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病害防治体系为水产品质量提供保障

时间:2019-05-14 10:21:3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构建病害防治体系为水产品质量提供保障》,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构建病害防治体系为水产品质量提供保障》。

第一篇:构建病害防治体系为水产品质量提供保障

构建病害防治体系为水产品质量提供保障免费文秘网免费公文网

构建病害防治体系为水产品质量提供保障2010-06-29 18:53:27免费文秘网免费公文网构建病害防治体系为水产品质量提供保障构建病害防治体系为水产品质量提供保障(2)

近日,大菱鲆被检含有硝基呋喃类代谢物以及环丙沙星、氯霉素、孔雀石绿、红霉素等禁用渔药的事件披露后,北京、上海、广州、杭州、香港等地市场已纷纷停售大菱鲆产品,这对于自1992年从英国引入我国、人工繁育和规模化养殖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被誉为我国当代最成功的海水鱼类引种范例的大菱鲆所形成的产业是一次沉重的打击。近年来,我国水产养殖品因药物残留问题而遭遇出口受阻也屡

见不鲜,如冻虾仁氯霉素、鳗鱼恩诺沙星及孔雀石绿、硝基喃代谢物等等药物残留,导致巨额经济损失,潜在人体健康危机,发人深省。

长期以来,我国水产养殖业主要以粗放型养殖模式为主,为追求高投入、高收益反致环境恶化、病害频发及药物滥用。当前以部分抗生素为代表的防治手段正在世界范围内逐渐被禁用、取缔,符合食品安全、环境友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免疫、生态等防疫技术正成为国际现代水产养殖业病害防治的主流技术措施,发展势头迅猛。构建高水平、系统化的绿色水产养殖病害防治技术体系,是改变我国水产药物滥用局面、促进我国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技术保障。

一、我国水产养殖业病害及其防治现状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水产养殖病害年损失高达百亿元,其中鱼类约占55%-77%、甲壳类约占11%-28%、贝类

约占3%-16%,常见病达几十种之多,病原包括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等,难以攻克的病毒等引起的疾病频繁发生,而品种抗逆性衰退、高密度养殖、劣质饲料投喂和生态环境恶化是病害肆虐的相关缘由,病害已成为我国水产养殖业发展的瓶颈。

而现行的化学药剂、抗菌素等药物为主的病害防治手段存在药效不确切、药物残留、环境污染等诸多弊端,其主要原因是水产药物研究基础严重不足,盲用、滥用药物现象普遍存在。目前生产上使用渔药大部分由兽药、农药移植而来,缺乏对药效学、药物代谢动力学、毒理学及对养殖生态环境的影响等基础理论的研究;药物的给药剂量、用药程序、休药期缺乏科学依据。药物防治技术尤其薄弱的环节是,未能根据水生动物的特点和我国水产养殖种类多、养殖方式多样和疾病种类复杂等特点,针对性开展应用研究,因而难以做到高效用药和安全用药。

水产疾病的病因多,涵盖了养殖生物体、病原、环境等几者关系平衡破坏而导致的病变,仅靠药物单一技术是解决不了综合问题的。就药物对病原而言,还存在无抗病毒特效药、抗寄生虫药毒性大、抗细菌药的耐药性等难题。显然,要遏制水产病害,有待开发特效、低毒渔药,更需要全面系统考虑安全、环保、高效综合防治技术体系的建立。

二、国际水产病害防治技术发展趋势

以健康养殖技术为基础的水生动物病害综合防疫体系是目前国际上普遍认可和接受的渔业病害防治技术系统。水产抗病技术发展趋势是:在病害防治方面注重消除水产品质量安全的隐患,在国际上已建立水产病害检疫网络,其相关的病原快速检测技术将得到不断完善并规范化,对相关疾病的基础研究,包括病原的致病因子、感染机理、核酸组成、基因组的结构功能等研究将为此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应用免疫防治技

术及绿色生物渔药来控制病害的发生是今后渔业重大病害控制的研究重点。基于改善宿主健康状况和养殖生态环境的免疫制剂、绿色生物渔药、绿色生态制品在水产中的开发和应用将逐步取代目前药物的普遍使用,为水生生物病害防治提供重要的关键技术和产品。对水生生物的免疫机制、抗感染机制、健康生理,病原抗原决定簇基因结构等的研究为新型渔药开发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藻类、饵料生物、有益微生物、病毒等的转基因技术可能为绿色渔药使用提供一条崭新的给药途径。提高品种的抗病力将是品种选育和驯化工作的重点,通过选育、基因工程技术培育等方法,获得能抵抗某种病原体感染的抗病品种将会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三、我国水产病害防治技术研究基础

