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教学论文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对初中学生体质效应之研究(范文)

时间:2019-05-14 10:25:1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初中体育教学论文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对初中学生体质效应之研究(范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初中体育教学论文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对初中学生体质效应之研究(范文)》。

第一篇:初中体育教学论文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对初中学生体质效应之研究(范文)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对初中学生体质效应之研究

摘要

本文通过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三年来的跟踪实验研究,建立了有关初中学生体质健康等方面的档案,运用体育统计学的数据整理和显著性检验方法,着重分析《《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对初中学生体质的影响。

关键词

体育课程标准

对初中学生

体质效应

研究

1前言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于2001年9月,在全国38个实验区率先实施,厦门作为实验区之一,我校又是实验区体育学科基地实验校,承担课题研究义不容辞。《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出台,标志着我国体育教学改革已步入了一个崭新阶段,标志着中学体育教材竞技化向终身体育化逐渐转轨,标志着体育教学将迎来新的机遇与挑战。机遇与挑战并存,这是唯物辨证的。在新世纪、新时期、新形势下,新教材的问世,是件难得的好事。为我们带来了机遇,也为我们带来教学改革的挑战。新教材的效果如何?还需要时间的论证和实践的检验。本课题的研究,就是着重从《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对初中学生体质方面的影响着手,探索《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可行性、实效性、合理性。

实验对象与方法:

2.1 实验对象:厦门市禾山中学 2001级初中新生。2.2 实验方法: 2.2.1 实验法

2.2.1.1实验时间:2001年9月至2004年7月。初中三年跟踪实验。2.2.1.2 实验的分组:

实验组:105人(两个教学班),其中男生51人,女生54人,采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进行授课。

对照组:111人(两个教学班),其中男生55人,女生56人,使用旧教材的教学大纲进行授课。

2.2.1.3 实验测试指标:

身体形态:身高、体重、胸围。机能:肺活量

身体素质:50M(速度),800M(女)、1000M(男)(耐力)立定跳远(弹跳),引体向上(男)、仰卧起坐(女)(力量),立位体前屈(柔韧)

2.2.2 问卷调查法:问卷调查内容——情感、态度、价值观、社会适应等。所发问卷105份,回收问卷105份,回收率百分百。2.3 实验施加因素: 2.3.1 实验组严格按照《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水平四所提出的“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课程目标”为方向,结合本校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确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和进度,认真执教。

2.3.2 对照组:按传统的教学大纲和教育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2.3.3 任课教师实验组与对照组同为实验人员,每周授课数、课外活动数相同。2.4.指标测试的具体方法:

2.4.1 测试时间:初测为新生进校的第一个月,末测为每学年5—6月份,每项测试在一周内完成。

2.4.2 测试方法:

测试的场地、器材、条件、形式、次数、测量记录方法,实验组与对照组确保相同。2.2.5.实验结果的统计处理方法:

2.5.1 对初测与末测的观测指标,通过实验效果(进退数)进行计算:

实验组:初测IF1→水平A1→末测FT1→进退数C1

对照组:初测IF2→水平A2→末测FT2→进退数C2

实验效果(进退数)C1=FT1—IF1 C2=FT2—IF2

D=C1—C2 2.5.2 应用数理统计法对有关的指标进行统计、整理、归纳,并列表对照。

2.5.3 应用体育统计学方法对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初测与末测指标进行总体均数的差异性显著检验。

2.5.4 对指标进行分析 实验结果与分析:

3.1可测性实验结果:

表1

实验前男生形态与机能指标对照表

组别

N

身高cm

体重kg

胸围cm

肺活量ml 对照组

158.67

47.38

72.36

2595.89 实验组

158.86±5.3

47.70±4.6

72.71±4.7

2527.78±240 差

+0.21

+0.32

+0.35

-68.11 P

> 0.05

> 0.05

> 0.05

< 0.01 注:(1)差值中的“-”表示实验组同类指标不如对照组;“+” 表示实验组同类指标优于对照组。

(2)P> 0.05 表示不具显著性;P< 0.05表示具有显著性; P< 0.01具有高度显著性;

表2

实验后(三年)男生形态与机能指标对照表

组别

N

身高cm

体重kg

胸围cm

肺活量ml 对照组

165.79

51.85

76.88

3037.6 实验组

169.30±4.9

54.09±4.3

79.78±4.2

3277.5±216

+3.51

+2.14

+2.9

+239.9 P

< 0.01

< 0.01

< 0.05

< 0.01

表3

实验前女生形态与机能指标对照表

组别

N

身高cm

体重kg

胸围cm

肺活 2

量ml 对照组

155

44.9

74.7

2307 实验组

154.5±4.7

42.5±5.1

72.5±5.5

2247±226

-0.5

-2.4

-2.2

-60 P

>0.05

< 0.05

< 0.05

<0.05

表4

实验后(三年)女生形态与机能指标对照表

组别

N

身高cm

体重kg

胸围cm

肺活量ml 对照组

158.1

75.5

2568.5

实验组

159.3±4.8

47±4.3

76.5±4.9

2623.5±208 差

+0.8

+2

+1

+55 P

> 0.05

< 0.05

< 0.05

< 0.01 表5

实验前男生体能指标对照表

组别

N

50米 s

立定跳远cm

1000米s

引体向上c

立位体前屈cm 对照组

8.42

196.35

262

2.3

3.14 实验组

8.38±6.6

192.47±23.5

264±26.8

2.08±3.7

2.89±4.3

+0.04

-3.98

-0.22

-0.25 P

> 0.05

< 0.05

> 0.05

> 0.05

> 0.05

表6

实验后(三年)男生体能指标对照表

项目

N

50米s

立定跳远cm

1000米s

引体向上c

立位体前屈cm 对照班

7.9

203

230.4

7.51

3.58 实验班

7.41±0.5

216±21.7

221.4±23.7

7.41±3.9

4.13±3.8 差

+0.49

+13

+9

-0.1

0.55 P

< 0.01

< 0.01

< 0.01

> 0.05

< 0.05

表7

实验前女生体能指标对照表

组别

N

50米 s

立定跳远cm

800米s

仰卧起坐c

立位体前屈cm 对照组

9.15

163

241

实验组

9.14±0.57

165±18.1

238±23.5

32±7.2

1.95±5.1

+0.01

+2

+3

-0.05 P

> 0.05

> 0.05

> 0.05

> 0.05

> 0.05

表8

实验后(三年)女生体能指标对照表

组别

N

50米 s

立定跳远cm

800米s

仰卧起坐c

立位体前屈cm 对照组

9.0

170

237

2.15 实验组

8.81±0.48

176±16.7

229±21.6

37±5.7

4.3±3.9

+0.19

+6

+8

+2

+2.15 P

< 0.05

< 0.01

< 0.01

< 0.05

< 0.01

3.2、可测性实验结果分析:

从表1-表8显而易见,除实验组男生引体向上、女生的身高在测试值的提高幅度高于对照组,总体均数的差异性显著检验无显著性差异外,其余实验组各项测试指标不仅优于对照组,而且总体均数差异性检验均显示具有显著性和高度显著性。分析其原因如下:

3.2.1课程标准鼓励学生的运动参与,在参与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激发,学习和锻炼的气氛空前高涨,尤其是在教学中,采用了同质分组、异质分组、帮教分组、合作分组、友情分组的教学组织形式,实现了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形成同学间的大量的相互作用——互帮、互教、互学、互纠、互勉的教学景象,令师生们心旷神怡,精神振奋。而旧教材和传统的教学方法则过多的体现教师的教,几乎各项练习都是在教师的统领下进行,学生间的相互作用太少,主体地位欠缺。

3.2.2 课程标准提倡自主、协作、探究学习,学生形成了有效的意见交流。由于教学中教学形式得到根本的改变,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的体现,学生自主拓展的空间大了,一起协作学习的时间长了,共同探索问题的机会多了,学生在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探究学习中学生形成了有效的意见交流,这样的良好学习契机,为学生提供了学习知识,提高技能,有效锻炼的时间和空间;在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探究学习中同学们畅所欲言,聚大家的智慧为一体,充分利用同学们的聪明才智,对克服学习和锻炼中遇到的难题有很大的帮助。而旧教材和传统的教学方式则过多的注重教师的主导,教师的“教”与“导”占去了教学的绝大部分时间,几乎学生的各项练习都是在教师的精心“导演”下进行,久而久之,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干劲逐渐被消弱,课堂上缺乏有效的学习动力和意见交流,也就在所难免了。

3.2.3 课程标准提倡自评、互评、师评的评价方法得到他人的帮助和指导,并分享他人的成绩和来自与同伴的有利影响。这样的评价方式,有效地改变了传统教学的只重结果忽略过程;只重定量忽视定性;只重绝对忽略了相对的评价方式,并且改变了传统的单一(只有教师)的评价方法,这种做法,克服了用同一种模式、同一个评价标准去评价每一位学生的弊端,充分体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方式的人性化。在课改多维评价方式的倡导下,学生能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做出评价,在评价中大胆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畅谈自己的学习感受,并得到同学对自己的优点表示赞扬,同时对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同学在这种良好氛围中,分享同学的成绩和同伴带来的有利影响。而传统的评价方式,只能由教师单一做出评价,学生难于形成有效的沟通,无论对自己的成绩还是同学的成绩都只能是被动的接受,难道被

动的东西,能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吗?

3.2.4 课程标准提倡的教学理念,为每位学生提供展示的机会,课标提倡同学间的交往,练习得到同伴的高度承认与重视,使全组成员积极投入到练习的行列中来。课程标准倡导的教学方式、学习方式、评价方式,为学生(或学习小组)提供了更多的展示自己的时间与空间,同学的学习成绩得到同伴的承认与重视,学生间的能力交流,情感交流、知识交流多了,充分利用他人的聪明才智。形成了有利的影响因素,对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共同参与,激发学习热情,起到良好的作用。而传统的教学方式、学习方式、评价方式只是强调单一形式,对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都存在许多不利因素。

3.2.5 课程标准倡导的多元化教学模式,为教师展现才华的机会,多种教学方法、组织形式层出不穷,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减少对失败的恐惧。例如在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的倡导下,教师关注的是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的是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学中,许多练习采取了分层教学法,把同一个教学内容分成不同的难易程度,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和水平分层次进行练习。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可选择适合自己的练习难度,在完成较容易的一个练习后,可向高一层难度提出挑战。这样的教学方法,可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为较低水平的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为较高水平的学生树立学习的成就感。又如,情感教学法,在教学中,师生间、学生间感情交融,相互了解,良好的师生感情,同学情意,对提高教学效果,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影响都是那么的重要。教师以关爱的情感,健康的心理,融洽的关系投入到教学中,给学生的是亲近、热情、友善、尊敬的感觉,学生处处感受到体育课堂的温暖,教师的可尊可敬,学生的学习干劲倍受鼓舞,学习的责任感随之倍增、责无旁贷。再如,合作分组、友情分组是本课题研究过程中非常强调的两种分组学习方法。在教学活动中,合作分组是有目的地把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每个小组组员各尽所能,发挥自己的特长,相互帮助,相互学习,相互辅导,相互勉励,每个同学建立在一个相互平等的平台上,通过合作练习,促进了解与沟通,建立友情,理解同伴,达到共识。而友情分组也是一种很好的分组学习方法,与合作分组形成优势互补,同学间根据相互间的友情组成一个共同的学习小组。学生在这种分组中,没有心理压力,相互间非常了解和友善,处在一个友情的团体中,做起练习来,相互支持,协调一致,有很强的凝聚力,对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综上所述,体育课程标准无论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学习方法、组织形式、评价方法等都较传统教学有较大的优势,因此,出现学生的体质优于传统教学(参照表1-8),也就不足为奇,应在情理之中。

3.3、非可测性实验结果:

表9

实验班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社会适应等指标对照表

情感、态度、价值观、社会适应

初次测试

近期测试

体育课上感到愉快的比例

75%

89% 愿意和同学一起参加体育活动的比例

67%

86% 懂得关心自己健康的比例

86%

90.6%

感到体育课教学内容比以前丰富多彩

57%

92.2% 认为自己在体育课上学到的东西有用的49.8%

85.3% 现在喜欢上体育课的学生比例

65.2%

98.7%

3.4、非可测性实验结果分析: 课改不仅仅是更新观念,更重要的是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从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来看:学生在体育课上感到愉快的比例从当初的75%上升到现在的89%,愿意和同学一起参加体育活动的比例从67%上升到86%,关心自己健康的程度从86%上升到90.6%,现在感到体育课的教学内容比以前丰富多彩的占了92.2%,而以前只有57%的学生认为。认为自己在体育课上学到的东西有用的占85.3%,现在喜欢上体育课的学生比例从65.2%上升到98.7这些数字向我们表明了在新课程标准倡导的教学理论的启迪下,课改理念正在层层深入,逐渐改变着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为教师拓展了施展教学才华的大舞台,也为学生培养兴趣、提高终身体育意识拓展了时间与空间,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社会适应在这种良好的滋生环境中,取得显著的变化,学生深深的感到体育课比以前更愉快、更具活力,用学生的话来说:现在的体育课更具人性化,改变了以往强硬的教学方式,让我们选择的活动内容多了,探索的时间有了,拓展的空间大了,相互了解的机会充裕了。学生在学习和活动中更懂得了如何来帮助同学、关心同学,与同学一起进行有利于身心健康发展的各项活动。例如,实验组的老师在案例中这样写到:“要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应让学生在体育课上获得快乐,逐渐对体育产生兴趣、爱好,从而培养他们终身锻炼身体的习惯。记得在上中学的时候,我们喜欢体育课却又害怕上体育课,是因为我们的老师在课中根本不考虑我们的情感,若表现不好,就让我们操场跑几圈或大声教训。我想这样的教学哪能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呢?怎能培养和谐发展的人呢?回想往事,不堪回首。现在自己成了别人的老师,为何就不能进行一次改革。在一堂武术教学中,我针对初二女生的特点,热身活动安排游戏时,游戏的内容除教师提供外,也可以由各小组课前创编,发现每一组编出了她们喜欢的游戏,在课堂上气氛非常活跃,她们就象从鸟笼出来的小鸟一样尽情的玩,开心极了。复习少年拳第二套时,教师精练的讲解示范后,让学生分组练习成套动作,发现每个小组学生之间的差异性较大,有的学生已经完全掌握,有的才掌握前面几个动作。这时教师要求每一组的组长负责本组人人过关,在组长的带动下掌握较慢的学生能积极主动的向已掌握较好的学生请教,这样学生充当小老师,她们碰到问题时又能主动地请教老师。每组的练习方式是从自练——互练——小组练,每组学生之间互相讨论、互相观察、互相学习,改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学习,课堂学习氛围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又如:在课题实验过程中,实验组老师做过这样的尝试——同样的教学班,同样的篮球课,在第一次教学课中,教师只是一位指挥者,不是参与者,除了讲解与示范外,更多的时间只是一位旁观者,把球发给每个小组,让学生自己练习,教师在一边观摩学生的活动变化。开始时参与活动的人还不少,但随着时间的延续,参与练习的人数就逐渐递减。到后来就只剩下为数不多的几个。而在第二次教学中,教师一改前堂课的教学模式,一开始就参与到学生的游戏活动中,与学生一道做各种游戏,学生觉得活动十分有趣。在后继的篮球教学活动中,教师时而参与学生的练习,时而为学生做做裁判,气氛十分活跃。在课结束后,许多学生异口同声的问老师,上堂课为何不这样上呢?可见在新课程标准倡导的目标教学、情感教学、分层教学、师生互动、注重学生个性培养,等第较传统教学方法有较强的优势,对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社会适应取到良好的促进作用。结论:

该课题自从2001年9月开始研究,到2004年6月会议结题,历经三年的时间,着重从可测性的体质指标——身体形态、机能、体能进行跟踪测试、数理统计与分析和对非可测性的情

感、态度、价值观、社会适应进行问卷调查,得到的数据是可靠的、准确的,足于说明,《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不仅对提高该校初中学生的体质是有帮助的,而且对该校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社会适应方面能力的培养也十分有利。《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倡导的教学理念是新颖的,方向是正确的,应极力提倡。但我们也必须清楚的认识到,教育教学的改革,不是一时一刻的事,而是长远的任务,要有长远的目标与计划,加强对教师的理论培训与专业进修,确实提高教师对课改理念的认识与领会,克服教师在课程改革中的盲目性。体育课程改革,并不是全盘否定传统教学什么都不好,而是对传统教学上确实存在的不足,加于改革和完善,这样才是体育课程改革的真正目的。建议与展望:该课题的研究虽然取得一定的实质性研究成果,但实验样本只局限在一所学校,只能说明《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对提高该校初中学生的体质是有帮助和对该校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社会适应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如果要想取得更具有效的说服力,建议有关部门牵头,联合几所具有代表性的学校(如一级达标校、普通完中、初中校、城乡结合部学校、农村学校),对该课题的深度和广度进一步深入研究,探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对我市初中学生体质效应的影响,展望着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厦门实验区的学生,在身心健康方面能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同时为《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在我市的实验取得良好成果做出贡献。

第二篇:初中体育教学论文

初中体育教学论文

体育教学任务主要是通过组织学生进室外的身体锻炼来完成的。在课堂教学特别是动作技能教学中,如何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减少外界的干扰和影响,是长期以来体育老师在教学中关心和探讨的课题。笔者通过在教学实践中,运用提问的方式方法教学进行提高学生注意力的尝试性探索,取到了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体育课教学要完成三项任务,第一是通过组织教学和身体练习,增强学生体质,第二是在教学中传授体育的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第三是通过组织教学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要完成这三项任务,教师除了思想上重视,熟悉教材并对教材内容精心安排,以及良好的课堂气氛外,提高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由于体育课教学的特殊性,课堂经常受到突如其来的外界的干扰,有的学校长期存在几个班同时上体育课的现象,特别是受到场地小、器材少、班级多等客观限制的情况下,相互影响和干扰的现象就更为严重。由于种种客观和主观因素的影响,学生的注意力经常表现出不集中注意力分散的现象。某某若不能及时地将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课堂上教师讲解示范上来,对课堂教学特别是动作技能教学效果,会带来不良的影响。

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对注意力分散的学生采取的措施一般是停止讲解或示范,提出某些学生思想不集中,也采用点名批评等手段,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但是,这种带有强制性转移学生注意力的教学方式,对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并不明显。通过观摩教学,听课教研,对学生进行调查交谈发现,虽然学生的注意力暂时被转移过来,但是,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甚至有时还会出现学生同教师在情绪的抵触,矛盾激化等现象,影响了正常的教学计划的完成,失去和谐的课堂气氛。通过研究探索,发现采用提问的方式方法,解决学生出现的注意力分散,思想不集中的现象,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体育课中提问的优越性再现在以下向个方面:

一、提问对课堂气氛的和谐有利

运动生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大脑皮层处于适宜的兴奋状态,才是建立条件反射的最好时机而不适宜的兴奋是无法建立条件反射,甚至会影响和破坏条件反射的建立。教和学是构成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的主导作用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为基础。当教师在课堂上发现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采用对其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对教师的注意。同时,也使学生意识到自己是否按照课堂常规的要求上课。对学生来讲,用点名提问的方法集中注意力,比用点名批评的方法集中注意力更容易让学生接受,从而保持了课堂上的学习气氛。如果学生的情绪低落,课堂气氛沉闷,对学生学习效果产生不良影响。

