建立耕地质量动态监测和预警系统,不断提高耕地质量。
2.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以提高农机装备总量、改善装备结构、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主要任务,以落实农机购臵补贴政策为抓手,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农机项目为支撑,积极开拓农机化服务领域,大力发展农、林、牧多种经营生产和加工机械,积极推广保护性耕作,着力推进农机服务市场化、社会化、产业化,努力实现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作业,全面提升全市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认真贯彻执行《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全面落实农机安全生产责任制,完善农机安全监理执法体系,加强农机安全监理技术装备、应急救援能力和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努力提高管理水平,为推进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做出积极贡献。到2015年,机耕达到200万亩,年均递增12万亩;机械播种达到80万亩,年均递增21.5%;机械收获作业达到60万亩,年均递增14.6%。
3.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重点开展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建立健全农业质量标准体系。在现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的基础上,参照有关国际标准,进一步制定从生产环境、生产过程到产品品质、加工包装等环节的一系列标准,把农业生产的每一个环节都纳入标准化管理的轨道,形成一整套完善的农业标准体系;二是以果品、蔬菜、畜牧技术标准宣传培训和示范推广为重点,积极开展各类农业标准的贯彻落实工作,扩大农业标准覆盖范围。至2015年,农产品标准化生产面积占总面积的30%;三是加强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围绕三大主导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以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为平台,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按照“一地一业”、“一村一品”的发展思路,探索“公司+基地+农户+标准化”、“协会+农户+标准化”等多种经营模式,提升全市农业标准化水平。
4.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坚持保护优先、适度开发、点状发展的原则,对秦岭北麓、黄土丘陵沟壑水土流失防治区以及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等地区,因地制宜发展资源环境可承载的生态旅游等特色产业,加强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对自然保护区、重要水源地、重要湿地等实行强制保护,禁止各类开发建设活动,构建以森林生态系统为主体,形成功能完善、系统稳定、空间布局
合理、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绿色生态环境,创建森林生态城市和国家园林城市。坚持科技兴林,实施森林分类经营,建立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认真实施乡村清洁工程,积极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加强生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到2015年,可控制水土流失面积1820万亩,涵养水源1150万亩,保护农田460万亩,促进农业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基本形成稳定的生态防护体系。
5.稳步发展农村沼气。以退耕还林重点地区、粮食主产区、畜禽规模养殖小区为重点,稳步推进农村户用沼气池建设和规模化养殖场大中型沼气工程建设;新建村级服务网点1000个,县级服务站6处,建全农村沼气后续服务管理体系,提高后续服务管理能力,发展循环农业,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农村能源体系,带动产业发展升级,保护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变、农民收入增加和生活水平提高。
(三)实施科技兴农战略,不断提高农业科技水平1.加快各类农技人员培训及技术开发应用步伐
以市农科所、果树研究所、天水农校、农业高新技术园区、各级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和农业机械技术培训学校为基地,完成农业技术人员、农民技术员和农民技能培训41万人次,进一步提高各级技术人员、农民的技术水平和转移就业能力;以各级农技、农机推广机构、各县(区)良种场为龙头,积极开展优良品种、新技术、新机具的研发、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提高测土配
方施肥、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动物疫病防治、设施栽培、无病毒苗木培育、全膜覆盖等先进实用技术的覆盖面,加快科研成果转化。至2015年,农、林、牧业良种覆盖率提高3-5个百分点,引进示范推广各类农业新技术30项,测土配方施肥、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动物疫病防治和全膜覆盖等重点技术普及率达到96%以上。
2.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充分发挥市农科所、市果树所和天水农业学校的技术优势,加快新品种选育和技术集成创新步伐。加强与中国科学院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及省、市科研院、所、校的协作交流,进一步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创造适合农业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良好环境;通过综合开发,招商引资,使知识和资本对接,加快孵化、培育或引进竞争力较强的龙头企业,提高农业高新技术应用能力。一是蔬菜工厂化育苗、脱毒苗木繁育技术;二是绿色蔬菜、中药材、食用菌工厂化农业技术;三是转基因、分子标记辅助选育农作物新品种技术;四是新型生物肥料、生物农药开发应用技术;五是农产品干燥、保鲜、检测、分级、精选、精深加工及包装技术。通过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用先进技术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绿色生产,提高技术含量,增强产品竞争力,推动农业产业化、现代化,提高国际竞争力。
3.加大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力度
重点建设甘肃天水航天育种示范区、绿色果品产业示范区、绿色蔬菜产业示范区和畜牧产业示范区,提升示范区辐射带动能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促进现代农业发展步伐。
(1)加快以国家航天育种工程中心为核心的甘肃天水航天育种示范区建设。积极开展航天育种工程技术中心、航天农作物新品种制种、加工基地及营销网络、航天蔬菜生产示范基地、航天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航天蔬菜深加工及贮藏保鲜运销设施、航天品牌等方面建设。通过“政府引导、社会参与、企业运作”的方式,按照工业化的思路谋划示范区发展,依托国家级航天育种工程中心和全国航天育种现代农业技术服务平台,提高航天育种理论研究与育种水平,构建航天育种前沿领域,使我市航天育种技术逐步从典型示范向产业化方向转变,增强辐射带动功能,把我市建成全国航天育种核心示范区。到2015年搭载300个农作物品种(系),育成20个航天农作物新品种,在全省示范推广航天蔬菜30万亩,在全国推广200万亩。
(2)加快以“一城两园一集团”为龙头的五大绿色果品示范区建设。以秦州、麦积两区“天水北山生态产业示范园”、“天水南山花牛苹果产业园”为主,打造“花牛”苹果生产示范区,面积发展到150万亩;以秦安为主打造西北地区最大的鲜食蜜桃生产示范区,面积发展到10万亩;以麦积为主打造优质鲜食葡萄和酿酒葡萄生产示范区,面积发展到11万亩;以秦州为主打造西北地区最大的大樱桃生产示范区,面积发展到8万亩;以清水、麦积为主打造优质早实核桃生产示范区,面积发展到
55万亩,带动全市果品产业快速发展。
(3)加快以“一区一园三基地”为重点的绿色标准化蔬菜示范基地建设。以甘谷、武山渭河河谷川道为重点,打造20万亩标准化设施蔬菜生产示范基地(区);以秦州、麦积为重点,建设2万亩标准化浅山地区蔬菜生产示范园;扩大航天蔬菜品种种植面积,建设10万亩标准化航天蔬菜生产示范基地;以秦州、麦积城郊区为重点,建设5万亩标准化城区“菜篮子”供应基地;以清水、张川为重点,建设10万亩标准化高原夏菜基地,进一步提升全市蔬菜标准化生产水平和生产能力。
(4)加快以标准化养殖小区为重点的四个畜牧产业示范区建设。以张川、清水两县为重点,建设百万头肉牛养殖示范区,良种肉牛饲养量达到100万头;以秦州、麦积、甘谷三县(区)为重点,建设标准化良种奶牛示范区,奶牛存栏量达到2万头;以甘谷、武山、麦积、秦安四县(区)为重点,建设全省最大的标准化养猪示范区,猪饲养量达到300万头;以秦州、麦积、清水、秦安、甘谷五县(区)为重点,建设标准化良种蛋鸡养殖示范区,鸡饲养量达到1000万只,促进全市规模化养殖快速发展。
4.大力发展循环农业
以农村沼气为纽带,以“种-养-加”、“产-加-销”和“畜-沼-菜(果、粮)”循环农业模式为核心,广泛推广应用“一膜两用”、粮-菜、粮-油等立体种植、沼液、沼渣综合利用和节药、节肥技术,通过废弃物循环利用技术推广、节约型农业技术推广、农业资源保护、科技支撑体系建设、农业生物质产业开发,加快循环农业示范市建设。至2015年,“种-养-加”和“畜-沼-菜(果、粮)”循环农业模式覆盖全市30%农耕地,将自然资源的高效利用与农业资源的科学利用相结合,促进循环农业快速发展;以节水、节肥、节能、节地、节药、节种和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为重点,大力推广节约型耕作、播种、施肥、施药、灌溉新技术与旱作农业、集约生态养殖、沼气综合利用、秸秆综合利用、农机节能等“十大农业节约型技术”,构建节约型农业体系,实现资源低消耗、生产低成本、农业高产出、经济高效益的目标。
五、重点建设项目
“十二五”期间共规划项目62项,总投资217.214亿元,其中:申请国家投资115.401亿元,地方投资20.447亿元,贷款33.25亿元,自筹48.12亿元。
(一)农业项目:21项,总投资91.12亿元,其中:申请国家投资36.15亿元,地方投资12.25亿元,贷款26.00亿元,自筹16.72亿元。
(二)林业项目:14项,总投资69.28亿元,其中:申请国家投资61.16亿元,地方投资2.52亿元,贷款0.20亿元,自筹5.40亿元。
(三)果品项目:10项,总投资17.20亿元,其中:申请国家投资3.33亿元,地方投资0.87亿元,自筹12.99亿元。
(四)畜牧项目:12项,总投资33.4亿元,其中:申请国
家投资12.15亿元,地方投资3.85亿元,贷款7.05亿元,自筹10.35亿元。
(五)“一城两园”建设项目: 3项,总投资5.61亿元,其中:申请国家投资2.38亿元,地方投资0.57亿元,自筹2.66亿元。其中:
1、花牛苹果商贸城建设:总面积1000亩,建设10万吨现代化果品贮藏库群。总投资2.95亿元,其中:申请国家投资0.62亿元,地方投资0.215亿元,自筹2.12亿元。
2、北山生态产业示范园建设:总面积30平方公里。总投资1.26亿元,其中:申请国家投资0.96亿元,地方投资0.22亿元,自筹0.08亿元。
3、南山花牛苹果产业示范园建设:总面积300平方公里。总投资1.40亿元,其中:申请国家投资0.80亿元,地方投资0.14亿元,自筹0.46亿元。
(六)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项目:2项,总投资6093万元,其中:申请国家投资2309万元,地方投资3784万元。
六、保障措施
(一)继续深化农业农村改革,不断增强发展活力 进一步深化农村土地承包制度的改革,稳定和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有序搞好土地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加强农民工转移就业培训工作,依法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深化农村用地制度改革,逐步健全市场化农村集体土地征用机制;严格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加大耕地开发、基本农田建设和保护力度;以政策性保护为导向,创新农村金融服务方式,探索和发展农业保险,完善信用担保机制,逐步建立适合农村特点的金融服务体系。
(二)完善投入机制,加大农业投入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出台的各项强农惠农政策,争取扩大农作物良种补贴、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农机具购臵补贴等强农惠农政策的覆盖面,让农民真正得到实惠;用好用足西部大开发和关中—天水经济区建设的各项政策性投入,使国家各项支农资金保持在较高的增长水平;规范项目程序,加强项目建设的监督管理,充分发挥“十一五”期间农业建设项目的辐射带动作用,增强农业发展后劲;进一步完善农业投融资管理体制,通过优化环境、搞好服务、保护利益等措施,引导社会资金、企业资金、银行资金、个人资金和外来资金投入农业开发,拓宽农业投融资渠道,形成多层次、多形式、多元化的农业投融资新机制,切实加大对农业的投入。
(三)加大农业科技推广力度,加快科技兴农步伐 围绕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深入开展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示范推广工作。在加快良种引进、培育、筛选的基础上,积极兴办各类试验示范点,大力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加快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增强科技成果运用转化能力。充分发挥关中—天水经
济区内科技资源丰富的优势,依托天水农业高新示范园区和市农科所、果树所等科研院所,加强与省内外的交流联系,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协作,探索建立政府引导,农业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和龙头企业共同参与的产学研结合机制。研究开辟新型渠道,加大农技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力度,积极探索农民培训的有效途径,整合农业、扶贫、教育、科技、社保等培训资源,认真实施“阳光工程”、“新型农民培训”、“绿色证书”等培训项目,加强对农民的技术培训,提高技能水平,增强致富能力。
(四)改善农业服务体系,进一步增强服务能力 建立健全多元化的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农业法规服务体系、动植物疫病防治体系、市场营销体系和加工贮藏体系。加强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和人工作影响天气能力建设,搞好气象灾害防御工作。加大对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解决好市场、技术、信息等发展难题,完善服务功能,增强服务能力,提高服务水平,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撑和智力支持。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用现代农业改造传统小农经济,提高农业集约化水平和规模化程度。