我国水产病害防治技术研究已有五十年的历史,在20世纪50-70年代开展了“四大家鱼”为主的淡水鱼类寄生

虫病、细菌病和草鱼出血病研究;80年代随着养殖种类的多样化,研究对象扩展到海水鱼、虾病;90年代集约化养殖的兴起,随之而来的淡水鱼类细菌性败血症、对虾病毒病等暴发性流行病成了研究重点,研究水平也由个体、组织、细胞发展到分子,研究内容由流行病学、药物为主发展到诊断、免疫;21世纪初,现代生物学技术广泛应用于水产病害控制领域相关的研究工作,在病原分子学、分子免疫学、分子诊断学、药代动力学等研究有了长足的进展。

在疫苗研究方面,以草鱼疫苗为代表的发展经历了落后到先进的漫长升级,包括20世纪60年代末第一代的草鱼土法疫苗(草鱼“三病”组织浆疫苗)、80年代初第二代的草鱼出血病病毒(gchv)细胞灭活疫苗和90年代第三代的gchv弱毒细胞疫苗。近年来水产动物免疫研究成为热点,得到了

第二篇:构建病害防治体系为水产品质量提供保障

近日,大菱鲆被检含有硝基呋喃类代谢物以及环丙沙星、氯霉素、孔雀石绿、红霉素等禁用渔药的事件披露后,北京、上海、广州、杭州、香港等地市场已纷纷停售大菱鲆产品,这对于自1992年从英国引入我国、人工繁育和规模化养殖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被誉为我国当代最成功的海水鱼类引种范例的大菱鲆所形成的产业是一次沉重的打击。近年来,我国水产养殖

品因药物残留问题而遭遇出口受阻也屡见不鲜,如冻虾仁氯霉素、鳗鱼恩诺沙星及孔雀石绿、硝基喃代谢物等等药物残留,导致巨额经济损失,潜在人体健康危机,发人深省。

长期以来,我国水产养殖业主要以粗放型养殖模式为主,为追求高投入、高收益反致环境恶化、病害频发及药物滥用。当前以部分抗生素为代表的防治手段正在世界范围内逐渐被禁用、取缔,符合食品安全、环境友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免疫、生态等防疫技术正成为国际现代水产养殖业病害防治的主流技术措施,发展势头迅猛。构建高水平、系统化的绿色水产养殖病害防治技术体系,是改变我国水产药物滥用局面、促进我国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技术保障。

一、我国水产养殖业病害及其防治现状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水产养殖病害年损失高达百亿元,其中鱼类约占55%-77%、甲壳类约占11%-28%、贝类约占3%-16%,常见病达几十种之多,病原包括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等,难以攻克的病毒等引起的疾病频繁发生,而品种抗逆性衰退、高密度养殖、劣质饲料投喂和生态环境恶化是病害肆虐的相关缘由,病害已成为我国水产养殖业发展的瓶颈。

而现行的化学药剂、抗菌素等药物为主的病害防治手段存在药效不确切、药物残留、环境污染等诸多弊端,其主要原因是水产药物研究基础严重不足,盲用、滥用药物现象普遍存在。目前生产上使用渔药大部分由兽药、农药移植而来,缺乏对药效学、药物代谢动力学、毒理学及对养殖生态环境的影响等基础理论的研究;药物的给药剂量、用药程序、休药期缺乏科学依据。药物防治技术尤其薄弱的环节是,未能根据水生动物的特点和我国水产养殖种类多、养殖方式多样和疾病种类复杂等特点,针对性开展应用研究,因而难以做到高效用药和安全用药。

水产疾病的病因多,涵盖了养殖生物体、病原、环境等几者关系平衡破坏而导致的病变,仅靠药物单一技术是解决不了综合问题的。就药物对病原而言,还存在无抗病毒特效药、抗寄生虫药毒性大、抗细菌药的耐药性等难题。显然,要遏制水产病害,有待开发特效、低毒渔药,更需要全面系统考虑安全、环保、高效综合防治技术体系的建立。

