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学生的厌学现象进行摸底调查 孙慧玲
对学生的厌学现象进行摸底调查
我们首先对1——4学年的学生进行了学习情绪调查问卷,整理出六大厌学倾向的成因。
1、基础薄弱,难以为继。
2、智力落后,能力缺失。
3、学法不当,效率低下。
4、环境不适,缺乏学习动机。
5、意外受挫,一蹶不振。
6、压力过大,不堪重负。
我们都了解了班级学生厌学的现状,归结发现了原因,做了小结,为下一步的深入研究明确了方向。
针对以上六种成因,我们将采取以下对策:
(一)教法新颖, 灵活激趣。
记得有人说过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有关研究表明:在学习过程中,学习兴趣有时能弥补智力发展的不足。我们也经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学生有兴趣,他便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去,因而,教师在教学时应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努力创设教学情境,善于利用多媒体优化教学过程,充分运用启发式、发现法小组合作探究法进行教学,精心设计各种有创造性有意思的作业,如儿歌、猜谜、绘画、表演、游戏、竞赛、收集等多种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激发他们学习兴趣。
(二)体验成功,促进迁移。
俗话说:“赞美如阳光,惩罚如利剑。”频繁的惩罚会使学生变得自暴自弃,胆小懦弱,伤及自尊,甚至引发逆反心理。而成功的体验
能帮助学生赢得赞美,带来欢乐。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的:“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因而,教师应想方设法发掘学生身上的潜力,鼓励其发挥特长,帮助其获得成功的体验,继而促进其动机的迁移。
(三)辅导搭桥,弥补缺陷。
对于那些知识上有漏洞的学生,我们可以采取课外辅导的方式为其搭桥引渡,使其学有所得,学有进步,从而重新唤起他们对学习的兴趣。而对于那些智力落后有能力缺陷的学生,我们除了激发其学习积极性之外,还应采用小步子程序对其进行训练,让其充分练习,不断巩固,以奖励为主,强化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多鼓励以增强其自信心,以达到克服缺陷、提高效果的目的。
(四)多方配合,优化环境。
教育是学校、社会、家庭的共同责任。三者组建的大环境对学生的学习有熏陶和约束作用,因而协调各方面力量,为他们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显得尤其重要。作为教师,尤其是班主任,除了在学校努力创设一个平等和谐的宽松环境,培养良好学风之外,还应主动与家长加强联系,帮助家长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提醒家长注意克服自身不良嗜好(如赌博等),以身作则,营造学习气氛;家庭成员内部应相互配合,密切校家联系,帮助学生克服自身缺点(如摒弃依赖心理)。值得提出的是,让学生拥有宽松环境固然重要,但我们同时也要把握好“弹簧”原则(即一定的压力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是必要的,但这种压力不能超出孩子的心理承受范围),注意给学生保持适度的
压力,让他们学习有冲劲。
(五)指导学法,培养习惯。
法国的贝尔纳曾经说过:“良好的方法能使我们更好地发挥运用天赋的才能,而拙劣的方法则可能阻碍才能的发挥。”事实上,许多成绩不佳的学生往往是因为学法不当。古人云:授人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则终生受用无穷。可见教师教给学生一定的学习方法,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技巧、科学的学习方法,使之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相当重要的。如可让学生了解细胞疲劳周期,明确学习时间与效率之间的关系,知道轮换用脑、心情轻松可提高学习效率;复习时应把握适度超量原则;学会意义识记,知道利用凌晨、睡前等最佳记忆时间进行强化记忆;采用间隔学习可排除记忆内容之间的相互干扰;能够运用注意规律指导学习;学会进行注意力自我训练等。需要特别对学生指出的是,无论何种学习方法,一定要适应学习的特点,适应自己的身心特征,切不可削足适履。
(六)心理辅导, 健康向上.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今社会,心理健康问题已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而愈来愈多的因学生心理问题引发的恶性事件也令人触目惊心。厌学实际上就是一种心理问题,要想杜绝此类现象,必须培养学生具有健康的心理。首先,要培养学生保持健康的竞争心理(乐观、积极、向上),正确面对失败,正确对待分数。其次,要让学生增强自信心(可用“自我暗示法”进行训练)。再次,要帮助学生去除苛求心理,不苛求自己也不苛求他人。尤其是那些因不喜欢老师而厌恶
学习的学生,应确立适当的向师心理,当然,教师也应以增加活动、加强交往等各种方式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及时发现问题,积极帮助学生消除偏见,做到以情感人,以事实说服人。
六、课题研究与课堂教学相结合。
本学期,我们在5月份进行“优化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预防厌学”课题研讨课的听评课活动。每位实验教师都要参加上课听课、评课。对于课堂教学提出了具体要求:
1、教师要构建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和学生建立平等、亲密、和谐的师生情感关系。
2、从教材的实际出发,依次确定教学目标、容量、重点、难点、方法、节奏等,课堂上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学习情绪,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
3、教师上课精力充沛,情绪饱满,表述准确、清晰、流畅;要善于运用激励性评价语,让学生体验到学习成功的乐趣。
在活动中,涌现出了一些精彩的课堂教学: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们通过多媒体的恰当运用来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其中,刘美玲和王敏老师都设计了去春游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游玩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的学习效果非常好。张琦和程庆丽老师的课上,给学生提供合作探究的学习机会,真正体现了学生全员参与学习。段小南和郭昊老师,十分注重自己的评价语言,不同的学生给予不同的评价,让学生在课堂上享受学习成功的乐趣。通过这次研讨课活动,使年轻的实验教师在听评课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真正达到了科研带动教研,促进学校发展的目的。
七、注重科研成果的积累
学校鼓励教师积极参加课题成果的评选活动,上学期我们的8位实验教师的课题论文获奖,其中有一篇获省一等奖,二等奖三篇,三等奖四篇。我们把教师的获奖论文订集成册,争取每学期都积累一本教师的系列研究成果。本学期,我们还参与了《愉快的课堂教学》案例的投稿活动,每位实验教师都撰写了自己愉快教学的案例,通过召开案例交流会,让每教师分享研究成果。
下学期,我们将要收集和整理一些关于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小故事,把它们编辑成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对有厌学情绪的学生进行指导。
八、研究中的困惑
1、由于厌学学生的进步是比较缓慢的,教师怎样利用课堂这个主阵地来对学生进行矫正?