(五)加强组织领导,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健康发展 坚持贯彻落实“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进一步提高对农业农村工作极端重要性的认识,牢固树立机遇意识、发展意识,紧紧围绕“十二五”
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目标任务,加强组织领导,注重沟通协调,靠实工作责任,集中精力搞好各项工作。一是加强规划的协调。搞好全市总体发展规划与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规划的衔接,争取把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摆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地位。二是加强行业、部门之间的协调。突破体制机制障碍,建立党委政府领导下的工作利益协调机制,整合资源,形成合力,优化服务,促进农业农村工作新发展。三是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着力解决影响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四是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加大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培训力度,不断提高农村干部贯彻执行党的农村政策的本领、带领群众发展经济、增收致富的本领、民主管理、依法行政的本领,增强农民的道德素质、科技文化素质和新品种新技术的应用能力,形成传播先进思想文化和先进适用技术的合力,促进农民全面发展,建设农村和谐社会。
第二篇:天水市十二五商标战略发展规划
天水市人民政府关于
印发天水市十二五商标战略发展规划的通知
(天政发〔2011〕44号 2011年4月22日)
各县区人民政府,天水经济技术开展区管委会,市政府有关部门、单位,直属及驻市有关单位,各金融机构:
现将《天水市十二五商标战略发展规划》印发你们,请结合各自实际,认真贯彻实施。
二〇一一年四月二十二日
天水市“十二五”商标战略发展规划
为了推进我市商标战略实施,鼓励企业争创品牌,推动天水经济跨越式科学发展,结合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以推进商标品牌战略实施为抓手,以“商标兴企、商标富农、商标强市”为目标,以提高我市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为主线,以建立完善商标的创牌、运用、保护体系为重点,积极营造有利于商标培育发展的法制环境、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努力形成一批代表天水优势产业、地域特色和城市形象的商标品牌,为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天水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二、基本原则
(一)企业主体原则。增强企业商标意识,提高产品质量、管理和营销水平,引导企业做好商标的注册、使用、宣传和保护工作,精心经营品牌,积极打造知名品牌。
(二)龙头带动原则。加强政策指导,强化帮扶举措,支持优势企业、优势产业、优势行业争创我市知名商标、甘肃省著名商标乃至中国驰名商标,积极参加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
(三)科技创新原则。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鼓励、支持企业积极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新产品,增强商标的持续发展能力。
(四)政策扶持原则。实施激励政策,对获得知名、著名、驰名商标企业给予政策扶持,激发广大企业和全社会推进商标战略实施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五)合力推进原则。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努力形成政府推动、企业争创、社会支持参与的格局,合力推进全市的商标品牌建设。
三、发展目标
用五年(2011-2015年)的时间,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商标使用以及品牌培育、发展、保护工作机制,形成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知名商标、驰(著)名商标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提升产品档次。按照“培育一批、扶持一批、推荐一批”的原则,建立全市品牌商标创建梯队,实现商标数量、质量的再丰收。
(一)商标总量稳定增长。到2015年底,新增有效注册总量750件,其中农产品商标190件,旅游文化商标80件。全市商标注册总量达2000件以上。其中中国驰名商标15件以上,甘肃省著名商标100件以上,天水市知名商标125件以上,地理标志证明商标12件以上。(具体任务指标见附表)
(二)政策体系更加完善。建立商标事业发展的政策体系、制度体系、资金体系和服务体系,形成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联动的工作机制。媒体广泛宣传,企业主体意识觉醒,商标认知度不断提高。商标管理和行政执法体系不断完善,行政与司法保障有效衔接,商标侵权行为得到有效遏制。
(三)商标运用水平提升。企业内部商标管理制度进一步健全,对商标的投入大幅度增加,商标专用权质押贷款有效开展,运用商标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明显提升,商标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成为企业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中提高经济交换核心要素,成为我市经济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品牌带动效应强劲。到2015年,我市驰名商标和著名商标的销售占全市收入的比重高
于全省平均水平。
四、工作重点
(一)稳步推进优势制造业的强势品牌。围绕全市“十二五”规划,支持有行业领先优势的“春风”、“红山”、“华荣”等3家有实力的企业争创中国驰名商标,并以现有的驰名品牌优势资源,建立驰名商标培育梯队,带动机械制造、电子电器、电子信息、医药食品、建筑建材行业跨国境外注册。
(二)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自主品牌。以电子、机械、电器三大产业园和高新技术创新创业园等为依托,重点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强势品牌,鼓励和支持出口产品企业到销售国进行商标国际注册,扩大新技术和高附加值产品出口,推进国内品牌向国际市场延伸。
(三)重点推进特色农产品的商标建设。积极发挥商标促进农业产业化、市场化的功能,推动农副产品品牌化经营。以林果、蔬菜、畜牧三大主导产业为突破口,充分挖掘农产品发展潜力,支持“昌盛”食品、“西联”蜂业、“长城”果汁、“众兴”菌业、“嘉乐”乳业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打造完整产业链,鼓励“花牛苹果”、“甘谷辣椒”、“武山韭菜”、“元龙华椒”、“秦安苹果”、“秦州大樱桃”、“下曲葡萄”、“清水放养鸡”、“张家川清真肉制品”等传统特色农产品申报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四)积极打造旅游文化内涵的特色品牌。依托伏羲庙、大地湾、麦积山和西秦岭等丰富的人文和自然旅游资源,以寻根祭祖文化和古丝绸之路文化为纽带,将寻根祭祖、休闲度假、佛教石窟艺术等历史人文底蕴定位到旅游特色产品的商标品牌形象中,积极打造旅游特色品牌。
(五)逐步推开商标专用权质押贷款。支持具有驰名商标品牌优势的企业拓宽融资渠道,进一步发挥商标品牌带动效应,通过对驰名商标的价值评估,协调银行业金融机构以商标专用权质押为商标持有企业贷款,逐步建立起以政府投资为引导、金融信贷为支撑、企业投入为主体的多元化投资体系。
五、工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政府要把实施商标品牌战略作为促进当地经济快速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建立健全“政府主导、企业主体、部门联动”的工作机制,落实工作措施,明确具体任务,实施特事特办、急事急办。成立天水市商标战略实施工作领导小组机构,切实加强对全市商标品牌战略发展工作的组织领导。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工商局,由市工商局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切实抓好商标品牌战略发展工作,制定全市品牌发展长期规划和近期目标,分解落实到各乡镇人民政府及市直各相关部门,进一步完善市领导联系重点企业制度,加大品牌工作指导力度。
(二)完善扶持政策。进一步制定出台相关商标品牌培育和发展政策,加大奖励扶持政策,提高品牌运作水平和企业创牌能力。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对注册商标,特别是农产品商标、旅游文化商标和商标国际注册申请的补助力度,以提高企业商标注册的积极性。
(三)强势宣传推进。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大力宣传商标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实施商标品牌战略的重大意义,增强全社会的商标注册和保护意识,提高企业商标意识、创牌能力和全社会对商标的认知度、影响力。
(四)开展维权保护。加大商标专用权保护力度,建立健全商标专用权保护体系,以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为主体,以驰(著)名商标企业、行业协会和消费者个人为辅助,强化法院、公安、工商、技术监督、知识产权等多部门联合,形成强有力的商标保护机制,为商标战略实施推进创造良好的司法环境。
第三篇:十二五规划全文
十二五规划全文
篇一: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全文(免费)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十二五”时期(二0一一年至二0一五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科学制定“十二五”规划,对于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对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
(1)“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国内外环境的复杂变化和重大风险挑战,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紧紧抓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贯彻落实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实施正确而有力的宏观调控,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使国家面貌发生新的历史性变化。我们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巨大冲击,保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良好态势,并为长远可持续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我们战胜了汶川特大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成功举办了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胜利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经过五年努力奋斗,我国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高,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取得重大进展,谱写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篇章。五年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创造的精神财富影响深远。
(2)“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国内外环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世情、国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综合判断国际国内形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我们要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科学把握发展规律,主动适应环境变化,有效化解各种矛盾,更加奋发有为地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当今世界,和平、发展、合作仍是时代潮流,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世界经济政治格局出现新变化,科技创新孕育新突破,国际环境总体上有利于我国和平发展。同时,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减缓,全球需求结构出现明显变化,围绕市场、资源、人才、技术、标准等的竞争更加激烈,气候变化以及能源资源安全、粮食安全等全球性问题更加突出,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抬头,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更趋复杂。我们必须坚持以更广阔的视野,冷静观察,沉着应对,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把握好在全球经济分工中的新定位,积极创造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从国内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人均国民收入稳步增加,经济结构转型加快,市场需求潜力巨大,资金供给充裕,科技和教育整体水平提升,劳动力素质改善,基础设施日益完善,体制活力显著增强,政府宏观调控和应对复杂局面能力明显提高,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社会大局保持稳定,我们完全有条件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综合国力再上新台阶。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主要是,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约束强化,投资和消费关系失衡,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基础仍然薄弱,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社会矛盾明显增多,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较多。我们必须科学判断和准确把握发展趋势,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加快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情。
