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年高中语文3.7《纪念刘和珍君》同步测试新人教版必修1
《记念刘和珍君》·同步训练
(一)基础知识 1.为加粗字注音
寥落()
愤懑()
洗涤()攒射()
喋血()桀骜()()立仆()
山阿()从容()
虐杀()浸渍()菲薄()不惮()长歌当哭()陨身不恤()()追悼()绯红()
庸人()惩创()尸骸()2.填入空缺处恰当的一组是[ ] 而此后几个所谓学者文人的阴险的论调,尤使我觉得________。我已经出离________了。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________;以我的最大________显示于非人间,使他们快意了我的________。A.悲愤
愤恨
悲痛 哀痛
痛苦 B.悲哀 愤恨
悲凉
痛苦
苦痛 C.悲哀 愤怒
悲凉
哀痛
苦痛 D.悲愤 愤怒
悲痛
痛苦
痛苦 3.全是多音字的一组是[ ] A.难
菲
当
创
仆
恶
亲 B.行
弹
寥
痕
血
闲
惮 C.概
慨
阿
驶
稍
背
泣 D.攒
亲
弹
竟
强
锋
温4.为下列各句写出相应的成语。
A.用引吭高歌或写诗文来代替哭泣,抒发胸中的悲愤。()B.愤怒到了极点,甚至超出愤怒的程度。()C.到处都是帮凶。()
D.为了正义事业牺牲生命也毫不顾惜。()
5.给下列空缺处填关联词,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我在十八日早晨,①知道上午有群众向执政府请愿的事;下午②得到噩耗,说卫队③开枪,死伤至数百人,④刘和珍君即在遇害者之列。⑤我对于这些传说,⑥至于颇为怀疑。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⑦我还不料,⑧不信竟会下劣凶残到这地步。⑨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刘和珍君,⑩何至于无端在政府门前喋血呢?
①ABCD便才便才②才便才便③竟然居然居然竟然④但而而但⑤可但可但⑥何竟竟何⑦可是然而可是然而⑧也也还也⑨何况况且况且何况⑩更更更更
6.完全符合原文的一句是[ ] A.真的猛士,敢于正面惨淡的人生,敢于直视淋漓的鲜血。
B.在这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中,又给人得以偷生,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
C.忘却的救主快要降临了罢,我确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D.四十多个青年的血,洋溢在我的周围,使我艰于呼吸视听,那里还能有什
26.“至于此外的深的意义”中“此”指代()A.有限的几个生命 C.“流言”的种子
B.有限的几个生命……作“流言”的种子 D.“3·18”惨案中牺牲的烈士
7.作者用“煤的形成”作比,它的本体是________。这个比喻主要表明()
A.人类历史的前进步履艰难的
B.人类进步是很缓慢的,其前进不一定经过流血斗争
C.作为推动历史前进的流血斗争有无数次,但历史前进还是缓慢的 D.人类要前进非靠流血斗争不可 8.这段话表达作者主要的观点是()A.反对徒手请愿 B.反对请愿
C.不主张用请愿的方式向反动派斗争 D.“3·18”徒手请愿没有什么价值 阅读《〈鲁迅诗稿〉序》,完成9~14题。
鲁迅先生无心作诗人,偶有所作,每臻绝唱。或则犀角烛怪,或则肝胆照人。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虽寥寥十四字,对方生与垂死之力量,爱憎分明,将团结与斗争之精神,表现具足。此真可谓前无古人,后启来者。
鲁迅先生亦无心作书家,所遗手迹,自成风格。熔冶篆隶于一炉,听任心腕之交应,朴质而不拘挛,洒脱而有法度。远逾宋唐,直攀魏晋。世人宝之,非因人而贵也。
然诗如其人,书如其人,荟而萃之,其人宛在。《旬子·劝学篇》有云:“学莫便乎近其人”“学之径莫速乎好其人。”鲁迅先生,人之所好也,请更好其诗,好其书,而日益近之。苟常手抚简篇,有如面聆謦欬,春温秋肃,默化潜移,身心获益靡涯,文章增华有望。
9.“或则犀角烛怪,或则肝胆照人。”从哪两个方面评价了鲁迅诗的成就?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第二段评价鲁迅在书法方面的才能,其“自成风格”的内涵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第三段作者强调“诗如其人,书如其人”,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本文原是为《鲁迅诗稿》作序,为什么又谈其书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对作者引用《荀子·劝学篇》的目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A.为了说明与其学习鲁迅的诗文,不如直接拜他为师,倾听他的教诲。B.为了说明与其学习鲁迅的为人不如学习他的诗文更简单有效。
第二篇:高中语文 第三专题《纪念刘和珍君》同步训练 苏教版必修5
纪念刘和珍君
(一)基础知识
1.填入空缺处恰当的一组是[ ] 而此后几个所谓学者文人的阴险的论调,尤使我觉得________。我已经出离________了。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________;以我的最大________显示于非人间,使他们快意了我的________。
A.悲愤
愤恨
悲痛
哀痛
痛苦 B.悲哀
愤恨
悲凉
痛苦
苦痛 C.悲哀
愤怒
悲凉
哀痛
苦痛 D.悲愤
愤怒
悲痛
痛苦
痛苦 2.全是多音字的一组是[ ] A.难
菲
当
创
仆
恶
亲 B.行
弹
寥
痕
血
闲
惮 C.概
慨
阿
驶
稍
背
泣 D.攒
亲
弹
竟
强
锋
温 3.为下列各句写出相应的成语。
A.用引吭高歌或写诗文代替哭泣,抒发胸中的悲愤。()B.愤怒到了极点,甚至超出愤怒的程度。()C.到处都是帮凶。()D.为了正义事业牺牲生命也毫不顾惜。()4.给下列空缺处填关联词,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我在十八日早晨,①_______知道上午有群众向执政府请愿的事;下午②______得到噩耗,说卫队③_______开枪,死伤至数百人,④______刘和珍君即在遇害者之列。⑤_____我对于这些传说,⑥_______至于颇为怀疑。我向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推测中国人的,⑦_______我还不料,⑧______不信竟会下劣凶残到这地步。⑨______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刘和珍君,⑩_______何至于无端在政府门前喋血呢?
