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读杜郎口(精选五篇)

时间:2019-05-14 10:31:0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深度解读杜郎口》,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深度解读杜郎口》。

第一篇:深度解读杜郎口

深度解读杜郎口

余文森

摘 要:杜郎口是山东省茌平县一所农村初级中学,几年来,在崔其升校长的领导下,杜郎口构建了一个“人人参与、个个展示”的课堂模式,出现了“无学困、无厌学、无辍学”的教育景观。杜郎口模式是对传统课堂的一场革命,笔者认为,杜郎口的贡献就在于创立和形成了一套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和程序,从而既极大地调动了每个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又全面地提高了教学的效果和效率。当前这一模式的深化发展要着力处理好以下几对关系:求知欲和表现欲的关系;学生“独立”阅读和“依赖”阅读的关系;学生个体独立学习与小组合作学习的关系;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指导教学的关系。

关键词:杜郎口;模式;求知欲;自主学习;合作学习;针对性教学

在不少中学还为学生逃避学习、恐慌学习、厌恶学习现象所深深困扰的情况下;在不少中学还为课堂教学效率、效果低下而苦于无计可施的背景下,杜郎口出现了。在杜郎口,你看到和感受到的是每个学生所释放和迸发出来的学习热情、激情和冲动,你会为每节课的活力和实效而赞叹。现在每天来杜郎口学习参观和取经的校长、教师络绎不绝,教室里往往挤满了观课的外地教师。杜郎口成为教育界的一道亮丽的风景,杜郎口现象正在全国中小学蔓延,甚至被喻为“杜郎口旋风”。

但是杜郎口改革的实质究竟是什么?它的精髓和内核又是什么?杜郎口模式的精神和经验中究竟有哪些具有普适性的值得全国各地中小学学习借鉴、移植的教学通则通法?而杜郎口模式本身是否就是尽善尽美,是否存在误区和问题?杜郎口模式如何进一步深化和完善?

在查阅有关资料和报导以及实地考察和调研的基础上,我们试图对上述问题进行理论角度的探讨和阐述,我们的期望是一方面为全国各地学习借鉴杜郎口提供比较准确的方向、路径,另一方面也为杜郎口本身的深化改革和完善发展提供有益的专业导向。

一、杜郎口模式的实质和贡献

提高教育教学效率和效果一直都是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的价值追求,其中,有三次重大变革在教育史上影响深刻和广泛。第一次是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创立的班级授课制。它把一对一的个别化教学变成为一个教师同时对几十个学生进行施教的群体教学,教学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当时关心的突出问题是:一个教师如何能同时教许多学生,不管多到多少?怎样能用同样的书去教一切学生?怎样能够按照同一种方法教授一切?夸美纽斯说:“我坚持认为,一个教师同时教几百个学生不仅是可能的,而且也是很重要的,„„正如面包师只揉一个面团、只用一个烤炉做出大量面包,又如一个制砖匠同时烧很多砖,一个印刷工人用一套铅字可以印出成千上万本书籍,所以,一个教师应当能同时教很大一批学生而没有丝毫不便。”夸美纽斯使用“自然类比”方法论证一个教师如何教一批学生,在他看来,教师就好比太阳,太阳的光线是对万物的普照,教师 [捷]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教学法解析[M].任钟印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152.只要像太阳光线照亮万物一样行事,就可以把知识之光照亮每个学生。教师在传授知识时不必考虑学生的独特性,学生是作为一个同质的整体出现在教师面前的,作为个体人的、具体的学生在教师眼里是不存在的。总之,在夸美纽斯看来,知识就像水、光线一样,从教师或教材那儿发出去直到学生接收为止是不变的,在学生身上不存在个人的理解问题,甚至在教师身上也不存在个人理解问题。知识之源经由教师源源不断地流向学生,就可以实现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的目的。2夸美纽斯系统论述了统一教材、统一教学时间和空间、统一教学要求的班级授课制,这对于改变个别教学的低效率、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可以说在教育史上是一个重大贡献。自此以后,经过各国的教育实践,班级授课制作为学校教学的主要组织形式,被得到广泛运用和发展。

第二次是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提出的课堂教学的阶段论。它把以教师为中心的班级课堂教学程序化、模式化,这样,教师就能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教学,而不会出现混乱无序的现象,从而极大地提高了课堂的效率。在赫氏之前,虽然实行了班级授课制,但是老师并不知道课怎么上,夸美纽斯对班级教学制的轮廓作了大致的勾画,但对班级教学制的核心——上课论述不多,而且所述只是一种比喻,而非科学论证,所以那时只有教学效率(相对个别教学),却没有课堂效率,因为没有规范化、科学化就不可能有效率。赫尔巴特认为,一个教学过程总是分成一些阶段和遵循一定的步骤的,具体来说,课堂教学过程应该由这样四个密切相连的阶段组成:第一段,明了,即教师用叙述的方式(讲解和演示),向学生明白地讲授新教材,使学生清楚地明了新观念;第二段,联想(联合),即教师分析教学内容,促使学生将自己已有的观念与新的观念联系起来;第三段,系统,即教师综合教学内容,指导学生归类、概括,以便得出新知识的规则和原理;第四段,方法(应用),即教师给学生布置练习和独立作业,并及时纠正他们在练习中所犯的错误,使学生已获得的知识变得更加牢固。后来他的学生把这四段中的第一段分为预备、提示两段,提出教学过程的形式阶段五段论,这便是“五段教授法”。“五段教授法”经过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的改造,成为我国中小学教师所熟悉的课堂教学五个环节,即:组织上课、检查复习、讲授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布置课外作业。赫氏的理论让老师们领悟和掌握了课堂讲授教学的步骤、门道和技巧,课堂教学的效率效果因此得到了提升。那时,世界形成了一股赫尔巴特热,特别是美国,到处都成立了赫尔巴特研究会,由此可见赫氏的影响和贡献有多大。“在世界教育史上,赫尔巴特建立的形式阶段教授理论,第一次以心理学作为教授方法的科学基础,第一次系统地构建了教授过程的模式,很好地解决了从个别教授转向班级教授后,如何有效地同时向众多学生传授系统知识这一难题。”虽然赫尔巴特在使课堂教学的科学化上比夸美纽斯前进了一大步,但是,在本质上,两者是一样的,追求的都是普通适用的、与学生个人无关也与教师个人无涉的有关教育与教学方法的“简单规则”。

第三次是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的学生中心论。杜威指出:“赫尔巴特的伟大贡献在于使教学工作脱离成规陋习和全凭偶然的领域。他把教学带进了有意识的方法的范围,使它成为具有特定 23

高慎英.体验学习论[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63.洪成.赫尔巴特五段教授法在中国[J].课程·教材·教法.1997(5).4 洪成.赫尔巴特五段教授法在中国[J].课程·教材·教法.1997(5).目的和过程的有意识的事情,而不是一种偶然的灵感和屈从传统的混合物。而且,教学和训练的每一件事,都能明确规定,而不必满足于终极理想和思辨的精神符号等模糊的和多少神秘性质的一般原则”。但在谈到赫尔巴特的教学观念时,杜威认为赫尔巴特的教学法只停留在处理“教材”的方法上,“赫尔巴特在注意教材问题方面比其他任何教育哲学家都有更大的影响,这是无疑的。他用教法和教材联系的观点来阐明教学方法上的各种问题:教学方法必须注意提示新教材的方法和顺序,保证新教材和旧教材的恰当的相互作用”。在杜威看来,这个观点的基本缺陷在于它从根本上只重视“教材”而忘记了教育中“人”,忽视了人的“主动性”。“简言之,赫尔巴特的哲学考虑教育的一切事情,唯独没有考虑教育的本质,没有注意青年具有充满活力的、寻求有效地起作用的机会的能量。”总之,杜威认为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学理论似乎对教学问题考虑的很周到很全面,却唯一遗漏了一个最重要的因素——学生,教学的中心不在教师,而在学生,所以他认为教育教学中心要来一个转移,就像宇宙中心要从地球中心转到太阳中心一样,要把教学中心从教师转到学生,这是教学领域的“哥白尼式的革命”。在教学思想发展史上,这是一个历史性转折。

杜威的理论和实验极大地解放了学生,激发了学生的潜能和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就像我们现在在杜郎口看到的一样,但是杜威的学生中心论却导致了美国基础教育质量的普遍下降,原因在于杜威及其追随者没有提出和形成一套以学生为中心的具有普适性的体现学校教育性质和特点的课堂教学模式和程序。杜威对教学的贡献主要不在于发明了某些具体的教学方法,而在于使教学方法迈入了一个新的时代——“新启蒙”时代,即旨在唤醒主体意识、提升生活经验、关注个体独特性、促进个性自由与解放的教学方法。

杜郎口的贡献就在于创立和形成一套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和程序,实现了杜威精神和赫尔巴特形式的有机整合,从而既极大地调动了每个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又全面地提高了教学的效果和效率。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效率从根本上说依靠每个学生的努力和进取,每个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方式才是课堂教学效果和效率的源泉和根本,杜郎口的每个学生在每一节课都是活动着的、思考着的、阅读着的、交往着的、互动着的、展示着的,总之,课是活的、学生是活的,而且关键是有序的活着,这就是杜郎口模式。

杜郎口找到了在现有教育体系特别是在统一课程标准、统一教科书、统一考试下课堂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在班级授课制特定的时空里,构建和形成了以学生为主体、以学习为主线、以展示为特征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论发展史上,这同样是了不起的贡献。

二、杜郎口模式当前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杜郎口模式的核心是以学生学习为中心,先学后教,其课堂教学模式由预习—展示—反馈三个环节构成:预习——明确学习目标、生成本课题的重、难点并初步达成目标;展示——展示、56

8765 [美]杜威.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75.[美]杜威.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76.7 [美]杜威.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76.8 张华.试论教学方法的理智传统[J].全球教育展望.2009(6).交流预习模块的学习成果,进行知识的迁移运用,对感悟进行提炼提升;反馈——反思和总结,对预设的学习目标进行回归性的检测,突出“弱势群体”,让他们说、谈、演、写。“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这三个环节有时也变成为三种课型,一般情况下,其课堂教学包括以下六个步骤或要素: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组合作、展示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评。

根据我们的考察和分析,这一模式对于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和提高教学有效性有显著效果,但在实施过程这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我们认为,当前这一模式的发展和完善要努力解决好以下几对关系。

(一)要解决好求知欲和表现欲的关系。

与传统的课堂教学不一样,建立在先学(预习)基础上的课堂教学有其特有的运行动力,它的动力来自于学生对课堂的期待,学生通过先学(预习)带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也带着对课本、对教师的挑战来到课堂,使课堂充满求知欲(问题意识)和表现欲(展示意识),这种求知欲特别是表现欲是传统课堂教学所缺少的。求知的欢乐和自我实现的愿望是推进课堂教学发展的永恒内在动力。课堂教学也不断满足、强化学生的求知欲和表现欲。正是有了求知欲和表现欲,课堂才充满了活力,呈现出了生气勃勃的精神状态。在杜郎口,我们已经看不到传统“闷课”的现象:课堂气氛沉闷,学生昏昏欲睡,课堂无欢声笑语,无思想交锋,思维呆滞。闷课的结果是摧毁学生的学习兴趣,扼杀学生的学习热情,抑制学生思维的发展,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虽然获得了知识,发展了智力,却丧失了灵气和悟性。

但是,就课堂教学的本性和任务而言,求知欲及其满足是第一位的。就我们所观察而言,在杜郎口课堂里,学生的表现欲即展示欲是强烈的,展示活动成了课堂的中心,相比之下,求知欲却显得不足,听了几节课,几乎没有发现学生主动请教问题的,围绕学生先学(预习)过程中提出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这本应成为课堂教学的重中之重的工作,却被弱化了,我们非常期望能看到学生先学(预习)后提出和存在的问题是如何一个一个被解决的,学生从不懂到懂、从浅到深、从不会到会、从不能到能、从错误的到正确的、从“共识”到“见识”、从“常识”到“专业”、从“经验”到“科学”的转化过程,是如何实现的。我们担心,这样的课堂难于完成教学任务,难于实现针对性和个别化教学,还需要课外或晚上来补尾,我们在该校的晚自修课堂上果然发现了这一现象。

(二)要解决好学生“独立”阅读和“依赖”阅读的关系。

阅读教科书(教材)是学生先学(预习)的核心任务,学生怎么读是其中的关键。我们总的观点是,阅读的方法是需要老师的示范和指导,阅读的活动则应是学生独立进行的。老师的示范和引导既可以在课堂上现场进行,也可以通过编写导读(导学)提纲来进行。在我们的实验研究里,教师的示范和指导一般分为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教读阶段。这是实验的导入阶段,是由传统教学转向自主教学的起始阶段。它的特点是:教师教读,学生仿读。教师教学生逐字、逐句地阅读,把课本读通、读懂。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学会阅读,形成阅读习惯。第二阶段,引读阶段。在这一阶段,教师的作用由讲转为引,教师着力于引导,而不是直接讲解。教师引导主要是通过设置阅读思考题来进行的,让学生带着疑问去阅读,这样不仅可以引导学生在重点、关键地 方多分析、多思考,而且还可以帮助学生把握教材的重点,顺利通过难点。这一阶段的着眼点是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第三阶段,自读阶段。这一阶段是“从扶到放”、“从教到学”的落脚点,学生可以基本上独立地进行学习了。它的标志是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已经能够进行独立阅读了,而且更重要的是学生已经学会自已质疑问难,学会自己提问题。学生正是带着自已的问题进入课堂的深化教学。这个阶段的学习就是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了。

我们认为在先学后教的课堂里,阅读能力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学生的先学(预习)不仅要完成和解决各自的处于现有发展区的内容和任务,并提出处于最近发展区的问题,同时还要逐步地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和思考能力。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考能力,我们认为,应尽量让学生在先学(预习)时进行“裸读”,即学生直接面向教科书文本进行阅读,可以借助工具书(字典)但不要依赖教参或教辅,在杜郎口,我们看到学生手头有不少教辅(这一现象在全国有普遍性),学生在先学(预习)时直接查看教辅,走了捷径,一下子把书都看懂了。这是以教辅代替教师对学生进行讲授和灌输,它的危害性是很大的,第一,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考能力。学生读书只是向课本和教辅查找答案,没有思考的读书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阅读,读书代替思考,导致读书和思考都浅尝辄止。第二,容易造成“假知”,使教学失去针对性。教科书+教辅的阅读使人产生一种错觉,似乎学生只要认真看看和查找就可径直地获得知识,把学生在独立阅读和思考中所必然要碰到和解决的各种必要的疑问、障碍和困难隐蔽起来,这样的教学就失去了针对性,找不到它的着力点。学生在课堂的展示也因此带有“泡沫”和“虚假”成份。有效的教学一定要建立在学生真实的认知起点上,学生展示的内容也应该是基于学生自我的独立思考和个性化见解。

(三)要解决好学生个体独立学习与小组合作学习的关系。

学生个体独立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是落实和体现以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体系的两种基本教学组织形式。从学习的职能来说,个体学习解决基础的问题,合作学习解决提高的问题。这也是对合作学习内容的要求。没有个体学习做基础的合作学习犹如空中楼阁,没有经过个体独立思考而展开的交流讨论如无源之水。对合作学习的认知功能一定要有一个明确的定位,合作学习旨在解决个体无法解决的疑难,通过小组讨论,互相启发,达到优势互补,共同解疑,个体通过独立学习能解决的问题就不必在小组里讨论。离开学生个体的独立学习和深入思考,相互间的交流和讨论就不可能有深度,不可能有真正的互动和启示,对小组内的不同见解观点也根本无法提出真正意义上的赞同或反对,也无法做到吸取有效的成分修正、充实自我观点,这是无效的合作学习,它不但不能相互促进,反而在无形中剥夺了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机会。总之,个体学习是基础,没有高质量的个体学习,就没有高质量的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提升,高质量的合作学习使个体学习的困惑得以消解、问题得以解决。在某种意义上,课堂教学就是个体学习与合作学习相互促进的螺旋上升过程。在以展示为核心环节的杜郎口课堂中,学生小组的合作特别是同伴的交流和互动、互助、互查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确实是杜郎口模式的亮点和成功的秘密武器。但是,我们在考察时,的确也发现学生因急于展示和互动而忽略了个人对文本的独立的深度的解读。我们认为,任何课堂都需要学生个体独立的静悄悄的阅读和思考,这种阅读和思考越充分、越有深度,小组的交流和互动才会越有质量、越有效果。

(四)要解决好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指导教学的关系。

在杜郎口,教室变成了学室,课堂变成了学堂,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人,学生在课堂的主要学习方式是个体独立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以及大班互动学习,可以说,学习的活动、内容和任务主要依靠学生自己完成。但是,从总体上讲,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只能解决现有发展区的问题和书本的浅层问题,而最近发展区的问题和书本的深层问题却有赖教师的指导教学。当然,这种基于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模式也对教师的指导教学提出了质的规定性,突出表现在,第一,针对性。在全国各地的先学后教的课堂教学中,“三不教”几乎成为教学的通则。所谓“三不教”即:凡学生自己看书能懂,不教;凡看书不懂但自己想想能够弄懂,不教;想想也不懂但经过学生之间交流讨论能懂,不教。所谓针对性就是教师针对学生个体和合作学习都无法解决的问题和理解的内容进行教学,总之,教师只教学生不会的,当然这也只是相对而言的,这里面也有时间因素的考量,如果让学生在花费太多时间也许可以弄懂,但是毕竟教学有个效率问题。第二,提高性。提高性是要求教师的教要在学生的发展上下功夫,要在文本的理解深度上下功夫,要在学生的思维创造性上下功夫,要在教学和知识的生成性上下功夫。提高性教学是一种充满智慧的教学,它会使学生在理解、掌握知识的同时,开放知识、质疑知识、批判知识、探究知识、反思知识、创新知识,从而获得智慧的力量。如果说针对性解决知识的问题,那么提高性解决的是智慧的问题;通过针对性教学实现有效教学,通过提高性教学实现优质教学。相对而言,在杜郎口的课堂里,教师教学的针对性是很强的,真正做到了教师少教学生多学;但是教师教学的提高性是不够的,杜郎口要实现由知识性课堂转向智慧性课堂,必须加强教师的提高性教学。

三、杜郎口学校的发展方向

杜郎口创建了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把学生、教科书和课堂教学的功能发挥到了极致,抓住了教学质量的核心要素,从而使教学质量的提高有了根本保障。但是杜郎口要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名校,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典范,却还要从多方面加以努力,“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一)在学生上做足了文章,教师专业化发展有待提高。

在杜郎口,学习的责任和权力还给了学生,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都得到了充分的挖掘和开发,这确确实实抓住了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杜郎口的潜在信条是:学生是学校教学质量的真正体现者和决定者,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没有人可以替代学生学习;学生有能力进行自我学习活动,学生的学业成就和教学质量完全取决于学生自我努力的程度,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迷恋是提高其学业成就的内在动力。但是,我们认为,在教学中教师的价值和作用仍不可忽视,这是因为,教学的层次、水平和境界在很大程度上依靠于教师的素质。教学只是授受知识和方法,还是做到启迪智慧和思想,抑或达到润泽生命和灵魂的高度,不同素质的教师决定了教学的不同境界。办学之本,在于教师。正像一个剧团要有名角一样,学校要有名师,这是学校吸引力的根本所在。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师是学生的领路人,他认为高水平的教师是极富吸引力的。他曾举例说:假如学校里来了一位才华出众的生物老师,用不了多久,他的周围就会出现一群爱好生物课的学生。没有一支高水平的专业化教师队伍,没有一批名师,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就没有根本的保障。为此,学校要致力于打造一支卓越的师资队伍,让每个教师都有成长的规划和目标,让每个教师都拥有自己的舞台和位置;让学习和研究成为每个教师工作的常态;让学科组成为一个真正的教学研究共同体;让每个学生都能遇到自己心目中的好教师(名师)。建议杜郎口在注重教师专业成长、提升的同时,注重打造各学科的教学团队(教学共同体),培养各学科的教学带头人、领军人物以及骨干成员,形成各学科特有的学科教学文化和精神。

(二)在教科书(教材)上做足了文章,课程建设(课程资源开发)有待提高。教科书(教材)对学生的学习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基础性和工具性的作用,传统的讲授教学忽视了学生自身对教科书的阅读和研习,从而既导致教科书重要功能的丧失,又导致学生阅读能力、自学能力的丧失。杜郎口把教学的中心放在“学”上,放在学生对教科书的阅读和思考上,这的确抓住了教学的根本,对减轻负担、提高质量具有重要作用。杜郎口的潜在信条是:教材作为知识的载体具有毋庸置疑的权威性,是课堂上学生学习的主要客体和对象,教材是联系和整合教学其他要素的纽带,课堂教学就是要解决教材与学生的矛盾,没有教材或不依赖教材的课堂,教学就会失去方向,失去内涵,质量也就没有了依托,没有了根基。但是,在新课程背景下,我们的教学不能局限于教科书,而应以课程资源为教学对象,课程资源是本次课程改革提出的一个新概念,从“教材”到“课程资源”体现了教学范式的根本转变。教材无疑是重要的最基本的课程资源,但课程资源绝不仅仅是教材,也绝不仅仅限于学校内部。对学生来说,有了课程资源的概念以后,学生学习的内容变得丰富多彩了,他们学的不仅来自教材,也来自与老师和同学的交往、各种媒体及日常生活,即凡是能让学生获得知识、信息、经验、感受等的载体与渠道都可以是学习的资源。当然,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让学生博览群书,是首要任务。对于教师来说,教学过程也不再是一个照本宣科的过程,而是变成了不光是使用教材,同时也是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过程。总之,不能把教科书“绝对化”、“圣经化”、唯一化,视教科书为“典籍”,金科玉律,以为天下之道尽在于此,把学生学习的内容和对象局限于教科书。教材仅是科学知识体系的一个蓝本,是学生认识世界的一个样本,即叶圣陶先生所说的例子而已,要鼓励教师根据学校、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科的性质、任务,对教材进行有意义的补充、延伸、拓展、重组,并注重教材与社会生活和学生经验的联系和融合,同时鼓励学生对教材的质疑和个性化解读。教学要基于教科书,又要超越教科书,教学的目的并非只要学生记住、理解、掌握教材内容,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透过教材去把握渗透在其中的科学方法和认识态度,并在这个过程中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个性品质和道德品质。

(三)在课堂教学上做足了文章,课外活动有待加强。

在学校教育中,课堂教学的重要性是不容置疑的,课堂教学对提高学生学业成绩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杜郎口的模式从根本上讲就是课堂教学的模式,这一模式把学校教育的中心聚焦于课堂教学,从而在凸现、放大课堂教学功能的同时,弱化、淡化了课外活动的价值和意义。的确,正如我们在杜郎口所看到的,课外活动只是课堂教学的延伸、补充,课外围绕课 内转,学生在学校里一天的全部时间几乎都给了各学科的教学,这是教材中心和课堂中心论的体现。我们认为,一方面要牢固确立“课堂教学是主阵地”的观念,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和效率;另一方面也要充分地认识到课堂教学的“先天不足”,特定的时间(40-45分钟),特定的空间(教室),特定的要素(教师、学生、教材),决定了其功能的有限性。实践证明,学生个性的、多方面的、丰富多彩的发展,特别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仅仅依靠课堂这种形式是远远不够的。学校要高度重视课外活动的建设,不能仅仅把课外活动看成是课堂教学活动的补充和延伸,而应该把它看作是与课堂教学不同的促进学生发展的另外一个不可忽略的重要渠道。“在那里,学生们自由地、充分地表现着他们自己,反思着他们自己,批判着他们自己,形成着他们自己。他们真正地感到主体的尊严、力量和价值。”“我们认为,现代课外活动有其相对独立的教育价值,不是课堂分科教学的补充、拓展和深化,毋宁说,它是除必修课、选择课之外的又一类有独立价值的课程,是‘全校教育(The whole schooling)’和‘全人教育(Education for the whole person)’的必要的组成部分。课堂教学和它之间的关系不是一种主辅关系,而是一种并列互补的关系,两者共同构成现代学校教育的整体结构,促进现代学科教育的目标的转换和实现。”总之,“不要让上课、考试成为学生精神生活的唯一的、吞没一切的活动领域”。学校要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有效性的同时,逐步解放学生,把课外的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的个性、兴趣、爱好、专长、精神有自己成长和表现的舞台和时空。当然学校也要创造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为学生提供发展优势智力领域的场所和舞台,让学生发现潜能、表现自我,体验自豪与快乐。

解读杜郎口,研究杜郎口,已经成为我们专业研究工作者不得不面对的一项重要现实课题,这既是一份责任,也是自身发展的需要。教学理论既要吸收新鲜的经验进行改造和更新,又要为实践变革和创新提供专业引领和理论依据。实际上,也只有这样,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两者才能形成良性循环和互动发展的机制。

来源:余文森.深度解读杜郎口.基础教育课程.2010(10).9 9 石中英.课外活动与课堂教学关系的传统与变革[J].教育研究.1996(2).