(3)制定“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制定“十二五”规划,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国内外形势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深化改革开放,保障和改善民生,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是时代的要求,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我国是拥有十三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符合我国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性新特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必须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坚持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基本要求是:
——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构建扩大内需长效机制,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服务业,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统筹城乡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区域良性互动、协调发展。
——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作用,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壮大创新人才队伍,推动发展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优先位置,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深入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节约能源,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发展循环经济,推广低碳技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坚定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改革,加快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与国际社会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共同分享发展机遇。
(4)“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十二五”规划要具有战略性、前瞻性、指导性,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重大部署紧密衔接,与到二0二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紧密衔接。综合考虑未来发展趋势和条件,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
——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就业持续增加,国际收支趋向基本平衡,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
——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重大进展。居民消费率上升,服务业比重和城镇化水平提高,城乡区域发展的协调性增强。经济增长的科技含量提高,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大幅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低收入者收入明显增加,中等收入群体 持续扩大,贫困人口显著减少,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
——社会建设明显加强。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全民受教育程度稳步提升,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健全,人民权益得到切实保障。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快发展。社会管理制度趋于完善,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改革开放不断深化。财税金融、要素价格、垄断行业等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明显进展,政府职能加快转变,政府公信力和行政效率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互利共赢开放格局进一步形成。
经过全国人民共同努力奋斗,要使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抵御风险能力显著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明显改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更加牢固。
二、坚持扩大内需战略,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坚持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战略,必须充分挖掘我国内需的巨大潜力,着力破解制约扩大内需的体制机制障碍,加快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新局面。
(5)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是“十二五”时期的重要任务。要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增强针对性和灵活性,提高宏观调控的科学性和预见性,防范各类潜在风险,避免经济大的起落。把短期调控政策和长期发展政策有机结合起来,加强各项政策协调配合,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6)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进一步释放城乡居民消费潜力,逐步使我国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大力发展服务业和中小企业,增加就业创业机会。要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着力提高城乡中低收入居民收入,增强居民消费能力。要增加政府支出用于改善民生和社会事业比重,扩大社会保障制度覆盖面,逐步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形成良好的居民消费预期。要加强市场流通体系建设,发展新型消费业态,拓展新兴服务消费,完善鼓励消费的政策,改善消费环境,保护消费者权益,积极促进消费结构升级。要合理引导消费行为,发展节能环保型消费品,倡导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文明、节约、绿色、低碳消费模式。
(7)调整优化投资结构。发挥投资对扩大内需的重要作用,保持投资合理
增长,优化投资结构,完善投资体制机制,提高投资质量和效益,有效拉动经济增长。“十二五”前期要确保国家扩大内需的重点在建和续建项目顺利完成并发挥效益。发挥产业政策作用,引导投资进一步向民生和社会事业、农业农村、科技创新、生态环保、资源节约等领域倾斜。坚持区别对待、分类指导,引导投资更多投向中西部地区。严格执行投资项目用地、节能、环保、安全等准入标准,有效遏制盲目扩张和重复建设。促进投资消费良性互动,把扩大投资和增加就业、改善民生有机结合起来,创造最终需求。明确界定政府投资范围,加强和规范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管理,防范投资风险。规范国有企业投资行为,注重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鼓励扩大民间投资,放宽市场准入,支持民间资本进入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市政公用事业、社会事业、金融服务等领域。
三、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十二五”时期的一项重大任务,必须坚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统筹城乡发展,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加大强农惠农力度,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
(8)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为首要目标,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实施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加大粮食主产区投入和利益补偿。严格保护耕地,加快农村土地整理复垦,大规模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健全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发展现代种业,加快农业机械化。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促进园艺产品、畜产品、水产品规模种养,加快发展设施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流通业,促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发展节水农业。推广清洁环保生产方式,治理农业面源污染。
(9)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按照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要求,搞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加快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要以水利为重点,大幅增加投入,完善建设和管护机制,推进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加快大中型灌区配套改造,搞好抗旱水源工程建设,完善农村小微型水利设施,全面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继续推进农村电网改造,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公路、沼气建设,继续改造农村危房,实施农村清洁工
篇二: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全文(带图表完整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目 录
第一篇 转变方式 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
第一章 发展环境
第二章 指导思想
第三章 主要目标
第四章 政策导向
第二篇 强农惠农 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第五章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第六章 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第七章 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第八章 完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
第三篇 转型升级 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
第九章 改造提升制造业
第十章 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第十一章 推动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
第十二章 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第十三章 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
第十四章 推进海洋经济发展
第四篇 营造环境 推动服务业大发展
第十五章 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第十六章 大力发展生活性服务业
第十七章 营造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环境
第五篇 优化格局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城镇化健康发展
第十八章 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第十九章 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
第二十章 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 第六篇 绿色发展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第二十一章 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第二十二章 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
第二十三章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第二十四章 加大环境保护力度
第二十五章 促进生态保护和修复
第二十六章 加强水利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
第七篇 创新驱动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第二十七章 增强科技创新能力
第二十八章 加快教育改革发展
第二十九章 造就宏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
第八篇 改善民生 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第三十章 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第三十一章 实施就业优先战略
第三十二章 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
第三十三章 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第三十四章 完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第三十五章 提高住房保障水平
第三十六章 全面做好人口工作
第九篇 标本兼治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第三十七章 创新社会管理体制
第三十八章 强化城乡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
第三十九章 加强社会组织建设
第四十章 完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 第四十一章 加强公共安全体系建设
第十篇 传承创新 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第四十二章 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
第四十三章 推进文化创新
第四十四章 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第十一篇 改革攻坚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第四十五章 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