①ABCD便才便才②才便才便③竟然居然居然竟然④但而而但⑤可但可但⑥何竟竟何⑦可是然而可是然而⑧也也还也⑨何况况且况且何况⑩更更更更5.完全符合原文的一句是[ ] A.真的猛士,敢于正面惨淡的人生,敢于直视淋漓的鲜血。
B.在这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中,又给人得以偷生,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C.忘却的救主快要降临了罢,我确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D.四十多个青年的血,洋溢在我的周围,使我艰于呼吸视听,那里还能有什么言语 6.对下列各句运用的修辞手法分析正确的一组是[ ] ①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
②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③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①②③④
ABCD比喻比喻移就移就反复 对比反复 对偶反复 对偶反复 对比反语对比对比反语比喻借代借代比喻1 ④稍有人心者,谁也不会料到有这样的罗网。
7.分析下面这句话的句子成分。
至于这一回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则更足为中国女子的勇毅,虽遭阴谋秘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的明证了。主语是________谓语是________宾语是________ 8.选出解释“以”字和“为”字有误的各项[ ] A.以我的最大的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介词,把)
B.先生可曾为刘和珍写了一点什么没有?(连词,为了)C.以时间的流驶,洗涤旧迹。(介词,用)D.她的名字一次为我所见。(介词,被)E.为庸人设计。(介词,被)
F.我向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推测中国人的。(动词,用)9.文中引用陶潜《挽歌》的目的是[ ] A.批评庸人,表在对庸人的不满。B.给烈士亲属以安慰。
C.有青山埋忠魂之意,寄托了作者牢记死者遗愿,死者当与青山同在的深挚感情。D.表达了作者反对徒手请愿,对无谓牺牲的遗憾。10.“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各项是[ ] A.哪怕希望是微茫的,真正的革命志士也会勇敢地前进。B.即使是苟且偷生的人,也会从这流血事件中看到希望。C.苟活者不应该悲观,因为有真的猛士在为希望战斗。
D.这句话,十分恰当地评价了“三•一八”死难烈士对未的意义。
(二)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后答题。
然而即日证明是事实了,作证的便是她自己的尸骸。还有一具,是杨德群君的。而且又证明着这不但是杀害,简直是虐杀,因为身体上还有棍棒的伤痕。但段政府就有令,说她们是“暴徒”!但接着就有流言,说她们是受人利用的。
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但是,我还有要说的话。
我没有亲见;听说,她,刘和珍君,那时是欣然前往的。自然,请愿而已,稍有人心者,谁也不会料到有这样的罗网。……
始终微笑的和蔼的刘和珍君确是死掉了,这是真的,有她自己的尸骸为证…… 1.下面是对“惨象”和“流言”所指的具体内容的解释,准确的一项是[ ] A.“惨象”指:作证的便是她自己的尸骸,还有一具,是杨德群君的;“流言”指:说她们是“暴徒”。B.“惨象”指:这不但是杀害,简直是虐杀,因身体上还有棍棒的伤痕;“流言”指:说她们是“暴徒”。C.“惨象”指:作证的便是她自己的尸骸,还有一具,是杨德群君的;“流言”指:说她们是受人利用的。D.“惨象”指:这不但是杀害,简直是虐杀,因身体上还有棍棒的伤痕;“流言”指:说她们是受人利用的。2.“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这个“缘由”是指(多项)[ ] A.使人目不忍视的惨象和使人耳不忍闻的流言。B.反动政府的残酷镇压。C.“庸人”特别容易忘却历史,他们苟且偷生。
D.死难者的亲戚、师友、爱人也只是沉浸在悲痛之中。E.走狗文人的造谣诬蔑。3.“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其无话可说的原因是(多项)[ ] A.“长歌当哭”是在痛定之后,所以无话可说。B.因为愤怒到了极点,所以无话可说。C.惨象使作者过分忧伤,因而无话可说。D.反动派的残忍使作者无话可说。
4.作者在文中对这两种谬论都给予了反驳。反驳这两种谬论的有关句子是[ ] A.驳“暴徒”的句子是:“始终微笑的和蔼的刘和珍君。”驳“利用”的句子是:“那时是欣然前往的。”
B.驳“暴徒”的句子是:“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驳“利用”的句子是:“那时是欣然前往的。”
C.驳“暴徒”的句子是:“始终微笑的和蔼的刘和珍君。”驳“利用”的句子是:“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D.驳“暴徒”的句子是:“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驳“利用”的句子是:“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5.分析这段文字在表达上的主要特点及作用,准确的一项是[ ] A.这段文字多用排比句,表达了鲁迅先生极大的悲痛和愤怒。B.这段文字多用短句,表达了鲁迅先生极大的悲痛和愤怒。C.这段文字多用排比句,表达了鲁迅先生极大的惋惜和同情。D.这段文字多用短句,表达了鲁迅先生极大的惋惜和同情。
三、拓展迁移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大爱无言 大爱如渊 解玺璋
年轻时读鲁迅的《纪念刘和珍君》,不能理解他的“我实在无话可说”;而等到虚长了几岁,有了一些经历,才知道,很多时候,真的是“说不出话”。
但是,没有说出来的爱,就不是爱吗?我们恐怕还不能这么说。譬如这里要纪念的刘和珍君,以及文章里提到的杨德群君、张静淑君,还有那些已死的和未死的学生,鲁迅对于这些青年人的爱,是语言所无法表达的。许多年后,当鲁迅又一次“直面”几个青年的热血时,依然用无言来表达他的挚爱之心,他写下了“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的诗句,悲愤中正蕴含着他的大爱如渊!
