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析新课改下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山东即墨萃英中学李亚高中
浅析新课改下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
山东省即墨市萃英中学 李
亚 高中地理
摘 要:地理课堂是学生获取地理知识、提高地理能力和培养地理素养的主要渠道,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如何提高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咱们一线地理教师的永恒命题。提问教学越来越重要,因为提问在课堂中可以强化某知识信息的传输,评价学生的学习状况及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调节课堂教学的进程,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思维及情感交流。提问教学法作为课堂教学的一种基本方法,不论新、旧课程它都将在教学中发生重要作用。我们要有针对性地使用好各种各样的提问,讲求提问的策略,就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中地理 教学有效性 课堂教学
在全面、强力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要从“教师教的辛苦,学生学的痛苦”的教学困境中走出来,优质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全面促进学生发展,实施有效教学就成了必由之路。所谓“有效”教学,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得好不好。“有效教学”关注教学效益,倡导“低投入、高产出”;“有效教学”关注学生创新思维,倡导学生主动性、探索性、研究性学习,核心是学生发展;“有效教学”关注教法创新,倡导教师有效反思,不但寻求更优的教法。“有效教学”就意味着教师能够有效“教学准备”、有效“讲授”、有效“提问”(并“倾听”)学生、有效地“激励”学生和有效反思。如何实施高中地理有效教学,近年来,我做了如下尝试:
一、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使学生敢于自主探究
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下,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设计者、组织者、引导者,课堂教学是学生自主探究问题、自主学习的过程。宽松和谐的课堂环境,是自主学习的沃土。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是激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好问的关键性措施。学生好问的习惯,不仅发展了学生,同样提高了教师。例如,在自然带的学习中,学生通过分布图的阅读提出了:“印度半岛分布为热带疏林草原带,而不是热带季雨林带?”,“影响非洲大陆热带雨林带--热带疏林草原带—热带荒漠带更替分布的基础是什么?”“俄罗斯北部的亚寒带针叶林带的分布属于纬度地带性还是经度地带性?”等等。针对学生的问题,教师要注意积累总结,并对学生问题分类指导,引导他们“探索——总结——提升”。这样既提高的教学质量,又提高了自己,更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探索精神
二、从现实生活中引入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地理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和高中所学的大部分学科有直接的联系,也和我们生活的环境中的现象和事物密不可分。要想学好地理,我们必须适时留意和关注我们周边的所有的自然和人文地理,在生活中找到学生喜欢和感兴趣的话题,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根据自己掌握的地理知识来分析和回答,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提高学习地理的效率。因而可以这样说,激发地理学习兴趣是培养地理学习动机的起点,是促使地理学习动机转化为学习行为的“催化剂”,因此,我在平时的地理课堂中经常从生活中的问题引入。如学生在学习高一必修一中的《大气的垂直分成》讲气温的变化,我会问:“同学们爬山时从山脚到山顶有什么样的感受?”然后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他们回答出对流层的气温变化;《大气的热力作用》中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一节时,我这样问:“为什么多云的白天气温要比晴朗的白天气温低?”、“为什么早晨和傍晚的云霞特别美丽,呈现桔红色呢?”、“为什么晴朗的白天呈蔚蓝色呢?”、“我们的红绿灯的原理是什么?”。再如讲保温作用时,也会问“为什么我们这里晴朗的夜晚要比多云的夜晚气温低?”、“为什么我们郊区农民伯伯在深秋晴朗的傍晚到田里烧秸秆?”。这些现象都是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情况,但不知道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现象?这样造成学生心理上的“缺口”—一种心理不平衡状态,而人总是有最大限度地追求内心平衡的倾向。从而使学生产生弥合缺口的动力,学生的“胃口”就被吊起来了。然后学生带着问题看书,思考、讨论、听课,最后总结,这样效果比较好,一节课完毕,学生自己找到了上述问题的答案,而且还会留意我们身边的大气热力作用,把知识进一步的进行迁移和巩固。
三、多角度设置问题,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1、提出具有理解型的问题。此类提问要求学生在对已知的信息进行内化处理之后,再运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述,学生必须对已知知信息的形式或结构作出改变,而不能简单复述一遍。这类提问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形成洞察和掌握知识的本质特征的能力,而且还可以训练他们的地理语言表达能力,形成地理术语。
2、提出具有开放性的问题。问题具有多种可能的解答,即开放性。开放性问题可以是问题条件的开放,也可以是问题答案的开放,使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这样可开拓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如在上“北非”这一节时,教师可这样提问:“为何北非多战争呢?美国为什么要插手?”,由于这问题的答案涉及到多个方面,所以这个问题是开放性问题,学生可从重要的地理位置、丰富的石油资源、匮乏的水资源、巨大的文化差异、复杂的民族宗教矛盾等方面回答,一个问题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地理、军事等知识,使学生从多角度、多层面中思考北非多战争的原因,培养了学生较全面地思考问题的能力。也可以把问题条件设计成开放性的,比如“我们的地球质量和体积过大或者过小,我们地球还有没有现在的大气圈?”、“如果黄赤交角变大,或者黄赤交角变小,地球上的五带范围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等等。这些问题能拓展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3、提出具有较强的探索性的问题。此类问题要求人们具有某种程度的独立见解、判断力、能动性和创造精神,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比如在讲授地球的特殊性这部分内容时,我设置的问题是“为何地球上有生命现象呢?太阳系的其他行星上是否也具有生命现象?”学生们首先分组讨论,他们先分析生命存在的条件,要有适宜的温度,要有液态的水,要有适于生物呼吸的大气,再通过分析课本中给出的太阳系中八大行星的有关数据,对比地球上的条件与其他行星的条件,得出地球有它所处的外部条件是稳定而安全的宇宙环境,自身具备的条件是日地距离适中、温度适中;体积质量适中,能吸引足够的大气特别有适于生物呼吸的大气,地球上有液水,这样就有了生命形成的条件,而其他行星不完全具备上述三个条件,所以无生命现象。至于其他恒星系统中也许有具备有生命存在条件的星球。这个问题学生通过对材料的综合分析,对比研究,最后得出结论,培养了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总之,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施策略是一个永恒的命题,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积极研究,勤于反思,乐于总结,不断转变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始终要把如何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作为咱们一线地理教师不懈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王玲.高中地理教学策略初探[J].甘肃教育.2011(16)