第四十六章 推进行政体制改革
第四十七章 加快财税体制改革
第四十八章 深化金融体制改革
第四十九章 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环保收费改革
第十二篇 互利共赢 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第五十章 完善区域开放格局
第五十一章 优化对外贸易结构
第五十二章 统筹“引进来”与“走出去”
第五十三章 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区域合作
第十三篇 发展民主 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第五十四章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第五十五章 全面推进法制建设
第五十六章 加强反腐倡廉建设 第十四篇 深化合作 建设中华民族共同家园
第五十七章 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
第五十八章 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祖国统一大业
第十五篇 军民融合 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
第五十九章 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
第六十章 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
第十六篇 强化实施 实现宏伟发展蓝图
第六十一章 完善规划实施和评估机制
第六十二章 加强规划协调管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2011-2015年)规划纲要,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主要阐明国家战略意图,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是未来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
第一篇 转变方式 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必须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继续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努力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
第一章 发展环境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国内外环境的复杂变化和重大风险挑战,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贯彻落实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实施正确而有力的宏观调控,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使国家面貌发生新的历史性变化。我们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巨大冲击,保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良好态势,战胜了四川汶川特大地震、青海玉树强烈地震、甘肃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等重大自然灾害,成功举办了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和广州亚运会,胜利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综合国力大幅提升,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9.8万亿元,跃居世界第二位,国家财政收入达到8.3万亿元;载人航天、探月工程、超级计算机等尖端科技领域实现重大跨越。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连年获得好收成,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取得积极进展,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扎实推进,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取得积极成效,各具特色的区域发展格局初步形成。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就业规模持续扩大,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是改革开放以来最快的时期之一,各级各类教育快速发展,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体制改革有序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医药卫生、财税金融、文化体制等改革取得新突破,发展活力不断显现。对外开放迈上新台阶,进出口总额位居世界第二位,利用外资水平提升,境外投资明显加快,我国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高。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取得重大进展,谱写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篇章。五年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创造的精神财富影响深远。专栏1 “十一五”规划主要指标实现情况
新华社发
“十二五”时期,世情国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综合判断国际国内形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我们要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主动适应环境变化,有效化解各种矛盾,更加奋发有为地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从国际看,和平、发展、合作仍是时代潮流,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世界经济政治格局出现新变化,科技创新孕育新突破,国际环境总体上有利于我国和平发展。同时,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减缓,全球需求结构出现明显变化,围绕市场、资源、人才、技术、标准等的竞争更加激烈,气候变化以及能源资源安全、粮食安全等全球性问题更加突出,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抬头,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更趋复杂。我们必须坚持以更广阔的视野,冷静观察,沉着应对,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把握好在全球经济分工中的新定位,积极创造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从国内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人均国民收入稳步增加,经济结构转型加快,市场需求潜力巨大,资金供给充裕,科技和教育整体水平提升,劳动力素质改善,基础设施日益完善,体制活力显著增强,政府宏观调控和应对复杂局面能力明显提高,社会大局保持稳定,我们完全有条件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综合国力再上新台阶。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主要是,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约束强化,投资和消费关系失衡,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基础仍然薄弱,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物价上涨压力加大,社会矛盾明显增多,制 篇三:国家十二五规划全文(完整整理版)中国“十二五”规划研究
新的起点上,人们往往是在忙着想两件事情,一件是回首,一件是展望,站在“十二五”规划的浪口,我们深知“十二五”规划更具全局性和战略性。房产、汽车、清洁能源、低碳经济、民生、就业、医疗改革、社会和谐„„等等问题与建议在“两会”时期已被提上,“五年计划”是中国国民经济计划的一部分,是对中国经济的发展确定航行目标与方向做充足的预言,如何把脉中国未来五年中国经济发展走向、如何更快更好促进中国社会发展,五年发展规划责任重大、意义重大。
为此,北京华经纵横咨询有限公司借国家规划、产业开发这个强势东风,特邀众学者、研究专家成立“十二五”规划课题组,对“十二五”前期重大问题研究做详细客观的评述与综合分析。课题组根据“十一五”规划《纲要》实施情况以及“十二五”发展面临的形势和任务,从重点课题项目的提出、前期调研、论证、筛选以及最终确定都具有一整套严格科学的流程和方法,是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十七大提出的新的发展要求的五年规划,也是承诺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五年规划,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在此,本课题成员结合当前“十二五”规划动态,通过整理、筛选、分析和判断整理了当前国家“十二五”规划动向,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国家“十二五”规划概要
【“十二五”规划概要】
国家是从1953年开始制以五年一个时间段来做国家的中短期规划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我们就简称为“一五”。而2006-2010年这个时间段刚好是我们国家提出来的“五年计划”的第11个,所以我们也就叫他做“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简称就叫“十一五”。“十二五”也就是第十二个五年计划,它的时间段就是:2011-2015年。“十二五”规划的全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十二五”规划的起止时间2011-2015年。规划编制工作大体包括前期调研、编制起草、论证衔接、审批发布四个阶段。在制汇总到国务院,编制全国的“十二五”规划,将在2010年下半年的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上讨论建议稿,而后提交2011年3月份的全国两会上审议通过付诸实施。目前,各部委省市区的“十二五”前期课题调研均已启动。
【“十二五”规划前期重大问题研究】
“十二五”规划前期重大问题研究工作的有关考虑。
第一,开展规划前期重大问题研究的重要意义。启动“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在即。目前,我们需要充分和扎实做好各项前期准备工作,搞好规划前期重大问题研究是其中重要组成部分。即将进入的“十二五”时期,我国仍将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机遇大于挑战。因此,“十二五”规划将是我国妥善应对国内外发展环境重大变化的五年规划,是深入实践科学发 展观、全面落实十七大提出的新的发展要求的五年规划,也是承诺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五年规划。科学制定并实施好“十二五”规划,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为进一步提高规划编制的透明度、民主参与度,广泛凝聚社会各界的智慧,对重大问题形成共识,增强规划的科学性,国家发展改革委决定对“十二五”规划前期重大问题研究进行公开选聘研究单位。每个五年规划的编制工作一般都要经过前期研究、形成基本思路、研究提出规划框架和起草规划草案几个阶段。前期重大问题研究是基础,是否能够做到充分和扎实,直接影响到基本思路的提出,影响到最后形成的规划的科学性、有效性和权威性。
第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为了做好“十二五”规划前期研究课题公开选聘研究单位工作,发展改革委在课题内容安排上作了改进。按照党的十七大的总体部署和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充分讨论和广泛征求专家意见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包含8个领域39个题目的《“十二五”规划前期重大问题选题指南》,供大家申请课题时参考。《指南》选取的这些题目,重点是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关于“十二五”规划总体思路研究,发展目标研究等;另一方面是关于需要推动解决的制约经济社会中长期发展的一些重大问题,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统筹城乡发展等,研究重点是寻找破解这些问题路径、方向,提出具体可行的政策举措。项目单位在申报课题时,可以依据自己的研究优势,直接用《研究指南》列出题目,也可以围绕《研究指南》确定的领域,自行确定研究题目,但是一定要围绕规划编制工作需要,突出关系全局发展的问题,突出战略发展的问题,突出宏观性、政策性方面的问题。要能直接为提出“十二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思路、起草“十二五”规划《纲要》服务,从国家中长期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把问题分析透彻,把解决思路梳理清楚,并提出针对性和实 用性强的政策措施。
第三,公开选聘工作的有关安排。具体安排大家可以参考国家发展改革委《“十二五”规划前期重大问题研究公告》或登陆发展改革委门户网站查询。目前,发展改革委课题申请对象仅限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大型企业、行业协会及国际组织,以及其他经审查符合条件的机构或组织,不面向个人。请有意申请课题的单位,一定要在规定日期前报送课题申请书,以免错过评审。发展改革委将主要依据申请单位选题是否准确,针对性如何;课题方案思路是否清晰,可操作性如何;研究方法是否科学,是否适合选题要求;以及研究单位的资质、研究人员的素质和以往的研究成果等,来确定最终入选课题。为进一步将课题研究与规划编制工作结合起来,增强研究成果的针对性、实用性,发展改革委将在研究期间,组织有关专家听取2-3次课题成果汇报,请各课题负责人能够带头做好研究工作,按要求进行汇报。希望各单位能够继续本着为国家未来发展出谋划策的意愿出发,并撰写出有思想、有深度、有实际可操作性的研究报告,高水平、高质量地完成研究任务。
【“十二五”规划研究重大选题一览】
一、发展环境
1.世界经济走势及其对我国的影响。
2.我国宏观经济走势及政策取向。
二、思路目标
3.“十二五”规划总体思路研究。
4.“十二五”规划发展目标研究。
5.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思路与对策研究。
三、产业结构
6.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研究。
7.提高我国产业竞争力研究。
8.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研究。
9.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研究。
10.粮食安全问题研究。
11.能源发展战略研究。
12.交通运输发展战略研究。
四、城乡区域
13.进一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思路研究。
14.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研究。
15.统筹城乡发展问题研究。
16.优化生产力布局战略研究。