这是一种更深沉更有力量的爱,一种凝聚着人性情怀的博大的爱!这足以提醒那些以为鲁迅只有恨没有爱,只有冷没有热的人,他们或许根本不懂鲁迅的爱。鲁迅的爱是滚动在岩石下面的岩浆,温暖着阴寒的大地。“血沃中原肥劲草,寒凝大地发春华”,这就是爱的力量。譬如鲁迅对萧红的爱,蔡登山先生特意写明是“父女之爱”,有人还发出讪笑,仿佛有什么不能说出的秘密。其实你只要认真地读过萧红,或者鲁迅有关萧红的文字,你都会因为有过 这样龌龊的想法而感到无地自容。在当代文学史上,有多少像鲁迅这样,以生命去关爱一个青年作家,并扶助她成长的呢?多的倒是人间的恶俗,还以为自己是真实的,撕去了伪装的。
蔡登山先生写到鲁迅和萧红的情感,是让人感动得流泪的。我不是个很善于流露感情的人,几乎无泪或少泪,但读了蔡先生的文字,眼睛也因发热而有些湿润。萧红是在绝望中给鲁迅写信的,并附上了她刚刚抄就的《生死场》。鲁迅没有拒绝这个陌生女孩儿的求援。他不仅同意萧红来上海找他,还在信中为她指引了详细的路线。鲁迅对年轻人的关爱常常就表现在这些细小的地方。萧红要到日本去了,“临别之夜,鲁迅望着即将孤身远行的萧红,他怜爱地坐在藤椅上嘱咐萧红:‘每到码头,就有验病的上来,不要怕,中国人就会吓唬中国人,茶房就会说,验病的来啦,来啦……’”而那时,萧红只有25岁。
蔡先生的文字是简洁而有情致的,这里没有过分的渲染,一颗仁慈之心已跃然纸上。这是一种父女之情,又不全是父女之情,我以为更多的,还是志同道合者相识相契的同志之情。这些年来,“同志之情”似乎被什么东西玷污了,总觉得不如说“男女之情”更显得爽快,所谓鲁迅也是人啊!但是人和人是有同有不同的,爱也就在这同与不同之间,而不仅仅在男女之间。
我们读鲁迅的文字,知道他很少把爱挂在嘴边上。这在今天是很吃亏的。今天所流行的,是有什么都说出来,不然就会被人责备为“缺席”。所谓缺席者也,就是你没有在公众面前表现。可是鲁迅,不仅不会四处表白他的爱,更不会把不爱说成爱。我们倒是从他的不爱中体会到了他的“爱”。蔡登山先生也写到了这一点,他的《鲁迅爱过的人》首篇就写了“鲁迅与朱安”。关于朱安,他曾说过:“这是母亲给我的一件礼物,我只能好好地供养它,爱情是我所不知道的。”这对一个女性来说,固然十分的残酷,但从现实考虑,如果放弃这个婚姻,对朱安来说,可能也是一种牺牲。因为,“在绍兴,被退婚的女人,一辈子要受耻辱的”。在这种考虑当中,恰恰可以体会鲁迅的爱心。所以,朱安过世前曾说:“周先生对我并不算坏,彼此间没有争吵,各有各的人生,我应该原谅他。”(2014年02月07日 《 光明日报 》)
1.文中画线句子“鲁迅的爱是滚动在岩石下面的岩浆,温暖着阴寒的大地”,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什么作者用较多笔墨叙述了鲁迅和萧红的情感故事?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根据文本,探析“我们倒是从他的不爱中体会到了他的‘爱’”这句话的含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作者呈现给读者的鲁迅是怎样一个人?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1.C2.A3.A.长歌当哭B.出离愤怒C.广有羽冀D.殒身不恤4.B5.D6.D 7.事实;为;明证8.B、E、F 9.C 10.A、B、D
(二)1.D 2.B、C、E 3.B、D 4.A 5.B
(三)1、运用比喻,形象地写出了鲁迅的爱象滚动在岩石下面的岩浆一样,那么炽热,喷发出来,温暖着他所爱的人,这是大爱。这样写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
2、①鲁迅以生命去关爱一个青年作家,并扶助她成长。②萧红在绝望中向鲁迅求援,鲁迅以一颗仁慈之心对年轻人细致的关爱。③体现了鲁迅和萧红之间的父女之情,同志之情,一种更深沉更有力量的爱。
3、从鲁迅与朱安的关系可以看出,鲁迅对朱安没有爱情,所以他不会把不爱说成爱;但从 他“这是母亲给我的一件礼物,我只能好好地供养它”和朱安过世前说过的话中,恰恰可以体会鲁迅的爱心。
4、讲述了鲁迅的父女之情,同志之情,将一向予人“睚眦必报”印象的鲁迅,温柔、博大的内心世界呈现给读者。说明鲁迅是一个内心柔软的鲁迅,一个大爱如渊的鲁迅。
第三篇:高中语文 纪念刘和珍君教案
纪念刘和珍君
鲁迅
一、教学目标
(一)了解时代背景,领会写作意图,准确理解意义深刻的语句、片断的含义,进而把握全文的思想内容,学习刘和珍等爱国青年渴求真理、勇于斗争、对祖
国有高度责任感等优秀品质。
(二)了解文章的思路,把握本文的线索。了解本文叙述、抒情、议论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三)培养学生听准答对问题的能力,抓住要点,灵活完整地复述比较复杂事
情的能力。知识目标:
1、理清文章思路;
2、在此基础上,深入理解文意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能力目标:掌握课文是以作者的悲愤之情(悼念烈士、痛恨反动政府)作为贯穿全文的线索;重点理解一些关键文句的含义。:
德育目标:让学生了解刘和珍烈士的生平及死难经过,认识反动政府的残忍以及反动文人的下流无耻,牢记“三·一八”惨案的教训,百般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勤奋学习。教学重点:作者贯穿全文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关键文句的理解。教学课时:二课时 ★第一教时
一、导入新课
A在我国文学史上闪耀着一颗璀璨的巨星鲁迅先生,他领着我们回过《故乡》,《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看了《社戏》,了解了《一件小事》。今天,我们再随着他重温“三·一八”惨案的历史,一起《记念刘和珍君》(板书题目)。
二、出示投影,学生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
1926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蓬勃发展,在人民革命浪涛的冲击下,帝国主义扶植的段府摇摇欲坠。3月12日,为了帮助奉系军阀消灭当时倾向于革命的冯玉祥的国民军,日帝的两艘驱逐舰悍然进攻大沽口,炮击国民军,后者忍无可忍,被迫还击。16日,日帝借口国民军违反《辛丑条约》,向中国提出抗议,并纠集美英等帝国,向段府提出最后通牒,限48小时内既18日午前作出答复。18日,北京各界人士为了抗议帝国主义侵略我主权,在天安门前集会,会后,游行示威,在段府前请愿,当到达时,早已经戒备森严的府卫队突然向群众开枪射击,并用大刀砍杀,制造了死47人,伤123人的“三·一八”惨案。(参考注释一。)
惨案发生后,军阀的反动文人极力为其主子开脱罪责,污蔑参加请援的群众是“暴徒”,并把杀人的罪责推到他们所说的“民众领袖”身上,说“民众领袖”“犯了故意引人去死的嫌疑”,制造了种种谣言。在这一惨案中,北京女子师范大学英文系学生、学生自治会主席刘和珍遇难了!(板书:刘和珍)。刘和珍是鲁迅先生的学生,是位爱国的热血青年,她的牺牲给鲁迅先生带来了莫大的悲哀,加上反动文人的污蔑、中伤,致使鲁迅先生悲愤之极,此时,鲁迅正在写《无化的蔷薇之二》,他怀着满腔的悲愤,当天晚上就写下了该文的4-9则,揭露控诉反动派的这一暴行,并指出:“这不是一件事的结束,而是一件事的开头。墨写的谎言,决掩不住血写的事实。血债必须用同物偿还。拖欠得愈久,就要付更大的利息。”后来,鲁迅又相继写了《死地》《可惨与可笑》等文。4月1日,写下了著名的《记念刘和珍君》。记念,在这里与纪念同义。君,是对人的尊称。
三、学生听录音
四、分析文章总体思路
1、学生思考:课文7部分中哪几部分写了刘?(3、4、5部分)2、1、2部分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交代写作缘由)3、6、7部分又起什么作用?(揭示这次事件的教训和意义)
4、教师总结:全文思路的起点是本文的写作原由,既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然后记述刘的生平事迹和遇难经过;再叙事的基础上再深入一步,议论惨案的教训和意义。三者相互交错,始终统一于“记念”这一中心。这就是本文的总体思路。
五、具体分析三大部分的思路
1、分析第一大部分(1-2)的思路
①思考:文中是否有提示性的语句?如何理解这句话?作者为什么一再强调? 明确:提示性的话是“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两次。但是这两个“必要”意思完全相同吗?第一“必要”,说的是悼念遇害者刘,奉献作者最大的哀痛和尊敬,控诉段府的暴行,痛斥走狗文人的阴险论调。第二“必要”,在于唤醒“庸人”,用人们牢记这笔血债。两次强调“必要”,突出了写作动机,旗帜鲜明地表达了作者的爱憎。这部分是按照由爱到憎的逻辑顺序安排思路的。
2、分析第二大部分(3、4、5)的思路 思考:是按照怎样的思路布局的?
