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国土资源报数字报:土地出让年限未满不能申请续期
国土资源报数字报:土地出让年限未满不能申请续期
土地出让年限未满不能申请续期
《法制周刊》编辑部:
1993年,两房地产开发商以出让方式取得了一宗国有土地使用权,使用年限为70年。因经济纠纷,2007年剩余的56年土地使用权被法院拍卖,竞得人M公司开发了房地产项目并开始出售。购房人认为该宗国有土地使用权年限应从2007年开始计算,否则就少了14年的使用期限,开发商M遂向我局申请想再补交14年的土地出让金。我局在处理此事时并没有找到相关的法律依据,请问,能为其办理续期手续吗?
河北省三河市国土资源局
河北省三河市国土资源局:
你局提出的问题中,开发商M想将土地使用权年限续期至最高年限,这种想法表明开发商M有维护商业信誉的诚意,但根据目前的法律规定无法操作。
国有土地使用权依法是可以转让的,法院拍卖也是转让的一种方式,每一次转让都是转让剩下的年限的土地使用权,每一次的竞得人都会变更土地使用权人。但《国有土地出让合同》所载土地使用权有效期截止时间是不变的,这是由《国有土地出让合同》性质决定的。
《国有土地出让合同》属于行政合同的一种,行政合同不受《合同法》的调整。《国有土地出让合同》是土地行政管理部门履行土地管理职责,实现土地管理目标,与管理相对人经过协商一致所达成的协议。《国有土地出让合同》具备以下特征: 一是合同双方地位是不平等的,土地行政管理部门既是合同的一方,又是合同的管理者;二是行政合同是行政管理的一种方式,目的是执行行政管理公务,是行政管理文书;三是合同双方协商一致后,该合同是行政管理部门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体现,内容不得更改;四是只有行政管理部门有权根据管理需要单方解除或变更合同,管理相对人如开发商M则没有解除行政合同的权利;五是行政管理部门不能随意解除或变更合同,只有当合同的履行无法达到行政管理目的时,才能单方解除合同,这体现了合同的严肃性。因此,本案中,行政管理部门有单方解除行政合同的权力,但必须以法定的“公共利益的需要”为由。不满足这一要求,是不能单方解除行政合同的,否则就是违法。
本案中,开发商M要求续期只能等待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约定的使用期限届满,因为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年限只有上限没有下限。根据《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第十二条的规定,居住用地土地使用权出让最高年限是70年。该《条例》第四十一条同时规定,土地使用权期满,土地使用者可以申请续期。需要续期的,应当依照本条例第二章的规定重新签订合同,支付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并办理登记。本案中,续期申请应当自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约定日期开始计算,即1993年开始的70年之后,现在无法申请续期。
由于从1990年国有土地使用权进行出让到现在,居住用地土地出让合同已经到期的现象还没有发生,几十年以后土地使用权续期的出让价格怎么确定,以及业主的房屋折旧、拆迁等问题尚未出现,这些也都是无法预期的,现在还不可能提前出台相应规定。
此外,按照《土地登记办法》第八条的规定,两个以上土地使用权人共同使用一宗土地的,可以分别申请土地登记。就本案而言,该宗土地使用权是所有业主共同共有,所有业主应该持有相同截止日期的国有土地使用权证书。由于房屋出售不是一次卖完的,从开始出售房屋到全部卖完可能要持续很长一段时间,如果每一个业主都要求房屋与土地使用权最高年限保持一致,会造成国有土地使用权证书截止日期不同。这样一来,土地使用权届满后业主无法统一拆迁或者统一申请续期,开发商和土地管理部门将无法应对,对开发商、土地管理部门和业主都不利。
本刊特约顾问 陈战杰
第二篇:国土资源报数字报土地供给侧改革如何发力
国土资源报数字报土地供给侧改革如何发力?
土地供给侧改革如何发力?