2、心理辅导是研究必要的措施,但是教师对学生的心理辅导方法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
3、在繁忙的教育教学中,如何创造性的开展研究工作,而不是成为教师的一种负担?
今后,我们还将进行深入的行动研究,针对与存在的困惑和不则足充分发挥个人研究和合作研究的优势,早日探索出一套科学、有效的小学生厌学情绪的预防方法,帮助每位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以健康的学习心理去收获知识的硕果。
第二篇:学生厌学现象的调查
农村初中生学习现状的调查问卷
同学们:你们好!为了能够准确地了解农村初中生的学习情况,我们设计了此问卷,希
望大家能支持与配合我们的调查。您的回答很重要,此调查做不记名调查,请放心填写,谢
谢合作!
一、选择题。
1、你所在的年级是()
A.一年级B.二年级C.三年级
2、你是独生子女吗?()
A、是B、不是
3、你是否经常觉得学习压力很大?()
A.是的B.一般C.没感觉
4、你有过放弃学习的想法吗?()
A.经常有B.没有C.偶尔会有
5、你经常拖欠作业吗?()
A.会B.偶尔会C.从不拖欠
6、你学习的目的是()
A..为自己的前途B.父母之命难违C.大势所趋D.自己的兴趣
7、你初中毕业后有何打算?()
A.继续升读高中B.外出打工C.没想过
8、你是否有一个好的学习方法?()
A.有B.没有C.不知道
9、你觉得什么时候最不想学习()
A.考试成绩不理想B.老师的批评
C.家庭父母争吵D.自己的心情不好
10、你父母的文化程度是?()
A.没上过学B.小学C.初中D.高中和高中以上
11、你认为自己不想学习的原因有(可多选)()
A.基础差,想学力不从心B.怕吃苦C.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D.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E.自制力差F.经过努力成绩仍提不高,没
有信心
12、你认为家长的哪些行为使你不想学习(可多选)()
A.家长不关心自己的学习
B.家长外出打工,没时间教育孩子
C.家长对孩子提出不切合实际的要求
D.家长过分溺爱孩子
E.没有,学习是自己的事
13、你认为在学校有哪些因素使你不想学习(可多选)()
A.课程太单调,只开设与升学有关的课程
B.学习负担重,作业多
C.学校生活枯燥乏味,课外活动少
D.老师管得太严,上课照本宣科
E.没有,学习是自己的事
14、现在社会上的诱惑很多,你认为哪些诱惑使你不想学习。(可多选)()
A.看电视B.上网,玩网络游戏C.玩手机D.听MP3、MP4
E.看色情小说F.QQ聊天
二、你认为怎样才能使自己热爱学习?(提一两点意见)
第三篇:职业学校学生厌学现象调查及分析
职业学校学生厌学现象调查及分析
随着近几年响应国家提高人口素质的号召,我国各类学校都在不断扩招,其中技术学校作为为国家、为社会输送大批实干人才的培训基地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技校学生质量的好坏对国家的建设有着关键的作用,但近些年来技校学生却普遍存在着厌学的现象。为了找到学生厌学的真正原因,提高技校学生质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输送更多优质人才,在2013年11-12月,我们从我校不同专业的学生中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进行问卷调查,并对相应代课教师及班主任进行问卷调查。调查方向主要为出勤情况、课堂情况、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学习动机等。本次调查实际发放学生问卷60份,收回问卷60份,有效问卷60份,回收有效率达100%。其中,女28人,男生32人。发放教师问卷30份,收回问卷30份,有效问卷30份,回收有效率达100%。
第四篇:对初中学生带手机现象的调查
对初中学生带手机现象的调查
上海市实验学校王幼红
一、问题的提出
某日在课堂上讲课的时候,突然学生中间传来一阵手机铃声,全班同学的目光一齐转向发出铃声的地方,一位男生慌忙站起来说:“老师,对不起,我忘了关机”。接连几堂课都被学生所带的手机所影响,这一系列突发事件引发了我对本校初中学生带手机现象的思考,我从自己任教的五、六、七,三个年级六个班的学生入手,开展了对初中学生带手机现象的调查。