明确: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安排思路的。先回忆与刘的最初相识,再详细叙述遇难的经过。叙述遇难又分两步,从事件概况到遇害细节。
3、分析第三大部分(6、7)的思路
思考后明确:这部分先否定了徒手请愿的做法,然后用“然而”将笔锋一转,肯定了这次死难的意义,鼓励“真的猛士”奋然而前行。可见是按照由否定到肯定的逻辑顺序布局思路的。板书设计:
总体思路
局部思路
思路顺序
悼念刘和珍君
爱
控诉反动政府
(逻辑顺序)
写作缘由
痛斥走狗文人
(1、2)
唤醒麻木庸人
恨
追述生平事迹
生前
记念刘和珍君
记念主体
概括惨遭杀害
(时间顺序)
(3、4、5)
详写遇难经过
遇害
教训意义
劝戒徒手请愿
否定
(6、7)
激励奋然前行
肯定(逻辑顺序)
六、布置作业
根据文中所写,要求同学们考虑并回答记念了刘和珍哪些事迹,从这些事迹中认识到刘和珍是怎样的一位青年。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理解关键语句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1、刘是怎样的一位青年?
明确:文章没有详细介绍刘的事迹,只是记叙了几次印象。
1、“然而在这样„„就有她”。“然而”强调了她与众不同,“生活艰难”说明她“预定全年”需要很大的决心。“毅然”则进一步强调她的勇气。生活虽艰,预定《莽原》——向往革命,渴求真理。
2、“能够不为„„反抗„„”。不屈势力,反抗校长——富于斗争精神。
3、女师大复校,她“虑及„„”。虑及前途,黯然泪下——有思想,有远见,富有责任感。
4、始终微笑,态度温和——和蔼善良。
5、欣然请愿——敢于斗争。是一位热血青年。
二、理解关键语句含义
先由学生自由提出疑难语句,教师“答记者问”集中作答,或请学生来回答。一般有以下几个语句需要注意。
1、作者为什么一再说“我实在无话可说”“我说不出话来”“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 明确:烈士被杀,无限悲痛,不能不写,很有必要。但是“我已经出离愤怒了”。无话可说,不是真正的无话可说,而是愤怒!反动派的杀害人民的凶残,文人的污蔑和惑众的下劣,令人说不出话来。尤其是后者,“尤使我觉得悲哀”。鲁迅每次触及走狗文人时,都表现出极大的鄙视和愤慨,曾用笔墨形象地描绘过走狗的劣性:“每一个破衣服人走过,叭儿狗就叫起来,其实并非都是主人的意旨和使
。叭儿狗往往比它的主人更严厉。”从本文中,也能找出例子:“惨象„„流言,尤使我„„”同样用了个“尤”字,两次使用,绝非偶然,它反映了作者对奴才走狗的不可遏止的不同寻常的恨。(朗读时,“流言家”“下劣”要重音读出,读得铿锵有力,只有这样n 传达出作者的无比愤慨和仇恨的感情)由此看出,作者因“悲恨”而感到有写的必要,因“恨”而无话可说,“悲”和“恨”两股情感在文章一开始就升腾交织。
2、作者为什么一再写刘“她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
明确:强调刘的善良可爱,反衬出反动派的凶残和反动文人的下劣。
3、作者起笔不凡。文章写于同年4、1,一般来说记叙同年发生事情是不需要表明年份的,或仅仅说“今年”即可,但是在这里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明确:以“中华民国”来纪年,这是愤慨的揭露和讽刺。在作者看来,所谓“中华民国”早已经不是人民的政府,而是屠杀人民的机器,所谓执政府总统,完全是屠杀人民的刽子手!/因此,作者在文章开篇写“中华民国”具有讽刺意味,我们不难从这庄重严肃的文笔中体会出作者的思想感情。
4、“我独在礼堂外徘徊”表现了作者什么感情?
明确:写出了鲁迅压抑不住的悲愤,把读者引入悲愤的氛围。
5、“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中“也”字如何理解?
明确:“也”字针对陈君的请求而言,说明写作此文,不仅仅因陈君的请求,更主要是出自“我”本身的意愿,动机远非限于“刘和珍生前就很爱看先生的文章”,而是由于鲁迅和刘既是师生又是同志。对于她的死,鲁迅感到特别悲痛,所以写文是必要的。
6、“真的猛士”(略)、“庸人”、“中国人”、“有恶意的闲人”(略)、“无恶意的闲人”、“苟活者”(略)分别指什么人?
明确:“庸人”者,平庸之人也,平平常常无所作为的人。这种人对反动派的暴行有所不满,对烈士的死难有所哀痛,但是他们不感“直面„„正视„„”他们特别容易忘却“旧迹”,忘却历史的教训,他们不思反抗,苟且偷生,在客观上起着“维持„„世界”的作用。“中国人”是指反动派,还是指所有的中国人?我们可以联系作者这时期的思想倾向来看。1926年,鲁迅的思想还处于由一个新民主主义者向共产主义者过渡的阶段,一方面,他已经广泛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论、辨证法及唯物史观,但是令一方面,进化论、个性解放、改造“国民性”等等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的影响还没有完全消除,表现在对待人民群众的态度上,往往是过多的看到愚昧、落后、冷漠、软弱、麻木等所谓“劣根性”。因此“不惮以最坏的„„”中的“中国人”不仅指反动派,而且包括一般中国人。
“无恶意的闲人”对世界的态度极端地冷漠,他们冷眼观看人生,甚至将烈士的鲜血当作茶余饭后的谈资。对这种人,作者是不抱希望的。
7、第5部分在记叙刘遇难时句式上有何特点?为什么用短句? 明确:极其短促的句式,表现出作者无法控制的激愤之情。
8、“从背部入”说明了什么?为什么突出“其一是手枪”?