二、提问对学生注意力有暗示作用

一般来说,思想不集中,注意力分散的学生,由于注意力没有放在教师的示范讲解上,因而对教师的提问也无从回答,教师在有必要提醒学生注意听讲外,帮助学生回答所提出的问题,这样做暗示了学生注意力要集中,又加深了讲解示范的力度,有助于学生对动作要领的进一步理解,当教师对一名学生进行提问的时候,其他的学生在心理上产生某些反应和想法,如果老师提问到我,应该怎样去回答,这种心理活动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这也是检验教学成败的标志之一。

三、提问对动作技能教学有帮助

影响运动技能形成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调动师生的两个积极性,提高初学者的水平。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和改进教法;反馈信息的合理运用,提高动作的练习效果,改变环境和条件等。在教学实践中,经常会遇到学生在运动技能学习时,出现共性的错误和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教师要进行指导帮助教学。常规性地找几位学生进行示范演示,教师指出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为了加强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可以在学生示范之前作出要求。比方说:老师要对示范动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提问,每一位学生都要做好回答问题的准备。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进一步提高教师指导和帮助教学的实际效果。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和摸索,对学生课堂上思想不集中,受干扰注意力分散的现象,采用提问的方式方法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解决学生注意力分散的方法有很多,而采用提问的形式教学,简单而实用

第三篇:初中体育教学论文

初中体育教学论文 浅谈中学体育课中的趣味性

上传: 刘洪更新时间:2012-5-23 14:47:08

浅谈中学体育课中的趣味性

需要是人的思想活动的基本动力,要使学生产生体育的需要,就必须使学生有学习和从事体育的兴趣,因此,加强学生对学校体育的兴趣,也是当前学校体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就当前中学体育的现状来讲,增强学生对学校体育的兴趣,应从这几方面着手:

一﹑认真的组织教学,关注学生的兴趣

通过全面系统的体育教学,使学生从生理和心理上具备参与和从事体育活动的能力,从而使学生产生学习体育的动机和兴趣。体育兴趣是认识和从事体育活动的一种倾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体育(或某一个项目)产生了兴趣,表现出了一种求知欲望,这对体育教学是非常有利的,因此,体育兴趣对学生学习体育具有积极作用。因此我们在上体育课的时候,应用各种手段来激发,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以便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但体育兴趣与课的类型无关,我们知道,体育课一般分为引导课,新授课,复习课和考核课四种类型。新授课是学习的新教材,授课方式是以“练”为主,任何一项教材学生要掌握它都必须经过泛化﹑分化﹑巩固和自动化过程。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就要以其组织教学,根据学生动作技能形成的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方法来进行教学,课的类型只是体现了本节课的授课方式,并不能体现教材内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旦对某一教材发生了兴趣,不管哪种类型课都是愿意学习的,都是有兴趣的,因此,不管那些学习内容,都应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其认认真真的学,并且认认真真的练,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不仅体育课要时时刻刻,千方百计的增加学生上课的兴趣,并且作为学校体育重要的组成部分——学校体育运动会,更要激发学生们对它的兴趣,锻炼他们在赛场上的拼搏精神和不畏艰难的道德品质。

二﹑激发体育需要,唤醒学生的兴趣

教学中兴趣最重要,但于课的类型无关,那么兴趣是怎样产生的?我认为体育兴趣的产生来源于需要,包括直接和间接的需要。所谓直接的体育需要是指学生被某项体育活动本身所吸引而想学习或参与的体育活动的过程。学生如果有了这种需要,就会对某项活动产生浓厚兴趣,表现出极大的学习热情。而间接的体育需要是指通过让学生充分认识练习的意义,使学生对学习体育的效果感到需要。这种间接的需要并不完全是说服教育下产生的,它的产生离不开学生平时的努力,学生有了这种需要,同样会产生体育兴趣。比如中长跑课,又单调又累,大多数学生对此不感兴趣,可是中长跑是提高心﹑肺功能的有效手段,学生提高自己的健康水平,以利于精力充沛的从事学习,情愿克服困难,进行中长跑锻炼,这样的体育需要就是一种见解的需要,因此说需要是学生产生体育兴趣的基础。

三﹑改革体育课教学内容,增加学生的兴趣

体育课程的改革,必须围绕终身体育这一中心目标进行,脱离了这一目标的改革只能治标而为能治本。体育教学的过程,既是一个认识的过程也是一个体能和技能的发展过程,对体育教育多方面功能的认识,必须指导着我们体育课的改革。

在终生体育教育理论的认识学习的基础上,我们认为不妨将这一终身目标按照各个教学时期的特点化分为一个有序的,递进的目标体系,在制定各个时期的工作目标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性别﹑生理﹑心理等相关的因素,在不断增进体育知识技术技能的同时着重考虑在现有的文化知识结构的基础上,加强体育文化教育和体育意识的培养,使体育课程在学生提高兴趣中进行锻炼成长。

第四篇:初中体育教学论文

初中体育教学论文范文--健美操的健心价值与课堂教学初探

1 前言

健美操是以人体为对象,以健美为目标,以身体练习为内容,以艺术创造为手段,融体操、舞蹈、音乐为一体的一项新兴体育项目。运动者在明快的节奏中进行全身各关节、各部位的节律运动,沉入节奏的美境,融化在物我两忘的艺术审美境介、陶醉于音乐的旋律之中,在欢乐中健身、美体、减肥。健美操正以它强大的生命力风靡世界,人们对健美操的理论研究也越来越深入。

也越来越深入。

健美操在学校里受到女生欢迎的原因是它对客观条件要求不高,只求一块平整的场地,即使无器械也能徒手舞练,堪称自我锻炼的最方便项目。因此,不少高校将其列为体育教学的内容,并在终身体育思想指导下,开展了卓育成效的教学与实践活动,为增进健康,塑造美的形体,陶冶美的情操做出了一定的成绩。

2 健美操的健心价值

2.1 可增强对音乐节奏的感受力

健美操的音乐具有鲜明的节奏感和韵律感。人体感受器在多次受到刺激后,一个对音乐节奏感受力较差的人也会自然地调节功能,适应节奏,提高感受力。健美操教学实践也证明初接触健美操训练的女生中,大多节奏韵律感差,只有少数能合乐有节奏地运动,通过十几堂课的练习后,学生都能随乐有节奏的运动了,并能熟练自如地跳一二套完整的健美操。