二、问题的研究
1、究竟有多少初中学生带有手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手机成了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通讯工具,中学生们拥有手机已不再是个别现象,越来越多的中学生成了“手机一族”。据对任教六个班所做的调查,拥有手机的比例如下:
班级人数有手机学生所占比例家长主动给的向家长要的自己买的 亲戚送的 五(1)331339.3%4513 五(2)311238.7%4620 六(1)321546.5%6423 六(2)341750%8513 七(1)332066.7%11423 七(2)341955.8%10333 从调查可以看出,初中学生已经有将近一半左右的学生拥有手机,且年级越高,拥有的手机数也越多。分析学生拥有手机的原因:有的家长因为在外地经商或因工作关系需经常出差,为了方便与孩子联系主动该孩子配了手机;有的家长是因为经不住孩子的纠缠或是得到孩子的保证后才给买的;有的家长不同意给孩子配,孩子自己用压岁钱瞒着父母买了手机;有的是长辈、亲戚在节假日,特别是孩子的生日时,作为礼物送给孩子的。加上现在手机和话费越来越便宜,这样一来,中学生“手机一族”日渐壮大,成为了校园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2、手机在初中学生中派什么用场?
当面问学生带手机主要有什么用途时,绝大多数的同学回答:“便于跟家长联系。”一部分同学说:“有助于放学后与同学联系。” 当问到带手机到学校是否会影响学习时,几乎98%的同学回答说“不会 ”,并说只要上课时不让手机铃声响起来就行了。但从对所教六个班的问卷调查看,其实,中学生带手机主要不是方便与家长、同学联系。
与家长联系发短信息玩游戏闲聊追求时尚
五(1)37.5%52.1%19.2%43.8%6%
五(2)37.8%53.2%20.3%44.2%7%
六(1)36.9%50.7%20.8%43.6%8%
六(2)35.3%49.8%18.6%40.9%9%
七(1)40.3%55.4%23.5%45.4%11%
七(2)41.2%53.1%22.4%42.7%9%
从上表情况可以看出,初中学生带手机主要是用来“玩”的,发短信息、打游戏、煲电话粥、互相攀比„„由于自控能力不强,容易沉迷于此而浪费大量宝贵的学习时间,荒废学业。这也是家长和学校最为担心的。
3、家长给孩子配手机的原因和心态?
在调查中发现家长给学生配手机有以下几种原因和心态:
(1)、家长主动给孩子买的。有的家长因为工作关系经常不在孩子身边,他们认为,只要孩子自觉,有了手机和家人联系更方便了,也不会影响到学习成绩。有的家长是作为孩子考试成绩优秀的奖励,给孩子买了手机。
(2)、孩子吵着要买的。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父母对他们疼爱有加,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总想满足他们的一切愿望。有的学生看到身边的几个要好的同学都已经买了手机,吵着要买一部。作为家长,怕孩子在同学中没有面子,经不住孩子的纠缠便给孩子买了。
(3)、长辈、亲戚送给孩子的。在调查中发现有一部分学生的手机是长辈、亲戚在过年、生日时作为礼物送给孩子的。做父母的碍于长辈、亲戚的面子,也不能过多干涉。
(4)、拒绝给孩子买的。在调查中有位家长告诉我,孩子一直吵着要买一部手机,但他始终没有答应。他是担心给孩子买了手机以后,会去和人家进行攀比,还有手机上传播的很多短信息都是一些低级庸俗的东西,怕孩子学坏。所以他支持学校禁止学生带手机。
(5)、有的家长给自己的孩子买了手机,但还是显得忧心忡忡。他们认为给孩子买手机的主要目的是在紧急情况下使用,例如,生病,路上摔伤,回家特别迟时,能与家长及时联系上。但买了以后又担心影响孩子的学习。
(6)、有的家长对孩子使用手机自有一套管理方法,他们每个月去预存一定数额的电话费,不准孩子电话费超过这个数额,每个星期还去打一张通话清单,检查是否有“可疑”的电话。他们认为只要管理得当,给孩子配个手机未尝不可。
4、学校、老师和教育界有关人士的态度?