17.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的体制机制和政策研究。
五、科教文化
18.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措施研究。
19.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对策研究。
20.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战略研究。
六、改革开放
21.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思路。
22.深化国有经济改革研究。
23.健全现代市场体系研究。
第四篇:十二五规划
第二篇 强农惠农 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完善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加大强农惠农力度,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
第五章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为首要目标,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
第一节 增强粮食安全保障能力
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优化品种结构、提高单产和品质,广泛开展高产创建活动,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到5.4亿吨以上。实施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加大粮食主产区投入和利益补偿,将粮食生产核心区和非主产区产粮大县建设成为高产稳产商品粮生产基地。严格保护耕地,加快农村土地整理复垦。加强以农田水利设施为基础的田间工程建设,改造中低产田,大规模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加强粮食物流、储备和应急保障能力建设。
第二节 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 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优化农业产业布局,加快构建以东北平原、黄淮海平原、长江流域、汾渭平原、河套灌区、华南和甘肃新疆等的农产品主产区为主体,其他农业地区为重要组成的“七区二十三带”农业战略格局。鼓励和支持优势产区集中发展粮食、棉花、油料、糖料等大宗农产品。加快发展设施农业,推进蔬菜、水果、茶叶、花卉等园艺作物标准化生产。提升畜牧业发展水平,提高畜牧业产值比重。促进水产健康养殖,发展远洋捕捞。积极发展林业产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扶持壮大农产品加工业和流通业,促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
第三节 加快农业科技创新
推进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加快农业生物育种创新和推广应用,开发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和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新品种,做大做强现代种业。加强高效栽培、疫病防控、农业节水等领域的科技集成创新和推广应用,实施水稻、小麦、玉米等主要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促进农机农艺融合,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0%左右。发展农业信息技术,提高农业生产经营信息化水平。
第四节 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加强农业公共服务能力建设,加快健全乡镇或区域性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等公共服务机构。培育多元化的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供销合作社、农民经纪人、龙头企业等提供多种形式的生产经营服务。积极发展农产品流通服务,加快建设流通成本低、运行效率高的农产品营销网络。
图1 “七区二十三带”农业战略格局 新华社发
第六章 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加大引导和扶持力度,提高农民职业技能和创收能力,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促进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第一节 巩固提高家庭经营收入
健全农产品价格保护制度,稳步提高重点粮食品种最低收购价,完善大宗农产品临时收储政策。鼓励农民优化种养结构,提高生产经营水平和经济效益。通过发展农业产业化和新型农村合作组织,使农民合理分享农产品加工、流通增值收益。因地制宜发展特色高效农业,利用农业景观资源发展观光、休闲、旅游等农村服务业,使农民在农业功能拓展中获得更多收益。
第二节 努力增加工资性收入
加强农民技能培训和就业信息服务,开展劳务输出对接,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平稳有序外出务工。促进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努力实现农民工与城镇就业人员同工同酬,提高农民工工资水平。增加县域非农就业机会,促进农民就地就近转移就业,扶持农民以创业带动就业。结合新农村建设,扩大以工代赈规模,增加农民劳务收入。
第三节 大力增加转移性收入
健全农业补贴制度,坚持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继续实行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完善农资综合补贴动态调整机制。增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助标准和报销水平,提高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积极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增加农业保险费补贴品种并扩大覆盖范围。加大扶贫投入,逐步提高扶贫标准。
第七章 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按照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要求,搞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第一节 提高乡镇村庄规划管理水平
适应农村人口转移的新形势,坚持因地制宜,尊重村民意愿,突出地域和农村特色,保护特色文化风貌,科学编制乡镇村庄规划。合理引导农村住宅和居民点建设,向农民免费提供经济安全适用、节地节能节材的住宅设计图样。合理安排县域乡镇建设、农田保护、产业聚集、村落分布、生态涵养等空间布局,统筹农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服务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
第二节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全面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完善建设和管护机制,加快大中型灌区、灌排泵站配套改造,在水土资源丰富地区适时新建一批灌区,搞好抗旱水源工程建设,推进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完善农村小微型水利设施。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大力推进农村集中式供水。继续推进农村公路建设,进一步提高通达通畅率和管理养护水平,加大道路危桥改造力度。加强农村能源建设,继续加强水电新农村电气化县和小水电代燃料工程建设,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工程,大力发展沼气、作物秸秆及林业废弃物利用等生物质能和风能、太阳能,加强省柴节煤炉灶炕改造。全面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和国有林区(场)、棚户区、垦区危房改造,实施游牧民定居工程。加强农村邮政设施建设。推进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第三节 强化农村公共服务
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范围,全面提高财政保障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提高农村义务教育质量和均衡发展水平,推进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免费进程,积极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建立健全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向农民提供安全价廉可及的基本医疗服务。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逐步提高保障标准。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和体育设施建设,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
第四节 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治理农药、化肥和农膜等面源污染,全面推进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加强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农村河道综合整治和水污染综合治理。强化土壤污染防治监督管理。实施农村清洁工程,加快推动农村垃圾集中处理,开展农村环境集中连片整治。严格禁止城市和工业污染向农村扩散。
第八章 完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
按照统筹城乡发展要求,加快推进农村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
第一节 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坚持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完善农村土地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现有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搞好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权能,依法保障农民对承包土地的占有、使用、收益等权利。在依法自愿有偿和加强服务基础上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推进集体林权和国有林区林权制度改革,完善草原承包经营制度,加快农垦体制改革。
第二节 建立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制度
加快消除制约城乡协调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统筹城乡发展规划,促进城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管理一体化。完善城乡平等的要素交换关系,促进土地增值收益和农村存款主要用于农业农村。严格规范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调整优化城乡用地结构和布局,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严格界定公益性和经营性建设用地,改革征地制度,缩小征地范围,提高征地补偿标准。完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和宅基地管理机制。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加大国家财政支出和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向农业农村倾斜力度。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鼓励有条件的地区以县为单位建立社区银行,发展农村小型金融组织和小额信贷,扩大农村有效担保物范围。认真总结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经验,积极探索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新途径。
第三节 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活力
扩大县域发展自主权,稳步推进扩权强县改革试点。建立健全县级基本财力保障制度,增加对县级财政的一般性转移支付,逐步提高县级财政在省以下财力分配中的比重。依法赋予经济发展快、人口吸纳能力强的小城镇在投资审批、工商管理、社会治安等方面的行政管理权限。发挥县域资源优势和比较优势,科学规划产业发展方向,支持劳动密集型产业、农产品加工业向县城和中心镇集聚,推动形成城乡分工合理的产业发展格局。
专栏3 新农村建设重点工程 新华社发 第七篇 创新驱动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科技、教育、人才规划纲要,大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加快教育改革发展,发挥人才资源优势,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
第二十七章 增强科技创新能力
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着力提高企业创新能力,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推动经济发展更多依靠科技创新驱动。
第一节 推进重大科学技术突破
把握科技发展趋势,超前部署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推动重大科学发现和新学科产生,在物质科学、生命科学、空间科学、地球科学、纳米科技等领域抢占未来科技竞争制高点。促进科技进步与产业升级、民生改善紧密结合,面向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在现代农业、装备制造、生态环保、能源资源、信息网络、新型材料、公共安全和健康等领域取得新突破。加快实施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增强共性、核心技术突破能力。
第二节 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促进全社会科技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重点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加大政府科技资源对企业的支持力度,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使企业真正成为研究开发投入、技术创新活动、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增强科研院所和高校创新动力,鼓励大型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激发中小企业创新活力,推动建立企业、科研院所和高校共同参与的创新战略联盟,发挥企业家和科技领军人才在科技创新中的重要作用。加强军民科技资源集成融合,鼓励发展科技中介服务,提高服务企业能力。发挥国家创新型城市、自主创新示范区、高新区的集聚辐射带动作用,加快形成若干区域创新中心,把北京中关村逐步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第三节 加强科技基础设施建设