明确:刘当时中弹,是“弹从背入”,可见并不是“丛击军警”与军警面对面地搏斗,证明她完全是无辜的,她不是什么“暴徒”,倒是府卫队的卑鄙。手枪是军官使用的,证明这次屠杀是有人指挥的,事前筹划好的,决不是军警各自的“正当防御”。
这些铁的事实,有力地戳穿了段政府“通电”中对死难者所横加的种种罪名
9、第6部分首句“时间„„太平”中“太平”如何理解?
明确:本义是社会秩序稳定,人民安居乐业,所谓“太平盛世”。显然文中不是这意思,那么是什么意思呢?(启发学生吟读“我懂得衰亡民族„„”)“默无声息”便是对“太平”一词最好的注释,也就是指反动派高压政策所造成的“万马齐喑”的现状,可悲局面。/看来,“三·一八”就像几颗石子投进大海,未能掀起波澜,依旧一潭死水。“太平”一此蕴涵作者多少愤怒与不平,又包含作者多少辛酸的眼泪。
10、引用陶诗的作用。
明确:是说烈士的死能够得到“亲族„„”的怀念,“这就够了”。徒手请愿固然是不值得的,但是既然流的血,就一定会产生影响,尽管不一定很大,这血也不会白流。(见《用书》)
三、总结全文 作者的笔触及 到三类人:反动派及其走狗文人,爱国青年,处于中间状态的所谓“庸人”和“无恶意的闲人”。他愤怒地控诉了段政府虐杀爱国青年的暴行,痛斥走狗文下劣无耻的谎言,无比沉痛地悼念刘等遇害青年,奉献了自己的悲哀与尊敬。一方面告戒爱国青年要注意斗争的方式,令一方面高度颂扬“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的勇毅,激励人们“更奋然前行”。文章表现的一个伟大的革命家、思想家爱憎分明的态度和深邃独到的思想,能够激励我们青年的爱国热情。
四、布置作业
背诵2,4段
附板书
理解含义
关键词,中心情感,修辞手段,句子位置
第四篇:纪念刘和珍君同步训练
纪念刘和珍君·同步训练
(一)基础知识
1.填入空缺处恰当的一组是
[
] 而此后几个所谓学者文人的阴险的论调,尤使我觉得________。我已经出离________了。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________;以我的最大________显示于非人间,使他们快意了我的________。
A.悲愤
愤恨
悲痛
哀痛
痛苦
B.悲哀
愤恨
悲凉
痛苦
苦痛
C.悲哀
愤怒
悲凉
哀痛
苦痛
D.悲愤
愤怒
悲痛
痛苦
痛苦
2.全是多音字的一组是
[
] A.难
菲
当
创
仆
恶
亲 B.行
弹
寥
痕
血
闲
惮
C.概
慨
阿
驶
稍
背
泣 D.攒
亲
弹
竟
强
锋
温3.为下列各句写出相应的成语。
A.用引吭高歌或写诗文来代替哭泣,抒发胸中的悲愤。()B.愤怒到了极点,甚至超出愤怒的程度。()C.到处都是帮凶。()
D.为了正义事业牺牲生命也毫不顾惜。()4.给下列空缺处填关联词,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我在十八日早晨,①知道上午有群众向执政府请愿的事;下午②得到噩耗,说卫队③开枪,死伤至数百人,④刘和珍君即在遇害者之列。⑤我对于这些传说,⑥至于颇为怀疑。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⑦我还不料,⑧不信竟会下劣凶残到这地步。⑨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刘和珍君,⑩何至于无端在政府门前喋血呢?
①ABCD便才便才②才便才便③竟然居然居然竟然④但而而但⑤可但可但⑥何竟竟何⑦可是然而可是然而⑧也也还也⑨何况况且况且何况⑩更更更更5.完全符合原文的一句是
[
] A.真的猛士,敢于正面惨淡的人生,敢于直视淋漓的鲜血。B.在这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中,又给人得以偷生,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
C.忘却的救主快要降临了罢,我确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D.四十多个青年的血,洋溢在我的周围,使我艰于呼吸视听,那里还能有什么言语
6.对下列各句运用的修辞手法分析正确的一组是
[
] ①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
②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③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④稍有人心者,谁也不会料到有这样的罗网。
①ABCD比喻比喻移就移就②反复 对比反复 对偶反复 对偶反复 对比③反语对比对比反语④比喻借代借代比喻
7.分析下面这句话的句子成分。
至于这一回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则更足为中国女子的勇毅,虽遭阴谋秘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的明证了。
主语是________谓语是________宾语是________ 8.选出解释“以”字和“为”字有误的各项
[
] A.以我的最大的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介词,把)
B.先生可曾为刘和珍写了一点什么没有?(连词,为了)C.以时间的流驶,来洗涤旧迹。(介词,用)D.她的名字一次为我所见。(介词,被)E.为庸人设计。(介词,被)
F.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动词,用)9.文中引用陶潜《挽歌》的目的是
[
] A.批评庸人,表在对庸人的不满。B.给烈士亲属以安慰。
C.有青山埋忠魂之意,寄托了作者牢记死者遗愿,死者当与青山同在的深挚感情。
D.表达了作者反对徒手请愿,对无谓牺牲的遗憾。10.“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各项是
[
] A.哪怕希望是微茫的,真正的革命志士也会勇敢地前进。B.即使是苟且偷生的人,也会从这流血事件中看到希望。C.苟活者不应该悲观,因为有真的猛士在为希望战斗。
D.这句话,十分恰当地评价了“三·一八”死难烈士对未来的意义。
(二)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后答题。
然而即日证明是事实了,作证的便是她自己的尸骸。还有一具,是杨德群君的。而且又证明着这不但是杀害,简直是虐杀,因为身体上还有棍棒的伤痕。
但段政府就有令,说她们是“暴徒”!但接着就有流言,说她们是受人利用的。
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但是,我还有要说的话。
我没有亲见;听说,她,刘和珍君,那时是欣然前往的。自然,请愿而已,稍有人心者,谁也不会料到有这样的罗网。……