第二篇:解读杜郎口中学

解读杜郎口中学

短暂的参观学习触动着我的内心深处,就原来观念重新进行了梳理与反思。在此时此地关于教育的目的、什么样的学校才是一所好学校、学生主体作用的认知等方面又有了一些别与往日的感触。

一、关于教育目的的再思考----拥有美好的生活

我们也许赋予教育太多理想的色彩,赋予太多可望不可及的目标。但是扪心自问,我们通过接受教育,我们最初的要求是什么?最想获得的是什么?

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活动,是把未成熟的主体培养成为成熟主体的活动,也是把人培养成个体生活得主体、社会生活的主体的活动。人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目的,二人的主体性则是人之为人的本质属性。教育是因为人的生命而存在,生命的生长需要才是教育的基本内容。其目的不仅仅在于满足受教育者现实生活的需要,而且还在于未来,在于创造一种高于现实生活的更加美好的新生活。

杜郎口的学生,他们更需要的是如何改变他们人生的命运,如何最大可能的发展自己。通过我们蜻蜓掠水般的参观,我们可以窥探到杜郎口中学对学生未来的负责与关注,关注他们成长的需要,关注他们发展的需要,关注他们未来需要的需要。对于在这种特殊的环境中的学校,人力资源、物质资源都配备不理想的学校,针对在这种环境中的学生个体,怎样才能给学生自身更好的发展?怎样才能改写学生命运的轨迹?应该是教给学生知识,教给他们明天如何获取知识的方法,从而为他们的人生提供可能的发展转变的机会。著名德国文化教育学派代表人物普朗哥曾经指出,教育的目的是从生命深处唤醒人沉睡的自我意识,将人的创造力、生命感、价值感唤醒。从这个层面上说,教育就是通过这样一种活动,满足学生存在的价值与基本的需要,实现对未来美好生活的追求。

二、关于一所好学校重要标准的思考-----一切为了学生未来美好的发展

1、关于学校管理者信念的思考。

学校管理者肩负着“走向学校成功”的重任,正如教育家布什先生所说“领导者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学校的‘成功’或‘失败’都无疑会归因于他们。”我们也经常提到,一个好校长就是一个好学校。这些话虽然值得商榷,但的确反映了一个学校管理者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如今学校在其发展中与社会发生着多方面的联系,既要有政府的支持,又要有独立的人格;既要接受政府的监督,又要有自己独立的管理体系,尤其在教育目的逐渐窄化化为教育质量的今天,学校管理者更要有特立独行的理念。

课程改革是根植于社会文化土壤的一种改良,不是革命。改良有传统、有继承,根植于文化,不能割裂,不能改造。作为学校的管理者,在课程改革中,要有正确地认识,要形成自己坚定的与时俱进的先进理念。若提心吊胆的得搞改革,东学西学,剥夺正常的感觉,认识单一,必然画虎不成反类犬,形不成自己学校的特色和风格。

朱永新教授在《我的教育理想》一书中对“理想校长”有八条期望,其中关于教学方面的有如下几条------“我心中的理想校长,应该是一个不断追求自己人生理想和办学理念,具有独特办学风格的校长”;

“我心中的理想校长,应该是一个具有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具有极强的感召力和凝聚力的校长”;

“我心中的理想校长,应该是一个十分重视教育科学研究,并能成为学校教育科研工作车色的组织者和身体力行的校长”

所以,一个好的管理者,除了有改革的激情与热情,更应该具有自己独特的办学理念,对学校教育发展有切合实际的目标定位,善于寻找达成目标的最佳途径,并能坚定不摇得带领师生创造性地去实现目标,使之内化成学校的灵魂,根植成为学校优良的传统。

在杜郎口中学,我们可以想象到在天时地利均不利的条件下,他们的改革之路是如何的艰难,但是,顶住重重压力,管理者坚定自己的信念,身体力行,最终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正如冰心说:“成功的花儿,人们只惊羡它现时的美丽。然而当初它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水,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2、立足本土,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教育过程不仅要从外部解放成长者,而且要解放成长者内部的力量。教育管理者的使命,应该就是创设良好的人的成长氛围,最大限度的促进学生的发展,为学生的成长提供最佳的服务和保障。

在杜郎口中学,我感到了学生人格的独特风姿。每个人的发展的欲望是那样的强烈,对知识的渴求是那样的执著,犹如看到一种生机盎然的无形的力量。

诚然,目前教育面临着三个不平等------教育机会的不平等,教育过程的不平等,教育结果的不平等。在暂时无法消除的不平等的现实面前,作为教育者,我们怎样利用现有的人力、物力资源,利用自己与众不同的理念,去为学生提供一个腾飞的平台?作为一所农村的中学,发展的难度之大是可想而知的。但是,他们立足实际,给了学生一个本色的展现自我的空间。在那里,每个学生都是一个充满热情的发展个体,每个学生都在展示着自己与众不同的风姿,每个学生都在主动的构建自己人生的知识阶梯。而杜郎口的教师,也给了学生一个打拼的舞台,他们帮助学生开发出他们的潜力,为他们成功地走向未来奠定了丰厚的知识基础。正如一位教育家沃得说过:“平庸的教师传达知识;水平一般的教师解释知识;好的教师演示知识;伟大的教师鼓励学生去学习知识”。

三、关于学生主体作用的思考----“给我一片天”

《说文解字》的解释是:“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基于这一理解,“教是台上讲学生台下听,老师示范学生模仿”的教育模式似乎顺理成章,这也许是几千年来以“传道、授业、解惑”为基本使命的传统教育思想根深蒂固的原因之一。

西方“教育”一词在英文为education,e为“出”,合之为“引出”之意,意为教育是一种对人的本性、对人内存的潜能进行‘导引’的活动。

这种对教育的理解具有内法论的特点,也就是教育更多的要从教育对象出发,使其作为一个人所具有的一切内在的要素、内存的各种发展可能性都在教师的导引下象汩汩流水一样自然的流淌出来。立足于这种教育观,课程设计和教育活动均应从学生的内在发展需要出发,尊重学生发展的主体性和可能性,使其潜在的能力得到彰显。

学生不是一个被动灌输知识的容器,而是一个充满希望的火把。即使是年龄较小的孩子,他们也是具有个人意识和个性主体性的个体,是一个需要引领和需要唤醒主体性的“小大人”。因此,尊重人的主体性,发展人的主体性是教育活动的关键。“教育的核心是人格心灵的唤醒”。

教育要实现发展创造性、唤醒主体性、完善人格个性的崭新目标,就必须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和教育方法,寻求与人的生长机制相匹配的活动方式,其中包括体验、探究、交往、感悟、反思、创造等。

在杜郎口中学,他们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方式,没有讲台,没有权威,没有教师的喋喋不休,教师真正成为“导师”,成为学生构建知识路途中的引路人,教师更多的时候是在倾听,而学生则完全主宰了课堂,他们或坐或站,时而静心思考,时而激烈讨论,时而表述自己的观点,时而去书写反馈学到的知识。他们积极主动地去构建知识,充满热情地张扬自己的个性。也许在三面黑板的课堂中,他们享受不到物质的滋润,但是他们精神上的丰富,与城市里的孩子是一样的,而且简陋的课堂所容纳的崭新的理念,带给他们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将成为他们人生的一笔珍贵的财富。

而反思我们的教育,经常出现学生“厌学”,教师“厌教”,我们所看到的课堂所谓的“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也不过是几分钟(很少超过五分钟)的小组讨论,最后还是教师不放心的讲解。这样的“主体性”教育怎么能唤醒学生的自我意识,怎么能唤醒学生的创造力、生命感、价值感?

杜郎口中学短暂的参观逗留,使我感受了一种正在成长的巨大的力量,而带有这种力量的学生,他的人生必将与众不同。

四、我眼中的杜郎口

如果没有走进杜郎口,没有走进杜郎口中学的教室,我真的难以相信传说中杜郎口中学创造的种种奇迹。因为从教育心理学发展状况的有关资料上看,世界上在教学中真正能做到“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互动学习”的只有少数发达国家的少数学校,而且都是小班额教学,在教育心理学家的眼里,这种方式还只是一种探索和尝试。但是杜郎口中学却真正实现了这种方式,让幻想变成了现实,创造了一个真实的神话。

杜郎口中学只是一所最普通的农村中学,设施简陋,师资力量薄弱,生源差。在他们的教室里,除了电灯以外没有其他的电器,更没有电脑、电视、多媒体、投影仪等教学仪器。只见教室的前后及一个侧面都是大大的黑板,中间是课桌椅。在这里,也许除了教学观念、教学方式先进以外,其他实在没有什么先进的地方。

杜郎口中学的课堂完全是放开的。与其说是课堂,不如说是舞台,与其说是上课,不如说是演绎。这里的课堂完全是学生的舞台,课堂形式多样,五花八门。学生或讲解、或辩论、或表演、或歌唱、或朗诵、或舞蹈,有的坐着,有的站着,有的蹲着,还有的甚至跪着,时而人来人往,时而挤成一团。做题时有人在黑板上写,有人在地板上写,连走廊里也到处充满了人,所有的地方都成了做题的黑板。这里的课堂气氛活跃但又不失和谐,杂而不乱,忙而不慌。学生回答问题站起来就说,说完就坐下,另一个接着说。学生热情投入.你走进教室,没有人注意你,你驻足观看,没人在意你。这里完全是学生的舞台,老师混杂于学生中间,常常很难辨认。有时课堂上根本没有老师,学生们都在自主学习,互助合作,合理有序。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人。杜郎口中学真正落实了学生主的体地位,以人为本,关注生命,为学生的终身发展着想。从他们学生的表现上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一点:他们自信、自立、民主、互助合作、勇敢热情、真实自然、懂规则、守秩序、、、、、从人格发展的角度看,杜郎口中学更加促进了学生的人格健康发展。我们说:行为养成习惯,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人生。今天的学习和生活会让杜郎口中学的学生明天更美好,站在更大的角度上看,这是利己、利国、利民的。

在教育心理学家的眼里,学习是新旧知识的一种动态平衡的过程。奥苏伯尔认为同化是学习的心理机制,就是把新知识加入到原来的知识结构系统(旧的图式)中去,吸收、接纳为自身的一部分,形成新的图式。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一个互动的过程,是学生主动建构的过程。布鲁纳认为发现教学是最好的教学方法。杜郎口中学切实做到了这些,让学生主动学习、发现学习。在课堂学习中,他们采用了“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这种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的学习方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参与性,挖掘了学生的潜力,培养了学生的多种能力,充分利用了时间,采用了各种方式,课堂生动有效,学生学而不厌。这种方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满足了学生的成功需求,也就强化了学生的学习行为,让学生爱学习、爱课堂、爱知识、爱交流。

从记忆的角度看,这种学习方式是非常有效的:立体式、活动式,七嘴八舌、手舞足蹈、变化多样,使学生眼、耳、口、手多种感官参与。这种形象记忆和动作记忆是让人理解和吸收最快的,就像人们看电影、学动作一样,又快又易与记忆。同时我们学习的知识大多要加入长时记忆系统加以储存,需要时再提取出来,但回忆时需要一定的线索。这种动态教学为知识的提取提供了多种线索,因为人当时学习的时间、地点、其他人物,包括动作姿势都可以成为以后记忆的线索。

再从思维能力的角度看,这种教学方式确实大大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而思维力正是智力的核心。在杜郎口的课堂里,学生的大多时间一直在用语言表达,而且十分严谨、精确。“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语言促进着人的思维发展,他们的课堂充分做到了这一点。在数学课上,每一道题,学生都要说出用到了哪些学过的知识,用到了哪些数学思想和方法,这种方式促使学生不得不思维,动脑子。但这样却使学生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形成了一个整体,建立起一个系统的知识结构或图式,使知识真正成为学生自己的。

教学有一个原则“为迁移而教”,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实现“教是为了不教”。杜郎口中学的教学正在实践和实现着这样一个目的,让教育走向理想和成功。

第三篇:杜郎口教学模式解读

杜郎口 “三三六”模式解读

(一)“三三六”模式的基本描述之一

课改近十年来,杜郎口中学在摸索中实践,在实践中总结,在总结中反思,在反思中沉淀,逐渐提炼升华出一套具有鲜明杜郎口特色的教改体系,可称之为“杜郎口模式”,或称为“三三六”模式。

“三三六”模式,即课堂自主学习的三特点: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自主学习三大模块:预习、展示、反馈;课堂展示的六环节: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组合作、展现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评。

1、课堂自主学习的三特点: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

所谓立体式就是教学目标、任务是新课程要求的三维立体式,将学习任务落实到每个人、每个小组,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主体性,发挥每个学习小组的集体智慧,产生不同层次、不同角度的思考与交流;所谓大容量就是以教材为基础,拓展、演绎、提升,通过多种课堂活动形式展现,如辩论、小品、课本剧、诗歌、快板、歌曲、绘画等,倡导全体参与体验;所谓快节奏就是在单位时间内,紧扣目标任务,通过周密安排和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达到预期效果。

2、自主学习的三大模块:预习、展示、反馈。

三者的辩证关系是:预习包括知识构建、储备、搜集信息及情感体验,初步形成三维目标,它是展示课的基础,没有预习或预习不充分绝不进行展示,预习具有基础性。展示是对学生预习的延伸与检测,目的是通过全员合作学习,提升学习质量,让同学们得到成功的体验,具有激励性。反馈,是对展示过程中的死角进一步解决,保障人人达标,具有保障性。预习是明确学习目标,生成本课题的重、难点并初步达成目标;展示是展示、交流预习模块的学习成果,进行知识的迁移运用和对感悟进行提炼提升;反馈是反思和总结,对预设的学习目标进行回归性的检测,突出“弱势群体”,让他们说、谈、演、写,是“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

预习模块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生成本课的重点、难点,老师联系与课文相关的背景、场景、情感、过程与方法,先进行集体备课,然后指导学生自学,学生在学习中统一用双色笔作预习笔记,通过自主学习与组内交流合作完成学习任务。各学习小组根据所学内容讨论本课学习目标,找出学习的重点、难点,然后由教师进行补充和完善。经过长时期这样的训练,学生对学习目标的确定,对学习重点、难点的把握,都已经相当熟练。课堂教学目标达成之后,教师将重点、难点的学习任务分配到各个学习小组,一个小组完成一项学习任务,然后在班上进行综合。学生在对文本思想内涵与情感的体验中感悟情思,形成自己的观点,然后以诗词、朗诵、歌曲、相声、小品、舞蹈、图画等形式,个性化地展现自己的学习收获。对于一题多解的学习内容,学生会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观察分析问题,找到各种简便易行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大大开阔了解题的思路。

预习课的基本过程是,学生根据自学后对文本的把握,教师根据对课程标准的把握,通过师生共同讨论,创设学习目标。然后学生用双色笔做预习笔记,通过自学、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等形式,初步达成预设的目标,并对自己找出的重点、难点进行深入的探究,在此基础上不断生发新的学习目标。

这个过程既有自主学习、自悟,又有合作交流。学生相互启发,共同探究,通过对文本的挖掘、思想内涵的体验,形成一定的解答方法和答案。比如学生由语文课文中的一朵小花,引发出了几十种观点及情绪的联想,其中有喜有忧、有爱有恨、有怜有憎;学生们又运用诗歌、舞蹈、散文、小说、歌曲等不同的体裁对一朵小花进行表述,开阔了视野,陶冶了情操。

展示环节既是预习成果的展现、交流,又是学习内容的进一步提升。主要进行“展现提升”与“穿插巩固”的工作。展示课是生生、师生、组生、组组互动的过程,主角是学生,学生提出问题,学生讨论、阐述自己的观念和见解。学生先就自己的预习展开交流,接着确定目标,然后由教师分配学习任务,一般是以小组为单位,这里的分配任务就是立体式教学的体现,原来一节课是在教师主持下,从头至尾的“一条鞭子”教法,全体学生同时考虑相同的问题,打个比喻,就像学生食堂的打饭窗口一样,一个窗口,一排好长的队伍,如果多开几个窗口,不就是提高效率了吗?小 组领到任务后,自主探究,交流合作,形成自己或小组最佳的解答方案,完成后,各小组展现提升,其他组的同学分享成果,或者在某小组展现时受到启发,又有更好的解答方法。由一条线变为立体式的网络。通过各组对不同任务的完成及展现提升,课堂容量加大,原来一节课完成三个问题,现在能完成十几个,原来一题只有几种解法的,现在多达十几种、几十种。由于立体式教学,不仅课堂容量加大,而且教学进度加快。学生们的理解、掌握、体会,更深、更透、更快。在展示课中,教师更多地体现了导演的特点,教师既是课堂中平等的一员,又有着特殊使命,他要特别注重学生的差异性,把握优、中、差学生展示的机会,尊重、鼓励每个学生,及时根据课堂展现与互动出现的新情况进行灵活的调整,确保课堂展示的正确方向和教育目标的实现。

反馈模块的主要任务是对学生的认知、体验、感受予以反思总结。对预设的学习目标进行回归性检测。本环节尤其突出“弱势群体”,进一步检查三维目标的落实情况,尽力达到不让一名弱者掉队,利用好“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战略,全面、全体提升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等。鼓励较弱学生在某一问题上主动向优等生拜师学艺,可以是同组的,也可以是他组的。练习方式也丰富多样:可以在黑板上演示,可以趴在地上扎堆,也可以蹲在地上用粉笔在地板上演算。脑、眼、耳、口、手并用,思维活跃,方法灵活。通过反馈课的检测练习,全面提升全体学生的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课堂展示六环节: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组合作、展现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评。

预习交流、明确目标的环节,通过学生交流预习情况,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分组合作,即教师口述将学习任务平均分配到小组内,一般每组只完成一项即可;展现提升,各小组根据组内讨论情况,对本组的学习任务进行讲解、分析等;穿插巩固,各小组结合组别展示情况,对本组未能展现的学习任务进行巩固练习;达标测评,教师以试卷、纸条的形式检查学生对学习任务的掌握情况。

预习、展示、反馈三大模块贯穿在一起,就构成了杜郎口中学的自主 学习模式的主体。与我们通常理解不同的是,其课堂教学预习、展示和反馈模块都占用正式课时,有时是一节课,有时是两节,也可能是十几分钟,具体时间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展情况而定,但这些环节是必不可少的。而且这些模块的教学组织形式都主要以小组活动和学生自学为主,都是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杜郎口中学没有自习课,所有的课都是“正课”,即便是一般学校有的早读,也全部是由语文和英语老师轮流着上课。

(二)“三三六”模式的基本描述之二:

“给我一次机会,还您一份惊喜”,“我参与,我快乐;我自信,我成长”,在参与中快乐,在快乐中幸福,在幸福中成长。变苦学为乐学,变乐学为会学,变会学为愿学,这就是杜郎口中学的教学观。其基本框架如下:

1、杜郎口中学教改的课堂体系:

课堂时间模式:10+35(师10分钟,生35分钟)课堂组织形式:师生合作、学生小组参与。

2、杜郎口中学教改的实践特点(1)关注全体学生的生存能力

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帮助学生建立明确持久的学习动机,引领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规律和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书写习惯、语言习惯等,达到知识和能力的共同进步,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