2.2 有益于丰富入的想象力创造力

想象,是在表象重新组合的基础上,反映未直接感受过的事物新形象的过程。健美操具有一定的随意性,练习者可以在音乐的伴奏下随意运动,此时人们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创造力,根据音乐特点,情绪随意发挥,尽情欢跳。一套健美操动作编排要求很高,它要求成套动作素材多样化,不得多次重复某个动作,音乐选配也与动作性质、节奏及人的性格情绪统一。经常进行整套健美操的训练有益于提高人们的想象创造力。在健美操班学习学生的思维活动十分活跃,她们中的一部分人已是院健美操队的队员,并成了各系的文艺骨干,能够独创舞蹈、健美操等。

2.3 提高人的注意力

注意,是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人们获得知识和提高工作效率的必要前提。它也是实践活动中发展起来的,人们出于学习、猎奇的目的和个人兴趣对新奇的事物,容易引起注意。健美操节奏明快,动作刚劲有力,有较强的刺激;可减肥美体,满足人们对美的追求;可以创造欢乐的气氛,故容易引起人们的兴趣,使人在短时间内即可将注意力集中在健美操运动上来。人们不可能终身只对一项工作、一种事物产生注意,常有注意的转换。虽然注意的转 移频率主要依赖于神经过程的灵活性,也就是依赖于兴奋和抑制交替的过程,但后天的训练培养是可以改善。健美操的动作灵活多变,小关节动作多,不对称的动作多,节奏多,变化多,多变化的练习可以培养人的注意转换。经过健美操训练的学生,上课时注意容易从课外事物转移到课堂,注意力也较集中、稳定,所以健美操队的学生文化成绩明显好于其他运动队。

2.4 锻炼入顽强的意志

意志是人们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支配行动,克服种种困难而实现目的的心理过程。人们在跳健美操时有明确的目标——强身美体。对于从未接触过舞蹈、体操人来说,初学健美操会遇到许多困难,如动作不切、调,柔韧素质差,动作无法到位,体力跟不上等,可健美操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练习者克服

困难,咬紧牙关,坚持下去,意志力逐渐增强。良好的意志品质不是自发产生的,而是在教育和学习中形成的。一套健美操一般都在五六分钟以上,要收到强身健身的效果,须有一定运动负荷,那么就需要一定的耐力和顽强的意志去完成。观察和研究俊美操运动员就会发现大多都具有较强韧性,他们身上有股倔劲,再高难的动作总是一笑置之,显得轻松自如,这就是意志的表现,是长期训练的结果。

2.5 能练就翩翩风度,陶冶美的情操

健美操对人体姿态有一定要求,对动作类型、技巧除了要有健身价值外,还强调美感。在健美操对形体美、动作美的严格训练中,参加者对形体美有了正确认识,改变了以瘦为美的观点,追求强壮的体型。在健美操教学训练时,一般要求身体保持收腹、抬头挺胸的姿态,经过严格训练,许多人改掉了含胸驼背的不良习惯,形成了良好的正确姿态。

2.6 增强人的自信心和奋发向上的精神

在健身房里,人们伴着迪斯科乐曲,踩啊、动啊,将情绪冲动同节奏结合在一起,面这种节奏又具有鼓舞人心的感染力量。特别是在集体环境里,人们会把郁积多时的低沉烦闷情绪统统涤除干诤,产生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百分之九十五的健美操学员都对此给予肯定,不少学员深有感触地说:“过去不敢在人前说话,惧怕表演,现在可以在人群中自然表现”。

3 提高健美操课的教学质量

现在普通高校上健美操课一般是老师向学生教授分解动作,然后将分解动作串连起来。这种方法对有基础和协调性较好的学生来说,学会一套动作不是难事,而对于基础和协调性差的学生来说,就相当困难了。这样不仅没有达到教学效果,反而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健美操课的教学效果呢?笔者认为:

3.1 基本知识、基本功教学不容忽视

基本功是练好一套健美操的必要准备。大体可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基本姿势和基本动作;二是对音乐的熟悉和理解;三是健美操意识的培养。

3.1.1 基本姿势和基本动作

基本姿势是健美操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它对形成学生的正确姿态和健美体格的培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它是动作所应具有的最基本的姿态要求,既为学习动作创造有利条件,又影响动作完成的效果。因此,不可忽视。对它的教学应放在基本动作教学之前,对主体部分和结束部分的姿势要求,应结合基本动作的教学提出。基本动作是学习健美操套路的基础,是各部位动作的典型代表,有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作用。所以,应当放在套路之前进行教学。

3.1.2 熟悉理解音乐

音乐是健美操的有声助手,它不仅能提高演练的情趣,更能充分表现健与美的主题。因此,舞与曲是不能分割的,只能根据舞的主题思想选择曲,而不能依曲选择舞。曲是为舞服务的,它不仅对舞产生烘托作用,更重要的是表达舞者的思想情感。对音乐熟悉一是了解它的节奏及其变化,二是了解韵律的形成特点,三是能吟诵。熟悉的过程应放在套路教学前课外完成。配乐练习时教师应给予指点,特别对舞与曲完美的结合,典型之处应给予提示。对音乐的理解应着重在主题思想上,以及表现的形象内容和情感的发展变化方面。对此,教师应当多多进行指导,在套路教学前完成,并在套路教学 中逐步强化。

3.1.3 健美意识是健美操的灵魂

健美意识是对健美操(包括音乐)认知的综合效应,必须在教学与练习中逐步培养。教师的作用,在于及时提醒指点,帮助学生从机械的、神形分离的动作中超脱出来。对键与美的感悟性就是健美意识,感悟性越强,情感表达就越深刻;有的学生学习前后判若两人,原因就是意识增强,意识强弱决定了锻炼价值和表现力的大小。

3.2 健美操套路的选择

普修体育课的俊美操教学,不能凭兴趣随意选择套路作教材。选择要受到如下因素制约

3.2.1 目的性

向普修学生教授俊美操的目的在于健身。多了解和掌握一些简便易行的锻炼顶目,以备终身体育需要。因此,普修学生只能选择或自编健身健美系列的套路,运动员、健美操专项课和校代表队的套路都不适宜。道理很简单,起点不一,要求各异。