学校和教育界有关人士对中学生带手机一般有两种态度,一种是主张明令禁止;一种是不提倡也不明确反对。一部分学校明文规定,禁止学生携带手机上学,并以“处分”来警告学生带手机入校园。他们认为,手机并不是必备的学习工具,完全没有必要带。而且调查发现,大多数中学生使用手机主要不是用来与家长联系,而是用来煲电话粥、发送短信息,也有将其作为玩游戏、上网、听歌的“迷你”电脑。既浪费了自己的宝贵时间也干扰了别人的学习和生活。并且有无手机,谁的手机好,在学生中诱发了攀比。另外,不少老师认为,手机是贵重物品,离开教室到别的地方上课,尤其是体育课安全存放是个问题,万一丢失怎么办? 他们一致认为学生在校园内用手机弊大于利,作为学生应该安安静静地读书,要和外界联系,校内也有电话,很方便。一部分学校不提倡中学生用手机,但也不硬性规定不准学生使用手机,采取既不提倡也不禁止的做法。学校没有禁止学生使用手机的必要的依据,中学生也有着自己的生活方式,使用手机是他们的权利,毕竟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为学生配一部手机对于家长来说并不是什么负担,有了手机以后,家长能够通过手机和孩子们联系,能更好地监管孩子;但手机对于没有经济能力的中学生来说,算是一种高消费,此外,手机还有很多其他功能,例如游戏、上网、收发短信息等,并不一定都适合中学生,因此学校不提倡学生用手机。象我们学校,对于学生使用手机没有明令禁止,但必须在不影响到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的前提下,如果学生在上课、开会或自习的时候使用手机,将会受到处理。
对于学生使用手机的问题,大多数老师都很难容忍,因为一些学生上课的时候悄悄地发信息,打游戏,影响了课堂纪律。但也一些老师认为,只要学生不在上课玩手机,是可以接受的。一位老师坦言,随着手机价格的下降,手机可能会像20多年前的手表一样逐渐为大家所接受,最初学生戴手表大家也有看法,后来就很正常了。
教育界有关人士认为,对于中学生带手机这种现象,应该一分为二地来看,既要看到有利的一面,也不能忽视中学生使用手机带来的不良影响。他们认为,总的来说中学生使用手机是弊大于利的,我们是不提倡中学生使用手机,但也不会硬性规定不准学生使用手机,因为缺乏必要的依据。
5、初中学生对带手机的态度?
有近50%有手机的学生反对学校干涉他们使用手机。有的学生认为,他们求学在外,拥有手机就方便与家人联系,使父母在家放心。有的学生认为,自己用的是父母换下来的手机,不用也是一种浪费。有的学生认为,国家又没有规定手机的使用人群和范围。手机属私人用品,只要上课时关机,下课时不影响他人,学校和老师就不应该限制我们使用。有的学生认为,学校禁用手机实际上起不到什么作用,学生还是照用,还不如大大方方放宽限制。当然,有一点学生的观点比较一致,就是如果有人因手机违反了校方纪律,应该接受处分。一些没有手机的学生比较支持学校禁止学生带手机来校,他们认为班级中带手机的同学的增多对他们有一定的影响。也有学生认为在学校没有带手机的必要,但外出活动时最好能带,以便有事情时与家人、老师联系。
三、问题的探讨
应该如何看待初中学生带手机的现象,从调查情况看,简单的禁止不是一个好方法,这样做容易引起学生心理上的反感,而且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手机价格的不断下降,话费越来越便宜,拥有手机的学生肯定会越来越多。但是,学校、老师、家长如果放任不管也是不负责任,毕竟,中学生带手机也会带来诸多不良影响。问题的关键是加强教育和管理,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如果缺乏自我约束,中学生使用手机的确是弊大于利的。但是,只要引导得法,对使用学生手机行为进行规范,中学生使用手机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样可怕。
第五篇:从大学生挂科现象审视大学对学生的考评制度调查-马克思实践调查报告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实践调查报告
从安阳工学院大学生挂科现象审视大学对学生的考评
制度调查
班级:12级—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网络工程1班B组
实践时间:2013年10月14日—11月10日
从安阳工学院大学生挂科现象审视大学对学生的考评制度
调查报告
摘要:挂科是全国各高校大学生中都存在的现象,还有这样流行于各高校间的一句谚语:“没有挂科的大学是不完美的”。真的是这样吗?通过这次对安阳工学院全体在校大学生挂科现象的调查,反衬出全国各高校都存在的问题,从回馈的信息中得这样的结果:高校大学生学习存在较大的问题,大学对学生的考评制度还存在这许多问题,学校安排的课程存在着许多不合理性。所以,有必要从新审视大学对学生的考评制度,及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关键词:大学生 挂科现象 考评制度 问题 审视
调查目的
本次调查的目的是从安阳工学院的学生挂科现象中发现现高校对学生考评制度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来改善这种现象。
调查对象
安阳工学院全体在校师生。
调查方法
问卷调查,实际交流。
本次实践调查,走访与问卷,分析总结出结论是:挂科是本校也是各高校大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而这问题的原因主要归结为:各高校的大学生普遍学习都存在的问题,各高校课程的安排缺乏合理性,大学对大学生的考评制度存在巨大的问题,我们不得不再一次认真审视大学的考评制度,进一步的改善它。
