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侨务工作重要论述与构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研究
总书记关于侨务工作重要论述与构建“21世纪海上丝
绸之路”研究
【摘要】本文主要研究总书记关于关于侨务工作重要论述的形成背景、理论精髓及其时代意义,总书记关于侨务工作重要论述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的共同属性内在关系。从中我们认识到,在构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我们要重视和依靠海外华侨华人的优势。
【关键词】习近平侨务论述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将广泛团结联系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共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报告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高度,将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视为重要力量加以紧密团结。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独特优势和宝贵资源。总书记在多种场合对之表示高度赞扬和认同,总书记指出,中国改革开放事业取得伟大成就,广大华侨华人功不可没;广大华侨华人要把握机遇、发挥优势,积极关心和参与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在互惠合作中实现自身事业更大发展,等等。总书记对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的地位、作用以及侨务工作的重要作用、指导思想、基本任务和方针政策,做过一系列重要论述(以下简称“重要侨务论述”),为深化侨务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构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要牢牢把握大联合大团结主题,始终依靠侨、服务侨、为了侨。
一、“重要侨务论述”的形成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习近平关于侨务工作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具体表现之一。
第一阶段,长期侨乡工作是习近平关于侨务工作重要论述形成的实践基础。福建是全国的侨务大省,海外华侨华人,占全国的,习近平从1985年至2002年前后17年在福建工作,亲临侨乡对侨情侨务深刻了解和研究,其关于侨务工作重要论述逐步形成。这期间,他发表的《“大侨务”观的确立》,对其侨务观进行了阶段性总结。“大侨务”观的提出为侨务工作提供了指导思想。2002年至2007年在侨务大省浙江和新侨集中地上海任职,其关于侨务工作重要论述得到不断丰富。提出如何正确处理涉侨的“五个关系”、侨务工作的主体问题、侨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等,指导侨务工作上一个新的台阶。
第二阶段,在国家侨务政策高度上重视海外华侨华人。2013年9月25日,习近平向第十二届世界华商大会大会发来贺信。贺信中指出,我们将进一步深化改革、完善政策、强化服务,依法保护华商投资兴业权益,鼓励和支持广大华商为中国发展献智出力。
第三阶段,?⒑M饣?侨华人的命运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紧密联系在一起。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对侨务工作做出一系列重要指示。他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努力。提出要凝聚侨心侨力,把广大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紧密团结起来,最大限度把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中蕴藏的巨大能量凝聚起来、发挥出来,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断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海外华侨华人与中华民族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
二、“重要侨务论述”的重要内涵
“重要侨务论述”的精髓体现在:1995年“大侨务”观念的确立;提出“奉献论”“爱国论”“机遇论”“纽带论”“优势论”等与侨务相关重要论述,“根”“魂”“梦”的核心思想。“重要侨务论述”从国际视野的角度、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超前思维进行宏大叙事。
海外华侨华人是中国和住在国的建设者。一方面,习近平认为广大华侨华人是祖国革命和建设的重要力量,如在捐资助学、技术引进、投资兴业、慈善事业和祖国统一都作出了突出贡献。2013年10月4日,他出席马来西亚各界华侨华人欢迎午宴时表示“中国改革开放事业取得伟大成就,广大华侨华人功不可没。”另一方面,习近平认为广大华侨华人积极融入住在国,是住在国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广大华侨华人秉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艰苦创业,拼搏进取,积极融入住在国社会,同当地人民和睦相处,在事业上取得长足发展,为各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了积极贡献。”“两个多世纪前,首批华人抵达特立尼达岛,在那里落地生根,同当地民众和睦相处,成为特多多民元民族和文化密不可分的一部分。”[接受特立民达和多巴哥《快报》、哥斯达黎加《共和国报》和墨西哥《至上报》的联合书面采访,2013年5月,《习近平同志侨务工作论述摘编(2016版)》,中国华侨华人历史研究所,2016年10月第6页。]“马来西亚华侨华人为马来西亚经济繁荣、社会进步、社会和谐、种族和睦作出了重要贡献。”“广大海外侨胞,要弘扬中华民族勤劳善良的优良传统,努力为促进祖国发展、促进中国人民同当地人民的友谊作出贡献。”[总书记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的讲话,2013年3月17日,《习近平同志侨务工作论述摘编(2016版)》,中国华侨华人历史研究所,2016年10月第5页。]
海外华侨华人是爱国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黄乃裳开垦“新福州”九十周年纪念会暨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指出,“黄乃裳先生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著名的爱国者。”[习近平:在黄乃裳开垦“新福州”九十周年纪念会暨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习近平同志侨务工作论述摘编(2016版)》,中国华侨华人历史研究所,2016年10月第85页。]“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事业中,爱国华侨为了中华民族的进步和昌盛做出了巨大贡献。”[习近平:在黄乃裳开垦“新福州”九十周年纪念会暨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习近平同志侨务工作论述摘编(2016版)》,中国华侨华人历史研究所,2016年10月第90页。]海外华侨华人心系祖国,怀揣赤忱的爱国情怀,一直以来都是祖国革命和建设的重要力量。