(2)关注全体学生的生存状态

教学改革关注学生的情感、心灵,让学生学得主动、生动、灵动,有真情、真趣、真意,让学生的生命充满生机与活力,真正能够确立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主体地位,不断唤醒学生蛰伏的主体意识,形成持久的情感内驱力,从而有利于其个体的自我学习、自我发展、自我实现。

(3)关注全体学生的生命价值

教师宽容和鼓励学生不合常规的课堂表现。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不唯师、不唯书、不迷信权威,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与独特性,最终实现提升学生创新品质的目标。改革立足于其个体的自我学习、自我发展、自我实现。

3、师生在课堂中的角色定位

教师是组织者、策划者、引导者、调控者;学生是探究者、体验者、合作者、表演者。陶行知曾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教育者必须融入教育对象中,避免师生精神和情感的分离。

尊重是办好教育的前提,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间的差异,尊重学生的情感,尊重同学们的个性,尊重学生的心灵自由和精神世界的独特性,创造各种条件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潜能,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在其“天赋”所及的领域最充分地发展自己的才能。

平等民主是发挥学生主体性的保障。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相信学生、发动学生、组织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

教学要正确恰当地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教师要创设学生人人参与的教学情景,发扬学生自主学习的主体性,鼓励并尊重学生独立思考的权利,唤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尊性、创造性,每一个学习者都可以根据不同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对所学的内容有不同的体验、认识、选择、评价、重组和整合,真正把知识变为自己的一种能力。

鼓励学生合作,并达到资源共享、共同提高的目的;鼓励学生在任何场景里进行争辩,争辩可以相互学习,可以开发思维,可以喻事明理。

每个学生都有强烈的表达欲,都渴望得到老师、同学的认可,都愿意成为主角,教师要善于给学生提供表达的场景与舞台。

“给我一次机会,还您一份惊喜”,‘‘我参与,我快乐;我自信,我成长”,在参与中快乐,在快乐中幸福,在幸福中成长。变苦学为乐学,变乐学为会学,变会学为愿学,这就是杜郎口中学的教学观。

4、杜郎口中学课堂评价标准的演变

1999年秋,杜郎口中学针对“学生不爱学、学不懂’’的问题进行了课改,对教师上课、备课、业务学习等进行了具体的规定。

教师上课要求:

课堂气氛:微笑授课;学生积极主动、情绪高涨、勇于自我表现。活动形式:形式多样、情趣浓厚、寓教于乐;体现学生动脑、动手、动 耳、动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

学生课堂活动量评价标准:

学生活动35分钟以上为优,30分钟以上为良,29分钟以下为一般。教师基本功要求:讲普通话;板书条理,能把本 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归纳在黑板上版面设计美观科学。

备课要求:要充分体现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组织形式和实施措施,反映出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杜绝抄袭教学参考及现成教案的现象。

业务学习要求:学习笔记每周一篇,不准抄袭;重点是课堂心得体会、经验总结及学生的课堂的表现。

学生课堂表现十六字要求:生龙活虎,欢呼雀跃,争问抢答,喜笑颜开。

2000年8月,学校规定各班悬挂大幅字板,将“十六字要求”扩充为: 举手积极,声音洪亮;讨论热烈,辩论激烈;争问枪答,欢呼雀跃;多种角度,创新实践;笑逐颜开,热闹非凡。

2005年3月,杜郎口中学出台了对教改的提升意见:课堂上要关注学生的心灵撞击、智慧火花进溅、学生灵感的生发,关注学生的心灵、成长、憧憬、盼望和最美好的、最有诗情画意的东西。

杜郎口中学多层面开展了课堂推动举措,如骨干教师的观摩课、示范课;普通教师的达标课;较弱教师的过关课;整改教师的提高课等。

5、学校课堂教学必须体现的特点(1)在参与中学习

课堂采用“小主持人制”,由学生替代教师组织课堂。课堂教学中需要完成的任务、目标、知识点以及解疑、评价,甚至课堂板书也全由学生完成。课堂充分激活学生的感悟,培养学生积极的能动性。

取消用同一把尺子去衡量每一名学生的统一要求和统一标准,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同样都拥有发言权,都能得到锻炼机会。在课堂教学中评选朗读秀、写作秀、小勇士、小斗士、小闯将、常胜将军、创新健将、奇思异想智多星等,激发学生提问、讨论、练习的课堂参与率。

(2)快乐地学习“激励,唤醒,鼓励”是教师组织课堂的三大法宝。

要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营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课堂上老师要善于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挖掘各科教材的兴趣点,使学生形成比较稳定的学习动机,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为可操作的实践化知识。

杜郎口的课堂结构呈现形式的多样化,运用情感激励法、唤起注意法、自我发现法、讨论辨析法、竞赛评比法、小品表演法、分组结对法、擂台比武法等等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快乐学习,幸福成长”这一境界。

(3)使用正确有效的学习方法

每个学生都要掌握“学习方法五字诀”:读、思、问、议、评。读:学生会读书;思:会思考,边读书边思考;问:对自己不理解的句子或词语会质疑;议:讨论时会说出自己的见解;评:会评价别人和自己的发言,哪些是对,哪些是错,能加以区别。

(4)注意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培养学生“会听、勤思、敢说、善问”的习惯。

会听:上课时专心听课,细心听同学们的发言,边听边思,精力集中。勤思:积极思考提出的问题和同学们的解答,要在学习过程中边操作边思考,边观察边思考。敢说:上课要大胆发言,敢说话,敢大声说话,敢于反驳别人乃至老师的意见。善问:没听懂的内容和在练习中遇到的不会的问题,要善于问。

(5)多层次对课堂把关

a、校委调度课。对各学科进行不定时抽听课,以便了解各学科的进展情况。b、学科的促进课。对每一学科或单听或集体听课,促进每个教师的发展。c、年级的督促课。对本年级稍弱教师,年级主任请骨干教师一起听课,加强指导,确保每个教师提升。d、班主任的坐班保底课。杜郎口中学的班主任不仅管理本班学生,还对本班的教师进行教学管理,并记入考核中,所以班主任对促进教师的上课技能起一定作用。e、考评组的考核课。学校考评组负责对教师的考核,每学期至少两次对每个教师听课打分记入 考核。

(6)结对子工程

基于教师教学思想、业务水平、专业知识、课堂技能的差异,杜郎口中学推行骨干教师与薄弱教师结为帮扶对子,提出了工作的价值在于创新,只有创新才能求变,只有求变,才能提高,个人进步是最大的成绩这样的理念。

(7)取消讲台,搬走讲桌

教室不设讲台、讲桌,从形式上是“剥夺”了老师专门说教的场所,可是从意义上说就是质的飞跃。教师不再是传统课堂里真理的垄断者、是非的仲裁者,更不是一锤定音的“最高指示”者。教师在课堂上与学生平等对话、讨论、争论,甚至相互学习,既能使学生体验到教师的关爱,感受到贴心的激励,又易于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

(8)取消作业,设置预习笔记、双色纠错本

作业看似是一种巩固性手段,其实质是传统教学模式下“教”的延续,严重制约着学生课堂的自主性、自觉性。改作业为增设预习笔记,让学生自主探究,重视学习过程中的体会,让学生把有价值的内容记录下来,养成主动学习、发现问题、独立思考的习惯,为学会、学好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又因通过搜集信息、整理重组这样的过程,更利于学生形成自己的知识网络,为展示课做准备。

双色纠错本,是根据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设置的,遇到有疑难的问题,学生可以有针对性地记录整理,这些问题一般要在课堂上完成。解惑的方式有多种,比如是自己进一步探索中发现的,有时是借助同学完成的,也有时是直接请求教师的帮助。

(9)主题班会,专题校会

每周例行的班会都由学生自己组织,其中一个主要内容是同学们交流学习体会,介绍各自学习的方法。专题校会是师生围绕课堂改革这一主题展开讨论辩驳、各抒已见的交流平台。

(10)建立互访互学机制

初一新招的学生,开始的两周,不是让其尽快进入上课状态,而是首 先组织他们到初

二、初三各班中去体验和感受。即便是平时,各班也经常性地派代表到其他班级“访问”;教师之间时时交流,互相听课、评课,从而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三)“三六六”模式密码解读

1、管理创新

杜郎口中学在十年改革进程中,不断探索创新,积极稳步推进,积小胜为大成,终于让全体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教育教学成绩逐年稳步提高。全校师生在不断成功的氛围中逐渐找回了杜郎口中学的自信,并不断体验着自己创造的乐趣和满足。杜郎口中学的课堂教学改革实现了学生快乐学习,幸福成长;教师专业发展,乐于奉献;学校日新月异,生机勃勃。

(1)坚信每一个教师、每一个学生都能成功。

美国成功心理学大师克利夫顿认为,人本管理的关键,就是在对人性的科学理解基础上,看准人的优势和利用这些优势;也就是发现和肯定。就是以人的发展为核心,发现每一个人的独特的价值,发现每一个人身上的闪光点和不同点,然后激励之,弘扬之。

成功管理源于成功学的基本思想,成功学是研究将丰富的内在潜能转化为有形成就的一门科学。其基本要意是:相信每一个人都有成功的潜能,都有成功的愿望,都能在原有基础上获得多方面的成功。成功管理也就是要相信每一个教师、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潜能,都有成功的愿望,都能在原有基础上获得多方面的成功。

a、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从社会学意义来看,教育过程的本质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两方面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从教育学意义来看,教育过程是教育者主体性的实施和受教育者主体的实现过程。教育者主体性在教育过程中是一种实性存在,具有自我规定性,先于教育过程而获得;而受教育者主体性是在教育过程中在教育者的直接影响下完成和确立的。

受教育者是发展过程中的人,应尊重他们的正在形成中和将要成熟的主体性,这种主体性的发展直接处在教育者引导之下和意料之中,教育者 是受教育者主体的前提条件。

教育者的主体性的意义在于赋予受教育者主体性以可控制性的特征,受教育者主体性可体现为对控制的自主选择及体验。由此教育者的主体性的发挥和体现直接影响到受教育者主体性的发挥和体验。

b、渴望成功是教师、学生发展的动力

作为管理对象教师从潜能开发到获得成功,也是一个发展的动力过程,这是个调节被调节的双向转换生成的过程。

从发展动力论的角度看,成功管理无论在哪个层次、哪个环节,发展都可以被看作为自身的运动。发展与动力,既可为内容和形式,又自身同一。

成功管理的发展动力论内涵是:以促进教师自身发展为目的,以教师动力系统开发为主要任务与手段,以不断帮助教师取得成功为主要途径,从而使教师在自身成功体验中学会并主动开发学生动力系统,有效地促使学生获取诸方面成功的一种教育科学原理。

c、管理改革必须关注师生的心理求衡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人活动的个体目标除满足其生理需要外,更多的是要满足心理需求。每一次活动的成功与失败,对其心理都能带来平衡与失衡的感受和结果。

成功的体验使其心理需求得到不断的满足,心理是平衡的,所表现出的情绪是高涨的、心态是积极的,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也体现出友善的、积极的和正向的;失败的体验使其心理需求得不到满足,心理就会发生失衡现象,所表现出的情绪是低落的,心态是消极的,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也体现出敌视的、消极的和反向的。成功与失败的体验次数越多,其倾向性越明显。

d、评价制度改革的正效价值。

评价理论是教育科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育实践的有机组成部分。从价值学说的角度来看,成功管理的改革在本质上要由教育评价的改革贯穿其中,并构成教育改革在观念和方法上的共同前提。

目标改革是第一位的,其核心是以成功为价值定向的教育评价的改革,显示突出的肯定的价值倾向。这个原理以正确发现、认识教师,充分肯定每个教师都有成功的需要和潜能作为整个教育管理的基本出发点,以长扬长,实施积极鼓励性评价为中心的教育管理的过程。

2、“10+35”模式

对于杜郎口中学课堂教学改革中的“10+35”,其实并不神秘,就是创造各种条件,把课堂话语权还给学生,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上敢说,会说,充分展示。

传统课堂是教师主宰着话语权。课堂教学改革,必须把课堂的话语权还给学生。首先必须“让说”。

杜郎口的“10+35”时间模式,每节课老师讲授不得超过10分钟,学生活动不得少于35分钟,在时间上保证让学生说。现在,杜郎口的在每节课上每个学生至少有一次说的机会(即参与率超过100%)。

二是必须让学生“会说”。杜郎口的“预习”,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不可缺少的环节。在预习课上,教师从教学目标、重点、难点上引导学生阅读文本,查找资料,整合信息,做预习笔记。著名心理学家、中科院心理所研究员张梅玲考察杜郎口课堂后说:“让学生去预习,当然不可能100%看懂,可能大部分看懂,也可能什么都看不懂,但你给时间让他预习,在心理上就有了定向。”

三是让学生“敢说”。杜郎口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和“展示”环节为学生的交流合作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在展示课上,就是学生的定向学习,通过预习他有了定向,就知道了自己应该去学什么,也保证了学生课堂上的参与性,可以有准备来展示。如果没有预习,学生不知道讲什么。学生在展示中的表现,提出的问题大家进行讨论,产生了自信感。人有了自信,什么都不怕。”(张梅玲语)

四是用课堂评价保证学生“说”。标准之一就是课堂上学生参与的百分比;之二是学生展示(学习)的深度;之三是学习的效度。杜郎口的课堂给学生展示的舞台,这个舞台满足了孩子的心理需求。在满足需求的前提下,把教学民主化、平等化体现出来了,化成了行为。因为理念需要行为的支撑,没有行为的支撑,这个理念是空的。杜郎口把课堂话语权还给学生,把提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对学生的尊重,化成了学生的行动,满足了学生探究的需要;获得新的体验的需要;获得认可与欣赏的需要;承担责任的需要。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得到落实。

“10+35”模式从形式上看,似乎改革只是把一节课的时间重新分配了一下,可教学理念却有了一个质的变化。学生明确了自己的学习任务后,在教学活动中必备的主观能动性、学习热情、学习动机、学习毅力、学习动力全由学生个人主宰,而教师所承担的任务是对教学的设计、组织,对学生的启发、引导、解疑、监控、调节、配合和评价,教师完全由主角变成了配角,由前台退居到了幕后。

10+35课堂模式促进了教师工作重心的变革,比如他们以前备课琢磨的是教材,是教法。而现在精心研究的是学生,是学法。面对已经开放的学生,杜郎口中学教师面临的课堂挑战越来越大,需要潜心做的工作越来越多,否则,他们难免会随时遭遇被学生难倒的尴尬!

翻阅教师的教案,他们记的都是预习课如何处理,反馈课如何补充,一条条、一项项备得很细,他们的教案普遍是“学生行为”写得多,而知识结构写得少,这就是杜郎口课堂改革带来的教学观念的变化。

3、小组合作学习

(1)小组合作——课堂走向自主的基础

小组合作学习是杜郎口中学课堂的中要组成部分。讨论这一学习方式已被杜郎口的师生所认可和采纳。在杜郎口中学,各个班级根据学生学习的基础不同,从学生不同的知识结构、学习成绩、学习风格等来优化组合。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分成六个小组,每小组人数根据班额大小有的班级是6-7人,有的是10人左右。桌对桌,面对面,以便于学生分组、交流、合作。组内合理分工,明确职责。

在预习阶段,教师根据所学内容,以教学目标引导同学们阅读文本、查阅资料、做预习笔记,为展示课做准备。预习时也有讨论,重点解决基础知识问题和寻找、确定难点问题。对于学习好的同学,则是准备展示时突破难点的方案。在展示阶段,一般是在教师指导下,首先进行小组展示,交流预习成果。在小组讨论中,每一个学生的思维都积极地投入,除了接受信息之外,更多的是带着怀疑的心态去思考,其反应除了听之外更多地是赞许、补充、质疑。然后是全班性的展示,同学们争先恐后争取发言机会。发言的人慷慨激昂,精彩纷呈;其他同学凝神倾听,聚精会神。对每一个学生而言,他们感到讲的人或听的人与自己是平等的,没有什么权威可言。尽管学生的知识基础、认知程度各不相同,学习的深度各不相同,但是通过,每个人都把自己最美的一面展示出来,日积月累,自信心得到了培养。

通过讨论,每个人都展示了自己。除了知识、技能的熟练和提高,更重要的是满足了学生强烈的表现欲,这也是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源泉。根据马斯洛的动机激励理论,人的基本物质需要满足之后所追求的主要是精神需要而自我实现和自我成就的需要是最高的精神需求,其中自我表现欲是自我实现需求的重要内容。讨论是课堂走向自主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

课堂讨论使课堂气氛活跃了,同时也给教师控制课堂秩序带来了困难,很容易使课堂教学产生看似热闹实则混乱的局面。这就需要建立一套“活而有序”的合作常规,并通过训练使之形成习惯。

小组内设小组长。小组长的主要职责是对本组成员进行分工,组织全组人员有序地开展讨论交流、动手操作、探究活动。教师应根据不同活动的需要设立不同的角色,并要求小组成员既要积极承担个人责任,又要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发挥团队精神,有效地完成小组学习任务。

杜郎口的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逐步养成了良好的讨论学习习惯。一是独立思考的习惯;二是积极参与、踊跃发言的习惯;三是认真倾听的习惯;四是遵守课堂纪律和合作规则的习惯,避免不必要的争论和争吵。

(2)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作用

杜郎口中学的教师在课堂上是主持人、组织者、指导者、教学中的首席,要“相信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不能唱独角戏;要由“讲”到“动”,使课堂成了“快乐享受的地方,不是被动接受、枯燥无味的看守所”;要打造“艺术课堂”,让学生“享受快乐”。

杜郎口的课堂内容由“纯知识型”向“能力、情感、价值观”转变。课堂学习要由知识生成能力,由知识生发情感,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师到底需要不需要讲,需要讲多少时间,什么时候讲,不是由教师的愿望决定的,而是取决于学生学习的需要,这就是“教服从于学”。杜郎口的课堂上,教师的作用并不在于讲,而在于导,因势利导,适时适度点拨指导。

课堂展示和学生掌握知识的各个环节——认识、理解、应用是紧密结合的。杜郎口的课堂在知识的重点处、疑难处和关键处,围绕预习课归纳提出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开展课堂讨论。

在杜郎口的课堂,教师是组织者和协调者。在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的情况下,有的学生参与不够积极,有的学生发言时声音太大影响到了其他组的同学,还有的学生和别人争吵。这时教师给以具体指导,让多次发言的同学把机会让给还没发言的同学;鼓励还没有发言的同学大胆发言,积极与别人沟通;引导同学们不仅自己说会说,而且要学会倾听,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对于任务完成得快的组,让说一说他们是怎样做的,让其他组分享他们的快乐。杜郎口的课堂关注学生参与的广度和深度。现在,杜郎口每堂课学生参与面都在100%以上自信心。

(3)课堂评价的多样化。

杜郎口的课堂评价是多样的,有鼓励性的、也有批评性的。有语言,也有掌声。有老师的评价,而更多是来自学生间的相互评价。通过评价,促进学生自信心的逐步提高、学习的不断深化、团队建设的不断凝聚、课堂效益的不断增强。

(四)杜郎口教学基本要素重组和运行的评价

1、杜郎口教学基本要素重组和运行图:

空间(组织形式)时间模式 教师研究模式 ↓ ↓ ↓ 小组合作学习10+35 业务论坛

课堂教学三模块:预习展示 反馈

教师教学方式转变:中心-→主导 学生学习方式转变:被动-→主动、主体、自主

评价改革:从重点看教师的教,转变为重点看学生的学。

2、杜郎口教学基本要素重组和运行的评价:

杜郎口新课堂运行模式的构建不但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而且还通过了教学实践的检验。我们认为互动式教学具有以下突出的特点:

(1)杜郎口新课堂运行模式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杜郎口新课堂运行模式充分展示了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还原了学生应有的主体地位,也关注到了其他要素及要素间的相互作用,打破了传统的平面单向传递式教学模式,建立起了立体多向互动式教学体系,真正确定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也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其能动作用创造了良好的教学环境,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较好的统一最大程度的发挥。可以说,学生学习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是他们自觉主动的行为,预习、展示、反馈都是以学生为主体。

a、看看他们的预习笔记,一种颜色写预习目标或需要解决的问题(知识点),一种颜色写答案。这节课我要学习什么、了解、掌握哪些知识点,学生每个人都各不相同却都心中有数。遇到的问题先自己去解决,解决不了的找小组长。小组中解决不了的再写在黑板上,全体想办法或老师来解决。

b、展示课中的文本展示与情感展示都是学生自己在想办法选择自己喜欢方式,老师只有一个要求,就是只要不脱离文本即可。说、演、唱、制作等各种形式都闪烁着学生自主学习与创新的智慧。

c、反馈课由学生自己出题目、总结归纳。

在三面都是黑板的教室里,老师融入学生群中,很难听到老师的声音,老师只是在“不悱、不启、不发”的关键时刻出现。这些做法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主体性,真正做到了学为主体。这些也都有利的培养了学生自觉学习的能力,真正是“我要学。”我想他们离开了这所学校,不管在哪里学习,他们也都知道自己今后怎样学习,因为他们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学习能力。

(2)有效地缩小了学生间的差异。经杜郎口老师介绍,学生在班级中的学习小组由班主任协同科任老师统一安排,固定人员,好差结合,做到兵帮兵、兵练兵、兵强兵。考试时看二人的平均分,组与组之间看小组平均分,有效的缩小好学生、学困生之间的差距,调动他们积极性。在培养学生大胆发言、板书个人见解方面,老师更是想尽千方百计给与他们尽可能多的、而且是各不相同的鼓励,这都较好地激发了他们的表现欲望、树立自信心。

(3)学习资料的有效利用。

参观时,看到他们每个人都有2、3本学习资料,有相同的,也有不同的,但上面无一例外的都记满了字,预习笔记同样丰富。听老师讲,这些孩子学习格外自觉,学习资料虽然不多,有的还是借来的,但都能充分利用起来。资料上写的内容都是从别人的资料上记录下来的。小组中互相交流使用,大大提高了使用的效率,扩大了信息量。

