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7-2018年四年级数学上册复习计划
四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计划
一、学情分析
我所任教的四年级2班的学生思维都比较活跃,课堂氛围比较好,学习的积极性很高。但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比较粗心,计算比较容易出错。对应用题的理解能力不够,自己审题的难度较大。所以,在复习时应该重点放在计算能力的培养和对应用题的理解上,对于课本上的基础知识也需要进行复习巩固。而有少部分成绩优异的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姣好,这就需要在复习时对他们这部分学生加大难度,进行有难度的训练。
二、复习内容
1.含有万级和亿级的数的读写以及数的改写和求近似数;
2.进一步掌握更大的面积单位及其进率以及长、正方形周长和面积的巩固;
3.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4.直线、射线和线段,角的度量,平行和相交以及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
5.统计,简单的数据整理和分析及条形统计图; 6.数学广角--解决问题的策略。
三、复习目标
1.能正确的读、写含有个级、万级和亿级的数,并能按要求改写和求近似数。2.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的方法,熟练的进行计算。
3.掌握积的变化规律和商的变化规律,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4.掌握两种重要的数量关系:单价,数量和总价;速度,时间和路程。
5.正确的判断三种线(直线、射线和线段),能按要求画角和量角,并判断各种角。
6.画平行线和垂线(过直线外一点和直线上一点)。7.根据给定的数据整理制作相应刻度的统计图,并能分析结果。
8.通过生活中的数学学会合理安排时间和用优化思想解决问题的策略。
四、复习重难点
1.乘、除法的计算准确性的提高和应用。2.对角的度量和平行、垂直的认识。3.对实际问题的理解与应用。
五、复习方法及措施
1.复习方法
讲练结合,点线结合。(先各个知识点突破,再知识点综合,最后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进行习题练习时规范学生的书写,培养学生认真仔细书写、检查的好习惯,对速度比较慢的同学多鼓励,为他们制定小目标,逐步提高做题速度。及时反馈,及时订正,使复习确实有效,使大部分学生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2.复习措施
1.教会学生复习方法,先全面复习每一单元,再重点复习有重点内容。
2.采用多种方法,比如学生抢答,抽查,学生互批等方法。提高学习兴趣。
3.加强补差,让优等生帮助后进生。
4.课堂上教会学生抓住每单元的知识要点,重点突破,加强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并相继进行口算能力和估算能力的培养。
5.不搞题海战术,优化练习,精讲简练。以人为本,因材施教。
六、复习内容安排
12.26--12.29 大数的认识及单元检测 5课时 2018.1.2--1.5 空间与图形及单元检测 4课时 1.8--1.19 乘法和除法、统计及单元检测 10课时 2018.1.22--1.24 综合练习
3课时 2018.1.25--1.29 综合复习检测 3课时
第二篇: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复习计划
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复习计划
凌源小学 张太阳
一、复习指导思想:
1、查漏补缺,本册教材内容进行系统的归纳整理,理清知识点的联系,通过对基础知识的复习和练习,加强学生的记忆,深化认识,使所学的知识内化为学生的知识素养。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理解由感性认识提升到一个理性的认识上来。
2、灵活解题,提高综合运用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复习、练习过程中,对知识进行分类、整理,帮助学生找出各知识之间的联系和解题规律,重新整合,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达到举一反
三、能综合、灵活地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应用数学能力。
3、在复习、练习过程当中,注重学生的学习方法、数感和数学思维的梳理和培养,发展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4、养成学生认真做题、细心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形成良好的数学情操。
二、学情分析:
我所任教的班级学生思维都比较活跃,课堂氛围比较好,学习的积极性较高。但学生都比较粗心,计算比较容易出错、抄错题目。对应用题的理解能力不够,自己审题的难度较大。所以,在复习时应该重点放在计算能力的培养和对应用题的理解上,对于课本上的基础知识也需要进行复习巩固。而有少部分成绩优异的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姣好,这就需要在复习时对他们这部分学生加大难度,进行有难度的训练
三、复习内容:
本单元的复习包括本册教材的主要内容,共分为四部分:多位数的认识(含有万级和亿级的数以及数的改写和取近似数)、生活中的负数,乘法和除法(除法、四则混合运算、运算定律及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解决问题的策略),空间和图形(直线、射线和线段,角,以及平行和相交),统计(统计,简单的数据整理和分析及折线统计图)。
四、复习目标:
1.对万级、亿级的数,十进制计数法,用“万”、“亿”作单位表示大数目以及近似数、改写等知识有进一步的认识,建立有关整数概念的认知结构; 2.进一步巩固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笔算,进一步提高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计算以及探索规律的操作技能,加深对计算器的认识;