海外华侨华人中华民族的独特外部机遇。“中国已经确定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开启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征程。实现中国梦,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景,也将为世界各国人民带来更多利益和机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为广大华侨华人施展抱负提供了广阔舞台。同时,实现这一伟大事业,中国离不开与世界发展接轨,华侨华人跨越文化、国别、族群,是其中的先行者和实践者。
海外华侨华人优势是“中国梦”的实践者。习近平在欧美同学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希望广大华商把握机遇、发挥优势,积极关心和参与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在互惠合作中实现自身事业更大发展,为共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推动中国人民同世界各国人民的交流合作,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习近平:致第十二届世界华商大会的贺信,2013年9月25日,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3-09/25/c_117506805.htm]十九大报告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要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习近平:在欧美同学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2013年10月22日,人民网 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3/1022/c1024-23279205.html]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必须立足国内、开拓海外,发挥侨智优势引领创新,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要把做好留学人员工作作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任务,以更大力度推进“千人计划”、“万人计划”。
海外华侨华人是连结中国同世界各国的纽带。习近平在中日友好七团体及侨界四团体举行的欢迎招待会上的讲话“60多万旅日侨胞长期在日本工作和生活,自觉而积极地充当中日交流的桥梁和纽带,是中日友好事业的重要使者。”[习近平:在中日友好七团体及侨界四团体举行的欢迎招待会上的讲话,http://]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华侨华人发挥在资金、技术、管理、商业网络等方面的优势,在中国各地投资兴业,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有力促进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有力推动了中国同世界的交流合作。
3.“重要侨务论述”的核心。早在1995年,习主席任中共福建省委常委、福州市委书记时,发表《“大侨务”观念的确立》一文。文章指出,在新时期,侨务工作要有新的观念、新的思路。要充分发挥“侨”的优势,深层次、宽领域、全方位地开展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为现代化建设服务,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国际经济接轨铺路,为世界和平和发展做出贡献。[习近平:《“大侨务”观念的确立》,《战略与管理》1995年第2期。]这一精辟论述,标志着习近平“大侨务”观念的确立。“大侨务”的“大”体现在,工作力量上要调动各部门力量参与,在工作内容上要进行全方位的合作交流,在工作对像上重视新侨工作,在工作范围上要在更广的范围中寻找新的合作伙伴。
“重要侨务论述”的核心是“根、魂、梦”。2010年7月25日,在海外华裔及港澳台地区青少年“中国寻根之旅”夏令营开营仪式上,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习近平的讲话中提出了“根、魂、梦”的论述。他说,“团结统一的中华民族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的‘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的‘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的‘梦’”。
身份认同问题是移民群体无法回避的一个客观存在,其具有多元性和复杂性,容易成为住在国质疑和排挤移民群体的理由和借口。“根、魂、梦”这一论述从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的角度,明确海外华侨华人的身份认同问题。华侨华人在长期海外生活中,早已融入当地社会和国家,在国家和政治上认同当地国家,对中国仅仅是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这一论述有利于打消住在国对海外华侨华人的猜忌和不信任,有利于海外华侨华人更好地融入当地社会,更好地为中国与住在国之间的友好交往搭建桥梁。“根、魂、梦”的提出是新形势下对海外华侨华人与中国关系新的论述,是新时期做好侨务工作的重要指导思想,是实现“中国梦”的理论指南。
基金项目:本文为福建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一般项目“总书记关于侨务的论述与构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研究(课题号:2013D23)”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李慧芬(1982-),女,福建社会科学院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华侨华人研究。
第二篇: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论述
习近平同志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论述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高度重视党的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要求,进一步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为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