[2] 谢丽芝.认知心理学高中地理教学的启示[J].考试周刊.2011(58)
[3] 邵峰.地理教学中兴趣激励的作用[J].教育艺术.2011(06)
第二篇:关于新课改下中学政治课堂教学现状的调研报告
关于新课改下中学政治课堂教学现状的调研报告
——以来宾、柳州地区为例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 傅慧婷 吴嘉玲
[摘要]新课程改革在广西已经全面推行,课改对市、县级学中学校政治课堂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影响。新课改在中学政治教学中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存在着不少的困难和问题。我们针对来宾、柳州地区的新课程改革在实施进程中存在的这一问题进行了调研,目的在于更加深入了解当前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新课程改革各方面的教育教学状况,深入了解学校实际,为中学新课改提供合理建议。本文着重通过对新课改意义的了解、新课改下政治课堂教学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几方面作一个简单的调研分析。[关键词] 新课改;教学现状;问题;措施
引 言
按照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等文件要求,落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进一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教学改革,调查来宾、柳州地区中学政治课堂新课改的试行情况。为了深入了解当前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新课程改革各方面的教育教学状况,深入了解学校实际,为中学新课改提供合理建议,所以我们带着困惑和问题,10月底,随“陶行知实验班”学习考察组赴来宾、柳州地区考察,学习来宾、柳州地区关于新课程改革下政治课堂教学的经验,先后到来宾市第六中学、来宾市高级中学、柳江中学、拉堡中学、柳城中学和柳城实验中学等6所学校进行学习与交流。现将调查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新课改的意义
(一)调研研究的现实意义
众所周知,上世纪末,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要“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新课改的目的就是要在21世纪构建起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1]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社会当中,知识以人们无法想象的速度在增加和更新,我们若不想被淘汰,就必须不断学习、终身学习。这就是说,具备学习的愿望、兴趣和方法,比记住一些知识更为重要。真正对学生负责的教育,应当是能够促进学生全面、自主、有个性地发展。显然,全国“万校一书”的课程体系、“万人一面”的培养方式,肯定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另一方面,由于高中教育已经基本普及,高中教育的功能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从只面向少数人的精英主义教育,转变为面向全体学生的大众教育,高中教育的目的和任务不再是只为大学输送合格新生。当高中毕业生可能继续升学,也可能直接走向社会时,高中教育就应当转变为培养学生的“人生规划”能力、职业意识和创业精神,这些正是新课改所十分强调的。我们传统的教育方针,只能培养“传统人才”而扼杀了学生积极主动、创造、创新等好的一面。新课改正是倡导以发展学生的主体性为宗旨的教学,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作为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动手,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习惯,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学会学习,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所以,新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二)对调研情况的总体评价
通过对学生的现场访问了解到大部分学生对新课改实施情况的总体感觉和评价感到满意,喜欢课改后的课堂教学模式,他们认为合作式的探究模式更有利于知识的汲取,课堂气氛更加活跃。与学生相比,有些老师认为新课改后的教育制度更好,实践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散和文章概括能力的全面加强,认为新课改将艺术、科技等学科设置学分是非常有必要的,从一定程度上使学生各方面能力都得到展现和增强,但还是有部分老师对新课改持保留态度,认为新课改目前还存在许多瑕疵和纰漏,高考体制不改,新课改很难完全实行。但总体来说,新课改目前在这几所学校的实施情况良好。由此观之,新课改给学校发展也带来了新机遇。不仅给学校的自主发展带来了活力,还为学校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发展平台。所以新一轮课程改革决不仅仅是换一套教科书,而是一场教育观念的更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变,是一场涉及到课堂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等全方位的变革。体现以人为本,全面发展,改进教学,转变教育行为,最终落实到素质教育上,从精英教育最终转向大众教育。
二、新课改下政治课堂教学的现状
在新课改伊始阶段,各所学校中学政治课堂教学已有不同程度上的改变,基本上都学习了新课改的理念,总体来说效果良好,不管是在教师教的方面还是学生学的方面都有了很大变化,但还是存在些许问题,以下列出此次在调研中看到的几点现状。
(一)教师教学方式方法的改变
新课改在教学目标的设置上,注重体现知识、能力、情感与态度价值观的并重,既要重视预设目标,又要重视可能出现的非预设目标。这就给老师的教学增加了一定难度。在课余时间,经过与部分学生的交流得知,大多数学生认为新课改后老师的教学方式发生了变化,少数学生认为有非常大的变化。对新课程的教学,部分学生表示满意,少数学生表示非常满意,也有存在不满意的情况。从这些情况上看,学校领导、老师们都已经积极地投身到课改实践中去,尽快地转变教学观念,努力在课堂上渗透现代教育新理念。比如来宾市高级中学,作为一所中华名校,它以先进的教学理念积极实行新课改,多次举行新课改培训。老师热情参与,努力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回归课堂教学,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以学生为主体,相信学生,致力做到放手给学生。在课堂教学上,配以先进的教学设备,采取情景教学法,以一个贴近学生生活,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案例贯穿整节课的教学,教师循循善诱,课堂生动有趣,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种“新”的课堂,充分体现了新课改的理念,效果较好。而且以“育德为先”为办学理念的来宾六中也在积极实施新课改方案,贯彻新课改精神。课堂教学不同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学生为课堂主体,老师只是起了引导作用。上课开始,老师以贴近学生生活的例子导入教材内容,向学生提问,配合视频教学。其中,老师善于提问,不是单纯的给出知识点,而是由学生自己阅读思考并得出答案,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课堂氛围活跃,学生积极回答问题,老师整堂课只是起了个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作用,在下课前五分钟,是老师专门留给学生提问的时间,学生可对一些知识盲点向老师请问,有利于帮助学生充分掌握知识,检查课堂教学质量。所以只有教学观念变了,才能用新的思想观念来指导教学行为的改变。当然,我们也了解到了还有少部分学生认为老师的教学方式没有太大改变,对新课改后的课堂教学不是很满意。例如柳城中学,这所中学在政治课上还是一直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追求知识的灌输,学生在课堂上的气氛相对沉闷。我们知道新课程改革下,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的过程,教学真正成为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教师要具有课程意识、学生意识、开放意识、问题意识。新的课程观强调,课程是师生共建新知识的过程。这就启发我们教师必须以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方法武装头脑,只有认真领会了课程改革的理念,教学方法的改革才能有新思路、新视角。