围绕增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强化基础性、前沿性技术和共性技术研究平台建设,建设和完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加强相互配套、开放共享和高效利用。在重点学科和战略高技术领域新建若干国家科学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构建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在关键产业技术领域建设一批国家工程实验室,优化国家工程中心建设布局。加强企业技术中心建设,支持面向企业的技术开发平台和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建设。深入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加强科普基础设施建设,强化面向公众的科学普及。
第四节 强化科技创新支持政策
强化支持企业创新和科研成果产业化的财税金融政策。保持财政科技经费投入稳定增长,加大政府对基础研究投入,深化科研经费管理制度改革。全面落实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促进技术进步的税收激励政策。实施知识产权质押等鼓励创新的金融政策。建立健全技术产权交易市场。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完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加强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加大知识产权执法力度。鼓励采用和推广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标准。完善科技成果评价奖励制度,加强科研诚信建设。
专栏14 科技创新能力建设重点 新华社发
第二十八章 加快教育改革发展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按照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要求,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
第一节 统筹发展各级各类教育 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学前一年毛入园率提高到85%。巩固九年义务教育普及成果,全面提高质量和水平。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加快世界一流大学、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建设,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重视和支持民族教育发展,推进“双语教学”。关心和支持特殊教育。加快发展继续教育,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
第二节 大力促进教育公平
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差距。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统筹规划学校布局,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实行县(市)域内城乡中小学教师编制和工资待遇同一标准,以及教师和校长交流制度。取消义务教育阶段重点校和重点班。新增高校招生计划向中西部倾斜,扩大东部高校在中西部地区招生规模,创新东西部高校校际合作机制。改善特殊教育学校办学条件,逐步实行残疾学生高中阶段免费教育。健全国家资助制度,扶助经济困难家庭学生完成学业。
第三节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改革教学内容、方法和评价制度,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建立国家义务教育质量基本标准和监测制度,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全面实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克服应试教育倾向。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职业教育培养模式,提高学生就业的技能和本领。全面实施高校本科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完善研究生培养机制。严格教师资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校长和教师专业化水平,鼓励优秀人才终身从教。
第四节 深化教育体制改革
改进考试招生办法,逐步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制度。加快建设现代学校制度,推进政校分开、管办分离。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进一步明确中央和地方责任,加强省级政府教育统筹。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教育,落实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平等的法律地位,规范办学秩序。扩大教育开放,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和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健全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的体制,2012年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达到4%。
专栏15 教育发展重点工程 新华社发
第二十九章 造就宏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 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坚持服务发展、人才优先、以用为本、创新机制、高端引领、整体开发的指导方针,加强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各类人才队伍建设,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提供人才保证。
第一节 突出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
围绕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以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为重点,造就一批世界水平的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工程师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创新教育方式,突出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加强实践培养,依托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和重大工程、重点学科和重点科研基地、国际学术交流合作项目,建设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基地。注重培养一线创新人才和青年科技人才。积极引进和用好海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
第二节 促进各类人才队伍协调发展
大力开发装备制造、生物技术、新材料、航空航天、国际商务、能源资源、农业科技等经济领域和教育、文化、政法、医药卫生等社会领域急需紧缺专门人才,统筹推进党政、企业经营管理、专业技术、高技能、农村实用、社会工作等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实现人才数量充足、结构合理、整体素质和创新能力显著提升,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
第三节 营造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
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建立健全政府宏观管理、市场有效配置、单位自主用人、人才自主择业的体制机制。建立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推动人才管理部门职能转变,规范行政行为,扩大和落实单位用人自主权。深化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创新人才管理体制和人才培养开发、评价发现、选拔任用、流动配置和激励保障机制,营造尊重人才、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和充分发挥作用的社会环境。改进人才服务和管理方式,落实国家重大人才政策,抓好重大人才工程,推动人才事业全面发展。
专栏16 重大人才工程
新华社发
第九篇 标本兼治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适应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新形势,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机制,加强社会管理能力建设,建立健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稳定。
第三十七章 创新社会管理体制
坚持多方参与、共同治理,统筹兼顾、动态协调的原则,完善社会管理格局,创新社会管理机制,形成社会管理和服务合力。
第一节 健全社会管理格局
按照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的要求,加强社会管理法律、体制、能力建设。坚持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总揽全局、把握方向、整合力量、统筹各方,提高引领社会、组织社会、管理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提高服务型管理能力。发挥人民团体、基层自治组织、各类社会组织和企业事业单位的协同作用,推进社会管理的规范化、专业化、社会化和法制化。广泛动员和组织群众依法有序参与社会管理,培养公民意识,履行公民义务,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
第二节 创新社会管理机制 加快构建源头治理、动态管理和应急处置相结合的社会管理机制。加强源头治理,更加注重民生和制度建设,坚持科学民主依法决策,防止和减少社会问题的产生;加强动态管理,更加注重平等沟通和协商,解决群众合法合理诉求,及时化解社会矛盾;加强应急处置,更加注重应急能力建设,有效应对和妥善处置突发公共事件,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化解消极因素,激发社会活力。
第三十八章 强化城乡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
全面开展城市社区建设,积极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健全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把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第一节 完善社区治理结构
健全社区党组织领导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推进社区居民依法民主管理社区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实现政府行政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完善社区居民委员会组织体系,加强城乡结合部、城中村、流动人口聚居地等的社区居民委员会建设。积极培育社区服务性、公益性、互助性社会组织,发挥业主委员会、物业管理机构、驻区单位积极作用,引导各类社会组织、志愿者参与社区管理和服务。鼓励因地制宜创新社区管理和服务模式。第二节 构建社区管理和服务平台
健全基层管理和服务体系,推动管理重心下移,延伸基本公共服务职能。规范发展社区服务站等专业服务机构,有效承接基层政府委托事项。以居民需求为导向,整合人口、就业、社保、民政、卫生、文化以及综治、维稳、信访等管理职能和服务资源,加快社区信息化建设,构建社区综合管理和服务平台。完善优秀人才服务社区激励机制,推进社区工作人员专业化、职业化。加快建立政府投入与社会投入相结合的经费保障机制。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
专栏20 城乡社区服务能力提升计划
新华社发 第三十九章 加强社会组织建设 坚持培育发展和管理监督并重,推动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发挥其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
第一节 促进社会组织发展
改进社会组织管理,建立健全统一登记、各司其职、协调配合、分级负责、依法监管的社会组织管理体制。重点培育、优先发展经济类、公益慈善类、民办非企业单位和城乡社区社会组织。推动行业协会、商会改革和发展,强化行业自律,发挥沟通企业与政府的作用。完善扶持政策,推动政府部门向社会组织转移职能,向社会组织开放更多的公共资源和领域,扩大税收优惠种类和范围。
第二节 加强社会组织监管
完善法律监督、政府监督、社会监督、自我监督相结合的监管体系。健全法律法规,严格依法监管。建立社会组织监管机制和管理信息平台,制定社会组织行为规范和活动准则,提高政府监管效力。实行社会组织信息公开和评估制度,完善失信惩罚机制,强化社会监管。引导社会组织完善内部治理结构,提高自律性。
第四十章 完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 加强和完善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形成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和权益保障机制,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第一节 拓宽社情民意表达渠道
完善公共决策的社会公示制度、公众听证制度和专家咨询论证制度,扩大公众参与程度。完善信访工作机制,注重民意收集与信息反馈,落实领导干部接待群众来访、处理群众信访制度。发挥人民团体、行业协会、大众传媒等的社会利益表达功能,发挥互联网通达社情民意新渠道作用,积极主动回应社会关切。
第二节 完善社会矛盾调解机制
完善化解社会矛盾的领导协调、排查预警、疏导转化、调解处置机制。加强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整合各方面力量,有效防范和化解劳动争议、征地拆迁、环境污染、食品药品安全、企业重组和破产等引发的社会矛盾。建立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和重大政策制定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完善群众工作制度,依靠基层党政组织、行业管理组织、群众自治组织,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的作用,共同维护群众权益,兼顾好各方面群众关切,积极化解社会矛盾。第四十一章 加强公共安全体系建设
适应公共安全形势变化的新特点,推动建立主动防控与应急处置相结合、传统方法与现代手段相结合的公共安全体系。
第一节 保障食品药品安全
制定和完善食品药品安全标准。建立食品药品质量追溯制度,形成来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证、责任可追究的安全责任链。健全食品药品安全应急体系,强化快速通报和快速反应机制。加强食品药品安全风险监测评估预警和监管执法,提高监管的有效性和公信力。继续实施食品药品监管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加强检验检测、认证检查和不良反应监测等食品药品安全技术支撑能力建设。加强基层快速检测能力建设,整合社会检测资源,构建社会公共检测服务平台。强化基本药物监管,确保用药安全。