一、大学生挂科现象的原因分析
对于本次结果大体为:
本次调查中对随机抽取的学生中,有挂过科经历的人数比例为73%,其中挂了三科及三科以上的人数占挂科人数的31%,这是相当高的比例了。就男女生而言,在挂科生中,挂科的男女比例为33:17,男生的比例相当高。而就挂科的年级段而言主要集中在大一与大二,大三的挂科率稍低点。比较挂科的科目,有37%的人是挂在高数,线性代数,概率等数学科目上,有21%的人则是外语,而在史政,马哲,形政类挂科的学生也有14%,对于挂在专业课上也有11%,其余挂科则挂在了零星的科目上。调查中有一项是向学生问及老师是否会在考前划重点,有约为67%的学生表示有,24%的学生感觉和平时没两样,剩下则表示老师并没有画考点。与考前划重点对应就是平时老师上课赶进度的情况,有71%的学生表示都有遇到过老师赶进度的情况,其余的学生则表示没有明显的感觉老师在赶
进度。大学的活动大体比较多,当然其涉及活动的加分评优自然不在少数,有47%的学生表示有因加分和评优的想法才参加活动的,也有那么33%是因自己的兴趣和锻炼目的才参加的,也有那么少数学生对这些活动并不感冒。
挂科的人群中,成绩处于中等与中等以下的人挂科比较多,占有81%的比例。而归结挂科的原因最主要原因就是根本没把时间发在所学的科目上。在挂科的学生中,有41%的学生在平时课余发在学习上的时间还不足一个小时。而在平时的时间安排上,只有不足20%的学生表示会每天去自习,有35%偶尔回去自习,有那么19%的学生把大部分时间都发在了休闲娱乐上,其余的学生表示自己的时间安排并不固定。在问卷中问及挂科原因,学生所回馈的信息中87%的学生都有表明在挂科科目上发的时间太少,对这门课没兴趣,上课没精神,听课效率差等。也有少数学生表示压力过大,考试发挥失常,老师原因,沉迷网络游戏,谈恋爱误学习等。
而对大多数对卷子难易程度的回馈中66%的学生表示卷子一般,21%的学生认为卷子较难,剩下的则认为卷子较为简单。而面对挂科后的学生态度是与之类似,71%的学生更愿加强学习争取补考通过,18%的学生表示会多发点时间在学习上,尽量争取不挂,剩下11%学生表示无所谓。就是否应该增加期中考一项的回答,约有61%学生并不支持,剩下39%的学生表示支持或是无所谓。
接下来有几个问题的回馈信息比较有趣,其偏向性特别的大。
其一是:对于期末考试所采取的主要的复习方式。有76%表示平时比较少发时间,主要是靠考前突击复习。17%的学生会平时复习,考试轻松复习。剩下则是无所谓。
其二是:你有没有在考试中作过弊?其回答是只有4%的学生表示没做过弊。其三就是问及学校如何应对挂科率高的问题,统计结果有87%的学生选择了E.其他,也就是说他们大部分并不认为增加查课的力度,增加晚修这项措施,做好课堂点名作,认真为挂科同学做好引导工作和学校多举办些学习交流会等措施能很好的预防学生挂科。
其四,问卷中有对大学课程安排的合理性的提问。结果为75%的学生认为大学的课程安排大多缺乏合理性,13%觉得其安排合理,剩下的学生并未表态。
其五为: 除专业外你觉得应该取消科目?而回答是约有81%的学生都认为没
有开设高数,线性代数,概率论,史政,马哲,思修,形政,物理等科目的必要;也有31%选择了英语与计算机,只有不足%5表示没必要纠结学校所开的课程。
其六为:你赞成现在各高校实行的大学考评制度吗?回答是77%的学生表示不赞同,14表示无所谓,只有9%的学生表示赞同。
为什么会出现以上这些原因呢?归结来主要为以下几点: 从学生方面来讲:
(一)学生对上课环节不重视。
(二)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不会经常进行复习和巩固,考前主要靠突击。
(三)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并不感兴趣,有很大的厌学情绪。
(四)学生不会合理的安排自己的时间。从教学方面来讲:(一)学校的课程安排缺乏合理性。(二)学校过多的安排了并无实际意义的课。
(三)学校并没有什么实质性有效的措施来防止学生挂科。(四)学校对学生的考评机制本身就有问题。
现各高校所实行的大学生考评制度并不能说是尽善尽美,它还有很大的缺陷,所以我们很有必要对现实行学生考评机制进行审视。
二、对现高校的学生考评制度的审视
大学考评制度的现状
(一)按考试分数评价的不合理
1.考试内容本身的不合理。目前,大学里的考试(尤其是文科)大多是死记硬背,考试形式单一化,考试内容片面化,老师一般都会在期末划定范围,让学生自己去准备。学生多数表示自己考试也主要靠考前突击,这样的考试等于是对记忆能力和突击考试能力的考查,不能从真正意义上检测一个人的知识水平和理论素养。由于考试和教学的严重分离,使得上课失去了应有的价值。学生不认真听课,老师为了赶教学进度,或有部分老师为了自己的生存空问和发展前途,也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自己的研究上,使教学成为了一个必不可少但却可以蒙混过关的环节。这种环境下培养出来的大学生,不善于发散思维、多维思维、创造性
思维,只习惯于简单的重复操练,思维僵化,不利于创新能力的提高。此外,考试本身也开始成为一种目的,学生抱着功利主义的态度参加考试,分数成为衡量学生工作绩效的主要甚至是惟一的依据和标准,成为评比选拔的惟一方式,教育逐渐失去了其应有的意义和价值。