核心提示
一年多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已初见成效。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要素,土地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也是难点。地方的实践已经展开,成效逐步显现。2017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土地供给侧改革如何进一步在“三去一降一补”中发挥更大作用,解决供什么、供给谁、怎么供的问题至关重要。
本报记者 薛 亮
说起移房上坡,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区村民韩根华连说了几个“好”。从“只有黄泥路,没有水电暖;污水排农田,臭气直冲天”的黄泥埂,到“绿树掩映、粉墙黛瓦、江南气足”的东湖畈,老韩一家的变迁反映出的不仅仅是农村生产生活以及生态环境的变化,更是浙江省土地利用方式的根本转变。
而这,仅仅是土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地方实践之一。
从2015年11月10日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概念,到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明确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再到今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报告中指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初见成效”,一年多以来,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蓝图逐渐步入现实。土地是国民经济发展基础资源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也是难点。无论是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助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还是着力振兴实体经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处于供给端重要位置的国土资源管理工作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姜大明部长在2017年全国国土资源工作会议上明确,今年国土资源工作深入推进“三去一降一补”将有实质性进展。
这是一场事关全局和长远的攻坚战,如何将改革任务落到实处?土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如何发力?
供什么——
提高土地供应能力,完善供应方式
韩根华一家的变化得益于“建设山上浙江、发展生态经济”的发展理念,这也是浙江省从2015年开始的“坡地村镇”建设的基本原则。当地通过充分利用林地、园地及未利用地,依山就势、点状开发推进村镇建设,减少了对平原优质耕地的占用,减轻了对耕地占补平衡的压力,有效拓展了城乡建设用地空间,提高了建设用地有效供给。
浙江“坡地村镇”的实践,给出了土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能够“供”什么的答案之一,那就是通过盘活存量建设用地、鼓励使用荒废土地等方式方法,稳定用地供应,提高土地供应能力,这对于提升土地配置效率,全面提升经济效率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说到盘活存量、提高土地供应能力,就不能不提广东城镇低效用地的开发。从2008年广东先行先试,到2013年国土资源部扩大试点范围,确定内蒙古、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江西、湖北、四川、陕西等10个省(区、市)开展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近年来,我国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的实践在各地如火如荼开展,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广东的“三旧改造”所产生的效益也是显而易见的,它不仅促进了节约集约用地,增强了科学发展的用地保障,更是有效带动了社会资本投资,扩大了城乡就业,刺激了消费需求,增强了经济发展动力。据广东省调查统计,全省370多万亩城镇低效用地,改造后可节约的土地超过100万亩,相当于全省4年的新增建设用地规模。
此外,以供地结构优化引导产业结构的调整,也促进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在广东全省已完成的改造项目中,产业结构调整约占70%,一大批规模小、效益差、能耗大的企业被低能耗、低污染、高附加值的优质项目或者“互联网+”、健康医疗等新产业、新业态所替代。同时,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功能更加完善,使得城市更加宜居。
但也不可否认的是,当前我国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也面临着土地权利关系复杂、激励措施不够、历史遗留问题多等制约因素。