(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
新课改要求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重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在调查中我们了解到,认为自己学习方式转变很明显的学生只有少部分,多数学生认为自己的学习方式转变较明显,还有少数学生认为自己的学习方式没有发生转变。这就要求我们在新课改的教学组织上,应尽可能多地利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加强合作与交流,使学生能经常、主动提出问题。例如拉堡中学,这所学校以“自主合作课堂”为一大特色,课前老师先发导学案,学生根据上面的要求自主预习,课上老师首先让学生朗读教学目标,以相关视频导入教学,所选案例贴近学生生活,老师引导学生多角度捕捉问题,学生自己寻找答案,课堂氛围异常活跃,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及有效培养了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在调查中我们虽得知大部分学生都转变了学习方式,但是,能主动提问,积极参与讨论的学生还是占少数,只是一些积极分子在课堂上比较活跃。这个情况在柳城实验中学较为明显,虽然是小组合作讨论,老师只是在一旁起到引导的作用,但是每次老师提问问题总是那几个积极分子踊跃地举手回答问题,其他同学的参与度并不是很高。这个结果表明,我们老师引导得还不够,能不能做到全员参与,积极主动,才是老师应该思考的问题。新一轮课程改革强调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针对这一新课程的要求,教师应当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为学生的学习服务。
(三)新课改政治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旧的教育观念影响
新课改精神对每位习惯了传统方式进行教育学生的教师都是一个思想难题,只有思想转变才能使教师蜕掉传统教育方法,领悟真正的新课改精神.所以在新课改形势下,对于政治课教学来讲,最迫切的,最具根本性意义的就在于使政治教师转变教学理念,实现教育理念的现代化,但是,旧的观念要得到转变需要一个艰难、长期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虽然这几个学校的领导和教师参加过一些有关新课程改革的培训,但旧的教育观念,旧的思维方式仍起着很大的影响作用。这表现在这几所高中学校特别是柳江中学和柳城中学的课堂教学方式都还是传统的教学模式,死板沉闷的课堂,满堂灌的教学手段都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着新课程改革的有效实施。2.硬件条件的制约
教学设施资源配备不平衡,严重制约着课程改革的实施。在我们考察的这6所学校中,其中只有来宾六中、来宾高中、拉堡中学还有柳城实验中学这4所学校基本实现了白板教学,另外2所学校的教学设施依然不够完善,教室环境条件也相对较差,基本还是纯黑板教学。学校的阶梯教室虽然具备多媒体教学功能,但缺少实质内容,不能正常投入教学,只是偶尔用来上公开课或者教师开会。图书、器材、网络设施等,要么陈旧不堪,要么数量不足,要么没有。3.教师对新课标把握不到位
从召开座谈会、听课、私下和老师的交流中可以发现,有不少的教师对新课标学习不够,理解的不深刻。例如,柳城中学里就有一些教师对于三维教学目标根本不重视,有的教师只是单纯的认为新课改就是一定花很多时间讨论,认为这根本就是在浪费上课时间,耽误教学进度。还有的教师仍然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仍然依靠单纯的强化训练来提高学生的成绩。4.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受传统教育惯性的影响以及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理解的差异,课堂教学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例如柳江中学,这个学校虽然进行了新课改,但是课堂教学仍较死板,以老师讲授为主,课堂氛围欠活跃,属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个别学生撑场面,多数学生当陪客”的现象屡见不鲜;对自主学习做庸俗化理解,成了“自流”,放羊式自学,教师缺乏引领与指导;探究学习缺乏真实性,探究的问题没有价值,探究的主题不明确,探究的规模和内容不当,教师引导不力;打着落实三维目标旗号,弱化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由于对三维教学目标的理解、认识存在偏差,新的目标没落实,原来科学有用的东西被抛弃,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的质量;虽然是合作探究,但还是着重强调在书本原文中找答案,忽视了学生对于知识的自我发掘能力,教条死板的答案限制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从某种程度上曲解了新课改的真正含义。
三、针对新课改下中学政治课堂存在问题提出几点措施
(一)转变教育教学观念
有句古话说:教师是世上最光辉的职业。我们知道,教师所从事的事业是关系到社会的发展和民族与国家的未来,关系到每个人的生命价值的重要事业。我国的基础教育长期以来就形成了“教师是权威,一切听从教师安排”的观点,也逐渐形成了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习惯于被动接受。学生不敢也不想向教师提出质疑,只拘泥于课本上的知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就这样被抹杀掉了。新课改带来了新的教学理念,我们必须摒弃“老师讲学生听”的观念。把课堂还给学生,还学生一个自由驰骋的空间,树立新的观念,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上的主体。这就要求每一位教师必须与时俱进,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只有观念改变了,才能指导新的教学行为。[2]
(二)掌握全新的教学模式
教师作为这一轮课程改革的先锋,也是新课程改革的具体实施者,教师自身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是决定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所以我们应时刻铭记自身肩负的责任,面对挑战,迎接挑战,在时代,在教育竞争的浪潮中找准自己的位子,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理论素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转变陈旧的教学观念使之与实际相符,贴近实际,贴近学生生活,激发学生兴趣,以全面贯彻落实新课程改革的各项要求为导向,以新课程改革的完全实现为目标转变旧的教学模式,掌握新的教学模式。
(三)新课程改革要注重赏识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在《要相信孩子》一书中说过:教育工作者应该成为一个精心的播种者和耕耘者,应该去扶正正在成长中的幼苗的脆弱的细根,去爱护每一片急需阳光的绿叶。[3]这就启发我们老师要心态平和,要宽容,特别是对待后进生,更要耐心与恒心,发现其身上的闪光点,鼓励引导其学习。当其取得进步,哪怕只有一点点,也要对其进行表扬,激励。教育人是一个长久的工作,赏识就像一剂良药,只要我们大海捞针的发现,一如既往的期待,不遗余力的赏识,我相信定能“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学生一定能够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赏识教育,在新课改中尤为重要。
小结