二、国际水产病害防治技术发展趋势

以健康养殖技术为基础的水生动物病害综合防疫体系是目前国际上普遍认可和接受的渔业病害防治技术系统。水产抗病技术发展趋势是:在病害防治方面注重消除水产品质量安全的隐患,在国际上已建立水产病害检疫网络,其相关的病原快速检测技术将得到不断完善并规范化,对相关疾病的基础研究,包括病原的致病因子、感染机理、核酸组成、基因组的结构功能等研究将为此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应用免疫防治技术及绿色生物渔药来控制病害的发生是今后渔业重大病害控制的研究重点。基于改善宿主健康状况和养殖生态环境的免疫制剂、绿色生物渔药、绿色生态制品在水产中的开发和应用将逐步取代目前药物的普遍使用,为水生生物病害防治提供重要的关键技术和产品。对水生生物的免疫机制、抗感染机制、健康生理,病原抗原决定簇基因结构等的研究为新型渔药开发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藻类、饵料生物、有益微生物、病毒等的转基因技术可能为绿色渔药使用提供一条崭新的给药途径。提高品种的抗病力将是品种选育和驯化工作的重点,通过选育、基因工程技术培育等方法,获得能抵抗某种病原体感染的抗病品种将会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三、我国水产病害防治技术研究基础

我国水产病害防治技术研究已有五十年的历史,在20世纪50-70年代开展了“四大家鱼”为主的淡水鱼类寄生虫病、细菌病和草鱼出血病研究;80年代随着养殖种类的多样化,研究对象扩展到海水鱼、虾病;90年代集约化养殖的兴起,随之而来的淡水鱼类细菌性败血症、对虾病毒病等暴发性流行病成了研究重点,研究水平也由个体、组织、细胞发展到分子,研究内容由流行病学、药物为主发展到诊断、免疫;21世纪初,现代生物学技术广泛应用于水产病害控制领域相关的研究工作,在病原分子学、分子免疫学、分子诊断学、药代动力学等研究有了长足的进展。

在疫苗研究方面,以草鱼疫苗为代表的发展经历了落后到先进的漫长升级,包括20世纪60年代末第一代的草鱼土法疫苗(草鱼“三病”组织浆疫苗)、80年代初第二代的草鱼出血病病毒(gchv)细胞灭活疫苗和90年代第三代的gchv弱毒细胞疫苗。近年来水产动物免疫研究成为热点,得到了

第三篇:甲壳类水产品病害防治检测基因芯片

甲壳类水产品病害防治检测基因芯片

(1)管盖基因芯片检测仪

管盖基因芯片是将基因探针固定在特制的管盖内表面,与内置杂交贮液池的Eppendorf管一起构建的基因检测器件。在一个全封闭的管内,完成基因扩增,荧光标记,芯片杂交及检测等一系列生物化学操作,实现多基因高通量并行检测。本文报道了一种用于管盖基因芯片的检测分析系统,它包括光学检测平台、图像采集系统、图像分析系统及结果报告系统。光学检测平台利用尼康显微镜光学系统,通过电荷耦合器件(CCD)的进行图像采集。管盖基因芯片杂交后,经过荧光信号被CCD捕获,经通用串行总线(USB)传递给计算机。图像经过旋转、去噪声点、图像分色、杂交信号判定、有效性判定及结果输出。我们运用该系统,对于呼吸道十种病毒进行同时检测。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准确检测病毒的杂交信号并给出检测结果。

(2)食品安全快速检测系统

兴奋剂快速检测系统是基于光纤生物传感器的生物芯片检测系统。本课题拟用当今在通讯、电子等领域广泛应用的光纤生物传感技术,利用光导纤维数据容量大,灵敏度高,失真率低等特点,研制用于检测兴奋剂的光纤生物传感器,将兴奋剂分子含量的信息转化为荧光信号的强弱,再通过光纤光谱仪和模数转换器,经计算机分析处理后以光谱特定位置上荧光强度大小成像作为可视化反馈。首先,蓝色发光二极管发出的蓝光经过滤色片,由Y型光纤的输入端导入兴奋剂检测部分的样品池中。在该波长激发光的照射下,样品池中蛋白质分子上标记的FITC能产生520nm的发射光。发射光由Y型光纤的输出端通过滤色片,进入光纤光谱仪中。光纤光谱仪对信号进行采集,由模数转换器将信号传递给计算机处理,由专业的分析软件分析后显示荧光强度的大小。预期达到:快速、直观、准确地鉴定兴奋剂含量,方便快捷,操作简单,成本低廉,实现机械化,集成化和商品化。