(一)从严治党才能治好党。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是党的一贯方针和优良传统,是我们党经受“四大考验”、克服“四种危险”,不断提高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的必然选择。当前,党内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一些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薄,庸懒散奢等不良风气在一些党员干部身上滋长蔓延;一些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不强,有的甚至软弱涣散;部分党员先锋队意识淡化,组织纪律性不强,发挥作用不明显,等等。这些问题都与一些地方和单位对党员、干部疏于教育、疏于管理、疏于监督密切相关,任其发展,非常危险。对此,习近平同志指出,党要管党,才能管好党;从严治党,才能治好党。对我们这样一个拥有8500多万党员、在一个13亿人口大国长期执政的党,管党治党一刻不能松懈。如果管党不力、治党不严,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党内突出问题得不到解决,那么我们迟早会失去执政资格,不可避免会被历史淘汰。必须把从严治党贯彻和体现到从严管理干部、从严管理党员队伍、扎实做好抓基层打基础工作、严肃党内生活等各个方面。这些重要论述,体现了中央“打铁还需自身硬”的责任担当,是对全党同志的警示,也是对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方针的丰富和发展。
从严治党,需要各级党委特别是党委书记牢固树立“抓好党建是本职,不抓党建是失职,抓不好党建是不称职”的理念,科学谋划、科学部署,完善工作机制,强化责任约束,切实履行好管党治党职责。其中关键是从严治吏。管好了干部,就抓住了“牛鼻子”,就能纲举目张。应当让每一名干部都深刻懂得,当干部就意味着服务为本,必须尽职尽责,甘当人民勤务员;意味着奉献为先,必须淡泊名利,付出更多的辛劳;意味着以严为伴,必须严字当头,接受更严格的约束。坚持原则,敢抓善管,对违反原则的人和事不留情面,对工作不力的干部不姑息迁就,对出了问题的干部不包庇袒护。加强干部的日常管理,对干部身上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提醒、及时制止,不能一团和气、息事宁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更不能哄着、护着,防止干部身上的小毛病演变成大问题。
(二)革命理想高于天。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也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有无数共产党员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无私奉献、英勇牺牲,支撑他们的是革命理想高于天的精神力量。现实中,不断有人沦为腐败分子,堕入犯罪的深渊,根本原因在于理想信念出了问题。事实一再表明,理想信念的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理想信念的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习近平同志指出,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理想信念坚定,骨头就硬,没有理想信念,或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理想信念坚定,必须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真诚信仰马克思主义,矢志不渝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不动摇。检验一个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坚定不坚定,主要看是否能在重大政治考验面前有政治定力,是否能树立牢固的宗旨意识,是否能对工作极端负责,是否能做到吃苦在前、享受在后,是否能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勇挑重担,是否能经得起权力、金钱、美色的诱惑。这些重要论述,掷地有声、震撼心灵,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指导性,为我们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提供了重要遵循。
坚定理想信念,不是一蹴而就、一劳永逸的,而是一个需要个人终身不懈努力、组织坚持不懈教育引导的过程。一名党员,一名干部,只有系统掌握、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世界,深刻认识人类社会必然走向共产主义的历史发展规律,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是发展中国、稳定中国、富强中国的必由之路;只有全面了解党的历史,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创造了中国历史发展的奇迹,而且创造了世界历史发展的奇迹,才能获得理想信念的真理支撑、历史支撑和现实支撑,做到虔诚而执着、至信而深厚。
(三)着力培养选拔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治国之要,首在用人。选人用人始终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的关键性、根本性问题。近年来,各级党委和组织部门贯彻执行党的干部路线,选人用人主流是好的,但也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特别是一些地方和部门选人用人风气不正,一些德才平平、投机取巧的人屡屡得到提拔重用,一些踏实干事、不跑不要的干部却没有进步机会,干部群众意见很大,不仅影响党的形象,妨碍事业发展,而且混淆了人们评判干部的是非标准,涣散了党心、冷了人心。对此,习近平同志鲜明提出并深刻回答了如何培养选拔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这一重大问题。他强调,怎样是好干部?好干部要做到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怎样成长为一个好干部?一靠自身努力,加强党性修养、加强品格陶冶,勤于学、敏于思,经风雨、见世面;二靠组织培养,为干部锻炼成长搭建平台。怎样把好干部用起来?要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正确用人导向,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努力做到选贤任能、用当其时,知人善任、人尽其才。这些重要论述,指明了培养人、选拔人的主要途径和方向,深化了对干部工作规律的认识,为建设一支宏大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提供了科学指南。
把好干部培养好、选拔好,既要靠科学的选人用人机制,更要靠选人用人者坚持公道正派。只要坚持公道正派,其他都会变得简单起来。如果公道正派上出了问题,再好的制度也难以落实,再好的干部也可能选不出来。这需要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和组工干部把公道正派作为立身之本、为人之道、处事之基,内化于心,外见于行。敢于坚持原则,不为个人得失所困,不为人情关系所缚,不为歪风邪气所扰,着眼于事业发展的需要,公道对待干部,公平评价干部,公正使用干部,敢于为好干部说公道话,让好干部有全身谋事之心而无侧身谋人之虞,让那些阿谀逢迎、弄虚作假、不干实事、会跑会要的干部没有市场、受到惩戒。