2.高分来源途径的多样化。大学里,老师和同学之间的交往明显减少,正因为这样,某些老师对自己认识的学生会自然而然地产生一定偏好,特别是在批卷和打分时,难免带有一定的主观情绪,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公平竞争。且有多数的学生是因加分和评优的目的去参加学校的各种活动进而增加自己的学分。另外,在大学里还存在着各种形式的舞弊现象,严重地影响了考评的公正性和严肃性。
(二)科研加分的不合理
对学生的考评中,有15%左右(各个大学有一定的差异)是按能力来考评的。所谓的能力,包括参加学校学院活动、加入学生会、从事科研、发表文章等方面。首先应该承认,这种考评方式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可以鼓励学生尽可能地发挥自己各方面的才能,学会创新和合作。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消极影响。由于过分强调能力,使得一些人放松了对学习的重视,而一味追求能力上的发展,显示了很强的功利主义,不能从真正意义上提高一个人的能力。
(三)志愿者加分的不合理
和很多活动加分类似的,志愿者加分也是常见的现象。青年志愿者是一个光荣的称号,有着神圣的使命。大学考评中,这一项也成为了衡量指标,给予了硬性规定,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这项活动的性质。我们很难衡量学生参加活动的动机是否纯正,参加活动是否是出自内心的意愿。如果带着功利主义的态度投入到青年志愿者活动中,就很可能影响活动的质量,也会在社会人群中产生副作用,使大家对青年志愿者活动失去本来的信任和崇敬。
大学课程安排并不合理
大学的课程安排并不和合理。这是很普遍的现象,特别是对专业课程的安排上,可以从本校的教学安排看出,许多与自身专业有关课程大多排在了大三了,这是很不合理的,这造成大三的课程过重,而大一大二与专业相关课程涉及的有相对太少,这并不平衡。可能有人会说,大一大二主要的思想和基础的教育,所
以开设的专业课相对较少。于是应教育的安排,学校开设了很多思想教育课程,类似有思修,形势与政策,马克思等,然后还开设许多理科课性的基础课,这就是学生挂科率较高的高数,线性代数,概率等科目。而实际上这些开设科目的成效并不大,当学生都在忙着期末应付考试时,文史哲类的科目自然是学生突击的对象,因为平时这类的课并没有多少学生在听,除非是与其自身专业有关。数学是理科的基础,这当然。但数学的理论并未和其专业的实践结合在一起,就显得毫无意义,它并未提起学生的兴趣。文史哲是为了培养学生思想而开设的课,但在大学这种考评制度下就没有它本身的意义。对于理科性基础的数学很重要,但它脱离了专业的实践应用也就无法突出它的成效,实践很重要,但这也是大学课程安排所缺少的。
大学所涉及实践的课程太少,大大限制了学生的动手能力,理论脱离了实践,真正的专业技能只停留在理论阶段,而理论并不能激起学生多大的兴趣。学校虽有安排学生的实习时间,但那大多是为了教学的安排,并没什么实际的效果,形式而已。所以大学课程应尽量合理的安排,专业基础与其对应的实践课程在所有课程中的比重,进一步的优化课程的安排。
考评制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心理健康的含义
公众的心理健康标准是指了解自我,悦纳自我,接受他人,与人善处,正视现实,接受现实,热爱生活,乐于工作,能协调控制情绪,心境良好,智力正常。从广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人能做出良好的反应,具有生命的活力,并且能充分发挥身心潜能。从狭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心理活动的基本过程内容完整,协调一致,即认识、感情、意志、人格、行为完整和协调,能适应社会。尤其是在现今激烈竞争的社会,心理健康与否已经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大家也在为拥有健康的身心而努力。
大学考评制度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是深刻的、全方位的。由于考评是按照学生综合排名先后来计量的,学生势必会考虑到自己的位置。大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丰富,对自己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获得缺失需求后,自然希望获得成长需求,尤其是自我价值实现的需求。而竞争的激烈又使其愿望的实现面临诸多困难,很多人虽然非常努力,却很难改善自己的排名,这在一定程度上消磨
了他们对自己的信心。
考评制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
其一,焦虑。焦虑是一种复杂的、常见的负性情绪,也是一种潜在的无意识行为,是个体对当前或未来事件产生的一种紧张、烦躁、恐惧的情绪状态。它不只是暂时的不良情绪体验,还可能成为人的某种特定的人格特征。当代大学考评制度主要是以学生的分数来评价的,大学生虽然没有了中考、高考等的压力,却也要以此来维护自己的尊严和实现自我的价值。由于过分担心排名状况及在班级中的位次,因此,易产生较严重的考试焦虑。而且,大学的考评是以横向比较为主的,学生自己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或是相对有了进步,并不能代表其在班级中的位次也会相应地提高,这使得学生需要无止境的努力确保自己的位置,这些都无形中给大学生带来了焦虑。