3.掌握直线、射线和线段的特征,认识角,能正确画出平行线和垂线(过直线外一点和直线上一点),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4.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统计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并能根据给定的数据整理制作统计图,分析结果。
5.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的价值;
6.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经历回顾本学期的学习情况,以及整理知识和学习方法的过程,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愿望,进一步培养反思的意识和能力。
五、复习重难点及关键:
1、重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及有关的实际问题。
2、难点:针对学生存在的不同问题,弥补知识缺漏,促进知识系统化,提高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关键:
(1)老师要认真回顾本学期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掌握情况,通过回顾,理清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数学技能使用情况,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成功做法和存在的问题,以便具体复习时有的放矢地加以指导,提高复习效率。(2)要特别关注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注意他们在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上的具体问题,知识的薄弱环节,针对性地采取措施,调整复习方案,使他们切实有所提高或掌握。
(3)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组织复习。
(4)重视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复习措施:
(1)教会学生复习方法,先全面复习每一单元,再重点复习有关重点内容。(2)采用多种方法,比如学生出题,抢答,抽查,学生互批等方法。提高学习兴趣。
(3)加强补差,让优等生帮助后进生。
第三篇: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复习计划
2014-2015小学数学四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复习计划
城区康园中学 吴晓霞
时间一晃就过去了,没想到一个学期又要结束了!为了有计划、有针对性、有系统地进行梳理一学期来,与孩子们所学习知识的点点滴滴,因此,制定如下复习计划:
一、复习指导思想
1、查漏补缺,本册教材内容进行系统的归纳整理,理清知识点的联系,通过对基础知识的复习和练习,加强学生的记忆,深化认识,使所学的知识内化为学生的知识素养。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理解由感性认识提升到一个理性的认识上来。
2、灵活解题,提高综合运用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复习、练习过程中,对知识进行分类、整理,帮助学生找出各知识之间的联系和解题规律,重新整合,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达到举一反
三、能综合、灵活地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应用数学能力。
3、在复习、练习过程当中,注重学生的学习方法、数感和数学思维的梳理和培养,发展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4、养成学生认真做题、细心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形成良好的数学情操。总之,我们加强复习的计划性,提高复习效率。
二、学情分析:
我所任教的四年级两个班的学生思维都比较活跃,课堂氛围比较好,学习的积极性很高。但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比较粗心,计算比较容易出错。对应用题的理解能力不够,自己审题的难度较大。所以,在复习时应该重点放在计算能力的培养和对应用题的理解上,对于课本上的基础知识也需要进行复习巩固。而有少部分成绩优异的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姣好,这就需要在复习时对他们这部分学生加大难度,进行有难度的训练。
三、复习内容:
1、含有万级和亿级的数的读写以及数的改写和求近似数;
2、进一步掌握更大的面积单位及其进率以及长、正方形周长和面积的巩固;
3、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4、直线、射线和线段,角的度量,平行和相交以及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
5、统计,简单的数据整理和分析及条形统计图;
6、数学广角--解决问题的策略。
四、复习目的和要求:
1、能正确的读、写含有个级、万级和亿级的数,并能按要求改写和求近似数
2、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的方法,熟练的进行计算
3、掌握积的变化规律和商的变化规律,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4、掌握两种重要的数量关系:单价,数量和总价;速度,时间和路程。
5、正确的判断三种线(直线、射线和线段),能按要求画角和量角,并判断各种角
6、画平行线和垂线(过直线外一点和直线上一点)
7、根据给定的数据整理制作相应刻度的统计图,并能分析结果
8、通过生活中的数学学会合理安排时间和用优化思想解决问题的策略
五、复习知识点 复习要点
(一)认识更大的数
1、认识更大的数
2、生活中的数(1)认识数的计数单位,掌握各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2)会正确读、写亿以内的数;
3、会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
4、能用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