(3)PCR定量基因芯片扫描仪

聚合酶链式反应是一种体外扩增DNA片断的技术,根据扩增策略和检测产物手段的不同,可分为定性PCR和定量PCR。实时定量PCR除了普通PCR的高灵敏性外,还具有精确性高、无污染等优点,但是一次只能检测一个基因DNA;而芯片技术具有高通量的优点,可以数以万计的检测不同的基因,但只能定性检测。本成果是将基因实时定量扩增技术与基因芯片技术进行有机融合,将探针固定在芯片上,通过基因扩增的同时水解探针原理来实时监测,实现基于基因芯片的基因定量检测。该仪器设计了高精度的温度循环控制系统和基因芯片的荧光多次扫描技术为一体,通过软件的控制,实现对基因芯片的在片扩增过程进行实时的监测,计算出荧光的增减变化的标准曲线。通过待测基因与标准参照体系的对比,从标准曲线上查找实测样品对应的检测探针的荧光强度变化过程确定待测样品的相对基因含量。该成果的多基因同时定量检测能够在医学、食品及生物安全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4)兽药残留多组份检测生物芯片试剂盒

利用竞争免疫定量分析技术、荧光检测技术和生物芯片技术相结合,建立竞争性免疫荧光分析的兽药残留多组份检测生物芯片系统。能检测10种残留兽药,分别是氯霉素、氨卞青霉素、庆大霉素、新霉素、红霉素、盐酸克伦特罗、磺胺二甲嘧啶、链霉素、泰乐菌素和环丙沙星。本系统同片孔间CV值小于15%,线性检测范围有3个数量级,检测极限可达到0.5~1ppb,农业部规定药物最高残留量中不得检出的残留量是按照1ppb的标准,因此本检测系统可以达到监督检测标准的要求。该技术方法结合玻片芯片的点样、扫描平台和96孔板模式操作平台,有利于利用实验室现有仪器兼容,进行自动加样、反应、清洗等样本测试操作及高通量的样本测定。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准确、快速的特点,适合出入境检验检疫、食品安全监管、品质控制等领域应用。

第四篇: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为构建和谐社会尽责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确保群众无饥寒

——县委常委林建斌在全县低保会议上的讲话

(2011年11月 日)

同志们:

今天,召开全县低保工作会议。刚才,袁局长对2011年我县低保工作做了全面总结,肯定一年来低保工作取得的成效,指出了存在问题,并对2012低保工作做了部署和要求,将得很具体、很好,我完全赞同。下面,我就新一年的低保工作,再强调三点意见:

一、加强组织领导,增强工作责任感

城乡居(村)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是社会保障体系的基础性工程,也是统筹城乡协调发展,解决突出矛盾,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和关心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并把低保工作列入2011年十项“民心工程”之一,把解决困难群众生活问题摆到重要位置。县政府多次专门召开会议,修改完善了《饶平县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实施办法》,研究解决困难群众的生活保障问题,不断增加低保资金投入,为落实“应保尽保”工作创造条件。各镇、各部门一定要树立全局观念,充分认识低保工作的重要性,把低保工作摆上党委、政府的重要工作日程,加强对评保工作的组织领导,提高认识,周密部署,深入调查,完善工作程序,转变工作方式,把低保工作做实、做细、做深、做好。这次低保评定工作,县将组织到各镇进行检查监督,检查情况将作为镇场党政领导班子工作实绩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对在评保过程中透明度不高、弄虚作假、该退不退、搞“人

1情保”,或在低保评定工作中组织不力,措施不落实等问题,除责令及时纠正外,对造成矛盾突出、社会影响极其严重的直接责任人,将追究相关责任,确保低保工作全面落实。

二、明确工作目标,坚持工作原则

我县在建立低保制度以来,做了大量工作,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县的低保标准也跟着不断提高,低保覆盖面也不断扩大,资金投入也不断加大,低保户的救助得到了更有效的保障,而且全面实现低保金社会化发放,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还没有完全实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各镇的低保工作发展不平衡,低保工作仍处于相对被动的状态。因此,各镇、各部门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积极采取措施,从实践科学发展观出发,努力加以改进,提高工作质量。一定要不折不扣地坚持“民主、公开、公平、公正”的评保原则,努力实现“应保尽保,应退尽退”的工作目标,具体操作上要做到:

1、上下形成合力,共同完成低保评定工作。各地在落实低保评定工作上,不能只靠民政部门去处理,政府领导不但要亲抓,还要在镇、村分别抽调精干人员,协助民政部门做好评定低保对象的调查摸底、登记造冊、审核公布等项工作。特别是涉及到扶贫村的低保评定工作,更应通盘考虑,绝不能各自为政,各行其是。

2、调查要细致,审核要认真。各镇在具体操作上,要坚持走群众路线,坚持民主、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在评定低保对象时,一定要上墙公示,接受群众的监督,增强透明度。公示的内容不得太简单,应将申请低保的户主姓名、家庭人口、劳动力、家庭成员健康状况、家庭人月均收入及享受金额都列入公示内容。去年,县在组织低保工作检查过程中,发现部分村的公示内容只有户主姓名;有的公示期限未满,内容就被撕毁,村居委也没有再张贴。因此,我个人认为:各镇务必要把上墙公示作为评好低保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来抓,不但要把公示内容贴于村居

委的公示栏中,还要贴于村居委中的各个显眼位置,不能怕麻烦,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增强透明度,让群众心服口服。

3、一定要采取分类施保的管理办法。大家都明白,我县还是一个经济相当薄弱的贫困县,财政资金并不充裕,但尽管在县财政资金十分紧缺的情况下,县委县政府仍惦念着我县的弱势群众,在实施低保工作的这么多年来,每年都不断增加保障资金的投入,为的是解救弱势群众于水火之中。因此,请大家务必清楚:低保金不是用于“论功行赏”或作为“拉关系”的资金,是政府用于救助社会最弱势人员的救命钱,各镇要根据低保对象的家庭困难情况进行科学分类,在安排低保资金时,着重提高有特殊困难的低保对象的救助水平,尤其是“三无人员”和主要劳力病残家庭。对家庭成员患有严重疾病,不但对家庭没有“造血功能”,而且使家庭其他成员的基本生活备受影响的,也要适当提高救助力度,真正把低保金重点用到最困难、最需要救助的对象身上,绝对不能搞平均分配,希望你们从实际出发,严格按照县的低保实施办法的要求,评出真正的绝对困难户,以确保最困难贫困家庭的基本生活都能得到有效的保障。

4、结合县扶贫工作要求,今年底,扶贫村将有80%以上的扶贫对象可以脱贫,各镇在评定2012的低保工作上,更应认真做好充分的考虑,既要确保特困群众的基本生活保障,又要与扶贫工作相协调。对扶贫村原来未列保的扶贫对象,除了确有返贫硬件外,一律不得列保。

5、巩固低保工作成果,落实低保救助目标。多年来,党中央非常重视社会保障问题,特别是近几次中央全会,都将做好社会保障与维稳联系在一起,可想而知,我们的低保工作是如何的重要。县委县政府这些年来一直围绕着党中央和社会所关注的热点问题,努力做好低保工作。尽管市场物价上涨,县财政资金紧缺,2011年经县政府继2007年低保提标之后,再次提高低保标准,同时也提高部分低保对象的人月补差水平。在此,我必须再

着重强调,各镇在评定2012的低保对象时,一定要做到“三不”。一是低保评定工作不得马虎应付。各镇要加大对村居委会低保评定工作的监督和检查力度,重点要监督和检查他们的操作程序和透明程度,绝不能把低保评定工作简单化,如果村居委会的低保评定工作做得不好,镇政府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评审的低保对象一定要准确,让评不上的群众觉得无可攀比,否则,由此影响社会的稳定,将追究责任人的相关责任;二是不能搞平均分配将全镇人月平补差标准平均分配,也不能降低补差水平,特别是“三无人员”的人月补差,一定要按照县民政局的要求,认真把低保评定工作落到实处。否则,县民政局不予批准;三是不得违规操作低保救济金,如果发现低保金没有实行社会化发放;没有按一户一折将低保金存折发到每户低保户手中;或低保对象不能领取足额的低保金,将追究所在镇及直接责任人的责任。