(四)人民支持和拥护是党执政的最牢固根基。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只有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始终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习近平同志着眼于防止和克服脱离群众这个党执政后面临的最大危险,从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战略高度,就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作出了许多重要论述。他指出,我们党奋斗所争取的一切,归结到一点,都是为了让人民过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要把群众工作做实做深做细做透,深入实际、深入基层,与群众零距离接触,及时准确了解群众所思、所盼、所忧、所急。他强调,作风问题绝对不是小事,不良风气就像一座无形的墙,把我们党和人民群众隔开;要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作风建设,善始善终,善作善成,防止虎头蛇尾;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贯彻“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集中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问题。这些重要论述,赋予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新的时代内涵,对于我们忠诚践行党的根本宗旨,获得最广泛最持久最坚实的群众基础,意义重大而深远。
密切党群干群关系,解决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最重要的是要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人民是真正英雄的观点,时刻摆正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始终以虚怀若谷、从谏如流的胸怀,眼睛向下、甘当小学生的决心,拜群众为师,向能者求教,向智者问策,从人民群众中寻找深化改革开放、破解发展难题的“金点子”、“妙法子”;善于换位思考、换位体验、换位感悟,将心比心,从人民群众的角度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尤其是多听听群众的冷言冷语、尖锐批评,多问一问群众的烦心事、恼火事,从中获得真情况、真情绪、真忧苦,以此作为作决策、办事情的可靠依据;始终保持赤子之心、赤诚之心,始终保持人民群众的本色,以人民忧乐为忧乐,以人民甘苦为甘苦;深入研究和把握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掌握和运用好群众工作方法,解决好不愿做、不敢做、不会做群众工作的本领恐慌问题。
(五)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不受约束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约束权力的最有效办法是靠完善的制度。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是党一贯坚持的鲜明政治立场,也是全党同志和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就会对党造成致命伤害,甚至亡党亡国。习近平同志高度重视反腐倡廉建设,特别强调要发挥制度在反腐倡廉中的重要作用。他指出,要加强反腐倡廉党内法规制度建设,让法律制度刚性运行;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反腐既没有“特区”,也没有“禁区”,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任何人都没有凌驾于法律之上的特权。这些重要论述,体现了中央反对腐败,铲除腐败现象滋生蔓延土壤的坚定决心。
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重在提高制度建设的质量。通过深化改革,加快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打破利益格局固化的藩篱,加快形成体现权力运行规律的制度机制,堵塞权力寻租的制度漏洞。按照于法周延、于事简便原则扎实推进制度的立、改、废。加大制度执行力度,切实做到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执行制度没有例外。
第三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开发的重要论述
学习总书记关于扶贫开发的重要论述 扶贫开发 人人有责
扶贫开发是消除贫困、保持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前提,总书记多次在不同场合,对扶贫开发工作作出了重要指示,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之际,为更好地开展好“海门城管局五联一扶”重点工作,我再次温习了习总书记关于扶贫开发的一些重要论述,总书记的讲话为当前我们开展扶贫工作提供了思想动力支撑、指明了方向。
做扶贫开发工作要源自肺腑之心
扶贫开发是党和政府的职责。总书记指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目标,是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的体现,也是党和政府的目标任务。据中科院数据统计,目前我国的贫困人口还有1个多亿,约占全国人口的十分之一,这是我们实现共同富裕所必须要解决的难题,是我们党和政府所要攻克的难关,面对扶贫开发的艰巨任务,我们社会各界都应该在党和政府的引领下,积极投入到这项工作中来。去年,作为政府部门之一,海门市城管局通过三解三促活动联系了6家帮扶企业,与一个村结对帮扶,与11个村109户贫困户进行一对一式结对帮扶,对其中19户贫困户进行了开发式扶贫。
扶贫开发是仁爱之举。一户贫困户家庭产生贫困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因为家庭里面的人的智力有限、身体缺陷等主观原因导致的生产力低下,但更多的是因为社会生产的落后,导致的社会财物有限而带来的社会分配不能均衡的客观现实,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一名公民,作为“一部分先富起来的人”,我们应该在感谢享受社会主义大好政策的同时,帮助那些贫困户,帮助那些改革开放前曾经一样和我们艰苦奋斗建设祖国家园的人们,一起实现“共同富裕”,这是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大家庭一份子的责任与良知,也是一个人的应该有的仁爱之心,而作为政府机关工作人员,我们更应该这么做。正如习总书记讲,“对各类困难群众,我们要格外关注、格外关爱、格外关心”。
扶贫开发要从身边做起。由于我们还是发展中国家,所以在国际场合,对于国际扶贫开发,总书记讲,“承担的国际义务要适当”。这是我们的国情所决定的。“达则兼济天下”,在我们还没有更多能力帮助全社会更多贫困人群的时候,我们首先要做到的是先从身边做起。海门作为苏中苏北第一小康市,经济发展迅猛,但目前仍然有12000余户低收入户,20300多贫困人口,作为海门人民,帮助他们脱贫是我们的首要义务。“欲助人,先自强”,这几年我市经济飞速发展,据统计公报显示,去年海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740多亿元,比2012年增长了12.7个百分点,在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的同时,海门也加大了扶贫开发力度,全市社会各界都积极投身到扶贫开发的大潮中来,帮助这些贫困户尽快富起来,尽快享受海门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丰硕成果。
要正确把握好扶贫开发工作方向
扶贫开发路子是重点,要充分利用地区优势。“推进扶贫开发,推动经济社会发展,首先要有一个好思路、好路子。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理清思路、完善规划、找准突破口”,总书记这样讲。在海门开展扶贫开发工作,应该充分利用我们的优势资源,例如海门有全国三大家纺市场之一的叠石桥家纺城,有“百千万工程”为重点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有领跑全省的建筑业等,我们做扶贫开发工作要结合这些优势产业的发展以及他们在转型时所带来的新机遇、新机会,通过拉动一个个经济相对落后村加速致富,来带动村里的一户户贫困户尽快脱贫,这可能比一户一户救济、一户一户扶贫开发效果要好、要彻底。