5、能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求一个数的近似数;(二)乘法和除法
1、会正确计算两、三位数乘法,能运用乘法运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会正确计算三位数除以两位数,能运用除法运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能利用积的变化规律和商不变规律进行简便运算;
4、掌握单价、数量和总价;路程、速度和时间之间的关系;(三)线与角
1、线与角
2、图形的变换
(1)会用字母正确地读出线段、射线与直线;
(2)能区分线段、射线与直线;
3、能辨析图形中线段的平行与垂直关系;
4、能用三角尺画平行线和垂线;
5、会辨析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和周角;
6、会用量角器测量指定角的度数;
7、会用自己的方法画指定度数的角;
(四)统计与数学广角
1、统计
(1)能根据具体的数据画相应刻度的条形统计图。(2)会根据实际数据确定一个代表几。
2、数学广角(1)学会用优化的思想解决问题;(2)会解决生活中的策略问题
(五)综合练习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六、复习时间:2015.1.4——2015.1.20
共计用12课时进行教学。
1、回顾、整理本学期学习内容和学习情况,并复习大数的认识(2课时)……2015.1.4
2、复习面积单位及其之间的关系,面积公式(2课时)……1.5-1.6。
2、复习角的度量、平行四边形和梯形(2课时)……1.7-1.9
3、复习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2课时)……1.12-1.13
4、复习统计、数学广角(2课时)……1.14-1.15
5、综合复习(2课时)……1.16-1.20
七、复习形式:
分类复习、综合复习
八、复习措施:
1、教会学生复习方法,先全面复习每一单元,再重点复习有重点内容。
2、采用多种方法,比如学生抢答,抽查,学生互批等方法。提高学习兴趣,3、加强补差,让优等生帮助后进生。
4、课堂上教会学生抓住每单元的知识要点,重点突破,加强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并相继进行口算能力和估算能力的培养。
5、不搞题海战术,优化练习,精讲简练。以人为本,因材施教。
第四篇:四年级上册复习计划
四年级上册复习计划
一、目标
识字和写字
1、会读生字表(一)中的生字;会写由生字表(二)中的生字组成的词语。
2、会用字典:音序查字法、部首查字法,具备一定的独立识字的能力。
阅读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习默读短文,有一定的质疑能力。
3、能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字典理解字词的意思。
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
5、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能比较有条理交流地阅读感受。
6、能正确地使用逗号、句号、冒号、引号、顿号、书名号、问号、感叹号。
7、积累文中的优美词语、句段。
习作
1、能比较有条理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新奇、有趣、印象深、最受感动的部分。
2、会写书信。
3、能用常用的修改符号修改病句、病段。
听记
能认真倾听短文,把握主要内容。
二、具体措施
识字和写字
1、读由二类生字组成的词语,给二类词语中的生字注音。(1课时)
2、听写由一类生字组成的词语。(4课时)
3、专题训练:
(1)查字典;填表格。(1课时)
(2)多音字。(1课时)
(3)近、反义词(1课时)
阅读
1、朗读课文。(一个单元/天)
2、听写文中的好词。(3课时)
3、背诵课文、语文园地中要求背诵的句段。(一个单元/天)
4、专题训练:
(1)阅读题:默读短文,回答问题;把握主要内容,体会感情、交流感受;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2课时)
(2)标点练习。(1课时)
(3)句式练习,含关联词语的使用、把字句、被字句、反问句、陈述句、排比句、双重否定句、拟人句、比喻句的改写等。(1课时)
(4)积累型练习,含文中优美句段、对联、名人名言等。(2课时)
(5)理解综合型练习(1课时)
习作与听记
1、写一篇作文:自己的见闻。(2课时)
2、复习书信的写法。(1课时)
3、专题训练:
(1)修改病句。(1课时)
(2)听记训练:听短文,填空。(1课时)
模拟考试(3课时)
(共计26课时)
第五篇:四年级数学复习计划
二年级数学复习计划
刘月梅
复习重点:
1、基本概念:厘米,分米,米,有余数的除法,认识1000以内的数,千克和克,四边形的认识,三位数加减三位数,时,分 秒。
2、运算:
1)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2)余数与除数的关系。
3)有余数除法的竖式计算。
4)有余数除法的简单应用。
3、应用题:
1)解决租船的问题。
2)三位数的加减三位数的解决问题。
4、认识图形
1)四边形的认识
2)长方形的特征。
3)验证正方形的特征。
4)四边形和平行四边形。
五、提高复习质量的具体措施:
1、订好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认真备好每一节课,精心设计好每一次练习。不打无准备之仗。
2、关心热爱每一位学生,尤其是学困生,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树立自信心,切忌简单粗暴的行为。深入学生的情感世界,与学生交朋友,充分发挥师爱的力量,努力提高复习效率。
3、加强课内的友情提示与课外的耐心辅导,发现问题及时补救,当天作业当天反馈,要继续发扬作业评语制,在点点滴滴中帮助学生建立浓厚的学习兴趣,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合理的解题策略。
4、继续采取“结对竞争”的方法,既合作又竞争,在竞争中提高,在合作中取胜,促使学生积极动脑思考,尽可能发挥自己的潜能。
5、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在复习期间与家长的沟通率至少达80%,加强与班主任及其他科任老师的联系。形成教育合力,期盼事半功倍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