2016年11月,在总结、提炼广东“三旧改造”经验的基础上,国土资源部印发《关于深入推进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指导意见(试行)》,鼓励原国有土地使用权人通过自主、联营、入股、转让等多种方式对其使用的国有建设用地进行改造开发,并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原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人积极参与。
国土资源部有关负责人指出,上述文件在指导思想中突出了“鼓励土地权利人自主开发,鼓励社会资本积极进入”,改变了单纯由政府主导低效用地再开发的状况。
此外,2016年3月,国土资源部还出台了《关于支持钢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要求对煤炭、钢铁等产能过剩行业新上项目一律停止办理供地手续,同时,加快“僵尸企业”分类有序处置,盘活产能退出企业存量土地,以严控产能过剩企业用地,积极盘活存量用地。
专家指出,解决“供”什么的问题,就是要通过规划土地利用空间结构,为市场机制配置土地提供基础,提高土地配置的可持续性。同时,要通过提高市场的决定性,明晰产权主体和界定农民财产权利,建立城乡统一土地市场,保障合法权益,提高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率与社会公平。
除了盘活城市存量建设用地以外,在城市增量用地供应上,从2015年1月开始进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中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工作,也在探索由村集体经济组织作为土地供应主体来疏导新增建设用地的供应。
供给谁——
支持新产业新业态,助推产业结构优化
在解决了“供”什么的问题之后,就要考虑这些“来之不易”的土地应该“供”给谁。
“充分发挥农村的独特优势,深度挖掘农业的多种功能,培育壮大农村的新产业新业态,推动产业融合发展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撑,让农村成为可以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这是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关于培育壮大农村新产业新业态的重要表述。
其中明确,允许将村庄整治、宅基地整理等节约的建设用地采取入股、联营等方式,重点支持乡村休闲旅游、养老等产业和农村三产融合发展,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促进农业农村发展由过度依赖资源消耗、主要满足量的需求,向追求绿色生态可持续、更加注重满足质的需求转变。
作为全国首个全域旅游创建省,海南在解决围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等农村新业态土地供给问题上的做法,也恰恰契合了中央的这一要求。
白沙县罗帅村位于海南中部生态核心区鹦哥岭,这个黎族村庄共有52户村民,世代居住在风景秀丽的大山上,村民以种植橡胶为生。2010年5月,当时白沙县引进海南天涯驿站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试图开辟一条乡村旅游和民房改造相结合的农村建设新模式,以此实现农村经济的新增长和农村人居条件的改善。
当年8月25日,罗帅村铲起了整村民房改造第一锹土。这里原有的25亩宅基地,在政府指导下进行了重新规划,而规划后的宅基地仅占用约12亩,整理出13亩村庄建设用地,其中10亩用于企业建设汽车旅馆和休闲生态酒店,另外3亩用于建设约100个生态停车位。
研究海南省的做法可以发现,虽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全新表述,但在实施差别化土地政策等方面,各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开展的实践已经和此前中央部署的一系列改革目标高度重合。
2015年9月,国土资源部联合五部委下发了《关于支持新产业新业态发展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用地的意见》,明确提出各地应以“先存量、后增量”的原则优先安排新产业用地供应,对于新产业发展快、用地集约且需求大的地区,可适度增加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以重点保障新产业、新业态用地。
同时还指出,要鼓励对新产业、新业态用地采取租赁方式或先租后让、租让结合的方式供应土地,租赁期满符合条件拟转为出让土地的,可以协议方式办理出让手续。先租后让、租让结合方式符合企业成长期的用地特点,既能降低用地成本,又有利于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这部文件的出台,可以说是以土地利用方式转变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优化的重大举措,也为土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供给方向奠定了基础。
在这份意见的指导下,上海市在《“中国制造2025”上海行动纲要》中提出,要加快实施腾出土地再利用政策,为新兴产业发展腾出土地和资源环境空间;统筹工业用地指标重点用于经认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四新”经济项目用地需求,并向重点园区和重点区倾斜;实行工业用地全生命周期管理,鼓励工业用地长期租赁和“租让结合、先租后让”。
广西厅也提出了“三优先”政策,即采取优先安排指标、优先保障用地、优先享受政策等措施,优先支持生态产业园区享受低丘缓坡、工业用地上山、未利用地开发等土地利用政策,提高园区资源配置效率和经济绿色化程度。