扶贫开发村支部是关键。“农村要发展,农民要致富,关键靠支部”,这是习总书记在骆驼湾村视察时所指出的。农村支部作为中国基层的党组织,是农村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是国家代理人,是村务监管者,村委会的战斗力、凝聚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村里各项工作、村集体的经济发展状况。村支部应该支持村民依法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发展多种经营、增加收入,改善生活水平的经济活动。而我们开展扶贫开发工作一定要充分发挥支部的作用,“抓好党建促扶贫”,把扶贫开发同基层党组织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海门也注重了这一点,2012年,就开始每年选派一些优秀党员干部到经济落后村进行驻村工作,来加强村委会的队伍建设,实际效果明显,第一书记派驻村集体经常性经营收入全部突破30万元,薄弱村党组织全部晋升“四星级”及以上村党组织。
发展生产、改善生活是扶贫目标。“我们在中央工作的同志要关心和支持乡亲们发展生产、改善生活,各级党委和政府也要关心和支持乡亲们发展生产、改善生活”,这是总书记提出的要求,是我们搞扶贫开发的工作目标。给钱、给物看似减轻了他们一点生活上的负担,但这对于他们来讲只是杯水车薪,或许能解燃眉之急,但恐难成长久之计,要真正让贫困户摆脱贫困一定要发展他们的生产,要为他们创造条件,提供政策支持,通过发展生产带来更多更稳定的经济来源,为他们改善生活,海门市去年制定了2013年—2015年的建档帮扶就对开发式扶贫重点提出了要求,提出要通过“造血”来提高贫困人口的收入水平。
扶贫开发工作关键在于有效行动
要以“人”为中心,进行科学有效培训。扶贫开发工作,扶贫对象很重要,要帮助他们脱贫致富,提高他们的能力素质是重点,要通过对他们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生产经营能力,扩宽他们的就业渠道。一方面要选择切合他们实际的培训,诸如养殖技术、种植技术等农业实用技术,让他们通过快速的培训提高自身生产力;另外一方面要加大对他们文化、科技、历史等文化知识的教育学习。在如今的在科技社会里,教育与社会生产力的关系越来越密切,要提高他们的劳动能力,文化知识必不可缺,同时也要关心和帮助他们教育培养好下一代,“把贫困地区的孩子培养出来,这才是根本的扶贫之策”,总书记曾这么讲,作为政府部门,我们应该在这一方面多动脑筋,多做一些工作,各地劳动和教育等部门可以进行专题的研究,针对全市的贫困人口拿出具有针对性、可行性的专题方案出来。
要创新扶贫开发机制。扶贫开发工作,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肯定不行,一定要有一整套长效和高效的机制作为支撑,这样才能取得实效。只有进一步在扶贫开发工作考核、扶贫开发工作创新奖励、扶贫开发资金使用监管等方面进行进一步规范完善,才能将扶贫开发工作做得更久远、做出成绩;要在创新社会参与机制、扶贫开发工作评价机制、扶贫开发财政资金使用机制等方面进行创新,要充分调动政府各部门、企业、社会团体等社会各方力量参与到扶贫开发工作中来,还要充分发挥他们的特点及优势,并且要将他们凝聚融合起来,形成扶贫开发合力;要对扶贫工作的现有成效和潜在成效进行综合分析,完善扶贫开发工作评价的科学机制;要把扶贫资金谁来用,用多少,用在谁身上,怎么用,进行进一步规范,这样才能取得资金的最大效益,才能防止扶贫开发资金不必要的损失。
财物的帮扶与救济至关重要。除了国家各级财政进行扶贫开发之外,社会上有能力的人,不管是捐钱捐物还是出力气,都应该拿出一份爱心来,给予贫困户帮助与救济。对于有劳动能力的扶贫对象,我们应该在一定的时间内,给予他们一定的财物的支撑,在他们走向增加创收的致富路上,拉他们一把,扶他们一段;对于很多没有劳动能力的孤寡老人、重度残疾人等,他们不可能通过劳动能力等其他途径来增加收入,只有靠救济来生存、生活,那么我们就应该直接给予他们生活资料上的帮助,社会的保障救助体系也应该更多地在政策上、资金上给予他们关心与帮助。
第四篇: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学习体会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和论述,系统回答了安全生产理论与实践的重大问题,是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对安全生产理论和实践的创新发展,体现了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博大的为民情怀和坚定的历史担当,彰显了解决突出问题的政治远见和领导水平。对于构建我国安全生产理论体系,加快实施安全发展战略,促进安全生产形势根本好转,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部分摘录如下:
一、发展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这必须做为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
二、大力实施安全发展战略
1、强化红线意识,实施安全发展战略
大力实施安全发展战略,绝不要带血的GDP。要把安全发展作为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保障,把安全生产与转方式、调结构、促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从根本上提高安全发展水平。开发区、工业园的规划、设计和建设都要遵循“安全第一”方针。
2、建立完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
抓紧建立健全“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切实做到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
3、严格落实企业主体责任
所有企业都必须认真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采取有力措施,做到安全投入到位、安全培训到位、基础管理到位、应急救援到位。
4、加强安全监管方面改革创新
深化安全监管体制机制;坚持最严格的安全生产制度,加大安全生产指标考核权重,实行安全生产和重大事故风险“一票否决”:加快安全生产法治化进程,完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
5、全面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安全生产应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建立长效机制.坚持“常、长”二字.经常、长期抓下去。
6、领导干部要敢于担当,勇于负责
坚持命字在心、严字当头,敢抓敢管、勇于负责,不可有丝毫懈怠。只要领导干部严于履职、认真抓,就可以把事故发生率和死亡率降到最低程度。