三、落实配套救助措施,确保困难群众无饥寒。

最低生活保障是维护弱势人员基本生活保障的措施,仅能为困难群众解决基本生活的温饱问题,还不能达到完全解决特困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困难群众的住房、医疗、子女上学等难题,都需要帮助。虽然在过去的若干年里,我们在这方面已做了大量工作,如:为农村低保对象办理参加“新农合”、城镇低保对象办理参加城镇医保;对患重大疾病就医难的特困低保户,给予适当的医疗救助或生活救济;通过社会力量资助上大学的低保学生;帮助贫困家庭未成年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或唇、腭裂儿童进行手术治疗,减免医疗费用;以及为受灾倒房低保户解决灾后重建住房等事情。所有这些,正是党政领导干部勤政为民的真正体现,但还远远不能达到与人民群众日益提高的生活质量相适应的要求。今后还有更多的事情需要我们去努力解决。因此,各镇、各部门一定要通力合作,充分利用社会力量和我们的职能作用,落实各项救助配套措施,在确保困难群众无饥寒的基础上,积极

为困难群众解决各种难点问题。只有这样,才说得上保民生,保稳定。

同志们,民政工作任务十分繁重。广大人民群众对民政工作的期望也越来越高。我们一定要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工作部署,坚持以民为本的工作理念,切实树立勤政为民、廉洁奉公的工作作风,深入贯彻落实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真心实意为弱势群体服务,使贫困群众的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为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幸福饶平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谢谢大家。

第五篇:全国体育大会2021年畜水产品质量安全保障工作方案

全国体育大会2021年畜水产品质量安全保障工作方案

为进一步提升我市畜禽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巩固和扩大我市畜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成果,切实做好第四届全国体育大会畜水产品安全保障工作,维护好四体会期间全市畜水产品消费安全,根据市政府《关于四体会食品采购与食品安全有关问题的会议纪要》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第四届全国体育大会畜水产品安全保障工作,是今年畜水产品安全监管工作的重中之重。要从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出发,充分认识加强四体会期间畜水产品安全保障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认真贯彻实施《动物防疫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坚持“严管、长效、规范、提升”的工作原则,按照“系统规划,有序推进,标本兼治,全程控制,长效管理,确保安全”的工作思路,以畜水产品中“瘦肉精”污染控制为重点,着力解决兽药违规使用和残留超标问题。以养殖业投入品、标准化生产和市场准入为关键点,推动从养殖场到市场的全程监管。深入开展畜水产品安全专项整顿,不断加大畜水产品监测力度,严格执行不合格畜水产品退市制度,完善畜水产品安全预警及应急处置机制,切实做好四体会期间畜水产品安全保障工作。

二、主要任务

(一)突出源头环节监管

一是规范投入品管理,确保用药、用料安全。以控制源头污染为出发点,强化兽药、饲料监管,建立生产者、经营者、使用者电子档案,实行网络化管理。建立健全进药备案、售药登记、使用追溯、有奖举报等制度,进一步提高兽药、饲料监管水平。深入开展“瘦肉精”等违禁药品整治行动,强化监测,重点查处无证生产、经营或经营、使用假劣兽药,违禁兽药违法行为,严厉查处和打击生产、经营、使用“瘦肉精”等违禁兽药和添加三聚氰胺、“苏丹红”等违禁化工产品的行为,保证养殖源头安全。

二是强化动物疫病防控,确保不发生重大动物疫病。对全市动物饲养场(户)进行全面登记,建立电子档案,详细记录畜禽种类、存栏数量、畜禽调入、调出、免疫、检疫等情况,实行动态管理。严格检疫监督,规范检疫行为,实施产地准出。开展动物卫生监督专项整治行动,重点查处无证流通、证物不符等违法行为。确保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率达100%,规模养殖场官方兽医监管率达100%,畜禽产地检疫率达100%,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率达100%。

三是推进畜水产品、生鲜牛奶和禽蛋产品监管。进一步加大养殖环节监管,强化生猪养殖环节和奶牛结核病、布氏杆菌病检测力度,加大生猪养殖环节“瘦肉精”和生鲜牛奶三聚氰胺的检测力度;进一步强化禽蛋养殖场“苏丹红”等化学违禁产品的监测力度,适时开展“瘦肉精”等违禁药物的使用和检测专项整治活动,确保畜水产品、生鲜牛奶及禽蛋产品质量安全。对列入四体会供应的畜水产品,要提前介入,实行全程监管。