(4)杜郎口新课堂运行模式较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在杜郎口的课堂,教师是教学过程的指导者、组织者和参与者,在教学活动中起主导作用。改变了过去那种在课堂教学中完全是“教师中心主义”,把学生当作消极反应的被动客体,无视学生学习的状况。杜郎口新课堂运行模式首先认识并摆正了教师和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和地位,明确了教师的职责,也真正发挥出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严格遵循教育规律,根据教学原则的具体要求,设计、组织、实施教学活动,根据受教育者个体对象的变化及个体的心理、生理、智能、个性、情感、能力等的变化,随时调节和控制影响教学的各种教学诸要素,以适应受教育者变化的要求,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和最佳教学效果,指导帮助学生通过积极主动的学习掌握知识、技能,发展各种能力,形成一定的思想观点、价值准则和个性品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是活动的“主演”,而是“导演”,是教师导演下学生“主演”的大舞台。教师的教如同向导一样,起着一种把握方向、引导路程、创设环境、优化配置教学诸要素的作用。这种作用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主导作用”。教师不再是教学过程中的绝对权威,学生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器。

(5)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有很大的灵活性。给我印象深的就是他们能灵活地、大胆地处理教材,前提是必须对学生的学习最有利。比如预习课,有的把几篇有相通或相关的课文综合起来,利用一节课预习,几节课展示。展示的形式更是不拘一格,读课文、说感悟、演情景、搞制作、画、唱等等,让我感叹学生的潜力真是不可估量。我想,正是有老师灵活的教,才有了学生灵活的学,学生的潜力也才能得以挖掘。

杜郎口这种教学模式真正实现了学生参与、合作、探究,班级中人人互动,正如学生感言:“参与就有快乐,自信就能成功”、“课堂上没有真正的对与错,只要你敢想、敢发言,那你就是最棒的。”我想这也是我们每个教师应该努力的一个方向,那就是良好的学习习惯与学生对学习的热情。

(6)杜郎口新课堂运行模式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教学观念的转变必然会导致教学行为与教学质量和效益的转变,先进、科学的教学思想必然能促进教学行为的规范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杜郎口新课堂运行模式不失为一种可行的教学实践。

杜郎口新课堂运行模式遵循了教育教学规律。它既按照社会要求及反映社会要求的教育教学目标设计、组织教学诸要素;又把构成教学活动的各要素视为有机的整体,并根据教学诸要素中某一要素的变化及时配置其他要素,从而优化整个教学过程。

在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杜郎口新课堂运行模式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人格,关注了个体差异,满足了不同的需要,创设能够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杜郎口的课堂教学过程变成了师与生、生与师、生与生相互交往、共同发展的过程,变成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不断进行物质、能量充分交换的过程。杜郎口新课堂运行模式动态地看待教学活动过程和构成教学在过程的其他要素,扩大了教学活动中要素间的运行范围采用关系,克服了课堂气氛沉闷,学生思维不活跃、教学活动无生气的现象。

杜郎口新课堂运行模式把教学诸要素看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肯定了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内在关系,努力降低教学各要素间的内耗及要素本身在活动中无动于衷的自耗,始终追求教 学诸要素和谐、规范运行下所产生的强大合力和构成系统要素形成1+1>2的整体功效。

第四篇:解读杜郎口教学模式

解读杜郎口教学模式

(一)作者:师训中心 文章来源:师训中心 点击数:

299 更新时间:2010-3-31

杜郎口中学地处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县最东部,与德州市齐河县毗邻。学校现有教职工105人,学生1260人,20个教学班。近年来,在市、县教育局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由于全面推行了“三三六”教学模式,杜郎口中学迅速由教育教学双差校,一跃成为全县教育改革的排头兵,连年被评为市、县“教书育人”先进单位,被省教科所称为农村教学改革的先进典型。

07年4月22-26日,我们一行六人——赵平新、张琴、陈琳、郭云和朱师傅我们受学校安排赴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县杜郎口中学学习考察,带着心中的疑惑和试图有所发现的冲动,我们坐车来到了杜郎口中学。

那是怎样的一个场面啊?旷野象是一个汽车站,传达室买听课证的排队,校园里更是人的海洋。走进学校的校门,映入眼帘的是充满了一派和谐竞争的文化氛围,办公楼前的标志牌上写着“教育即解放——解放学生的潜在能力,挖掘学生的潜在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会场标语:“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一切适应学生的发展,一切促进学生的发展。”“为学生的生命质量负责,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课堂因互动而精彩,学生因自主而发展。”

走进教室,更令人惊异,三面黑板没有讲台,课桌按小组拼放在一起,中间是一个大盒彩色粉笔,在老师的安排下,学生时而讲解、时而表演、时而在座位上自习、研讨。以前坐得整整齐齐、腰杆笔直地听讲的学生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个几乎可以自由走动,但却神情专注的学习者。

一、对杜郎口的印象: 印象一:校园的文化氛围浓厚

教学楼上“以人为本,关注生命”。“自主、自信、探究、创新”几个鲜红的大字,它如一面旗帜向我们展示了杜郎口中学的教学宗旨。照片

教学楼内的墙壁上挂满了学生自创自编的格言式警句,如:“走进心灵、倾听心灵的跳动;走进人生,领略人生的真谛。” “试一试我能行,拼一拼我能赢。” “遇到困难时抬头看看天空,你可知那彩虹是风雨的结晶”? 教室内所有的黑板上方都标有激励性的语句,甚至于在检测学生掌握知识上黑板默写时,老师学生都首先写一句名言。如:“看到同学们的所写,老师感到十分欣慰,初三、五班的每个学生都是好样的,真诚地祝愿你们一步步走向成功。”“二组全体人员看到别人行动,你心动了吗?心动不如行动。”

每个教室前方的标示语都是“以人为本,关注生命。”后面标示语就丰富多彩了,如“抓机会,快参与,显风采、真英雄。”“多彩课堂、谛造希望。”“挖掘你的潜能,铸造巨大的成功;张扬你的个性,描绘不同的人生。”

印象二:教师的业务论坛丰富

业务论坛时间分别在周六和周一两个时间进行。每周六下午都拿出四个课时,有时是集体进行,有时是分年级或学科进行,要求每个人都“论”都“谈”,讲一周的收获和教训,反思自己的课堂,总结自己的心得,大则大到纵横捭阖,细就细到和风化雨„„他们用“名师”带动教师的全员发展,既有拜师学艺,也有课堂比武,突出“科研”二字。

茌平县教育局教科所王彦华所长对记者说,崔其升对教育最大的贡献,正在于通过业务论坛等一系列手段,将这样一支杂牌军转化成科研性精锐教师队伍!

杜郎口中学的论坛不是校长的一言堂,而是全体老师的群言堂。论坛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课堂上的体会、感悟、反思、教训,以学科组为单位,叫“自由论坛”;第二种是针对近期发生的一些现象,一些问题,有针对性地加以讨论分析。比如听课之后的课评,要求必须是一针见血。一开始被批评的老师脸上难免挂不住,不高兴。论坛就针对这种现象,提出如何看待自己的不足的问题。这类论坛叫“主题论坛”。

论坛评课针对问题较多的老师,一般情况是由学科主任决定先让其停课,令其反思、学习;有了认识再去听别的老师的课,然后再准其上课;由考评组再对其听课、评课,直至过关。他们说这不是惩罚,而是督促发展用崔校长的话说,就是用发展的鞭子赶着他,不允许一个老师掉队。他还说,发展是教师最大的福利,严格是对教师最大的关爱。

在周一的业务论坛上,由各年级或学科推选出的老师进行展示。谈一谈教学中的经验和体会,谈一谈教学中的失误和教训,然后由全校的班主任组成评委进行打分。

那天,我们正好也赶上了机会参加他们的周一业务论坛,有幸看到了教师们很有次序的一个一个发言,从收获、不足、措施等方面对工作进行反思。这个方法比较好,它可以减少工作中的失误。

印象三:

杜郎口三怪:一怪教室没有讲台,二怪课桌摆放,三怪上课形式。

和其他学校的教室不同,杜郎口中学教室里没有讲台;教室里除了一面墙是玻璃窗外,每一间教室的前、后及靠走廊一侧的三面都有黑板,学生桌椅也不是纵横摆放而是摆成6个方阵,每个方阵也就是每一个学习小组的学生分两排相对而坐。每个学习小组由班主任任命一名成绩优秀的学生担任小组长,负责管理全组,各学科教师根据月考情况任命本学科的学习小组长。

上课伊始,部分学生拥到黑板前,先把自己的名字写在最上方,然后将上节课学习过的知识点一一写上。在当地,这叫“爬黑板”。没有“爬黑板”的学生在座位上自己读书,有个别学生蹲着在教室地板上书写。

学生写完,老师开始提问,学生的回答普遍非常流利,声音都很响亮。特别是那些女生,说话的嗓门似乎个个都很大。面对众多听课的老师,学生很有自信,没有羞涩。或者说,学生们在课上已经能够做到对听课老师视而不见,尽管听课老师可能就在他的身边。

老师在课堂上只准讲十分钟,讲多一分钟都要挨罚;上课的时候,学生或坐或站,吵吵嚷嚷,像个集市;老师领着头,有人躺着学书中的人物,有人用笤帚当剑边舞边唱„„这是对杜郎口课堂的描写。

在2004年秋天,校长崔其升在长期的听课研究中,发现一个不为人们注意的现象,就是教师一站讲台,往往自觉不自觉地就找到了以前独霸讲坛的感觉,情不自禁地多讲起来。这无异于对学生的自主学习形成影响。他认为,只要学生通过探索可以学会的东西,教师都不要讲。所以,他提出了取消讲台的大胆设想,而且随之付诸实施。

这样一来,教室前面的讲台没有了,师生同在一方空间,同处于一个平面。每个班级都有一幅自己的标语:“我参与,我成长,我快乐”;“课堂大舞台,人人展风采”;“新课堂,我主张”;“我的课堂我主宰,我的人生我把握”。如此等等,写出的是学生那份走向课堂教学主人地位之后的雄心壮志,以及一展才思的无限快乐。其他方面的变化更是令人惊奇:教室前后及背光面三面都是大黑板,教室中间是纵向排成的三排课桌,学生分组排位,对面而坐。而且课堂形式多种多样,甚至五花八门,“台上”学生或表演、或辩论、或唱歌、或讲解、或朗诵,小品、课本剧、诗歌、快板、歌曲、绘画、小组展示等多种形式交相辉映;“台下”学生或蹲、或站、或坐、或跪,地上、课桌上、板凳上挤成一团。学生的发言几乎不用举手,站起来就说,说完自己坐下另一个接着说。由于学生的参与热情很高,常常会遇到两个人甚至几个人同时站起来发言的情景,这时老师也不调解,学生同时说上一句半句的,就会有人让出来。这样的课堂没有老师的呵斥和监督,没有老师的“谆谆教导”,这里的课堂完全是学生的舞台,其精神之抖擞,精力之集中,思维之活跃,令所有步入课堂的听课者都为之激动不已。

印象四:杜郎口的教学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意识,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学生们有的在爬黑板,有的在向其他同学展示自己的解题思路,有的还跑到教室外面,蹲下身子写写画画,然后就是相互之间的检查、提问,当然也有相互之间的点评„„整个教学活动中,全是学生主动在“动”:学生主动在“动”:主动讨论、主动解答、主动展示、主动检查、主动加强„„

虽然教师也在教室里,但教师的活动仅限于课堂开始时布置学习任务,随时解答学生主动提出的问题,再有便是对于学生展示分析说明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比如不清晰、不准确、不透彻的地方,进行简单的提示、指导。杜郎口真正把课堂还给了学生,也做到了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这样的境界,他们的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宰者,教师---是课堂话动的引领者、组织者、帮助者,而实施和策划其实是学生自己完成的。杜郎口中学的老师们常常这样教育孩子们:这个社会是靠能力吃饭的,没有能力,不能展现自我,就没有机会。

在一间教室的墙壁上也写着学生这样的心语:我们是老百姓的孩子,我们的父母天天盼着我们成材,我们拿什么报答他们?争气!看见这样的话,我们自然会理解为什么像杜郎口这类的农村学校,特别关注学生的升学率。

正是对生命、对实践的关注,使得杜郎口中学摆脱了单纯掌握课本知识的课堂教学,使课堂成了提高学生社会生活能力、提高生命质量的操练场,使得这样的课堂充满着生命的新鲜气息。

山东省教科所的专家们用富有诗意的语言形容说:这样的课堂是人生的驿站、求知的天堂。唯有这样的课堂,学生抒发的才是亲情、友情、师生情,纵论的是家事、国事、天下事,才可以让每一个生命自由歌喊、纵情唱跳、恣意舒展。

印象五:学生在一个完全自主、开发的环境中学习,思想上没有丝毫压力,学习十分主动,他们以学习小组为基本单位讨论研究,以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为主,从他们身上体现出的是学习的快乐。

杜郎口课堂的轻松愉快,主要体现为孩子们可坐、可站,累了可以走动,看不见可以站在凳子上,也可以爬到桌子上,允许到其他学习小组参与交流,甚至可以到室外走动„„总之,只要围绕完成目标即可,不拘泥细枝末节,更摈弃繁文缛节,不限制学生,不压抑学生,让他们一身轻松、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地投身到学习中去。杜郎口这样的课堂“奇观”,以前只在介绍国外教育的材料里听说过,还真没在国内见识过。

有人说,从生命的高度来看,课堂应该是激情和智慧生成的产物,那么每一节课都是不可重复的。杜郎口就是这样的课堂,这里的教育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师生在这一过程中,都应是平等的、独立的。

学生是有血有肉、有思想、有个性的人,而不是被窒息在分数的牢笼里、被肢解得支离破碎的人,课堂教学目标也由知识本身转向发展本位,基于此,学生才敢于在课堂上发出这样的声音:你们的方法都挺好,但我的方法更好!印象六:杜郎口中学的教学体现出课堂效果的“神奇”。

曾经有很多人怀疑过杜郎口实行的“零作业”措施,觉得没有作业竟还能保证学习效果,简直是天方夜谭,甚至是痴人说梦。其实当把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确定以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被充分激发调动出来,是什么人间奇迹。都可以创造出来的。

为了落实课堂上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杜郎口中学在不断的实践和探索里,实现了课堂教学的 “三个转变”,即:学习态度由“供应式”向“自选超市式”的转变,这一转变改变了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的被动习惯;教师教学由“注入式”向“发动式”的转变,杜郎口中学提倡教师在课堂上要善于“相信学生、利用学生、发动学生”,不能唱独角戏,要由“讲”到“动”,让学生享受学习的快乐;课堂内容由“纯知识型”向“情感、态度、价值观”转变,要求课堂学习要由知识生成能力,由知识生发情感,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当学生主宰了课堂之后,杜郎口中学的教室里便一次次演绎着教学相长的神奇,一次次品味着师生共同发展的幸福。就以该校最常见的景观——集体爬黑板来说,它很有效地解决了教师备课中的针对性问题。一个再优秀、再有经验的老师在备课过程中所假想的也不过是几种方案和思路,而不可能面面俱到,不可能兼顾每一个学生不同的领悟力。而集体爬黑板恰恰让每一个孩子都有了展示自己解题思路的机会,他们的一些思路甚至是在老师的设计之外的。杜郎口中学很多老师都遇见过这种情况,偶尔会被学生给出的解题方法弄得很是“尴尬”,其实他们都习惯了这样的尴尬。

每逢出现这样的“反哺”机会,他们一准儿会虚心向学生请教:“能再给老师讲解一遍吗?”

在杜郎口中学,老师们还时常发现自己预设的教学目标常常被改变,也常常因为学生的创造性学习生成了新的学习目标,这样的课堂“神奇”随时都会出现。

他们还十分尊重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风格,鼓励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学习,反对死记硬背,更反对无效低能的自我重复,因此在课堂上同样是对文本的处理,既可以大声朗读,也可以默读,还可以边抄边读;可以独立学习,也可以与同学讨论,更可以请教老师。同样是对学习的“展示”,你可以借助于笛子等乐器,也可以编成小品、诗歌、舞蹈,也可以手写口读„„

在杜郎口中学,学习就是这样令人神往,散发着勃勃生机,展现着五彩缤纷,闪烁着独特的魅力,续写着“庄户教育”的神奇。

印象七:杜郎口中学的学生精神面貌昂扬向上、积极进取、不甘落后、爱学乐学。

杜郎口中学努力营造民主、快乐、宽容、和谐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敢想、敢问、敢说、敢做,尽情地释放自我,在学习中思考,在体验中感悟,在活动中升华。杜郎口中学的师生关系是真正的平等、民主、和谐的新型的师生关系。平等是民主的前提,平等的师生关系是一种动力,老师也是学生,学生也是老师。“有形讲台”的拆除是教师融入学生的必要条件,“心造讲台”的拆除才是教师融入学生的充分条件,平等的师生关系是课堂民主的前提条件,学生的自主性、主人翁意识和地位的奠定是课堂活力和生机的源泉。

在杜郎口中学你会发现:学生听,全神贯注,聚精会神;说,落落大方,侃侃而谈;读,铿锵有力,有兹有味;写,字体工整,快捷潇洒;演,角色投入,体验深刻。学生学得都很起劲,那一脸的自信,正弘扬着学习的快乐和幸福。在杜郎口中学,师生们似乎并不讳言时间加汗水的法则,但是,其高明之处在于,相对于一般的“时间+汗水=厌学”的逻辑,他们给出了 “时间+汗水=快乐”的答案。

杜郎口的经验似乎是在演绎这样一条真理:预习催生自信,自信繁衍成功,成功激活快乐。他们的经验还在证明这样的道理:教不会的不一定学不会,听不懂的不一定学不懂。学会需要条件,预习就是保障。从这种意义上说,剥夺学生预习的权利,就是剥夺学生的自信;剥夺学生的自信,就是剥夺学生的成功;剥夺学生的成功,就是剥夺学生的快乐。经过课堂教学改革洗礼的杜郎口中学学生,他们的阳光心理、阳光行为被众多的专家学者和教育同行所称道。我们一起来看几个镜头。

[镜头一]“老师,您是从济南来的吗?我能采访您吗?”在现场会的会场外,国家督学马钊遇到了校园小记者„„ [镜头二]《皇帝的新装》——自编自演的小课本剧,老教育家滕纯看得津津有味,并不时的在本子上记着什么„„ [镜头三]在复习初二政治第五课《依法保护人类共有的家园》时,初三一班的刘桂英同学展示了一幅漫画。她是这样解说的:“师傅,我是小白龙呀!”小白龙哭泣着说。唐僧说:“出家人不打诳语,你明明是一匹小黑马,为什么说是小白龙呢?”小白龙跟着唐僧去西天取经,归来后本该在河里自在的生活,为什么变成“小黑龙”了呢?

刘桂英绘声绘色的解释说,使同学们在欣赏漫画的同时感受到了当前环境形势的严峻性,尤其是水环境污染相当严重,因此应该加大环保力度。

在融入情景这一板块中,各小组的同学为保护野生动物设计的标语有:善待动物就是善待人类自己!”同是动物,何必自相残杀!”“一时的嘴搀,终生的遗憾!”“病从口入,请谨慎用餐!”等等。从同学们设计的宣传标语中号召人们要为保护动物行动起来。

在以“绿色”为网名发表自己看法时,刘娜同学是这样说的:绿色象征着顽强的生命力,为了让绿色永存,为了让人间充满最纯真、最浪漫的笑声,让我们一起携起手来,保护我们的母亲。(唱)“只要妈妈露笑脸,露啊露笑脸,云中太阳放光芒。到那时侯,妈妈才把歌儿唱!”

[镜头四]在复习初二政治的第七课时,初三.二班的张云侠和崔洪斌同学表演的小品《亲情戒毒记》博得了同学们的好评。

小品的构思如下:“一位青年在一次偶然的机会吸毒,后上瘾,为筹集钱几次盗窃,母亲被活活气死。一次毒瘾又犯,变向姐姐要钱,姐姐既爱又恨,最终还是把弟弟送入了戒毒所。”

同学们根据所学知识,结合社会热点问题,发挥了想象力,借助这个小品人们展示了毒品的危害发出了“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号召。

[镜头五]在学习初二地理《走进西北》着节课时,初二•一班的孙文杰同学写道:“假如我有来生,我愿化作一棵胡杨,屹立在我国西北,让它成为人人向往的天堂。”

[镜头六]在学习西亚和北飞时,学生联想到了美伊战争、巴以冲突,其中初三•七班辛艳艳同学作诗一首: 啊!和平,你是冬日的太阳,给人带来温暖。你是温暖的春风,吹绿世间万物。你是甘露,沐浴着人们的心田。你是幸运之星,给人带来美好的未来。啊!和平,Welcome to our world 这首诗表达了同学们对和平的向往和追求,将所学的知识进行了情感的升华。

[镜头七]在学习我国水资源相对短缺时,初二•四班的常宽同学到黑板上画了一幅漫画“打水”:地球上站着一个人,左手那者一个放大镜,右手拎着一个水桶,把水桶伸到地球外,看能否找到水。

[镜头八]历史课上,同学们在学习《第二次世界打战》这一课时,李朋同学提出“美国该不该投掷两颗原子弹?” 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各抒己见,立场鲜明、毫不退让。刘冰冰同学认为“该投,德意都投降了,日本仍然负隅顽抗,做困兽之斗。美国这两颗原子弹起到了促使日本投降的作用。”

王云同学反驳说:“原子弹是核武器,危害极大。日本当局应该为发动战争及犯下的罪行负责,但人民是反对战争的,无辜的。”

刘成壮说:“如果没有美国这一举动,日本还会再顽抗,那样会带来更大的人力伤亡及财产损失。”

韩振同学说:“美国使用原子弹在当时虽然起到了促使日本投降的作用,但世界上其他国家为了某种目的,倾注大量人力、物力来研制原子弹及新式武器。这些难道不是世界和平与发展中潜在的隐患吗?”