安全生产是人类社会发展和工业化进程中必然遇到的一个重要问题,生产安全事故不仅严重损害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给企业造成致命打击,而且严重影响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影响社会稳定。总书记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将其作为治国理政的重要内容,强调“安全生产事关人民福祉,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要始终把人民生命安全放在首位,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切实防范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为解决安全生产“摆位”问题提供了强大的思想理论武器,把全社会对安全生产的认识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我国目前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也处于事故易发多发的特殊阶段,安全生产面临诸多挑战。总书记科学分析和把握我国现阶段安全生产的规律特点,鲜明提出“红线”观点、风险意识、底线思维等,为解决制约安全生产的深层次问题提出了标本兼治的思路,为我们做好安全生产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总书记强调“发展绝不能以牺牲安全为代价”,充分体现了不忘初心、人民至上的宗旨观念,体现了“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公仆情怀,体现了攻坚克难、敢于斗争的担当精神,体现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发展是硬道理,但不顾安全的发展没有道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理应包含实现安全生产状况根本好转,让人民群众平安共享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成果。
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为我们做好油气开发生产安全工作提供了遵循、指明了方向,我们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提高认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破解难题,不断增强做好安全工作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保护职工生命安全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们要始终牢记这个目标,开展一切工作都围绕这个目标、服务这个目标,贯穿于油气田生产作业、安全设施设计审查、安全生产许可证管理、事故调查处理等工作全过程,坚决做到不安全的设施不能生产、不符合标准规范的设计不能通过审查,不安全的行为必须立刻制止和改正,从源头上堵塞安全隐患,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不断提升公司的安全工作水平。
第五篇:习近平总书记对台重要论述的语言艺术
习近平总书记对台重要论述的语言艺术
近日,武汉大学两岸及港澳法制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祝捷教授撰写的文章《习近平总书记对台重要论述的语言艺术》,发表于《中国评论》月刊2月号。作者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对台系列论述不仅立意深刻、内容丰富,而且对于语言艺术的拿捏也十分到位。语言的内容与形式获得了高度的统一与完美的融合,十八大以来对台工作的新战略、新思想和新理念,在语言艺术的使用和发挥中,更具感染力和说服力,也更能为两岸民众特别是台湾民众所认知和接受。习总书记对台系列论述的语言艺术,已经和其中深邃的战略思想一样,成为理解习近平对台战略思想必不可少的环节,值得进一步思考与研究。”本公号特将文章整理于此,供各位专家学者参考。
习近平总书记对台重要论述的语言艺术
祝捷
十八大以来,台海风云变幻,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受到严峻挑战。面对日趋复杂的台海局势,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系列关于台湾问题和两岸关系的新思想、新战略和新理论。习近平总书记对台重要论述,已经构成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对台工作建构了思想基础和行动指南。目前,学界对于习近平总书记对台重要论述的核心理念、基本思想和主要内容已经有了较多的讨论,但对于语言艺术的研究尚付阙如。语言是讲者思想的载体,语言艺术既是表达思想的方式,也是说服听者的策略,以理服人和以情动人,说到底都是以语言的力量去说服、打动听者。一个思想成熟的讲者,必然是一位语言大师。习近平总书记对台重要论述,既体现习近平一以贯之的语言风格与特点,又结合台湾问题和两岸关系的具体情况,具有针对性、启发性和指引性,是理解和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对台重要论述的必要方式和路径。
高屋建瓴:精确凝练标识性概念统摄全局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善于提炼标识性概念,打造易于为国际社会所理解和接受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标识性概念是构建话语体系的观念,是统摄理论体系和战略体系的关键,也是新理论、新思想、新战略能不能叫得响、传得开、有人信的关键。一个高度凝练、表征明确、内涵丰富的标识性概念,将起到“纲举目张”的良好效果。
习近平总书记针对台湾问题和两岸关系概括凝练了一系列标识性概念,围绕这些标识性概念的理论言说、政策铺陈和策略展开,构成习近平总书记对台重要论述的基本方法论。在这些标识性概念中,“两岸一家亲”构成政策基础,“两岸命运共同体”构成核心理念,两个标识性概念精准定位、相互关联,为新时期对台工作奠定了思想基础。
“两岸一家亲”构成大陆对台政策制定的认知基础和事实基础。2014年2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时强调,希望两岸双方秉持“两岸一家亲”的理念,顺势而为,齐心协力,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取得更多成果,造福两岸民众,共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2014年5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亲民党主席宋楚瑜时,再次以“两岸一家亲”为主轴,提出只要两岸双方都从“两岸一家亲”的理念出发,将心比心,以诚相待,就没有什么心结不能化解,就没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当前,两岸尽管仍未完全结束政治对立,“台独”分裂势力在岛内依然呈“坐大”之势,但两岸的紧密的地缘关系和亲缘关系没有变,两岸民众无法割舍的血缘关系与情缘关系没有变,“两岸一家亲”概括了这种两岸民众基于地缘、亲缘、血缘和情缘结成的关系,描述了两岸尽管尚未结束政治对立,但无论在历史渊源、现实关联还是未来联结上,都是“一家人”的亲密关系。十八大以来,尽管两岸风云变幻莫测,但大陆对台政策依然立基于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让两岸关系的红利惠及绝大多数两岸民众,用切实的情感交流和利益共享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这些都是秉持“两岸一家亲”理念的政策抉择。