四是建立完善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大力推行畜水产品“产地与销地”、“市场与基地”、“加工企业与养殖场”的对接互认,切实做到“生产记录可查询、产品流向可追踪”,形成畜水产品安全生产追溯信息网络。从养殖源头确保畜水产品质量安全。

(二)规范屠宰加工环节监管

一是强化定点屠宰企业的监管力度,加强动物防疫合格条件动态审核,建立健全监管档案,依法规范全市生猪定点屠宰企业经营行为,全面推行质量承诺制、严格履行严格查证验物、待宰和病死牲畜无害化处理制度;全面加强定点屠宰检疫的溯源监督,对进入场点定点屠宰的牲畜,一律 “凭证屠宰”、“凭证出厂”。二是突出屠宰环节“瘦肉精”专项整治,全面推行生猪宰前尿样快速检测制度,建立健全生猪尿样检测档案,扩大监测频率和范围,实行“先行排查、送检定性、违禁查处、产地禁入、严厉打击”,严把生猪屠宰入口关。三是全面开展肉类加工企业的专项整治。城区肉类加工企业推行质量承诺制,集中力量查处和打击加工病害、死因不明及未经检疫的动物及动物产品的违法违规行为,堵塞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漏洞。四是进一步强化畜水产品储藏环节监管,推行凭证入库制度。五是进一步规范检疫行为,严格出证条件,实行同步检疫,继续推行检疫承诺制,确保检疫质量。六是加强全市检疫人员管理,实行“定人、定岗、定责、定任务”,推行岗位责任,严格考核奖惩,不断提高检疫能力和水平。

(三)加强流通经营环节监管

一是全面推进城区畜水产品经营企业(公司、超市、专卖店)全部落实进货检查验收、索证索票、购销台帐和质量安全承诺制。二是强化市场举办者履行查证验物义务的监督检查,依法查处市场举办者不履行查证验物义务的违法行为。三是全面推行流通环节巡查制度,继续坚持“一打二堵三测四引”的工作方法,抓重点、重点抓、打回头、回头打、抓反复、反复抓,始终保持高压态势,严格市场执法检查。进一步整合执法力量,扩大监管范围,确保“病害肉”不上市,“注水肉”“私宰肉”不反弹。四是进一步完善流通环节畜水产品监测制度,实行定点定位全方位全覆盖,快速监测和实验室监测相结合的抽样监测办法,严格实行不合格畜水产品的禁入、退市、召回、销毁、公布制度。严厉查处和打击销售“瘦肉精”等违禁药品污染畜水产品的违法行为,确保流通环节的畜水产品质量安全。

(四)强化外来报验环节监管

一是实行外来畜水产品报验制度,进一步规范报验程序、完善报验方法、规范报验行为、改进报验装备,提高报验水平。严格进肥畜水产品的资格审查,建立外来畜水产品经营企业(户)监管电子档案和诚信记录档案,实施动态监管,严把外来畜产品入市关。二是围绕“注水牛肉”不反弹的目标,进一步强化外来牛羊肉的报验工作,坚持报验的程序和标准不变,继续推行报验代码制度,依法重点查处注水、逃验等违法违规行为。三是继续执行外来生猪产品“双证”报验制度,重点查处销售“瘦肉精”等违禁药物或兽药残留超标畜产品的违法行为。四是全力推进城区活禽集中报验工作,实行“集中报验、定期监测”,规范活禽交易市场经营秩序,确保城区活禽交易市场不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五是进一步提高外来水产品报验水平。建立外来水产品经营企业(户)监管电子档案和诚信记录档案,实施动态监管,严把外来水产品入市关。六是进一步做好产销联建工作,建立健全联防联控的追溯监管机制。逐步扩大联建的品种和范围,实行联手共建、联手阻击、产销对接、防检监管、凭证进入,强化监督,全程监控,进一步探索安全优质畜水产品基地联建的办法和措施,全面提高进肥畜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五)加强群体消费环节监管

一是进一步加强与卫生部门等部门的联手协作,落实量化分级管理制度,加大对城区四体会接待宾馆、饭店、医院等大型群体消费场所分批不定期巡查频度和力度。二是规范接待单位消费单位加工、经营行为,严格落实宾馆、饭店等集体伙食单位进货索票和验收登记制度,做到货证相符,实现可追溯监管。三是进一步加强小宾馆、小作坊、小饭店监管力度,消除监管空白和死角。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着力推进监管工作