此外,近年来,各地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也通过实际行动,为助推产业结构优化顺利推进添砖加瓦。例如:山东省支持各地各部门收购或长期租用符合条件的商业房、写字楼,改造为中小学、幼儿园、养老院用房;福建省允许部分商业办公用地可转商住用地,支持房地产企调整产品结构,将库存商品房转为企业总部、软件产业、电子商务、文化地产等,并享受有关政策优惠;云南省建立健全农业农村发展用地保障机制,鼓励以村庄整治、宅基地整理等节约的建设用地入股、联营发展农村产业,等等。
可以看出,各级国土资源部门在解决土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供”给谁的问题上,坚持以改善民生供给为导向,努力通过推进改革优化民生供给结构、提高民生供给质量,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怎么供——
差别化供地,优化土地供应结构
既有保也有压。
“化解房地产库存”是201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的五大任务之一,也是土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一环,更是群众热切关注的焦点问题。
怎样通过土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让房子回归居住属性,成为各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亟待解决的问题。
1月12日,姜大明部长在全国国土资源工作会议上强调,要进一步落实好已有国土资源政策措施,结合新情况新问题完善配套政策,在“三去一降一补”中发挥更大作用。
对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之年的房地产去库存工作,姜大明指出,要坚持分类调控、因城因地施策,优化土地供应结构,支持房地产库存大的城市对未开发房地产用地依法进行合理调整,用以发展社会民生项目或国家支持的产业项目。
其实,早在2015年3月,国土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就联合下发了《关于优化2015年住房及用地供应结构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强调要以分类调控、因地施策为指导,合理确定新增住宅用地规模,控制好住宅用地供应的规模、布局和节奏。
上述文件首次将住房供应结构、土地供应结构联动调整,提出房地产供应明显偏多或在建房地产用地规模过大的市县,可以将商品住房调整为保障房,将尚未开工建设的商品住宅用地调整为保障性住房用地、养老服务业等用地,为住房供地结构调整,消化过剩库存,稳定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提供政策支持。这也可以被认为是“化解房地产库存”政策的“晴雨表”。
中西部以及部分三四线城市,尤其是县级市,是我国房地产去库存的重要战场。用足土地政策,打通棚改与去库存之间通道等,成为各地今年利用土地杠杆去库存的普遍之策。
安徽省将去库存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结合起来,落实进城落户农民住房保障政策,并强调在三四线城市商品住房去库存的同时,采取有效办法消化商业地产库存;河北省将去库存与促进人口城镇化、棚户区改造和保障性住房建设结合起来,既要抑制投机,又要支持城镇居民改善性住房需求;河南省要坚持规划引导,有序发展房地产业,加快构建市场配置与政府保障、自助购买与市场租赁相结合的住房体系,支持机构化、规模化租赁企业发展;湖南省将实行房地产用地分类调控,保障性住房用地应保尽保,对房价上涨过为迅猛的城市增加土地供应,提高住宅用地比例。对房地产库存量过大的城市暂停新增房地产用地,促进房地产去库存。
今年两会期间,姜大明在“部长通道”回答关于建立促进房地产平稳健康发展的土地供应基础性制度时着重指出,“住宅用地是保障住有所居的,不能拿来炒作囤积”,要进一步规范土地市场秩序,遏制炒作土地的投机行为;对不同地方“分类指导、因城施策”,对重点城市“一城一策、靶向治理”,房价上涨压力大的城市要合理增加住宅用地供应,去库存任务重的城市要减少甚至暂停住宅用地供应;要调整土地供应结构,合理提高住宅用地比例,以市场配置满足多层次住房用地需求,对保障性住房用地实行应保尽保等等。
此外,在去产能方面,按照国土资源部2016年3月出台的《关于支持钢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要求,山西、内蒙古、河北等资源大省纷纷在过剩产能项目上严把土地关口,加大监督检查,持续抓好闲置土地处置清理等举措,防止已经化解的过剩产能死灰复燃,全面提高了土地使用效率。
“深化之年”,土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总攻的号角已经吹响。
第三篇:工伤报销申请有些情况不能报,广州社保您应该知道的几点
工伤报销申请有些情况不能报,广州社保您应该知道的几点 《社保法》第三十七条规定,职工因下列情形之一导致本人在工作中伤亡的,不认定为工伤:
(一)故意犯罪;
(二)醉酒或者吸毒;
(三)自残或者自杀;
(四)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询***
在工伤鉴定上,以前属于过失犯罪造成死亡或伤害的都不算工伤,而这次仅提出故意犯罪的不认定,过失犯罪的仍然属于工伤范畴。那么,职工违反单位内部规定的制度,在上下班途中受到伤害算不算工伤呢?从单位回父母家的途中受到伤害算不算工伤呢?这些都算工伤。此外,单位组织的体育活动中受到伤害也同样算工伤。