“两岸命运共同体”构成大陆对台政策的核心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两岸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意义。“两岸命运共同体”作为标识性概念,能够统摄两岸历史、现实和未来:1、2015年9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会见前来参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的台湾各界代表人士时,强调“透过近代历史风云,两岸同胞深刻体会到,大陆和台湾是不可分割的命运共同体,我们的命运从来都是紧紧连在一起的”,“两岸命运共同体”是对于近代以来两岸共同面临的历史遭遇的总结,正是两岸共同的民族记忆构成了两岸命运共同体的历史基础;2、2015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会见朱立伦时,提出国共两党应共同开创两岸关系未来、建设两岸命运共同体,并就此提出了五点意见,这五点意见涵盖坚决反对“台独”的政治基础、实现两岸利益融合的宗旨、推进两岸交流的重心、国共两党交往相处的关键、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等方面,从建设“两岸命运共同体”的角度,比较完整地提出了当前两岸交往的推进思路和主要框架;3、2016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海代表团审议时,提出“我们将持续推进两岸各领域交流合作,深化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增进同胞亲情和福祉,拉近同胞心灵距离,增强对命运共同体的认知”,将两岸命运共同体上升至两岸交往目标层次的高度。“两岸命运共同体”在历史、现实和未来三个维度上,廓清了两岸关系的历史渊源、现实纠葛和未来目标,是对于两岸关系发展在相当长一段时期的高度凝练与概括,因而足以统摄两岸关系发展的全局。
“两岸一家亲”和“两岸命运共同体”建基于对于两岸历史的深邃思考,立足于对于两岸现实的深刻关切,着眼于两岸未来的深远布局,是对于新形势下两岸关系全局进行总体判断凝练、抽象而成的标识性概念,发挥着统摄两岸关系全局的重要作用。
善用修辞:用鲜活的语言阐释深刻的道理
语言艺术是说服与被说服的艺术。修辞术作为语言艺术的精髓,其运用对于增强语言的感染力、表现力和说服力颇有裨益。两岸关系和台湾问题的话题具有政治的严肃性和敏感性,一些重大提法有着约定俗成的意涵,普通民众可能产生误解或不瞭解,从而削弱语言的力量。特别是十八大以来,一些新的战略思想政治性强,如果简单使用刻板的政策语言、晦涩的学术语言,可能难以向两岸民众阐明。习近平总书记对台重要论述,注意修辞术的运用,综合运用各类修辞手法,或生动形象,或气势雄浑,或文辞斐然,将深刻的道理用鲜活的语言予以阐释。
两岸关系历经**,多有反复,既有1992年两岸达成“九二共识”的历史时刻,也有李登辉访美、“两国论”的波折,既有陈水扁执政八年所带来的的伤害与隔阂,也有2008年至2016年间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带来的成果与繁盛。2008年后,两岸关系再度发生变化,从“冷和平”到“冷对抗”的态势逐渐形成,“比冷更冷”的情势不断击穿两岸交往的底线。面对复杂的两岸关系,习近平总书记用人们常见的走路作比,在2013年6月13日会见吴伯雄时提出,两岸关系发展是大势所趋,我们应该据此确定自己的“路线图”,继续往前走;在2014年2月18日会见连战时,提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道路是一条维护两岸和平、促进共同发展、走向民族复兴、造福两岸同胞的“正确道路”,两岸同胞要坚定信心,排除一切干扰,沿着这条道路“一步一个脚印走下去”。无论是“路线图”,还是“正确道路”,以及“一步一个脚印走下去”,都突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道路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也强调了这条道路的复杂性和艰巨性。习近平总书记用比喻和类比的修辞法,生动阐述了预先谋划和认真设计对于走好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道路的必要性,也对认识两岸关系的长期性和反复性,鼓足干劲坚定走好这条道路发挥了重要作用。
走好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道路的关键是坚持“九二共识”及其核心意涵。习近平总书记将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的共同基础,比喻为“两岸关系之锚”,并且提出“锚定了,才能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这一系列修辞的运用,首先确定了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在两岸关系中的基础地位,将“九二共识”对两岸关系的稳定、坚守、维系功能,用“锚”进行比喻,形象且贴切;又用“锚定了”和“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的因果关系,描述“九二共识”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关系,事理清晰,逻辑明确,又具有很强的视觉感和画面感。为了彰显中国大陆反对“台独”的坚强决心,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孙中山诞辰150周年大会上,用“我们绝不允许任何人、任何组织、任何政党、在任何时候、以任何形式、把任何一块领土从中国分裂出去”的“六个任何”表明立场。这“六个任何”用排比的修辞方法,对于分裂势力、分裂活动、分裂形式的列举,都是近年来最为严厉、最为全面的,在语气上也是斩钉截铁、气势如虹、震人心魄,将中国政府和人民反对“台独”、维护国家统一的坚强决心与信心展现无遗。
两岸同胞同属一个中华民族,两岸血浓于水的情感是国家统一和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情感维系和心理基础。对于这份血脉联系,习近平总书记用“同根同源、同文同宗,心之相系、情之相融”来加以描述,这十六个字连用四个四字短语,前八个字在音律上具备押头韵的美感,后八个字在形式上讲究对仗的工整,不仅将两岸同胞的血脉联系讲透彻了,而且具备语音和文字的美感,情真意切,表意准确,意韵深远。对于两岸同胞命运与民族命运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又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法,提出“民族强盛,是同胞共同之福;民族弱乱,是同胞共同之祸”,将两岸同胞与民族兴亡的关系揭示得十分清晰。对于两岸同胞的种种复杂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11月7日与马英九会面的讲话中,使用了“打断骨头连着筋”的表述,不仅形象地说明了两岸尽管历经分合、摩擦乃至兵戎相见,但始终命运与共、血脉相连的历史情怀,而且言辞恳切,感人至深,已经成为两岸交往的经典用语之一。
对台工作的政策宣示和立场言说,本是一项政治性极强的工作,一些重大提法也务求准确。习近平总书记在对台论述中,多次运用了修辞的方法,为对台政策宣示和立场言说注入了新的活力,也增强了语言的说服力和感染力,让敏感、严肃的对台工作话语更具鲜活感和生命力。
朴实动人真情实感:鼓舞和凝聚两岸民心
两岸民心承载着两岸交往的航船,民心所想所盼,就是两岸关系发展的根本方向。如何鼓舞和凝聚两岸民心,是对台工作的重要环节,也是坚持寄希望台湾人民的方针绝不动摇所必需。鼓舞和凝聚两岸民心,需要政策引导和宣示,需要利益的释放与互惠,但归根到底还是需要以真情实感打动两岸民众,特别是打动台湾民众。习近平总书记对台系列论述,秉持平易近人的一贯风格,以朴实的话语表现真情实感,触动两岸民众心灵,也展现了大陆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造福两岸民众的诚意,对于鼓舞和凝聚两岸民心具有重大意义。
两岸民心的凝聚究竟在两岸交往中占据什么样的地位,发挥着什么样的作用,两岸民心的凝聚要到何种程度?这些问题既是感性的认知问题,也是值得深思的战略问题。2014年9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台湾和平统一团体联合参访团时,指出:“我们所追求的国家统一不仅是形式上的统一,更重要的是两岸同胞的心灵契合。”两岸民众的心灵契合,被提高到与形式统一同等重要的位置,不仅是实现国家统一的过程性目标和价值,而且具有了结果意义的价值意涵。心灵契合地位的凸显,丰富了“一国两制”的内涵,是对“一国两制”在台湾地区具体实现形式的创新与发展,也是“一国两制”在历经三十多年风雨后的一次理论飞跃。“心灵契合”用朴实的语言,阐述了两岸统一的民心标准,将两岸民众的相知、相依、互信、互赖的关系清晰、准确地表达了出来,感染力强,传播价值大,已经成为两岸交往的主流用语,在两岸深度传播。