3.2.2 基础性

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学生基础条件;二是教学设备条件。学生的基础条件又包括身体状况,是否学过健美操及现有水平。教学设备不外是场地、器材两个方面。根据两个基础条件,参照教学所要达到的直接或间接的目的,便可从系列中选择。如既没学过,又无器材,只为健身,普修大学生可选择徒手的青年健美操。女同学若胖子太多,则可选择形体健美操或姿态健美操。从目前情况看,学过健美操的人水平参差不齐,没学过的占相当比例。因此应以基础套路为重点,不可好高务远。套路太长、动作变化太复杂、不易记忆的也要慎重考虑。

3.2.3 时间性

健美操教学只是普修课的一个内容,不是唯一内容。所以,不能用过多的课时,一般以下超过学期课时的1/3为宜,以免影响其他项目的教学。

3.2.4 示范性

示范性就是以某一套具有示范意义的操为基础,通过自学、自练,在初步掌握编排原则与方法的前提下,按个人意愿、身体状态自编自练扩而大之。如果能自己谱曲、配乐就更好,可使寓乐于健得到新的升华。具有较高素质大学生,能够自编自练,无疑对养成终生锻炼的爱好和习惯是一种激励和推动。当然,教师对基础套路也应做出恰如其分的分析和评价,指出它基础性特点和不足,明示进一步提高要求与方向。普修体育课之所以不能简单地只教一套操,在于大部分同学健美操的学习仅只一次机会,只有少数同学能进人健美操专项选修班继续学习。所以,要教出成就,既要“授人以鱼”更要“授人以渔”才行。

作者:佚名论文来源:不详点击数: 158更新时间:2007-6-

4初中体育教学论文范文

初中体育教学论文范文--健美操的健心价值与课堂教学初探

1 前言

健美操是以人体为对象,以健美为目标,以身体练习为内容,以艺术创造为手段,融体操、舞蹈、音乐为一体的一项新兴体育项目。运动者在明快的节奏中进行全身各关节、各部位的节律运动,沉入节奏的美境,融化在物我两忘的艺术审美境介、陶醉于音乐的旋律之中,在欢乐中健身、美体、减肥。健美操正以它强大的生命力风靡世界,人们对健美操的理论研究也越来越深入。

也越来越深入。

健美操在学校里受到女生欢迎的原因是它对客观条件要求不高,只求一块平整的场地,即使无器械也能徒手舞练,堪称自我锻炼的最方便项目。因此,不少高校将其列为体育教学的内容,并在终身体育思想指导下,开展了卓育成效的教学与实践活动,为增进健康,塑造美的形体,陶冶美的情操做出了一定的成绩。

2 健美操的健心价值

2.1 可增强对音乐节奏的感受力

健美操的音乐具有鲜明的节奏感和韵律感。人体感受器在多次受到刺激后,一个对音乐节奏感受力较差的人也会自然地调节功能,适应节奏,提高感受力。健美操教学实践也证明初接触健美操训练的女生中,大多节奏韵律感差,只有少数能合乐有节奏地运动,通过十几堂课的练习后,学生都能随乐有节奏的运动了,并能熟练自如地跳一二套完整的健美操。

2.2 有益于丰富入的想象力创造力

想象,是在表象重新组合的基础上,反映未直接感受过的事物新形象的过程。健美操具有一定的随意性,练习者可以在音乐的伴奏下随意运动,此时人们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创造力,根据音乐特点,情绪随意发挥,尽情欢跳。一套健美操动作编排要求很高,它要求成套动作素材多样化,不得多次重复某个动作,音乐选配也与动作性质、节奏及人的性格情绪统一。经常进行整套健美操的训练有益于提高人们的想象创造力。在健美操班学习学生的思维活动十分活跃,她们中的一部分人已是院健美操队的队员,并成了各系的文艺骨干,能够独创舞蹈、健美操等。

2.3 提高人的注意力

注意,是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人们获得知识和提高工作效率的必要前提。它也是实践活动中发展起来的,人们出于学习、猎奇的目的和个人兴趣对新奇的事物,容易引起注意。健美操节奏明快,动作刚劲有力,有较强的刺激;可减肥美体,满足人们对美的追求;可以创造欢乐的气氛,故容易引起人们的兴趣,使人在短时间内即可将注意力集中在健美操运动上来。人们不可能终身只对一项工作、一种事物产生注意,常有注意的转换。虽然注意的转 移频率主要依赖于神经过程的灵活性,也就是依赖于兴奋和抑制交替的过程,但后天的训练培养是可以改善。健美操的动作灵活多变,小关节动作多,不对称的动作多,节奏多,变化多,多变化的练习可以培养人的注意转换。经过健美操训练的学生,上课时注意容易从课外事物转移到课堂,注意力也较集中、稳定,所以健美操队的学生文化成绩明显好于其他运动队。

2.4 锻炼入顽强的意志

意志是人们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支配行动,克服种种困难而实现目的的心理过程。人们在跳健

美操时有明确的目标——强身美体。对于从未接触过舞蹈、体操人来说,初学健美操会遇到许多困难,如动作不切、调,柔韧素质差,动作无法到位,体力跟不上等,可健美操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练习者克服困难,咬紧牙关,坚持下去,意志力逐渐增强。良好的意志品质不是自发产生的,而是在教育和学习中形成的。一套健美操一般都在五六分钟以上,要收到强身健身的效果,须有一定运动负荷,那么就需要一定的耐力和顽强的意志去完成。观察和研究俊美操运动员就会发现大多都具有较强韧性,他们身上有股倔劲,再高难的动作总是一笑置之,显得轻松自如,这就是意志的表现,是长期训练的结果。

2.5 能练就翩翩风度,陶冶美的情操

健美操对人体姿态有一定要求,对动作类型、技巧除了要有健身价值外,还强调美感。在健美操对形体美、动作美的严格训练中,参加者对形体美有了正确认识,改变了以瘦为美的观点,追求强壮的体型。在健美操教学训练时,一般要求身体保持收腹、抬头挺胸的姿态,经过严格训练,许多人改掉了含胸驼背的不良习惯,形成了良好的正确姿态。

2.6 增强人的自信心和奋发向上的精神

在健身房里,人们伴着迪斯科乐曲,踩啊、动啊,将情绪冲动同节奏结合在一起,面这种节奏又具有鼓舞人心的感染力量。特别是在集体环境里,人们会把郁积多时的低沉烦闷情绪统统涤除干诤,产生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百分之九十五的健美操学员都对此给予肯定,不少学员深有感触地说:“过去不敢在人前说话,惧怕表演,现在可以在人群中自然表现”。