市局成立第四届全国体育大会畜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领导小组,各县区主管部门、各有关单位、处室要充分认识四体会期间加强畜水产品质量安全保障工作的重要性,进一步统一思想,增强责任感、使命感,按照市局的统一要求,相互支持,积极配合,协调一致,全面、认真履行职责,合力监管。各部门要对畜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主要任务进行层层分解,责任明确到人,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切实做到宣传培训要有广度、技术指导要有深度、监督管理要有力度、整体推进要有强度,不断提高畜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水平。

(二)加大监管力度,严格准出准入

按照产地准出是基础,市场准入是关键点,安全信用是目的,监督检查是手段,责任追究是保证的工作思路,进一步加大畜水产品准入准出制度的执行力度,切实做到:入市凭证、实施抽检、结果公示、安全承诺,不合格产品就地销毁,确保不合格动物及动物产品不调出、不上市。各县区主管部门、局属各单位要将辖区内的兽药饲料生产经营企业、畜水产品经营市场、超市100%地纳入监管,建立监管档案和监管台帐,实行动态监管,不断提高执法监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加大监测力度,提高监测效率

进一步加强监测网络的建设,建立畜水产品从养殖场-批发市场-超市的巡回例行抽样监测监督制度,不断加大对畜水产品的疫病、药残等抽样监测频率,扩大抽样监测覆盖率。实行定点定位定期全方位全覆盖监测,重点加强养殖、屠宰环节“瘦肉精”等违禁药物的监测。按照“质量安全监测、疫病监测、市场信息监测”三位一体的工作机制,利用监测结果分析、预警、查处、追溯、公示。对检测不合格的坚持严格进行公告,严格执行整改,严格实行处罚,做到监测得准,打击得快,追溯得到,处罚得严。监测方法以速测为主、送检为辅,利用和共享省监测中心技术资源,提高监测效率,杜绝不合格畜水产品流入市场。

(四)开展风险预警,提高应急能力

要按照分级管理、分级响应、明确职责、落实责任、科学决策、依法应急、加强监测、群防群控、及时反应、快速行动的原则,建立畜水产品安全风险快速预警和快速反应系统,完善畜水产品监管快速反应机制,积极开展畜水产品生产、加工、流通、消费环节的风险监控,动态收集和分析畜水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做到“早发现、早预警、科学判断、妥善处置”。积极加强应急处置队伍建设,做到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功能齐全、协调有序、运转高效,提高对畜水产品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的能力和水平。

(五)密切联系协作,形成监管合力

要以四体会畜水产品安全保障为契机,把握形势、掌握主动、突出重点、集中整治,以专项整治行动为抓手,推进畜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要按照“市县联动、市区联合”的工作原则,积极主动开展工作,充分发挥监管作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分块把守、密切协作,加强畜水产品安全信息管理和综合利用,实现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有效整合监管资源,开展综合执法和联合执法,形成监管合力。

(六)强化协调监督、营造宣传氛围

市局领导小组负责四体会期间全市畜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各责任单位要主动协作,及时沟通。一是建立健全监管信息网络。各县区、各有关单位、处室要及时将本县区、单位、处室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进展情况向市局报告。二是加强督察督办。市局将加大对各县区、各单位、处室的督查督办力度,以简报形式,对畜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各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通报,并及时协调处理监管中的具体问题。三是广泛宣传,营造氛围。利用报刊、电视、网络等媒体形式,大力宣传加强畜水产品监管对成功举办第四届全国体育大会的重要意义,要深入到养殖场(区)、超市、农贸市场等畜水产品养殖和消费场所,以发放宣传册等形式,开展法律法规和畜禽产品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强化诚信经营和行业自律意识,鼓励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畜水产品安全监管,提高人民群众的消费安全意识和自我维权意识,营造人人关心食品安全、人人参与食品安全的良好社会氛围。

四、责任分工

由市局分管局长负责,各县区主管局,市动物卫生监督所,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市动物卫生监察支队,动物卫生稽查大队负责落实。

下载构建病害防治体系为水产品质量提供保障word格式文档
下载构建病害防治体系为水产品质量提供保障.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