第二节 严格安全生产管理
落实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健全企业安全生产预防机制。加强安全监管监察能力建设,严格安全目标考核与责任追究。健全安全技术标准体系,严格安全许可。实行重大隐患治理逐级挂牌督办和整改效果评价制度,深化煤矿、交通运输等领域安全专项治理。健全协调联动机制,严厉打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防范治理粉尘与高毒物质等重大职业危害。开展安全科技攻关和装备研发,规范发展安全专业技术服务机构,加强对中小企业安全技术援助和服务。加强安全宣传教育与培训。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下降36%,工矿商贸就业人员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下降26%。
第三节 健全突发事件应急体系
坚持预防与应急并重、常态与非常态结合的原则,建立健全统一指挥、结构合理、反应灵敏、保障有力、运转高效的国家突发事件应急体系,提高危机管理和风险管理能力。健全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强化基层应急管理能力。加强应急队伍建设,建立以专业队伍为基本力量,以公安、武警、军队为骨干和突击力量,以专家队伍、企事业单位专兼职队伍和志愿者队伍为辅助力量的应急队伍体系,提高生命救治能力。建立健全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加强综合管理,优化布局和方式,统筹安排实物储备和能力储备。建立健全应急教育培训体系。完善特大灾害国际救援机制。
第四节 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专群结合、依靠群众的方针,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强城乡社区警务、群防群治等基层基础建设,做好刑罚执行和教育矫治工作。完善和规范安全技术防范工作,广泛开展平安创建活动,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强公共安全设施建设。建设国家人口基础信息库。加强特殊人群安置、救助、帮教、管理和医疗工作,加大社会治安薄弱环节、重点地区整治力度。加强情报信息、防范控制和快速处置能力,增强公共安全和社会治安保障能力。加强刑事犯罪预警工作,严密防范、依法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切实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严格公正廉洁执法,提高执法能力、执法水平和执法公信力。
第十篇 传承创新 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弘扬中华文化,建设和谐文化,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充分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
第四十二章 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
全面持续有效地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第一节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加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信念教育,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努力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倡导爱国守法、敬业诚信和勤俭节约,构建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要求、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和行为规范。深入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
第二节 拓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弘扬科学精神,加强人文关怀,注重心理疏导,培育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提倡修身律己、尊老爱幼、勤勉做事、平实做人,推动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强化职业操守,支持创新创业,鼓励劳动致富,发扬团队精神。广泛开展志愿服务,建立完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
第三节 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
保护青少年身心健康,为青少年营造健康成长的空间。加强青少年文化活动场所建设,创造出更多青少年喜闻乐见、益智益德的文化作品,广泛开展面向青少年的各类文化体育活动。积极倡导企业文化建设,深化文明城市创建活动,推进农村乡风文明建设。切实加强文化市场监管,有效遏制违法有害信息传播。综合运用经济、教育、法律、行政、舆论手段,引导人们知荣辱、讲正气、尽义务,形成扶正祛邪、惩恶扬善的社会风气。第四十三章 推进文化创新
适应群众文化需求新变化新要求,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使精神文化产品和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第一节 创新文化内容形式
立足当代中国实践,传承优秀民族文化,借鉴世界文明成果,反映人民主体地位和现实生活,创作生产更多思想深刻、艺术精湛、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精品,扶持体现民族特色和国家水准的重大文化项目,研究设立国家艺术基金,提高文化产品质量。推进学科体系、学术观点、科研方法创新,大力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建设,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
第二节 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
加快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探索建立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创新公共文化服务运行机制。深入推进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促进文化产品和要素在更大范围内合理流动。加快推进文化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健全符合文化企业特点的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快完善版权法律政策体系,提高版权执法监管能力,严厉打击各类侵权盗版行为。
第四十四章 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机统一。
第一节 大力发展文化事业
增强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公共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纪念馆、美术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向社会开放。鼓励扶持少数民族文化产品创作生产。注重满足残疾人等特殊人群的公共文化服务需求。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以农村基层和中西部地区为重点,继续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改善农村文化基础设施,支持老少边穷地区建设和改造文化服务网络。完善城市社区文化设施,促进基层文化资源整合和综合利用。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加强重要新闻媒体建设,重视互联网等新兴媒体建设、运用、管理,把握正确舆论导向,提高传播能力。加强文物、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非物质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保护,拓展文化遗产传承利用途径。依法推进语言文字工作。建立国家文化艺术荣誉制度。
第二节 加快发展文化产业
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增强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加强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推进文化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文化创意、影视制作、出版发行、印刷复制、演艺娱乐、数字内容和动漫等重点文化产业,培育骨干企业,扶持中小企业,鼓励文化企业跨地域、跨行业、跨所有制经营和重组,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推进文化产业转型升级,推进文化科技创新,研发制定文化产业技术标准,提高技术装备水平,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发展新兴文化产业。加快中西部地区中小城市影院建设。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以多种形式进入文化产业领域,逐步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产业格局。构建以优秀民族文化为主体、吸收外来有益文化的对外开放格局,积极开拓国际文化市场,创新文化“走出去”模式,增强中华文化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提升国家软实力。
专栏21 文化事业重点工程
新华社发
第五篇:十二五规划
★“十二五规划”种下“摇钱树” 十八“金元宝”谁先瓜熟蒂落
机械 受益现代产业体系
“……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完善依托国家重点工程发展重大技术装备政策、积极有序发展信息技术、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
由于传统制造业、新兴产业、现代能源产业、现代农业、综合运输体系建设等都是未来重点发展的产业,因此以工程机械为代表的机械行业无疑发挥着重要作用。首先,未来人工成本上涨趋势明确,这将使工程机械的应用率越来越高,单位固定资产投资将更明显地拉动工程机械的需求。其次,目前国内工程机械行业规模占全球的比重只有20%左右,并且挖掘机等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不高,进口替代空间较大。再次,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是十二五规划的重点,将带动工程机械的需求持续增长。
上市公司中,工程机械一线龙头三一重工、中联重科、徐工机械均规划2015年达到1000亿元收入规模,二线企业柳工、山推股份也规划达到500亿收入规模。国泰君安认为,工程机械行业短期受益流动性和业绩高增长利好,中期受益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替代人工、行业整合。重点推荐徐工机械、三一重工、柳工、厦工股份、安徽合力。
节能减排 面临发展新契机
“……建立多元环保投融资机制,大力发展环保产业……”
从十七届五中全会会议公告来看,政策落实节能减排的决心和目标超出预期,环保行业在政策和资金上将得到很大的支持,十二五将是环保行业的黄金发展时期。在十二五期间,预计我国环保投资将达到3万亿以上,未来5年行业复合增长率至少有20%,到2015年将达到GDP的7%-8%,到2020年环保将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环保产业链上游是环保设备制造,中游是环保基础设施建造,下游是环保基础设施运营。环保上游产业的技术和工艺门槛比较高,投资回报率高于下游产业,容易出现爆发性增长的公司。下游产业投资回报率会受到行业政策的限制,重大投资机会在于并购。银河证券认为,污水处理和固废处理是环保行业中最具投资价值的细分行业,工业污水处理投资机会在产业链上游,生活污水处理投资机会在下游,固废处理在整个产业链上都有投资机会。
就节能减排的细分行业而言,以下四个投资方向值得重点关注:节能技术和相关产品的推广,重点领域是工业节能的电机节能和余热、余压利用;资源回收领域和综合利用领域,重点是核电燃料回收、海水综合利用等;“三废”治理中,重点关注脱硝政策出台和垃圾焚烧事业的破冰;撬动节能环保产业的相关专业中介服务,比如EMC、CDM等。
综合多家分析师的观点来看,与污水处理设备相关的碧水源,与电机节能相关的合康变频和汇川技术,与余热利用相关的易世达和海陆重工,与资源回收相关的格林美和九龙电力,与海水利用相关的双良节能和青岛碱业,与垃圾焚烧相关的桑德环境和华光股份,与EMC相关的泰豪科技和智光电气,与CDM相关的天富热电等节能减排概念股,均被分析师看好。
水电 再造五座“三峡”
“……推进传统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积极发展水电……”
我国水能资源储量丰富,可开发量居世界首位,水电也是我国第二大常规能源资源。
随着我国在碳减排方面压力和责任的增大,水电对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发展低碳经济的作用和效果将会愈加明显。国家发改委和国家能源局公开表示,为了达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中占比15%的目标,水电将承担至少9%的责任,以当前整个电力建设的平均水平看,水电的发展速度将要明显大于整个发电行业的平均水平,水电投资有望迎来一波高峰期。据英大证券测算,2015年中国水电装机容量计划达到3亿千瓦或者更多,也意味着十二五期间我国至少将有1亿千瓦水电开工建设,基本相当于每年兴建一座三峡水电站。
目前看来,水电将在可再生能源中发挥主体作用,相关企业将受益于国家对重大水电工程建设的支持,包括川投能源、国投电力、国电电力、长江电力等。
新能源汽车 前景广阔
“……积极有序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新能源、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产业……”
作为十二五规划的发展重点,新能源汽车将为多个新兴产业带来广阔的发展前途,A股相关板块和公司也将迎来投资机会。
首先,新能源汽车将带动电池产业规模快速发展,相关板块的投资机会值得看好。锂电池行业相关个股较多,经营能力强、技术领先、有一定规模效应、未来有产能扩张或产业链延伸能力的公司将超越行业发展。个股方面,国海证券推荐上游碳酸锂材料企业佛山照明,电解质六氟磷酸锂企业多氟多,正极材料企业当升科技、中信国安、杉杉股份,锂电池薄膜企业佛塑股份,电解液企业江苏国泰、新宙邦等。
其次,作为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电动汽车充电站也有望爆发。考虑国家电网2015年建设1700个充电站的规划和新能源汽车发展状况,平安证券预计未来五年我国充电站建设年均投资有望达到30亿元,年均增速50%以上。直接充电设备是充电站的核心,目前进入该领域的上市公司包括奥特迅、科陆电子、思源电气、许继电气、国电南瑞等。
另外,新能源汽车也将为稀土永磁行业未来的高速发展提供强劲动力。按照国家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平安证券预计到2020年国内混合动力车年产量124万辆,纯电动车年产量超过400万辆,保守估计带来4.4万吨/年高性能钕铁硼需求,市场规模超过200亿元。行业内的重点上市公司中科三环、宁波韵升等将充分享受行业高速成长带来的收益,前景值得关注。
三网融合 畅游信息海不是梦
十一五期间,我们已经切身感受到了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给生活、工作、学习等等带来的无限帮助。如果未来这三网合成了一个更大的有机整体,那么我们在信息的海洋里自在畅游还是梦想吗?