3 提高健美操课的教学质量

现在普通高校上健美操课一般是老师向学生教授分解动作,然后将分解动作串连起来。这种方法对有基础和协调性较好的学生来说,学会一套动作不是难事,而对于基础和协调性差的学生来说,就相当困难了。这样不仅没有达到教学效果,反而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健美操课的教学效果呢?笔者认为:

3.1 基本知识、基本功教学不容忽视

基本功是练好一套健美操的必要准备。大体可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基本姿势和基本动作;二是对音乐的熟悉和理解;三是健美操意识的培养。

3.1.1 基本姿势和基本动作

基本姿势是健美操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它对形成学生的正确姿态和健美体格的培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它是动作所应具有的最基本的姿态要求,既为学习动作创造有利条件,又影响动作完成的效果。因此,不可忽视。对它的教学应放在基本动作教学之前,对主体部分和结束部分的姿势要求,应结合基本动作的教学提出。基本动作是学习健美操套路的基础,是各部位动作的典型代表,有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作用。所以,应当放在套路之前进行教学。

3.1.2 熟悉理解音乐

音乐是健美操的有声助手,它不仅能提高演练的情趣,更能充分表现健与美的主题。因此,舞与曲是不能分割的,只能根据舞的主题思想选择曲,而不能依曲选择舞。曲是为舞服务的,它不仅对舞产生烘托作用,更重要的是表达舞者的思想情感。对音乐熟悉一是了解它的节奏及其变化,二是了解韵律的形成特点,三是能吟诵。熟悉的过程应放在套路教学前课外完成。配乐练习时教师应给予指点,特别对舞与曲完美的结合,典型之处应给予提示。对音乐的理解应着重在主题思想上,以及表现的形象内容和情感的发展变化方面。对此,教师应当多多进行指导,在套路教学前完成,并在套路教学 中逐步强化。

3.1.3 健美意识是健美操的灵魂

健美意识是对健美操(包括音乐)认知的综合效应,必须在教学与练习中逐步培养。教师的作用,在于及时提醒指点,帮助学生从机械的、神形分离的动作中超脱出来。对键与美的感悟性就是健美意识,感悟性越强,情感表达就越深刻;有的学生学习前后判若两人,原因就是意识增强,意识强弱决定了锻炼价值和表现力的大小。

3.2 健美操套路的选择

普修体育课的俊美操教学,不能凭兴趣随意选择套路作教材。选择要受到如下因素制约

3.2.1 目的性

向普修学生教授俊美操的目的在于健身。多了解和掌握一些简便易行的锻炼顶目,以备终身体育需要。因此,普修学生只能选择或自编健身健美系列的套路,运动员、健美操专项课和校代表队的套路都不适宜。道理很简单,起点不一,要求各异。

3.2.2 基础性

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学生基础条件;二是教学设备条件。学生的基础条件又包括身体状况,是否学过健美操及现有水平。教学设备不外是场地、器材两个方面。根据两个基础条件,参照教学所要达到的直接或间接的目的,便可从系列中选择。如既没学过,又无器材,只为健身,普修大学生可选择徒手的青年健美操。女同学若胖子太多,则可选择形体健美操或姿态健美操。从目前情况看,学过健美操的人水平参差不齐,没学过的占相当比例。因此应以基础套路为重点,不可好高务远。套路太长、动作变化太复杂、不易记忆的也要慎重考虑。

3.2.3 时间性

健美操教学只是普修课的一个内容,不是唯一内容。所以,不能用过多的课时,一般以下超过学期课时的1/3为宜,以免影响其他项目的教学。

3.2.4 示范性

示范性就是以某一套具有示范意义的操为基础,通过自学、自练,在初步掌握编排原则与方法的前提下,按个人意愿、身体状态自编自练扩而大之。如果能自己谱曲、配乐就更好,可使寓乐于健得到新的升华。具有较高素质大学生,能够自编自练,无疑对养成终生锻炼的爱好和习惯是一种激励和推动。当然,教师对基础套路也应做出恰如其分的分析和评价,指出它基础性特点和不足,明示进一步提高要求与方向。普修体育课之所以不能简单地只教一套操,在于大部分同学健美操的学习仅只一次机会,只有少数同学能进人健美操专项选修班继续学习。所以,要教出成就,既要“授人以鱼”更要“授人以渔”才行。

第五篇:初中体育教学论文

新课程下的体育

体育组 张云

新课程的实施是我国基础教育战线上一场深刻的变革,新的理念、新的教材和新的评价,对广大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这就需要中小学教师迅速走进新课程、理解新课程。做为新时期的小学体育教师如何发去扬传统教学的优势,尽快地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拙见。

一、如何改变教学观念,提高课堂教学

1、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随着生产自动化水平的迅速提高、社会物质生活的较大改善以及余暇时间的不断增多,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近年来,参加健身锻炼,正在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如随着医疗改革制度的实施和完善,健康成了人们关注的热点,每天晨练、登山、打球、跳广场舞的人络绎不绝,加入体育锻炼的人群越来越广,终身锻炼的意识已逐渐深入人心。因此,体育教师也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利用体育教学改善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从增进学生身心健康这一目标出发,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学会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培养坚持课外锻炼的习惯,增进身体素质、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等全面发展。

2、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

传统的体育教学是以教师、教材、课堂为中心,学生跟着教师转,教师跟着教材转,教师教无兴趣,学生学无乐趣。新课程以“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要求教师心中要装着每位学生的喜怒哀乐和身心健康,把学生看成学生的主体,学习的主人,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将学生的全面的发展放在首要地位。如,首先,根据学生的体能和体育基本技能的差异,确定教学目标、安排教学内容,让全体学生都有平等参与体育活动的机会。其次,关注学生的需求,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让学生在自主的学习过程中学会学习,享受学习的乐趣,养成健全的人格。

3、转换角色,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是新课程改革实施和教学改革的前提和条件,新课程的推进要致力于建立充分体现尊重、民主和发展精神的新型师生关系,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得以充分地发挥。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应真情对待学生,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公平地对待学生,不能厚此薄彼,尤其是对于学习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教师要多鼓励、多关怀,相信他们的潜力,切实帮助他们,成为学生的促进者和服务者。传统教学中的师生关系,是一种不平等的关系。教师不仅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体育活动的组织者,成绩的判定者和绝对的权威者,而且,总是千方百计地把自己的要求“格式化”,根据自己的思路进行教学。新课程要求教师从知识技能的传授者转变成学生发展的促进者,由居高临下的指挥者转变成合作型的良师益友,使教学过程转变为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标准的过程。例如,在上一年级立定跳远课时,我改变了以往惯用的教师讲解、示范→学生模仿练习→纠正错误动作,这一传统的“格式化”的教学方式,采用了让学生在师生共同创设的虚拟的动物王国运动会中,学习模仿各种动物的双脚起跳,双脚落地(立定跳)的方法。学生通过实践→思考→创造→发现→学习等步骤,在老师的鼓励和师生共同探讨、实践下掌握了动作技能。整个学习过程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服务者,在与学生平等的交往中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在一旁起着鼓励、促进作用,如此合