在新课程改革飞速发展的今天,新课改的“新”在于不再重复“万校一书”、“万人一面”,杜绝课堂教学满堂灌,老师为主学生为辅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和培养方式,但是针对现下新课改的教学方法很多是从外省移植过来的,“杜郎口”模式虽是一种理想模式,但是我们在进行课程教学改革时,不要忘记把学生的实际与学校的教学实际相结合,不能脱离学校的传统和学生的特点。“走出新路子”才是发扬学生个性,使学生全面发展的方向。经过这3天的实践考察让我们明白,新课改的出发点是好的,是我们每个人都在着力追求的,虽然现在它还存在着很多的质疑声,但是一切要从实际出发,在短期内完全实现新课改是不太现实的。对于这场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改革,作为未来教师群体中的一份子,我们应当具有一定的危机感,做到危机感和幸福感并存,感受到新课改对自身的挑战并正视自己的不足,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教育观念,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在具体实施新课改的过程中,全面提高自己的各方面的综合水平和能力,唯有这样才能全面贯彻实施新课程改革,做新时代的新教师。
参考文献:
[1]魏文艳.课程改革的特征与变化[J].才智,2011.[2]赵楠.关于浙江省余姚市第二中学新课改情况的调研报告[J].改革与开发,2010.[3](苏)苏霍姆林斯基著汪彭庚译.要相信孩子[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初中政治课教学学生主体性的发挥问题探讨
新的“知识经济”的背景下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和变革。传统教育忽视对学生独立学习、研究和创造精神的培养。它只求“学会”不求“会学”不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主体精神和自学能力使学生不能迅速掌握知识经济时代的科技新成果。传统教育由于缺乏科学思想方法的研究与教育它不仅不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也忽视了学生创造精神的培养。教育要面向未来教育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要把学生真正作为发展的主体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基于此笔者根据自身教学实践对初中政治课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发挥问题进行分析。
一、营造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环境
就是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将学生的主体性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首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及时转换角色。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树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发展的主体”的学生观明确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更好地“学”要充分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还学生学习的主动权摒弃“教师中心”、“知识本位”思想切实革除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应该是一个互动的过程教师要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要成为课堂交互活动的创造者和组织者、交流机会的提供者以及学生发展的指导者、支持者、帮助者和促进者。因为教师对学生的作用和影响只有通过学生主体的积极参与的反应才能发挥。教师要树立“—切为了学生”的观念尊重学生全方位为学生的发展服务通过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交互活动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其次在课堂教学中营造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和谐氛围。(1)把空间留给学生 在以往的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师备课需要查阅大量资料课上滔滔不绝讲得十分卖力但其结果往往教师讲得津津有味口干舌燥而学生的注意力根本没集中在教师的身上对此有些教师不免感叹现在的思想政治课不好教学生不爱听!其实问题并不是全出在学生身上主要还是在于教师身上。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在授课时就展现了高高在上的姿态完全脱离了学生的真实感受所以学生不“领情”。因此我们要把空间让给学生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的全过程而不是被动地让教师牵着鼻子走。从学生的需要和实际出发精讲教学内容把生活引入课堂把时间留给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教学在愉快的氛围中消化、巩固知识这样既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又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如让学生在课前通过各种途径收集素材作为教师备课资料来源有选择的使用学生所推荐的例子。当学生在上课时听到或看到自己准备的素材被选用时他能不有亲切感吗?能不感兴趣吗 【案例】在《世界文化之旅》一课的导入过程中教师让学生把事先收集的资料一一写在黑板上 第一小组学生关于世界各地的饮食文化 第二小组学生关于世界各地的建筑物 第三小组学生关于世界各地的传统节日 第四小组学生关于语言文字教师请学生们找出最关注哪个话题?大多数同学们对世界各地的传统节日感兴趣。接着教师请第三组的同学把他们收集的关于世界各地的传统节日和风俗习惯展示给全班同学。同学们被资料吸引住了辛苦收集资料的同学看到自己的劳动得到同学们的认可而感到由衷的喜悦而其他学生的好奇心也同样得到了满足这样有准备的导入既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欲望又使教学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2)把机会留给学生 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教师应该为学生营造一种生动活泼的学习局面和氛围以及宽松的教学环境为学生提供自我展示的机会让学生能够主动地学起来。如在导入新课过程中教师可以把书中的文字材料设计成情境性资料给他们阐述自己观点的机会课堂氛围活跃每位同学的注意力高度集中这会使学生自然而然的把知识学得扎实、透彻。【案例】教师在执教《用法律保护自己》这一节课时可以这样导入的“小树的生长需要阳光和煦小花的吐蕾需要春风化雨”我们的健康成长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伤害青少年的事却屡屡发生同学们你或你的同龄人在生活中受到过那些伤害?让我们一起说一说。在这里教师运用了唤起法和倾诉法激活学生已有的表象调动他们的生活积累开启新课。这样给学生创设了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还学生课堂主体的角色通过表达进行交流开展自主学习的新的开放式教学模式。
二、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如果一个教师过分地维护尊严用冷漠的态度对待人那就容易对学生的不良行为产生偏激反映情况会愈来愈糟糕不但完不成预期的教学任务而且还会使学生更加疏远教师。
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的前提是教师应具有卓越的个人魅力。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这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前提。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的人格魅力会不自觉地根植于学生的心灵甚至会教化其一生。除此之外教师的个人魅力还应包括其业务能力和工作态度。教学工作是教师的第一要务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不应只是益友更应为良师。而作为良师则应具有一流的教学水平、严谨治学的作风、灵活的教学方法和诲人不倦的爱心与耐心。在学生心目中他们喜爱的是幽默感强、人情味浓的教师。(1)摒弃师道尊严的传统观念要从平等的关系上认识师生关系 教师面对的是活生生的人他们是有感情、有思想、有进取心的人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尊重、信任学生坚信“每一个学生都是好的”要经常的鼓励和赞扬你的学生让他们充满希望。正如著名的心理学家杰丝·雷恩所说“赞扬就像阳光一样温暖着人类的心灵。我们无法在没有它的环境中进步成长”。在课堂上帮助学生找回自信满足学生的自我实现的需要使学生产生良好的、积极的情感体验从而使学生树立信心主动学习。(2)要诚心诚意地关爱、信任和鼓励学生 要关爱每一个学生苏霍姆林斯基在《帕夫雷什中学》一文说“一个好老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他热爱孩子感到和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学生的快乐和悲伤了解学生的心灵时刻都不忘记自己曾是个孩子。”教育就是爱爱就是教育。爱心是人类的一种情感由于人类的理智、道德、审美、人格相互关联爱学生就是要用精湛的教学水平在学生心里播下对教师、对学科的爱的情感。学生心中有杆秤你的爱不会白白付出学生是有个性的活生生的有感情的人他们会对老师的真正付出给予正确的评价。