所谓三网融合,即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融合发展,实现三网互联互通、资源共享,为用户提供话音、数据和广播电视等多种服务。就在今年6月30日,国务院办公厅正式下发通知,公布第一批三网融合试点地区/城市名单,包括北京、上海、深圳等在内的12个城市均在其中。分析人士指出,三网融合对于促进信息和文化产业发展,拉动国内消费,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具有重要意义。
十七届五中全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传媒文化是战略新兴产业的重要内容。近日,广电总局听取三网融合试点工作汇报,要求尽快细化试点城市间网络互联互通和业务共享技术方案。此外,按照广电总局计划,到今年年底前要在试点城市全面推广NGB业务,而为了给建网准备“弹药”,近期多家广电运营商也纷纷加快融资。
A股方面,研究机构大多表示看好传媒行业未来表现,传媒行业“强于大市”评级。投资主线上,分析师建议关注三网融合与有线整合板块,包括歌华有线、天威视讯、武汉塑料、东方明珠、电广传媒等。
“……实现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三网融合‟,构建宽带、融合、安全的下一代国家信息基础设施……”
云计算 第四次
IT革命
“……强化核心关键技术研发,积极有序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
所谓“云计算”,是指一种基于因特网的超级计算模式,通过建立大型的、集中性的远程计算中心,为普通用户提供安全、快速的数据存储和网络计算服务。云计算被认为是网络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出现的技术模式,代表的是下一代的因特网计算和下一代的数据中心,云计算产业被认为是继大型计算机、个人计算机、互联网之后的第四次IT产业革命。
10月18日,国务院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新一代信息技术紧随节能环保之后位列七项战略新兴产业的第二位,其中明确提出要“促进云计算的研发和示范应用”。10月22日,工信部与国家发改委联合印发《关于做好云计算服务创新发展试点示范工作的通知》,进一步表明了国家层面对云计算产业发展的支持。预计未来将会有更多的产业相关支持政策出台。
从市场的渗透情况看,云计算在目前甚至是未来几年内在中国仍是一门新兴产业,其未来的发展尚有赖于云计算知识的普及以及相关使用者对其的评价和反馈。机构预计,未来五年云端服务的平均年复合增长率可望达到30%以上,发展速度是传统IT行业的6倍以上。
投资机会方面,从产业链受益顺序来看,依次为硬件采购和软件开发——系统集成——运行维护——服务提供商。而在现有相关上市公司中,被众多机构共同看好的有华胜天成、华东电脑、浪潮软件等。
消费升级 奏响华美乐章
“……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
历史上每一次消费升级的代表性商品,其实就意味着一批相关产业的升级和发展。如汽车和住宅的发展会带动钢材、石化、建材等行业的发展,进而加速中国重工业化的演化进程。也就是说,消费结构的不断升级,带动了产业结构的升级。
从中国人均GDP的数据来看,2003年超1000美元,2006年超2000美元,2008年超3000美元,2009年达到3700美元,2010年则接近4000美元。而根据国外经验,当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并逐渐向上攀升的时候,住房房租及燃料费用、医疗保健、汽车、交通通讯、休闲娱乐等消费支出会明显增加。东兴证券指出,仅仅从第三次消费升级所涵盖的领域来看,目前我国居民在燃料费用、医疗保健、交通通讯、休闲娱乐等方面的消费支出还依然相对薄弱。由此可见,我国当前正处于第三次消费升级逐渐向第四次消费升级过渡和发展的阶段。
从我国现阶段消费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来看,城镇居民在完成了从衣食向住行消费的过渡之后,正处在住行消费的推广阶段,加速推进住房、汽车等消费,同时完成阶段消费的升级换代。结合收入分配体制改革所依仗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前景,东兴证券最终得出未来由消费升级所衍生的行业投资机会将集中在汽车、房地产、旅游酒店、化工燃料、医药、交通通讯、文化传媒以及家电等领域。其中,一汽富维、华域汽车、中天城投、首旅股份、康缘药业、宏图三胞、华谊兄弟及苏宁电器等是券商普遍关注的投资标的。
新能源 全球经济新希望
“……加快新能源开发……”
新能源将是推动未来全球经济增长的“希望”。我国已紧跟世界步伐,密集推出鼓励政策,大力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其中,新能源汽车战略正在紧锣密鼓的实施,电动汽车及其关键零部件产业链会出现爆发式增长;而从新能源产业内部分析,核能、风能、太阳能又是重中之重。
据国务院办公厅10月18日发出《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要求5年后,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将占到GDP比重的8%。而10年后,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将成为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
决定指出,到202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力争达到15%左右,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
在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方面,决定提出,要重点发展以干支线飞机和通用飞机为主的航空装备,而在新能源汽车产业方面,则指出要着力突破动力电池、驱动电机和电子控制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推进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推广应用和产业化。继续看好以下两类公司:首先,有望较早实现产业化并产生业绩的新能源电机类公司,如大洋电机、曙光股份、宁波韵升等;其次,产业链较为完整的公司,如中国宝安、杉杉股份。新能源产业汽车的发展也带动新材料产业的发展,如稀土材料,高性能膜材料等产品,主要受益公司为包钢稀土、厦门钨业、佛塑股份等。此外,传统行业中的威孚高科将长期受益于节能环保的发展要求和排放标准提高。
手机支付 市场蛋糕巨大
“……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
十二五期间,3G网络、智能终端、云计算三大新兴信息技术的重点培育和发展,将为移动互联网的突破性应用奠定坚实基础。作为移动互联网领域的重头戏之一,我国手机支付业务未来几年将得到高速发展。近日,中国人民银行与三家电信运营商达成共识,共同发展基于13.56MHz的手机支付技术标准。支付标准这一瓶颈的打破,为手机支付的大规模应用扫清了障碍,手机支付市场有望迎来井喷。
手机支付业务分类包括远程支付和现场支付,分别针对小额支付和大额支付。有机构预计,到2013年,中国手机用户数为9.96亿,手机支付用户数将达到4.1亿人,其中手机远程支付用户数为2.41亿人,手机现场支付用户数为1.69亿人。知名机构易观国际发布研究报告认为,我国手机支付市场规模将在2010年内突破30亿,年增长率将达到50%。
手机支付产业链上存在着两条主线:基础设备制造和运营服务平台的提供,可以细化为芯片、卡片封装、COS集成、POS 终端制造、服务商、运营商和金融支持等。分析师认为,手机支付业务在近几年内仍将处于投入期,先期受益的将是基础设备制造商;当手机支付用户发展到一定数量,移动支付平台和综合平台运营商将逐步受益。上市公司中,分析师一致看好的有国民技术(芯片)、长电科技(封装)、东信和平(卡商)和证通电子(POS 终端制造商)等个股。
海洋经济 描绘“蓝海”
“……科学规划海洋经济发展,发展海洋油气、运输、渔业等产业,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
十二五规划中对海洋经济浓墨重彩,这给包括海产养殖、港口运输、海洋工程设备等相关板块上市公司带来了非常好的投资机会。
例如,海洋工程装备涉及到的行业包括海洋油气开发、海工平台制造、配套设备制造、油气开采服务以及设备设计总承等。我国海洋工程装备业发展整体较为落后,自主设计能力不足。中邮证券认为,国内具备海洋工程装备设计、制造能力的上市公司包括中集集团、振华重工、上海佳豪、中国船舶及中国重工,上述公司有望受益于十二五规划政策利好。
值得一提的是,全球油气需求增加强劲,这不仅利好中石油、中海油等巨头,也为海运费的上涨奠定了基础。尤其是随着寒冬的降临,北方港口大风、大雾、冰冻等恶劣天气条件将严重影响船舶的周转,导致有效运力减少,加剧运力紧张的状况,为沿海运输船公司带来投资机会。
分析人士建议重点关注:中集集团、振华重工、上海佳豪、中国船舶、中国重工、中海发展、珠海港、东方海洋、好当家、中海油服、壹桥苗业、海油工程、中信海直等个股。
新材料 新兴产业发展的基础
“……积极有序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新能源、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产业……”
新材料是发展其他新兴产业的基础,如果说新兴产业是经济发展的先导,那么新材料就是新兴产业的先导。投资新材料领域是绕不开的永恒主题。对于新材料行业,广发证券认为应遵循“两个方向、一条主线”的投资逻辑,即遵循自上而下选择相关行业和自下而上选择标的的方向,抓住节能环保绿色低碳这一持续贯穿其中的主线。
新材料领域的电池材料、磁性材料和显示材料等重点板块值得重点关注。山西证券则认为,新材料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基石,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是十二五国家重点发展领域,具备较高的资源壁垒或技术壁垒,尤其是涉及新材料领域深加工、具有自主创新及开发应用和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值得重点关注。
就具体个股而言,综合多家分析师的观点,在化工新材料领域,与工程塑料相关的金发科技和普利特,与高性能纤维相关的中钢吉炭、烟台氨纶和中纺投资,与高性能膜材料相关的佛塑股份、云天化和南洋科技,可适当关注。同时,分析师建议关注与锂子行业相关的西藏矿业、天齐锂业、佛山照明、万向钱潮、多氟多、江苏国泰、当升科技、杉杉股份、南都电源等。分析师还建议关注金属新材料领域的西部矿业、厦门钨业、宝钛股份、贵研铂业、包钢稀土、厦门钨业、中科三环、安泰科技、豫金刚石。另外,三安光电、杉杉股份、综艺股份、中航三鑫、回天胶业、鼎龙股份、红宝丽、三维丝和三聚环保,也被分析师看好。
聚焦“十二五规划”主题机会:物联网 全球物相连
近两年,一个号称要建设全球“物物相连的互联网”的新技术浮出水面,专家表示,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随着中国的物联网产业政策逐渐明朗化,十二五期间物联网有望成为核心关键。日前工信部也表示,目前正同有关部门和省市共同努力,希望通过十二五专项规划的制定,完善物联网产业,短期内在制造业、物流业等领域的应用将大有进展。
刚刚召开的2010年中国国际物联网(传感网)博览会暨中国物联网大会指出,2010年中国物联网产业市场规模有望超过2000亿元,2015年中国物联网整体市场规模有望达到7500亿元。分析人士表示,目前我国物联网产业链现已形成了物联网制造业、物联网基础设施服务业和物联网服务业等产业链条,推广物联网的条件已趋于成熟。
具体到A股上市公司方面,券商研究报告指出,物联网主要分三个环节:传感器、系统集成和通讯网络。传感器层次包括智能监控领域的海康威视、大华股份、大立科技、威创股份和宁波GQY,位置定位领域的四维图形、超图软件、合众思壮和华力创通,金融电子领域的广电运通、恒宝股份、东信和平和三泰电子,电子标签领域的中瑞思创、远望谷等;在系统集成和通讯网络层次,有辉煌科技、赛为智能、银江股份、数字政通、东华软件、用友软件、键桥通讯、启明信息等。聚焦“十二五规划”主题机会:航空制造低空开放添“羽翼”
“……改革空域管理体制……”
航空制造业10月迎来多项利好,先是《低空空域管理改革指导意见》获批,此后在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将“改革空域管理体制”,通用飞机和直升机类上市公司将迎来大发展的新机遇。
宏源证券指出,航空制造业作为高端装备制造业,属于技术和资本密集型行业,根据欧美发达国家经验统计,其投入产出比在1:10以上,所以推进航空制造业的发展将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尤其在民用飞机领域,近些年国家加大投入,有望在十二五期间呈现爆发性增长。
从产业看,通用飞机和直升机整机将首先受益,其次是飞机维护、机场建设相关设备,再次是通飞和直升机零部件公司。从相对估值角度分析,制造业相对估值仍然在该产业链中处在较高位置。重点受益股票:中信海直、海特高新。聚焦“十二五规划”主题机会:电力设备估值优势明显
“……加强电网建设,发展智能电网……”
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到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力争达到8%左右,到2020年达到15%左右。
上海证券认为,电力设备行业相对估值具有合理性,行业动态市盈率为24.65倍,市净率为2.24倍,低于沪深300指数;电力设备行业动态市盈率为37.38倍,市净率为5.34倍。前期沪深300涨幅较大,与其相比,电力设备行业估值已具有相对估值优势。建议重点关注核电,智能电网、清洁煤发电和专用变频器行业等技术壁垒较高、发展空间较大的细分行业股票,如国电南自、荣信股份、华光股份等。
聚焦“十二五规划”主题机会:农业 通胀预期提升价值
近期央行突然加息,进一步说明经济体中的通胀情况不容乐观,前期农产品价格大幅上涨已逐渐传递出这一信号。今年灾害天气频现、农产品供求紧张、流动性充裕等因素,仍将支撑农产品板块的火热行情。
中金公司认为,2007年以后农业股受关注程度大大提高,而且作物受灾时初加工产品多会上扬,由此,市场的关注以及明确的价格信号使得灾害天气极易成为农业股炒作热点。
浙商证券认为,农业板块调整后,目前行业整体市盈率已经落入2011年30-35倍的合理市盈率区间,通胀预期和政策支持将是农业股再次走强的催化剂,建议投资者在农业股下跌过程中逢低积极配置农业板块个股。中长线依然以种子和水产养殖为主。
齐鲁证券认为,4季度多数农产品进入收获及销售旺季,11月份惠农政策(种子产业规划等)可能密集出台,因此继续全面看好农业股的表现。除了景气度最高的水产品和种子外,重点关注糖、玉米油和饲料行业。今年冬天来得早且近期东北华北黄淮地区将遭遇12-16℃的降温,引发了市场对出现寒冬以及明年3、4月遭遇霜冻的担忧,建议关注遭遇寒冬或霜冻时业绩受益的农业股。
分析师建议重点关注以下股票:隆平高科、登海种业、丰乐种业、獐子岛、东方海洋、好当家、壹桥苗业、敦煌种业、南宁糖业、海大集团、新希望、中粮屯河、顺鑫农业、国投中鲁、海升果汁等。(胡东林)
“……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为首要目标,实施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加大粮食主产区投入和利益补偿……”
聚焦“十二五规划”主题机会:核电 高景气或持续20年
“……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高效发展核电……”
在十二五规划出台之前,今年9月8日,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确定战略性新兴产业将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决定在现阶段以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七个产业作为重点培育对象予以加快推进。在新能源的重点发展方向中,将以核能、太阳能、风能和生物质能为发展重点,其中核电被置于首要位置。
业内人士表示,核电将是未来新能源发展中确定性最高的方向。英大证券指出,根据既有的规划,到2020年和2030年我国核电的装机将超过8000万千瓦和2亿千瓦,按照当前核电装机不足1000万千瓦计算,这意味着未来十年核电装机容量将翻八倍,十年期间投资额将超过6000亿元。而且,根据目前相关部委人士的表态来看,中长期核电建设目标可能还会超出市场预期。
面对持续的高规模投资,核电设备产业将迎来历史性发展机遇。由于核电设备制造具有技术壁垒,这个市场注定将被少数企业分享。其中,中国一重、二重重装、中核科技、江苏神通、南风股份,以及东方电气、上海电气被机构广泛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