同学们唇枪舌剑激烈辩论,更加认清了战争的危害,也认识到了核武器对当今世界的潜在威胁,同学们有各抒己见,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刘振同学说:“我们倡导和平,反对战争,国家之间出现争端应协商解决,切不可以武力解决。”

姜红强说:“当今世界科技发展快,我国更不应落后,应大力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培养高科技人才。” 刘红雪说:“我们也应研制更新的战略防御系统及新式武器,为的不是发动侵略战争,而是自卫。”田学瑞说:“要想成为强国,关键还是要发展,发展才是硬道理。”

以上攫取是部分学科课堂展现的镜头,同学们在课堂上开启智慧的大门。他们的奇思妙想、大胆创新、灵感放飞都体现了对知识的理解、运用及感悟。同时课堂上成功的表现也增强了他们探求人生真谛的信心,在潜移默化中升华了感情,找到了实现自身价值的所在,为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希望与活力。

二、杜郎口模式的基本描述之一

“给我一次机会,还您一份惊喜”,“我参与,我快乐;我自信,我成长”,在参与中快乐,在快乐中幸福,在幸福中成长。变苦学为乐学,变乐学为会学,变会学为愿学,这就是杜郎口中学的教学观。

课改近十年来,杜郎口中学在摸索中实践,在实践中总结,在总结中反思,在反思中沉淀,逐渐提炼升华出一套具有鲜明杜郎口特色的教改体系,可称之为“杜郎口模式”,其基本框架如下:

(一)、杜郎口中学教改的模式体系: 时间模式:10=35(师10分钟,生35分钟)组织形式:师生合作、学生小组参与。

(二)、杜郎口中学教改的实践特点

1、关注全体学生的生存能力 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帮助学生建立明确持久的学习动机,引领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规律和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书写习惯、语言习惯等,达到知识和能力的共同进步,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

2、关注全体学生的生存状态

教学改革关注学生的情感、心灵,让学生学得主动、生动、灵动,有真情、真趣、真意,让学生的生命充满生机与活力,真正能够确立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主体地位,不断唤醒学生蛰伏的主体意识,形成持久的情感内驱力,从而有利于其个体的自我学习、自我发展、自我实现。

3、关注全体学生的生命价值

教师宽容和鼓励学生不合常规的课堂表现。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不唯师、不唯书、不迷信权威,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与独特性,最终实现提升学生创新品质的目标。改革立足于其个体的自我学习、自我发展、自我实现。

(三)、师生在课堂中的角色定位

教师是组织者、策划者、引导者、调控者;学生是探究者、体验者、合作者、表演者。陶行知曾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教育者必须融入教育对象中,避免师生精神和情感的分离。

尊重是办好教育的前提,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间的差异,尊重学生的情感,尊重同学们的个性,尊重学生的心灵自由和精神世界的独特性,创造各种条件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潜能,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在其“天赋”所及的领域最充分地发展自己的才能。

平等民主是发挥学生主体性的保障。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相信学生、发动学生、组织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

教学要正确恰当地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教师要创设学生人人参与的教学情景,发扬学生自主学习的主体性,鼓励并尊重学生独立思考的权利,唤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尊性、创造性,每一个学习者都可以根据不同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对所学的内容有不同的体验、认识、选择、评价、重组和整合,真正把知识变为自己的一种能力。鼓励学生合作,并达到资源共享、共同提高的目的;鼓励学生在任何场景里进行争辩,争辩可以相互学习,可以开发思维,可以喻事明理。

每个学生都有强烈的表达欲,都渴望得到老师、同学的认可,都愿意成为主角,教师要善于给学生提供表达的场景与舞台。

“给我一次机会,还您一份惊喜”,‘‘我参与,我快乐;我自信,我成长”,在参与中快乐,在快乐中幸福,在幸福中成长。变苦学为乐学,变乐学为会学,变会学为愿学,这就是杜郎口中学的教学观。

(四)、杜郎口中学课堂评价标准的演变

1999年秋,杜郎口中学针对“学生不爱学、学不懂’’的问题进行了课改,对教师上课、备课、业务学习等进行了具体的规定。

教师上课要求:

课堂气氛:微笑授课;学生积极主动、情绪高涨、勇于自我表现。

活动形式:形式多样、情趣浓厚、寓教于乐;体现学生动脑、动手、动 耳、动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

学生课堂活动量评价标准:

学生活动35分钟以上为优,30分钟以上为良,29分钟以下为一般。

教师基本功要求:讲普通话;板书条理,能把本 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归纳在黑板上版面设计美观科学。备课要求:要充分体现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组织形式和实施措施,反映出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杜绝抄袭教学参考及现成教案的现象。

业务学习要求:学习笔记每周一篇,不准抄袭;重点是课堂心得体会、经验总结及学生的课堂的表现。

学生课堂表现十六字要求:生龙活虎,欢呼雀跃,争问抢答,喜笑颜开。2000年8月,学校规定各班悬挂大幅字板,将“十六字要求”扩充为: 举手积极,声音洪亮;讨论热烈,辩论激烈;争问枪答,欢呼雀跃;多种角度,创新实践;笑逐颜开,热闹非凡。

2005年3月,杜郎口中学出台了对教改的提升意见:课堂上要关注学生的心灵撞击、智慧火花进溅、学生灵感的生发,关注学生的心灵、成长、憧憬、盼望和最美好的、最有诗情画意的东西。

杜郎口中学多层面开展了课堂推动举措,如骨干教师的观摩课、示范课;普通教师的达标课;较弱教师的过关课;整改教师的提高课等。

(五)、学校课堂教学必须体现的特点

1、在参与中学习

课堂采用“小主持人制”,由学生替代教师组织课堂。课堂教学中需要完成的任务、目标、知识点以及解疑、评价,甚至课堂板书也全由学生完成。课堂充分激活学生的感悟,培养学生积极的能动性。

取消用同一把尺子去衡量每一名学生的统一要求和统一标准,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同样都拥有发言权,都能得到锻炼机会。在课堂教学中评选朗读秀、写作秀、小勇士、小斗士、小闯将、常胜将军、创新健将、奇思异想智多星等,激发学生提问、讨论、练习的课堂参与率。

2、快乐地学习

“激励,唤醒,鼓励”是教师组织课堂的三大法宝。

要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营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课堂上老师要善于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挖掘各科教材的兴趣点,使学生形成比较稳定的学习动机,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为可操作的实践化知识。

杜郎口的课堂结构呈现形式的多样化,运用情感激励法、唤起注意法、自我发现法、讨论辨析法、竞赛评比法、小品表演法、分组结对法、擂台比武法等等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快乐学习,幸福成长”这一境界。

3、使用正确有效的学习方法

每个学生都要掌握“学习方法五字诀”:读、思、问、议、评。读:学生会读书;思:会思考,边读书边思考;问:对自己不理解的句子或词语会质疑;议:讨论时会说出自己的见解;评:会评价别人和自己的发言,哪些是对,哪些是错,能加以区别。

4、注意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培养学生“会听、勤思、敢说、善问”的习惯。

会听:上课时专心听课,细心听同学们的发言,边听边思,精力集中。勤思:积极思考提出的问题和同学们的解答,要在学习过程中边操作边思考,边观察边思考。敢说:上课要大胆发言,敢说话,敢大声说话,敢于反驳别人乃至老师的意见。善问:没听懂的内容和在练习中遇到的不会的问题,要善于问。

5、多层次对课堂把关

(1)、校委调度课。对各学科进行不定时抽听课,以便了解各学科的进展情况。(2)、学科的促进课。对每一学科或单听或集体听课,促进每个教师的发展。(3)、年级的督促课。对本年级稍弱教师,年级主任请骨干教师一起听课,加强指导,确保每个教师提升。(4)、班主任的坐班保底课。杜郎口中学的班主任不仅管理本班学生,还对本班的教师进行教学管理,并记入考核中,所以班主任对促进教师的上课技能起一定作用。(5)考评组的考核课。学校考评组负责对教师的考核,每学期至少两次对每个教师听课打分记入考核。

6、结对子工程

基于教师教学思想、业务水平、专业知识、课堂技能的差异,杜郎口中学推行骨干教师与薄弱教师结为帮扶对子,提出了工作的价值在于创新,只有创新才能求变,只有求变,才能提高,个人进步是最大的成绩这样的理念。

7、取消讲台,搬走讲桌

教室不设讲台、讲桌,从形式上是“剥夺”了老师专门说教的场所,可是从意义上说就是质的飞跃。教师不再是传统课堂里真理的垄断者、是非的仲裁者,更不是一锤定音的“最高指示”者。教师在课堂上与学生平等对话、讨论、争论,甚至相互学习,既能使学生体验到教师的关爱,感受到贴心的激励,又易于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

8、取消作业,设置预习笔记、双色纠错本 作业看似是一种巩固性手段,其实质是传统教学模式下“教”的延续,严重制约着学生课堂的自主性、自觉性。改作业为增设预习笔记,让学生自主探究,重视学习过程中的体会,让学生把有价值的内容记录下来,养成主动学习、发现问题、独立思考的习惯,为学会、学好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又因通过搜集信息、整理重组这样的过程,更利于学生形成自己的知识网络,为展示课做准备。

双色纠错本,是根据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设置的,遇到有疑难的问题,学生可以有针对性地记录整理,这些问题一般要在课堂上完成。解惑的方式有多种,比如是自己进一步探索中发现的,有时是借助同学完成的,也有时是直接请求教师的帮助。

9、主题班会,专题校会

每周例行的班会都由学生自己组织,其中一个主要内容是同学们交流学习体会,介绍各自学习的方法。专题校会是师生围绕课堂改革这一主题展开讨论辩驳、各抒已见的交流平台。O、建立互访互学机制

初一新招的学生,开始的两周,不是让其尽快进入上课状态,而是首先组织他们到初

二、初三各班中去体验和感受。即便是平时,各班也经常性地派代表到其他班级“访问”;教师之间时时交流,互相听课、评课,从而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三、杜郎口模式的基本描述之二:

杜郎口中学自主创新的“三三六”模式,是经山东省教科所陈培瑞研究员等数人总结归纳而形成的,即课堂自主学习的三特点: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自主学习三大模块:预习、展示、反馈;课堂展示的六环节: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组合作、展现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评。

(一)、课堂自主学习的三特点: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

所谓立体式就是教学目标、任务是新课程要求的三维立体式,将学习任务落实到每个人、每个小组,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主体性,发挥每个学习小组的集体智慧,产生不同层次、不同角度的思考与交流;所谓大容量就是以教材为基础,拓展、演绎、提升,通过多种课堂活动形式展现,如辩论、小品、课本剧、诗歌、快板、歌曲、绘画等,倡导全体参与体验;所谓快节奏就是在单位时间内,紧扣目标任务,通过周密安排和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达到预期效果。

(二)、自主学习的三大模块:预习、展示、反馈。

三者的辩证关系是:预习包括知识构建、储备、搜集信息及情感体验,初步形成三维目标,它是展示课的基础,没有预习或预习不充分绝不进行展示,预习具有基础性。展示是对学生预习的延伸与检测,目的是通过全员合作学习,提升学习质量,让同学们得到成功的体验,具有激励性。反馈,是对展示过程中的死角进一步解决,保障人人达标,具有保障性。预习是明确学习目标,生成本课题的重、难点并初步达成目标;展示是展示、交流预习模块的学习成果,进行知识的迁移运用和对感悟进行提炼提升;反馈是反思和总结,对预设的学习目标进行回归性的检测,突出“弱势群体”,让他们说、谈、演、写,是“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

预习模块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生成本课的重点、难点,老师联系与课文相关的背景、场景、情感、过程与方法,先进行集体备课,然后指导学生自学,学生在学习中统一用双色笔作预习笔记,通过自主学习与组内交流合作完成学习任务。各学习小组根据所学内容讨论本课学习目标,找出学习的重点、难点,然后由教师进行补充和完善。经过长时期这样的训练,学生对学习目标的确定,对学习重点、难点的把握,都已经相当熟练。课堂教学目标达成之后,教师将重点、难点的学习任务分配到各个学习小组,一个小组完成一项学习任务,然后在班上进行综合。学生在对文本思想内涵与情感的体验中感悟情思,形成自己的观点,然后以诗词、朗诵、歌曲、相声、小品、舞蹈、图画等形式,个性化地展现自己的学习收获。对于一题多解的学习内容,学生会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观察分析问题,找到各种简便易行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大大开阔了解题的思路。

预习课的基本过程是,学生根据自学后对文本的把握,教师根据对课程标准的把握,通过师生共同讨论,创设学习目标。然后学生用双色笔做预习笔记,通过自学、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等形式,初步达成预设的目标,并对自己找出的重点、难点进行深入的探究,在此基础上不断生发新的学习目标。

这个过程既有自主学习、自悟,又有合作交流。学生相互启发,共同探究,通过对文本的挖掘、思想内涵的体验,形成一定的解答方法和答案。比如学生由语文课文中的一朵小花,引发出了几十种观点及情绪的联想,其中有喜有忧、有爱有恨、有怜有憎;学生们又运用诗歌、舞蹈、散文、小说、歌曲等不同的体裁对一朵小花进行表述,开阔了视野,陶冶了情操。

展示环节既是预习成果的展现、交流,又是学习内容的进一步提升。主要进行“展现提升”与“穿插巩固”的工作。展示课是生生、师生、组生、组组互动的过程,主角是学生,学生提出问题,学生讨论、阐述自己的观念和见解。学生先就自己的预习展开交流,接着确定目标,然后由教师分配学习任务,一般是以小组为单位,这里的分配任务就是立体式教学的体现,原来一节课是在教师主持下,从头至尾的“一条鞭子”教法,全体学生同时考虑相同的问题,打个比喻,就像学生食堂的打饭窗口一样,一个窗口,一排好长的队伍,如果多开几个窗口,不就是提高效率了吗?小组领到任务后,自主探究,交流合作,形成自己或小组最佳的解答方案,完成后,各小组展现提升,其他组的同学分享成果,或者在某小组展现时受到启发,又有更好的解答方法。由一条线变为立体式的网络。通过各组对不同任务的完成及展现提升,课堂容量加大,原来一节课完成三个问题,现在能完成十几个,原来一题只有几种解法的,现在多达十几种、几十种。由于立体式教学,不仅课堂容量加大,而且教学进度加快。学生们的理解、掌握、体会,更深、更透、更快。在展示课中,教师更多地体现了导演的特点,教师既是课堂中平等的一员,又有着特殊使命,他要特别注重学生的差异性,把握优、中、差学生展示的机会,尊重、鼓励每个学生,及时根据课堂展现与互动出现的新情况进行灵活的调整,确保课堂展示的正确方向和教育目标的实现。

反馈模块的主要任务是对学生的认知、体验、感受予以反思总结。对预设的学习目标进行回归性检测。本环节尤其突出“弱势群体”,进一步检查三维目标的落实情况,尽力达到不让一名弱者掉队,利用好“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战略,全面、全体提升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等。鼓励较弱学生在某一问题上主动向优等生拜师学艺,可以是同组的,也可以是他组的。练习方式也丰富多样:可以在黑板上演示,可以趴在地上扎堆,也可以蹲在地上用粉笔在地板上演算。脑、眼、耳、口、手并用,思维活跃,方法灵活。通过反馈课的检测练习,全面提升全体学生的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课堂展示六环节: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组合作、展现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评。预习交流、明确目标的环节,通过学生交流预习情况,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分组合作,即教师口述将学习任务平均分配到小组内,一般每组只完成一项即可;展现提升,各小组根据组内讨论情况,对本组的学习任务进行讲解、分析等;穿插巩固,各小组结合组别展示情况,对本组未能展现的学习任务进行巩固练习;达标测评,教师以试卷、纸条的形式检查学生对学习任务的掌握情况。

预习、展示、反馈三大模块贯穿在一起,就构成了杜郎口中学的自主学习模式的主体。与我们通常理解不同的是,其课堂教学预习、展示和反馈模块都占用正式课时,有时是一节课,有时是两节,也可能是十几分钟,具体时间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展情况而定,但这些环节是必不可少的。而且这些模块的教学组织形式都主要以小组活动和学生自学为主,都是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杜郎口中学没有自习课,所有的课都是“正课”,即便是一般学校有的早读,也全部是由语文和英语老师轮流着上课。

四、“三六六”模式密码解读

(一)、管理创新

杜郎口中学在十年改革进程中,不断探索创新,积极稳步推进,积小胜为大成,终于让全体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教育教学成绩逐年稳步提高。全校师生在不断成功的氛围中逐渐找回了杜郎口中学的自信,并不断体验着自己创造的乐趣和满足。杜郎口中学的课堂教学改革实现了学生快乐学习,幸福成长;教师专业发展,乐于奉献;学校日新月异,生机勃勃。

一、坚信每一个教师、每一个学生都能成功。

美国成功心理学大师克利夫顿认为,人本管理的关键,就是在对人性的科学理解基础上,看准人的优势和利用这些优势;也就是发现和肯定。就是以人的发展为核心,发现每一个人的独特的价值,发现每一个人身上的闪光点和不同点,然后激励之,弘扬之。

成功管理源于成功学的基本思想,成功学是研究将丰富的内在潜能转化为有形成就的一门科学。其基本要意是:相信每一个人都有成功的潜能,都有成功的愿望,都能在原有基础上获得多方面的成功。成功管理也就是要相信每一个教师、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潜能,都有成功的愿望,都能在原有基础上获得多方面的成功。

1、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从社会学意义来看,教育过程的本质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两方面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从教育学意义来看,教育过程是教育者主体性的实施和受教育者主体的实现过程。教育者主体性在教育过程中是一种实性存在,具有自我规定性,先于教育过程而获得;而受教育者主体性是在教育过程中在教育者的直接影响下完成和确立的。

受教育者是发展过程中的人,应尊重他们的正在形成中和将要成熟的主体性,这种主体性的发展直接处在教育者引导之下和意料之中,教育者是受教育者主体的前提条件。

教育者的主体性的意义在于赋予受教育者主体性以可控制性的特征,受教育者主体性可体现为对控制的自主选择及体验。由此教育者的主体性的发挥和体现直接影响到受教育者主体性的发挥和体验。

2、渴望成功是教师、学生发展的动力

作为管理对象教师从潜能开发到获得成功,也是一个发展的动力过程,这是个调节被调节的双向转换生成的过程。

从发展动力论的角度看,成功管理无论在哪个层次、哪个环节,发展都可以被看作为自身的运动。发展与动力,既可为内容和形式,又自身同一。

成功管理的发展动力论内涵是:以促进教师自身发展为目的,以教师动力系统开发为主要任务与手段,以不断帮助教师取得成功为主要途径,从而使教师在自身成功体验中学会并主动开发学生动力系统,有效地促使学生获取诸方面成功的一种教育科学原理。

3、管理改革必须关注师生的心理求衡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人活动的个体目标除满足其生理需要外,更多的是要满足心理需求。每一次活动的成功与失败,对其心理都能带来平衡与失衡的感受和结果。成功的体验使其心理需求得到不断的满足,心理是平衡的,所表现出的情绪是高涨的、心态是积极的,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也体现出友善的、积极的和正向的;失败的体验使其心理需求得不到满足,心理就会发生失衡现象,所表现出的情绪是低落的,心态是消极的,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也体现出敌视的、消极的和反向的。成功与失败的体验次数越多,其倾向性越明显。

4、评价制度改革的正效价值。

评价理论是教育科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育实践的有机组成部分。从价值学说的角度来看,成功管理的改革在本质上要由教育评价的改革贯穿其中,并构成教育改革在观念和方法上的共同前提。

目标改革是第一位的,其核心是以成功为价值定向的教育评价的改革,显示突出的肯定的价值倾向。这个原理以正确发现、认识教师,充分肯定每个教师都有成功的需要和潜能作为整个教育管理的基本出发点,以长扬长,实施积极鼓励性评价为中心的教育管理的过程。

(二)、“10+35”模式

对于杜郎口中学课堂教学改革中的“10+35”,其实并不神秘,就是创造各种条件,把课堂话语权还给学生,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上敢说,会说,充分展示。

传统课堂是教师主宰着话语权。课堂教学改革,必须把课堂的话语权还给学生。首先必须“让说”。杜郎口的“10+35”时间模式,每节课老师讲授不得超过10分钟,学生活动不得少于35分钟,在时间上保证让学生说。现在,杜郎口的在每节课上每个学生至少有一次说的机会(即参与率超过100%)。

二是必须让学生“会说”。杜郎口的“预习”,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不可缺少的环节。在预习课上,教师从教学目标、重点、难点上引导学生阅读文本,查找资料,整合信息,做预习笔记。著名心理学家、中科院心理所研究员张梅玲考察杜郎口课堂后说:“让学生去预习,当然不可能100%看懂,可能大部分看懂,也可能什么都看不懂,但你给时间让他预习,在心理上就有了定向。” 三是让学生“敢说”。杜郎口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和“展示”环节为学生的交流合作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在展示课上,就是学生的定向学习,通过预习他有了定向,就知道了自己应该去学什么,也保证了学生课堂上的参与性,可以有准备来展示。如果没有预习,学生不知道讲什么。学生在展示中的表现,提出的问题大家进行讨论,产生了自信感。人有了自信,什么都不怕。”(张梅玲语)

四是用课堂评价保证学生“说”。标准之一就是课堂上学生参与的百分比;之二是学生展示(学习)的深度;之三是学习的效度。杜郎口的课堂给学生展示的舞台,这个舞台满足了孩子的心理需求。在满足需求的前提下,把教学民主化、平等化体现出来了,化成了行为。因为理念需要行为的支撑,没有行为的支撑,这个理念是空的。

杜郎口把课堂话语权还给学生,把提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对学生的尊重,化成了学生的行动,满足了学生探究的需要;获得新的体验的需要;获得认可与欣赏的需要;承担责任的需要。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得到落实。

“10+35”模式从形式上看,似乎改革只是把一节课的时间重新分配了一下,可教学理念却有了一个质的变化。学生明确了自己的学习任务后,在教学活动中必备的主观能动性、学习热情、学习动机、学习毅力、学习动力全由学生个人主宰,而教师所承担的任务是对教学的设计、组织,对学生的启发、引导、解疑、监控、调节、配合和评价,教师完全由主角变成了配角,由前台退居到了幕后。

10+35课堂模式促进了教师工作重心的变革,比如他们以前备课琢磨的是教材,是教法。而现在精心研究的是学生,是学法。面对已经开放的学生,杜郎口中学教师面临的课堂挑战越来越大,需要潜心做的工作越来越多,否则,他们难免会随时遭遇被学生难倒的尴尬!