三、形成体现学生主体性的考核评价
第一课堂教学评价意在促进学习在课堂教学评价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学会学习。因而在教学中教师首先应注意通过及时反馈促进学生学习及时给与反馈有效的促进学生的学习。学生在看到自己努力学习的效果就会增强其学习的兴趣。作为教师应该在课堂中对学生的进步给予及时地评价而不能视而不见要将学习与评价有效的结合起来更好的激励学生进步。其次通过评价促进学生自我认识。学生需要利用评价的机会来了解自己的进步评价自己的成绩这也是为学生提供了一条准确、全面的认清自己优势和弱势的有效途径。因此使学生明确评价的内容和标准可以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发展。第二课堂教学评价注重全员参与 由于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中心邀请学生参与他们自己的学习和评价活动是极为重要的。学生通常都非常清楚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并且有兴趣承担学习责任。实践表明教师和学生之间一旦达成相互尊重以后学生就能更多的收益。作为知识的传授者教师有责任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合作来共同进行学习和教学的评价。
第三篇:高中政治教学论文 构建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思想政治课互动体验式课堂教学模式
构建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思想政治课互动体验式课堂教学模式
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是师生在学校中共同学习、活动的中心舞台,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重要载体,而课堂教学是决定学校教学质量的关键。传统的课堂教学就是教师传授知识和技能、学生被动接受的过程,课堂教学在强化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却“肢解”了作为活生生的“人”存在着的学生,失去了对学生发展的整体关注,遗弃了对学生的个性和人格发展的整体关照,这样的课堂教学往往是缺乏活力、灰色单调的。高中思政课由于受教材、学生年龄特点、特别是传统应试观念的影响,表现的尤为明显。究其根源,是未能真正认识当代教育的基本宗旨是“培养人的自我生存能力,促进人的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课堂上一切困惑和失败的根子,在绝大多数场合下,都在于教师忘记了:上课是学生和教师的共同劳动,这种劳动的成功,首先由师生间的相互关系来决定的。”愉快和谐的教学氛围,可以促进师生间的相互交流,使学生敢于说话,敢于争辩,无需顾忌,从而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火花,激活创新的潜能,扎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新课程改革要求改造课堂,改造课堂教学,必须进行价值本位的转移,即从以知识、技能为本转向以人的发展为本,让课堂充分焕发学生的生命活力和闪耀生命的光彩。也就是要求由过去强调以学科知识为中心,转为面向学生周围的日常生活环境、已有生活经验和未来生活发展趋势,这是对课堂教学本质的回归;课堂教学必须面向学生这个主体,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在体验中段练、在体验中成长。这是高中思政课新课程背景下构建新型课堂教学模式的必然选择。
(一)遵循的原则
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矛盾的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互动体验式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只有在一定条件下才是最有效的,它的应用要遵循下列三个原则:
1、和谐互动:师生之间的和谐互动是新型课堂教学模式的主要特征。通过师生间的平等对话、友好交流、诚恳辩论,营造一个和谐的人际氛围,促使学生通过动口、动手、动脑,在互动中学习和发展。师生互动在思想政治课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学生能否接受教育影响,取决于他们的态度和情感。西方谚语云:你可以把牛牵到河边,但你无法强迫牛喝水。积极的情感和接受的态度,是教育影响学生的关键。以往思想政治课的教育实效性不强,主要原因之一在于教学模式忽视了师生互动。因此,把师生互动置于教学过程的中心,并使其主导教学方向,这是互动体验式课堂教学模式的本质要求,也是发挥其功效的根本所在。
2、真切体验。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真切深刻体验是教学的重要目的,也是学习成功的关键。通过体验才能深刻领会知识,才能内化,产生情意变化,形成多种能力。这就要思想政治课教学从内容到方法都要尽可能地接受中学生的现实生活。以往思想政治课教学实效性不强的重要原因之一,是脱离中学生的生活实际。特别是一些例证材料和中学生的生活相距甚远,学生难以理解和接受,很难受到强烈的情绪感染和深刻的思考教育。进行课程改革,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实效的关键,在于紧密联系中学生的生活实际,把理论运用于实际,并切实地去操作,在操作中使他们产生真切体验。
3、合作探究。探究应成为现代课堂中学生主要的、有效的学习方式。探究可以个人独立进行,也可以合作进行,中学生更提倡合作探究。通过师生合作,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勇于探索、创新,在合作中学习,在探究中发展。传统的思想政治课主要采取“接受学习”方式,“应试教育”又使这种学习方式变为单纯的“机械记忆学习”方式。这些学习方式使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学习积极性很差。思想政治课的学习不仅是接受马克思主义常识的过程,而且是探索社会和人类奥秘的过程。只有在合作探究中,学生才能做到理论和实践的密切结合,才能形成正确的思想观点、较强的认识能力和自觉的道德行为。因此,宜采取“接受学习”和“合 1 作探究学习”结合,以“合作探究学习”为主的学习方式。在思想政治课中,“合作探究学习”主要是在理论与现实矛盾形成的“问题情境”中,开展积极的思考和讨论辩论。
(二)策略的选择
1、预设教学文本,实现课程资源的多元化
教师预设文本导读路径和切入点。教师应注重教材与社会生活和学生认知的联系和融合,利用多种教学资源在对教材再加工的基础上预设教学文本,形成独特的教学视野。教师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思索教学思路,把自己的理解转化为对学生的引导。理出导读的切入点、连接点、困惑点。这样就使教材成为学生认知的支撑,教师成为学生学习过程的引领。要强调的是必须正确把握预设文本与教学三维目标的关系。教师向学生预设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应依据教材、课程标准、社会背景、学生认知水平,确保预设文本的开放性和动态性。如对社会保障制度这一教学内容的教学设计中,教师先介绍了学校所在地区居民的社会保险状况,引导学生选择和处理相关信息。通过讨论预设的情景问题,加深了对社会保障制度的原则、意义的认识,保证了教学三维目标的动态生成。
2、合作学习,促进学习过程的深化(1)、善于提出有深度的问题,让学生体会艰苦思维的愉悦。学生认识兴趣的形成有多种制约因素,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趋向成熟的和正在发展中的心理力量和教材的相关度。对学生发展最优的相关度是教学条件能有力地促使学生处在“最近发展区”的心理力量开动起来,并把它导向一定的目的。因此,教师要针对那些需要通过反复推敲才能准确把握的内容,包括教学重点、难点设计提问,并努力使设计的问题调动起学生自己的经验、意向和创造力,让学生从发现、选择或重组的多种过程中获得答案,从中获得快乐的感受。(2)、鼓励学生当“小老师”,提高他们学习的自信心。在课堂教学中,只要教师善于引导,学生也能讲解一部分教材或替教师作一些课堂的指导。如果“小老师”在指导过程中遇到同学们提出难度较大的问题,可以走下讲台与教师磋商。这样老师从“少教”到“不教”,学生从模仿到创造,提高了学习自信心,形成一种充分发扬学生自主精神的、生动和谐的学习气氛。