在单位实习或是聘用退休人员就业的,其在工作中发生事故伤害算不算工伤呢?这两种情况依据相关的法规将按照民事诉讼进行处理。用人单位应当给这两类人参加意外伤害保险,减轻用人单位风险。
社保法的具体规定不是一朝一夕能弄懂的,而对于企业来说不了解社保法是危险的。在时间、成本和社保处理上取得相对的平衡,最好的解决方式是找专业的社保代理帮忙。
《广东省劳动保障事务代理暂行办法》第二条规定“本暂行办法所称的劳动保障事务代理,是指劳动保障事务代理经办机构(以下简称代理方),根据协议,接受用人单位或劳动者个人的委托(以下简称委托方),在一定期限内为委托方代管劳动者个人档案、劳动人事、社会保险等劳动保障事务的行为。”
由此看来,“社保代理”是企业解决员工社保福利的最好方法,也是未来企业用工和劳动者个人享受社保的方式之一。
社保代理的内容:企业社保年审;社会保险补缴;企业信息变更;个人信息变更;减员手续办理;增员信息采集;编录采集系统;领取;明细月报制送;保险关系转移;退休手续协办;医疗费用报销;员工工伤认定;养老保险领取;生育津贴申领;失业金申领;残疾人保障金缴纳;录用退工手续(办理劳动用工手续);企业劳动年审。
广州骏伯人力资源有限公司
联系人:黄武冰先生
联系电话:***
办公QQ:957206073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中山大道西140号华港商务大厦803号
第四篇:国土资源报数字报强化协作推进行政公益诉讼 提升国土资源依法行政水平
国土资源报数字报强化协作推进行政公益诉讼 提升国土资
源依法行政水平
江苏省人民检察院、省国土资源厅联合发文
强化协作推进行政公益诉讼 提升国土资源依法行政水平
本报讯(记者
王旭雁
通讯员
齐晓玉)日前,江苏省人民检察院、江苏省国土资源厅联合印发《关于共同推进行政公益诉讼不断提升国土资源依法行政工作水平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全省各级检察机关和国土资源部门规范履职、强化协作,加强对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的保护,提升国土资源部门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共同推进行政公益诉讼。
作为全省首个规范行政公益诉讼的文件,《意见》以法治国土建设为目标,以检察监督为手段,以制度建设为重心,创新建立了共同推进国土资源行政公益诉讼的基本框架。同时,明确了行政权源头治理原则,检察权行使的稳健原则、合法性审查原则和自行救济优先原则,厘清了检察权和行政权的行使边界;要求国土资源部门主动和检察机关建立双向沟通机制,并对行政公益诉讼的提起、整改的标准和程序进行明确;要求建立行政公益诉讼联席会议机制,并完善执法联动机制和“两法衔接”联席会议制度,健全了部门沟通协调机制。
《意见》明确,国土资源部门要严格执行重大决策程序规定,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对于问题比较集中的领域,如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国有资源保护等,要纳入制度化、规范化管理轨道,突出源头治理。检察机关在履行监督职责时,要在法律的框架内积极稳健履职,推动行政机关依法履行行政职能;要坚持合法性审查原则,对行政机关行使自由裁量权以及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理不做实质性审查;要坚持行政机关自行救济优先原则,尊重行政权运行规律。
《意见》要求,着力建立问题整改的基本导向,国土资源部门收到检察机关诉前程序检察建议书后,要积极与检察机关沟通协调,同时要将落实情况及时向当地政府和上级国土资源部门报告。在检察机关提起行政公益诉讼后,国土资源部门仍应继续推动整改落实相关问题。检察机关要规范履职,尤其在办理诉前程序案件时,要加强与国土资源部门沟通,确保案件事实认定清楚,使用法律正确。
《意见》强调,检察机关和国土资源部门要积极建立行政公益诉讼联席会议机制,共同深入研究行政公益诉讼相关理论、实践问题,在业务指导、证据调取上加强配合,在新问题、新要求上加强协商,形成工作合力。完善执法联动机制和“两法衔接”联席会议制度,健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信息共享、案件通报、案件移送制度,完善信息共享平台,共同打击国土资源领域违法违规行为。
背景链接
行政公益诉讼是指人民检察院在履行职责中发现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国有资产保护、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等领域负有监督管理职责的行政机关违法行使职权或者不作为,造成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受到侵害,公民、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由于没有直接利害关系,没有也无法提起诉讼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供行政公益诉讼。
为加强对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保护,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决定:授权最高人民检察院在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国有资产保护、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等领域开展提起公益诉讼试点,试点地区确定为北京、江苏等13个省(区、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