始终微笑的和蔼的刘和珍君确是死掉了,这是真的,有她自己的尸骸为证……
1.下面是对“惨象”和“流言”所指的具体内容的解释,准确的一项是
[
] A.“惨象”指:作证的便是她自己的尸骸,还有一具,是杨德群君的;“流言”指:说她们是“暴徒”。B.“惨象”指:这不但是杀害,简直是虐杀,因身体上还有棍棒的伤痕;“流言”指:说她们是“暴徒”。C.“惨象”指:作证的便是她自己的尸骸,还有一具,是杨德群君的;“流言”指:说她们是受人利用的。D.“惨象”指:这不但是杀害,简直是虐杀,因身体上还有棍棒的伤痕;“流言”指:说她们是受人利用的。
2.“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这个“缘由”是指(多项)
[
]A.使人目不忍视的惨象和使人耳不忍闻的流言。
B.反动政府的残酷镇压。C.“庸人”特别容易忘却历史,他们苟且偷生。
D.死难者的亲戚、师友、爱人也只是沉浸在悲痛之中。E.走狗文人的造谣诬蔑。3.“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其无话可说的原因是(多项)
[
] A.“长歌当哭”是在痛定之后,所以无话可说。B.因为愤怒到了极点,所以无话可说。C.惨象使作者过分忧伤,因而无话可说。D.反动派的残忍使作者无话可说。
4.作者在文中对这两种谬论都给予了反驳。反驳这两种谬论的有关句子是
[
] A.驳“暴徒”的句子是:“始终微笑的和蔼的刘和珍君。”驳“利用”的句子是:“那时是欣然前往的。” B.驳“暴徒”的句子是:“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驳“利用”的句子是:“那时是欣然前往的。” C.驳“暴徒”的句子是:“始终微笑的和蔼的刘和珍君。”驳“利用”的句子是:“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D.驳“暴徒”的句子是:“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驳“利用”的句子是:“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5.分析这段文字在表达上的主要特点及作用,准确的一项是
[
] A.这段文字多用排比句,表达了鲁迅先生极大的悲痛和愤怒。B.这段文字多用短句,表达了鲁迅先生极大的悲痛和愤怒。C.这段文字多用排比句,表达了鲁迅先生极大的惋惜和同情。D.这段文字多用短句,表达了鲁迅先生极大的惋惜和同情。
参考答案
(一)1.C2.A3.A.长歌当哭B.出离愤怒C.广有羽冀D.殒身不恤4.B5.D6.D 7.事实;为;明证8.B、E、F 9.C 10.A、B、D
(二)1.D 2.B、C、E 3.B、D 4.A 5.B
第五篇: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纪念刘和珍君教案
一、课内双基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编辑(yì)
黯然(àn)
淋漓(lín)...B.噩耗(è)不惮(dān)立仆(pū)...C.诧异(chà)踌躇(chóu)血痕(hén)...D.殒身不恤(xù)绯红(fěi)尸骸(hái)...【答案】 C(A.辑:jí,B.惮:dàn,D.绯:fēi)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惨淡
微寞
有始无终 B.凶残
和蔼
广有羽翼 C.喋血
依稀
赁屋受课 D.暴徒
暴发
阴谋秘计
【答案】 B(A.寞——漠,C.受——授,D.暴发——爆发)3.对下面的句子含义理解正确的一项是()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A.运用反复、对比的修辞,揭示了沉默的结果,既有对反动派的警告,更有对后死者的呼唤与激励。
B.运用反复、对偶的修辞,突出沉默的作用,表达作者最大的愤怒。
C.运用反复、对比的修辞,表达作者的愤怒,并呼唤激励后死者,语气高昂激越。
D.运用反复、对偶的修辞,鲜明而有力地预示了沉默的中华民族将爆发革命惊雷。
【答案】 A 4.作者结尾写道:“呜呼,我说不出话。”这样写的用意是()A.心情过于激动、忧伤,实在写不下去。
B.表示还有许多话要说,但故意虚设,让人们共同抨击反动当局。
C.与第一部分照应,作者深感“言不尽意”,还有许多话要说,给读者留下深沉的思考。
D.表示作者该说的话已说完,是以此来纪念刘和珍君。【答案】 C 5.下面对句子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惨象”“流言”分别指反动派屠杀爱国学生的暴行和走狗文人为掩盖其罪行而制造言论。“已使”“尤使”构成递进关系,突出反动派屠杀学生的暴行更使作者愤慨。)B.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三个女子在反动派向学生施行暴行时互相救助的行为震撼人心。)C.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伟绩”“武功”是反语,揭露中外的杀人者相互勾结,屠杀爱国学生的罪行。)D.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说明人类前进需要付出很大的代价,甚至牺牲,但请愿难以换来人类历史的前进,不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斗争方式。)【答案】 A(“已使”“尤使”构成递进关系,突出走狗文人的掩盖血腥罪行的言论更使作者愤慨)6.下面对本文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A.文中的“真的猛士”指为国为民奋起斗争的人,“庸人”就是“无恶意的闲人”,“中国人”泛指一切中国人,“有恶意的闲人”指诬蔑学生徒手请愿的人。
B.文中引用了陶潜的诗,意思是倘若我们活着的人能永远纪念死者,记住这惨痛的教训,那么,烈士的鲜血就不会白流了。
C.文中作者对学生徒手请愿的行为是否定的,认为那是毫无意义的。
D.本文语言精警,富有思想含量,感情充沛,如歌如诗。【答案】 C(作者对学生徒手请愿不是完全否定的,但意义寥寥)
二、语段精读
阅读下文,完成7~10题。
时间永是流驶,街市依旧太平,有限的几个生命,在中国是不算什么的,至多,不过供无恶意的闲人以饭后的谈资,或者给有恶意的闲人作“流言”的种子。至于此外的深的意义,我总觉得很寥寥,因为这实在不过是徒手的请愿。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
然而既然有了血痕了,当然不觉要扩大。至少,也当浸渍了亲族,师友,爱人的心,纵使时光流驶,洗成绯红,也会在微漠的悲哀中永存微笑的和蔼的旧影。陶潜说过,“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倘能如此,这也就够了。