3、积极对话,走向教学关系的和谐(1)、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适当“示弱”,缩短师生心理距离。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或学生容易出现错误之处,教师以平等者的身份介入,师生展开积极对话,在反复探讨中达成正确共识。对话中教师应倾听学生的声音,关注学生的内心。师生的对话过程既是学生积极思维的过程,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通过对话和师生相互影响,真正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提高。(2)、激励学生质疑,让他们主动地获取知识。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人的最高层次的需要,可以引发最为强烈的学习动机。在自我实现方面,教师必须使学生感到自己有才干、有潜力,能寻求挑战,并且取得一定的成功。为此还须提倡学生与教材对话,学生与学生对话,学生与社会对话(通过预设文本),教师要激励学生质疑,合理引领,帮助他们主动获取知识。对话中各自的主体地位平等,促成了教学关系的高度和谐。
(三)流程的安排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多在探索新的课堂教学模式的时间流程,我们拟将课堂划分为三个阶段。
1、设置问题情景
教师上课时,首先运用多种方法,设置生动的问题情景,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让学生积极参与。要把创设最佳的学习精神状态作为追求的目标,而学生学习能否保持在最佳状态的关键是教学过程的情景化。因此,从课堂教学一开始就要求教师以真挚饱满的情感投入教学,注重教学内容、教学环境、教学语言和教学方法的情景化,感染、激发学生潜在的认识兴趣,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其基本方法是:通过语言描绘、实 2 物演示、游戏、猜谜、录像、音乐等手段为学生创设一个个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即以言诱景、以形设景、以情激景、以理育景,激发起学生的学习情趣,开启学生情感的闸门,使他们在课堂一开始就集中注意力,形成最佳的精神状态,为第二阶段的学习活动提供了动因和条件。
2、引导信息加工
通过问题情景的创设,调动起学生学习欲望后,教师给学生提供大量信息,或由学生自己收集相关信息,在教师引导下运用多种思维方式,去分析、概括,得出自己的结论,从而学会学习。把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发展和自我教育的能力置于教育目标的核心地位。相信每一个学生都具有积极适应、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的内在需要和潜在能力。教师的角色从知识的传授者逐步过渡到信息收集的帮助者、信息加工的引导者,进而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促进者。当学生在信息加工过程中遇到困难,教师要给予适度的点拨,从而使教与学形成一种相互协作的新型的师生关系。那么,教师需要在哪些地方着重引导呢?我们认为教师的引导要紧扣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要引在学生不懂或似懂非懂处,引在学生忽略而与教材重点、难点关系紧密处;教师的引导还须把握好“度”,防止回到原来的知识直接传授的老路上去。
3、设计实践活动
当学生掌握了知识,发展了能力后,教师根据不同情况设计一些随堂(或课后)的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学会迁移,将学到的知识转化为活的能力。生活是现实的,又是具体的,学生是要真正融入社会的,所以课堂教学的内容和形式既在课内,又在课后。如在学习了“金融活动与金融意识”中储蓄、股票、保险、债券等多种投资方式知识基础上,教师设计了一个家庭收入状况和成员状况的情境,让学生设计一个家庭投资理财方案。课后再让学生学习投资理财方面的相关书籍,拓展知识,并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家庭的实际制定“家庭理财方案”。这既与学生家庭生活密切相关,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经济头脑和理财能力,也增强了学生的家庭责任感。
上述课堂教学流程重视学生自我意识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为学生创设最佳的学习精神状态;重视学法指导,引导学生学会科学思维,帮助学生学会符合学习规律的学习方法,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将有利于培养学生完整独立的人格,适应现代社会和个性发展的需要。
值得指出的是,三段流程并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以时间为序的三个阶段,它们在课堂教学中是不可能完全割裂开来的,而常常是相互渗透的,教师可以而且应当依据不同情况加以变化,灵活运用。
互动体验式教学模式的构建,是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初步尝试。对它的认识还有待于深化,其结构模式和方法体系也有待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
2、冯锐,任友群《学习研究范式的转变及其价值取向》
3、林志红《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
4、盛群力《有效课堂教学模式探讨》
第四篇:高中美术教学论文 新课改背景下中学美术作业的评改-课程改革的一点体会
新课改背景下中学美术作业的评改-课程改革的一点体会
摘要:评改作业是美术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师生双方获得信息的重要窗口,我尝试改变传统方法,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解读自我、让别人理解自己的空间,课堂上进行互评活动,对学生的作业进行面批、二次记分,有时也邀请家长、全体师生参与评述,把师生活动紧密结合为一整体,丰富学生的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提高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很有帮助。关键词:评改 肯定 乐趣
随着年龄的增长,中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已远不如小学低年级,学习美术的积极性逐渐减退,美术课纪律松懈,不带画具的学生较多,美术课堂管理的难度增加,学生对美术作业不够重视,拖拉和欠交作业现象严重。如何提高学生美术课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便于搞好美术教学工作和美术课堂管理,促进学生的美育和健康成长,是我近两年来常思考的问题。在课程改革以前,学生很少在课堂内对自己的美术作品进行评价,只是交到老师手中,教师不知道学生的意图就打分,学生更不知道老师怎么想的,也只好被动地接受了被评价的分数。素质教育的基本理念是:发展学生主动精神,自主发展,主动发展。对学生的学业评价注重评价与教学的协调统一,强调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并重,强化评价的内在激励作用。为了突出以学生为本,强调学生的自我学习和自我教育,我尝试改变这种传统方法,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解读自我、让别人理解自己的空间,课堂上进行互评活动,对学生的作业进行堂上批改、作业面批,有时也邀请家长、全体师生参与评述,对学生充分尊重和信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把师生活动紧密结合为一整体,效果较好。下面谈谈我的做法:
一、堂上批改作业。新课程中一些欣赏课的内容,我布置学生课前预习,看书、上网等方法查阅资料,上课时采用竞赛抢答、小组比赛的方法,当堂集中统一批改。这样学生兴趣较浓,也促使他们自己去获取知识,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反应能力,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合作能力。