作教学较以往事半功倍。

4、灵活运用各种教法和学法

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意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自主学习中培养独立思考能力,探究学习中培养解决问题能力,合作学习中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例如,《跳短绳》一课,过去教师一般采用传授式教学法和学生反复练习的方法来完成教学任务。目前,在教法上我改用激趣法和鼓励法进行教学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课前,激发学生模仿小兔、袋鼠等动物跳,然后,布置小动物学跳绳,比一比谁学得快的任务,让学生自由练习。练习过程中,一些基础好的学生很快就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为了保持学生的练习兴趣,一方面,引导学生学习花样跳绳,一方面,让学生当小老师教不会的同学。每当发现学生微小的进步,我都会不失时机地给予表扬,有时作出惊呀的表情,有时有意输给学生,在我的激发和鼓励下,学生对跳绳充满了兴趣,不仅体育课上跳,回家跳,课间十分钟也在跳,学生只要一见到我,就拿着跳绳跑到我跟前,让我数数,面对学生的进步,我深感成功的快乐。体育教学方法层出不穷,有情景教学法、愉快教学法、游戏竞赛法、动机迁移法、成功教学法、创造思维法、兴趣教学法等,从而改变单一的传授式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中在灵活运用各种教法和学法,是新课改对教师的基本要求。

5、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构建新的教学结构

我国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来自苏联的“四段教学模式”,其表现形式为:开始部分→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这种教学模式使得教学目标单一,组织形式死板,忽视学生个体差异和能力培养,学生处于被动状态,如在准备过程中,体育教师一般采用慢跑,跑完之后就是做徒手操,无论遇到什么课题都是如此。这种固定模式的教学结构给学生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限制了学生活动时间和空间,阻障了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使学生对体育活动散失兴趣,不利于学生创造思维和想象能力的发展。

新课改的全面实施,对陈旧的教学模式提出了质疑,要求教师改变原有单

一、陈旧的教学模式,建立和形成多样化教学模式。例如:我在一年级《投掷》一课教学中,改变以往:开始部分(宣布课的要求)→准备部分(徒手操)→基本部分(教师讲解,学生练习)→结束部分(放松)的四阶教学模式,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生理活动规律,将教学过程设计成以下模式:引导→激发兴趣→增强信心提高活动能力→学习技术→发展身体素质(满足活动愿望)→放松与恢复等六个阶段。课的开始,我将课堂喻作大森林,带着学生在动物世界里自由地玩耍,模仿动物作各种动作、学习飞行(引导→激发兴趣)。接着,让学生在预先设计好的飞机场内练习掷纸飞机,引导学生带着问题:飞机怎样才能飞得高飞得远(增强信心提高活动能力→学习技术)。学生基本掌握飞行方法后,要求学生将飞机搂成纸球,比一比谁掷得远(发展身体素质,满足活动愿望)。最后,学生在乐曲声中欢快地结束活动(放松与恢复)。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改变了以往教学中让学生在反复、单调的投掷练习中掌握动作的办法,使学生在自己喜闻乐见的飞行游戏中不知不觉地学会了投掷动作,课堂上学生学得开心,玩得有趣,个个满怀激情地大胆表现,身心愉悦地完成了学习目标。

二、新课程改革的几点建议:

1、加强专职体育教师的配备。目前学校体育师资队伍存在数量不足,业务素质不高的问题,体育教师兼职人员较多,从而影响了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和课改的顺利进行。

2、提高教师地位和待遇。受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体育教师的地位一直以来得不到学校领导的重视,第一线的教师不仅要负责学校的“两操”工作和学生课余训练,每周还得任12-16课时的课堂教学,体育教师的工作量相对比较重,而相当部分学校在教师发

展和业务提高上仍未能给予足够的重视,从而影响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学习热情,这样,不利于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和教育教学水平的发展。

3、对教师进行系统的培训。重视教师的培训工作,利用多种方式组织广大教师积极学习新课程标准,把握新课改的基本理念,并在参与实践、研究和学习中逐步提高对新课程标准的理解和认同,进一步改善教育行为,全面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和专业水平。

4、落实学校场地器材的配套。《课程标准》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给予学校和教师以更大的选择余地和自主的空间,大大降低了对特定场地和器材的依赖。

总之,我们体育教师要改变观念,解放思想,运用新的有用的教学方法,挖掘教材的潜在创造因素,不断培养学生的潜在能力,造就“四肢发达,头脑同样发达”的新型人才。

下载初中体育教学论文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对初中学生体质效应之研究(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初中体育教学论文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对初中学生体质效应之研究(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初中体育教学论文

    初中体育教学论文 初中体育教学论文:创新能力不仅是一个民族、一个社会富有生机与活力的条件,也是一个民族、一个社会文明发展水准的标志,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江泽......

    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反思

    比西巴格乡中学2016-2017学年 八年级(6-7-8-9班)体育与健康教学反思 体育与健康教学是中小学教育教学的主要部分之一,是连接小学乃至大学体育的一个关键所在。体育教育,包括了素......

    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心得

    对初中体育与健康单元学习评价思考与实践 谯城区观堂镇刘集初级中学 徐 凤 山 2014-4-13 对初中体育与健康单元学习评价思考与实践 对初中体育与健康单元学习评价的思......

    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反思

    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反思 随县安居中学 王 威 初中体育教学是基础体育教学之一,是连接小学乃至大学体育的一个关键所在。初中体育教育,包括了素质教育所要求的情感储备、智能......

    整理版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精选合集)

    初中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教学法 第1章 新时期、新理念,全面认识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在新时代呼唤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颁布了。课程标准体......

    初中体育与健康-说课稿

    初中体育课《队列队形变化》说课稿 枣阳市第四中学刘鄂豫 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一节体操课——队列队形变化。七年级新生入校后,是在体育课中所要掌握的队......

    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计划

    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计划 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计划1 一、指导思想本期的体育教学工作在全面贯彻《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实施《新课程课标》下,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激发学生的......

    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计划

    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计划1 一、指导思想本期的体育教学工作在全面贯彻《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实施《新课程课标》下,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