其二,压力。大学生的压力来源有很多,比如,经济压力、前程压力、异性关系压力等。实证研究表明。大学生的学习压力位居第二。考试压力之所以对大学生产生了如此大的影响,主要原因还是在于考试成绩直接与期末考评挂钩,使得学生必须尽最大可能提高分数,争取一个好的排名。
其三,兴趣贫乏。大学相对于中学而言,有了很高的自由度,可以广泛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但是,考评制度的存在牵制了学生的自由行为,这对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是不利的。考评制度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学生视野的扩大,使其容易拘泥于狭隘的知识学习,缺乏创新能力,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学生原本的兴趣,使其生活围绕着学习转,失去了本应有的活力。
其四,人际关系紧张。大学里的同学关系有一种向社会发展的趋向,由于激烈竞争的存在,势必引发一些矛盾,并涉及到利益的较量,这些都会影响到彼此感情,久而久之,同学之间变得冷漠了,失去了本该有的友谊和真诚。
三、解决措施
(一)考评制度本身的变革
其一,考试内容灵活化。作为大学里的考核,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能力考察,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使之更好地适应未来的生活和挑战。
其二,教考分离。为了保证基本的公平,我们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保护广
大学生的基本权利。教考分离作为一种新的政策,有一定的价值,有利于维护最广大学生的利益。在实行教考分离的同时,还可以采取年级分离,由其他老师来改卷。这样的话,可以较大程度地避免老师主观因素对学生成绩的影响。
其三,将活动加分从考评中撤离。这里主要包括两类活动。一是学生会之类的活动。虽然参加学生会之类的活动多少能展示一个人的能力,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但是,我们还必须看到,许多学生在考虑参加活动可以加分的前提下,很少有时问和精力去关注本该最值得关注的学习,使得学习的重要性显著降低。二是科研和志愿者之类的活动。学校应该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有选择性地参加活动,对学生的奖励不只局限于从综合排名上赋予奖学金等荣誉,还可以从培养兴趣人手,酌情鼓励,开拓其发展领域。对于科研,学校应该支持并给予学生一定的帮助,尤其是发表文章的学生,学校应给予一定的赞助与奖励,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大胆地从事科研创作。而对于青年志愿者活动,则应该脱离考评指标。青年志愿者活动是一项公益活动,每个人都有义务把它做好,尤其是作为有能力、有才华的大学生,更应该自觉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而不能从为了加分这种功利的角度出发。
其四,充分肯定学生的兴趣和特长。人之所以不同,是因为各具特色。学生如果能多方面发掘自己的才华,并发扬光大,无疑具有很大意义。从我们现今的考评制度来看,很少在特长和兴趣方面肯定学生,以致绝大多数人都为学习所困,整天沉浸在书本中,与社会严重脱节,结果制造出了很多相同的个体,不能适应社会的千变万化。适当地在期末考评中肯定学生的特长,设立专项奖学金,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学生的生活,使学习在快乐中进行。
(二)教学方面所需的努力
其一,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现在大学里评价老师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科研能力,这在很大程度上鼓励了老师积极从事科研活动,有利于教师个体和学校整体科研能力的提高,为学术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氛围。但与此同时,我们必须看到,由于教师把大量时间都放在科研上,很少有时间关注学生的学习,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教学效果的下降显而易见,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必须从为学生发展的角度出发,深刻思考利弊得失。当然,学校也要制定一定的措施保障教学质量的提高,可以把衡量教学效果作为一项重要
指标来规范教师的行为,这样,能从根本上保障学生的权利,使学生学到真正有价值的东西。
其二,教师平等地看待每个学生。教师要对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给予相同的指导和帮助,要鼓励学生突破常规思维,开拓性地学习。另外,教师要从保护最大范围学生的权益出发,端正态度,客观地对待每个学生,不能因为熟悉程度和主观原因给予一定的偏好。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公平性,体现教师的素质。
(三)学生自身的观念转变