二、每单元设一次“作业讲评课”。常规的教学只是对少数几件作业评讲,讲评课是对全班同学的作业逐一进行评价,这种教学的方式对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竞争意识有很大好处。新学期开始,我就选定有一定创作意识,又能体现绘画技能的课题作为评讲的内容,如剪纸、装饰画、创作课等。例如我在上《传递信息的招贴》一课时,首先了解一下同学们对招贴画的认识,出示优秀作品让他们欣赏,向同学们介绍招贴画的类别、设计要求、构成、设计步骤等,接着让他们以“环保”为主题讨论该如何表现(分小组发言),然后布置他们设计草图,讲明要注意的问题,引导学生充分发挥创造力,创作出新颖的招贴画。同时也向学生说明本次的作业将作为评讲课作业。评讲课时,我先将作业全部展示,讲明互评的原则是着重从创意、表现形式和方法上进行评价,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讲一讲,评一评:先由个人介绍创作意念,发表个人思路和画面表达的意思。一学生介绍说:我设计的是中学生在清洁地球,形象是采用卡通人物,色彩用了红黄蓝三原色,描边用白边和黑边,我对自己的评价是形象醒目,活泼可爱,主题突出;还有一学生说:我的制作材料和方式和其他同学不同,材料是彩色厚纸经过剪刻以后拼贴。。。接下来让组员发表意见,从中选出二幅优秀作业。接下来让学习组长上台将本组的优秀作业展示给大家看,并说明推选的原因。我再让学生从主题、构思、新颖性等方面加以点评,使他们对招贴画的功能有进一步的认识,增强环保意识。最后让同学们选出最佳作业和最佳设计小组,把课堂气氛推向高潮。这一节讲评课,同学们感到新颖、兴奋,课堂气氛很好,激发了学生的绘画热情,促进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和设计能力的增强,学生能在这个环境里得到积极主动的学习机会,展示富有个性色彩的创意,使他们得到了不仅仅能够画,而且能够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审美体验,学生的审美能力大大的提高。另一方面因为听了大家的意见,讲解了这么多画,学生又会有许多的新的想法产生,想一想接下来如何画得更好,更趋完美。学生笔下的画面就在这样的修改中越来越丰富。最终完成以后,我们再 1 一次来一个作品展示,学生从中得到很多领悟,这是教师无法用语言来表达得清楚的。
三、面批作业。面批作业是老师与学生取得直接交流、沟通情感的好机会。在面批作业的过程中,我发现优秀的作业,予以充分的肯定,提出更高的要求;发现较差的作业,予以耐心的帮助、鼓励,激发他们对美术的学习兴趣和信心。如有一次写意花鸟画作业中,小张的水墨掌握的不好,画得一塌糊涂,但用笔大胆,构图好,我抓住这个“成功点”给予表扬,在水墨的把握,形体的表现上给予指导、帮助,引起了他的“画兴”,当即重画一张,结果第二张成功了。四、二次记分。传统的评改作业往往是老师只给予一次性的成绩,学生看完发下来的作业的成绩后不再思考和改进。我尝试先对学生的作业分析评价,打一个基本分,并加上一些评语再发给学生,要求他们对照评语进行思考,有灵感有感悟的话可以将作业加工或重新再画一幅交给老师,如果作业有提高,我会加分。这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作业效果明显提高。
五、邀请家长、全体师生参与评述。我上 “校园雕塑设计”这一课时,刚好学校正在征集校园雕塑的活动,于是模拟社会上招标、投标的形式,进行 “校园雕塑的策划竟标”活动布置他们以小组的形式设计有主题,有创意,表现学校积极向上,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表现好学、乐学、学好的基本思想。作业要主题鲜明,简洁明快,有个性,有想象力,有创意。作业的形式可以是用一些废旧材料砌成模型,也可以表现在纸面上;可以用色彩表现,可以用素描的方式,也可以用线来表述设计思路和创意。作业完成以后,我将他们的作业全部在美术室展示, 邀请部分家长、全体师生参观评述和投票,选出最好最有创意、与学校环境协调的校园雕塑。这调动了课程资源为教学活动资源形成课堂教学环境,它打破了课堂的局限,扩展了学生的学习空间,使学生找到了与他们一起共享成功感的伙伴,感受美术的社会作用,让美术学习的意义丰富起来,学生也可以听取更多的意见和建议,思考那些地方需要改进,体现造型的乐趣,体现探究的愉悦,有助于形成审美情趣和提高美术欣赏能力。
此外,有些作业完成后,我把他们的作业展示出来,让同学们选出“我最喜欢的五幅作品”,并说明原因。他们一直在紧张的竞争气氛中和愉快的欢笑声中度过,课堂就象“快乐大本营”。现代美术教学旨在促进学生的学习,体现美术的多样化、个性化创造性等特征。社会的加速发展已使人们无法预见今天学生在其一生中将会从事什么职业,多少种职业、各需要什么知识、可能遇到什么问题……,但他们必将参与明日世界性的竟争和挑战,要生存、要发展只有靠他们自己,靠终身的学习、创造和努力。这就是未来社会对教育提出的新的要求。所以,我们今天的教育的主要任务已不在是向学生灌输多少现成的知识,而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形成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自主性学习的活动中,自我分析、自我反思、自我评价、自我决策的能力是引导这一活动步步深入并获得成功的关键。换一换作业评改的方法,丰富学生的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 了解基本的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用以表述自己的情感和思想,提高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陶冶他们高尚的情操,完善人格,让学生学会学习,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很有帮助。
第五篇:高中政治教学论文_构建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思想政治课互动体验式课堂教学模式
浅析新课改背景下互动体验式教学模式在高中思想政治课
堂中的应用
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是师生在学校中共同学习、活动的中心舞台,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重要载体,而课堂教学是决定学校教学质量的关键。传统的课堂教学就是教师传授知识和技能、学生被动接受的过程,课堂教学在强化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却“肢解”了作为活生生的“人”存在着的学生,失去了对学生发展的整体关注,遗弃了对学生的个性和人格发展的整体关照,这样的课堂教学往往是缺乏活力、灰色单调的。高中思想政治课由于受教材、学生年龄特点、特别是传统应试观念的影响,表现的尤为明显。究其根源,是未能真正认识当代教育的基本宗旨是“培养人的自我生存能力,促进人的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课堂上一切困惑和失败的根子,在绝大多数场合下,都在于教师忘记了:上课是学生和教师的共同劳动,这种劳动的成功,首先由师生间的相互关系来决定的。”愉快和谐的教学氛围,可以促进师生间的相互交流,使学生敢于说话,敢于争辩,无需顾忌,从而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火花,激活创新的潜能,扎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新课程改革要求改造课堂,改造课堂教学,必须进行价值本位的转移,即从以知识、技能为本转向以人的发展为本,让课堂充分焕发学生的生命活力和闪耀生命的光彩。也就是要求由过去强调以学科知识为中心,转为面向学生周围的日常生活环境、已有生活经验和未来生活发展趋势,这是对课堂教学本质的回归;课堂教学必须面向学生这个主体,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在体验中段练、在体验中成长。这是高中思政课新课程背景下构建新型课堂教学模式的必然选择。
一、应用互动体验式教学模式所应遵循的原则
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矛盾的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互动体验式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只有在一定条件下才是最有效的,它的应用要遵循下列三个原则:
(一)和谐互动,师生之间的和谐互动是新型课堂教学模式的主要特征。通过师生间的平等对话、友好交流、诚恳辩论,营造一个和谐的人际氛围,促使学生通过动口、动手、动脑,在互动中学习和发展。师生互动在思想政治课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学生能否接受教育影响,取决于他们的态度和情感。西方谚语云:你可以把牛牵到河边,但你无法强迫牛喝水。积极的情感和接受的态度,是教育影响学生的关键。以往思想政治课的教育实效性不强,主要原因之一在于教学模式忽视了师生互动。因此,把师生互动置于教学过程的中心,并使其主导教 学方向,这是互动体验式课堂教学模式的本质要求,也是发挥其功效的根本所在。
(二)真切体验。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真切深刻体验是教学的重要目的,也是学习成功的关键。通过体验才能深刻领会知识,才能内化,产生情意变化,形成多种能力。这就要思想政治课教学从内容到方法都要尽可能地接受中学生的现实生活。以往思想政治课教学实效性不强的重要原因之一,是脱离中学生的生活实际。特别是一些例证材料和中学生的生活相距甚远,学生难以理解和接受,很难受到强烈的情绪感染和深刻的思考教育。进行课程改革,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实效的关键,在于紧密联系中学生的生活实际,把理论运用于实际,并切实地去操作,在操作中使他们产生真切体验。