对于如何通过两岸交往实现心灵契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亲情不仅能够疗伤止痛、化解心结,而且能实现心灵契合。我们尊重台湾同胞自己选择的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也愿意首先同台湾同胞分享大陆发展的机遇。历史不能选择,但现在可以把握,未来可以开创。”这句话,突出了两岸亲情在抚平两岸历史伤痛中的作用,也体现出对于台湾同胞的理解与信赖,更展现了直面现实和未来的勇气与决心。对于两岸交往面临到的困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任重道远,需要加深两岸同胞相互信任。同胞有了互信,很多难题就容易找到解决办法。”这句话没有使用华丽的辞藻,却讲透了互信在克服两岸困难中的重大价值与作用。对于两岸青年交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两岸青少年身上寄托着两岸关系的未来。要多想些办法,多创造些条件,让他们多来往、多交流,感悟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潮流,感悟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趋势。”这句话用四个“多”表达了增加两岸青年交往的殷切希望和具体要求,又用两个“感悟”,如同长辈一般,向两岸青年道出了交往时应当注意的要点和目标,极具启发性。这些话语,目的明确、语言朴实、情真意切,表现出习近平总书记对于两岸强化交往、实现心灵契合的希望,在平凡的话语中直指人心。
在两岸交往中,台湾民众的复杂心态是达致心灵契合必须考量的重要因素。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讲话中,表达了对于台湾民众复杂心态的认知与理解。在2014年2月18日会见连战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论是几百年前跨越“黑水沟”到台湾“讨生活”,还是几十年前迁徙到台湾,广大台湾同胞都是我们的骨肉至亲。这段话一方面回顾了台湾民众从大陆迁徙至台湾的历史,表明两岸的血脉联系,另一方面也展示了大陆对于台湾民众艰辛岁月的认知,体现出对于台湾民众的真切关心与关怀。同时,习近平总书记还指出:“台湾同胞因自己的历史遭遇和社会环境,有着自己特定的心态,包括特殊的历史悲情心结,有着强烈的当家作主的‚出头天‛的意识,珍视台湾现行的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希望过上安宁幸福的生活。将心比心,推己及人,我们完全理解台湾同胞的心情。”台湾民众的“出头天”意识,在相当长的时期是一个敏感话题,涉及岛内本土主义思潮和台湾意识等复杂问题。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直面问题,直抒胸臆,表达了对于台湾民众特殊情绪的理解与宽容。
习近平总书记对台系列论述中,类似于上述朴实无华却情感充沛的语句俯拾可见,情真意切者有之,言辞恳切者有之,嘘寒问暖者有之,传递出对于两岸民众交往的关心与关注,传递出对于台湾民众的关怀与关切,是大陆对台湾地区以及台湾民众情感的真实写照。
引经据典:在中华文化语境中凸显同胞情
中华文化是两岸同胞共同的精神财富。台湾民众对于中华文化的传承与情感是“与生俱来、浑然天成的,是不可磨灭的”。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视中华文化对于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要意义。多个讲话中,都提到了文化的重要性。特别是2016年11月1日会见洪秀柱时,将“共同弘扬中华文化”作为发展两岸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出“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植根在两岸同胞内心深处,是两岸同胞的‚根‛与‚魂‛。”习近平总书记的对台系列讲话,不仅强调中华文化的重要性,而且身体力行,引经据典,在中华文化语境中凸显两岸的同胞情。
“兄弟同心,其利断金”,源自《周易·系辞上》,原文为“二人同心,其利断金”,意思是兄弟二人团结起来,凝聚的力量就像锋利的刀一样能够切断金属。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使用了这句表述,形象地描绘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对于两岸的重大意义。用“兄弟同心,其利断金”来表述两岸关系再贴切不过了:1、“兄弟”描绘了两岸天然而成、不可磨灭的亲缘关系,与“两岸一家亲”等标识性概念相呼应,是对于两岸历史渊源的总结;2、“同心”又包含了对于两岸在现实层面结束政治对立,协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期盼;3、“其利断金”表现出两岸携手对于中华民族长远未来的重大意义。“兄弟同心,其利断金”,贯通两岸历史、现实和未来,表达了对于两岸民众携手团结的希望。
“守望相助”,出自《孟子.滕文公上》,曰“乡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2月18日会见连战时指出:“不管两岸关系历经什么沧桑,两岸同胞始终心心相印、守望相助。”守望相助,十分形象地描绘了两岸隔海相望的情境,也表现了两岸始终同属“一个中国”的场境,又揭示了两岸无惧风雨、相互扶持的意境。情境、场境和意境同归于“守望相助”的中国传统文化话语中,温馨之间更见真情。
“虑善以动,动惟厥时”,出自《尚书.说命》,意指考虑妥善而后行动,行动应当适合它的时机。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5月4日会见朱立伦时,引用了“虑善以动,动惟厥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两岸长期存在的政治分歧和难题,国共两党都要勇于面对,汇聚两岸同胞智慧,积极探索解决之道。双方可以在一个中国原则下进行平等协商,作出合情合理安排。关键是要‘虑善以动,动惟厥时’。”习近平总书记的这句话,目标指向明确,就是国共携手解决两岸间敏感而复杂的问题,特别是政治分歧和难题。
对于解决这些问题,中国大陆一直主张在“一个中国”框架内,通过平等协商,作出合情合理的安排。在此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使用“虑善以动,动惟厥时”,对于解决两岸政治问题提出了新的要求和应对方法:1、解决两岸政治问题,应当把握历史大势,考虑周全,不可草率为之,更不可枉顾历史趋势形成不具有现实可能性的方案;2、推进两岸政治问题的解决,在具体操作上应当把握时机,不可错过最佳的历史机遇。这句话暗含着对于国民党积极采取行动,为解决两岸政治问题积极行动的希望,也表达着中国大陆对于国共交往的战略底线所在,如“草蛇灰线、伏脉千里”的意蕴,发人深省,意义深远。
习近平总书记对台系列论述的用典,能够把握经典语句的原意,又在此基础上适当引申与改造,使之更加符合两岸关系的实际需要,既坚持经典语句的本意,又能藉助具体的环境情势暗含引申义在其中,使得经典语句的效果获得升华。
结语
总体而言,习近平总书记对台系列论述不仅立意深刻、内容丰富,而且对于语言艺术的拿捏也十分到位。语言的内容与形式获得了高度的统一与完美的融合,十八大以来对台工作的新战略、新思想和新理念,在语言艺术的使用和发挥中,更具感染力和说服力,也更能为两岸民众特别是台湾民众所认知和接受。习总书记对台系列论述的语言艺术,已经和其中深邃的战略思想一样,成为理解习近平对台战略思想必不可少的环节,值得进一步思考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