翻阅教师的教案,他们记的都是预习课如何处理,反馈课如何补充,一条条、一项项备得很细,他们的教案普遍是“学生行为”写得多,而知识结构写得少,这就是杜郎口课堂改革带来的教学观念的变化。

(三)、小组合作学习

1、小组合作——课堂走向自主的基础

小组合作学习是杜郎口中学课堂的中要组成部分。讨论这一学习方式已被杜郎口的师生所认可和采纳。在杜郎口中学,各个班级根据学生学习的基础不同,从学生不同的知识结构、学习成绩、学习风格等来优化组合。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分成六个小组,每小组人数根据班额大小有的班级是6-7人,有的是10人左右。桌对桌,面对面,以便于学生分组、交流、合作。组内合理分工,明确职责。

在预习阶段,教师根据所学内容,以教学目标引导同学们阅读文本、查阅资料、做预习笔记,为展示课做准备。预习时也有讨论,重点解决基础知识问题和寻找、确定难点问题。对于学习好的同学,则是准备展示时突破难点的方案。

在展示阶段,一般是在教师指导下,首先进行小组展示,交流预习成果。在小组讨论中,每一个学生的思维都积极地投入,除了接受信息之外,更多的是带着怀疑的心态去思考,其反应除了听之外更多地是赞许、补充、质疑。然后是全班性的展示,同学们争先恐后争取发言机会。发言的人慷慨激昂,精彩纷呈;其他同学凝神倾听,聚精会神。对每一个学生而言,他们感到讲的人或听的人与自己是平等的,没有什么权威可言。尽管学生的知识基础、认知程度各不相同,学习的深度各不相同,但是通过,每个人都把自己最美的一面展示出来,日积月累,自信心得到了培养。

通过讨论,每个人都展示了自己。除了知识、技能的熟练和提高,更重要的是满足了学生强烈的表现欲,这也是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源泉。根据马斯洛的动机激励理论,人的基本物质需要满足之后所追求的主要是精神需要而自我实现和自我成就的需要是最高的精神需求,其中自我表现欲是自我实现需求的重要内容。讨论是课堂走向自主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

课堂讨论使课堂气氛活跃了,同时也给教师控制课堂秩序带来了困难,很容易使课堂教学产生看似热闹实则混乱的局面。这就需要建立一套“活而有序”的合作常规,并通过训练使之形成习惯。小组内设小组长。小组长的主要职责是对本组成员进行分工,组织全组人员有序地开展讨论交流、动手操作、探究活动。教师应根据不同活动的需要设立不同的角色,并要求小组成员既要积极承担个人责任,又要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发挥团队精神,有效地完成小组学习任务。

杜郎口的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逐步养成了良好的讨论学习习惯。一是独立思考的习惯;二是积极参与、踊跃发言的习惯;三是认真倾听的习惯;四是遵守课堂纪律和合作规则的习惯,避免不必要的争论和争吵。

2、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作用

杜郎口中学的教师在课堂上是主持人、组织者、指导者、教学中的首席,要“相信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不能唱独角戏;要由“讲”到“动”,使课堂成了“快乐享受的地方,不是被动接受、枯燥无味的看守所”;要打造“艺术课堂”,让学生“享受快乐”。

杜郎口的课堂内容由“纯知识型”向“能力、情感、价值观”转变。课堂学习要由知识生成能力,由知识生发情感,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师到底需要不需要讲,需要讲多少时间,什么时候讲,不是由教师的愿望决定的,而是取决于学生学习的需要,这就是“教服从于学”。杜郎口的课堂上,教师的作用并不在于讲,而在于导,因势利导,适时适度点拨指导。

课堂展示和学生掌握知识的各个环节——认识、理解、应用是紧密结合的。杜郎口的课堂在知识的重点处、疑难处和关键处,围绕预习课归纳提出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开展课堂讨论。

在杜郎口的课堂,教师是组织者和协调者。在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的情况下,有的学生参与不够积极,有的学生发言时声音太大影响到了其他组的同学,还有的学生和别人争吵。这时教师给以具体指导,让多次发言的同学把机会让给还没发言的同学;鼓励还没有发言的同学大胆发言,积极与别人沟通;引导同学们不仅自己说会说,而且要学会倾听,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对于任务完成得快的组,让说一说他们是怎样做的,让其他组分享他们的快乐。杜郎口的课堂关注学生参与的广度和深度。现在,杜郎口每堂课学生参与面都在100%以上自信心。

3、课堂评价的多样化。

杜郎口的课堂评价是多样的,有鼓励性的、也有批评性的。有语言,也有掌声。有老师的评价,而更多是来自学生间的相互评价。通过评价,促进学生自信心的逐步提高、学习的不断深化、团队建设的不断凝聚、课堂效益的不断增强。

五、杜郎口教学基本要素重组和运行的评价

(一)、杜郎口教学基本要素重组和运行图:

空间(组织形式)时间模式 教师研究模式 ↓ ↓ ↓ 小组合作学习10+35 业务论坛

课堂教学三模块:预习展示 反馈

教师教学方式转变:中心-→主导

学生学习方式转变:被动-→主动、主体、自主

评价改革:从重点看教师的教,转变为重点看学生的学。

(二)、杜郎口教学基本要素重组和运行的评价:

杜郎口新课堂运行模式的构建不但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而且还通过了教学实践的检验。我们认为互动式教学具有以下突出的特点:

1、杜郎口新课堂运行模式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杜郎口新课堂运行模式充分展示了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还原了学生应有的主体地位,也关注到了其他要素及要素间的相互作用,打破了传统的平面单向传递式教学模式,建立起了立体多向互动式教学体系,真正确定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也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其能动作用创造了良好的教学环境,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较好的统一最大程度的发挥。可以说,学生学习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是他们自觉主动的行为,预习、展示、反馈都是以学生为主体。

(1)、看看他们的预习笔记,一种颜色写预习目标或需要解决的问题(知识点),一种颜色写答案。这节课我要学习什么、了解、掌握哪些知识点,学生每个人都各不相同却都心中有数。遇到的问题先自己去解决,解决不了的找小组长。小组中解决不了的再写在黑板上,全体想办法或老师来解决。

(2)、展示课中的文本展示与情感展示都是学生自己在想办法选择自己喜欢方式,老师只有一个要求,就是只要不脱离文本即可。说、演、唱、制作等各种形式都闪烁着学生自主学习与创新的智慧。

(3)、反馈课由学生自己出题目、总结归纳。

在三面都是黑板的教室里,老师融入学生群中,很难听到老师的声音,老师只是在“不悱、不启、不发”的关键时刻出现。这些做法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主体性,真正做到了学为主体。这些也都有利的培养了学生自觉学习的能力,真正是“我要学。”我想他们离开了这所学校,不管在哪里学习,他们也都知道自己今后怎样学习,因为他们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学习能力。

2、有效地缩小了学生间的差异。

经杜郎口老师介绍,学生在班级中的学习小组由班主任协同科任老师统一安排,固定人员,好差结合,做到兵帮兵、兵练兵、兵强兵。考试时看二人的平均分,组与组之间看小组平均分,有效的缩小好学生、学困生之间的差距,调动他们积极性。在培养学生大胆发言、板书个人见解方面,老师更是想尽千方百计给与他们尽可能多的、而且是各不相同的鼓励,这都较好地激发了他们的表现欲望、树立自信心。

3、学习资料的有效利用。

参观时,看到他们每个人都有2、3本学习资料,有相同的,也有不同的,但上面无一例外的都记满了字,预习笔记同样丰富。听老师讲,这些孩子学习格外自觉,学习资料虽然不多,有的还是借来的,但都能充分利用起来。资料上写的内容都是从别人的资料上记录下来的。小组中互相交流使用,大大提高了使用的效率,扩大了信息量。

4、杜郎口新课堂运行模式较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在杜郎口的课堂,教师是教学过程的指导者、组织者和参与者,在教学活动中起主导作用。改变了过去那种在课堂教学中完全是“教师中心主义”,把学生当作消极反应的被动客体,无视学生学习的状况。杜郎口新课堂运行模式首先认识并摆正了教师和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和地位,明确了教师的职责,也真正发挥出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严格遵循教育规律,根据教学原则的具体要求,设计、组织、实施教学活动,根据受教育者个体对象的变化及个体的心理、生理、智能、个性、情感、能力等的变化,随时调节和控制影响教学的各种教学诸要素,以适应受教育者变化的要求,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和最佳教学效果,指导帮助学生通过积极主动的学习掌握知识、技能,发展各种能力,形成一定的思想观点、价值准则和个性品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是活动的“主演”,而是“导演”,是教师导演下学生“主演”的大舞台。教师的教如同向导一样,起着一种把握方向、引导路程、创设环境、优化配置教学诸要素的作用。这种作用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主导作用”。教师不再是教学过程中的绝对权威,学生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器。

5、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有很大的灵活性。

给我印象深的就是他们能灵活地、大胆地处理教材,前提是必须对学生的学习最有利。比如预习课,有的把几篇有相通或相关的课文综合起来,利用一节课预习,几节课展示。展示的形式更是不拘一格,读课文、说感悟、演情景、搞制作、画、唱等等,让我感叹学生的潜力真是不可估量。我想,正是有老师灵活的教,才有了学生灵活的学,学生的潜力也才能得以挖掘。

杜郎口这种教学模式真正实现了学生参与、合作、探究,班级中人人互动,正如学生感言:“参与就有快乐,自信就能成功”、“课堂上没有真正的对与错,只要你敢想、敢发言,那你就是最棒的。”我想这也是我们每个教师应该努力的一个方向,那就是良好的学习习惯与学生对学习的热情。

6、杜郎口新课堂运行模式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

教学观念的转变必然会导致教学行为与教学质量和效益的转变,先进、科学的教学思想必然能促进教学行为的规范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杜郎口新课堂运行模式不失为一种可行的教学实践。

杜郎口新课堂运行模式遵循了教育教学规律。它既按照社会要求及反映社会要求的教育教学目标设计、组织教学诸要素;又把构成教学活动的各要素视为有机的整体,并根据教学诸要素中某一要素的变化及时配置其他要素,从而优化整个教学过程。

在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杜郎口新课堂运行模式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人格,关注了个体差异,满足了不同的需要,创设能够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杜郎口的课堂教学过程变成了师与生、生与师、生与生相互交往、共同发展的过程,变成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不断进行物质、能量充分交换的过程。杜郎口新课堂运行模式动态地看待教学活动过程和构成教学在过程的其他要素,扩大了教学活动中要素间的运行范围采用关系,克服了课堂气氛沉闷,学生思维不活跃、教学活动无生气的现象。

杜郎口新课堂运行模式把教学诸要素看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肯定了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内在关系,努力降低教学各要素间的内耗及要素本身在活动中无动于衷的自耗,始终追求教学诸要素和谐、规范运行下所产生的强大合力和构成系统要素形成1+1>2的整体功效。

六、与杜郎口的质疑:

1、问:这样的课堂对老师的要求是不是降低了?

答:不是降低了,对教师的要求反而更高了。面对学生的质疑、面对学生的挑战、面对学生的拓展、面对学生的延伸、面对学生思维的碰撞„„有些问题老师也不会回答、这些都要求老师真正要下功夫挖掘文本、掌握驾驭课堂的本领。以一节数学课为例,一位女学生就说:老师你的说法欠妥当,当m取1/2时,你说的二者就不是相反数。这位女同学敢于说教师的说法欠妥,敢于向老师挑战,从某一程度就折射出这位教师已经给学生了一个敢于质疑、敢于表达自己见解、宽松、民主、的氛围。

2、问:杜郎口的课堂好坏不是看教师讲的多么精彩,而是看学生的精彩度,那么教师在课堂上干什么?

答:教师在课堂要及时地引导,温馨地提醒、亲切地鼓励、积极地赏识、创设情景,并且还要通过这些手段塔建一个和谐、民主、宽松、平等、开放的平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学生都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效果好起来。

3、问:请说一下如何学会做人?

答:课堂上教师赏识学生、尊重学生、激励学生、关爱学生、长此以往,课堂上学生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学生也就学会了尊重他人、关爱他人,从而学会了做人、做事。

4、问:你们如何评价一堂课?

答:看学生是否主动、是否生动、是否快乐、是否有效。

主动是指:学生参与面广,主体性强。语言上主动是指:敢说、愿说、善说、会说;行动上主动是指:敢读、敢讲、敢演、敢爬黑板、积极回答问题;思维上主动是指:学生发现问题,质疑答惑,思维碰撞,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灵活性得到提高;心灵上主动是指:学生心灵放飞、情感得以流露、激情得以燃烧。

生动指:学生表现精彩、表达上情真意切、抑扬顿挫、绘声绘色、栩栩如生、语速适中、语音语调准确,声音宏亮、亮点不断、精彩无限。

快乐是指:学生兴趣浓厚、融入其中、生龙活虎、乐此不疲。

有效是指:目标的三维性得以很好地实施。能培养学生持续发展能力,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学生学会了做人、做事。

5、问:听一位老师讲没有赏识的课不是好课,除此之外,还有没有类似的建议? 答:没有赏识的课不是好课;没有激情的课不是好课;没有亮点的课不是好课;没有问题的课不是好课;没有生成的课不是好课;没有学生主动性的的课不是好课。

6、问:你们有作业吗?没有的话如何知道学生掌握的情况?

答:没有,学生上课时通过在黑板上的板演,教师可以发现学生的学习状况;通过学生的展示、归纳、总结、提问题,以及每堂课的达标测评反馈的信息都可以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这些都是检查学生的手段,不一定非得通过作业来检查。

7、问:你们的期末成绩等不张榜公布吗?

答:不,成绩出来以后都是任课教师单独给学生说出他们的成绩,学生只知道自己的成绩,不知道其他同学的成绩,教师还要帮助其分析成绩好差的原因,用赏识鼓励的话语保护他们的自尊,使他们产生自信。

8、问:好学生帮助差生,不影响他们的成绩吗?

答:不影响,反而促进了他们的发展。比如向差生讲解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后进生听不明白,促使他们另辟蹊径培养了他们思维的广阔性,再者促进了他们之间的情商,他们之间人际关系特别好,后进生将来会感谢他们的,还有让他们从中体会到帮助别人是一种美德。

9、问:崔校长提出的“四看”“四有”“四学”是指什么?

答:“四看”是指领导班子看校长,班主任看领导班子,教师看班主任,学生看教师,这就要求上至校长,下至老师都要身先士卒,以身作则,做学生的楷模。

“四有”是指领导班子成员要有品格、有思路、有本钱、有力度。这样的领导班子才是有凝聚力、感染力、亲和力、向心力的领导核心,才能领导教师干出点事来。

“四学”是指向先进的理念学习、向专家学习、向同行学习、向学生学习,只有不断的学习、永不满足,才能时时创新,利于不败之地。

10、问:杜郎口的育人工作是怎样抓的,你们如何加大力度? 答:我们提出了先育人后教书、成才先成人、育人先育德的口号。教师人人是班主任,都肩负着育人的任务。并且教师都要承包学生,负责他们的思想沟通,情感交流,并且记入考核,育人记录占总考核的一定分数,转化学生的工作占较大的分数。为了加强力度,标准要高、工作要严、落实要细,问题要真,行动及时,不要拖沓。

11、问:课改具体现在教学过程和方法方面的有哪些?

答:改革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教学内容要由唯知识走向生活,突出生活的体验与生命感知。教学过程变以教师为中心为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主动学习,独立思考,尊重学生的个性与见解。教学方法要变生硬灌输为培养学生主动积极学习。教学形式变共性教育为小组合作学习、自主学习、探究学习。

打破传统教学束缚学生手脚的做法;遵循现代教育以人为本的理念,给学生发展以最大的空间;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教学重点。

课堂的生命力来自于对事件和事实的感受与体验;来自于对问题的敏感与好奇;来自于情不自禁、丰富活跃的猜想与假设;来自于不同观点的碰撞与争辩;来自于探究过程中时而山穷水尽,时而柳暗花明的惊险与喜悦;来自于对昨日文明成就的赞叹和对未来文明进程的憧憬。

12、问:杜郎口中学的办学理念是什么,具体体现在培养目标方面的有哪些? 答:以人为本,关注生命。相信学生,发动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

培养自主自信,自强不息的性格;勇敢有为,探索创新的精神;团结合作,服务奉献的品质。学会求知,学会生存,学会做事,学会做人。人的意义在于奋斗,人的价值在于奉献。学生具有强烈的求知欲、表现欲,是具有主观能动性、多方面发展需要和巨大发展潜能的个体,是教育活动的积极主动的参与者。

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主动中发展,在合作中增智,在探究中创新。在学习中合作,在合作中学习;在竞争中协作,在协作中竞争。

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和价值感唤醒。

13、问:杜郎口如何判断课堂的好与差?

杜郎口中学是在改革进程中,逐步从过去的单纯看教师的讲到现在的理念和操作层面加以判断。答:从理念层面看:主要看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自主的程度、合作的效度和探究的深度。从操作层面看:主要看学生是否做到:联系阅读,主动问答,自主讨论,自评互判。

七、杜郎口评课标准解读

杜郎口中学从传统课堂走向新课改的课堂,评价标准在不断的演进,现在,他们评价好课的标准是从两个方面来看:

从学生的角度来说,就是要看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自主的程度、合作的效度和探究的深度。具体是一看学生在课堂上参与的人数,是100%参与,还是大于或小于100%;二是学生参与的质量,语言表达是否通顺,态度是否积极认真,情感是否投入,板演书写整齐工整,词、句、符号、公式是否正确,等等;三看学生的预习笔记。

从教师的角度来说,就是看课堂中是否坚持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是否依据课程标准施教,是否体现了人文性、综合性和实践性,还要看教师的备课情况。

杜郎口中学是在改革进程中逐步从过去的单纯看教师的讲到现在的从理念和操作层面加以判断。从理念层面看:主要看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自主的程度、合作的效度和探究的深度。从操作层面看:主要看学生是否做到:联系阅读,主动问答,自主讨论,自评互判。

(一)、理念层面

1、学生在课堂上学习中自主的程度、合作的效度和探究的深度。主要看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自主的程度、合作的效度和探究的深度(1)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自己确定学习目标、选择学习方法、监控学习过程、评价学习结果的一种能动的、创造性的学习方式。学生的自主学习程度如何,主要看课堂活动中是以学生为主还是以教师为主,具体要看一节课中学生学习的自由度、能动度、时间度和创新度。自由度就是看学生的学习目标、方法、进度及对结果的评价多大程度上由自己决定;能动度就是看学生的学习是积极主动的,还是消极被动的;时间度就是看学生有没有自学时间,自学时间有多少;创新度就是看这节课中学生是否有所创新。

(2)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效度如何,主要看小组的选题是否科学,分组是否合理,是否互赖互动,是否有预设有生成。所谓选题科学,就是所选主题符合重要性、探究性、开放性和生活化这四个标准,否则就没有探究价值。从杜郎口的实践经验看,合理的分组一般以组内异质、组间同质为原则。每人都应有明确的分工。互赖强调每个小组成员的努力都是小组成功所需要的和不可取代的,并且因为每个小组成员的资源、角色以及责任不同,他们共同努力,同时也有自己独特的贡献;互动强调的是面对面的交流、帮助、支持。

(3)探究学习。

从本质上说,探究学习是一种发现学习,具有深刻的问题性、广泛的参与性、丰富的实践性和开放性。它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载体,创设一种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搜集、分析、处理信息,独立地发现问题,获得知识技能,形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探究活动。探究学习的深度如何,主要看学生有无有问题意识和问题能力,问题的数量是否多,质量是否高。一节课中,学生提出的问题越多越好,说明教师善于启发;教师回答不上来的问题越多越好,说明学生的探究有深度。

当然,一节课不可能完全体现学习的自主性、合作性和探究性,但只要有一点体现得好,就是一节好课。

2、教师是否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杜郎口中学评价教师的指导作用发挥的程度,关键是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是否坚持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所谓“一个中心”,就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我们传授的知识、教给的方法、培养的能力以及价值导向都应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

所谓“两个基本点”: 一是坚持“依标施教”,就是根据课程标准进行课堂教学活动。这是因为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一个课程标准可以编写多套教材,我们在教学中所依据的不可能是“多套教材”,只能是唯一的课程标准。另外,这也和当前学业考试命题相一致。所以,评价一节课,主要看它是不是符合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和精神实质。

二是坚持体现人文性、综合性、开放性和实践性。

所谓人文性,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要求一节课的教学内容生活化、个性化、有地方特色等,教学形式丰富多彩。

所谓综合性,就是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一节课本身应体现综合性,可以是相关知识的综合,可以是教学目标的综合,也可以是看问题的角度综合,等等。

所谓开放性:

(1)教师的教学思想应是开放的,不只固定在某一种思想或理论上,而是博采众长,为我所用;(2)教学目标是开放的,目标设定不仅限于教学内容的完成度,而是从学生整体综合素质的提高、人文精神的培养等多方面入手;

(3)教学内容是开放的,改变学科教学的单一性,体现社会学科的综合性;

(4)教学结尾是开放的,一节课结束时应在总结、升华的基础上,激发学生对相关内容或问题产生继续学习的欲望,并使学生在课后主动收集信息、解决问题。所谓实践性,就是要教学中要理论联系实际,强调学以致用、分析解决现实问题。

(二)、从操作层面看:主要看学生是否做到:联系阅读,主动问答,自主讨论,自评互判

1、联系阅读

联系阅读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从相关书面材料中提取信息、获得意义并影响其非智力因素的活动。从某种意义上说,阅读就是学习,没有阅读就没有学习。所以,一节课是否优秀,我们要看学生是否进行了阅读,而且要看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否围绕目标,对相关知识进行纵横联系、互相贯通,以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