7.作者用“煤的形成”比喻“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反映了怎样的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人民在为正义而斗争的过程中往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才能取得一点成果。这里也包含着对以往斗争和斗争方式是否正确的思考。
8.根据文章的思路,指出下列短语所指的内容。(1)“无恶意的闲人”指哪些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有恶意的闲人”指哪些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庸俗的小市民。(2)走狗文人如陈西滢之流。9.作者对“徒手请愿”赞同吗?为什么?(结合原文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作者对“徒手请愿”是不赞同的。作者明确指出,“三·一八”徒手请愿,死伤的爱国学生“不过供无恶意的闲人以饭后的谈资,或者给有恶意的闲人作‘流言’的种子。至于此外的深的意义,我总觉得很寥寥”。而“街市依旧太平”,正反映出“请愿”“流血”并没有震撼卖国政府和唤醒民众。
10.讲讲作者在文中引用这几句诗的意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作者引用《挽歌》诗句的意图:刘和珍等青年的殉难虽没有在广大民众中引起反响,但他们死得其所,其殒身不恤的精神将与巍巍高山同在。
三、延伸提高
阅读下文,回答11~14题。
世界著名的物理学家李政道博士,曾邀请李可染、吴作人等画家为物理的前沿学科当题作画。绘画的主题是“量子引力”、“粒子物理”和“表面物理”等。
李可染先生为表述“相对论性重离子碰撞”这个当代物理学的主题,画了两头公牛角斗的场面,题为“对撞生新态”,既生动形象,又幽默风趣。吴作人先生为“二维强关电子联系统”而作的《无尽无极》的画,既像阴阳鱼,又像两颗彗星,且只有两笔,简洁而对称。我们的老艺术家懂得了当代尖端科学的基本思想,为古老的中国画开拓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前景。
这也说明科学和艺术是相通的。自然科学研究本质及其最高使命,是从纷纭杂陈的一团混乱中整理出贯穿于其中的不变规律和井然秩序。与此相仿佛,艺术创作活动的本质和最高使命也是从万千现象的零乱中整理出秩序和规律。法国作家福楼拜曾说:科学和艺术“在山麓分手,回头又在顶峰汇聚”。
两三百年来,英国水彩画家所关注的是光与暗的关系,是河流、山脉、树丛和海浪的运动,以及云彩的形成和变幻。康斯太布尔的组画《英格兰风景画》就真实生动地展现出瞬息万变的大自然的景色。而在透纳和法国画家柯特曼的笔下,海洋呈现出一种永远在作不停颠簸的运动状态。
无独有偶。透纳的同乡和同时代人、植物学家布朗,于1827年用显微镜观察到浮在水里的菌类孢子在作不停的运动。孢子越小,运动越剧烈。后来人们把这种骚动称为布朗运动。爱因斯坦等科学家参与了相关研究,并进而揭示了分子运动的奥秘。
那么,“布朗运动”和“透纳运动”有什么区别呢?又有什么相通之处呢?
可以说布朗所描绘的运动是一幅数理科学的风景画;他们所使用的语言是数学和物理概念。透纳所描绘的运动则是一幅艺术的风景画;使用的语言是色彩和线条。本质上布朗和透纳都是究天地之貌而形之于画笔的画家。
布朗运动是大自然深层结构的微观运动;欣赏它的壮丽既要用到心眼,也要用到肉眼。透纳运动是大自然表层结构的宏观运动;惊叹它的雄伟同样要肉眼心眼并用。
科学风景画是抽象思维的结晶;艺术风景画是形象思维的结晶。两者各司其职,但又通过神经进行交流、合作和互补。一个完整和谐、全面的人,应该同时能欣赏、赞叹并创作出这两种类型的风景画。热爱科学,同时也热爱艺术,才是完美人性的表现。
(选自《中学生阅读》)11.根据文意分别给“布朗运动”和“透纳运动”下定义。①布朗运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透纳运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布朗运动:悬浮在液体或气体中的微粒所做的永不停止的无规则运动。②透纳运动:以透纳名字命名的以色彩和线条描摹景物的绘画技法。
12.由李可染、吴作人的事例,可以得出几种结论? 答: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艺术家懂得了尖端科学的基本思想,用古老的中国画表达了当代尖端科学的基本概念。②科学和艺术是相通的。③科学和艺术都是为了从纷纭杂陈的现象中整理出秩序和规律。
13.阅读全文,简要说明对文章主旨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科学和艺术是相通的,要成为一个完美的人必须既热爱科学,又热爱艺术。
14.法国作家福楼拜曾说:科学和艺术“在山麓分手,回头又在顶峰汇聚”。说说福楼拜这句话的意思。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科学和艺术虽属不同类型的思维形式,但它们又是相同的,其活动本质和最高使命是相仿佛的。
四、高考热点
15.阅读下列语段,用简洁的语言回答问题。
苏格拉底有一个传说,这位被尊称为“师中之师”的哲人在雅典市场上闲逛,看了那些琳琅满目的货摊后惊叹:“这里有多少我用不着的东西呵!”
钱钟书访问美国国会图书馆,主管者引导参观藏书库,显得很得意。问及钱钟书的感想,他说:“我亦充满惊奇,惊奇世界上有那么多我所不要看的书。”
(1)苏格拉底要表达的观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钱钟书要表达的观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一个追求精神境界的人要安于俭朴的生活,淡于物质的奢华。
(2)书籍永远读不完,只有善于选择,精心研究,方能有所成就。16.根据语境,在下面横线处补写妈妈说的话,要求语言表达鲜明、得体。
一个孩子拿着一个橘子,问妈妈:“为什么橘子不能拿来就吃,而要剥皮呢?”妈妈答:“那是橘子在告诉你,你想要得到的东西,不是伸手就能得到,而是要付出相应的劳动。”
小孩子又问:“为什么橘子里的果肉是分成一小瓣一小瓣的,而不是一个完整的呢?”妈妈答:“那是橘子在告诉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生活的甘甜和幸福,是用来慢慢享用的,是一小瓣一小瓣慢慢品味的。(或:你手里的东西,不能独自占有,而要懂得与人分享。)17.请在庄子、屈原、史铁生中任选一人为对象,仿照下面示例写一段话。要求修辞手法相同,句式基本一致。