(三)合作探究。探究应成为现代课堂中学生主要的、有效的学习方式。探究可以个人独立进行,也可以合作进行,中学生更提倡合作探究。通过师生合作,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勇于探索、创新,在合作中学习,在探究中发展。传统的思想政治课主要采取“接受学习”方式,“应试教育”又使这种学习方式变为单纯的“机械记忆学习”方式。这些学习方式使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学习积极性很差。思想政治课的学习不仅是接受马克思主义常识的过程,而且是探索社会和人类奥秘的过程。只有在合作探究中,学生才能做到理论和实践的密切结合,才能形成正确的思想观点、较强的认识能力和自觉的道德行为。因此,宜采取“接受学习”和“合作探究学习”结合,以“合作探究学习”为主的学习方式。在思想政治课中,“合作探究学习”主要是在理论与现实矛盾形成的“问题情境”中,开展积极的思考和讨论辩论。
二、应用互动体验式教学模式所采取的策略
(一)预设教学文本,实现课程资源的多元化。
教师预设文本导读路径和切入点。教师应注重教材与社会生活和学生认知的联系和融合,利用多种教学资源在对教材再加工的基础上预设教学文本,形成独特的教学视野。教师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思索教学思路,把自己的理解转化为对学生的引导。理出导读的切入点、连接点、困惑点。这样就使教材成为学生认知的支撑,教师成为学生学习过程的引领。
要强调的是必须正确把握预设文本与教学三维目标的关系。教师向学生预设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应依据教材、课程标准、社会背景、学生认知水平,确保预设文本的开放性和动态性。如对社会保障制度这一教学内容的教学设计中,教师先介绍了学校所在地区居民的社会保险状况,引导学生选择和处理相关信息。通过讨论预设的情景问题,加深了对社会保障制度的原则、意义的认识,保证了教学三维目标的动态生成。
(二)合作学习,促进学习过程的深化。
1.善于提出有深度的问题,让学生体会艰苦思维的愉悦。学生认识兴趣的形成有多种制约因素,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趋向成熟的和正在发展中的心理力量和教材的相关度。对学生发展最优的相关度是教学条件能有力地促使学生处在“最近发展区”的心理力量开动起来,并把它导向一定的目的。因此,教师要针对那些需要通过反复推敲才能准确把握的内容,包括教学重点、难点设计提问,并努力使设计的问题调动起学生自己的经验、意向和创造力,让学生从发现、选择或重组的多种过程中获得答案,从中获得快乐的感受。
2.鼓励学生当“小老师”,提高他们学习的自信心。在课堂教学中,只要教师善于引导,学生也能讲解一部分教材或替教师作一些课堂的指导。如果“小老师”在指导过程中遇到同学们提出难度较大的问题,可以走下讲台与教师磋商。这样老师从“少教”到“不教”,学生从模仿到创造,提高了学习自信心,形成一种充分发扬学生自主精神的、生动和谐的学习气氛。
3.积极对话,走向教学关系的和谐
(1)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适当“示弱”,缩短师生心理距离。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或学生容易出现错误之处,教师以平等者的身份介入,师生展开积极对话,在反复探讨中达成正确共识。对话中教师应倾听学生的声音,关注学生的内心。师生的对话过程既是学生积极思维的过程,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通过对话和师生相互影响,真正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提高。
(2)激励学生质疑,让他们主动地获取知识。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人的最高层次的需要,可以引发最为强烈的学习动机。在自我实现方面,教师必须使学生感到自己有才干、有潜力,能寻求挑战,并且取得一定的成功。为此还须提倡学生与教材对话,学生与学生对话,学生与社会对话(通过预设文本),教师要激励学生质疑,合理引领,帮助他们主动获取知识。对话中各自的主体地位平等,促成了教学关系的高度和谐。
三、应用互动体验式教学模式的一般流程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多在探索新的课堂教学模式的时间流程,我们拟将课堂划分为三个阶段。
(一)设置问题情景
教师上课时,首先运用多种方法,设置生动的问题情景,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让学生积极参与。要把创设最佳的学习精神状态作为追求的目标,而学生学习能否保持在最佳状态的关键是教学过程的情景化。因此,从课堂教学一开始就要求教师以真挚饱满的情感投入教学,注重教学 内容、教学环境、教学语言和教学方法的情景化,感染、激发学生潜在的认识兴趣,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其基本方法是:通过语言描绘、实物演示、游戏、猜谜、录像、音乐等手段为学生创设一个个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即以言诱景、以形设景、以情激景、以理育景,激发起学生的学习情趣,开启学生情感的闸门,使他们在课堂一开始就集中注意力,形成最佳的精神状态,为第二阶段的学习活动提供了动因和条件。
(二)引导信息加工
通过问题情景的创设,调动起学生学习欲望后,教师给学生提供大量信息,或由学生自己收集相关信息,在教师引导下运用多种思维方式,去分析、概括,得出自己的结论,从而学会学习。把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发展和自我教育的能力置于教育目标的核心地位。相信每一个学生都具有积极适应、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的内在需要和潜在能力。教师的角色从知识的传授者逐步过渡到信息收集的帮助者、信息加工的引导者,进而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促进者。当学生在信息加工过程中遇到困难,教师要给予适度的点拨,从而使教与学形成一种相互协作的新型的师生关系。那么,教师需要在哪些地方着重引导呢?我们认为教师的引导要紧扣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要引在学生不懂或似懂非懂处,引在学生忽略而与教材重点、难点关系紧密处;教师的引导还须把握好“度”,防止回到原来的知识直接传授的老路上去。
(三)设计实践活动
当学生掌握了知识,发展了能力后,教师根据不同情况设计一些随堂(或课后)的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学会迁移,将学到的知识转化为活的能力。生活是现实的,又是具体的,学生是要真正融入社会的,所以课堂教学的内容和形式既在课内,又在课后。如在学习了“金融活动与金融意识”中储蓄、股票、保险、债券等多种投资方式知识基础上,教师设计了一个家庭收入状况和成员状况的情境,让学生设计一个家庭投资理财方案。课后再让学生学习投资理财方面的相关书籍,拓展知识,并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家庭的实际制定“家庭理财方案”。这既与学生家庭生活密切相关,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经济头脑和理财能力,也增强了学生的家庭责任感。
上述课堂教学流程重视学生自我意识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为学生创设最佳的学习精神状态;重视学法指导,引导学生学会科学思维,帮助学生学会符合学习规律的学习方法,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将有利于培养学生完整独立的人格,适应现代社会和个性发展的需要。
值得指出的是,三段流程并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以时间为序的三个阶段,它们 在课堂教学中是不可能完全割裂开来的,而常常是相互渗透的,教师可以而且应当依据不同情况加以变化,灵活运用。
互动体验式教学模式的构建,是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初步尝试。对它的认识还有待于深化,其结构模式和方法体系也有待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
2.冯锐,任友群《学习研究范式的转变及其价值取向》 3.林志红《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 4.盛群力《有效课堂教学模式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