2、主动问答。

主动问答是指学生自主、积极地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主动问答既是教学目标,又是教学手段、教学艺术。

3、自主讨论。

自主讨论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选问题,并就这一问题自由交换意见或进行辩论,以解决问题或生成新的问题的活动。讨论对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辩证思维能力以及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自评互判。

自评互判,自评的目的是全面认识自我,发现优点、鼓起信心、认识不足、反馈调节,互判是通过学习活动发现伙伴的优点,以此相互认识、相互激励、相互提高。

这是对杜郎口评课标准的解读。

八、我们要向杜郎口中学学什么

(一)、杜郎口中学教学经验的精髓:

1、强化预习,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预习已成为杜郎口中学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要手段与方式。教师提前备课,明确一周及每一节课的学习要求之后,告诉学生,然后指导学生提前预习,并且提出明确的预习要求,不断提高学生预习的水平。在预习阶段学生要阅读课本,要认真理解并掌握学习内容,要完成课后的练习题,同时还要阅读大量的课外学习材料,以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与掌握,或拓展知识面,进一步巩固所学习的新内容,增强知识的应用能力。为了给学生有更多的预习时间与精力,他们从来不留课外作业。

2、分组学习,使学生在交流中成长。在预习准备阶段,一般是将任务分解为几个部分,然后让每一组学生各学习一部分内容。在预习阶段,每个小组的学生将围绕自己的学习任务,或自主学习,或相互交流,或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然后通过课堂展示的方式,各小组之间相互学习彼此的内容,从而达到全面完成学习任务的目的。这样的学习方式,既减轻了每个小组的学习负担,使得每个小组都有条件高质量地完成所分配的学习任务,又能够共享学习成果,提高学习效率,还有利于学生合作能力的提高。

3、课堂展示,共享合作交流成果。杜郎口中学的课堂时间主要用来让学生分组展示学习成果。为了能够让更多的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他们在教室内设置了多块黑板。在课堂上学生可以一个人给全班同学展示学习的成果,也可以分组展示学习成果,也可以不同小组之间相互展示,相互补充,相互启发。通过展示学习成果,学生不仅能够进一步巩固学习的知识,更主要的是强化了认知能力,理清了思路,掌握或交流了学习方法,逐步形成了科学高效的学习方法,良好的学习习惯,高涨的学习情绪,积极进取的学习态度,甚至增强了学习自信心,增强了学习成功的情感体验,逐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4、适时点拨,引导学生走向更大成功。由于受年龄、生活经历与经验、认知能力等条件的限制,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还有很多内容学习得不深不透,这时教师就会适时点拨。或友好提醒,或巧妙指点,或妙语点评,或引导学生相互评价或争论,或提供范例强化。总之,通过多种方式不断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修正学生的知识结构,指导学习方法,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交流者。这样做不仅把课堂上学习主动权让给了学生,让学生成为了课堂学习的主人,而且师生关系更加融洽,给学生创设了愉悦、和谐、合作、互助、实践、创新的学习氛围。学生在愉快的环境中轻松地学习,快乐地交流,自由地发展,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不断丰富着生命的历程,提升着生命的质量。

5、总结拓展,形成健全的人文素养。杜郎口中学课堂学习的最后环节一般都是引导学生总结本节的收获。在小结的内容方面,学生可以总结所学基本知识,形成知识网络,也可以交流从其它小组受到的启示,不断改进学习方法,还可以交流与教师之间的关系,或给教师提建议,或与教师或其它同学交流思想及对问题的理解与看法;在总结的形式上,可以用诗歌、散文、快板、唱歌、舞蹈等各种学生个人擅长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学习收获,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校长要学习什么

1、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教育是一种责任,责任的落实在于矢志不移地追求。任何一所名校的出现都会有一名好校长,杜朗口也不例外。杜朗口中学校长崔其升在1997年接任校长时,杜朗口中学是一个烂摊子。崔校长并没有被眼前的困境所吓倒,感受到的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感受到的是学校何去何从的责任,感受到的是学校周围今后数以千万计学子终身受教育的责任。崔其升这种人生的大气,坚韧的锐气,无畏的勇气,乐观的豪气,扎实的底气是值得学习和反思的。有了这份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加上矢志不移的追求,从而使杜朗口中学一步一个脚印向前发展。

2、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教育是一项服务,服务的宗旨在于实现学生的发展。教育是人类活动中最复杂的活动之一,如何透过纷繁的教育现象把握教育的实质和规律是每一位校长都应深刻思考的问题。教育的本质是促进人的发展,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的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这些理念不少校长也知道,而具体落实到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却有很大差别。崔其升校长不为当前各种各样的教育表面现象所迷惑,而是抓住教育的本质和课改的目的带领全校教师大刀阔斧的开展教改实验,直奔教育的核心。实践再一次证明,只有真正把握教育的规律,理解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理念,并把它们真正落实到教育教学当中去,教育就一定能取得成功。

3、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教育是一门科学,科学的真谛在于持之以恒地求真。从校园、教室、操场、老师学历来看,杜朗口中学和许多农村中学并无多大差别(06年上半年教室里有唯一的现代化电器设备——灯泡),三层教学楼也是近些年才建的。现场观摩后有人感觉取得这样的成功也不难。其实杜朗口中学走过一段艰难的路。任何一所名校都必须有一种精神和目标引领着全体教职工前进。这就关系到如何科学引领和管理的问题。杜朗口中学引领教师“关注学生生命”“关注学生发展”“关注‘课堂因互动而精彩’”并真正地落实到教育教学当中。崔校长第一把火即施行好课标准的三个量化指标;第二把火即上好三种课:预习课、展示课、反馈课;第三把火即一谈二警三停,教师上课第一次不达标校长谈话,第二次不达标警告,第三次不达标则停课,下岗学习。这些引领和措施在教学改革初期是有必要的。只要持之以恒地做学校里正确的事,正确地做学校里的事,学校就会越办越好。校长引领和管理首先是教育思想上的引领和管理。当前大多数校长并不缺乏思想,缺乏的是结合自己、学校、教师实际形成独具特色的思想和特色思想下引领的特色学校。

4、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教育是一门艺术,艺术的价值在于源源不断地创新。杜朗口中学在1997年开始的创业阶段,无论从教师的工资、学校的物质条件、教师的发展壮况等都远远比不上城里的学校,而在这样的学校让老师们为神圣的教育事业而改革奋斗,其困难程度可想而知。而崔其升却引领老师做到了,这里面有很多值得学习和反思的地方,尤其是领导艺术。比如:崔其升为了引领教师“先学后交,当堂达标”,为了让老师少讲学生多活动,起初规定课堂“0+45”即老师一分钟也不讲,全部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到后来的“10+35”即老师讲不超过十分钟,学生活动35分钟。要扭转老师多年来满堂灌注入式的观念和做法不亚于搬座大山。要矫枉有时需要过正,不过正有时则不能很好地矫枉,往往容易反弹。崔其升校长从来不把自己当成行政官员,因为他知道自己也不是行政官员,而是全体教师的引路人。精良的一流教师队伍是学者型校长引领出来的,决不是靠用行政手段管出来的。

5、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教育是一种追求,追求的境界在于知其不可而为之。孔子周游列国,尽管他知道在当时各国中谁也不可能用他来管理国家,但他还倾毕生精力传播儒家思想,因为他坚信做正确的事是不会错的。历史证明,孔子是影响人类历史和文化的伟大人物之一。他这种“知其不可而为之”的人生境界是值得学习的。教育的理想也应成为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一生的追求。崔其升忘我的工作,痴情的奋斗,不懈的追求是一种巨大的情感吸引力,学校老师会被他这种精神感动,继而努力工作。俗话说,士为知己者死,说的也是情感管理的重要作用。

6、纸上得来终觉浅,深知此事要躬行。

教育是一项事业,事业的根本在于坚持不懈地务实。一些学校考察杜郎口中学后要求全体教师学习杜郎口“三三六”模式等,一些老师仅用了一段时间又回到老路上去了。须知学习杜郎口是一项整体系统工程,不能仅学枝叶,应系统学习他们内在的实质性的东西,而非表面的现象和形式。尤其是校长要参与实践一线,这样更有利于工作,更有发言权,更有利于教学改革扎实推进。崔其升拎着凳子逐个教师听课,这是一种胆略,一种勇气,一种扎扎实实的务实表现。有人认为,听课主要是业务校长的事,其实这是一种不正确的理解。大凡名校,校长都会经常深入一线听课,了解情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不深入实践,就没有发言权”都说明了校长亲身实践和了解实情的重要性。教育学生是影响人终生的事业,来不得半点虚假和形式主义。

(三)、教师学习什么

1、唯有埋头,方能出头,敬业体验幸福。杜郎口学校的老师在近十年的教改历程中,经历了由外力推动向内在需求的转轨过程,经历了由埋头到有成就感的过程,经历了由辛苦到体验幸福的过程。教师要想有成就感和自豪感,则必须埋下头来,扎扎实实地投身到教育事业中去。不埋头读书工作,是很难出头自豪幸福。不敬业的老师是很难体会到生命幸福,只有敬业方能体验到生命的充实和人生的幸福。教师追求的方向应当是在课堂中幸福地生活,因为人生有限而课堂创意无限。

2、解放自我,超越自我,超越促进发展。

杜郎口学校的老师成了“学习共同体”,每个成员之间更多的是合作与关怀。通过人人参与、平等对话、真诚沟通、彼此信赖来发展合作精神,激发道德勇气,共享经验知识,实现自我超越。新世纪的教师一定要破除封建社会遗留的小农意识和知识分子的狭隘观念,要能够用勤奋的自我战胜懒惰的自我,由平庸的自我变成有能力的自我,由旧观念束缚下的自我变成新形势下需要的自我,在完善中发展,在发展中完善,人一旦达到此境界就战胜了自我,超越了自我。

3、立足课堂,决胜课堂,课堂决定质量。

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课堂决定教育教学的质量。只有立足课堂,决胜课堂,素质教育的质量才有保障。杜郎口中学所有的课堂都对外开放,他们课堂学习的大容量,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真正地落到了实处。学生参与、学生快乐、学生自信、学生成长,把课堂真正还给了学生。课堂上学生用知识和智慧追逐自己的梦想,用快乐和幸福体验宝贵的课堂,用收获和能力汇报社会的关爱。课堂成了学生的家园,师生的乐园。

4、学校之事,必做于细,细节影响成败。

老子云:“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海尔集团张瑞敏也指出,细节决定成败。随着我国社会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精细化的时代已经到来。常规教学中如集体备课、课后小结在十多年前都认为这种方法好,十年过去了,真正把这些细小事情落实到位的又有多少呢?而杜郎口中学做到了,进入杜郎口中学教学楼一楼大厅内,每位老师一天的收获、反思、措施都在一块儿公开展示;每个学科教科室、年级组观摩课教师的优点、不足、建议每天都能看到;每天课间操全校各个年级出操、做操情况及时评优点谈不足。这是杜朗口中学精细化管理的一些方面。而不少学校要求老师写教学后记,而老师却大都不写;有的即使写了也是陈述上课的一些情况而不能做到进一步反思并提出改进措施。这些都会影响教师专业发展和课堂质量提高。

5、物有本末,事有始终,坚持成就未来。

杜郎口中学的成功离不开坚持,杜朗口学校老师的成功同样离不开坚持。司马迁身受宫刑坚持十几年而著《史记》,曹雪芹举家食粥坚持十年而著《红楼梦》。杜郎口中学老师坚持近十年关注学生生命、关注学生发展、关注课堂教师少讲学生多活动,从而把昔日的杜郎口变成了今天中国现代的“道尔顿”学校。当今社会不少领域浮躁风气比较重,很大程度上也影响了教师的专业发展。新世纪的教师应当远离浮躁,淡泊名利,发挥自己的特长,坚持到底,追逐心中的梦,终会成功。

6、勤学者博,善思者智,学习改变人生。

杜朗口中学的老师绝大多数是中专学历或当地承认的大专学历,而就是这样一支队伍却能够正确理解新课改的理念,并真正彻底落实新课改的精神。这里面绝对离不开他们的勤于学习和善于思考。如果不学习,即使大学本科毕业的老师也不能适应新课改的需要。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组组长钟启泉教授指出,实施新课标后,绝大多数教师不合格。因为中国大多数教师学习的教育理论都是以前苏联教育理论为主体的,这与第八次课程改革的理念是有很大差别的。因此勤于学习和善于思考应成为每一位老师的习惯和生活,这样才能首先成为一名合格的老师,成为一名与时俱进的老师,从而才能改变自己的人生,才能在课堂上体验幸福的生活。

九、学习杜郎口中学经验需要迈过四道坎: 第一道坎:教育行政的干预

学校的办学方向、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都需要教育行政的干预,关键是这种干预是简单的行政命令还是符合学校实际的引导和监督。杜郎口中学所在的茌平县教育局干预的第一种手段是“放手”,在杜郎口中学管理混乱、质量低谷的状况下,他们委派崔校长收拾“烂摊子”,并给以充分的办学自主权。他们干预的第二种手段是扶持,教育局领导和教研室研究人员深入学校课堂,深入学科组,同学校领导和教师研究改革方案,解决遇到的问题,提升总结经验。第一种手段使得杜郎口中学“活”了过来,第二种手段使它“长”了起来。

学校“活”起来,教育才能充满活力,才能得到快速发展。长期以来,由于教育管理机制的“高度集中”,学校习惯于“贯彻”“落实”上级文件,办学的自主空间十分狭小。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这种状况有所改观,但是,从总体上来看,目前教育行政的不恰当干预还是太多,不利于学校的改革和发展。试想,学校的校长和教师都被上级的“升学指标”给捆缚起来了,如履薄冰,战战兢兢,谁还有心思搞改革?谁还有胆量搞改革?

第二道坎:校长的胆略和气魄

符合什么样的标准才是一名好校长?你也许能列出若干项指标,但有一项指标至关重要,就是校长的“胆略和气魄”。杜郎口中学的崔校长没有高学历,似乎也谈不上具有高深的教育理论和深厚的教育管理经验,他成功的关键点在于具有过人的胆略和气魄。尽管有些措施看上去确实有些过火,但崔校长认为:“矫枉要过正,不然就不会出现奇迹。”可以想见,他需要承受多么大的来自教师和家长的压力!

我们许多学校的生源不错,师资力量不错,设备条件不错,也积累了不少成功的办学经验,校长的学历程度、理论水平、管理经验、实践能力可能比崔校长高出许多,但在改革面前,就是没有本质性的突破。究其原因,除了学校外在环境的因素外,根本是校长自身缺乏崔校长那样的胆略和气魄。当然,从某种意义上讲,崔校长的胆略和气魄是“置之死地而后生”的环境逼出来的。但是,从整个基础教育的角度讲,我们不也面临着难以解脱的困境吗?对国家和民族负有重任的校长们应不应该拿出点胆略和气魄,顶住压力,针对教育痼疾,痛下猛药,为基础教育“杀”出一条血路来呢?

第三道坎:教师的角色转换 师资水平是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基本前提。杜郎口中学的师资水平不高。按照传统思路,提高师资水平主要应该是在丰富学科知识、加强讲课能力上下工夫。但杜郎口中学却绕过教师的“学科知识”和“讲课能力”,直指“学生”的“学习方式和能力”,让学生“我的课堂我主宰”,教师则放弃了讲课的权威,融入学生,成了学生中的一员,起着引导、协调、督促的作用。

许多学校为什么没有取得杜郎口中学的成绩,我们有理由推断,其中重要原因恰恰是“师资水平高”。因为“师资水平高”,降低了改革的迫切性,增加了对改革的忧虑和担心;因为“师资水平高”,形成了强大的角色惯性力量,难以在较短的时间转换。其实,我们说的“师资水平”,实际上多是指的“学科知识”和“课堂讲授能力”,而教师的“教育知识”、“科研知识”、“组织能力”、“沟通能力”、“引导能力”、“合作能力”等却普遍欠缺。目前许多所谓的“名师”大多是“讲”出来的,而不是“导”出来的,从素质教育和新课程要求的角度讲,我们相当多的学校没有理由自恃“师资水平高”。

学习杜郎口中学经验,教师必须放下“架子”,正确分析自身的专业素质结构,找一找与杜郎口中学教师的差距,增强危机意识和迫切感;必须遏止角色惯性力量,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积累感性经验,不断加深新角色的理解。

第四道坎:模式的认同

模式是经验形态的概括。作为成型的经验,杜郎口中学课堂教学改革呈现出的是“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三个特点,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三大模块,预习—展示—反馈;六个环节,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组合作、展示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评。这个模式符合学生思维规律、学习规律,符合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理念,实践已经证明了它的有效性。这个模式生成于杜郎口中学的土壤,但又不拘泥于杜郎口中学的土壤,具有相当范围的推广价值。

如何对待杜郎口中学经验的模式?不少人习惯按照“二元对立”的思路,把它仅仅看作是一种外在的形态,主张要学就学它的“自主”的“神”,未必一定学它的“模式”的“形”。这种观点看似正确,实际上没有真正理解它的完整性和统一性。比如,为什么“三大模块”是“预习—展示—反馈”而不是“导入—讲解—训练”?因为前者的行为是学生发出的,后者是教师发出的,前者的过程、步骤体现的是学生的自主,而后者体现的是学生的被动,我们不可能抛开“预习”、“展示”、“反馈”这些字眼,去空谈“自主”。

学习杜郎口中学经验,一定要把握它的完整性和统一性。虽然我们也反对照搬照抄和生硬模仿,主张要有适度变化,而且也主张在此经验启发下的创新,但是,把经验割裂开来的做法是有害的,是不能真正把杜郎口中学的经验学到手的十、怎样学习杜郎口

(一)、学习杜郎口首先应该学习他们的精神和做事态度。

有人很偏颇地说:学习杜郎口就是砸掉讲台,搬走讲桌。这其实是对杜郎口经验的曲解。事实上,杜郎口砸掉的不是讲台,而是教师高高在上的观念;杜郎口多出来的也不是黑板,而是多出了师生的“情感互动”;杜郎口改变的表面是课桌的排列,实际促成了师生、生生的民主与合作;杜郎口的课堂看是“10+35”,实则是“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量化和强化,假如学习杜郎口仅仅流于形式,而忽视去探求他们的为师之道,不真正融入到学生中去;忽视去学他们的思想和理念,不真正融于教学实践里,这样即便是砸了教室,以大地做黑板,也空耗徒劳,反之,一块黑板也有风景,不砸讲台也有精彩。

(二)、必须明确课堂教学改革的基本目标

学生在校时间的三分之二以上在课堂上度过,课堂教学是学生成人、成才的主渠道、主阵地。课堂教学效益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的高低,因此,课堂教学改革的基本目标是:

真正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把课堂还给学生,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三)、必须认真落实的三个基本理念

1、“学生主体”的理念。

新课程要求教师必须明确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发展的主体。课堂教学的着力点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动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要建立在理解学生、尊重学生个性差异的基础之上,适应学生的需要,为学习者的学习活动提供有效的服务。要注重调动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激活学生思维,使学生产生最佳学习心态,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并在学习中实现自我调控,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2、“面向全体学生”的理念。

基础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是为每个学生发展奠定基础的教育,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教育。新课程条件下,面向全体学生含义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要给每一个学生提供同等的学习机会和学习资源,使所有的学生享受公平、平等的教育;二是课程内容应该呈现多样性,应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三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因材施教,以适应学生不同智力水平、性格、兴趣、思维方式的需要;四是教师要尊重每一个学生,对每一个学生的评价必须公正。面向每一个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是通过保证每个人的利益,来保证民族和社会的整体利益,这是教育的最高追求。如果只抓少数尖子生,忽视了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发展,那么,这就违背了教育原则和国家利益。

3、“全面发展”的理念。

全面发展要求我们培养的学生德、智、体、美诸方面都能正确发展,不能偏废也不能拔苗助长。全面发展是相对而言,不是“大一统、齐步走”,而是因材施教,实施“分层递进教学”,使每个人在原有基础上都有所发展、有所提高、有所进步。教师要从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认知特点和特殊教育需求出发实施教学,既鼓励冒尖,也允许在某些方面暂时落后。针对学生的差异,开发每个学生的潜能,为每一个学生的成才提供机会,使所有学生都能成才。

这三个基本理念在课堂上的落实情况将是今后课堂教学评价的重点之一。

(四)、熟识课堂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的基本要求

1、课堂教学模式要按照“先学后教,当堂达标”的要求,实行--预习课、展示课、反馈课”三课型单元教学模式,或“预习、展示、反馈”三层次课时教学模式。教师讲解释疑时间一般掌握在1 5分钟左右。教师的主要任务是:纠偏、点评、总结、释难。

2、积极推进“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要处理好这一教学方式与传统接受式教学方式的关系。接受式教学方式主要是继承传统,有利于为学生打好坚实的基础,探究性教学方式是发展传统,主要为学生创造能力培养奠定基础,二者的有机结合和合理利用将促进学生健康协调全面发展。

3、大力推广学案教学。为进一步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所有教师都要实现教学案一体化向学案教学的实质性过渡,加大集体备课的力度,让学案取代教案。

4、课堂教学操作的基本要求:

(1)、落实“三主”——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练为主线;(2)、倡导“三自”——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交流;(3)、鼓励“三动”——动脑、动口、动手;(4)、实现“三会”——会学、学会、会用;(5)、发展“三维”——认知、情感、技能。

5、课堂教学评价的基本要求:

(1)、由评教师的讲解精彩度为主变为评学生的参与度为主;

(2)、由评教学环节的完备性为主变为评教学结构的合理性为主;

(3)、由评课堂的活跃度为主变为评每个学生真正进入学习状态为主;

(4)、由评师生的交流互动为主变为评学生的交流展示为主;

(5)、由评教师的板书设计为主变为评学生的作业、笔记等练习为主;

(6)、由评教师的基本功为主变为评学生听、说、读、写的基本能力为主。

6、加大课堂教学重要环节的调控力度(1)、加大班内学习小组的调控力度。学习小组的组建要根据学习成绩和性格特点等情况,每个组6—8人,每个组都要有学习优秀者,一般按学习成绩编号排序,一般让后几位上黑板展示,前几位进行订正和评价,充分利用学生资源,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