鲁迅是寂寞的,在浓黑的悲凉中,在麻木愚弱的民众中,独自彷徨呐喊;但他却在寂寞中找到了民族真正的病根,为昏睡的国人开出一剂精神的良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庄子是寂寞的,在喧嚣的时代里,在窘迫的生活中,默默修身养性;但他却在寂寞中悟出了逍遥的真谛,为无路可走的人们打开了一扇开向清风明月的窗。
(2)屈原是寂寞的,在权贵的排挤下,在世人的不解中,独自苦苦寻觅;但他却在寂寞中坚守着高洁忠贞的灵魂,为世人皆醉的社会点亮了一盏上下求索的灯。
(3)史铁生是寂寞的,在病痛的折磨中,在荒芜的地坛里,苦苦挣扎思索;但他却在寂寞中领悟了人生的意义,为失意消沉的人们找到了扇通往幸福的门。
五、写作创新 18.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鲁迅在《记念刘和珍君》中说:“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请以“流言”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话题分析】
流言指广为流传而无根据或来源的说法。以此为话题写文章,得做到分析深刻,言之有物。
可以从分析流言产生的原因入手:
别有用心者用流言飞语做武器,达到个人目的,所以不惜制造谣言;好事者无聊之极,轻信轻传,把谣言作为茶余饭后的谈资,无意中充当了别有用心者的帮凶;中国文化的渊源和现实的社会风气有轻信谣言的基础;当事人不够警惕,做事常不考虑后果。
进而谈到流言的社会危害:
混淆了视听,模糊了真相,淹没了真理;伤害当事人,甚至致命;败坏了社会风气,破坏了社会和谐;对始作俑者也会带来一些伤害。
最重要的是必须有自己的思考,讨论如何对待流言。当事人:
做事前先考虑后果,尽量兼顾社会舆论和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主动出击,创造有利于自己的舆论环境,适当抓住时机反击流言制造者;从流言中吸取教训,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社会公众:
把精力放到自己的生活、工作、休闲娱乐上;多了解,多思考;不轻信,不轻传。
【话题素材】 三人成虎 战国时,魏国有一叫庞恭的重臣。有一年,他奉命陪世子到赵国都城邯郸做人质。出发前,庞恭对魏王说:“大王,如果有人告诉你,街市上有一只虎,你相信吗?”老虎招摇过市,魏王当然不信,便回答:“怎么可能有这种事?寡人不信!”庞恭又说:“如果又有一个人告诉你,街市上果然有一只虎,那大王信吗?”魏王想了想,说:“嗯,这就值得考虑了!”庞恭又说:“如果再有一个人说同样的话呢?”魏王说:“嗯,如果三人都这么说,那应该是真的。”听完魏王的回答,庞恭兜出了说此话的真意,他说:“事实上,街上并没有老虎,只是以讹传讹而已,大王何以信之呢,是因为说的人多了。现在我与世子,背井离乡,去远在千里之外的赵国当人质,我们在那里的情况大王无法准确了解,说不定会有人传出‘市有一虎’般的谣言,大王难道要相信吗?所以为了保证世子将来能顺利回国继成大统,请大王先让三个人传言大众,说我只是离开了都城,并不是去邯郸。”
魏王不以为然。庞恭陪世子去赵国做人质后不久,便有人暗中中伤庞恭,说他企图拥立世子,怀有二心,图谋不轨。说得人多了,魏王居然信以为真,命世子归国,而庞恭不再被重用。庞恭事先已给魏王打了“预防针”,却也难逃“众口铄金”的命运,可见流言的破坏力之大。
【佳作赏读】
流 言
人与人相处,多多少少会产生误会,然而产生误会时,大多数人都只愿意相信自己的眼睛和耳朵。但我们常常忽略的一点是,有时候对我们最为忠诚的眼睛和耳朵也会犯错,它们会向我们传递一些不真实信息。就因为我们太过相信了,以至于自己成了误会的始作俑者。错误领会,却不知其错误,反而继续错下去,便有了流言。孔子说:“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论语·阳货》)一个人从道上刚听见传言,转身就在路上开始跟别人说,飞短流长。孔子认为,这并不是真正君子的作风。然而这个世界上君子不多,许多虚假信息就是这么传播开的。
某些人散布流言是因为别有用心;某些人传播流言则是因为偏听偏信,不加辨别,嘴巴闲不住。谎话一传十十传百,说多了也会成“真”的。古代有三人成虎的典故;近代有影星阮玲玉自杀,留下遗言说“人言可畏”;现代资讯发达,互联网上信息泛滥,更是真假难辨。
流言就像流感。天气多变,免疫力低的人最容易感冒,没及时治疗或者没采取保护措施,接触其他人,便可能传递下去,其他抵抗力低的人也就跟着感冒。有时候,流言会自动消除。就像流感不治而愈;有时候,只有强大的事实才能击毁流言,正如只有药物才能治愈顽固流感。
流言又像是盛开的罂粟花,它似美实毒,却有长久的生命力。听信它的人,也许会迷失,也许会沉沦。
过去也好,现在也好,未来也罢,流言似乎总有那么一种力量,它会控制人的思想,束缚人的行动。一句流言,就有可能毁灭一个人的一生。当然,也可能成全一个人的某种欲念。
流言让某些人得意,让某些人快意,也让某些人失意。情感越是丰富的人,越可能轻易相信流言,进而受流言伤害,或因为流言伤害另一个人。有些人最初听到流言,也许会有激烈的反应,但听到的流言越来越多,内心频受侵蚀,便可能会麻木。
轻信流言的人多容易失去自我,没有了自己的是非标准,在纷乱现实面前手足无措。喜欢散布流言的人要么居心叵测,要么常常受人利用。他们都可能成为别人的工具甚至帮凶,所以他们都可怜。
现实如此丰富而喧嚷,大事小事层出不穷,街谈巷议不会轻易消失,流言可能永远存在。但流言不足为惧。多听多调查,不随意下结论,流言自然无法打败你。自己行得正,立得正,就不怕影子是斜的。污言秽语泼过来,自然有精神的盾牌遮挡。
【名师点评】 这篇作文从流言的成因说起,继而谈到流言的传播、危害和防护措施,思路清楚。文章娓娓道来,从容不迫,引用名言、举例子、作譬喻皆信手拈来,自然贴切。
西厢记
杂剧剧本。全名《崔莺莺待月西厢记》。五本二十一折。元王实甫作(一说第五本为关汉卿作)。写相国小姐崔莺莺在普救寺遇书生张生(君瑞),二人一见倾心。适遇孙飞虎兵围普救寺,崔母声言能解兵围者即以莺莺许之。张生仗义相救,计退贼军。事后,崔母嫌张生出身寒苦,弃约赖婚。在侍女红娘的热情帮助下,张生和莺莺便私下结合。在既成事实面前,崔母虽无可奈何,却又强迫张生上京应试。其后,崔莺莺原所许配的郑尚书之子郑恒又从中破坏,崔母又乘机翻悔。经过张生和莺莺的共同努力,战胜了一切阻挠,有情人终成眷属。故事源出于唐人元稹传奇小说《莺莺传》,北宋赵令畤改写为《商调蝶恋花》鼓子词,金人董解元复改编为《西厢记诸宫调》(习称“董西厢”)。王实甫即在此基础上改编成杂剧。剧本歌颂了青年男女对旧礼教的叛逆精神,精心塑造了张生、莺莺、红娘等性格鲜明的典型人物形象。体裁突破了元杂剧每剧四折的体例,大大扩展了篇幅,结构严谨,场次洗练;文辞优美,诗意浓厚。体现了元杂剧的辉煌成就,在戏曲发展史上影响深远。明、清以来,戏曲、曲艺改编演出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