大学的考评制度在很大程度上束缚了学生其他方面的发展,作为学生,自己必须转变观念,树立长远目标,切实掌握技巧,适应社会发展。不能仅仅为了获取荣誉而放弃自己能力和技巧的培养,虽然奖学金在很大程度上显示了一个学生的综合实力,但是具体的特长也是一个人能力的体现,而且对于未来的生活具有更大的指导作用。
四、结束语
大学教育是以职业知识和技能为基础,以培养创新能力、团队精神为中心的素质教育。大学教育既是教育的过程,也是创新的过程。一方面要培养受教育者的创新能力,另一方面要利用教育资源不断创新,这两方面是相互统一、相辅相成的。在这个意义上讲,大学的学术水平是教育素质的标志,也是教育水平的保证。大学的考评应该从更加开放、更加民主的角度出发,充分评估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现今的考评制度虽然有其全面合理的一面,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缺陷,需要不断改进。通过以上解决策略的提出,希望能从一定程度上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同时也希望社会各界能从自己独特的思考角度出发,帮助考评制度不断走向完善,从而充分保护学生的全面发展,开发学生的潜能。
谢辞:衷心感谢小组各成员的辛勤付出,以及各网站及书籍资料的支持,以及被调查人员的大力配合。
参考文献:
[1] 姜朝晖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G]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第1期 [2] 刘克非 《中国成人教育》[M]中国教育出版社 2007 第4期 [3] 罗晨晖 《中国校外教育》[G]南华大学校报 2010年18期
[4] 吴方领;;大学绩差生的调查分析与教育思考[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5]吴继红;;大学新生学习状况调查研究[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6] 屈林岩,王言根,宋毅,何旭明;大学生学习改革与创新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04年06期
[7]潘菊素,王海燕,奚诚平;构建多元化学习评价体系的探讨[J];中国大学教学;2004年06期
附:
大学生挂科情况调查表
1.性别 [单选题] [必答题] A.男 B.女
2.年级 [单选题] [必答题] A.大一 B.大二 C.大三 D.大四
3.你在大学有挂科过吗 [单选题] [必答题] A.没有 B.一次 C.两次 D.两次以上
4.你觉得挂科的原因有哪些 [多选题] [必答题] A.在学习上花的时间太少 B.逃课过多 C.我对这门课没兴趣 C.老师要求太严格 D.考试运气不好 E.学生压力过大,考试发挥失常 F.老师原因 G沉迷网络游戏 H.谈恋爱误学习I上课没精神,听课效率差 J其他
5.如果你挂过科,你的学习态度会是? [多选题] [必答题] A.从此非常认真的学习B.会偶尔加强学习,不再挂科 C.尽量争取不再挂科 D.无所谓 6.你有准备考研吗?[单选题] [必答题] A.有 B.没有 C在考虑
7.你认为学校增加期中考试我必要吗? [单选题] [必答题] A.有 B.没有
8.你有没有在考试中作弊或曾经在考试中作弊 [单选题] [必答题] A.有 B.没有
9.你认为大学考试的难度如何 [单选题] [必答题] A.容易 B.一般 C.很难
10.你认为大学的课程安排合理吗? [单选题] [必答题] A.合理 B.不合理 C没感觉
C.影响很大,例如会影响奖学金,学生会干部等
11.你认为大学中最容易挂科的科目是什么? [多选题] [必答题] A.外语 B.高数类 C.计算机类 D.文史政 E.工程类
12.你认为学校如何应对挂科率高的问题? [多选题] [必答题] A.院学习部应增加查课的力度
B.增加晚修这项措施 做好课堂点名工作 C.认真为挂科同学做好引导工作 D.学校多举办些学习交流会 E.其他
13.您的专业与您的兴趣是否符合? [单选题] [必答题] A.非常符合 B.比较符合 C.不太符合 D.不符合
14.对于期末考试,您采取的主要的复习方式是什么? [单选题] [必答题] A.平时主动学习,注重日常积累,期末轻松复习B.平时偶尔主动学习,期末认真复习C.平时很少学习,主要靠考前突击复习D.简略复习,靠运气 E其他 15.你的学习成绩在班里的排名情况 [单选题] [必答题] A.名列前茅 B.比较优秀 C.一般 D.比较靠后
16.你平时去图书馆或自习室自习的频率 [单选题] [必答题] A.每天都去 B.每周都去 C.偶尔去 D.从来不去
17.你的课余时间主要做什么? [单选题] [必答题] A.复习功课,看和专业相关的书 B.上网或其他休闲娱乐活动 C.体育运动 D.其他 18.你是否有为了加分评优想法去参加系里或学校举办的活动?
A有过,因为有加分B我只是喜欢参加锻炼自己,有加分当然好了 C没有 19.平时老师上课会去赶进度吗? [单选题] [必答题] A.会 B有些老师会 C没感觉 D没有
20.老师在考试前会划重点吗? [单选题] [必答题] A.会的 B.和平时一样 C.没有
21.除专业外你觉得应该取消科目?[多选题] [必答题] A.高数 线性代数 概率论 B.英语 C.史政 马哲 思修 形政策 D大学物理 E计算机类 F没必要 22.你赞成现在各高校实行的大学考评制度吗? [单选题] [必答题] A.赞成 B.不赞成 C.无所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