(2)、加大教师讲解时间的调控力度。

一节课教师讲解时间一般不得超过1 5分钟。课堂要做到“三讲三不讲”,“三讲”即:讲学生提出的问题,.讲学生不理解的,讲知识缺陷和易混易错知识;“三不讲”即:学生不预习之前不讲,没问题不讲,有问题学生不讲之前不讲。课堂上要及时纠正错误,给出正确答案。改变教师作用,由教、领变为启发、督促、帮助。

(3)、加大学生练习方式的调控力度。

让学生掌握和推行练习的基本方式:提问、对话、复述、争辩、阅读、默写、摘抄、作业、实验、设计、小结、表演、游戏等。每个学生必须做到六行并举,即“真听、实读、勤思、善问、能议、敢评”。

(4)、加大交流展示的调控力度。

充分地让学生展示、袒露。激发比、学、赶、帮、超的兴致和愿望。交流展示要更多地关注中下游学生。(5)、加大学生自学能力培养的调控力度。

树立预习就是正课、自学就是正课的观念。加大学生课内外预习自学的支配度。学生没有预习的课不准上,学生预习不好的课不能上。把学生预习自学成效纳入评课标准。晚自习一律不准上课和讲评。

(6)、加大检查落实的力度。

教师要为学生的预习提供目标设计,把学生自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尽量想全想好,能应对学生思维的多种可能和各种突发问题。加大对学生作业、随堂练习、随堂笔记、单元检测试卷等的检查力度。

(五)、要注意教育的共性和个性之别

教育除了有共性之外,还应该是具有个性的。因为每个受教育者都是不同的个体。分析杜朗口中学与我们所面对的对象,至少有以下几方面的差异:

1、地区差异。杜朗口中学处在经济欠发达的地区,而且是一所农村学校。而我们所处的地理环境虽不能说是经济非常发达,生活非常富裕,但也真的比杜郎口要发达、富裕得多。农村学生一般比较单纯,而经济发达地区的孩子,由于平时接触的事物较多,见识面更广,知识更丰富。这是很有必要利用的优势。

2、家庭差异。

我们面对的学生大都来自于社会上比较富裕的家庭。农村学生一般比较单纯,他们内心本身存在着为了改变自己的生存环境而发奋努力这么一种斗志,富裕家庭的孩子往往缺少这样一种斗志,而表现为怕吃苦,随环境的被动改变自己的行为。所以这些孩子要花更大的努力去激发他们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

3、社会要求有差异。

农村中学面对的就是孩子能不能升入高一级学校,所以家长和社会对学校最重要的评价依据就是升学率。而我们面对的家长,由于构成的成分复杂,对孩子的发展要求要全面的多。有良好行为习惯的,有提高交往能力的,有培养自主意识的,当然,在提高孩子分数、提高升学竞争力方面还是有共性的。

由于有以上的差异存在,所以我个人认为学习杜朗口中学精神的同时也不能无条件地模仿,而应该保持自己教学的特色。

(六)、具体到我们在课堂上的操作细节,我想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切实加强预习环节的教学。

以前我们在教学中也曾要求学生进行预习,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更是要求学生进行课前预习,甚至我们在上学期还专门对预习环节进行了学科探索,但是,一方面,我们对预习这一环节只有要求没有落实,或流于形式。另一方面,我们也没有充分利用这一环节的应有价值,没有充分发挥其作用。我们在布置预习时,任务不明确,没有分解学习任务,没有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没有对学生的预习能力进行专门的培养。学习杜郎口中学的经验必须高度重视预习环节,要加强对预习环节的具体要求、效果检测等方面的研究与探索,尽快找出一种有效的预习指导模式。

2、尽可能为学生提供展示学习成果的机会与条件。

每位学生都有强烈的表现欲望,每位学生在展示学习成果的过程中都会进一步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学生的信心,都会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都会有新的收获,所以我们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安排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从而让学生在展示中提高学习效果,提高学习能力,提高合作交流意识。

3、课后作业尽可能在课堂上完成。

课后练习实际上就是检测学生学习效果的一种方式,那么,我们必须在课堂教学的过程,尽可能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这既能检测学生学习的效果,又能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从而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预习,去拓展知识面,去自主探索;同时也减轻了我们教师批改大量作业的负担,可以有更多的精力去研究学生,探究教法,指导学法。让师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共同进步,共同感受生命的精彩,提升生命质量。

4、引导学生加强对知识结构体系的整理与提炼。

整理、加工、提炼知识结构既是一种良好的学习方法与策略,又是巩固提高学习效果的必然环节,还是形成学生综合素养的有效途径。在过去的教学中,很多教师很容易忽视这一点,结果学生学习的都是一些零乱的知识点。这样的学习结果很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不利于学生认识学习内容的实质与核心,不利于学生对知识之间进行联系,不利于学生在学习中创新。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还要继续引导教师培养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归纳,概括、提炼的意识,要给学生总结概括的时间与空间,要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从而让总结成为学生学习、生活的一种习惯。

5、重视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提供一些让学生相互合作、相互交流的机会,促使他们不断地自由参与,自主学习,让课堂呈现出活泼的情景,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

(1)、提供合作条件,培养合作意识

现在的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由于家长的保护意识过强,使得许多孩子没有机会与其他孩子一同交流,缺乏合作的经验。他们喜欢按自己的意愿活动,缺乏集体观念。这些因素不利于合作能力的形成,因此,我们就要努力为学生创造合作的环境和氛围,要不断让学生接触合作学习,逐步树立合作意识

(2)、教给合作方法, 激发交流愿望

课堂上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形: 教师让学生小组合作学习, 但学生还是自己做自己的, 一点看不到合作的迹象。这是由于教师没有教给学生合作的方法, 使合作学习的环节流于形式, 失去了它的作用。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 在合作学习活动之前, 教师必须讲清合作学习的具体要求, 每一个步骤该怎样做, 目的是什么, 一定要讲得细一些。此外, 还应通过适当的示范来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合作学习不是一次就能成功的, 一定要给学生一些尝试合作的时间, 教师仔细观察、及时反馈、及时总结, 引导学生吸取经验再进行尝试。不要怕这样做耽误时间, 只要掌握了合作的方法, 以后再合作学习效率就会大大提高。在合作学习中, 我们可以采用同桌合作、四人小组合作、自愿结合合作三种方式。

(3)、选择最佳时机, 组织合作交流

合作交流是学生很好的一种学习形式, 但并非多多益善。选择何时让学生互动, 展开交流合作更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呢? 我们尝试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实践。

①、不能独立解决或完成时, 开展合作交流。

教学中, 往往会遇到学生不能独立解答的问题, 这时组织学生合作交流, 不仅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更能促使他们感受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从而产生个体学习的动力。对一般学生来讲难以解决的问题, 让学生在小组内一起动口动脑动手, 合作交流, 就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②、在教学重难点处, 组织合作交流。

教学过程中如何很好突破重难点, 是教学成功的关键, 也是扫除学生学习障碍的关键。往往在教学重点、难点地方, 组织学生合作、交流, 不仅能攻克教学重点和难点, 更能有效地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③、问题解决需要考虑多种因素时, 组织合作交流。

教学中往往会遇到某些比较复杂的问题,而个体思考却很难考虑周全, 这时组织恰当的合作交流, 使思维发生碰撞, 相互启发, 取长补短, 往往使教学事半功倍。学生交往互动, 通过小组交流, 诸多问题会迎刃而解。在小组合作交流的过程中, 学生充分发表意见, 互相补充, 互相启发, 不仅拓宽了思路, 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也培养了学生互相学习, 取长补短的良好习惯。

在教学过程中, 组织合作交流, 使学生积极参与, 主动探索实践, 乐于交流合作, 课堂呈现出愉悦和谐的教学情境, 学生的学习就会不断取得成功, 产生学习的兴趣, 树立学习自信心,在取得优秀学习成绩的同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也能得到进步和发展。

(七)、在今后的实践中,我们需要特别注意的几个问题:

1、学生动起来了,动静如何结合?

学习是学生个体的脑力劳动,要求思维活跃,但思维同样也需要理性,这两方面是相辅相成的,该动时动,该静时静,动静结合,有起有伏,要掌握好这个节奏。

2、小组学习、合作学习和个人探究怎样结合?

这就要求一定要搞好事先预习。个人预习搞得好,有些课程通过预习基本就解决了。课堂上,通过小组合作进行拓展,老师要注意观察、统计合作学习的有效性,要重视异质和层次不同的学生,要对课堂的调控加以研究。

3、学生的展示点评与教师的引导主导作用的关系问题:

假如课堂上学生的点评很到位,那么老师再点评就是重复的。老师的“点评”应该叫“导评”,老师的导评要促使学生由浅层到深层的思考,不应光局限于知识本身,而应该包括情感、态度、价值观。

4、如何让课堂收放自如?

课堂上放得不开就会“死”,放得太开又会“乱”,而“活”与“乱”有时候就是一线之差,打闹起哄是活,放任自流是活,信口开河、插科打诨也是活,争着回答问题是活,抢着演板是活,激烈讨论、大胆质疑也是活,如何掌握“活”与“死”和“活”与“乱”的度,是驾驭开放性课堂的关键。

教师应该做到收放自如,要敢于放,同时要研究收,不该放的坚决不能放,否则就会导致“乱”,该收的时候一定要收,否则信马由缰,只有给“放”一个界限,才能保障“放”的效果。比如学习的主要内容、学习目标的确定,教师还是有攥在自己手里。只有这样,学生看起来是无序的氛围里“活”,才能没有打闹、没有起哄、没有偷懒,学习的积极性高了,主动性强了,视野开阔了,思维活跃了,又怎么会收不到良好的效果呢?

收和放围绕的一个中心点就是任务。任务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平台,也是活动的目标。杜郎口教学的三个模块,“任务”体现在每一个模块中。杜郎口中学的课堂之“活”,是要求学生把学习收获传递出来,外显西葫芦,在传递过程中使收获得到梳理、整合、丰富、矫正、弥补和提升,而听与思是表现的前提和条件,假如听不清楚、思不明白,又哪里来的课堂表现呢?

我想,借鉴杜郎口经验,提升我们三中的教学品位,改变理念,确定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已势在必行;用民主开放的思想和行为去开启学生的智慧,是我们的职责。希望有一天,我们三中的教师在通往教室的路上,心里想的不是这节课该怎么讲,而是怎样更好的让学生学;希望有一天,我们三中的学生,个个都“学着乐,乐着学”,在课堂上能大胆说话,绽放出自主、自在、自信、自然、自由地学习;希望有一天,我们三中的课堂真正成为活动的课堂、自由的课堂、和谐的课堂、激情燃烧的课堂、回旋着生命旋律的课堂。

最后,给大家讲个小故事: 英国的两个决策失误

在英国历史上曾有过这样两个决策失误,在今天看来似乎有些可笑,但却能发入深思。一是否决将电力引进千家万户。当时英国的有识之士经过充分的研究论证之后提出,电能是伟大的新型能源,对人类的发展将产生不可估量的巨大影响,伦敦应该率先普及使用。但是,在议会辩论的时候,那些反对者说:“如果把电通到千家万户之后,每一户人家至少都得有一个电插头吧?那个电插头的杀伤力绝对不可低估,简直就是现代化的杀伤性武器!如果小猫不小心碰上了那个电插头,不就立刻被电死了吗?如果一个哥哥让一个弟弟伸手摸一摸,岂不是立刻就没命了吗?如果在全伦敦、全英国普及用电,就等于是给每一个英国人,包括所有的大入、小孩、坏人、精神病患者等等,都发了一把枪,使他们每个人都具备了把别人或者自己随便杀死的武器和能力。这实在是太可怕了!”反对者的理由听起来似乎真的很可怕、很实际,就连深受国人尊敬的女王也站出来旗帜鲜明地表示反对:“我呼吁,我们所有的英国子民都举起坚决反对的手。”结果,普及用电的提议在接连不断的几次表决中都没有能通过。

另一个决策失误,是否决将煤气引进千家万户。当时,议会辩论的时候,那些反对者说:“伦敦是一个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著名城市,有极其宝贵的历史遗产,那么伟大,那么精致。如果千家万户都用煤气,肯定需要储存煤气的巨大煤气罐吧?把那么多个大煤气罐摆放在伦敦,那就等于放了数个巨大的炸药包。任何一个国家总有一些坏人,如果

第五篇:杜郎口中学教学模式解读

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效果好起来

-----解读杜郎口中学教学模式

一、学校概况

杜郎口中学是茌平县最东部的边远乡镇中学,其所在地的杜郎口镇,东与德州齐河县毗邻。始建于1968年11 月,1991年1月迁入新校,占地面积46669平方米,建筑面积10863平方米。现有20个教学班,在校生人数1256人,现有在职教职工116人,专任教师85人。近几年来杜郎口中学迅速由教育教学双差校,一跃成为茌平县初中教育的“东方明珠”,连年被评为市县“教书育人”先进单位,聊城市把杜郎口中学树为初中教学改革的样板校,省教科所先后四次来校调研,省教育学院,聊城大学多次来进行交流。被省教科所称为农村教学改革的先进典型。

按照省级规范化学校标准,配备全县一流理化生实验室各一座,仪器室各一座,建设有语音室、劳技室、教工阅览室、学生阅览室,建有多媒体教室2座、微机室2座,学校充分发挥实验室和各功能用房的作用,为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提供充分的外部环境和条件。学校实行新课改以来,得到上级有关部门的认可,为迎接全省现场会的召开,05年县委政府投入400余万元建起两座教学楼,一座实验楼,一座大型报告厅,一座学生餐厅。从2003年至2008年共获得了16项成果。据说杜郎口中学1997年崔其生校长上任以前杜郎口连续10年在县里教学质量倒数第一,就连本校教师的子女都转校了,初一招了六个班到初三就剩下两个班了,每年评议学校倒数第一,11个班主任收的学杂费自己收着,学校要花钱得求班主任要,排课排不下去,不得已采取抓阄,真是教师不思教,学生不思学,杜郎口有个语文老师在做经验交流时说他是杜郎口毕业的,他们班初一时60多人到初三时就剩11人了,念了三年换了三个校长,当时的老师男老师喝酒,女老师打扑克,老师不来学生也打扑克,他是班长,管吧,老师都不管怎么管,不管吧,老师还找他算账,没办法他每天就拿本小说做在门口放哨,看到老师就说老师来了,他后来是经过复课考上的就好像是在战场上死人堆里爬出来的。

二、“三三六” 自主学习模式

杜郎口中学经过近多年的艰苦探索,终于成型了“三三六”模式即课堂自主学习三特点: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自主学习三模块:预习、展示、反馈;课堂展示六环节: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组合作、展现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评。

1、“三”为该模式的三个特点:“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所谓立体式就是:教学目标、任务是新课程要求的三维立体式,将学习任务分配给每个同学、每个小组来完成,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主体性,发挥每个小组的集体智慧,展示模块就会有不同层次、不同角度的思考与交流;所谓大容量就是:以教材为基础,拓展、演绎、提升,通过各种课堂活动形式展现,辩论、小品、课本剧、诗歌、快板、歌曲、绘画等等;所谓快节奏就是:在单位时间内,紧扣学习目标和任务、通过周密安排和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达到预期的效果。

2、第二个“三”为课堂教学过程三大模块: “预习—展示—反馈”。

杜郎口的教学策略就是三个还给:把健康还给孩子,把时间还给孩子,把课堂话语权还给孩子。把课堂的时间还给学生:推行10+35时间模式每节课教师占5—10分钟。全面推行课堂教学过程三大模块:预习-----展示-----反馈。

在预习阶段,教师根据所学内容,以教学目标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查阅资料,做预习笔记,为展示课做准备。预习是也有讨论,重点解决基础知识问题和寻找确定难点问题。对于学习好的同学,则是准备展示时突破难点的方案。,体现分层次教学,重要的是教师学案的编写。预习学习时间一般来说是为了下一步学生展示提升做准备,时间可长可短,这要根据形式预习的情况,预习充分的三四分钟就可,不充分则一二十分钟,一定要灵活,另外,学生需要一个自主、积极、投入、火爆的学习状态,一定要让学生放的开、不拘束、否则他们怎么会在展示时敢于上台。学生应该准备想要展示的内容,交流预习的成果,还有预习中的疑惑或者重难点问题。教师要创造一种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放松自主学习,以完成预习目标。学生可以自主探究,也可以在小组内组与组之间合作交流,高效地完成预习任务。教师应深入组内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引导,遇到共性问题在全班点拨,以引领学生快速高效地完成目标。

在展示阶段,一般是在老师的指导下,首先进行小组展示,交流预习成果。在小组讨论中,每一个学生的思维都积极的投入,除了接受信息之外,更多的是带着怀疑的心态去思考,其反应除了听之外更多的是赞许、补充、质疑。然后是全班展示,展示不再是让提问,而是自觉积极主动,抢着上台。发言的人慷慨激昂,发言精彩纷呈,其他同学凝神倾听,聚精会神。当展示不到位时,有必要把自己的想法和不同观点说出来,对别的学生的展示可以从内容、形式、规范等方面作一个适当点评,但不宜过多。通过发言,每一个学生把自己最美的一面展示出来,展示什么?学生会的不展示,不会的出错率高进行展示。也可以边预习边展示,有问题的地方重点展示,没问题的直接通过,不要展示。怎么展示?展示以怎样顺序来展示,先展示什么,后展示什么。展示时其他人应该干什么。展示时学生要自己设计开场白,比如几何,要分析题目,看已经有哪些条件,还缺什么条件,怎样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多少种方法,哪种最简单,明确解决问题的关键点,答案的价值比不上解决问题的方法,做练习的时候要把问题分类,一种类型的题不要过多,没有意义。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

可以采取多种评价方式,评比后可以适当的给予奖励或鼓励表扬,另外多做思想动员工作,多开展各种活动,相信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会有所提高。对于不愿意展示的也可以点名提问,保证人人参与。

反馈模块的主要任务是对前面的课进行反思和总结,对预设的学习目标进行回归性的检测,本环节尤其突出弱势群体,对他们进一步检查 情况,看能否达到三维目标。这一环节主要是利用好,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的战略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反馈不拘于形式,不是一个单独的环节,要融于课堂的各个环节,随时反馈,只要有问题就反馈。

3、“ 六”,即展示模块“六大环节”,分别是: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组合作、展现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评。预习交流,明确目标的环节,可以通过学生交流预习情况、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分组合作,即教师口述将本节学习任务平均分到小组内,一般情况下每组只完成其中一项即可;展现提升,各小组根据组内讨论情况,对自己组的学习任务进行讲解、分析等;穿插巩固,各小组结合别组展现情况把自己组没能展现的学习任务进行巩固练习;达标测评,教师以试卷或纸条的形式检查学生对学习任务的掌握情况。

三、分组合作学习:拆除讲台,搬走讲桌,让教师走向学生在学生中间,教师由站在讲台上讲课变成了学习中的首席,成为参与者,让学生成为整个学习过程的主宰者。全班学生不是传统的排排坐,而是被分成6—8个小组,每个小组的同学都是相对围坐,以方便同学之间的交流和互助。学生可以自由离开座位,寻求教师和同学的帮助,尤其是当学生在黑板上展示或教师在黑板上讲解点拨时,全班学生完全打破了原有座次,一起靠拢在前面,怎么坐的都有,总之怎么方便听讲和参与就怎么做。有人提出怎么调动小组内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合理分组,有效的小组评价,要多表扬,只要发言了就不能批评,千方百计的需找学生的优点。在学生中树立一个参与无错的观念。对每个学生发言次数的评价采取一对一评价。

预习、展示、反馈三大模块贯穿在一起,就构成了杜郎口中学的自主学习模式的主体。与我们通常的理解不同的是,其课堂教学预习、展示反馈模块都是占用正式课时的,有时是一节课,有时是两节,也可能是十几分钟,具体时间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展情况而定,但这些环节是必不可少的。而且这些模块的教学组织形式都主要以小组活动和学生自学为主,都是学生为主体的课堂。

下载深度解读杜郎口(精选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深度解读杜郎口(精选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杜郎口交流材料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初中“杜郎口模式”实验工作的回顾与思考 博白县龙潭二中 庞 晖 博白县龙潭镇二中创建于1998年,原是一所不足1000人的规模小、基础差......

    杜郎口心得体会

    “杜郎口”课堂教育心得体会今天,我们遨游在杜郎口的课堂学习中,因为今天老师让我们看了杜郎口中学生的上课的候视频,我不禁感慨到: 1、 在“杜郎口”的课堂上,学生都可以用自己......

    杜郎口学习体会

    一 观摩杜郎口教学后感受到了杜郎口精神的实质就是充分激发了学生对学习的渴求欲望,实现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整个学校形成了一种浓厚的学习氛围。回过头来细思量,反思杜郎......

    杜郎口中学

    杜郎口中学“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解读 “ 三三六 ” 自主学习教学模式,即:课堂自主学习三特点: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自主学习三模块:预习、展示、反馈;课堂展示六环节:预习交流......

    杜郎口学习体会

    专题培训会心得体会 实验中学 李慧卿 今天听了杜郎口中学副校长张代英老师的专题报告会和两节观摩课,颇有感悟,心得如下: 一、杜郎口中学课堂教学模式新。杜郎口中学的课堂教学......

    学习杜郎口

    参观杜朗口所感 2012年5月25日,校领导带领我校部分教师带山东省杜朗口中学进行参观学习,我们在报告厅观摩了杜郎口中学的课堂教学,给我留下了较深刻的印象。 印象一:是民主。在......

    杜郎口学习体会

    赴杜郎口中学参观学习心得体会 即墨市第一职业高中 孙高红 前段时间在学校领导的带领下,我们学校一行31人到聊城市茌平县杜郎口中学参观学习,学习他们如何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

    杜郎口体会

    运用杜郎口教学 教师从中解放 学生得到成长 ——让“懒汉”成为优秀教师 高志军 最近学习了山东杜郎口中学的年级主任孙海军老师对本校的课堂教学管理与改革的演讲视频,让我......